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6193700037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结 语

郑超麟前半生政治思想轨迹明显表现为两个阶段,以中国大革命失
败为分界点,前期信仰马克思主义,后期阪依托洛茨基主义。郑超麟的
政治思想通过他的政治主张表现出来。因此,笔者采取分阶段、分层面
的方法,对郑超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主张进行分析与评述,既有肯
定,也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因素,肯定中也有否定部分。
郑超麟在赴法勤工俭学和留俄学习时期,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抛
弃 ’
封建主义思想,接触 ’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又信仰马克思主义,参
与组建了旅欧少年共产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 9
24年至 1
927年中国
大革命时期,郑超麟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了很好的作用。郑超麟在 《 新青年》、《中国
青年》、《向导》以及 《
布尔什维克》周报发表了大量文章,对中国革命
基本问题做出了多方面论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的初步形成增
添了有益的思想元素。当然,郑超麟的理论产生在中国共产党理论水平
不高、斗争经验不足的幼年时期,产生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研究和
探索阶段。因此在一些问题上,郑超麟的认识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
不完备的,如对小资产阶级分析、对无产阶级政党掌握武装的重要性等
问题都未涉及。不过,在大革命时期,郑超麟的政治主张基本上符合客
观形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郑超麟政治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抛弃
马克思主义,信仰托洛茨基主义。以托洛茨基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
革命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 与中共完全对立的理论与主张。他不仅反
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而且也反对共产党政治主张。在抗日战争时期,郑
超麟抨击中共提倡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列宁对第一次大战中的政策
生搬硬套用来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日战争,提出了 “失败主义”抗
战观.虽然郑超麟在大革命失败后提出的政治主张严重脱离了中国实
际,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他对大革命失败原因与责任的认识,对中国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的认识,是正确的。中共早期三次 “左倾”错误
已从反面证明了郑超麟对当时一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对郑超麟前半生如何评价,这仍然是有待全面、深入研究的重大历
史课题。笔者认为,对郑超麟前半生评价涉及两个重要问题:其一、郑
超麟在大革命失败后是不是革命取消派;其二、郑超麟在中日战争时期
能否属于卖国汉奸一类。
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郑超麟以托洛茨基理论来为指导分析中国社
会和革命问题,认为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完成,要准备无产阶级革命。因
此,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反对在农村组织红军开展武装斗争。正因如
此,传统观念认为,郑超麟等中国托派提倡国民会议运动,反对武装斗
争,是对中国革命前途感到悲观失望,是取消革命,是取消主义。然而,
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如果简单依据传统的认识,认为郑超麟等中国托
派是悲观失望,不主张革命,并不能反映中国托派的真实面貌。郑超麟
等中国托派从不承认自己是取消派,认为那是强加他们的 “恶溢” 。郑
超麟说:“托派中没有人反对现实的活动和斗争” ,“俄国历史上的取消
派原名 L
iqui
dat
eru
rs,法语意即解散派,主张解散秘密的党的……没
有人主张解散秘密的党,就不能被称为取消派了” 。L
郑超麟等中国托派
虽然反对红军在农村中革命,但是和主张解散武装转向合法斗争的俄国
取消派不同,他并不主张取消秘密组织,不放弃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
斗争。虽然郑超麟对形势总的估计不符合客观实际,但不能认为他对革
命失望。历史事实表明,他并非对革命悲观失望,并非对任何革命形势
视若无睹。大革命失败后,他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他
不同意中国共产党把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认为是革命高潮;在革命
低潮时期,他主张应该在策略上组织退却,
减少牺牲,保存力量,不取消
斗争,反对盲动主义。从后来三次 “
左”倾路线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损
失惨重来看,郑超麟的认识并不错误。抗战爆发直至解放战争时期,郑
超麟也没有放弃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斗争,他是革命奋斗者,而不
是取消革命派。
托派即汉奸的说法也是不成立的。这一说法最初夹 自干明.康牛.


郑超麟回忆录》第 1
62页。

937年底 1
938年初,王明发表 《日寇侵略的新阶段与中国斗争的新时
期》、康生发表 《铲除日寇侦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等文章,认
为陈独秀领取日本津贴,所以认定 “中国的托匪和托洛茨基匪首, 在日
寇的领导下在各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就大唱其帮助日本侵略中国的
双簧戏。”后来在 1
951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里,把托派定性为反
革命,是汉奸。文中说:“托洛茨基集团,原是俄国工人运动中的一个
反对列宁主义的派别,后来堕落成为完全反革命的匪帮。托洛茨基主义
并不是工人阶级中的政治派别,而是疑惑无原则和无思想的暗害者、破
坏者、侦探间谍、杀人凶手的匪帮,是受外国侦探机关雇佣而活动的工
人阶级死敌的匪帮. ”’
诚然,有些托派分子被捕后,经不起考验,叛变投敌,公开参加国
民党的特务机关,正如中国共产党的某些不坚定分子叛变一样。但不能
因此判断整个中国托派组织变成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中国托派是反革
命组织。中国托派自成立后,直到 1 9
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在革命与
反革命的问题上,郑超麟等中国托派始终没有放弃反帝反封建和反国民
党独栽统治的立场。1 991年 《
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改正了过去认为托派
是 “匪帮”、 “间谍”、 “领取日寇的津贴”的说法。 文中说:抗日
战争时期,中国托派虽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
在宣传上主张抗日,把中国托派放在 “我们的敌人—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汉奸、亲日派的说法,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是由于当时共产国
际内流行着中国托派与 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组织有关的错误论断造成
的”。2
郑超麟等中国托派从绝对阶级斗争理论出发,反对当时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是错误的,但不能定为 “汉奸”
,他是爱国主义者。
还必须指出的是,判断历史人物不能仅以政治意识形态划分,以此

做为减否似菲评判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属于先进的革命的一方,
或属于
反动保守的一方,抑或处于中间状态的一方,
都不能机械地以政治意识
形态作为评价他们是非、高低、好坏的标准。作者认为,
对郑超麟等历
觅觅
年年
第第

卷卷
第第
11 , }

九O
no
,山


毛泽东选集)1
951
己」


IL

《毛泽东选集》1
991
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根据其所处时代的要求,只要没有叛变革命,没有
与人民为敌,应对这些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功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
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肯定其应当肯定的,否定其应当否定的。总而
言之,郑超麟不论信仰马克思主义还是托洛茨基主义,“卫家国,扶老
幼,护儿女,驱侵略,是男儿志气,责无旁托”’
的救国忧民思想是他政
治思想的基本点,贯穿其一生。

《玉尹残疾)第 8
6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