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超外差接收机--统调、调机、维修》

原名:《Uebertragungsempfaenger , Gleichlauf-Abgleich-Reparatur 》
作者:Tucek/Irmler
出版:VEB Verlag Technik Berlin
(说明:此书的原著是捷克文,由 R.Fischer 翻译为德语,1961 年在东德的 VEB
柏林技术出版社出版。国内的某研究所购入后被注销,本人 1964 年在东单旧书
店所买)

本书目录:

引论
幅度调制 p.15
频率调制 p.18
电波传播和接收要素 p.26
UKW-FM 对 AM 广播的优缺点 p.28
相同或相邻频发射时,同时接收的场强差别 p.28
带宽要求、优值、接收机和天线的 aufwand p.29
传输质量 p.29
电阻噪声 p.30
回路噪声 p.30
电子管噪声 p.31
小结 p.32

(第一部分) 接收机问题
1. 接收机引论 p.33
1.1 直接接收机 p.33
1.2 外差接收机 p.34
2. 广播接收机的特性 p.35
2.1 波段 p.36
2.2 电子管数量、电子管功能和回路 p.37
2.3 灵敏度 p.37
2.4 选择性(分离锐度 trennschaft)和带宽 p.38
2.5 低频输出功率 p.39
2.6 失真 p.39
2.7 低频频响 p.39
2.8 功耗 p.39
3. AM 外差接收机 p.40
3.1 外差接收机的数据 p.42
3.11 AM 中型机 p.42
3.12 AM 大型机 p.43
3.2 中型机的说明 p.43
3.3 大型机的说明 p.46
4. FM 外差接收机 p.48
4.1 输入电路 p.49
4.11 超短波混频级 p.51
4.12 超短波前级 p.55
4.13 一个超短波输入电路的说明 p.58
4.2 FM 中频放大器 p.59
4.21 带宽与选择性 p.60
4.22 相位失真 p.60
4.23 栅极-阳极电容的反作用 p.61
4.24 中频的中和 p.62
4.25 限幅 p.65
4.3 FM 解调器 p.66
4.31 鉴相器(Riegger 电路) p.67
4.32 比例检波器 p.68
4.33 九极管(enneoden)解调器 p.71
5. AM 与 FM 外差接收机 p.72
5.1 一般要求 p.72
5.2 一部 AM-FM 收音机的说明 p.74
6. 外差接收机的统调(单旋钮调谐) p.76
6.1 通过微调元件不同的 L 或 C 实现在输入回路和振荡回路的统调 p.82
6.2 通过机械变换实现在输入回路和振荡回路的统调 p.83
6.3 三点统调的电路 p.86
6.4 四点统调的本振电路 p.95
6.5 五点统调的本振电路 p.100
6.6 五点及更多点统调的本振电路 p.106
6.7 同时改变电感和电容的统调 p.108
6.8 超短波接收机的统调 p.109
7. 振荡频率的选择 p.112
8. 中频频率的选择 p.115
9. 超外差接收机的干扰 p.120
10. 统调的计算(三点式统调) p.125
10.1 三点统调的计算问题 p.127
10.2 统调频率的调谐 p.133
10.3 在相互统调频率上的三点统调元件的计算 p.141
10.31 按照麦克纳米-菲利普方法计算本振回路电容 Cs 和 Cpo 的列线图
计算方法 p.144
10.32 本振回路电容 Cs 和 Cpo 的计算方法 p.156
10.4 按 Frans 的统调问题的图算结果 p.159
10.5 电容调谐时,不同电路变化对统调的影响 p.184
10.51 天线耦合的影响 p.184
10.52 输入带通滤波器的影响 p.187
10.53 中频阻塞回路对统调的影响 p.188
10.54 本振回路接地对电路元件的变化 p.193
10.55 振荡线圈与底板的串联电容 p.195
10.56 输入回路和本振回路可变电容容量的差别 p.195
10.6 电感调谐的三点统调 p.197
10.61 电感调谐的输入回路 p.197
10.62 电感调谐的本振回路 p.198
11. 电感量与电容量的补偿(Abgleich) p.199
11.1 电感量的补偿 p.200
11.11 通过绕组退线的补偿 p.200
11.12 通过绕组移位的补偿 p.201
11.13 通过绕组分隔的补偿 p.202
11.14 通过半圈弯曲的补偿 p.202
11.15 通过短线的补偿 p.203
11.16 通过短路绕组的补偿 p.203
11.17 通过高频磁芯的补偿 p.205
11.18 补偿的帮助方法 p.206
11.2 电容量的补偿 p.206
11.21 由陶瓷电容或云母电容器的补偿 p.206
11.22 直线微调电容器 p.207
11.23 微调电容器 p.207
11.24 用旋转电容器的补偿 p.209

(第二部分) 外差接收机调机、控制和测量的仪器
12. 一个完整企业的设备例子 p.210
12.1 通用变压器 p.211
12.2 天线选择器 p.211
12.3 混合放大器 p.212
12.4 中频发生器 p.212
12.5 高频发生器 p.215
13. 维修车间设备的例子 p.216
14. 实验室设备的例子 p.216
15. 工作台的特殊性 p.217
15.1 音频发生器 p.218
15.2 检验与测试发生器 p.220
15.3 天线仿真(Antennennachbildunfen) p.226
15.4 输出功率测量仪 p.227
15.5 失真系数测量电桥 p.227
16. 实现工作台的例子 p.228
16.1 总装企业的维修工作台 p.229
16.2 维修车间的工位 p.230
16.3 实验室的工位 p.232
17. 维修工作台的测量机检验仪器 p.232
17.01 直流电压 750 伏的电子管电压表 p.233
17.02 低频电子管电压表,20Hz-20kHz,量程 30 微伏到 300 伏 p.234
17.03 通用电子管电压表,直流至 100MHz 交流,带测量电流和电阻的附件
p.238
17.04 信号跟随器 p.240
17.05 电感、电容和频率基准的通用测试仪 p.240
17.06 频率计 p.243
17.07 带 T 型电桥的音频信号发生器 p.245
17.08 带相位电路的音频信号发生器 p.245
17.09 高频信号发生器 p.247
17.10 多谐振荡器 p.249
18. 最重要的测量仪器的说明 p.251
18.1 电压和电流测量仪器 p.253
18.2 R-,L-,C-,Z-,Q-值测量的仪器 p.259
18.3 交流电源 p.268
18.4 寻找频率的仪器 p.279
18.5 标准件和附件 p.286

(第三部分) 外差收音机的调整和检验
19. 预检和调整 p.291
19.1 部件的预检 p.291
19.2 完成过程中的检查 p.293
19.3 中频放大器(AM)的调整 p.298
19.31 用固定频率的调整 p.298
19.32 用扫频发射机的调整 p.301
19.33 用中频放大器晶体滤波器调整外差接收机的提示 p.303
19.4 长、中短波高频回路的调整 p.307
19.41 简单调整到最高灵敏度 p.309
19.42 按差拍方法的调整 p.310
19.5 (FM)中频放大器的调整 p.315
19.51 扫频方法 p.316
19.52 固定频率方法 p.319
19.6 解调器的调整 p.320
19.61 Flank 解调器的调整 p.320
19.62 九极管(相位整流器)解调器的调整 p.321
19.63 相位鉴频器的调整 p.322
19.64 比例检波器的调整 p.322
19.7 超短波输入部分的调整 p.323
19.8 阻塞回路和吸收回路的调整 p.326
20. 完工及维修后的测量和检验 p.326
20.1 成品检验 p.327
20.2 收货检验 p.329
20.3 顾客检验 p.330
20.4 抽检 p.330
21. 型号验收(Typenpruefung) p.330
21.1 一般性提示 p.330
21.2 电源部分的测试 p.331
21.3 低频部分的测试 p.332
21.31 电气频响 p.332
21.32 声学频响和方向性 p.334
21.33 低频灵敏度 p.336
21.34 干扰电压 p.337
21.35 噪声电压 p.338
21.36 交流噪声电压 p339.
21.37 失真系数和输出功率 p.339
21.38 互调失真 p.340
21.4 中频部分的测试 p.342
21.41 中频选择性曲线 p.342
21.42 中频带宽 p.344
21.43 中频选择性 p.344
21.44 中频对称性 p.345
21.45 中频灵敏度 p.345
21.5 高频部分的测试 p.346
21.501 限制噪声的灵敏度 p.348
21.502 信噪比 p.350
21.503 静态限制 p.352
21.504 动态限制 p.352
21.505 高频选择性(双信号方法) p.353
21.506 同频干扰特性 p.356
21.507 邻频干扰特性 p.357
21.508 中频干扰特性 p.358
21.509 镜像干扰特性 p.359
21.5010 经过高频后的低频频率响应 p.360
21.5011 自动增益调节 p.361
21.5012 频率稳定性 p.362
21.5013 抗麦克风效应 p.366
21.5014 意外的自调节 p.366
21.6 针对来自电源高频干扰的灵敏度 p.367
21.7 经由天线的高频干扰辐射 p.367
21.8 经由电源的高频干扰辐射 p.368
21.9 其它测量 p.368
21.91 统调误差 p.368
21.92 振荡器起伏电压 p.370

(第四部分) 修理的通过
22. 收音机修理车间 p.372
22.1 接收机卡片 p.374
22.2 维修卡 p.376
22.3 标准电子管 p.378
22.4 测试仪器的 p.378
23.故障寻找 p.379
23.1 丢失电路图的超外差接收机的统调 p.380
23.2 维修后接收机的验收 p.381
附录
1 电阻和电容器 p.383
2 某些材料 p.394
3 以分贝表示的功率、电压、电流关系 p.395
4 电源变压器计算图 p.397

参考资料 p.400

------------------------------------------

感悟:
1. 民用接收机无需太精确,比如波段内的灵敏度不一致、信号可能的失真等等
问题,而专业书里会分析,(天线)输入电路的不同类型(电容耦合还是电
感耦合)带来传输性能的不同。
2. 在统调问题上,民用机是能统调多少算多少,而欧洲人却很认真,这本书就
是例子。
3. 国内好像还没有人专门计算过统调误差的问题。
4. 集成(IC)化以后的统调是怎么考虑的?特别是不用可变电容器而用频率合
成技术的,不用统调了吗?
5. 接收信号的类型是否包括 a.声音
b.图像
c.数据(电报)
d.数字信号,把上面全包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