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
2014年的发掘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河北阳原县 泥河湾盆地 马圈沟遗址 早更新世时期 旧石器时代


KEYWORDS: Yangyuan County, Hebei Nihewan Basin Majuangou Site Early Pleistocene
Paleolithic Age
ABSTRACT: The Majuangou site is presently the earliest Paleolithic site in the Nihewan Basin. In 2014,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three zones, namely 3-2, D, and E, with an area of 64 square meters. Within six
Pleistocene layers beneath the Nihewan formation, a total of 220 cultural artifacts were discovered, comprising
lithic artifacts, bone artifacts, and animal fossils. Among these, lithic artifacts exhibit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mall stone tool industry in northern China. The new discoveries include three cultural layers, labeled as Ⅶ,
Ⅰa, and Ⅰb, which bring the total number of cultural layers in the Majuangou profile to ten. These layers date
to between approximately 1.76 to 1.32 million years ago, thus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Pleistocene
paleohuman cultural sequence. Excavation of the Majuangou site contributes systematic data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lithic technology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of Early Pleistocene humans in North China, to investig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small stone tool industries, and to the appearance and evolution of early humans
in the region.

泥河湾盆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阳原县 处桑干河南岸,大田洼台地北坡,岑家湾村
域内,是冀西北众多山间断陷盆地之一。盆 南东北-西南正断层上盘,靠近断层面稍北
地内古人类文化遗存丰富,是华北乃至东亚 侧的位置(图一)。同一剖面北上部为半山
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分布最密集、延续时间 遗址 [1],向西南、东南分别与断层下盘的小
最长的地区。盆地东端的大田洼台地发现了 长梁[2]、飞梁[3]等遗址相望。
50余处早更新世时期遗址,遗址数量多,分 遗址发现于1992年春季,1993年进行了
布集中,文化层序丰富,是探索华北地区早 发掘。发掘区(1区)位于马圈沟东侧,发
期人类出现、演化的重要区域,马圈沟遗址 掘面积20平方米,发现自然石块216件、石
是其中目前已确认时代最早的遗址。 制品111件和动物化石143件[4],后命名为第Ⅰ
文化层[5]。
一、遗址概况 2000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河北省
马圈沟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 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对遗址进行了调查,
村西南1.5公里处的马圈沟南端,地理坐标为 于第Ⅰ文化层之下约5米、8米处分别发现有
北纬40°13′32″、东经114°39′52″。遗址地 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01年,在1区南侧约

· 3(总 1203)·
2023年第11期

化稍营镇 岑家湾
下发掘约9米深,

岑家湾
大田洼乡 发掘面积42平方
铁 官厅 东谷坨 20
秦 东城镇 米。在第Ⅲ文化层
大 河壶

0

张石高速
之下2.1米、6.5米、

95
井儿沟乡 马圈堡乡

G1
阳原县 桑 浮图讲乡 7.3米处分别发现有

09
19
文化遗物,共294

桑干

850
6 件,包括石制品、动
5 16
314 物化石和石块等,
2 15

900
14 初步确认了第Ⅳ、
13 17 18
12 Ⅴ、Ⅵ三个文化
11 10
9
层;另在8.5米深处
950
8 发现动物化石、石
郝家台

东谷坨 块各1件[10]。
7
图 例 截至2005年,
0
95

马圈沟遗址
早更新世时期主要遗址 马圈沟遗址所在区
9
0 900 50 0 500米 域南北不超过300
90 950 官厅
图一 遗址所在区域地形及遗址位置示意图 米的范围内发掘半
1.马圈沟遗址1区 2.马圈沟遗址2区 3.马圈沟遗址3区 4.马圈沟遗址D区 5.马圈沟遗址
山遗址、马圈沟遗
E区 6.半山遗址 7.大长梁遗址 8.小长梁遗址 9.照坡遗址 10.麻地沟遗址 11.葡萄
园遗址 12.南山边南遗址 13.南山边遗址 14.广梁遗址 15.飞梁遗址 16.霍家地遗址 址1~3区四个发掘
17.许家坡遗址 18.东谷坨遗址 19.岑家湾遗址 20.石沟遗址 区(图二),面积
200米处(2区)布设探方发掘第Ⅰ文化层以 近500平方米。发现七个文化层,出土石制
下5米处的文化层,后命名为第Ⅱ文化层; 品、动物化石等遗物5000件左右,并在第Ⅱ
在1区西侧隔沟正对位置(3区)发掘第Ⅰ文 文化层清理出完整大象足迹坑60余个,第Ⅲ
化层以下8米处的文化层,发掘面积60平方 文化层揭露出反映古人类餐食大象场景的活
米,发现文化遗物800余件,命名为第Ⅲ文 动面,是目前泥河湾盆地时代最早、文化遗
[6]
化层 。2002年,在1、2、3区发掘155平方 存最丰富的早更新世时期遗址。
米,发现石制品873件、动物化石719件,以
及一些动物粪便化石等;并在第Ⅲ文化层揭 二、发掘过程
露一组由石制品、动物化石和自然石块构成 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
的古人类活动面,其中动物化石以大象为 学等单位在马圈沟区域开展早期人类遗存调
主,化石上的刻划和砍砸痕迹清晰而普遍, 查,在1区东侧、第Ⅰ文化层与半山遗址文化层
[7]
反映了古人类肢解餐食大象等动物的场景 。 之间多个层位地层内发现有石制品。为进一步
2003年,在2区、3区发掘139平方米,清理 确认这些层位的性质及文化遗物的埋藏状况,
出多个大象足迹坑,出土石制品、动物化石 丰富马圈沟遗址文化内涵,力争建立以马圈沟
等3000件左右;在半山遗址发掘42平方米, 遗址为中心的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早段古人
[8]
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等1600余件 。2004 类文化序列框架,2014年再次进行了发掘。
年,对2003年发现的2区探方内60余个大象 此次发掘以调查发现的新线索和前期研
[9]
足迹坑进行了套箱提取 。2005年,在3区中 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导向,具体分为
间部位(3-1区)第Ⅲ文化层发掘底面继续向 3-2、D、E三区进行(见图二;图三;图四)。

· 4(总 1204)·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马 鱼


半山遗址
E区 沟

3-2区 D区
3-1区 1区
3区
马圈沟遗址

2区 图 例
以往发掘区
2014年发掘区
探沟
0 200米

图二 马圈沟遗址发掘区分布图

探沟

半山

马圈沟
E区

2区
D区
1区 探沟

3区

图三 马圈沟遗址发掘区全景(西北→东南)

· 5(总 1205)·
2023年第11期

剖面、各发掘区地层剖面,共获
得自沟顶黄土至3-2区底部60余米
的地层序列。按照土质、土色、
沉积特点等,可划分为36层(图
五),自上而下依次介绍如下。
第1层:马兰黄土。浅黄色粉
砂,探沟内发掘厚0.17米。该层黄
土在不同部位厚薄不均,最厚处
近8米。
3-1区 3-2区
第2层:泥河湾层堆积。灰绿
色黏土质粉砂,厚0.53米。
第3层:黄褐色粉砂质黏土与
图四 马圈沟遗址3区发掘区全景(东→西)
粉砂的互层,厚6.74米。
3-2区位于3区的北部、3-1区北侧,沿第Ⅲ文 第4层:灰黄色粉砂,夹红褐色黏土质
化层发掘底面继续向下发掘约9米深,发掘面 粉砂条带,厚2.33米。
积11平方米,分别在第Ⅲ文化层以下1.45米、 第5层:褐色黏土质粉砂,厚4.14米。
6.03米、7.55米处三个层位发现石制品和动物 第6层:灰绿色黏土质粉砂,夹红褐色
化石,可与2005年发掘确认的第Ⅳ、Ⅴ、Ⅵ 黏土条带,厚2.33米。
文化层对应。此外,在深8.29米处发现有石 第7层:褐色粉砂,厚1.87米。
核、断块、砾石和动物化石,确认是一个新 第8层:黄灰色粉砂,厚1米。
文化层,命名为第Ⅶ文化层。D区位于1区北 第9层:灰绿色黏土质粉砂,厚1.7米。
侧,第Ⅰ文化层稍靠上的位置,发掘面积29 第10层:半山遗址文化层(BS)。灰绿
平方米,在发掘区下部褐色黏土质粉砂、顶 色粉砂,厚1.35米。
部灰绿色黏土质粉砂中都分别发现有自然石 第11层:褐色黏土质粉砂,厚8.39米。
块、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分别命名为Ⅰa和Ⅰb 第12层:灰绿色粉砂,厚4.44米。
文化层。另在Ⅰa文化层以上厚约0.1米的灰绿 第13层:灰绿色黏土质粉砂,厚4.32
色粉砂中,发现有动物化石。Ⅰa文化层高出第 米。底部向上0.64~1.34米处为Ⅰb文化层
Ⅰ文化层4.44米,Ⅰb文化层高出Ⅰa文化层4.22 (MJGⅠb)。
米,低于半山遗址16.83米。E区位于D区北上 第14层:褐黄色粉砂,厚2.47米。
部、D区与半山遗址接近中间的位置,前期调 第15层:褐色黏土质粉砂,厚1.3米。
查在厚约0.4米的灰绿色粉砂中发现石核1件, 顶部厚0.1米,发现有动物化石;下部厚1.2
发掘面积24平方米,未发现文化遗物。 米,为Ⅰa文化层(MJGⅠa)。
第16层:黄褐色砂,厚0.99米。
三、地层与文化层序列 第17层:暗红褐色粉砂质黏土与黄褐色
文化遗物埋藏于马圈沟早更新世的湖相 粉砂的互层,厚1.31米。
堆积中,剖面出露50余米。为详细了解该剖 第18层:黄褐色粉砂,厚1.25米。
面整体地层序列及文化层的准确分布,在E 第19层:第Ⅰ文化层(MJGⅠ)。灰绿色
区南侧自半山遗址发掘区顶部平台、1区南侧 粉砂,厚0.59米。
发掘区底面分别挖掘1条探沟,辅之自然暴露 第20层:粉砂层,上部灰绿色,下部黄

· 6(总 1206)·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1 0 米。
2

自然剖面
3 第31层:深灰
半山遗址 4 10米 色、黑色粉砂质黏
发掘区 5
6 土,厚1.44米。
7
9
8 20米 第32层:灰褐


10(BS)

E南侧探沟
色黏土质粉砂,厚
西 11
30米 1.05米。
1区 12
第3 3层:第Ⅴ
13

区1剖面
MJGⅠb 40米 文化层(MJGⅤ)。
14
16 15(MJGⅠa)
18 17 灰绿色、灰褐色黏
19(MJGⅠ)

探沟
3区
21 20 50米 土 质 粉 砂,厚 0 . 7
22 23(MJGⅡ) 图 例
3-2区 25 24
27
26(MJGⅢ) 文化层 米。

3-
区2剖面
28 30 29(MJGⅣ)
31 32
33(MJGⅤ)
石坝 60米 第34层:灰褐
34 35(MJGⅥ)
36(MJGⅦ) 色黏土质粉砂,厚
70米 0.82米。
图五 遗址地层序列示意图
1.浅黄色粉砂 2、6、9、13.灰绿色黏土质粉砂 3.黄褐色粉砂质黏土与粉砂的互层 4.灰黄 第3 5层:第Ⅵ
色粉砂 5、11、15.褐色黏土质粉砂 7.褐色粉砂 8.黄灰色粉砂 10、12、19、22、25.灰 文化层(MJGⅥ)。
绿色粉砂 14.褐黄色粉砂 16.黄褐色砂 17.暗红褐色粉砂质黏土与黄褐色粉砂的互层 18.
黄褐色粉砂 20.灰绿色、黄褐色粉砂 21.黄绿色细砂 23.灰绿色砂质黏土 24.灰绿色、黄 灰 色 细 砂,厚 0 .74
绿色粉砂、细砂 26.深灰色黏土质粉砂 27黑色黏土质粉砂 28.黄褐色、灰绿色粉砂 29. 米。
灰黄色黏土质粉砂 30.深灰色黏土质粉砂 31.深灰色、黑色粉砂质黏土 32、34.灰褐色黏
土质粉砂 33.灰绿色、灰褐色黏土质粉砂 35.灰色细砂 36.灰褐色粉砂
第3 6层:第Ⅶ
文化层(MJGⅦ)。
褐色,厚1米。 灰褐色粉砂,厚0.73米。
第21层:黄绿色细砂,夹灰绿色黏土条 除顶部覆盖厚薄不均的马兰黄土外,主
带,厚1.18米。 体为各色的湖相沉积,堆积物颗粒非常细,
第22层:灰绿色粉砂,厚1.75米。 主要为粉砂、细砂、粉砂质黏土等,弱水平
第23层:第Ⅱ文化层(MJGⅡ)。灰绿 层理发育,为典型的泥河湾层堆积。剖面上
色砂质黏土,厚0.88米。 共确认10个文化层,皆埋藏于湖相地层内,
第24层:灰绿色、黄绿色粉砂、细砂, 第Ⅶ、Ⅰa和Ⅰb层为新发现的文化层,最上
厚0.58米。 部文化层(半山遗址)与最底部文化层(第
第25层:灰绿色粉砂,夹深灰色粉砂质 Ⅶ文化层)之间高差超过40米,下部文化层
黏土条带,厚1.2米。 分布密集,上部相对稀疏。
第26层:第Ⅲ文化层(MJGⅢ)。深灰
色黏土质粉砂,厚0.85米。
四、文化遗物
第27层:黑色黏土质粉砂,厚0.55米。 第Ⅶ~Ⅳ、
Ⅰa和Ⅰb六个层位分别发现文
第28层:黄褐色、灰绿色粉砂,厚0.9 化遗物5件、17件、27件、3件、13件、155
米。 件,共220件,包括石制品、骨制品和动物
第29层:第Ⅳ文化层(MJGⅣ)。灰黄 化石。为系统了解遗址的石器工业特点,自
色黏土质粉砂,厚0.86米。 2005年发掘所出挑选典型的10件石制品一并
第30层:深灰色黏土质粉砂,厚1.23 介绍如下。

· 7(总 1207)·
2023年第11期

(一)第Ⅶ文化层出土遗物 六,2)。
共6件,包括砾石、石制品和动物化 断块 1件(14MJGⅦ∶7)。原料为
石。 硅质灰岩。不规则扇形,大部分保留砾石
1.砾石 1件(14MJGⅦ∶3)。原料为 面,一端断裂。应为剥片不成功的废品。长
燧石。不规则形,磨圆度较高,周身保留砾 40.1、宽39.6、厚21.8毫米,重50.8克。
石面,无打击痕迹。长72.5、宽68.8、厚63.2 3.动物化石 2件。石化程度高,保存较
毫米,重365.5克。应为从附近搬运来的原 好,不见打击痕迹。14MJGⅦ∶1,肩胛骨。
材料。 近完整。个体较大,种属为犀牛(图六,
2.石制品 3件(包括2005年出土的1 3)。14MJGⅦ∶4,髌骨。完整。据骨骼大
件)。原料有燧石、玄武岩、硅质灰岩,类 小,且与犀牛肩胛骨共出,判断其种属可能
型包括石核和断块。 为犀牛。
石核 2件。单台面石核。05MJGⅦ∶ (二)第Ⅵ文化层出土遗物
2,原料为燧石,原型为砾石。不规则形, 共21件。包括自然砾石、石制品和动物
通体大部分保留砾石面,仅在一端有一个 化石。其中动物化石有骨片和残块各1件,
轮廓呈梯形的石片疤,可见清楚的打击点; 破碎严重,皆无法鉴定部位或种属。
台面为较平的砾石面,台面角100度。高 1.自然砾石 5件。原料包括燧石3件、
35.6、宽44.7、厚61.1毫米,重125.8克(图 砂岩2件,磨圆度较高,个体多较小。长
六,1)。14MJGⅦ∶2,原料为玄武岩,含 18.8~35.6毫米,平均25.7毫米;宽13.2~
有较多大颗粒。近三角形。台面为砾石面, 31.9毫米,平均21.5毫米;厚9.1~21.6毫米,
呈长条形,长71.2、宽22.1毫米;处于剥片 平均14.3毫米;重2.9~23.5克,平均13.1克。
的结束阶段,前后两面各见一个石片疤,破 2.石制品 14件(包括2005年出土的4
裂面凹陷较深,由于原料颗粒较多,呈不 件)。原料包括燧石7件、硅质灰岩3件、白
平整状,可见清楚的打击点,一个集中, 云岩2件及砂岩、玄武岩各1件,类型包括石
另一个散漫,台面角分别为85度、95度。 核、石片、刮削器、裂片、断片和断块。
高48.8、宽71.9、厚21.9毫米,重70.2克(图 石核 2件,单台面、多台面石核各1
件。05MJGⅥ∶8,单台面
石核。原料为硅质灰岩,原
型为砾石。不规则五边形。
台面为砾石面,呈四边形,
长52.7、宽46.8毫米;在一
侧剥片,一个工作面,可
见三个石片疤,打击点集
2 中,台面角95~105度。高
65.3、宽53.5、厚49.7毫米,
重270.5克(图七,1)。该
1 石核核体保留砾石面的部位
0 2厘米 0 10厘米 3
1、2. 3. 亦见多处小面积、密集的磕
疤,推测可能用作石锤。
图六 第Ⅶ文化层出土遗物
1、2.石核(05MJGⅦ∶2、14MJGⅦ∶2) 3.犀牛化石(14MJGⅦ∶1) 05MJGⅥ∶4,多台面石核。

· 8(总 1208)·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料为白云岩。四
边形。台面为砾
石面,呈三角形,
长 2 0 . 5、宽9. 8毫
米;背面全疤,有
一个异向石片疤;
5
腹面微凸,打击点
1
集中,锥疤微显,
远 端 弧 尖 ,台 面
角75度。长15.6、
宽 2 2 .1、厚9. 8 毫
米,重 2 .7 克(图
2 七,3)。
刮削器 3
件,其中单直刃、
6
单 凸 凹 刃 、单 凸
3
刃各1件。14M JG
Ⅵ∶10,单直刃,仅
7 存局部。原料为燧
8
4
0 5厘米 0 2厘米
石,毛坯为断片。
1、2、5、8. 3、4、6、7.
三角形,向腹面修
图七 第Ⅵ文化层出土石制品 理出直刃,残存两
1、2 .石核(0 5 M JGⅥ∶8、4) 3.石片(14M JGⅥ∶5) 4、7、8 .刮 削器(0 5 M JGⅥ∶35、
14MJGⅥ∶10、14MJGⅥ∶1) 5.裂片(05MJGⅥ∶19) 6.断片(14MJGⅥ∶2) 个 修 疤 ,修 疤 均
原料为燧石,原型为砾石。棱柱状。剥片过 匀且较浅,刃缘规整,刃残长14.1毫米,刃
程中不断变换剥片角度,形成多个台面,周 角45度。长17.2、宽14.4、厚7.6毫米,重1.2
身布满石片疤,完整石片疤较少,核体仅存 克(图七,7)。14MJGⅥ∶1,单凸凹刃。
少量砾石面。高48.5、宽48.5、厚50.1毫米 原料为燧石,毛坯为砾石。三角形,一面较
(图七,2)。总体观察,该石核剥片过程较 平,另一面凸起。自较平面向凸起面修理,
随意,持续剥片能力、控制力较差,成功剥 修疤多较小且均匀,刃缘较规整,为中间
片率低。 凸、两侧凹的凸凹刃,刃长36.7毫米,刃角
石片 2件。根据台面(Ⅰ为自然、Ⅱ为 65度。长47.3、宽31.6、厚17.9毫米,重27.9
人工)与背面(1为自然、2为部分自然、3为 克(图七,8)。05MJGⅥ∶35,单凸刃。
全部人工)的组合关系,可分Ⅰ2型、Ⅰ3型 原料为燧石,毛坯为近端断片。不规则四边
各1件。14MJGⅥ∶13,Ⅰ2型。原料为燧石。 形,在右肩部向背面修理出一微凸刃,可见
三角形。台面较小,为砾石面,呈三角形, 三个较均匀的修疤,排列紧密,刃缘规整,
长4.9、宽4.5毫米;背面保留少量砾石面,有 刃长23.6毫米,刃角80度。长27.8、宽35.8、
多个异向石片疤;腹面微弧,打击点微显, 厚21.4毫米,重23.1克(图七,4)。
远端平直,台面角90度。长22.1、宽20.8、厚 裂片 1件(05MJGⅥ∶19)。右裂片。
13.3毫米,重5.7克。14MJGⅥ∶5,Ⅰ3型。原 原料为玄武岩。三棱柱状,横截面呈三角

· 9(总 1209)·
2023年第11期

形,自打击点处纵向断裂,残存台面为三 般。长118.6、宽82.7、厚66.3毫米,重756.5
角形。背面全疤,可见同向石片疤;腹面 克。
凹弧,远端尖,台面角95度。长52.7、宽 2.石制品 16件(包括2005年出土的2
18.3、厚21.8毫米,重28.2克(图七,5)。 件)。原料包括硅质灰岩11件、燧石3件、
断片 1件(14MJGⅥ∶2)。近端断 白云岩2件,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
片。原料为燧石。不规则五边形。台面为砾 刮削器、断片和断块。
石面,呈长条形,长18.9、宽3.4毫米;背面 石锤 2件。皆为锤击石锤。14MJGⅤ∶
保留少量砾石面,同向石片疤一个,腹面微 16,单端石锤。原料为硅质灰岩,原型为砾
凸,台面角100度。长16.3、宽23.2、厚3.9毫 石。不规则多边形。在一凸棱处有向两侧磕
米,重1.4克(图七,6)。 碰的小面积疤痕,疤痕较小且多层重叠,使
断块 5件。原料包括硅质灰岩2件和 用率较低。长63.5、宽52.1、厚35.3毫米,
白云岩、燧石、砂岩各1件。长21.8~32.8毫 重134.9克(图八,1)。14MJGⅤ∶18,原料
米,平均26.2毫米;宽15.7~19毫米,平均 为硅质灰岩,原型为扁平状砾石。不规则箭
17.5毫米;厚6.9~12.8毫米,平均11毫米; 头状。在较尖一端的两侧各有一处小面积疤
重3.8~6.8克,平均5克。 痕,应为锤击时反作用力形成的磕碰疤痕,
(三)第Ⅴ文化层出土遗物 疤痕都较浅且多层重叠。长184、宽134、厚
共29件,包括自然砾石、石制品和动物 56.2毫米,重1355克。
化石。 石核 2件,单台面、双台面石核各1
1.自然砾石 2件。原料皆为硅质灰岩。 件。皆为锤击石核。05MJGⅤ∶49,单台面
个体较大,无明确打击痕迹,结合周围环 石核。原料为硅质灰岩,原型为断块。不
境分析,应为古人类搬来打制石器的原材 规则形。有疤台面,呈不规则形,长40.4、
料。14MJGⅤ∶9,卵圆形,磨圆度较高。长 宽32.3毫米;沿台面周圈剥片,三个剥片
135.1、宽98.9、厚72.4毫米,重1082克。 面,有多个石片疤,台面角90~110度。高
1 4 M J GⅤ∶1 5 , 不 规 则 棱 柱 状 , 磨 圆 度 一 28.5、宽39.6、厚35.2毫米,重53.2克(图

A
A

0 5厘米
5
2

图八 第Ⅴ文化层出土石制品
1.石锤(14MJGⅤ∶16) 2、4.石片(14MJGⅤ∶21、05MJGⅤ∶89) 3.石核(05MJGⅤ∶49) 5.刮削
器(14MJGⅤ∶8)

· 10(总 1210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八,3)。14MJGⅤ∶19,双台面石核。原料 38.9、宽60.7、厚21.9毫米,重64.5克。
为白云岩,原型为砾石。不规则棱锥形。在 断块 8件。原料包括硅质灰岩6件和
相对两面相向剥片,台面皆为砾石面,各剥 燧石、白云岩各1件。长25.1~54.3毫米,平
落一个石片,疤痕较深,打击点散漫,片疤 均34.8毫米;宽18.2~38.9毫米,平均28.6毫
较小。高70、宽113.7、厚73.1毫米,重568.5 米;厚13.2~33.5毫米,平均22.4毫米;重
克。总体观察,该石核剥片无规划,较随 6.1~61.6克,平均26.3克。
意,剥落石片少,效率低。 3.动物化石 11件。多破碎严重,包括
石片 2件,Ⅰ1型、Ⅱ2型各1件。05MJG 残块或残段6件、骨片3件及完整或近完整
Ⅴ∶89,Ⅰ1型。原料为硅质灰岩。不规则梯 的骨骼2件。较完整的2件种属皆为马科,
形。台面为砾石面,呈三角形,长21.5、宽 14MJGⅤ∶12为椎骨,14MJGⅤ∶1为犬齿。
10.1毫米;背面为砾石面,腹面因石料颗粒 其余仅有2件可鉴定部位,为肋骨残段。
较多而形成较多坑疤,打击点散漫,台面角 (四)第Ⅳ文化层出土遗物
95度。长40.5、宽42.7、厚14.4毫米,重26.4 共6件,包括石制品和动物化石。
克(图八,4)。14MJGⅤ∶21,Ⅱ2型。原 1.石制品 4件(包括2005年出土的3
料为燧石。不规则圆形。素台面,呈三角 件)。原料包括硅质灰岩3件、燧石1件,类
形,长21.2、宽8.5毫米;背面大部分保留砾 型包括石核、石片和刮削器。
石面,有一个同向石片疤;腹面较平,打击 石核 2件,单台面、双台面石核各
泡、放射线不显,远端弧直,台面角95度。 1件。皆为锤击石核。14MJGⅣ∶3,单台
长42.6、宽46、厚25.2毫米,重58.5克(图 面石核。原料为硅质灰岩。棱柱状。台面
八,2)。 为砾石面,呈四边形,长22.4、宽18.4毫
刮削器 1件(14MJGⅤ∶8)。多刃刮 米;有一个剥片面,可见两个叠压的石片
削器。原料为燧石,毛坯为Ⅰ1型石片。近正 疤,打击点散漫,台面角90度。高28.1、宽
方形,左、右侧及远端修理出三刃。左侧向 37.1、厚20.6毫米,重26.1克(图九,3)。
腹面修理,为直刃,有多个较均匀的修疤, 05MJGⅣ∶93,双台面石核。原料为硅质灰
刃缘规整,刃长34毫米,刃角75度;右侧复 岩。近半圆形。两个台面夹角135度,一个
向修理,有大小不一的多个修疤,排列不均 主台面,为砾石面,有一个剥片面,剥落多
匀,近端向腹面的一个大疤痕将腹面打击点 个石片;另一个台面为人工台面,为上次
打掉,刃缘呈“S”形,刃长57.8毫米,刃角 剥片的石片疤,仅剥落一个石片;台面角
55度;远端向背面修理,为微凸刃,有多个 80~105度。高40.9、宽53.1、厚23.1毫米,
修疤,修疤多小且浅,排列不规则,刃缘规 重61.9克(图九,1)。
整,刃长50.6毫米,刃角70度。长58.3、宽 石片 1件(05MJGⅣ∶109)。Ⅰ2型。
55.4、厚22.7毫米,重104克(图八,5)。 原料为硅质灰岩。半圆形,宽型厚石片。台
总体观察,器形规整,刃缘较整齐,但从细 面为砾石面,呈三角形,长43.6、宽22.3毫
部观察,修疤控制性一般,多大小不一,排 米;背面保留约60%砾石面,有一条纵向脊
列不规律,器形的规整性与毛坯本身的规整 和一个同向石片疤;腹面较平,打击点散
及原料优质有很大关系。 漫,远端圆弧,台面角100度。长28.7、宽
断片 1件(14MJGⅤ∶14)。近端断 44、厚23.3毫米,重29.9克(图九,4)。
片。原料为硅质灰岩。五边形。台面、背面 刮削器 1件(05MJGⅣ∶4)。双刃刮
皆为砾石面,腹面有一横向凹折棱。残长 削器。原料为燧石,毛坯为Ⅱ1型石片。呈

· 11(总 1211)·
2023年第11期

云岩4件,类型包
A 括石锤、石核、
石片、刮削器、
A
裂片和断块。
石锤 1件
(14MJGⅠa∶2)。
单端锤击石锤。
3 4 原 料为 燧 石,原
1 型为砾石。扁长
条形。在一侧可
见尝试性剥片痕
5
迹,但不成功,
2 0 5厘米 0 5厘米 仅有一个较小的
1~4. 5.
石片疤痕;在扁
图九 第Ⅳ文化层出土遗物
1、3.石核(05MJGⅣ∶93、14MJGⅣ∶3) 2.石刮削器(05MJGⅣ∶4) 4.石片(05MJG 尖一端有小面积
Ⅳ∶109) 5.动物化石(14MJGⅣ∶1) 疤痕,疤痕重叠,
较规整的四边形。在左侧向背面修理出一近 较小且浅,为锤击反作用力形成的磕疤。长
直刃,单层多个修疤,修疤均匀而连续, 160、宽94.8、厚47.1毫米,重771克。
排列紧密,刃缘规整,刃长29.2毫米,刃角 石核 1件(14MJGⅠa∶14)。单台面
60度;右下角向背面修理出一尖刃,可见五 石核。原料为燧石,原型为磨圆度较低的砾
个修疤,大小较均匀而稀疏,刃缘规整,刃 石。不规则形。台面为较平的砾石面,近三
长29.3毫米,刃角65~75度,尖角105度。 角形,长58.5、宽43毫米;在一端剥落一完
长31.9、宽32.5、厚10毫米,重12.9克(图 整石片,石片疤清晰,打击点散漫,放射线
九,2)。 清晰,台面角85度。高48.1、宽44.7、厚88.4
2.动物化石 2件。皆无法鉴定种属,仅 毫米,重237克(图一○,1)。
可鉴定部位。14MJGⅣ∶1,胫骨中段,两端 石片 1件(14MJGⅠa∶3)。Ⅱ1型。
软骨被食肉类动物啃食,残存中间部分(图 原料为白云岩。五边形。素台面,呈长条
九,5)。14MJGⅣ∶2,下颌支残块。 形,长26.3、宽7.1毫米;背面皆为砾石面,
(五)第Ⅰa文化层出土遗物 腹面凹凸不平,有较大的锥疤,远端残破,
共13件,包括自然砾石或石块、石制品 台面角115度。长30.1、宽37.9、厚11.8毫
和动物化石。 米,重12.9克(图一○,4)。
1.自然砾石或石块 2件。个体较大, 刮削器 2件。皆为单凸刃。14MJG
应为古人类搬来制作石器的原材料。14MJG Ⅰa∶4,原料为白云岩,毛坯为Ⅱ1型石片。
Ⅰa∶1,原料为白云岩。完整砾石,磨圆度 不规则梭形。在石片右侧反向修理出凸刃,
较高。四棱柱状。长150、宽90、厚81.4毫 可见三个不均匀修疤,修疤浅且大,刃缘较
米,重1872克。14MJGⅠa∶8,原料为燧石。 规整,刃长41.8毫米,刃角55度。长51.7、
自然石块,有多处节理面,仅存少量石皮。 宽43.2、厚17.5毫米,重40.8克(图一○,
长137、宽74.9、厚64.5毫米,重875克。 5)。14MJGⅠa∶12,原料为燧石,毛坯为
2.石制品 9件。原料包括燧石5件、白 Ⅱ1型石片。不规则圆角长方形。在右侧复

· 12(总 1212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臼齿。
(六)第Ⅰb
文化层出土遗物
共155件,
4
包括自然砾石或
石块、石制品、
打击骨器和动物
化石。
1.自然砾石
1 5 或石块 22件。
大多无明确打击
痕迹,少量有破
碎痕迹,但人工
特征不明确,无

6
法归入明确的石
3
2 制品类型。多是
0 5厘米 0 5厘米 0 5厘米
1. 2. 3~6. 古人类搬来打制
石器的原材料或
图一○ 第Ⅰa文化层出土遗物
1.石核(14MJGⅠa∶14) 2.动物化石(14MJGⅠa∶6) 3.石裂片(14MJGⅠa∶13) 4.石片 者剥片不成功的
(14MJGⅠa∶3) 5、6.石刮削器(14MJGⅠa∶4、12)
废品。原料包括
向修理一凸刃,多个修疤,修疤较小且浅、 硅质灰岩14件、白云岩7件、燧石1件。长
不均匀,刃缘规整,刃长63.7毫米,刃角60 52.4~122毫米,平均78.2毫米;宽39.5~108
度。长44.4、宽31.6、厚13.8毫米,重24.7克 毫米,平均60.1毫米;厚22~93.4毫米,平均
(图一○,6)。 41.2毫米;重80.1~1339.7克,平均304.9克。
裂片 1件(14MJGⅠa∶13)。右裂 2.石制品 78件。原料包括燧石24件、
片。原料为白云岩。四棱柱状,保存完整打 硅质灰岩22件、白云岩20件、石英砂岩7
击点,台面、背面皆为砾石面,腹面微凸。 件、砂岩2件、花岗岩2件、玄武岩1件,类
长56.5、宽22.6、厚28.9毫米,重55.5克(图 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凹缺刮器、残片
一○,3)。 和断块。
断块 3件。据状态,可分剥片过程 石锤 2件。皆为单端锤击石锤。14MJG
中残留或崩落的残块2件、剥片不成功的原 Ⅰb∶72,原料为砂岩,原型为砾石。不规
料1件。原料包括燧石2件、白云岩1件。长 则圆柱状。在一钝尖及相邻凸棱处有小面
26.4~72.8毫米,平均53.1毫米;宽27.6~59.8 积密集磕碰疤痕,疤痕多较小且破碎,并
毫米,平均45.7毫米;厚15.3~42.3毫米,平 多层重叠,应为使用时反作用力形成。长
均32毫米,重10.2~188.4克,平均112.3克。 54.7、宽47.2、厚47.7毫米,重176.6克(图
3.动物化石 2件。种属皆为马科。14 一一,5)。14MJGⅠb∶122,原料为玄武
MJGⅠa∶6,上颌体,已残。现存两列部分 岩,原型为废弃石核。不规则块状。可见多
臼齿,左侧保留臼齿4颗,右侧保留臼齿3 个较深剥片疤,保留约40%砾石面,在一窄
颗(图一○,2)。14MJGⅠa∶5,单颗上 圆弧状凸棱顶端及两侧有面积较大的磕碰疤

· 13(总 1213)·
2023年第11期

痕,疤痕多较小且破碎严重,多层重叠。 台面数量,可分单台面、双台面和多台面三
长69.6、宽62.6、厚50.5毫米,重273克(图 类。台面类型分为自然、人工两种,以自然
一一,6)。 台面为主,统计24个台面,其中自然台面15
石核 11件。皆为锤击石核。原料包 个、人工台面9个。自然台面包括砾石面14
括燧石5件、硅质灰岩3件、白云岩2件、花 个、节理面1个。人工台面主要是直接利用
岗岩1件。原型皆为砾石,保存或多或少的 剥片疤为台面,有6个;另见有疤台面3个,
砾石面,砾石面保存30%以下者5件,大于 台面存在多个自剥片缘向台面后方打击的疤
30%、小于60%者4件,60%以上者2件。据 痕,可能为剥片过程中调整剥片角度。

7
1

13

9 11
3

14
12

4
10

0 5厘米

5 15

图一一 第Ⅰb文化层出土石制品
1.Ⅰ3型石片(14MJGⅠb∶155) 2、13、15.多台面石核(14MJGⅠb∶40、143、43) 3、12.凹缺刮器
(14MJGⅠb∶153、23) 4、11.双台面石核(14MJGⅠb∶133、53) 5、6.石锤(14MJGⅠb∶72、122) 7.Ⅰ2
型石片(14MJGⅠb∶22) 8、14.单台面石核(14MJGⅠb∶131、82) 9、10.Ⅱ2型石片(14MJGⅠb∶15、117)

· 14(总 1214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单台面石核 5件。14MJGⅠb∶82,原 主剥片面,沿四周向中间剥片;原料一般,


料为燧石。不规则块状。人工台面,呈三 颗粒发育,但剥片数量较多,周身布满石片
角形,利用剥片疤为台面剥片,长55.4、宽 疤,可辨五个以上完整石片疤,仅保留30%
45.8毫米;仅剥落一个石片,大部分保留砾 砾石面;打击点多散漫,台面角85~100度。
石面(约90%),打击点相对集中,台面角 高102.3、宽85、厚77.7毫米,重479克(图
96度。高83.1、宽73、厚56.2毫米,重419.8 一一,2)。14MJGⅠb∶143,原料为燧石。
克(图一一,14)。14MJGⅠb∶131,原料 盘状。一个主剥片面,沿周缘向中间剥片,
为白云岩,质地均匀细腻。矮三棱柱状。台 可辨自然台面一个、人工台面三个,有两个
面为砾石面,呈三角形,长45.6、宽38.5毫 台面存在多个自剥片缘向背面打击的小石片
米;两个剥片面,一个连续剥落多个石片, 疤,应为人工修理调整剥片角度;有多个石
片疤重叠打破,另一个仅剥片一次,不成 片疤,多叠压打破,仅保留40%砾石面;打击
功;保留约50%砾石面;打击点多散漫,台 点散漫,台面角85~110度。高74.6、宽68.6、
面角82度。高23.8、宽52.3、厚39.1毫米,重 厚33.9毫米,重205.9克(图一一,13)。
68.2克(图一一,8)。 石片 12件。原料包括燧石、石英砂岩
双台面石核 3件。14MJGⅠb∶133, 各5件和硅质灰岩、花岗岩各1件。可分Ⅰ1
原料为燧石。不规则状。台面皆为砾石面, 型、Ⅰ2型、Ⅰ3型、Ⅱ2型、Ⅱ3型五类。按照
两台面夹角近90度,可见三个以上完整石 长与宽的比例,长大于宽的长型石片8件,长
片疤,石片疤较小;保留约30%砾石面, 小于宽的宽型石片4件。按照石片的长度,微
打击点多散漫,台面角82~90度。高45.8、 型(≤20毫米)3件、小型(20~50毫米)8
宽41.9、厚22.3毫米,重65.7克(图一一, 件、中型(50~100毫米)1件,以小型为主。
4)。14MJGⅠb∶53,原料为硅质灰岩。不 按照台面的类型,自然台面5件、人工台面7
规则棱柱状。台面分别为砾石面、有疤台 件;人工台面包括素台面6件、有脊台面1件。
面,两台面夹角90度,都剥落多个石片, Ⅰ2型石片 1件(14MJGⅠb∶22)。原
保留约50%砾石面;主剥片面台面为有疤 料为石英砂岩。四边形。台面为砾石面,呈
台面,呈不规则半圆形,长57.2、宽54.8毫 三角形,长23.8、宽13.3毫米;背面保留40%
米,有多个自剥片缘向后打击的小片疤,可 砾石面,有一条纵向脊及一个同向石片疤;
能为人工调整剥片角度;打击点多散漫,台 腹面微凸,打击点集中,打击泡微显,有
面角88~100度。高64.3、宽59.6、厚48.4毫 锥疤,可见放射线,远端圆弧,台面角121
米,重280.3克(图一一,11)。 度。长16.9、宽35.8、厚17.8毫米,重76.5克
多台面石核 3件。14MJGⅠb∶43,原料 (图一一,7)。
为硅质灰岩。不规则球状。剥片过程中不断 Ⅰ3型石片 2件。14MJGⅠb∶155,原
变换剥片角度,同一台面持续剥片较少,形 料为燧石。四边形。台面为砾石面,呈长方
成多个台面,可辨自然台面、人工台面各两 形,长15.4、宽6.3毫米;背面全疤,有两条
个;周身布满石片疤,仅保留20%砾石面;剥 纵向脊,可见三个同向石片疤;腹面微凸,
片效率较低,打击点散漫,台面角100~120 打击点散漫,打击泡微显,远端平直,台面
度。高64.6、宽60.2、厚59.7毫米,重353克 角114度。长30.7、宽18.4、厚8.3毫米,重
(图一一,15)。14MJGⅠb∶40,原料为花 23.5克(图一一,1)。
岗岩。不规则块状。从多个角度剥片,至少 Ⅱ2型石片 3件。14MJGⅠb∶117,原
可辨三个自然台面、两个人工台面;有一个 料为花岗岩。不规则扇形。素台面,呈长条

· 15(总 1215)·
2023年第11期

形,长20.3、宽9.3毫米;背面保留80%砾石 3.4~41.2毫米,平均14.2毫米;重0.4~250.1
面,可见三个小的石片疤;腹面微弧,打击 克,平均26.9克。
点散漫,打击泡微凸,有锥疤,远端弧,台 3.打击骨器 1件(14MJGⅠb∶3)。尖
面角121度。长62.4、宽56.5、厚30.3毫米, 刃器,利用马肢骨远端加工而成。在近端部
重85.7克(图一一,10)。14MJGⅠb∶15, 位加工,先在骨壁上砸击破碎形成大的疤
原料为石英砂岩。五边形。有脊台面,呈 痕,再在疤痕上采用近端向远端、骨腔向
三角形,打击点位于脊上,长14.8、宽6.8毫 骨壁等多个方向打击修理,形成大小结合、
米;背面保留近100%砾石面,两条交叉脊 叠压的疤痕。加工部位长75.2毫米,尖部呈
和三个异向石片疤;腹面较平,打击点集 窄扁刃,刃宽9.7毫米,刃角40度。长194毫
中,放射线微显,远端较尖,台面角112度。 米,重278.5克(图一二)。原材为食草类
长50.6、宽41.3、厚14.4毫米,重125克(图 动物肢骨,骨壁厚,骨腔较小,内容空间有
一一,9)。 限,可排除敲骨吸髓的目的。破碎部位集中
Ⅱ3型石片 4件。14MJGⅠb∶112,原料 于一处,砸开后又在骨壁上连续多个方向打
为石英砂岩。长方形。素台面,呈三角形, 击,且存在多个从骨壁内侧向外打击疤痕,
长28.8、宽13.2毫米;背面全疤,有两条纵 与敲骨吸髓破坏骨壁的打击方式、方向都明
向脊,可见三个对向打击的石片疤;腹面较 显不同,应为按照预先设计连续加工修理,
平,可见放射线,远端平直,台面角106度。 从功能分析似为挖掘工具。
长34.6、宽29、厚17.9毫米,重102.5克。 4.动物化石 54件。多呈破碎状。按保
凹缺刮器 2件。14MJGⅠb∶153,原 存形态,可分完整或近完整、残块或长骨残
料 为 燧 石 , 毛 坯 为 Ⅰ2 型 石 片 。 桂 叶 形 。 段、骨片。
在左侧向腹面修理,一次打击形成深凹缺 完整或近完整化石 8件。主要为牙齿
口,刃口宽7.7、进深3.4毫米。长42.5、宽 或小的骨骼,包括臼齿2件和趾骨、籽骨、跗
36.4、厚18.7毫米,重161克(图一一,3)。 骨、距骨、跖骨、犬齿各1件。其中仅6件可
14MJGⅠb∶23,原料为石英砂岩,毛坯为长 鉴定种属,包括马科2件,为趾骨(图一三,
条形断块。自较平一侧向另一侧连续打击, 2)和臼齿(图一三,6);鹿科2件,为跖骨
形成浅凹缺口,刃口宽12.5、进深2.5毫米。 (图一三,4)和距骨(图一三,5);野猪1
长71.5、宽29、厚18.1毫米,重40.4克
(图一一,12)。
残片 2件,左裂片和远端断片各1
件。原料包括石英砂岩和燧石。14MJG
Ⅰb∶102,左裂片。原料为石英砂岩。
四边形,台面、背面皆为砾石面。长
20.7、宽25.4、厚9.8毫米,重7.1克。
断块 49件。包括剥片不成功或剥
片过程中崩落的残块,有打击痕迹,但
无法归入其他类型的石制品。原料包括
白云岩、硅质灰岩各18件和燧石12件、
0 5厘米
砂岩1件。长9.6~93.2毫米,平均30.7毫
米;宽7.3~61.1毫米,平均22.4毫米;厚 图一二 第Ⅰb文化层出土打击骨器(14MJGⅠb∶3)

· 16(总 1216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型 单 一,但 具 有 明 确 的人
工 打击 特 征。结 合其 时代
古老、石制品 原 始 及 上 部
4 层位石制品的组合及特点,
1 3
可确定其为人工制品,这也
7
是泥河湾盆 地目前 能 够 确
定的埋藏 层位最低的人 工
5 制品。
0 2厘米
1~6. (二)石器工业特点
8
2 0 5厘米 各文化层都发现一定
6 7~9. 9
数量个体较大的砾石或者
图一三 第Ⅰb文化层出土动物化石
1、6.臼齿(14MJGⅠb∶44、120) 2.趾骨(14MJGⅠb∶140) 3.犬齿(14MJG
保留部分石皮的石块,磨
Ⅰb∶86) 4.跖骨(14MJGⅠb∶109) 5.距骨(14MJGⅠb∶146) 7~9.骨片 圆度较低,而文化层堆积
(14MJGⅠb∶4、20、88)
为颗粒较小、弱水平层理
件,为臼齿(图一三,1);犬科1件,为犬 的湖相沉积,显示水动力较小,无法搬运这
齿(图一三,3)。 种大型砾石。砾石岩性与同层石制品基本一
残块或长骨残段 26件。少量可鉴定部 致,部分有人工打击痕迹,应为古人类从附
位,包括肋骨2件、脊椎骨1件,另有6件为 近基岩或砾石层搬运来制作石器的原材料。
管状骨残块。 石制品原料主要为燧石、硅质灰岩、白云岩
骨片 20件。9件具有管状骨的特征, 等,多为附近常见的石料,没有表现出对某
部分骨片有锋利的刃口,其上有连续打击的 种原料的选择倾向,对燧石等优质原料的选
疤痕(图一三,7~9)。这些具有打击骨器 择性也不强。总体判断,古人类就地取材,
特征的骨片,不排除可能为古人类使用的打 从遗址附近搬运砾石,对原料的选择性不
击骨器。 强,对优质原料缺乏明确的认识。
剥片采用锤击法,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五、结 语 对剥片部位的选择性较差,石核体及台面修
(一)第Ⅶ文化层的确认 理意识低,持续剥片能力不强,多数仅剥落
第Ⅶ文化层的线索发现于2005年,当 1~2个石片,剥片效率很低。石制品类型简
时发掘确认了第Ⅳ~Ⅵ文化层,另在第Ⅵ 单,断块、废片占很高的比例,石核、石片
文化层之下发现动物化石、石块各1件,因 有一定数量,但形制多不规整。第二步加工
遗物数量有限,人工特征不明显,难以断 修理石器的数量更少,类型也单一,仅见很
[11]
定是古人类打制的石制品 。2014年发掘时 少的刮削器、凹缺刮器,修理亦非常简单,
又在该层发现遗物,重新观察2005年发现 凹缺刮器多一次或几次击打而成,刮削器修
的石块,具有明显人工打击痕迹,应为剥 疤也以2~3个为主,复向修理为主,修疤不
落至少1件石片的石核。2014年发现的石核 均匀,刃缘欠规整。
(14MJGⅦ∶2)则具有更多的人工特征,为 各文化层石器工业具有一致性,体现
1件单台面石核,至少两次成功剥片,核体 出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主工业[12]的典
前后各有一个石片疤,可见清楚的打击点。 型特征,整体面貌非常简单、原始,时代古
该 层 石制品发 现 数 量 虽 然 较 少,且 类 老,应是华北地区长期延续发展小石器工业

· 17(总 1217)·
2023年第11期

的源头。石器工业整体面貌简单原始,但自 第Ⅶ文化层层位最低,低于第Ⅵ文化层
早而晚呈现出发展提高的趋势。比较典型的 1米左右,根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推断其
第Ⅰb文化层,石核的利用率明显提高,1件 年代应早于距今176万年。
石核能剥下多件石片,多的可达10余件,持 (四)打击骨器的发现
续剥片能力也在增强,同一剥片面能够连续 学界对打击骨器的关注和研究非常早,
剥落多件石片。剥片中不断变换台面,以选 早在20世纪30年代,北京周口店遗址碎骨片
择合适的剥片角度,出现了沿周缘剥片的近 中就识别出可能是人类有意识加工的打击骨
盘状石核。修理台面技术出现,利用自剥片 器,并在后来形成中国猿人遗址是否存在打
缘向后打击的方式调整台面剥片角度,具有 击骨器的争论[17]。金牛山遗址下部地层1975
较高的剥片成功率。规整石片数量变多,台 年发掘出土碎骨中有一部分可能被加工当作
面也开始出现打击点位于脊上的有脊台面, 骨器使用[18],北京猿人遗址碎骨的再研究也
能够判断剥片时预先对石核台面进行加工修 基本可以肯定存在打击骨器[19],原北疆博物
理,并利用脊来控制剥片。 院遗留的泥河湾动物群碎骨化石经再观察有
(三)遗址的时代 38件可能为打击骨器[20]。随着材料增多,旧
文化遗物皆埋藏于下更新统泥河湾组的 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存在打击骨器也不再是有
[13]
湖相沉积物中,其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 。 争论的问题,在更古老的早更新世存在打击
蔡保全等系统研究了第Ⅰ、Ⅲ文化层和半山 骨器也是可能的。
遗址文化层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小哺乳动 第Ⅰb文化层发现的打击骨尖刃器,有
物组合分析,其生物地层时代都为早更新 明确的加工部位,与敲骨吸髓破碎骨壁的方
世,其中第Ⅲ文化层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 式不同,骨壁上有不同方向、多层次的打击
[14]
绝对年代应大于180万年 。 疤痕,亦有明确的窄扁刃,可初步判断为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 类有意识加工修理的工具。其余各层也发现
地磁实验室开展了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一定数量的片状碎骨,有锐利的尖或刃,具
研究表明,半山遗址、马圈沟第Ⅰ~Ⅲ文 有工具的基本功能,有些具有加工痕迹的也
化层介于奥杜威极性亚时与科布山(Cobb 可能为打击骨器。
Mountain)极性事件之间,根据平均沉积速 这些标本的发现进一步提供了早更新世
率作线性内插测算,四个层位的年代分别为 古人类制作使用打击骨器的材料。动物骨骼具
[15]
距今132、155、164、166万年 ,并可继续 有一定的硬度和脆性,受力容易破碎并形成锋
推算第Ⅳ~Ⅵ文化层的年代分别为距今169、 利的刃口和锐利的尖刃,古人类在敲骨吸髓的
[16]
174、175万年 。 过程中,不免会偶然形成可以切割、挖掘的简
第Ⅰa、Ⅰb文化层介于第Ⅰ文化层与半山 易工具,对这些偶得的“工具”,古人类难免
遗址之间,第Ⅰa文化层低于第Ⅰb文化层4.22 会使用,并受此启发,进一步制作打击骨器也
米。两文化层分别高出第Ⅰ文化层4.44米、 不是不可能的。由此推测,古人类制作并使用
9.86米,低于半山遗址文化层21.75米、16.83 打击骨器的历史可能更早一些,可能伴随古人
米,根据沉积速率可大概推断第Ⅰa、Ⅰb文化 类敲骨吸髓、制作石器的全过程。
层的年代更靠近第Ⅰ文化层。根据该剖面已 (五)学术意义
有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可推测第Ⅰa文化层 通过发掘,在第Ⅶ文化层发现了打击特
的年代在距今150万年前后,第Ⅰb文化层的 征更加明确的石制品,确认了目前泥河湾盆
年代则稍晚一些。 地埋藏层位最低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年代超

· 18(总 1218 )·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阳原县马圈沟旧石器时代遗址2014年的发掘

过距今176万年。新发现Ⅰa、Ⅰb两个文化层, [ 4 ]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马圈沟旧石器时代早期
填补了第Ⅰ文化层与半山遗址之间25米厚的 遗址发掘报告》,见《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

地层内无古人类文化遗物的空白,进一步充 出版社,1998年。
[ 5 ] 谢飞等:《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文化》第16~28
实了马圈沟遗址古人类的文化序列。马圈
页,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
沟同一剖面、同一位置上下已确认文化层10
[ 6 ] a.谢飞、李珺:《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又获重
个,基本构建起早更新世176~132万年间古
《中国文物报》2001年11月2日第1版。
大突破》,
人类文化序列的框架,为探索华北地区早期 b.谢飞等:《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文化》第34~47
人类的出现及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页,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年。
各文化层石制品的文化面貌具有很强的 [ 7 ] 谢飞、李珺:《泥河湾马圈沟遗址考古发掘又
连续性,具有中国北方以小石制品为主的主 获新进展》,
《中国文物报》2002年11月20日第
工业的典型特征。遗址时代古老,石制品面 1版。
貌简单、原始,具有最初石制品的原始性, [ 8 ] 泥河湾考古队:《2003年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

为探索华北地区古人类和小石器技术的出现 古再获新发现》,
《中国文物报》2004年4月2日
第1版。
提供了资料。遗址跨越时间长,资料丰富,
[ 9 ] 成胜泉:《泥河湾研究大事记》,
《河北北方学
石器技术自早而晚亦呈现出发展提高的趋
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3月增刊。
势,为认识华北地区早更新世古人类的石器
[10] 谢飞等:《河北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的年代
工业、技术以及石器技术的发展演化提供了 又有推进》,《中国文物报》2006年1月13日第
系统资料。各文化层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动物 1版。
化石,确认了犀牛、马科、野猪、鹿科等动 [11] 谢飞、朱日祥:《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研究
物种属,第Ⅰb文化层发现部分骨片和1件具 之现状》,
《文物春秋》2008年第6期。
有明显人工打击特征的打击骨器,对研究当 [12] 张森水:《中国北方旧石器工业的区域渐进与
时古人类的猎食对象、探索打击骨器技术的 《人类学学报》1990年第4期。
文化交流》,

起源以及古人类的骨器制作方式等都具有重 [13] 杨景春:《大同盆地东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1年第1期。
要价值,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早更新世古
[14] 蔡保全等:《泥河湾盆地马圈沟遗址化石哺乳
人类的生计方式和行为模式。
动物及年代讨论》,《人类学学报》2008年第
附记:本文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2期。
“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 [15] R. X. Zhu, et al., New Evidence on the Earliest
与适应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1500) Presence at High Northern Latitudes in Northeast
的资助。本次发掘领队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 Asia, Nature, 431, pp.559-562, 2004.
究院刘连强,参加发掘人员有王法岗、白世 [16] 同[11]。
军、白惠元。 [17] 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第21、
执笔者 王法岗 刘连强 22页,科学出版社,1985年。
[18] 金牛山联合发掘队:《辽宁营口金牛山旧石器
注 释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8年
文化的研究》,
[ 1 ] 卫奇:《泥河湾盆地半山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 第2期。
《人类学学报》1994年第3期。
初探》, [19]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
[ 2 ] 尤玉柱等:《泥河湾组旧石器的发现》,
《中国 1989年。
第四纪研究》1980年第1期。 [20] 王尚尊等:《河北泥河湾早更新世骨制品的初
[ 3 ] 中美泥河湾考古队:《飞梁遗址发掘报告》,见 《人类学学报》1988年第4期。
步观察》,
《河北省考古文集》,东方出版社,1998年。 (责任编辑 李学来)

· 19(总 121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