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rtf, pdf, or txt
Download as rtf,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三、省思民主與民主化

與前面兩波民主化所面臨的退潮類
似,近年的民主衰退與民粹政治的興起,
也標示著第三波民主化的退潮。
根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 2021 年 7 月
公佈的民調結果,81%的美國民眾認為美
國民主面臨嚴重威脅。
越來越多國家的年輕人對民主的滿意度也
出現了新低,55%的美國千禧世代對民主
感到不滿意,此一現象也同時出現在巴西、
墨西哥、南非、法國、澳洲和英國等。
第一單元所舉出造成第三波民主化的原因,
包括:民主使得全民享受經濟發展成果、
高教育的中產階級興起、宗教變遷以及國
際因素等,現今皆已呈現不同的面貌。

(一)選舉政治與市場經濟的虛相
1.選舉政治與市場經濟的基本假設是正確
的嗎?D
第三波民主化普遍擁護的制度是以選舉為
核心的民主以及市場經濟,此兩種制度皆
奠基於對於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信仰,
認為給予個人充分的自由,就能保障所有
人的權利與利益。
但是上述理想得以實踐有三個假設:
(1)選舉與市場之參與者的立足點要大致
平等。
(2)個別的公民與經濟行動者能理性判斷,
瞭解自己的利益所在。
(3)選舉與市場的競爭機制不受扭曲。
可是從歷史經驗來觀察,這三個假設在現
實環境下經常落空:
(1)個人的立足點往往是不平等的
人的能力、出生背景、生活環境等原本就
不相同。
多數選民缺乏時間和動機去增加政治知識,
瞭解公共事務。
(2)個人往往是不理性的
許多研究已證實此點。
(3)政治與經濟競爭的遊戲規則往往會被
扭曲
由於人的私利慾望,據有競爭優勢者可能
會改變遊戲規則,形成強者恒強,富者愈
富的情況。
2.選舉政治與市場經濟所造成的後果
(1)政府治理績效的低落
在媒體發達的時代,政治人物憑藉民粹訴
求與媒體操作就可以騙取選票,這導致民
選政治人物的決策都傾向短期操作。
為了眼前的政治利益與可分配資源極大化,
他們都選擇向未來透支,將痛苦的決策隱
藏或不斷延後,逕相濫開選舉支票,補貼
開支與公共債務氾濫,其結果是財政結構
迅速惡化與外債高築。
選民不喜歡聽到壞消息,政客也不敢引導
選民面對真相,直到問題日積月累,危機
一發不可收拾為止。
選民的短視與政客的投機傾向,在多數民
主國家皆很難避免。
例如,我國勞保預估 2028 年會破產,但
政府為顧及龐大的勞工選票,不敢多收保
費,以致於勞保年金改革遙遙無期。
合理的電費必須考慮成本的浮動,但是政
府為了顧及選票,長年凍漲電費,而以編
列國家預算的方式來彌補虧空。
由於政策不當,政府不斷補貼農民、養豬
戶、觀光業等,長期以政策買票,台灣目
前平均已每人負債 28 萬元,且持續增加
中,所有債務皆會由年輕世代承擔。
(2)道德價值的日益崩壞,加上選舉競爭
的激烈,導致政治人物為求勝選而不擇手

愈來愈多的案例顯示,政治人物並沒有將
民主憲政內化為自己的核心信仰。他們僅
僅將其視為另外一套爭奪與分配資源的遊
戲規則。
對他們而言,取得政權就是為了分贓職位、
酬庸親信與掠奪資源。
為了贏得執政地位,可以違法舞弊,可以
無情打擊對手,可以製造對立與仇恨,甚
至不斷撕裂社會。
(3)政客與財團的結盟,導致社會不公、
貧富差距擴大
徹底的市場化、私有化與自由化,意謂著
勞工群體與中產階級不可能透過民主機制,
改變他們的不對等經濟地位。
因為全球化不斷在加速掏空國家的社會保
障與重分配職能。
受制於全球市場力量與跨國行動者的強大
節制,民選政府面對社會裡愈來愈嚴重的
貧富分化、稅制不公、社會流動停滯,
能夠著力的地方卻非常有限。
全球化正一步步掏空「國家機構」,讓國
家層次的民主政體成為低能的空殼。
今日我們所熟悉的「民主」只是一個以
「國家」為範疇的政治體制,而全球資本
主義體制下的主要權力行使者,卻可以跳
脫任何單一「國家」的管轄與節制。
今日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經濟安全、社會
秩序、環境品質,可以產生巨大影響力的
決策者,往往不是民主產生的政府,而是
一些幾乎完全不受民主機制監督的跨國權
力行使主體,例如跨國企業集團、跨國媒
體集團、資訊科技王國、華爾街投資銀行、
避險基金、信用評等機構、大會計公司等。
也就是說,全球化資本主義顛覆了國家層
級民主體制的基本目的與職能,經濟全球
化讓國家層次的民主政體,成為經濟巨人
陰影下的政治侏儒。
在全球資本主義的宰制下,民主程序產生
的政府既無法維護公民福祉,也無力回應
公民需求。全球化的資本主義讓極少數跨
國企業精英取得控制國家、支配社會的無
比權力。
案例:美國高度的貧富不均
最富有的 1%所擁有的財富占所有美國人
財富的比例,從 1989 年的 23.6%上升到了
2021 年上半年的 32.3%。
截至 2021 年二季度,最富有的 10%的美
國人擁有美國約 89%的公司股票和公募基
金,美國最底層的 50%家庭僅持有大約
0.6%。

(二)國際因素對民主的負面影響
1.不少新興民主國家無法擺脫被國際強權
當做戰略棋子的命運,難以在政治與經濟
上享有真正的獨立自主。
國際強權透過各種手段介入這些國家的內
政,扶植自己的利益代理人。
如果一個新興民主國家不幸陷入兩強間的
角力漩渦,內部政治衝突的激化很難避免,
最終必然讓民主陪葬。
例如,台灣、烏克蘭
2.突發的國際事件,例如因為內戰而大量
湧入歐洲的中東難民,造成歐洲各國的就
業、治安、文化融合等問題。
使得激進的排外政黨勢力,藉由對於族群
仇恨的操弄,有機會擴大選民的支持。
對於執政黨而言,謆動族群仇恨最能掩飾
執政的無能,也常藉機利用國會的多數,
推動「不自由的民主」。
3.傳統民主國家治理績效不佳,例如政治
衝突加劇、貧富不均擴大、無力應付疫情
等,皆使得民主制度的效能大受質疑。
相反地,若干未符西方民主原則所建立的
政治體制,卻展現優良的治理能力,形成
示範效果,挑戰傳統對於西方民主價值與
制度優勢的論述。
2022 年 1 月發表的愛德曼信任度(Edelma
n Trust Barometer)調查顯示,西方民主國
家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處置不當,以及經濟
悲觀氣氛瀰漫,導致公眾對政府的信任度
降至新低,但在非西方民主國家人民對政
府的信任度不降反升。
相較於過去的調查,德國的評分下滑 7 分
至 46 分,澳洲與荷蘭均減少 6 分,降至 5
3 分與 57 分,美國的分數下滑 5 分,降至
43 分。相較下,中國政府的得分達到 83
分,分數提高 11 分;阿聯為 76 分,進步
9 分;泰國為 66 分,增加 5 分。

(三)文化(宗教)的差異難以被忽視
不同文化或宗教體系有其獨特的價值觀,
以及衍生出的政治體制。
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文明價值,尤其是個
人主義為核心的民主制度,可以適用於全
世界所有國家嗎?
回教戒律嚴格,不強調個人權利,至今難
以產生西方式的民主。
2010、2011 年爆發於突尼西亞、埃及、利
比亞、葉門等國的「阿拉伯之春」,最後
也以威權復辟或者內戰收場。
儒家文化也不強調個人主義,而是集體主
義。主張所有人「各安其位」、「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不要逾越自己角色
的道德規範,如此一來,社會就可達到和
諧的目的。
儒家在人我關係上,強調「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講信修睦」,由小我做起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和諧的概念除了應用於社會關係,也用於
人與自然的關係,「天人合一」,而不強
調人定可以勝天,這就是當代環保觀念的
雛形。
相對地,西方個人主義強調競爭,不只是
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也包括人與自然
的關係。
然而,當代民主國家的競爭性選舉往往不
會讓支持社會和諧的人性中的善良發揚光
大,而是將人性推向惡的方向,鼓勵將政
治對手妖魔化,才能達到勝選的目的。
在國家治理上,儒家文化強調「民本」,
主政者應以人民的利益為本,「得民者昌,
失民者亡」,強調具治理能力的政府才是
好的政府,統治者具有「讓人民過好日
子」的道德責任。
無論是回教或儒家文明皆已存在數千年,
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被改變。
可以在更符合人性與現代文明的情況下,
發展出自己的政治制度,不必然以個人主
義為普世價值,也不必然要建立和西方一
致的政治制度。
例如,死刑、墮胎等議題在不同文化有其
不同的處理方式。
事實上,個人主義、七方民主制度(無論
是總統制、內閣制或其他),已出現許多
問題。
例如,西方各國在應對民粹主義與新冠肺
炎時的無能為力。
個人主義強調到極端,就是西方民主國家
爆發的“口罩自由戰爭”。相當一部分的
人認為不戴口罩是個人自由,與反對居家
令、反對疫苗等思潮等一道形成了“新冠
文化戰爭”。CNN 認為,這場牽扯精力、
浪費資源的文化戰爭正在殺死美國人。
其實,美國 1776 年《獨立宣言》中保障
“自由”(Liberty)的權利,與部分人聲
稱要保護不戴口罩的“自由”
(Freedom)並不相同。
前者是在系統性規則的基礎上負責、有序
地行使自由的權利;而後者的涵義較廣,
更多指向奴役的反義詞、心理或人身不受
拘束等。這不該包含導致其他人生病甚至
死亡的“自由”,況且科學證據也並不支
持這種“超載自由。”
哈佛教授對西方普世人權觀的批評
Huntington(1997)指出,西方的普世主義信
念斷定全世界人民都應當信奉西方的價值
觀、體制和文化,因為它們包含了人類最
高級、最進步、最自由、最理性、最現代
和最文明的思想。
Huntington 認為,在當今正在呈現的存在
民族衝突和文明衝突的世界中,西方文化
的普世觀念遇到了三個問題:它是錯誤的、
它是不道德的、它是危險的。
1.錯誤的
西方流行一種假設:
「以西方思想、英語為主的文化是放諸四
海皆準的普世價值。」
然而,以上假設是根本不真實的,亞洲、
回教世界等文明具有其獨特性,不容被忽
略。
2.不道德的
認為非西方國家的人民應當接受西方的價
值觀、體制和文化,是不道德的。
西方的普世價值觀與帝國主義密不可分。
19 世紀歐洲國家幾乎遍及世界的海外殖
民擴張,和 20 世紀末美國在全球的主導
地位,使得西方世界把其文明強行傳播到
世界的大部分地區。
時至今日,作為一個成熟的文明,西方已
不再具有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其他社會的
經濟動機,更重要地,以此為目的的任何
行動,都違反了西方所宣揚的民主價值觀。
3.危險的
西方的普世主義對於世界來說是危險的,
因為它可能導致核心國家之間的重大文明
間戰爭;它對於西方來說也是危險的,因
為它可能導致西方的失敗。
1991 年蘇聯的崩潰使西方人認為自己的
文明處於空前的統治地位,然而與此同時,
較弱的亞洲、回教和其他社會正開始積聚
力量。
**以上(一)、(二)取材自朱雲漢(2015)第一
章,第(3)點可進一步參見 Huntington(199
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