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新闻大学

·新媒体研究· JOURNALISM BIMONTHLY 2016年第4期 总第138期

新 媒 体 从 业 人 员 的政治效能感与政治
参与意愿
——一项针对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研究

郭小安 张伟伟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0044)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和成都的15家新媒体机构的462名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政治效能感(包括内在效
能感和外在效能感)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意愿具有显著预测力。相较而言,外在效能感的预测力强于内在效能
感。而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效能感分别受到性别、岗位类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意愿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技术引发了社会政治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了权力的重新分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新媒体技术被视为突破政治管控、扩大政治参与、实现传播赋权的工具,有乐观者甚至欢呼网络
民主(电子民主)时代即将来临。但是,新媒介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它能否扩大政治参与,如何
促进政治参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换而言之,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之间并非简单直接的因果关
系,两者之间很大程度受到诸多中间变量的影响。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有研究探讨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直接关系的较多,对两者关系如何受
中间变量(例如政治效能感)影响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对象上,多数研究的关注点囿于基层(农
民、农民工、居民)或底层(社会抗争者),对于作为技术精英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关注极少。事
实上,新媒体从业人员在信息传播中承担内容发布、生产和把关的等多重角色,他们的态度和行
为直接影响着公共舆论,进行影响到公共事件的进程。因此,探讨该群体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
关系是了解和认识新媒介技术下政治参与图景的一个重要视角。
从上述背景出发,本研究选取了西部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重庆和成都,通过问卷的方式对
15家媒体机构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从工具、意愿、行为三个维度来考察新媒体从业人
员的媒介使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意愿及行为)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三者之间的
相关性,尝试推进相关的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 郭小安,政治学理论博士,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张伟伟,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香港中文大学传播学博士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时代共意性社会运动的媒介动员机制研究(批准号15BXW041)。

96
一 、 文献 回 顾 与 研 究 假 设

(一)政治效能感的缘起、结构 与 影 响 因 素
最早对政治效能感进行研究的当属美国密歇根大学坎贝尔(Campbell)教授,他在20世纪
50年代的一项研究中将政治效能感界定为:“个别政治行动对于政治过程确实有或能够有所影响
的感觉;这即是说,去履行我个人的公民义务是值得的。它乃政治和社会变化是可能的感觉,也
是个别公民能够在此类变化的推动上扮演部分角色的一种感觉”(Campbell & Miller,1954:
[1]
p.1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批学者投入到政治效能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之中来。1963
年,美国政治学者阿尔蒙德与维巴在其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
民主制》中,用“主观政治能力”指代了政治效能感,指出“个人越是自认主观上有能力的人,
他在政治方面似乎就表现得越积极:不仅了解政治上的问题,而且在政治讨论中力图让别人听
[2]
到自己的声音。” 此后,政治学者在研究政治效能感时,又把其结构分为两个维度:内在效能
和外在效能。内在政治效能感是个人相信自己可以影响政府的感觉,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则是个
体相信当权者或者政府应当回应民众的感觉,内在效能感是自我政治影响力的认知、评价和感
觉,它与个体的知识、经验、社会定位等关系密切,内在效能感通常表明个体成为政治活跃者
[3]
的可能性;外在效能感侧重对政府对公民回应性的评价。 在国内,学者对政治效能感的研究
[4] [5] [6] [7]
呈现以下特点:在研究对象上,研究群体涉及到农民、 地方干部、 农民工、 大学生、
[8] [9] [10]
城市居民、 警察、 网民 等;在影响要素上,现有研究认为影响政治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是
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年龄、职业、媒介使用和政治参与经验等;在研究方法上,多数采取的
是问卷调查方法,指标体系普遍采用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在1952年发布的五个条目。
遗憾的是,尽管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显著,但目前我国有关媒介使用与政治效能感
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寥寥可数。少数研究比较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对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普遍认为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提高了公民的政治效能感,如张蓓通过调查发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
城市居民的政治效能感影响不同,新媒体相对而言更具有显著性,就大众媒介对于城市居民政治
效能感的培养而言,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影响力更具有显著性。尤其是网络,在所有
[11]
媒介中,最具有影响力。 冯强通过以大学生为例的定量研究,发现网络使用,特别是对于其中
政治性信息的使用,对政治效能感、日常政治讨论和参与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大学生通过对互联
网的政治性信息使用增强了大学生改变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自我感知能力,提升了个体的内在政
[12]
治效能感。 台湾学者陈陆辉、连伟廷通过调查发现,就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上,电视的影响力
最为显著,民众对电视的暴露程度或注意程度,与其政治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关联性;至于人际沟
通的社会网络的部分,以选民和他人政治的讨论程度,对其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显著的影响,但对
[13]
于外在政治效能感,社会网络的影响力则未显现。 在新媒体使用与政治效能感的关系上,现有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维度上:一是在政府层面,电子政务的运用、政府信息的公开提高了政府
[14]
的回应性,改善了公众的外在效能感。 二是在公民层面,自媒体时代“人人拥有麦克风”的
特点使得公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互联网的隐蔽性由此带来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民众的内在效能
[15]
感。
综合上述文献,本研究对我国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效能感,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岗位类别的新媒体从业者,其政治效能感
存在显著性差异。
假设二:党员新媒体从业者比非党员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效能感更强。
( 二)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实 践 类 型 和 影 响 意 义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概念,也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指标之一,“在有关政
[16]
治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中,政治参与都是个核心概念”。 关于“政治参与”定义,学术界已

97
开始从狭义的以投票、选举为中心的政治参与概念向更为柔性的方向转变,政治参与被界定除了
投票、选举之外,所有旨在影响政治体系的活动,包括投票、政党与选举工作、社区工作、接触
政府工作人员、参加政治会议和抗议活动、沟通和交流,甚至巴恩斯和斯通还将公民阅读政治文
[17]
章、了解政治知识、“追踪报纸和电视报道 ”纳入到广义的政治参与范畴。 本文倾向于在广
义上考察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现状,把政治参与方式划分为接触式参与、围观式参与、咨询式参
与、协商式参与、吸纳式参与等。
从参与形式来看,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参与包含两种基本类型:传统政治参与(也称为网
下政治参与,offline participation)和网络政治参与(online participation)(Barber,
1998)。在西方社会,传统政治参与的形式主要基于制度化参与渠道进行,如投票、政党和选
举活动、社区工作、接触政府工作人员、参加政治会议和抗议活动、沟通和交流等(Verba et
[18]
al,1995)。 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包括搜索政治资讯、联系政府官员、在线政治对话/协商、
[19]
在线政治竞选等(Gennaro & Dutton,2009)。 近年来,基于网络政治参与的蓬勃发展,学者
陆续提出了“数字公民(digital citizenship)”、“电子民主(teledemocracy)”等概念来
[20]
阐述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Mossberger et al.,2007;Dahlberg,2010)。
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参与研究围绕概念界定、价值判断、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
[21]
等基本问题历经了起步、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王明生等,2011)。 在发展特征上,梁丽萍等
[22]
(2004)指出民众的政治参与由1978年以前的革命型和动员型转变为建设型和自主型。 在参与
方式上,王绍光(2006)认为由于传统政治参与渠道受到制约,网络政治参与正日益成为当代中
[23]
国民众最主要的一种参政议政方式。 在表现形式上,传统政治参与包括制度化参与和非制度化
参与,网络政治参与主要为非制度化参与,包括网络问政、网络监督、网络信访等形式(Tai,
[24]
2004)。 在影响因素上,政治心理和社会地位被发现是影响民众政治参与最重要的主观和客观
[25]
因素(万斌、章秀英,2010)。
基于以上文献,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三:不同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岗位类别的新媒体从业者,其政治参与意
愿存在显著性差异。
假设四:党员新媒体从业者比非党员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参与意愿更强。
( 三)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 关 联 性
从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的关系来看,多数研究成果表明,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具有明显
的正相关性,拥有高水平政治效能感的个体会积极参与一系列政治活动,如投票,参与社会抗议
活动,给报纸编辑写信,或签署请愿书。而政治效能感水平较低的个体会脱离政治权力的活动或
[26]
者变得政治冷漠和政治不作为。 由于政治参与需要知识、能力、经济、兴趣等作为支撑,因
此,政治效能感被视为影响政治参与的最直接因素,“政治效能感越强,公民越有可能采取制度
化方式参与政治,政治效能感(尤其是外在效能感)较低时,公民倾向于制度外如社会抗争的方
[27]
式参与(Sullivan & Riedel,2004)”。 Bandura(2001)认为政治效能会显著地正向影响
[28]
在线与线下的政治参与,对于提升个人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态度亦有明显的作用。
还有研究把政治效能感中的内在效能感、外在效能感分别与政治参与相关性进行了对比,结
果表明,内在效能感与外在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效果不同。Melissa R. Michelson在关于政
治效能感和芝加哥拉丁裔人口选举参与的研究中发现,内在效能感会影响投票行为,不投票者宣
[29]
称他们之所以不投票,是因为投票不会给他们的社区和或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利益。 Steven
E. Finkel指出,政治参与的提高并不意味参与能力的提高,而是参与者对政府回应和自身能力
[30]
感知的变化导致,相比而言,外在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更为显著。
国内学者谢秋山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于居民选择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具有
[31]
显著性的影响,而内在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胡荣研究了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
警察信任的关系,他认为外在效能感在很多程度上增加对警察的信任,而内在效能感则显著地减

98
[32]
少了对警察的信任。 张明新认为政治知识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正是通过政治效能感来实现,虽
然公众的政治知识不直接对传统政治参与产生影响;然而,政治知识却通过效能感对参与产生影
[33]
响,随着效能感的增强,知识对参与行为的影响会增强。 周葆华认为,政治参与与内部效能呈
[34]
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却与外部效能和集体效能无关。
本文认为,政治效能感作为公民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它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是间
接的,基于此,本文将考察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如下假设和问题。
假设五: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效能感(包括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越强,他们的政治参
与意愿越高。
问题一:人口学变量和政治效能感,谁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参与意愿预测力更强?

二 、 研究 设 计 及 研 究 方 法

(一)抽样方法与问卷调查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问卷调查的对象为重庆和成都两地新媒体从业
者。从所有制来看,目前重庆和成都两地的新媒体从业者主要服务于三类机构:国有新媒体企
业、混合所有制新媒体企业,以及民营新媒体企业。基于此,本研究从上述三类机构中分别选
取代表性的新媒体企业,对它们的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而言,本研究采用全样本调查的
方式,分别向华龙网、大渝网、天涯重庆社区、重庆微品数字传播有限公司、华西都市网、大成
网、四川新闻网、成都全搜索等15家新媒体机构全体从业者发放问卷,最终回收问卷462份。
(二)研究变量
1.人口学变量
本研究采用的人口学变量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从业年限职业类别以及政治
面貌。性别分为男、女两类。年龄分为1、25岁以下,2、26-35岁,3、36-45岁,4、46岁以上。
教育程度分为1、大专及以下,2、本科,3、硕士,4、博士。收入水平分为1、年收入5万以下,
2、年收入5-10万,3、年收入11-30万,4、年收入31-50万,5、年收入50万以上。职业类别分
为1、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2、经营管
理人员,3、采编人员,4、技术研发人 表1 :测量政治效感题项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员,5、其他人员。政治面貌分为1、中
共党员;2、非党员。
2.政治效能感
本研究对政治效能感的测量,
主要参考了李艳霞(2014)、张明新
(2014)发展的题项,综合前测的结
果进行调整,最终包括以下7个题项:
(1)我对政治和公共事务很有兴趣;
(2)我非常关心本地政府的各项政策;
(3)我对目前需要政府政策来解决的问
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4)我认为政府
的公共服务值得肯定;(5)我认为政府
提供的信息值得信任;(6)我认为公民
能够便捷地从政府那里获取信息;(7)
我认为政府部门对公众舆论的反应是积
极有效的。受访者从下列五个选项中,

99
选择一个填答,这五个选项分别为(1)非常不赞同;(2)不大赞同;(3)一般;(4)比较赞
同;(5)非常赞同。这组变量经“主成分因素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区
分为负载明晰的2个因子(表1),分别代表外在效能感和内在效能感。其中,“外在效能感”由
“我认为政府的公共服务值得肯定”、“我认为政府提供的信息值得信任”、“我认为公民能
够便捷地从政府那里获取信息”、“我认为政府部门对公众舆论的反应是积极有效的”组成,
Cronbach’s alpha均值为0.90。“内在效能感”由“我对政治和公共事务很有兴趣”、“我非
常关心本地政府的各项政策”、“我对目前需要政府政策来解决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组
成,Cronbach’s alpha均值为0.81。
3.政治参与意愿
参考过往文献,本研究对政治参与意愿的测量,主要包含下列4个题项:(1)作为新媒体
从业者,我也会期待政府对我工作中的优秀成果表示嘉奖。(2)具有参与政治议程的机会,可
以帮助新媒体从业者更好地开展工作。(3)我会期待政府支持或者配合新媒体从业者的业务工
作。(4)政府举办新媒体相关活动,有助于加强政府和新媒体从业者之间的沟通。受访者从下
列五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填答,这五个选项分别为(1)非常不赞同;(2)不大赞同;(3)一
般;(4)比较赞同;(5)非常赞同。
为了检验政治效感的效度和信
表2:测量政治参与意愿题项的主成分因素分析
度,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
和Cronbach’s alpha两种检定方法。
检定结果如表2所示,这四个测量政治
参与意愿的题项均呈现一个因素,且
Cronbach’s alpha均值在.87以上,因
此测量的为一个面向的概念。因此,
本研究把受访者在政治参与意愿的四
个题项的得分加起来除以四,建构成
“政治参与意愿”变量(mean=3.9,
SD=0.78,Cronbach’s alpha=.87)。
受访者在这一变量上所得分越高,表示其政治参与意愿越高。

三、研究结果发现

( 一)资料分析
本研究通过全样本抽样的方式共获得462份来自成渝两地新媒体从业者的问卷。受访的新媒
体从业者中,40.3%为男性,59.7%为女性。他们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35岁”这一年龄段(占
49.8%),以及“25岁及以下”(占31.4%),体现出鲜明的年轻化特点。从教育程度来看,学历
为本科者比例最大,占84.0%,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10.3%,硕士学历者占5.5%,博士学历者占
0.2%。受访者的年收入分布,“5-10万者”所占比例最大,为48.9%,“5万以下者”占45.6%,
11-30万者为5.3%,30万以上者为0.2%。受访者的岗位分布,“经营管理人员”占10.3%,“采编
人员”占56.1%,“技术研发人员”占9.9%,
表3: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心理测量
“其他人员”占23.7%。
此外,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的外在效能
感、内在效能感和政治参与意愿的均值分别为
3.35(SD=0.90)、3.31(SD=0.77)以及3.90
(SD=0.77)。

100
(二)研究假设和问题探析
本研究的第一个假设是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新媒体从业者政治效能感的影响。为了验证假设
一,本研究分别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岗位类别和他们的政治效
能感进行了方差分析。方差结果显示,仅性别、岗位类别
和年龄对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有影响,仅年龄对新 表4:性别与内在效能感的方差分析
媒体从业者的外在效能感有影响。如表4所示,男性新媒
体从业者比女性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更强,两者的
差异性显著(P<.05)。如表5所示,不同岗位类别的新媒
体从业者,他们的内在效能感差异性显著(P<.001)。
表5:岗位类别与内在效能感的方差分析
具体而言,技术研发岗位的新媒体从业者内在效能感最
低(2.87),而经营管理岗位的新媒体从业者内在效能
感最高(3.47)。如表6所示,不同年龄段的新媒体从业
者,他们的内在与外在效能感均有显著差异(P<.01,
P<.05)。具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新媒体从业者的
内在和外在效能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表6:年龄与内在/外在效能感的方差分析
本研究第二个假设是探讨政治面貌对新媒体从业者政
治效能感的影响。为了验证假设2,本研究进行了T-test
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仅在内在效能感上,党员新媒体从
业者显著高于非党员新媒体从业者(P<.05)。如表7所
示,党员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均值为3.45,而非党
员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均值仅为3.26。
本研究第三个假设是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新
表7:政治面貌与内在效能感的T-test检验
媒体从业者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为了验证假设
三,本研究分别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性别、年龄、
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及岗位类别和他们的政治参
与意愿进行了方差分析。方差结果显示,仅教育
程度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参与意愿有影响,
如表8。从教育程度来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呈现
出“U”型特征,即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群体,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比较高(分别为4.18及
4.75),而教育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新媒体从业者,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比价低(分别为3.86及
4.00)。
第四个研究假设是探讨政治面貌对新媒体从业 表8:教育程度与政治参与意愿的方差检验
者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为了验证假设4,本研究
进行了T-tes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9显示,党员新
媒体从业者和非党员新媒体从业者在政治参与意愿
上差异性显著。具体地,党员的政治参与意愿要弱
于非党员。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探讨人口学变量和政治
效能感如何影响政治参与意愿。为回答这一研究问题,本研究进行了两级阶层回归分析。在回归
分析中,其中第一阶层输入性别、年龄、教育程
表9:政治面貌与政治参与意愿的T-test检验
度、收入水平、岗位类别以及政治面貌六个人口
学变量,第二阶层输入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变
量,表10呈现回归分析的结果。从表10可以发现,
人口学变量对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参与意愿预测

101
力非常微弱(△Adjusted R 2=0.7%),仅 表10:人口学变量、媒介使用和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意愿
教育程度(Beta=-2.51,P<.05)和年收入 的阶层回归分析
(Beta=2.18,P<.05)有显著预测力。其
中,教育程度为反向预测,说明新媒体从业
者的教育程度越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
越弱。年收入为正向预测,说明新媒体从
业者的年收入越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
越强。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意愿的预测
力很强(△Adjusted R2=29.7%),内在效
能感(Beta=5.27,P<.001)和外在效能感
(Beta=9.13,P<.001)均对政治参与意愿
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力。这说明,新媒体从
业者的政治效能感越强,他们的政治参与意
愿越强。根据Beta值,我们还可以发现,外
在效能感的预测力强于内在效能感。因此,
针对研究问题,我们可以做出如下回答:政
治效能感(包括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
比人口学变量更能显著预测新媒体从业者的
政治参与意愿。

四、 结 论 与 讨 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成、渝两地的十五家机构的新媒体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经验
性显示了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意愿的相关性,并分析了其影响要素。结果显
示,相比于人口学变量,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
即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人口学变量、媒介使用状况和政治效能感的关系更为直接,它们通过影响政
治效能感来影响政治参与意愿。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性别、岗位类别和年龄对新媒体从业者的
内在效能感有影响,仅年龄对新媒体从业者的外在效能感有影响。男性新媒体从业者比女性新媒
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更强,岗位类别中技术研发岗位的新媒体从业者内在效能感最低,而经营
管理岗位的新媒体从业者内在效能感最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和外在效能
感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这也意味着,内在效能感作为一种政治影响力的自我感受,容易受到外部
要素的影响,但外在效能感涉及到政治回应性的感知,这与民主政治的大环境有关,一般不容易
受到外部要素影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员身份与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的关系出现了一定的
“反常性”,即党员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大于非党员新媒体从业者的内在效能感;但是,
党员的政治参与意愿却比非党员要弱。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党员身份的新媒体从业者更多是经
营管理层或技术精英,他们有更多的制度化参与渠道,因此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较非党员容易获
得满足。未来研究可以就此展开进一步探讨。
从教育程度来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呈现出“U”型特征,即教育程度较低和较高的群体,他
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比较高,而教育程度处于中间水平的新媒体从业者,他们的政治参与意愿比较
低。这一方面说明,影响政治参与的关键要素并不是受教育程度,而是利益的关联度;另一方
面,这也印证了在中国互联网环境中,参政议政的主体并不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者,而是具有
相对剥夺或社会怨恨情绪的底层,或者是具有“公知”情节的大V,这也是网络空间经常被诟病
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原因所在。在这种环境下,“群体极化”、“民粹主义”现象普遍,理性
和温和的观点容易受到忽视,甚至受到攻击,多数中间阶层往往选择了“潜水”这种沉默方式来

102
应对。
根据Beta值,我们还可以发现,政治效能感(包括内在效能感和外在效能感)比人口学变量
更能显著预测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参与意愿,这意味着,新媒体从业者的政治效能感越强,他们
的政治参与意愿越强,相比而言,外在效能感的预测力又强于内在效能感。这表明,新媒体从业
人员的政治参与意愿主要还是取决于他们对政治民主化的感知程度。因此,要想提高新媒体从业
人员的政治参与意愿,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收入、制度性吸纳(入党)、加强沟通交流等方式以
提高内在效能感来实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如扩大制度化政治参与渠道,加强
政治回应性,改善政治信任,以此来提高外部效能感来实现。
由于时间和精力上的限制,本研究仍有一些缺陷。首先,在样本获取上,由于随机样本的
选取具有一定的困难度,本研究为方便样本。因此,本研究所得到的结论的推广性受到一定的限
制。其次,本研究访问的对象是成渝两地的新媒体从业人员,成渝两地的新媒体发展具有一定的
地方特色性。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展调查西北、华北、华中、华东等其他地区的新媒体从业
者,以获取我国新媒体从业人员政治心理特征的全貌。最后,作为一个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仅讨
论了人口学变量和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意愿的影响。过往研究表明,政治参与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

注释:

[1] Campbell, A. G., Miller, W. The voter decides. (New York: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 1954):p.117.
[2] 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徐湘林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第218页.
[3] Sullivan .J.L & Riedel, E,Efficacy: Political,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 Science,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2001, 39(4):pp.4353-4356.
[4] 李蓉蓉.农民政治效能感对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2013(4),第79-85页.
[5] 陈雪莲.地方干部的政治信任与政治效能感——一项以问卷为基础的研究[J].社会科学,2013(11),第4-15页.
[6] 熊光清.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分析——基于五省市的实地调查[J].社会科学研究,2013(4),第32-37页.
[7] 冯强.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日常政治交流与参与意向——一项以大学生为例的定量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00),第195-207页.
[8] 李蓉蓉.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J].中国行政管理,2013(3),第53-57页.
[9] 胡荣.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5(1),第76-96页.
[10] 张明新.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第49-57页.
[11] 张蓓.媒介使用与城市居民的政治参与—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研究[J].学海,2014(5),第56-62页.
[12] 冯强.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日常政治交流与参与意向——一项以大学生为例的定量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1(00),第195-207页.
[13] 陈陆辉、连伟廷.知性、党性与信息——台湾民众政治效能感的分析[J].台湾民主季刊,2008(5),第121-156页.
[14] 臧雷振、劳昕、孟天广.互联网使用与政治行为——研究观点、分析路径及中国实证.政治学研究[J],2013(2),第60-75页.
[15] Chang, W. Y, "Online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mpowerment: Online Media and Public 0pinion Formation in
Korea", Media,Culture & Society, 2010, 27(6):pp.925-935.
[16] D.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563页.
[17] 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J].东南学术,2008(4),第104-110页.
[18] Verba,S., et al..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9] Gennaro, C., Dutton, W.."The Internet and the public: Online and offlin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 Parliamentary Affairs , 2009, 59(2): pp.299–313.
[20] Mossberger, K.,et al.,. Digital Citizenship: The Internet, Society, and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07);
Dahlberg, L.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ociety, 2001, 4(4):pp.615-633.
[21] 王明生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J].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2] 梁丽萍等.建国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5),第81-87页.
[23]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第86-99页.
[24] Tai, Z. "Civil Society and Internet Revolution i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2004.
[25] 万斌、章秀英.社会地位、政治心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战线, 2010(2),第178-188页.
[26] 熊光清.政治效能感: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进展[J].学习与探索,2015年(12),第41-47页.
[27] 同[4].
[28] Bandura,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Psychology, 2001(3):265-299.
[29] Michelson, M. "Political Efficacy and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of Chicago Latino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2000, 81(1):pp.136-150.
[30] Finkel, S.."Reciproc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 Pane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85, 29(4),pp.891-913.
[31] 谢秋山、陈世香. 政治效能感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CGSS2010的定量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3),第88-113页.
[32] 胡荣.中国人的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和警察信任[J].社会学研究,2015(1),第76-96页.
[33] 张明新.互联网时代中国公众的政治参与:检验政治知识的影响[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第49-57页.
[34] 周葆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体接触、公众参与与政治效能[J].开放时代,2011(5),第123-140页.

103
75 The Interaction of Government Wechat and Users:A Perspective from th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 ZHU Ying,DING Jie


[Abstract] E-government develops in depth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Era, during
which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is attached on Wechat by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making it a
new platform connected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 Based on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theory
proposed by RandallCollins, this paper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 between
Government Wechat and its users throug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A new pattern of
interaction ritual is constructed and both the state and results of which are assessed, revealing that
Government Wechat has not taken full advantage of its dominate role, leading to such problems as
the absence of common corporeity, the mismatch of focus sett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emotional
share, and etc. Accordingly, strategies are analyz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Key Words]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Interaction ritual;government Wechat;emotional energy

87 Place of Mobility:The Seafarers’ Communication Relations and Spatial Practices

· LIN Guang-yao
[Abstract] The paper is based on communication and humanistic geography. It introduces space in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while borrows a core concept place from humanistic geography to study the
merchant ship.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mobility and practices in producing
a place and the sense of place. Generally, a place is regarded as still and isolated. The merchant ship
featuring fluid is always seen as placelessness or non-place. However, for the seafarers on board,
who are also on the move, the ship is a space for their everyday 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the source of intimate experiences. She is the place for the seafarers. Based on this difference, the
paper raises a key question: how the ship becomes seafarers' special place? The question is answered
from two aspects, which are communication and spatial practices on board, as well as media and the
tense in sense of place. At las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luid view of place.
[Key Words] communication;spatial practice;place;mobility;seafarer

96 New Media Practitioner's Political Efficacy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tention:Evidence


from the new media practitioners in Chendu and Chonging

· GUO Xiao-an,ZHANG Wei-wei

152
[Abstract] Results from a sample of 462 Chinese new media practitioners in Chongqing and Chendu
showed the political efficacy (includ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fficac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dicting levels of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 By comparison, ex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played
an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ed the new media
practitioners' political efficacy was influenced by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position
and age at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 new media practitioners;political efficacy;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

104 Chinese Anti-corruption in Social Media: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Discussions over
the Corrupt Officials on Microblogs

· WU Ying,SONG Yun-ya,LIU Yong


[Abstract] Anti-corrup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of Chinese politics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o social media have the power of engaging
citizens in politics and constructing a public anti-corruption space? From analyzing the discussion
quality of cases on the six corrupt officials, this paper finds that official media is the most influential
opinion leader on microblogs; there exist obvious "anti-corruption information" gap on microblogs;
information diffusion is subject to the rank of the officials; the movement-like anti-corruption on
microblogs has difficulty in reaching the system level instead of personal level, and pleasure is the
main emotion in news discourses. Generally speaking, social media are more like a discrete space
rather than a convergence space for expressing anti-corruption ideas. This is also a unique feature
of "Chinese Anti-corruption" reflected on the cyberspace in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of Chinese
society.
[Key Words] Anti-corruption via microblogs;public sphere;opinion leader;corrupt officials

114 The Influence of Puritanism Values in the American Critical Studies on Advertising

· YU Xiao-li
[Abstract] Puritanism values have been important resources to the American critical studies. The
essence of advertising of stimulating desire and consumption gave it original sin in the puritanical
value system.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dvertising industry also originated from
productionism which represents Puritanic labor-for-God belief as well as the urgent need to find
outlets for the overwhelming flow of goods. The fact that advertising became a bridge which
connected production and desire made the criticism of advertising in the Puritanism framework into

15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