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與歧視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本期專題︱在法律中「做」性別

平等與歧視 ■陳昭如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我仍然會等到雷爾德睡著後,自己說故事,但即便是故事裡的情況也不同了,
起了神秘難解的變化。故事開頭都和以前差不多,有個偌大的危機,可能是
一場火災或一頭猛獸,而剛開始或許我還是會救人,但接下來情節就逆轉,
變成別人來搭救我了,可能是學校班上的男孩子,甚至可能是我們的坎伯老
師,他挺愛搔女孩子的胳肢窩。而到了這時,故事鉅細靡遺描繪的是外表
─我的頭髮多長、身上穿著什麼樣的衣服;等我把這些細節想清楚,故事
真正精彩刺激的部分早已流失。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男孩子和女孩子〉(註)


「 成為被人拯救的女主角」,是一個關於「差異」的故事,還是關於「歧視」
的故事?所謂的「不一樣」,是不是「不平等」?
談到平等,人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亞里斯多德公式:「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
之」;等者意味相同,不等者指的是差異。看似簡單明瞭,但要區辨什麼是原則相
同、例外容許差別待遇,卻很頭痛。什麼差異是可以被容許的?什麼差異卻又構成
歧視?也是與此相關難以迴避的問題。平等的價值已經被確立,相信沒有人會公然
支持歧視;爭論反而在於,我們對平等的想像是什麼?對歧視的定義又是什麼?
我們可以用大法官解釋中平等權的相關案件,來理解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這
兩種平等理論。「多元交織性」
(intersectionality)的概念,則有助於拓展我們對歧
視的理解。再者,除了正面思考平等與歧視,更可以反向地思考特權與歧視的對
稱關係。最後,以三個「思考的轉向」來總結,邀請大家一起思考生活中可能的
行動方案。

18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平等與歧視

大法官的平等審查公式
觀察《憲法》第 7 條:「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
一律平等。」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
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的規定,《憲法》保
障平等的原則相當清楚;然而,落實到具體案件,所企圖守護的平等理念是什麼
樣子?
由於 1990 年代以來《民法》親屬編的修法倡議,婦運團體提出釋憲聲請,大
法官在第 365 號解釋宣告《民法》子女親權父權優先的條文違憲,首次提出了性
別平等的審查公式:原則上法律對男女應給予相同待遇,只有在例外狀況才允許
差別待遇;例外指的是「基於男女生理上差異」,以及「因此差異所生的社會功能
角色之不同」。這個審查公式應如何操作?
第一個例子是兵役。《憲法》第 20 條規定,人民有依法服兵役的義務,《兵役
法》第 1 條則規定,男子依法有服兵役之義務。這清楚存在性別差別待遇,大法
官是否認為違反平等權而宣告《兵役法》違憲?釋字第 490 號是有關耶和華見證
人信徒拒絕當兵的案件,雖然大法官解釋文及理由書主要論述的是信仰自由,但
當事人聲請書曾主張《兵役法》違反性別平等。大法官最後簡單表示,這是立法
者基於男女生理上差異以及因此所生之社會功能角色之不同,因此所做的立法政
策考量,認為不違反性別平等。但是,大法官並沒有提出理由具體說明立法者的
考量。由此可以看出這種審查公式十分空洞,輕易地把既存的社會現狀或偏見當
成是合理的根據。例如,男人比較剛強,女人比較柔弱,這是生理差異;因為存
在生理差異,男性應該當兵保家衛國,女性不必當兵只要照顧家庭小孩,這又是
社會功能角色之不同。
因此,以這個公式思考平等很容易陷入困境,把重點放在判斷是否存在差異,
以及差別待遇是否合理,而無暇深究現狀的差異是否本身就是歧視的結果,維護
現狀很可能變成縱容歧視。例如,女人不用當兵的意義為何?是對女人的優惠,
還是否定女人的公民身分?只有男人要當兵的制度,造成了什麼性別效應?
第二個爭議是婚姻,比較複雜。《民法》第 972 條規定,婚約應由男女當事人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19
本期專題︱在法律中「做」性別

自行約定。當規定婚姻只能由異性組成,男人不能跟男人結婚,女人同樣也不能
跟女人結婚,此處似乎不存在性別的差別待遇,因此就不能以平等權來審查嗎?
只能以同性戀被跟異性戀不同對待的方式來處理嗎?這也是上述性別平等審查公
式難以回答的問題。

平等的同床異夢:形式與實質平等理論
關於平等,有兩種主要的理論: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前者如釋字 365 號,
也就是我國大法官與法律界主流看法,後者則有相當不一樣的思考。實質平等關
心的不是差別待遇是否存在,而是:如果一個政策或制度造成、維繫或強化了對
於群體的壓迫或不利,就是不平等。因此,實質平等理論重視國家促進平等的積
極義務,強調從群體的不利處境出發,思考制度是否不平等。
形式平等有不少難以處理的麻煩:其一,容易造成群體保障制度的特殊化,
例如性別比例制度很容易被認為是特殊保障。近來熱烈討論的「伴侶法」與「同
性婚姻法」也是如此,當同性戀無法進入婚姻僅能使用伴侶制度,儘管立法者可
以宣稱另立同性伴侶法是為保障同志、不等者不等之,同志可能認為這就是歧視。
其二,當把平等界定為相同待遇,就不會進一步質疑:性別中立的法律改革能夠
促成平等嗎?
以人們的國民身分為例,2000 年後的新《國籍法》,已經取消了性別差別待
遇,不管你/妳是男是女,如果你/妳的配偶是外國人要申請歸化,條件完全一
樣。但從統計數據顯示,歸化取得我國國籍的外籍配偶中,將近 98% 都是女性。
當這個性別中立的法律有任何對於外配的不利時,就會不成比例地對女性不利,
例如歸化成我國國籍後,將喪失把母國國籍傳承給子女的權利。因此,中性的法
律依然可能造成性別化的效果。這也是形式平等理論所無法處理的案例,以下深
入討論之。

當女人的權利碰上男人的權力
當法律保障了女人跟男人一樣的權利(right),碰到男人在現實中不對等的權

20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平等與歧視

力(power),權利可以毫無罣礙地實現?
子女姓氏的例子就是如此。《民法》親屬編的子女姓氏條文修法時,所達成的
立法共識是由父母協議決定,聽起來相當合理。但人們自由選擇的結果是什麼?
從 2007 年修法至今,只有 1.55% 的父母是約定小孩從母姓。相同權利之下,卻出
現非常性別化的選擇結果。1.55% 的選擇從母姓,跟過去的強制從父姓,是真正的
進步嗎?人們從「強制」從父姓到「選擇」從父姓,或許在意義上的確有些改變,
但改變的程度卻叫人灰心,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還是「從父姓」。
或許有人感到疑惑,從父姓就是歧視嗎?跟誰姓有那麼重要嗎?從父姓的許
多人跟母親的感情甚至可能更融洽呢!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的理由來主張,當一
個社會中絕大多數的人是從父姓時,這是一種性別歧視。第一,就現實的象徵意
義來論,漢人文化中,跟誰姓意味著你/妳是那一家的人,因此絕大多數人被界
定為父親的小孩,從而確認並複製了父系中心主義。第二則是物質層次的,「同
姓」經常被用來支持「財產應被分配給同姓的後代」,在父系傳承為中心的社會,
象徵符號就扮演著核心的機制,具有現實上物質性的分配作用。
再者,我們對歧視的想像可以更寬廣,例如姓氏問題,不只是「從父姓」的
性別問題,也有「用漢名」的族群問題。長年以來,原住民被要求使用漢名,即
便在法律上允許原住民使用傳統名字之後,絕大多數的原住民仍然使用漢名。多
元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並對抗這樣的現象:從父姓
不只是父系中心的壓迫,也是一種漢人壓迫;原住民被要求使用漢名的同時,也
被要求使用父姓。多元交織性的概念是指,人們往往擁有多種群體身分,因此可
能遭受多種壓迫,因為 A 身分與 B 身分而來的壓迫可能會重疊。美國的批判種族
女性主義法學者 Kimberlé Crenshaw 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比喻:黑人女性所遭受的
歧視,就像在十字路口發生了車禍,到底是哪個方向的來車肇事?是種族或性別,
或者二者皆有?都有可能!原住民所遭受的歧視也可能來自多個面向,既是原住
民、又是女人。一個人也可能因為是異性戀而享有優勢,卻又因為身為底層階級
而處於劣勢。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21
本期專題︱在法律中「做」性別

隱形的翅膀:論特權
歧視比較容易看見,特權卻容易被人所忽略,甚至連享有特權的人都很難意
識到它的存在。當漢人被問到怎麼稱呼時,可以回答自己的姓氏,對方就可以理
解,非常簡單。但原住民的命名傳統,並不一定使用「姓」加上「名」,各族有不
同多元的命名方式,例如以小孩的名字加上父親的名字,或者家屋的名字加上小
孩的名字。因此,當名為「馬躍.比吼」的阿美族原住民被問到怎麼稱呼時,如
果告知自己的原住民名字,問題可就麻煩了:我們不用姓氏,但你可以稱呼我為
「馬躍」。對方可能大惑不解,到底是姓「馬」,還是姓「躍」呢?這個例子要表達
的是,因為漢人享有特權,主流社會運作的常規就是漢人的姓名規則,漢人覺得
理所當然,但原住民使用自己族群的名字卻處處受挫。
我們可以做的努力之一是,製作一份特權清單表,看看自己享有那些優勢,
例如中產階級、異性戀、本國人等等。如果不認真思考特權,只期待弱勢群體證
明自己受到歧視,社會結構很難改變。被壓迫群體的對照面就是特權群體,例如
漢人的特權對照的就是原住民所受的壓迫。我們經常以各種方式拒絕承認自身的
特權:否認壓迫的存在,說性別歧視已經是過去式了;譴責被害者,因為裙子穿
太短所以被強暴是活該;為歧視找理由,女人在家帶小孩是她自己的選擇;或者
說並不是故意的,只是開開玩笑而已……諸如此類。檢視、反省自身的特權,也
思考自身遭受的壓迫,才能更好地認識歧視,對抗壓迫,主張平等。

三個思考的轉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歧視無所不在。到店裡吃碗麵點個燙青菜,把「大陸
妹」端上桌的正是一個「大陸妹」,喧鬧的電視上播放著逃跑外勞惡化治安的新
聞,豔彩的報紙頭版是男性主管利用權勢強暴女性看護工的腥羶照片,鄰桌兩個
男人深情緊握的雙手引發旁人的竊竊私語。人們生活在歧視之中,習以為常,認
為這些都不是問題,或者以為只要不發生在自己身上,那都是別人家的事,渾然
不覺自己的舒適自在是一種特權。人們以為無障礙設施是給身障者的恩惠,原住
民升學優待制度是給原住民的特殊優惠,參政的性別比例規定是賦予女人特權。

22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平等與歧視

面對歧視,我們要平等。切莫以為,既然性別差別待遇大多已經被廢除,法
律上已經達成性別平等,剩下的只是落實問題。這可是大錯特錯,因為平等不等
於相同待遇。思考平等的第一個轉向是,把關注重點從個人轉到社會群體上,爭
取平等與積極矯正措施的原因,不是因為有些個人遭受不幸,而是群體身分的弱
勢處境;積極矯正歧視措施不是給予特權,而是為了要平等。第二,從單軸的思
考轉成多軸的思考模式,從多元交織性的觀點可以看到,社會群體身分往往重疊,
特權與歧視更是異卵雙生。第三,從觀察差別待遇是否存在,轉而關心宰制從屬
關係如何在現實中交織地作用,法律維繫或打破了不平等。
在這三個基礎上,我們可以來思考日常生活中各種可能的行動方案。當你在
小吃店點了燙青菜,發現是一個「大陸妹」端來「大陸妹」時,要怎麼做?除了
王子拯救公主的故事,你/妳還可以發展那些版本呢?當壓迫與歧視就在生活之
中,每個人可以做些什麼來對抗之?從生活出發,你/妳的對抗方案,也可能開
展為法律對策,書寫反歧視法的內容。♥

致謝:作者感謝專題主編王曉丹教授及審查人細心且具建設性的意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
謝旻桂同學協助編輯稿件、特別是提供《幸福陰影之舞》的例子,以及王曉丹教授所安
排政治大學課堂的討論。作為一篇非學術論文的導論式短文,本文的目的在於引領讀者
進行平等與歧視的思辯,期能對於在教育現場中此類思考的「日常化」與「行動化」有
所幫助。

註:收錄自汪芃、黎紫書譯(2014)。《幸福陰影之舞》
: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
集 4。臺北:木馬文化。

延伸閱讀

●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0)。《大法官,給個說法! 3》
。臺北:新學林出版。
● 陳昭如(2011)。〈交叉路口與樓上樓下:反歧視法中的交錯問題〉。《月旦法學雜誌》,189:
51-68。
● McIntoch, P. (1988). White privilege and male privilege: A personal account of coming to see
correspondences through work in women ’s studies (working paper #189). Wellesley, MA U.S.:
Wellesley Colleg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Women.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NO.71| 2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