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2020-21 年度聖嘉勒小學

四年級中文科模擬卷-1(21 年 6 月考試)-教師版

姓名: 時限:60 分鐘
日期:

試卷目錄
1 詞語填充 18 分
2 成語填充 12 分
3 重組句子 6分
4 標點符號 7分
5 改寫句子 8分
6 擴充句子 6分
7 句式寫作 6分
8 閱讀理解 37 分
總分: 100 分

除另外指明外,本卷每個錯別字扣 1 分,重錯不再扣。

(1) 詞語填充(18 分,每個 2 分。)


1 要投入硬幣,夾娃娃機才會啟動。

2 自從領取巨額獎金後,他搬進豪宅居住,生活很愜意。

3 妹妹說:「我告訴你一個祕密,你不要說出去啊!」

4 經理說:「如客人沒有指定,就隨便派一位服務員去接待吧。」

5 若不小心看管財物,賊人便會乘機偷竊。

6 叔叔得獎時說:「不是我演技精湛,而是那次男主角臨時辭演,我只好濫竽充數,充當
臨時演員。」
7 妹妹熱愛音樂,小小年紀已學懂了各種樂器。

8 一些奸商為了增加利潤,把劣質米混進優質米中發售。

9 弟弟拿着書本搖頭晃腦地讀,樣子很有趣。

1/7
(2) 成語填充(12 分,每個 2 分。)
1 真糟糕!街上行人川流不息,卻沒有一人來光顧,這店沒生意了!
2 這兒水源豐富,鎮上全是縱橫交錯的河道,甚有水鄉風味。
3 現今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今天推出的新款電話,不到一年便過時了。
4 春回大地,天氣暖和,萬物欣欣向榮。
5 來到郊外,對着美麗的大自然,令人心曠神怡。
6 這兒齊集世界各地美食,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

(3) 重組句子(6 分,每句 2 分。)


1 原有的/野生/飼養在/覓食/就會/籠裏/能力/失去/動物被/若/。/,
若野生動物被飼養在籠裏,就會失去原有的覓食能力。
2 警察的/人群中/逃過了/追捕/小偷/上班的/混入/。/,
小偷混入上班的人群中,逃過了警察的追捕。
3 的厄運/最終也/的雞鴨/被宰殺/農場裏/逃不過/。
農場裏的雞鴨最終也逃不過被宰殺的厄運。

(4) 標點符號(括號、書名號、引號視作一個標點,前後正確才給分)(7 分,每個 1 分。)


1 外國人受到吸血僵屍這本書影響,將蝙蝠視為邪惡的象徵。全世界只有

中國人,因為蝙蝠的「蝠」和幸福的「褔」字諧音,所以將牠視作吉祥

的動物呢!

(5) 改寫句子(8 分,每分題 2 分。)


例 爸爸吃了西瓜。
改寫:(1)爸爸把西瓜吃了。
(2)西瓜被爸爸吃了。
1 強壯的灰狼抓住了小兔。
(1)強壯的灰狼把小兔抓住了。
(2)小兔被強壯的灰狼抓住了。
2 頑皮的弟弟撞翻了水桶。
(1)頑皮的弟弟把水桶撞翻了。
(2)水桶被頑皮的弟弟撞翻了。

2/7
(6) 擴充句子(選取適當的比喻,把句子擴充為比喻句。) (6 分,每題 2 分。)
例 媽媽的手袋很重。
媽媽的手袋像石頭一樣重。
1 我坐在直昇機中俯視,街道上的行人很細小。
我坐在直昇機中俯視,街道上的行人就像螞蟻一樣細小。
2 街上的大樹為途人遮擋陽光。
街上的大樹像大傘一樣為途人遮擋陽光。
3 爸爸的心算速度很快。
爸爸的心算速度像跑車一樣快。

(7) 句式寫作(用提供的詞語造句) (6 分,每題 2 分。)


1 ……即使……仍……
弟弟即使感到疲累,仍堅持參加足球比賽。
2 ……要是……就……
要是我們下了決心,就一定可以完成這件事情。
3 ……無論……都……
無論我怎樣請求媽媽,她都不肯買玩具給我。

3/7
(8) 閱讀理解(37 分)
古代女英雄

提到古代的女英雄,大家會想起誰呢?也許,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代父從軍的花
木蘭。
花木蘭的英勇事跡,透過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木蘭辭》代代相傳至今。在北魏時
期,北方外族柔然不斷南下入侵,朝廷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打仗。花木蘭的父親
年紀老邁,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弟弟年紀又太小。所以,花木蘭決定女扮男裝,代
父從軍,一去就是十多年,直至敵軍退去,才從邊疆回到本國。皇帝因為她在戰事中立
下大功,不但赦免她假扮男子的欺君之罪,甚至打算任命她做官。然而,花木蘭只請求
皇帝讓自己返回家鄉,再次侍奉父母。由於花木蘭又勇敢又孝順,一直為後世稱頌。
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固然受人敬重,但也有甘願獻出一生幸福來換取兩族之間的
和平的女子,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功勞和犧牲精神同樣值得人敬佩。
西漢時,外族匈奴向漢朝請求「和親」,即娶漢人女子為妻,以保兩族和平,不再打
仗。漢元帝決定從皇宮裏面挑選一個宮女,將她嫁給匈奴王。可是,宮女們聽到要離鄉
背井,嫁到遠方,都十分不願意。這時,一個叫王昭君的宮女自願嫁給匈奴王,匈奴王
非常高興,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安寧。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千里迢迢到塞外去。做了匈奴王
的妻子後,王昭君不但勸他不要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自此以後,匈奴
與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匈奴王去世後,她又跟
從「胡俗」,再嫁給匈奴王的長子。雖然這跟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
發,顧及漢朝與匈奴的邦交而犧牲自己的幸福,也可稱得上為女英雄。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1 對方的想法不但沒有跟我方 抵觸 ,反而不謀而合。(2 分)
2 文中哪個詞語有路途極之遙遠的意思?(2 分)
千里迢迢
選擇題
3 花木蘭沒有答應皇帝的任命,主要原因是(2 分)
A.她不喜歡當官。
B.她擔心皇帝會懲罰她。
C.她希望能回家照顧父母。
D.她害怕要再次從軍打仗。
4 下列哪一項是匈奴王要娶王昭君的原因?(2 分)
A.他很喜歡美麗的王昭君。
B.他仗着匈奴兵力強欺壓漢朝。
C.他想將中原的文化帶到匈奴。
D.他將透過婚姻確保兩族和平。
5 下列哪一項不是作者認為王昭君令人敬佩的原因?(2 分)
A.她願意以死相勸匈奴王。
B.她自己甘願遠赴塞外。
C.她懂得為大局着想。
D.她為漢朝獻出了一生的幸福。

4/7
問答題
6 朝廷徵集男子打仗,為甚麼花木蘭會代父從軍?(2 分)
因為花木蘭的父親年紀老邁,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紀尚幼。

7 你認同作者在末段中指王昭君亦可稱女英雄嗎?為甚麼?(3 分)
(答案只供參考)
認同,因為她離鄉背井到別處長居,即使是男子也未必能做到,何況王昭君只是女子,
而且她甘願與外族人通婚,這在當時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只有勇氣可嘉的人才做得
到。

不認同,因為王昭君只是嫁作別人的妻子,不用上戰場去打仗,根本算不上是英雄。

5/7
孔子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貢和顏淵去遊覽。他們一行四人走到了一座山下,
孔子聽到了轟隆隆的響聲,就說:「山的那邊正在打雷和下雨呢,我們不要過去。」子
路說:「那不是雷雨聲,而是海浪拍岸的聲音。」由於孔子從未見過大海,於是他們就
爬到了山頂。看到了波瀾壯闊的大海,也看到了水天相接的美麗景色之後,他們都興奮
地大叫起來。後來,他們都覺得口渴了,於是顏淵就準備下山到海裏去裝些水來喝。
就在顏淵準備出發時,忽然大家都聽到身後傳來一陣譏諷的笑聲。他們回頭一看,
發現是一個漁夫家的孩子在笑。他們不禁問那個孩子在笑甚麼,孩子答道:「海水又
鹹,又澀,不能喝,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大夥兒都搖了搖頭。孩子把自己的水壺遞給
孔子,孔子喝完後,十分感謝那個孩子。
就在他們準備和孩子告別時,天空突然下起大雨。大家看着天空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時,孩子說:「請跟我來!」孩子帶着他們躲進了一個山洞。孔子站在洞口邊躲雨邊
看着海邊的風景,不禁詩興大發,吟出了兩句詩:「風吹海水千層浪,雨打沙灘萬點
坑。」
孔子的三個弟子都齊聲讚歎孔子的詩做得好,可是那孩子卻說:「千層浪、萬點
坑,你們數過嗎?」孔子細想了一下,贊同地朝孩子點了點頭。
雨停後,孩子回家去了,孔子一行人也離開了。
孔子當時已經是名揚天下的賢人,但是在一個孩子面前,他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錯
誤,並且勇於承認,這種精神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

從文中找出適當的詞語,填在下列句子的橫線上,使句子的意思完整。
1 遊客在導遊的引導下將這裏的美景一一 遊覽 了一遍。(2 分)
2 文中哪一個詞語形容人用尖刻的話指責或嘲笑對方某種表現?(2 分)
譏諷

6/7
選擇題
3 孔子把海浪拍岸的聲音當成了甚麼聲音?(2 分)
A.雷雨聲
B.火車的聲音
C.山洪暴發的聲音
D.流水的聲音
4 漁夫家的孩子為甚麼會嘲笑孔子和他的弟子?(2 分)
A.因為孔子和他的弟子爬到山頂去看大海。
B.因為孔子和他的弟子從沒有見過大海。
C.因為孔子和他的弟子不知道海水又鹹又澀,不能飲用。
D.因為孔子和他的弟子沒有水壺卻想喝水。
5 漁家的孩子是一個甚麼樣的人?(請選擇兩個答案)(4 分)
A.樸實率真
B.實事求是
C.自高自大
D.謙虛謹慎
E.誠實正直
6 漁家的孩子對孔子所吟的詩句有甚麼反應?(2 分)
A.他不明白詩句說甚麼。
B.他覺得詩句描述得十分生動。
C.他質疑詩句所形容的情景不符合事實。
D.他和孔子的弟子一起讚歎孔子所吟的詩句。
7 下列哪一項符合文章的內容?(2 分)
A.孔子和他的四個弟子一起去四處遊覽。
B.孔子和他的弟子沒有一個人見過大海,也都沒有聽過海浪的聲音。
C.孔子站在山頂,看到大海,就忍不住吟了一句詩。
D.面對突降的大雨,孔子和他的弟子手足無措,可是漁家的孩子卻經驗十足。

問答題
8 根據文章內容,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4 分)
孔子是一個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2 分),並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的人。(2 分)

9 孔子吟的詩句用了哪一種修辭手法?(2 分)
對偶。

7/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