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海洋深水钻井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孙宝江1 王金堂 王志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青岛,266580,E-mail:sunbj1128@126.com)

摘要:海洋深水钻井是深水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深水环境及海底地质条件恶
劣、井筒复杂情况多、地层安全密度窗口窄,给深水钻井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在深水钻
井过程中,井筒内是气、液、固等多组分多相流动,本文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对深水
钻探过程中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分解及含酸性气体相态变化的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进行了探讨。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加环空内的温度整体上会有所减小,天然气水
合物的生成区域也逐渐增加;由于水合物的相变,降低了环空气体体积分数及泥浆池增量,
使深水气侵具有“隐蔽性”;盐类抑制剂的效果 NaCl 要优于 KCl、CaCl2,醇类抑制剂,乙
二醇优于甲醇。当发生高含 H2S、CO2 等酸性气体气侵时,酸性气体在井底处于会超临界
状态,其密度相对较高,本文算例中,约为普通烃类气体的 4 倍;在井深 3000m 处 H2S 及
CO2 的溶解度约为 CH4 溶解度的 162 倍和 11 倍;在侵入气体质量相同的条件下,井底附近
高含酸性气体的天然气气体体积分数会相对较低,使得气侵具有隐蔽性;当侵入气体上升
至井筒上部时,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 H2S 发生相变,气体瞬间急剧膨胀,使气侵具有突
发性;井口回压提升至 6MPa 即可很好的抑制酸性气体的膨胀。

关键词:深水钻井;水合物相变;酸性气体;溶解度;多相流动

1 引言

随着我国海洋石油“深水战略”的逐步实施,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得到蓬勃发展,而
先进的钻井技术是推动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深水是指水深在
500~1500m 的海域,与陆地和浅海相比,深水钻井涉及许多新的工程难题[1-3]。一是海床温
度低,从海平面到海底,随着水深的增加,温度越来越低,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堵塞
钻井管线;二是破裂压力低,相对于相同沉积厚度的地层,随着水深的增加,地层的破裂

1
孙宝江,男,1963 年 11 月生,1985 年 7 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钻井工程专业,现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博导,主要从事油气井工程、海洋石油工程、多相流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1104172)、国家“863”计划项目“深水油气田智能完井关
键技术(2013AA09A215)”、“海上大位移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开发与集成”(2012AA091501)联合资助。

- 114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压力梯度降低,使得破裂压力梯度和地层孔隙压力梯度之间的窗口窄,容易发生井漏等复
杂情况;三是“三浅” (浅水流、浅层气、水合物)的影响,受不稳定海床的作用,陆坡上
未胶结的沉积物由于滑坡快速堆积,造成地层欠压实,渗透率高,钻遇浅水流、浅层气或
浅层水合物时,浅层流体极易涌向井眼,致使井壁坍塌,危害钻井安全。而这些问题均与
井筒内流体的多相流动密切相关。
在深水钻井过程中,井筒内是气、液、固等相态的多相流动,多相流模型比单相流要
复杂的多,这是因为多相的存在以及每相的分布状态也不同。即使相同比例的气液流量,
如果分布状况不同,其流体力学特性也并不相同。Taitel(1980)以空气-水为介质进行实验,
将流型分为三种,即气泡流、弹状流和搅动流。Sadatomi(1982)认为常温常压时环空中
流型可分为泡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三种。Kelessisis(1989)通过研究垂直同心、垂直偏
心管中的流型及转换条件,将流型分为泡状流、段塞流、泡沫状流分散泡状流及环状流,
并用概率密度函数对流型进行了分析。陈家琅(1994)将环空中的流型划分为气泡流、弹
状流、段塞流和搅动流,并给出了不同流型间的转化条件。最早提出的多相流简化模型为
均相流动模型,20 世纪 50 年代,逐渐形成并发展了气液两相流的分相流模型;20 世纪 60
年代,逐步形成并由 Zuber 和 Findly(1965)提出了多相流的漂移流动模型。范军、施太
和(1998)等将井筒、地层以及井口视为一个完整系统,考虑井筒多相流与地层渗流之间
的耦合关系,建立了相应的多相流方程组;李相方等[4]对钻井中气侵后在井筒形成的气液
两相流动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孙宝江,王志远等[5-7],在前人理论模型的基础
上,基于井筒多相流与产层连续耦合的基础上,考虑了油气之间的相变,建立了井控、控
压钻井以及欠平衡钻井井筒中的多相流计算新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陆地井筒多相流计算问
题,并在国内多个油田得到应用。
已有的井筒多相流动模型大多考虑了井涌流动中气液两相流的流动规律,很少有人全
面考虑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和酸性气体在钻井液中的溶解等,有的只是进行了定性分析,
但这些问题在海洋深水多相流动中会对流动和井筒压力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
对深水井筒多相流动规律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深水钻井作业安全顺利的进行。

2 深水钻井井筒环空多相流动控制方程组

2.1 连续性方程

为了简化计算,根据深水钻井过程中的具体实际,对井筒内的流动做以下假设:
(1)地层温度场连续,地层的温度场按一定温度梯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加;
(2)忽略油气之间相变产生的气与地层产出的天然气之间的物理性质差异;
(3)天然气与钻井液之间没有传质;
(4)不考虑酸性气体之间的传质和在钻井液中溶解的相互影响;
(5)能量方程建立时主要考虑对能量转化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忽略各相之间的能量传

- 115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递,假设同一深度处的井筒温度场分布均匀,地层导热系数为已知。
深水井筒多相流动的连续性方程为[6-7]:
钻井液:
 
( AE m  m )  ( AE m  m vm )  (1 - x g ) rH (5)
t s
产出油:
 Rs  gs AEo  Rs  gs Eo vo
( AEo  o  )  ( AEo  o vo  A )  qo (6)
t Bo s Bo
产出天然气:
 Rs  gs AEo  Rs  gs Eo vo
( AE g  g  )  ( AE g  g v g  A )  q g  x g rH (7)
t Bo s Bo
产出硫化氢:

 
( AEgH  f gH (PpcH , TpcH , MH , SH ))  ( AEgH gHvgH )  qgH  q'gH (8)
t s
产出二氧化碳:

 
( AE gC  f  gC ( PpcC , T pcC , M C , S C ))  ( AE gC  gC v gC )  q gC  q 'gC (9)
t s
产出地层水:
 
( AEw  w )  ( AEw  w vw )  qw (10)
t s
岩屑:
 
( AEc  c )  ( AEc  c vc )  qc (11)
t s
水合物:
 
( A H E H )  ( A H E H v H )  rH (12)
t s
Em  E g  Eo  E gH  E gC  E w  Ec  E H  1 (13)

式中,A 为环空截面积,m2;Em、Eg、Eo、EgH、EgC、Ew、Ec、EH 分别为钻井液、天


然气、油、硫化氢、二氧化碳、产出水、岩屑及天然气水合物的体积分数;ρm、ρg、ρo、ρgH、
ρgC、ρw、ρc、ρH 分别为钻井液、天然气、油、硫化氢、二氧化碳、产出水、岩屑及天然气
水合物的密度,kg/m3;fρgH、fρgC 分别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函数;PpcH、TpcH、MH、
SH 分别为硫化氢的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分子量、超临界因子;PpcC、TpcC、MC、SC 分别
为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临界温度、分子量、超临界因子;vm、vg、vo、vgH、vgC、vw、vc、

- 116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vH 分别为钻井液、天然气、油、硫化氢、二氧化碳、产出水、岩屑及天然气水合物的速度,
m/s;qo、qg、qgH、qgC、qw、qc 分别为油、天然气、硫化氢、二氧化碳、产出水、岩屑的产
量,kg/(s·m);q’gH、q’gC 分别为硫化氢及二氧化碳溶解量,kg/(s•m);xg 为天然气水合物中
天然气的质量分数,无因次;rH 为单位长度井筒内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分解速率,kg/(s•m)。

2.2 动量守恒方程

 8
 8 8
d(Ap) dP
( A E j  jV j )  ( A E j  jV j2 )  Ag cos ( E j  j )  A 0 (13)
t j 1 s j 1 j 1 ds ds

式中:下标 j 表示多相流中的第 j 组分,j=1,2,3,4,5,6,7,8 分别表示钻井液、天然气、油、


硫化氢、二氧化碳、产出水、岩屑及天然气水合物;其中,α:井斜角,°;p:压力,Pa;

2 dP
s:沿流动方向坐标,m;g:为重力加速度,9.8m/s , 为井筒的摩阻压降。
ds
2.3 能量方程

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变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水合物分解时吸热,生成时放热(Rueff
et al.,1988; Loevois et al.,1990)。因此,在建立温度场方程时需要考虑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变。
海底以下井筒中的温度场方程为:

 r H 
[(  g Eg C gTa )  ( l El ClTa ) ] A  H  H  [( wg C gTa )  ( wl ClTa )]
t MH s
(15)
1 1
 (Tei T a)  (Ta  Tt )
A B

1 k e  rcoU aTD
A  [ ] (16)
2 rcoU a k e

1
B  (17)
2rtiU t
海底以上井段温度场方程与式(15)相同,差别在于 A′的表达式不同:

1
A  (18)
2rroU a

钻柱内仅流动着钻井液其温度场方程较为简单:

- 117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  ( wl ClTt ) 1
(  l ClTt ) At   (Ta  Tt ) (19)
t s B
式中,wg、wl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质量流量,kg/s;Cg、Cl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比热,
J/kg℃;Tei、Ta、Tt分别为地层、环空及钻柱内温度,℃;△HH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变焓,
J/mol;ke为地层导热系数,W/(m·℃);rco为套管外径,m;rti为钻杆内径,m;Ua为环空流
体与地层的总传热系数,跟环空流体阻热性、套管材料及水泥环有关;Ut为钻柱流体与环
空的总传热系数,跟流体阻热性、钻柱及套管材料有关;TD为瞬态传热函数(Hasan and Kabir,
1994)。
2.4 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条件
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可以得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方程(Jafar and Mahmood,
2000)[8]。

Δ0
RT0

T
TH H  C (T  T )

0
0 K
RTH2
H 0
dTH  
pH V

p0 RT
H
 f 
 f wr 
l

dpH  ln  w   i 1 M i ln 1   j 1ij
L

(i=1,2,…l)
;(j=1,2,…L) (20)

ln( f w / f wr )  ln xw (21)
若加入抑制剂:

ln( f w / f wr )  ln(yw xw ) (22)

式中:△μ0 为水在完全空的水合物晶格与参考状态下纯水之间的化学位差,J/mol;R
为气体常数,8.314 J/(mol·K);T0 为 273.15 K;TK 为水合物生成温度,K;△H0 为水在完全
空的水合物晶格与纯水相之间的摩尔比焓差 J/kg;△CK 为水在完全空的水合物晶格与纯水
相之间的比热容差,J/(kg·K);pH 为水合物生成压力,Pa;△V 为水在完全空的水合物晶格
与纯水相之间的摩尔体积差,m3/kg;fw 为溶液当中水的逸度,Pa;fwr 为参考状态(TH,pH)
下水的逸度;l 为水合物种类数量;Mi 为 i 型空穴数与水合物相中水分子数的比值;L 为总
气体种类;θij 为 i 型空穴被 j 类气体分子占据的概率;xw 为水的摩尔浓度;yw 为溶液中水
的活度系数。

2.5 酸性气体溶解度方程

在高压气液平衡计算中,状态方程法是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通过气液相平衡可以计
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当气体在液相中的溶解度达到平衡时,各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中
的逸度应相等,即:

- 118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fiv  fil (23)

气相逸度与气相组成及压力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f i v  Pyi iv (24)

液相逸度与液相组成及压力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f i l  Pyi il (25)

相平衡方程变为:
Pyi iv  Pxi il (26)
式中,fi 、fil 分别为各组分在气相、液相中的逸度,Pa;φiv、φil 分别为各组分在气相、
v

液相中的逸度系数;yi、xi 分别为溶质气体 i 在气相、液相中的摩尔分数;i 表示环空中的


各相,即气相或液相。
混合物中任一组分 i 的逸度系数 φi 可以利用状态方程计算。由于 PR 状态方程在估算
液体密度、描述高压系统的相行为时有较高的准确度,在实际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
气体的溶解度主要采用 PR 方程计算[9-11]。
PR 方程的形式为:

RT a
p  (27)
V  b V V  b   bV  b
混合物中任一组分 i 的逸度系数 φi 的计算公式为:
 2 x j Aij 
Bi
ln  i  Z  1  lnZ  B  
A  j Bi   Z  1  2 B 
  ln 
 
B

2 2B  A B   Z  1 2 B 
 (28)
 
 
因此,气体溶质 i 在液相中的溶解度可表示为:
v l
   
 Bi
 2  x j Aij
A  j B

 
  Z  1 2 B    Bi
 2  x j Aij
A  j B

 
  Z  1 2 B  
 B  Z 1ln  Z  B  2 2 B   i  ln 
    B  Z 1ln  Z  B  2 2 B   i  ln 
  
 A B   Z  1 2 B    A B   Z  1 2 B  
 
xi  yi e   
e   

(29)
ap bp PV
其中: A  2 2 ,
B ,Z 
RT RT RT
气体压缩因子计算采用 PR 状态方程,黏度计算采用 LGE 关系式。
为了使多相流控制方程组封闭,进而能够进行求解,需针对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多
相流动过程补充辅助方程,主要包括:速度方程、流体 PVT 方程、几何方程、体积分数方

- 119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程、流体黏度方程、沿程摩阻损失方程、海水温度场方程、地层温度场方程等。

3 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动规律分析

当天然气进入井筒后,由于深水井筒(特别是海底附近)存在低温高压环境,天然气
在上升过程中会容易形成固态的天然气水合物,消耗掉一部分气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在
随钻井液上返过程中,一旦脱离了其生成区域又会重新分解为气体。本文通过研究天然气
水合物相变对气侵过程的影响,针对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动特点,得到了水
合物生成区域分布规律[12-14]。

3.1 钻进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方法

本文以中国南海 X 井为例,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相变对深水井涌流动参数的影响规律。
该井基本数据如下:海水深度为:1500m;隔水管内径:482.6 mm;钻柱尺寸:OD-127 mm,
ID-108.6 mm;9(5/8)’的套管下至井深 3500m;8(1/2)’钻头钻至井深 4000m;水基钻
井液密度:1.13 g/cm3;钻井液排量:30L/s;海水表面温度:20 ℃(冬季);地层压力系数
1.17 MPa/100m;地温梯度:2.7 ℃/100m;地层产出气为甲烷气体,产气速率为:0.15 Nm3/
(MPa·s);钻井工况:钻进过程中发生井涌。
结合水合物相平衡条件及井筒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可确定井筒中水合物的生成区域,如
图 1 所示。

图1 无抑制剂钻进过程中井筒中水合物生成区域
水合物相平衡曲线与井筒温度曲线闭合的区域所对应的深度范围即为天然气水合物的
生成区域,从图 1 中可以看出,本例中水合物生成区域为:600~1450m。闭合区域内相同
深度所对应的两曲线上的温度差值即为在该深度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过冷度,闭合区域
在垂向越长则水合物生成区域越大,闭合区域在横向越宽则过冷度越大,水合物生成速率
越大。

- 120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3.2 不同水深对水合物生成区域影响规律

通过改变海水深度 900m、1000m、1100m、1300m、1500m,得到了不同水深环空温度
分布,如图 2 所示,研究不同海水深度对水合物生成区域的影响规律。

图2 不同水深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

图 2 为循环流速为 30L/s 时,不同水深时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由图可以看出海


水的深度也会对环空内的温度产生影响,随着水深的增加环空内的温度整体上会有所减小,
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区域也逐渐增加,而水深降低到 1100m 时在当前流速下没有水合物生
成。

3.3 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井筒内气体膨胀规律

由于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及分解,使得井筒内气体产生膨胀,同时水合物的生成及分
解速率受气液混合物中气泡的直径的影响,在水合物生成区域内气体在高压环境下气泡直
径较小,根据 Hinze(1955)提出的最大气泡直径计算公式得到本文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区域
内的最大气泡直径约为 3cm。在产气率为产气速率为 1.0Nm3/(MPa・s)通过计算,得到了不
同气泡直径溢流 95min 时刻井筒内的气体体积分数和不同甲醇抑制剂浓度下井筒内气体体
积分数(图 3 和图 4)。

图3 溢流 95min 时刻井筒内的气体体积分数

- 121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图4 不同甲醇抑制剂浓度溢流 95min 时刻井筒内的气体体积分数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1000m 处气泡直径为 0.5cm、1cm、2cm、3cm 时气体体积分数分
别为无水合物相变时体积分数的 0.28、0.63、0.8、0.88。A、B 两处处气体体积分数曲线出
现拐点,因为 A 处为水合物生成区域的下边界,气体进入水合物生成区域后体积分数迅速
减少,同时 A 处靠近泥线,泥线以上为隔水管段其截面积较井筒环空大的多,面积的突然
增大也会引起气体体积分数的减小;B 处为水合物生成区域的上边界,气体在脱离水合物
生成区域时体积分数开始呈现增大趋势。由于水合物的生成消耗掉大量气体,使得环空气
体体积分数降低,使深水气侵具有“隐蔽性”。
从图 4 中可以看出,若加入甲醇抑制剂,随着甲醇抑制剂浓度的升高,水合物的生成
速率减小,含气率降低;同一深度,井筒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随着甲醇抑制剂浓度的升高
而减小。加入抑制剂,减少了水合物生成区域,减弱了由于深水气侵“隐蔽性”带来的危
害。本例中,甲醇抑制剂浓度达到 8%后,水合物相变对这些溢流参数的影响消失。

3.4 不同水合物抑制剂类型对水合物生成区域的影响规律

水合物抑制剂主要包括盐类抑制剂以及醇类抑制剂。其中,盐类抑制剂包括:NaCl、
KCl、CaCl2;醇类抑制剂包括:甲醇、乙二醇。图 5 和图 6 分别是不同盐类及醇类抑制剂
时的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图。

图5 不同盐类抑制剂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区域对比

- 122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图6 不同醇类抑制剂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区域对比

从图 5 中可以看出,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抑制剂为 NaCl 时水合物生成区域最少,


其次为 KCl,最后为 CaCl2,说明此三种常见的盐类抑制剂的效果 NaCl 要优于其他两种。
如图 6 所示,抑制剂为乙二醇时的水合物生成区域较少,其次是甲醇,但两者相差不大。
同时可以看出,醇类抑制剂的要比盐类抑制剂对水合物的抑制效果好。通过本文的方法可
以对深水测试过程中水合物抑制剂的种类和浓度进行选择。
因此,深水钻井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变对井筒流动参数产生影响,给钻井工艺
设计及井控措施的选择带来挑战。通过对环空中水合物的生成区域进行预测,得到钻进期
间环空井筒以及隔水管内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多相流动规律的变化情况,根据不同深水
钻井工况,可以优选出水合物抑制剂类型和浓度,有效指导深水钻井作业。

4 高含酸性气体深水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海洋深水钻井过程中,当发生高含 H2S、CO2 等酸性气体气侵时,由于酸性气体在井


底常处于超临界状态,其密度接近于液体,粘度和扩散系数接近于气体,在临界点附近其
物理化学性质,如密度、黏度、扩散系数等,会因温度、压力的微小变化而发生显著变化;
另外,处于超临界状态的酸性气体溶解度特别大,当发生气侵后,其在井底大量溶解,随
着气体的向上运移,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酸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气体大量析
出,因此深水井筒环空内是多相多组分且有气体不断析出的混合体系[6]。在第 3 节算例的
基础上,假设水深 1000m,没有水合物的生成,研究钻进过程中高含酸性气体侵入沿深水
井筒的膨胀规律。

4.1 深水钻井井筒内酸性气体密度变化

在深水钻井过程中,气体进入井筒随着钻井液上返过程中,气体所受的温度、压力环
境发生连续变化,气体密度也随之变化,由于酸性气体在井底会处于超临界状态,其密度
沿井深的变化不同于普通烃类气体。本文计算了 CH4、CO2、H2S 等气体在深水井筒环空中

- 123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密度变化曲线(图 7)。

图7 深水井筒环境下不同气体密度分布规律

从图 7 中可以看出,甲烷的密度在井底约 200kg/m³,而处于超临界状态的 H2S 和 CO2


能够达到 800kg/m³,接近液体密度。H2S、CO2 气体,在到达井口附近后,H2S、CO2 在井
底处于超临界状态,其密度接近于液体,密度基本保持不变,当距离井口很近时,H2S、
CO2 由超临界态变为气态,密度迅速降低,体积迅速膨胀。可见,当高含 H2S、CO2 等酸性
气体气侵时,由于其在近井口附近发生相变,气体开始剧烈膨胀,使溢流检测的时间缩短,
井控难度增大。
气体压缩因子是表示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行为程度的重要参数。CH4、CO2 和 H2S
的压缩因子沿井深的分布如图 8 所示。对于 CH4、H2S、CO2 气体在井筒中运移过程中的压
缩因子是不断变化的,H2S 及 CO2 的压缩因子最小可到 0.2 以下,而 CH4 的压缩因子最低
在 0.8 左右,因此,酸性气体偏离理想气体行为比普通烃类气体的程度大,酸性气体在深
水井筒中的压缩程度更高,其密度也相对较高。

图8 深水井筒环境下不同气体压缩因子分布规律

4.2 深水井筒条件下酸性气体溶解度的变化

利用溶解度计算方程计算了 H2S、CO2、CH4 以及混合气体在深水井筒环境下的溶解度

- 124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图 9)。CH4 的溶解度对深水井筒内气相体积分数影响不大,但是 CO2 和 H2S 的溶解度对


气相体积分数的影响很大,在井深 3000m 处 H2S 及 CO2 的溶解度(mol/mol)分别为 0.3572
及 0.02934,约为 CH4 溶解度的 162 倍和 11 倍。随着混合气体中酸性组份含量的增加,气
体的溶解度也随之升高,因此,在酸性气体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气体的溶解度在计算过程
中不能忽略。H2S 及 CO2 的溶解度在深度超过 600m 以后溶解度变化相对较为平缓,但是,
井口至 600m 的范围内溶解度变化非常剧烈。

图9 深水井筒环境下不同气体溶解度分布规律

图 10 井底 0.5m³饱和不同气体的钻井液在沿井筒上升过程中泥浆池增量

假设井底有 0.5m³的钻井液饱和溶解了 H2S、CO2、CH4 以及混合气体,图 10 表示此


0.5m³的钻井液在沿井筒上升过程中泥浆池的增量。气体到达井口时,CH4 导致的泥浆池增
量最大为 6.73m3,其次为 CO2 导致的泥浆池增量最大为 8.18m3,H2S 导致的泥浆池增量最
大,其值为 11.29 m3。当气体到达井口后,原溶解于钻井液中的酸性气体几乎全部析出,
泥浆池增量迅速增加,随着酸性气体含量的增加,释放出的气体体积也变大。这是由于 H2S
的溶解度大于 CO2,当井底气侵量相同时,H2S 气侵时井底实际的气侵量大于 CO2,所以
当气体到达井口后 H2S 导致的泥浆池增量更高,这也是高含酸性气体气侵时泥浆池增量大
于烃类气侵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深水钻井高含酸性气体地层中,发生气侵后一部分

- 125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气体会溶解在钻井液中,使井涌具有“隐蔽性”,而溶解有气体的钻井液靠近井口时,酸性
气体会大量析出,使井涌具有“突发性”。

4.3 深水井筒条件下酸性气体的膨胀规律模拟

综合考虑酸性气体超临界特性及酸性气体的溶解,以高含 H2S 的甲烷(H2S 含量分别


为 0%、5%和 10%)气侵为例,模拟侵入井底的气体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中气体膨胀的
变化情况。图 11 和图 12 分别表示在气体循环出井的过程中 45min 及气体运移至井口时刻,
不同 H2S 含量时,深水井筒内天然气气体体积分数随井深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气侵
45min 时井筒内 H2S 含量越高的气体体积分数越小,而当气体到达井口时 H2S 含量越高气
体的体积分数越大。这是因为 H2S 在井底处于超临界状态,密度较高,且其在井底大量溶
解,因此相同气侵时间时 H2S 含量越高,气体体积分数越小,而当 H2S 运移至近井口附近
时,由于温度、压力的降低 H2S 发生相变,由超临界态变为气态,气体瞬间急剧膨胀,H2S
含量越高,气体膨胀程度越大,同时在近井口附近由于 H2S 溶解度的迅速降低使 H2S 气体
大量溢出,因此,H2S 含量高的气体体积份数明显高于 H2S 含量低的天然气的气体体积份
数。

图 11 气侵 45min 气相体积分数沿井深的变化

图 12 气体到达井口时气相体积分数沿井深的变化

- 126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图 13 为气体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中泥浆池增量的变化情况。同样可以看出,H2S 含
量高的天然气在靠近井口时会剧烈膨胀,本例中 H2S 含量为 10%时比不含 H2S 时的泥浆池
增量多 1.8m³,如果初始气侵量大的话,情况还要严重。
针对酸性气体井涌在井底具有隐蔽性,在靠近井口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可在循环排
除气侵过程中井口施加一定回压。图 14 为 5%H2S 时不同井口回压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
中泥浆池增量的变化情况。

图 13 气体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中泥浆池增量的变化

图 14 5%H2S 时不同井口回压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中泥浆池增量的变化情况

从图 14 中可以看出,含 5%H2S 的甲烷溢流时在井口施加一定的回压对抑制 H2S 气体


膨胀、降低 H2S 气体溢出作用明显;井口回压越大,对气体膨胀的抑制作用效果越好。通
过与井口回压 0MPa 时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当气体运移至井口时,井口回压由 0MPa 加至
3MPa、6MPa,5%H2S 的甲烷泥浆池增量减少了约 1.39 m3、6.33 m3。井口回压在 6MPa 时,
泥浆池增量已经非常小。因此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在井口施加一定的回压,抑
制 H2S 在水中的析出,减少 H2S 在近井口附近由于卸载而急剧膨胀的危险,从而积极控制
高含 H2S 气侵时的溢流状况,降低气侵过程中的泥浆池增量,增加深水钻井安全,减少井
喷失控的危险。

5 结论

- 127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海洋深水钻井过程中,含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变及高含酸性气体对井筒流动参数产生影
响,给深水钻井工艺设计及井控措施的选择带来挑战。本文建立了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和
考虑酸性气体溶解的环空多相流动控制方程组,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及能量方程,
结合水合物的相平衡条件,酸性气体溶解度理论,形成一套多相多组分深水井筒多相流动
规律理论方法。
随着水深的增加环空内的温度整体上会有所减小,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区域也逐渐增
加。深水气侵过程中,由于水合物的相变,降低了环空气体体积分数及泥浆池增量,使深
水气侵具有“隐蔽性”,增大了井涌早期监测的难度。加入抑制剂,减少了水合物生成区域,
同一深度,井筒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随着甲醇抑制剂浓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三种常见的盐类抑制剂的效果 NaCl 要优于其它两种。对于醇
类抑制剂,乙二醇对水合物的生成抑制效果较好,其次是甲醇,但两者相差不大。
当发生高含 H2S、CO2 等酸性气体气侵时,本算例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在井底约
200kg/m³,而处于超临界状态的 H2S 和 CO2 能够达到 800kg/m³,酸性气体在深水井筒中的
压缩程度更高;当距离井口很近时,H2S、CO2 由超临界态变为气态,密度迅速降低,体积
迅速膨胀。H2S 及 CO2 的溶解度在深度超过 600m 以后溶解度变化相对较为平缓;井口至
600m 的范围内溶解度变化非常剧烈,快接近井口的位置处 H2S、CO2 及 CH4 的体积达到最
大值分别为 6.35 m3、1.84 m3 及 0.185 m3。
模拟侵入井底的 0.5m³气体在沿深水井筒上升过程中气体膨胀规律显示:45min 时,井
筒内 H2S 含量越高的气体体积分数越小;H2S 运移至近井口附近时,由于温度、压力的降
低 H2S 发生相变,气体瞬间急剧膨胀,H2S 含量越高,气体膨胀程度越大。针对酸性气体
井涌在井底具有隐蔽性,在靠近井口时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可在循环排除气侵过程中井口
施加一定回压,井口回压越大,对气体膨胀的抑制作用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清平.我国海洋深水油气开发面临的挑战[J]. 中国海上油气,2006,18(2):130-133.


[2] 刘雅馨,钱基,熊利平等.我国深水油气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资源与产业,2013,15(3):24-28.
[3] 叶志,樊洪海,张国斌等.深水钻井地质灾害浅层水流问题研究[J]. 石油钻探技术,2010,38(6):48-52.
[4] 许寒冰,李相方.压井前井控难易程度的确定方法[J].天然气工业,2009,29(5):89-91.
[5] 王志远,孙宝江,高永海等.深水司钻法压井模拟计算[J],石油学报,2008,29(5): 786-790.
[6] 王志远,孙宝江,公培斌等.七组分多相流动模型在深水井控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 2012,34(1):786-790.
[7] 王志远,孙宝江,程海清等. 深水钻井井筒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
35(6):P731-735.
[8] JafarJavanmardi, Mahmood Moshfeghian. A new approach for prediction of gas hydrate formation conditions
in 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s [J]. Fluid Phase Equilibria. 2000, 168: 135–148.

- 128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9] 王志远.含天然气水合物相变的环空多相流流型转化机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山东
东营,2009.
[10] 张国建.高压下甲烷在柴油类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与计算[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津,
2007.
[11] 陈树林,吴大可.超临界 CO2 状态方程参数 -固体在超临界 CO2 中的溶解度计算[J].贵州工业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1(2):31-34.
[12] 王志远,孙宝江,程海清. 深水井控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区域预测[J].应用力学学报,2009,2:
224-229.
[13] 王志远,孙宝江,高永海等. 水合物藏钻探中的环空多相流溢流特性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
报,2010,18(1):129-140.
[14] Wang Zhiyuan, Sun Baojiang. Multiphase Flow Behavior in Annulus with Solid Gas Hydrate considering
nature gas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 [J]. Petroleum Science, 2009, 6(1): 57-63.
[15] 孙宝江,宋荣荣,王志远. 高含硫化氢天然气气侵时的溢流特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2,36(1):
73-79.

Multiphase flow behavior in wellbore for deepwater drilling


Sun Bao-jiang Wang Jin-tang Wang Zhi-yuan
(School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Email: sunbj1128@126.com)

Abstract: Deepwater drilling is one of the key lin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deepwater. It faces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such as the harsh environment of deepwater and
seabed, numerous complex situations in wellbore and narrow mud density window. Fluid flowing
in wellbore is multi-phase flow in deepwat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luid mechanics, the laws of
hydrate formation and dissolution in the wellbore during deepwater drilling, as well as the
multi-flow containing acid gases are discus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depth, the temperature
in annular decreases and the formation area of natural gas hydrate increases. The annular gas
volume fraction and the pit gain decrease because of the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 which makes
the gas volume fraction concealed. The effect of NaCl is better than KCl and CaCl2 as salt
inhibitor. The effect of glycol is better than methanol as alcohol inhibitor. When the natural gas
contains H2S, CO2 and other acid gases, the acid gases stay supercritical condition in the bottom.
Its density is relatively high, which is about 4 times more than common hydrocarbon gases in the
case of this paper. The solubility of H2S and CO2 is about 162 and 11 times more than CH4 in the
depth of 3000m.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same gas invaded mass, the gas volume fraction of
natural gas containing a lot of acid gases near the bottom of the well is relatively small, which
makes the gas cutting concealed. When invaded gases rise to the upper,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 129 -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

H2S will happen because of the decrease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 sudden expansion of
gases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gas volume fraction. The expansion of acid gases will be inhibited
effectively when the wellhead back pressure rises to 6MPa.

Key words: Deepwater drilling, hydrate phase transition, acid gas, solubility, multi-phase flow

- 13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