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義命分立」與「義命合一」之關係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學生名稱:劉天豐

學生編號:20094107A
科目:SHDH2216 傳統東方智慧
班別:B01A

論「義命分立」與「義命合一」之關係

引言
在我們的生命之中,想必總會遇上一些無何奈何的事情,從而使我
們意志消沉,無力再去解決問題,甚或採取「躺平」的態度來面對
人生。在人生充滿着種種失敗、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勞思光先生與
唐君毅先生分別從儒家的角度提出了「義命分立」和「義命合一」
的概念,讓我們的生命重新得到價值。「分立」和「合一」看似是
矛盾的概念,究竟何者才是符合儒家思想系統的概念,而二者關係
又為何,本文將會探討以上問題。

「義命分立」
勞思光先生把儒家介定為「肯定人之主宰性」的學說1,即是指肯定
人可以行使道德,做正當的事的能力。而儒家對於此「主宰性」的
肯定,勞先生便透過「義命分立」加以說明。

勞先生確切劃分「義」和「命」兩個領域。「義」的領域是「價值
是非問題」,亦即「對與錯」的問題,而「命」的領域則是「成敗
問題」,亦即事情最終能否達致的問題。這「命」的領域不由我們
所控制,因事情最後成功與否,是由許多我們不能控制的因素所決
定。然而,此「義」之領域,便是人所能主宰的領域,因我們總能
控制自己追求甚麼價值。事情最終的成敗儘管不全由我們所掌控,
惟我們是否追求這應當之事,則全由我們所控制。因此我們對於自

1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頁 131。
己應做甚麼事,是不需考慮「會否成功」,而僅應考慮「是否正
確」。而且事情正確與否,是不受事情的成敗所影響,是故義命
「分立」2。

勞先生指出《論語》當中亦同樣有此二領域的確切劃分,以證明孔
子確實具有「義命分立」的思想。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憲
問〉

「道」無疑是正當的事,因此屬於「義」的領域。但它終究能否達
致,卻是屬於「命」的領域,由此可見「義」與「命」屬兩個不同
領域3。另外,「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更進一步顯示出
「義」不受「命」影響的概念,因儘管孔子知道「道」是不可行,
但他仍是以「道」來作為人生目標。

以上是對勞思光先生「義命分立」之說的說明。

「義命合一」
根據勞思光先生的「義命分立」之說,我們在選擇應做甚麼事時,
是全然不需考慮事情會否成功,而只需考慮事情的對錯。因此我們
只需奮力地去達成我們的目標,而對於事情的成敗,亦即「命」的
領域,則不需要過問。可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在「義命
分立」此一講求「盡義」的學說下,唐君毅先生認為難以解釋孔子

2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頁 131-133。
3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頁 132。
「知天命」的思想45,故提出「義命合一」之說,以說明「義」和
「命」非截然二分之領域,而是可相通之領域。

唐先生指出「義」的意思同樣為我們應做之事,而「命」的意思是
指「天命」,亦即「天」向我們所下達的命令,或「天」所設置予
我們的限制6。唐先生認為在我們經過無數次的追求後,若目標仍未
能達成,我們便應嘗試接受這「命限」的存在,而不再強行追求這
目標,因這是「天」所設置予我們的限制。唐先生援引孔子自身的
經歷來說明「義命合一」的道理。

「孔子之知命,乃由其學問德性上之經一大轉折而得。此大轉
折,蓋由於孔子之周遊天下,屢感道之不行,方悟道之行與不
行,皆為其所當承擔順受,而由堪敬畏之天命以來者。」《中
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7

「道」固然是正當的事,因此我們應該追求「道」。可是在經過無
數次的嘗試後,若「道」還是未得以建立,孔子會認為這便是
「天」所給予自身的限制,同時亦是「天」對自身的命令,要求自
己不再強行追求這「道」,因此只好接受這「道之不行」的結果。
在此一解說下,我們應當之事,亦即「義」的領域,便是接受「命
限」的具體內容,即「道之不行」的存在。在此意義下,義命便
「合一」了。因此「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一句便不單是「事實性」的描述,而是具有「規範性」的描述。這
是指「道之行與不行」不只是事實上屬於「命限」的領域,更加是
指我們在經歷過一定的嘗試後,便應當接受「『道之行與不行』是
4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台北:新亞研究所,1984 年,頁 513。
5
儘管勞思光先生亦認為我們應明白到「命限」的存在,但在具體實踐上,因我們終究不會知道「命限」
的具體內容為何,故我們終究是不需考慮「命」的內容,而只需奮力追求我們認為正當的事,直到此目標
達成為止。在此意義下,仍難解釋為何孔子會強調人應「知天命」,甚或「畏天命」。
6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一)》,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頁 118。
7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台北:新亞研究所,1984 年,頁 515。
屬於「天命」的這一事實。在唐先生的理解下,「義」的領域本身
便包含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命限」的態度,因此「義」「命」此
二領域不是截然二分,而是可相通之領域。

以上是對唐君毅先生「義命合一」之說的說明。

「義命分立」與「義命合一」的關係
在「義命分立」的結構下,「盡義」,亦即在「義」的範圍內奮鬥,
便是人應該所作的事。而在「義命合一」的結構下,若我們真的要
意識到,並接受自己「命限」之所在,其前題便是我們已奮力嘗試
過,亦即已「盡義」,因此「義命合一」本就包含了「義命分立」
的基本精神。

這是因為若我們沒有經過奮力的嘗試,那麼即使我們遇上了挫折,
這個挫折也不足以成為我們的「命限」。「命限」的定義就是我們
經過無數次的努力也不能成功達到的事情,因此它才會是我們的限
制。相反,若果我們真的已為這目標奮鬥過無數次而均告失敗,我
們便能意識到這「命限」的存在。而且更進一步地,我們更應接受
這「命限」就是「天」所設置予我們的限制,因此我們便應不再強
求。這便解釋了為何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而不說「三十或四
十而知天命」,因為要知天命,「盡義」是必要條件,而「盡義」
的過程是漫長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到達人生的某個年齡階段,有過
足夠的嘗試,才有資格「知天命」。

此外,在接受這「天命」的安排時,我們是不會怨天尤人,因我們
確實是已盡力,因此是無愧於自己。同時儘管我們未能達成「天」
所希望我們達到的事,亦即正當的事,但我們的恆心已使得我們無
愧於天。因此在我們「盡義」過後,便可無愧於心地接受「天命」
的安排。由此,「義命合一」本就包含了「義命分立」當中,「盡
義」的基本精神。

「義命分立」與「義命合一」的比較
上文提及到唐先生認為「義命分立」之說難以解釋孔子「知天命」
的思想。除了上述的說明外,這與勞思光先生認為「天」在儒家的
思想系統內的地位有關。

勞先生認為儒家為「肯定人之主宰性」的學問,因此是沒有「形上
學」的傾向。這是指因儒家透過「義」的領域而肯定了人的主宰性,
因此我們在「義命分立」的結構下,是不需考慮「命」,而只需考
慮「義」的領域即可。因此在「義命分立」的學說下,「天」的存
在與否是完全不重要的。勞先生認為孔子所說的「知天命」,純粹
是指知道「命限」的存在,而與「崇信天命」無關8,亦即我們只需
知道生命中有一些東西不由我們所控制。然而,這領域是由誰所設
置,則是完全不重要的。勞先生基於上述觀點,指出儒家是沒有
「形上學」的傾向9。同時,他認為孔子之所以也會使用「天命」等
詞語,只是因為風俗的習慣10。

若採取勞先生的解釋,似乎難以解釋孔子對「天」的重視。「唯天
為大,唯堯則之。」〈論語 泰伯〉表示了孔子認為「天」非常偉大。
而孟子更把「天」視為人的「道德性」的來源11,因此若說儒家沒有
「形上學」的傾向,似乎難以說明孔子「知天命」、孟子「盡心知
性知天」等說法。相反,唐先生的「義命合一」之說,便能說明
8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頁 133。
9
鄭宗義 (2003),〈心性與天道 論勞思光先生對儒學的詮釋〉,收入張燦輝、劉國英編,《無涯理境 勞思
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70-71。
10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頁 141。
11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
「天」在儒家中的地位,因我們所遭逢的「命限」,便是由「天」
所設置,因此我們才有接受「命限」的需要。

總結
勞思光先生和唐君毅先生分別提出了「義命分立」和「義命合一」
之說,以說明儒家看待人生的態度。筆者認為,「義命分立」之說
未能把握儒家「形上學」的理論部分,相反「義命合一」則能。此
外,「義命合一」本就包含了「義命分立」的基本精神,亦即以
「盡義」作為「知天命」的前題。因此筆者認為唐先生的「義命合
一」更符合儒家的思想系統。
參考書目
專書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 原道篇(一)》,台北:學生書局,1977
年。
唐君毅著:《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台北:新亞研究所,1984 年。
張燦輝、劉國英合編:《無涯理境 勞思光先生的學問與思想》,香
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 年。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20 年。

網絡文章
陳志強著:《論孔孟的義命觀 從義命分立到義命不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