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早期民间交子产生时间的研究的论文 (精选5篇)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北宋早期民间交子产生时间的研究的论文[精选 5 篇]

第一篇:北宋早期民间交子产生时间的研究的论文
交子的产生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民间自由发行,大致
上代替铁钱流通。后来由十六家富商来主持,不久,十六家富商衰败
交子不能兑现,因而争讼时起。最后在天圣元年(1023年)北宋
朝廷在益州设交子务,改为官办。“天圣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许可设
置交子务的命令到达了成都府,从二年二月二十日开始发行官交子”
(1)。
关于交子的起源,主要有五种说法。
1.交子起源于飞钱说,有以下诸家。朱契说:中国历史学家,
向以交钞之制,始于唐之飞钱(2)。刘厚滋认为飞钱是一种汇票,
一曰飞子。其后买飞子者不复支钱,转相授受,乃渐成一种习惯上的
通用货币(3)。《宋史·食货志》下3会子条的开头说:“交子之法
盖有取于唐之飞钱”。
2.也有说交子由契券发展而来。彭信威说:大概在五代十国的
时候,已经有纸币性质的流通手段。例如楚的马殷时期(907~9
30年),在长沙铸乾封泉宝大铁钱,又大又重,使得市面上用契券
指垛来交易,这岂不是和纸币的性质一样么?当时使用铁钱的地方很
多,而四川比湖南还更厉害。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兑换券的地方(4)。
3.交子起源于柜坊说:“日人野开三郎认为,中唐以后,货币
经济益形发达,营金融业者之柜坊,益为社会所需要。其经济信用既
渐增长,其票据的流通力遂亦愈大。同时商人皆感现钱交易之不便,
竟以现钱存入柜坊而换用票据,于是票据乃与现钱同时流通于市面。
而柜坊之性质,亦由财物保管者,进为票据发行者。柜坊初起于长安
后经五代及宋,渐次波及各地,而尤以益州为甚。此票据的流通,及
金融机关的发达,乃交子的前提。交子的发达即票据流通的延长,而
主发交子之铺(亦称交子户)盖即由柜坊性质而来者也(5)。
4.李顺起义,停止铸钱,因钱少而产生交子说:《续资治通鉴
长编》卷59真宗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条云:”先是益、邛、嘉、眉等
州(本无眉州,有雅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
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据此加藤繁认
为,李顺作乱后,蜀罢铸钱,民间私造交子。为此,5.交子是由钱
重而促使发展起来的。彭信威说:到了宋代,四川以铁钱为主,大的
每千钱二十五斤,中等的(应系折二钱)十三斤,这对于商旅是一个
很大阻碍。而且铁钱的不便,不只在其每枚钱体积之大和份量之重,
还在其每枚钱购买力之小。譬如宋初四川所行的铁钱,也有小平,每
枚重一钱,可是其购买力低,一匹罗要二万个钱,有一百三十斤重,
所以纸币的产生于四川,不是偶然的(7)。
此外,因宋代商业的发达和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等,也为创制交子
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交子迄今尚无实物发现,而史书上亦无明文记载,这对于我们的
研究带来困难,因此只能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研究,在前辈专家学者的
研究成果下进行探索。我认为早期民间发行的交子产生在淳化三年
(992年)到至道二年(996年)之间。
李埏《北宋楮币史述论》说:交子产生于何时,史无明文。据杨
仲良《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十一淳化二年十一月己巳条所载,可知
盖始于十世纪末叶。
”宋正少卿赵安易尝使蜀,见铁钱轻而物价涌,市罗一匹,为钱
二万,请如刘备时改铸大钱,十当百,臣愿得专其事。不二三年,民
得轻货,物益贱,有大功利。诏集三省官议。吏部尚书宋琪等咸认为
刘备时患钱少,因而改作;今安易之请,乃患钱多。君以多改制,必
不久。“
铁钱二万,据李攸《宋朝事实》重一百三十斤,实甚不便。交子
之成为货币,就是因铁钱重不便而产生的质剂之法。由安易使蜀所见
淳化二年(991年)时这一矛盾已很尖锐。他建议铸大钱以解决矛
盾,而未及交子,可见这时尚无交子,即虽有之,还不足引起他的注
意。不过,矛盾既如此尖锐,即使以后才有,也只是指顾间的事了。
可以断言,交子和交子铺的出现,必在此时或稍后。
又《长编》卷五九,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条云:”王小波李顺起义
失败后已有交子“(8)。
从上述的前辈专家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来看,我认为赵安易使
蜀时尚无交子,如果有,这样一件大事,他是能知道的,又当时这一
矛盾非常尖锐,故在淳化三年产生交子是可能的。又李顺起义在淳化
四年(993年),当时或以后”私以交子为市",这似乎是在淳化四
年到至道二年(996年)的事。
关于早期民间交子的形制。早期交子是一种楮券,在券上有金额
和编号,但没有交子的名称,券的正背面,不仅盖有店号和发行人的
印章,且有暗记和花押,即所谓朱墨间错也。
关于早期交子的发行手续。交子铺准备了一种空白楮券,商民请
求领用交子时,交来多少现钱,就临时填上多少金额,然后盖上各类
印章等,交给付款人收执后,可投入市场流通,并可随时兑现。
关于早期交子的流通区域。大致在成都府及其附近地区,因为早
期交子是产生在成都的。
注释:
(1)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6
3年版第11页。
(2)朱契:《中国信用货币发展史》,中国文化服务社,19
43年版第14页。
(3)刘厚滋:《宋金以来之钞币》载《中德学志》第六卷,1
944年版256页。
(4)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版429页。
(5)同注(2)第27页。
(6)同注(1)第2页。
(7)同注(4)第429页。
(8)《中国封建经济史论集》,云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版第283页。
原字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余下加田字
第二篇:浅析北宋初期交子在民间的流通情况论文
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在世界货币史上享有不可或缺的地
位。宋初,交子在四川首先得以发行和流通。历代以来,不论是正史
还是私书都对其作了大量相关的记载。但是仅从货币的演变史来看,
又难免会令人费解。为什么先前的货币都采用一些相对贵重或稀缺的
材料来铸造,而到了宋代,却用纸这种相对廉价又普通的材料来造币
呢?是否民间会接受这种“廉价”的币材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将从
以下几个方面作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一、交子产生的原因
宋初,纸币在四川首先得以发行和流通。关于交子在四川诞生的
原因,文献中有多种记载。文莹在《湘山野录》中记载“公以剑外铁
缗辎重,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一界换之。”曾巩也指出
“蜀人以铁钱重,私为文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既久而或不能尝
民讼不已。”可以看出,这些观点都将交子的产生归结于:铁钱太重
阻碍了贸易的正常发展。现代许多历史学家也坚持这种观点,如加藤
繁认为交子是民间为解决铁钱的不便而创设的。汪圣铎也在《两宋货
币史》中指出“显然,交子在当时四川产生,铁钱沉重不便贸易是最
重要、最直接的原因,这是无可怀疑的。”然而,李焘在《续资治通
鉴长编》中指出“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铁钱五十余万贯,
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在这里却有另
外一种看法,认为钱荒也是交子产生的重要原因。
笔者以为,交子产生作为极其复杂的历史现象,是由诸多因素共
同促成的。从一方面看,益州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大都市,自古至今
经济一直很发达。特别是唐安史之乱时,玄宗入蜀避难,益州也因此
变成唐代行都,从而大大刺激了四川经济的繁荣。当时的四川就有
“扬一益二”的说法。宋人李良臣在《东园记》中记载“西南大都会
素号繁丽,万井云错,百货川委,高车大马决骤于通逵,层楼复阁荡
摩乎半空,……奇物异产,瑰琦错落,列肆而班布,黄尘涨天,东西冥
冥,穷朝极夕,颠迷醉昏,此成都所有也。”益州经济的发达可以显
而易见。同时,“益州之壤,镇抚全蜀,直国坤维,虽车书混一,初
无彼此之间,然去都国几万里,了不与中原接壤。地西接蛮戎,虑其
溢泄,赋币以铁。”宋代商业贸易发达,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一直
很频繁,于是造成了铜钱的大量外流。本来铜钱就已供不应求,蜀人
只好另辟蹊径。起初,铁大体上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北
宋贸易对货币的需求增加,铁钱的不利一面就显现出来了。众所周知
贸易的发展需要发达的货币流通做支撑。后来,我们却看到“蜀人以
铁钱重”“民间钱益少”等与四川经济发展相悖的历史现象。因此,
这促使蜀人去寻找更好的币材来缓解这一状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
宋代布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钞币制的产生。“……益州
……诸豪以时聚首,用同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
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每岁丝蚕米麦将熟时。又印交子
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由此可见印刷术的发展对钞币制的
进步所起的作用。同时,当时的造纸技术也为纸币产生创造了有利条
件。不难想象,这正好迎合了当时四川的需要,为贸易提供了优质的
币材。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交子这种新生事物在四川的产生。
二、交子在宋初民间的流通规模
透过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史学家仅局限于交子产生的时
间、原因、性质及兑界称提问题,却往往忽略了对交子流通具体情况
的认识。宋初交子的流通具体到了什么程度呢?
1.从交子的购买力说起。“真宗时,张咏镇蜀,……设质剂法,一
交一缗……富民十六户主之。”《楮券源流》《续资治通鉴长编》《蜀
中广记》等都对其作了大体相同的记载。可以看出交子的产生是与富
民、豪强分不开的。从交子发行的面额来说,宋代交子的面额到底多
大,宋代文献史料中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记载。《宋史》中记载“……张
咏镇蜀……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宋朝事实》中指出“自一贯至
十贯文,合用印过,上簿封押”;《蜀中广记》则记载“每道初为钱一
贯至十贯。宝元二年以十分为率,其八分每道为钱十贯,其二分每道
五贯。若一贯至四贯、六贯至九贯,更不书放。熙宁元年,始以六分
书造一贯,四分书造五百,重轻相权,易于流转。”《宋朝事实》中
又记载“逐界交子十分内,纽定六分书造一贯文、四分书造五百文,
轻重相权,易为流转”通过这些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发行之初的交
子面额是很大的。这么大的面额,在当时的民间社会中能否大量流通
呢?我们需要通过当时民间的物价来加以说明。首先看看张咏镇蜀时的
社会购买力,据韩琦记载:“张尚书咏在蜀时,米斗三十六文,绢匹
三百文……”宋真宗景德二年,四川铸行了景德大铁钱。据李焘记载
“……乃诏知益州张咏与转运使黄观同议,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
如福州之制,每贯用铁钱三十斤,取二十五斤八两成,每钱直铜钱一
小铁钱十,相兼行用,民甚便之。”这里明确的指出了景德二年时大
铁钱与小铁钱、铜钱的兑换比例。参照当时铜钱的购买力,韩琦记载
的“米斗直钱三十六”应该是指景德大铁钱。根据史料记载,张咏一
共两次镇蜀。第一次是从宋太宗淳化五年至宋真宗咸平初年,另外一
次是从真宗咸平六年至景德三年。虽可以确定张咏在真宗时期知任益
州,但其任期也与“祥符中,张咏镇蜀……”的史料记载相矛盾。我们
暂且将这一问题放于一边,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第一种情况是张咏
镇蜀时的景德年间,纸钱与景德大铁钱兑换比例。因史料记载,当时
实行“一交一缗”,而当时的粮价为“米斗三十六文,绢匹三百文”
因此可以推算出当时一交可以购买将近 28 斗米、3 匹多绢。第二种情
况是祥符年间。因为在史料中未见有对这一时期蜀地粮价的直接记载
我们只能间接的通过其他地区的数据来加以说明。据《续资治通鉴长
编》卷七○记载,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
两浙、荆湖、福建、广南路皆大稔,米斗钱七八。”可见,当时物价
水平还算很低。再加上相隔时间很短,所以当时的物价水平不会有很
大的变化,当然交子的购买力还是过于强大。其后,交子的面额一直
很大,“自一贯至十贯文”。所有的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个事实,那
就是当时交子的面值是巨大的。因此,如此巨大面值的纸币,是不可
能在当时的下层民间中得以大量流通的。只有到了后来熙宁年间交子
的面额有所减轻,“熙宁元年,始以六分书造一贯,四分书造五百,
重轻相权,易于流转”,此时交子才真正的在下层民间得以流通。又
据《宋史》记载,熙宁初年,“遂计实直纽作稻谷一色,每斗中价百
有二十”,这时的物价水平也大幅提高。这样,五百文的面额就可以
与当时的物价水平相承接了。间接的说明:只有到此时,交子才真正
得以流通。
2.交子的流通区域。根据前述史料的记载,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
交子最初是在四川流通的。那么除四川外还有哪些地方流通过交子呢?
其实在其后,宋神宗熙宁二年,河东也开始发行交子。《宋史》中记
载“壬子,置交子务”,这清楚的指明了交子在熙宁年间在河东发行
的事实。但由于“河东交子刚开始行用就出了问题,大约前后只行用
了半年左右,熙宁三年七月壬辰,宋廷下令‘罢潞州交子务’”。此
外,陕西也是交子流通的重点区域。早在庆历年间就已出现交子的使
用现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七记载“丙戍,以度支判官、刑
部员外郎、秘阁校理范宗杰为直史馆、陕西河东京西制置解盐使兼管
勾交子公事。”[18]卷一六○中更指出“己酉,诏取益州交子三十万,
于秦州募人入中粮草。时议者谓蜀商多至秦,方秦州乏军储,可使入
中,以交子给之。”由此可见,交子已在陕西得以流通。陕西交子流
通之初是借用四川交子,后来它也开始独立发行交子。《续资治通鉴
长编》卷二一九中指出“庚戍,诏陕西已行交子,其罢永兴军买盐钞
场。”后来虽然发行范围有所扩展,“时钱引通行诸路,惟闽、浙、
湖、广不行……”但除四川外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就北宋的全
国区域来说,交子流通的区域是微乎其微的。
3.宋初的商品流通量。北宋四川的商品流通量,史无记载。贾大
泉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16 熙宁十年前所记载的川峡四路各地每年
征收的商税额统计,在熙宁十年前北宋四川每年共征收商税 5881970
贯。同时他又根据《宋史食货志》中“行者赉货,谓之过税,每千钱
算二十;居者市鬻,谓之住税,每千钱算三十”的记载,推算出全年流
通中商品交易总额为 23258 万贯。(即征收行商 2%,住商 3%的商税,
然后平均按 2.5%的税率计算。熙宁十年前四川商税总额 588.2 万贯,
除以 2.5%,则全年流通中商品总额为 23258 万贯)此外加上每年盐、
茶、酒课的专卖收入和大量零星的无法征收商税的商品交换,他估计
全年流通中商品交易的价格总额可能接近 30000 万贯铁钱。[22]然而,
据费著《楮币谱》记载,“自二年二月为始,至三年二月终,凡为交
子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其后每界视此数为准。” [23]每年
125 贯交子的发行量与接近 3 亿贯的商品交易总额简直是天壤之别,
而这又恰恰证实了当时的交子是不可能在下层民间得以大量流通的。
通过上面对交子使用群体与流通范围的认识,笔者认为交子在发
行初期并不是发达的,甚至可以认为它只是富民的“专用品”。它可
能只是流通在当时的一些富商大贾与下一级的代理商或经营商之间的
信用工具。至于后来交子在下层民间渐渐得以流通,其程度也并没有
现代意义上的纸币那样发达。当然其流通的具体情况,还需要我们通
过更多的史料来加以完善。
三、结论
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从其首创性这一方面来说,当然具
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通过上面对交子流通情况的考察,我们却又很难
将对它的评价提升到很高的高度。不管是从下层民间还是整个国家,
交子都没有真正取得纸币应有的职能。再加上在交子发行的始终,由
于信用问题一直没有处理好,以致于影响到国家政治的稳定。因此,
交子作为纸币还有很大的不成熟性。通过对交子流通实际情况的认识
有助于把握当时民间社会的面貌,并对现在社会的纸币流通提供一定
的借鉴意义
第三篇:赵娟 家庭早期阅读研究论文
江西省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征集评选
关于家庭早期阅读问题的调查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阅读是人生重要的学习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
到阅读的重要性。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就把发
展儿童智能转移到培养阅读能力上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制
定了儿童的早期阅读教育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 1982 年向全世
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读书成为
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早期阅读的全球化,特别是
进入 21 世纪,我国幼儿教育界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早期阅读的教育
理念,尤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早期阅读成为
了幼教课改的热点,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纷纷在幼儿园开展了丰富多
彩的早期阅读活动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早期阅读的研究
者所关注重点主要在幼儿园层面上,而在家庭层面上关注早期阅读者
少,尤其是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寥寥无几。
所以本文以家庭早期阅读教育为视角,对当前家庭早期阅读的现
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以期待引导家长能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特
点的、科学合理的早期阅读指导。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了南昌一所幼儿园,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其
中问卷共发放 60 份问卷,收回 57 份,有效问卷 55 份,回收率
96.5%,有效率 100%。
为了有效地节约时间、收集资料,选择了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的
方式。问卷主要了解家长对幼儿阅读兴趣的评价、对早期阅读的看法
家庭教育中进行早
期阅读的具体情况,以此为基础分析家园合作可能对幼儿阅读兴
趣造成的影响(具体问卷参见附录一);
观察法:(I)观察幼儿:观察幼儿在集体阅读活动、阅读区活动及自由
活动时间的阅读行为及情绪状况,以此了解幼儿的阅读兴趣现状和影
响因素,了解试验研究中实施具体策略的有效性。
2.研究内容
本研究重点探讨了幼儿家庭早期阅读的现状及对策,如:家长对
早期阅读的认识;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方式;孩子的阅读兴趣
存在的问题等三方面。
三、(一)家庭幼儿读物的现状及其折射出的有关信息
1.家庭拥有幼儿图书的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家庭拥有幼儿图书的数量最少是 3 本,最多达到
232 本,其中将近五分之一的家庭,幼儿图书数量在 10 本以内,20
本以内的家庭约占二分之一,20~100 本的家庭约占 46.4%,还有
14.8%的家庭拥有 50~100 本幼儿图书,3.8%的家庭幼儿图书超过了
100 本。
2.家庭最近购买的幼儿图书
统计表明,故事书、包括百科全书在内的知识类书籍和期刊杂志
占到 84%,还有
16%是有关儿童绘画、拼音识字、数学练习、幼儿英语和开发智
力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分析发现,家长最近为孩子买的书与孩子喜欢
的书之间存在着差异。这说明,孩子喜好只是家长做出购书选择的一
个标准,家长购书还有自身较理性的标准。
3.作为礼物购买的书籍
统计数据显示,79%的家长会把书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这说明绝
大多数的家庭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已兼顾到对孩子的智力
投资。
(二)孩子最喜欢的幼儿图书的类型
孩子最喜欢的幼儿图书大致可归为故事书、知识类书籍和杂志期
刊等三类。
(三)家庭亲子共读的情况
当问及家长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的频度时,调查结果显示:0.6%
的家长从来不陪孩子看书或给孩子讲故事,很少或有时陪孩子的占了
41.7%。相关分析表明:家长的文化程度与陪孩子阅读的频率间有高
度相关,即学历高的家长更主动地花时间和孩子阅读。调查还发现,
当孩子向父母发起看书的请求时,父母的反应大致是:54.8%的父母
愿意陪孩子看完书;和孩子看一会儿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有的
37.3%;有 4.8%的家长会建议孩子自己看书或让孩子找其他人;让孩
子做其他事情的家长占到 1.3%。
(四)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为了解家长在指导阅读时采用何种策略,我们设计了有关提问、
复述、看书方式等四个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与孩子阅读中 ,
45.2%的家长只是回答孩子的提问,很少主动提问,而 37.6%的家长
会主动向孩子提问,16.9%的家长既主动向孩子提问又回答孩子的提
问,0.3%的家长不与孩子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有 54.5%的家长会在
阅读中主动向孩子提问,这说明这部分家长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培
养孩子对阅读的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的能力。基于复述能力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给家长提出了“给孩子讲
故事后是否要求复述”这个问题。
四、结论及策略探讨
1.结论
2.幼儿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策略
1)加强家园共建,设立“早期阅读共读栏”
设立:“早期阅读共读栏”向家长介绍幼儿阅读的目标及家长指
导建议,宣传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登载有关早期阅读方面
的文章。并随时向家长介绍班内阅读活动开展的动态,家长也会将幼
儿在家阅读的情况以记录表格、经验体会、照片等形式在专栏中展示
各班还设立了家长借阅箱,里面放置家长及幼儿阅读的书籍,定期更
换。同时,各班将幼儿阅读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 16 来,使家长
在了解幼儿阅读情况与进步的同时,能根据教师的阅读提示来指导幼
儿,很好地体现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亲子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
2)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提高幼儿阅读兴趣阅读环境。
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
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幼儿园教育指导
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
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
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建
立阅读习惯。
3)保持良好的阅读心态。幼儿对某一事物的情感常受周围环境的
影响.良好的阅读环境是维护幼儿良好阅读心态。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
阅读,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
4)注意幼儿心理的稳定性,把握阅读时间。指导孩子阅读,家长
们还须注意:儿童的心理很不稳定,应给其规定好阅读时间。1O 岁以
内的孩子,一般每次以 20 分钟为宜,每天读一个故事即可。至于大孩
子,自己会把握好时间,不必硬性规定;反之,当其看书“入迷”时
应提醒注意身体健康。
附件一:调查问卷
问题
1.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中谁起主要作用
A:家长(家庭)B:幼儿园教师
2.家长选择幼儿园是否会把识字作为重要标准
A:是 B:否
3.有 AB 两所幼儿园,当 A 幼儿园承诺在三年内教 1000 汉字,
B 幼儿园没有明确提出识字要求时,但能保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你如何择园? A:A 幼儿园 B:B 幼儿园
4、当您遇到您的孩子把不认识的字说成是一副画的时候,你会怎
么做?
A:问这幅画像什么 B:会告诉孩子这不是画,是一个汉字
C:会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字,并告知字的读音和字的意思
5.对“早期阅读就是早期识字,不识字怎么阅读”这句话你是怎
么认为?
A:这句话是正确的 B:这种观念不全对,认为识字不等于早期阅
读,但认一些字可以使幼儿对阅读更感兴趣
C: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6:在与孩子阅读中,您的孩子有经常的提
问您问题吗或者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主动向您孩子提问题吗?
A:很少主动提问 B:会主动向孩子提问 C:既主动向孩子提问又
回答孩子的提问
7:在与您孩子阅读过程中,您给孩子讲故事后是否要求复述?
A:偶尔要求复述 B:总是要求复述 C:从不要求复述
8:您在指导孩子看书时,会有侧重地采用以下哪几种方法
A 图读法(边讲故事边指画面)、B 点读法(边讲故事边指着汉字)、C
诵读法(把故事连贯地讲完,尽量不让孩子打断)
D 跟读法(自己讲一句让孩子跟着讲一句)
9:您认为阅读环境对孩子阅读重要吗?
A:重要 B:不重要
10:您的孩子有无单独的房间?
A:有单独房间 B :无单独房间
11:你有经常在家看书或是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来感受良
好阅读氛围吗? A:在家读书看报在 1 小时以上 B:在家读书看报在
半小时左右
C:很少在家学习 D:能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或书店看书
12:您在在为孩子买书时,是考虑:
A:对孩子的教育价值 B:孩子是否喜欢
13:你在给孩子所买的图书是以下哪类?
A:童话、故事类图书 B:科普类读物 C:其他
14:是否经常更新图书?
A:经常更新 B:偶尔更新 C:少有更新
15:在孩子所拥有的图书上,孩子的图书占:
A:60 本以上 B:10-60 本 C: 10 本以下
16:您是否经常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
A 经常陪孩子看书或讲故事 B:偶然陪孩子读书或讲故事
C:很少或有时陪孩子 D:从来不陪孩子看书或给孩子讲故事
17.当您的孩子向您发起看书的请求时,您的反应大致:
A:愿意陪孩子看完书 B:和孩子看一会儿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
C:建议孩子自己看书或让孩子找其他人 D:让孩子做其他事情
姓名:赵娟
单位:南昌铁路艺术幼儿园
职务:教师
手机:***
邮箱:7064410702@qq.com
地址:青山湖南大道铁路九村
第四篇:民间借贷的刑法研究论文
摘要:民间借贷在我国由来已久,如今更是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之中,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热门话题。民间借贷虽然是来自于民间的自
发形成的融资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之
处,为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在实际上,民间借
贷在我国并没有合法的地位,处于犯罪和无罪的中间地带。所以说,
如何正确引导民间借贷,避免其走上犯罪道路,进一步扩大其对经济
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当前我国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
民间借贷与刑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为以后我国制定民间借贷法律提供
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间借贷;刑法;融资
我国对民间借贷的管制一向严格,导致人们在提起民间借贷的时
候,都会说成是非法的洗钱活动,甚至是联想成为刑法中规定的非法
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民间借贷
由于融资便捷、参与人数比较多等优点,很容易会成为不法分子用来
违法犯罪的工具,但是从实际来说,民间借贷和洗钱还是存在本质上
的区别的,更不能把民间借贷说成是非法活动,造成人们对民间借贷
的错误看法,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金融
体系造成的,从而导致人们对民间借贷的看法十分混乱。本文通过研
究民间借贷与刑罚的相关问题,为刑法中对民间借贷的判定提出改善
建议。
一、民间借贷的特征
(一)参与主体众多,资金来源广泛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广泛,基本上拥有闲散资金的企业和个人都
可以提供民间借贷服务,如个人、企业、个体户等。资金的来源也各
不相同,不仅包括居民的私人储蓄、企业的资金积累,还包括那些来
历不明的资金和银行借贷的资金等。在所有的资金来源之中,更多的
是巨门和企业的私有财产。此外,还能体现出出借方在金融市场找到
不到合适的投资产品,所以就会将大量资金投入民间借贷志宏,进行
资金调剂。
(二)隐蔽性和地域性
隐蔽性主要指的是民间借贷在当前还不属于合法的融资手段,因
此并不能得到法律的承认,只能私下进行,并且不受金融当局的监管
所以具有隐蔽性特点。此外,通过对我国民间借贷的地域分布的分析
由于民间借贷主要依靠道德约束,所以分布情况主要受当地的经济发
展水平、传统文化和居民投资意识的影响,呈现块状分布。浙江温州
历史以来,民间借贷就一直存在,因此,在当地,民间借贷流传比较
广泛,广东地区,由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盛行,所以民间借贷也普
遍流行。相对来说,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在起步
阶段,人们对于投资理财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少数地区存在民间借贷
现象,但并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出现这种行为。
(三)信用基础的特殊性
中小企业存在着贷款难的问题,这是由于在银行他们的信用度为
零,民间借贷则完全不用担忧这些问题,通常来说,它只是存在与特
定的区域内部,借款双方由于血缘、地缘和商缘等关系,都建立起了
绝对的信任,借款人和出借人对彼此都很了解,在信息了解程度上都
是相等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关系,才形成了借贷双方。如果其中一人
违约,那么在这个地区的信息网中,违约人会失去信用,并且从此以
后,会永远失去向人借贷的机会。这种无形的道德约束力,促使借贷
双方不会轻易违约,充分保障了民间借贷的信用度。
二、民间借贷的刑法问题
(一)对直接融资的规制过于狭窄
在当前的刑罚制裁体系之中,对于非法融资行为成为打击不目标,
主要是由于其不具备直接融资可以直接接待资金的特点。相对来说,
比起间接融资方式,直接融资可以跳过金融中介,直接进行交易,而
且交易过程中的融资规模、途径和资金走向都会避过国家的监控,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给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极大的阻碍。国家还没有明
确承认民间融资的合法地位,在法律体系中也没有关于民间借贷的相
关说明,因此国家的公权力就无法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投资人为
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会选择采取一些过激的、非法的手段追回资
金,甚至有时候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这也是民间融资的一大弊端。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用于合法经营行为的性质模糊
《刑法》并没有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即吸收存款
后资金的走向无论用于何地都属于犯罪行为。具体来说,当中小企业
的发展遭遇瓶颈期,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通过聚集社
会资金来维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当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支持
和鼓励的,尤其是当前社会对与民间融资行为也比较支持,那么对于
那些企业私自吸收公众款项,用于自身合法经营的行为,如何判定是
当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刑法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
为,但是又不能完全否定,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更多地考虑刑法
的判定准则。
(三)未能建立均衡有序的刑罚梯度
刑法有三个基本原则,其中一个就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主要用
于判断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罚必须是在罪责刑相适应的情况下才能
使用,这也是社会正义性和公平性的体现。反之,罪行相同的时候,
但是判定的罪名不一样,处罚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吗?这样一来,人
们势必会对法律的公平性产生怀疑。要想体现罪责刑的统一,就要建
立一个完善的合理的刑罚制裁体系。对于不同的犯罪行为,处罚方式
也要量刑而定,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犯罪群,来统一犯罪性质。根据
罪责刑适应原则,要求在同一群众刑罚的程度要保持一致,并且量刑
要合理和公平。但是在实际判定中很难保持遵循这一原则,比如说非
法的民间借贷行为,在判决上三种罪名就有不同的处罚方式。我们都
知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有两个量刑范围,一个是 3 年,另一个是
3 年到 10 年;擅自发行股票、公司和企业债券罪只有一个 5 年有期徒
刑的量刑;集资诈骗罪的量刑幅度是 4 个。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
于吸收公众存款达到 20 万以上的情况判定为犯罪行为,但是如果发行
债券的话,达到犯罪标准是 50 万元。这样一来,在 20 万元-50 万元
之间就出现了空白地带,特别是在当前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
处理民间借贷的案件中,总会引起广大人民权重的广泛关注,人们会
对案情积极讨论核对法律空白地带的该度恐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吴
英案。既要遵循法律,又不能罔顾民意,给我国的法制建设敲响了警
钟。
三、完善民间借贷行为刑事法律规制的建议
(一)以刑法的谦抑性为指导思想
刑法的谦抑性指的是在利用刑法处理案件时要注意考虑到按照规
定来处理案件范围和判刑程度,也就是说,判定行为是否违法,尽量
用法律来衡量,能判定是违法行为,就尽量不要攀成犯罪;特别是对
那些可以利用制裁来处罚的犯罪行为,尽量避免量刑过重的现象。从
宏观上来说,刑法的谦抑性指导者犯罪和惩罚手段的进行。首先,建
设刑法时要首先考虑到经济目标。在利用刑法处理案件时,要尽量投
入最小的成本和经济来达到最佳的管治效果,也就是说在刑法的设定
缺乏效率和效益的情况下,可以撤销处罚。其次,刑法是我国法律体
系中处罚措施最严重的法律,因此在其他法律手段无效的时候,才能
投入使用,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最后性特点。即在制裁违法行为的时
候,优先选择制裁力弱的法律手段,在最后实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
会考虑刑法。刑法具有优先的功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注意充分结
合其他法律手段双管齐下。
(二)明确民间借贷行为与非法融资活动的界限
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也不到位,
所以,在民间借贷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行为属于法律的空白地带,因此
出现了许多非法融资打着民间借贷的旗号从事违法行为。此外,由于
民间借贷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非法融资行为,所以司法机关在定罪的
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判决,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同案不同罪的现
象,严重削弱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所以,为了严厉打击民间借
贷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就要将民间借贷和非法融资划清界限。合理定
位民间借贷,划清民间借贷和非法融资行为之间的界限。让民间借贷
行为可以得到金融机关的认可,并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承认。近几
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尝试对金融领域作出改革,希望让民间借贷走向
光明,纳入监管体系,《贷款通则》在 2010 年 2 月修订出台之后,对
信贷市场列举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信贷市场划清层次,引导民间借贷
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为其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从国家角度来说,
正式承认了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并利用宏观调控,正确引导民间借
贷的发展方向。在这个前提下,尽快出台关于民间借贷的法律规范,
改善当前法律法规在民间借贷上的不足之处,并能够在以后对于民间
借贷的判断做到合理有效。
(三)合理设置民间借贷涉罪后的量刑梯度
民间借贷包含的犯罪行为主要有擅自发行股票、债券罪,和非法
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经营罪以及集资诈骗罪。除了集资诈骗罪,其
他四项罪在量刑上都有差异。通过实际研究显示,没有出现非法占有
目的的融资行为有擅自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经营
这三种,但是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就是融资手段
的差异。根据罪责刑适应原则的规定,可以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
法经营罪的刑法适当降低,最好是接近于擅自发行股票和债券罪的量
刑范围,或者适当降低量刑跨度,将 5 年到 10 年的刑期改为 3 年之内。
(四)保持高压态势,遏制犯罪势头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金融机构的兴起以及国家对民间借贷领域
逐步放开的态势,民间借贷的发展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呈现井喷的情
况,随之而来的集资诈骗的犯罪也会出现更新更隐蔽的犯罪手段。可
以预测得到,假借投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资诈骗的犯罪将会成为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侦部门所要直面的工作重点。因此,侦查部
门应认真梳理,组织专门力量,实施“专案侦查”为主的工作模式,
把打击重点放在案值巨大、损失严重、影响恶劣的集资诈骗大案要案
上,特别是对上级交办的重特大案件要坚决排除干扰,全力侦破,始
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对具有重大犯罪嫌疑、涉及人数众多、有经
营价值的案件要强化专案经营意识,主动打击、精确打击。对集资诈
骗案件多发区域,要适时开展专项打击和重点整治活动,努力遏制犯
罪势头,给犯罪分子以震慑、给社会以展示、给百姓以答案,最大限
度的追缴赃款赃物,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这样做也可以给那些
想尝试民间借贷的企业更多的顾虑,并在试水民间借贷后能够自觉规
范自身的行动。
民间借贷虽然是来自与民间的自发形成的融资方式,但在很大程
度上,改善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之处,为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解
决了很多问题。但在实际上,民间借贷在我国并没有合法的地位,处
于犯罪和无罪的中间地带。我国对民间借贷的管制一向严格,导致人
们在提起民间借贷的时候,都会说成是非法的洗钱活动,甚至是联想
成为刑法中规定的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行为。本文通
过研究民间借贷与刑罚的相关问题,为刑法中对民间借贷的判定提出
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辜胜祖.对民间借贷应该“招安”.中国商人.2011(11).
[2] 魏 峰 . 中 国 民 间 融 资 法 律 制 度 问 题 及 现 状 . 中 国 金 融 .
2011(14).
[3]邰子龙.我国民间借贷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市 场.
2010(22).
第五篇:国外早期生态观研究的论文
摘要:直至 1850 年,美洲大陆仍普遍存在着两种水火不容的环境
理念,一方面是欧洲殖民者长期抱有的“人类独尊”思想,即人与自
然并非平等共生,环境理所当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印第安
部落“天人合一”的生态传统和泛灵信仰。因而,在 19 世纪中叶以前,
美洲大陆上的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土著之间,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
观曾展开过一场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
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朴素的环保传统而战。
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和谐共存;泛灵信仰
众所周知,环境历史是对大地母亲过去经历的总结,关乎人类与
自然环境千百年来的和谐与冲突,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人类在漫
长岁月中如何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对美国早期环境史的考察,应追溯
至 17 世纪。在美洲印第安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欧洲殖民者“人
类独尊”生态观激烈碰撞的历史场景中,现代人能够重新感知美洲印
第安人所遵循的朴素环境观,进而明白,不管是在前工业社会,还是
在后现代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
的基石。
一、“天人合一”与“人类独尊”生态观的碰撞
关于“人从何而来”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印第安人族
群世代流传着如下说法:天地之初,两名女婴最先从一块名叫“什
卜”(Shippu)的地里生长出来,“思想女神”精心呵护着这对小姐
妹,谆谆教导她们要感恩赐福的太阳,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玉米部
落”之母和“太阳部落”之母。[1]45 由此可见,印第安神话亲近
自然,贴近大地,且富于创造性地把人类生活形象地比拟为植物的生
长。普埃布洛(Pueblo)印第安人始终相信,不论是从地里发出的玉
米新芽还是从母亲子宫里分娩出的婴孩,都无一例外地来自地下的另
一个世界。难能可贵的是,普埃布洛人对待男人和女人均一视同仁,
认为他们各自拥有其与生俱来的财富和神奇力量,进而构成了既独立
又依存的二元微妙关系——正如玉米种子之于雨水,两者缺一不可,
才使得人类得以在这个绿色星球上常住常往,生生不息。这一思想倒
与我国道教的“阴阳”理念不谋而合,即一切现象均为矛盾与互补的
综合体,他们尤其强调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反之则不利于整个系
统的和谐统一;而印第安阿科马(Acoma)部落也有类似的阴阳观念,
即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
就 美 洲 印 第 安 人 的 迁 徙 史 而 言 , 其 祖 先 约 在 公 元 前 50000 到
20000 年之间,涉过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冰区,进入
北美洲大陆;后来他们穿过由北冰洋向南延伸的无冰通道直抵现在的
加拿大、美国境内。约公元前 9000 年,这些亚洲人终于抵达了太平洋
沿岸。这些前哥伦布时代的北美印第安人把他们的居住地看作是不容
置疑的神圣的宇宙中心。米克马克人(Micmac)的生活地域自成一个
生态系统,他们对环境生性敏感,对所有生物一并存有同情之心;在
这些被欧洲殖民者斥之为“野蛮人”的印第安人眼里,植物、动物、
岩石甚至遥挂天边的星宿并不是被自然规律左右的冷冰冰的“物体”
而是与他们共生、共存、互惠的自然界的“同伴”。在印第安米克马
克族群中,主司祈雨的“酋长”和作为阴阳世界交流的中介——“巫
师”,威望颇高,因为族人只有指望他们与天地沟通才能求得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天人合一,共同力促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平衡发
展状态。
欧洲殖民者从一踏上新大陆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印第安人逼迫到
了弱势地位。面对欧洲强势文化的入侵,由于缺乏有识之士对历史进
行真实而详尽的记录,印第安文化日渐式微,土崩瓦解亦在所难免。
起先,淳朴的印第安人还对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示好,教他们如何
建房、耕种、狩猎等实用生存技巧以度过北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但
是,这些土著居民用良知和善意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对自然界的肆意破
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白人倾巢而出,烧荒、伐木、狩猎、开矿,破
坏植被,浪费资源,为所欲为;而印第安人自己却被驱赶到日益贫瘠
的土地上艰难劳作,朝不保夕。
几经周折,英国人于 1620 年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
9 年之后,马萨诸塞殖民地也随之建立。17 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崇尚基
于 4“F” 思 想 的 “ 资 源 掠 夺 型 ” 经 济 : 即 把 森 林 (Forest) 、 皮 毛
(Furs)、鱼类(Fish)和农场(Farms)一并收入囊中,直至榨取其最后一点
价值。他们是这样一群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新教徒(WASP):勤劳肯干,
追求自由,我行我素,富于幻想,而美洲的大发展正迎合了他们不顾
一切攫取利润的心理取向。
随着欧洲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介入美洲人的生活,市场竞争、自我
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等新兴观念便迅速席卷了殖民时期的美国社会。欧
洲殖民者天真地认为美洲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
资源,他们强调的“人类独尊”思想更加剧了定居者对环境的污染和
资源的浪费。殖民经济的大发展对新大陆的环境保护而言无异于自戕
——这股恶性膨胀的生态冲击波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种
群减少、森林砍伐量增多等恶果在东部地区日趋显现。到 1800 年前后,
新英格兰的风光已与昔日欧洲旅游者的迷人描述大相径庭了:殖民地
的重工业生产区,到处是是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尘烟滚滚,噪声隆
隆,垃圾遍地,哪里还有当年阳光、绿地和清流的影子?新英格兰良
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已被活生生地拖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洪流,真可谓
无可奈何花落去。19 世纪初的美洲见证了印第安人自发环保实践的无
奈终结。
二、两种生态观碰撞所引发的环境
纵观 17、18 世纪的北美大陆,狩猎,特别是对海狸、水牛和鹿群
等动物的狂捕滥杀,俨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欧洲人刚踏足
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约有 6000 万只海狸。海狸同人类一样,属哺乳
动物,它们全身是宝,尤因其皮毛在欧洲备受青睐,即使远在大洋彼
岸也不免招来杀身之祸。春夏季猎杀海狸时,设置陷阱即可奏效,而
冬季的猎杀过程通常要繁琐一些,欧洲猎人们先是拿着利斧在事先选
定的几十处海狸可能藏身的地方破冰,然后再放猎犬追赶猎物直至逮
获;然而,如此肆意妄为的猎杀行动多数时候却并非只是为了充饥—
—人们想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海狸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长
期对海狸无节制的捕杀并没有引起欧洲定居者的足够重视,按照其
“一切为了发展殖民经济”的惯性思维,环境所受的破坏性影响是可
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严格控制海狸捕杀数量以及限定其狩猎季节等
生态保护政策的最终出台却是 19 世纪初的事情了。
相反,作为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历代印第安人却从未对海狸的种
群构成过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生态原则:人们狩猎只
因果腹之需。印第安人保持着一系列世代相传的狩猎仪式,旨在与海
狸等猎物有心灵的交流,这无不透露出美洲土著为保持与动物界的和
谐相处,对所捕杀的动物表示敬意和祈求宽恕的良苦用心。在米克马
克人心里,狩猎不是人类对动物界的战争,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食
物或追求利润而对其进行的疯狂掠夺。鉴于此,他们从未囤积过海狸
皮,够吃够穿也就满足了。米克马克部落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
因而断定动物能与人沟通交谈,进而心灵相通。印第安人与自然能达
到如此超脱的和谐境界让我们这些奢谈环保的现代人委实艳羡不已。
水牛,同样是狩猎者的选择,当然也难逃欧洲人的掠杀。秋天是
这些移民外出打猎大量捕食,以备其家庭冬日享用的日子。北美洲水
牛在其繁盛时期曾数次出现迫使火车运输中断整整一天以静候这些庞
然大物悠然自得地跨过铁路线的壮观场面。然而,随后被大肆捕杀,
其量之大,数以百万计,难怪仅仅几十年以后,水牛便遭遇濒临灭绝
的悲惨命运:1833 年前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再也寻觅不到
水牛的踪影了。[2]126 此情此景令人深思:白人在庆幸他们开始了
新大陆迈向人类开发的第一步,而印第安人却在为此撕心裂肺地哭泣
没有了自然界的朋友、同伴,印第安人顿失生活的依靠,甚至连吃饱
穿暖都成了问题;殊不知,那仅仅才是这些原本北美大陆的主人无法
直面的惨淡人生的开始。
众所周知,北美大陆的另一大资源是森林。据史书记载,由于英
国欲壮大其远洋航行队伍,扩充其海外领地范围,因而国内对海船的
风帆等木质构件的需求量猛增,从而使新大陆的木材生意顿时兴旺起
来。黄金时期,英国法律曾为此明文规定:美洲白松专供皇家海军使
用。新大陆的林木量在刀砍斧劈中随之骤降,这甚至引起了殖民地日
常柴火价格上涨之虞。然而,森林原貌的恢复无奈是漫长的,至少需
要上百年的时间;欧洲移民乱砍滥伐所造成的恶果让人痛心不已:当
地气候多变,水蚀和风蚀作用加剧,土壤龟裂,排水不畅,洪水肆虐
幸而英王于 1730 年颁布法令,禁止对北美森林的破坏,违者予以重罚。
[1]77
广袤无垠的森林曾被看作北美大陆扩大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到
17 世纪末,50 万 hm2 的林地已被辟作农耕用地。诚然,移民都是新
大陆土地的开垦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均以农业生产为生。以南方为例
庄园主已开始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棉花。1850 年前
后,近一半的南方棉田由于疏于管理、过度使用、频遭棉虫危害等主
客观原因,已无法再进行耕作。虽有法律条文明令要求彻查这一危及
南方农业的天敌——棉虫,但收效甚微,南方棉农遭遇产量和数量上
的滑铁卢在所难免,这便是那些经济作物的耕作者们对土地的无情掠
夺所造成的恶果。对耕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再次向人们昭示
了 19 世纪北美洲的生态危机已积重难返。
在 1849 年的美国西部,淘金热已逐渐开始升温。印第安人的泛灵
信仰终于和多数 18 世纪的欧洲移民关于矿业的想法有了可喜的交集,
他们都相信岩石、金属是有生命的,是其生长的土地孕育了它们。按
常理,人们应该更细心地呵护它们;但这一良好愿望并不能改变人们
一夜暴富的畸形心理,背井离乡,蜂拥而至是他们追逐利润的最好注
脚,西部从此变得满目疮痍。加利福利亚是水力采矿的重灾区,其下
游居民对此怨声载道:采矿后留下的废弃物大量涌入萨克拉门托河和
旧金山湾,河谷地带的农民更是深受其害,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向地方
法院起诉过这些山里的水力采矿者。直至 19 世纪后半叶,水利采矿才
被明令禁止。一哄而上的西部采矿业终于在人们的指责和咒骂声中黯
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生产者也随之在加利福尼亚取代了采矿者,
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
尽管淘金热给整个殖民地的经济、农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入
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它带给印第安人的却是深深的痛楚。西部印第安
人的生活已到了绝望的地步:他们无法狩猎或捕鱼,因为几乎所有的
猎物都已被驱逐出了矿区,鱼类又因水源污染而大量死亡。悲伤失望
之余,印第安部落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宿命的神话故事:一旦印第
安人从地球上消失了,天神就将从北方引来滔滔洪水,所有白人无一
幸免,因为这一切都是白人造的孽,需要他们自己来血债血偿;而印
第安人的双手是清白的,他们无愧于大自然,无愧于心。总之,在印
第安人看来,白人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留给土著人无尽的哀伤。
从欧洲传入北美殖民地的不仅有基督教,皮毛生意等新鲜事物,
而且还有诸如天花等致命的传染病,这使对此瘟疫尚无免疫力的印第
安人无法招架,因而死伤无数。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印第安人也不
得不从祖先的环保传统中蜕变出来,以适者生存的姿态被迫适应欧洲
移民带来的强势文化理念。像易洛魁(Iroquois)部落,后来在与欧洲人
的文化碰撞中,抑或直接受聘于狩猎贸易公司,抑或自己组队驰骋于
北美大陆捕杀海狸用于交易。[2]176 但是瑕不掩瑜,他们为了继续
在这块弱肉强食的殖民地生存下来,对自身生态传统的些许叛离或许
是淡忘精神痛苦和肉体创伤的一剂良药,毕竟作为真实的“人”而活
着是其生存的底线。
三、结论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美国早期环境史,可以发现,19 世纪中叶
以前,由于欧洲移民和印第安土著都竭力坚持各自截然不同的环境理
念,故在美洲大陆上曾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前者为了掠
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环保传统而
战,他们始终坚信,人可以通过意念与自然交流以达到和谐共存的终
极目的。尽管印第安人的环境意识还处于较朦胧的阶段,但他们至少
使相关学者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类并非是万物的中心。[3]因而,
印第安人甚至被当今学者们誉为美洲历史上的“首席环保专家”。简
言之,印第安人的生态观堪称美国早期环境史中的典范。
美国早期环境史启迪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生态观。从生物中
心论的观点看,所有生命种群都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在日趋扩大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大自然成为了人类心灵的避风港,以
躲避席卷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不管怎样,人类终究还是大自然的子
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珍视美洲印第安人所倡导的人与自
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生态观。
参考文献:
[ 1 ] CAROLYNMERCHANT.MajorproblemsinAmericanenvir
onmentalhistory(documentsandessays)
[ M ] .Massachusetts:D.C.HeathandCompany,1993.
[ 2 ] SHEPARDKRECHⅢ.theecologicalindians(mythandhistory)
[M].NewYork:[s.n.],1999.[3]周晓来.美国女性环保主义初探
[J].科学学研究,2001(3):38-4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