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国文化课·理论课

小组展示讲述稿

展示题目:中国思想史引论

对应的选题范围:儒家思想

展示形式:小组演讲

组号 G12-1 组长姓名 陈思洋 组长联系方式 15968178551

组员姓名 学号 小组分工

完善第二部分框架,完善第四部分框架与内容,完善小组
陈思洋 20511815 展示讲述稿

叶啸琦 20511822 完善第二部分框架与内容

董昱彤 20514192 完善第一部分框架与内容,ppt 制作排版

孙瑜 20511704 完善第三部分框架与内容

1
展示内容: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

(一)儒家思想可以追溯至遥远的周代礼制。久经沧桑的封建制度中,社会的安宁倚
仗于庄重的礼仪和精致的仪式。而春秋之际,列国争霸,社会风云变幻,孔子展现了早
熟的品质,对周朝的礼乐制度表现出浓厚兴趣。以其深思熟虑的智慧将时代的礼制传统
系统有序地呈现于《礼记》之中,为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1、传说中,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贫寒之家。父辞世时,孔子尚幼,家境困
顿。春秋时期政治的混乱导致封建制度的崩溃,战乱不绝。孔子渴望透过道德和礼仪
的规范来修复社会秩序,创立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

2、他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寻求君主们的支持。孔子的思想中,倡导仁
爱、礼治、忠诚等价值观,强调个体的品德修养,以及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坚守。在
与弟子的交往中,他强调“君子养心”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二)孟子的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1、通过努力修炼可以达到道德的境界,成为有德之人。他提倡君子的道德修
养,他认为人们天然具备的仁爱之心可以通过教育和道德的引导而得以发扬光大。

(三)相对而言,荀子被描述为一个理性而现实的思想家。

1、他主张人性本恶,强调礼法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严格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
为,显示出一种务实而严肃的倾向。

这些性格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倾向和对社会、人性的不同看法。孔子强
调和谐、仁爱,孟子关注社会正义和君臣关系,而荀子注重理性和法治。他们的性格特
点与其思想观点相互交织,共同为儒家思想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

(一)自春秋时期形成以后,儒家文化在战国引来了自己的新发展,以孟子和荀子为
代表的战国儒家思想家对儒家文化做出了顺应时代的创新。

2
1、孟子提出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进一步提出民本思想,包括著名
的“民贵君轻”和阐释了以仁政来适从人的善性以巩固统治的方法,同时强调“天
命”主张“天人合一”。

2、而荀子则主张以德服人,认为君民的关系就好像舟水一般,认可群众的强大
力量。同时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这一新观点,提倡运用教化手段来引导人走向最终
的善,他还兼收并蓄了道家的思想,强调天道自然。

在二位儒学先驱的努力下,儒学成功地在战国末期成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思想流
派。

(二)汉朝的董仲舒则进一步把诸子百家中的其他流派思想糅合到儒家文化中,形成
了一个全新的儒学体系。

1、他的思想更加注重结合统治状况,为了顺应大一统和中央集权的需要,他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宣扬君权神授以及三纲五常来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
主张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使当时松弛的政治局面得到了扭转。而同时期也是儒学发
展的一个巅峰。

2、自汉武帝起,儒学经典成为官方的教科书,另设专门负责教学五经的“博
士”,还兴办太学作为官方一级的教学机构,同时在各郡县是学校。这些举措都大大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三)宋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是儒学的另一个高峰。

1、程颢程颐兄弟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先理而后物,还初步提出了“格物致
知”的认知论,主张通过学习来认识和理解天理。 2、朱熹强调天理作为最高境界,
主张“存天理,去人欲”。而朱熹编订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了后世科举考试的依
据。

3、在儒学史上和程朱理学并驾齐驱的是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把心作为万物的
本原,认为通过内心的自省即可得到天理。

3
4、而明朝的王阳明则认为社会动乱乃人心所致,他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
理”,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在明朝中期以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陆王心
学得到了广泛传播。

三、历史上的儒家

(一)儒家思想与治国理政及其实践:

1、仁政与德治: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
也,义之与比。” 提倡以仁为本,认为君主应该关心民生,体察百姓疾苦。孟子也
强调仁政,认为君主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
2、天命观念:孟子强调君主的德行与天命之间的紧密关系,他认为:“天生德
于予,桓雎其如予何?”。这些思想为君主专制提供了一种合法性的理论基础,即君
主的统治是由天授予的,巩固了君主专制的地位。
3、春秋时期的鲁昭公,以仁政治理国家,注重百姓福祉。汉武帝在位时期,极
力推崇儒家思想,通过设立太学、任用儒家学者董仲舒等措施,将儒家思想广泛应用
于政治。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仁政,在位期间赏罚明确,巩固了统治。这些具体的例子
突显了儒家思想与治国理政、君主专制的关联,展现了儒家思想在历史中的实际影
响。

四、现代社会中儒家

(一)对个人-当代大学生:

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精神价值系统。我们在遇到人生问题时最容易想到
儒家传统文化,以此解决遇到的问题。以此说明儒家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种价值
体系。儒家思想在如今社会也补充了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也一定程度降低了我们的精神
焦虑,核心是人内心的充盈。儒家的核心观念-“仁”,就是在每个人自我利益基础上对
他人的关切与关爱。

1、当今大学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各类恶性事件频发,儒家思想不仅是
说教,更为重要的是将品格思想和每个人的价值观相互融合。儒家把社会责任当成灭

4
个人的价值追求,让我们认识到要想获得人生目标、社会地位、他人的尊重,就必须
完成外界赋予自己的责任。通过在大学生内心长期培育这种完善的价值体系,形成较
为坚韧不拔、坦荡磊落的品格。从而,就能把失败和痛苦看作是“将降大任”前的磨
砺,最后变为振作的动力。面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传统文化更是一种有效
的方式

2、“吾日三省吾身”作为曾子流传甚广的名句,在今天也没有过时,不过三问
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了,我们更应该问一问自己今天有没有
虚度光阴,有没有充实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或者学到什么东西,工作努力了没有,自
己进步了没有...时时刻刻的警醒才能让我们更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更有目标更有方
向。

3、“中庸”是人生修养的哲学,是美德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许多人毕生追求
的目标。“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不是平庸,不是碌碌无为,不是无能
的妥协,不是有能力的摆烂。它正如圆滑而不世故,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样,是看透了
人生实质后的努力生活,是参透民间世俗情事后的嗤之以鼻,是悟透自然规律后的享
受人生,既然一切都改变不了那就不改变,不论身处何方总能泰然自若,我们歌颂了
太多的平凡,殊不知,那些平凡过后是中庸。

4、“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学子的
八个追求目标如今已在中国教育里逐渐消失,这八环环环相扣,只有完成前面的才能
达成后面的,这也教会了我们要脚踏实地。在如今读书为名为利的大环境下,“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意气少年已经不在,又有多
少人能保持一颗求真求知之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应该毕生追求的本心。

(二)对国家治理-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振兴乡村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更是生态振兴,与先秦儒家生
态思想中的和谐共生之识、遵循自然之序和节约资源之行有异曲同工之处。摘要 :实现乡
村振兴,需要把先秦儒家"君子精神"注入乡村活化乡村精神;需要把先秦儒家"绿色发展"思

5
想注入乡村活化乡村产业生机:需要把先秦儒家"农耕文化"注入乡村活化乡村人才活力;需
要把先秦儒家"生态节约观"注入乡村绿化生态环境。

想必大家都读过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里面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
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
木不可胜用”,这便是儒家对待发展治理的思想,孟子的思想到现在我们都一直在提
倡,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正和《寡人之于国也》所提倡的很相似,这
说明儒家文化至今都还能挖掘出有益于国家发展,乡村振兴的地方。在发展中不忘记不
保护,呈现出美丽、富裕的乡村图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
参考文献
1. 孙立权、姜海平.论语注释[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2.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EB/OL]
百度汉语.
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
from=aladdin&pid=31f7257681cd4b0aa954ff4f41094a02,2023-12-02.
3. 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EB/OL]百度汉语.
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
from=aladdin&pid=304896ec1a1799aa53623a9f93e4543e&showPinyin=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