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單元三 情隨物遷
周敦頤《愛蓮說》

姓名: 日期:
班別: ( )
(見《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中二上第 3.7頁)

【詞句語譯】
1. 解釋以下句子中附着重號的字詞。
(1) 亭亭淨植。(第 1 段) 植:

(2) 陶後鮮有聞。(第 2 段) 鮮:

2. 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第 1 段)

(2)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第 2 段)

【篇章探究】
1. 本文題為《愛蓮說》,為甚麼作者在文首要先提及「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第
1 段)?

2. 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塗滿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
案)
錯誤 無從
正確 判斷

(1) 從「同予者何人?」(第 2 段)一句,反映出作者渴望遠 ○ ○ ○


離俗世。

第1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2) 作者認為世人多愛追求榮華富貴。 ○ ○ ○

(3) 作者藉描述蓮花的特點,帶出他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 ○ ○

3. 以下句子中附着重號的字詞,表達了作者的甚麼感情?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第 1 段)。
‧‧

4. 根據本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蓮花有甚麼特點?這與君子的哪些品格相關?試完成下表。

蓮花的特點 君子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 ①出身於惡劣的環境,也不會 。

濯清漣而不妖 ②不會對權貴 ,會潔身自愛。

③ 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④堅守原則,不會攀附 。

香遠益清 ⑤品格高尚, 。

亭亭淨植 ⑥

⑦ 端莊嚴正,受人敬重,不可侮辱。

(2) 承上題,作者藉蓮花和君子品格的關係,抒發了甚麼情感?

5. 本文提及了蓮花、菊花和牡丹。哪一種花屬於主體?哪兩種屬於襯托的客體?客體與主
體有甚麼相反或近似的特徵?這是屬於正襯還是反襯?試完成下圖。

第2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6. 根據本文內容,概述每個段落的內容大意。

段落 內容大意

(1) 作者提出 、 和蓮花三種花,並細緻地描寫蓮 花的


第1段
和 ,藉此說明 。

(2) 作者以 喻人,慨歎世上喜愛蓮花的人少,喜愛


第2段 的人多,藉此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進階思考】
1. 作者在文中三次以菊花、牡丹和蓮花作襯托,各有甚麼作用?
菊花 牡丹 蓮花 作用

第 (1)
陶淵明獨 世人甚愛
一 予獨愛蓮 🡺
愛菊 牡丹

第 (2)
花之隱逸 花之富貴 花之君子
二 🡺
者也 者也 者也

第 (3)
陶後鮮 宜乎眾 同予者
三 🡺
有聞 矣! 何人?

第3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2. 根據本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菊花、牡丹和蓮花分別代表人的哪三種處世態度?

(2) 你認同哪一種處世態度?說說你的原因。

【比較閱讀】
閱讀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1. 根據引文,竹子有甚麼特徵?
① 姿態筆直 ② 具實用價值

第4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③ 謙卑而敦厚 ④ 葉尖而常青
A ①② A B C
D
B ①④ ○ ○ ○
○ C ②③
D ③④
2. 根據引文和《愛蓮說》,回答以下問題。
(1) 蓮與竹有甚麼相似的地方?

(2) 承上題,這象徵了人的哪些品格特點?

【課文賞析】

第5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單元三 情隨物遷
周敦頤《愛蓮說》
參考答案
(見《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中二上第 3.7頁)

【詞句語譯】
1. 解釋以下句子中附着重號的字詞。
(1) 亭亭淨植。(第 1 段) 植: 直立╱挺立╱挺


(2) 陶後鮮有聞。(第 2 段) 鮮: 很少

2. 根據文意,把以下句子譯為白話文。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第 1 段)
我只喜愛蓮花,它從水中的污泥長出卻不受污染。
(2)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第 2 段)
喜愛蓮花的人,和我相同的還有誰?

【篇章探究】
1. 本文題為《愛蓮說》,為甚麼作者在文首要先提及「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第
1 段)?
作者先說明每個人對花朵都有不同的感受,為下文寫自己獨愛蓮花作鋪墊。

2. 根據本文內容,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塗滿相應的圓圈。(每題限選一個答
案)。
錯誤 無從
判斷
正確

第6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1) 從「同予者何人?」(第 2 段)一句,反映出作者渴望 ○ ● ○


遠離俗世。

(2) 作者認為世人多愛追求榮華富貴。 ● ○ ○

(3) 作者藉描述蓮花的特點,帶出他對高尚品格的推崇。 ● ○ ○
2.(1) 錯誤:這一問句並非說作者渴望遠離俗世,而是作者感歎世人不懂欣賞蓮花潔身
自愛的高尚品格,故陳述錯誤。
2.(2) 正確:牡丹象徵富貴,從「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可見,作者認為很多人
喜愛牡丹,代表世人都愛追求榮華富貴,故陳述正確。
2.(3) 正確:本文借物喻人,以蓮花的特性代表人的高尚品格。作者多次指自己喜愛蓮
花,其實是推崇它所象徵的品格特點,故陳述正確。
3. 以下句子中附着重號的字詞,表達了作者的甚麼感情?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第 1 段)。
‧‧

「獨愛」一詞反映作者對於蓮花的情有獨鍾,以及他欣賞蓮花從污泥長出卻不受污染。

4. 根據本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蓮花有甚麼特點?這與君子的哪些品格相關?試完成下表。
蓮花的特點 君子的品格

出淤泥而不染 ①出身於惡劣的環境,也不會 同流合污 。

濯清漣而不妖 ②不會對權貴 阿諛奉承 ,會潔身自愛。

③ 中通外直 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④ 堅守原則,不會攀附 權勢 。

香遠益清 ⑤ 品格高尚, 名聲遠播 。

亭亭淨植 ⑥ 卓然獨立,堅守節操。

⑦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端莊嚴正,受人敬重,不可侮辱。

(2) 承上題,作者藉蓮花和君子品格的關係,抒發了甚麼情感?
作者藉此抒發了他對君子品格修養的欣賞與崇敬之情。

第7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5. 本文提及了蓮花、菊花和牡丹。哪一種花屬於主體?哪兩種屬於襯托的客體?客體與主
體有甚麼相反或近似的特徵?這是屬於正襯還是反襯?試完成下圖。

6. 根據本文內容,概述每個段落的內容大意。
段落 內容大意

(1) 作者提出 菊花 、 牡丹 和蓮花三種花,並細緻地描寫蓮花


第1段
的 形態 和 特質 ,藉此說明 自己喜愛蓮花的原因 。

(2) 作者以 花 喻人,慨歎世上喜愛蓮花的人少,喜愛 牡丹 的人多,


第2段 藉此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不愛追名逐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進階思考】
1. 作者在文中三次以菊花、牡丹和蓮花作襯托,各有甚麼作用?
菊花 牡丹 蓮花 作用


(1) 作者表明只愛蓮
一 陶淵明獨 世人甚愛 🡺
予獨愛蓮 花,以示他的喜
愛菊 牡丹
次 好與眾不同。


(2) 顯示蓮花的品格
二 花之隱逸 花之富貴 花之君子 🡺 比菊花和牡丹高
者也 者也 者也
次 尚。


(3) 慨歎品格清高的
三 陶後鮮 宜乎眾 同予者 🡺 人少,貪戀富貴
有聞 矣! 何人?
次 的人多。

第8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2. 根據本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菊花、牡丹和蓮花分別代表人的哪三種處世態度?
菊花代表遠離俗世的處世態度;牡丹代表在俗世中隨波逐流的處世態度;蓮花代表能
在俗世中保持高尚情操的處世態度。

(2) 你認同哪一種處世態度?說說你的原因。
遠離俗世:可以獨善其身,避免自己受世俗的事煩擾。╱隨波逐流:待人處世,沒
有必要與別不同,只有順應當前環境行事,才能在俗世中生存。╱在俗世中保持高
尚的情操:遠離俗世只是逃避,應該要在俗世中保持真我,才是積極的處世態度。
(答案僅供參考,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第9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比較閱讀】
閱讀以下引文,然後回答問題。

1. 根據引文,竹子有甚麼特徵?
① 姿態筆直 ② 具實用價值
③ 謙卑而敦厚 ④ 葉尖而常青
A ①② A B
C D
B ①④ ○ ●

○○ C ②③

D ③④
引文中沒有提及竹子的實用價值,亦沒有說竹具有謙卑而敦厚的特徵,故選項②、③錯誤。
作者寫竹「竿竿挺直」,故選項①正確。又指竹的葉像鳥兒「小小尖尖的喙上,銜的是永恆
的春天」,是指竹葉尖而青綠,故選項④正確。因此,答案選項是B。

2. 根據引文和《愛蓮說》,回答以下問題。
(1) 蓮與竹有甚麼相似的地方?
蓮與竹都是姿態筆直的,蓮是「亭亭淨植」,而竹是「竿竿挺直」;兩者也能夠對
抗惡劣的環境,固守節操,蓮是「出淤泥而不染」,而竹面對無情的風雨「表現出

第10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課本練習 配合中二單元三閱讀1講讀使用

卓越、勁拔、一股強韌無比的生命力量」。
(2) 承上題,這象徵了人的哪些品格特點?
象徵了人們的正直品格,即使面對惡劣環境亦可以堅守原則和節操。

【課文賞析】

第11頁,共11頁
《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 © 2016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