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候变化的论文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

繁发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因此,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和解决方案变得尤为
重要。
如果你正在撰写关于气候变化的论文,那么HelpWriting.net是你的最佳选择。我们是一
家专业的论文写作服务网站,拥有经验丰富的作家团队,能够为你提供高质量的论文
写作服务。
我们的作家们都拥有相关领域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能够为你撰写出深入、
全面的论文。他们还能根据你的要求和指导,为你定制独一无二的论文,确保论文的
原创性和高质量。
除了论文写作服务,我们还提供论文修改、润色和格式调整等服务,帮助你使论文更
加完美。我们也能帮助你解决论文中遇到的任何问题,确保你的论文顺利通过评审。
现在就访问HelpWriting.net,让我们帮助你完成出色的气候变化论文。我们保证按时
交付高质量的论文,让你轻松获得优异的成绩。别再犹豫,赶快下单吧!
全球气候变化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山地的形成学案自然界的水循环课件 地理课
件 第6章 《巴黎协定》全球长期温升目标的实现途径分析及对策研究 79 2016年ICAO
第39届大会形成了基于全球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简称CORSIA)的国际航空市场化减排
机制框架,此后由ICAO环保委员会制定并形成了关于CORSIA机制实施的一揽子标准
建议。不同于《巴黎协定》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模式,ICAO的CORSIA仍然坚持自上
而下的减排模式。CORSIA的机制和标准设计元素中,“共同性”、“统一性” 要多于“区
别性”。相对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更加关注国家间历史公平性
和现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性,CORSIA则是一个由行业组织在少数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
的全球市场机制,其本身是在微量豁免多数航空运输量小的国家前提下,借助于无
差别适用于其他各国的所谓表面公平性,试图掩盖机制本身在责任分配、标准制定和
控制权等关键要素上的内在不公平性,为少数国家借助国际公约获取长远发展竞争
力和经济利益提供了保护外衣。此外,CORSIA的建立与实施,突破ICAO传统的业务
范围,使其在经济社会管理等非民航运输领域治理中拥有了话语权。特别是,因ICAO
将借助CORSIA获得排放单位与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标准制定权与认证认可权,为其在
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 领导力”奠定了扎实基础,存在对现有气候治理模式施加影响
的可能。 气候科学家预计,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极端风暴将带来更多降雨。大气越
温暖,它所能容纳的水分就越多,也就是说风暴会变得更加潮湿。 1. 最新的百年器测
气温序列显示,近百年(1909~2011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0.9~1.5℃,高于第二次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平均增温0.5~0.8℃的结论。近十五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
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 线性代数 NGRAMS 对global cooling和global warming
的检索结果。(数据来源:books.google.com/ngrams) 4.8 西南地区 编
号:20181101155304486084上传时间:2018/11/01大小: 6.36 M 内容简介:本书是为纪念“两
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赵九章院士的纪念文集,包括赵九章院士的数十位弟子、
同事、朋友以及家属撰写的纪念文章。这些纪念文章从不同... 自1880以来,随着工
业革命的到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始不断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开始随之升高。在厄
尔尼诺天气模式的影响下,我们已经经历了几次长达数月时间气温升高阈值超过1.5
摄氏度的情况。回顾过去的三十年,每个十年都比之前的十年更加温暖,整体观之,
本世纪比上一个世纪更为温暖。 3. 未来,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到21世纪末,可能
增温1.3~5.0℃,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 ,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华南降水变
化不显著。未来极端事件增加,暴雨、强风暴潮、大范围干旱等发生的频次和强度
增加,洪涝灾害的强度呈上升趋势。海平面将继续上升。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
国际环保在线”的文字、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
:http://www.huanbao-world.com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
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蓝
皮书》指出,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
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20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
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6℃ ,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年份。1951-
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6℃/10年,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
平(0.15℃/10年) 。 6月主汛期到来的这一个月里,南方已经历了5轮强降雨,洪灾席卷了
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33条发生超历史洪
水2。 内容简介:《中国大气臭氧污染防治蓝皮书(2020年)》共分为七章。从我国臭氧污
染问题的现状与演变、臭氧污染的成因与来源、臭氧及其前体物防控技术进展等方...
13. 随着世界经济和排放格局的变化,我国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治理角色的重要性
不断增强,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扎实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适应全球
挑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巴黎协定》主要内容解读以及后续谈判需求 3 Hope C.
The $10 trillion value of bett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2054): 20140429. 当前,在美英主导“去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面临全球化与多极
化交织发展的格局,这为我国倡导新型全球治理理念,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
领导力模式提供了机遇。中国主导的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再全球化进程,力图以基
础设施投资为纽带,加强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通过互联互通加快区域间经济贸易
合作,形成制约“去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同时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也超
越了仅限于一国政策优先领域的常规决策视野,力促国际社会形成相互依存的共同
义利观,努力从社会价值角度重塑全球化的伦理基石。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
临的最具挑战的国际和代际外部性问题,因而也成为“去全球化” 与“再全球化”之争
的先行端。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适应气候变化
国家战略研究 3.3 水资源领域 7.1 引言 100 《蓝皮书》指出,1961-2020年,中国平均年降
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20世纪80-90年代年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1世
纪最初十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持续偏多。2020年,中国平均降水量为694.8毫米,较
常年值偏多10.3%。 诚如美国科学史家 Spencer Weart 所言:“谁发现了全球变暖?不是
一个人,而是很多个科学团体。他们的成就不但积累数据进行计算,更要把数据联系
在一起。这显然是社会过程。这一过程非常复杂非常重要,因此,最终被体制化为IPCC
的研讨、评阅以及谈判。” 毫不意外,卡伦德的结果遇到了严重质疑。例如,时任英国
气象局局长乔治- 辛普森爵士(Sir George Simpson)认为大气尚未达到辐射平衡,具体地
点的温度几乎全部由空气垂直运动控制,声称温度与CO2含量同步上升只是巧合。
① 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增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成本相对
较高,“十一五”期间每1t二氧化碳减排能力的形成需要财政投入167元。 《蓝皮书》
指出,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
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
度波动增强。1961-2020年,北方地区平均沙尘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近年来达最低值并
略有回升。1992-2020年,中国酸雨总体呈减弱、减少趋势。1961-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
指数呈升高趋势;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为10.8,是1961年以来第三高值。 本周,联
合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 4.4
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在“ 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和作用 59 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可
能导致更多极端气象的产生。无论是2007年,英国200年一遇的暴雨,还是2010年,俄罗
斯百年一遇的干旱,都和全球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布的气候
预测报告,2019年是全球气温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12。而这种极端天气,正是全球变
暖的写照。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一个新的“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可能会在五年内
出现。实现《巴黎协定》年设定的温度控制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10.4 关键问题二:历史顺
序和历史逆序人为累积碳排放的影响 165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第三次气候变化国
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编著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一书。标题为编者
所加。 京ICP备15006448号网站建设 而共享经济和科技创新为公众从高认知到采取行
动的转变上出现新的可能。近半数受访者使用过共享单车,超九成公众支持共享单
车出行,超半数受访者知道家庭和单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发电的用处。相比较起来,
五年前中国公众就有比较高的气候认知度,但在采取行动方面只有节约用能这类传
统方法可以选择。 14.7 结论及建议 239 人民网北京8月4日电 (记者李楠桦)据中国气象
局消息,今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
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气候系统变暖
仍在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被调研的美国项目中,美国国家科
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共支持相关项目296项,旨在通过资助基础研究
计划、推动科学普及传播、增进国际科学合作,来促进美国科学的发展,因此,更倾向
关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发展战略管理问题的基础研究。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 DOE)共支持相关项目138项,旨在通过资助有针对性的研究计划支持政策
制定,因此,更倾向于关注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发展战略管理问题的应用研究。 作为
首个由大学组成的气候联盟,它的成员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剑
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清华大学、里
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印度科学大学、巴黎政治大学和斯坦陵布什大学。序 未来堪
忧。在汹涌的热浪中,冷静回顾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拨开全球变暖科学结论上空的
迷雾,为迅速采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不无裨益。我国正处于民航强国建设进程中,
一方面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整个民航运输业和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及
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需进一步统筹我国气候变化谈判,加强相应相关研究和参与谈判
的力度,促进国际机制的公平性,有效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有关行业发展权益。 第5
章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思考 69 对现代规范伦理学的颠破 16.5 中国对外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国际合作的战略思考 268 4.5 华中地区 9. 技术进步对我国节能
减碳发挥了重要作用,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单产能耗显著下降,技术节能效果明显,火
电煤耗、水泥和钢铁能耗下降30%~50%,技术节能在全社会节能量中比重较大。未来需
要继续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常规适用技术扩散应用,并积极部署电动汽车、碳捕集利
用与封存、先进核能等重大战略技术研发示范。 中国公众也表现出了认知和参与应
对气候变化的明确意愿。调研的最高数值出现在校园教育:98.7%的受访者支持在学
校开展气候变化教育。 内容简介:为了有效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全球碳排放
必须尽早达峰,并在21世纪中叶左右实现碳中和。城市贡献了全球化石燃料排放二氧
化碳的70%以上,同... 第9章 中国21世纪中叶低碳排放发展战略研究 138 1986年,“全球
变暖” 诞生仅仅十年后,不同团队集成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是有器测记录以来最热
的十年。
10.5 关键问题三:气候变化的可逆性 168 2.4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
专区。-1- 导入新课 电影《后天》中的画面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
来世界: 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 4.3 华北地区 3. 未来,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到21
世纪末,可能增温1.3~5.0℃,全国降水平均增幅为2%~5%,北方降水可能增加5%~15%,
华南降水变化不显著。未来极端事件增加,暴雨、强风暴潮、大范围干旱等发生的频
次和强度增加,洪涝灾害的强度呈上升趋势。海平面将继续上升。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地球天文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
2018, Vol. 33 ›› Issue (11): 1193 -1202.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8.11.1193.中国在《巴
黎协定》达成、签署和生效进程中展现出的国际领导力已经有目共睹,已成为促进全
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为指引,以多方协作、包容互鉴和合作共赢的方式,引领和促进各国独立或合作解决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而实现各国对中国国际领导力的认同,为我国在其他重要国
际事务领域发挥影响力和领导力奠定基础。这也是打造实现中国梦必不可少的国际
和平稳定秩序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维护国家自身利益与世界共同利益相一致的战略
选择。 Hope C. The $10 trillion value of bett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5, 373(2054): 20140429. 同一时期,美国学者花了6年从格陵兰岛
西北部的世纪营(Camp Century)获得了第一根透底冰芯。研究者注意到,冰芯记录中,
气候由暖向冷的转变 “ 短的惊人”:末次冰期的开始只花了100年左右(Dansgaard et al.,
1972)。 第7章 气候变化风险重大问题研究 100 IPCC最新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发表
于2013年。报告显示,1880-2012年全球增温0.85°C,同时强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极可
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过去30年里,谨慎评估了各种温室气体
的不确定性、气候系统调整与反馈过程的复杂性,排除了合理的怀疑之后,IPCC(2019)
愈发肯定:只有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才能完整解释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
系统变异。 5.2 综合适应的重点任务 不仅在中国,世界其他各个地区都在面临降水失
衡所导致的旱涝灾害,气候变化像一双无形的手,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处。 未来,减
缓政策应更多从转变发展模式入手,探索行政手段、市场机制、财税政策等综合政策
措施,以有效降低减缓难度和成本。 06 应制定基于发展与适应相协同的气候扶贫战
略,减小中国气候贫困的数量和规模 小暑已过,大暑降至,全国各地已经进入汛期。
今年的洪峰高过往年,南方一些城市的泄洪量已超过建国后记录的最大数据。 全球
平均气温每增加1度,美国GDP损失1.2%,气候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空间上不均衡,主要
是中部南部东部地区影响最大,对西海岸可能还有正面作用,由于造成负面影响的
地区经济原本就较差,因此会扩大地域之间的不均衡。 《蓝皮书(2020)》指出,中国是全
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气温方面,1951~2019年,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
升高0.24℃ ,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极端
高温事件明显增多,2019年,云南元江(43.1℃)等64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历史极
值; 16.2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科技合作现状 264 ©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
表明,相比50、60年前,近年来的降水量经常超过平均水平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已改变了地球的气候,并推动它走向一个前所未有
的温暖状态。尽管这种增温状态在地球历史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相似型,但过去的气
候——“古气候(paleoclimates)”为理解全球变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过去是为
了预测将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试图从古气候变化规律中寻找未来全球变化的
趋势。 QQ:114723517
《蓝皮书(2020)》显示,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
出约1.1℃ ,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第二暖年份,过去五年(2015~2019年)是有完
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五个年份;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个连续十年都比前一个
十年更暖。2019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本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
期)偏高0.87℃,是20世纪初以来的第二高值。 1958年3月,在二战后降温初步确认的
同时,Charles Keeling 开始在夏威夷群岛冒纳罗亚火山长期定点观测大气CO2
浓度,1960年首次公开数据。 即使排放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也会继续增加。
因为,地球越暖和,海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就越少。极地地区的气温上升使二氧化碳和
甲烷成为地球变暖的另一种温室气体的可能性更大。为此,为了阻止地球上热量的
不断积累,我们不仅要消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还要消除所有的温室气体,如甲烷和
氧化亚氮等。在地球,温室气体的增加所产生的能量不仅仅起到了加热空气的作用。
它还融化了冰川,加热了海洋。 在“全球变暖”已成公论的情况下,本刊为读者另辟一
条路径,迂回到结论的背后,回溯到推理的开始,让读者在冷暖干湿的莫测变幻中,
学会读懂气候变化的真实曲线。 当前,在美英主导“ 去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面临全
球化与多极化交织发展的格局,这为我国倡导新型全球治理理念,构建共商、共建、
共享的新型领导力模式提供了机遇。中国主导的以“一带一路”为核心的再全球化
进程,力图以基础设施投资为纽带,加强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通过互联互通加快
区域间经济贸易合作,形成制约“去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同时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
共同体”概念也超越了仅限于一国政策优先领域的常规决策视野,力促国际社会形成
相互依存的共同义利观,努力从社会价值角度重塑全球化的伦理基石。而气候变化
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挑战的国际和代际外部性问题,因而也成为“去全球化”
与“再全球化”之争的先行端。 1870~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
势;2019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三高值。1958~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
量(上层2000米)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
速。1990~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增加速率为9.6×1022 焦耳/10年,是1958~1989年增暖
速率的5.6倍。2019年,全球海洋热含量为有现代海洋观测以来的最高值,较常年值偏
高22.8×1022 焦耳。 15.1 引言 241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在世界各地都有
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很多人认为这是全球变暖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也
是“全球变暖”作为科学名词诞生的标志。 前言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了
多次大幅度的气候变化,如白垩纪中期高温期和晚更新世末次冰盛期等(图1),这些
气候变化为未来气候演变的模拟和预测提供了参考信息。过去的气候状态与今天截
然不同,但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过去的气候状态可以揭示出大气CO2浓度在一定的范
围内(400-2000 ppm )变化时地球气候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图1)。 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
变暖可能导致更多极端气象的产生。无论是2007年,英国200年一遇的暴雨,还是
2010年,俄罗斯百年一遇的干旱,都和全球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世界气象组织最近
发布的气候预测报告,2019年是全球气温记录以来第二热的一年12。而这种极端天气,
正是全球变暖的写照。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一个新的“历史上最热的一年”可能会
在五年内出现。实现《巴黎协定》年设定的温度控制目标面临巨大挑战。 售价:¥27.65
元 悠悠期刊咨询网 sitemap.xml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1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
教育专区。全球气候变化 这是2006年2月,德国南部部分地区遭遇暴风雪天气。据当地
气象学家称,这是 德国南部近十年... 4.2 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基础与经验 53 1. 对
于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具有前瞻性,并且综合了多学科、多部门。 等到
1990年代初,IPCC先后发表两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海洋沉积和格陵兰冰芯揭示出气
候突变,我们对气候系统变化的事实和驱动因素的认识框架基本确定。 1.5 全球气候治
理面临的挑战 13 南极大陆上的阿德利企鹅©图片来源于网络 1.1 引言 3 2.4全球气候变
化课件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1- 导入新课 电影《后天》中的画面美国科幻影
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 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 3.1 概述 NSB 1972
年报告Patterns and 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节选(第55页)
Rovere A, Raymo M E, Vacchi M, et al. The analysis of Last Interglacial (MIS 5e) relative sea-
level indicators: Reconstructing sea-level in a warmer world[J]. Earth-Science Reviews, 2016, 159:
404-427. 5.3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战略思路 71 15.3 中国 “创新使命”倍增计划
研究 256 对现代规范伦理学的颠破 很多人认为这是全球变暖研究的第一篇论文,
也是“全球变暖”作为科学名词诞生的标志。 2.2 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1章 中国适应气候
变化的现状 气候变化是目前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了更好地了
解国际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发展态势和研究现状,以SCI和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基于气
候变化相关关键词,采集1900年以来相关文献150 834篇,通过对100多年来相关科学文献
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揭示了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主题及热点的发展与
演变。研究结果显示:①气候变化研究发端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86年之后相关研究
文献数量迅速增长;②一系列国际组织和政府间机构主导的国际计划对推动气候变
化研究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③美国和英国一直是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
国家; ④近10年来,中国论文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科研合作强度、合作广度不断扩大;⑤国
际气候变化研究热点转换迅速,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气候模型/模式、气候模拟、
气候政策、气候敏感性、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速度和气候变化减
缓等方面。 未来气候变暖将改变降雨和温度的空间模态和季节性变化模式,给人
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Wilby, 2007)。陆地表面的区域性变化(积雪减少、冻土融化、
绿化、荒漠化)可能进一步触发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反馈作用,从而减弱或放大太阳
辐射强迫效应,进而影响气候变化(Arneth et al.,2010)。当前,气候模型在区域降雨未来
变化的趋势和幅度上还存在重大分歧(Knutti and Sedláck,2013)。改进对区域气候变化的
预测能力,需将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例如,年际-百年振荡)与外部强迫(例如,温室气
体或气溶胶)的作用有效分开。在这方面,古气候研究提供的区域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信息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记录了长期、连续的气候变化历史,极大延长了现代气候的
器测记录(Deser et al.,2012)。 1.4 全球气候治理的新特征10 ② 对粮食产量与品质、水
资源、海洋环境与生态、城市等为不利影响,如1980~2008年气候变化引起小麦和玉米
单产降低1.27% 和1.73% ,对我国粮食自给率产生影响。 上图:1850-2019 年全球 7 月
平均气温曲线。下图:1979 -2019 年全球 7 月平均气温曲线图,2019 年略高于 2016 年。(
数据来源:WMO) SAS软件实用教程(第二版) 15.4 促进私营部门加强清洁能源经费投入
的建议 261 内容简介:为了有效避免气候变化的灾难性影响,全球碳排放必须尽早达
峰,并在21世纪中叶左右实现碳中和。城市贡献了全球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70%以
上,同... 2018年超强飓风“佛罗伦萨”登陆美国东海岸之前,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
一个研究小组就预测,因为气候变暖,这场飓风导致的最严重的降雨,其降雨量比气
候没有变暖的情况至少增加50%8 。当飓风离开时,“佛罗伦萨”创造了破纪录的降雨量--
北卡罗来纳州伊丽莎白镇降雨量近一米,多地遭受严重的洪涝,数十人死亡,风暴造
成了数百亿美元的损失。即便是几个月后,这些地区也尚未从灾害中完全恢复过来。
第2章 《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磋商关键议题分析 18 电子书咨询:010-59366546 皮书俱乐
部服务:010-59367096 图1 距今1亿年以来的气候演化历史和未来200年不同情景预测
情况(Tierney et al.,2020) 如果进一步考虑空气湿度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影响还会进
一步放大。高温环境中,生物体通过排汗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达到平衡后,最终的
体感温度是气温减去蒸发所带走热量的差值,在气象学上用湿球温度来描述。如果
湿球温度与人类体温接近,将难以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从而危害健康。亚洲东部和
南部都是季风气候,高温期和雨季重合,这种威胁更加严重。麻省理工学院Elfatih
Eltahir领衔的研究团队评估认为,印度东北部(2016,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7, Science
Advances)和中国北方(2018, Nature Communications)在21世纪末可能会面临湿球温度高
达35℃的极端热浪,根据估计,健康人无法在这种环境中户外生存6小时以上。换
言之,到本世纪末,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将不再宜居。1.2 中国社会经济发
展和未来气候变化情景 社会—经济—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构成城
市区域系统的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系统”与支撑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经济—环境“ 三大支柱”相对应。气候长期变化伴随着极端天气的发生增多,暴雨、
台风、强风暴潮、干旱、暴雪、高温等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强。极端气候事件除了会直
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城市的“水电路气房讯”系统的影响,还会使城
市的生产、生活受到冲击。我国的大部分内陆城市,都面临着暴雨洪涝、高温热浪、重
度雾霾灾害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冲击。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团
队研究了10年一遇或20年一遇的极端降水事件在未来的走势,结果表明,若将全球温
升控制在1.5℃ ,则较之2℃ ,这类极端降水事件所影响的季风区面积和人口总量都将
减少约20%到40%。这对预估和理解未来极端降水及其风险的变化,制定和实施社会
可持续发展、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11。 10.2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介
绍 161
2.1 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 就我国陆地水来看,1961~2019年,中国地表水资源量年际变
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偏多为主,2003~2013年总体偏少,2015年以来地表水资源量转
为以偏多为主。2019年,中国十大流域中松花江、西北内陆河和东南诸河流域分别较
常年值偏多31.5%、9.3%和8.6%;淮河、西南诸河和海河流域分别较常年值偏少
23.9%、19.1%和12.8%。 5.2 巴黎会议后中国面临的特有挑战和机遇 69 售价:¥47.24
元 2007年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承认温度重建存在覆盖度不够和结果不确定性等问题,
同时坚持认为:气候系统变暖毋庸置疑;自20世纪下半叶北半球平均温度很可能高于近
500年任何时段的平均温度,并且可能最近1300年中最高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很可能
是变暖主要原因;积极推动各国积极减排温室气体。 在过去的10多年时间里,许
多认为认为学界对于未来气候变暖或变冷存在争议,可以部分地归咎为对文献错误
理解。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前政要詹姆斯- 施莱辛格James Schlesinger,他曾担任过尼克松
政府的中央情报局长和卡特政府的能源部长。2003年,他在华盛顿邮报的评论(op-ed)中
援引了一份1972年的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声称“从过去间冰期的记录来看,目前
的高温状态会马上结束,进入下一个冰期”。这一观点经俄克拉荷马州参议员James
Inhofe的大肆宣传广为人知。 3.6 人体健康 气候变化是如何成为世人关注的话题?为什
么全球变暖成为了焦点?它又怎样走进政治舞台中央?人类用了200年的时间,才厘
清了气候变化背后的科学原理,并通过仪器观测、数据集成、模拟计算深入认识了地
球气候系统。 1965年,英国气候学家胡伯特・兰普(Hubert Lamb)首先提出,欧洲和北大
西洋附近地区在公元900—1300年间出现过一段和20世纪一样温暖,甚至还要更热的
时期。那段时间正好覆盖了欧洲的中世纪,因而得名“中世纪暖期”。如果这个暖期确
实存在,那么我们现在所遇到的状况或许就不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有可能是千年尺
度暖期的重现。地质学家们发现,受太阳黑子变化的影响,大约每1500年就会有一个
气候变暖周期。 文章标题:Estimating economic damage from climate chan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1 引言 18 2010年3月,受西南地区干旱气候和三峡水库腾库等因素的影响,重
庆境内的长江及嘉陵江水位持续下降,原本在江中游荡的鱼庄船都搁浅在了江底泥
滩上。摄影/赵俊超 《中国1961-2016年夏季持续和非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变化》一文中提
到7,1961-2016 年间,我国极端降水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淮、华南一带,持续性极端降
水的增加趋势非常明显。2010年-2019 年期间,除了旱情特别严重的2011年降水量格外
低之外,其余9年降水量均超过1981-2010年这40年的平均值。2019年,全国共出现43次
暴雨过程,较常年(39次)偏多。 内容简介:空间天气预报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
的重要空间科学前沿领域之一,其意义在于:它是空间时代关系人类社会发展与生存
安全的一种基本保障能力,... 去年秋季以来形成的弱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天气气候
的影响尚未结束,目前雨带维持在西南东部至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南部一带。江
淮流域暴雨频频,华南和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呈现“此处暴雨连连来,彼处艳阳
天天见”。 这些年,雨为何越下越多,越下越大?2016年ICAO第39届大会形成了基于
全球碳抵消与减排机制(简称CORSIA)的国际航空市场化减排机制框架,此后由ICAO
环保委员会制定并形成了关于CORSIA机制实施的一揽子标准建议。不同于《巴黎协
定》确定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模式,ICAO的CORSIA仍然坚持自上而下的减排模
式。CORSIA的机制和标准设计元素中,“共同性”、“统一性”要多于“区别性”。相对于联
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更加关注国家间历史公平性和现实能力之间
的差异性,CORSIA则是一个由行业组织在少数国家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全球市场
机制,其本身是在微量豁免多数航空运输量小的国家前提下,借助于无差别适用于其
他各国的所谓表面公平性,试图掩盖机制本身在责任分配、标准制定和控制权等关键
要素上的内在不公平性,为少数国家借助国际公约获取长远发展竞争力和经济利益
提供了保护外衣。此外,CORSIA的建立与实施,突破ICAO传统的业务范围,使其在经
济社会管理等非民航运输领域治理中拥有了话语权。特别是,因ICAO将借助CORSIA获
得排放单位与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标准制定权与认证认可权,为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
发挥“领导力”奠定了扎实基础,存在对现有气候治理模式施加影响的可能。3.7 针对中
国NDC更新的思考 44 《蓝皮书》指出,1870-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
趋势;2020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为1870年以来的第四高值。1958-2020 年,全球海洋热
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且海洋变暖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加速。2020年,全球海洋热含
量再创新高。与此同时,1960-2020年,全球山地冰川处于消融退缩状态,1985年以来消
融加速。中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阿尔泰山区木斯岛冰川和长江源区小冬克
玛底冰川均呈加速消融趋势;202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末端分别退缩了
7.8米和6.7米。 对现代规范伦理学的颠破 当前位置: 图书分类 > 环境安全 > 环境科学理
论 > 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研究进展报告2019 3. 重视研究平台。一些长期从事问题研究的
相关单位,如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申请了一批平台式的项目,利用同一模型平
台研究不同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重要平台支持团队的能力建设。同时,不同平台
间也开展了大量的交叉合作研究,推动了不同平台的交流融合。售价:¥29.23元
1861年,丁达尔(John Tyndall)通过实验测定了气体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的特征,发现大
气温室效应是由含量很少的水汽和CO2贡献的,而主要成分氧气、氮气并没有温室
效应。这意味着,改变几种痕量气体的浓度就可能影响气候,但丁达尔还不能定量计
算温室效应。 第3章 NDC及全球盘点机制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30
未来,减缓政策应更多从转变发展模式入手,探索行政手段、市场机制、财税政策等
综合政策措施,以有效降低减缓难度和成本。 这个判断是不断深入认识气候系统才
逐渐明确的。两百年来,无数学者从原理、实验、观测、模拟、集成等等方面不断
迭代、反复检验,最终在IPCC主持下,全球变暖成为数千位专家经过不计其数的讨论
达成的共识。 Copyright © 2024 NiPi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昵图网 昵图网是
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copyright@nipic.com 本站法律顾问:陈明
律师 Copyright 2013-2022 www.uuqik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6.1 引言 79 社会—经济—环
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构成城市区域系统的生活—生产—生态“三生
系统”与支撑和维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支柱”相对应。气候长
期变化伴随着极端天气的发生增多,暴雨、台风、强风暴潮、干旱、暴雪、高温等发生
的频次和强度增强。极端气候事件除了会直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城
市的“水电路气房讯”系统的影响,还会使城市的生产、生活受到冲击。我国的大部分
内陆城市,都面临着暴雨洪涝、高温热浪、重度雾霾灾害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的
冲击。 第二篇 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战略 15.4 促进私营部门加强清洁能源经费投入的建
议 261 11.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政策
和行动仍有进一步大幅优化完善的空间。 售价:¥142.20元 这些年,雨为何越下越多,
越下越大? 内容简介: 本书以 EMRICES 为例,介绍了气候变化经济学集成评估模
型的建模原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发技术和 EMRICES 作为 IAM 的... 全球气候变
化课件_高一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美国科幻影
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 界: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冰河... Jenkyns H
C. Geochemistry of oceanic anoxic events[J].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010, 11(3).
《蓝皮书(2020)》显示,2000~2019年,中国年平均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呈显著的上
升趋势,全国整体的植被覆盖稳定增加,呈现变绿趋势;2019年,中国平均NDVI为
0.373,较2000~2018年平均值上升5.7%;2015~2019年为2000年以来植被覆盖度最高的
五年。 ① 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增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成本
相对较高,“十一五”期间每1t二氧化碳减排能力的形成需要财政投入167元。 序 不仅在
中国,世界其他各个地区都在面临降水失衡所导致的旱涝灾害,气候变化像一双无
形的手,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一处。 全球气候变化PPT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后天》 http://www.58pic.com 影片从气候学家杰克带领助手在极地采集冰芯标本开 始,巨
大的冰川开裂,险些让杰克和... 14.4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内涵 225 QQ:114723517 内容
简介:大气探测学是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涉及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本书主要讲
述大气探测仪器的发展,从地面到高空的探测历史,各类观测仪器的电路、数模转...
等到1990年代初,IPCC先后发表两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海洋沉积和格陵兰冰芯揭
示出气候突变,我们对气候系统变化的事实和驱动因素的认识框架基本确定。 1. 最
新的百年器测气温序列显示,近百年(1909~2011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
0.9~1.5℃,高于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平均增温0.5~0.8℃的结论。近十五年来气
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 第一,按照地理位置评估发现,
东部城市的低碳水平>中部城市>西部城市,其中能源结构调整对不同地区的城市低
碳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东部城市在宏观、产业和低碳政策创新领域的低碳贡献
度最大,说明由结构调整和创新引领的方式可以较好减少碳排放,但是东部地区内
部的碳排放量差异明显;中部城市宏观领域的分数高于西部城市;西部城市在生活和
资源环境领域具有比较优势。 9.5 结论 158 8.2 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方法论 123 1. 低碳发
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及能源战略领域顶层设计不足,科研研究、技术与应用之间的协
调不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