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相障碍的论文陈述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和行为。它通常被描

述为情绪波动的极端,从极度兴奋和欣快到极度沮丧和绝望。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它。
如果你正在写一篇关于双相障碍的论文,那么你需要一个有力的论文陈述来指导你
的写作。一个好的论文陈述可以帮助你明确你要讨论的主题,并为你的读者提供一
个清晰的概述。
在HelpWriting.net,我们提供高质量的论文写作服务,我们的专业作家可以帮助你写出
一个强有力的双相障碍论文陈述。我们的作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你
提供定制的论文,帮助你获得优异的成绩。
不仅如此,我们的服务还包括论文修改和润色,以确保你的论文没有任何语法和拼
写错误。我们还保证所有的论文都是100%原创,没有抄袭。因此,你可以放心地提交
你的论文,知道它是高质量的。
如果你正在写关于双相障碍的论文,不要犹豫,立即访问HelpWriting.net,让我们帮助
你写出一个出色的论文。我们的服务价格合理,我们保证你会满意我们的服务。
双相障碍是一个复杂的主题,但是通过HelpWriting.net的帮助,你可以轻松地写出一个
引人入胜的论文,并获得你想要的成绩。现在就联系我们,让我们为你提供最好的论
文写作服务!
1.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管理长期双相情感障碍的
症状。通常推荐作为一线治疗,尤其是当你第一次被诊断时。 当下,对于双相情感障
碍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电抽搐治疗)和家庭社区支持等几大类
,但临床治疗方面,以“药物+ 心理治疗”的综合性治疗模式为主,不是单一的药物
治疗。 我们的情绪受日常事件和活动的影响,我们的情绪也会随季节、天气、健康状
况或荷尔蒙的周期而产生波动。 双相障碍的患者总是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之间,这种
飙升和跌入感伴随着他们度过一个个挣扎的日夜。作为正常的人,我们会主动去玩
跳楼机寻求刺激,但如果让你想象这一辈子都在跳楼机上过呢?这可能就是双相患
者们的痛境。 在有限时间内,情绪高度上涨、充满动力都是躁狂的主要表现,根据持
续时间的长短和症状的严重性,躁狂被分为轻躁狂和躁狂两种。DSM-5定义轻躁狂阶
段一般持续至少4天,而躁狂阶段需要持续至少一周。躁狂阶段会严重影响个人的社
交能力和工作能力,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精神症状,住进医院。大约75%处于急性躁狂
阶段的患者会有“妄想”的症状,例如自大、权欲熏心或者产生救世主思想。和躁狂阶
段相比,轻躁狂在社交和工作能力方面影响较低。在某些情况下,轻躁狂甚至会提高
患者的工作效率和幽默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据说,贝多芬也患有双相情感
障碍,当处于轻躁狂时期时,他的音乐创作能力会大大提升。在大部分时间里,此类
紊乱是处于休眠状态,基本上不会对你的日常机能造成影响。有了以上一连串的临
床发现和突破后,我们站在多学科诊疗(MDT)高度上再来审视双相情感障碍的本
质时,便完全与传统精神病学或精神医学的认知不一样了: 由于个体对治疗的反应
存在很大差异,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症状、躯体情况、是
否合并使用药物、首发或复发、既往治疗史等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双相障碍
(Bipolardisorder,BD)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典
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后来坚持服药了4年,顺利读到
高三,我的父母也死缠烂打打到了这种时候。这个时候我渐渐发现,我情绪的周期性
变化越来越显著,就算是吃医生给我开的药,也不能缓解,查了百度才知道这是叫躁
郁症。而我的药物里没有抵御抑郁的成分。只有针对躁狂的。 双相情感障碍(BD)又
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抑郁和狂躁交替出现的严重精神疾病。 · 大脑方面的感染,如
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睡眠呼吸暂停和莱姆病等;遗传的性格特性决定了你受刺激
的概率会比一般人高。有两个方面: 有遗传因素的话,你的家庭成员的情绪状况以及
教育方式有大概率是有问题的,你的成长环境不会太健康;另一方面,你的情绪会比
一般人敏感: 即使是对一般人影响不太大的事件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刺激。治疗双相
情感障碍的第一步就是确诊躁狂和轻躁狂,同时确定患者的当前情绪。 即使经过适
当的治疗,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当躁郁者和医生紧密合作并公开谈论关注和选择时,
治疗会更有效。 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但却了解不深,甚至
是知之甚少,而且大家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精神心理疾病也有着诸多疑惑。 睡眠
困难的双相情感障碍者通常会发现治疗有帮助。但是,如果失眠没有改善,要及时
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换药物。 通常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包括:情绪稳
定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心理疾病,对
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光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的
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真实的治疗方案远比简单吃药要复杂得多。 由此可见,双相
情感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至关重要。这种疾病多发于青
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人,情绪本身就不稳定。不及时规范治疗会使病情持续加重,影
响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甚至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目前业界公认药物治疗
为主,配合心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更有20+门免费课程等你来开启哟,课程学
习戳 →「http://jdxinli.cn/q199xq」 “无明”的意思就是看不见,看不清楚,“一念”的名字就
是取自佛家的说法“一念代万念”。你一个念头,后面还有一个,后面还有一个,你第
一个念头看不清楚,然后做的事情都不是很精确。他们都是爱对方的,他们都不是
外人,电影里面我自己觉得没有外人,所以他们互相伤害的时候就是“无明”的,看不
清楚他真的要做什么。躁狂发作的严重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病症状如妄想或
幻觉,如担心自己被监视或跟踪、认为自己能理解他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有的患者还
会看见或听见他人不能感知的东西。躁狂发作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急性发作
时需要住院治疗。 版权所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
号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
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
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
箱(zlzs@120.net )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2.避免酒精和咖啡因的摄入,不要服用其他不相关的药物,这些会影响到你的心情和
大脑功能。 其他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可以尝试,但是,如果某种治疗方法把所有的疾
病(不管是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问题,还是物质或酒精滥用问题)都统统归结为创
伤性的被压抑的记忆——也就是关于儿童时期的负面经验的记忆,认为它们被埋藏
了而必须被发掘出来,那么你就要小心避免这类心理治疗了!因为这类治疗方法倾
向于低估甚至否认双相障碍的生物学和遗传学方面因素的重要性以及药物治疗的必
要性。 1.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的主观体验、照料者的观察及评定量表对轻躁狂的筛查,
关注轻躁狂症状的识别。 目前,由于国内外主流心理学对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
正性情绪体验尚缺乏深入的认识,而现有心理学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技术难以做到精准化心理干预,进而找到并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源。而我们通过
深度催眠下的心理干预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个突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
证:( 京) 字第09345号 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另一大特征。双相障碍中的抑郁发作
期的症状往往与单相抑郁症的相似,经常临床上难以区分。他们在抑郁发作时,也会
表现出心境低落、丧失兴趣和活动性减弱等抑郁表现。而只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他们
才会有求助的念头,而正是因为大部分患者都是在抑郁期就医,双相障碍很容易被
误诊断为抑郁症。因此,当你察觉到身边的朋友或亲人有抑郁的症状时,也要留意Ta
是否出现过(轻)躁狂的症状。 当然,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双相情感障碍很容易被误诊
为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如果你认为你可能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请
注意——如果你认为你有双相障碍,但是感觉自己被误诊为另一种疾病,你可能要和
你的医生详谈。确保所有相关问题都问过了,同时确保你的不适症状传达到位了。 湘
ICP备20005428号-1 新概念心理咨询及催眠疗法推广中心网版权所有 很抱歉一不小心
说了这么多,因为对于这种事情,我的感触太深了啊,,关于躁郁症的发病症状,我个
人认为它是很容易被当做只有躁狂的那种,而我这种,就直接被当作是精分了啊…
下面,新概念心理咨询中心整理了以下大家提到过最多的10个问题,并由心理专家荣
新奇教授做出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
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双相患者会一直处于
躁狂与抑郁交替进行的状态,对于家人、伴侣和朋友来说,这是一件令人心碎又头疼
的事情,他们起伏的状态、“不可理喻”,会消耗掉周围人的关心和耐心。根据众多临
床数据和研究发现,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的人(即家中有亲属患有或曾经患有双
相情感障碍),那么他患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比一般正常人要高。认知行为治疗
关注问题相关的情绪、想法和行为,通过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型来产生疗效。患者需要
确定目标来分析问题情境,在和咨询师的探讨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缓解方法。 (2)这种
躁狂和重性抑郁发作的出现不能用精神分裂情感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
样障碍、妄想障碍或其他特定的或未特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来
更好的解释。 有时候躁狂可以看作一个大派对,躁狂发作中的患者处于一种高水平
的兴奋状态。然而这可能是部分情况,并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普遍真理。本文于2021
年08月21日17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https://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
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长时间内康复得最好的患者是那些不仅
定期服药和找医生就诊,而且能成功的进行自我管理的人。 “正常”心境不是稳定不变
的。每个人情绪都会波动——有时你会感到充满动力,精力充沛,做好征服世界的
准备。而有时却只想宅起来谁都不理。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患病率
1%~3%,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常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
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中国既往的研究(1993 年) 显示发病率在0.083% ,不到0.1% ,发病
率比国外低。值得注意的是,患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终生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
上,25-50%的双相障碍患者有过自杀行为,11-19%自杀身亡,年轻患者首次诊断后的第
一年尤其容易发生自杀。 自诉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病史,无药物
过敏史,否认为境外归国人员,否认流行病疫区接触史,否认新冠确诊、**及**接触
史。 (一)名称: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也称躁郁症。 双相障碍是严重的慢性
精神疾病,其特征在于躁狂或轻躁狂和抑郁症的交替发作,或躁狂和抑郁特征的混
合发作。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发病率约3-7%,治疗双相患者时,情绪症状和功能必须
不断的重新评估。本文提供了双相情感障碍诊断和治疗的简要临床指南,重点是双
相I型(BP-I )和II型(BP-II)两个亚型。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双相障碍是一种复发率高、较
难治愈的心理疾病,但是接受正确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是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
“我可以兴高采烈且联想翩翩,但是最微不足道的事儿就会让我爆发。情绪很愉悦的
我喝一杯茶时,如果这杯茶不如我预想的那样热,我就会尖叫、诅咒。我的情绪特别
反复无常,我对自己的心境感到害怕。” 但如此定义后,一来强化了双相情感障碍病
因中的生物学因素;二来,诊断标准的范围扩大了,难免会带来更多误判和争议
案例,这两者是其中的弊端。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激动,容易开心也容易愤怒;言
语和动作增多,行动迅速,健谈,甚至有些夸张;精力充沛,睡眠时间变少,不知疲倦;
思维发散奔放,脑子里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想法,在各个话题间迅速切换。 心理治疗包
括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疗法、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及家庭治疗等,这
些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认知曲解,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社会适应
能力。 双相及其相关障碍建立在轻躁狂、躁狂或抑郁发作的基础上。临床医师必须了
解构成不同类型双相诊断的“成分”,才能更好的诊断双相障碍。 最早,美国的Akiskal发
现部分单相抑郁障碍的患者存在尚不符合轻躁狂标准的情感高涨,而这类患者可能
是潜在的双相障碍。于是,1983年,Akiskal提出双相谱系障碍的概念(biopolar spectrum
disorder,BSD),并建议将单相抑郁和双相Ⅰ 型障碍作为谱的两端,中间包含双相Ⅱ 型、环
性心境障碍等临床亚型。 1970年Dunner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3型:双相Ⅰ 型,患者因躁狂
入院;双相Ⅱ 型,患者仅因抑郁入院,过去有无须治疗的轻度躁狂病史;双相Ⅲ型,患
者因抑郁入院,且有无须治疗的轻度躁狂发作。又因为大约80%的非双相Ⅰ型患者从
未有过针对“轻躁狂”的治疗经历,进而将最初的Ⅱ 型和Ⅲ型合并为双相Ⅱ型。 双相情
感障碍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心理疾病,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光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
够的,而且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真实的治疗方案远
比简单吃药要复杂得多。 但如今,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双相
情感障碍就显得更加神秘和不可思议。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要的是要知道,许多患双相情感障碍的人,只有他们自己了解自己的
情况,其他人仿佛很难发现他们“病了”。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专业医生的诊断。对,没
错,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最好、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正规
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和诊断。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
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
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
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双相障碍以情感障碍表现为主导症状,并贯穿整个病程,情感高涨或低落,伴随思维
和行为改变,间歇期基本正常。 重大的生活应激源,譬如经历离婚过程,会对心境状
态的循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私下交易有风险,付费咨询请使用“预约咨询”,平台担
保,支持退款安全有保障!本文于2021年08月21日17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
:https://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
诊断依据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出品,立志做最优质的心理学科普,让这里成为当
代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大学堂。奉献百年积淀,带你脑洞大开! 微信公众号
:bnupsychology 欢迎关注! 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与现实脱节,以特征性的幻觉、妄想、
思维逻辑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不协调。 我们的情绪受日常事件
和活动的影响,我们的情绪也会随季节、天气、健康状况或荷尔蒙的周期而产生
波动。 自诉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为境
外归国人员,否认流行病疫区接触史,否认新冠确诊、**及**接触史。 问题3:有人患有
躯体疾病,又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两者之间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3.以家庭为
中心的治疗:家庭治疗用于加强沟通你和你身边的人。你的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你的
家人了解你的情况,以及教他们如何给你提供有效的支持。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相信
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但却了解不深,甚至是知之甚少,而且大家对于双相情感障碍
这一精神心理疾病也有着诸多疑惑。 扫一眼大家的反应——“得不起”“ 我不配”“ 期待被
送心理科的那天”“还有这个病?”“感觉我也有点儿”——调侃的、羡慕的、不明真相
的,都有。但双相障碍的躁狂发作只是买买买而已吗?任何一个真正经历过躁郁循
环发作的人可能都会告诉你:“20万,不值得”。
像小王这种情况,对家人有攻击行为,对外人也有攻击倾向,表面看起来是狂妄
自大、不可一世的。但细细问诊,我发现他的成长中有很多创伤。他一直是自卑的,总
害怕受到伤害,因此对外界的警惕性非常高;对母亲的攻击则多是出于多年积怨的
泄愤。 【摘要】目的探讨性别对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BD)I型患者海马和海马旁结构
的影响。方法对133例BDI型患者( 男60例)和144名对照(男81名)进行3D T1脑结构MR
扫描,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疾病、性别及其交互效应对海马和海马旁皮层体积的
影响,将年龄和颅内体积作为混杂变量进行控制。结果疾病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左海马体积(P=0.044)、右海马体积(P<0.001)、左海马
旁(P=0.004)、右海马旁皮层体积(P<0.001)均减小。性别和疾病对左海马旁皮层体积的交
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6.534,P=0.044),与男性对照组相比,男性患者组左海马旁皮层体
积明显减小(P<0.001),而女性患者组与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因素可影响BD I型患者左海马旁皮层结构,提示双相障碍影像研究中应重视性别
的影响。 双相障碍不同类型的诊断取决于个体处于哪几种混合心境状态下。WHO 的
研究数据显示,双相障碍患者死亡率比常人高出35%及以上,自杀死亡率高达15%。
其中有个关键问题在于,很多双相患者在接受明确诊断和循证治疗前,延迟时间
过长,从初次就诊到正式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长为9年。 自诉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
病,肝病,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为境外归国人员,否认流行病疫区接触史,
否认新冠确诊、**及**接触史。 在这个抑郁症还没被人们广泛且正确地认识的时代,提到
“双相障碍”,很多人更是觉得陌生和古怪。循环性心境障碍:轻躁狂和抑郁阶段并没
有完全达到轻躁狂和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但持续至少2年。 躁狂发作指情绪“高
涨”的一个时期。躁狂发作患者可能会有情绪高涨,感到非常开心、自信、冒险,性欲增
强,兴奋到嘴巴跟不上思维(思维奔逸)。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依据和成年人一
样,但是诊断过程更为艰辛。青少年在认知和情绪方面不太成熟,这可能会导致他们
在情绪问题的表达方面受限,从而阻碍心理医生判断躁狂症状。躁狂和 轻躁狂症状
和其他一些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有重合,比如多动症(ADHD),这会使双相情
感障碍的诊断更加困难。 重大的生活应激源,譬如经历离婚过程,会对心境状态的循
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1970年Dunner将双相情感障碍分为3型:双相Ⅰ型,患者因躁狂入
院;双相Ⅱ型,患者仅因抑郁入院,过去有无须治疗的轻度躁狂病史;双相Ⅲ 型,患者
因抑郁入院,且有无须治疗的轻度躁狂发作。又因为大约80% 的非双相Ⅰ型患者从未
有过针对“ 轻躁狂”的治疗经历,进而将最初的Ⅱ型和Ⅲ 型合并为双相Ⅱ 型。 关于上文
里我描述到的脑部电击(哎其实准确来说应该是头部电击,毕竟他们又没给我开颅)
可能我表述得还不够准确,那我来补充一下吧。 心境的转变可能会导致注意力涣散、
易怒、暴力行为等问题。在躁狂的时候有的患者会表现出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但进入
抑郁期就可能出现记忆力大幅下滑甚至迅速衰退的现象。雪上加霜的是,在某些情
况下,患者还可能在躁狂发作后出现“断篇儿”,完全不记得躁狂期间发生的事情。 关
于这一点,以及对叠加性心理创伤和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的理解,我会在后续关于“
病因”和我们的治疗技术的双相系列文章中展开深入阐述。 初次咨询必读 同时,治疗
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不良反应以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并及时
调整,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很多人会轻视双相情感障碍,认为它可能就是“
一阵儿高兴一阵儿难过” 的状态,甚至人们会胡乱地把「双相」的标签随意贴在别人和
自己身上。 在此还想提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上文提及,在全球各地区中,印度
的双相障碍患病率最低,而且是格外的低,仅为0.1%。与印度经济水平相当的国家有
很多,可排除经济因素;在种族方面,印度也不算独特。我认为,这很可能与印度的宗
教文化密切相关。反过来,如果使用双相情感障碍的方案疗效不好,医患双方都应该
积极反思,是不是在这个基本症状的判断上出了问题? 双相情感障碍确切的病因迄
今未明,目前公认的观点是多种致病因素( 生物-心理- 社会)所导致的多维度、多系统水
平上的一种精神障碍。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改变、神经内分泌功能异
常等方面;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应激性生活事件,同时,与双相障碍关系密切的心
理学易患素质是环性气质。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强调遗传与环境
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情感障碍发生过
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湘ICP备20005428号-1 新概念心理咨询及催眠疗法推广中心网
版权所有 2、报名一次即可免费享受:复训免费且不限次数(免费参加所报名学习班
的复训!) 曾有抑郁发作、但未达到病程标准或症状标准下的阈下轻躁狂发作患者,
归为其它特定的双相情感障碍。既往史 4、DSM-5和ICD-10诊断手册对双相障碍的分类
方式不同。临床医师常报告双相障碍的诊断最复杂和富有挑战。 在某问答平台上,有
这样一个问题:“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发作时,给你带来了哪些困扰?” 下面一条,是
排在前几名的热门评论: 精确诊断BP-I或BP-II障碍的第一步是,确定当前或过去的
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这些类型的情绪发作的诊断标准,以及用于鉴定关键症状
的临床筛查,见表1。有了这些信息,可以诊断出具体的双相综合征,包括典型的双相
性精神障碍亚型,BP-I和BP-II,以及循环型、临床实践中常见的中间型等表型(见表2)。
经历过痛苦的人,往往才会更理解别人的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们常常对心理疾病有
一些误解和迷思。尤其像「双相情感障碍」这种在字面上就给人的想象力以巨大发挥
空间的词,对于它的误读往往是两极化的。 — 525心理网郑重提醒 — 更多常见问题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青少年患者小王,他的家庭关系恶劣,父亲出轨,母亲曾几次举刀
要砍他父亲,把孩子吓得不轻。长大后,孩子经常跟母亲吵架,还强迫母亲向他道歉,
否则就对母亲动粗。陌生人多看他几眼,他马上愤怒地瞪回去,并恐吓道:再看信不
信我揍你! 确诊的双相障碍患者需要持续服药,在疾病的发作期用药种类和分量会
更多,维持期会少一些,但是都得坚持持续用药,就像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体外补充
胰岛素一样。 微信525 但对于病人来说,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宽容是缓解病情
的重要因素。来自亲人的社会支持以及包容、陪伴会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后 环境,是预
测患者之后情绪稳定性的有效指标。愿每个受伤的灵魂都可相互依偎,不再孤独。这
个道理不复杂:别说是病人了,就算是身心健康的人,服用了大剂量的情绪稳定剂(碳
酸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和抗精神病药(奥氮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等)后,也
不容易出现情绪激动或者躁动。所以,病人服药后症状改善了,并不一定说明诊断是
对的。 最早,美国的Akiskal发现部分单相抑郁障碍的患者存在尚不符合轻躁狂标准的
情感高涨,而这类患者可能是潜在的双相障碍。于是,1983年,Akiskal提出双相谱系障
碍的概念(biopolar spectrum disorder ,BSD),并建议将单相抑郁和双相Ⅰ型障碍作为谱的
两端,中间包含双相Ⅱ型、环性心境障碍等临床亚型。 躁狂发作不符合II型双相障碍
诊断标准,因此某些患者会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诊断由II型双相障碍转变
为I型双相障碍。 在医疗实践中,导致误诊的最突出原因,就是把病人的“激越”错当成“
易激惹”。 对某些患者来说,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之间的时间段内不会有症状,但有
的患者在这两个发作之间的时间段会有前面的发作所遗留下来的症状,如睡眠
障碍、正在形成中的急躁、抑郁或轻躁狂的症状。 1.睡眠紊乱会导致情绪发作,所以,
在适当的工作和娱乐之余,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有效的睡眠和休息,以维持情绪
健康。 有些人可能患有快速循环的双相情感障碍,他们可以在一天或一周之内,多次
反复在抑郁和躁狂之间来回循环。有些人可能会陷入其中一种情绪(抑郁/躁狂)长达
数周或数月。 本文于2021年08月21日17时原创自新概念心理咨询网:https:/
/www.anewator.cn,提倡原创,立足原创,如需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本站地址。 1.双相
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2.创伤后应激障碍 双相情感障
碍(BD )又被称为躁郁症,是一种抑郁和狂躁交替出现的严重精神疾病。对于不了解
双相障碍的围观群众来说,躁狂发作双十一剁手20万的新闻可能只是茶余饭后抖机
灵的一个谈资。 然而,对于只是有些情绪化的人来说,心境的变化一般是源于某些特
定的事件。正如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费德曼博士所说:“我们都有开心和
不开心的时候。认为自己比较‘情绪化’的人可能只是觉得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总是多
过开心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真的患有双相障碍,那么你就不会只是‘不开心’,而是每
次发作时会经历至少两周以上的重性抑郁”。 对所有表现出严重抑郁症状或报告曾
有抑郁史的患者进行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和排除,应成为诊断中例行检查的一部分。
120多年前,临床医生就发现所谓的“躁狂”和“抑郁”可出现在同一病人身上,提出了“ 躁
狂抑郁精神病”,后来又是如何逐步发展成如今“双相谱系障碍”的呢? 如上文所讲,
目前主流研究认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患病率在上升,但仍然漏诊多,误诊多(指被误
诊为其它疾病,如抑郁障碍)。自诉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病史,无
药物过敏史,否认为境外归国人员,否认流行病疫区接触史,否认新冠确诊、**及**
接触史。 即便是有经验的临床精神科医师,在诊断和治疗双相障碍时也会遇到困难,
原因如下: 躁狂发作时,患者情绪激动,容易开心也容易愤怒;言语和动作增多,行动
迅速,健谈,甚至有些夸张;精力充沛,睡眠时间变少,不知疲倦;思维发散奔放,脑子
里会冒出各式各样的想法,在各个话题间迅速切换。 我就一边为我父母的离婚警告
而思索着我到底为什么会存在,一边为高考热血地奋战,因为我把家庭当做像巨壁
一样的牢笼,而我要永远挣脱它。 随着疾病的发展,疾病初期的症状有时会变得不
明显,而以其他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这时需要医生重新评估并且做出诊断。 版权所
有:珠海横琴杏林普康综合门诊有限公司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1. 基于患者自我报告
的主观体验、照料者的观察及评定量表对轻躁狂的筛查,关注轻躁狂症状的识别。
1.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2.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诉既
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为境外归国人员,
否认流行病疫区接触史,否认新冠确诊、**及**接触史。 我现在已经基本停药2年了,
说是基本,是因为我还会受到躁狂的影响,得时不时服用丙戊酸盐,而精分的药我已
经不吃了。我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来克服抑郁,每天都会运动,同时我也在为我最初
那被人否定的理想而努力。8. 询问患者双相障碍和其他精神障碍家族史,如精神分裂
症,这是患双相的风险因素之一,双相障碍与精神分裂在发病基因上有重叠。而对于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担忧遗传方面的问题,其实只要配合医疗团队积极治疗,加上后
续的调整和改善,遗传方面的困扰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自诉既往体健,无高
血压,糖尿病,肝病,肾病病史,无药物过敏史,否认为境外归国人员,否认流行病疫
区接触史,否认新冠确诊、**及**接触史。 版权声明: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
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
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
时通过电话(400-626-9910)或邮箱(zlzs@120.net)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
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特征,就是一段特定的时间内从抑郁到躁狂的循环,至于这个
时间是多久,可就因人而异了。6、如果患者出现幻觉,则双相症状更可能被误诊为
精神分裂。夸大妄想或急性躁狂发作期的幻觉妄想作为双相的潜在症状,可能会导
致误诊为精神分裂。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
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研究者发现,驱动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有很多,而且有
许多相互作用的外部因素影响着它们,所有这些因素都会随着患者的经历而影响
疾病。每个患者的双相情感障碍的经验都不同于其他人,没有一种遗传改变,或化学
失衡,或生活事件,是每一个双相患者的精神健康状况的核心;但是他 们所有的经验
都包含了七类表型的特征,或者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患病率比
较高的疾病,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海明威、毕加索、梵高等均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将
梵高的生日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旨在提升公众对双相障碍的认识和重视。 1.
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2.创伤后应激障碍 填写心
境记录表格,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觉察你的心境变化情况和心境触发因素,从中
寻找规律,便于日后及时发现心境的细微波动而未雨绸缪,阻止发作。 京ICP备
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 用户在壹心理上发表的全部原创
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文章和评论),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独家文章
转载,请联系邮箱:content@xinli001.com 如果他是双相情感障碍中的躁狂发作,请你与
之保持距离,不要和他产生对抗行为,等他情绪平复后再与之沟通;如果他处于双相
情感障碍的抑郁发作,请你密切关注他的一言一行,不需要你对其做出多大的鼓励,
只需要你静静地陪伴在他身边,警惕其可能发生的自伤、自杀等偏激行为。 双相情感
障碍(bipolar disorder, BD)也称双相障碍,通常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
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如果说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那么双相情感障碍者的头脑里
不光有黑狗,还有一条狂暴的火龙。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出现情绪和活动水
平明显紊乱的发作,患者的状态经常被比喻为坐在情绪的“ 秋千”或者“跷跷板”上。有
时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情绪低落,精力
减退和活动减少( 抑郁)。 有了以上一连串的临床发现和突破后,我们站在多学科诊疗
(MDT)高度上再来审视双相情感障碍的本质时,便完全与传统精神病学或精神医学
的认知不一样了: 长期以来,国内双相障碍(BD)缺乏识别、误诊及治疗不当的现象较
为普遍。在这一背景下,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CSP)于2015年对中国双相障碍防治
指南进行了更新。 “阴郁的心情比天气的变化还要无端,也许一瞬间就跌入了深渊,
如同从天堂跌入地狱。” 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治疗,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症状,
但这并没有从“根”上解决问题。而心理治疗,则是教患者如何“走路”,纠正患者错误、
扭曲、不恰当的思维,将其拉入正轨,再加上药物治疗的效果,才能让患者更好更快
地恢复。 下面,新概念心理咨询中心整理了以下大家提到过最多的10个问题,并由心
理专家荣新奇教授做出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私下交易有风险,付费咨
询请使用“ 预约咨询”,平台担保,支持退款安全有保障!在目前的医疗现状下,对于
绝大部分双相障碍患者家庭而言,药物治疗始终是最经济、最便捷的方法。需要强调
的是,尽管双相障碍是一种复发率高、较难治愈的心理疾病,但是接受正确的药物和
心理治疗,是可以回归正常生活的。 在这个抑郁症还没被人们广泛且正确地认识的
时代,提到“双相障碍”,很多人更是觉得陌生和古怪。 虽然I型双相情感障碍症状更严
重,但是II型双相情感障碍有更高的阶段更换频率,患者更容易同时患有其他心理并发
症,并且更容易产生自杀行为,从而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