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6

分类号 学号 M201771260

学校代码 10487 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液冷服理论设计与性能测试

学 位 申 请 人 : 王佳雯

学 科 专 业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指 导 教 师 : 罗小兵 教授

答 辩 日 期 : 2020.5.27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Theoretical design and performance test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

Candidate : Wang Jiawen


Major : New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upervisor : Prof. Luo Xiaobi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May, 2020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
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
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20 年 5 月 25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20 年 5 月 25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为缓解高温环境下人的热应激以及因过度使用空调而造成的紧张能源形势,液
冷服应运而生,并逐渐从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转移到民用。液冷服系统主要由两部分
组成,其一是带冷却管路的基础服装,其二是冷源系统。本文针对液冷服基础服装进
行理论研究,探究提升液冷服性能的方法并优化冷源系统设计以延长液冷服工作时
间,对液冷服总体结构做出优化并制成成品。具体研究如下:
建立人体-液冷服-环境理论传热模型,揭示了液冷服散热量与冷却液流量、进口
水温、冷却管路长度、管路通道数、冷却液物性参数、外衣服装热阻、管路与人体接
触面积系数相关。
通过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拟仿真验证液冷服降温特性并分析冷却管路通道
数对体表平均温度与体表温度标准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四通管路具有良好的散热性
与均温性。
设计恒温水浴正交实验,探究液冷服进口水温、水流量以及管路长度(管间距)
等因素对散热量、散热效率和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水温以及管间距对
散热量和体表平均皮肤温度影响较大,水流量对散热效率值影响较大。针对不同的环
境条件,调节液冷服散热性能时,可粗调进口水温,微调水流量; 在考虑加工工艺
的基础上,液冷服管路间距宜采用 25 mm,管长约 14.4 m,水流量 800 mL/ min,进
口水温可由具体环境条件以及热源而定。
设计冷源冰实验,探究冷源系统与基础服装外隔热层对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的
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质量蓝冰作为冷源相比于冰能延长液冷服工作时长 20%,银纤
维隔热层可使液冷服工作时长延长 42%;腰包材质选用纳米气凝胶,绝热性能大大
提升,同时其疏水性能有效防止冰块融化浸湿腰包给用户带来不适。
液冷服总体结构优化并加工成形,管长 14.4m,管间距 25mm,管外径 5mm,内
径 3mm,冷却水流量维持在 800ml/min,外加银纤维隔热层,两侧松紧带设计。真人
穿着液冷服并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变化,结果表明 200g 冷源冰可持续工作 75min。

关键词:液冷服;散热量;人体热平衡;耦合模型;

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heat stress under hot environment and alleviate the tense energy
situation caused by the overuse of air conditioners,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emerged and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civil use from the special fields such as aerospace.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parts, one is the basic clothing with liquid
cooling pipelines, the other is the cooling source system. This paper conduc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c clothing of liquid cooling suits, explore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and optimized the design of cooling source system
to extend the working time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then optimized the overall system
and made them into products. Details are shown below:
Theoretical heat transfer model of body- liquid cooling garment-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Heat loss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 is related to the coolant flow rat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the length of the cooling pipeline, the number of tube channels, the physical
parameters of the coolant,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outside garment, and the contact ratio
between tube and body surface.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 were verified by three-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body- liquid cooling garment-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also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ube channels on the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Designed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ith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tank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flow rate, pipeline layout of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and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and tube spacing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heat dissipation and average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water flow rate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we could roughly adjusted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and fine-tuned the water
flow rat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Considering the garment
processing technology, it is suitable to adjust the distance between liquid cooling garment

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pipelines for 25mm, the pipe length is about 14.4m, the coolant flow rate is 800ml /min, and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Designed the experiment with ic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ld source inside the
fanny pack and the heat insulation layer outside the basic clothing on the reference working
time of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ice, the blue
ice in the same mass as the cold source could extend the reference working time of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by 20%, and the silver fiber heat insulation layer could extend the reference
working time of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by 42%. The material of the fanny pack is nano
aerogel,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performance and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users from feeling uncomfortable when the ice melts and wets the fanny pack.
Complete sets of real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were established. The pipe length is
14.4m, the pipe spacing is 25mm,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tube is 5mm,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tube is 3mm, the water flow rate is 800ml/min, and the silver fiber insulation layer
was added. Person wore liquid cooling garments and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with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with 200g ice
can work continuously for 75min.

Keywords:liquid cooling garment;heat dissipating capacity;heat balance of human body;


coupled model

I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目 录 ............................................................................................................ IV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冷却服概述................................................................................................. 3

1.3 液冷服国内外研究现状 ............................................................................ 9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2 人体-液冷服-环境传热理论模型 .............................................................. 15

2.1 人体热平衡............................................................................................... 15

2.2 人体内部产热机理 .................................................................................. 16

2.3 人与高温环境换热 .................................................................................. 20

2.4 液冷服散热............................................................................................... 24

2.5 本章小结................................................................................................... 29

3 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拟仿真 .............................................................. 30

3.1 人与高温环境模拟仿真 .......................................................................... 30

3.2 人体-液冷服-环境耦合模拟仿真 ............................................................ 35

3.3 本章小结................................................................................................... 42

IV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液冷服性能影响参数实验研究 ................................................................ 43

4.1 性能测试台架构成 .................................................................................. 43

4.2 实验目的及步骤....................................................................................... 47

4.3 结果与讨论............................................................................................... 49

4.4 本章小结................................................................................................... 56

5 液冷服总体结构优化................................................................................. 57

5.1 液冷服原理............................................................................................... 57

5.2 液冷服构成............................................................................................... 58

5.3 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实验研究 .............................................................. 62

5.4 液冷服真人测试....................................................................................... 67

5.5 本章小结................................................................................................... 69

6 总结与展望................................................................................................. 70

6.1 工作总结................................................................................................... 70

6.2 工作展望................................................................................................... 71

致 谢 ......................................................................................................... 72

参考文献 ......................................................................................................... 73

附录 I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78

V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世界上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口工作和生活在热带气候之中[1],通常高温环境定义
为 35 ℃以上生活环境与 32 ℃以上工作环境[2]。高温环境随处可见,如图 1-1,自然
高温环境多集中于我国南部地区,合肥、杭州、武汉、南昌等地夏季平均最高体感温
度超过 40 ℃,给户外农民务农以及交警执勤带来严峻挑战;工业高温环境主要是由
于封闭环境内的燃料燃烧以及机械摩擦产热所造成,如工厂锅炉车间及焊接现场温
度经常处于 50~70 ℃,火灾现场温度更是高达 80 ℃[3]。

图 1-1 高温工作环境

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中,轻则体温上升,心情烦躁,影响
工作效率;重则出汗增加,心率加快,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而使大脑中枢供

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血相对不足造成注意力下降从而诱发事故;更有甚者体内代谢失衡,水盐不平衡造成
中暑昏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亡[4,5]。在一些特殊行业如航空航天及医疗卫生领
域,由于外界环境复杂,宇航员或医务人员都必须穿着全封闭式防护服,尤其在此次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务人员由于长期穿着防护服而造成大量出汗,人体热量无
法及时排出在体内不断蓄积,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及身体健康情况堪忧。
缓解工作人员热应激是健康工作的保证。有两种方式可减轻高温工作人员热应
激,一种是室内空调另一种是微环境冷却。对于封闭空间而言,常选择室内空调。对
于户外开放空间,则采用微环境冷却。

1.1.2 研究意义

研究高性能冷却服满足高温工作者需求迫在眉睫。在航空航天领域,太空环境中
的强辐射、高真空、剧烈的温度变化使航天员舱外活动受限并对人员生命造成威胁。
经试验验证,宇航员舱外活动产热量的 75%~80%可经由液冷服系统排出,对解决航
天员的散热问题成效显著[6];在医疗卫生领域,有研究表明,在液冷服(LCG)基础上
设计的服装可有效缓解外周神经炎疼痛[7]并能减轻胸椎脊髓损伤患者在运动中的疼
痛感[8];对矿工,炉前工,焊接工等长期工作在闷热枯燥环境中的特殊工作人员,个
体冷却服能帮助其降低体温,使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相对舒适的状态,减少因热应激
造成的工伤;对夏季高温天气下执勤的交警、测绘人员、环卫工人、站岗军人,个体
冷却服能有效减缓其在酷热岗位上的热冲击,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在高温天气有外出
需求者以及由于停电等原因无法使用空调的普通群众,个体冷却服能确保其免受高
温折磨,有效避免中暑、晕厥。
随着家用空调的普及和人们对舒适性的需求,全球室内空调能耗值持续上升,个
体冷却服能有效缓解高温下能源紧张形势,从对整体空间的降温缩小到针对个体微
环境的降温,并有可能与空调系统协调工作,升高空调温度设定值从而达到节能效
果。有研究表明,当空调温度设定值从 22.2 ℃升高到 25 ℃时,能减少 29%的能源消
耗[9]。个体冷却服因其提供微环境冷却从而降低空调能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
逐渐从特殊领域转向民用。服装作为人体的“第二层皮肤”,其结构、材料、性能、
着装舒适度以及外观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市场上相关冷却服售价高昂让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普通群众望而却步,开发出实惠高性能且舒适的冷却服意义重大。

1.2 冷却服概述

冷却服是指利用气体、液体、相变材料等冷却介质对服装下局部环境进行温度调
控减缓高温环境下人体热应激的特殊服装[10]。冷却服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依据冷却
介质不同,冷却服划分为气冷服、液冷服、相变材料冷却服和混合式冷却服。根据冷
源的供应形式不同,冷却服可划分为压缩式冷却服、相变冷却服、微型风扇冷却服、
热电冷却服。根据覆盖方式不同,冷却服又可划分为全身式冷却服以及局部式冷却
服。全身式冷却服遍布全身体表(除头、手、足以外)
,局部式冷却服种类繁多,市
场上最常见的局部冷却服为冷却背心,其他还有冷却手套、冷却头盔等[11]。在此,我
们按冷却介质分类法对冷却服装的特点进行分析。

1.2.1 气冷服 (Gas Cooling Garment, GCG)

排汗是人体最为有效而原始的散热方式,研究表明 1L 汗液蒸发带走人体热量约
为 2400 kJ[12]。气冷服有助于增加服装微环境下空气流通,从而达到降温以及增强汗
液蒸发,提高人体热舒适性的目的。
气冷服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组成部件包括内衬、外衣、空气压缩机、通风管路。
按冷风吹向人体表面的形式不同分类,气冷服分为管道式气冷服和服装透过式气冷
服。管道式气冷服[13]如图 1-2 左所示,服装本体一般由两层织物组成,内层透气布料
与外层不透气材料,其原理是:经压缩机预冷后的冷空气由涡流管送入遍布周身的气
冷管道系统并由此排入服装内, 使空气间发生对流热交换以及增加汗液蒸发带走人
体部分散热量,达到降温效果。服装透过式气冷服是在基础服装的前后分别布置一个
气囊,内衬上布满微型孔, 冷空气由压缩机送入气囊,透过微型孔流向人体皮肤,
从而带走身体的部分热量, 最后热气流通过开口处(袖口、领口等)排向外界环境。
刘静等人[14]对气冷服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该空气冷却服只有一层织物,该层服装安
装有微型风扇阵列,利用叶片旋转加速服装下空气流通,从而增强散热,如图 1-2 右
所示。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2 管道式气冷服(左)
,微型风扇阵列冷却服(右)

气冷服的优越性在于:空气流动带动皮肤表面汗液快速蒸发,汗液汽化吸走人体
多余热量,并和皮肤进行潜热热交换,达到降温效果。冷空气在服装中发生对流,和
着衣者进行显热热交换,从而使皮肤表面温度降低。此外,制冷介质为空气,可源源
不断从自然界中获取,大大延长其工作时间,节约成本且对环境无任何危害。但是气
冷服同样存在许多缺点:1)着装者携带压缩机很不方便,其机器运转过程中带来较
大噪音及振动,给用户带来不适。2)气冷服在增强人体汗液蒸发速率的同时还会对
人体排汗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冷却效果大大降低[6]。3)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到一
定程度,气冷服无法实现制冷效果,无法运用于极高温度下的特殊工作领域。

1.2.2 液冷服 (Liquid Cooling Garment, LCG)

液冷服一般由带冷却管路的基础服装、冷源系统组成,实物如图 1-3(Veskimo
与 Compcooler 公司研发成品)
,基本原理为微型冷源装置制造出的低温载冷剂液体
通过缝制于服装内的循环管路与人体皮肤进行热量交换,降低人体表面温度,缓解因
高温而引发的热应激。液冷服中的冷却介质常选用水、乙二醇或其混合溶液等[15]。
液冷服根据服装覆盖范围的不同有全身式液冷服、背心式液冷服、液冷头盔、液
冷手套等,其中全身式液冷服以及背心式液冷服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管式液冷服和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多管式液冷服。多管式液冷服应用较广,由于冷却管路分为几支路,减小了其流动阻
力,增强了散热,稳定性也大大提高[16]。
液冷服根据冷源装置的不同分为压缩式液冷服、热电液冷服、冷源冰液冷服等。
压缩式液冷服一般外接冷源装置,通过压缩机制冷,冷却液流经服装内循环管路带走
人体产生的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为防冷却液温度过低冻伤皮肤,一般压缩式液冷服
循环管路位于内层基础服装与外层隔热服装之间,呈现类似于“三明治”结构[15]。压
缩式液冷服制冷效果明显,能很好地应用于特殊领域并保持长时间有效运行,但是其
携带不够方便且伴随一定噪音。冷源冰液冷服一般采用腰包或背包形式,包内放置冰
袋,冷却水置于其中并与冰袋内的冰盒进行热交换,移动电源供能并由微型泵驱动降
温后的冷却液流经服装内的循环管路与人体发生热交换并依次循环往复运行。相对
于压缩式液冷服,冷源冰液冷服重量大大减轻,经济实惠且制冷效果良好,但是运行
时间受到冰盒大小限制。实际上冷源装置内的冰盒利用现有冰箱即可储备并随时替
换。热电液冷服是基于帕尔贴效应发展起来的,以热电制冷装置为基础,冷却液经由
水泵流向服装内循环管路实现降温目的。热电制冷装置主要由散热器、导热器、热电
制冷器组成,导热器安装于热电制冷器冷端,导热器内部有多个液体流道,液体流道
内部填充高通孔率泡沫金属材料;散热器置于热电制冷器热端,选用热管与风机组合
的方式进行散热。山东大学曹琳琳等[17]将热电制冷技术推向个体冷却领域并取得有
效进展,其研发的热电液冷服、热电制冷头盔能有效带走人体多余热量,提高人体热
舒适性。

图 1-3 液冷服实物图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作为冷却服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产品, 液冷服具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1)液冷
服制冷效果突出,能供给较高的冷负荷并将人体所产生的大量热带出体外;2)易于调
节,液冷服进口水温以及冷却液循环速率可以根据外界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做出相应
调节,随着服装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依据人体各项生理指标参数
自动调节液冷服性能参数;3)工作时间长,与其他被动式冷却服相比,其工作时间大
大延长,且不同种类的冷源装置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领域;4)液冷服冷却管路可延
伸至头部,头部也是人体散热量多的部位之一,冷却管路布置在头盔中可对头部进行
冷却,这是气冷服无法实现的。当然,其作为未来智能化服装的发展方向, 还有很
长的路需要走,压缩液冷服虽然制冷效果突出,但是其制冷装置重量大,携带极其不
便,增加着装者负担,降低穿着舒适度,冷源冰液冷服工作时长难以保证,需要随时
更换,热电液冷服虽然优势多多,但是其制冷装置复杂,售价高昂不易普及。移动式
冷源液冷服,受连通管路自身的长度限制,用户无法自由活动;而固定式液冷装置,
背包或腰包无疑给人体增加了负担,影响了着装者舒适性。

1.2.3 相变冷却服 (Phase Change Cooling Garment, PCCG)

相变冷却服是利用服装内部或夹层中相变材料发生相变使人体降温的一种被动
式冷却服,相变材料通常为冰、干冰、凝胶、微胶囊相变材料等[18,19]。相变材料的温
度一旦超过所对应的相变点即会发生相变,吸收大量潜热来降低着衣者体温。相变冷
却服(如图 1-4)的正面和背部并列装有多个降温口袋。在使用降温袋前,需要将其
放置在冷环境中储存能量,使用时再将其取出放入服装上相对应的口袋中。当冷却袋
能量释放完后,必须重新将其置于冰箱等处储能。相变冷却服降温效果取决于冷却介
质本身,不同的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带走的热量不同。通常,相变冷却服的冷却作
用时间为 2~5h[20]。
根据有关研究,橄榄球运动员在热身时穿着相变冷却服,在不影响体能指标的前
提下,核心温度相对不穿时降低 1.3 ℃,热舒适性得到有效提升[21]。有科研人员曾试
图在服装夹层中装入相变材料[22],使之成为一套整体,但是当其使用超过一定时间,
相变材料完全相变后则失效,相变冷却服的有效工作时间受到很大限制。相变冷却服
工作时间与材料相变潜热大小以及相变材料分量有关,潜热及分量越大,工作时间则

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越长。

图 1-4 相变冷却服

相变冷却服优越性在于结构设计简单,直接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过程吸热而
无需像气冷服和液冷服一样安装单独的制冷设备,较易穿脱且冷却效果良好。其缺点
是冰和干冰的相变点比较低[23],如果直接使用这些低相变点的相变材料与人体直接
接触将导致人体过冷影响着装者舒适性。相变冷却服需要保证按时更换降温袋以使
其正常工作,否则将导致人体产热增加并对汗液的蒸发散热造成不良影响,多口袋结
构甚至密封结构更换相变材料使相变冷却服重复利用率低。此外,以石蜡、十六烷、
十八烷为相变材料的相变冷却服安全性上存在隐患,有机相变材料含有剧毒,长期使
用用户健康堪忧。另一方便,由于相变材料直接置于服装中导致相变冷却服透气性较
差,妨碍汗液蒸发,反而对人体正常散热造成不良影响。

1.2.4 混合冷却服

混合冷却服,包含气冷服、液冷服、相变冷却服中两种或三种方式。如图 1-5 所
示为微型风扇与相变材料混合式冷却服,在兼具气冷服与相变冷却服优势的同时,也
存在两者的缺陷[24]。

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5 混合冷却服

由此,综合上述四种冷却服利弊如表 1-1[15,25],我们可以看出液冷服不仅拥有良
好的冷却效果而且能够保证服装的舒适性与着衣者的安全性。随着液冷服研究的深
入,目前液冷服的可持续工作时间有了很好的改进,将以往的背包式液冷服中的背包
改成腰包,不仅减少了其总体重量,更能使着装者行动自如。因此,本文选用液冷服
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表 1-1 三种冷却服性能比较

研究参数 气冷服 液冷服 相变冷却服 混合冷却服

冷却能力 较弱 较强 中等 中等

续航时间 长 中等 短 短

安全性 中等 强 低 中等

可靠性 低 中等 中等 中等

重量 中 中 中 重

成本 中 低 高 高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液冷服国内外研究现状

冷却服的概念最早兴起于国外,早期液冷服等冷却服装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1962 年,为给飞行员身体散热避免热应激,Burton 和 Collier[26]共同设计研制出第一
件人体冷却服同时是世界第一件液冷服,应用于英国皇家航空研究中心。20 世纪 60
年代末,为协助完成 APOLLO 登月计划,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27,28]设计研制出一
种液冷式舱外航天服,该服装夹层内缝制有 40 根塑料管构成的循环管路,研究表明,
该液冷系统可承担 400~500 kcal 的热负荷。20 世纪 70 年代后,个体冷却系统得到
了充分发展,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航空航天,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军用、航海、采矿、
炼钢、医疗等领域。各国逐渐关注个体冷却系统并展开广泛研究。
在传热模型研究方面,2000 年,张万欣等[29]建立舱外航天液冷服散热理论模型,
并分析了液冷服各参数(管长、管径、流速、进口水温)对散热量的影响。该传热模
型截取液冷服微元管路段分析,无法模拟实际情况下人体三维温度分布。2015 年,
罗小兵团队[30]用改进型暖体假人模型测试了液冷服,并用热阻分析法得出,冷却水
与环境之间的热阻相对于冷却水与皮肤间热阻受冷却水流量影响更大,并提出进口
水温与出口水温相等时结束作为一种衡量液冷服工作持续时间的方法。同年,该团队
利用 FLUENT 对液冷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31],探究冷却液进口水温、流量、管距、
人体代谢率对液冷服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水温、管距、人体代谢率与人体体
表平均温度呈线性关系,代谢率每增加 100 W/m2,体表平均温度增加 4 ℃;进口水
温每增加 1℃,体表平均温度增加 0.5℃;管距每增加 5mm,体表平均温度增加 1.25℃,
而冷却液流量大小对体表平均温度并无明显影响。该人体-服装-环境模型可得到人体
三维温度分布,但是简单的把人体当做面热源处理,与实际情况是存在差异的。
在液冷服实验研究方面,2003 年非典型肺炎肆虐全国期间,中国航天医学工程
研究所利用国家 863 高科技项目中的航天液冷服技术研制出医用液冷服,并赠予非
典定点医院(小汤山医院以及解放军 309 医院)医护人员。该套医用液冷服重约 4kg,
通过在头部、躯干以及胳膊等部位布置水循环管路,使冷却水流经全身带走热量,缓
解医护人员闷热感,提升工作效率[32]。2004 年,芬兰科学家 J. Smolander 等[33]设计
了一种轻型冰背心(约 1kg)用于火警防护服中,实验发现穿着其在高温环境下运动,

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人体心率降低 10 beats/min,出汗量减少 13%,体表温度显著下降,该新型服装带走


人体热量高达 58%,有效减轻高温工作人员的热紧张,延长有效工作时间 10%。2019
年, Faming Wang[34]等人开发出了一款混合式个人降温服(HYB)和一款水冷服(WCS)
用于吉祥物演员。测试室外湿热环境下吉祥物演员适度活动时的实际降温效果。在整
个 60 分钟的试验中,混合式个人降温服和水冷服都成功地阻止了吉祥物演员核心体
温上升到 38.0℃,使平均皮肤温度维持在 36.5℃以下。此外, HYB 和 WCS 减少汗液
分别约 34.2%以及 46.0%,人体心率分别下降 12 beats/min 到 20 beats/min,生理压力
指数和知觉反应大大提高。但试验接近尾声时,WCS 的冷却性能显著恶化,吉祥物
演员需在休息期间更换冷却源以确保 WCS 套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仍能带来明显的
身体冷却效果。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验证液冷服的降温效果以及液冷服穿着与否对人
体生理指标的影响,缺乏对液冷服影响参数的研究,如冷却液流量、进口水温。对液
冷服性能影响参数的研究能指导该套液冷服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参数设置使之保持
较好的降温效果,为后续优化做铺垫。
在液冷服结构优化方面,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冷却液的制备,2011 年,王亮等[35]
提出将潜热型功能热流体作为液冷服的冷却液,并研究其散热性能。结果表明,该潜
热型功能热流体相比于水,液冷服散热能力大大提高,流量可适度减小从而使泵功耗
减少,提高航天员热舒适性。2013 年,金敬业等[36]研究蓄冷式简便液冷服中不同蓄
冷物对液冷服工作时间影响,液冷服中循环介质为水,冷源为固态冰,冰盒与水热交
换使水温降低,流通全身,带走人体热量。实验结果表明,水及吸水冰晶蓄冷均因水
温下降过快而使持续时间不够,当冰盒间隙中加入质量分数 10%,相变温度 25℃的
相变微胶囊乳状液时,有效冷却时间能达到 110min。2015 年,Grazyna Bartkowiak[37]
等人再次提出一种液冷服装结构设计方法,采用特殊的多层针织面料将液冷管路固
定其中使之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为后来的液冷服结构设计提供指导作用。2017 年,
Grazyna Bartkowiak[38]又再次将液冷服并用真人实验,得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恒温
箱温度为 30℃,相对湿度 40%,空气流动速率 0.4m/s),穿着该液冷服的人体平均皮
肤温度、微气候下人体生理参数、人体主观评价均优于未着液冷服情况。近几年,随
着纳米材料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尝试将纳米材料应用于液冷服中。2016 年,王涛
[39]
等人尝试将 TiO2 纳米流体作为液冷服中冷却液。利用暖体假人模拟人体散热如图
1-6 所示,以水为参考,分析 TiO2 纳米流体液冷服的散热、温控、能耗性能。实验表

1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明,流体进口温度、质量流率、纳米颗粒体积分数均对服装性能有所影响,通过合理
匹配这些因素的含量,得出当流体进口温度为 15℃,质量流率为 1000~1400 g/min,
TiO2 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为 2%时,该液冷服泵功耗相对于水冷服下降 20%~30%,散
热能力比水冷服提高约6%。

图 1-6 暖体假人测试系统及液冷服管网结构

部分研究集中于服装面料的选择,尤其是液冷服内衬材料。2006 年, Huantian
Cao 等[40]从液冷服服装材料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服装布料需具备良好的导热性、透
气性以及舒适的触感。研究 18 种不同纤维含量、不同结构、不同厚度的织物,通过
测量热阻、蒸发阻力、排汗和吸水性,探讨它们作为液冷服内层布料的适用性并从中
寻找最优材料。2016 年,Science 杂志上的一篇纳米多孔布料引起广泛关注,Hsu, P.
C.等人[41]将辐射制冷与人体服装相结合,采用纳米多孔聚乙烯(nanoPE)材料,以服
装透气性、吸水率、耐磨性指标为参考,对服装材料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相对普通
棉布,纳米多孔聚乙烯面料使皮肤温度降低 2.7℃,经舒适性改进后的面料使皮肤温
度降低 2℃。2018 年, Liu, Rong 等人[42]研发出一种采用纳米孔结构超高分子聚乙烯
(UHMWPE)/聚酯复合材料面料,该面料作为服装面料,具备优良的耐磨性及透气性。
然而,有关液冷服外隔热层的研究很少,隔热层能有效降低辐射,在高温环境中显得

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尤为重要。
关于液冷服管路布置,研究相对较少,2010 年, Dong-Eun Kim & Karen LaBat[43]
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液冷头套管路进行了结构优化,使之更符合人体头部形状,如
图 1-7。该液冷头盔管路布置经过改进后更符合人体生理学结构,然而有关人体其他
部位的液冷服管路设计仍为空白,2014 年,波兰 Grazyna Bartkowiak[44]等人设计了一
套双通道液冷服如图 1-8,用于高温工作者。通过测试人体皮肤温度、心率等生理参
数以及主观热感受,证实当冷却液温度为 19℃,流率为 0.9 dm3/min 时,该液冷服能
有效缓解热紧张。该双通道液冷服在单通道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然而具体的管路布
置如管间距、管通道数等参数设置仍缺乏科学依据。

图 1-7 液冷头套

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8 双通道液冷服[44]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液冷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测试人体有无液冷服时皮肤温
度、心率、热感觉的变化,以此证明液冷服确能保持高温下工作,并缓解人体热不适。
近几年出现了对液冷服冷却液及服装面料的改进,但是缺乏对液冷服管路结构布置
的优化,对液冷服影响参数的分析仅仅局限于数值模拟,而缺乏实验的有效验证。对
于人体-服装-环境的传热过程,将人体等价为面热源或者恒温的做法,并不能完全反
应人体的真实情况。部分高性能液冷服售价昂贵,仅限于特定领域而无法惠及大众,
市场迫切需要一批价格低廉,同时保证人体热舒适性的液冷服。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本文核心目标是探究影响液冷服性能的参数指导结构化设计,对液冷服从特殊
领域推广到民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图 1-9 为技术路线图,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液冷服理论研究,以现有人体热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传热学、流体力学、
纺织学等相关学科基本原理,建立完备的人体-液冷服-高温环境传热理论模型并分析
各环节间的换热方式。
(2)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拟,利用现有软件 THEUSE-FE 分析裸体假人处
于高温环境时的生理反应,包括血液流动、呼吸作用、汗液蒸发、血管扩张、寒颤、
出汗等复杂生理活动,并得到对流换热系数、血液灌注率及动脉血液温度等,这些参

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数将作为人体-液冷服-环境耦合模型的输入值。建立简易人体-液冷服-环境几何模型,
划分非结构网格,导入 COMSOL 进行数值传热分析,验证液冷服的降温属性以及分
析冷却管通道数对体表平均温度以及体表温度标准差的影响。
(3)搭建液冷服性能测试实验台架,恒温箱中利用自制暖体假人设备模拟高温
工作者工作状态,以恒温水浴为冷源装置研究不同进水温度、水流量、管路布置对液
冷服散热量、散热效率以及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工作条件。
(4)搭建液冷服时长测试台架,恒温箱内放置暖体假人,以冰块作为冷源装置
并放入腰包中,实验测试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并探究冷源种类与外加隔热层对液冷
服工作时长的影响。
(5)液冷服总体结构设计优化,主要包括液冷服冷却管路布置、管路缝制工艺、
服装面料及管路材料选择、冷源装置选型、腰包设计、外加隔热层。优化后的液冷服
制成成品,用红外热像仪监测真实人体穿着液冷服时的温度分布。

图 1-9 技术路线图

1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人体-液冷服-环境传热理论模型

本章通过热平衡方程揭示了人体-液冷服-环境传热模型三大部分,即人体内部产
热(包括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人与高温环境换热(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蒸发散热、呼吸散热)、液冷服散热。详述各部分传热机理并合理简化模型,为后文
模拟仿真提供理论指导。

2.1 人体热平衡

为维持机体核心温度恒定,人体-液冷服-环境模型中,人体内部产热、人与高温
环境换热、液冷服散热三者需要达到平衡。人体内部产热即人体新陈代谢产热,人与
环境换热可分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呼吸散热、汗液蒸发散热,液冷服散热,
如图 2-1 所示。
当人体-液冷服-环境达到热平衡时,人体蓄热率为人体内部产热值与各项热损失
的差值,如方程式 2-1[45],

qs   qm  w   (qconv  qcond  qr  qe  qres )  qw (2-1)

式中,qs 为人体蓄热率,稳态时值为 0,qm 为单位面积人体新陈代谢产热,w 为 人


体所做机械功,无对外做功时值为 0,qconv 为人体与环境之间单位面积的对流换热量,
qcond 为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导热散热,占比小于 1%,qr 为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辐射散热,
qe 为人体汗液蒸发散热,qres 为人体呼吸散热,qw 为液冷服散热量。由于高温环境中
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对流换热量 qconv 与辐射散热量 qr 通常为负值,其他量
均为正值。

1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1 人体热平衡

2.2 人体内部产热机理

2.2.1 生物传热方程

人体内部产热机理十分复杂,研究一般基于简化模型,其中最常用的便是 Pennes
模型,该模型表明生物组织传热分为组织间热传导、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如式 2-2
所示[46].

 2T w T T
k(  )  qm  blbl cbl (Tbl ,a  T )   c (2-2)
r 2
r r t

式中,k 为热传导率,w 为无量纲参数,圆柱体时值为 1,球体时值为 2, bl 为血液

密度,通常为 1000 kg/m3,Cbl 为血液恒压热容,通常为 4180 J/Kg/K,bl 为血液灌注

率,Tbl,a 为动脉血液温度,  为组织密度,c 为组织比热容,r 为组织半径,qm 为组

织新陈代谢产热。

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2.2 人体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体内进行物质转化且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种是异化作用,机体分解自身成分,释放其中的能量,供机体
生命活动需要,最后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另一种为同化作用,机体不断从外界环境
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机体自身成分,并储存能量。因此,新陈代谢是一个物质与能
量交换的过程,本研究为人体位于高温环境下的散热过程,更关注人体与环境间能量
的转换。人体新陈代谢率 qm 指人在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其大小随性别年龄而变
化,一个健康的成年人 (男性:年龄 30 岁,身高 1.75 m,体重 70 Kg,体表面积 1.84
m2) 保持舒适状态站立时的新陈代谢率约为 70 W/m2 (act=1.2 Met) 表 2-1 为我国正
常人体能量基础代谢值[45]。

表 2-1 正常人体能量基础代谢值 (单位:W/m2)

活动强度 能量代谢

W/m2 met

躺着 46.5 0.8

静坐休息 58.1 1.0

站立休息 70 1.2

坐着活动(办公室、学校、实验室、住房) 70 1.2

站着活动(实验室、轻劳动、买东西) 93 1.6

站着活动(营业员、机加工人、家务劳动) 116 2.0

中等活动(修理汽车、重机械加工) 165 2.8

2.2.3 人体血液循环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体内调节机制会对高温环境做出相应反应[47]。图 2-2 为人体


热调节系统流程图。人体体温调节系统主要由效应器 、体温调节器、外周和中枢温
度感受器 3 部分构成。由控制论知,这是一个基于负反馈原理的闭环式控制系统。图
中,T0 为基准温度,Tsk,m 为皮肤平均温度,Thy 为下丘脑温度,在该系统中,体温(下

1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丘脑温度和皮肤温度)为控制量, 温度感受器将感受到的信号集中到体温调节中枢进
行处理, 驱动相应的效应器工作,产生生理性体温调节反应,如寒颤、流汗等[4]。

图 2-2 人体温度调节系统

当人体置于热环境中时,体表血管会出现反射性扩张,此时皮肤血流量增加,皮
肤温度相应升高,血液循环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对人体内部散热至关重要。血液
循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央血池 Tbl,p、动静脉间热交换 CCX、组织节点间热
交换[48],详见图 2-3。

图 2-3 血液循环过程

相邻动静脉血管间热交换如式 2-3[48,49],

1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Qx  hx (Tbl,a  Tbl,v ) (2-3)

式中,hx 为动静脉换热系数,Tbl,a 为动脉血液温度,Tbl,v 为静脉血液温度。


动静脉血液温度计算式如式 2-4 至 2-5,

Tbl ,v 
  TdV
bl
(2-4)
  dV
bl

bl cbl  bl dV  Tbl , p  hx  Tbl ,v


Tbl ,a  (2-5)
bl cbl  bl dV  hx

中央血池温度计算式 2-6,

bl cbl  bl dV j


 j [
bl cbl  bl dV j  hx, j
 bl cbl  T bl dV j ]
Tbl ,p  (2-6)
( bl cbl  bl dV j )2
 j [
bl cbl  bl dV j  hx, j
]

式中,j 为人体部位,j=1,2…15。
其中,血液灌注率为热中性条件下基础血液灌注率与调节值之和,如式 2-7,

bl =bl,0 +bl (2-7)

引入参数   bl cblbl ,由于冷热环境的影响,血管收缩舒张使血液灌注率变化,

从而引起  的变化,如式 2-8,

 '0  adl , j  DI
 ' =   dVsk   Dl /50
 2(T T0 )/10 (2-8)
1  acs , j  Cs  e

人体各部位血管收缩系数 adl,j 与舒张系数 acs,j 大小以及基础血液灌注率参考 Fiala


在 1997 年发表的论文[49],引入参数 SBF 作为当量皮肤血流率,单位 m3/s。

' 1
bl cbl 
SBF=   dVsk (2-9)
bl cbl

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血管扩张系数 Dl 理论计算式如式 2-10 所示,


Dl  16  [tanh(1.92  Tsk , m  2.53)  1]  Tsk ,m
(2-10)
30  [tanh(3.51  Thy  1.48)  1]  Thy

式中 Tsk ,m 为人体平均皮肤温度与调定点差值,Thy 为人体下丘脑温度与调定点差值。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率 Sw 计算式如式 2-11 所示,一般而言,人体汗液量存在一


定限制,不超过 30g/min[50]。
Sw  [0.65 tanh(0.82  Tsk ,m  0.47)  1.15]  Tsk , m
(2-11)
[5.6  tanh(3.14  Thy  1.83)  6.4]  Thy

2.3 人与高温环境换热

人与高温环境的换热过程包括:导热传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蒸发换热、呼
吸散热。

2.3.1 导热传热分析

人体站立时与地面接触面积十分小,且一般都穿鞋,人与地面热传导可忽略不计。
液冷服系统中保证内衬与管外壁、管外壁与外衣间紧密接触,人体皮肤与内衬外侧间
导热交换量是极低的,因此一般是可以忽略中间空气层热传导热流[15]。

2.3.2 对流换热分析

对流换热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流动起因、流动状态(层流或湍流)、流体物理
特性(导热系数、密度、粘度、比热容)、换热表面大小、形状、粗糙度、表面边界
条件等[51]。人体与环境间的对流换热是自然对流与强迫对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对于液冷服系统,外衣与环境间的对流热通量 qc-env 可用公式 2-12 计算[52]:

qcenv  hc,env (Tsf  Ta ) (2-12)

2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hc,env 为对流换热系数,Tsf 为外衣表面平均温度,Ta 为环境温度。


Fiala 在 1998 年提出了 hc,env 的计算式 2-13,人体不同部位对流换热系数值均不
同,具体数值见表 2-2 所示[49]。

hc ,env  anat Ta - Tsf  a frc  va ,ef  amix (2-13)

式中,anat 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afrc 为强迫对流换热系数,amix 为混合换热系数,


va,ef 为有效空气速率,m/s。

表 2-2 人体各部位换热系数值[49]

人体部位 hc,env [W/(m2  K]

anat afrc amix

头部 3 113 -5.7

脸部 3 113 -5.7

颈部 1.6 130 -6.5

肩部 5.9 216 -10.8

胸部 0.5 180 -7.4

腹部 1.2 180 -9.0

手臂 8.3 216 -10.8

手 8.3 216 -10.8

腿 5.3 220 -11.0

足 6.8 210 -10.5

2.3.3 辐射换热分析

人体与环境间会存在辐射传热,遵循斯特藩-玻尔兹曼(Stefan-Boltzmann)定律[53]:

Qr  f ef f cl  [Tog  273.15   (Trad  273.15) 4


4
(2-14)

式中, f ef 为有效辐射面积系数,人为站立姿态时值为 0.77,fcl 为服装面积因子, 

2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为外表平均发射率, 为 Stefan-Boltzmann 常量 σ=5.67 10-8 W/(m 2  K 4 ) ,Trad 为环境

平均辐射温度,Tog 为外衣表面温度。
实际上,人体与环境辐射换热的温差值较小,这里我们可以将四次方温差换成线
性温差[54],如式 2-15,

Qr =f cl hr (Tog  Trad ) (2-15)

其中辐射换热系数 hr 由式 2-16 确定[48]:

(Tog  273.15)4  (Trad  273.15)4


hr  5.67 10 f ef 
8
(2-16)
Tog  Trad

则辐射热阻计算式如式 2-17,

1
Rr  (2-17)
f cl hr

对于外表平均发射率𝜀,要考虑服装与人体两种因素,Mitchell 由实验得出人体
皮肤表面的发射率在 0.99 以上,通常情况下,人体皮肤表面的发射率可取为 0.99 [55]。
对于环境平均辐射温度,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量,它是将人体处于均匀温度封闭空间
内的辐射换热量与处于开放空间的辐射换热量相同时封闭空间的温度作为环境平均
辐射温度。这里,我们将环境温度 Tair 作为环境平均辐射温度 Trad。

2.3.4 蒸发换热分析

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相变过程,液体表面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缓慢的
汽化过程。蒸发的速度与液体温度、表面积及水分子密度等有关[56]。
当处于高温环境中时,机体通过不断分泌汗液增加蒸发散热量达到维持人体生
理平衡,而汗液蒸发到环境中往往会经过中间服装层,当皮肤完全被汗液润湿时,汗
液从体表吸收汽化潜热而变为水蒸气,随后,水蒸气分子进入周围的空气层中,其扩
散速率受皮肤表面气体边界层中水蒸气浓度梯度的影响,而浓度梯度又受到体表水
蒸气分压力与空气分压力之差的影响,且与之成正比。则人体完全被汗液润湿时的蒸
发热损失 qe 表达式如式 2-18[57],

2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qe  he ( Psk  Pair ) (2-18)

式中,qe 为人体最大蒸发热损失,he 为蒸发换热系数,Psk 为人体皮肤平均温度下饱


和水蒸气的分压力,Pair 为周围空气分压力。
人体蒸发热损失 qe 与蒸发传热系数有关,如式 2-19,

1
he 
1 (2-19)
 lay R cl ,lay 
f cl  hc ,env  LR

式中,he 为蒸发换热系数,LR 为 Lewis 常量(标准海平面大气压下为 0.016 ℃/pa),


Rcl,lay 为服装层热阻。
蒸汽质量损失与蒸发散热关系如式 2-20[58],单位面积质量损失包含两个部分,
单位面积汗液损失与水分扩散热损失,

qe m 1 m 1 Psk , sat  Psk


    sw   (2-20)
H O
2
t Ask t Ask H 2O R e, sk

式中, H 2O 为水汽化潜热,取值 2256 KJ/kg,Ask 为皮肤面积,Psk,sat 为饱和水蒸

气分压力,Re,sk 为皮肤渗水系数,取值 333.33 m2Pa/W。


皮肤表面实际水蒸气分压力 Psk 计算如式 2-21,皮肤面积系数 ask 与汗液分布系
数 asw 具体数值参考 Fiala 在 1997 年发表的论文[49], Sw 计算如式 2-11。

msw H 2O Psk , sat


(    he Pair )
t Ask R e, sk (2-21)
Psk =
he  1/ R e, sk

msw A
=a sw, j sk ,i Sw  2(T T0 )/10 (2-22)
t Ask , j

式中,ask,j 为人体各部分皮肤面积系数,asw,j 为汗液在人体分布系数。

2.3.5 呼吸散热

人体小部分热量不经由人体表面而通过呼吸散发到环境中去,呼吸散热计算式

2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如式 2-23[49],

Qres  1.948 103  Qm  (32.6  0.934  Tair  1.96 104  Pair )


+4.373  Qm  (0.0277  6.5 105  Tair  4.91 106  Pair ) (2-23)

2.4 液冷服散热

2.4.1 液冷服换热路径

液冷服冷却管路覆盖处实际换热过程十分复杂,如图 2-4 所示,其中液冷服内部


散热过程包括:内衬内外侧间的导热热交换,冷却管路内外壁间的导热热交换,管内
壁与管内冷却液的强迫对流热交换,外层服装内外侧间的导热热交换。

图 2-4 人体-液冷服-环境换热路径

液冷服内部换热过程主要为内外服装层的导热与冷却液的强迫对流换热。人体
与服装内衬间因不能完全贴合,中间会存在空气层,在液冷服系统中,可认为人体的
新陈代谢产热 Qm 完全从皮肤传递到内衬, 如下式 2-24,

Tig , m  Tsk,m
Qm  (2-24)
Rm

式中,Tig,m 为内衬平均温度,Tsk,m 为皮肤表面平均温度,Rm 为人体皮肤与内衬间的


导热热阻。

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人体皮肤与内衬间的导热热阻 Rm 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如式 2-25[45]:

1
Rm  (2-25)
0.155 Rig

 ig
Rig  (2-26)
ig

式中,Rig 为内衬单位面积导热热阻,  ig 为内衬厚度, ig 为内衬导热系数。

同理,对于外基础服装单位面积导热热阻,计算式 2-27:

 og
Rog  (2-27)
og

式中,Rog 为外基础服装单位面积导热热阻,  og 为外基础服装厚度; og 为外基础服

装导热系数。
冷却管内壁与外壁间的导热热阻 Rtube 计算如式 2-28:

d out ln(d out / din )


Rtube  (2-28)
2tube

式中,dout 为管外壁直径,din 为管内壁直径,Rtube 为管内壁与管外壁间的导热热阻,

tube 为管路导热系数。

在液冷服系统中,微型泵驱动冷却液在冷却管网中循环流动。管内壁与冷却液间
的强迫对流计算如式 2-29,

Q f  h f (Ttube  T f ) (2-29)

由于涉及到流体力学中管道流动问题,这里引入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流动情况
的雷诺数与努塞尔数[51],强迫对流换热系数可用到如下经验公式 2-30,

f
h f  Nu (2-30)
din

式中,Nu 为努塞尔数(Nusselt), 表征流体对流换热强度,  f 为流体的导热系数。

其中努塞尔数的确定与流体的流动状态有关,流体的流动状态由雷诺数表征,其

2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表达式如式 2-31[59]:

 f  din
Re  (2-31)
f

 din 1/3  f 0.14 (Re<2320 层流)


 Nu  1.86(Re Pr ) ( )
 l w (2-32)
 Nu  0.023Re0.5 Pr n
 ( 10  Re  1.2 10 紊流)
4 5

式中, Re 为雷诺数,表征流体流动状态,  f 为管内冷却液的密度, 为管内冷却液

流速,d in 为冷却管网内直径, f 为管内冷却液动力粘度, w 为冷却液在管道壁面温

度下的动力粘度,Pr 为普朗特数,表征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l 为冷
却管道长度,n 为系数,当管内冷却液被加热时 n 为 0.4。
管壁侧对流换热热阻 Rf 计算式如式 2-33,

1 d
Rf =  in (2-33)
h f Nu f

单位面积冷却液的吸热量 qw 可以通过式 2-34 计算:

cw  qv (Tout  Tin )
qw  (2-34)
Acl

式中,qw 为冷却液吸热量,cw 为冷却液的比热容,  为冷却液的密度,Tout 为冷却液

出口水温,Tin 为冷却液进口水温,qv 为管路内体积流量,Acl 为液冷服面积。


着液冷服的人体上身模型无热传导,液冷服覆盖处汗液蒸发受到抑制且无呼吸
作用,机械功近似于零即 W=0,液冷服冷却液带走的热量分为带走人体热量与带走
环境热量两部分,如式 2-35,

qw  qm  qconv  qr (2-35)

2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4.2 液冷服微元管路分析

衡量液冷服散热性能的指标有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液冷服散热量,即冷却管
路带走的热量。液冷服散热量的大小与多种因素相关。为判断液冷服散热量影响因
素,对人体-液冷服-环境模型进行微元管路分析。为控制变量,人体-液冷服-环境模
型作进一步简化:
1) 传热过程为稳态且壁面温度恒定;
2) 液冷服的物理参数和人体模型是各向同性的;
3) 由于液冷服内衬为网状结构且极薄,故忽略服装内衬的影响并认为管路与皮肤处
紧密贴合没有中间空气层;
4) 环境风速为 0 m/s 且忽略环境湿度的影响。
图 2-5 为液冷服微元管路模型,取微元段 dx 分析,温度变化为 dTw,微元段内
散热量 dQw 如式 2-36 所示,

dQw   wCpw Qv dTw (2-36)

式中 Cpw 为水的比热容,  w 为水的密度,Qv 为水的体积流量。

图 2-5 液冷服微元管路模型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可分为带走人体热量 dQs 与带走环境热量 dQa,计算分别如式


2-37 与 2-38 所示,

2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dQs   d out FK s (Tsk  Tw )dx , (2-37)

dQa   d out (1  F ) K a (Tair  Tw )dx (2-38)

式中,F 为冷却管与人体模型接触面积系数,Ks 为冷却管与人体皮肤传热系数,Ka 为


冷却管与环境传热系数。
图 2-6 展示了皮肤-微元管路-环境热阻图,Ks 与 Ka 计算如式 2-39 与 2-40,

1
Ks  (2-39)
1 / h f  d out / d in  Rtube

1
Ka  (2-40)
1/ h f  dout / din  Rtube  Rog  1/ hc ,env  Rr

图 2-6 人体-液冷服-环境传热热阻

冷却液带走的热量如式 2-41,

dQw  dQs  dQa (2-41)

整理得到微分方程,如式 2-42,x=0 时,Tw=Tin,

dTw  d out [ FK sTsk  (1  F ) K aTair ] FK s  (1  F ) K a


=  Tw (2-42)
dx  wCpw Qv  wCpw Qv

2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为简化方程,这里将引入两个参数 A、B。令 A   d out FK s ,B   d out (1  F ) K a 。

计算方程得到式 2-43,该式反映了液冷服冷却液温度与管路位置和进口水温的关系,

ATsk  BTair AT  BTair A B


Tw =  (Tin  sk ) exp( x) (2-43)
A B A B  wCpw Qv

液冷服总散热量计算如式 2-44,

A(Tsk  Tin )  B(Tair  Tin ) n A B


Qw = wCpw Qv
A B
i 1
[1  exp( l )]
 wCpw Qv i
(2-44)

该式形象的表示了液冷服散热量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冷却液的物理参数 ( w , Cpw ) 、

外衣物理参数 Rog、冷却液流量 Qv、进口水温 Tin、冷却管路长度 l(管路布置间距)、


管路直径 d、管路通道数 n、管路与人体接触面积系数 F、人体皮肤表面温度 Tsk、环
境温度 Tair。

2.5 本章小结

本章构建了人体-液冷服-环境传热理论模型,揭示了液冷服换热管路中冷却液带
走的热量分为带走人体热量与带走环境热量两部分并得出影响液冷服散热量的因素。
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热生理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揭示了人体内部产热机理,同时详细介绍了体温
调节机制中血管舒张数值运算以及出汗数值运算公式;
(2)以传热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揭示了人体与高温环境的换热过程,包括热对流、
热辐射、热传导、呼吸散热、汗液蒸发;
(3)以流体力学以及传热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揭示了液冷服散热过程并给出液冷服
性能衡量指标散热量的计算式,揭示了液冷服散热量与冷却管参数(冷却液的物理参
数、冷却液流量、进口水温、冷却管路长度、管路直径、管路通道数、管路与人体接
触面积系数)、服装参数(内衬、外衣服装热阻)、客观条件(环境温度、人体产热量)均
相关。

2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拟仿真

目前,有关液冷服的数值模拟研究大都局限于一维或二维情况,而三维模型研究
又缺乏对真实人体处于高温环境下生理状况的分析。建立一个人体-液冷服-环境系统
三维模拟仿真能有效分析液冷服散热过程中人体各部位温度的变化,避免局部过冷。
本章模拟人与高温环境,以及人体-液冷服-环境耦合模型,前者为后者提供模型输入
参数,后者验证液冷服降温效果以及确定液冷服管路通道数布置方案。

3.1 人与高温环境模拟仿真

3.1.1 人体全身模型

早在 1998 年,英国科学家 FIALA 便提出了一种被动系统中人体温度调节计算


机模型[49], THESEUS-FE 软件对 FIALA 的 15 节段人体模型做出了优化,将人体模
型分为 19 个部分,即头部、脸部、颈部、左肩、右肩、胸部、腹部、左上臂、右上
臂、左下臂、右下臂、左手、右手、左腿上部、右腿上部、左腿下部、右腿下部、左
足、右足。头部为半球结构,其余部位均为圆柱体,同时每个部位由多层组织构成,
其中头部为 4 层,从内到外依次是大脑层、骨骼层、脂肪层、皮肤层;脸部为 5 层,
从内到外依次是肌肉层、骨骼层、肌肉层、脂肪层、皮肤层;胸部为 5 层,从内到外
依次为肺部、骨骼层、肌肉层、脂肪层、皮肤层;腹部为 5 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内脏
层、骨骼层、肌肉层、脂肪层、皮肤层;其余部位均为 4 层,从内到外依次为骨骼层、
肌肉层、脂肪层、皮肤层。胸部及腹部分层组织具体参数如表 3-1 所示。THESEUS-
FE 软件中人体模型是在 FIALA 人体模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软件中涵
盖人体热生理学、人体工程学,传热学等多种领域,提供现有人体模型 FIALA-FE,
如图 3-1 所示,该假人模型融合目前热生理学前沿研究成果,涵盖血液流动、呼吸作
用、汗液蒸发、血管收缩及扩张、寒颤、出汗等复杂生理活动,可预测人体对环境温
湿度的反应,进而准确预测热舒适性。具体计算方法已于上章中详述,该人体模型为
软件内置模型,总体积为 0.0734 m3,总表面积为 1.79 m2,总质量为 75.17 kg,总体
网格划分数为 7881,其中三点壳单元网格 362 个,四节点壳单元网格 7698 个。

3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3-1 THESEUS-FE 软件中模型参数(胸部及腹部)

参数 高度 半径 导热系数 密度 恒压热容 血液灌注 基础代谢

符号 l r k  Cp qm,0
bl

单位 m m W/m/K kg/m3 J/kg/K 1/s W/m3

胸 肺部 0.0773 0.28 550 3718 0 600

部 骨骼层 0.0891 0.75 1357 1700 0 0

肌肉层 0.306 0.1234 0.42 1085 3768 0.000538 684

脂肪层 0.1268 0.16 850 2300 0.0000036 58

皮肤 0.1279 0.47 1085 3680 0 0

腹 内脏层 0.11 0.53 1000 3697 0.00431 3200

部 骨骼层 0.1149 0.75 1357 1700 0 0

肌肉层 0.374 0.1405 0.42 1085 3768 0.000538 684

脂肪层 0.1559 0.16 850 2300 0.0000036 58

皮肤 0.1575 0.47 1085 3680 0 0

图 3-1 人体三维模型

3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1.2 边界条件及参数设置

站立人体位于 0.5 m3 封闭空气域内,其中环境温度设置为 40 ℃,空气以 0.1m/s


的速率在环境中流动,模型中参数设置如表 3-2 所示。人体胸部及腹部边界条件如图
3-2 所示,分别为热对流、长波辐射以及蒸发散热,其中裸体时, 人体表面温度 Tsf 等
于人体皮肤温度 Tsk。

图 3-2 高温环境下人体热边界条件

表 3-2 模型参数设置

参数 描述 数值

act 活动(站立) 1.2


 人体外表发射率 0.99

va 空气流动速率 0.1m/s

RH 湿度 30%

Ta 环境温度 40 ℃

3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边界条件计算方法已在上章详细说明,计算流程如图 3-3 所示。

图 3-3 THESEUS-FE 中模拟流程图

3.1.3 模拟结果

热中性条件下,人体下丘脑设定温度值为 37 ℃,平均皮肤温度设定值为 34.4 ℃。


人体 19 个部位 (头部、脸部、颈部、左右肩、胸部、腹部、左右上臂、左右下臂、
左右手、左右腿上部、左右腿下部、左右足)中,基于左右对称原则,19 个部位温度
值可简化为 12 个部位,如图 3-4 所示。模拟时长 2h,从图中可以看出,胸部及手部
平均温度值最高,在 34.4℃调定点的基础上增加了约 1.9℃。腹部温度相较胸部温度
低 0.5℃,液冷服管路布置可将腹部管路变疏松,同时考虑到人体生理构造,由于腹
部皮肤抵抗力弱,若冷却管路分布密集容易造成过冷,危害人体健康如腹痛等,人体
正面下侧腹部可不布置冷却管路,同时正面上侧冷却管路布置疏松,背部布置密集。

3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4 人体各部位平均温度

模拟过程中,流经人体热通量结果如图 3-5 所示,流经人体热通量分别为对流热


通量、辐射热通量、新陈代谢量、呼吸散热量、蒸发散热量,其中呼吸热通量与蒸发
散热量为负值,当人体达到稳态时,各部分热通量累加值为 0。从图 3-5 看出,人体
呼吸热通量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值相对稳定在-7.2W,随着人体热量的不断累积,人体
通过不断排汗增强蒸发散热来维持生理平衡。当人体暴露于高温环境,随着时间的推
移,出汗率逐渐增加,出汗率的增加意味着机体缺水越来越严重,极可能导致休克。
模拟得到稳定时对流换热系数 hc,env 值为 3.4,胸部当量皮肤血流率(SBF)为 2.44 
10-6 m3/s,腹部当量皮肤血流率为 2.68  10-6 m3/s。

3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5 流经人体热通量模拟结果

3.2 人体-液冷服-环境耦合模拟仿真

3.2.1 简易人体半身模型

液冷服覆盖在人体上半身,在 FIALA-FE 人体模型的基础上,将胸部及腹部模型


等效为椭圆柱体(250mm  350mm  600mm),考虑到模型计算的复杂性且人体内部温
度分布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故不对人体上半身模型作细致的组织分层。
液冷服参与换热过程部分主要为冷却管路。由于内衬为网眼结构,外衣厚度比较
薄,两者对整个系统热量传递的影响较小。如果将内衬与外衣结构包含进模型当中,
由于服装厚度值过小,网格划分需要极细,增加了计算时间且可能因为网格疏密程度
过大而导致网格划分失败,因此在人-液冷服-环境系统建模中忽略了内衬与外衣的影
响,简化为人体-冷却管路-环境系统。冷却管路直接与人体表面贴合,冷却管路内径
为 3mm,外径为 5mm,为使皮肤温度分布更均匀,采用四进四出管路布置,四通管
路管长分别为 3228 mm,2764 mm,4306 mm,4117 mm,根据上文中对胸部及腹部

3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平均皮肤温度的分析及人体生理构造,四通管路布置如图 3-6 所示。采用法国达索系


统公司(Dassault Systemes S.A)旗下的 SolidWorks 三维设计软件来建立目标模型。
管路与人体接触面积系数为 1/3[15],利用 SolidWorks 的曲线包覆技术与扫描拉伸功
能绘制三维冷却管路。

图 3-6 简易半身模型

3.2.2 模型网格划分

SOLIDWORKS 模型导入 COMSOL 软件中,直接在 COMSOL 软件中划分网格,


由物理场控制网格,网格顶点 23547 个,四面体网格 136445 个,三角形网格 8118
个,网格最小单元质量 0.01632,平均单元质量为 0.6251,单元体积比为 9.868  10-6,
网格体积为 0.5062 m3。网格划分如图 3-7 所示。

3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7 网格划分

3.2.3 参数设置

人与液冷服耦合模型采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求解,模型中物理场有非


等温管道流物理场、生物传热物理场、辐射物理场、热对流物理场。模拟中忽略人体
蒸发散热,由于人体穿着液冷服,人体热量大部分被冷却管路带走,排汗受到一定抑
制,汗液量可基本忽略。瞬态求解器,相对容差 0.01,时间步长 600s,求解时间 2h。
1)环境参数
人体-液冷服模型处于 750 mm  750 mm  900 mm 的空气域中,环境参数与上节
中 THEUSE-FE 软件模拟过程中环境参数保持一致,环境温度稳定在 40℃,湿度 30%,
空气流动速率 0.1m/s。
2)管道流参数
圆管摩擦模型选用 churchill 模型,
表面粗糙度为 0.0015mm,恒定进口水温 10 ℃,
不同通道数管路管长及水流量均不同,四出四进,各个进口处流量根据管长不同及阻

3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力损失而不同,依次为 245.55 mL/min、160.81 mL/min,174.40 mL/min,219.25 mL/min,


进口总流量为 800 mL/min。硅胶管壁厚 1mm,硅胶导热系数为 0.28 W/m/K。
3)生物传热参数
人体物性参数参考皮肤层物性参数,血液灌注率取上节模拟结果 SBF 值,新陈
代谢率为上节中腹部及胸部各组织新陈代谢率之和,具体物性参数见表 3-3。人体生

物传热中设置血液恒压热容 cbl 为 4100 J/Kg/K,血液密度  bl 为 1000 kg/m3。

表 3-3 人体半身模型物性参数

参数 高度 导热系数 密度 恒压热容 血液灌注率 基础代谢

符号 l k  Cp qm,0
bl

单位 m W/m/K kg/m3 J/kg/K 1/s W/m3

人体 0.6 0.47 1085 3680 0.00000512 1447.478

4)辐射传热参数
模拟选用表面对表面传热,人体皮肤发射率取裸体情况下的值,即 0.99。
5)对流传热参数
人与环境对流传热系数值 hc,env 取上文中人与高温环境模拟稳定值 3.4 w/m/k。

3.2.4 模拟结果

(1)四通管路模拟结果
绘制三维云图得到图 3-8 所示四通管路模拟结果,该图选取 4 个典型时间点
T=600s,T=1200s,T=3600s,T=7200s 时人体与冷却管路温度值,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未被冷却管路覆盖处温度值逐渐上升,由初始值 34.4℃逐渐升
至 2h 时的 36.8℃,而被管路覆盖处的人体温度明显偏低,2h 时,与管路接触处人体
皮肤温度基本在 25℃左右,管路间皮肤温度在 30℃左右,人体感觉凉爽,液冷服散
热效果显著,模型中被液冷服覆盖处皮肤温度值相对实际情况是偏低的,由于人体与
冷却管路间有一层内衬,皮肤不会与管路直接接触,可避免过冷。

3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 T=600s (b) T=1200s

(c) T=3600s (d) T=7200s

图 3-8 四通管路液冷服模拟结果

(2)管路通道数模拟结果
上章中分析得到液冷服管路通道数对液冷服散热性能有所影响,设计四种不同

3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通道数管路如图 3-9 所示,管道参数如表 3.4。

图 3-9 不同通道数管路布置

表 3.4 不同通道管路参数表

模型

管间距 一通管路 二通管路 三通管路 四通管路

管 1 mm 14408.55 7095.79 4975.44 2764.13

管2 mm 0 7316.05 4729.2 4306.93

管3 mm 0 0 4708.19 4117.67

管4 mm 0 0 0 3228.4

总长 mm 0 14411.84 14412.83 14417.13

4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10 为不同通道数对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图 3-11 为不同通道数对体表温度标


准差的影响,体表平均温度定义如式 3-1,体表温度标准差计算如式 3-2,

Tavg 
 T dA
s
(3-1)
 dA

 (T -T ) dA
2
s avg
T  (3-2)
 dA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管路通道数的增加,体表平均温度有所下降,体表温度标准
差也相应减小,体表平均温度的下降意味着液冷服散热量的增加,体表温度标准差是
衡量体表温度均匀性的参数,这意味着四通管路布置在增加液冷服散热量的同时,还
能使体表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当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扩展到 5 通甚至更多,不过这
无疑增加了管路连接处阀门的大小,因此液冷服中冷却管路选用 4 通管路为宜。

图 3-10 不同通道数对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

4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11 不同通道数对体表温度标准差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本章建立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验证液冷服降温效果并研
究冷却管路通道数对体表平均温度以及体表温度标准差的影响,主要为以下方面:
(1)利用 THEUSE-FE 软件模拟裸体假人在 40℃高温环境下的热生理反应,得到人
体 19 个部位温度分布图,为液冷背心研制以及管路布置提供理论参考。液冷服管路
布置时,人体正面下侧腹部可不布置冷却管路,同时正面上侧冷却管路布置疏松,背
部布置密集。
(2)裸体假人模拟结果得到各部分传热热量值,即新陈代谢产热量、对流传热量、
辐射传热量、呼吸散热量、蒸发散热量,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主要通过不断分泌汗液增
加蒸发散热量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但是不断增加的汗液量会使机体处于脱水状态,极
易造成昏厥休克。
(3)利用 COMSOL 软件模拟简易人体-液冷服-环境系统,部分参数如人体动脉血液
温度值、人体血液灌注率、人体内热源、人体与环境热对流系数参考裸体假人模拟结
果。模拟得到 600s,1200s,3600s,7200s 时的人体及液冷管路三维温度变化图,液
冷服降温效果显著。
(4)模拟不同管路通道数对体表平均温度以及体表温度标准差的影响,四通管路布
置有较好的散热性及均温性。

4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液冷服性能影响参数实验研究

本章从实验的角度分析了液冷服进口水温、冷却液流量、管路间距对液冷服散热
量、散热效率、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为液冷服冷却管路结构设计优化提供指导。

4.1 性能测试台架构成

为测量液冷服管路布置及流动参数对液冷服性能的影响,搭建液冷服性能测试
台架如图 4-1 所示,该测试系统由简易暖暖体假人、温控箱、恒温水浴箱、流量计、
控制阀、数据采集仪(Keysight 34970A)、热电偶(K 型)所构成,从恒温水浴箱中出来
的冷却水以恒定的进口水温流入液冷服冷却管路中带走简易暖体假人热量及环境热
量。冷却液由恒温水浴箱自带泵驱动,冷却液流量可由控制阀调节并且数据由流量计
监控。

图 4-1 恒温水浴实验台架

4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1.1 温控箱及热电偶

对于恒温箱(750 mm  750 mm  900 mm),普通鼓风式恒温箱内物体表面温度受


热风风向影响较大,为控制其他因素干扰,本实验采用壁面加热式温控箱,在箱内壁
面上均匀布置发热功率为 250 W/m2 的发热电阻丝,并于箱内 4 个不同位置处布置热
电偶,由温控器控制箱内温度恒定在 40 ℃。同时,8 根 k 型热电偶(误差±0.5℃)成
对布置在简易人体模型前后两侧,确保热电偶不触及暖体假人上热阻丝而是恰巧位
于热阻丝间距中央,在液冷服散热管网进出口处分别布置热电偶监测实时温度变化
值并记录数据。

4.1.2 简易暖体假人

考虑到实际人体换热过程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为更好的控制变量,采用简易暖
体假人代替真实人体研究,结合人体实际尺寸,用一个 350mm  250mm  600mm 的
实心木质镀白漆椭圆柱体作为简易人体模型。考虑静坐时标准人体 (男性:年龄 30
岁,身高 1.75 m,体重 70 Kg,体表面积 1.84 m2)新陈代谢率约为 58.1W/m2 (act=1
Met)[45],为模拟人体新陈代谢散热情况,在暖体假人上均匀缠绕热阻丝(Nichrome),
加热功率为 33w,电阻丝由一层传热性能较好的铝箔贴固定,以使表面温度值均匀,
如图 4-2 所示。实验测得相邻电阻丝间空隙处温度差值小于 1 ℃。

图 4-2 简易暖体假人

4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1.3 液冷服冷却管路

为了研究管路布置对液冷服散热性能的影响,将 4 种不同管路间距与管长的 4
通路管路设计模型加工成实物如图 4-3 右侧,管路与服装通过针线缝合,采用特殊的
曲折缝法将管路固定。该模型与实物参数见表 4-1,从表中数据对比发现,模型与实
物误差不超过 5%,可认为加工成功。液冷服中选择水作为循环液是因为它比甲醇和
乙二醇具有更高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且安全易得。

图 4-3 管路布置(左模型,右实物)

表 4-1 管路布置参数

模型 实物

管间距 25mm 30mm 35mm 40mm 25mm 30mm 35mm 40mm

管 1 mm 3228 3274 2739 1817 3240 3090 2720 1710

管2 mm 2764 3981 1884 2034 2870 3940 2000 1930

管3 mm 4306 2719 3269 3262 4460 2670 3290 3090

管4 mm 4117 2012 2444 1594 4120 1900 2490 1570

总长 mm 14415 11986 10336 8707 14690 11600 10500 8300

考虑到由于 4 通路管长均不一样,总流量恒定时,冷却液在各通路中的流量却
有所不同,水流经管路中会产生两种损失,沿程损失  P1 与局部损失  P2,计算如

4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式 4-1 及 4-2:

l v2
P1 =1 (4-1)
din 2 g

v2
P2 = (4-2)
2g

式中,1 为沿程损失系数,层流时 1 =64 / Re ,v 为水流速, 为局部损失系数,

90  弯管取值 0.13,180  弯管取值 0.26。

根据流量分布,每根管内水流率计算如式 4-3,

Ci
Qi =Q v (4-1)
 Ci
1
Ci  (4-2)
li (li  lei )

din
le   (4-3)
1

4.1.4 恒温水浴箱

本实验冷源系统为恒温水浴箱,其能提供恒定温度的水进入液冷服中,测试进口
水温对液冷服散热性能过程中,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实验中恒温水浴箱如图 4-4 所
示,该恒温水浴箱控温精度为  0.5℃,水箱尺寸为 400mm  300mm  200mm,重量为
13kg,其内部含制冷系统,可提供低温冷却水并由内部自带循环泵实现外循环。

4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4-4 恒温水浴箱

4.2 实验目的及步骤

本实验测试目的为通过正交实验衡量液冷服管路间距、进口水温、水流量对液冷
服散热性能指标(散热量、散热效率、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规律。设计 9 组实验,
实验参数设置如表 4-2 所示。

4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4-2 实验参数设置

入口水温(Tin,℃) 流量(Qv,mL/min) 管间距(  d, mm)

5 800 25

10 800 25

15 800 25

10 200 25

10 400 25

10 600 25

10 800 30

10 800 35

10 800 40

本实验严格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将测试用液冷服穿戴于简易暖体假人身上,并将其置于恒温箱中部;
(2)热电偶置于 0°C 冰水混合物中标定温度,不同热电偶间温差值不大于 0.1°C,
将 14 根热电偶分别布置于简易暖体假人、恒温箱、管路进出口相应位置处;
(3)打开恒温箱,温控器设置温度为 40  0.5 °C 即箱内温度 Tair 在整个实验中恒定
在 40 °C,恒温箱预热 20min;
(4)打开恒温水浴箱电源,箱内倒入 1.5L 无杂质水,控制面板处设置冷却水温度并
等待水温恒定;
(5)当实验各组件达到稳态,温度恒定时,打开简易暖体假人电源开关,开始加热;
(6)打开恒温水浴中循环泵,通过控制阀调节水流量使其在液冷服中循环。此时,
暖体假人表面温度降低并最终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热电偶中温度值传入数据采集
仪,每 10 s 记录一组数据并自动存入计算机中。k 型热电偶测温精度 0.1℃,误差小
于 0.5,实验持续时间为 1.5h;
(7)根据表 4-2 改变测试参数并重复实验。

4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性能测试实验结果

液冷服四通管路水流量计算结果如表 4-3 所示。9 组实验测试结果如图 4-5 所示,


图中显示了在测试时长 1h30min 内每隔 10s 的进出口水温值。每组曲线均在不到 1 小
时内达到稳态,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每组实验达到稳态时进出口温度的差值。图 4-
5(a)、(b)、(c)表示随着进口水温的升高(5℃, 10℃, 15℃),进出口温度差值(1.6℃, 1.45℃,
1.25℃)降低;图 4-5(b)、(d)、(e)、(f)表示随着水流量的升高(200mL/min, 400mL/min,
600mL/min, 800mL/min),进出口温度差值降低,温度差值分别为 4.6℃, 2.49℃, 1.87℃,
1.45℃;图 4-5(b)、(g)、(h)表示随着管间距的增加(25mm, 30mm, 35mm, 40mm),进出
口温度差值降低,温度差值分别为 1.45℃, 1.09℃, 0.91℃, 0.75℃。同时,从图中可以
看出,不同进口水温、不同流量时,液冷服进出口温度达到恒定所用时间不同,进口
水温越低,低温冷却液瞬时进入液冷服冷却管路中,初始换热量越大,平衡越快。而
流量越高,由于进口低温冷却液更快速通过冷却管路,平衡较慢。

表 4-3 液冷服四通管路中流量值分布

Tin Qv ∆d Qv1, Qv2 Qv3 Qv4

(℃) (mL/min) (mm) (mL/min) (mL/min) (mL/min) (mL/min)

5 800 25 245.87 160.65 174.18 219.31

10 800 25 245.55 160.81 174.40 219.25

15 800 25 245.21 160.98 174.63 219.19

10 200 25 61.84 39.98 43.29 54.89

10 400 25 123.37 80.11 86.80 109.73

10 600 25 184.60 120.39 130.50 164.52

10 800 30 280.33 204.05 139.49 176.13

10 800 35 251.07 187.97 156.49 204.47

10 800 40 223.66 202.51 127.38 246.45

4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 (b)

(c) (d)

(e) (f)

5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g) (h)

(i)

图 4-5 实验测试结果

4.3.2 进口水温、流量、管距影响分析

液冷服散热量 Qw、散热效率( =Qs / Qw )、体表平均温度是衡量液冷服散热性能

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液冷服进口水温、水流量、管路间距与这三个指标的关系,可
准确判断进口水温、水流量、管间距对液冷服散热性能的影响。
图 4-6 为液冷服进口水温与散热量及散热效率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进

5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口水温的减小,液冷服散热量随之减小,进口水温与散热量近似于线性关系。液冷服
的散热效率在 50%以上,即液冷服带走人体的热量大于带走环境的热量。随着进口
水温的升高,散热效率变化不大。图 4-7 为液冷服水流量与散热量及散热效率的关
系,图中显示,散热量随着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散热量曲线斜率随水流量的增加
而减少,这意味着当水流量达到 800ml/min 时,流量对散热量几乎无影响。当水流量
增加时,液冷服的散热效率也随之提高,流量越大,散热效率的变化越小。图 4-8 为
液冷服管间距与散热量及散热效率的关系,在一定面积的布料上布置管路,管间距的
增加意味着冷却管路管长的减小,图中表明液冷服散热量随着管间距的增加而减少。
当管间距增加 5mm 时,液冷服的散热效率提高约 0.15%。
显然,进水温度和管道间距对散热量的影响要大于水流量,而水流量和管路间距
对散热效率的影响大于进口水温度。为了从人体和环境中带走更多的热量,可以合理
地降低进口水温度,减小管间距(即增加管长),适度地增加水流量。由此可见,液冷
服管路间距的大小对液冷服散热量与散热效率的影响均较大,合理布置管路至关重
要。一般而言管路间距越小越好,但是随着管间距的减小,圆管弯曲处流动阻力会增
大,且管间距过小会给液冷服加工缝制带来困难(缝纫机针脚难以固定),一般液冷服
管路间距不得小于 20mm。

图 4-6 进口水温对散热量与散热效率的影响

5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4-7 水流量对散热量与散热效率的影响

图 4-8 管间距对散热量与散热效率的影响

图 4-9 为液冷服进口水温与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进口水温
度下降 5℃时,体表平均温度下降约 2℃。进水温度对假人体表平均温度值有很大影
响,而体表平均温度值影响了人体着装时舒适度。图 4-10 为液冷服水流量与体表平
均温度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水流速增加 200ml/min 时,体表平均温度值下降

5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量小于 0.5℃,水流速度对假人体表平均温度影响不大,即无明显的冷热感差距。图
4-11 为液冷服管路间距与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管间距是液冷服管路设计中的一个
重要参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管间距由 40mm 减小到 35mm、30mm、25mm 时,
体表平均温度值分别降低 4℃、2℃、1℃。造成降低值分布不均的原因是,管间距减
小 5mm 虽一定,管长变化却是不一致的。

图 4-9 进口水温对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

5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4-10 流量对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

图 4-11 管距对体表平均温度的影响

5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综上分析,进口水温与散热量以及体表平均温度呈线性关系。当进口水温升高 5℃
时,液冷服散热量降低约 12w,体表平均温度升高 2℃,但散热效率变化不大。当管
间距增加 5mm 时,液冷服散热量分别减小 15w、5w、11w,体表平均温度分别增大
4℃、2℃、1℃,散热效率增大约 0.15%。流量的变化对散热能力和体表平均温度影
响不大,但流量的增加可以提高散热效率,流量越小,散热效率变化越大。在液冷服
设计中,优化管路布置至关重要,在考虑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液冷服管路间距宜采用
25mm。针对不同的环境的条件,调节液冷服散热性能时,可粗调冷却液进口水温,
微调冷却液流量。

4.4 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了液冷服散热性能影响因素,进口水温、流量、管路间距(管长)与液
冷服散热量和散热效率的关系,给液冷服参数设计以及基础服装管路布置提供指导。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1)选取关键影响因素(进口水温、流量、管路间距)作为研究目标,研究了进水
温度、水流量、管间距(管长)与液冷服三个指标(散热量、散热效率和体表平均温
度的关系,为液冷服结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2)在液冷服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进水温度和管道分布来提高液冷服在一定热环
境下的散热能力。针对不同环境条件,调节液冷服散热性能时,可粗调进口水温,
微调冷却液流量。流量对散热效率的影响大于其他参数;
(3)在考虑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液冷服管路间距宜采用 25mm,管长约 14.4m,冷却
液流量 800 mL/min,进口水温可由具体环境条件以及热源而定。

5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液冷服总体结构优化

本章基于上文液冷服性能影响因素分析,合理布置冷却管路,将液冷服加工成形,
为了提高液冷服实用便携性,将恒温水浴箱换成冷源冰与微型泵组成的冷源系统。详
细介绍了液冷服原理及其构成部件、管路缝制工艺、服装面料及管路材料、腰包填充
材料选择。进行冷源冰实验研究冷源装置以及外加隔热层对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的
影响,并将成品用于真人测试。

5.1 液冷服原理

液冷服的研制是多学科交叉的成果,它涵盖人体工程学、传热学、纺织学等多个
领域,在确保服装功能性的同时,还要保证穿着的舒适性。图 5-1 为液冷服构成图,
液冷服系统主要由基础服装与冷源系统组成,其中冷源系统置于腰包内,包含控制器
及开关、锂电池、储液袋、冷源冰盒、微型泵、止回阀。冷却液在微型泵的驱动下进
入基础服装内冷却管路带走人体以及周围环境的热量,被加热的冷却液回流到储液
袋与冷源冰盒接触释放热量,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冷源冰完全融化,人体丧失冷感。

图 5-1 液冷服结构

5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2 液冷服构成

5.2.1 基础服装

液冷服内部构造犹如“三明治”, 共分为三层,分别为内衬、冷却管路、外衣,
内衬为网眼布料以使管路与皮肤直接接触,在炎热环境中带来冷感。冷却管材质为硅
胶管,内径为 3mm,外径为 5mm,采用曲折缝法缝制于外衣上,外衣为弹性面料,
使服装与人体紧密贴合,液冷服基础服装成品图如图 5-2 所示。基础服装基本参数如
表 5-1 所示。

图 5-2 基础服装实物图

表 5-1 基础服装基本参数

组件 材料 密度 比热容 导热系数 几何

(kg/m3) (J/kg∙ ℃) (W/m∙℃) (mm)

冷却管路 硅胶管 1180 1003 0.28 (内径 3mm 外径 5mm)

内衬 网眼布料 \ \ \ \

外衣 涤纶 50 1340 0.08 0.58 (厚度)

综合上文影响因素分析,液冷服管路布置选用 4 通管路,管路间距 25mm。考虑

5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到人体生理构造,腹部皮肤抵抗力弱,若冷却管路分布密集容易造成过冷,危害人体
健康如腹痛等,腹部一部分不布置冷却管路,左右胸部一段管路间距布置疏松。
四通路液冷服基础服装外侧 8 根(4 出 4 进)硅胶管通过两个 4 通转接头转换为
一进一出两条通路。4 通转接头如图 5-3 所示。由于该形状特殊缺乏市场,液冷服中
四通转接头采用 3D 打印定制的热塑性材料。

图 5-3 四通转接头

5.2.2 冷源装置

冷源装置包括储液袋以及冰块,如图 5-4 所示。冰袋放置于由绝热材料制成的腰


包中作蓄冷源,在工作过程进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定期更换冰袋,冷源所积蓄冷量的
多少直接决定了液冷服持续工作时间的长短;储液袋储存冷却液,冷源(冰块)与冷
却液的换热在其中进行。止回阀的关键作用在于调控冷却管网内冷却液的流量并防
止倒流。储液袋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材料,此材料无毒无味,耐磨强度高,
并且耐低温,进出液口与冷却管路四通转接头转换后的进出液管路相连。储液袋采用
活扣密封条密封,以便冷源冰盒的更换。

5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4 储液袋

液冷服中冷却管路中冷却介质选用水,表 5-2 为常见冷却液物性参数表,从表中


可以看出,水作为冷却液,其比热容及导热系数均优于其他且密度粘度适中,方便易
得。基于上章分析,冷却液进口水温选用 10℃,流量为 800ml/min。

表 5-2 常见冷却液物性参数[60]

冷却液 密度 比热容 粘度 导热系数

(kg/m3) (J/kg  ℃) (10-3Pa  s) (W/m∙℃)

水 998.2 4183 1.006 0.599

甲醇 792 2500 0.545 0.204

乙二醇 1120 2440 19.9 0.281

影响液冷服总体性能的关键性指标除了基础服装本身的散热效率外,还有一个
重要影响因素,那便是冷源装置的绝热性,绝热性的提升依赖于腰包的绝热材料,本
文将采用纳米气凝胶作为腰包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的绝热性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
企及的,其孔径尺寸比常压下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低,在纳米气凝胶空隙中空气分子
可当作处于静止状态,如此便可避免于空气的对流换热,其特殊的物理结构也可阻止
了气态和固态热传导,大量空隙壁也可阻止热辐射的进行。此三方面,彻底阻断了热
传导、热对流以及热辐射,使纳米气凝胶的绝热效果明显优于其它绝热材料[61]。不同
温度下,各种传统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比如图 5-5 所示。

6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5 不同温度下材料导热系数对比图[62]

这里,我们选取典型的保温材料绝热棉与纳米气凝胶并测试其绝热性能。通过对
比不同保温材料的腰包中冰袋内冰块融化情况判断其保温性。在同等型号的普通腰
包、绝热棉材料腰包、纳米气凝胶腰包内装满 140g 袋装冰块,将其放入 40℃的恒温
箱中,140min 后,情况如图 5-6 所示。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以纳米气凝胶为绝热材
料,绝热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从而液冷服的持续工作时间也会因此而延长。

图 5-6 三种保温材料腰包内冰块融化情况图

6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2.3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主要由便携式移动电源、微型泵、控制开关组成。冷却管路中冷却液由
微型泵驱动在其中循环。微型泵在保证较高扬程的基础上需兼具体积小重量轻的特
点,液冷服系统内微型泵为本实验室自主研发,其大小类似于一枚硬币,如图 5-7 所
示,该磁悬浮离心式微型泵扬程可达 5m,可靠耐用。

图 5-7 微型泵

为增加液冷服系统的便携性,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驱动微型泵叶轮旋转。该锂
离子电池可重复充电使用,能量密度大,自放电量在 2%以下,工作温度范围为-20℃-
60℃,寿命长且安全无毒[25]。控制器及开关可根据外界环境与人体热感觉,调控冷却
液流量及进口水温,提升服装舒适性。

5.3 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实验研究

5.3.1 冷源冰实验台架

为研究液冷服系统的工作时长,搭建台架如图 5-8 所示,本台架与上章区别在


于,恒温水浴箱被替换为储液袋与微型泵,以达到液冷服便携性要求,实验中热电偶
分布主要集中在暖体假人三个部位,即冷却管远端,冷却管上,相邻冷却管间以及进
出液口。对于液冷服结束工作点的选择,目前存在较大争议,有研究选用进出口水温
相等点作为液冷服工作结束点,但是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在进出口水温相等前,人体
已无明显冷感觉,人体丧失冷感时进口水温约为 35℃,因此本实验参考时长选为进
口水温 30℃与进口水温 35℃时间段,该参考时长仅具有对比作用。

6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8 便携式冷源装置工作时长实验台架

5.3.2 冷源装置对液冷服工作时长的影响

探究冰盒与盒装蓄冷剂分别作为冷源时,液冷服工作时长,其中,蓝冰蓄冷剂冰
点-8℃,蓄冷剂成分为高聚化合物、羟甲基纤维素钠、甲基苯。环境温度设置为 40℃,
储液袋中装入 500ml 水溶液,冷却液流量设置为 1.2L/min,冰盒与盒装蓄冷剂所用
同种盒子,总体重量均为 485g (盒重 35g),本组实验液冷服外均无隔热层。冰盒实验
重复 3 次,均得到结果如图 5-9 所示,盒装蓄冷剂实验重复三次,均得到结果如图 5-
10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蓄冷剂作为冷源相比于冰能延长液冷服工作时长 20%。
且蓝冰冰盒作为冷源时,冷却水进口处最低温相较冰作为冷源时有所提升,这意味
着,蓝冰冰盒作为冷源能使初始时人体不会感觉过冷,提升着装舒适度。

6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9 冰盒实验结果

图 5-10 盒装蓄冷剂实验结果

5.3.3 隔热层对液冷服工作时长的影响

探究有无隔热层及隔热层厚度对液冷服工作时长的影响,其中,银纤维具有良好

6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的隔热保温性,以银纤维作为隔热层能阻挡环境热辐射,同时材质柔软舒适且能抗
菌。本实验银纤维厚度为 0.265mm。储液袋中装入 500ml 水溶液,冷却液流量设置
为 1.2L/min,分别采用冰盒、盒装蓄冷剂为冷源(总体重量均为 485g),实验液冷服外
分别有单层、双层银纤维隔热层。冰盒与单层银纤维隔热层实验结果如图 5-11 所示,
盒装蓄冷剂与单层银纤维隔热层实验结果如图 5-12 所示,盒装蓄冷剂与双层银纤维
隔热层实验结果如图 5-13 所示。
图 5-9 与图 5-11 对比可得,银纤维隔热层可使液冷服工作时长延长 42%,而蓄
冷剂与单层银纤维的组合对比冰盒无隔热层时,工作时长延长约 2 倍,由此可见,隔
热层对于液冷服的性能有很大改善,其改善程度甚至超过了冷源改变的影响。图 5-
12 与图 5-13 为液冷服单双层隔热层的对比,由结果可知,双层隔热层相对单层液冷
服工作时长增加 54%,但是由于银纤维面料费用高,单层即可满足 40℃环境条件下
人体要求。

图 5-11 冰盒与银纤维隔热层组合实验结果

6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12 盒装蓄冷剂与单层银纤维隔热层组合实验结果

图 5-13 盒装蓄冷剂与双层银纤维组合实验

6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4 液冷服真人测试

为验证真实人体着装感受,采用红外热线仪测量真实人体穿着液冷服时温度分
布,微泵流量控制在 800mL/min,室内环境温度经温度计测量为 35℃,冷源采用冰
盒(200g), 本次测量以着装者感受不到凉爽感为终,大约 75 分钟后,凉爽感消失。图
5-14 为本人未穿着液冷服时的真实人体温度分布图。由于着装者着背带裤,胸部一
部分由于未贴近人体温度略偏低,身体裸露部分温度较高,最高在 35.6℃(大约 36℃
左右),基础服装部分温度在 33℃左右,而牛仔面料部分温度偏低,大致在 29.7℃(接
近 30℃)。红外热像仪每 15min 拍一张图,图 5-15 为其中四张典型的着液冷服时真
实人体温度分布图,左上为人体刚穿着液冷服之时,管内冷却水没有完全流经冷源装
置进行降温,此时圆圈内温度大约为 30℃;右上是 15min 后,人体凉爽感逐渐加剧
到最冷时候,圆圈内最低温度下降到了 21.8℃,被液冷服覆盖处人体温度下降明显,
此时人能感觉到明显的寒意;左下为 1h 后人体温度分布图,15min 后到 1h 这段时间
内,人体凉爽感最为强烈,而一小时后,圆圈内温度回升,最高温度为 30.9℃,最低
温度升至 26.3℃,从这时开始,着液冷服处人体温度逐渐回升;右下为人体感觉不出
凉爽感的临界时刻,此时距离刚着液冷服 75min,热电偶显示出口水温约为 22℃,
圆圈内人体最高温度升为 31℃,最低温度升为 27.3℃。

图 5-14 未穿液冷服时真实人体温度分布

6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15 液冷服工作期间真实人体温度分布图

为增加人体与液冷服的贴合度,提高人体与冷却管路接触面积系数 F,液冷服左
右侧可设计松紧带,如图 5-16 所示,选取高矮胖瘦人体试穿体验,尺寸合适,可满
足大量人群需求。目前,液冷服生产工艺基本成熟,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期待后
期投入市场,造福更多人群。

图 5-16 液冷服加工实物图

6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5 本章小结

本章对液冷服系统整体作出优化,并制成成品,真人测试效果良好,具体分为以
下几点:
(1)详细介绍了液冷服原理及其结构组成,并制成成衣;
(2)从液冷服工作时长的角度优化液冷服系统中冷源装置以及基础服装同时添加松
紧带设计以使人服贴合;
(3)蓝冰作为冷源相比于冰能延长液冷服工作时长 20%,银纤维隔热层可使液冷服
工作时长延长 42%;
(4)真人穿着液冷服并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变化,结果表明 200g 冷源冰可持续
工作 75min,15min 时人体感觉最为凉爽,日常使用可根据具体环境及工作要求
更换冰量。

6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随着夏季各大城市气温的不断攀高,对于液冷服的需求也必将从航空航天等特
殊领域转向民用。本文主要从液冷服的传热角度对人体-液冷服-环境系统做了整体的
分析,同时将模拟与实验结合优化液冷服的设计并对进口水温、冷却液流量、管路布
置提供了数据参考。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将现有人体模型与液冷服相耦合,建立人体-液冷服-环境三维模型,人体胸部
相比腹部在高温下温升更快,液冷服设计时腹部前侧部分位置不布置管路以避
免腹痛;
(2)模拟研究液冷服冷却管路通道数对液冷服体表平均温度以及体表温度标准差的
影响,结果表明四通路管路布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和均温性。
(3)恒温水浴实验探究了液冷服进口水温、水流量以及管路间距与散热量、散热效
率和体表平均温度的关系。在液冷服设计中,可以通过改变进水温度和管道分布
来提高液冷服在一定热环境下的散热能力。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调节液冷服散
热性能时,可粗调进口水温,微调冷却液流量;在考虑加工工艺的基础上,液冷
服管路间距宜采用 25mm,管长约 14.4m,冷却液流量 800 mL/min,进口水温可
由具体环境条件以及热源而定。
(4)冷源冰实验探究了隔热层与冷源对液冷服参考工作时长的影响,同质量下蓝冰
作为冷源相比于冰能延长液冷服工作时长 20%,银纤维隔热层可使液冷服工作
时长延长 42%;
(5)对冷源装置腰包的材质进行改进,将上一代的绝热棉改为新一代的纳米气凝胶,
同时用实验验证在 40℃的保温箱内不同材料腰包包裹冰块,冰块融化情况对比。
证实了采用纳米气凝胶的腰包,其绝热性大大提升。
(6)建立一整套真实的液冷服系统并加工成形,管长 14.4m,管间距 25mm,管外径
5mm,内径 3mm,冷却水流量维持在 800ml/min,冰重 500g,外加银纤维隔热

7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层,两侧松紧带设计以增加冷却管路与人体接触面积系数。
(7)真人穿着液冷服并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温度变化,结果表明 200g 冷源冰可持续
工作 75min,15min 时人体感觉最为凉爽,日常使用可根据具体环境及工作要求
更换冰量。

6.2 工作展望

本文关于液冷服结构优化涉及人体生理学、人体工程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纺
织学、计算机等多学科领域。受本人学术水平、实验条件和科研时间等限制,本课题
研究探索还不够深入,仍然存在些许不足有待未来改进。
(1)对人体-液冷服-环境系统的三维模拟不够细致真实,以冷却管路代替液冷服,
缺乏了对内衬及外衣的研究,下一步模拟可加入内衬及外衣层,同时增加对人体
汗液蒸发散热的研究;
(2)本文实验中简易人体为硬质材料,无法代替人体皮肤准确计算冷却管与人表面
的接触面积系数,下一步实验可采用暖体假人装备细化实验,以期与人体完美吻
合;
(3)液冷服真人测试不够完善,后期将加大测试人群并加入对环境湿度的考量;
(4)未来液冷服设计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自动捕捉人体及环境相关数据并对液冷
服进口水温及流量作出调节,更好的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7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致 谢

时光荏苒,三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每一次欢笑与泪水都凝聚成为未来成长的
坚强动力,在此,我怀揣感激之情感恩在我成长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指路明灯。
感谢我尊敬的导师罗小兵教授,罗老师渊博的学识与为人处世之道深深打动了
我,带领我走入科研的殿堂,替我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我在科研的道路上扫除迷
茫,帮助我打开世界的大门。罗老师谆谆教诲,强调科研是一个深度挖掘的过程,期
间莫要气馁,不能纯粹以发表文章为追求,还要扎实做出利国利民的实际产品。罗老
师高尚的节操与独特的人格魅力将我们实验室的每个人凝聚成一个集体,不仅是我
们科研的领路人,也是篮球赛场上的排头兵,鼓励我们不仅要当学习的佼佼者,运动
也不能落下。
感谢胡润老师、马金龙老师、徐东伟老师在科研上的指导,感谢实验室科研助理
史琪琪女士在生活中对我的帮助,感谢液冷服小组成员舒伟程博士、吴晗在实验上的
帮助,感谢余兴建博士后、吴睿康博士对我论文的修改意见以及张信峰在数值模拟上
给予的协助,感谢实验室成员马预谱博士、程焱华博士、蓝威博士、张晓钰博士、周
姝伶博士、裴乃奇博士、黄诗瑶、范义文、邹浩、蔡学儒、夏璞真、刘一达、廖唯唯、
张富精、程清宇、王宇君、任学成、彭嘉乐、马一鸣、刑冠英、赵伟贤、赵怡婷、杨
帆、杨烜、席望、向霖屹、洪涛。感谢我的实验室同桌兼室友王梦,感谢我的室友谢
佳运、苏丹,三年来我们互相鼓励、互相进步。
感谢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不仅让我享受欧洲各国优秀的
教育资源,还提供给我前往雅典国立科技大学实习的机会。感谢我的欧方导师 Sotirios
Karellas 对我欧方论文的指导,感谢 Geroge 老师在雅典对我的照顾,感谢全体中欧
导师,感谢中欧学院刘洋老师、李之添老师、梁媛媛老师、谭亚玲老师、寇芳玲老师
等在学院事务上给予的便利。
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资金支持无数高校学子攀登学术高
峰。2020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身处湖北疫区的我们,隔离家中,无法返校,
祖国的关怀无疑是一支强心剂,支撑我们平安健康的度过危机。
谨以此文献给在我学习及生活中提供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亲人!

7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参考文献

[1] Sen J, Nag P K. Human susceptibility to outdoor hot environmen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49: 866–876.
[2] Jing Z, Neng Z, Shilei L. Productivity model in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based on
heat tolerance time analysi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9, 44(11): 2202–2207.
[3] 姚磊,田亮,张晓颖. 灭火救援现场消防员高温作业研究.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5): 510–512.
[4] 郑国忠. 高温高湿环境下相关人群的生理应激响应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大学, 2013.
[5] Wei Z, CaiGui Z, Feng C. Mapping heat-related health risks of elderly citizens in
mountainous area: 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63: 852–866.
[6] 李利娜. 新型液冷服的研制与开发: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工业大学, 2009.
[7] 王善雨. 液冷服技术转移:生物医学病例研究. 航空军医, 1997, 25(5): 320.
[8] Mneimneh F, Ghaddar N, Ghali K, et al. Would personal cooling vest be effective for
use during exercise by people with thoracic spinal cord injury?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2019, 82: 123–141.
[9] Hoyt T, Arens E, Zhang H. Extending air temperature setpoints: Simulated energy
savings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new and retrofit buildings.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5, 88: 89-96.
[10] 周觅,钱晓明,黄顺伟. 冷却服发展进展. 纺织科技进展, 2017, 2: 1–5.
[11] Yazdi M M, Sheikhzadeh M. Personal cooling garments: a review.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2014, 105(12): 1231–1250.
[12] Yiqiang F, Jianyun H, Shicheng L, et al. Review of cooling and heating garments.
Fangzhi Xuebao/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2018, 39(7): 174–180.
[13] 郑海坤. 深矿井热环境下人体降温机理及空调方法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
理工大学, 2014.

7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曾彦彰,邓中山,刘静. 基于微型风扇阵列系统的人体降温空调服. 纺织学报,


2007, 28(6): 100–105.
[15] 郭庭辉. 液冷服中的流动与传热及其系统研制: [博士学位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6] Heqing L, Liying C, Yijie L. Review of cooling garm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Mine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5, 30(4): 75–80.
[17] 曹琳琳. 新型热电制冷人体冷却系统及其制冷特性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
大学, 2018.
[18] 邓军,何骞,刘长春,肖旸,赵婧昱. 相变冷却服发展趋势. 科技导报, 2017, 35(21):
107–114.
[19] 姬长发,姬晨阳,王展荣,李生金,陈柳. 冷却服相变蓄冷填充材料特性实验研
究. 煤矿安全, 2019, 50(7): 21–26.
[20] Yiyuan, Q, Cao T, Muehlbauer J,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personal cooling
system integrated with phase change material.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20,
170: 1-10.
[21] Taylor B, Stevens C J, Thornton H R, et al. Limiting the Rise in Core Temperature
During a Rugby Sevens Warm-Up With an Ice Ve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2019, 14: 1212–1218.
[22] Tate M, Forster D, Mainwaring D E. Influence of garment design on elite athlete
cooling. Sports Technology, 2008.
[23] 陈继辉,童明伟严嘉. 干冰升华特性的实验.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 50–52.
[24] 韦帆汝,王发明. 基于相变材料与微型通风风扇的新型个体混合 冷却服在温热
环境下的制冷效果研究. 丝绸, 2016, 53(3): 1–8.
[25] 许鹏飞. 基于热电制冷的气冷服中的流动与换热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 2018.
[26] Sarah A. Nunneley. Water cooled garment: a review. Space Life Science, 1970, 2(3):
335–360.
[27] Liquid Cooled Garments[R]. Applications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NASA CR-2509,

7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975.
[28] Develop and fabrication of an advanced liquid cooling garment[R]. NASA CR-
152101, 1978.
[29] 张万欣,陈景山,李谭秋. 液冷服散热原理模型及其分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0, 13(5): 350–354.
[30] Tinghui G, Bofeng S, Bin D, et al. Design and testing of a liquid cooled garment for
hot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2015, 49–50: 47–54.
[31] 商博锋. 液冷服性能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 36(8): 1760–
1763.
[32] 金敬业. 新型防护液冷服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 西安工程大学 ,
2012.
[33] Smolander J, Kuklane K, Gavhed D, et al. Effectiveness of a light-weight ice-vest for
body cooling while wearing fire fighter’s protective clothing in the hea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 2004, 10(2): 111–117.
[34] Farming W, Cathy C, Qing Z, et al. On the use of personal cooling suits to mitigate
heat strain of mascot actors in a hot and humid environment. Energy and Buildings,
2019, 205: 1–12.
[35] 王亮,王涛,林贵平. 应用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液冷服散热性能分析. 航空医学
与医学工程, 2011, 24(3): 31.
[36] 金敬业 杨建忠 . 蓄冷式简便液冷服的冷却性能测试与分析 . 产业用纺织品 ,
2013, 4: 20–22.
[37] Bartkowiak G, Dabroswka A, Wlodarczyk B,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garment for an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5, 85(17): 1809–1816.
[38] Bartkowiak G, Dabrowska A, Marszalek A. Assessment of an active liquid cooling
garment intended for use in a hot environment. Applied Ergonomics, 2017, 58: 182–
189.
[39] 王涛,王亮,林贵平,柏立站. TiO2 纳米流体在液冷服上的应用实验研究. 浙江
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 50(4): 681–689.
[40] Huantian C, Branson D H, Peksoz S, et al. Fabric Selection for a Liquid Cooling

7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Garment.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06, 76(7): 587–595.


[41] Po C H, Alex Y S, Peter B C, et al. Radiative human body cooling by nanoporous
polyethylene textile. Science, 2016, 353(6303): 1019–1023.
[42] Rong L, Winwei W, Junrong Y,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Design Nanoporous
Polyethylene/Polyester Composite Fabric via TIPS for Human Body Cool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8, 303(3): 1–10.
[43] Kim D E, LaBat K. Design process for developing a liquid cooling garment hood.
Ergonomics, 2010, 53(6): 818–828.
[44] Grazyna B, Anna D. Assessment of the human responses to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liquid cooling system in the hot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26(2): 145–163.
[45] 黄建华,张慧. 人与热环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46] Pennes H. Analysis of tissue and arterial temperatures in the resting hum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48, 1(2): 93~122.
[47] Gagge A P, Stolwijk J A, Nishi Y. 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Scale Based on a Simple
Model of Human Physiological Regulatory Response. ASHRAE Trans, 1971, 77(1):
247–262.
[48] Fiala, D. Dynamic Simulation of Human Heat Transfer and Thermal Comfor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98.
[49] Fiala, D, Lomas J K, Stohrer M. A computer model of human thermoregulation for a
wide range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passive system.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97, 87(5): 1957–1972.
[50] Nadel E R, Bullard R W, Stolwijk J A. Importance of Skin Temperature in the
Regulation of Sweati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71, 31(1): 80–89.
[51] 赵镇南. 传热学[M],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2] Nielsen, M, Pedersen L. Studies on the Heat Loss by Radiation and Convection from
the Clothed Human Body.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953.
[53] 魏润柏,徐文华. 热环境[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4.
[54] 刘庆军,徐晓宁,李巧,施乐. 内遮阳加屋顶排风对中庭热环境的影响效果分析.

7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建筑节能, 2015, 294(43): 44–47.


[55] 叶海. 人体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A].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 2002 年学术年会资料
集[C], 2002.
[56] 童钧耕,王平阳,苏永康. 热工基础[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57] Nishi, Y, Gagge A P. Moisture Permeation if Clothing-A Factor Governing Thermal
Equilibrium and Comfort. ASHRAE Transactions, 1970, 76(1): 137–145.
[58] Nadel E R, Stolwijk J A. Effect of Skin Wettedness on Sweat Gland Respon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973, 35: 689–694.
[59] 龙天渝,童思陈. 流体力学[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8.
[60] 石育佳,王秀峰,王彦青. CPU 液体冷却器件及冷却液材料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
2012, 26(11): 56–60.
[61] 魏高升,张欣欣,于帆. 超级绝热材料气凝胶的纳米孔结构与有效导热系数. 热
科学与技术, 2005, 4(2): 107–112.
[62] 张鑫,王毓薇,白志鸿. 纳米气凝胶与常用管道保温材料的性能对比. 油气储运,
2015, 34(1): 77–80.

7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I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1] Weicheng Shu, Yiwen Fan, Xinfeng Zhang, Jiawen Wang, Xiaobing Luo*, et al.,
Thermal Sensation Modeling and Experiments for Liquid Cooled Gar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9,DOI:10.1109/TCPMT.2019.2930727.
[2] 罗小兵,蓝威,商博锋,王佳雯,周姝伶,洪涛,一种高导热耐高温的测井仪器
用吸热剂封装方法及设备,CN110145298A
[3] 罗小兵,谢斌,余兴建,蓝威,周姝伶,张晓钰,王梦,王佳雯,一种白光 LED
及其制备方法,CN201711407264.9

7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