論仁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一 指定文言經典篇章 導師:左老師

指定文言經典篇章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仁】
【論仁】第一則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里仁》第四)

字詞 約:窮困 安仁:安於仁德
解釋
知︰智慧

語譯 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長久地處身窮困之中,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的之
中。仁者安於仁德,聰明的人利用仁。」

【論仁】第二則

原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

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字詞 處:接受。 去︰離棄
解釋
惡︰厭惡(音︰wu3;動詞) 終︰完結

怎麼/如何(音︰烏;疑問代詞) 間︰時間

造次︰倉卒匆忙 顛沛︰顛沛流離

在生活不穩定的情況下才致使顛沛流離

語譯 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
不會接受的;貧窮和卑賤,是每個人都憎厭的,不用正當的方法擺脫,君子是不會離
棄它的,君子離開了仁德,怎可建立名聲呢?君子沒有吃完一餐飯這麼短的時間離開
仁德,在倉卒匆忙時一定與仁德一起,在顛沛流離時一定與仁德同在。」
中一 指定文言經典篇章 導師:左老師
【論仁】第三則

原文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顏淵》第十二)

字詞解釋 克:克制、約束 克己復禮:約束自我,使從內在修養到外在


歸︰給予讚許 言行均合乎禮法
而︰難道 事︰實踐
本文出現的「而」字具不同意義︰難道/但 斯︰這
是(轉折)

語譯 顏淵問甚麼是仁。孔子回答說:「約束自我,使言語行動由內到外均合乎禮,就是
仁。一旦能夠這樣,天下間的人都會讚許他是仁人了。實踐仁德要憑自己,難道靠
別人嗎?」
顏淵說:「請告訴我一些實行仁德的條目。」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
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說,不合禮的事不做。」
顏淵道:「我雖然遲鈍,請(讓我)實踐這番話。」

【論仁】第四則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衞靈公》第十五)

字詞 志士仁人:有節操和有仁德的人
解釋

語譯 孔子說:「有節操的人和有仁德的人,沒有為保存性命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犧牲自己
的生命來成全仁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