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rief Analysis of Hor Sinic - TR - ... - Re of Chinese by Robert Morrison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DOI:10.16594/j.cnki.41-1302/g4.2014.01.

002

2014 年 1 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Jan. ,2014


第 33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Vol. 33 No. 1

马礼逊《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 》探析
孙 岩
(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

摘 要: 马礼逊的《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是他来华后第一部关于中国的英文著作。《译文集》篇幅不长
但内容涉及广泛,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翻译个案分析,揭示出译文中彰显的译
者的文化身份,马礼逊在归化儒家文本,使之基督教化的同时折射出译者的传教士身份和基督教文化影响的
意识形态。英国读者由《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产生的对中国的评价,除译者因素外,还显示出其受到意识形
态和赞助人的影响,可以说译本( 译者) 和阐释者( 读者) 共同建构了当时英国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文化形象。
关键词: 马礼逊; 《中国通俗文学译文集》; 翻译; 接受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4970( 2014) 01 - 0123 - 04
收稿日期: 2013 - 05 - 19
作者简介: 孙岩( 1989 - ) ,女,河南漯河人,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理解与对话,离不开翻译。 文学习的成果,以及他对中国的教育、文学、宗教、文
在中国的几次翻译高潮中,最早的当数传教士来华 化等方方面面的初步认识。
所引发的。因此,传教士是值得翻译研究者们关注 在“告读者 ”( Advertisement) 中,出版者对此书
的一个群体。马礼逊( Robert Morrison,
1792—1834) 内容及译者做了简介,认为这些文章选自中国人最
是新教入华的第一位传教士,他在中西文化双向交 常阅读的书籍,这些内容是中国人道德及知识的基
流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马礼逊在华期间的主要 础; 所选文章能展示中国的文学品位,是中国文学中
功绩之一是把《圣经 》完整地翻译成中文并在大陆 的典范。译者的勤勉刻苦、诚实审慎,能够保证这些
[1]25
出版,这亦 是 他 来 华 传 教 的 首 要 目 的。 与 此 同 译文的可靠性。 这些文字带有较强的广告宣传性
时,他还翻译、撰写了不少面向欧洲读者的英文著 质,既向读者强调了书中内容的价值和重要性 ,也不
作。除《华 英 字 典 》外,还 有 诸 如 Hor Sinic: 吝言辞地赞美了译者的人格品质和翻译水平 ,暗示
Translations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f Chinese( 《中 读者这是一本值得阅读和信赖的有关中国的读物 。
国通俗文学译文集》,又译《中国春秋 》) ,A Grammar 书的正文 部 分 有 七 篇 译 文,分 别 是《三 字 经 》
of Chinese Language( 《通用汉言之法 》) ,Chinese and 《大学》《三教源流: 佛 教》《四 书 合 讲 选》《三 教 源
English Dialgue( 《中 英 会 话 》) ,View fo China for 流: 道教》《有关食牛的对话》《某文集中的书信选 》。
Philological Purpose(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中国 》) 等 在前三篇译文前,马礼逊分别撰写了一小段文字,介
等,均是介绍中国语言、文学、风土人情之类的作品。 绍所译文章的大致内容,或作简单评述; 文中的某些
从时间上来看,出版于 1812 年的《中国通俗文学译 部分,他还添加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常识 。
文集》( 以下简称《译文集 》) 是他来华初期的作品, 从他所选的源文本来看,《三字经 》是蒙学读物的经
也是他的第一部关于中国的英文著作 ,反映了他对 典,《大学》是四书的第一篇,后面还有《四书合讲 》
中国文学、文化最初的理解与感受。 本文在介绍此 的节选。这些都可谓儒家教育的必修内容、经典读
书内容的同时,将着重探析在重点词语的翻译中,中 物,也最 能 反 映 中 国 文 化 的 主 流 思 想。 此 外 还 有
西文化是如何碰撞与沟通的,译本如何折射出不同 《三教源流 》中介绍佛、道的部分,此二者亦是中国
的文化,展示译者的文化身份,并对此书的接受情况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反映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作出自己的评价。 情况。此外的两篇文章比较零散,可能是民间比较
流行的通俗故事,以及文人书信选。总的来看,这本
一、《译文集》内容及评价
小书涵盖面较宽,既有古代中国人接受教育的必读
马礼逊 1807 年来华,《译文集 》1812 年 6 月在 书,又有文学 ( 经学 ) 经典,尤其是它同时涵盖儒释
伦敦出版,这本小书可以说反映了他来华 5 年间中 道三教,这正是中国人道德及宗教观念的源泉 ,是中
· 12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1 期

国文化传统的思想基石。 虽然只是一鳞半爪、管中 the justice of a husband,the obedience of a wife,the


窥豹,但已大致囊括中国文学 ( 经学 ) 、教育、宗教等 goodness of an elder brother,the respect of a younger
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性内容 。 brother,the beneficence of superiors,the submission of
据说当时英国能读懂中文的只有史当东爵士一 inferiors,the philanthropy of princes,and the fidelity
[2]18
人 ,所以马礼逊的《译文集 》可谓是直接由中译 of ministers.
英的先驱之作,是英国民众直接从同胞那里获取中 这段文字讲“十义”,是儒家提倡的十种行为准
国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在肯定马礼逊开创意义的同 则,具体指父慈子孝,夫和妇顺,兄友弟恭,朋信友
时,严格说来,这本小书的质量并不算高。在内容选 义,君敬臣忠。它规定了家庭关系及社会关系中应
择上,马礼逊虽给小书起名“文学 ”,实际上是相当 有的伦理道德义务及礼仪规范,充分表现出中国传
宽泛的概念,也就是大众读物,并不涵盖我们通常所 统文化对“礼 ”的重视,也带有一种等级次序,表现
言的诗词歌赋等等。《三字经》《大学 》分别是蒙学 出儒家思想人本主义、现世性、伦理性的特点。 恩、
读物和成人教育读物的经典之作 ,有一定代表性,在 从、友、恭、敬、忠等词语,由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文学、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人 涵,在用法上各有其特殊性,所以在马礼逊的译文
接受教育的过程,但整体来看他对拟译文本的选择 中,这些负载着丰富文化信息的词语在翻译上的困
仍显随意,多半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评价也带 难性,便突显出来; 词语穿越“文化网格 ”( cultural-
有武断性和主观性。 比如他认为在蒙学读物中,只 grid) 时发生的变异与“折射”( refaction) 在译本中清
有《三字经》是最有趣的,而《幼学诗 》在儿童中强调 晰可辨。
虚荣主义,《千字文 》是一种刻意的安排,《百家姓 》 父对子的“慈”源自血缘关系,子对父之“孝 ”是
也很无趣,这些都显示出他对中国文化缺乏一种善 本能之爱基础上的道德调节。而 compassion( 同情、
意的解读,并未真正理解。与他的后学理雅各相比, 怜悯) 的对象是很广泛的,看不出“慈”的对象性,也
马礼逊的中国典籍英译实践确实还处于试验期 ,在 即只对拥有血缘亲情的子女; 同时,duty 所表示的
严谨性、规范性、学术性等方面与理雅各的译本都不 “责任、义务”,又带有契约和律法色彩,这显然有异
可同日而语。 诚如他自己所言: “( 我 ) 也把孔夫子 于中国强调道德伦理而非律法的特点 。在基督信仰
的《大学》《中庸 》和《论语 》的一部分翻译成英文。 中,信徒称上帝为“圣父 ”,所以儒家伦理意义上的
但是我必须要说,我对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仍然是 父子,在译文中似乎带有基督教色彩,变成了上帝对
[2]58
知之甚少的。” 具有原罪的人的恩典式“怜悯 ”( compassion) ,是一
种由高到低的俯就; 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则是对“上
二、《译文集》翻译个案举隅
帝爱人”的回应,同时也是上帝对人的要求: “当孝
尽管《译文集》存在种种不足,但仍不减其研究 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
价值,因为这是中英语言、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场域, 以长久。”( 《旧约 · 出埃及记 》20: 12) 这种源自上
反映了两种文化初识之际的种种情状 。翻译首先是 帝律法的要求,自然是人们应当遵从的“义务 ”( du-
一种理解和阐释。通过考察马礼逊对中国典籍的翻 ty) 。
译,我们不仅能看出他对中国文学、文化的理解与接 马礼逊对“夫妇从 ”的理解,看似较为合理。 儒
受情况,也能分析异质文化是如何在译本这个小小 家对夫妻之间的要求有“在家从父”“夫为妻纲 ”,表
的场域碰撞交流,发生变形,同时也显示译者的在 现出封建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要求女性必须服
场。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根基,也是 从于男性的统治。在《圣经 》中,我们也可找到类似
主流,《三字经 》作为蒙学基础和必读书目,包含了 描述: “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
很多儒家思想义理,对它的翻译颇能显示译者对中 服主。”( 《新 约 · 以 弗 所 书 》5: 22、25 ) 但 实 际 上,
国文化的理解。 所以本文从《三字经 》译文中选取 “从”的意义更强调夫妻间关系的和睦。 儒家认为
案例作为考察对象。 “男女有别”是依于男女在天道上之差异,是对男女
例: 各自特征的肯定与尊重。此观点落实于具体婚姻生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 活中,就是要求夫妇各行其义,各得其道,达到“夫
朋,君则敬,臣则忠。 妇和顺”,由此才能在“天人合一 ”的思想观念中推
The compassion of a father,the duty of a child, 演至“上达人道之极而与天地参 ”。 同时儒家还认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1 期 · 125·

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天地之始 ”,所以夫妇和 对书中内容的评价却是: “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显


[3]517 - 520
顺也是政 教 之 始。 总 之,在 儒 家 的 观 念 中, 示出欣赏这种文字的民族,其文学品格何其低劣 ”,
“夫妇从”更侧重要求夫妇关系的和谐圆融,而非完 并且认为“一切有关中国知识的真实表述,不仅证
全是统治与顺从的关系。而基督教伦理中的夫妻观 明中国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且显示,在停滞之前,
[5]59
来自《圣经 》,源于上帝的规定,并且男女的结为婚 它所取得的进展也极其有限”。
[3]588
姻象征基督与教会的结合 ,所以丈夫的“公正 ” 此种情况的出现,有学者认为是马礼逊的直译
( justice) 其实象征着上帝掌有完全的公义,是绝对 策略造成的,是“直译的政治 ”。 马礼逊译本的“不
正义的,富有权威的; 而人间的教会则像是妻子,应 容置疑的真实性 ”源于他对“直译 ”的宣称,而译本
当“顺从 ”( obedience) 上帝的统治。 所以在夫妻观 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包括由于译者的语言水平和翻
上,虽然耶儒两家有相似的表述,但深层内涵却是不 译态度造成的误读误译,自然都在“直译 ”的旗号下
同的。而马礼逊的翻译以文化间的相似性遮蔽了差 推给原文承担。 因此“直译 ”在这里助长了英语世
异性,也显示出他解读、翻译时的立场。 界中国形象的恶化,让西方读者看到一个“真实 ”的
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对译文详作解析。 在剩余 孔子和需 要“拯 救 ”与“教 化 ”的 中 国,这 里 的“直
[5]62
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成了 译”成了矮化东方、为殖民主义张目的工具。 因
一种“慈善 ”( beneficence) ; 君主对臣子的尊敬、敬 此马礼逊在《大学 》译文前言中对自己“直译 ”的标
重,则变成“慈善、博爱”( philanthropy) ,与原意毫不 榜,实际上是一种话语权的表示,表明自己对此文本
沾边,更令人不解。原本是讲儒家礼仪之道的文字, 的真实性、可信性的占据和掌握。 巴斯奈特在谈及
在马礼逊这里,很多都变成了同情、怜悯、慈善、博爱 翻译研究应关注的问题时,也提到“译者的话语 ”
等基督教观念中的词,而中国的等级制度以及伦理 ( the discourse of translators) [6]4 ,所以这种从后殖民
道德规范,与基督教平等博爱的巨大差异,在译文中 主义角度、带有话语批判色彩的解读,也是有一定道
完全被消解了。他对于《三字经 》,对于中国的重道 理的。
德讲礼仪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同情之理解 ”,而是 不过,若把这种对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国形象
用基督教话语压制了异质文化的特性,使之归顺于 的贬低,完全归因于马礼逊个人,恐怕有失公允。虽
自己的文化。 然在译本中马礼逊对中国文学、教育、社会方面的评
韦努蒂认为翻译必然要归化异域文本,使之烙 价并不高,总体偏负面,并且在其他场合也表示过对
上本土语言和文化的印记。同时翻译的过程也是文 儒家文化并不完全理解和接受,但他对孔子以及儒
化身份的塑造过程,并且具有双重作用: “翻译在创 家典籍还是保持一定的尊重,比如他认为《四书 》,
造异域文本和文化的某个本土表现之时 ,往往同时 这是一部中国帝国最伟大的圣言书,孔夫子是一位
[2]63
也构建了一个本土主体。它深受本土某些社群的符 智者和正直的人。 这些都说明他对中国典籍、文
码、典律、利益和关怀的影响,是一个纯概念性的身 化的认识并不完全是负面的。译本中所建构的儒家
[4]365
份,同样也表明了某种意识形态的立场。” 马礼 经典及中国的形象,并非完全由马礼逊的译本所造
逊在归化儒家文本,使之基督教化的同时,也正由此 成,更重要的或许在于阐释者的态度。 那些评论显
折射出他的传教士身份,以及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 示出,在马礼逊的译文满足了他们对中国的好奇心
的意识形态。 之后,他们又以现代人、文明人以及先进文化自居,
居高临下地对中国文化肆意批判,显示出西方中心
三、《译文集》在英国的接受情况简析
主义的傲慢态度。 可以说是译本 ( 译者 ) 及其阐释
关于《译文集》,马礼逊曾表示: “我所寄到英国 者( 读者) 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形象。
的一批有关中国的片断或者样本,目的不是要在英 耶稣会士来华掀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
国刊印,因那些都只是我翻成英文时所做的练习而 潮,他们在文字中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强大、理性、完
[2]73
已。” 不过他这一习作式翻译最终还是在英国刊 美的理想 帝 国; 而 以 马 礼 逊 为 代 表 的 新 教 传 教 士
印发行,并引起了一些回应。 这本书和马礼逊编写 “通过翻译与著述,很快取代了耶稣会士,成为欧洲
[5]
的其他中文书一起寄到英国,在当时的欧洲汉学家 中国知识与中国形象的制造者 ” 。 然而此时的中
中引起关注,但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的评价似乎并 国形象已不再那么辉煌伟岸,而是需要拯救与教化
不高。当时的一篇书评,在盛赞马礼逊功绩的同时, 的低劣的国家。马礼逊的这本小册子在英国并没有
· 126·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 年第 1 期

引起人们对中国的敬仰和向往,相反却是贬低,这很 意识形态、赞助人等因素不仅仅“操控 ”( manipula-


可能是出于当时新教徒普遍对天主教传教士的敌对 tion) 着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影响了读者对译作的接
心态。米怜在回顾新教在华传教十年的历史时,就 受和解读,进而影响到对原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
曾对天主教徒颇有微词,他认为英国对中国的无知, 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曾发挥过不可忽视
相当一部分应归因于天主教徒对中国的不真实描 的作用,他们是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中国经典的
[1]22
述,以及他们著作中信息量的缺乏。 当时的评论 外译外传,传教士亦功不可没,他们成为汉学研究中
认为“天主教传教士将孔子的作品吹得天花乱坠 ”, 较早的研究者群体,为后世的专业汉学研究奠定了
在这种“不真实”的先在判定和前理解下,他们也自 良好的基础,中国文化也因传教士的向外翻译而对
然会认为马礼逊的翻译是“忠实 ”,批评耶稣会士的 西方产生影响。马礼逊作为中英直接交流对话以及
[5]
翻译是“释义 ”,是翻译的注释而非文本本身。 另 英国汉学的先驱人物,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自是不
外,当时的英国逐步走向殖民帝国,殖民主义、欧洲 言而喻。本文仅分析了的他的一部作品及少量案
中心主义的思想还是有相当的影响力,并且在一神 例,不免流于粗浅,文中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论的基督教看来,只有上帝才是唯一的真神,是最伟 仍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可能。
大的,其他都是异教,都是黑暗的王国,因而异教的
[参 考 文 献]
中国也是低劣落后的。 因此这些评价,部分地是由
当时的意识形态、普遍的思想观念决定的。 [1] 米怜. 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M]. 河南: 大象出版

除了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之外,赞助人的宣传 社,
2008.
[2] 马礼逊夫人. 马礼逊回忆录[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
也起了一定作用。在书的前言部分带有宣传和广告
版社,
2004.
意味的“告读者 ”( Advertisement) 中,出版者对此书
[3] 何光沪,许志伟. 对话: 儒释道与基督教[M]. 北京: 社会
以及马礼逊本人作了很高的评价 ,容易让不懂中文、
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不了解中国的读者对译者产生信任感 。前文在评价 [4][美]劳伦斯·韦努蒂. 文化身份的塑造[M]∥谢天振:
此书时曾提到,此书的讹误之处并不少,评价和注释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都比较随意,也欠全面和客观。 然而出版者的前言 [5] 王辉,叶拉美.“直译”的政治: 马礼逊《大学》译本析论
却对不识原文的读者的接受带来巨大影响 ,让他们 [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
19( 3) .
毫不怀疑地确信这是一份很好的值得信赖的文本 。 [6] 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M]. 3rd,ed. Shang-
赞助人的宣传夸大了译者的水平,夸大了这些译文 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的代表作用,实际上对读者形成一种误导,因而读者 [责任编辑 李继峰]


的评价基础也是片面的、不真实的。由此可以看出,

A Brief Analysis of Hor Sinic: Translations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f


Chinese by Robert Morrison
SUN Yan
( School of Literature,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Hor Sinic: Translations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f Chinese by Robert Morrison is his first Eng-
lish work after he came to China. Although the length of the book is not long,it contains a lot of things about China
and reflects Morrison’s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translation cases,
and reveals the writer’s cultural identity behind it. The comments made by English readers showed that they were
influenced by the translator and also by the ideology and patron. Both the translation ( translator) and the interpret-
er ( reader) construct the images of China in British vision at that time.
Key Words: Robert Morrison; Hor Sinic: Translations from the Popular Literature of Chinese; translation;
recept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