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论语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9

摘要

南怀瑾先生在当代的传统经典普及传播方面居功甚伟,其风行天下的代表作《论语别裁》
充分体现了其经典诠释特点与孔子思想研究成果。南怀瑾对《论语》的研读和诠释,处处
体现了忧国忧民的仁者情怀,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化所作的设想和努力。南怀瑾以经
史合参、三教互释、经验实证的方法诠释《论语》,认为《论语》是一部“教育”之书,
其精髓在于尊师重道,强调师道尊严对文化传承、道德教育、领导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
“为政”中要注重自身学养,君子要始终秉持人文文化的精神,为社会现实服务,君子应
当坚持义利统一,建德立功。尽管《论语别裁》也引发了一些批评,但瑕不掩瑜,南怀瑾
的《论语》诠释和孔子思想阐发,对学术思想有着重要的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享有
重要地位。

关键词
《论语别裁》;南怀瑾;尊师重道

南怀瑾(1918—2012),温州乐清人,中国当代教育家、人文学者,著有大量儒释道
经典诠释与研究著作,为文脉和道统的接续,以及民族的振兴、国民精神的教化和发展做
出了大量有益尝试。其中儒家经典主要集中在“四书”、《周易》等,而《论语别裁》是
南先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代表作。在《论语别裁》中,南怀瑾以生动诙谐的语言、丰
富的案例和史料,博通古今,经史合参,说明了《论语》对个人修养提升,对整个社会精
神根基建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处处体现了他忧国忧民、通经济世的儒者情怀,体现了他
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教化所作的设想和努力。南怀瑾毕生以孔子为榜样,以教师自任,积极
实践儒家思想及其教育理念,为中国儒家经典的文本诠释、思想研究和儒家经典普及推广
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论语别裁》的成书与影响
1.《论语别裁》的成书与传播
南怀瑾从事国学经典普及教育数十载,讲学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
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等多个方面。南怀瑾幼时于私塾接受传统儒家文化教育,
师从叶公恕、朱味渊等人研习经史子集,17 岁前往杭州国术馆求学,期间参禅访道,文武
双修。三四十年代曾讲学于云南、四川等大学,1949 年定居台湾后,南怀瑾陆续出版了
《禅海蠡测》等书籍,并自此真正开始了以著书立说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的生涯。他先后
任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及研究所教授,数次主持禅七法会,并成立东西精华交
流协会等文化交流协会,创办《人文世界》等杂志。后侨居美国,辗转香港等多地讲学。
1987 年,牵头修建第一条合资铁路金温铁路,居间促成“九二共识”。以基金会的形式资
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三十多所大学的研究。晚年在江苏兴办太湖大学堂,在民间被尊
称为“南师”“国学大师”,国内外各界人士纷来景从。其中儒家经典主要集中在“四
书”、《周易》等,而《论语别裁》是南先生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的代表作。
《论语别裁》是南怀瑾先生多年《论语》讲演录的整理稿。从南怀瑾 1962 年首次公
开设立讲座讲解《论语》到《论语别裁》由台北老古文化出版社首次出版,经历近 15 年时
间。南怀瑾于 1962 年应杨管北居士邀请,讲解《论语》,仅有六篇,初集为《孔学新语—
—〈论语〉精义今训》发行。1974 年 4 月至 1975 年 3 月,又应“恒庐”邀请讲《论语》,
在讲学过程中,蔡策跟随左右,补充资料,将之整理成稿件。自 1975 年 4 月 1 日至 1976
年 3 月 16 日,《青年战士报》连载了整理过的《论语新义》,深受读者欢迎,获得了热烈
反响。于此同时,《论语别载》的部分章节也在《人文世界》杂志连载,也受到读者的喜
爱。在读者的热切盼望下,南怀瑾于 1976 年5月成立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重新整理排
印,在李平山先生资助下准备出版事宜。《论语别裁》1977 年一经出版,畅销于港澳,至
1988 年己再版 18 次。1990 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首次将《论语被裁》改为简体字,由南怀
瑾先生增写引言,在大陆出版,发行之后,截止 2022 年再版 6 次。东方出版社、漓江出版
社、世界语出版社、孔学堂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多家公司亦将《论语别裁》辑入合集
中。截止到 2020 年,《论语别裁》销量突破 150 万册。早在 2002 年,韩国播种人出版社
就将《论语别裁》翻译出版,后则被陆续翻译为日、英、法、德、意等多国语言。
2.《论语别裁》的社会积极影响
20 世纪 90 年代“国学热”兴起,《论语别裁》在大陆出版后,便得到社会各界的热
烈欢迎与追捧,许多中青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是通过南怀瑾国学著述阅读开始启蒙的,
学界对于南先生研究也逐渐从少到多。1996 年,《复旦学报》以“南怀谨著作与中国传统
文化”为专题对南怀瑾现象进行了讨论,并刊登了徐洪兴《世俗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
径——“南怀瑾现象”之我见》[1]等 10 篇文章,肯定了南怀瑾著述的学术思想水准和其对
中国大陆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当时的新闻报道也对南怀瑾将传统经典进行世俗化传
播持肯定态度,主张南怀瑾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生命力,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
南怀瑾在学术通俗化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一位真正的文化学者。姜义华认为
南怀瑾的写作是学术通俗化的一种成功尝试:“对深奥繁杂的问题,能够明白晓畅地阐述
清楚,动人以情,晓人以理,不仅需要以学术思想转移人心世道的志向,而且需要博大精
深的学术功底。南怀瑾先生对儒、释、道三家之学都有很高的造诣。他对孔、孟之道,宋、
明理学,有独到的见解。对老子,对历代兵家与谋略学,别有会心。对唯识学,对禅学,
对密宗,有独步千古的参透。他以儒家之学入世救人,以道家之学拨乱反正,以释家之学
出世离尘,并使三家之学融合为一,这是南怀瑾先生能够得心应手地以学术的大众化推进
大众的学术化的基础。”[2]陶祝婉、沈潜撰文指出,之所以形成“南怀瑾热”,是因为南
怀瑾的著述适应道德人心疗救的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了必要的现代化、世俗化、
大众化的调整、转换[3]。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传承发扬孔子“无处不可以为教,亦无
时不可以为教”的教育精神,阐发儒家思想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论语别裁》的批评
《论语别裁》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文字训诂错误和思想阐发两方面。《论语别裁》的批
评主要集中在文字训诂错误方面。有学者认为南先生对《论语》很多词语的原义理解错误,
如邵盈午专门撰文批驳南怀瑾“六经注我”,以为其《论语》诠释中不乏错逞私智望文生
义之处,诸如《八佾》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一句的解释,他认为南先生显
然昧于古人行文中的通假用法,将通“无”的“亡”理解为亡国的“亡”,有悖“古文”
的规范。[4]高振铎《〈论语别裁〉纠谬》等论著,也针对南怀瑾的经典诠释内容的错漏疏
失之处进行分析纠正和重新探究。学界中对南怀瑾的批评,也主要集中于他对字句的诠释
不够严谨方面,有失于“每下一义,泰山不移”的训诂精神[5]。在《论语》思想阐发方面,
有的学者批评南怀瑾否定《论语》历代注疏诠释和反对程朱理学化阐发使读者陷入浅入难
深出之弊。李零称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迂腐、陈腐、谬误、悖理,一应俱在”,只配
“文盲半文盲乡野村夫们看看”[6]。以上批评,苛责严斥,缺乏同情的了解,未免偏颇;
有的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足为训。
《论语别裁》一书确实有些字词解释失当,但瑕不掩瑜;经典诠释可以各圆其说,实
无可厚非。《论语别裁》一书旁征博引,会通三教,对民间普及传播传统经典《论语》和
传统文化精神贡献极大,而非误导民众。南怀瑾以其自身对世事和人生的感悟,开拓性地
将语录体文字的内在逻辑展示给读者,为学习《论语》提供了富有趣味的喜闻乐见路径,
读者热烈欢迎且收益匪浅,证明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传统传播尝试。此外,南怀
瑾在《论语》等经典诠释方面卓有成就,他的经典诠释方式和文章风格虽未必合乎现代学
科体制要求的标准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学术规范,但却能深入浅出、触类旁通、自成一家,
将古圣先贤思想和传统经典义理生动诙谐地传达给广大读者,大有功于中国传统经典和文
化精神在传统文化传承断层之后的慧命重续。

二、《论语别裁》的经典诠释方法
1.经史合参
在《论语别裁》中,南怀瑾充分运用了经史合参的诠释方法。南怀瑾自幼
深刻体悟经典文化精髓,把握经史传统,阐发经典的本义。他特别强调经文的
作用,以史证经,以经解经,在对经典进行注解时,将经文相互贯通,通过经
史阐明经典的原理。“古人对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法,有一句话叫‘经史合参’。
什么叫经呢?就是常道,就是永恒不变的大原则,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这
个原则是不会变动的。但不是我们能规定的它不准变动,而是它本身必然如此,
所以称为‘经’。而‘史’是记载这个原则之下的时代的变动、社会的变迁。
我们要懂得经,必须要懂得史。拿历史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来配合。这样研究
经史,才有意义。”[7]54-55
例如南怀瑾在解释“温、良、恭、俭、让”时,采用《礼记·经解》的内
容进行讲解。
《经解》篇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个地方,
看社会风气,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经解》篇接着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所谓诗的教育,
就是养成人的温柔敦厚。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个“温”字,就得注意孔
子所说诗教的精神。(现在我们不偏向于这方面,暂时只作一参考。)
“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
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以于五经,在《经解》中,只
用几个字,就将每一部书的精华思想予以表征。[7]35-36
温、良、恭、俭、让不仅是人格修养、人品熏陶的结果,还是诗书礼易乐
春秋等经典教育的结果。除此之外,南怀瑾还用司马光、顾亭林的论断证明春
秋时期社会风气的变乱,在解释“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
之哉”一句时,则引用唐代宗和郭子仪的君臣相许,以为作为领导者要有“察
察之明”,又要宽容仁善[7]130。南怀瑾强调为学应当兼采众长,超越古今,使经
典充分发挥现实教化的作用。他在对经典进行诠释时频繁引证史事和经文,使
得经典更加丰富而有趣。
2.三教互释
儒、释、道三教互通构成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思想精神内核。南怀瑾的人
生经历与三教密不可分,三教构成了他的思想精神内核。他幼时接受私塾教育,
熟读四书五经,长于武术,二十余岁在四川潜心学习佛典,又拜袁焕仙为师,
修道参禅多有会心之处,三十三岁时,又前往西藏等地参访各派宗教,其间为
了修学,在峨眉山中闭关修行三年。此后的一段时间,南怀瑾以修行的姿态到
处寻师,中途不断吸取各家知识,逐渐形成对儒、释、道三家的见解。他的人
生经历与王阳明“为学三变”有所会通,“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
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8]。两人早年都曾沉溺
佛道,而最后归于儒学本位,形成以儒学为根基的道。他认为三教互相偷师,
随时代变易兴衰。从周代“易、礼为核心的天人思想”,到诸子百家争鸣时期
儒、道、墨特立独出,经历诸多朝代的调整产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儒家又
兼采各家之长。“元明以后,佛教与道教衰落,理学勃兴。理学以孔子的伦理
思想为核心,摄取了释、道的大量哲学思想、思维形式和修持方法,使三者密
切起来,难解难分。”[9]
在解释“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句时,南怀瑾认为宋明理学空谈性命之
学,只注重道德学养,而忽视了国家社稷,并将佛道视为异端。他特别提出:
“在孔子当时,没有佛家,也没有道家,在当时儒道不分家的。以儒、佛、道
三家的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心,是唐代以后的事。”[7]85 他认为,宋儒之
学实际上是吸收佛道二家的法门,“仁者核之心也”,仁便是道体的心空境界,
孔子所说的异端,是走特殊路子钻牛角尖的异端。
在南怀瑾看来,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正是儒释道的互相交汇融
合,造就了当今的中国文化。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还采用许多佛道的概念
语汇对字句进行解释,如“十世可知也”,南怀瑾则以为佛家的“三世”即是
儒家的“十世”,等于说千秋以后将来的世代[7]95。他还以释迦牟尼的拈花一笑
比拟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7]146,以佛家三十二法相中“不见顶相”解释颜
回的“仰之弥高”[7]343。以道家吕纯阳“浮名浮利浓于酒,醉得人间死不醒”
描述孔子“不为酒困”,用老子“上善若水”诠释“逝者如斯夫”,认为道如
流水之态,本质不变[7]354。
南怀瑾推崇傅大士之“三教合一”,认为三教互相偷师,随时代变易兴衰。
从周代“易、礼为核心的天人思想”,到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儒、道、墨特立独
出,经历诸多朝代的调整产生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儒家又兼采各家之长。在
《论语别裁》的诠释中,南怀瑾立足儒门,融摄三教,他整合多家学术思想,
儒、释、道互相参释,不落俗套,采攫各家精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自己
的精神信念,融入到著作的字字句句中。
3.经验实证
在《论语别裁》中,也体现了南怀瑾经验实证的鲜明诠释特色。《论语别
裁》切合当下人伦日用、社会实践的义理阐释,引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
趣和对儒释道经典的热爱,从而成为当代中国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普及
教育读物。
南怀瑾经历近现代几十年历史变迁,广涉政军商学,出入百家,结合中西,
人生经历富有传奇色彩,形成注重经验体用、实干实用的学术特色。作为温州
人,他深受永嘉学一脉影响,推崇道德与事功并重。南氏不仅具有广博的历史
文化知识,而且具有武术、禅定、养生等传统修炼工夫的实践经验。以儒家思
想为学问根基,强调日用即道、体用不二,亲切易懂,而道家养生、佛法修证
的亲身实证,又略具神秘主义色彩。他旅美三年,居港十六年,深入体悟中西
方文化差异,融合自己学习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的经验,关切同样身处巨大变迁
中的朋友们的经验教训,形成独特的生活智慧。因此他以人生体悟诠释、又以
生活经验检验学问实效的态度,三教经验参通,中学与西学的碰撞交融,从生
命科学、政治谋略等多领域进行学问探讨实证。他以出入诸家提炼出的生命智
慧对经典中的章句进行解释和修正,经常援引自己的几十年来的亲身经历或朋
友的切身体验作为例证,别开生面而又切中时弊。
在阐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时,南怀瑾用朋友
“养寇自重”的经历对道家的“无为而治”进行批驳,进而说明“为政以德”
的重要意义。
讲到这里,说一个笑话,当年抗战期间,有一个朋友在一个行政督察专员
公署当保安副司令,他差不多天天都在外面剿匪,我问他:“你们地方上哪来
这么多土匪?”他怪我一天到晚留心天下大事,连鹅毛扇都不去拿,不会当军
师。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如果把土匪都剿完了,我们怎么办?”
我说你们原来是这样干的。他说:“不是我们要这样干,是邻县要这样干,把
土匪赶来赶去,剿的次数多,功劳多,他们要这样干,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呢?”也有人说刘备是曹操培养出来的,假如他不培养一个刘备,就不能挟天
子以令诸侯了。[7]54
为政以德并不是刻板的政治,而是孔子灵活的政治道德的体现,社会政治
的变迁,时代的变动,唯有内心有道的情况,才可以使表现在外的行为无懈可
击,以中心的作风道德的感化来从事政治,才可以巧妙地运用政治。
南怀瑾以自身或朋友亲生经历来阐发《论语》的地方比比皆是。如在解释
子张问陈文子仁时,南怀瑾则引用朋友坐牢后感慨世态炎凉之事,解释陈文子
并没有仁的观念,因此也谈不上仁的修养[7]187。在诠释“见与师齐”时,以自
己漂泊半生的亲身经历鼓励青年学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建立稳固的精
神文化根基[7]346。

三、孔子思想阐发
1.尊师重道
南怀瑾认为孔子的《论语》是一部“教育”之书,其精髓在于尊师重道,
强调师道尊严对文化传承、道德教育与领导社会的重要作用。“千秋万代的事
业,要影响得悠久而博大,不在于权力,而在于文化与教育。”[7]237 在教育中,
师道对是整个“天地君亲师”道德伦理秩序的体现,也是领导者的必备素养。
南怀瑾尊师崇道,他认为“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道尊严,涵养了中国教育
的正气和骨气,也包含着充分的长幼之间、臣属之间的道德伦理秩序。他以孔
子的师道作为一个合格施教者的不二标准,又将师道扩展开来,认为施教者同
时也是合格的政治领袖。由此而言,师道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和政治秩序
具有重要作用。
南怀瑾认为,于弟子而言,孔子不止是老师,还是领导者,了解他们的个
性特点和能力,观察每个弟子的为人处世,帮助学生反躬自省,从而推动学生
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职分和位置[7]74。而对于一般弟子,只要能够将心中的
“仁”念应用于日常社会,就是“师道”的发挥。

现在,孔子告诉我们说,这个学生“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出则
弟”,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弟呢?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
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弟字的意义。“谨而信”
……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世而信
——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
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
其他人的友爱。理论上讲起来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师
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7]27
再进一步,南怀瑾认为“天地君亲师”一以贯之,君道、臣道、师道三道
合一,其中的秩序就是“师道”,正是这一精神的渗透发挥,才形成了尊师重
道的观念。
谈到过去的道,在人文世界的道中,就有这三道:一个是“君道”,讲究
如何领导,如何当家长,如何当国家的领袖,乃至如何当一个班长,这都是
“君道”。其次是“臣道”,就是说我们怎样做一个忠实的部下,怎样帮助人
完成一件事。再其次“师道”。中国过去文化中,这三道是合一的,所谓作之
君、作之亲、作之师。换句话说,那时的教育、行政、司法和教化(教育与教
化,应该有其不同的意义,我们将来再讨论。)集于一身。那么师道的精神就
形成了中国人尊师重道的观念。[7]25
忠臣相对于君主,履践臣道就是学生遵守师道,学生对师长也要行劝诫谏
言之责。对于他所管辖的百姓,镇守一方之臣则是“师道”,行管理教化之责,
引导人民向善。“领导者应当‘使民如承大祭’。这个“民”就是群众。“现
代而言,是指对于一般老百姓,对群众社会的领导,为大家做事的时候,要负
起责任,担负这个责任的态度,要‘如承大祭’一般。”[7]425
南怀瑾不仅将孔子视为宗师,还认为他是合格的领导者和“君主”,为后
世“师道”提供了范本。他认为师道不仅在师生关系中产生作用,也是师者修
养和学识的体现,师者修道修业,教学相长。“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南怀
瑾以“功成、名遂、身退”作为道德修养完备的最高阶段,师者明进退,为师
能够在道德上进行示范,作为领导者则可以通过政事教化民众。教育是为政治
体制服务的,领导者应当学问深厚、德行良好,能够引导社会思想和道德的方
向,君子立身处世的原则,在政事上得到应用会使文化和教育得到发展。
“中国文化,也就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所传承的
文化的总称。”[7]287 南怀瑾主张对民族文化抱有坚定的态度,在南怀瑾对《论
语》的诠释中,时时处处都在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而尊师重道中所包含的
人文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血脉。
人文文化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在整个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
育的堤防崩溃是国家祸乱病态的根源[7]307,在政治混乱动荡的年代,与政治密
切相关联的教化是保存火种的关键。“第一,文化精神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
养承先启后的继起人才。第二,注意奖励后起之秀,导之使他发扬光
大。”[7]161 有了安定的社会基础,有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然后才能“世而
后仁”。南怀瑾将孔子的理想社会描述为一个礼治完备,文教昌盛的世界,冀
求中华民族经过近代的风霜洗礼后,更加重视文化与教育的作用,为当代社会
的文化繁荣打造坚实的基础。
南怀瑾诠释《论语》中的“尊师重道”,认为其中不仅有“师道”的精神,
还有“仁道”的发挥和扩充,更有人文精神贯穿其中。他在诠释中总结概括的
尊师重道思想,对当代教育具有深刻的警醒作用。
2.为政之道
《论语别裁》中认为,孔子并不谈假大空的政治哲学,也经常回避谈论具
体的政治事务,南怀瑾以人为本,从做人的人情世故这一基本点出发,探讨孔
子的“为政”之道,核心是孔子对人民的教导管理之法。“孔子所提的‘为
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7]51 在“为政”
中,士不仅要通达人情世故,还需要在政令中贯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人文
精神。
“为政”要靠道德良好的“士来实现”,士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
[7]302
“士”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也是具有政治能力的群体,能够将道德运
用于政治。
被选为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学习法令规章。士出来做官,执行任务做
公务员,就叫出仕。……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不可以不
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
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
件呢?因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7]302
南怀瑾认为,士德修养不是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独善其身,而且是为了
在政治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对士的要求中,他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的政治
意识.“为政”要求士承担责任,将自己的仁德和智慧传递给更多人。这样一来,
对士的学问和道德就有了更高要求,“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论从政或者做
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7]299
南怀瑾将孔子之“教”与“为政”解释为不可分割的关系。“子适卫,冉
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
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教化达到社会的思想进步,整个社会都在繁荣—
—富强——文教振兴的道路上行进,每个时代都是如此,唯有达到文教的兴盛,
才能够综合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实现孔子设想的理想社会。
南怀瑾将中国的所有哲学概括为“人的哲学”[7]43。人如何进行自身的道德
修养,如何将修养到完满阶段,如何将修养推广开来……简而言之,就是“做
人伦理的道德”。学问通达,个人修养到位,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就能够
合理处理社会事务。“政治的原则,就是‘正己而正人’,自己先求得端正,
然后方可正人。”[7]447 以自身的学养言行作为教化的范本,通达人情世故使得
政令顺利施行。
孔子所讲从政的经验,是他人情世故透彻到极点的体现[7]485。南怀瑾从孔
子的自述出发,认为孔子所讲“为政”的经验,是他几十年来经验和智慧的结
晶。在“为政”的过程中,学问和为人处世是不能分离的,只有学问不会应用,
就是书呆子。“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作人处
世。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作人做事的道理,这
个样子就叫作好学。”[7]45 处世也是学问的一部分,君子可以处世,懂得人性和
人情,就能够参与政治了。
人情世故是政治的核心,唯有明白“人情世故”这几个字的内涵,运用到
“为政”中,才能实现“安居乐业”这一政治最高理想。“为政的道理就是要
真正能多懂得人情世故。”[7]65“不管是为政或做事,是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世故’就
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故’就是事情,‘世故’就是世
界上这些事情,要懂得人,要懂得事,就叫做人情世故。”[7]65 只有懂得人情世
故,才能良好地平衡为政各方面的关系,顺畅通达的下达政令,使得社会各层
面井井有条,进而实现经济文化的繁荣。
3.义利之辨
南怀瑾为说明“君子”这一抽象代名词,将君子与小人对比。“中国文化
的所谓‘君子’,是与‘小人’对立的名称,等于是个符号。”[7]656“君子不
器”,其含义是真正的君子不应该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功用,而应该随时势变易,
坚守己道。亦如《周易·系辞》所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君子专注于道,而不关注自己是否成名或获得现实利益。但是,“君子
不器”,但不排斥君子首先是有用的器这个前提。
南先生认为在修身养性的同时掌握实用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也是非常重
要的。“我们把整部《论语》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讲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
作一个人。”[7]14“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
做事上去体会的。”[7]15 南先生认为出世入世,既有学养,又要求积极入世。他
推崇叶适所言:“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
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10]认
为读书是为了个人修养,也是为了能在社会中承担相应的具体社会事务和责任。
南怀瑾认为,利在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对追求正当利益的做法予以肯定。
追求富贵是人之常情,但要用正义的手段追求富贵,违背道义的事情不管有多
大的诱力都不能去做,要用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取正义之财。同时,南怀瑾
认为颜回的志向极为可贵,“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要在贫困的境界中固守节操,坚持自己的修养和志向,这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
气度和修养。南怀瑾将孔子的义利观概括为“见利思义”,并将之视为社会中
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他要求人“看见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多考虑一下义的方面。
义就是宜——看看这个利是不是合理、合情、合法”[7]503,当一个人面对利益
的诱惑时,首先要坚持德性和操守,在义与利之间找到平衡点。
南怀瑾生于温州乐清,深受永嘉学派影响。在《论语别裁》中,他提倡以
义为先,义利并举,不能因利害义。“不以事功取胜,以道德为先,才可胜残
止杀,化解人们彼此斗争、仇恨、残杀的心理。”[7]470 他肯定追求财富是人之
本性,但一定要先符合道德,符合社会秩序。因之,要超凡入圣,必须先缔造
一个德性修养较好的“中人”,这类人能够平衡好义利关系,以义为先,恰当
追求利益,才具备了进阶成为君子的条件。“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这两句话,是对自己作人做事的一个尺码,一个考验。”[7]500 知人论世,让一
个富贵之人保持不骄不馁是比较简单的事,然而要让一个处于贫困状态,甚至
连起码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人毫无怨言,这是很做到的。不以利益改易
本心,无论何时追求利益都不能违背人生道德价值,始终保持君子的修养和风
度,就能固守道义,“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非目的,我还是从
我所好,走我的路。”[7]255 他还批驳李斯、吴起等法家一脉,自身学养并没有
深厚就追求现实名利,“仁”道未成,是对政治的污浊。
南怀瑾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像南容一样,不仅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还
懂得进退之机,自保之法,君子善于审时度势。“不但有用世的才具,也擅于
自处之道。”[7]166 君子不为己谋求私利,而是普惠众生。“一个人广泛地博施
济众,要为整个人类谋福利事业。”[7]238“仁”应当是在道义范围内,使整个
社会得利,“儒家是讲保留适度的自私,慢慢扩充到为公。”[7]239 君子在完善
自身修养的同时追求圣王的境界,君子在追求“仁”的过程中是循序渐进的,
首先自重自养,然后博施、济众。

四、结 语
南怀瑾以经史合参、三教互释、经验实证的方法诠释《论语》,并将经典
诠释应用于毕生各阶段多元化教育实践,以经典原著为载体,依托家庭、学校、
社会多位一体促进当代社会的人文教化,也极大推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
承、传播和践行。南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以“师道”为中心大力阐发孔子思
想贡献,他认为孔子的《论语》是一部“教育”之书,其精髓在于尊师重道,
强调师道尊严对文化传承、道德教育、领导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为政”中
要注重自身学养,君子要始终秉持人文文化的精神,为社会现实服务。为政是
教化的重要手段,为政者要从深厚学养出发,懂得人情世故,将诗、礼等学养
从自身修养出发,推及下僚民众;君子应当坚持义利统一,建德立功。
尽管《论语别裁》的传统文字训诂和个别词句解释在有些学者看来经不起
推敲而引发一些批评,但瑕不掩瑜,不能掩盖《论语》诠释和孔子思想阐发的
学术思想贡献,更不能动摇其在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南怀瑾本人及
其代表作《论语别裁》虽在学界不乏争议,但南怀瑾仍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传承
者和革新者。随着文化学术研究范式的转移、现代性反思研究的拓展、有识之
士学术研究的深化,南怀瑾及其《论语别裁》研究将会大放异彩,展现南怀瑾
仁者情怀、三教思想、精神境界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 徐洪兴.世俗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途径:“南怀瑾现象”之我见[J].复旦学报(社会科
学版),1996(3):43-44.
[2] 姜义华.学术的大众化与大众的学术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42.
[3] 陶祝婉,沈潜.“南怀瑾现象”综论[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
[4] 邵盈午.“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从南怀瑾的古文今译再论学术编辑的职能定位
[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5.
[5] 高振铎.《论语别裁》纠谬[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5):6.
[6]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41.
[7] 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精选集:第一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20.
[8]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三十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401.
[9] 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J].哲学研究,
1998(8):26.
[10]叶适.叶适集[M].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607-608.

[基金项目]
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2wsk488);南怀瑾书院项目“南怀瑾经典诠释与教育思
想研究”
[作者简介]
吴龙灿,温州大学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历史文献学及永嘉学派研究;
孙迎雪,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