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320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然则四象风驰,璇巩电卷,得意毫微,虽速不转。是以如来
功[ 1 )流万世而常存,道通百劫而弥固。成山假就于始赘 [2 〕,修
途托至于初步[ 3 )。果以功业不可朽故也。

功业不可朽,故虽在昔而不化,不化故不迁。不迁故则湛然明
矣。故经云: "三灾弥纶,而行业湛然。" [4) 信其言也。何者?果
不俱因,因因而果[ 5 )。因因而果,因不昔灭。果不俱因,因不来

今。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复何惑于去留,蜘橱知动静之间
哉?然则乾坤倒覆,无谓不静,洪流滔天,无谓其动。苟能契神于
即物,斯不远而知矣。 ( {大正藏》四十五册,一五一页)

二、《不真空论》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自非
圣明特达,何能契神于有无之间哉?是以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
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者。岂不以其即万物之自
虚,故物不能累其神明者也。是以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则无滞而不
通;审一气[ 6 )以观化,故所遇而顺适。无滞而不通,故能混杂致
淳;所遇而顺适,故能触物而一。如此,则万象虽殊,而不能自
异。不能自异,故知象非真象。象非真象故,则虽象而非象。

【编者评述】
此处所讲的圣人之心,和庄子、郭象所讲的[7)极相似。庄子所说的与宇宙合
为一体,郭象所说的与万物和谐,都和僧肇所论的如出一辙。"无心"的观念是此
三家一贯的说法。由于无心,所以物我之间毫无间隔,因此物我合一,没有差别。

[ 1) 行善是一种功业,会带来福报。此为佛教果报的思想。

[2) 典出《论语·子罕》一八。
[3) 见《老子》第六十四章。
[4) 出处未详。

[5) 根据佛教思想,"果"是由许多的"因"造成的。
〔叫 "一气"出自《庄子·大宗师> ,见《南华真经》卷三,二 0 页下半,以及 Gil回,
p.81 。又参见元康之注解, (大正藏》四十五册,一七一页。
(7) 见本书第十九章,六、郭象《庄子注> ,选文第 8 , 14 , 29 条。
第二十一章僧肇之物论…… 321

然则物我同根,是非一气。潜微幽隐,殆非群情之所尽。故顷

尔谈论,至于虚宗,每有不同。夫以不同而适同,有何物而可同
哉?故众论竞作,而性莫同焉。何则?心无者〔 1 〕,无心于万物,
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即色者〔 2 〕,明色不自

色。故虽色而非色也。夫言色者,但当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
哉 [3 〕?此直语色不自色,未领色之非色也。本无者,情尚于无
多〔 4 〕,触言以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亦无。寻夫立文
之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耳。何必非有无此有,非
无无彼无。此直好无之谈,岂谓顺通事实,即物之情哉?

以夫物物于物,则所物而可物;以物物非物,故虽物而非物。

【编者评述] 、

此亦由《庄子》转手而来。"物物"等语即出自《庄子> [5) 。

是以物不即名而就实,名不即物而雇真。然则真谛独静于名教之
外,岂曰文言之能辨哉?然不能杜默,聊复屠言以拟之。试论之曰:
《摩坷衍论》云: "诸法亦非有相,亦非无相。" [6){ 中论》
云:"诸法不有不无" [7)者,第一真谛也。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
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者乎?诚以即物顺
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虽无而
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
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
物。故经云: "色之性空,非色败空。" [8) 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

[ 1) 关于心无宗及以下所论及的即色、本无宗,见本书第二十章, <中观论疏》选文第
1 -4 条。
[ 2) ..色"梵文作 Rüpa ,意谓形式、颜色、现象等。
[3) 据元康的注解,僧肇对即色宗的叙述止于此句。
[4) 元康的注解在此断句。见《大正藏》四十五册,一七一页。原文本作"多触言以
宾元",但二者实无太大差别。
[ 5) <庄子·在有>>, <南华真经》卷七,五五页上半; Glies , pp. 114 , 218 。
[6) 卷六, <大正藏》二十五册,一 0 五页。
[7) 卷二,第五品, <大正藏》三十册,七页。

[ 8) <维摩谙经>> (Vin叫akïrtinirde5"a sütra) ,第九品, <大正藏》十四册,五五一页。


322 ……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是以寝疾有不真之谈〔 1] ,

《超日》有即虚之称[ 2 )。然则三藏殊文,统之者一也。
故《放光》云:"第一真谛,无成无得。世俗谛故,便有成有
得〔 3 〕。"夫有得即是无得之伪号。无得即是有得之真名。真名故,
虽真而非有。伪号故,虽伪而非无。是以言真未尝有,言伪未尝

无。二言未始一,二理未始殊。故《经》云: "真谛俗谛谓有异
耶?答曰无异也。" [4) 此经直辩真谛以明非有,俗谛以明非无。岂

以谛二而二于物哉?
然则万物果有其所以不有,有其所以不无。有其所以不有,故

虽有而非有;有其所以不无,故虽无而非无。虽无而非无,无者不

绝虚;虽有而非有,有者非真有。若有不即真,无不夷迹。然则有

无称异,其致一也。
故童子叹曰:"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5){ 理珞
经》云:"转法轮者,亦非有转,亦非无转。是谓转无所转。" [6)
此乃众经之微言也。
何者?谓物无耶?则邪见非惑。谓物有耶?常见为得。以物非
物,故邪见为惑;以物非有,故常见不得。然则非有非无者,信真
谛之谈也。故《道行》云: "心亦不有亦不无。" [7){中观》云:
"物从因缘故不有,缘起故不无。" [8) 寻理即其然矣。所以然者,

夫有若真有,有自常有,岂待缘而后无哉?譬彼真无,无自常无,
岂待缘而后无也。若有不自有,待缘而后有者,故知有非真有。有
非真有,虽有,不可谓之有矣。不无者,夫无,则湛然不动可谓之
无。万物若无,则不应起,起则非无。以明缘起故不无也。
故《摩河衍论》云: "一切诸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诸

[ I J 同上,第三品, <大正藏》十四册,五四五页。

[ 2) <超日明三昧经> ,第一品, <大正藏》十五册,五三二页。

[3) 卷五, <大正藏》八册,三六页。

[ 4) <摩词般若波罗蜜经> (Mahãprai ñ ãpãramitã sütra) 卷二二, <大正藏》八册,三七


八页。

[5) 第一品, <大正藏》十四册,五三七页。


[ 6) <菩萨理珞经> (Bodhisattya-keyüra sütra) 卷一三, <大正藏》十六册,一 0 八页。
[7 ) 卷一, <大正藏》八册,四二五页。
(8) 卷四,第一六品, <大正藏》三十册,三三页。
第二十一章僧肇之物论... ... 323

法,一切因缘故不应有。一切无法,一切因缘故应有。一切有法,
一切因缘故不应有。" [ 1 )寻此有无之言,岂直反论而已哉?若应

有,即是有,不应言无。若应无,即是无,不应言有。言有,是为
假有以明非无,借无以辨非有。此事[ 2 )一称二,其文有似不同,

苟领其所同,则无异而不同。然则万法果有其所以不有,不可得而
有,有其所以不无,不可得而无。何则?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
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然则不真空义,显
于兹矣。
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化人。" (3) 非无幻化

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夫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
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非物也;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是

以名不当实,实不当名,名实无当,万物安在?
故《中观》云: "物无彼此。" (4) 而人以此为此,以彼为彼;

彼亦以此为彼,以彼为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怀必然之志。
然则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无。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

哉?故知万物非真,假号久矣。是以《成具》立强名之文〔 5 〕,园

林托指马之况[ 6 )。如此,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是以圣人乘
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者,以其即万物之自虚,不假虚而虚物

也。故《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之处。非离真而立
处,立处即真也。" (7) 然则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
即神。( <大正藏》四十五册,一五二至一五三页)

[ 1) 卷八 0 , <大正藏》八册,四二五页。

[2) 元康所采用之版本"事"作"理"。
[ 3) 卷一八, <大正藏》八册,一二八页。
[4 ) 元康认为此句通论《中论》之大意,然而亦可特指《中论》卷三,第一二品(载
《大正藏》三十册,一七页)。元康之评语载《大正藏》四十五册,一七四页。

[ 5) {大正藏》十五册,四五四页。又见《老子》第二十五章。
[ 6) {庄子·齐物论> ,见《南华真经》卷一,二九页上半, Giles , p. 38
[ 7) {放光经》卷二十, {大正藏》八册,一四 0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