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5

2024 届高三一模分类汇编——散文小说

一、【2024 海淀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梦里潮尔
①2022 年 7 月,阿古拉草原最美的季节,我开车带着阿爸和额吉去大姨家。我们从国道下到一条窄路,
驶过白音查干湖,越过双合尔山,穿过阿古拉镇,路过几座村庄,走进扎拉吐村。
② 大姨夫是民间艺人,在我的印象中,他的强项是拉高低音四胡,没想到他最拿手的竟然是潮尔琴。
潮尔琴看似简易,榆木做琴杆,藤条做琴弓,马尾做琴弦(两根)和弓弦,琴码的舒气孔中斜插一把蒙古
刀。大姨夫说,制琴工艺比以前大大提升了,但是会拉琴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接着他即兴表演了一段潮
尔,人声和琴声和鸣,讲述着古老的莽古斯故事,蒙古刀似乎也翻飞起来,开始斩妖除魔。我问大姨夫:
“您不用看谱子吗?”大姨夫说:“我看不懂。”我疑惑不已。大姨夫就问我:“是先有的音乐还是先有
的琴?是先有的琴还是先有的谱子?”他这一问,不仅让我感到惊讶,更是消除了我以往对乐器偏狭的理
解。我的心无法平静,却又无比平静。
③ 难怪我对潮尔琴声如此敏感,却又不曾刻意寻找。我本可以去看更多演出,去搜集更多光碟,但我
似乎是在等待生命里的一场场相逢。原来在我还不知道潮尔为何物时,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
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
④ 我快要出生前额吉还在下地干活,在额吉的肚子里我已经倾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舀水的哗哗声、
风吹的呜呜声、牛群的哞哞声,民歌的……马头琴的……还有摇篮曲的咿呀声。三岁那年,我模糊记得,
额吉的摇篮曲大多没有歌词,随口吟唱的是低沉而温柔的旋律。西日嘎村的夜一片漆黑,听大人讲,即使
有星月的夜晩,也只能看到丘陵的轮廓,而没有灯光的村庄已经变成黑夜的一部分,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
原深处。这时,是额吉的摇篮曲驱散了我对黑夜的恐惧。额吉本不会唱歌,但于我而言,她的声音是世上
最柔美的旋律,也是我对其他声音产生感受的来源。我坚信,每个声音都有各自的使命。
⑤ 读小学四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唱科尔沁民歌,每一首民歌里都有故事,有的哀婉动人,有的可歌可
泣。我并不十分懂得歌词的意义,只觉得好听,便不知疲倦地大唱。那时西日嘎村经常停电,学校安排晚
自习,在教室里拼桌点蜡烛写作业。回家路上,那看不见的白杨林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那轮廓清晰的山像
个巨大的怪兽。我害怕极了,开始大声唱起科尔沁民歌,唱着唱着,我忘了歌词,便学着额吉的样子自编
自唱。我用自己的声音掩盖外界的声音,直到翻墙进院,听到小黑狗的汪汪声,心才逐渐安稳。进屋,我
一边听收音机里的歌声,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饭菜,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此时从窗外传来各种
声音。不知为何,所有的声音到了夜里,几乎都会变得低沉而哀婉,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⑥ 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额吉领着我寻找一头走丢的灰牛犊。烈日下,我们沿着小土路绕过毕勒古泰
山,一直往南走到铜矿。额吉向路人打听灰牛犊,却没有得到一点儿消息。返回的路上,夕阳缓缓下沉,
走到毕勒古泰山脚时,想到不知所终的灰牛犊,我有些怏怏。额吉可能是为了鼓励我,让我唱学过的民歌。
我把灰牛犊编进歌词里,额吉也跟着唱起来。这时,从傍晚的暮色中,传来一阵熟悉、低沉,有穿透力的
哞哞声。这是灰牛犊在回应我们,它尽管淘气,跑丢了一个下午,却仍在努力地寻找家园。而我和额吉的
歌声,对它来说,就是家的召唤。
⑦ 也是那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趁额吉午睡偷偷溜出来,去村外的河边玩耍。我玩得忘乎所以,全然
没有察觉到天上已经布满乌云,直到大颗大颗的雨滴打在身上,才突然感到恐慌。河水正在上涨,眼前是
厚实的雨帘,脚下的泥水似乎就要把我吸进去。我失去了方向感,只能站在荒野上大声哭喊。就在这时,
我听到了额吉的呼唤。她的声音透着急切,却不尖利刺耳,依旧是那种低沉的长音。额吉一遍遍地叫着我
的名字。我寻着声音,冲破雨帘,跑进了额吉的怀里。回到家,看到我还怔怔着,额吉就抱着我,轻轻地
摇着,用温柔的声音唱:“米尼呼(我的儿子)快回来,米尼呼快回来……”我慢慢恢复了正常。那时,
我只知道声音的重要性,却不知背后更深的含义。
⑧ 而我心里第一次产生被家乡召唤的感觉,是在读初中的时候,那时我家搬到了巴镇。一次,学校组
织全体师生看乌兰牧骑演出,台上一个穿华丽蒙古袍的男人,手握一把我从未见过的琴,边拉边说斩妖除
魔的莽古斯故事。老师说:“这是潮尔琴,它的出现早于马头琴,现在主要用于给莽古斯故事伴奏。”那
低沉而浑厚的琴声,几乎瞬间把我带回到了西日嘎。那里有原野的风声和雨声、小黑狗的汪汪声、灰牛犊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 of 15


的哞哞声,还有额吉的摇篮曲,至于华丽蒙古袍男人讲的故事,全然没有记住。那年我十二岁,还不太会
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只是感觉过往年月里听到的所有声音,都在这一刻汇集到那支琴弦上,汇
成一条沉闷而悠远的长河,流进我的心里。
⑨ 潮尔是乐器,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潮尔又不是乐器,是阿古拉草原和西日嘎草原,以及整个科尔
沁草原上的每一座山、每一根草、每一条水流、每一个生灵。在我过去的生活中,小时候让我舒心的,长
大后让我安心的,是低沉而悠长的声音。当这些声音在我心里与潮尔的声音结合在一起时,我拥有的不光
是感动和震撼,还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感到我是在风浪里静静流淌着的河,静静地仰望天空,静静
地触摸大地,静静地感受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个声音,会让我有种撞见自己的感觉——
那是我梦里的潮尔。
(取材于阿尼苏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悄然隐匿于科尔沁草原深处 隐匿:隐藏
B.哪怕风雨声里似乎也有幽幽的诉说 幽幽:幽怨
C.我有些怏怏 怏怏:不悦
D.看到我还怔怔着 怔怔:呆愣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用“驶过”“越过”“穿过”“路过”串联行程,连带而出的名字体现了它们于“我”的熟悉与亲
切。
B.作者被大姨夫熟练演奏潮尔的情景所吸引,也从他发出的一连串反问中得到了关于音乐、关于潮尔的启
发。
C.第⑤段中“仿佛要把刚才的恐惧一口口吃掉”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孩童战胜了恐惧的情
态。
D.第⑧段画线句中的“沉闷而悠远”,写出了声音的低沉、厚重、悠长,也体现了“我”难以言明的复杂
情绪。
18.第③段写“潮尔早已经在西日嘎草原的日升月落中,先一步与我相逢了”。请分条回答潮尔“先一步与
我”有哪些生命里的相逢,它们分别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 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结尾段画波浪线语句的内涵及表达效果。(6 分)

二、【2024 西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
我到北京的距离是一个晚上。头一天夜里从我居住的城市坐上火车,睡一觉,睁开眼时,到处都亮
了,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城堡,呈现在天地旷野的正中央,浑身闪烁出圣洁的光芒。此时,我完全被唤醒
了。
北京很大,这体现在距离上。我算过,从东土城到北京西站,差不多要一小时。这在我们那儿,是两
座城市的距离。而在你尚未精确地计算出这个数字之前,往往就已经堵车。奇怪的是,这样大的一座城市
却感觉不到混乱。被堵住的车辆不会像别的地方那样四处泛滥,依然秩序井然地排着队。就如尼采所说,
一切都是顺序,包括堵车,包括等待。
我时常会为北京担忧,我不知道如此漫长的等待会让北京的脚步该怎样疲惫拖沓。然而就在这等待
中,你突然发现哪里又冒出了几座高楼。我想,在这等待中隐藏着某种力量,外人难以发现,北京自有其
节奏,我这个旁观者的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在北京,我住得最多的地方是菜市口。傍晚时我喜欢在这里闲散地踱步,在夕阳的余晖中与一条条老
胡同相随而行,穿过一个又一个朝代,从元、明、清延续到现在,现实与岁月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这
是北京到北京的另一个距离。谭嗣同的故居莽苍苍斋,其实不难找,沿菜市口大街西边往南走几十步,土
坡上就是。我没想过要去那里,但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这让我感到意外。我感觉我已走进了一个世纪前的
某个傍晚,这是我第一次走得离北京这样近,以无意的方式。这院子里现在居然还住着人,我看见煤炉里
冒出的黑烟。我看着烟雾后面那个生炉子的大爷,他走过来了,蹒跚着,仿佛是从历史的幕后走过来的。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2 of 15


从里边出来,我看见门口有一棵树,不知是什么树,是那种可以一边落叶一边又同时长出树叶的树。
我慢慢溜达着,老胡同里静极了,夜色突然变得很深。脚底下有了一点闷闷的回声。这才觉得,北京很
大,也很深。
老舍茶馆也是我喜欢的。红色的门廊,眼睛被一盏一盏的红灯笼照着,一派朱红,中国红。那八仙
桌,那靠背椅,却是别出心裁的黑。这样的红与黑,深厚、恒久。二三好友围坐一席,嘴里有吃的,耳里
有听的,眼里有看的。一个个优雅细长的女子,穿着旗袍,仿佛正从清朝走来,在满座的宾客中来回斟
茶。而你往这椅子上一坐,也成了这里的一种布景和效果。叫板的痛快,品茶的悠闲,完完全全的老北京
的风韵。只有茶是不老的,杯中香气缭绕,台上余音绕梁。这座上闲情,已不是消遣,已经是一种忘我的
境界,您呐,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了。
从北京到北京,还有一种距离,在一个人的仰望中。每次我这样仰望时,似乎是在观察一个距离更远
的北京。太多的蓝图,太多的挖掘机和脚手架、脚手架上的小旗子,太阳在头顶上威严地移动,一群寂静
地飞过的鸽子……
从理性的视角看,保存是必要的,拆也是必要的。一座永恒的经典性城市,每个时代都该有属于自己
的表达价值。北京是古都,更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它也不能老那样匍匐着。尽管许多人对北京拆
老房子持否定态度,但有一个事实是谁都看得见的,北京的腰杆子迅速地硬起来了,它站起来了,以最快
的速度超越一个又一个的距离。北京正在获得它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高度。
去看鸟巢的那天,日光温暖。秋天,一些残叶正在凋零,更多的树叶则在等待被季节染红。在亲眼看
到之前,它是我心中的一个悬念,一座古老的东方古都同 21 世纪有多远?只看了一眼,我一下放心了,大
气!舒服!我看到了那些坦率地暴露在外的结构,那相互支撑的网络状的构架与中国传统的镂空手法完美
地融合在一起,东方与西方的大美被天衣无缝地铆接在一起。当我知道它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在建的
最强悍工程时,我更加深信,美是无国界的,这是人类的建筑,人类的艺术。
偶尔,我会抬头瞅瞅天空,看见半天云里的脚手架,那是我到达不了的一个高度。这个充满了对速度
和效率渴望的时代,有一股激越的力量在汹涌,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正在血汗与泥浆中分娩的新
北京,仿佛只属于咬紧牙关的生命和那些愿意为之竭尽全力的人。这是这个城市的真正骨骼。此时,我知
道自己是多余的。我这样左顾右盼地走着时,发现我是走在最后的一个人,是被这个时代和城市落下的一
个人。
北京很大,但每一个北京人其实都活在某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里。他们安静地凝望,时间长了,会发
现自己与这城市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以及坚守下去的那份信心,是我这样一个匆
匆过客难以理解的。北京仿佛是一个我行将抵达却又一直没有到达的城市。天才的卡夫卡早已替我描述出
了那种最真切的感觉,北京是我远远就看得见的城堡,我一直没有找到进入它的方式。最后,我只能选择
——离去。
每次离开北京时,我都会下意识地深深凝望。火车已经飞奔了很久,但仍未跑出北京。回头,我看见
的是一个北京,再回头,我看见的是另一个北京。
(取材于陈启文发表于 2008 年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京的脚步该怎样疲惫拖沓 拖沓:迟缓
B.而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眼睁睁:形容急切地盼望
C.我这样左顾右盼地走着 盼:看
D.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 渝:改变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前后两处称北京为“城堡”,是为了突出北京历史的悠久。
B.文章两次写到树叶,含蓄地表达了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
C.作者喜欢老舍茶馆,不仅是因为悠闲,更因为能体验历史韵味。
D.将“鸽子”与“脚手架”等同框,画面内容更丰富,意味深长。
18.文章题为“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请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从北京到北京”有怎样的“距离”。(6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3 of 15


19.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作用。(6 分)

三、【2024 东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铃【1】在大地的一方周印
仲秋,重游陕西岐山周公庙。入庙门,拜三公,穿殿宇,拾级而上,登临凤凰山。站在商处俯瞰,淡
淡烟雾中,周公庙卧在凤凰山凹,东、西、北三面以山为墙,南面敞开,形如簸箕,其间宫殿横呈,道路
竖行,广场四方。看着看着,我忽然意识到——周公庙的格局,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周”字么!
文字是心灵的密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汉字象形,勾画传神。在成百上千的文字中,从周原崛
起的周人树立起“周”作为国号,其中奇予了多少期盼、多少希望。八百年的江山,都打上了“周”的烙
印。
站在凤凰山半山的亭子中,我欣赏着脚下这方“周”印,思绪顺着每一笔流动的笔画,探秘那曲折的
心路历程,体味那意味深长的历史内涵。
“周”,三面以山为墙,要保护什么?要保护一“土”一“口”。
“土”就是土地啊。土地是周人的命根子,没有哪个部族像周一样珍视土地,也没有哪个部族像周一
样,为寻找一块适合稼穑的土地而经历一代代人的苦难和追寻。古公亶父【2】时,戎狄屡犯,他带领族人翻
过重重大山,条条河溪,终于来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这方水草丰茂的土地,远望,秦岭巍巍,渭河汤
汤;近看,土地坦荡,河水缠绕。周人在这里种五谷,兴农业,实现了周族的崛起!甲骨文“周”字,就
是界限分明又种满庄稼的田园的形象。周人,也就用周原之“周”作为部族的命名。
文王兴周,开疆拓土。武王翦商,建立周朝,开辟井田,分封诸侯。周公旦跟随文王,襄助武王,辅
佐成王,深知创业的艰难、土地的珍贵。当管叔、蔡叔等人裂土为疆、发起叛乱时,周公毅然挥戈东征,
维护了国土和僵域的完能统一。周人的史诗,就是土地的史诗,“周”字中的这个“土”字,重至千钧!
“周”字中还有一个“口”,口是一张嘴。周族每一个停顿安居之地,那少不了河流清泉。周公庙中
有一口著名的泉源——润德泉。多少年前,润德泉喷珠溅玉,滋润庙外千亩良田。而今,我站在润德泉
前,看见泉口栏槛上蹲着的一群石狮子,都和我一样希望这泉源再次奔涌。周人觅河、淘泉、掘井,就是
要让水解口渴,源润嘉禾。周人自后稷始代代和是作务庄稼的高手,有了土地,他们相阴阳,观水向,垦
田撒种,耕耘浇灌,收获粮食和瓜果蔬菜,让人民吃饱肚子。周族十几代人流徙四方,衣衫褴褛,耕种土
地,品尝过饥饿的滋味,他们深知食之重要、农之关键。
周公之世,周人执政如履薄冰,唯恐德不配位,重蹈殷商的覆辙,所议广开言路,倾听八方臣民的心
声。他们派出采诗官,“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采自乡野的民风和民
声,多么亲切多么动人。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就是为了听大臣的进谏、贤人的良言、百姓的呼
声。畅通言路,察纳雅言,这是关系人心向背、社会和谐、国家平安的大事,亲历殷亡周兴的周公对此自
有深刻的感悟。
周人要抒发心情,享受精神生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
之。歌咏音乐调节情绪,导引人内心的情感和力量。周公作乐,和其声,安其心,美教化,移风俗。音与
乐,拉近了人的情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社会更和谐,更团结。
周人以德治国,实施的是德政,就连周公庙里的泉也叫润德泉。觅沃土,勤稼穑,饱口腹,纳雅言,
制音乐,体现了周的宽厚,对民众物质、精神生活的尊重和维护。但另一方面,国家的治理肯定也是有法
制规矩限制的,没有规拒,难成方圆。“周”字中的这三面墙,就是规矩:其一是礼,节民心;其二是
政,行政令,其三是刑,防邪恶。再加上乐和民声,太平治世的秩序就建立起来了。
看完周公的事迹展,我站到了周公的塑像前。他衣袂飘飘,手握简册,双目炯炯,眺望前方,仿佛还
为国事思虑。
周成王居丰都时,天下已经安定,但周国的官制还没有制定好。周公于是作《周官》,明确各种官吏
的职责范围;作《立政》,方便百姓,官民都很高兴。他又制礼作乐,使社会秩序井然,使人心和谐欣
悦。周公,改变了周的施政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的总和。周
公是周文化最大的缔造者,周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神资源,孔子一辈子都崇敬周公。
周公将自己融入了周朝大业,周公就是周王朝、周文化的人格化身。周公庙这方周印,就是对周八百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4 of 15


年历史画卷的最有力的签名。
走出周公庙很远了,回头望去,古柏苍苍,云天高远。
(取材于胡宝林的同名散文)
注释:【1】铃:盖(图章).【2】古公亶父:上古周氏族的领袖,周王朝的奠基人。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周公庙的格局 格局:布局
B.周族十几代人流徙四方 流徙:居无定所,到处流动转移
C.周人执政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形容人非常恐惧的样子+
D 体现了周的宽厚 宽厚:指德政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三段承接了上文对文字的认识,引出下文对周朝的历史文化的思考。
B.润德泉是周族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生命之源,对周族人的生活至关重要。
C 周文化是周王朝生活方式的总和,并为后世儒家文化提供了精神资源。
D 本文大就运用短句,整散结合,节奏感强,语言质朴又富有文化底蕴。
18.作者在文章结尾写道:“走出周公庙很远了,回头望去,古柏苍苍,云天高远。”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
果。(6 分)

1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通过“周”字解析出哪些“意味深长的历史内涵”。(6 分)

四、【2024 朝阳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牛啊,牛
黄牛不泡澡,不滚泥巴,不渴是不到水边去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我听了直皱眉。不洗澡
的黄牛脏,有臊味,骑在它们背上能沾一屁股毛。但黄牛好养活,只要有干草吃,它们就能乖乖待在牛圈
里。主人把它们放出来,它们也只安静地啃草,很少惹事。相比之下,青牛要比黄牛多事。它们爱到池塘
泡澡滚泥巴。早上,青牛一出牛圈,要到水泡里浸一会儿,洗干净了才慢悠悠地去亲吻草地。到了傍晚,
它们要在泥巴里磨蹭半晌,让浑身都裹满泥巴,才甘心回栏。青牛不仅爱洗澡,还怕热。农忙时节,一歇
工,舅舅立马着急地给牛寻一处有树荫的塘子。若不这般用心照料,它们就会大喘粗气,舌头从嘴巴里掉
出来,甚至因此丢掉性命,农民就会在关键时期丧失劳力。
外婆家喜欢养青牛,我爸则喜欢养黄牛,青牛黄牛都曾是我的好朋友。我在陇村河滩上,经常踩着青
牛又长又弯的角爬到牛背上去。那牛的脾气好得很,每当我稳当地坐上牛背后,它就慢腾腾地走起来,好
像生怕颠着我。我在牛背上唱歌,吹口哨,啵树叶,向黔江发出呼喊。天地辽阔,山高水长。那时时间不
是时针分针,不是工作日程表,而是日升月落,花谢花开。江水汤汤,无穷无尽,宛如我对事物的幻
想。·只蟋蚌挖个洞,其复杂不亚于颐和园,其精美不输给金字塔。不细心的人,只能听到它得意的歌
声,却看不到它隐在草丛的城堡。三叶草、金鸡菊、车前子,挨挨挤挤地长着,紫云英、泽珍珠、附地
菜,闹哄哄地开着花。风是快乐的,它摇落草木上的水珠,就像擦去新生儿的泪水 我骑在牛背上,将生命
的秘辛尽收眼底,如同坐拥繁盛的国王。和黄牛相处,人也是谦卑的,我不敢踩着它又短又直的角去冒犯
它的脊背,而是像它一样老老实实地将腿脚扎在土地上。跺躁脚,土地厚实、博大,我感觉到了,黄牛也
一定感觉到了。它兴奋地叫一声,山谷传来深沉的回响,鸟群也为之翻飞欢唱。我知道,在刚才的一呼一
应中,大自然的讯息已被悄悄传递,那些接收到指令的生命正在蓬勃生设。
没有比牛更疼惜草木的生灵了 它们温厚的嘴唇触碰草叶时,就像母亲给孩子理发,动作轻柔,生怕
弄疼孩子。它们的吃相文静,只小心地捋下草尖,卷进嘴里,留待夜里慢慢反刍,从来没有一头牛为吃草
而伤根动土。被牛梳理过的大地不会荒芜,用不了几天就变得更加繁茂。长大后,我见过人为开发楼盘砍
光山头,见过人为争地而竭尽湖水,贪念过处,沧海桑田全都改变形貌。也许,有的时候,人应当学习牛
的慢性子,才能厘清芜杂与纷乱。比起庞大的身躯,牛的四条腿堪称瘦小。然而就是这负载千斤的腿脚,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5 of 15


也从不舍得伤害草木。它安稳地踏着步,走过大路、苹地、肥田,一些种子落在它的蹄印中,生根发芽,
成材成林。
大地上,农人和牛在劳作,季节在庄稼的颜色中更替,青了,黄了,又青了,又黄了……此外,天地
似乎再无变化。天地间的人和牛,却在和庄稼一次次的亲密接触中老了。劳务的繁忙,使农民和牛都没有
心力思考,没有时间伤怀,他们坦然接受随时间到来的一切,包括死亡。我以为牛老了以后,与之朝夕相
处的人会为之落泪,但实际上农人无暇顾及。一个农民,一生少不了要送走几头牛。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呢?牛老了,牙口不好了,再拖下去就吃得少了,干不动了。农人眼瞅着,估算着,拖延着,又担忧着,于
是等不了牛在少食中变瘦,咬咬牙就把牛卖给了屠宰场。农人需要这笔钱再买一头小牛,把它养壮,教会
它驾车拉犁,直到它在日出日落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如果你认为杀牛是一种残忍,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大地的逻辑,不懂得劳作的逻辑。大地是不会浪费
的,而劳作是讲收成的。当这个逻辑被破坏时,必有生命为之终结,才能有生命因此而存续。越是那些卑
微的角落,生命的出场和退散越干脆利落,没有半点迟疑和留恋。这大地上的人,终究是要像秋后的落叶
般变成草木的肥料,大地上劳作的生灵,死后也要发挥最后的价值。
近年,农村的耕牛突然变少了。在大地的逻辑中,耕牛是应需而生的。当它们不再被需要时,要么消
失,要么转变功能。其实,这种变化早有征兆,父亲卖掉家里的黄牛后,没有买回新的牛犊,而是买回了
一辆三轮车。父亲驾着它拉米,拉木头,拉石沙,无视空荡荡的牛圈在渴盼新的住户。牛耕过的土地,要
么被拖拉机占据,要么荒芜。牛被时代和机械解放了,人也跟着被解放出田地。在巨变之中,反应灵敏的
生命能很快找到新的位置,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丢下长草的田地跑到城里。像牛这么笨的牲畜,只能等
待命运来安排。后来,养牛场出现了,成群的牛圈养在里面,不用干活,只负责吃饭、睡觉、长膘。它们
快乐吗?这个问题只有牛知道。它们没有机会变老,它们在壮年时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道肉食,到死都见
不到一株庄稼生长的模样。
(取材于连亭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生命的秘辛尽收眼底 秘辛:隐秘的艰辛
B.冒犯它的脊背 冒犯:冒眯地骑上
C.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大地的逻辑 逻辑:客观的规律
D.生命的出场和退散越干脆利落 退散:离开,结束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运用对比手法写出,相比青牛农民更喜欢养黄牛。
B.第三段中“疼惜”“小心”等语是一种“以我观物”的描写。
C.作者认为牛对早有征兆的变化反应不灵敏,只能被淘汰。
D.文章通篇皆以短句为主,节壅紧凑,轻快活泼,富有韵味。
18.文章第二段中描写了自然最物.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对文章的标题“牛啊,生’作简要赏析。(6 分)

五、【2024 丰台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纸上的李白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6 of 15


① 很多年来,我都想写李白,写他唯一存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
② 对于李白,他的诗句越是真切,他的肉体就越是模糊。他的存在,表面具象,实际抽象。即使我站
在他的脚印之上,对他,我仍然看不见,摸不着。
③ 不错,新、旧《唐书》,都有李白的传记;南宋梁楷,画过《李白行吟图》。但与我一样,写书作
画的人都没见过真正的李白。只有那幅字是例外。那幅纸本草书的书法作品《上阳台帖》,上面的每一个
字,都是李白写上去的。透过笔势的流转、墨迹的浓淡,我们几乎看得见他手腕的抖动,听得见他呼吸的
节奏。幸亏有这幅字,让我们穿过那些灿烂的诗句,找到了作家本人。有了这张纸,我们不仅可以与他对
视,甚至可以与他交谈。一张纸,承担起我们对于李白的所有向往,带我们跨过时间的深渊,看见李白。
④ 站在它面前的那一瞬间,我外表镇定,内心狂舞,顷刻间与它坠入爱河。那字迹,一看就属于大唐
李白。它有法度,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庄严、敦厚,饱满、圆健。规矩中见活泼,收束中见辽阔。
⑤ 这与北魏的铺垫关系极大。在粗朴凝重的汉朝之后,之所以形成缛丽灿烂、开朗放达的大唐美学,
正是因为它在长期的离乱中,融入了草原文明的活泼和力量。假若没有北方草原文明的介入,大唐文明就
不会迸射出如此亮丽的光焰,中华文明就不会完成如此重要的聚变,也不会按照后来的样子发展,一点点
地发酵出李白的《上阳台帖》。眼前的字一点一画都如行走在云烟之中,大有收天下于一纸的浩荡情怀。
书法作品作为心理节奏和性格的折射,其中的每一个墨点、每一根线条都自然地渗透着李白纵放自如、俊
逸洒脱的性格。
⑥ 或许因为大唐皇室本身就具有鲜卑血统,唐朝没有像秦汉那样,用一条长城与北方游牧民族划清界
限,而是包容四海、共存共荣,所以,唐朝人的心理空间,一下子放开了,也淡定了,于是有了香浓美艳
的簪花仕女,有了笑容慈悲的佛陀,有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超越时空、浩大宁静
的唐诗。
⑦ 唐诗给我们带来的最大震撼,就在于它面对宇宙时的这种时空超越感。这种感觉,在此前的艺术中
也不是没有出现过,比如曹操面对大海时的心理独白,比如王羲之在兰亭畅饮、融天地于一体的那份通透
感,但在魏晋之际,他们只是个别的存在,不像大唐,潮流汹涌,一下子把一个朝代的诗人全部裹挟进去。
魏晋固然出了很多英雄豪杰、很多名士怪才,但总的来讲,他们的内心是幽咽曲折的,唯有唐朝,呈现出
空前浩大的时代气象,似乎每一个人,都有勇气独自面对无穷的时空。
⑧ 有的时候,是人大于时代,魏晋就是这样;到了大唐,人和时代,彼此成就。
⑨ 由此我们便可以理解李白诗歌里的辽阔感。他会写“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也会写“兰陵美
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假如他是导演,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跟上他焦距的变化。那种渗透在视
觉与知觉里的辽阔,我曾经从俄罗斯文学中——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领略过,
但他们都扎堆于 19 世纪,而至少在一千多年前,这种浩大的心理空间就在中国的文学中存在了。
⑩ 李白与杜甫的不同也正源于这种辽阔感,杜甫写风,是“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李
白写风,是“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仙
气常让人觉得他不会因生活的狰狞而感到忧伤,其实李白并不是没心没肺,他的生命里也有困顿,那个繁
花似锦的朝代背后的饥饿、愤怒、寒冷,在李白的诗里都找得到,比如《蜀道难》和《行路难》。只不过,
他不会被这样的伤感吞没,他目光沉静,面前道路远长,像《上阳台帖》里所写,“山高水长,物象千
万”,一时一事,都困不住他。杜甫的思想只有一个层次,那就是忧国忧民,他是意志坚定的儒家信徒。
李白的思想是混杂的,里面有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等等,什么都有。儒与道,一现实一高远,彼此
映衬、补充,让我们的文明生生不息,左右逢源。但儒道互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就不多见了,李白就
是这样的浓缩精品。
⑪ 所以,当官场试图封堵他的生存途径,他一转身,就进入了一个更大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明月
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有“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如此明净、高远。他有家——诗、酒、马背,
就是他的家。他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牧民,生命中掺杂着游牧民族歌舞的华丽、酣畅和任性,总有无数的
意外,等待着与他相逢。李白精神世界里的纷杂,更接近唐朝的本质,许多元素、许多成色搅拌在一起,
绽放成明媚而灿烂的唐三彩。
⑫ 只有唐代,能成全这样的李白。
⑬ 写《上阳台帖》时,他刚刚鼻青脸肿地逃出长安,但《上阳台帖》的文字里,却不见一丝一毫的狼
狈,仿佛一出长安,镜头就迅速拉开,空间形态迅猛变化,天高地广,所有的痛苦和忧伤,都在炫目的阳
光下,烟消云散。
⑭ 因此,在历史中的某一天,在白云缭绕的王屋山上,李白抖笔,写下这样的文字: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7 of 15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十八日 上阳台书 太白
⑮ 那份旷达,那份无忧,与后来的《早发白帝城》如出一辙。李白从人生的有限看到宇宙的无限,在
油然而生的凄怆中,悲着悲着,李白就大笑起来、放纵起来。李白不是无知者无畏,他是知道了,所以不
在乎。
⑯ 李白的传奇并未结束,他的尾声比正文还长。一代代后人,都声称他们曾经与李白相遇,甚至包括
苏东坡。仿佛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路上遭遇李白。这是他们的“白日梦”,也是一种心理补偿——没有李
白的时代,会是多么乏味。而李白也在这样的穿越里得到了他一生渴望的放纵和自由。
⑰“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的意思是说:“你们等着,我来了。”他会散开自己
的长发,放出一叶扁舟,无拘无束地,奔向物象千万,山高水长。
⑱ 深夜,那一卷《上阳台帖》,正夹带着所有往事风声,在我面前徐徐展开。静默中,我在等候写下
它的那个人。
(取材于祝勇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那法度是属于大唐的 法度:格式准则
B.把一个朝代的诗人全部裹挟进去 裹挟:因被迫卷入而顺从
C.让我们的文明生生不息,左右逢源 左右逢源:圆融通达
D.他刚刚鼻青脸肿地逃出长安 鼻青脸肿:遭受重大挫折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通过《上阳台帖》看到了一个与《唐书》等记载截然不同的李白。
B.“人大于时代”指魏晋某些艺术家浩大与通透的思想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C.文中李白与杜甫的对比是为了突显出李白在思想精神方面的纷繁驳杂。
D.第⑫段独句成段,强调李白思想、诗、书等特质的形成深受时代影响。
18.结尾处作者说“静默中,我在等候写下它的那个人”。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作用。(6 分)
19.作者笔下的李白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六、【2024 石景山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超市里不卖蜡烛
① 对一个久居城市的人来说,纯粹的黑夜是罕见的。
② 在市区,我从未肉眼见过漫天星光。事实上,在这人造的琉璃球里,自 140 年前的街头第一次亮起
路灯后,这城市便日夜通电。从此上海的苍穹,被灯光烘托得绚丽多变。人们管这里叫“不夜城”,即便
独处室内,关闭所有光源,窗外总还是会透进人类驯服夜晚的奥秘。
③ 到了夜晚也拥有光亮,对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就像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利。小时候客厅电灯
的开关还是拉绳,每晚亮灯,对成人来说是寻常动作,于我却是某种仪式。我比谁都盼着黄昏降临,盼着
全家吃过晚饭,盼着父母收拾碗筷。我一次次看着窗外,希望太阳快点收走余晖,然后急不可耐地问——
可以开灯了吗?再等一会儿吧。可以开了吗?还没有很暗呢。很暗了很暗了,我已经看不清楚了,现在可
以去开了吗?老人笑着叹气,终于点头,也好像是放手,让这紧紧攥在手里的一日翻页。如今我能明白那
种不自觉的拖延,成年人总是希望每天流逝得慢些再慢些,但孩子却已在后头踮脚催促了。我雀跃着伸长
手,终于够到灯绳,整个房间就在光芒之中了。
④ 夜晚的世界,和白天的一切相同又不同。粉色的柜子在黑暗中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如果开了灯,它
看上去就是金色和白色的叠加。陈列在柜子上的摆设,那些无锡泥人、丽人造型的卷笔刀还有小瓷马,站
在明明暗暗中,像舞台上的主角和配角。它们因为光线的不同,自然分出了忠奸,我可以看着它们脑补一
出喜剧。
⑤ 那匹小瓷马是我参加演出所得的奖励,那时我参加学校的民乐队,节庆日经常参加演出。对演出的
内容我已记忆模糊,只记得带队老师在后台替我们梳头,梳得紧极了,但我们都不敢吭声。老师在我们的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8 of 15


发辫上夹上镶嵌银色波点的蓝色蝴蝶结,给我们抹上夸张的腮红和口红。我们就像被施了咒,要去扮演另
一个人。
⑥ 穿过剧场长长的后台,我们手拉手依次从化妆室走向帷幕边候场。光线属于台前,幕后是一片宽阔
的黑色平原。我们踮着脚走,不发一声,在帷幕后听台上的声响,话剧演员在说台词,舞蹈演员在跳,我
们等着属于自己的登台时刻。
⑦ 舞台上的光线和家里的光线完全不同。家庭的照明只是温存照亮那些日常,但舞台上的光线是左右
千军万马的指挥棒。光线明亮,就是白昼,是主角的坦途,是宽阔的战场。光线黯淡,就是聚焦,是一个
人的内心戏,是窄小的房间。被光线照到的人,就开始演出、舞动,没有被光线照到的人,即便在台上,
也等于不存在。我总是在乐队后排,坐在自己的古筝前,望向黑压压的观众席,想此刻母亲在台下还能找
到我吗?我在光线之外,就等于不存在,仿佛逃脱了剧场外真实的世界,也逃脱了舞台上戏剧的时间。
⑧ 有一次演出结束,回家时太阳已落山,居委会干部摇着铃铛,通知今晚要限电几个小时。九十年代
初上海每逢高温时节便饱受断电之苦,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祖父看到我进门,不慌不忙取出旧报纸包裹的
白蜡烛和火柴,他点燃蜡烛后便微微倾斜烛身,让刚融化的烛油滴在垫板上,然后把蜡烛立在烛油里,等
待烛油重新凝结,成为固定的底座。小小的房间里,所有人的脸被都烛光赋予新的轮廓。我们在烛光里用
晚餐,餐后本来各自要忙各自的事情,但此刻都做不了,所有人都聚在小小一簇烛光边聊天。远古洞穴里
的一家人,也是这样度过一个夜晚吗?我忽然感念这停电时分。
⑨ 祖父说起小时候的故事,江南水乡的长廊、石桥与屋檐。他说在我父亲小时,一家人从上海回嘉善
探亲还要走水路。入夜没有光线,船家不断划桨,却发现小船反反复复在同一片芦苇荡里打转,找不到原
本熟谙的路线。
⑩ 后来呢?后来是第二天天亮了才开船呀。再后来呢?再后来是可以通汽车去了呀。再后来呢?再后
来是我们都老了,老家的长辈都去世了,所以也不必再回去了。祖父又说,最近在梦里总看见他的父亲撑
着伞望向他,风雨里叫他他不应答。祖父说着,就哭了。我害怕起来,孩子在成人的眼泪前多么惶恐。
⑪ 蜡烛烧久了,露出长长的烛芯,满屋的光线跳跃起来,将人影拉长,又赋予动感,变成黑色的舞者。
众人默默不语,祖母用剪刀熟练地剪去一截烛芯,光亮的范围缩小一些,但光线立刻稳定下来。此时电力
恢复,整幢楼亮起来,邻居在轻声欢呼。父母吹灭蜡烛,开始收拾碗筷,催促我去做作业和练琴,好似暂
停的时钟又开始运转。我重新看清祖父,他已经平静下来,褶皱的脸上还残留一点湿润的反光。他用指甲
剔掉垫板上的烛油,然后展开同一张旧报纸,沿着折痕包好蜡烛。刚刚围着烛光发生的一切以及说过的一
切,好像完全没发生过。除了屋内残存的一点点蜡烛熄灭后的烟,轻轻地、轻轻地飘着。一切像我的一个
梦,令人心神荡漾,意犹未尽。
⑫ 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城市新村生活,夏夜里偶然断电和限电的日子很快随着城市发展结束。
暑假过去,我升入新的年级,不再参加民乐队。冬去春来,附近建起了一座自选商场——田林超市。自选
商场在当时是全新的购物模式,再没有玻璃柜台间隔货物和顾客,孩子们推着购物车像滑冰选手那样在货
架间穿梭,日用品、新鲜的蔬菜和肉,简直什么都有。“琳琅满目”成为那一周本地所有孩子作文里的高
频词。但那里也不是应有尽有的,我知道。
⑬ 偌大的超市里不卖蜡烛。
⑭ 那些关于蜡烛的小小技巧:用烛油固定底座,剪短烛芯稳定光线,都随着新事物的到来消失了。货
架上不再有蜡烛的位置。除非为了在西餐厅增加情调,我此后再没有遇见需要蜡烛照明的时刻。甚至餐厅
里的“蜡烛”,有时也只是保留了烛形的充电小灯。
⑮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再在纯粹的黑夜里,我擦亮火柴点亮烛光,会不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
光线里看到我想看到的一切。
⑯ 那个带着一脸彩妆,刚刚从舞台上下来的小女孩;那个被烛光照亮的桌面,桌子上盛放晚餐的、印
有祖母工厂厂名的搪瓷碗;还有桌边的古筝、书包、橱柜上我视若珍宝的小玩意们……烛光也一定会照亮
祖父的脸,会把已经去世的他的容貌和声音都带回来,带到我的眼前来,他会说他童年的水乡故事,就像
我回忆自己在城市新村度过的童年一样。
⑰ 我一定不去拉亮那根电灯的绳子开关。我一定会紧紧攥着蜡烛不放手,让烛光再亮得久一点,让黑
夜和光明都不要来侵扰这光线的范围。这小小的一束光照亮的范围,让其余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存在,让时
光在此处暂停。我想在烛光里再次看到你的脸,直到一切真实和不真实的存在,开始随着变长的烛芯跳跃。
(取材于沈轶伦的同名作品)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9 of 15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驯服夜晚的奥秘 驯服:改变
B.于我却是某种仪式 仪式:象征性的郑重时刻
C.只是温存照亮那些日常 温存:温暖亲切
D.侵扰这光线的范围 侵扰:侵害干扰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夜晚开灯后房间里景象的变化,使作者浮想联翩,并由此产生登台表演的兴趣。
B.舞台灯光的明暗变化,为表演助力,也给儿时的作者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
C.作者“忽然感念这停电时分”是因为可以暂时远离繁重的作业负担和练琴任务。
D.祖父所述风雨中亲人撑伞呼唤的梦境显得非常诡异,这使“我”感到惶恐不安。
18.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语句都描写了祖孙对话,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的相同之处。(6 分)
19.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⑬段的作用。(6 分)

七、【2024 门头沟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岳飞的黄鹤楼
金碧辉煌的黄鹤楼,翼然于长江之滨,屹立在历史的长河。这座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称的江南
名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曾是军事要点,更是文化标点,自唐宋以来留下无数的题咏之作,成
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闪亮的文化航标。
物以文名,文以人名,何人为最?遍数楼上灿烂人物锦绣文章,黄鹤楼是谁的?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经典永流传,流传的是诗心,诗
心一个“愁”,愁上黄鹤楼;黄鹤楼是李白的,诗仙三上黄鹤楼,极目四眺,豪情万丈,正想题诗,却发
现了崔颢的墨宝,沉吟良久,发出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恨不得“一拳捶碎黄鹤
楼,一脚踢翻鹦鹉洲”;黄鹤楼是陆游的,“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黄鹤楼还是范成大的,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美文千千首,楼上人人愁。一个“愁”字,贯通长江天际,连
通古今文人。
但是,我想说,黄鹤楼不是他们的。
岳飞从军二十载,驻守鄂州(今武昌)七年,是南宋政权在这里的最高军政长官之一,四次北伐从这
里起兵,人生篇章从这里起笔。
南宋绍兴三年,金朝傀儡刘豫军队攻占南宋的襄阳六州。岳飞接连上书,奏请收复襄阳六州。次年朝
廷正式任命岳飞兼任黄、复二州、汉阳军(湖北汉阳)、德安府(湖北安陆)制置使,岳飞奉命从鄂州统
军向北出征,打响第一次北伐战争。由于军纪严明、斗志高昂,指挥有力、运筹得当,岳飞率领的岳家军
以锐不可当之势,在三个月内一举收复六州,保卫了长江中游的安全,打开了川陕与朝廷的交通要道,扼
守住南宋朝廷的命门。
襄阳六州大捷,使年仅 32 岁的岳飞被封为武昌郡开国侯,但他并未沉醉于功名利禄,而是念念不忘北
伐大业,不断上奏朝廷要求收复中原失地,却屡屡被朝廷拒绝。
一日,悲愤中的岳飞登上满目疮痍的黄鹤楼,北望中原,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
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低吟这首《满江红》,字字皆愁,句句含悲。只有感受到国家遭难的切肤之痛,体恤到百姓疾苦的锥
心之伤,才有如此之心忧。愁更愁,愁更重。
千古名楼,万千美文,多是写景状物,发一己之私情幽情悲情,或怅然嗟叹愁思缠绵,惟有岳飞,眼
中无楼、心中有愁。文人之愁,愁友愁己愁山水;岳飞之愁,愁国愁民愁天下。这首词同《满江红·怒发
冲冠》一样,慷慨悲怆、深切忧思。两首“满江红”,一腔爱国情。如果说“怒发冲冠”是仰天长啸、悲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0 of 15


愤呐喊,“登黄鹤楼有感”则是蹙眉低吟、怒吼在喉。“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与“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都是震耳之醒鞭、战马之长啸,一样的忧国忧民,一
样的悲壮豪迈,一样的气吞山河。高远宏阔的立意,炽然灼然的情怀,承担天下的壮志,令所有吟咏黄鹤
楼的诗词黯然失色。
黄鹤楼上诗千丛,不及岳飞《满江红》。
武昌古城是历史的标点,是岳飞辉煌的基点,也是灾难的起点。岳飞在驻守武昌的七年里,先后被特
封为武昌县开国子、武昌郡开国侯、武昌郡开国公,岳元帅的帅府就设在今天黄鹤楼下的武昌司门口。他
的四次北伐、挺进中原都是从这里出发。他走向人生之路的终点,也是从这里起步的。公元 1141 年 4 月,
岳飞被解除湖北路宣抚使的职务,调往临安任枢密院副使;10 月被诬告谋反,投入大理寺狱;次年 1 月 27
日,一代忠臣岳飞被朝廷斩杀。天日蒙灰,江河呜咽。
但是,岳飞驻军当地的人民没有忘记这位护民战将。公元 1163 年,即岳飞被害 21 年之后,宋孝宗赵昚
为岳飞平反,武昌的老百姓敲锣打鼓,率先为岳飞建庙;公元 1170 年,湖北转运司赵彦博上书孝宗皇帝,
请求在今武昌大东门外为岳飞建庙,孝宗皇帝亲书“忠烈庙”为匾额,并拨建庙专款;公元 1204 年,岳飞
死后 63 年,南宋皇帝宋宁宗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赠太师、谥武穆岳飞,追
封鄂王。世世代代的湖北老百姓深深地缅怀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安抚苍生的恩公,今天武汉市的岳家嘴、
忠孝门、岳飞街、报国巷、报国寺、报国庵、洪山岳松等众多纪念地和遗址,还有大量的传说故事,都是
人们致敬岳飞、赞美英雄的载体。
巍峨雄伟黄鹤楼,镇国护民岳飞像。有着历史印迹、文化地标地位的黄鹤楼,从浩若烟海的历史人物
中,选择了岳飞雕像为镇楼之宝,不能不说是独具慧眼、别有深意、敬爱有加。敬立岳飞铜像前,只见英
雄勒马北望,忧思萦头。基座上,是一行他的手迹:还我河山!
黄鹤楼,是岳飞的;岳飞,是人民的。
(取材于刘汉俊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锐不可当:形容岳飞军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气势威猛,不可抵挡。
B.黯然失色:与两首《满江红》相比,其他诗歌都失去了光彩,显得暗淡无光。
C.独具慧眼:选择岳飞雕像为黄鹤楼镇楼之宝,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D.忧思萦头:指岳飞始终被忧愁缭绕,思念着祖国。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黄鹤楼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承载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和创作的灵感源泉。
B.崔颢的《黄鹤楼》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
C.两首《满江红》语言洗练明快,结构层次分明,表达了岳飞的慷慨悲愤、深切忧思。
D.本文在黄鹤楼和岳飞的交融之中,展现出了民族精神的高度凝聚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18.作者在第 3 段中引用大量前人诗词,这样写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19.作者为什么说“黄鹤楼,是岳飞的;岳飞,是人民的”?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6 分)

八、【2024 平谷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20 题。
方饭亭
① 这个地方并不起眼。一座不高的山丘,坡度舒缓,山顶上有一个不大的亭子。从远处望,任何人都
会忽略它,认为不过是一处再寻常不过的小景点,是如今公园里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等点缀性的建筑之一。
亭子八柱八角,双层重檐结构,高度十米左右,顶部为攒尖形状,无论是体量还是形状,它都不具备能够
格外吸引眼光的特别之处。
② 我从山脚下走了三十多级台阶,来到亭外,俯瞰四周,视野中楼厦密集,街巷纵横,店铺林立,但
因为有大片树林草坪相隔,那些原本喧嚣嘈杂的市声传递过来时,已经被过滤掉不少,变得若有若无,仿
佛一阵阵轻微的松涛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中的句子,完全可
以移来描绘这座山、这个亭子。亭子中间位置,竖着一块高约三米、宽约一米的石碑,上面镌刻着文天祥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1 of 15


的半身画像。画像上方,用篆体字刻着文天祥就义前写下的句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
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两旁的石柱上,用苍劲遒峻的字体,刻着一副对
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方饭亭”三个字,则刻在文天祥画像上方的石柱横梁上,
对联横批所在的位置。这个亭子,因为连接了一个伟大的名字,便有了海拔,有了气魄,有了非凡的风貌。
方饭亭的名字虽然有些奇怪,却恰恰是一个故事的起点,从这里,文天祥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人心。
③ 南宋祥兴元年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坡,名为五坡岭。这一年的十二月,文天祥率抗元宋军驻扎
于此,多日来连续征战,人困马乏,准备在此稍作休整后,再转入莲花山脉,结营固守。二十日中午时分,
宋军埋锅造饭,饭刚刚做熟,正欲就餐,元军骑兵突袭,猝不及防的宋军仓促应战,遭遇惨败。文天祥自
知克敌无望,不肯被俘受辱,试图自杀,却未能成功,终被元军俘获。
④ 五坡岭之败,是文天祥人生的根本转捩点。此前,他是朝廷重臣,为了收复失地,散尽家资,招兵
买马,组织义军,辗转苦战于东南一带。五坡岭之后,他是一名俘虏,一介囚徒,一个丧失了自由的前朝
高官。
⑤ 一段悲壮的历史,一种高贵的精神,也以此为开端,铺展生发开来。
⑥ 文天祥被俘后,见到了进攻五坡岭的元军统帅张弘范。左右官员要文天祥下跪,他坚决不从,这一
副铮铮铁骨,反而让张弘范心生尊敬,予以礼遇。他多次要文天祥写信,招降正在顽强抗元的宋军统帅张
世杰。文天祥一次次拒绝了,最后一次面对胁迫时,他将途中写下的《过零丁洋》拿给张弘范,作为回答。
尾句鲜明地剖白了心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读后为之动容,把纸张小心地收
藏了起来。第二年,南宋覆亡,张弘范再一次劝降。文天祥垂泪回答: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
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张弘范深为感动,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置,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诏令将文
天祥押送到大都。
⑦ 自五坡岭战败,到踏上前往元大都的漫漫长路,半年的时间里,一名手无寸铁的俘虏,却能让掌握
着生杀予夺大权的敌方将领由衷地尊重敬佩,不难想象,文天祥病弱的躯体内,蕴藏着怎样一股至大至刚、
所向披靡的人格力量和精神气节。
⑧ 忽必烈得知文天祥是南宋群臣中的翘楚,便派人去劝降,许以宰相高位,长达四年的软硬兼施,也
无法让他改变初衷。问其愿望,回答是只求一死。临刑,“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几天后,
妻子来收尸,在衣带中发现了丈夫的遗书,便是铭刻在方饭亭中画像上方的那三十二个字,也被称为《衣
带铭》。
⑨ 文天祥诀别人世之际写下的句子,隔了两百多年才被铭刻在石碑上。为纪念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海
丰知县在五坡岭修建了表忠祠,又于其北建亭,因祠内联语“一饭千秋人不死,五坡万古宋长存”取名
“方饭亭”。其后五百年间,亭子修复毁,毁复修。一九三八年,抗战初期,日机将表忠祠和方饭亭炸毁,
现存的方饭亭是解放后重修的。
⑩ 方饭亭的前面,数十级台阶外的一个月台上,矗立着一块长方形石碑,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一饭
千秋。一顿饭的工夫所发生的事情,足以为千秋万代所铭记。一种气壮山河的精神诞生于此地荒野草木之
间,又经过此后数年间的风雨浇灌,终于成长为一棵名为气节的大树,吸天地之气,映日月之光,超越时
间而永恒地生长耸立。于是,方饭亭便成为了一座祭台,祭奠的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浩然正气。
⑪ 站在方饭亭前,一些思绪也不由地生发和升腾。首阳山,伯夷叔齐的隐居地,他们采薇而食,宁愿
饿死也不食周粟;风萧萧兮易水寒,荆轲于此踏上刺秦的不归路,悲歌慷慨,天地变色;牡丹江支流乌斯
浑河畔,抗联八位女战士弹尽粮绝,英勇投江,为民族解放将年轻的生命献祭……古往今来,使这些地方
具备了精神气息的人们,彼此之间尽管时空暌违,却有着一种相通的东西。他们内心深处都是坚守了一种
原则,并且将这种原则看得远远胜过生命。任何高贵卓绝的行为,定会让一个简单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拥
有另外的维度。千百年后,后人置身于这样的地点场所,心情仍然难以平静。盘桓于方饭亭旁侧,是凭吊
一位彪炳千秋的英雄志士,也是向一个民族优秀卓异的灵魂致敬。
⑫ 不知不觉中,黄昏已经降临,金黄色的阳光自西天斜射过来。位于山坡顶端的亭子,完整地沐浴在
阳光中,被涂抹上了一层斑斓的色彩,熠熠闪光。我相信,这最自然不过的景色,分明是大自然安排的一
个隐喻,为了宣示、颂扬精神的伟大和永恒。
(选自彭程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已经被过滤掉不少 过滤:筛选净化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2 of 15


B. 是文天祥人生的根本转捩点 转捩点:转折点
C. 忽必烈得知文天祥是南宋群臣中的翘楚 翘楚:高官
D. 彼此之间尽管时空暌违 暌违:分离,不在一起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概述文天祥兵败被俘,誓死不降,最终向南就义,语言简洁有力,充满悲痛敬仰之情。
B.文中引用的两副对联,选取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地点事件,用词精准,语句凝练,意蕴丰厚。
C.方饭亭数次毁后重修,表明了人们对民族英雄的朝拜永无休止,舍生取义的气节相承至今。
D.结尾段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方饭亭在夕阳中熠熠闪光,融情于景,含蓄隐晦,耐人寻味。
18.从全文看,文中第①段的叙述有何作用?(3 分)
19.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的理解。(3 分)
20.本文题目“方饭亭”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6 分)

九、【2024 房山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6—19 题。
那一片红薯地
久居异乡,常常想家,想那童年时乡下的家。一想家,夜里就做梦,一做梦就会出现那一片绿叶弥漫
的青青的红薯地。于是,那种感情复杂的乡愁油然而生。
我的童年,那个物质还很匮乏的时代,红薯控制了我的家乡,因红薯的产量高,能填饱肚子,遍地都
种红薯。红薯挤走了几乎所有的庄稼,原本种麦子的地也改种春红薯,也有一些地,麦子收了还种红薯,
叫麦茬红薯,这种麦茬红薯含淀粉少,不能晒成干,就藏在土窖里,过冬吃。那时候,一年四季,一日三
餐,都离不开红薯。实际上,红薯的含糖量太高不适宜做主食,但它却是我们唯一的主食。那时候的人只
知道填饱肚子,通常早上吃红薯面的窝头,中午吃红薯面红薯叶汤面条,晚上吃煮红薯玉米汤。说实话,
红薯的味道并不差,煮熟了的红薯如果偶尔吃一顿,香甜可口,美极了。冬天在城里也经常看到卖烤
红薯的,远远地就能闻到它香甜的气味,若能有几毛钱买一块吃,那定会高兴地蹦起来。
但可怕的是天天吃、顿顿吃,又没有其它佐菜。红薯吃多了,胃里发烧,吐酸水,俗称“烧心”,我
也烧过很多次的心,胃里火烧火燎的,燥杂翻腾,又酸又辣又苦的东西往上冒,很不是滋味。红薯面做成
的馒头又黑又硬,像秤砣,味酸,吃进肚里像石头,沉甸甸的。红薯面擀成的面条,叫作“蝌蚪面”,口
感很差,因为面里含蛋白质少,容易断,只有一寸长的样子,像蚯蚓一样。
我最怕夏天,翻红薯秧总是在夏天里最热的那几天,因为红薯的生命力很强,最热天翻红薯秧是让翻
开的红薯秧不会再扎根,不再与红薯的块根争营养。城里人坐在电风扇下面,喝着冷饮还喊热。我们在毒
辣辣的太阳下,拼命地拉那互相纠结的红薯秧,头上的太阳像烈火,潮湿的地面像蒸笼,单薄幼小的我只
有八九岁,就在铺天盖地的红薯地里挥汗如雨,那份艰难蒸煮使我恨透了红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离
开这倒霉的红薯地。
但是,夏天里没有新鲜的红薯似乎生活更加艰难,早上的红薯粥变成了红薯干粥,没有了红薯的甜,
多了红薯的酸苦,而且常常有一层小白虫漂在粥的上面。晚上的红薯汤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野草、树叶,说
是可以消暑,实在难以下咽。最多的是扁竹叶,最可怕的是蒲公英,特苦,加上天气酷热,孩子们都吃不
下那一成不变的粗饭,说是“苦夏”。一个个面黄肌瘦的,所以又盼望秋天,秋天就有新鲜的红薯了。
秋天是一年里最关键的时刻,一年的口粮都靠这时的收成,青青的红薯叶子连根割掉,紫红的红薯一
嘟噜一嘟噜从地里刨出来,很快满地里堆满小山似的红薯,挖出来的红薯要转移到干爽的地里削成片晒成
干。搬运是从红薯地搬到刚播种好的麦子地,全靠肩挑手提,我也尽可能帮忙,提一篮子红薯,走不了几
步,臂弯压出深深的紫印,有时也把红薯装在布袋里背在背上,幼小的背弯成一棵豆芽菜,那种负重的艰
辛早已尝过。
在干爽的空地里,母亲用特殊的刀子把一堆堆的红薯哗啦啦切成一堆薄片,奶奶像撒网那样把红薯片
撒开,我专门把叠在一起的分开,保证每一片都不会重叠或相压。红薯片要在晴朗的太阳下晒三天才干。
最揪心的事情是,这三天里,如果下雨,切开后的红薯淋到雨,几天内就会全部霉烂,一年的收成就全完
了。这时候,当家的人是夜不能寐的,全家人处于战备状态,夜里常被叫醒去地里抢拾红薯干。若正常晒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3 of 15


干,一大片地白花花硬邦邦的,像一地白银,一家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收获,大筐子、小篮子,拾满了,就
倒进粗粗的麻袋里。一家人欢声笑语倒进床前的大囤里。我的床前就是一个装红薯干的大囤子,每天伴
着,有一股甜丝丝的苦味,饿时也会咬上几口。夜里,也会有老鼠过来偷吃。
每隔十天半月,奶奶都要去十几里路外的县城把红薯打成面,去时是用粗麻袋装着的红薯干,回来时
是用细棉布口袋装着的红薯干面。我一个人在家害怕,就跟着奶奶一起去,常常是天不亮就去了,踏着月
色回来。冬天的夜里,西北风呼呼地刮,冷风透过棉袄,直透肌骨,最可怜的是手和脸,没处躲藏,空旷
的土路上,一轮寒月如水如霜,常常会有夜行的狐狸出现。我问奶奶狐狸吃什么,奶奶说:“狐狸吃
鸡。”我很羡慕,就问奶奶:“那人吃什么?”“人吃红薯。”奶奶回答。我觉得自己吃红薯的命运看来
似乎难以动摇,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和伤感。
其实,红薯也有美好的时候。奶奶疼我,每天早上我还没起床,奶奶就烤一个热腾腾的红薯送到我的
被窝里。做完饭后,总埋一个红薯在草木灰里,午饭前,我玩饿了,就扒开灶下的草灰,一定有一只焙烤
得喷香的红薯卧在里面。太阳好的时候,奶奶挑一些个子小的红薯,放在房顶上晒,晒到皮皱发软的时
候,取下来放在蒸笼里蒸熟,又香又甜,赛过现在的冰激凌。过年时,母亲选最大最甜的红心的红薯,扒
了皮放在高压的大锅里,加上麦芽煮成黏稠的糖稀,爆一大篓的米花,放上糖稀和炒熟的花生米,平铺在
案板上,切成方方块块,或用竹筒压成浑圆的形状,做成米花糖,吃起来又香又甜。
很多年过去了,红薯的酸苦已渐渐远去,红薯的香甜却越来越清晰;现在我的家乡,红薯早已经远离
了餐桌,红薯的味道也只剩下了甜美。但那一片青青的红薯地,在我的梦里永远地茂密着,散发着香甜的
味道。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红薯挤走了几乎所有的庄稼 挤走:红薯用身体推开了其它庄稼
B.拼命地拉那互相纠结的红薯秧 纠结:缠绕在一起
C.就在铺天盖地.的红薯地里挥汗如雨 铺天盖地:形容到处都是
D.当家的人是夜不能寐的 夜不能寐:为防止红薯干淋雨而夜里不睡觉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三段中,作者调动多种感官形象地写出了天天吃红薯的各种感受。
B.文中提到吃不下的苦蒲公英,是为衬托用新鲜红薯做的有甜味的汤。
C.第七段运用拟声词和比喻手法等,生动地写出了收获红薯的喜与苦。
D.作者跟着奶奶在打红薯面回来的路上被冷风吹打,感到无奈和伤感。
18.第一段中写到“那种感情复杂的乡愁油然而生”,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感情复杂的“乡愁”有哪
些。(6 分)

19.“红薯”是本文的“文眼”。请通读全文,分析“红薯”在文中有哪些作用。(6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4 of 15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5 of 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