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程具有新鲜感,对本
学科知识感兴趣,有一定的学习动力。然而,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
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能力远远不够的七年级学生来
说,学习起来也许会有一定的难度。七年级学生学习的习惯还有待进
一步改善。七年级学生男女比例均衡,便于教师教学环节的操控和管
理。
二、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
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
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
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
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
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
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
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
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
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
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
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
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竞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
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
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
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
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
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
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
辅导。
周次
六、具体计划
第1周
期末试卷讲评.第 1 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2周
第 2 课“贞观之治”;第 3 课“开元盛世”
第3周
第 4 课科举制的创立;第 5 课“各同为一家”
第4周
第 6 课对外友好往来;第 7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第 5 周)
第 8 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第一单元测验
第6周
第一单元讲评;第 9 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7周
第 10 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 11 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8周
第 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期中复习 1-4 课
第9周
复习 5-8 课
第 10 周
复习 9-12 课
第 11 周
期中考试
第 12 周
期中试卷讲评;第 13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第 13 周
第 14 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第二单元测验
第 14 周
试卷讲评;第 15 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第 15 周
第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第 17 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第 16 周
第 18 课抗击沙俄;第 19 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第 17 周
第 20 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第 18 周
第 21、22 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第 19 周
期末复习
第 20 周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