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 初一至初三文言文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

初一:夸父逐日 done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 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赶太阳,

逐之于隅谷之际。 追逐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渴欲得饮, 他口渴想要喝水,

赴饮河,渭。 便跑到黄河,渭水去喝。

河,渭不足, 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将走北饮大泽。 就跑到北方的大湖去喝。

未至,道渴而死。 还没到大湖,在半途中就渴死了。

弃其杖, 夸父抛下他的手杖,

尸膏肉所浸润, 手杖被尸体的油脂和筋肉浸润,

生邓林。 化成一片茂密的桃林。

邓林弥(覆盖面积)广数千 桃林绵延布满数千里的土地。
里焉。

初一:论语 done

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过的知识,时时温习,

不亦说(yue4)乎? 不也是很愉悦吗? 说:通“悦”


有朋自远方来,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 不也是很快乐吗?

人不知而不愠(yun4),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愤怒,

不亦君子乎? 不也是有德行的人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曾子:孔子的弟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别人谋划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

传不习乎?”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

居无求安, 居住不要求舒适,

敏于事而慎于言, 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小心谨慎,

就有道而正焉, 接近有道德的人纠正自己的缺失,

可谓好学也已。” 这样可说是好学了。” 也已:肯定(已=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了。”

子曰:“三人行,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
必有我师焉。 必定有我的老师。

必定有可以成为我学习对象的人。

则其善者而从之,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

其不善者而改之。” 借鉴他的缺点自我改正。”

初一: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
吗?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肯去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不去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
吗?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肯去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不去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吾资之昏, 我的资质愚钝,

不逮人也, 比不上别人,

吾材之庸, 我的才能平庸

不逮人也; 比不上别人;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 但天天学习,长时间也不偷懒,

迄乎成, 直到有成就时,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也就不觉得自己愚钝和平庸了。

吾资之聪,倍人也, 我的资质聪明·,高出于常人,

吾材之敏,倍人也; 我的能力敏捷,高出于常人;

屏弃而不用, 抛弃而不是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那愚钝与平庸没有分别啊。

圣人之道, 圣人孔子的学说,

卒于鲁也传之。 最终是由资质愚钝的子弟曾参传承
下来。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 那么愚钝,平庸,聪明,敏捷的作用,

岂有常哉? 哪会经久不变呢?

蜀之鄙有二僧: 四川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

其一贫,其一富。 其中一个贫穷,另外一个富有。

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的告诉富的说:

“吾欲之南海,何如? 我想到南海去,你认为怎样?”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富的说:“你凭什么去?” 何恃=恃何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穷的回答说:“我只要一个瓶一个钵 钵:和尚盛食器
就足够了。”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 富的说:“我多年来想雇船南下,
而下,

犹未能也。 尚且没有办到。

子何恃而往!” 你凭什么去!”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过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

以告富者, 把他去南海的情况告诉富和尚,

富者有惭色。 富和尚显出羞愧的神色。

西蜀之去南海,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不知有几千里远,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富和尚不能去到而穷和尚却能到达
焉。 哪里。

人之立志, 人们在立定志向上,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比不上四川边远地方的穷和尚
吗?

是故聪与敏, 因此,聪明与智慧,

可恃而不可恃也; 可以依赖但又不可完全依赖;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自身依赖着聪明与敏捷却又不肯学
习,

自败者也。 那是自取失败的人。

昏与庸, 愚钝与平庸,

可限而不可限也; 可能限制但也不可能完全限制;

不自限其昏与庸, 不被自己的愚钝和平庸所局限

而力学不倦者, 而努力学习不知疲倦的人,

自力者也。 才是自我奋发的人。

初一:闲情记趣

余忆童稚时,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

能张目对日, 能够睁大眼睛对着太阳,

明察秋毫。 极小的东西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明:视力

见藐小之物, 看见微小的事物,

必细察其纹理, 必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常常获得事物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蚊成雷,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鸣似的,
私拟作群鹤舞空。 我私下把它们比作在天空中飞舞的
鹤群。

心之所向, 心里这样想,

则或千或百, 于是有时候成千有时候上百的蚊子

果然鹤也。 果然都变成鹤了。

昂首观之, 抬起头观看这个景象,

项为之强。 颈项因此变得僵硬。

又留蚊于素帐中, 又把蚊子留在白色蚊帐中,

徐喷以烟, 用烟慢慢地喷,

使其冲烟飞鸣, 让他们冲着烟雾飞舞鸣叫,

作青云白鹤观, 当作天上的云间白鹤来看,

果如鹤唳云端, 果然就像白鹤 鸣,

怡然称快。 我高兴得大呼痛快。

于土墙凹凸处, 在凹凸不平的土墙边,

花台小草丛杂处, 花台旁的小草丛生的地方,

常蹲其身, 我常蹲下身来,

使与台齐。 让身子跟花台一样高。
定神细视, 集中精神细细地看,

以丛草为林, 把草丛当作树林,

以虫蚁为兽, 把虫蚁当作野兽,

以土砾凸者为丘, 把泥石凸起的地方当作山丘,

凹者为壑(he4), 凹下的地方当作山沟,

神游其中, 想象自己在里面游赏,

怡然自得。 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 一天,看见两只虫在杂草中打斗,

观之正浓, 我看的兴致正浓时,

忽有庞然大物, 忽然有一只巨大的家伙

拔山倒树而来, 以拔山倒竖的声势出现,

盖一癞虾蟆也,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舌头一吐,两只虫都被它吞掉
了。

余年幼, 我那时年纪还小,

方出神, 正看得出神,

不觉呀然惊恐。 不由得大吃一惊。
神定,抓虾蟆, 等到定下神来,捉起癞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逐到别的院子
去。

此皆幼时闲情也。 这些都是我小时候的闲情趣事。

初一:扁鹊见蔡桓公 done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拜见蔡桓公,

立有间,扁鹊曰: 站了一会儿,扁鹊说:

“君有疾在腠理, “您的病在皮肤的纹理中,

不治将恐深。” 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曰:“寡人无疾。” 桓侯说:“我没有病。” 寡人:古代我

扁鹊出,桓侯说: 扁鹊退出以后,桓侯说: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这当
作功劳!”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

“君之病在肌肤, “您的病在肌肉与皮肤里,

不治将益深。” 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桓侯不应。扁鹊出, 桓侯不理睬。扁鹊退出后,

桓侯又不悦。 桓侯又一次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过了十天,扁鹊再去觐(jin4)见桓侯,
说:

“君之病在肠胃, “您的病在肠胃里了,

不治将益深。” 不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桓侯又不应。 桓侯还是不理睬。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退出后,桓侯再一次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 过了十天,扁鹊远远看见桓侯转身就
走。 跑。

桓侯故使人问之, 桓侯特意派人问他,

扁鹊曰:“并在腠理, 扁鹊说:“疾病在皮肤纹理中,

烫熨之所及也; 是烫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部位;

在肌肤, 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

针石之所及也; 是针刺治疗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部位;

在肠胃, 病在肠胃里,

火齐之所及也; 是清火的药剂的力量所能达到的部
位;
在骨髓, 病在骨髓里,

司命之所属, 那是司命管辖的部位,

无奈何也。 医药已经没有办法了。

今在骨髓, 现在他的病在骨髓里,

臣是以无请也。” 我因此不再拜见了。”

居五日, 过了五天,

桓侯体痛, 桓侯身体疼痛,

使人索扁鹊, 派人寻找扁鹊,

已逃秦矣, 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

桓侯遂死。 桓侯就病死了。

初二:种梨

有乡人货梨于市, 有一个乡下人在市场上卖梨,

颇(pō)甘芳,价腾贵。 梨子很是甘甜芳香,价钱昂贵。

有道士破巾絮(xù)衣, 有一个道士戴着破头巾,穿着粗棉衣,

丐(gài)于车前, 在乡下人的车前乞讨梨吃。
乡人咄(duō)之亦不去。 乡下人呵斥他也不离开。

乡人怒,加以叱(chì)骂。 乡下人生气了,又骂了起来。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 道士说:“一车几百个梨子,

老衲(nà)止丐(gài)其一, 老衲只是乞讨其中一个,

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对居士你也没多大损失,为什么生气呢?”

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 旁观者劝乡下人施舍一个卖相不好的梨

子给道士让他走,

乡人执不肯。 乡下人执意不肯。

肆(sì)中佣(yōng)保者,见喋聒(dié guō)不 店铺中雇用的伙计,看见双方啰嗦吵闹不


堪, 堪,

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于是掏钱买了一个梨子,交给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 道士向他道谢,对众人说:

“出家人不解吝(lìn)惜。 “出家人不知道什么是吝啬。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我有好的梨子,请允许我拿出来给大家品
尝。”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 有人说:“既然有梨子,为什么不自己吃?”

曰:“我特需此核(hé)作种。” 道士说:“我只是需要这梨核做种子。”

于是掬(jū)梨大啖(dàn)。 于是双手捧着梨子大口吃。
且尽,把核于手, 吃完,把梨核握在手里,

解肩上镵(chán),坎(kǎn)地深数寸, 解开肩上的掘土工具,掘坑数寸深,

纳之而覆以土。 将梨核埋下再盖上土。

向市人索汤沃(wò)灌。 他向街上的人讨热水浇灌。

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fèi shěn), 有好管闲事的人在路边的店里讨来滚烫


的汤汁,

道士接浸坎(jìn kǎn)上。 道士接过来浇灌在挖过的地方。

万目攒(cuán)视,见有勾萌出,渐大; 众人聚集注视,看见弯曲的幼芽长出土,渐
渐长大;

俄(é)成树,枝叶扶苏; 一会儿就长成梨树了,枝叶茂盛;

倏而花,倏而实, 一会儿就开花了,一会儿就结果实了,

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果实硕大无比芳香馥郁,密密麻麻挂满树
上。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 道士于是爬上树上摘梨子送给围观的人,

顷刻向尽。 一下子就将近摘光了。

已,乃以镵(chán)伐树, 送完后就用掘土的工具砍梨树,

丁丁(zhēng zhēng)良久,方断; 叮叮当当地砍了很久,才断掉了。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他连枝带叶扛在肩头,从从容容慢步开。
初,道士作法时, 一开始,道士施行法术时,

乡人亦杂立众中, 乡下人也夹杂在人群里,

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伸长脖子注意看,竟然忘记自己的生意。

道士既去,始顾车中, 道士已经走了,这才回头看他的推车,

则梨已空矣。 只见梨子全没了。

方悟适所俵(biào)散, 这才明白刚刚道士分发给众人的,

皆己物也。 都是自己的梨子。

又细视车上一靶(bà) 亡, 再仔细看见推车上一根车把不见了,

是新凿(záo)断者。 是刚被砍断的。

心大愤恨。 心中十分愤怒。

急迹之,转过墙隅(yú), 急忙搜寻道士的踪迹,转过墙角,

则断靶(bà) 弃垣(yuán)下, 只见那被砍断的车把被丢弃在墙下面,

始知所伐梨本,即是物也。 这才知道士砍下的梨树树干,就是他

的车把。

道士不知所在。 道士不知哪里去了。

一市粲(càn)然。 整个市集上的人都笑了起来。

异史氏(yì shǐ shì )曰:“乡人愦愦(kuì kuì), 史氏说:“乡下人糊糊涂涂,


憨(hān)状可掬,其见笑于市人, 傻态尽显,他被市集的人当作笑柄,

有以哉。每见乡中称素封者, 是有原因的。每每看见乡里被称为富

有的人,

良朋乞米,则怫(fú)然, 好朋友向他乞米,就摆出愤怒的样子,

且计曰:‘是数日之资也。’ 而且计算着说:‘这是好几天的费用了。’

或劝济一危难, 有人劝他救济有危难的人,

饭一茕(qióng)独,则又忿然, 给孤苦无依的人饭吃,他就又气愤,

又计曰:‘此十人、五人之食也。’ 又计算着说:‘这是十人、五人的食物了。’

甚而父子兄弟,较尽锱铢(zī zhū)。 甚至父子兄弟之间,为了一点钱财也要彻


底计较。

及至淫博迷心,则顷囊不吝; 等到人因纵欲和赌博迷了心窍,就算是掏
空钱袋也不吝惜;

刀锯(jù)临颈,则赎(shú)命不遑(huáng)。 一旦刀锯架在脖子上,连赎命都来不及
了。

诸如此类,正不胜道, 许多像这类的事,总是说不完,

蠢尔乡人,又何足怪。” 这卖梨乡下人的愚蠢,又有什么值得奇怪
的呢。”

初三:孔文举应答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

时李元礼有盛名, 那时候李元礼很有名望,

为司隶校尉; 担任司隶校尉;

诣门者、 到李府拜访的,

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都必须是才智出众、名声高洁者,以及表亲亲属
才让通报。

文举至门,谓吏曰: 孔文举来到李府,对仆吏说:

“我是李府君亲。”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既通,前坐。 经通报后,请入就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 孔文举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
师资之尊, 祖先伯阳为师,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所以我与您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李元礼和宾客们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wěi) 后至, 太中大夫陈韪晚一些到,

人以其语( yǔ )语( yù )之, 有人把孔文举的应对告诉他。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韪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好。”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孔文举回应说:“想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

韪大踧(cù)踖(jí)。 陈韪听了显得局促不安。

初三:锺家兄弟巧应答

锺毓、锺会少有令誉, 锺毓和锺会两兄弟,从小就有美好的声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 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说了他们的名声,

语其父锺繇曰: 便告诉他们的父亲锺繇说:

“可令二子来。” “可以叫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

于是敕(chì)见。 于是他们遵照命令朝见文帝。

毓面有汗,帝曰: 朝见时,锺毓脸上有汗水,魏文帝问:

“卿面何以汗?” “你脸上为什么冒汗呢?”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 锺毓回答说:“由于恐惧慌张,所以汗水像汁液一样流


浆。” 出。”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魏文帝又问锺会:“你为什么不冒汗呢?”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锺会回答说:“由于恐惧颤抖, 所以汗水不敢流出来。”

初三: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 东晋太元年间,

武陵人捕鱼为业, 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

缘溪行,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前行,

忘路之远近。 忘记走了多远的路。

忽逢桃花林,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在两岸几百步的范围内,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 间中没有一棵杂树,青草芬芳鲜艳美丽,落花繁多而纷
纷。 乱。

渔人甚异之。 渔人认为这件事很奇怪。

复前行,欲穷其林。 又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尽头。

林尽水源, 桃花林尽头是溪水的源头,

便得一山, 就看到一座山,

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山边有个小洞口,仿佛透着亮光。

便舍船, 渔人舍弃了小船,

从口入。 从洞口进入。

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很狭窄,仅能通过一个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开阔明朗起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只见土地平坦广阔,房屋排列整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阡qiān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 鸡鸣狗吠声随处可听见。

其中往来种作, 那里的人来来往往耕种劳作,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的穿着,全和外边的人一样。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安适逍遥,自得其乐。

见渔人,乃大惊, 他们看见渔人,于是大吃一惊,

问所从来。 问渔人从哪里来。

具答之。 渔人详尽回答。

便要yāo还家, 他们就邀请渔人回家,

设酒杀鸡作食。 摆酒杀鸡做饭招待他。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 村里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他们自述说自己的祖先因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

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 再没有出去过,
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就和外界的人隔绝了。

问今是何世,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了,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不知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渔人一件件对他们详细说了自己所知的事情,

皆叹惋。 他们听了都感叹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其它人各自再邀请渔人到他们家,

皆出酒食。 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

停数日,辞去。 停留了几天之后,渔人告辞离去。

此中人语云: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既出,得其船,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

便扶向路, 就沿着之前的路线回去,

处处志之。 一路上做了标志。

及郡下,诣太守, 到了郡里,到太守那里去,

说如此。 报告这些情况。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
寻向所志,遂迷, 寻找先前所做的标志,竟迷了路,

不复得路。 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刘子骥, 南阳郡有位刘子骥先生,

高尚士也, 是个清高的隐士,

闻之,欣然规往。 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未果,寻病终。 还没去成,不久就病死了。

后遂无问津者。 后来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初三:大同与小康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从前孔子成为鲁国年终祭祀的助祭者,

事毕,出游于观 guàn 之 仪式结束后,来到鲁宫的楼台上游览,


上,

喟 kuì 然而叹。 长声叹了口气。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孔子叹气,大概是慨叹鲁国吧。
言偃 yǎn 在侧, 言偃在旁边,

曰:“君子何叹?” 问道: “先生为什么叹气?”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孔子说: “大道通行的上古五帝时代,

与三代之英, 与夏商周三代英明贤主(当政的时期),

丘未之逮也, 而有志焉。” 我没有赶上,而心里向往啊!”

“大道之行也, “大道通行的时代,

天下为公, 天下为全体人民所公有,

选贤与 jǔ 能, 选举有贤德与才能的人来管事,

讲信修睦。 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不独子其子, 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使老有所终, 要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壮有所用, 壮年人可以施展才能,

幼有所长, 幼年人能健康成长,

矜 guān 寡孤独废疾者, 鳏夫、寡妇、孤儿、孤老、残疾人

皆有所养。 都能得到赡养。
男有分 fèn ,女有归。 男人有职分,女子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 财物,厌恶它被扔在地上,

不必藏于己; 但也不一定想藏在自己家里;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力气,憎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

不必为己。 但也不一定是为了个人利益。

是故谋闭而不兴, 因此阴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 盗窃掠夺作乱的事情不会发生,

故外户而不闭, 因此住宅的外门不需关闭,

是谓大同。” 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今大道既隐,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

天下为家, 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个人产业,

各亲其亲, 人们各自敬爱自己的父母,

各子其子, 各自疼爱自己的子女,

货力为己。 对待财物和劳动从个人利益出发。

大人世及以为礼。 在位者以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为礼制,

城郭沟池以为固, 以城外护城河为坚固保障,
礼义以为纪。 以礼义为纪律准则。

以正君臣, 用礼义来使君臣关系端正,

以笃 dǔ父子, 使父子关系深厚,

以睦兄弟, 使兄弟关系和睦,

以和夫妇, 使夫妻关系和谐,

以设制度, 用礼义来设立各种制度,

以立田里, 来分配土地和建立户籍,

以贤勇知, 来表彰有勇有智的人,

以功为己。 来奖励为自己效力的人。

故谋用是作, 于是机谋因此而产生,

而兵由此起。 战争由此而兴起。

禹 yǔ 汤文武成王周公,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 就是这样的时代里产生的人物。

此六君子者, 这六位杰出人物,

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没有一位不是谨慎地依礼行事的。

以著其义, 用礼来彰显道义,
以考其信, 用礼来考察信用,

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 显示过错,

刑仁讲让, 以仁爱为法则,讲求谦让,

示民有常。 向民众展示做人行事的常规。

如有不由此者, 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

在埶 shì者去, 在位的就撤职,

众以为殃, 民众视之为祸害,

是谓小康。” 这就叫做小康世界。”

初三: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 燕子出使楚国。

以晏子短, 因为晏子身材矮小,

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 楚人便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门邀请晏子进去。
子。

晏子不入,曰: 晏子不进去,说: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门进去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今天我出使到楚国,不应该从这个门进去。”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迎宾的官员只好送改道,请晏子从大门进去。

见楚王。王曰: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

“齐无人耶?” “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

张袂成阴, 张开衣袖天就阴暗下来,

挥汗成雨, 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

比肩继踵而在, 肩膀靠着肩膀,脚跟接着脚跟,

何为无人?” 为什么说没有人呢?”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你会成为使者呢?”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注重之处,

其贤者使使贤主, 那些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君主哪里去,

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没有才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没有才能的君主哪里
去。

婴最不肖, 我晏婴最不贤,

故宜使楚矣!” 所以就特意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使楚。 晏子讲要到楚国去。
楚王闻之,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

谓左右曰: 对近臣说: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婴是齐国口才很好的人,

今方来, 现在将要来了,

吾欲辱之,何以也?” 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 近臣回答说:“当他进来的时候,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请允许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王曰:何为者也? 大王问,他是干什么的?

对曰:齐人也。 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王曰:何坐?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

曰:坐盗。” 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喝得很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帮着一个人到楚王
面前。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 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对曰:“齐人也,坐盗。” 小官吏对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避席对曰: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 “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

生于淮北则为枳, 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只是叶子的形状很像,他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相
同,

所以然者何? 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土异也。 是水土不同。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窃,

入楚则盗, 到了楚国就偷窃,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

寡人反取病焉。” 而我反而自取其辱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