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51

YS-SJ-GSYLZSJJ-1-V1-2023

YS-SJ-GSYLZSJJ-1-V1-2023
洋葱学园App + 精讲+精练1000题
全方位助力高三

支持 iOS、Android 系统

方法一 扫一扫下载 方法二 从应用商店中下载洋葱学园

打开应用商店
iOS用户打开 App Store
Android用户打开所使用的应用商店

在应用商店中搜索
洋葱学园
即可免费下载

学习一轮复习课 在线答疑

打开洋葱学园APP 点击“毕业年级总复习” 有问题可以在视频


在“研究”界面选择学段学科 开始学习吧~ 内的答疑区提问
前言

亲爱的葱粉:

欢迎来到洋葱学园!

在你开始学习高三一轮课之前,我们想和你聊聊高三,聊聊高考。

高三是什么样的?有人说,高三是做不完的试卷,刷不完的题,熬不完的夜,

仿佛要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尽,方为人上人。千万别被这些言论吓退了,说这些就是

想让你们认真起来,高三和高考是人生必须要跨过的坎,值得你们更多的努力和坚

持。

说句俗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开始,永远都不

算晚,越早开始准备,越能从容的应对高三、应对高考。怎样才能好好利用高考前

的一分一秒呢?我们为你精心规划了《高三一轮复习》和《高三二轮复习》。一轮

复习课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开始,持续到高三第一学期结束,主攻查漏补缺,解决

除压轴题之外的其他问题。从高三寒假开始,会开启二轮复习课,二轮以一轮课

为基础,会对高考解答题的七大版块作进一步的梳理,集中强化训练,攻克压轴

大题。

本书(《高三一轮知识精讲①》)作为一轮复习课暑期阶段的配套讲义,会带

你复习高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内容——集合、简单逻辑、函数、导数、三角函数。

说这些是高中知识的重中之重,是因为它们在试题的得分点里无处不在。在一轮课

中,老师会带你们剖析各个知识点的考法。紧跟老师的讲解,你不仅能知道有什么

方法,还能理解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提高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能力。

另外,一轮复习课暑期阶段还配有《高三一轮精练1000题①》,供你自主刷题

练习,进一步巩固提升学到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希望在洋葱学园的助力下,你能扎实备战高考,用最佳的状态迎接高中生涯的

最后一战!

洋葱学园高中数学组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第 1 讲 集合 1

第 2 讲 简单逻辑 5

第 3 讲 函 数 的 三要 素 9

第 4 讲 函 数 的 单调 性 13

第 5 讲 函 数 的 奇偶 性 17

第 6 讲 函 数 的 对称 性 22

第 7 讲 函 数 的 周期 性 26

第 8 讲 指 数 运 算与 对 数 运 算 30

第 9 讲 指 数 函 数与 对 数 函 数 35

第 10 讲 函数图象 40

第 11 讲 函数零点问题 44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12 讲 导数计算与切线问题 47

第 13 讲 单调性与极值 51

第 14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上) 55

第 15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下) 58

第 16 讲 导数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60

第 17 讲 导数中的零点问题 62

第 18 讲 三角函数基础 65

第 19 讲 三角恒等变换 69

第 20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上) 73

第 21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 77

第 22 讲 三角函数含参与绝对值 81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1 讲 集合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看懂集合
计算集合的子集个数
进行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利用韦恩图解决抽象集合问题
求集合中的参数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看懂集合

1. 集合与元素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a ∈ A或a ∉ A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表示方式
(1)用符号表示
空集:∅
常用数集:正整数集——N* 或 N+ 非负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复数集——C
(2)列举法:A = {2, 4, 6,8}
(3)描述法:B
= { x | 2 < x < 4}
* 如何看懂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
先看(竖杠前)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属性(通常是数或者点)
再看(竖杠后)元素满足的条件

例 1. 已知集合A
= = {1, 0, −1},则集合C ={a + b a ∈ A, b ∈ B}中元素的个数为(
{1, −1},B )
A. 2 B. 3 C. 4 D. 5

第 1 讲 集合 1
例 2.(2018·全国Ⅱ卷·理)已知集合A
= {( x, y ) x 2
}
+ y 2 ≤ 3, x ∈ Z, y ∈ Z ,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9 B. 8 C. 5 D. 4

 k 1   k 2 
例 3. 设集合M = x x = + , k ∈ Z ,N = x x = + , k ∈ Z ,则( )
 3 6   6 3 
A. M = N B. M  N C. N  M D. M  N = ∅

二、计算集合的子集个数

1. 子集
如果集合 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则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
记作:A⊆B或B⊇A
2. 真子集
若集合A⊆B,存在至少一个元素属于集合 B,且不属于集合 A,则称集合 A 是集合 B 的真子集
* 小结论
若集合 A 中有 n 个元素,则集合 A 有2n个子集

例 4. 已知集合A
= {( x,=
y) x
2
}
4=
y ,B {( x=
, y ) y x},则A  B的真子集个数为 ________.

洋葱攻略
Tip1:记住结论“若集合 A 中有 n 个元素,则集合 A 有2n个子集”
Tip2:注意区分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

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进行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交集:A  B ={ x x ∈ A且x ∈ B}
并集:A  B ={ x x ∈ A或x ∈ B}
补集: U A ={ x x ∈ U 且x ∉ A}

例 5.(2019·天津高考·文)设集合A = {−1,1, 2,3,5},B = {2,3, 4},C = { x ∈ R 1 ≤ x < 3},则( A  C )  B =


( )
A. {2} B. {2,3} C. {−1, 2,3} D. {1, 2,3, 4}

例 6. 已知集合A
= {x }
x + 1 < 2 ,集合B
= { y =y }
x 2 + 1 ,则A  B =( )

A. ( −1, +∞ ) B. [ −1, +∞ ) C. (1, +∞ ) D. [1, +∞ )

 2 
例 7.=
集合A  x
 x −1
> 1,B=

{x x 2
}
− 2 x < 0 ,则( R A )  B =( )

A. [1, 2 ) B. (1, 2 ) C. [ 0,1) D. ( 0,1]

四、利用韦恩图解决抽象集合问题

例 8. 对于全集U的子集M,N,若M是N的真子集,则下列集合中必为空集的是( )
A. (  U M )  N B. M  (  U N ) C. (  U M )  (  U N ) D. M  N

第 1 讲 集合 3
五、求集合中的参数

例 9. 已知集合A = {a, a + d , a + 2d },B = {a, aq, aq 2 },且A = B,求 q 的值 .

例 10. 若集合A= {x }
x − 4 ≤ 2 ,集合B = { x ∈ R 2a ≤ x ≤ a + 3},若A  B =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A. ( 3, +∞ ) B. [1, +∞ ) C. (1,3) D. [1,3]

例 11. 已知集合A
= {x x 2
8 0 ,B=
− 2 x −= } {x x 2
}
+ ax + a 2 − 12= 0 ,求由满足A  B = A的a的值组成的

集合 .

洋葱攻略
小结论:A  B = B ⇔ B ⊆ A;A  B = B ⇔ A ⊆ B
易错点 1:注意检验元素的互异性
A = ∅
易错点 2:A ⊆ B ⇒分情况讨论
A ≠ ∅
易错点 3:列不等式求范围时,要特别注意不等式能否取等号(可将取等的情况代入条件,验证是否
符合题意)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 讲 简单逻辑

学习目标
世上无难事,只因有目标

理解两个量词:任意∀,存在∃
理解充分必要条件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理解两个量词:任意∀,存在∃

1. 命题
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2. 三种命题
单称命题:2 是偶数
全称命题(任意):①班里任意一名学生都是男生
②∀x ∈ R, x 2 + 1 ≥ 0
特称命题(存在):①班里存在学生是男生
②∃x ∈ R, x 2 ≤ 0
3. 命题的否定
单称命题的否定:直接否定结论
全称命题(任意)的否定:
命题p:∀x ∈ M , p ( x) 否定¬p:∃x ∈ M , ¬p ( x)
特称命题(存在)的否定:
命题p:∃x ∈ M , p ( x) 否定¬p:∀x ∈ M , ¬p ( x)

例 1.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
A. ∃x ∈ R, lg x =0 B. ∀x ∈ R, 2 x > 0
C. ∃x ∈ R, ∀y ∈ R, xy 2 =y 2 D. ∃x ∈ R, ∀y ∈ R, x > y 2

例 2. 命题“∃x > 0,使得ln x > 0”的否定为( )


A. ∀x > 0,均有ln x ≤ 0 B. ∀x ≤ 0,均有ln x ≤ 0
C. ∀x > 0,均有ln x < 0 D. ∃x > 0,均有ln x ≤ 0

第 2 讲 简单逻辑 5
例 3. 命题“∀x ∈ R, ∃n ∈ N* , 使得n > x 2”的否定形式是( )
A. ∃x ∈ R, ∃n ∈ N , 使得n ≤ x
* 2
B. ∀x ∈ R, ∀n ∈ N* , 使得n ≤ x 2
C. ∃x ∈ R, ∀n ∈ N* , 使得n ≤ x 2 D. ∀x ∈ R, ∃n ∈ N* , 使得n ≤ x 2

例 4. 若命题“∃x0 ∈ R,3x0 2 + 2ax0 + 1 < 0”是假命题,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3, 3 ) (
B. −∞, − 3    3, +∞ )
C.  − 3, 3  D. ( −∞, − 3 )  ( 3, +∞ )
 

洋葱攻略
Tip1: 命题的否定——∀和∃互换,并否定结论
命题p:∀x ∈ M , p ( x) 否定¬p:∃x ∈ M , ¬p ( x)
命题p:∃x ∈ M , p ( x) 否定¬p:∀x ∈ M , ¬p ( x)
Tip2 : 命题与它的否定一定一真一假

二、理解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p 是 q 的充分条件 等价于 p ⇒ q


必要条件:p 是 q 的必要条件 等价于 q ⇒ p

例 5.(2019·北京高考·文)设函数f=
( x) cos x + b sin x(b 为常数),则“b = 0”是“f ( x)为偶函数”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6.(2019·浙江高考)设a > 0, b > 0,则“a + b ≤ 4”是“ab ≤ 4”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 7.(2013·上海高考·改编)钱大姐常说“好货不便宜”,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 8. 函数f ( x) = a x (a > 0且a ≠ 1)是增函数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1
A. 0 < a < B. 0 < a < 1 C. 2 < a < 3 D. a > 1
2

例 9.(2017·浙江高考)已知等差数列{an }的公差为 d,前 n 项和为Sn,则“d > 0”是“S4 + S6 > 2 S5”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
例 10. 若 x − a < 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 < x < ,则 a 满足的条件是( )
2
1 1 1 1
A. < a < 2 B. ≤ a ≤ 2 C. a ≤ 或a ≥ 2 D. a < 或a > 2
2 2 2 2

第 2 讲 简单逻辑 7
洋葱攻略
Tip1: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①若题目中给的句式为“谁”是“谁”的“什么条件”,则直接判断
前⇒后:前是后的充分条件 后⇒前:前是后的必要条件
②若题目给出其他句式,可先改写为上述句式,再判断
Tip2:借助集合关系判断
若两个集合有真子集关系,则
小集合⇒大集合:小集合是大集合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大集合是小集合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 讲 函数的三要素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函数概念回顾
求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值域
函数概念的深入理解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函数概念回顾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
关系f,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 → B 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记作y f ( x ) , x ∈ A.
=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
数值的集合 { f ( x ) x ∈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

二、求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定义域
找函数中对自变量的限制条件⇒列不等式组求定义域
1
常见的限制条件:1. 分母不为 0: ,≠ 0

2. 偶次根号下非负: ,≥ 0
3. 0 次方底数不为 0:0,≠ 0
4. 对数后面大于 0:log a ,> 0
π
5. 正切定义域:tan,≠ + k π, k ∈ Z
2

x2 − 5x + 6
例 1.(2015· 湖北高考)函数f ( x ) = 4 − x + lg 的定义域为( )
x−3
A. ( 2,3) B. ( 2, 4] C. ( 2,3)  ( 3, 4] D. ( −1,3)  ( 3, 6]

第 3 讲 函数的三要素 9
例 2. 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f ( x ) = x ,g ( x ) = x 2

B. f ( x ) = ln x 2,g ( x ) = 2 ln x
x2 − 1
C. f ( x ) = ,g ( x )= x + 1
x −1
D. f ( x )= x + 1 ⋅ x − 1,g (=
x) x2 − 1

洋葱攻略
判断两个函数相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均相同

三、求函数的值域

求函数值域的一般方法
①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②结合图象
③其他情况:转化成①②

例 3. 求函数y = x 2 − 2 x − 4 ( 0 ≤ x ≤ 3)的值域 .

例 4. 求函数f ( x ) = x − 2 − 2 x + 3的值域 .

1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 求函数f ( x ) = 3 − x + 5 + x 的值域 .

例 6.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2x − 3 4x + 7
(1)f ( x ) = ; (2)f
= ( x) ( x ≥ 1)
x +1 3x − 2

x 2 + 3x + 5
例 7.(1)求函数f ( x ) = 的值域 .
x −1
x −1
(2)求函数f ( x ) = 2 的值域 .
x + 3x + 5

x2 − 2 x + 2
求函数f ( x )
例 8.= ( x > 4 )的值域 .
x2 − x + 3

第 3 讲 函数的三要素 11
洋葱攻略
一次 at + b b
:设分母为t,拆分⇒原式= = a+
一次 t t
拆分方法一:在分子上凑出分母
拆分方法二:对分母换元,将分母设为单独的字母( t )
二次 at 2 + bt + c c
:设分母为t,拆分⇒原式= = at + + b
一次 t t
一次 t 1 1
:设分子为t,拆分⇒原式
= = = (注意讨论t = 0)
二次 at + bt + c at + bt + c at + c + b
2 2

t t
二次 一次
:拆分⇒原式=常数+
二次 二次

四、函数概念的深入理解

例 9.(2015· 浙江高考)存在函数f ( x)满足,对任意x ∈ R都有( )


A. f ( sin 2 x ) = sin x
B. f ( sin 2 x=
) x2 + x
C. f ( x 2 + 1) = x + 1
D. f ( x 2 + 2 x ) =x + 1

洋葱攻略
Tip:函数就是唯一确定的对应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1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4 讲 函数的单调性

学习目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目标

单调性的判断
单调性的应用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单调性的判断

1.单调性的定义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 , x2,当x1 < x2时,都有f ( x1 ) < f ( x2 ),
那么就说函数f ( x )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 , x2,当x1 < x2时,都有f ( x1 ) > f ( x2 ),
那么就说函数f ( x )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
2.其他等价写法
f ( x1 ) − f ( x2 ) f ( x1 ) − f ( x2 )
f ( x )递增⇔ >0 f ( x )递减⇔ <0
x1 − x2 x1 − x2
f ( x )递增⇔( x1 − x2 )  f ( x1 ) − f ( x2 )  > 0 f ( x )递减⇔( x1 − x2 )  f ( x1 ) − f ( x2 )  < 0
3.常见函数的单调性
①一次函数y =kx + b(k ≠ 0)
当k > 0时,在R上单调递增;当k < 0时,在R上单调递减
②二次函数y = ax 2 + bx + c(a ≠ 0)
 b   b 
当a > 0时,在 −∞, − 上单调递减,在 − , +∞ 上单调递增;
 2 a   2 a 
 b   b 
当a < 0时,在 −∞, − 上单调递增,在 − , +∞ 上单调递减
 2 a   2 a 
k
③反比例函数y = ( k ≠ 0)
x
当k > 0时,在( −∞, 0 ) , ( 0, +∞ )上单调递减;当k < 0时,在( −∞, 0 ) , ( 0, +∞ )上单调递增
④ f ( x) = x
在[0, +∞)上单调递增
( x ) x n , n ∈ N*
⑤ f=
n为正奇数时,f ( x)在R上单调递增;

第 4 讲 函数的单调性 13
n为正偶数时,f ( x)在(−∞, 0)上单调递减,在(0, +∞)上单调递增
⑥指数函数y = a x ( a > 0且a ≠ 1)
当0 < a < 1时,在R上单调递减;当a > 1时,在R上单调递增
= log a x ( a > 0且a ≠ 1)
⑦对数函数y
当0 < a < 1时,在( 0, +∞ )上单调递减;当a > 1时,在( 0, +∞ )上单调递增
4.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①定义法:任取定义域内的x1 < x2,计算并判断f ( x1 ) − f ( x2 )的正负
②单调性的运算性质
(1)f ( x) + a(a为常数)与f ( x)单调性相同
af ( x)(a > 0)与f ( x)单调性相同;
af ( x)(a < 0)与f ( x)单调性相反 .
(2)增+增=增,减+减=减
(3)若f ( x), g ( x) > 0,f ( x) , g ( x)均为增(减)函数,则f ( x) ⋅ g ( x)是增(减)函数
③利用复合函数同增异减
对于函数y = f ( g ( x ) ):当f ( x )与g ( x )增减性相同时,y = f ( g ( x ) )为增函数;
当f ( x )与g ( x )增减性相反时,y = f ( g ( x ) )为减函数 .
④求导

a
例 1. 若f ( x) =− x 2 + 2ax与g ( x) = 在区间[1, 2]上都是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x +1
A. (−1, 0)  (0,1) B. (−1, 0)  (0,1] C. (0,1) D. (0,1]

= log a ( 2 − ax )在[ 0,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例 2. 已知y )
A. ( 0,1) B. (1, 2 ) C. ( 0, 2 ) D. [ 2, +∞ )

1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2 − a ) x + 1, x < 1 f ( x1 ) − f ( x2 )
例 3. 已知f ( x ) =  满足对任意x1 ≠ x2,都有 > 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

x
a ,x ≥1 x1 − x2
是( )
3   3
A.  , 2  B. 1,  C. (1, 2 ) D. (1, +∞ )
2   2

洋葱攻略
Tip1:研究单调性先考虑定义域 .
Tip2: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既要考虑每一段的单调性,也要考虑分段处的大小关系 .

二、单调性的应用

若f ( x )递增,则:
f ( a ) > f (b) ⇔ a > b
f ( a ) < f (b) ⇔ a < b
f ( a=
) f (b) ⇔=
a b
若f ( x )递减,则:
f ( a ) > f (b) ⇔ a < b
f ( a ) < f (b) ⇔ a > b
f ( a=
) f (b) ⇔=
a b

例 4. 已知f ( x )在定义域( −1,1)上单调递减,且f (1 − a ) < f ( 2a − 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例 5. 函数f ( x )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f ( f ( x ) − x + 1) =
1,则f ( 3) =( )
A. 9 B. 8 C. 3 D. 1

第 4 讲 函数的单调性 15
例 6. 已知π为圆周率,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 )
e e e−2 e−2
A. π < 3 B. 3 π < 3π C. log π e > log 3 e D. π log 3 e > 3log π e

例 7. 已知a > b > e,判断并证明ab和b a的大小 .

洋葱攻略
Tip1:处理含 f 的不等式或方程,可以先找 f 的单调性
Tip2:比较结构相同的式子的大小,可以构造函数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1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 讲 函数的奇偶性

学习目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目标

奇偶性的判断
奇偶性的应用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奇偶性的判断

1.奇偶性的定义
设函数y = f ( x )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 x ∈ D,且f ( − x ) =− f ( x ),则这个函
数叫做奇函数 .
设函数y = f ( x )的定义域为D,如果对D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 x ∈ D,且f ( − x ) =f ( x ),则这个函
数叫做偶函数 .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
2.用定义判断奇偶性
第 1 步,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若不对称,则为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进行第 2 步
第 2 步,验证 f ( − x )和 f ( x )的关系
若f ( − x ) =f ( x ),则为偶函数;
若f ( − x ) =− f ( x ),则为奇函数;
否则,为非奇非偶函数 .
3.奇偶性的相关性质
性质一:若奇函数f ( x )的定义域中含有 0,则 f ( 0 ) = 0 .
性质二:若f ( x )为多项式函数,即f ( x )= an x n + an −1 x n −1 +  + a1 x + a0,
当f ( x )为奇函数时,f ( x )不含x的偶次项(包括常数项);
当f ( x )为偶函数时,f ( x )不含x的奇次项 .
4.常见函数的奇偶性
①f ( x) = x(
n
n为奇数):奇函数
f ( x) = x(
n
n为偶数):偶函数
②f ( x) = x :偶函数
③f ( x) = sin x:奇函数

第 5 讲 函数的奇偶性 17
f ( x) = cos x:偶函数
④f ( x=
) a x + a − x (a > 0且a ≠ 1):偶函数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f (− x) = a − x + a x = f ( x),故f ( x)为偶函数
) a x − a − x (a > 0且a ≠ 1):奇函数
f ( x=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f (− x) =a− x − a x =− f ( x),故f ( x)为奇函数
1 1
⑤f
= ( x) − (a > 0且a ≠ 1):奇函数
x
a +1 2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1 1 1 ax 1 1
f (−=
x) −= −= −
a +1 2
−x
1
+1 2 1+ a
x
2
ax
ax + 1 −1 1 1 1 1 1
= x − =−1 − =− x =− f ( x)
a +1 2 a +1 2 2 a +1
x

故f ( x)为奇函数
m+ x
⑥f ( x) log a 
=  (a > 0且a ≠ 1, m ≠ 0):奇函数
m−x
【证明】定义域为( −m, m ),关于原点对称
m−x m+ x
f (− x) =log a  =− log a  =− f ( x),故f ( x)为奇函数
 m + x  m−x
⑦f
= ( )
( x) log a a 2 x + 1 − x(a > 0且a ≠ 1):偶函数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 1 
= (
f (− x) log a a −2 x += )
1 + x log a  2 x + 1 + x
 a 
 a +1
2x
= log a  2 x =
a
2x
(
2x
 + x log a a + 1 − log a a + x ) ( )
 
(
= log a a 2 x + 1 − 2= )
x + x log a a 2 x + 1= (
− x f ( x) )
故f ( x)为偶函数
⑧f ( x=
) ln ( )
1 + x 2 + x :奇函数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
 1 + x2 − x 1 + x2 + x
)( ) 
f (− =
x) ln ( 2 
1 + x − x= ln 

) 1 + x2 + x


 

=

ln 


1
2
1+ x + x 

 = (
− ln 1 + x 2 + x = − f ( x) )
故f ( x)为奇函数
⑨f ( x=
) log a ( )
1 + b 2 x 2 + bx (a > 0且a ≠ 1):奇函数

【证明】f ( x)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

1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
 1 + b 2 x 2 − bx 1 + b 2 x 2 + bx
) 
f (=
− x) log a ( 2
1 + b x −= 2
)
bx log a 

 1 + b 2 x 2 + bx


 

=

log a 


1
2 2

 =
1 + b x + bx 
(
− log a 1 + b 2 x 2 + bx = ) − f ( x)

故f ( x)为奇函数
5.奇偶性的性质
①cf ( x)与f ( x)奇偶性相同(c是非零常数)
②奇 + 奇 =
奇;偶 + 偶 =;(非零)奇函数
偶 +(非零)偶函数 =
非奇非偶函数
③奇 × 奇 =;偶
偶 × 偶 =;奇
偶 ×偶=

例 1. 若函数f ( x )= ax 2 + ( 2a 2 − a − 1) x + 1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1 1
A.1 B. − C. 1或 − D. 0
2 2

1
( x ) x  a − x 是偶函数,则实数a = ________.
例 2. 若函数f =
 2 +1

 x 2 + 3x − 4, x > 0

例 3. 判断函数f ( x ) =  0, x = 0 的奇偶性 .
 2
− x + 3x + 4, x < 0

洋葱攻略
Tip:已知f ( x)是奇函数求参数:f (0) = 0(0 在定义域内),f (a) + f (−a) =
0
已知f ( x)是偶函数求参数:f (a=
) f (−a)
其中,a是定义域内的任意常数

第 5 讲 函数的奇偶性 19
二、奇偶性的应用

奇偶性的作用:正负转换

例 4.(2019·全国 Ⅱ 卷·理)已知f ( x )是奇函数,且当x < 0时,f ( x ) = −eax . 若f ( ln 2 ) = 8,则a = _____.

例 5.(2019·全国 Ⅱ 卷·文)设f ( x )是奇函数,且当x ≥ 0时,f ( x=


) e x − 1,则当x < 0时,f ( x ) =( )
A. e −x
−1 B. e −x
+1 C. −e −x
−1 D. −e −x
+1

f (1)
例 6. 已知f ( x )是奇函数,g ( x )为偶函数,且f ( x ) − g ( x ) =
e x,则 =( )
g (1)
e2 + 1 e2 − 1 1 − e2 1 + e2
A. B. C. D.
e e 1 + e2 1 − e2

例 7. 已知偶函数f ( x )在[ 0, +∞ )上单调递增,若实数a满足f ( log3 a ) < f (1),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2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设函数f ( x=
) 2 x − 2− x,则不等式f (1 − 2 x ) + f ( x ) > 0的解集是( )
 1  1
A. { x x < 1} B. { x x > 1} C.  x x <  D.  x x > 
 3  3

( )
例 9. 设函数f ( x )= ln x + x 2 + 1 + 2 x3 + 5 x,若f ( a + 1) + f ( 2a − 3) > 0,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例 10.(2020·新全国 Ⅰ 卷)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 ( x )在( −∞, 0 )单调递减,且f ( 2 ) = 0,


则满足xf ( x − 1) ≥ 0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 −1,1]  [3, +∞ ) B. [ −3, −1]  [0,1]
C. [ −1, 0]  [1, +∞ ) D. [ −1, 0]  [1,3]

洋葱攻略
Tip1:偶函数 + 单调性
若f ( x )为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f ( a ) > f ( b )
当f ( x )在[ 0, +∞ )上递增时,有f ( a ) > f ( b ) ⇔ a > b ;
当f ( x )在[ 0, +∞ )上递减时,有f ( a ) > f ( b ) ⇔ a < b .
Tip2:奇函数 + 单调性
若f ( x )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f ( a ) + f ( b ) > 0
当f ( x )递增时,有f ( a ) + f ( b ) > 0 ⇔ a + b > 0;
当f ( x )递减时,有f ( a ) + f ( b ) > 0 ⇔ a + b < 0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5 讲 函数的奇偶性 21
第 6 讲 函数的对称性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识别与应用f ( x )关于直线x = a对称


识别与应用f ( x )关于点( a, b )对称
对称性的识别与应用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识别与应用f ( x )关于直线x = a对称

1. f ( x ) 关于直线x = a 对称⇔f ( a − x )= f ( a + x ) 或f=


( x ) f ( 2a − x )

2. f ( x )关于x = a对称的本质特征:横坐标之和为定值( 2a ),纵坐标相等


横坐标之和
对称轴:x =
2

二、识别与应用f ( x )关于点( a, b )对称

1. f ( x ) 关于点(a, b) 对称⇔f ( a − x ) + f ( a + x ) =
2b 或f ( x ) + f ( 2a − x ) =
2b

b
(a,b)

2. f ( x )关于( a, b )对称的本质特征:横坐标之和为定值( 2a ),纵坐标之和为定值( 2b )


 横坐标之和 纵坐标之和 
对称中心: , 
 2 2 

2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对称性的识别与应用

1. 求函数值或函数解析式
2. 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
3. 求和
4. 对称性 + 单调性解不等式

例 1.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 ( x )满足f ( 2 + x ) + f ( 2 − x ) =
0,且x < 2时,f (=
x ) 3x 2 + 7
求:(1) f ( 2 ) + f ( 5 );(2) f ( x )

结论 1:若f ( x ) 关于 ( a, b ) 中心对称,且f ( x ) 在x = a 处有定义,则f ( a ) = b


结论 2:若f ( x ) 关于x = a 对称,或关于 ( a, b ) 对称,则可以根据 f ( x0 ) 求出f ( 2a − x0 )

( x ) ln ( x + 2 )关于x = 1对称的函数是
例 2. 函数f = .

结论 1:y = f ( x ) 关于x = a 对称的函数是y


= f ( 2a − x )
结论 2:y = f ( x ) 关于 ( a, b ) 对称的函数是y =
2b − f ( 2a − x )

第 6 讲 函数的对称性 23
例 3. 函数f ( x ) = x3 + 3x 2 − 6 x + 1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是,求出它的对称中心;如果不是,请说
明理由 .

 b  b 
结论:三次函数f ( x ) = ax3 + bx 2 + cx + d ( a ≠ 0 )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 − , f  −   .
 3a  3a  

1
例 4. 若函数f ( x ) 满足f ( 3 − x ) = f ( 3 + x ) ,f ( x ) = 的解为x1 , x2 , x3 , x4 ,则x1 + x2 + x3 + x4 =
______.
2

结论:若x1 , x2 , , xn两两关于 a 对称,则x1 + x2 +  + xn =


na

例 5.(2016 · 全 国 Ⅱ 卷· 文 ) 已 知 函 数 f ( x )( x ∈ R ) 满 足 f =
( x ) f ( 2 − x ), 若 函 数 y = x 2 − 2 x − 3 与
y = f ( x )图象的交点为( x1 , y1 ) , ( x2 , y2 ) , , ( xm , ym ),则x1 + x2 +  + xm =
( )
A. 0 B. m C. 2m D. 4m

x +1
例 6.(2016 ·全国 Ⅱ 卷·理)已知函数f ( x )( x ∈ R ) 满足f ( − x ) =2 − f ( x ) ,若函数y = 与y = f ( x ) 图
x
象的交点为 ( x1 , y1 ) , ( x2 , y2 ) , , ( xm , ym ) ,则 ( x1 + y1 ) + ( x2 + y2 ) +  + ( xm + ym ) =
( )
A. 0 B. m C. 2m D. 4m

 π x
例 7. 已知函数f (=
x ) cos  2 x −  + 2 + 1,则f ( x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
 2  x +1
A. 0 B. 1 C. 2 D. 4

2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已 知 定 义 域 为 R 的 函 数 f ( x ) 在 [ 2, +∞ ) 上 单 调 递 减, 且 f ( 4 − x ) + f ( x ) =
6, 则 使 得 不 等 式
f ( x 2 + x ) + f ( x + 1) < 6成立的实数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3,1) B. ( −∞, −1)  ( 3, +∞ )
C. ( −∞, −3)  (1, +∞ ) D. ( −∞, −1)  ( −1, +∞ )

结论:f + f 型不等式,先考虑奇函数,再考虑中心对称

例 9. 已知 f ( x ) = e + x 2 + 2 x,解不等式:f ( a + 2 ) < f ( 2a − 1)
x+1

结论:利用“轴对称(关于x = a 对称)+ 单调性”解不等式f ( x1 ) < f ( x2 ) :去掉 f 后转化为 x1 − a 和


x2 − a 的大小关系

洋葱攻略
Tip1:f > f 且 f 递增或递减:直接去掉 f
Tip2:f > f 且 f 有增有减:f ( x )为偶函数或有对称轴
Tip3:f + f > a:f ( x )为奇函数或有对称中心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6 讲 函数的对称性 25
第 7 讲 函数的周期性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周期性 - 概念回顾
熟悉周期性的两类玩法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周期性 - 概念回顾

1. 周期函数
对于函数 f ( x )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都满足 f ( x + T ) =
f ( x ) ,那
么这个函数 f ( x )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
2. 周期性的用法
知道一个周期内的信息⇒整个定义域内的信息

二、熟悉周期性的两类玩法

玩法一(上):通过其他方式给出周期
方式①:若 f ( x )满足 f ( x + a )= f ( x + b )( a ≠ b ),则f ( x )为周期函数,周期T= a − b .
本质特征: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之差为常数,则周期=横坐标之差
方式②:半周期
若 f ( x )满足 f ( x + T ) =
− f ( x ),则 f ( x )为周期函数,周期= 2T .
1 1
给出半周期的其他形式:f ( x + T ) = ,f ( x + T ) =
− ;
f ( x) f ( x)
a a
f ( x + T ) =a − f ( x ),f ( x +=
T) ( a ≠ 0 ),f ( x + T ) =
− ( a ≠ 0) .
f ( x) f ( x)
以上函数周期均为2T

1
例 1. 已知函数f ( x ) 满足f ( x + 3) = ,且f (1) = 2 ,求f (13) ,f (100 ) .
f ( x)

2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1:已知半周期可以推出周期,但周期不能推出半周期
Tip2:知道半周期T,也可以根据f ( x )求出f ( x + k × 半周期) , k ∈ Z

玩法二:周期性+奇偶性

例 2.( 2017· 山东高考 · 文)已知 f ( x )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 f ( x + 4 )= f ( x − 2 ) . 若当x ∈ [ −3, 0] 时,


f ( x ) = 6− x ,则f ( 919 ) = ______.

例 3.(2016· 四川高考 · 理)已知 f ( x ) 是定义在R上的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 < x < 1 时,f ( x ) = 4 x,


 5
则 f  −  + f (1) =
______.
 2

− f ( x ),且在区间[ 0, 2]上单调递增,则(
例 4. 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f ( x )满足 f ( x − 4 ) = )
A. f ( 2016 ) < f ( 2017 ) < f ( 2018 ) < f ( 2019 )
B. f ( 2018 ) < f ( 2017 ) = f ( 2019 ) < f ( 2016 )
C. f ( 2019 ) < f ( 2018 ) < f ( 2017 ) < f ( 2016 )
D. f ( 2016 ) < f ( 2019 ) = f ( 2017 ) < f ( 2018 )

洋葱攻略
Tip1:已知周期 + 奇偶性
给出函数在半个周期内的信息(解析式),即可得到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的信息 .
Tip2:奇函数 + 周期性
 kT 
若 f ( x )是周期为T的奇函数,则半周期的整数倍处,函数值为 0,即 f  =  0, k ∈ Z .
 2 

第 7 讲 函数的周期性 27
玩法一(下):通过其他方式给出周期
方式③:双重对称性得到周期性
1. 若函数 f ( x )( x ∈ R )的图象有两条对称轴x , x b ( a ≠ b ),
= a=
则 f ( x )是周期函数,且2 b − a 为它的一个周期 .
2. 若函数 f ( x )( x ∈ R )的图象存在两个对称中心( a, 0 ) , ( b, 0 )( a ≠ b ),
则 f ( x )是周期函数,且2 b − a 为它的一个周期 .
3. 若函数 f ( x )( x ∈ R )的图象存在对称轴x = a,对称中心( b, 0 )( a ≠ b ),
则 f ( x )为周期函数,且4 b − a 为它的一个周期 .

例 5.(2018· 全 国 Ⅱ 卷 · 文) 已 知 f ( x ) 是 定 义 域 为 ( −∞, +∞ ) 的 奇 函 数, 满 足 f (1 − x ) = f (1 + x ), 若
f (1) = 2,则f (1) + f ( 2 ) + f ( 3) +  + f ( 50 ) =
( )
A. −50 B. 0 C. 2 D. 50

例 6.【多选】函数f ( x )的定义域为R,且 f ( x −1)与 f ( x + 1)都为奇函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 x ) 是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
B. f ( x ) 是周期为4的周期函数
C. f ( x + 2 ) 为奇函数
D. f ( x + 3) 为奇函数

例 7. 如何处理以下条件:
① f ( 2 x − 1) 是偶函数; ② f ( 2 x + 2 ) + 1的图象关于点(1, 0 )对称 .

2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1:对称性与周期性的坐标特征
 纵坐标相等:轴对称
横坐标之和为定值⇒对称性⇒ 
纵坐标之和为定值:中心对称
 纵坐标相等:周期性
横坐标之差为定值⇒周期性⇒ 
其他情况:很可能是半周期
Tip2:双重对称性得到周期性
双重对称性 周期T

两条对称轴x , x b (a ≠ b)
= a=
2b−a
两个对称中心( a, 0 ) , ( b, 0 )( a ≠ b )

对称轴x = a,对称中心( b, 0 )( a ≠ b ) 4b−a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7 讲 函数的周期性 29
第 8 讲 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

学习目标
世上无难事,只因有目标

指数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对数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指对运算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必会知识精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认真做笔记

一、指数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1. 指数运算的定义
①a n = a ×  ×a , n ∈ N*
a 
×
n个
1
= 1( a ≠ 0 ),a
②a 0
= −n
( a ≠ 0)
an
n
③a m = m
(
a n a > 0, m, n ∈ N* , m > 1 )
2. 指数运算的性质
① n a n = a, n为奇数; n a n = a , n为偶数
②a r a s = a r + s ( a > 0, r , s ∈ R )
ar
= a r − s ( a > 0, r , s ∈ R )
as
( )
s
a r = a rs ( a > 0, r , s ∈ R )

( ab ) a r b r ( a, b > 0, r ∈ R )
r
=

0 4
1
 7 1
( )

例 1. 计算:( 0.064 )

3 −  −  + 23 3
+ 16−0.75 + −0.01 2
 8

3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a 3b 2 ⋅ 3 ab 2
例 2. 计算: 4 ( a > 0, b > 0 )
 1 1 3 b
 a4b2  ⋅
  a

洋葱攻略
Tip1 分数指数幂运算:先利用运算性质化简,再利用定义计算
Tip2 带根号的指数式化简:优先将根号转化为指数运算

二、对数运算的定义及性质

1. 对数的定义
a x = N ⇔ x = log a N ( a > 0且a ≠ 1, N > 0 )
* 两个小结论:①log a 1 = 0;②log a a =1( a > 0且a ≠ 1)
* 两种特殊对数:①常用对数:lg a = log10 a
②自然对数:ln a = log e a
2. 对数运算的性质
①如果a > 0且a ≠ 1, M > 0, N > 0,那么
( MN ) log a M + log a N
(1)log a =
M
(2)log
= a log a M − log a N
N
(3)log
= a M
n
n log a M ( n ∈ R )
1
(4)(补充)log
= an
M log a M ( n ≠ 0 )
n
log c b
②换底公式:log a=
b ( a > 0且a ≠ 1;b > 0;c > 0且c ≠ 1)
log c a
1
③换底公式的推论: = log b a ( a, b > 0, a ≠ 1, b ≠ 1)
log a b
④对数恒等式:a loga N = N ( a > 0且a ≠ 1, N > 0 )

例 3.(2020·全国Ⅰ卷·文)设a log 3 4 = 2,则4−a =( )


1 1 1 1
A. B. C. D.
16 9 8 6

第 8 讲 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 31
例 4. 设a = log 3 6,b = log 5 20,则log 2 15 =( )
a+b−3 a+b−2 a + 2b − 3 2a + b − 3
A. B. C. D.
( − 1)( b − 1)
a ( − 1)( b − 1)
a ( − 1)( b − 1)
a ( − 1)( b − 1)
a

2 x , x≥3
例 5. 设函数f ( x ) =  ,则f ( log 2 6 )的值为 ________.
 f ( x + 1) , x < 3

例 6.(2020·新高考Ⅰ卷)基本再生数R0与世代间隔T是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基本参数 . 基本再生数指
一个感染者传染的平均人数,世代间隔指相邻两代间传染所需的平均时间 .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
可以用指数模型:I ( t ) = ert描述累计感染病例数I ( t )随时间t(单位:天)的变化规律,指数增长率r与
R0,T近似满足R0 = 1 + rT . 有学者基于已有数据估计出R0 = 3.28,T = 6 . 据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
累计感染病例数增加 1 倍所需要的时间约为( ln 2 ≈ 0.69 )( )
A. 1.2 天 B. 1.8 天 C. 2.5 天 D. 3.5 天

洋葱攻略
Tip1 换底公式作用:处理不同底的对数
Tip2 对数恒等式作用:处理指数上有对数的式子

三、指对运算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指对函数的增减性
当a > 1时,y = a x单调递增,y = log a x单调递增
当0 < a < 1时,y = a x单调递减,y = log a x单调递减

3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0.8
1
例 7. 比较大小:(1)20.2和 20.3 (2)30.7和   (3)log 1 3和 log 1 5
 3 2 2

1 1
− −
1 4 1 4
例 8. 比较大小:  和  
2  3

例 9.(2016·全国Ⅰ卷·理改编)若a > b > 1,0 < c < 1,比较 abc 和 ba c 的大小 .

例 10. 比较大小:log 2 0.2和 20.2

例 11. 比较大小:30.6和 log 0.7 0.8

例 12.(2017·全国Ⅰ卷·理)设x, y, z为正数,且2=
x y
3= 5 z,则( )
A. 2 x < 3 y < 5 z B. 5 z < 2 x < 3 y C. 3 y < 5 z < 2 x D. 3 y < 2 x < 5 z

第 8 讲 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 33
洋葱攻略
Tip1:同指数比较大小,可以取对数比较
Tip2:可以借助中间量(常用0,1)比大小
Tip3 快速判断对数正负:在两个区间( 0,1) , (1, +∞ )上,对于对数log a N
若a, N属于同一个区间,则log a N > 0
若a, N不属于同一个区间,则log a N < 0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3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9 讲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学习目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目标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通过题目掌握解题方法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般地,函数y = a x ( a > 0且a ≠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指数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R .

0 < a <1 a >1


y y
y=a x y=a x
图象
(0,1) (0,1)
O x O x

单调性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定义域 R

值域 ( 0, +∞ )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渐近线 x轴( y = 0 )

定点 过定点( 0,1),即x = 0时,y = 1

考点 1:过定点
【例】y
= a x−2 + 1过哪个定点?

考点 2:作指数型函数图象
【例】作y
= 2 x + 1的图象

第 9 讲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5
考点 3:比较大小
【例】如图,比较a, b, c的大小
y
y=b x
y=a x

y=c x
O x

洋葱攻略
Tip1 求指数型函数恒过的定点:令指数部分= 0
Tip2 作指数型函数图象:注意三要素——定点、单调性、渐近线
Tip3 给出多个指数函数图象,比较底数大小:找x = 1

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log a x ( a > 0且a ≠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是( 0, +∞ ) .


一般地,函数y

0 < a <1 a >1

y y
y=log a x
x
图象 (1,0) x
O (1,0)
O y=log a x

单调性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定义域 ( 0, +∞ )
值域 R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渐近线 y轴( x = 0 )

定点 过定点(1, 0 ),即x = 1时,y = 0

考点 1:过定点
= log a ( x + 1) − 2过哪个定点?
【例】y

考点 2:作对数型函数图象

3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考点 3:比较大小
【例】如图,比较a, b, c的大小
y y=log c x
y=log b x

O x
y=log a x

洋葱攻略
Tip1 求对数型函数恒过的定点:令真数部分= 1
Tip2 作对数型函数图象:注意三要素——定点、单调性、渐近线
Tip3 给出多个对数函数图象,比较底数大小:找y = 1

三、通过题目掌握解题方法

x2 + 2 x + 3
1
例 1. 函数f ( x ) =   的值域为( )
2
1   1  1  1
A.  , +∞  B.  −∞,  C.  0,  D. 0, 
4   4  4  4

例 2. 已知集合A= {x ( 2 − x )( 2 + x ) > 0},则函数f ( x ) =4 x


− 2 x+1 − 3 ( x ∈ A )的最小值为( )
A.4 B.2 C.-2 D.-4

例 3.(2020·全国Ⅱ卷·理)设函数f ( =
x ) ln 2 x + 1 − ln 2 x − 1,则f ( x )( )
1   1 1
A. 是偶函数,且在 , +∞ 单调递增 B. 是奇函数,且在 − , 单调递减
 2   2 2
 1  1
C. 是偶函数,且在 −∞, − 单调递增 D. 是奇函数,且在 −∞, − 单调递减
 2  2

第 9 讲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7
−2ax + 3a + 1, x < 1
例 4. 已知f ( x ) =  的值域为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ln x, x ≥1
A. ( −∞, −1] B. ( −1, 0 ) C. [ −1, 0 ) D. [ −1, 0]

2− x , x ≤ 0
例 5.(2018·全国Ⅰ卷·文)已知f ( x ) =  ,则满足f ( x + 1) < f ( 2 x )的x的取值范围是( )
1, x > 0
A. ( −∞, −1] B. ( 0, +∞ ) C. ( −1, 0 ) D. ( −∞, 0 )

例 6. 已知函数f ( x ) = log 3 x ,实数m, n满足0 < m < n,且f ( m ) = f ( n ) . 若f ( x )在 m 2 , n 的最大值为 2,


n
则 = ________.
m

π π
例 7. 设f= ( x ) e1+sin x + e1−sin x,x1 , x2 ∈  − , ,且f ( x1 ) > f ( x2 ),则下列结论必成立的是( )
 2 2
A. x1 > x2 B. x1 + x2 > 0 C. x1 < x2 D. x12 > x2 2

f ( x1 ) − f ( x2 )
例 8. 已知f ( x )的定义域为R,对于x1 < x2 ,有 > −1,且f (1) = 1,则不等式
x1 − x2
( )
f log 2 3x − 1 < 2 − log 2 3x − 1 的解集为( )

A. (1, +∞ ) B. ( −∞,1) C. ( −1, 0 )  ( 0,3) D. ( −∞, 0 )  ( 0,1)

3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9. 已知a > 0且a ≠ 1,函数f ( x = ( )
) log a x + x 2 + b 在区间( −∞, +∞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则函数
g ( x ) log a x − b 的图象是(
= )
y y y y

-1 O 1 -1 O 1
-1 O 1 x -1 O 1 x
x x

A. B. C. D.

洋葱攻略
Tip1 识别指对型复合函数
复合方式 1:y = a ( ),y = log a g ( x )
g x

( )
复合方式 2:y = f a x ,y = f ( log a x )

Tip2 如何研究复合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奇偶性→直接研究
值域→先确定复合方式,再逐层研究
单调性→利用运算性质或复合函数
Tip3 如何研究分段函数:图象 + 分段研究
Tip4 关注函数性质:解析式→性质→解题
Tip5 小结论:
f ( x1 ) − f ( x2 )
若对任意x1 ≠ x2,有 ( x ) f ( x ) − ax单调递增
> a,则g=
x1 − x2
f ( x1 ) − f ( x2 )
若对任意x1 ≠ x2,有 ( x ) f ( x ) − ax单调递减
< a,则g=
x1 − x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9 讲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39
第 10 讲 函数图象

学习目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目标

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
图象辨析类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函数图象的变换规律

1. 平移变换

2. 对称变换
y f ( x ) 
= 关于y轴对称
y f (−x)
→=
y = f ( x ) 
关于x轴对称
→ y = − f ( x)
y = f ( x ) →
关于原点对称
y = − f (−x)
3. 翻折变换
= f ( x) →=
①y y f ( x)
x轴上方:保持不变 x轴下方:沿x轴翻折到上方
y f (x)
= f ( x) →=
②y
y轴右侧:保持不变 y轴左侧:去掉,并把右侧图象沿y轴翻折到左侧

* 小结论
针对x的图象变换顺序:与运算顺序相反
针对y的图象变换顺序:与运算顺序相同
针对x的图象变换,与针对y的图象变换:无先后顺序
4. 伸缩变换
=y f ( x ) 
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
→ y Af ( x )
=
1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y f ( x ) → y f ( ax )
a=

4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1.(2019·福建·高考模拟)已知图①中的图象对应的函数y = f ( x ),则图②中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是
( )
y y

O
O x x

① ②
A. y = f ( x ) B. y = f ( x ) y f (− x )
C. = D. y = − f ( x )

例 2.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相异两点A ( a, b ) , B ( −a, −b )都在函数y = f ( x )的图象上,那么称A, B为函数


 π
cos x, x ≤ 0
y = f ( x )的一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A, B与B, A为同一对). 函数f ( x ) =  2 的图象上关
log 7 x, x > 0

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有( )
A.1 对 B.3 对 C.5 对 D.7 对

二、图象辨析类问题

题目常会考察的性质:
奇偶性、特殊值、正负、定义域、单调性、极限

4x
例 3.(2020·天津高考)函数y = 的图象大致为( )
x 2 +1
y y y y
2 2 2 2

O 1 x O 1 x O 1 x O 1 x

A. B. C. D.

第 10 讲 函数图象 41
例 4. 函数y
= ( 2 x − 1) e x的图象大致是( )

y y y y
1 1 1 1

O 1 x O 1 x O 1 x O 1 x
2 2 2 2

A. B. C. D.

例 5.(2013·新课标Ⅰ卷·文)函数f ( x =
) (1 − cos x ) sin x在[-π, π]的图象大致为( )
y y y y
1 1 1 1
-π O π x -π O π x -π O π x -π O π x

A. B. C. D.

1
( x ) ln  x − 的图象大致是(
例 6. 函数f = )
 x
y y y y

-1 1 -1 1
O x -1 O 1 x -1 O1 x O x

A. B. C. D.

例 7. 已知函数f (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可能是( )
y

O x

ln x ln x
A. f ( x ) = x
B. f ( x ) = e x ln x C. f ( x ) = D. f ( x=
) ( x − 1) ln x
e x

4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1:x → +∞,有ln x < x n < e x,其中n > 0
Tip2:图象辨析类问题 4 选 1 用排除法,观察四个选项决定用什么性质排除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10 讲 函数图象 43
第 11 讲 函数零点问题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函数零点所在区间问题
函数零点个数问题
参数类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认真做笔记

一、函数零点所在区间问题

函数零点存在定理
如果函数y = f ( x ) 在区间 [ a, b ] 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 ( a ) f ( b ) < 0,那么,函数
y = f ( x )在区间( 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c ∈ ( a, b ),使得f ( c ) = 0,这个 c 也就是方程f ( x ) = 0的解 .

x 1
1
例 1. 方程  = x 2的解所在的区间是( )
 3
 1  1 1 1 2 2 
A.  0,  B.  ,  C.  ,  D.  ,1
 3 3 2 2 3 3 

例 2. 已知函数f ( x ) = 2 x + x + 1,g (=
x ) log 2 x + x + 1,h
= ( x ) log 2 x − 1的零点依次为a, b, c,则( )
A. a < b < c B. a < c < b C. b < c < a D. b < a < c

洋葱攻略
Tip 如何判断f ( x )有几个零点:
先求出f ( x )单调区间,再根据零点存在定理,依次判断每个单调区间上是否有零点

4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函数零点个数问题

( x ) 2sin x − sin 2 x在[ 0, 2π]的零点个数为(


例 3.(2019·全国Ⅲ卷·文)函数f= )
A.2 B.3 C.4 D.5

2
例 4. 方程4sin πx = 在[ −2, 4]内根的个数为( )
1− x
A.6 B.7 C.5 D.8

三、参数类问题

 x − 4, x≥λ
例 5.(2018·浙江高考)已知λ ∈ R,函数f ( x ) =  2 ,若函数f ( x )恰有 2 个零点,则λ的取
 x − 4 x + 3, x < λ
值范围是 ________.

 2 x, 0 ≤ x ≤1
 2
例 6. 已知f ( x )是R上的偶函数,且f ( x ) =  1  x
. 若关于 x 的方程2  f ( x )  − af ( x ) =
0有三个
  + 1, x > 1
 2 
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

第 11 讲 函数零点问题 45
2 x , 0 ≤ x ≤ 1
 1
例 7.(2019·天津高考·文)已知函数f ( x ) =  1 ,若关于 x 的方程f ( x ) =
− x + a ( a ∈ R )恰有
 , x >1 4
x
两个互异的实数解,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
5 9  5 9  5 9 5 9
A.  ,  B.  ,  C.  ,   {1} D.  ,   {1}
4 4  4 4  4 4 4 4

 x 2 − ax + 2, x ≥ a
例 8. 已知函数f ( x ) =  ,若对于任意正数 k,关于 x 的方程f ( x ) = k 都恰有两个不相等
 x + a , x<a
的实数根,则满足条件的实数 a 的个数为( )
A.0 B.1 C.2 D. 无数

洋葱攻略
Tip 函数零点题怎么解?
①能解方程→直接求解零点
②不能解方程→画图象求解
注:画图之前,先考虑是否要对方程变形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12 讲 导数计算与切线问题

学习目标
少壮没目标,老大徒伤悲

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切线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导数的概念与计算

1. 导数的定义
f ( x + ∆x ) − f ( x )
导数就是函数的瞬时变化率:f ' ( x ) = lim
∆x → 0 ∆x
2. 导数的计算
(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f ( x) f '( x) f ( x) f '( x)

c ( c为常数 ) 0 ex ex

1
xα (α ∈ Q且α ≠ 0 ) α xα −1 ln x
x

sin x cos x a x ( a > 0且a ≠ 1) a x ln a

1
cos x − sin x log a x ( a > 0且a ≠ 1)
x ln a

(2)导数的四则运算
①  f ( x ) ± g ( x )  ' =f ' ( x ) ± g ' ( x )
②  f (=
x ) g ( x )  ' f ' ( x ) g ( x ) + f ( x ) g ' ( x )
特别的,当g ( x ) = c ( c为常数 ),则cf ( x )  ' = cf ' ( x )
 f ( x)  ' f '( x) g ( x) − f ( x) g '( x)
=③  ( g ( x ) ≠ 0)
 g ( x ) 
2
 g ( x ) 

第 12 讲 导数计算与切线问题 47
(3)复合函数求导
一 般 地, 对 于 由 y = f ( u ) 和 u = g ( x ) 复 合 而 成 的 函 数 y = f ( g ( x ) ), 它 的 导 数 与 函 数 y = f ( u ),
u = g ( x )的导数间的关系为
'x y 'u ⋅ u 'x
y=
即y对x的导数等于y对u的导数与u对x的导数的乘积 .

( x ) sin x + ln x,求f ' ( π ) .


例 1. 若f =

( x ) sin α − cos x,求f ' (α ) .


例 2. f=

例 3. 已知f ( x=
) ae2 x − 2e x + a − 1,求f ' ( x ) .

1 2
例 4.(2012·新课标卷)已知函数f ( x )满足f ( x )= f ' (1) e x−1 − f ( 0 ) x + x ,求f ( x )的解析式 .
2

4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切线问题

1. 导数的几何意义
f ( x )在x = x0处的导数等于f ( x )在x = x0处切线的斜率
2. 求切线三步走:切点→斜率→切线
切点坐标:( x0 , f ( x0 ) )
切线斜率:k = f ' ( x0 )
切线方程:y − f ( x0=
) f ' ( x0 )( x − x0 )
注:若题干中没有给出切点坐标,可以先设出切点坐标

( )
= 3 x 2 + x e x在点( 0, 0 )处的切线方程为 ________.
例 5.(2019·全国Ⅰ卷)曲线y

= ae x + x ln x在点(1, ae )处的切线方程为y
例 6.(2019·全国Ⅲ卷)已知曲线y = 2 x + b,则( )
A. a = e, b = −1 B.=
a e,=
b 1 C.
= a e=
,b 1
−1
D. a = e , b = −1
−1

例 7.(2019·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 A 在曲线y = ln x上,且该曲线在点 A 处的切线经


过点( −e, −1) ( 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则点 A 的坐标是 ________.

1
例 8. 已知函数f
= ( x) = , g ( x ) x 2,若直线l与曲线f ( x ) , g ( x )都相切,则直线l的斜率为 ________.
x

第 12 讲 导数计算与切线问题 49
例 9. y = f ( x )的图象如图,f ' ( x )为其导函数,则正确的是( )
y
3
2
1
O 1 2 3 x

A. f ' (1) < f ' ( 2 ) < f ( 2 ) − f (1)


B. f ' ( 2 ) < f ( 2 ) − f (1) < f ' (1)
C. f ' ( 2 ) < f ' (1) < f ( 2 ) − f (1)
D. f ' (1) < f ( 2 ) − f (1) < f ' ( 2 )

例 10.(2016·山东高考)若函数y = f ( x )的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函数的图象在这两点处的切线互相
垂直,则称y = f ( x )具有 T 性质 . 下列函数中具有 T 性质的是( )
A. y = sin x B. y = ln x C. y = e x D. y = x3

4
例 11. 已知点P在曲线y = 上,α为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的倾斜角,求α的取值范围 .
ex + 1

洋葱攻略
Tip 区分求切线的两种说法:
在( a, b )处的切线方程⇒切点就是( a, b )
过( a, b )的切线方程⇒切点不一定是( a, b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5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13 讲 单调性与极值

学习目标
世上无难事,只因有目标

用导数研究单调性
用导数研究极值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用导数研究单调性

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
在某个区间上:若f ' ( x ) > 0,则f ( x )单调递增
若f ' ( x ) < 0,则f ( x )单调递减
注:若f ( x )单调递增,则f ' ( x ) ≥ 0且f ' ( x )的零点不连续

例 1. 求f ( x ) =( x − 1) e x + 3的单调区间 .

例 2. 函数f ( x )= x − ln 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 0,1) B. ( 0, +∞ ) C. (1, +∞ ) D. ( −∞, 0 )  (1, +∞ )

例 3. 已知函数f ( x ) =sin 2 x + 4 cos x − ax在R上单调递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 0,3] B. [3, +∞ ) C. ( 3, +∞ ) D. [ 0, +∞ )

第 13 讲 单调性与极值 51
1
例 4.(2017·江苏高考)已知函数f ( x ) = x3 − 2 x + e x − ,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
ex
若f ( a − 1) + f 2a 2 ( ) ≤ 0,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例 5. f ' ( x )为f ( x )的导数,y = f ' ( x )的图象如图,则y = f ( x )的图象可能为( )


y

-1 1
O x

y y y y

1 -1 -1 1
-1 O x O 1 x O 1 x -1 O x

A. B. C. D.

例 6. 已知函数y = xf ' ( x )的图象如图,下面四个图象中,y = f ( x )的图象为( )


y

-1
O 1 x

y y y y

-1
O 1 x -1 O 1 x
-1 O 1 x -1 O 1 x
A. B. C. D.

例 7. 已知函数f ( x )的导函数f ' ( x )满足f ( x ) + ( x + 1) f ' ( x ) > 0对x ∈ R恒成立,则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
A. 0 < f ( 0 ) < 2 f (1) B. f ( 0 ) < 0 < 2 f (1)
C. 0 < 2 f (1) < f ( 0 ) D. 2 f (1) < 0 < f ( 0 )

5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 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Step1:写定义域,求f ' ( x )
Step2:f ' ( x ) > 0 ⇒单调增区间
f ' ( x ) < 0 ⇒单调减区间
注:单调区间用“,”或“和”连接,不能写“”!

二、用导数研究极值

1. 什么是极值
通俗描述:局部最值
a-极大值点
f(a)-极大值
y = f (x )

a b x
b-极小值点
f(b)-极小值

2. 极值的性质
极值点处导数为 0,但是导数为 0 不一定是极值点
即:f ' ( x0 ) = 0是f ( x )在x = x0处取极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如何求极值
Step1 令f ' ( x0 ) = 0,求导数零点
Step2 判断导数零点左右的正负

f ( x)

左负右正 左正右负 同正同负


f '( x)
极小值点 极大值点 不是极值点

1 3
例 8. 求f ( x) =
− ln x + + x + 3的极值 .
2x 2

第 13 讲 单调性与极值 53
1
例 9. 已知x = 是函数f
= ( x ) x ln ( ax ) + 1的极值点,则a =( )
e
1 1
A. B. 1 C. D. 2
2 e

例 10. 已知函数f ( x ) = x3 + ax 2 + bx + a 2在x = 1处有极值10,则f ( 2 )等于( )


A.11 或 18 B.11 C.18 D.17 或 18

例 11. 若函数f ( x ) = (x 2
)
+ ax + 3 e x在( 0, +∞ )内有且仅有一个极值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 −∞, −2 ) B. ( −∞, −2] C. ( −∞, −3) D. ( −∞, −3]

例 12. 设函数f ( x ) =x3 − 3x 2 + 2 x,若x1 , x2 ( x1 < x2 )是函数g=


( x ) f ( x ) − λ x的两个极值点,现给出如下
结论:
①若−1 < λ < 0,则f ( x1 ) < f ( x2 );
②若0 < λ < 2,则f ( x1 ) < f ( x2 );
③若λ > 2,则f ( x1 ) < f ( x2 ) .
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
A.0 B.1 C.2 D.3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5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14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上)

学习目标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目标

一次导数的分类讨论
类一次导数的分类讨论
二次(能分解)导数的分类讨论

必会知识精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认真做笔记

一、一次导数的分类讨论

例 1. 已知函数f ( x ) =
( ax − 3) e 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例 2. 已知函数f ( x=
) a ln x + ( a + 1) 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第 14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上) 55
二、类一次导数的分类讨论

例 3. 已知函数f ( x ) =−
e x 2a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例 4. 已知函数f ( x ) =ae x − 2 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洋葱攻略
Tip(类)一次讨论标准:
1. 一次项系数(正,负,0)
2. 有没有零点(类一次)
3. 零点是否在定义域内
本质:讨论是否有零点

三、二次(能分解)导数的分类讨论

1
例 5. 已知函数f ( x ) =
− x3 + 2ax 2 − 3a 2 x + a ( a ∈ R ),求函数f ( x )的单调区间 .
3

5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1 2
例 6. 已知函数f ( x=
) a ln x + x − ( a + 1) x ( a ∈ R ),讨论函数f ( x )的单调性 .
2

例 7. 已知函数f ( x ) =ln x − a 2 x 2 + a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洋葱攻略
Tip 二次(能分解)讨论标准:
1. 二次项系数(正,负,0)
2. 零点的大小关系(>,<,=)
3. 零点是否在定义域内
本质:讨论是否有零点,以及零点的大小关系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14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上) 57
第 15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下)

学习目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目标

二次(不能分解)导数的分类讨论
其他类型导数的分类讨论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二次(不能分解)导数的分类讨论

例 1. 已知函数f ( x=
) ( ax 2
)
− a + 1 e x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x −1
例 2. (2014·山东高考·文)已知函数f ( x ) =a ln x + ( a ∈ R ),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x +1

洋葱攻略
Tip 二次(不能分解)讨论标准:
1. 二次项系数(正,负,0)
2. ∆(∆ ≤ 0,∆ > 0)
3. 零点是否在定义域内
本质:讨论零点个数,以及零点是否在定义域内

5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其他类型导数的分类讨论

例 3.(2017·全国Ⅰ卷·文)已知函数f ( x=
) ex ex − a − a2 x . ( )
(1)讨论f ( x )的单调性;
(2)若f ( x ) ≥ 0,求a的取值范围 .

π
例 4. 已知函数f ( x ) =
( x − a ) sin x + cos x, x ∈ ( 0, π ) . 当a > 时,求函数f ( x )的单调区间 .
2

洋葱攻略
Tip:两个式子相乘判断正负,可以看成二次函数(每个式子都可以转化为x与零点相加减)
π 
例如:( x − a ) cos x, x ∈ ( 0, π ),可以看作( x − a )  − x  , x ∈ ( 0, π )
2 
注:转化前提是每个式子的单调性和一次函数是一致的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15 讲 导数中的分类讨论(下) 59
第 16 讲 导数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
实战演练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思路

例 1. 已知函数f ( x ) = ln x + ax + 1, a ∈ R,若不等式f ( x ) ≤ 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

1 
例 2. 已知a为实数,函数f ( x =
) a ln x + x 2 − 4 x,g ( x=) ( a − 2 ) x,若∃x ∈  , e ,使得f ( x ) ≤ g ( x )成立,
e 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洋葱攻略
Tip1:f ( x ) ≥ a恒成立⇔ f ( x )min ≥ a;f ( x ) ≤ a恒成立⇔ f ( x )max ≤ a
Tip2:存在x,f ( x ) ≥ a⇔ f ( x )max ≥ a;存在x,f ( x ) ≤ a⇔ f ( x )min ≤ a
Tip3:解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常用方法——①直接作差;②参变分离

6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实战演练

例 3. 已知f ( x=
) ln ( ax + b ) + x 2 ( a ≠ 0 ),若f ( x ) ≤ x 2 + x恒成立,求ab的最大值 .

例 4. 已知函数f ( x ) =ln x − ax, a ∈ R,对任意x1 , x2 ∈ ( 0, +∞ ),x1 < x2,且f ( x1 ) + x12 < f ( x2 ) + x2 2恒成立,
求a的范围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16 讲 导数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61
第 17 讲 导数中的零点问题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零点问题的基本思路
求极限的方法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零点问题的基本思路

研究函数零点个数的方法
1. 研究 f ( x ) 的单调性
2. 在每个单调区间 [ a, b ] 上研究有没有零点(零点的存在性定理)
f ( a ) f ( b ) < 0 ⇒ 1 个零点
f ( a ) f ( b ) > 0 ⇒ 0 个零点
f ( a )= 0 或 f ( b )= 0 ⇒ 1 个零点

x2
例 1.(2015· 北 京 高 考· 文) 设 函 数 f ( x ) =− k ln x, k > 0 . 证 明: 若 f ( x ) 存 在 零 点, 则 f ( x ) 在 区 间
2
(
1, e  上仅有一个零点 .

例 2. 已知函数 f ( x ) =ln x − ax, a ∈ R,讨论函数的零点个数 .

6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求极限的方法

如何求极限
1. 先分别求每个部分的极限,然后做加减乘除
2. 只需要注意两类极限:有无穷的,分母(极限)为 0 的
趋于无穷:绝对值特别大的数
趋于 0:绝对值特别小的数

①能直接求的
( x ) xe x , x → 0
例:(1)f=

1
(2)f ( x )= − 1 + x + e x , x → +∞
x
(3)f ( x ) = − x ln x, x → +∞

ex
( x)
(4)f= ,x →0
x
2
(5)f ( x ) = − , x → +∞
ex + 1
②需比较无穷大小的
i. 常用关系:x → +∞时,ln x < x n < e x( n > 0 )

( x ) 2 ln x − x − e x + e2 x , x → +∞
例:(1)f=

ex
( x)
(2)f= , x → +∞
x
x
( x)
(3)f= , x → +∞
ex
ii. 正无穷 + 负无穷:跟着更大的无穷走
大无穷 小无穷
iii. = 无穷, =0
小无穷 大无穷
0 ∞
③洛必达法则:适用于 或
0 ∞
当x → a时,f ( x ) , g ( x ) → 0或f ( x ) , g ( x ) → ∞

x
例:(1)f
= ( x) ,x →0
x
e −1
(2)f
= ( x ) x ln x, x → 0+

第 17 讲 导数中的零点问题 63
例 3. 已知函数 f ( x ) = x − 1 + e x ,曲线y = f ( x ) 与直线y
= kx −1没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 .

x2 + x + 1
例 4. 已知函数 f ( x ) = ,过点P ( −1, 0 ) 可作几条直线与曲线y = f ( x ) 相切?请说明理由 .
ex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6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18 讲 三角函数基础

学习目标
世上无难事,只因有目标

三角函数的定义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诱导公式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三角函数的定义

1. 任意角
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到另一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称为角,这两条射线分别称为角的始边和终
边 . 这样定义的角,由于是旋转产生的,所以也常称为转角 .
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称为正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称为负角;当射线没有旋
转时,我们也把它看作一个角,称为零角 .
2. 弧度制
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 1 弧度的角,用符号rad表示,读作弧度 .
如图,圆O的半径为1,
AB的长等于1,∠AOB就是1弧度的角 .
B
1
1rad
O A

3.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设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在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x, y ),它与原点的
距离r = x2 + y 2 > 0
y
P(x,y)
α
x x M O x
叫做角α的余弦,记作cos α,即cos α = ;
r r
y y
叫做角α的正弦,记作sin α,即sin α = ;
r r
y y
叫做角α的正切,记作tan α,即tan α = .
x x

第 18 讲 三角函数基础 65
5
例 1. 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xOy 中, 角 θ 的 终 边 经 过 点 P ( −2, t ), 且 sin θ + cos θ = ,则实数t的值为
5
________.

例 2.(2018·北京高考·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EF
AB,CD ,GH
是圆x 2 + y 2 =
1上的四段弧(如图),
点P在其中的一段上,角α以Ox为始边,OP为终边.若tanα < cosα < sinα,则P所在的圆弧是( )
y
E D C
F B
A
G O x
H

A. 
AB 
B. CD 
C. EF 
D. GH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 sin 2 α + cos 2 α =
1
sin α  π 
tan α
2.=  α ≠ + k π, k ∈ Z 
cos α  2 

例 3. 求值
8 3π
(1)已知cos α = − , π < α < ,求sin α , tan α;
17 2
1 π
(2)已知tanα = − , < α < π,求sin α , cos α .
2 2

6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4. 已知cos α + 2sin α =
− 5,求tan α .

例 5. 已知tan α = 2,求值:
sin α − 3cos α
(1) (2)sin 2 α + sin α cos α + 2
sin α + cos α

1
例 6. 若tan α = cos α,则 + cos 4 α =
________.
sin α

例 7.(2018·全国Ⅱ卷)已知sinα + cosβ = 0,则sin (α + β ) =


1,cosα + sinβ = ________.

三、诱导公式

1. 六组诱导公式

sin (α + k ⋅ 2π ) =sin α sin ( π + α ) = − sin α


cos (α + k ⋅ 2π ) =cos α cos ( π + α ) = − cos α
公式一 公式二
tan (α + k ⋅ 2π ) =tan α tan ( π + α ) = tan α
其中,k ∈ Z

第 18 讲 三角函数基础 67
sin ( −α ) =
− sin α sin ( π − α ) =sin α
公式三 cos ( −α ) =
cos α 公式四 cos ( π − α ) = − cos α
tan ( −α ) =
− tan α tan ( π − α ) = − tan α

π  π 
sin  − α  =
cos α sin  + α  =
cos α
 2   2 
公式五 公式六
π  π 
cos  − α  =
sin α cos  + α  =
− sin α
2  2 

2.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对于 ± α ( k ∈ Z )的三角函数值 ( 正弦,余弦,正切 ):
2
奇变偶不变:
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当k是奇数时,函数名改变:sin → cos;cos → sin;tan → cot
符号看象限: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2  π
例 8. 已知cos (α + π ) = ,则sin  2α +  =
( )
5  2
7 7 17 17
A. B. − C. D. −
25 25 25 25

π  3  5π   2π 
例 9. 已知cos  − x  =
− ,则cos  + x  + sin  (
− x = )
 6  3  6   3 
A. − 3 B. −1 C. 0 D. 3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6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19 讲 三角恒等变换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解题策略
真题练习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1. 和差角公式
(1)sin (α=
± β ) sin α cos β ± cos α sin β
(2)cos (α ± β ) =
cos α cos β  sin α sin β
tan α ± tan β
(3)tan (α ± β ) =
1  tan α tan β
2. 二倍角公式
(1)sin 2α = 2sin α cos α
(2)cos 2α = cos 2 α − sin 2 α = 2 cos 2 α − 1 = 1 − 2sin 2 α
2 tan α
(3)tan 2α =
1 − tan 2 α
注:( sin α ± cos α ) =
2
1 ± sin 2α
3. 降幂公式
1
(1)sin α cos α = sin 2α
2
(2)cos 2 α − sin 2 α =;cos
cos 2α 2
α + sin 2 α =
1
1 − cos 2α 1 + cos 2α
(3)sin 2 α = ;cos 2 α =
2 2
4. 辅助角公式
b a
a sin x + b cos x =a 2 + b 2 sin ( x + ϕ
= ),其中sin ϕ = , cos ϕ
a + b2
2
a + b2
2

推论:a sin x + b cos x ∈  − a 2 + b 2 , a 2 + b 2 


 

第 19 讲 三角恒等变换 69
二、解题策略

如何选公式:先看角度关系,再看式子结构
1. 角度关系:用尽可能少的角表示所有角(统一角)
2. 式子结构:
sin α
(1)正切和正余弦同时出现→ tan α =
cos α
(2)正余弦齐次式→化正切
(3)二次→降次
1 − cos 2α 1 + cos 2α 1
=sin 2 α = , cos 2 α = ,sin α cos α sin 2α
2 2 2
(4)a sin x + b cos x →辅助角公式
(5)和差角→不着急打开括号
特别是求值题,先尝试将已知角设为单独字母

三、真题练习

例 1.(2020·全国Ⅰ卷·理)已知α ∈ ( 0, π ),且3cos 2α − 8cos α =


5,则sin α =( )
5 2 1 5
A. B. C. D.
3 3 3 9

 π
例 2.(2020·全国Ⅲ卷·理)已知2 tan θ − tan  θ +  = 7,则tan θ =( )
 4
A. −2 B. −1 C. 1 D. 2

例 3. 若0 ≤ x < 2π,且 1 − sin 2 x =sin x − cos x,则( )


π 7π π 5π π 3π
A. 0 ≤ x ≤ π B. ≤x≤ C. ≤x≤ D. ≤x≤
4 4 4 4 2 2

7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π  2
例 4.(2020·江苏高考)已知sin 2  + α  = ,则sin 2α的值是 ________.
4  3

1
例 5.(2015·江苏高考)已知tan α = −2,tan (α + β ) = ,则tan β 的值为 ________.
7

π  1  3π 
例 6. 若cos  − α  = ,则cos  + 2α 的值为( )
8  6  4 
17 17 18 18
A. B. − C. D. −
18 18 19 19

 π 2  π
例 7. 若α ∈  0, ,且cos
= 2α sin  α + ,则tan α = ________.
 2 5  4

例 8.(2013·新课标Ⅰ卷·理)设当x = θ 时,函数f=
( x) sin x − 2 cos x取得最大值,则cos θ = ________.

例 9. (1 + tan18° )(1 + tan 27° )的值是 ________.

第 19 讲 三角恒等变换 71
例 10. 若tan 20° + m sin 20° = 3,则m的值为( )
A.1 B.3 C.6 D.4

 3π 
cos  α − 
π  10  =(
例 11.(2015·重庆高考·理)若tan α = 2 tan ,则 )
5  π
sin  α − 
 5
A.1 B.2 C.3 D.4

洋葱攻略
Tip1 解题关键:找角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角的关系选择公式
Tip2: 若题干中角度比较复杂,可以通过换元发现角度之间的关系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7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0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上)

学习目标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目标

三角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必会知识精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认真做笔记

一、三角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 正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 y = sin x y = cos x
y y
1 x 1 x
图象
O π 2π O π 2π
-1 -1

定义域 R R

值域 [ −1,1] [ −1,1]
 π π 
递增区间: − + 2k π, + 2k π  ( k ∈ Z ) 递增区间:[ −π + 2k π, 2k π] ( k ∈ Z )
单调性  2 2 
 π 3π  递减区间:[ 2k π, π + 2k π] ( k ∈ Z )
递减区间: + 2k π, + 2k π  ( k ∈ Z )
2 2 

π
x= + 2k π ( k ∈ Z )时,ymax = 1 x = 2k π ( k ∈ Z )时,ymax = 1
最值 2
π x = π + 2k π ( k ∈ Z )时,ymin = −1
x=− + 2k π ( k ∈ Z )时,ymin = −1
2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对称中心:( k π, 0 )( k ∈ Z )(含原点) π 
对称中心: + k π, 0  ( k ∈ Z )
对称性 π 2 
对称轴:x = + k π, k ∈ Z 对称轴:x =k π, k ∈ Z ( 含y轴 )
2
最小正周期 2π 2π

第 20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上) 73
2. 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 y = tan x

1
图象 -π O π
π π
- 3π
2
- 2 -1 2

2
x

 π 
定义域  x x ≠ + k π, k ∈ Z 
 2 

值域 R

 π π 
单调性 递增区间: − + k π, + k π  ( k ∈ Z )
 2 2 
奇偶性 奇函数

对称性  kπ 
对称中心: , 0  ( k ∈ Z ) ( 含原点 )
 2 
最小正周期 π
π 
注:正切函数y = tan x的对称中心包含不在函数图象上的点 + k π, 0  , k ∈ Z
 2 
3. 三角型函数的性质

=①y A sin (ω x=
+ ϕ )、y A cos (ω x + ϕ )的最小正周期T = ,值域 − A , A 
ω
π
=y A tan(ω x + ϕ )的最小正周期:T =
ω
②求三角型函数在某区间上的值域:
先求ω x + ϕ的范围,再结合函数图象求值域
③求三角型函数的对称轴:
令ω x + ϕ 等于对应函数
=( y sin
= x, y cos x )的对称轴,解出x
注意:对称轴是直线,要写成x = 的形式
④求三角型函数的对称中心:
令ω x + ϕ 等于对应函数
=( y sin
= x, y cos
= x, y tan x )的对称中心的横坐标,解出x
注意:对称中心是点,要写成坐标的形式
如果研究形如y
= A sin(ω x + ϕ ) + h的函数,对称中心的纵坐标应该是h,而不是 0
⑤求三角型函数的单调区间:
令ω x + ϕ属于对应函数
=( y sin
= x, y cos
= x, y tan x )的单调区间,解出x的范围
注意:同增异减,关注ω的符号和函数前面的符号
⑥求三角型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区间:
先求整体的单调区间,再和所给区间取交集

7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π
例 1. 已知函数f
= ( x ) 3sin  2 x −  .
 6
(1)画函数f ( x )的草图;
(2)求f ( x )的周期;
(3)求f ( x )的值域;
 π π
(4)求f ( x )在 − , 上的值域;
 4 4
(5)求f ( x )的对称轴;
(6)求f ( x )的对称中心 .

π
例 2. 已知函数f
= ( x ) 2 cos  4 x +  .
 3
(1)求f ( x )的单调区间;
 π
(2)求f ( x )在0, 上的单调区间 .
 2

π b
例 3. x = 是函数f ( x ) = a sin x + b cos x ( a, b ∈ R且a ≠ 0 )的一条对称轴,则 = ________.
6 a

二、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

π
例 4. 将函数f ( x ) = sin 3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
4
会得到哪个函数的图象?

第 20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上) 75
1 π
例 5. 函数f ( x ) = cos 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g
= ( x ) 2 cos  x + 的图象?
2 4

 2π 
例 6.(2017·全国Ⅰ卷·理)已知曲线C
=1: y cos x,=
C2 : y sin  2 x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 3 
π
A.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
6
到曲线C2
π
B.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
12
到曲线C2
1 π
C.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
2 6
曲线C2
1 π
D.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
2 12
到曲线C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7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1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根据图象求三角型函数的解析式
化为正(余)弦型函数
化为二次函数

必会知识精讲
仰天大笑出门去,听完认真做笔记

一、根据图象求三角型函数的解析式

求A——找最值,最大值= A,最小值=- A

求ω——找周期,利用T =
ω
求φ——代入已知点坐标,优先选择最高点或最低点

π
( x ) A sin (ω x + ϕ )  A > 0, ω > 0, ϕ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求f ( x )的解析式 .
例 1. 已知函数f =
 2
y
2

O π 7π x
3 12

 π
= A sin (ω x + ϕ ) + B  A > 0, ω > 0, ϕ < 的部分图象如图,则(
例 2. 已知函数y )
 2
y
4

O π 5π x
6 12

π
A. A= 4 B. ω = 1 C. B = 4 D. ϕ =
6

第 21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 77
π
) sin (ω x + φ )  ω > 0, φ < 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y0 > 0,求f ( x )的表达式 .
例 3. 已知函数f ( x=
 2
y
y0
2 3
O x
6
-y0

 π  5
( x ) A sin (ω x + φ )  ω > 0, φ ∈  , π  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其中f ( 0 ) = 1, MN = ,则
例 4. 已知函数f=
 2  2
f ( x )的解析式是 ________.
y
M 2
1
N
O x
-1
-2

例 5. 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因其经济又环保,至今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 假设在
水流量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 . 现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
形,如图所示,圆O的半径为 4 米,P0在水平面上,盛水筒M从点P0处开始运动,OP0与水平面的所成角
为30°,且 2 分钟恰好转动 1 圈,则盛水筒M距离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时间t(单位:s)之间
的函数关系是( )

O
P0

 π π  π π
A.
= H 4sin  t −  + 2 B. H 4sin  t −  + 2
=
 30 3  30 6
 π π  π π
C. H 4sin  t −  + 2
= D.
= H 4sin  t −  + 2
 60 3  60 6

7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化为正(余)弦型函数

化为Asin(ω x + ϕ ) + h或Acos(ω x + ϕ ) + h
1. 利用和差角公式打开括号
2. 反用二倍角公式处理二次项(sin cos,sin 2 , cos 2)
3. 利用辅助角公式处理a sin x + b cos x
(1)提出 a 2 + b 2
(2)把括号内的两个系数写成同一个角的正余弦
(3)反用和差角公式

 π
例 6. 已知f ( x ) =sin x ⋅ sin  x + ,将f ( x )化为正(余)弦型函数 .
 6

5π π 3π
) sin  − 2 x  − 2sin  x −  cos  x + ,将f ( x )化为正(余)弦型函数 .
例 7. 已知函数f ( x=
 6   4  4 

 π
例 8. 已知函数f ( x ) =sin 2 x − sin 2  x − ,x ∈ R,将f ( x )化为正(余)弦型函数 .
 6

第 21 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下) 79
三、化为二次函数

( x ) cos 2 x + sin x,求f ( x )的值域 .


例 9. 已知函数f=

例 10. 已知函数f ( x ) = sin x + cos x + 2sin x cos x,求f ( x )的值域 .

洋葱攻略
Tip1: 同时出现sin x + cos x,sin x cos x
 π t 2 -1
设t = sin x + cos x = 2 sin  x + ,则t ∈  − 2, 2 ,则sin x cos x =
 4 2
Tip2:同时出现sin x - cos x,sin x cos x
2
 π 1- t
设t = sin x − cos x = 2 sin  x − ,则t ∈  − 2, 2 ,则sin x cos x =
 4 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8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2 讲 三角函数含参与绝对值

学习目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还没立目标

含绝对值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含参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书山有路勤为径,听完努力做笔记

一、含绝对值的三角函数

π π π
例 1.(2019·全国 Ⅱ 卷·理)下列函数中,以 为周期且在区间 , 单调递增的是( )
2 4 2
A. f ( x ) = cos 2 x B. f ( x ) = sin 2 x C. f ( x ) = cos x D. f ( x ) = sin x

( x ) sin x ⋅ sin x ,给出下列结论:


例 2. 已知函数f =
①π是 f ( x ) 的周期;
② f ( x ) 是奇函数;
 π π
③  − ,  是函数 f ( x ) 的一个单调递增区间;
 2 2
④若f ( x1 ) = − f ( x2 ) ,则x1 + x2 =k π ( k ∈ Z ) ;
 1 5 
⑤不等式sin 2πx ⋅ sin 2πx > cos 2πx ⋅ cos 2πx 的解集为  x k + < x < k + , k ∈ Z  .
 8 8 
其中正确的是 .

第 22 讲 三角函数含参与绝对值 81
洋葱攻略
π
Tip1:y
= A sin (ω x + ϕ ) 的最小正周期T = ;
ω
π
=y A cos (ω x + ϕ ) 的最小正周期T = ;
ω
π
=y A tan (ω x + ϕ ) 的最小正周期T = .
ω
Tip2:周期性和奇偶性可辅助作图 .

二、三角函数含参问题

π
例 3. 已知函数f
= ( x ) sin x sin ( x + 3θ )是奇函数,其中θ ∈  0, ,则f ( x )的最大值为( )
 2
1 2
A. B. C. 1 D. 2
2 2

 3 
例 4. 已知函数y = sin x的定义域为[ a, b ],值域为 − ,1,则b − a的最大值为( )
 2 
2π 5π 3π 5π
A. B. C. D.
3 6 2 3

8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π 3 
x ) sin  ω x +  + cos ω x(ω > 0) 在 [ 0, π ] 上 的 值 域 为  , 3 , 则 实 数 ω 的 取 值 范 围
例 5. 已 知 函 数 f (=
 6 2 
为( )
1 1 1 2  1  1 2
A.  ,  B.  ,  C.  , +∞  D.  , 
6 3 3 3  6  2 3

 π
例 6. 将 函 数 f ( x ) = sin 2 x 的 图 象 向 右 平 移 ϕ  0 < ϕ <  个 单 位 后 得 到 函 数 g ( x ) 的 图 象, 若 对 满 足
 2
π
f ( x1 ) − g ( x2 ) =
2的x1,x2 , 有 x1 − x2 min = ,则ϕ =( )
3
5π π π π
A. B. C. D.
12 3 4 6

 π
例 7. 已知函数f ( = x ) 2sin (ω x + ϕ )  ω > 0, ϕ ≤ ,其图象与直线y = −2相邻两个交点的距离为π , 若
 2
 π π
f ( x ) > 0对任意的x ∈  − , 恒成立,则ϕ的取值范围为( )
 12 3 
 π π π π  π π π π
A.  ,  B.  ,  C.  ,  D.  , 
12 6  6 2 12 3  6 3

第 22 讲 三角函数含参与绝对值 83
π π π π
例 8. 已知函数f ( x ) = sin (ω x + ϕ ) (ω > 0)满足f   = 1 , f   = 0,且f ( x )在区间 , 上单调,则ω的
4 2 4 3
取值有 ________ 个 .

洋葱攻略
Tip1:若A sin (ω x + ϕ )为奇函数,则过( 0, 0 ),(0, 0)为对称中心;
若A sin (ω x + ϕ )为偶函数,则x = 0为对称轴
Tip2:已知A sin (ω x + ϕ )在某区间上的性质(单调性,值域,正负等等),则可转化为y = sin x在对应
区间上的性质 .

Tip3:对称轴 + 对称中心:距离=
T T
+ ⋅k =
( 2k + 1) ⋅ T ,k ∈ N;
4 2 4
T kT
对称轴 + 对称轴:距离= ⋅ k = ,k ∈ N;
2 2
T kT
对称中心 + 对称中心:距离= ⋅ k = ,k ∈ N .
2 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8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YS-SJ-GSYLZSJJ-2-V1-2023
YS-SJ-GSYLZSJJ-2-V1-2023
洋葱学园App + 精讲+精练1000题
全方位助力高三

支持 iOS、Android 系统

方法一 扫一扫下载 方法二 从应用商店中下载洋葱学园

打开应用商店
iOS用户打开 App Store
Android用户打开所使用的应用商店

在应用商店中搜索
洋葱学园
即可免费下载

学习一轮复习课 在线答疑

打开洋葱学园APP 点击“毕业年级总复习” 有问题可以在视频


在“研究”界面选择学段学科 开始学习吧~ 内的答疑区提问
前言

亲爱的葱粉:

欢迎来到洋葱学园!

在你开始学习高三一轮课之前,我们想和你聊聊高三,聊聊高考。

高三是什么样的?有人说,高三是做不完的试卷,刷不完的题,熬不完的夜,

仿佛要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尽,方为人上人。千万别被这些言论吓退了,说这些就是

想让你们认真起来,高三和高考是人生必须要跨过的坎,值得你们更多的努力和坚

持。

说句俗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开始,永远都不

算晚,越早开始准备,越能从容的应对高三、应对高考。怎样才能好好利用高考前

的一分一秒呢?我们为你精心规划了《高三一轮复习》和《高三二轮复习》。一轮

复习课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开始,持续到高三第一学期结束,主攻查漏补缺,解决

除压轴题之外的其他问题。从高三寒假开始,会开启二轮复习课,二轮以一轮课

为基础,会对高考解答题的七大版块作进一步的梳理,集中强化训练,攻克压轴

大题。

本书(《高三一轮知识精讲②》)作为一轮复习课秋季学期上半阶段的配套讲

义,会带你复习五个章节的内容——解三角形、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立体几

何。在一轮课中,老师会带你们剖析各个知识点的考法。紧跟老师的讲解,你不仅

能知道有什么方法,还能理解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提高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能力。

另外,本书还配有《高三一轮精练1000题②》,供你自主刷题练习,进一步巩

固提升学到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希望在洋葱学园的助力下,你能扎实备战高考,用最佳的状态迎接高中生涯的

最后一战!

洋葱学园高中数学组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第 23 讲 正余弦定理 01

第 24 讲 解三角形综合 04

第 25 讲 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 07

第 2 6 讲 平 面 向 量 的 基 本 概 念 与 线 性 运 算 10

第 27 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5

第 2 8 讲 平 面 向 量 的 坐 标 运 算 与 综 合 问 题 19

第 29 讲 等差数列 23

第 30 讲 等比数列 27

第 31 讲 等差等比拓展与数列增减性 31

第 3 2 讲 根 据 递 推 公 式 求 a n( 上 ) 35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3 3 讲 根 据 递 推 公 式 求 a n( 下 ) 38

第 34 讲 根据 Sn 求 an 41

第 35 讲 可以求和的数列 44

第 36 讲 数列求和的常见题型 47

第 37 讲 不等式基础和二次不等式 50

第 38 讲 基本不等式 54

第 39 讲 空间几何体与计算 57

第 40 讲 外接球与内切球 61

第 41 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66

第 42 讲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70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23 讲 正余弦定理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边或角
边角互化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边或角

1.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 A

如图,在 ∆ABC 中,角 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 a, b, c ,


c b
a b c
则有 = = = 2R ,其中 R 是 ∆ABC 外接圆的半径 . O
sin A sin B sin C B a C
正弦定理的推论: a : b : c = sin A : sin B : sin C

2. 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余弦的积的 2 倍 .
a 2 = b 2 + c 2 − 2bc cos A

即: b 2 = a 2 + c 2 − 2ac cos B
 2 2 2
c = a + b − 2ab cos C
余弦定理的变形:
b2 + c2 − a 2
cos A =
2bc
c + a 2 − b2
2
cos B =
2ca
a 2 + b2 − c2
cos C =
2a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一般地,若记 ∆ABC 的面积为 S ,则
1 1 1
=S =ab sin C = ac sin B bc sin A
2 2 2

例 1.(2021·全国甲卷·文)在 ∆ABC 中,已知=


B 120° , AC = 19 , AB = 2 ,则 BC = ( )
A. 1 B. 2 C. 5 D. 3

第 23 讲 正余弦定理 01
例 2. 在 ∆ABC 中,已知 C= 60° , b = 6 , c = 3 ,则 A = .

π 3
例 3. 在 ∆ABC 中,已知 A = , cos C = , b = 4 ,求 a .
4 5

sin 2 A
例 4.(2015·北京高考·理)在 ∆ABC 中, a = 4 , b = 5 , c = 6 ,则 = .
sin C

例 5.(2021·全国乙卷)记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面积为 3 , B= 60° ,


3ac ,则 b =
a2 + c2 = .

洋葱攻略
Tip1 大边对大角:在 ∆ABC 中, a > b ⇔ sin A > sin B
Tip2 消角:由 A + B + C =
π
sin A sin ( B + C )
= =sin B sin ( A + C ) sin
= C sin ( B + A )
  
可得: cos A =− cos ( B + C ) , cos B =− cos ( A + C ) , cos C =− cos ( B + A )
 tan A =
− tan ( B + C )  − tan ( A + C )  tan C =
− tan ( B + A )
  tan B = 
Tip3 如何使用正余弦定理:三边一角用余弦,其它情况(优先)用正弦
使用正弦定理时,先找一组对边和对角
使用余弦定理时,出现哪个角,就用哪个角的式子

0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边角互化

1. 正弦定理边角互化
①边的齐次等式或齐次分式:把边 ( a, b, c ) 都变成对应角的正弦 ( sin A,sin B,sin C )
②角的正弦的齐次等式或齐次分式:把角的正弦 ( sin A,sin B,sin C ) 都变成对应边 ( a, b, c )
2. 余弦定理边角互化
b2 + c2 − a 2 c2 + a 2 − b2 a 2 + b2 − c2
①角化边: cos A = ; cos B = ; cos C =
2bc 2ca 2ab
②边化角: a 2 + b 2 − c 2 =
2ab cos C ; b 2 + c 2 − a 2 =
2bc cos A ; c 2 + a 2 − b 2 =
2ca cos B

例 6. 在 ∆ABC 中,已知 a 2 = b 2 + bc + c 2 ,则 ∠A =( )
π π 2 π 2
A. B. C. π D. 或 π
6 3 3 3 3

例 7.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且 2a=


cos A b cos C + c cos B ,求角 A 的大小 .

a 2 tan A
例 8. 在 ∆ABC 中,若 = ,判断 ∆ABC 的形状 .
b 2 tan B

例 9. 在 ∆ABC 中,已知 a cos A + b cos B =,判断


c cos C ∆ABC 的形状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23 讲 正余弦定理 03
第 24 讲 解三角形综合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处理解三角形综合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1. 角平分线定理
AB BD
A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则 =
AC CD

2. 中线长公式
在 ∆ABC 中, AB = c , BC = a , AC = b ,且 D, E , F 分别是 BC , AC , AB 的中点,则:
1 2 1
AD 2 =
2
( )
b + c2 − a2 ;
4
1 2 1 2
2
BE =
2
( 2
)
a +c − b ;
4
1 2 1
2
CF =
2
( 2
)
a + b − c2 .
4

A
例 1. 在 ∆ABC 中,若 sin B sin C = cos 2 ,则 ∆ABC 是( )
2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 c
例 2. 在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是 a, b, c ,若= = ,则 A = .
cos A 2 cos B 3cos C

小结论:在非直角三角形 ABC 中, tan A + tan B + tan C =


tan A tan B tan C

0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3. 在 ∆ABC 中, a, b, c 分别为内角 A, B, C 的对边,且 a=
− b a cos B − b cos A .
(1)求证: a = b ;
3
(2)若 c = 4 , cos C = ,求 ∆ABC 的面积 .
5

 
例 4. ∆ABC 的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向量 m= ( c − a,sin B ) , n=( b − a,sin A + sin C ) ,
 
满足 m ∥ n .
(1)求 C ;
(2)若 6c + 3b =,求
3a sin A .

例 5.(2021·八省联考)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 CD , AD
= BD = 1 .
= CD
3
(1)若 AB = ,求 BC ;
2
(2)若 AB = 2 BC ,求 cos ∠BDC .

π
例 6. 在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B = , c = 2 , a = 3 , BD 是 ∠B 的平分线,求
3
AD , BD 的长 .

第 24 讲 解三角形综合 05
B+C
例 7.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已知 a sin( A + B) =
c sin .
2
(1)求 A ;
(2)已知 c = 3 , b = 1 ,边 BC 上有一点 D 满足 S∆ABD = 3S∆ADC ,求 AD .

洋葱攻略
Tip1:边角混合式 → 利用正余弦定理边角互化
Tip2:同时出现 A, B, C → 利用 A + B + C = sin A sin ( B + C ) , cos A =
π 消角( = − cos ( B + C ) )
Tip3:多三角形问题 → 利用有关系的边或者角建立联系
Tip4:角平分线 → 角平分线定理或面积和
Tip5:定比分点 → 向量的定比分点公式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0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5 讲 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处理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均值不等式
若 x > 0 , y > 0 ,则 x + y ≥ 2 xy ,当且仅当 x = y 时等号成立 .
推论: x 2 + y 2 ≥ 2 xy ,当且仅当 x = y 时等号成立 .

π
例 1.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a = 2 且 A = .
3
(1) 求 ∆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和周长的最大值;
(2) 求 ∆ABC 的周长的取值范围;
(3) 若 ∆ABC 为锐角三角形,求周长的取值范围 .

第 25 讲 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 07
π
例 2.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
= a 2,
=A ,求 2b + c 的最大值 .
3

例 3. 若 ∆ABC 内角满足 sin A + 2 sin B =


2sin C ,则 cos C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 .

A+C
例 4.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a sin = b sin A .
2
(1)求 B ;
(2)若 ∆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 c = 1 ,求 ∆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

0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π
例 5.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设=
a sin B b cos  A −  .
 6
(1)求角 A ;
(2)若 D 是线段 BC 上一点, BD = 2 DC ,且 AD = 2, 求 ∆ABC 面积的最大值 .

例 6. 在 ∆ABC 中, D 为 AC 上一点,且 AD = 2 , DC = 1 , BD 为 ∠ABC 的角平分线,则 ∆ABC 面积的


最大值为 ________ .

洋葱攻略
Tip 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问题方法总结
①用边角表示所求
②求最值问题:考虑使用均值不等式或函数;求范围问题:考虑使用函数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25 讲 解三角形中的范围与最值 09
第 26 讲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与线性运算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定比分点公式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模 .
 
向量的表示:始点为 A 终点为 B 的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用符号简记为 AB ,此时向量的模用 AB 表
 
示 . 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向量: a ,此时,向量的模用 a 表示 .
 
2. 零向量:模为 0 的向量,记为 0 ,即 0 = 0 .

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
3. 单位向量:模等于 1 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
 
e 是单位向量的充要条件是 e = 1 .

4. 相等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 .
   
向量 a 和 b 相等,记作 a = b .
5. 相反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 .
 
a 的相反向量记为 −a .
6. 平行向量:若两个非零向量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则称这两个向量平行 .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 .
   
两个向量 a 和 b 平行,记作 a ∥ b ,两个向量平行也称为两个向量共线 .

例 1.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   
①若 a = b ,则 a = b ;
 
②若 A, B, C ,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则 AB = DC 是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     
③若 a = b , b = c ,则 a = c ;
     
④ a = b 的充要条件是 a = b 且 a ∥ b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1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结果均为一个向量 .
1. 平面向量的加法
①三角形法则 ( 首尾相连 )
C
a+b   
b AB + BC = AC
A B
a

②平行四边形法则 ( 共起点 ):
C D
a+b     
b AD = AB + BD = AB + AC
A a B

2. 平面向量的减法
减去一个向量,等于加上它的相反向量 :

a-b    
b
( )
a − b = a + −b
a

3. 平面向量的数乘
 
一般地,给定一个实数 λ 与任意一个向量 a ,规定它们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 λ a ,其中:
    
①当 λ ≠ 0 且 a ≠ 0 时, λ a 的模为 λ a ,而且 λ a 的方向如下:
 
当 λ > 0 时,与 a 的方向相同;当 λ < 0 时,与 a 的方向相反 .
   
②当 λ = 0 或 a = 0 时, λ a = 0 .
4.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运算律
  
若 a, b, c 为任意向量, λ , µ 为任意实数,则有:
     
a+b=b+a ( )
λ µ a = ( λµ ) a
        
(
a+b +c = a+ b+c ) ( ) λ a + µ a =( λ + µ ) a
         
(
a− b+c = a−b−c ) ( )
λ a + b = λ a + λb
     
(
a − b − c =a − b + c )
向量线性运算的运算律和实数运算的运算律完全一致

          


例 2. 已知向量 a, b 不平行,且 AB= a + 5b , BC =−2a + 8b , CD
= 3 a − b ,则( ( ) )

A. A、B、D 三点共线 B. A、B、C 三点共线


C. B、C、D 三点共线 D. A、C、D 三点共线

第26讲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与线性运算 11
          
例 3. e1 , e2 是平面内不共线两向量,已知 AB= e1 − ke2 ,CB
= 2e1 + e2 ,CD
= 3e1 − e2 ,若 A, B, D 三点共线,
则 k 的值是( )
A. 2 B. −3 C. −2 D. 3

洋葱攻略
Tip1 数乘的作用:解决和平行(三点共线)有关的问题
     
如果 a ≠ 0 ,那么向量 b 与 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 λ ,使得 b = λ a .
 
Tip2 三点共线的转化: A, B, C 三点共线 ⇔ AB ∥ AC

三、向量的定比分点公式

1. 向量的定比分点公式
A
BD m  m  n 
若 D ∈ BC ,且 = ,则 AD= ⋅ AC + ⋅ AB
CD n m+n m+n
  
常用推论: ∆ABC 中, D 是 BC 中点,则 AB + AC = 2 AD .
B C
m D n

2. 定比分点公式的应用:判定三点共线
  
若 A 是直线 BC 外一点,且=
AD a AC + b AB ,则 B , C , D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a + b =
1 .
3. 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性质①:重心分每条中线为 2:1 的两部分 .
   
性质②:若点 G 为 ∆ABC 的重心,则 GA + GB + GC = 0
若三角形顶点坐标分别为 A ( x1 , y1 ) , B ( x2 , y2 ) , C ( x3 , y3 ) ,则重心 G 的坐标为
 x1 + x2 + x3 y1 + y2 + y3 
 ,  .
 3 3 

 
例 4.(2015·新课标Ⅰ卷·理)设 D 为 ∆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 BC = 3CD ,则( )
 1  4   1  4 
A. AD = − AB + AC B. =
AD AB − AC
3 3 3 3
 4  1   4  1 
C. =
AD AB + AC D. =
AD AB − AC
3 3 3 3

1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1 
例 5. 如图,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C、BD 交于点 O ,点 M 在线段 DO 上,且 DM = DO ,点 N 在
3
 1        
线段 OC 上,且 ON = OC ,设 AB = a , AD = b ,试用 a , b 表示 MN .
3
D C
M

N
O

A B

例 6. 直线 l 与平行四边形 ABCD 交于 E , F ,交对角线 AC 于 K , AB = 2 AE , AD = 3 AF , AC = λ AK ,


则λ = .

A E
B
F
K

D C

例 7. 已知在 ∆ABC 中, D,E 分别是边 AC,AB 上一点, AC = 3 AD , AB = 2 AE , BD, CE 交于点 F ,


      
设 AB = a , AC = b ,试用 a,b 表示 AF .

第26讲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与线性运算 13
 
例 8. 已知 G是∆ABC 的重心,过点 G 作直线 MN 与AB, AC 交于点 M , N ,且 AM = x AB ,
  1 1
=AN y AC ( x, y ≠ 0 ) ,则 + =_________.
x y

洋葱攻略
Tip 将向量转化为其他向量的方式:
①利用三角形做转化
C
  
⇒ AB
= AC + CB

A B

②利用定比分点公式做转化
A
 m  n 
⇒ AD= ⋅ AC + ⋅ AB
m n m+n m+n
B D C

③利用线段比做转化
3 1  3 
⇒ AB = AC
A B C 4

④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做转化

D C
 
⇒ AB = DC

A B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1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7 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数量积的定义
如何计算数量积
数量积的性质及应用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数量积的定义

1. 两个向量的夹角:
     
给定两个非零向量 a, b ,在平面内任选一点 O ,作 OA = a , OB = b ,则称 [ 0, π ] 内的 ∠AOB 为向量
   
a 与向量 b 的夹角,记作 a, b .

b b

O A a
a
  π    
当 a, b = 时,称向量 a 与向量 b 垂直,记作 a ⊥ b .
2
由于零向量方向是不确定的,在讨论垂直问题时,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垂直 .
     
2. 数量积的定义: a ⋅ b =a b cos a, b

3. 数量积的运算律:
   
交换律: a ⋅ b = b ⋅ a ;
      
( )
分配律: a + b ⋅ c = a ⋅ c + b ⋅ c
     
( )
不满足结合律,即 a ⋅ b ⋅ c 与 a ⋅ b ⋅ c 不一定相等

二、如何计算数量积

计算数量积的方法:
1. 用定义计算
2. 转化为其他向量计算
①转化为基底:存在两个模长和夹角已知的向量,则选择这两个向量为基底
②其他转化方式:找垂直
3. 用坐标系计算

第 27 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5
     
例 1. 在 ∆ABC 中, AB = 1 , AC = 3 , ∠BAC =60° ,设 BC = 2 BD , CA = 3CE ,则 AD ⋅ BE = _______.

 
例 2. 如图,四边形 ABCD 满足 AB ⊥ AC , DB ⊥ DC ,=
AB 2=DC 2 ,若 M 是 BC 中点,则
   
AB ⋅ AM − DM ⋅ DC = ( )
3 3
A. 1 B. −1 C. − D.
2 2
A

B M C

 
例 3. 如图, ∆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O , AB = 2 , AC = 3 ,则 AO ⋅ BC 等于( )
3 5
A. B. C. 2 D. 3
2 2
A

B O

1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数量积的性质及应用

数量积的性质:
   
① a ⋅b ≤ a b
  2  2  2
② a ⋅ a = a = a ,即 a = a
   
③ a ⊥ b ⇔ a ⋅b = 0
 
  a ⋅b
④ cos a, b =  
a b

       
例 4.(2016·北京高考·理)设 a,b 是向量,则“ a = b ”是“ a + b = a − 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    
例 5.(2021·全国甲卷·文)若向量 a,b 满足 a = 3 , a − b =
5 , a ⋅b =
1 ,则 b = ________.

            
例 6.(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向量 a + b + c =0 , a = 1 , b= c= 2 ,则 a ⋅ b + b ⋅ c + c ⋅ a = .

         
例 7. 已知向量 a , b 满足= ( ) ( )
b 4 , a + 4b ⊥ 3a − 2b ,则 a,b = ________.
a 4=

第 27 讲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7
    
( )( )
例 8. 若 O 为 ∆ABC 所 在 平 面 内 一 点, 且 满 足 OB − OC ⋅ OB + OC − 2OA = 0 , 则 ∆ABC 的 形 状

为( )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A,B,C 均不对

洋葱攻略
Tip1 处理模长的常用方法:遇到模长就平方
Tip2 处理向量垂直的常用方法:转换为数量积 = 0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1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8 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综合问题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投影与数量积
平面向量综合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     
一般地,给定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单位向量 e1 , e2 ,对于平面内的向量 a ,如果= a xe1 + ye2 ,
 
则称 ( x, y ) 为向量 a 的坐标,记作 a = ( x, y ) .
向量坐标 = 终点坐标 − 起点坐标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   
假设平面上两个向量 a, b 满足 a = ( x1 , y1 ) , b = ( x2 , y2 ) ,则:
 
① a ± b = ( x1 ± x2 , y1 ± y2 )

② λ a = ( λ x1 , λ y1 )

③=a x12 + y12
 
④ a ∥ b ⇔ x1 y2 = x2 y1
 
⑤ a ⋅ b= x1 x2 + y1 y2
 
  a ⋅b x1 x2 + y1 y2
⑥ cos a= ,b = 
a b x1 + y12 x2 2 + y2 2
2

 
⑦ a ⊥ b ⇔ x1 x2 + y1 y2 = 0

   
例 1.(2021·全国乙卷·文)已知向量 a = ( 2,5 ) , b = ( λ , 4 ) ,若 a ∥ b ,则 λ = .

第28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综合问题 19
      
例 2.(2021·全国甲卷·理)已知向量 a = ( 3,1) , b = (1, 0 ) , c= a + kb ,若 a ⊥ c ,则 k = .

        
例 3.(2019·全国Ⅲ卷·理)已知 a, b 为单位向量,且 a ⋅ b =0 ,若=
c 2a − 5 b ,则 cos a, c = .

   
例 4. 设向量=
a ( x, −4 ) , b= (1, − x ) ,向量 a 与 b 的夹角为锐角,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 −2, 2 ) B. ( 0, +∞ ) C. ( 0, 2 )  ( 2, +∞ ) D. [ −2, 2]

洋葱攻略
     
Tip 向量夹角的相关性质: a ,b 夹角为锐角 ⇔ a ⋅ b > 0 ,且 a ,b 不共线
     
a ,b 夹角为钝角 ⇔ a ⋅ b < 0 ,且 a ,b 不共线

二、投影和数量积

1. 向量的投影
a B a B
A A
A′ B′ l b A′ B′ l
    
给定平面上的一个非零向量 b ,设 b 所在的直线为 l ,则 a 在直线 l 上的投影称为 a 在向量 b 上的投影 .
2. 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      
若 a ,b 都是非零向量,则称 a cos a, b 为向量 a 在向量 b 上的投影的数量 .

投影的数量与长度有关,且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
      
两个非零向量 a ,b 的数量积 a ⋅ b ,等于 a 在 b 上的投影的数量与 b 的模的乘积,这就是两个向量数
量积的几何意义 .

2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 已知 Rt∆ABC 中,A 为直角,AB = 1 ,BC = 2 ,若 AM 是 BC 上的高,点 P 在 ∆ABC 内部或边界上运动,
 
则 AM ⋅ BP 的取值范围是( )
 1  C
A. [ −1, 0] B.  − , 0 
 2 
 3 1  3  P
C.  − ,  D.  − , 0  M
 4 2  4 

A B

洋葱攻略
Tip:若求数量积的两向量一动一定,可从动向量向定向量做投影 .

三、平面向量综合问题
    
例 6.(2019·北京高考)设点 A, B, C 不共线,则“ AB 与 AC 的夹角为锐角”是“ AB + AC > BC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        


例 7. ∆ABC 中,若 BC = a , CA = b , AB = c ,且 a ⋅ b = b ⋅ c = a ⋅ c ,则 ∆ABC 的形状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A、B、C 均不正确

第28讲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与综合问题 21
 
例 8.(2015· 四 川 高 考· 理) 设 四 边 形 ABCD 为 平 行 四 边 形, AB = 6 , AD = 4 , 若 点 M , N 满 足
     
BM = 3MC , DN = 2 NC ,则 AM ⋅ NM = ( )
A. 20 B. 15 C. 9 D. 6

        1    
( )( )
例 9. 已知平面向量 a, b, c 满足 a= b= c= 1 ,若 a ⋅ b = ,则 a + c ⋅ 2b − c 的最小值为(
2

A. −2 B. − 3 C. −1 D. 0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2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29 讲 等差数列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
等差数列的性质
从函数观点看等差数列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

1. 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数称为数列 .
2. 递增数列: an +1 > an , n ∈ N*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称为递增数列 .
递减数列: an +1 < an , n ∈ N*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称为递减数列 .
常数数列(常数列):各项都相等的数列 .
摆动数列:从第 2 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称为摆动数列 .
3. 等差数列:如果数列 {an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d ,
即 an +1 − an = d , n ∈ N* ,则称 {an } 为等差数列,其中 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
x+ y
等差中项:如果 x, A, y 是等差数列,那么称 A 为 x 与 y 的等差中项,且有 A = .
2
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n = a1 + (n − 1)d ; an = am + (n − m)d
末项 − 首项
补充:等差数列的项数
= +1
公差
n ( a1 + an ) n ( n −1)
5.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
n = na1 + d
2 2

例 1.(2016·全国Ⅰ卷)已知等差数列 {an } 前 9 项的和为 27 , a10 = 8 ,则 a100 = ( )


A. 100 B. 99 C. 98 D. 97

第 29 讲 等差数列 23
S10
例 2.(2019·全国Ⅲ卷)记 Sn 为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若 a1 ≠ 0 , a2 = 3a1 ,则 = .
S5

例 3.(2017·全国Ⅲ卷)等差数列 {an } 的首项为 1,公差不为 0,若 a2 , a3 , a6 成等比数列,则 {an } 前 6


项的和为( )
A. -24 B. -3 C. 3 D. 8

洋葱攻略
Tip 等差数列的基本量法:用 a1 和 d 表示等差数列的相关条件,列方程(组)求解 .

二、等差数列的性质

性质 1. 在等差数列 {an } 中,若 m, n, p, q 都是正整数,且 m + n = p + q ,则 am + an = a p + aq ;


p+q a p + aq
特别的,若 m = n ,即 m = ,对应有 2a=
m a p + aq , am = .
2 2
性质 2. 在等差数列 {an } 中,若 n 为奇数,则前 n 项和 = 项数 × 中间项,即 Sn = na n +1 .
2

性质 3. 若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则 Sk , S2 k − Sk , S3k − S2 k , ( k ∈ N ) 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k 2 d .


*

例 4.(2015·广东高考)在等差数列 {an } 中,若 a3 + a4 + a5 + a6 + a7 =


25 ,则 a2 + a8 = .

ak
例 5.(2021·北京高考)已知 {an } 和 {bn } 是两个等差数列,且 (1 ≤ k ≤ 5) 是常值,若 a1 = 288 ,
bk
a5 = 96 , b1 = 192 ,则 b3 的值为( )

A. 64 B. 128 C. 256 D. 512

2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S9 S5
例 6. 已知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 a1 = 9 , − −4 ,则 Sn 取最大值时的 n 为(
= )
9 5
A. 4 B. 5 C. 6 D. 4 或 5

Sn 7n + 2 a
例 7. 已知两个等差数列 {an } , {bn } ,其前 n 项和分别为 Sn , Tn ,且 = ,求 7 .
Tn n+3 b7

S3 1 S
例 8. 设 Sn 是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若 = ,则 6 = .
S6 3 S12

三、从函数观点看等差数列

1. 等差数列的通项 an = a1 + ( n − 1) d = dn + a1 − d ,为 n 的一次函数,一次项系数 = 公差 .
n ( n −1) d d 2  d
2.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 na1 + = n +  a1 −  n ,为 n 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可以
2 2  2
Sn An 2 + Bn .
设=

例 9. 设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S6 > S7 > S5 ,则满足 Sn Sn+1 < 0 的正整数 n 的值为( )
A.10 B.11 C.12 D.13

第 29 讲 等差数列 25
例 10. 设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Sn = m , Sm = n ,且 n ≠ m ,则 Sm + n = .
A. −m B. −n C. − ( m + n ) D. m + n

洋葱攻略
Sn An 2 + Bn 和 Sn 为等差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是等价的 .
Tip:=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2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0 讲 等比数列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等比数列的基本公式
等比数列的性质
从函数观点看等比数列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等比数列的基本公式

1.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数列 {an } 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q (显


an +1
然 q ≠ 0 ),即 = q, n ∈ N* ,则称 {an } 为等比数列,其中 q 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
an
注意:等比数列中没有 0,公比 q 不为 0.
2. 等比中项:如果 x, G, y 是等比数列,那么称 G 为 x 与 y 的等比中项,有 G 2 = xy .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an a1q n−1 ( a1 ≠ 0, q ≠ 0 ) ; an = am q n − m
 na1 , q = 1

4. 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 Sn =  a1 (1 − q n )
 ,q ≠1
 1− q

例 1. 设等比数列 {an } 的公比为 q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数列 {an an+1}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B. 数列 {an + an +1}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C. 数列 {an − an +1}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1 1
D. 数列   是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a
 n q

第 30 讲 等比数列 27
例 2. 已知 q 是等比数列 {an } 的公比,则“ a1 (1 − q ) > 0 ”是“数列 {an } 是递增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 3.(2015·新课标Ⅱ卷·理)已知等比数列 {an } 满足 a1 = 3 , a1 + a3 + a5 =
21 ,则 a3 + a5 + a7 =
( )
A.21 B.42 C.63 D.84

例 4. 等比数列 {an } 中,=


a3 3S2 + 2 , =
a4 3S3 + 2 ,求公比 q .

例 5. 已知等比数列 {an } 满足 a1 + a2 =
12 , a1 − a3 =
6 ,则当 a1 ⋅ a2 ⋅  ⋅ an 取到最大值时, n 的值为
( )
A. 3 B. 4 C. 3 或 4 D. 5

洋葱攻略
Tip 等比数列的相关结论:等比数列 {an } 的首项为 a1 ,公比为 q ,则:
① {an } 是递增数列: a1 > 0, q > 1 或 a1 < 0, 0 < q < 1
② {an } 是递减数列: a1 > 0, 0 < q < 1 或 a1 < 0, q > 1
③当 q = 1 时, {an } 是常数列;
④当 q < 0 时, {an } 是摆动数列 .

2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等比数列的性质

性质 1. 在等比数列 {an } 中,若 m, n, p, q ∈ N* ,且 m + n = p + q ,则 am ⋅ an = a p ⋅ aq ;


p+q
特别的,若 m = n ,即 m = ,对应有 a= 2
m a p ⋅ aq .
2
则 S k , S 2 k − S k , S 3 k − S 2 k , ( k ∈ N * (
性质 2.若等比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 ) 若其中没有 0)成等比数列,
公比为 q k .

例 6. 已知数列 {an }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 a1 + a4 =


9 , a2 a3 = 8 ,则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等于 .

1
例 7.(2015·新课标Ⅱ卷·文)已知等比数列 {an } 满足 a1 = , a=
3 a5 4 ( a4 − 1) ,则 a2 = ( )
4
1 1
A. 2 B. 1 C. D.
2 8

例 8. 已知数列 {an } 是等比数列,函数 y = x 2 − 5 x + 3 的两个零点是 a1 , a5 ,则 a3 = ( )


A. 1 B. −1 C. ± 3 D. 3

例 9.(2021·全国甲卷·文)记 Sn 为等比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若 S2 = 4 , S4 = 6 ,则 S6 = ( )


A.7 B. 8 C. 9 D. 10

洋葱攻略
Tip:数列 {an } 是等比数列, {an } 的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 .

第 30 讲 等比数列 29
三、从函数观点看等比数列

a1 n
1. a=
n a1q n −1= ⋅ q ,当 q ≠ 1 时,等比数列的通项是形如 a ⋅ q n 的函数 .
q
a1 (q n − 1) a1 a
2. Sn 为等比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当 q ≠ 1 时, Sn= = Sn Aq n − A .
⋅ q n − 1 ,可以设=
q −1 q −1 q −1

例 10.(2020·江苏高考)设 {an }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bn } 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已知数列


{an + bn } 的前 n 项和 Sn = n 2 − n + 2n − 1( n ∈ N* ) ,则 d + q 的值是 .

S10
例 11. 等比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若 S3 = 2 , S6 = 18 ,则 等于( )
S5
A.-3 B.5 C.-31 D.33

洋葱攻略
Tip:当 q ≠ 1 时, Sn = Aq n − A ( A ≠ 0 ) 和 Sn 为等比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是等价的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3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1 讲 等差等比拓展与数列增减性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等差等比拓展
数列增减性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等差等比拓展

1. 等差中项判定等差数列
若数列 {an } 满足: an +1 + an −1 =
2an , n ≥ 2 ,则 {an } 为等差数列
2. 等比中项判定等比数列
若数列 {an } 满足: an +1 ⋅ an −1= an 2,n ≥ 2 且 an ≠ 0 ,则 {an } 为等比数列
3. am+n 型数列
①若数列 {an } 满足: am +=
n am + an , m, n ∈ N* ,
则 an = na1 ,即: {an } 是公差和首项相等的等差数列 .
②若数列 {an } 满足: am +=
n am ⋅ an , m, n ∈ N* , 且 a1 ≠ 0 ,
则 an = a1n ,即: {an } 是公比和首项相等的等比数列 .

( )
例 1. 在数列 {an } 中,满足 a1= 2,an2= an −1 ⋅ an +1 n ≥ 2, n ∈ N* , Sn 为 {an } 的前 n 项和,若 a6 = 64 ,

则 S7 的值为 ________.

第 31 讲 等差等比拓展与数列增减性 31
2
例 2. 已知正项数列 {an } 满足 2a
= n an2+1 + an2−1 ( n ∈ N* , n ≥ 2 ),
= a1 1,
=a2 2 ,则 a10 = ________.

例 3.(2020·全国 II 卷·理)数列 {an } 中, a1 = 2 , am + n = am an ,若 ak +1 + ak + 2 +  + ak +10 = 215 − 25 ,


则k =( )
A. 2 B. 3 C. 4 D. 5

例 4.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1 = 2 , am +=


n am + an , m, n ∈ N* ,用 [ x]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则数
列 {[log 2 a n ]} 的前 20 项的和为 ________.

3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2020·新全国 I 卷)将数列 {2n − 1} 与 {3n − 1} 的公共项从小到大排列得到数列 {an } ,则 {an } 的
前 n 项和为 ________.

例 6. 已知数列 {an } 和 {bn } ,其中


= n,bn 2n ,数列 {cn } 是由数列 {an } 的项删去数列 {bn } 的项后
an 2=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新数列,求数列 {cn } 的前 50 项和 S50 .

二、数列增减性

n
8
例 7. 已知数列 {an } ,其中 =
an n(n + 1)   ,当 an 最大时, n = ________.
 11 

第 31 讲 等差等比拓展与数列增减性 33
例 8. 已知数列 {an } 是递增数列, an = ( n − λ ) ⋅ 2 ,则实数 λ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n

an −1
例 9.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1 = 2 , 2an an +1
= an2 + 1 ,设 bn = ,则数列 {bn } 是( )
an + 1
A. 常数列 B. 摆动数列 C. 递增数列 D. 递减数列

洋葱攻略
Tip 判断数列增减性的方法:①看成函数判断增减性;②比较 an +1 − an 与 0 的大小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3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2 讲 根据递推公式求 an(上)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累加法和累乘法
构造法(构造类型已知)
构造法(构造类型未知)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累加法和累乘法

1. 累加法:适用于已知 an +1 − an =f (n)
an = ( an − an −1 ) + ( an −1 − an −2 ) +  + ( a2 − a1 ) + a1
= f ( n − 1) + f ( n − 2 ) +  + f (1) + a1
注意:一定要验证 a1 .
a
2. 累乘法:适用于已知 n +1 = f ( n )
an
an a a
an= × n −1 ×  × 2 × a1
an −1 an − 2 a1
= f ( n − 1) × f ( n − 2 ) ×  × f (1) × a1
注意:一定要验证 a1 .

例 1. 在数列 {an } 中,已知 a1 = 2 , an +1 = an + n + 1 , n ∈ N* ,求 an .

第 32 讲 根据递推公式求 an(上) 35
例 2. 在数列 {an } 中, a1 = 1 , ( n + 2 )= ( )
an nan−1 n ≥ 2, n ∈ N* ,求 an .

二、构造法 ( 构造类型已知 )

1
2
(
例 3. 在数列 {an } 中, a1 = − , 2an= an −1 − n − 1 n ≥ 2, n ∈ N* ,设 b=
n )
an + n .

(1)证明: {bn } 是等比数列;


(2)求 an .

例 4. 在数列 {an } 中, a1 = 4 , nan +1 − ( n + 1) an = 2n 2 + 2n .


a 
(1)求证:数列  n  是等差数列;
n
(2)求 an .

例 5.(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数列 {an } 和 {bn } 满足 a1 = 1 , b1 = 0 , 4an +1 = 3an − bn + 4 ,


4bn +1 = 3bn − an − 4 .
(1)证明: {an + bn } 是等比数列, {an − bn } 是等差数列;
(2)求 {an } 和 {bn } 的通项公式 .

3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构造法 ( 构造类型未知 )

不动点法:处理 a=
n +1 pan + q 型数列 ( p ≠ 1, q ≠ 0 )
第一步 令=
x px + q ,解出 x , x 称为数列 an 的不动点;
第二步 在 a=
n +1 pan + q 的等号两边同时减去 x ,构造新数列 .

( )
例 6. 已知数列 {an } 中, a1 = 2 , an +1 = 3an + 1 n ∈ N* ,求 an .

1 an
例 7. 数列 {an } 满足 a1 = − =
9
, an+1 (
8an + 1
)
n ∈ N* ,求 an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32 讲 根据递推公式求 an(上) 37
第 33 讲 根据递推公式求 an(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构造数列
奇偶项数列求通项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构造数列

1. 不动点法:处理 a=
n +1 pan + q 型数列 ( p ≠ 1, q ≠ 0 )
第一步 令=
x px + q ,解出 x , x 称为数列 an 的不动点
第二步 在 a=
n +1 pan + q 的等号两边同时减去 x ,构造新数列
2. an+1 = pan + q n 型数列
an
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q n ,构造 bn =
qn
3. an+1 = pan + Xn + Y 型数列
待定系数法:设 {an + xn + y} 是公比为 p 的等比数列

例 1. 在数列 {an } 中,=


a1 3,an=
+1 3an + 3n+1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例 2. 在数列 {an } 中, an +1 = 1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2an + 3n,a1 =

3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3. 已知数列 {an } 中, a1= 1,an +1= 2an + n + 1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二、奇偶项数列求通项

1. 数列的奇数项和偶数项
a2 n−1 是奇数项的第 n 项, a2n 是偶数项的第 n 项 .
2. 如何分奇偶项求 {an } :先求偶数项,再利用递推公式求奇数项 .
3. 求 {an } 的偶数项 ( an ,n 为偶数 )
n
方法一:先求 a2n = ? ,再将式子中的 n 换成
,得到: an , n为偶数
2
n
方法二:直接求, n 为偶数时, an 是偶数项中的第 项(本质和方法一相同)
2
4. 求 {an } 的奇数项 ( an ,n 为奇数 )
n +1
先求 a2 n−1 = ? ,再将式子中的 n 换成 ,得到: an , n为奇数
2

例 4. 在数列 {an } 中, a1 = 1 , an +1
= 2n − an .
(1)求 a2 n −1,a2 n ;
(2)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第 33 讲 根据递推公式求 an(下) 39
例 5. 在数列 {an } 中, a1 = 1 , an + an +1 =
2n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例 6. 在数列 {an } 中, a1 = 1 , an an+1 = 22 n−1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a + 1, n为奇数
例 7.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 a1 = 1 , an+1  n , n ∈ N*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2
 n a , n为偶数

洋葱攻略
Tip 见到邻项和,可转化成隔项差;见到邻项积,可转化成隔项商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4 讲 根据 Sn 求 an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根据 Sn 求 an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 S1 , n = 1
an 与 Sn 之间的关系: an = 
 Sn − Sn −1 , n ≥ 2
方法总结:先分段,再检验
先分别求出 a1 和 an ( n ≥ 2 ) ,再验证两段能否合并 .
结论(解答题不能直接使用):当 S0 = 0 时,两段可以合并;当 S0 ≠ 0 时,两段不可以合并 .
注: S0 没有定义,所以不需要纠结 S0 表示什么,只需按照 Sn 的形式计算 S0 即可 .

例 1. 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是 Sn ,分别在下列条件下求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


(1) S=
n 2 n − 1 , n ∈ N* (2) Sn = n 2 − 3n + 1 , n ∈ N*

例 2.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1 + 2a2 + 3a3 +  + nan = ( 2n − 1) ⋅ 3n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例 3. 记 Sn 为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若 =


Sn 2an + 1 ,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第 34 讲 根据 Sn 求 an 41
9
例 4.(2021·浙江高考)已知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 a1 = − ,且 4Sn +1 = 3Sn − 9 ( n ∈ N* ) ,求数列
4
{an } 的通项公式 .

1 2 1 1
例 5. 各项为正数的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满足: Sn = an + an + ( n ∈ N* ) ,求数列 {an } 的
4 2 4
通项公式 .

例 6. 设正项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满足 a3 = 7 , an2+1 = 6Sn + 9n + 1 , n ∈ N* ,求数列 {an } 的通


项公式 .

2Sn2
例 7. 已知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是 Sn ,且
= an
2Sn − 1
( n ≥ 2, n ∈ N* ) ,若 a1 = 1 ,求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

4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2 1
例 8.(2021·全国乙卷·理)记 Sn 为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 bn 为数列 {Sn } 的前 n 项积,已知 + = 2 .
Sn bn
(1)证明:数列 {bn } 是等差数列;
(2)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洋葱攻略
 S1 , n = 1
解题原理: an = 
 Sn − Sn −1 , n ≥ 2
Tip1:已知 Sn 的表达式,求 an → 套公式,先分段,再检验 .
Tip2:已知 Sn 和 an 的关系式 → 先试试消去 Sn ,若不行,则消去 an .
Tip3:遇到复杂表达式,注意因式分解 .
Tip4:前 n 项积与前 n 项和,使用方法完全一致 .
Tip5:时刻注意 n 的范围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34 讲 根据 Sn 求 an 43
第 35 讲 可以求和的数列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等差 × 等比型数列求和——错位相减法
裂项相消法求和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等差 × 等比型数列求和——错位相减法

1. 使用条件:若数列 {an } 是等差数列,数列 {bn } 是公比不为 1 的等比数列,则数列 {an ⋅ bn } 可通过错


位相减法求前 n 项和 .
2. 使用方法:把 Sn 的表达式同乘公比 q ,再将 Sn 与 q ⋅ Sn 相减,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 .

2n − 7
例 1.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n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3

洋葱攻略
Tip1 错位相减法的注意事项:
1. 书写 Sn 的表达式时,不要把 an 算出来,保留等差 × 等比的形式 .
2. 相减时,注意最后一项的正负号 .
3.相减后,除去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中间的 ( n −1) 项是等比数列 . 因为中间是 ( n −1) 项,所以套用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分子的指数是 ( n −1) ,不是 n .
4. 最后一步记得除以 Sn 前的系数 .
5. 当计算结果正确时,应有 S1 = a1 .
Tip2 等差 × 等比型数列前 n 项和的结论:
若 an = ( an + b ) ⋅ q n , q ≠ 1 ,则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 An + B ) ⋅ q n + C ,可根据 S0 , S1 , S2 建立三元
一次方程组求出 A, B, C .

4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裂项相消法求和

C C 1 1
常见裂项方式: = × −  .
A× B B − A  A B 

1
例 2.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n ( n + 1)

1
例 3.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 2 n + 1)( 2 n + 3 )

1
例 4.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n ( n + 2)

2n
例 5.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2 n
)(
+2 2 n +1
+2 )

第 35 讲 可以求和的数列 45
n ⋅ 2n
例 6.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 n + 1) ( n + 2 )

1
例 7. 已知数列 {an } 满足: an = , n ∈ N* ,求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n +1 + n

洋葱攻略
Tip1:裂项相消法求和常用于分式型数列 .
Tip2:裂项时一般将小分母放在前面,保证系数为正 .
C C 1 1 C
Tip3:若通过 = ×  −  裂项产生的系数 为常数,则裂项成功 .
A× B B − A  A B  B−A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6 讲 数列求和的常见题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含绝对值的数列求和
分组求和
奇偶项求和
其它类型的数列求和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含绝对值的数列求和

例 1. 已知等差数列 {an } 前三项的和为 −9 ,前三项的积为 −15 .


(1)求等差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2)若 {an } 为递增数列,求数列 {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洋葱攻略
Tip:求 { an } 的前 n 项和,从正负分界处分段计算 .

第 36 讲 数列求和的常见题型 47
二、分组求和

例 2. 在等差数列 {an } 中, a2 = 8 ,且 a3 + a5 =
4a2 .
(1)求等差数列 {an } 的通项公式;
(2)设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bn } 满足 b4 = a1 , b6 = a4 ,求数列 {bn − an } 的前 n 项和 Sn .

例 3.(2016·浙江高考·文)设数列 {an } 的前 n 项和为 Sn ,已知 S2 = 4 , a=


n +1 2 S n + 1 , n ∈ N* .
(1)求通项公式 an ;
(2)求数列 { an − n − 2 } 的前 n 项和 .

三、奇偶项求和

例 4. 各项均为整数的等差数列 {an } ,其前 n 项和为 Sn , a1 = −1 , a2 , a3 , S4 + 1 成等比数列 .


(1)求 {an }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 −1) ⋅ a } 的前 2n 项和 T
n
n 2n .

4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 已知数列 {an } 是等差数列, {bn } 是等比数列, a1 = 1 , b1 = 2 , a2 + b2 =
7 , a3 + b3 =
13 .
(1)求 {an } 和 {bn } 的通项公式;
a , n为奇数
(2)若 cn =  n ,求数列 {cn } 的前 2n 项和 S2n .
 bn , n为偶数

四、其它类型的数列求和

例 6.(2020·新高考Ⅰ卷)已知公比大于 1 的等比数列 {an } 满足 a2 + a4 =


20 , a3 = 8 .
(1)求 {an } 的通项公式;

( )
(2)记 bm 为 {an } 在区间 ( 0, m ] m ∈ N* 中的项的个数,求数列 {bm } 的前 100 项和 S100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36 讲 数列求和的常见题型 49
第 37 讲 不等式基础和二次不等式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不等式基础题型—求范围,比大小
二次不等式相关题型—参数,恒成立等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不等式基础题型—求范围,比大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①a >b ⇔b< a
② a > b, b > c ⇒ a > c
③a >b ⇔ a+c >b+c
④ a > b, c > d ,则 a + c > b + d
⑤若 a > b, c > 0 ,则 ac > bc
若 a > b, c < 0 ,则 ac < bc
⑥ a > b > 0, c > d > 0 ,则 ac > bd
( )
⑦ a > b > 0 ,则 a n > b n n ∈ N* , n > 1

(
⑧ a > b > 0 ,则 n a > n b n ∈ N* , n > 1 )

例 1. 已知 2 ≤ a + b ≤ 5 , 0 ≤ a − b ≤ 1 ,求:
(1) a 的范围;
(2) b 的范围;
(3) 2a − b 的范围 .

5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 a > b ,则 ac 2 > bc 2 ;
(2)若 ac 2 > bc 2 ,则 a > b .

例 3. 已知 a, b 为非零实数, c 为实数,且 a <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2 2 1 1
A. a ( c + 1) < b ( c + 1) B. a 2b < ab 2 C. 2
< 2 D. a 2 < b 2
ab a b

例 4.(2019·全国Ⅱ卷·理)若 a > b ,则( )


A. ln ( a − b ) > 0 B. 3a < 3b C. a3 − b3 > 0 D. a > b

例 5. 设 n ∈ N* , n + 4 − n + 3 与 n + 2 − n + 1 的大小关系是( )
A. n + 4 − n + 3 > n + 2 − n +1 B. n + 4 − n + 3 < n + 2 − n +1
C. n+4 − n+3= n + 2 − n +1 D. 不能确定

例 6.(2017·山东高考·理)若 a > b > 0 ,且 ab = 1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1 b b 1
A. a + < < log 2 ( a + b ) B. < log 2 ( a + b ) < a +
b 2a 2 a
b
1 b 1 b
C. a + < log 2 ( a + b ) < a D. log 2 ( a + b ) < a + < a
b 2 b 2

第 37 讲 不等式基础和二次不等式 51
洋葱攻略
Tip1 比大小的常用方法
作差法: a > b ⇔ a − b > 0 , a < b ⇔ a − b < 0
常用于多项式、分式,通常不等式两边结构相同,作差后可以因式分解 .
a a
作商法:若 a, b > 0 ,则 a > b ⇔ >1 , a < b ⇔ <1
b b
函数单调性:适用于不等式两边形式相同,尤其是为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 .
分子有理化:适用于根式相减 .
Tip2 比大小的特殊方法
特殊值法:适用于式子比较凌乱的情况 .

二、二次不等式相关题型—参数,恒成立等

( )
例 7. 若不等式 ax 2 + bx + c > 0 的解集是 { x | −4 < x < 1} ,则不等式 b x 2 − 1 + a ( x + 3) + c > 0 的解集为

( )
 4   4
A.  x | − < x < 1 B.  x | x < 1或x >  C. { x | −1 < x < 4} D. { x | x < −2或x > 1}
 3   3

例 8. 若不等式 ax 2 + 2ax − 4 < 2 x 2 + 4 x 对任意实数 x 均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2 ) B. ( −∞, −2 )  ( 2, +∞ ) C. ( −2, 2] D. ( −∞, 2]

2
例 9.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1 − cos 2 x + a cos x ≥ 0 在 R 上恒成立,则实数 a 的最大值为( )
3
1 1 2
A. − B. C. D. 1
3 3 3

5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10. 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 x 2 + x + m + 2 ≥ 1 − x 的解集中有 2 个整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 −1) B. ( −2, −1] C. [ −1,1) D. ( −1,1]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37 讲 不等式基础和二次不等式 53
第 38 讲 基本不等式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均值(基本)不等式
如何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均值 ( 基本 ) 不等式

a+b
1. 什么是均值不等式:若 a, b > 0 ,则 ≥ ab ,当且仅当 a = b 时等号成立
2
1 2
2. 常见变形: a 2 + b 2 ≥ 2ab , a 2 + b 2 ≥ ( a + b ) , a, b ∈ R
2
3. 何时考虑使用均值不等式:
①二元(两个字母)
②出现和 / 乘积 / 平方和 / 倒数和这些经典结构

例 1.(2020·新高考Ⅰ卷)【多选】已知 a > 0 , b > 0 ,且 a + b =


1 ,则( )
1 1
A. a 2 + b 2 ≥ B. 2a −b > C. log 2 a + log 2 b ≥ −2 D. a+ b≤2
2 2

例 2. 若 a > 0 , b > 0 , a + b =ab ,则 a + b 的最小值为( )


A.2 B.4 C.6 D.8

5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如何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一正二定三相等

例 3.【多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
A. 当 x > 0 时, lg x + ≥2
lg x
1
B. 当 x > 0 时, x + ≥2
x
 π 2
C. 当 θ ∈  0,  时, sin θ + 的最小值为 2 2
 2 sin θ
 1  1
D. 当 a > 0 , b > 0 时,  a +  b +  ≥ 4 恒成立
 a  b

( x + 1)( 2 y + 1)
例 4.(2019·天津高考·理)设 x > 0 , y > 0 , x + 2 y =
5 ,则 的最小值为 .
xy

例 5.(2020·江苏高考)已知 5 x 2 y 2 + y 4= 1( x, y ∈ R ) ,则 x 2 + y 2 的最小值是 .

1
例 6.(2018·天津高考)已知 a, b ∈ R ,且 a − 3b + 6 =0 ,则 2a + 的最小值为 .
8b

第 38 讲 基本不等式 55
ab 3 1 12
例 7. 已知正实数 a, b, c 满足 a 2 − 2ab + 9b 2 − c =0 ,则当 取得最大值时, + − 的最大值为( )
c a b c
9
A. 3 B. C. 1 D. 0
4

1 a
例 8.(2021·天津高考)若 a > 0 , b > 0 ,则 + + b 的最小值为 .
a b2

1 2
例 9. 若 a > 0 , b > 0 且 a + 2b − 4 =0 ,则 + 的最小值为 .
a b

例 10. 已知 x > 0 , y > 0 且 4x + y =xy ,则 x + y 的最小值为( )


A. 8 B. 9 C. 12 D. 16

2 3
例 11. 已知正实数 a, b 满足 a > 1 , b > 1 ,且 2a + 3b =
6 ,则 + 的最小值为 .
a −1 b −1

洋葱攻略
基本不等式常见解题方法:①消元;②整式和 × 分式和(1 的代换).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5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39 讲 空间几何体与计算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柱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锥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台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球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柱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1.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且该多面体的顶点都在这两个面上,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
称为棱柱 .

图-1 图-2 图-3 图-4

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称为直棱柱(如图 -1).
直棱柱的所有侧面都是长方形 .
斜棱柱:不是直棱柱的棱柱称为斜棱柱(如图 -2).
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称为正棱柱(如图 -3).
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也称为平行六面体(如图 -4),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
体称为直平行六面体 .

2. 圆柱:圆柱可以看成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矩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
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
柱体体积公式: V柱体 = Sh

例 1.(2020·江苏高考)如图,六角螺帽毛坯是由一个正六棱柱挖去一个圆柱所构
成的,已知螺帽的底面正六边形边长为 2cm ,高为 2cm ,内孔半径为 0.5cm ,则
此六角螺帽毛坯的体积是 cm3 .

第 39 讲 空间几何体与计算 57
二、锥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1. 棱锥:如果一个多面体有一个面是多边形,且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则称这个多
面体为棱锥 .

正棱锥:如果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棱锥的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则称这个棱锥
为正棱锥 .
1
锥体体积公式: V锥体 = Sh
3

2. 圆锥:圆锥可以看成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
三角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
圆锥侧面积公式: S侧 = πrl

例 2.(2020·全国Ⅰ卷)埃及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的形状可视为一个正四棱锥,以
该四棱锥的高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该四棱锥一个侧面三角形的面积,则其侧面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与底面正方形的边长的比值为( )
5 −1 5 −1
A. B.
4 2
5 +1 5 +1
C. D.
4 2

例 3.(2010·江苏高考)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 PD ⊥ 平面ABCD , PD


= DC = 1,
= BC
AB = 2 , AB ∥ DC , ∠BCD =
90°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 .

D C

A B

5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7
例 4.(2018·全国Ⅱ卷·理)已知圆锥的顶点为 S ,母线 SA , S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SA 与圆锥底面
8
所成角为 45° ,若 ∆SAB 的面积为 5 15 ,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例 5.(2021·新高考Ⅰ卷)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2 ,其侧面展开图为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母线长
为( )
A. 2 B. 2 2 C. 4 D. 4 2

洋葱攻略
Tip1 作图技巧:画图不需特别准确,能表示几何关系即可 .
Tip2 正棱锥常用解题思路:关注高所在的两个常见平面 .
Tip3 四面体常用解题思路:换底算体积 .
Tip4 圆锥常用解题思路:关注母线、底面半径、高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

三、台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1. 棱台:一般地,用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所得截面与底面间的多面体称为棱台,原棱锥
的底面与截面分别称为棱台的下底面与上底面 .
2. 圆台:圆台可看成以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将直角梯形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
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

3. 台体体积公式:如 果 台 体 的 上、 下 底 面 面 积 分 别 为 S1 , S2 , 高 为 h , 则 台 体 的 体 积 计 算 公 式 为
1
( )
V台体 = S1 + S1S2 + S2 h .
3

例 6.(2021·新高考Ⅱ卷)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 2,4,侧棱长为 2,则四棱台的体积


为( )
56 28 2
A. 20 + 12 3 B. 28 2 C. D.
3 3

第 39 讲 空间几何体与计算 59
四、球体的相关概念及运算

1. 球面:球面可以看成一个半圆绕着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 .
球体:球面围成的几何体,称为球 .
4 3
2. 球的体积公式: V球 = πR
3
3. 球的表面积公式: S球 = 4πR 2

例 7.(2015·新课标Ⅱ卷)已知 A, B 是球 O 的球面上两点, ∠AOB =


90° , 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
棱锥 O −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36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A. 36π B. 64π C. 144π D. 256π

例 8.(2020·全国Ⅰ卷)已知 A, B, C 为球 O 的球面上的三个点, O1 为 ∆ABC 的外接圆,若 O1 的面


积为 4π , AB
= BC = OO1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AC )
A. 64π B. 48π C. 36π D. 32π

洋葱攻略
Tip 球体相关问题常见解题思路:关注大圆和小圆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6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40 讲 外接球与内切球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外接球
内切球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外接球

外接球解题关键:找球心
1. 长方体
长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即 2R = a 2 + b 2 + c 2 ,其中, a, b, c 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
①遇到某顶点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补成长方体 .
②遇到对棱相等的四面体:补成长方体 .
P
A
x
D
c y y c
A b z z
C
a x C
B B a b

2. 直棱柱 / 圆柱
2
h
外接球半径=
R r 2 +   ,其中, r 为底面外接圆的半径, h 为柱体的高 .
2
遇到侧棱和底面垂直的棱锥:补成直棱柱
常见底面图形的外心与外接圆半径
①等边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矩形
外心为等边三角形的中心 外心为斜边中点 外心为对角线交点
边长 斜边 对角线
外接圆半径 r = 外接圆半径 r = 外接圆半径 r =
3 2 2
A
A

A D

B O
C O
O
B C
B C

第 40 讲 外接球与内切球 61
④其他
a
正弦定理: 2r =
sin A
A A

O
A
O
O
B C
B C
B D C

等腰三角形 任意三角形 任意(有外接圆的)四边形


3. 侧棱都相等的棱锥 / 圆锥
2
外接球半径 R 满足: ( h − R ) + r 2 =
R2
其中, r 为底面半径, h 为高
h2 + r 2
进一步计算得: R =
2h
4. 面面垂直的棱锥
l2
外接球半径 R 满足: R 2 = r12 + r22 −
4
其中, r1 , r2 分别是两个互相垂直的面的外接圆半径, l 为这两个面的交线长 .
5. 已知二面角的棱锥
m 2 + n 2 − 2mn cos α l 2
外接球半径
= R 满足: R 2 +
sin 2 α 4
其中, m, n 分别是两个面的外接圆圆心到交线的距离, l 为这两个面的交线长, α 为两个面的夹角

例 1.(2017·全国 Ⅱ 卷·文)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3,2,1,其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

6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2. 已知直三棱柱 ABC − A1 B1C1 的 6 个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若 AB = 3 , AC = 1 , ∠BAC =60° ,
AA1 = 2 ,则该三棱柱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40π 40 30π 320 30π
A. B. C. D. 20π
3 27 27

例 3. 已知圆锥的高为 3 ,它的底面半径为 3 ,若该圆锥的顶点与底面的圆周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


个球的体积等于( )
8π 32π
A. B. C. 16π D. 32π
3 3

第 40 讲 外接球与内切球 63
例 4. 在三棱锥 P − ABC 中, 平面PAB ⊥ 平面ABC , ∆ABC 是边长为 2 3 的等边三角形, PA
= PB
= 7,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65π 65π 49π
A. 16π B. C. D.
4 16 4

例 5. 已知三棱锥 A − BCD 中, AB
= BD = 2 3 , DC = 2 2 , BC = 2 5 ,二面角
= DA
A − BD − C = 135° ,则三棱锥 A −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________.

6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1 确定外接球球心的位置
取某个面的外接圆圆心,过外接圆圆心作该平面的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
Tip2 熟练掌握五大模型
长方体,直棱柱,侧棱都相等的棱锥,面面垂直的棱锥,已知二面角的棱锥

二、内切球

例 6.(2020·全国Ⅲ卷)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1,母线长为 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


.

例 7. 若三棱锥 P − ABC 的底面边长与侧棱长都是 3,则它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 )

3 27 6
A. π B. π C. π D. π
2 2 8

洋葱攻略
Tip1 内切圆半径公式(等面积法)
2 × 面积 2S
多边形内切圆半径:
= r =
周长 C
Tip2 内切球半径公式(等体积法)
3 × 体积 3V
多面体内切球半径:
= r =
表面积 S表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0 讲 外接球与内切球 65
第 41 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线线平行与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定义:若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则称两直线平行 .
空间平行线的传递性: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线面平行定义:若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则称直线与平面平行 .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
符号表示:如果 l ⊄ α , m ⊂ α , l ∥ m ,则 l ∥ α .
线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且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
条直线就与两平面的交线平行 .
符号表示:如果 l ∥ α , l ⊂ β , α  β = m ,则 l ∥ m .

例 1.(2019·江苏高考·改编)如图,在三棱柱 ABC − A1 B1C1 中, D, E 分别为 BC , AC 的中点,求证:


A1 B1 ∥ 平面DEC1 .
1 1

6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1
例 2.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 AD ∥ BC , BC = AD , E , F 分别为线段 AD, PB 的中点,证明:
2
PD ∥ 平面CEF .

例 3.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若 E , F 分别是 PD, AB 的中点,求证:

EF ∥ 平面PBC .

例 4.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M 为 PD 的中点, E 为 AM 的中点,


点 F 在线段 PB 上,且 PF = 3FB ,求证: EF ∥ 平面ABCD .

例 5.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E , F 分别为 BC , AD 的中点,过 EF 的


平面与平面 PCD 交于 M , N 两点,求证: EF ∥ MN .

第 41 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67
例 6. 如图,在四棱锥 E − ABCD 中, AB ∥ CD , AB = 2CD ,试问:线段 EA 上是否存在点 F ,使
EF
EC ∥ 平面FBD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
EA

洋葱攻略
Tip1 证明线面平行
①转化为线线平行
②利用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Tip2 找平行直线的两种方法:构造中位线,平移出平行四边形

二、面面平行

面面平行定义:若两个平面无公共点,则称两个平面平行 .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符号表示:如果 l ⊂ α , m ⊂ α , l  m = P , l ∥ β , m ∥ β ,则 α ∥ β .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
符号表示:如果 α ∥ β , α  γ = l , β  γ = m ,则 l ∥ m .

例 7. 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 中,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EF ∥ AC , G 是 DE 的中点,求证:


平面 ACG ∥ 平面 BEF .

6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如图,在四棱锥 P − ABCD 中, AB ∥ CD , AB = 2CD ,点 E , F 分别是棱 AB, PB 上的点,平面
CEF ∥ 平面PAD ,请确定点 E , F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

洋葱攻略
Tip1 面面平行性质定理的作用:将面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 .
Tip2:已知线面平行或面面平行,都可以转化为线线平行,注意一定要先找相交平面,得到交线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1 讲 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69
第 42 讲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立体几何概念辨析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分为共面垂直,异面垂直 .
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 .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
符号表示:如果 m ⊂ α , n ⊂ α , m  n = P , l ⊥ m , l ⊥ n ,则 l ⊥ α .
线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
符号表示:如果 l ⊥ α , m ⊥ α ,则 l ∥ m .

例 1. 在直三棱柱 ABC − A1 B1C1 中, ∆ABC 为正三角形,点 D 在棱 BC 上,且 CD = 3BD ,点 E 为棱 AB


的中点 . 证明: DE ⊥ 平面 BCC1 B1 .

7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2. 如图,在四棱锥P − ABCD 中,AB ⊥ PC ,AD ∥ BC ,AD ⊥ CD ,且PC = 2 AD
= BC = 2 2,
= 2CD
PA = 2 . 求证: PA ⊥ 平面 ABCD .

例 3. 如图,在四棱锥 S − ABCD 中, SA ⊥ 底面 ABCD ,底面 ABCD 是正方形,点 M 是 SD 的中点,

AN ⊥ SC ,且交 SC 于点 N , SA = AD . 求证: SC ⊥ MN .

二、面面垂直

面面垂直定义:若两个平面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称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二面角 :
一般地,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称为一个半平面,从一条直
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称为二面角,这条直线称为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称为二面角
的面 .
如图所示,在二面角 α − l − β 的棱上任取一点 O ,以 O 为垂足,分别在半平面 α 和 β 内作垂直于棱
的射线 OA 和 OB ,则射线 OA 和 OB 所成的角称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
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的大小来度量,即二面角的大小等于它的平面角大小 .
特别地,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称为直二面角 .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外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
符号表示:如果 l ⊂ α , l ⊥ β ,则 α ⊥ β .
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
平面 .
符号表示:如果 α ⊥ β , a  β = m , l ⊂ α , l ⊥ m ,则 l ⊥ β .

第 42 讲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71
例 4.(2021·新高考Ⅰ卷·改编)如图,在三棱锥 A − BCD 中,平面 ABD ⊥ 平面 BCD , AB = AD , O 为
BD 的中点,证明: OA ⊥ CD .

例 5.(2021·新高考Ⅱ卷)在四棱锥 Q − 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若 AD = 2 , QD


= QA
= 5,
QC = 3 . 证明:平面 QAD ⊥ 平面 ABCD .

洋葱攻略
Tip 几何法证明垂直:证明共面垂直,多用平面几何方法(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等).
遇到异面垂直,基本转化为线面垂直 .
证明线面垂直,就是证明两组线线垂直 .
已知线面垂直,可以得到好多组线线垂直 .
遇到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要先找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 .

三、立体几何概念辨析

例 6.(2019·全国Ⅱ卷·理)设 α , β 为两个平面,则 α ∥ β 的充要条件是( )


A. α 内有无数条直线与 β 平行 B. 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
C. α ,β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 ,β 垂直于同一平面

例 7. 已知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α , β , γ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m ⊥ α , m ⊥ n ,则 n ∥ α B. 若 m ∥ n, m ∥ α ,则 n ∥ α
C. 若 α  β = n, m ∥ α , m ∥ β ,则 m ∥ n D. α ⊥ γ , β ⊥ γ ,则 α ∥ β

7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设 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α ,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 m ⊥ β , n ⊥ β , n ⊥ α ,则 m ⊥ α B. 若 m ∥ β , β ⊥ α ,则 m ⊥ α
C. 若 m ⊥ n, n ∥ α ,则 m ⊥ α D. 若 m ⊥ n, n ⊥ β , β ⊥ α ,则 m ⊥ α

洋葱攻略
Tip 垂直平行辨析类问题:要考虑图形能否变化 ( 旋转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2 讲 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73
YS-SJ-GSYLZSJJ-3-V1-2023
YS-SJ-GSYLZSJJ-3-V1-2023
洋葱学园App + 精讲+精练1000题
全方位助力高三

支持 iOS、Android 系统

方法一 扫一扫下载 方法二 从应用商店中下载洋葱学园

打开应用商店
iOS用户打开 App Store
Android用户打开所使用的应用商店

在应用商店中搜索
洋葱学园
即可免费下载

学习一轮复习课 在线答疑

打开洋葱学园APP 点击“毕业年级总复习” 有问题可以在视频


在“研究”界面选择学段学科 开始学习吧~ 内的答疑区提问
前言

亲爱的葱粉:

欢迎来到洋葱学园!

在你开始学习高三一轮课之前,我们想和你聊聊高三,聊聊高考。

高三是什么样的?有人说,高三是做不完的试卷,刷不完的题,熬不完的夜,

仿佛要把这辈子的苦都吃尽,方为人上人。千万别被这些言论吓退了,说这些就是

想让你们认真起来,高三和高考是人生必须要跨过的坎,值得你们更多的努力和坚

持。

说句俗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开始,永远都不

算晚,越早开始准备,越能从容的应对高三、应对高考。怎样才能好好利用高考前

的一分一秒呢?我们为你精心规划了《高三一轮复习》和《高三二轮复习》。一轮

复习课从高二升高三的暑假开始,持续到高三第一学期结束,主攻查漏补缺,解决

除压轴题之外的其他问题。从高三寒假开始,会开启二轮复习课,二轮以一轮课

为基础,会对高考解答题的七大版块作进一步的梳理,集中强化训练,攻克压轴

大题。

本书(《高三一轮知识精讲③》)作为一轮复习课秋季学期下半阶段的配套讲

义,会带你复习三个章节的内容——平面解析几何、复数、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在一轮课中,老师会带你们剖析各个知识点的考法。紧跟老师的讲解,你不仅能知

道有什么方法,还能理解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法,提高寻找解题突破口的能力。

另外,本书还配有《高三一轮精练1000题③》,供你自主刷题练习,进一步巩

固提升学到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希望在洋葱学园的助力下,你能扎实备战高考,用最佳的状态迎接高中生涯的

最后一战!

洋葱学园高中数学组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第 43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上) 01

第 44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下) 06

第 45 讲 直线方程 09

第 46 讲 圆方程 14

第 47 讲 椭圆 18

第 48 讲 双曲线 23

第 49 讲 抛物线 27

第 50 讲 轨迹方程 31

第 51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上) 34

第 52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下) 37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53 讲 定值定点问题 40

第 54 讲 复数 43

第 55 讲 计数原理 47

第 56 讲 计数问题综合 50

第 57 讲 二项式定理 54

第 58 讲 统计 57

第 59 讲 概率和随机变量 62

第 60 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67

ONION ACADEMY MATHEMATICS


第 43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上)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建系法证明位置关系
建系法求角度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1. 空间向量的坐标公式
 
a = ( x1 , y1 , z1 ) , b = ( x2 , y2 , z2 )
①如果 µ 是一个实数,则
 
a + b = ( x1 + x2 , y1 + y2 , z1 + z2 )
 
a − b = ( x1 − x2 , y1 − y2 , z1 − z2 )

µ a = ( µ x1 , µ y1 , µ z1 )

② a= x12 + y12 + z12
 
③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a ⋅ b= x1 x2 + y1 y2 + z1 z2
 x2 = λ x1
      
④共线的坐标表示:当 a ≠ 0 时, a ∥ b ⇔ b = λ a ⇔ ( x2 , y2 , z2 ) = λ ( x1 , y1 , z1 ) ⇔  y2 = λ y1
 z = λz
 2 1
   
⑤垂直的坐标表示: a ⊥ b ⇔ a ⋅ b = 0 ⇔ x1 x2 + y1 y2 + z1 z2 = 0
 
      a ⋅b x1 x2 + y1 y2 + z1 z2
⑥当 a ≠ 0 且 b ≠ 0 时, cos a=
,b = 
a b x12 + y12 + z12 x2 2 + y2 2 + z2 2
2. 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AP m n m
若点 P 在线段 AB 上,且 = ,则 A, P, B 的坐标满足
= P A+ B
BP n m+n m+n
3.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

如图, a 为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

第 43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上) 01
4. 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垂直的非零向量

如图, n 为平面 α 的一个法向量

【例】在直三棱柱 ABC − A1 B1C1 中, AB ⊥ AC , AB = 4 , AC = 6 , AA1 = 8 , D, E 分别是 CC1 和 A1 B1


的中点 . 以 A 点为坐标原点, AB 为 x 轴正方向, AC 为 y 轴正方向, AA1 为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 .

问题 1. 若点 F 在线段 A1C 上且满足 A1C = 3 A1 F ,求点 F 的坐标 .


问题 2. 求直线 EC1 的一个方向向量 .
问题 3. 求平面 A1 BD 的一个法向量 .
问题 4. 求平面 BCD 的一个法向量 .

洋葱攻略
Tip 建系法的一般步骤:
建系→写出点坐标→求向量坐标(直线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用向量解决问题

0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二、建系法证明位置关系

证明位置关系的方法总结:
①线线平行 ②线线垂直
   
直线 l1 ∥ 直线 l2 ⇒ l1 ∥ l2 直线 l1 ⊥ 直线 l2 ⇒ l1 ⊥ l2

③线面平行
  ⃗
直线 l ∥ 平面 α ⇒ l ⊥ n ( l ⊄ α )

其中, 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④四点共面
 
A, B, C , D 共面 ⇒ AD ⊥ n

其中, n 是平面 ABC 的法向量

⑤线面相交
 
直线 l 与平面 α 相交 ⇒ l ⋅ n ≠ 0
 ⃗
其中, 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⑥直线异面
 
直线 AB 和直线 CD 异面 ⇒ AB ⋅ n ≠ 0

n 为平面 ACD 的法向量

⑦线面垂直

直线 l ⊥ 平面 α ⇒ l 是 α 的一个法向量 ⃗
 
 l ⋅ AB =
0
⇒  
0
l ⋅ AD =

⑧面面平行
 
平面 α ∥ 平面 β ⇒ n1 ∥ n2
 
n1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n2 为平面 β 的法向量

⑨面面垂直
 
平面 α ⊥ 平面 β ⇒ n1 ⊥ n2
 
n1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n2 为平面 β 的法向量

第 43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上) 03
例 1. 在【例】中,求证: EC1 ∥ 平面A1 BD .

三、建系法求角度

   π
1. 线线角:设异面直线 l1 , l2 所成角为 θ ,则 cos θ = cos l1 , l2 , θ ∈  0, 
 2

'

'

 
2. 线面角:设直线 l 与平面 α 所成角为 θ , n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则 sin θ = cos l , n

 
3. 二面角:设二面角 α − l − β 的大小为 θ , n1 为平面 α 的法向量, n2 为平面 β 的法向量
 
①先求出 cos n1 , n2
 
②判断 θ (为锐角还是钝角)与 n1 , n2 相等还是互补

0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2. 在【例】中,求直线 EC1 和直线 A1 D 所成角的余弦值 .

例 3. 在【例】中,求直线 AB 和平面 A1 BD 所成角的正弦值 .

例 4. 在【例】中,求二面角 A1 − BD − C 的余弦值 .

洋葱攻略
Tip1 建系求角度的一般思路
①先求出对应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②找到所求角和向量夹角之间的关系
Tip2 判断二面角和两个法向量的夹角的关系
作图要点:在二面角内部选起点;从起点出发的法向量是穿过还是远离平面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3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上) 05
第 44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建系法求距离
动点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建系法求距离

1. 点到平面的距离

若 A 是平面 α 外一点, P 是平面 α 内一点, n 是平面 α 的一个法向量,
 
AP ⋅ n
则点 A 到平面 α 的距离 d = 
n

2. 点到直线的距离 ( 新高考内容)
点 A 为直线 BC 外一点,过点 A 作 AH ⊥ BC 于 H ,则 AH 为点 A 到直线 BC 的距离,
  2
且=

AH AH
=
 2
BA −
(
BA ⋅ BC)
 2
BC

【例】在直三棱柱 ABC − A1 B1C1 中, AB ⊥ AC , AB = 4 , AC = 6 , AA1 = 8 , D, E 分别是 CC1 和 A1 B1


的中点 . 以 A 点为坐标原点, AB 为 x 轴正方向, AC 为 y 轴正方向, AA1 为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 .

0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1. 在【例】中,求点 A 到平面 A1 BD 的距离 .

例 2. 在【例】中,求点 B1 到直线 AC1 的距离 .

二、动点问题

例 3. 如图,在三棱锥 P − ABC 中,底面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 PA = 2 , PA ⊥ 底面 ABC ,点 E , F


分别为 AC , PC 的中点 .
(1)求证:平面 BEF ⊥ 平面 PAC ;
15
(2)在线段 PB 上是否存在点 G ,使得直线 AG 与平面 P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若存在,确定
5
点 G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第 44 讲 建系法解立体几何(下) 07
例 4.(2021·全国甲卷·理)已知直三棱柱 ABC − A1 B1C1 中,侧面 AA1 B1 B 为正方形, AB = 2,
= BC
E , F 分别为 AC 和 CC1 的中点, D 为棱 A1 B1 上的点, BF ⊥ A1 B1 .
(1)证明: BF ⊥ DE ;
(2)当 B1 D 为何值时,面 BB1C1C 与面 DEF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0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45 讲 直线方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不同形式的直线方程
定点问题
直线的斜率,倾斜角,方向向量
直线的位置关系
中点公式和距离公式
对称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不同形式的直线方程

1. 截距
一般地,当直线 l 既不是 x 轴也不是 y 轴时,若 l 与 x 轴的交点为 ( a, 0 ) ,则称 l 在 x 轴上的截距为 a ;
若 l 与 y 轴的交点为 ( 0,b ) ,则称 l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b .
2. 斜截式 若直线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b ,斜率为 k ,则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y kx + b
=
3. 点斜式 若直线斜率为 k ,且经过点 ( x0 , y0 ) ,则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y − y0 = k ( x − x0 )
注:斜截式和点斜式不能表示竖直直线
4. 截距式 若直线在 x 轴, 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 a , b ,则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x y
+ = 1( a ≠ 0, b ≠ 0 )
a b
注:截距式不能表示水平直线,竖直直线,经过原点的直线
5. 两点式 若直线经过 P1 ( x1 , y1 ) , P2 ( x2 , y2 ) 两点,则直线方程可以表示为:
x − x1 y − y1
= ( x1 ≠ x2且y1 ≠ y2 )
x2 − x1 y2 − y1
注:两点式不能表示水平直线,竖直直线
6. 一般式 所有直线方程都可以表示为:
= 0 A2 + B 2 ≠ 0
Ax + By + C ( )

该直线的一个法向量(与直线垂直的向量) n = ( A, B )

第 45 讲 直线方程 09
例 1. 过点 ( 5, 2 ) ,且在 y 轴上的截距是在 x 轴上的截距的 2 倍的直线方程是( )
A. 2 x + y − 12 =0 B. 2 x + y − 12 =或
0 2x − 5 y =
0
C. x − 2 y − 1 =0 D. x − 2 y − 1 =0 或 2x − 5 y =
0

二、定点问题

例 2. 无论 m 为何值,直线 ( m − 1) x + ( 2m − 1) y =m − 5 恒过哪个定点?

例 3. 已知点 P ( −2, 0 ) 和直线 l : (1 + 3λ ) x + (1 + 2λ ) y − ( 2 + 5λ )= 0 ( λ ∈ R ) ,则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的


最大值为( )
A. 2 3 B. 10 C. 14 D. 2 15

三、直线的斜率,倾斜角,方向向量

1. 斜率:直线 =
y kx + b 中, k 称为直线的斜率
竖直直线(垂直 x 轴)没有斜率,水平直线(垂直 y 轴)斜率为 0
2. 倾斜角:
直线向上的方向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称为直线的倾斜角,其范围为 [ 0°,180° )
与 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倾斜角为 0°
3. 斜率公式:若 A ( x1 , y1 ) , B ( x2 , y2 ) 是直线 l 上两个不同的点,则
y2 − y1
当 x1 ≠ x2 时,直线 l 的的斜率为 k = ;
x2 − x1
当 x1 = x2 时,直线 l 的斜率不存在 .
4. 方向向量:与直线 l 平行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 l 的方向向量

若直线 l 的斜率为 k ,则 l = (1, k ) 是直线 l 的一个方向向量

1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4. 已知直线过 A ( 2, 4 ) , B (1, m ) 两点,且倾斜角为 45° ,则 m = ( )
A. 3 B. −3 C. 5 D. −1

例 5.(2021·八省联考)若正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2,则该正方形的两条邻边所在直线的
斜率分别为 , .

洋葱攻略
Tip1 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如果直线的倾斜角为 θ ,则当 θ ≠ 90° 时, k = tan θ ;当 θ= 90° 时,直线
的斜率不存在 .
Tip2 斜率的两个应用:①用斜率处理三点共线:若 AB, BC 斜率存在, A, B, C 三点共线 ⇔ k AB =
k BC
同时也要考虑斜率不存在的情况
y −3
② 可以看成过点 ( x, y ) 和点 ( −2,3) 的直线的斜率 .
x+2

四、直线的位置关系

1. 用斜率判断位置关系:直线 l1 , l2 的斜率分别是 k1 , k2 ,则
①当 k1 = k2 且 l1 , l2 不重合时, l1 ∥ l2
②当 k1 ≠ k2 时, l1 与 l2 相交
③当 k1k2 = −1 时, l1 ⊥ l2
2. 用一般式判断位置关系:设直线 l1 : A1 x + B1 y + C1 =
0 , l2 : A2 x + B2 y + C2 =
0 ,则
① l1 ∥ l2 ⇔ A1 B2 = A2 B1 且 l1 , l2 不重合
② l1 与 l2 相交 ⇔ A1 B2 ≠ A2 B1
③ l1 ⊥ l2 ⇔ A1 A2 + B1 B2 =
0

例 6. 过点 ( −1,3) 且垂直于直线 x − 2 y + 3 =0 的直线方程为( )


A. x − 2 y + 7 =0 B. 2 x + y − 1 =0
C. x − 2 y − 5 =0 D. 2 x + y − 5 =0

第 45 讲 直线方程 11
0 和 3x + ( a − 1) y =a − 7 平行”的(
例 7.“ a = 3 ”是“直线 ax + 2 y + 3a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五、中点公式和距离公式

 x + x2 y1 + y2 
1. 中点公式:点 A ( x1 , y1 ) 和点 B ( x2 , y2 ) 的中点坐标为  1 ,
 2 2 
2. 两点间距离公式:点 A ( x1 , y1 ) 和点 B ( x2 , y2 ) 的距离 AB = ( x1 − x2 )2 + ( y1 − y2 )2
Ax0 + By0 + C
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点 M ( x0 , y0 ) 到直线 l : Ax + By + C =
0 的距离 d =
A2 + B 2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 l1 : Ax + By + C1 = 0 ( C1 ≠ C2 )
0 , l2 : Ax + By + C2 =
C1 − C2
两直线间距离 d =
A2 + B 2

4
例 8.(2019·江苏高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P 是曲线 y =
x+ ( x > 0 )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 P 到
x
0 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直线 x + y = .

六、对称问题

1. 对称问题的基础: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2. 点关于直线对称的两种特殊情况:①点 ( x0 , y0 ) 关于直线 y = x 的对称点为 ( y0 , x0 )
②点 ( x0 , y0 ) 关于直线 y = − x 的对称点为 ( − y0 , − x0 )

1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9. 若光线从点 A ( −3,5 ) 射到直线 3x − 4 y + 4 =上,反射后经过点
0 B ( 2,15 ) ,则光线从 A 点反射到 B
点所经过的路程为( )
A. 5 2 B. 5 13 C. 5 17 D. 5 5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5 讲 直线方程 13
第 46 讲 圆方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圆的方程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圆的方程

1. 圆的标准方程: 圆心为 ( a, b ) ,半径为 r 的圆的方程为:


( x − a )2 + ( y − b )2= r 2 ( r > 0)
2. 圆的一般方程: x 2 + y 2 + Dx + Ey + F (
= 0 D 2 + E 2 − 4 F > 0 表示 )
 D E D2 + E 2 − 4F
圆心为  − , −  ,半径为 的圆
 2 2 2
3. 圆的直径式方程:已知点 A ( x1 , y1 ) ,点 B ( x2 , y2 ) ,则以线段 A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
( x − x1 )( x − x2 ) + ( y − y1 )( y − y2 ) =
0

(2016·浙江高考·文)已知 a ∈ R ,方程 a 2 x 2 + ( a + 2 ) y 2 + 4 x + 8 y + 5a =
例 1. 0 表示圆,则圆心坐标
是 ,半径是 .

( )
例 2. 已知圆 C 的圆心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点 M 0, 5 在圆 C 上,且圆心到直线 2 x − y =的距离为
0
4 5
,则圆 C 的方程为 .
5

1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2018·天津高考·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三点 ( 0, 0 ) , (1,1) , ( 2, 0 ) 的圆的方程为
例 3. .

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 圆的标准方程与点的位置关系:
2 2
C : ( x − a ) + ( y − b ) = r 2 ( r > 0 ) ,点 M ( x0 , y0 )
2 2
点 M 在 C 外 ⇔ ( x0 − a ) + ( y0 − b ) > r 2 ;
2 2
点 M 在 C 上 ⇔ ( x0 − a ) + ( y0 − b ) =
r2 ;
2 2
点 M 在 C 内 ⇔ ( x0 − a ) + ( y0 − b ) < r 2 .
2. 圆的一般方程与点的位置关系:
( )
= 0 D 2 + E 2 − 4 F > 0 ,点 M ( x0 , y0 )
C : x 2 + y 2 + Dx + Ey + F

点 M 在 C 外 ⇔ x0 2 + y0 2 + Dx0 + Ey0 + F > 0 ;


点 M 在 C 上 ⇔ x0 2 + y0 2 + Dx0 + Ey0 + F =
0;
点 M 在 C 内 ⇔ x0 2 + y0 2 + Dx0 + Ey0 + F < 0 .

例 4. 若过点 (1, 2 ) 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 x 2 + y 2 + kx + 2 y + k 2 − 15 =


0 相切,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 )
 8 3   8 3
A.  − , −3    2,  B. ( −∞, −3)  ( 2, +∞ )
 3   3 
 8 3   8 3
C. ( −3, 2 ) D.  − , −3    2, 
 3   3 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 联立方程判断 联立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则所得的二次函数的判别式 ∆ 有:
∆ > 0 时,直线与圆相交
∆ =0 时,直线与圆相切
∆ < 0 时,直线与圆相离

第 46 讲 圆方程 15
2. 借助圆心到直线距离判断 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r 为圆的半径,则:
d < r 时,直线与圆相交
d = r 时,直线与圆相切
d > r 时,直线与圆相离

例 5.
(2016·全国Ⅲ卷·理)已知直线 l : mx + y + 3m − 3 =与圆
0 x2 + y 2 =
12 交于 A, B 两点,过 A, B 分
别作 l 的垂线与 x 轴交于 C , D 两点,若 AB = 2 3 ,则 CD = .

例 6.
(2015·广东高考·理)平行于直线 2 x + y + 1 =0 且与圆 x 2 + y 2 =
5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2 x + y + 5 =或
0 2x + y − 5 =0 B. 2 x + y + 5 =或
0 2x + y − 5 =0
C. 2 x − y + 5 =或
0 2x − y − 5 =0 D. 2 x − y + 5 =或
0 2x − y − 5 =0

2
(2020·浙江高考)已知直线 y =kx + b ( k > 0 ) 与圆 x 2 + y 2 =
例 7. 1 和圆 ( x − 4 ) + y 2 =
1 均相切,则
k= ,b = .

1 ,过点 P 向圆 C 引两条切线 PA, PB ,切点为 A, B ,若点 P 的坐标为 ( 2,1) ,


例 8. 已知圆 C : x 2 + y 2 =
则直线 AB 的方程为 .

1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2020·全国Ⅰ卷·理)已知 M : x 2 + y 2 − 2 x − 2 y − 2 =,直线
例 9. 0 0 P 为 l 上的动点,
l : 2 x + y + 2 =,
过点 P 作 M 的切线 PA, PB ,切点为 A, B ,当 PM ⋅ AB 最小时,直线 AB 的方程为( )
A. 2 x − y − 1 =0 B. 2 x + y − 1 =0 C. 2 x − y + 1 =0 D. 2 x + y + 1 =0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46 讲 圆方程 17
第 47 讲 椭圆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椭圆的焦点三角形
求椭圆方程
椭圆离心率问题
点差法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椭圆的定义及标准方程

1. 椭圆的定义
如果 F1 , F2 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 F1 F2 = 2c , a 是一个常数,且 2a > F1 F2 =
2c ,则平面内满足
2a 的动点 P 的轨迹称为椭圆 .
PF1 + PF2 =
其中,两个定点 F1 , F2 称为椭圆的焦点,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 F1 F2 = 2c 称为椭圆的焦距 .

2. 椭圆的标准方程
x2 y 2
焦点在 x 轴上: + = 1( a > b > 0 ) ;
a 2 b2
y 2 x2
焦点在 y 轴上: 2 + 2 = 1( a > b > 0 ) .
a b
2
其中 a= b 2 + c 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中, a 最大)
判断焦点位置: x 2 , y 2 谁对应的分母更大,焦点就在对应的坐标轴上

1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x2 y 2 y 2 x2
标准方程 + = 1( a > b > 0 ) + = 1( a > b > 0 )
a 2 b2 a 2 b2

图形

焦点坐标 F1 ( −c, 0 ) , F2 ( c, 0 ) F1 ( 0, −c ) , F2 ( 0, c )

A1 ( −a, 0 ) , A2 ( a, 0 ) A1 ( 0, −a ) , A2 ( 0, a )
顶点坐标
B1 ( 0, −b ) , B2 ( 0, b ) B1 ( −b, 0 ) , B2 ( b, 0 )

长轴 长轴 A1 A2 = 2a,a是长半轴的长

短轴 短轴 B1 B2 = 2b,b是短半轴的长

焦距 焦距 F1 F2 = 2c,c是半焦距

c
离心率 =e , e ∈ ( 0,1)
a

3. 椭圆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 : Ax 2 + By 2 = 1( A > 0, B > 0, A ≠ B )


①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椭圆: B > A > 0
②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 A > B > 0
x2 y 2
4. 点和椭圆的位置关系: 椭圆方程为 + = 1 ,点 M 坐标为 ( x0 , y0 )
a 2 b2
x2 y2
①点 M 在椭圆外: 02 + 02 > 1
a b
2
x y2
②点 M 在椭圆上: 02 + 02 = 1
a b
x2 y2
③点 M 在椭圆内: 02 + 02 < 1
a b

第 47 讲 椭圆 19
二、椭圆的焦点三角形

椭圆的焦点三角形:椭圆的两个焦点和椭圆上任意一点组成的三角形
遇到焦点三角形,优先考虑椭圆定义 .

x2 y 2 π
例 1. 已知椭圆 C : + 1 , F1 , F2 为椭圆的左右焦点,点 P 在椭圆上,且 ∠F1 PF2 =
= ,则 ∆F1 PF2
16 8 3
的面积为 .

x2 y 2
例 2. 已知椭圆 E : + 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 F2 , P 为椭圆上一个动点, Q 为圆
=
9 5
M : x 2 + y 2 − 10 x − 8 y + 40 =
0 上一个动点,则 PF1 + PQ 的最大值为( )
A. 12 B. 65 + 1 C. 11 D. 18

x2 y 2
例 3.(2019·全国Ⅲ卷)设 F1 , F2 为椭圆 C : + 1 的两个焦点, M 为 C 上一点且在第一象限,若
=
36 20
∆MF1 F2 为等腰三角形,则 M 的坐标为 .

洋葱攻略
θ
Tip 椭圆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S∆F1PF2 = b 2 tan (θ = ∠F1PF2 )
2

2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求椭圆方程

例 4.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长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A1 , A2 ,短轴的两个端点分别为


6
B1 , B2 ,菱形 A1 B1 A2 B2 的面积为 2 3 ,离心率 e =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
3

例 5. 已知椭圆的中心为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且经过点 A ( ) ( )
3, −2 和 B −2 2,1 ,求椭圆的标

准方程 .

四、椭圆离心率问题

c
椭圆离心率的定义: e =
a
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e ∈ ( 0,1)

x2 y 2
例 6.(2021·浙江高考)已知椭圆 + = 1( a > b > 0 ) ,焦点为 F1 ( −c, 0 ) , F2 ( c, 0 ) ,若过焦点 F1 的
a 2 b2
2
 1 
直线和圆  x − c  + y 2 =
c 2 相切,与椭圆在第一象限交于点 P ,且 PF2 ⊥ x 轴,则该直线的斜率
 2 
是 ,椭圆的离心率为 .

第 47 讲 椭圆 21
x2 y 2
例 7. 已知椭圆 C : + = 1( a > b > 0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 F2 ,若椭圆 C 上存在点 M 使 ∆MF1 F2 的面
a 2 b2
积为 3b 2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

洋葱攻略
c
Tip: a, b, c 的齐次方程可以利用 b=
2
a2 − c2 和 e = 转化为只含 e 的方程
a

五、点差法

x2 y 2
例 8. 已知椭圆 C : + = 1( a > b > 0 ) 上存在 A, B 两点恰好关于直线 l : x − y − 1 =0 对称,且直线 AB
a 2 b2
与直线 l 的交点的横坐标为 2 ,则椭圆 C 的离心率为( )
1 3 2 1
A. B. C. D.
3 3 2 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2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48 讲 双曲线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双曲线的知识总结
双曲线的相关练习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双曲线的知识总结

1. 双曲线的定义
如果 F1 , F2 是平面内的两个定点, a 是一个正常数,且 2a < F1 F2 ,则平面内满足 PF1 − PF2 =
2a
的动点 P 的轨迹称为双曲线 .
其中,两个定点 F1 , F2 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个焦点的距离 F1 F2 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x2 y 2 y 2 x2
焦点在 x 轴上: 2
− 2 = 1( a > 0, b > 0 ) ;焦点在 y 轴上: 2 − 2 = 1( a > 0, b > 0 ) .
a b a b
2
其中 c= a 2 + b 2 (双曲线标准方程中, c 最大)
判断焦点位置: x 2 , y 2 谁对应的分母为正,焦点就在对应的坐标轴上

3.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统一形式: Ax 2 + By 2 = 1( AB < 0 )
①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 A > 0, B < 0
②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 A < 0, B > 0

第 48 讲 双曲线 23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x2 y 2 y 2 x2
标准方程 − = 1( a > 0, b > 0 ) − = 1( a > 0, b > 0 )
a 2 b2 a 2 b2

图形 B B

焦点坐标 F1 ( −c, 0 ) , F2 ( c, 0 ) F1 ( 0, −c ) , F2 ( 0, c )

顶点坐标 A1 ( −a, 0 ) , A2 ( a, 0 ) A1 ( 0, −a ) , A2 ( 0, a )

线段A1 A2叫做双曲线的实轴,它的长 A1 A2 = 2a
实、虚轴长 线段B1 B2叫做双曲线的虚轴,它的长 B1 B2 = 2b
(a叫做双曲线的实半轴长,b叫做双曲线的虚半轴长)

焦距 焦距 F1 F2 = 2c,c是半焦距

c
离心率 =e , e ∈ (1, +∞ )
a

b a
渐近线方程 y= ± x y= ± x
a b
4. 双曲线的渐近线
①已知标准方程求渐近线方程:等号右边 1 变成 0,再化简
②已知渐近线方程求标准方程:平方,相减,0 变成 λ
y2
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 kx ,则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x 2 − = λ ( λ ≠ 0)
k2
x2 y 2 x2 y 2
③与 − = 1 ( a > 0, b > 0 ) 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可设为: − = λ ( a > 0, b > 0, λ ≠ 1且λ ≠ 0 )
a 2 b2 a 2 b2

二、双曲线的相关练习

x2 y 2
例 1.(2021·新高考Ⅱ卷)已知双曲线 C : − = 1( a > 0, b > 0 ) ,离心率 e = 2 ,则双曲线 C 的渐近
a 2 b2
线方程为 .

2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x2 y 2 5
例 2.(2017·全国Ⅲ卷·理)已知双曲线 C : 2
− 2 = 1( a > 0, b > 0 )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y = x ,且与
a b 2
x2 y 2
椭圆 + = 1 有公共焦点,则 C 的方程为( )
12 3
x2 y 2 x2 y 2 x2 y 2 x2 y 2
A. − = 1 B. − 1
= C. − 1
= D. − 1
=
8 10 4 5 5 4 4 3

x2
例 3.(2015·新课标Ⅰ卷)已知 M ( x0 , y0 ) 是双曲线 C : − y 2 =
1 上的一点, F1 , F2 是 C 的两个焦点,
2
 
若 MF1 ⋅ MF2 < 0 ,则 y0 的取值范围是( )

 3 3  3 3  2 2 2 2  2 3 2 3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 3 3   6 6   3 3   3 3 

x2 y 2
例 4. 设点 A, B 分别为双曲线 C : − = 1( a > 0, b > 0 ) 的左右焦点,点 M , N 分别在双曲线 C 的左右支
a 2 b2
   2    
上,若 MN = 5 AM , MB= MN ⋅ MB ,且 MB < NB ,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 )

65 85 13 17
A. B. C. D.
5 5 5 7

第 48 讲 双曲线 25
x2 y 2
例 5. 已知双曲线 −
a 2 b2
( )
= 1( a > 0, b > 0 ) 的左焦点为 F − 3, 0 , A, B 为双曲线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

2
点, AF 的中点为 H , BF 的中点为 K , HK 的中点为 G ,若 HK = 2 OG ,且直线 AB 的斜率为 ,
4
则 AB = ,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洋葱攻略
Tip 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
c F1 F2 sin (α + β )
① e= = =
a PF1 − PF2 sin α − sin β

b2
② S∆PF1F2 =
θ
tan
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2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49 讲 抛物线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抛物线的知识总结
抛物线的相关练习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抛物线的知识总结

1. 抛物线的定义 设 F 是平面内的一个定点, l 是不过点 F 的一条定直线,


则平面上到 F 的距离与到 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
其中,定点 F 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 l 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
注意 F 不在 l 上,否则轨迹为经过 F 且垂直 l 的直线
2. 标准方程 谁是一次项,焦点就在哪条轴上
①焦点在 x 轴的正半轴上:
= y 2 2 px ( p > 0 )
−2 px ( p > 0 )
②焦点在 x 轴的负半轴上: y 2 =
③焦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 x 2 2 py ( p > 0 )
−2 py ( p > 0 )
④焦点在 y 轴的负半轴上: x 2 =
3. 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y 2 2 px ( p > 0 ) −2 px ( p > 0 )=


y2 = x 2 2 py ( p > 0 ) −2 py ( p > 0 )
x2 =

图象

一次项系数
4
焦点坐标
p   p   p  p
 ,0  − ,0  0,   0, − 
2   2   2  2 

p p p p
准线方程 x= − x= y= − y=
2 2 2 2

第 49 讲 抛物线 27
二、抛物线的相关练习

1. 解题策略:①遇到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就转化为该点到准线的距离,反之也是一样
②设点坐标,设直线方程,转化为代数问题
2. 焦半径公式

p p p p
PF= x0 + PF =− x0 + PF= y0 + PF =− y0 +
2 2 2 2

例 1.(2016·浙江高考)若抛物线 y 2 = 4 x 上的点 M 到焦点的距离为 10,则点 M 到 y 轴的距离是 .

C : y 2 2 px ( p > 0 ) 的焦点为 F , O 为坐标原点, A, B 为抛物线 C 上两点, AO = AF ,


例 2. 已知抛物线 =
9p
且 AF + BF =,则直线 AB 的斜率不可能是( )
4
2 2 2
A. − B. −2 2 C. 2 2 D.
3 2

例 3. 已知抛物线 C : y 2 = 8 x 的焦点为 F ,准线与 x 轴的交点为 K ,点 A 在抛物线 C 上,且


AK = 2 AF ,则 ∆AKF 的面积为( )
A.4 B.6 C.8 D.12

例 4. 已知 P 为抛物线 y 2 = 4 x 上任意一点,点 P 到准线的距离为 d1 ,到直线 l : 4 x − 3 y + 11 =


0 的距离为
d 2 ,则 d1 + d 2 的最小值为 .

2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2015·浙江高考·理)如图,设抛物线 y 2 = 4 x 的焦点为 F ,不经过焦点的直线上有三个不同的点
A, B, C ,其中点 A, B 在抛物线上,点 C 在 y 轴上,则 ∆BCF 与 ∆ACF 的面积之比是( )
2 2
BF − 1 BF − 1 BF + 1 BF + 1
A. B. 2
C. D. 2
AF − 1 AF − 1 AF + 1 AF + 1

C : y 2 2 px ( p > 0 ) 的焦点为 F ,P 为 C 上一点,


例 6.(2021·新高考Ⅰ卷)已知 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 =
PF 与 x 轴垂直, Q 为 x 轴上一点,且 PQ ⊥ OP ,若 FQ = 6 ,则 C 的准线方程为 .

例 7. 已知抛物线 C : y 2 = 3x ,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与 C 的两个交点为 A, B ,若 AF + BF =


4 ,则 k 的取值
范围是( )
 15   15   15   15 
A.  −∞, −    , +∞  B.  − , 0    0, 
 5   5   5   5 
 15   15   15   15 
C.  −∞, −    , +∞  D.  − , 0    0, 
 3   3   3   3 

例 8. (2018·全国Ⅲ卷)已知点 M ( −1,1) 和抛物线 C : y 2 = 4 x ,过 C 的焦点且斜率为 k 的直线与 C 交于


A, B 两点,若 ∠AMB =
90° ,则 k = .

第 49 讲 抛物线 29
洋葱攻略
Tip 若直线经过 x 轴上一点 ( t, 0 ) ,则可设直线方程为=
x my + t .
1
当直线斜率 k 存在时, m = ;
k
当直线斜率 k 不存在时, m = 0 .
注意:=
x my + t 不能表示水平直线(斜率为 0 的直线)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3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0 讲 轨迹方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定义法
直译法
相关点法
消参法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定义法

(
例 1.(2021·新高考Ⅰ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F1 − 17, 0 , F2 ) ( )
17, 0 ,点 M 满足

2 ,记 M 的轨迹为 C ,求 C 的方程 .
MF1 − MF2 =

例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点 F (1, 0 ) ,直线 l : x = −1 ,点 P 在直线 l 上移动, R 是线段 PF 与 y


轴的交点, RQ ⊥ FP , PQ ⊥ l ,求动点 Q 的轨迹 C 的方程 .

第 50 讲 轨迹方程 31
二、直译法

例 3.(2019·全国Ⅱ卷·理)已知点 A ( −2, 0 ) , B ( 2, 0 ) ,动点 M ( x, y ) 满足直线 AM 与 BM 的斜率之积为


1
− ,记 M 的轨迹为曲线 C ,求 C 的方程,并说明 C 是什么曲线 .
2

例 4. 已知动圆 G 过定点 F ( 4, 0 ) ,且在 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8,求动圆圆心 G 的轨迹方程 .

三、相关点法
 
例 5. 已知点 P 在圆 O : x 2 + y 2 =
9 上运动,点 P 在 x 轴上的投影为 Q ,动点 M 满足 4 PQ = 3 2 MQ ,求
动点 M 的轨迹 E 的方程 .

3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2 2
例 6. 已知两直线 l1 : y = x 与 l2 : y = − x ,点 A 在 l1 上运动,点 B 在 l2 上运动,且线段 AB 的长为
2 2
定值 2 2 ,求线段 AB 的中点 C 的轨迹方程 .

四、消参法

例 7. 过点 A ( −1, 0 ) ,斜率为 k 的直线 l 与抛物线 C : y 2 = 4 x 交于 P, Q 两点,若曲线 C 的焦点 F 与 P, Q, R


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 PFQR ,求 R 的轨迹方程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50 讲 轨迹方程 33
第 51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上)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双动点问题(韦达定理)的解题方法
常见几何条件的转化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双动点问题 ( 韦达定理 ) 的解题方法

题干特征 已知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 A,B 两点,两点坐标均未知(双动点)


基本方法 ①设出直线方程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二次方程
③写出 ∆ > 0 ,韦达定理
④将几何条件转化为式子,代入韦达定理,解决问题

x 2 y2  3
例 1. 已知椭圆 C : + 1 ,点 P 1,  ,是否存在过点 ( 0, −1)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 A, B 两点,
=
4 3  2
且直线 PA, PB 与 y 轴分别交于 M , N 两点,使得 PM = PN ?若存在,求出直线 l 的方程;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3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1 设直线方程要点分析
①已知直线过点 ( x0 , y0 ) ,设 y − y0 = k ( x − x0 )
设方程之前,讨论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竖直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只需验证是否满足题
目要求
②已知直线过 x 轴上一点 ( t, 0 ) ,设=
x my + t
讨论斜率 = 0 (水平直线)的情况
Tip2 ∆ > 0 要点分析
①如从几何上能判断出直线与圆锥曲线必有两个交点,可以不写
②求范围(最值)的题目,往往会用到 ∆ > 0 ,千万不要忘记

二、常见几何条件的转化

1. 位置关系
三点共线: A, P, Q 三点共线
 
① k AP = k AQ ② AP ∥ AQ ③ A ∈ lPQ

垂直关系:已知 OA ⊥ OB (或:点 O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上)


 
① kOA ⋅ kOB =
−1 ② OA ⋅ OB = 0

2. 角关系
锐角:已知 ∠AOB 为锐角(或:点 O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外)

 
OA ⋅ OB > 0 ,且 O, A, B 不共线

钝角:已知 ∠AOB 为钝角(或:点 O 在以 AB 为直径的圆内)



 
OA ⋅ OB < 0 ,且 O, A, B 不共线

等角:如图, ∠AQO =
∠BQO

0
k AQ + k BQ =

斜率:如图所示,直线 l1 的斜率为 k1 ,直线 l2 的斜率为 k2 ,则


tan β − tan α k −k
γ tan ( β − α=
tan = ) = 2 1
1 + tan β tan α 1 + k1k2

第 51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上) 35
3. 等腰三角形
如图, PA = PB

取 AB 中点 M ,则 PM ⊥ AB ,即 k PM ⋅ k AB =
−1

4. 平行四边形
如图,在椭圆上存在点 M ,使得四边形 OAMB 是平行四边形

 
OA = BM

5. 点关于直线对称
如图,已知点 A, B 关于直线 l 对称

① AB ⊥ l ② AB 中点在 l 上

6. 弦长
A ( x1 , y1 ) , B ( x2 , y2 ) , k 为 l AB 的斜率
1 ∆
弦长: AB = 1 + k 2 x1 − x2 = 1 + y1 − y2 ,且在二次方程中, x1 − x2 =
k 2
二次项系数

7. 面积
已知 ∆AOB 的面积:
1
AB =1 + k 2 x1 − x2 , d 表示点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则 S∆OAB
= d ⋅ AB
2
其中, k 为直线 AB 的斜率

已知面积比:如图, S∆AOM = 4S∆BOM



S∆AOM AM
= = 4
S∆BOM BM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3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2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下)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单动点问题
设点法
横截式方程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单动点问题

题干特征 已知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 A, B 两点,一点坐标已知(单动点)


基本方法 联立后的方程的一个解已知,可根据韦达定理直接求出另一个解,得到另一个交点坐标

x2 y 2
例 1.(2016·全国Ⅱ卷·文·改编)已知 A 是椭圆 E : + 1 的左顶点,斜率为 k ( k > 0 ) 的直线交 E 于
=
4 3
A, M 两点,点 N 在 E 上, MA ⊥ NA ,当 2 AM = AN 时,证明: 3 < k < 2 .

第 52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下) 37
二、设点法

没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设点坐标,设点坐标时写出点满足的圆锥曲线方程

x2 y 2
例 2.(2021·八省联考·改编)双曲线 C : − = 1( a > 0, b > 0 ) 的左顶点为 A ,右焦点为 F ,动点 B 在
a 2 b2
C 上,且 C 的离心率为 2,若 B 在第一象限,且 BF 与 x 轴不垂直,证明: ∠BFA =
2∠BAF .

3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三、横截式方程

何时设横截式方程 :已知直线 l 过 x 轴上一点 ( t, 0 ) ,设=


x my + t
1
当 l 的斜率 k 存在时,=
m ( k ≠ 0 ) ;当 l 的斜率不存在时, m = 0
k
注意:横截式方程不能表示斜率为 0 的直线(水平直线). 故设横截式时,需讨论水平直线 .
1 m 2 y1 − y2
弦长公式: AB =+

x2
例 3. 如图,已知椭圆 C : + y 2 =1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1 , F2 ,过 F1 作直线 l 与椭圆分别交于 P, Q 两点,
  2
求 F2 P ⋅ F2 Q 的最大值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52 讲 圆锥曲线解答题(下) 39
第 53 讲 定值定点问题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定值问题
定点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定值问题

例 1.(2021·新高考Ⅰ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F1 − 17, 0 , F2 ( ) ( )


17, 0 ,点 M 满足

2 ,记 M 的轨迹为 C .
MF1 − MF2 =
y2
(1)求 C 的方程;(已讲,答案为: x 2 − = 1( x > 0 ) )
16
1
(2)设点 T 在直线 x = 上,过 T 的两条直线分别交 C 于 A, B 两点和 P, Q 两点,且 TA ⋅ TB = TP ⋅ TQ ,
2
求直线 AB 的斜率与直线 PQ 的斜率之和 .

4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x2 y 2
例 2.(2015·四川高考·文·改编)已知椭圆 E :+ =1 ,点 P ( 0,1) ,设 O 为坐标原点,过点 P 的动
4 2
   
直线与椭圆交于 A, B 两点,是否存在常数 λ ,使得 OA ⋅ OB + λ PA ⋅ PB 为定值?若存在,求 λ 的值;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第 53 讲 定值定点问题 41
二、定点问题

例 3. 已知抛物线 E : x 2 = 4 y , A ( 2,1) 是抛物线上一点,设 B 是 E 上异于点 A 的一点,直线 AB 与直线


y= x − 3 交于点 P ,过点 P 作 x 轴的垂线交 E 于点 M ,证明:直线 BM 过定点 .

x2 y 2
例 4. 已知椭圆 C : + 1 , A, B 分别是它的左、右顶点, F 是它的右焦点,过点 F 作直线与 C 交
=
4 3
于 P, Q (异于 A, B )两点,设直线 AP 与直线 BQ 交于点 M ,求证:点 M 在定直线上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4 讲 复数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复数的定义及运算
复数的基本概念
复数的三角形式
复数的性质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复数的定义及运算

1. 复数的定义: 规定 i 2 = −1 ,并称 i 为虚数单位 .


a + bi ( a , b ∈ R ) ,
一般地,当 a 与 b 都是实数时,称 a + bi 为复数,复数一般用小写字母 z 表示,即 z =
其中 a 称为 z 的实部, b 称为 z 的虚部 .
{z | z =
所有复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复数集,复数集通常用大写字母 C 表示, C = a + bi, a, b ∈ R} .
2. 复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一般地,设 z1 = c + di ( a, b, c, d ∈ R ) ,则
a + bi, z2 =
z1 + z2 = ( a + c ) + ( b + d ) i ;
z1 − z2 = ( a − c ) + ( b − d ) i ;
z1 z2 =( a + bi )( c + di ) =ac + adi + bci + bdi 2 =( ac − bd ) + ( ad + bc ) i ;
z1 a + bi ( a + bi ) ( c − di ) ( ac + bd ) + ( bc − ad ) i
= = = .
z 2 c + di ( c + di ) ( c − di ) c2 + d 2
运算性质:复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
平方公式,平方差等公式,对于复数也是成立的 .
同样的,等式性质仍然成立 .

2
例 1.(2021·全国甲卷)已知 (1 − i ) z =
3 + 2i ,则 z = ( )
3 3 3 3
A. −1 − i B. −1 + i C. − + i D. − − i
2 2 2 2

第 54 讲 复数 43
二、复数的基本概念

1. 复数的分类: 称虚部不为 0 的复数为虚数,称实部为 0 的虚数为纯虚数 .


实数:b = 0

复数 ( a + bi )  纯虚数:
=a 0且b ≠ 0
虚数:b ≠ 0 实部不为0的虚数:a,b ≠ 0
 
2. 相等复数
两个复数 z1 与 z2 ,如果实部与虚部都对应相等,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记作 z1 = z2 .
即 : 如果 a, b, c, d 都是实数,则 a + bi = c + di ⇔ a = c 且 b = d .
注意:两个复数,如果不全是实数,则无法比较大小 .
3. 复平面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也称为复平面 .
在复平面内, x 轴上的点对应的都是实数,因此 x 轴称为实轴; y 轴上的点除了原点外,对应的都
是纯虚数,为了方便起见,称 y 轴为虚轴 .
4. 复数的几何意义

因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Z ( a, b ) 能唯一确定一个以原点 O 为始点, Z 为终点的向量 OZ ,所

以复数也可用向量 OZ 来表示,这样一来也就能在复数集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 O 为始点的向量组
成的集合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即 :

复数 z =a + bi ↔ 向量 OZ = ( a, b ) .
5. 复数的模

一般地,向量 OZ = ( a, b ) 的长度称为复数 z= a + bi 的模(或绝对值).

复数 z 的模用 z 表示,=
z a 2 + b2 .
6. 共轭复数
一般地,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则称这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复数 z
的共轭复数用 z 表示 .
a + bi ( a, b ∈ R ) 时,有 z= a − bi .
当z =
在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反之,如果表示两个复数的点在复平面内
关于实轴对称,则这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 .

例 2.(2021·浙江高考)已知 a ∈ R , (1 + ai ) i =
3 + i ( i 为虚数单位),则 a = ( )
A. -1 B. 1 C. -3 D. 3

4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z1
2 + ai ( a ∈ R ) , z2 = 1 − 2i ( i 为虚数单位),若
例 3. 已知复数 z1 = 为纯虚数,则 a = ( )
z2
A. 1 B. 5 C. 2 D. 3

1
例 4.(2018·北京高考)在复平面内,复数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1− i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 5.(2021·全国乙卷·理)设 2 ( z + z ) + 3 ( z − z ) =4 + 6i ,则 z = ( )
A. 1 − 2i B. 1 + 2i C. 1 + i D. 1 − i

例 6.(2017·全国Ⅰ卷·理)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
p1 :若复数 z 满足 ∈ R ,则 z ∈ R ;
z
p2 :若复数 z 满足 z 2 ∈ R ,则 z ∈ R ;
p3 :若复数 z1 , z2 满足 z1 z2 ∈ R ,则 z1 = z2 ;
p4 :若复数 z ∈ R ,则 z ∈ R .
其中真命题为( )
A. p1 , p3 B. p1 , p4 C. p2 , p3 D. p2 , p4

例 7. 复数满足 z + i + z − i =2 ,则 z + i + 1 的最小值是 .

第 54 讲 复数 45
三、复数的三角形式

基本概念

a + bi ( a, b ∈ R ) 在复平面内对应点 Z ( a, b ) ,且 r 为向量 OZ 的模, θ 是以 x 轴正
如果非零复数 z =
半轴为始边,射线 OZ 为终边的一个角,则 =
r z= a 2 + b2 .
a b
根据任意角余弦、正弦的定义可知=
cos θ =,sin θ ,因此
= cos θ , b r sin θ .
a r=
r r
𝑦𝑦
a + bi = ( r cos θ ) + ( r sin θ ) i =
如图所示, z = r ( cos θ + i sin θ ) . 𝑏𝑏 𝑍𝑍
上式的右边称为非零复数 z= a + bi 的三角形式(对应地, a + bi 称为复数的 𝑟𝑟 𝑟𝑟 sin 𝜃𝜃
代数形式),其中的 θ 称为 z 的辐角 . 𝜃𝜃 𝑥𝑥
任何一个非零复数 z 的辐角都有无穷多个,而且任意两个辐角之间都相差 2π 𝑂𝑂 𝑟𝑟 cos 𝜃𝜃 𝑎𝑎
的整数倍 . 特别地,在 [ 0, 2π ) 内的辐角称为 z 的辐角主值,记作 arg z .

四、复数的性质

1. z = z
z1 z1
2. z1 z2 = z1 z2 ,
= ( z2 ≠ 0 )
z2 z2
2
3. z ⋅ z =z
2019 3
1+ i   1 3 
例 8. 已知复数 z 满足   z = − + i  ,则 z = ( )
 2  2 2 
2
A.3 B.2 C.1 D.
2

例 9.(2021·八省联考)【多选】设 z1 , z2 , z3 为复数, z1 ≠ 0 .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 z2 = z3 ,则 z2 = ± z3 B. 若 z1 z2 = z1 z3 ,则 z2 = z3
2
C. 若 z2 = z3 ,则 z1 z2 = z1 z3 D. 若 z1 z2 = z1 ,则 z1 = z2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4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5 讲 计数原理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分类(加法)问题,分步(乘法)问题
有序问题,无序问题
相邻问题,不相邻问题
相同元素问题,不同元素问题
分组问题,分配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分类(加法)问题,分步(乘法)问题

例 1. 某同学逛书店,发现三本喜欢的书,决定至少买其中一本,则购买方案有 种.

例 2. 用 0,1,2,3,4 五个数字
(1)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奇数?
(2)可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五位偶数?

第 55 讲 计数原理 47
二、有序问题,无序问题

例 3.(2015·广东高考·理)某高三毕业班有 40 人,同学之间两两彼此给对方仅写一条毕业留言,那么
全班共写了 条毕业留言 .(用数字作答)

例 4. 某工程队有 6 项工程需要先后单独完成,其中工程乙必须在工程甲完成后才能进行,工程丙必须
在工程乙完成后才能进行,又工程丁必须在工程丙完成后进行,那么安排这 6 项工程的不同排法种数
是 种.

例 5.(2018·全国Ⅰ卷·理)从 2 位女生,4 位男生中选 3 人参加科技比赛,且至少有 1 位女生入选,则


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 .(用数字填写答案)

三、相邻问题,不相邻问题

例 6. 有甲、乙在内的 6 人排成一排照相,则:
(1)甲和乙必须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2)甲和乙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例 7. 一排 9 个座位坐了 3 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
A. 108 B. 216 C. 648 D. 1296

4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四、相同元素问题,不同元素问题

例 8. 5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放到 3 个不同的盒子里,每个盒子都不为空,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五、分组问题,分配问题

例 9. 有 6 本不同的书:
(1)分成 3 堆,1 堆 1 本,1 堆 2 本,1 堆 3 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堆方法?
(2)分成 3 堆,每堆 2 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堆方法?
(3)分成 3 堆,1 堆 4 本,另外 2 堆各 1 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堆方法?
(4)分给甲、乙、丙 3 人,1 人 1 本,1 人 2 本,1 人 3 本,有多少不同的分配方法?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55 讲 计数原理 49
第 56 讲 计数问题综合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学会分析复杂的计数问题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1. 分析计数问题的一般方法
①分步(乘法)
常见场景:排队,多位数,染色
注意事项:①特殊元素优先考虑;②上一步的选择对下一步的方法数是否有影响,如果没有影响,
用乘法,如果有影响,需要先分类用加法 .
②分类(加法)
常见场景:多类物品选取类问题
注意事项:正难则反
③必要时,用枚举(树状图)
2. 特殊问题用特殊方法
①相邻问题:捆绑
②不相邻问题:插空
③相同元素问题:隔板
④分堆问题:先选取,再去重
⑤分配问题:先分堆,再分配

例 1. 6 个人排成一排,若甲必须排在前 4 位,乙丙二人必须相邻,共有 ________ 种排法 .

5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2.(2018·浙江卷)从 1,3,5,7,9 中任取 2 个数字,从 0,2,4,6 中任取 2 个数字,共可以组成 ________
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 .(用数字作答)

例 3. 用 0,1,2,3,4,5 这六个数字组成一个无重复数字的六位数,要求偶数互不相邻,0 和 5 必须相邻,


则满足条件的六位数的个数为 ________.(用数字作答)

例 4. 某旅游景区有如图所示 A 至 H 共 8 个停车位,现有 2 辆不同的白色车和 2 辆不同的黑色车,要


求相同颜色的车不停在同一行也不停在同一列,则不同的停车方法总数为( )

A B C D

E F G H

A.288 B.336 C.576 D.1680

第 56 讲 计数问题综合 51
例 5. 如图,一个地区分为 5 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地区不得使用同一颜色,现有 4 种
颜色可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 ________ 种(以数字作答).

C A E
D

例 6. 某校举办了“祖国,你好”的诗歌朗诵比赛,该校高三年级准备从包括甲、乙、丙在内的 7 名同
学中选派 4 名同学参加,要求甲、乙、丙这 3 名同学中至少有 1 人参加,且当这 3 名同学都参加时,
甲和乙的朗诵顺序不能相邻,那么选派的 4 名同学不同的朗诵顺序的种数为( )
A. 720 B. 768 C. 810 D. 816

例 7. 现有 3 名男医生 3 名女医生组成两个组,去支援两个山区,每组至少 2 人,女医生不能全在同一组,


且每组不能全为女医生,则不同的派遣方法有( )
A. 36 种 B. 54 种 C. 24 种 D. 60 种

5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现有 6 人坐成一排,任选其中 3 人相互调整座位(这 3 人中任何一人都不能坐回原来的位置),
其余 3 人座位不变,则不同的调整方案的种数有 ________.

例 9. 刘老师游览 A,B,C 三个不同的城市,今天在一个城市,明天就去下一个城市,假如他第一天在 A


城,第五天又回到了 A 城,问他的游览路线有几种方案?

例 10.5 位同学玩传球游戏,球从 A 手中开始传,每一次都要传给其它同学,经过 5 次传球后,球又


回到 A 手中,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传球方法?

第 56 讲 计数问题综合 53
第 57 讲 二项式定理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二项式定理
展开式中的项(标准形式)
展开式中的项(非标准形式)
赋值法
二项式定理的相关性质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二项式定理

基本概念
一般地,当 n 是正整数时,有
n
( a + b )= C0n a n + C1n a n −1b +  + Cnk a n − k b k +  + Cnn b n
n
上述公式称为二项式定理,等式右边的式子称为 ( a + b ) 的展开式,它共有 n + 1 项,其中 Ckn a n − k b k 是
展开式中的第 k + 1 项(通常用 Tk +1 表示), Ckn 称为第 k + 1 项的二项式系数,我们将 Tk +1 = Cnk a n − k b k 称
为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

二、展开式中的项(标准形式)

4
 1
例 1.(2021·北京高考)  x3 −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 x

5
 1 
例 2.(2016·山东高考·理)若  ax 2 + 5
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是 −80 ,则实数 a = .
 x

5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 )
11
例 3. 3 x − 2 3 x 的展开式中有理项共有( )

A. 4 项 B. 3 项 C. 2 项 D. 1 项

三、展开式中的项(非标准形式)

 1  6
例 4.(2017·全国Ⅰ卷·理) 1 + 2  (1 + x ) 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为( )
 x 
A. 15 B. 20 C. 30 D. 35

4
 1
例 5. 在  x3 − 2 x + 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 x
A. 28 B. −28 C. −56 D. 56

四、赋值法

7
例 6. 已知 (1 − 2 x ) = a0 + a1 x + a2 x 2 +  + a7 x 7 ,求:
(1) a1 + a2 +  + a7 ;
(2) a1 + a3 + a5 + a7 ;
(3) a0 + a2 + a4 + a6 ;
(4) a0 + a1 + a2 +  + a7 .

第 57 讲 二项式定理 55
4 8 2 8
例 7. 已知 ( x + 1) + ( x − 2 ) = a0 + a1 ( x − 1) + a2 ( x − 1) +  + a8 ( x − 1)
(1)求 a0 + a1 + a2 +  + a8 ;
(2)求 a3 .

五、二项式定理的相关性质

1. C0n + C1n +  + Cnk +  + Cnn −1 + Cnn =


2n
2. C0n + Cn2 + Cn4 +  = C1n + C3n + C5n +  = 2n−1
3. 增减性与最大值
利用二项式系数的对称性可知,二项式系数
C0n , C1n , C2n , , Cnn − 2 , Cnn −1 , Cnn
是先逐渐变大,再逐渐变小的 .
当 n 是偶数时,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 n 是奇数时,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 .

n
 2
例 8. 设 n 为正整数,  x − 3  的展开式中仅有第 5 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则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 x 
为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5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58 讲 统计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收集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收集数据

1. 统计:为了实现某种调查目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 收集数据的方法 : 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要保证每个个体有相同的几率被抽到)
3. 抽样调查的三种方式
①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法
当总体中的个体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②系统抽样 ( 等距抽样 ):先分段,在第一段中随机抽取一个,再依次加上分段间隔抽取
适用于总体数量和需要抽取的数量都比较大的情况
③分层抽样 ( 按比例抽样 )
当调查对象分成有明显差别的、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时,每一部分可称为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
所占比例进行随机抽样

例 1. 某地区甲、乙、丙、丁四所高中分别有 120,150,180,150 名高三学生参加某次数学调研考试 . 为了


解学生能力水平,现制订以下两种卷面分析方案:方案①,从这 600 名学生的试卷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200 的样本进行分析;方案②,丙校参加调研的学生中有 30 名数学培优生,从这次培优生的试卷中抽
取 10 份试卷进行分析 . 完成这两种方案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
A. 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 B. 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
C. 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D. 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

第 58 讲 统计 57
例 2.(2019·全国Ⅰ卷·文)某学校为了解 1000 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 1,2,…,1000,
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 100 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 46 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 4 名学
生中被抽到的是( ).
A. 8 号学生 B. 200 号学生 C. 616 号学生 D. 815 号学生

二、整理数据

1. 柱形图 2. 折线图
80%
70%
60%
50% 2480万
40% 2460万
30% 2440万
20% 2420万
10% 2400万
0% 2380万
当 想 儿 重 脱
担 踏实 奋进 坚毅 梦 闯劲 沉稳 直率 幽默 活泼 庄 洒 2360万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有 有 有

3. 扇形图 4. 茎叶图
不支持
5.8% 甲 乙
0 8
非常
一般 支持 5 2 1 3 3 4 6
17.4% 32.3% 5 4 2 3 6 9
9 7 6 6 1 1 3 3 5 8 9
支持 9 4 4
44.5% 0 5 1

5. 频数分布直方图 6. 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
组距
频数 0.050
0.045
8 0.040
0.035
6 0.030
0.025
4 0.020
2
1 分组 评分
2 4 6 8 10 12 0 66 70 74 78 82 86 90 94 98

频率
特别注意: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所以频率 = 纵坐标 × 组距,即矩形面积表示频率 .
组距

5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3. 2019 年,河南省郑州市的房价依旧是郑州市民关心的话题 . 总体来说,二手房房价有所下降,
相比二手房而言,新房市场依然强劲,价格持续升高 . 已知销售人员主要靠售房提成领取工资,现统
计郑州市某新房销售人员 2019 年的工资情况如图所示 . 若近几年来该销售人员每年的工资总体情况基
本稳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工资增长率最高的为 8 月份
B. 该销售人员一年有 6 个月的工资超过 4000 元
C. 由此图可以估计,该销售人员 2020 年 6,7,8 月份的平均工资将会超过 5000 元
D. 该销售人员这一年中的最低月工资为 1900 元

例 4.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中国武汉举行,这次运动会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传递了热爱和平的
信息 . 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名运动员五次射箭比赛的成绩(满分:10 环),则甲的平均
成绩比乙的平均成绩多 环,甲的成绩的众数与乙的成绩的众数之和为 .
甲 乙
9 9 9 0 7 8 8 9
0 0 1 0

例 5. 从某网络平台推荐的影视作品中抽取 400 部,统计其评分数据,将所得 400 个评分数据分为 8 组:


[66, 70 )、[70, 74 )、、[94,98] ,并整理得到如下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评分在区间 [82,86 ) 内的影视作品
数量是( )
频率
组距
0.050
0.045
0.040
0.035
0.030
0.025
0.020

评分
0 66 70 74 78 82 86 90 94 98

A. 20 B. 40 C. 64 D. 80

第 58 讲 统计 59
三、分析数据

1. 表示数据集中程度
①平均数
1
如果给定的一组数是 x1 , x2 , , xn ,则这组数的平均数为 x= ( x1 + x2 +  + xn ) ,这一公式在数学中
n
1 n
常简记为 x = ∑ xi ,其中,符号“ ∑ ”表示求和 .
n i=1
平均数的性质:一般地,如果 x1 , x2 , , xn 的平均数为 x ,且 a, b 为常数,则
x1 + a, x2 + a, , xn + a 的平均数为 x + a
bx1 , bx2 , , bxn 的平均数为 bx
②中位数
如果一组数有奇数个数,且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为 x1 , x2 , , x2 n+1 ,则称 xn+1 为这组数的中位数;
x + xn +1
如果一组数有偶数个数,且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后为 x1 , x2 , , x2 n ,则称 n 为这组数的中位数 .
2
③众数
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这个数据的频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
2. 表示数据离散程度
①极差:一组数的极差指的是这组数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 .
②方差与标准差:
1 n
∑ ( xi − x ) .
2
如果 x1 , x2 , , xn 的平均数为 x ,则方差
= s2
n i=1
其中,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s 称为标准差 .
如何求方差 : 第一步 求平均数
第二步 每个数减去平均数再平方
第三步 求第二步得到的所有数的平均数
方差的性质:如果 a, b 为常数,则 ax1 + b, ax2 + b, , axn + b 的方差为 a 2 s 2
把一组数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则方差不变
把一组数同时乘 a ,则方差变为原来的 a 2 倍

例 6.(2021·新高考Ⅱ卷)【多选】下列统计量中,可用于度量样本 x1 , x2 , , xn 离散程度的是( )
A. 样本 x1 , x2 , , xn 的标准差 B. 样本 x1 , x2 , , xn 的中位数
C. 样本 x1 , x2 , , xn 的极差 D. 样本 x1 , x2 , , xn 的平均数

例 7.(2021·新高考Ⅰ卷)【多选】有一组样本数据 x1 , x2 , , xn ,由这组数据得到新样本数据
y1 , y2 , , yn ,其中 yi =xi + c ( i =1, 2, , n ) , c 为非零常数,则( )
A.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平均数相同 B.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中位数相同
C.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标准差相同 D. 两组样本数据的样本极差相同

6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8. 若样本 1 + x1 ,1 + x2 ,1 + x3 , ,1 + xn 的平均数是 10 ,方差是 2 ,则对于样本 2 + 2 x1 , 2 + 2 x2 , 2 + 2 x3 ,
, 2 + 2 xn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为 20 ,方差为 4 B. 平均数为 11 ,方差为 4
C. 平均数为 21 ,方差为 8 D. 平均数为 20 ,方差为 8

例 9. 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 5 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 若这两组数据的


中位数相等,且平均数也相等,则 x 和 y 的值分别为( )
甲组 乙组
6 5 9
2 5 6 1 7 y
x 4 7 8

A. 3,5 B. 5,5 C. 3,7 D. 5,7

例 10. 某电子商务公司对 10000 名网络购物者某年度的消费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消费金额(单位:万元)


都在区间 [ 0.3, 0.9] 内,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频率/组距
a
2.5
2.0
1.5
0.8
0.2 金额/万元
0.3 0.4 0.5 0.6 0.7 0.80.9

估计这 10000 名网络购物者消费金额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58 讲 统计 61
第 59 讲 概率和随机变量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概率
随机变量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概率

1. 概率: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 事件
样本点与样本空间:我们把随机试验中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都称为样本点,把由所有样本点组成
的集合称为样本空间(通常用大写希腊字母 Ω 表示).
随机事件: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 Ω ,则随机事件 A 是 Ω 的一个非空子集 . 若试验的结果是 A 中
的元素,则称 A 发生(或“出现”等);否则,称 A 不发生(或“不出现”等).
3. 事件中的三个概念
①互斥事件:
给定事件 A, B ,若事件 A 与 B 不能同时发生,则称 A 与 B 互斥 .
一般地,如果 A1 , A2 , , An 是两两互斥的事件,则 P ( A1 + A2 +  + A=
n) P ( A1 ) + P ( A2 ) +  + P ( An ) .
②对立事件:
给定事件 A, B ,若事件 A 与 B 不能同时发生,且 A 与 B 必然有一个会发生,则称 A 与 B 对立 .
A 的对立事件记作 A , P ( A ) + P ( A ) =
1 . A 与 B 对立 ⇒ A 与 B 互斥
③(文科跳过)相互独立事件:
一般地,当 P ( AB ) = P ( A ) P ( B ) 时,就称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简称独立).
即: A 与 B 相互独立 ⇔ P ( AB ) =
P ( A) P ( B )
4. 计算概率的方法
①用频率估计概率:
m
一般地,如果在 n 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频率为 ,则当 n 很大时,可以认为事件 A
n
m
发生的概率 P ( A ) 的估计值为 .
n
②古典概型 ( 用事件数计算概率 )
③(文科跳过)独立事件 ( 用概率计算概率 )
④(新高考跳过)几何概型 ( 用长度、面积、体积等算概率 )

62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1.(文科跳过)(2021·新高考Ⅰ卷)有 6 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 1,2,3,4,5,6,从中有放回的随
机取两次,每次取 1 个球 . 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 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出的球
的数字是 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 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
是 7”,则( )
A. 甲与丙相互独立 B. 甲与丁相互独立
C. 乙与丙相互独立 D. 丙与丁相互独立

例 2.(2020·江苏高考)将一颗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 2 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和为 5
的概率是 .

例 3.(文科跳过)(2021·全国甲卷·理)将 4 个 1 和 2 个 0 随机排成一行,则 2 个 0 不相邻的概率为


( )
1 2 2 4
A. B. C. D.
3 5 3 5

1 1
例 4.(文科跳过)(2020·天津高考)已知甲、乙两球落入盒子的概率分别为 和 . 假定两球是否落
2 3
入盒子互不影响,则甲、乙两球都落入盒子的概率为 ;甲、乙两球至少有一个落入盒子的概率
为 .

第 59 讲 概率和随机变量 63
例 5.(2020·北京高考·改编)某校为举办甲、乙两项不同活动,设计了一套活动方案 . 为了解该校学生
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对学生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数据如下表:
男生 女生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不支持

200 人 400 人 300 人 100 人


假设所有学生对活动方案是否支持相互独立 .
(1)分别估计该校男生支持活动方案的概率、该校女生支持活动方案的概率;
(2)(文科跳过)从该校全体男生中随机抽取 2 人,全体女生中随机抽取 1 人,估计这 3 人中恰有 2
人支持活动方案的概率 .

二、随机变量(文科跳过)

1. 随机变量
一般地,如果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为 Ω ,而且对于 Ω 中的每一个样本点,变量 X 都对应有唯一
确定的实数值,就称 X 为一个随机变量 .
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 X , Y , Z , 或小写希腊字母 ξ ,η , ζ , 表示 .
随机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组成的集合,称为这个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 . 由定义可知,随机变量
的取值由随机试验的结果决定 .
2. 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的取值都可以一一列举出来的,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
与离散型随机变量对应的是连续型随机变量,一般来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包含一个区间 .
3. 分布列
一般地,当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x1 , x2 , , xn } 时,如果对任意 k ∈ {1, 2, , n} ,概率
P (= k)
X x= pk 都是已知的,则称 X 的概率分布是已知的 .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可以用如下形式的表格表示,这个表格称为 X 的概率分布或分
布列:
X x1 x2  xk  xn
P p1 p1  pk  pn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必须满足:
n
1, 2, , n ;② ∑ pk = p1 + p2 +  + pn = 1 .
① pk ≥ 0, k =
i=1

64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4. 期望与方差
一般地,如果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 x1 x2  xk  xn
P p1 p1  pk  pn
n
则称 E ( X )= x1 p1 + x2 p2 +  + xn pn = ∑ x p 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或数学期望(简称为期望).
i=1
i i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E ( X ) 刻画了 X 的平均取值,也可用 EX 表示 .

∑  x
2 2 2 2
称 D ( X ) =  x1 − E ( X )  p1 +  x2 − E ( X )  p2 +  +  xn − E ( X )  pn = i − E ( X )  pi 为离散
i=1

型随机变量 X 的方差,能够刻画 X 相对于均值的离散程度(或波动大小).


离散型随机变量 X 的方差 D ( X ) 也可用 DX 表示 .
一般地, D ( X ) 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标准差,也可以刻画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或
波动大小).

若 X 与 Y 都是随机变量,且 Y =aX + b ( a ≠ 0 ) ,则:


E (Y ) aE ( X ) + b ;
①=
② D (Y ) = a 2 D ( X ) .

Y 2 X + 1 ,则 E (Y ) = (
例 6. 已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如下表,= )

X 1 0 −1
1 1
P a
2 3
1 5 7
A. B. C. D. 2
3 3 3

第 59 讲 概率和随机变量 65
例 7. 牛奶中的钙不仅含量高,并且吸收率也高,是膳食钙的最佳来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从甲、乙两
个企业生产的牛奶中各随机抽取 10 件,并从每件牛奶中各抽取 18 克牛奶作为样本,测量牛奶中钙的
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每 18 克牛奶中钙含量数据的茎叶图(单位:毫克)
甲 乙
9 0
39658 1 8456903
1503 2 103

(1)仅就牛奶中钙的含量而言,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哪个企业生产的牛奶品质较高?
(2)如果规定牛奶中钙含量不少于 18 毫克时,该牛奶为优等品 .
①从甲企业的 10 件样品中有放回地随机抽取 3 件,求至少抽到 1 件优等品的概率;
②从甲、乙企业的 10 件样本中各随机抽取 1 件,设优等品的件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66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第 60 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学习目标
上完课记得核查自己的完成情况呦~
二项分布
超几何分布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

必会知识精讲
边听边记更高效~

一、二项分布

1. n 次独立重复试验( n 重伯努利试验)
将同一随机试验重复 n 次,每次试验是独立的,每次试验只有 2 种结果,每种结果的概率是不变的 .
例如扔硬币、抽奖、扔骰子 .
2. 二项分布的定义
如果一次试验中,出现“成功”的概率为 p ,记 q = 1 − p ,且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出现“成功”的
次数为 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0,1, , k , , n} ,而且 P ( X= k=
) Cnk p k q n − k , k = 0,1,, n .
因此 X 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 0 1  k  n

P Cn0 p 0 q n Cn1 p1q n−1  Cnk p k q n − k  Cnn p n q 0


称 X 服从参数为 n, p 的二项分布,记作 X ~ B ( n, p ) .
3. 二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若 X 服从参数为 n, p 的二项分布,即 X ~ B ( n, p ) ,则 E ( X ) = np , D (=
X ) np (1 − p ) .

例 1. 设袋中有两个红球一个黑球,除颜色不同,其他均相同,现有放回地抽取,每次抽取一个,记下
颜色后放回袋中,连续摸三次, X 表示三次中红球被摸中的次数,每个小球被抽取的几率相同,每次
抽取相对独立,则方差 D ( X ) = ( )
2 3
A. 2 B. 1 C. D.
3 4

第 60 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67
5
例 2. 设随机变量 ξ  B(2, p) , η  B(4, p) ,若 P (ξ ≥ 1) =,则 P (η ≥ 2 ) =
( )
9
32 11 65 16
A. B. C. D.
81 27 81 81

例 3. 一袋中有 5 个白球,3 个红球,现从袋中往外取球,每次任取一个记下颜色后放回,直到红球出


现 10 次时停止,设停止时共取了 X 次球,则 P (=
X 12
= ) ( )
10 2 10 2 9 2 10 2
10  3   5  9  3  5 9  5  3 9  3  5
A. C12     B. C12     C. C11     D. C11    
8 8 8 8 8 8 8 8

例 4.(2015·湖南高考·理)某商场举行有奖促销活动,顾客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即可抽奖,每次抽
奖都从装有 4 个红球、6 个白球的甲箱和装有 5 个红球、5 个白球的乙箱中,各随机摸出 1 个球,在摸
出的 2 个球中,若都是红球,则获一等奖;若只有 1 个红球,则获二等奖;若没有红球,则不获奖 .
(1)求顾客抽奖 1 次能获奖的概率;
(2)若某顾客有 3 次抽奖机会,记该顾客在 3 次抽奖中获一等奖的次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二、超几何分布

1. 超几何分布的定义
一般地,若有总数为 N 件的甲、乙两类物品,其中甲类有 M 件 ( M < N ) ,从所有物品中随机取出 n
件 ( n ≤ N ) ,则这 n 件中所含甲类物品数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称 X 服从参数为 N , n, M 的超几
nM
何分布,且 E ( X ) = .
N
2. 超几何分布的直观理解
两类物品,每类物品的数量确定,从两类物品中共抽出固定数量的物品,
X 是抽出的物品这个其中一类的数量,期望 = 抽出的数量 × 这类物品的比例 .

68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例 5. 一个袋中装有 10 个大小相同的黑球、白球和红球 . 已知从袋中任意摸出 2 个球,至少得到 1 个白
7
球的概率是 ,则袋中的白球个数为 ________. 若从袋中任意摸出 3 个球,记摸到白球的个数为 ξ ,则
9

随机变量 ξ 的数学期望 E (ξ ) = ________.

例 6.2019 年春节期间,我国高速公路继续执行“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 某路桥公司为掌握春节期


间车辆出行的高峰情况,在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记录了大年初三上午 9 : 20  10 : 40 这一时间段内通
过的车辆数,统计发现这一时间段内共有 600 辆车通过该收费点,它们通过该收费点的时刻的频率
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时间段 9 : 20  9 : 40 记作区间 [ 20, 40 ) , 9 : 40  10 : 00 记作区间 [ 40, 60 ) ,
10 : 00  10 : 20 记作区间 [ 60,80 ) , 10 : 20  10 : 40 记作区间 [80,100] ,例如 10 : 04 分记作时刻 64.
(1)估计这 600 辆车在 9 : 20  10 : 40 时间内通过该收费点的时刻的平均值;(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
区间的中点值代表)
(2)为了对数据进行分析,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 600 辆车中抽取 10 辆,再从这 10 辆车中随机
抽取 4 辆,设抽到的 4 辆车中,在 9 : 20  10 : 00 之间通过的车辆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
频率
组距
0.020
0.015
0.010
0.005
o 20 40 60 80 100 时刻

第 60 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69
三、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区别

1. 二项分布的特点:多次试验,每次试验有两种结果,每种结果的概率确定 .
2. 超几何分布的特点:两类物品取固定数量,每类物品的数量确定 .
3. 两个分布的核心区别:
二项分布:概率确定,数量不确定——用概率计算概率 .
超几何分布:数量确定,概率不确定——用事件数计算概率 .
1
例:① 扔 100 次硬币,正面朝上和朝下的概率都是 (概率确定),但正面朝上和朝下的数量不确
2
定——二项分布 .
② 50 名男生,50 名女生(数量确定),从中选 40 人,每次选到男生女生的概率不确定——
超几何分布 .

例 7. 某精准扶贫帮扶单位,为帮助定点扶贫村真正脱贫,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帮助精准扶贫户利
用互联网电商渠道销售当地特产苹果 . 苹果单果直径不同单价不同,为了更好地销售,现从该精准扶贫
户种植的苹果树上随机摘下了 50 个苹果测量其直径,经统计,其单果直径分布在区间 [50,95] 内(单位:
mm),统计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5 0349
6 13467899
7 01233455566778899
8 002234556667778889
9 135
(1)从单果直径落在 [ 72,80 ) 的苹果中随机抽取 3 个,求这 3 个苹果单果直径均小于 76mm 的概率 .
(2)以此茎叶图中单果直径出现的频率代表概率,直径位于 [ 65,90 ) 内的苹果称为优质苹果,对于该
精准扶贫户的这批苹果,某电商提出两种收购方案:
方案 A:所有苹果均以 5 元 / 千克收购;
方案 B:从这批苹果中随机抽取 3 个苹果,若都是优质苹果,则按 6 元 / 千克收购;若有 1 个非优质苹果,
则按 5 元 / 千克收购;若有 2 个非优质苹果, 则按 4.5 元 / 千克收购;若有 3 个非优质苹果,则按 4 元
/ 千克收购 .
请你通过计算为该精准扶贫户推荐收益最好的方案 .

70 洋葱学园 ONION ACADEMY


洋葱攻略
Tip 区分描述易混淆的题目类型
题目特点:从全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已知样本数据
①若从样本中抽取几个——超几何分布,用事件数计算概率
②若从全体中抽取几个,且已知“用频率代替概率”——二项分布,用概率 ( 频率 ) 计算概率

及时巩固
快去做《精练 1000 题》吧~

第 60 讲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7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