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专题 09 压强

第 1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考点一 压力与压强
知识点一:压力

1.压力
(1)定义: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4)大小: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压力的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

(5)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知识点二:压强

1.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的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压强用符号 P 表示.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F
(3)公式: p= .
S
(4)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Pa.

2. 规则柱体的压强计算:

第 2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F
注意事项:(1)公式 p  是压强的定义式,具有普遍适用性,既适用于固体也适用于液体和气体.
S
(2)公式中的 S 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两者接触面的面积.如图所示,将一底面积为 S 的

物体分别放置在面积为 S1 和 S2 的两个水平桌面上,两种情况下,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但图甲中受力面

积是 S,图乙中受力面积是 S2

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

考点二 液体的压强
知识点一:液体压强
1.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 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 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 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

第 3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m)。
3. 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4.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1)同种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一深度处,压强一致;(3)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公式:p=ρgh 式中 g=9.8N/kg 或 g=10N/kg,h 的单位是 m,ρ的单位是 kg/m³,压强 p 的单位是 Pa。

(4)由于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我们只要算出液体竖直向下的压强,也就同时知

道了在这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这个公式定量地给出了液体内部压强地规律。

深度是指点到液面的距离,液体的压强只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4.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1)液体内部某处的压强只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与液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
(2)液体深度是指液体中被研究的点到液面(液体与空气的分界面)的竖直距离.
(3)公式 p=ρgh 适用于静止的、密度均匀的和均匀的柱体,不适用于质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和流
动的液体、气体。

知识点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课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原理 根据 U 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1.根据如图甲所示,按照组装 U 形管压强计

2.将水倒入烧杯,如图乙,控制探头在水下深度不变,调节旋钮改变探头的朝向,

探究过程 观察并测出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3.如图乙、丙,控制橡皮膜的朝向不变,改变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观察并测出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第 4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4.如图丙、丁,控制探头在水和盐水下的深度相同,观察并测出 U 形管中液面的

高度差,将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 液体 探头浸入 橡皮膜 U 形管两端液面高度

内容 物质 水下深度 朝向 差(cm)

相同(5cm) 向下

a 水 相同(5cm) 向前

相同(5cm) 向上
记录表格
不同(3cm) 向下

b 水 不同(5cm) 向下

不同(7cm) 向下

水 相同(5cm) 向下

c 盐水 相同(5cm) 向下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同种液体在同深

实验结论 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

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考点三 大气压强
知识点一:大气压强
1.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大气压强很大。
3. 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方法: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于指,
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 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 水银=ρ水银 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 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
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 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 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 10m,大气压减小 100Pa。

(1).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

(2).与沸点的关系: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
(3).与体积的关系:温度和气体质量不变时,气压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第 5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4.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 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考点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知识点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
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
力。
3.跟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关的生活实例
(1)足球运动中的香蕉球;
(2)乒乓球运动中的弧旋球;
(3)火车站站台上的安全线;
(4)窗外有风吹过时,窗帘飘向窗外.
4.飞机的升力与空气对飞机的浮力的区别
升力不等于浮力,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浮力是由于飞机上、下
表面所处的大气层的高度不同,产生向上的压力差。

易混易错点一:压力等同于重力易错?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例是重力和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常被误认为是同一个力,

但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

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易混易错点二:液体压强,对深度的理解易错。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中,h 是指从自由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同学们在理解此处时,常见的错误有:(1)

认为 h 是该点到液体底部的距离(混淆深度和高度的概念)。(2)认为 h 是该点到液面的长度(混淆深度与长

度的概念)。

易混易错点三: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易错。
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但对于非柱形容器,即使容器在水平面上,

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不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些同学在判断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时,

不考虑容器的形状,简单地认为一定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而导致错误.

第 6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易混易错点四:固体压强的计算易错。

F
p
1.在运用压强公式 S 计算时,要明确受力面积应该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部分同学容易错误

地理解为是物体的面积,或对受力面积考虑不周全,导致多计、少算的现象。

2.关于压强公式中压力的确定,部分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压力大小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其实只有放在水平

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易混易错点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判断易错。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因此,在确定流体压强大小时,首先要判断流体流速的快慢,

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自然流动—如流动的空气(风)、流动的水,一般是在较宽阔的地方流体流速慢,较狭窄

的地方流体流速快;运动的物体引起的空气和液体流动-运动物体周围流体流速快,其余地方流体流速慢知道了

流体流速的快慢,就可以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判断压强的大小部分同学在理解时,容易错误地认为流体在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技巧一、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判断
不同情况下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已知物体所受重力为 G)

技巧二、压强与压力的理解分析
⑴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⑵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

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第 7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⑶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

受力面积大小无关。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跟受力面积有关。

⑷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跟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

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F
技巧三、压强公式 p= 的理解分析
S
F
(1)p= 适用于所有物体间压强的计算(无论物体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
S
(2)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对应,如 p 的单位为 Pa,F 的单位为 N,S 的单位为 m2.

(3)F 是压力而不是重力,但有些情况下压力的数值可能等于重力.
(4)公式中的 S 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两者相互接触的面积.
(5)压力 F 和受力面积 S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 p 与压力 F 和受力面积 S 之间有密切关系.即在 S 一
定时,p 与 F 成正比;在 F 一定时,p 与 S 成反比.

技巧四、压强公式 p=ρ液 gh 的理解分析

总结归纳:公式 p=ρ液 gh 中的 h 表示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是指液体的液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个点之间的距

离.如图所示,A、B、C 三点的深度分别为:hA=20cm,hB=40cm,hC=50cm.

注意:三种情形下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与液体重力的关系:

技巧五、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注意事项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有流动性

2.实验前的两个操作:(1)先检查 U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是否相平。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 U 型管中液面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明显,则

气密性良好)
第 8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3.实验时发现 U 型管内高度差没变化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答:气密性不好,拆下来重新安装

4.使用的 U 型管是不是连通器?答:不是

5.此实验 U 型管内液体为什么要染成红色?答:使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5.实验需要多次进行,目的是:总结普通规律

6.比较乙、丙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7.比较丙、丁实验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技巧六、对大气压强的几点理解
1.产生: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

压强,简称大气压。

2.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①大气压的存在;②大气压很大。

3.托里拆利实验表明 76cm 汞柱的高度是由当地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与玻璃管的粗

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所以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 1.013×10⁵Pa。

考向一:压强
【例题 1】如图所示,两容器质量、底面积相同且装有同样深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B.甲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大于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

C.两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

D.两容器中水的重力相等

考向二:液体的压强
【例题 2】中国舰队前往波罗的海参与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事演习(如图)的途中,英国、荷兰等多个

北约成员国军舰分别在各自领海伴航护送.某艘军舰船底某处距海面深度为 5m,该处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____________Pa.若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船身将_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ρ海水=1.03×103kg/m3,

g=10N/kg)

第 9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考向三:大气压强
【例题 3】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气压为零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使它不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考向四:流体压强与流苏的关系
【例题 4】汽车进行风洞试验时,通过车顶的空气流速大于通过车底的空气流速,如图所示,汽车处于静止

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减小 B.地面对汽车没有摩擦力作用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不变 D.汽车的重力减小

压强
1.(2023·四川雅安·统考中考真题)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

第 10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A.图甲:一瓶橙汁先后放在相同的海绵上,海绵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压力大小不同

B.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探头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图丁:将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动到山上,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

橡皮膜封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清水和浓盐水,不能判断哪侧是清水,哪侧是浓盐水的是( )

A. B.

C. D.

3.(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明用吸管进行科学研究,正确的说

法是( )

A.图甲:吸管的一端做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

B.图乙:用吸管制成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时管内的水柱下降

C.图丙:用吸管自制温度计显示温度高低,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D.图丁,用吸管对着两个乒乓球的中间吹气,乒乓球会向两边分开

第 11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4.(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 A、B 两个立方体,A 的边长为 B 的一半,如

图甲、乙所示静置在水平地面上。若甲图中 A 对 B 的压强为 p1,B 对地面的压强为 p2;乙图中 B 对 A 的压强为

p3,A 对地面的压强为 p4。则下列计算结果均正确的是( )

①p1 :p2=2:1 ②p3 :p4=4:1 ③p1 :p3=1:2 ④p2 :p4=1:4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
(2023·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向前行走时,他发现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 (选填“前”

或“后”)。他还发现盲道上有凸起,这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6.(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当手伸到感应范围内时,

水龙头自动出水;当手离开感应范围时,水龙头自动关闭,这是利用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自

动控制的。洗手池下方排水管设计了 U 形“反水弯”,起到隔绝下水道异味的作用,其利用了 原理。

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为水的沸腾实验装置。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为 ℃,此时大气压 1 标准大气压。

8.(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1,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方,看到烛焰随着声音的节奏

晃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如图-2,用吸管在 A 蜡烛左侧吹气,B 蜡烛的烛焰将 A 蜡烛点燃,这是因

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如图-3,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装水的盘中,在蜡烛上方倒扣一个玻璃杯,一

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在 的作用下,杯内水面上升。

第 12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9.(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1)图中所示压强计中的 U 形管 (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

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 U 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接着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初步得出

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除了上述探究(2)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呢?请在下述选项中选择

合适的猜想和与之对应的实验方案: (填写猜想和实验方案对应的字母,只需选择一组);

猜想:A.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可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方案:

C.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

D.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同种液体,将探头放入不同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

E.分别装入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

F.分别装入体积不同的不同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 U 形管液面高度差

(4)为了更好的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当注入水和盐

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则隔板左侧的液体是 。整个实验过程用到的实验方法有 法

和 法。

10.(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为两个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高度为 0.8m,甲中有 2kg 的水,

乙中 A 液体的质量为 m,底面积为 S0 。

(1)求甲中水的体积 V 甲;

第 13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物理一轮复习 知识清单+典题+真题
(2)乙对地面的压强 p 乙。

(3)若甲中水的深度为 0.6m,乙中再加入 A 液体,使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乙液体的密度范围。

第 14 页 共 14 页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学科 网(北 京)股 份有限 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