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Ó ßÅÜ K Î Ä B Ú V W º @ Î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2005年 6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n.2005
第 8卷第 3期 J
our
nalo
fXi
'
anUn
ive
rsi
t
yofAr
tsa
ndS
cie
nce
(So
cia
lSc
ien
cesEdi
t
ion
) Vol
.8 No.3

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段战平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法律系 , 陕西 西安 710043)

摘 要: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研究 , 可以 揭示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 商鞅变法的成功 , 说明法家思想在当 时是适合
秦国国情的统治思想 。 对秦代社 会经济发展有相的促进作用 , 不能因为秦的速亡而否 定法家思想的进步性 。
关键词 :
商鞅变法 ;
法家 ;
作用
中图分类号 :K233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8 -777X(2005)03 -0060 -05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 对后 收孥 。宗室非有军功论 , 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


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特别是对秦国的强大 、乃至于 等级 , 各以差次名田宅 , 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
嬴政最后统一全国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 因此深入 荣 , 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重要内容有 :
研究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 显得尤为重要 。 在政治上 , 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度 , 实行军功爵
制 , 规定 :“宗室非有军功论 , 不得为属籍 ;
明尊卑爵
一 、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
秩等级 , 各以差次明田宅 , 臣妾衣服以家次 , 有功者
[ 1] (《商 君列传 》, P2230)
商鞅是卫国的庶出公子 , 姓公孙 , 名鞅 。后封于 显荣 , 无功者虽 富无所芬 华 ”。 主张
商 , 因而称商 鞅 。 他 还年 少时 , 便 “好刑名 之学 ” 。 按军功大小给予一定的社会地位 , “有军功者 , 各以
[ 1] (《商君列传 》, P2230)
青年时 , 在魏国担任中庶子 , 当时的魏相公叔座发现 率受上爵 ”。 奖励在战场上立功杀敌
商鞅有 “奇才 ”, 当公叔座病危时 , 就把商鞅推荐给 的人 。具体的规定是 :
凡在战场上能杀得敌人甲士
魏王 , 请魏王重用他 , 并指出 , 若不用他 , 就将他处 一人 , 并取得其首级者 , 赐 爵一级 , 赐田一顷 , 宅一
死 。但魏王并未采纳公叔座的建议 。 当秦孝公发出 亩;
得敌一甲首者 , 若为官者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 ;
“宾客群臣 有能出奇 计强秦 者 , 吾 切尊官 , 与之分 得敌一甲首者 , 还可役使一人或一家为自己的农奴 ,
[ 1] (《秦本纪 》, P202) [ 2] (《境内 》 , P119)
土” 的求贤令后 , 商鞅便从魏国来到秦 即 “除庶子一人 ” 。 为 此 , 制定了 有名的
国 , 向秦孝公提出了用 “霸道 ” (
即法家 )
思想治国 , 二十等爵制 。 秦正是利用二十等爵的等级制与军功
达到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 立刻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 紧密联系起来 , 以激发士兵在战场上的奋勇杀敌精
商鞅变法 共进行了两次 。 关于商鞅 变法的内 神。
容 , 在司马迁所著的 《史记 · 商君列传 》中是这样叙 在社会组织上 , 实行 “令民为什伍 , 而相牧司连
[ 1] (《商君列传 》 , P2230)
述的 :“令民为 什伍 , 而相 牧司连 坐 。 不告奸 者腰 坐” 的制 度 , 即 五家为一 伍 , 十 家为
斩 , 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 , 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民 一什 , 如果一家犯罪 , 其余四家就要连坐 , 受到株连 。
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 倍其赋 。 有军功者 , 各以率受 具体办法是 , 五家相互监视 , 发现有 “奸人 ”, 应向官
上爵 ;
为私斗者 , 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 僇力本业 , 耕 府告发 。 告发者可以得到同在战场斩得敌人首级相
织致粟帛多者 , 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 举以为 同的奖励 , 否则 , 就要受到同奸人一样的处罚 , 如果

收稿日期 :2005 -02 -28


作者简介 :
段战平 (1955 -)
男 , 陕西华县人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

· 60·
出现藏匿奸人的情况 , 则要受到和投降敌人一样的 尽管商鞅的变法运动在秦国 遇到了很大的阻
处罚 。 据云梦秦简记载 , 每个伍中有 一个 “伍 老 ” , 力 , 保守派百般阻挠商鞅变法 。 但由于得到秦孝公
是什伍基层组织的负责人 , 负责每伍的社会治安工 的支持 , 商鞅对破坏变法的人给予严厉打击 , 以法办
作。 事 , 因而做到 :“法 令至行 , 公平无 私 , 法不讳强 大 ,
[ 3] (《秦策一 》 , P75)
在社会风尚上 , 规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 , 赏不私亲近 , 法及 太子 , 黥劓其傅 ”。 商
[ 1] (《商君列传 》 , P2230)
倍其赋 ”。 从而 改变了过 去 “父子无 鞅将法家 “立法去私 ”的精神推行到社会的各个角
别 , 同室而居 ”的旧俗 。 落 , 深入 人心 , 从而形成 “秦妇人婴 儿皆言商 君之
在经济上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奖励耕织 。 规定 法 ”的现象 。应该 说商鞅变法的范围之广 、内容之
“僇力本 业 ,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 事末利及怠 多 、时间之长 、力度之强 、收效之巨 、影响之大 , 是当
[ 1] (《商君列传 》 , P2230)
而贫 者 , 举 以为收孥 ” 。 同 时以法律 时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变法都无法与其相比的 。
形式确 认 了新 的土 地 所有 制 , 即 “为 田开 阡 陌封 正由于依法办事 , 所以变法进行得非常彻底 , 达
疆 ”。承认了土地私有这一事实 。 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 商鞅死后 , 燕人蔡泽曾为秦
在商鞅变法中 , 还实行了度量衡改革 , 普遍推行 相国数月 。他是较早对商鞅变法进行评论的 , 他说 :
县制 , 迁都咸阳 , 等等 。 “夫商君为秦孝公明发令 , 禁奸 本 , 尊爵必赏 , 有罪
必罚 , 平权衡 , 正度量 , 调轻重 , 决裂阡陌 , 以静生民
二 、商鞅变法对秦的强盛所起的作用
之业而易其俗 , 劝民耕农利土 , 一室无二事 , 力田蓄
商鞅变法是建立在其法家思想基础上的 。 商鞅 积 , 习战阵之事 , 是以兵动而地广 , 兵休而国富 , 故秦
的法家思想则集中在 《商君书 》中 。 他认为历史是 无 敌 于 天 下, 力 威 诸 侯, 成 秦 国 帝
[ 1] (《范睢蔡泽列传 》 , P2422)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 主张以法治国 , 认为法是 “为治 业 。” 可以看 出 , 他 对商鞅变 法是
之本 ”, 要 “任法而治 ”。 指出 “今有主而无法 , 其害 持肯定态度的 。 韩非也对商 鞅变法进行了 高度评
[ 2] (《开塞 》 , P58)
与无主同 ” 。 推行法 治就要立法分明 , 使 价 。 司马迁在 《史记 · 李斯列传 》中指出 :“孝公用
法成为 “国之权衡 ”。 君主要做到 “言不中法者 , 不 商鞅之法 , 移风易俗 , 民以 殷盛 , 国以富强 , 百姓乐
听也 ;
行不中法者 , 不 高也 ;
事不中法 者 , 不为也 ” , 用 , 诸侯亲服 , 获楚魏之师 , 举地千里 , 至今治强 。”
“明 主 之 治 天 下 也 , 缘 法 而 治 , 按 功 而 司马迁在 《史记 ·商君列传 》也记录了 :
“秦民大悦 ,
[ 2] (《君臣 》, P130)
治 ”。 他还指出 :“法令者 , 民之命也 , 为 道不拾遗 , 山无盗贼 , 家给人足 , 民勇于公战 , 怯于私
治之本也 , 所以备民也 。为治而去法令 , 犹欲无饥而 斗 , 乡邑大治 ” 的好局面 。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
[ 2] (《定分 》 , P145)
去食也 , 欲 无寒而去衣也 ”。 “国之所以 的落后面貌 , 使之后来居上 , 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 并
治者三 :
一曰法 , 二曰信 , 三曰权 。法者 , 君臣之所共 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 ,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华夏一统 。
[ 4] (《书解 》, P432)
操也 ;
信者 , 君臣之所共立也 ;
权者 , 君之所独制也 。 “商鞅相孝公 , 为秦开帝业 。” 秦始皇 “奋
人主失守则危 , 君臣释法任私必乱 。 故立法明分而 六世之余烈 , 振长策而于宇内 ” , 在很大程度上就有
[ 2] (《修权 》, P82)
不以私害法则治 ”。 因此 , 商鞅主张颁布 “商鞅变法 ”的功劳 。
成文法 , 使法令成为判断功过行使赏罚的标准和上 特别是商鞅变法实行的军功爵制对秦的统一进
下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人们 “不可以须臾忘于 程影响最大 。 这种奖惩政策 , 在战争中极富诱惑力 。
[ 2] (《慎法 》, P137)
法 ”。 造成 “秦人闻战 , 顿足徒裼 , 犯白刃 , 蹈火卢炭 , 断死于
商鞅极力强调 “壹刑 ” 。所谓 “壹刑 ”, 即 “刑无 前者 , 皆是也 。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 , 攻未尝不取 ,
[ 8] (《初见秦 》 , P1)
等级 ”、“刑法无偏 ”, 同罪同罚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所挡未尝不破 ”。 战国 时的著名人 物张
以改变 “刑不上大夫 ”的传统习惯 。 按照商鞅自己 仪也指出 :
秦军 “虎挚之士 , 跿跔科头 , 贯颐奋戟者 ,
的说法 , 就是不管卿相 、将 军 、大夫 、庶人 , “有不从 至不胜计也 。 秦马之良 , 戎兵之众 , 探前趹后 , 蹄间
[ 2] (《赏刑 》, P100)
王令 、犯国禁 、乱上制者 , 罪死不赦 ”。 同 三寻者 , 不可称数也 。 山东之卒 , 被甲蒙胄以会战 ,
时商鞅也认识到君主的意志与行为会与法律出现冲 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 , 左挈人头 , 右挟生虏 。 夫秦卒
突 ,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 他提醒统治者 :“君臣释法 之与山东之卒也 , 犹孟贲之与怯夫也 ;
以重力相压 ,
任私必乱 , 故立法 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 ”。 因此 犹孟获 (
秦大力士 )
之与婴儿也 ;
夫战孟贲 、乌获之
要求统治者必须做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只有 “君 士 , 以攻不服之弱国 , 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 , 集于鸟
[ 3] (《韩策一 》 , P931)
好法 , 则 臣 以 法 事 君 ;君 好 法 , 则 端 正 之 士 在 卵之上 , 必无幸也 ” 。 反映出秦国军队
[ 2] (《修权 》, P82)
前 ”。 在当时无所畏惧 、奋勇杀敌 、争立军功 、所向披靡的
· 61·
情况 。 据统计 ,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 , 前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 , 就确立了比较严格的法
后经过 109年时间 , 秦除了同若干残存的小诸侯国 制 。 后来经过几代国君的努力 , 使秦国的法律更为
和西戎 、巴 、蜀少数民族作战以外 , 同六国共作战 65 完善 , 不仅有比较完善的刑律 , 而且还制定了行政法
次 , 获全胜的共 58次 , 斩首 129万 , 拔城 147座 , 攻 和经济法规 , 从而使秦国形成了有法可依 、有法可循
占的领土共建立了 14个郡 ,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的 的局面 。
[ 6] (P60)
仅 5次 , 败北仅 4次 。 最能体现秦法家思想的就是 1975年发现的湖
关于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意义在学者们中间 北省云梦睡虎地秦简 。 在这批秦简中 , 出土了大量
应该是没有太大争议的 。 当时的思想家荀子在看到 的 《秦律 》 , 从而为我们研究秦的法律提供了难得的
秦国的治国情况时赞不绝口 。 他指出 :“入境 , 观其 资料 。实质上这批秦律就是在商鞅变法时以法家理
风俗 , 其百姓朴 , 其声乐不流污 , 其服不佻 , 甚畏有司 论为指导而制定并逐步完善起来的 。属于行政法方
而顺 , 古之民也 。及都邑官府 , 其百吏肃然 , 莫不恭 面的有 《置吏律 》、《除吏律 》、《除弟子律 》 、《尉杂 》、
俭敦敬忠信而不 楛 , 古之吏也 。 入其国 , 观其士大 《傅律 》、《内史杂 》、《徭律 》、《寺空 》 、《军爵律 》 、《公
夫 , 出于其门 , 入于公门 , 出于公门 , 归于其家 , 无有 车司马猎律 》、 《中 劳律 》、《屯表 律 》、《戍 律 》、《行
私事也 ;
不比周 , 不朋党 , 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 古之 书 》 、《传食律 》 、《游士律 》、《属邦 》 ;
属于经济法方
士大夫也 。 观其朝廷 , 其朝闲 , 听决百事不留 , 恬然 面的有 《田律 》、《厩苑律 》、《仓律 》、《金布律 》、《关
如无治者 , 古之朝也 。 故四世有胜 , 非幸也 , 数也 , 是 市 》 、《工律 》、《工人程 》、《军工 》、《效律 》、《藏律 》、
所见也 。故曰 :
佚而治 , 约而详 , 不烦而功 , 治之至 《牛羊课 》等 。 《法律答问 》主要是对刑法条文的运
[ 5] (《强国 》 , P95)
也 。秦类之也 。” 葛兆光先生指出 :
商鞅 用和解 释 , 涉及 到 《盗律 》 、《贼 律 》、 《囚 律 》、 《捕
认为 “一方面要禁止那些不切实用而好高骛远的理 律 》 、《杂律 》、《具律 》等方面的内容 。 《封诊式 》主
想主义 , 使一切都纳入实际的法治规范 , 一方面提倡 要是诉讼程序法规和有关勘验 、审讯等法律文书的
按照法律规则制裁和监督官吏和民众 , 把所有人的 程式 。这批出土的秦简为研究秦律和法家思想提供
心灵与行动都严格管束起来 。 达成一个严格 、有效 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 然而这并不是秦律的全
的官僚管理系统 , 形成整齐 、规范的社会秩序 , 以取 部 , 仅是其一部分 , 但我们通过对这一部分的研究 ,
代早期的基于血缘亲情的伦理规范 , 取代基于心理 应该能对秦的整个法律制度大体有个了解 。
[ 7] (P262)
自律的道德自觉 ”, 这是有道理的 。
四 、商鞅变法思想与秦亡之关系
三 、商鞅变法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直接建立在秦亡基础上的汉政权对秦的速亡有
商鞅的法家思想 , 直接影响了其以后秦的社会 自己的看法 。 陆贾在 《新语 》中指出 :“事逾烦而天
思想 , 这正是 “商鞅虽死 , 秦法未败 ”的表现 。 韩非 下逾乱 , 法逾滋而奸逾炽 , 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 , 秦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 形成了以法 为中心的法 、 非不欲为治 , 然失 之者乃 举措 暴众 而用 刑太亟 故
术 、势三位一体的法家 理论体系 。 他 指出 :“法者 , 也 。”司马谈在 《论六家之要旨 》中也指出 , 法家 “可
宪令著于官府 , 刑罚必于民心 。 赏有乎慎法 , 而罚加 以行一时之 计 , 而 不可以长 用也 ”。 贾 谊在 《过秦
[ 8] (《定法 》 , P206)
乎奸令者也 , 此臣之所思也 。” “法者 , 编 论 》中也指出 :“仁义不施 , 攻守之势异也 。”这些评
著 之 图籍, 设之 于 官 府, 而 布 之 于 百 姓者 论看似正确 , 实则是不全面的 , 他们是站在汉代统治
[ 8] (《难三 》, P192)
也 ”, “宪令行之时 , 有功者必赏 , 有罪者 者的利益说话的 , 是对秦统治的不公正的评价 。 他
[ 8] (《饰邪 》 , P56)
必诛 ”, “明法者强 , 慢法者弱 ” 。 他指出 : 们只有将秦的统治说得一无是处 , 才能使人相信汉
“以 罪 受 诛 , 人 不 怨 上 ;以 功 受 赏 , 臣 不 德 代替秦的合法性 。
[ 8] (《外储说左下 》, P144)
君 。” 他 根据战国时期的形势分析 : 实质上 , 把秦的速亡简单归结于法家的思想是
韩 、赵 、燕三国之所以由盛转衰 , 是由于对法不重视 讲不通的 , 秦时虽然以法家思想为主 , 但战国时期的
的结果 。这些法家思想对社会的发展无疑有重要的 各家学说 , 如儒家 、阴阳家 、道家 、纵横家 、农家等 , 在
作用 。 当然韩非子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中央集权 秦王朝都有地位 , 关于这一点历史学界已有不少大
的思想 , 诸如术和势 , 这在封建社会是和儒家等思想 作发表 , 在此不赘 。因此一定要将秦的灭亡归结于
家相同的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实行中央集权制是必 秦的法家思想显然是不公允的 。
要的 , 对于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秦王朝更显得必要 , 笔者认为对秦的法家思想要有一个合理公正的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 评价 , 至少在秦亡问题上不能归咎于法家 , 秦的速亡
· 62·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 秦和隋王朝都是中国历史 担 。 秦统治者自以为能马上得天下 , 就能马上治天
上的短命王朝 。 两个王朝都是在经过长期的分裂割 下 , 南征北战 , 修长城 , 建宫殿 , 筑驰道 、直道 , 等等 。
据之后统一天下的 , 而且都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 其中筑长城用 40万人 , 南戍五岭用 50万人 , 修建秦
的措施 , 但两个王朝并非都是实行的法家思想 , 因此 始皇陵和阿房宫达 70 余万人 , 加上其他徭役 , 役使
要说秦亡于法家思想统治是不能成立的 。 人数超过 200 万 人 。 范 文澜 先生在 《中 国通史 简
退一步来讲 , 秦王朝是在通过对六国的军事征 编 》中指出 :“秦时全国人口约两千万左右 , 被征发
服之后建立起来的大一统国家 , 在此以前 , 还没有一 造宫室坟墓共一百五十万人 , 守五岭五十万人 , 筑长
个国家有如此大的疆域 , 因此如何对这样一个国家 城假定五十万人 , 再加其他杂役 , 总数不下 三百万
进行治理 , 在秦王朝统治者面前应该说是一个比较 人 , 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 使用民力如此巨大急
难的问题 , 况且又没有可以借鉴的治国经验 。 六国 促 , 实非民力所能胜任 。”
的贵族并未从心理上屈服于秦的统治 , 他们时刻准 秦始皇不但为他自己生前建造了豪华的离宫别
备等待时机夺回政权 。正因为如此 , 秦末农民大起 馆 , 而且还为其死后建造了豪华的地下宫殿 ———秦
义很快就演变为六国贵族的复辟斗争 , 这些六国贵 始皇陵 。 特别是秦在渭水以南修建的阿房宫规模空
族不甘心于被秦消灭 , 反秦浪潮一直声势浩大 。当 前 , 迄 今 仍留 下 一规 模庞 大 的夯 土 台基 , 东西 长
农民起义爆发时 , 他们便蠢蠢欲动 , 企图夺回失去的 1 300米 , 南北宽 500米 , 高约 7 米 , 规模十分惊人 。
江山 。 实质上秦末农 民起义最后被 六国贵族所利 杜牧的 《阿房宫赋 》虽不免有所夸张 , 但从一个侧面
用。 可以看出当时的阿房宫的确是非常的豪华壮观 。 为
更何况法家思想不像儒家思想有一个长期的实 了修建这么一个欲以代替咸阳宫的大型宫殿群 , 秦
践过程 ,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儒家思想不停地在汲 始皇动用了全国的人力 、物力 、财力 , 给人民造成了
取法家 、道家等思想家的精华 , 从而使儒家思想得到 莫大的灾难 , 因此当时曾流传着 “阿房阿房亡始皇 ”
不断的充实 , 更适应于统治阶级的要求 , 才能历久不 的民谚 。
衰 。但法家思想则缺乏这个机会 , 虽然它使秦国很 为他修建的死后归宿 ———秦始皇陵园更是有过
快富强 , 但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使秦国速亡 , 也使法 之而无不及 。 陵园规模庞大 , 占地面积达 56.
25平
家思想失去了再实践的过程 。 如果法家思想后来能 方公里 , 目前在秦始皇陵园内已发现各种各样的陪
像儒家思想那样继续作为统治思想 , 并吸收其他诸 葬坑和陪葬墓 600余处 , 完全是按照 “事死如事生 ”
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 我认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肯定 的古代礼制修建的 。 据司马迁的 《史记 · 秦始皇本
会大有好处 , 我国将会更早一点进入法制化社会 。 纪 》记载 :“始皇初即位 , 穿治骊山 , 及并天下 , 天下
继秦而起的西汉王朝 , 在统治方法上也是实行 徒送诣者七十余万人 。 穿三泉 , 下铜而致椁 , 宫观百
外儒内法 。 正如汉宣帝所云 :“汉家自有制度 , 本以 官 、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 令匠作机弩矢 , 由所穿近者
[ 9] (《元帝纪 》, P277)
霸王道杂之 。” 特别是汉武帝晚年由于 辄射之 ,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 上具天
阶级斗争的激烈 , 法家思想对维护其统治起了很重 文 , 下具地理 。 以人鱼膏 为烛 , 度不 灭者久之 。”从
要的作用 。 以上很简单的文字来看 , 秦始皇陵确实是一个浩大
笔者认为 , 秦的速亡应该从秦大兴土木等方面 工程 , 共修建了 38年 , 直到秦始皇 50岁死时还未修
来思考 , 秦统一全国后 , 当时全国财政拮据 , 国库空 好 。 可想而知 , 修建如此大的工程要动用多少劳动
虚 , 百废待兴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积极和消极 力 , 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给人民造成了莫
两种 , 积极的办法是实行 无为而治的政策 , 与民休 大的灾难 。据袁仲一先生估计 , 要完成修建秦始皇
息 , 轻徭薄赋 ,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发展生产 , 以 陵的工程 , 需要全国当时的劳动力每人服役 120多
[ 10] (P60)
保证社会的稳定 , 然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增加老 天。
百姓的赋税和徭役 。 只有这样才能使刚刚取得的政 关于秦王朝的徭役情况 , 汉代人有淋漓尽致的
权得到巩固 。而消极的办法则是把危机转嫁给老百 描述 。 《汉书 · 贾山传 》云 :“秦王贪狠暴虐 , 残贼天
姓 , 增加对老百姓的摊派 , 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和无 下 , 穷困万民 , 以适其欲也 , … …力罢不能胜其役 , 才
休止的徭役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 , 挣扎在死亡线 尽不能胜其求 。”《汉书 · 食货志 》也云 :
“至于始皇 ,
上的老百姓忍无可忍 , 便起来推翻其统治者 。 秦王 ……收泰半之赋 , 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
朝的统治恰恰采用了消极的办法 , 忘记了创业时的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 , 竭天下之才以奉其政 , 犹未足以
艰辛 , 大兴土木 , 不断 增加老百姓的 赋税和徭役负 澹其欲也 。”“至秦 , … …又加月为更卒 , 已复为正一
· 63·
岁 , 屯戍一岁 , 力役三十倍于古 。” [ 3] 刘向 .
战国策 [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5.

由于无休止的徭役 , 繁重的赋敛 , 造成 “海内愁 [ 4] 王充 .


论衡 (
文白 对照诸 子集成 )[ M] .西安 :
陕 西人民
[ 9] (《食货志 》 , P1126) 教育出版社 , 1995.
怨 , 遂而溃畔 ” , “劳罢者不得休息 , 饥
[ 5] 荀况 .
荀子 (文白对照诸子集成 )[ M] .西安 :
陕西人民教
寒者不得衣食 , 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 。 人与之为
[ 9] (《贾邹枚路传 》 , P2332) 育出版社 , 1995.
怨 , 家与之为仇 , 故天下坏也 ” , “百
[ 6] 栗劲 .
秦律通论 [ M] .济南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1983.
姓 靡 弊, 孤 寡 老 弱 不 能 相 养, 道 路 死 者 相 [ 7] 葛兆光 .
中国思想 史 (第 1册 )[ M] .上 海 :
复旦 大学出
[ 1] (《平津侯主父列传 》, P2954)
望 ”。 忍无可 忍的百姓 只有揭竿 版社 , 1998.
而起 , 推翻秦的统治 。 [ 8] 韩非 .
韩非子 (文白对 照诸子 集成 )[ M] .西 安 :
陕西人
从上所言 , 秦王朝的速亡并不是因为商鞅变法 民教育出版社 , 1995.
及其法家思想所造成的 , 而是有其特殊的原因 , 应该 [ 9] 班固 .
汉书 [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2.
给予商鞅和法家思想以公允的评价 。 [ 10] 袁仲一 .
从秦始皇陵的考古资料看秦 王朝的徭 役 [ A]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文选 [ C] .西安 :
西北大学出版
[ 参考文献 ] 社 , 1989.

[ 1] 司马迁 .
史记 [ M]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59.
[ 2] 蒋礼鸿 .
商君书锥指 [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6. [责任编辑 朱伟东 ]

OnSha
ngYang' sCons
ti
tut
ionalRe
for
m andI
tsHi
st
ori
calFunc
tio
n
DUANZha
n-pi
ng
(L
awDe
pt.
, S
haa
nxiV
oca
ti
ona
lCo
ll
egeo
fPo
li
ce, Xi
'an 710043, Ch
ina)

Ab
str
act
:Th
rou
ght
hes
tud
yofSh
angYa
ng'
sco
nst
it
ut
io
nalr
efo
rm, i
t
shi
st
ori
calf
unc
tio
nca
nbes
eenc
lea
rly
.It
s
s
ucc
esspro
vesth
atLegal
i
stst
hought
, asaruli
ngtho
ugh
t, wassui
te
dt ot
hecon
dit
ionofQi
nDy n
ast
y, arul
ing
c
ount
ryattha
tti
me, a
nditf
aci
li
ta
testh
esoc
ialdev
elo
pmentofQi
n.S owec
ann
otdenyth
epro
gre
ssi
vei
d ea
sofLe-
g
ali
st
sth
oug
htj
ustb
eca
uset
het
ran
sie
nte
xis
ten
ceo
fQi
nDy
nas
ty.
Ke
ywo
rds
:Sh
angYa
ng'
sco
nst
it
ut
io
nalr
efo
rm;Le
gal
is
tth
oug
ht;f
unc
ti
on

· 6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