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实用文案

餐厨垃圾处理特点与处理技术

1 餐厨垃圾性质

1.1 餐厨垃圾来源及特点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

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 (厨余 )和食用残余 (泔脚 )。其成分复杂,是油、水、果皮、

蔬菜、米面,鱼、肉、骨头以及废餐具、塑料、纸巾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我国

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其特点可归纳为:

⑴ 含水率高,可达 80% - 95%

⑵ 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

⑶ 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

⑷ 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⑸ 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⑹ 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

1.2 餐厨垃圾的危害性

餐厨垃圾目前在很多城市尚未进行规范化管理,收集容器摆放地环境脏乱,

孳生和招引蚊、蝇、鼠、蟑螂等害虫,易传染疾病,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垃圾

收集地附近容易产生难闻气味,引起人们感官上的反感;由于餐厨垃圾含水量较

高的特性,在运输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运输车辆不规范,易发生餐厨垃圾

外漏和倾洒,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交通;

我国传统直接将餐厨垃圾作为生猪的饲料。城市餐饮企业的垃圾多被养殖户

收集,作为养殖饲料直接使用,垃圾未经处理进入人类食物链,危及人民群众的

身体健康;同时地沟油也被收集起来重新炼制成为廉价食用油,在市场上再次流

通,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餐厨垃圾喂养生猪的危害: 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病原微生

物,不但容易引起动物感染病毒,还容易造成人体感染口蹄疫、肝炎等疾病。猪

食用后极易感染和诱发各种疾病,势必加大对病猪的用药剂量,从而会加大抗生

素类药物的残留,通过猪肉进入人体,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餐厨废弃物,

已受到铝、汞、镉等重金属以及有机化合物、苯类化合物的污染,被猪食用后,

有害物质蓄积在猪的脂肪、肌肉等组织里,人食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导致肝脏、

肾脏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

近年来,为了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防止畜禽疫病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对人

体的危害,防止畜禽养殖污染,促进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餐厨垃圾饲喂生猪

受到很大限制,如《上海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使用饭店厨房的泔

脚垃圾、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制品废弃物饲喂畜禽,对违反规定的养殖行

为将予以严厉处罚

地沟油的危害: 地沟油组分复杂,含有黄曲霉素、苯等有毒物质,长期食用

会造成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甚至致癌,如胃的肿瘤、肝的肿瘤。如果任其排放

的话,地沟油在水体中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产生一系列组成复杂的醛、酸

等具有恶臭的物质,同时容易堵塞污水管道,造成污水反水。地沟油污染地下水,

消耗水体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滋生蚊子、苍蝇等害虫;废弃食用油脂流入

江河,容易导致鱼虾等由于缺氧而窒息。

1.3 餐厨垃圾的资源性

餐厨垃圾是动植物原料经过加工后产生的,其中富含有机物质,有机物

中蕴含有大量的能量,如果餐厨垃圾只是被简单的填埋在垃圾填埋场中,这些能

量就被白白的浪费掉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能源,

特别是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效合理地将蕴藏在垃圾中的能源重

新利用起来,将会部分满足这种能源需求。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2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简介

2.1 概述

目前餐厨垃圾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填埋、焚烧、厌氧消化、好氧堆肥、直接

烘干作饲料和微生物处理技术,下面对以上几种技术介绍如下:

2.2 填埋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填埋处理技术在国内尚无成功应用的先例,其主要优缺点如下:

其优点是处理量大,运行费用低;工艺相对较简单。

其缺点是占用大量土地,耗用大量征地等费用;填埋场占地面积大,处理能

力有限,服务期满后仍需新建填埋场,进一步占用土地资源;餐厨垃圾的渗出液

会污染地下水及土壤,垃圾堆放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形成不可逆的对

周围大范围的大气及水土的二次污染;没有对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

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人们对环境影响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大前提下,填埋

处理技术明显不适合我国餐厨垃圾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做详细介绍。但作为餐厨

垃圾分选处理后不适宜生化处理的物料一种最终处理手段,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一

个必要环节。

2.3 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是垃圾中的可燃物在焚烧炉中与氧进行燃烧过程,焚烧处理量大,减容

性好,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 但由于餐厨垃圾 70%

以上为液体部分,热值较低,不适合用来发电;同时燃烧会产生烟气等大量有害

气和有害烧结渣等固体残渣,从一种污染转化为另一种更为严重、更为广泛的污

染。

与填埋技术一样,餐厨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国内也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其

主要优缺点如下:

其优点是焚烧处理量大,减容性好;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

其缺点是对垃圾低位热值有一定要求;餐厨垃圾水分含量高会增加焚烧燃料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的消耗,增加处理成本;焚烧厂垃圾贮坑储存,会增加坑内的浸出水量。

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及餐厨垃圾收集分类程度的不同,我国餐厨垃圾与国外餐

厨垃圾差异较大,其特点是热值低、含水量高,很难进行焚烧处理,另外焚烧处

理投资过高,国内外应用经验较少,不是餐厨垃圾处理的主流技术。

2.4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

厌氧消化基本原理:

厌氧消化是无氧环境下有机质的自然降解过程。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

物,最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影响反应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温度、 pH 值、厌氧条

件、 C/N 、微量元素(如 Ni 、 Co、 Mo 等)以及有毒物质的允许浓度等。

厌氧消化是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在自然界内广泛存

在。厌氧微生物是一个统称,包括厌氧有机物分解菌(或称不产甲烷厌氧微生物)

和产甲烷菌。在一个厌氧反应器内,有各种厌氧微生物存在,形成一个与环境条

件、营养条件相对应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完成有机物厌氧

代谢过程。

国内应用代表工艺: Biomax 厌氧消化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与质量平衡: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主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餐厨垃圾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进料与预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单元;

●残渣脱水单元;●生物气利用单元。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单位示例说明:
30.0%=固含量 餐厨垃圾

废水 残渣
预处理

缓冲罐

生物气

厌氧消化

冷凝液

消化残渣

絮凝液
离心脱水

废水 滤饼

图 5-1 厌氧消化主体工艺流程与质量平衡

工艺过程描述

(1)预处理

餐厨垃圾经过收运车辆的运输到达处理场地后,倾倒入进料池内。由于在餐

厨垃圾产生地如餐馆,饭店收集垃圾时会使用塑料包装袋,因此进料垃圾首先进

行破袋处理 ,破袋后的垃圾再进入预处理阶段,进行 机械预处理 。

收运来的餐厨垃圾中通常会含有一定量的干扰物质,如纸张,金属,骨头等。

这些物质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不能被降解,因此应在预处理阶段被 分选 出去。纸张

和金属类物质可循环利用,其他的物质进入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分选后的餐厨垃圾中仍然含有颗粒较大的物质,如水果,蔬菜,肉块等。颗粒

较大的垃圾在输送管道内输送或在容器内搅拌时可能对设备的稳定运行产生影

响,同时颗粒较大的物质比表面积较小,这样会使得垃圾颗粒在反应器内与厌氧

菌的接触面积减小,降低厌氧发酵降解效果。为增强处理过程中设备运行的稳定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性以及提高厌氧发酵的效果,在进行分拣后,餐厨垃圾通常需再进行 粉碎 处理,

粉碎后的垃圾颗粒根据不同工艺要求不同,通常情况下颗粒大小在 10mm左右。

粉碎后的垃圾可进行 固液分离 。餐厨垃圾在经过了分选、 粉碎后仍然含有一些

颗粒较小,但是在厌氧反应器中不能够被降解掉的固体物质,如细砂等。这些固

体物质进入反应器后通过内部搅拌,会磨损反应器和搅拌器,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长时间运行时,还会在反应器底部形成堆积,降低反应器的有效是使用体积。通

过固液分离可使得这部份固体物质从垃圾中分离出去,只剩下可降解物质进入反

应器,从而提高厌氧发酵罐的工作效率,保证产气稳定,进而保证整个厌氧装置

的高效稳定运行。

当餐厨垃圾的干物质含量( TS)高于反应器设计进料 TS时,通常会在垃圾进

入反应器前加入清水或循环回流水进行 稀释 ,以降低 TS。此时可在预处理阶段设

均浆 工艺。经过均浆后的垃圾物料再通过管道输送入反应器内。

(2)水解酸化

经过预处理的餐厨垃圾进入水解酸化罐内进行水解酸化。 在此之前, 可以设置

热交换设备,使得垃圾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实现升温,达到水解酸化所需温度,从

而避免反应器内温度出现较大的起伏变化。

有机垃圾在反应器内经过水和水解酸化菌的作用下,由块状、大分子有机物,

逐步转化成为小分子有机酸类,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氢气,硫化氢等气体。水

解酸化阶段产生的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丙酸,丁酸等。由于水解酸化过程进行的

很快,反应器内很快形成酸性环境,也就是说 pH 值在降低。尽管水解酸化菌的耐

酸性很好,当 pH 值过低时,菌类仍然会受到抑制,导致降解效果低下。

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向反应器内加入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但碱性物质的加入会

增加盐度,对厌氧发酵和沼液处理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为解决 pH 值过低的问题,

也可使用 pH 值较高(约 8)的循环回流水进行 中和 。回流水的使用可部分解决发

酵后沼液处理问题,实现厌氧发酵厂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同时使用回流水也可补

充部分养料及稀有金属供给厌氧菌使用,避免菌类因营养缺乏引起的活性下降甚

至死亡。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水解酸化阶段产生的 气体 中含有硫化氢, 不能直接排放进入空气, 经过 脱硫 处

理后气体可直接排放或作其他用途。

水解酸化阶段的温度通常控制在 25℃-35℃,并且不会随着产甲烷阶段的温度

变化而改变。维持反应器内温度可使用沼气热点联产后产生的热量实现。

⑶ 产甲烷

产甲烷阶段也可称为产气阶段, 这一阶段是厌氧发酵的核心阶段, 厌氧发酵的

主要产品都来自于这一阶段,因此,控制好这一阶段是控制好整个厌氧处理的关

键。

水解酸化阶段的产物如有机酸类和溶解在液体中氢气, 二氧化碳等通过管道运

输进入产甲烷罐中,有机酸和气体在反应器内被进一步转化为甲烷气体和二氧化

碳气体,由于硫化氢在水解酸化阶段已经释放出去,在产甲烷阶段的硫化氢产量

很小,几乎可忽略不计。

由于进入产甲烷罐的物料为水解酸化后的有机酸,因此反应器的可以适应较

高的有机负荷,同时缩短物料的停留时间。根据国外现有经验表明,反应器的有
3
机负荷通常在 3 - 4.5 kg TS/m .d 。沼气产量可稳定保持在 700 - 900 L/kg TS 之间,

沼气中甲烷浓度在 60%-75%间。

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有很多,如反应器内的温度, pH 值,进料垃圾的碳氮比

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厌氧降解的稳定性。 表 3.6 中列出了影响厌氧降解过程的

各种因素及其工艺适宜值

表 2.1 厌氧降解影响因素及其工艺适宜值

影响因素 水解酸化阶段 产甲烷阶段

中温: 35℃-38 ℃
温度 25℃ -35 ℃
高温: 55℃-60 ℃

酸碱值( pH 值) 5.2-6.3 6.8-7.5

碳氮比( C/N) 10-45 20-30

固含量 < 40 % TS < 30 % TS

养料 C:N:P:S 500:15:5:3 600:15:5:3

微量元素 无要求 镍,铬,锰,硒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⑷ 沼气利用

沼气自生物反应器产生后, 会先行通过化学脱硫系统将其中的硫化氢去除, 由

于硫化氢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为了保护热电联产系统,因此需要去除生物气体

中的硫化氢。净化的生物气体会先送到沼气储罐。储罐设有高压保护系统,同时

还设有冷凝水的收集系统。

在沼气储罐内的生物气体,部分会通过风机输送到热电联产系统,部分会经

过压缩后回流到生物反应器内作为搅拌气体使用。

除了直接燃烧发电之外,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在经过脱碳净化后进

入城市煤气生产企业,经过加压后进入管网,供给居民日常生活使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逐渐出现在市场之上。欧洲国家,如瑞典,

德国等已经出现了利用沼气作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如果能够普及加注站点,沼

气也是十分优越的新能源汽车燃料。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优缺点 :

其优点是具有高的有机负荷承担能力;能回收生物质能。

其缺点是工程投资大,占地较大;设备安装调试相对困难,工艺较复杂;产生

的沼液量较大,处理难度大,无害化程度不高,产品销路不好;运营成本高。

2.5 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技术

高温堆肥是在有氧的条件下,依靠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来进

行的。在堆肥过程中,有机废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质可透过微生物的细胞壁被微

生物直接吸收,而不溶的胶体有机物质,先被吸附在微生物体外,依靠微生物分

泌的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的物质,再深入细胞。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代谢活动,

进行分解代谢(氧化还原过程)和合成代谢(生物合成过程) ,把一部分被吸收的

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放出生物生长、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

有机物转换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生长繁殖,产生更多的生物体。

利用堆肥处理技术来处理餐厨垃圾是餐厨垃圾处理的方式之一, 其工艺流程图

如下图所示: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餐厨垃圾

筛上物
机械分拣 填埋

筛下物

机械脱水

高油脂废水 固体

油水分离 高温堆肥

污水处理 沼气 营养土或肥料

达标排放

图 2-2 堆肥处理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

(1)卸料

城市餐厨垃圾收集系统的收集车将餐厨垃圾运至处理厂, 经地磅称重后进入接

受与存储车间进行卸料。接受与存储车间分为卸料区和存储区。在卸料区内,收

集车将餐厨垃圾卸入为接料斗内,料斗装满后,移入存储区。料斗在卸料区和储

存区的倒运由车间内桥式起重机完成。

(2)垃圾预处理系统

装满餐厨垃圾的集装箱由桥式起重机吊起, 转移到卸料装置上, 将餐厨垃圾给

入复合式筛分机内,该筛分机按粒径大小,将餐厨垃圾分为筛上部分和筛下部分,

筛上部分主要为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骨头等,该部分物料给入人工拣选的带式

输送机上,人工拣选的带式输送机上配置有磁选机,通过磁选机选出铁质金属回

收利用,其他不可回收的物料送填埋场填埋。筛下部分进入下一道工序。

(3)机械脱水

物料经脱水机进行固液分离,固含量较高的物料进入下一工序进行堆肥处理。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高油脂废水经过除油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达标后排放。

(4)发酵和堆肥

原生垃圾经过预处理后, 首先送发酵隧道内发酵。 发酵隧道为密闭厂房式构筑

物,下设通风排水道。发酵隧道由装载机进出料。

卸入隧道内的垃圾由装载机堆高, 保持隧道内垃圾平均高度达到一定高度, 保

证适宜的湿度。发酵采用鼓风机强制通风供氧。鼓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根据发酵

仓内料堆的温度调节鼓风机的转速,以保证料堆内氧浓度不低于 10%。垃圾在发

酵仓停留时间为 25~30 天,然后用装载机将其送到后处理系统。

翻堆机进行定时翻堆,每隔两天翻堆一次,并进行通风和引风,增加发酵的含

氧量,及时抽走产生的废气。

(5)堆肥后处理系统

粗堆肥料再被运往弹跳筛进行筛分处理, 通过弹跳筛筛分后, 粗堆肥物料可按

粒径及比重的不同分为大于 12mm 和小于 12mm 两大类, 筛下物 Ф <12mm 的即

为成品肥,暂时储存在精堆肥存放场中,可对外出售。 筛上物 Ф>12mm 的物料送

填埋场填埋处理。

堆肥处理技术优缺点分析 :

其优点是工艺简单;产品有农用价值。

其缺点是对有害有机物及重金属等的污染无法很好解决、 无害化不彻底; 处理

过程不封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肥料质量受餐厨垃圾成分制约很大,销路

往往不畅;堆肥处理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卫生条件相对较差。

2.6 饲料化处理技术

饲料化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物理手段将餐厨垃圾经过高温加热, 烘干处理, 杀毒

灭菌,除去盐分等,可以最终生成蛋白饲料添加剂、再生水、沼气等可利用物质。

国内应用代表工艺:宁波开诚。

工艺流程图: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餐厨垃圾

称 重 铁质金属

回收
破碎筛分 玻 璃

工业油酸或
油脂加工 脱水 塑 料
工业用油

烘干

细破碎设备

冷却筛分系统

蛋白饲料成品

图 2-3 饲料化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描述:

1、破碎筛选系统

由于泔水中异物过多, 需要在处理之前系统进行破碎并自动筛选, 将垃圾中不

能被资源化利用的成分如筷子、塑料袋、瓶盖等异物质自动分拣出来,同时将经

过分选后的餐厨垃圾均匀破碎成小颗粒。

2、固液分离系统

破碎后的餐厨垃圾,通过螺旋挤压压缩去除其中水分和盐分,脱水后的含水率低

于 75%,投放的垃圾减量 60%,可去除 75%以上的盐分。分离后的固体餐厨垃圾

进入饲料原料生成系统,液体除油后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油脂可进一步加工为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油酸,作为工业用油的原料。

3、饲料原料生成系统

经过破碎筛选和脱水处理后的餐厨垃圾进入饲料原料生成系统。 该设备采取间

接加热的方式,确保原料营养成分不被破坏并有效杀灭有害菌。加热温度控制在

90℃-120℃之间。处理后的原料经冷却筛选机进行冷却和二次筛选,并再次粉碎,

生成含水量低于 13%的蛋白饲料添加剂。核心设备单机日处理量为 100--125 吨,

可根据来料和空间资源灵活安装和配置。

4、冷却筛选系统

干燥工序后的高温产出品输送到冷却筛选系统进行冷却处理和二次筛选, 分离

出破碎筛选中遗漏的金属、骨头等细小异物质,经常温冷却处理,确保生成的饲

料原料质量。

5、细破碎系统

将生成的饲料原料从大颗粒粉碎成均匀的粉末状, 压缩成型后采用统一规格的

包装打包,作为饲料原料供给饲料加工厂。

饲料化处理技术优缺点分析

其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资源化程度高;占地较小。

其缺点是无法避免蛋白同源性问题,产品质量没有保障,用作饲料存在一定隐患。

2.7 微生物处理技术

2.7.1 概述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选取自然界生命活力和增殖能力强的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种,

在生化处理设备中,对畜禽肉品、过期食品、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高

速发酵,使各种有机物得到完全的降解和转化;不仅解决了各类有机物及时、彻

底、无害化处理,减少人畜交差感染和环境污染,同时通过资源循环系统工程,

产出高活菌、高能量、高蛋白的固体再生资源 --- 活性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群按照

不同的配方和特殊的工艺 ,经过深加工制成高品质的微生物肥料菌剂和生物蛋白饲

料,应用在有机、绿色生态农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通

过微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环保产业、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完全的产

业化运作,其高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城市解决土壤、水质、面源污染、食品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安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国内应用代表工艺: ( BGB 微生物资源循环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流程

微生物处理技术工艺流程详见下图。

餐厨垃圾

计量称重

破 袋
臭 污
气 无机物 水
处 填埋处理
机械分选 处
理 回收
塑料等 理
系 系
统 统
备 料

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处理

后处理

深加工

肥料 饲料

图 5-4 微生物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图

2.7.2 工艺过程描述:

1、预处理

预处理的主要功能是对餐厨垃圾的来料进行计量、受料、分选和输送。以基

本解决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分类。

餐厨垃圾在运至处理厂后,首先经电子地衡称重计量后,卸入预处理车间的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卸料槽中,经板式破袋给料机破袋后,将餐厨垃圾输送到自动分选机中进行分选,

筛上物的物料将被集中收集后送填埋场填埋处置,筛下物料将进入湿料缓冲仓,

进入生化处理段。来料输送、破袋、分选等整个处置过程是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完

成。环境臭气被收集系统的统一收集后,送往生化处理系统处理。

2、微生物生化处理

微生物处理是该种处理技术的核心技术, 微生物处理技术微生物菌的发酵原理

是以餐厨垃圾作为培养基(调整碳氮比为 25: 1)、按照一定比例投入复合菌种,

在一定的 PH 值、发酵温度、含水率的条件下,进行短时间的好氧发酵,促进微生

物菌分裂增殖速度达到对数级,实现转化蛋白的作用,降低含水率,使微生物菌

在此时生成芽孢体,进入休眠状态,能够很好的保存产物。

微生物菌种个数达到 108cfu/g 以上,微生物处理技术选取自然界具有新陈代谢活

力、增殖、作用能力强的天然复合微生物菌种,包括芽胞菌、放线菌、乳酸菌、

酵母菌等十几种菌种,以一定的比例加入发酵,复合菌协同作用,增速繁殖,保

证了发酵产品中的菌数。原料经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已经发生了分解转化,故不

存在蛋白同源性问题。应将大分子蛋白位点经过微生物发酵全部转变小分子蛋白

位点,即全部转变成为小分子蛋白和小肽等更容易被吸收的蛋白,而不再是原来

的动物源性蛋白和植物源性蛋白。

为保证标准化操作,进入生化处理设备中的餐厨垃圾首先需要加入调整材调

节其含水率,在配以一定比例的微生物原菌后,一般要经过几个小时的发酵及干

燥,经干燥冷却后的物料含水率≤ 13%以下。经灭菌和稳定熟化后的物料, 通过出

料口排入密封的皮带输送机中,然后输送至后处理车间。

3、后处理车间

后处理车间由斗式提升机、半成品仓、成品仓以及分级筛、均混设备和自动

计量设备组成。

熟化物料经带式输送机和斗式提升机进入半成品仓,经初步筛选去除木块、

塑料等物质后,通过磁选截留筛下物内的铁质金属后进入成品仓,并完成装袋。

筛上物则无利用价值,直接送去填埋。

产品的特点与作用

1、肥料菌剂的特点与作用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 1)自携高能,快速增殖。微生物菌剂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形成良好

的土壤团粒结构,利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菌剂中的复合菌群处于中熟状态,在

土壤中可快速繁殖,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

( 2)活化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

土壤中难被作物吸收的养分转化为作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增加土壤养分,

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使用量。

( 3)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施入土壤后有益微生物能够迅速在作物根际周围形

成优势菌群,有效拮抗土传病害。同时分泌多种生长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抑制

多种病原菌的侵入,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对常见的立枯病、黄萎病、黑斑病、

霜霉病、根腐病、晚疫病和病毒性花叶病等三十多种病害都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 4)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对生态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净化

起着重要作用,菌剂中的芽孢菌属、链球菌属和放线菌能有效地分解甲胺磷、甲

基对硫磷和茅草枯等多种高残留农药,提高食品安全性,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 5)产品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该菌群来自土壤,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适应

性,适用于各种作物,农业生产中可大面积使用。

( 6)增加土壤碳库。 微生物肥料菌剂完成有机质 “从土壤中来, 回土壤中去”

的有机碳循环。同时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相当于减少 CO2 排放。

2、饲料菌剂的特点与作用

( 1)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发酵产物属于微生物产品,而非动物源性和植物源性

产品。产品中的蛋白主要来自于有益微生物的菌体蛋白,动物源性原料和植物源

性原料经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已经发生了分解转化,故不存在蛋白同源性问题。

( 2)富含多种特殊生物活性物质,有效调节机体的微生态平衡,改善消化道

机能;有效保证动物的能量、营养需求;

( 3)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采食,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 4)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减少抗生素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 5)增强免疫力和免疫应答,提高抗病力;

( 6)消除动物粪便恶臭,优化养殖环境;

( 7)提高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加工和饲喂成本;

( 8)有效改善肉蛋奶动物食品品质和风味。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微生物处理技术优缺点分析

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短,无需繁杂分拣;资源利用率高;无二次

污染,自动化程度高;微生物产品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产品有市场销路较

好,不存在蛋白同源性问题,产品质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高;很好的的实现了

餐厨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 。

其缺点是一次性投资略高,后端农业生产资料应用产业链较长。

2.8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比较

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

综合上一章对目前餐厨垃圾出要处理技术的介绍, 并充分考虑成都的实际情况

以及上述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情况,比较后得出下表。

表 6-1 餐厨垃圾处理主要技术比较一览表

厌氧消化 好氧堆肥 饲料化技术 微生物处理技术

无害化程度 较高 一般 高 高

减量化程度 高 一般 较高 高

资源化程度 较高 较高 高 高

技术安全性 好 一般 好 好

技术先进性 较先进 一般 一般 好

技术可靠性 较好 较好 好 好

工程占地 [平方米

(以 500 吨/天) ]25000~35000 50000~120000 12000~20000 20000~30000

投资金额(万元 /吨) 15~35 12~35 10~25 20~30

运营成本(元 /吨) 45~150 80~120 200~500 300~800

产品收入(万元 /天) 4~8 0~3 10~15 30~40

产品产量沼气 45000 立方米 营养土 150 吨 /天 饲料 50 吨 / 天,油脂 15 吨 / 天

微生物菌剂 300 吨 /天

(以处理规模 500 吨 /日计) 产品质量 一般 差 一般 高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产品应用 较少 较少 较多 多

3 分析与结论

1、利用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处理餐厨垃圾在国外有着一定程度的应用,其无害

化程度较高,且具有高的有机负荷承担能力。但是国外餐厨垃圾特别是欧美国家

与我国餐厨垃圾无论在成分上还是分类程度上均有较大的差异,相比之下我国餐

厨垃圾成分更为复杂,处理难度较大,国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不能直接

应用于我国的餐厨垃圾处理,需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进,另外厌氧消化处理工艺

存在工程投资大、工艺复杂、运营成本高等缺点,目前并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

2、利用好氧堆肥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在国外有着较多的应用,在国内单纯应用

好氧堆肥技术处理餐厨垃圾的案例尚无成功运行实例,好氧堆肥多作为餐厨垃圾

后续稳定化的一种手段。高温好氧堆肥是处理餐厨垃圾后续稳定化处理的有效方

法之一。 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营养元素全面, C/N 比较低, 是微生物的良好营

养物质,适用于作堆肥原料。同时,餐厨垃圾中惰性废物 (如废塑料等 ) 含量较少,

利于堆肥产品的农用。但是餐厨垃圾中的高油脂含量和高含盐量不利于微生物的

生长 ,也制约了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工艺的效果。同时高温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因其占

地面积非常大,“三化”处理程度较低,同时产品出路不好且经济效益非常低,因

此在国内至今未能得到较好的应用。

3、直接烘干作饲料技术具有机械化程度高,资源化程度高等优点,但因其产

品再次进入食物链,难以避免蛋白的同源性问题,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逐渐被市

场所淘汰。

4、微生物处理技术是近几年来逐渐成熟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与其它处理技

术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因其“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高;技术安全

性、先进性、可靠性好;其产品质量好,产品应用广泛并有很高的附加值;占地

面积相对较小;经济效益较好。与根据实际情况优先考虑采用国内技术成熟、效

率高、运行可靠的设备,坚持技术的先进性、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

则相符合。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4 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

4.1 破碎

固体废弃物的破碎方法有干式、湿式和半湿式破碎三种方式。

4.1.1 干式破碎

破碎方法要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机械强度及硬度来选择破碎方法和破碎机 。对

于坚硬的废物采用挤压破碎和冲击破碎较好;对于韧性废物采用剪切破碎和冲击

破碎或剪切破碎和摩擦破碎较好;对脆性废物采用劈碎、冲击破碎较好;对于橡

胶类废物,采用低温破碎较好;对于纸类、纤维类废物,采用湿式破碎较好。

4.1.2 湿式破碎

湿式破碎是用湿式破碎机在水中将纸类废物通过剪切破碎和水力机械搅拌作

用而成为浆液的过程,废纸变成均质浆状物,可按流体处理法处理。

4.1.3 半湿式破碎

其特点是利用不同物质强度和脆性(耐冲击性、耐压缩性、耐剪切力)的差

异,在一定的湿度下破碎成不同粒度的碎块,然后通过筛孔大小不同的筛网加以

分离回收的过程,该过程同时兼有选择性破碎和筛分两种功能。

4.2 分选与分离

表 4.1 常用固体废弃物分选技术与应用范围

分选技术 分选的物料 预处理要求 应用场合

商业、工业与家庭垃圾收集

废纸、钢铁类、非 站检选皱纹纸、 高质纸、 金


手工分选 不需要
铁金属、木材等 属、木材等, 经济消息取决

于市场价格

可不预处理或 从重组分中分选玻璃或获
筛选 玻璃类、粗细骨料
先破碎或风选 得不同粒级的物料

费报纸、皱纹纸等 轻组分中可燃性物料或重
风选 不需要
可燃性物料 组分中的金属、 玻璃等资源

文案大全
实用文案

的分选

通过调整重介质的密度, 可
重介质分选 铝及其他非铁金属 破碎、风选
分离多种金属

浮选 有机有用成分 破碎、浆化 细小有用组分的分选

大规模用于工业固体废物
磁选 铁金属 破碎、风选
和城市垃圾的风选

破碎、风选、 含铅和玻璃废物的分选或
静电分选 玻璃类、粉煤灰等
筛选 从粉煤灰中分选煤炭

从不透明的废物中分选玻

光电分选 玻璃类 破碎、风选 璃或从彩色玻璃中分选硬

质玻璃

为了经济而有效地回收固体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分选操作常常需要根据废物的

性质和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选单元操作组合成一个有机的分选回收工艺

系统,及分选回收工艺流程。

4.3 热化学分解

文案大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