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HEXACO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與效度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7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2023 年,第十一卷第二期,106-132 頁

評估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與效度

蔡珊妮 1、許建中 2*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碩士生
2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 助理教授

摘要
本研究旨在評估 HEXACO 人格量表之跨文化適用性的品質和效益。研究者透過
文獻分析法,檢索了 460 篇相關文獻,最後篩選出 10 篇不同語言的信效度研究
進行分析。結果發現,HEXACO 量表在不同國家應用時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信度(.64 至 .92),儘管因測驗長度不同而有些許起伏。HEXACO 六因素結構
通過探索性因素分析獲得支持,解釋變異量落在 44.1%至 58.4%之間。各因素間
具區辨效度,與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嚴謹性、開放性及友善性具中高相關。值
得注意的是,HEXACO 獨特的第六因素「誠實–謙遜」捕捉大五人格模型未包含
的面向。綜合而言,HEXACO 量表具跨文化適用性,但部分譯本題目需要再修
正;在四個版本中,可優先考量使用 HEXACO-PI-R 和 HEXACO-100;建議國內
諮商實務工作者使用 HEXACO 量表針對求助個案進行評估,做為個案概念化及
諮商介入之依據;未來亦可持續針對華人進行探究,做為跨文化人格理論與華人
本土化人格理論之對話橋樑。

關鍵字:HEXACO 性格模式、六因素人格模型、誠實–謙遜特質。

* 本 文 通 訊 作 者 : 許 建 中 ; 通 訊 方 式 : 臺 中 市 西 區 民 生 路 140 號 , email:
danishsu@mail.ntcu.edu.tw。
DOI:10.53106/2304781X2023111102004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07

緒論

科學知識的產出是隨著時代演變無止盡的進程,世界上沒有所謂完美的科學
知識,研究學者只能透過專家認同的典範對其驗證,推翻或持續地修正,並精煉
更接近真理的知識,以最經典由哥白尼等人提出的「地動說」推翻古希臘的「地
平說」便可說明。相較於探討自然界運作的硬科學,社會科學則是以人所建立的
社會為中心,可延伸許多面向,進一步探究各種結構型態在其中的種種現象,而
心理學即是特別聚焦於以「人」為主體深入探究,了解其心理現象、歷程及行為
等;然而,如何以具有科學根據的方式來了解「人」是重要的。
人格心理學在心理學領域中不乏被討論及實務運用,人的樣態可呈現百百
種,而研究學者嘗試以合乎科學邏輯、較精準的方式對人格進行了解,進而可解
釋及預測人的行為。人格特質是個體形成「自我概念」的元素之一,也是個體將
自我客體化,並藉此在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上,透過與外界環境他人建立關係
及互動,對自身形成一個完整單位的感知(Campbell et al., 1996; Rosenberg et al.,
1989) 。
關於人格特質的理解與建構,以 Costa 和 McCrae(1992)透過詞彙假說與心
理計量發展出的五大因素人格模式(Five Factor Model, FFM)最廣為人知,這五
大因素分別為外向性、經驗開放性、親和性、嚴謹性、神經質,後續亦有許多人
格研究是基於 FFM 的基礎進行相關議題的探討。而針對 FFM 進行評估的測驗工
具,尤以新人格量表修訂版(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 NEO-PI-R)
最廣為現今使用,NEO-PI-R 量表前身是 Robert McCrae 和 Paul Costa 於 1970 年
所建立的 NEO-PI 量表,後續研究者則再從 NEO-PI-R 從中萃取出 60 個題項發
展成短版的 NEO-FFI(Groth-Marnat & Wright, 2016/2019)。
在實務應用上,Miller(1991)發現不同程度的人格特質會影響其治療關係、
工作意願及歷程,例如高外向性個案表現多話、善於表達、較適合低結構性治療
形式,高嚴謹性個案期待從治療工作獲益而相對認真投入,又或者低友善性個案
具較敵意與多疑之特性,以致於難以建立良好信任的治療關係,進而影響工作成
效。近期相關研究也顯示,不同的人格特質與心理治療成效差異有關,初期透過
評估個案的人格特質,有助於個案概念化並提供更適切的治療計畫,以利排除潛
在的阻礙(Bucher et al., 2019)。
儘管以 FFM 為基礎的人格結構模式獲得眾多研究的支持與應用,但 FFM 的
架構建立源自於以北美英語為主的人格結構詞彙研究,針對其五大人格結構之跨
文化適用性的質疑與挑戰亦是不少。例如,Cheung 等人(1996)以香港人及中國
人為對象,發展了多向度的中國人個性量表(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CPAI),針對量表中的 22 個人格向度,透過因素分析歸納出華人人格
四大特質,而其中的華人傳統(Chinese Tradition)因子特別指出華人遵循和諧、
人情、節儉等特質,此一因子正是 FFM 未能涵蓋的人格特質(宋維真等人,1996) 。
而 Church 等人(1998)以菲律賓大學生為對象,納入正負性詞彙特質概念發展
108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人格自我評量問卷,並透過因素分析歸納提出七大人格特質模式,強調菲律賓文
化下的人格特質結構。此外,楊國樞(1999)在系列性的研究中,選取臺灣與中
國大陸華人常使用的性格相關形容詞,經由意義、熟悉、社會讚許、西方化四個
向度進行刪減,編製華人性格自評量表,再以臺灣及中國大陸的大學生與社會人
士為對象,最後透過因素分析獲七個華人基本性格特質,其中, 「精明幹練-愚鈍
懦弱」 、「善良仁慈-狡詐卑鄙」 、
「淡泊知足-功利虛榮」三個人格特質則為華人所
獨有的。
然而,無論是 Cheung 等人(1996)的華人人格四大特質、Church 等人(1998)
的七大人格、楊國樞(1999)的七個華人基本性格特質,皆是以單一語言、文化
為主體,對於使用該語言或身處該文化的人具有特定之意義性,但若放在全球化
或跨文化框架之下,反而可能有其侷限性。為了能夠達到人格結構的「文化普同
性(cultural universality)」目標,在基本詞彙假說(fundamental lexical hypothesis)
的前提下,若能同時涵蓋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格描述詞彙,將有助於以跨文
化的角度來瞭解人格的樣態。爰此,基於不同語言與文化的人格結構詞彙研究結
果指出,人格結構可以被歸納成六種,而這六種人格結構正是 HEXACO 人格結
構模式,這也意涵著較具有跨文化適用性。此外,HEXACO 人格結構模式,特
別是其中的「誠實–謙遜」因素,使其不但能夠涵蓋原本 FFM 對人格內涵的看法,
而且能夠拓展至人類的反社會或自利行為之解釋(Ashton & Lee, 2007, 2008;
Ashton et al., 2010)
。是故,瞭解 HEXACO 人格模式及其測量工具有其重要性及
意義。本研究以 HEXACO 人格模式為基礎,透過文獻分析,進一步去探討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並依據分析結果對諮商實務工作應用提出
建議。

一、大五人格特質理論模型與量表內涵

現今心理學家對人格特質並未有一致的定義,人格理論發展可為許多觀點進
而產生不同分支,如精神分析、社會學習、特質因素、生物學等,因人格理論內
容廣泛,以特質觀點發展人格理論的主要代表學者有 Allport、Cattell、Eysenck、
Costa 與 McCrae 等,其假定人格是由持續性的特質所組成,而人格個別差異是
因在特質展現程度有所不同,且該個人因持有的特質會跨時序、情境具相當一致
性的認知、情緒及行為反應(Schultz & Schultz, 2016/2017)。相較於其他人格發
展觀點,特質論取向主要是基於對於人的狀態傾向等加以描述進而形塑其人格,
而個人持有的特質由個體內與生俱來長期的特性及氣質,並不強調行為背後的動
機。
早期特質人格論的主要三大進程代表依序為 Allport 的「特質論」 、Eysenck
的「P–E–N 人格模式」以及 Cattell 的「十六種人格因素」 。Allport 以個案研究方
法進而分析歸納出人的代表性特質,且再區分為最典型的「首要特質」 、個體重
要且獨特的「中心特質」 、少數情境下才會展現的「次要特質」 ,除了受環境影響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09

外 Allport 也 以 神 經 心 理 觀 點 認 為 特 質 是 具 遺 傳 性 的 ( Schultz & Schultz,


2016/2017) 。再則,Eysenck 的「P–E–N 人格模式」將人格特質分為三大向度各
為「外傾性」 、「神經質」 、「精神質」且亦納入生物生理觀點,是運用多次的人格
測驗與因素分析建構,過去發展的「Eysenck 人格問卷」 (Grayson, 1986)也廣受
40 個國家轉譯使用(Schultz & Schultz, 2016/2017) 。而 Raymond Cattell 則是透過
生活紀錄、訪談問卷、客觀測驗等資料蒐集,進而透過因素分析歸納並提出十六
種人格特質,如:樂群、邏輯性、情緒穩定、支配、熱情、盡責、勇氣、靈敏、
警覺、抽象、私密、顧慮、開放、自主、完美主義、壓力。Cattell 依此建構出 16
歲以上適用的「十六種人格因素測驗」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1949 年發行第一版後,並相繼於 1956、1962、1968、1993 改版(Cattell
& Catell, 1995) ,現今除了跨多國使用以及可於電腦操作外,也依目的需求發展
各改編版運用(Schultz & Schultz, 2016/2017) 。
當代則以 Costa 和 McCrae 為首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奠基於前述學者
Allport、Cattell 及 Eysenck 的人格特質理念,並以「基本詞彙假說」 (Goldberg,
1981, 1990, 1993)的概念,透過因素分析的方式進一步將人格特質劃分為五個主
要向度與內涵,分別為:開放性(openness) ,指對經驗或新事物的開放度;嚴謹
性(conscientiousness) ,指對於自控及朝目標的堅毅程度;外向性(extraversion) ,
指在人際社交及向外展現的活力程度;友善性(agreeableness) ,指人際互動對他
人態度是否富同情、寬容;及神經質–情緒穩定性(neuroticism-emotional stability) ,
指在情感調節上的消極及穩定程度。
該理論的發展觀點是認為人際互動反應及特質展現亦訴諸於語言差異,故可
透過語文研究得知,而五大人格特質理論發展正是源自於英文對當時歐美西方文
化特質之描述。Costa 和 McCrae 於 1985 年參照 FFM 的五因素特質架構開發大
五人格量表 NEO-PI(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相繼於 1992 進行修正改版為
NEO-PI-R(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各個因素內含六個分量表,
一個分量表有 8 題,總計共 240 題,作答以 Likert 五點量表形式,透過跨文化語
言轉譯、施測皆獲得適切的效度,後續亦發展出許多 FFM 的相關人格量表,如
60 個題項組成的簡式量表 NEO-FFI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Costa & McCrae,
1992, 2008; McCrae & Costa, 1997)
、44 個題項組成的 BFI(Big Five Inventory-44)
(John & Srivastava, 1999) 、多元題項數組成的 IPIP(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Goldberg et al, 2006)等,整體而言,以 FFM 為基礎所建構的人格量表最
為廣泛的被跨國使用。

二、文化獨特性對人格量表使用之影響

人格特質可展現於智力、情感及行為層面,部分來自先天基因影響;然而,
更多的是後天環境及學習交互作用所形塑(McCrae et al., 2000; Ridley, 2003/2021;
Rothe, 2017),故無可厚非,東西文化差異亦會影響個體的人格特質養成。
110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當代心理學發展中,本土化適用性逐漸受到重視,使得後繼人格特質研究學
者將文化差異納入考量,NEO-PI-R 量表自 1992 年發展後,便跨國界的廣為被使
用逾三十年之久,過程中,研究者們除了不斷精簡量表以提升受試者操作上的友
善度外,McCrae 和 Costa(1997)也將 NEO-PI-R 翻譯不同國家語言,包含:德
文、葡萄牙文、希伯來文、中文、韓文與日文,發現五大因素人格模式在跨文化
語言具通則性,但仍不排除文化特異性對人格的影響。
然而,五因子模型的 NEO-PI-R 運用在中國樣本時,其顯著性相對較弱,
Cheung 等人(2001)表示此特質構念之模型雖可運用於華人文化,但仍缺乏以
人際關係取向觀點的獨特性質(Groth-Marnat & Wright, 2016/2019) ,Bond(2000)
也表示若考量本土化獨特性納入第六個中國傳統(Chinese Tradition)因素,可增
加量表的預測性及效益。過去針對東西文化差異所形成不同特質及行為研究,如
以亞洲華文代表「集體主義」,以「關係取向」為主,與重要他人相依並以團體
規範為依歸進而決策行動,強調展現同理、社交與隨和,重視社會關係和諧且避
免衝突,進而可能讓他人感知具謹慎、謙遜、友善人格特質(Leung, 1997; Triandis,
2001; Triandis & Suh, 2002)
。反之,以西方美國代表「個人主義文化」 ,則以「個
人取向」為中心,具高度競爭意識,強調獨立自主、個人展現,進而可能讓他人
感知獨立、果斷、自信特質(Triandis, 2001; Triandis & Suh, 2002) 。
此外,既使曾受過西方文化殖民過的菲律賓國家,也發現大五人格測驗運用
於菲律賓學生時,仍反映試題差異功能(differential item functioning)的現象,研
究者以當地樣本建構出菲律賓七大人格特質因素,其中的「合群性」
(Gregariousness) 、「關心他人 vs 自我中心」 (Concern for Others versus Egotism)

「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可相應 FFM 的人格因素,然而,其中的「多愁焦
躁」 (Temperamentalness)與「自信」 (Self-assurance)因素構面內涵較複雜,難
以被 FFM 人格模型所解釋(Church et al., 1998; Church & Katigbak, 2000) 。
楊國樞(2019b,96 頁)以中文詞彙建構問卷施測國內大專院校學生及社會
人士,透過因素分析也列舉七項華人性格特質向度,包含「精明幹練:愚鈍懦弱」 、
「勤儉恆毅:懶惰逸樂」 、「外向活躍:內向沉靜」 、「誠信仁慈:狡詐殘酷」 、 「溫
順隨和:暴躁易怒」 、「豪邁直爽:計較自私」及「樂觀自在:悲觀善感」 ,與 FFM
人格模型建構的 NEO-PI-R 及 NEO-FFI 量表進行相關分析研究,發現「精明幹
練:愚鈍懦弱」 、「外向活躍:內向沉靜」及「樂觀自在:悲觀善感」與 FFM 人
格個別的嚴謹性、外向性、情緒穩定性的次向度緊密相關,但其餘特質對應關係
卻不高,推測高相關性是因來自相似構念而非題項。
Cheung 等人(1996)研究華人本土人格特質,並發展由四個主要因素組成
的華人性格測量表(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CPAI) ,包含「可靠
性」 (dependability) 、「人際關係」 (interpersonal relatedness)
、「社會效能」 (social
potency) 、「個人中心」 (individualism)。除了外向性成分外,這些華人本土特質
因素皆與 FFM 人格模型中的其餘因素相似,但人際關係因素中的和諧、面子、
人情、紀律、節約、保守等內涵,仍無法被 FFM 人格模型有效解釋,雖然 CPAI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11

起初由中國人的本土特質所建構,但後繼研究也發現,這些本土特質似乎具有跨
國及跨文化的普及性,因此,Cheung 等人納入跨文化理念,並將量表改良為 CPAI-
2(Cross-Cultur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Boyle et al., 2008; Cheung et
al., 2011) 。
此外,既使 FFM 人格模型涵蓋之構念具跨主流文化區域的普遍性,但依各
區文化教育脈絡的不同,在理解其構念所呈現的形式或功能仍會有所差異,
Schmitt 等人(2007)發現,東亞國家(如:中、日、韓等國)在 NEO-PI-R 量表
的自評嚴謹性程度相對低於東非國家,有別於過往大眾對亞洲人勤奮特質的印
象,推測不同文化背景對於規範認知基準不一,也會影響人格量表的評判(Schmitt
et al., 2007)。
由此可見,集體主義文化擁有的特性無法如個人主義文化有效被預測到,不
同文化語言樣本使用仍有 NEO-PI-R 未能描述及捕捉到的特質構念,無論是截然
不同的亞洲華人文化、或是同屬西方文化的其他歐陸語系,如:俄文、匈牙利文,
FFM 人格模型仍難以對其獨特性及本土性格全然描述(楊國樞,2019a,31-56
頁) 。此一現象或許便是反映以單一語言或文化所建構之人格量表(如:NEO-PI-
R) ,在面對文化獨特性議題時,可能有其適用之侷限性,同時,也隱含著,在面
對不同文化的獨特性議題時,將會需要以跨國及跨文化為基礎的人格量表來進行
評估。

三、HEXACO 人格結構內涵

奠基於詞彙假說方法並參考 FFM 人格模型之理論構念,Ashton 和 Lee (2001)


指出,FFM 人格模型過去便是以源自歐美文化的英語樣本所建構的,若應用於
其他文化語言樣本,其效益之宣稱可能會有些偏頗,為了改善此一現象,他們將
本土文化的觀點置入於人格特質理論,並回顧跨國及語言詞彙研究,進而發展出
六因素人格結構。其因素包含「開放性」 (Openness to Experience, O)、
「外向性」
(Extraversion, E)
、「嚴謹性」 (Conscientiousness, C)
、「親和性」 (Agreeableness,
A)、「情緒性」 (Emotionality, E)及「誠實–謙遜」(Honesty-Humility, H),稱之
為 HEXACO 人格結構模式。起初,依據這六項因素可構成兩種概念基礎,一部
分是「真誠、親和及情緒性」因素,此一概念所個別闡述的特質向度是公平與剝
削、寬容與報復、同情與依附,也反應了親社會與反社會的樣態;另一個部分則
是「開放、嚴謹、外向性」因素,用來了解個人在社交、與任務執行及創意發想
相關活動的投入程度(Ashton & Lee, 2001)。
與 FFM 進行比較時,其中,HEXACO 的開放性、嚴謹性、外向性三項因素
可直接對應於 FFM 人格特質因素。而 HEXACO 六因素與 FFM 五因素結構主要
差異可分為兩大點,第一點,HEXACO 對情緒性及友善性的內涵定義與 FFM 的
情緒穩定性及友善性些許不同,彼此對應關係更顯為複雜,舉例言之, 「易怒煩
躁」(Irritableness)特質在 FFM 模型歸屬於情緒穩定性因素,然而在 HEXACO
112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卻與友善性因素相關;而「多愁善感」 (sentimentality)特質在 FFM 歸屬於友善


性因素,在 HEXACO 則被歸類於情緒性因素。比較兩種模型,HEXACO 將「情
緒性因素」定義為恐懼、焦慮、依賴及多愁善感,也同時內含勇敢、自我肯定及
堅毅等成分;而「友善性因素」則是描述耐心、寬容與包容性等特質,這與過去
五因素結構中的情緒穩定性因素所內含之因子不同(Boyle et al., 2008;Lee &
Ashton, 2004)。
第二個最主要差異是發展出的第六個特質因素「誠實–謙遜」(Honesty-
Humility, H),而該因素底下主要涵蓋四個次因素,分別為「真誠」 (Sincerity) 、
「公平」 (Fairness)、「避免貪婪」 (Greed Avoidance)、「謙虛」 (Modesty) ,「誠實
–謙遜」特質具有不錯的內部一致性係數(Ashton et al., 2000) 。「誠實–謙遜」是
透過跨六國語言所萃取之詞彙,如:誠心、謙遜、忠誠、無私、助益、貪婪、狡
猾、自私等,該因素便是納入過去 FFM 忽略個體在關係取向的特質表現,其因
素涵義主要是對他人的剝削(exploit others)程度,亦指是否為了自身的益處而
去操弄他人。在該特質因素表現程度越高,則代表越重視合作關係,相對而言,
也較不易剝削或利用他人(Lee & Ashton, 2004) 。這樣的構念元素部份源自於由
Paulhus 和 Williams(2002)提出的「暗黑三角特質」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所 包 含 的 三 項 主 要 內 涵 分 別 為 自 戀 ( Narcissism )、 馬 基 維 利 主 義
(Machiavellianism)以及精神病態(Psychopathy) (Lee & Ashton, 2005) 。

四、HEXACO 量表發展

在 HEXACO 的量表發展方面,Lee 和 Ashton(2004)依據六因素理論模型,


並透過七國語言體系(荷蘭語、德語、法文、匈牙利、義大利、韓文跟波蘭語)
對人格特質的描述,建構了第一版的 HEXACO-PI 量表。第一版量表即是以六項
特質因素再劃分 24 個向度所組成,各項度內含 8 個題項,並以五點制之李特克
量表呈現,各題項評分範圍從非常不同意(1 分)到非常同意(5 分) ,該量表共
計 192 題(何雪綾等人,2015)。
在信度與效度檢測方面,透過 Goldberg 等人(2006)的國際人格題庫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IPIP)
、Hofstee 等人(1992)的簡化大五因素
向度環形模式(Abridged Big Five Dimensional Circumplex, AB5C) ,以及 Levenson
等人(1995)的原發性精神病量表(Primary Psychopathy scale)對 HEXACO-PI
進行效度檢驗,皆獲得良好的關聯效度( .80 至 .90) ;量表六因素特質皆表現良
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89 至 .92)、各因素下涵蓋的次面向亦具適切的一致性
信度( .75 至 .88) ;同時以因素分析檢驗其量表的建構效度,共同解釋變異量可
達 63.2%、因素負荷量介於 .54 至 .73(Lee & Ashton, 2004) 。
除了考量測量品質上的嚴謹性,Lee 和 Ashton 相繼發展出觀察者量表,此
外,因應跨文化及語言翻譯的適切度,將「外向性」特質中的「表達性」
(Expressiveness facet)測量向度修改為「社交自尊」 (Social Self-Esteem)進行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13

再版 HEXACO-PI-R,後續也擴增「利他–敵意」 (Altruism vs Antagonism)為第


25 個測量因素,修正量表共計 200 題。再者,為了使用者操作的友善性,亦發展
簡短版量表,如:分別由 100 個題項與 60 個題項所組成的 HEXACO-100、
HEXACO-60(Ashton & Lee, 2008; Lee & Ashton, 2006),以及由 24 個題項所組
成的 Brief HEXACO Inventory(BHI) (De Vries, 2013),其中,BHI 施測時間僅
需 2 至 3 分鐘。
針對 HEXACO 量表適用性的議題,相關研究均指出,HEXACO 人格模型與
過去常用的 FFM 人格模型最顯著不同即是第六項「誠實–謙遜」特質因素,儘管
部分研究顯示 FFM 中的友善性與「誠實–謙遜」有中低度的相關,卻無法測得「誠
實–謙遜」特質中的「公平」與「貪婪性」元素,而透過此二元素亦可了解職場
上的剝削及偏差行為傾向,因此,HEXACO 量表可以涵蓋 FFM 無法評估到的重
要人格元素,HEXACO 量表有其適用性(Lee & Ashton, 2004) 。此外,HEXACO
量表同時採用不同語系及文化對人格的描述詞彙所建構,甚至涵蓋過去 FFM 所
缺乏的亞洲華人文化。近年來,不同國家學者針對 HEXACO 量表持續進行跨國
之量表品質驗證,相關研究指出,相較於 FFM 模型,HEXACO 量表的「誠實–
謙遜」及「情緒性」特質因素更顯現其人格量表的重要性及效益(Ashton et al.,
2014; Ashton & Lee, 2008; Boyle et al., 2008; Gaughan et al., 2012; Thielmann et al.,
2022) 。

五、小結

發跡於西方文化的 NEO-PI-R 量表是由英語詞彙所發展建構的,而詞彙語言


象徵該國家的歷史、人文脈絡與哲學觀,由此可知 FFM 人格模型是奠基於北美
文化樣本的性格與行為所產出的理論(楊國樞,2019a,31-56 頁;Schmitt et al.,
2007)
。是故,NEO-PI-R 量表的跨國使用表現差異,便是反應浸浴在東方集體主
義文化的人們使用以西方文化為母群建構量表上的限制,意即將現有某文化背景
的人格模型及測量方法,直接轉移到其他文化背景中來測試其普遍性或跨文化的
等值性,雖然這是探討跨文化適用性的方式之一;然而,也存在著文化差異的根
本議題,使得量表在運用上可能難以克服文化差異所造成的限制(Church, 2016) ,
這也是為何各國人格心理學家嘗試建構本土化的人格量表的原因之一。
由 Lee 和 Ashton(2004, 2006)之研究團隊所建構的 HEXACO 量表,其理
念便是為了要抗衡文化語言差異,同樣依據詞彙假說與因素分析方法,但透過跨
七國相關研究(荷蘭、德國、法國、匈牙利、義大利、波蘭及韓國) ,進而提出六
因素人格結構理論,而該量表也不斷擴展至其他國家或轉譯當地語言使用,並進
行信、效度驗證,相較其他人格量表的編製,可謂具較嚴謹的研究背景。
由於 HEXACO-PI 建構理念機制與 FFM 模型的 NEO-PI-R 量表相似,許多
學者開始對六因素模型的 HEXACO 量表進行跨國品質研究,並與 NEO-PI-R 進
行比較。然而,國內過去以「HEXACO」為主題的相關研究非常少,目前僅搜尋
114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到 4 篇,分別是由 Lin 等人(2012)


、王蘿苡(2014)
、許功餘和張玉鈴(2015) 、
何雪綾等人(2015)借用 HEXACO 量表對創意評價、想法行動融合、費力控制
進行關聯性研究,研究結果僅表示 HEXACO 量表具可接受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但並未有詳細分析之說明,也未對量表效度運用於臺灣樣本進行檢驗。
本研究認為值得繼續探究 HEXACO 量表使用的適切性,主要的原因在於,
該量表是以跨文化語言所建構,涵蓋荷蘭、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韓國
及波蘭等國家,同時,研究團隊也持續對該量表構念使用於其他國家的適切性進
行檢驗,如希臘、克羅埃西亞、土耳其及菲律賓(Ashton & Lee, 2007; Lee & Ashton,
2004),甚至不少其他國家亦將 HEXACO-PI-R 轉譯成當地語言,以了解其本土
化運用成效。因此,基於上述研究動機與文獻回顧,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在於探究
HEXACO 量表於各國家目前使用的信效度品質及成效。若跨國研究結果皆對
HEXACO 具正面使用態度,未來可考慮轉譯及推廣 HEXACO-PI-R 於臺灣之使
用,亦可藉此拓展至校園、職場或社區等各單位組織,在其進行生涯輔導或企業
徵才管理時,作為人格特質評估的選擇及運用。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意旨蒐集該研究議題之過去相關次級資料,如:期刊、專書、學
術論文、調查報告、專刊報導等,深度的閱覽資料後加以統整,並系統性且客觀
地描述、分析、歸納及詮釋。文獻分析使研究者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視野,
將自身原有的理念融入過去專家的經驗後,進一步的在該研究領域產生新的洞見
(Webster & Watson, 2002)。
本文以文獻分析法蒐集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針對 HEXACO 六因素人格特
質發展出的相關量表,如:HEXACO-PI-R、HEXACO-100、HEXACO-60、BHI
等,分析其跨文化及跨國家語言運用之信效度研究。本研究透過 Sagepub、
Springer、PsycINFO、ResearchGate、Google Scholar、華藝線上圖書館等線上資
源,並使用關鍵字「HEXACOI-PI-R」 「HEXACO inventory validity」
、 、「HEXACO
translate version」進行搜尋。由於 HEXACO 量表於 2004 年建構(HEXACO-PI) ,
並在 2006 年進行檢驗,再於 2008 年改編成修訂版(HEXACO-PI-R) ,爾後年間
才由各國學者轉譯在地語言進行信效度檢驗與使用,因此,將搜尋年代訂為 2012
年至今,聚焦在近十年針對 HEXACO 六因素人格特質發展出的相關量表的研究。
在發表文章所使用的語言方面,受限於語言能力,僅搜集以英文為主要使用語言
之文章。共計搜尋出國外相關文獻資料 460 筆,再從中篩選出「以檢驗 HEXACO
量表的信效度為目的」之研究,最後共選出 10 篇跨不同語言文化之研究進行分
析探討。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15

研究結果

本研究分析 10 篇自 2012 年至今以 HEXACO 六因素人格結構進行跨不同文


化語言運用之相關研究,包含立陶宛語、克羅埃西亞語、挪威語、斯洛伐克語、
土耳其語、西班牙語、巴西葡萄牙語、泰語、日語、中文等譯本,使用的量表包
含 HEXACO-PI-R、HEXACO-100、HEXACO-60、BHI,分析結果統整如下,納
入分析之文獻資料請參見表 1。

一、研究品質

(一)抽樣大小

10 篇研究文獻中的抽樣人數皆超過 300 位,且半數研究之抽樣人數高達 1000


位以上,針對樣本數大小對心理測驗量表品質之影響,樣本太少無法進行驗證,
但樣本過多亦可能會影響其效度,進行統計考驗時雖仍需視其統計考驗力、效果
量、變項屬性等多面向評估,過往相關研究表示,樣本數至少 100 至 300 位 (Cattell,
2012, pp. 508-510; MacCallum et al., 1999; Tabachnick & Fidell, 2013)或更多,而
Kyriazos(2018)建議可參考樣本數與量表題數比例原則進行抽樣,以 HEXACO-
100 量表為例,進行 EFA 檢驗可依據 5:1 比例原則,抽樣大小最佳為 500 人;
若以 CFA 檢驗可參考 10:1 至 20:1,樣本數應為 1,000 人及 2,000 人。分析的
10 篇研究文獻取樣人數皆滿足前述建議,尤其是斯洛伐克語與泰語譯本,以 CFA
檢驗時,樣本數高達 1,000 人,綜觀整體抽樣大小合乎條件需求。

(二)參與者背景

以年齡層面而言,10 篇研究文獻中,有 3 篇的參與者身分為大學生,平均


年齡約 22 歲,有 1 篇的參與者是以中學生為主進行三波的調查,第一波調查的
平均年齡為 15.21 歲,其餘 6 篇的參與者身分則涵蓋了學生及社會人士,年齡範
圍較廣,從 18 歲至 78 歲。以性別層面而言,其中有 4 篇文獻的女性參與者占了
八成,如立陶宛語譯本、挪威語譯本、巴西葡萄牙語譯本、泰語譯本(Costa et al.,
2019; Ørnfjord, 2018;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Yomaboot et al., 2021)。
評比這兩項背景變項,學經歷可視之為人在生涯中的階段性發展,但性別卻是在
個體一出生至今,因生理、環境互動間的變動差異,經由如性別角色認同、性別
刻板印象等形塑其人格特質,具跨文化的一致性(李美枝、鐘秋玉,1996;William
& Best, 1990) ,在擷取的文獻中,有 7 篇分析結果普遍表示在情緒性、誠實性、
開放性等方面,女性的得分顯著高於男性,包含克羅埃西亞語譯本、日語譯本、
西班牙語譯本、巴西葡萄牙語譯本、泰語譯本、斯洛伐克語譯本、中文譯本
(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Costa et al., 2019; Li et al., 2023; Lisá & Dzúrik, 2021;
116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Romero et al., 2015; Wakabayashi, 2014; Yomaboot et al., 2021),若以特質論觀點,


認為人格的形成是長期且持續性,相較於抽樣時參與者的學經歷,取樣時性別比
例差異可能對人格測驗品質表現影響較大。

(三)信度

10 篇研究文獻僅一篇將 BHI 轉譯為中文譯本,再透過三年縱貫研究方法,


使用再測信度檢驗量表品質,其再測信度之範圍落在 .57 至 .83(Li et al., 2023) ,
其餘皆以內部一致性信度檢驗 HEXACO 量表品質表現。以 HEXACO-100 的內
部 一 致 性 信 度 為 例 , 跨 文 化 語 言 量 表 整 體 表 現 信 度 範 圍 落 在 .64 至 .92
(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Costa et al., 2019; Lisá & Dzúrik, 2021; Ørnfjord, 2018;
Romero et al,, 2015; Tatar, 2018; Truskauskaitė- 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Yomaboot et
al., 2021)
,其中,以巴西葡萄牙語譯本最低( .64 至 .81) ,而立陶宛語譯本則相
對最高( .75 至 .86)。10 篇研究文獻皆表示 HEXACO-100 具有適切的信度品
質。然而,短版的 HEXACO-60 相較下信度表現較欠佳,僅 .54 至 .81(Tatar,
2018;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而採用 192 題項 HEXACO-PI 日語
譯本之信度最高( .84 至 .90)(Wakabayashi, 2014) ,由此可見,量表長度對於
人格測驗信度有影響。
細探各因素下的信度表現,整體而言,以外向性最佳,情緒性最低,表示情
緒性測量較易受文化語言而影響,而外向性測量構面則在跨文化語言表現相對較
穩定,此外,也發現其中兩篇研究顯示開放性中的「非傳統性」 (Unconventionality)
向度信度表現相當不佳(Lisá & Dzúrik, 2021; Ørnfjord, 2018) ,分別是挪威語譯
本、斯洛伐克語譯本,其共通性質為北歐國家,推測可能的原因是「非傳統性」
的概念在北歐國家未能被有效的測量。

(四)效度

10 篇研究文獻中,有 7 篇使用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檢核轉譯量表的萃取因子,以 HEXACO-100 為例,分析後以特徵值大於
1,皆可萃取出六個主要因素,除了巴西葡萄牙語譯本未清楚陳述數據,以及土
耳其語譯本數據特別低之外(解釋變異量 27.76%) (Costa et al., 2019; Tatar, 2018)

其他語言譯本的整體解釋變異量落在 58.4%至 44.1%的區間,其中,又以克羅埃
西亞語譯本最高,而斯洛伐克語譯本較低(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Lisá &
Dzúrik, 2021;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Romero et al., 2015) 。而泰語
譯本及斯洛伐克語譯本則運用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對量表構念因素模型進行驗證,兩篇結果皆表示具可接受的適配度(Lisá
& Dzúrik, 2021; Yomaboot et al., 2021) 。然而,BHI 中文譯本可能因量表題數過
少,雖研究結果整體效度可接受,但誠實性及外向性檢驗數據的 RMSEA 高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17

於 .08,CFI 也未達 .90,表示兩因素測量效度表現欠佳(Li et al., 2023)。


除了以因素分析外,其中 8 篇同時採用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ulti-trait-multi-
method matrix, MTMM)檢驗 HEXACO-100 轉譯量表之效度,其分析結果皆表示
量表六因素彼此呈現低相關,故可有效的區別六因素特質(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Costa et al., 2019; Lisá & Dzúrik, 2021; Ørnfjord, 2018; Romero et al., 2015;
Tatar, 2018;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Yomaboot et al., 2021)。此外,
其中 8 篇以效標關聯效度將 HEXACO-100 與五因素模型量表進行檢驗,如 IPIP、
NEO-FFI、NEO-PI-R、BFI,大致表現如 Lee 和 Ashton(2004)當初研究結果,
以嚴謹性、外向性、開放性及友善性因素在六因素及五因素人格模型下具顯著高
相關,六因素中的情緒性與五因素中的情緒穩定性則呈現中度相關,然而新建構
第六個因素「誠實–謙遜」大多與五因素的友善性及嚴謹性呈現低至中度相關
(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Romero et al., 2015;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et al.,
2012) 。

二、六因素人格結構

(一)
「誠實–謙遜」特質構念

同前述文獻探討,有別於過往常被運用於人格測量的五因素模型概念,
HEXACO 人格結構模式即是多了第六個「誠實–謙遜」特質因素,且在 HEXACO-
PI-R、HEXACO-100 及 HEXACO-60 其分量表亦包含真誠、公平、避免貪婪、謙
虛四向度(Lee & Ashton, 2004)。
分析文獻發現, 「誠實–謙遜」特質構念在克羅埃西亞語、泰語、西班牙語、
日語、土耳其語、挪威語及巴西葡萄牙語等譯本研究中,皆與五因素人格模型相
關量表中的友善性呈現顯著中低度正相關性,部分語言譯本則與嚴謹性有低度正
相關性。
採用 IPIP 量表為效標的克羅埃西亞語譯本與泰語譯本結果顯示,與友善性
相關係數各為 .38 及 .33- .35,而在泰語譯本的嚴謹性也呈現些微正相關( .21
至 .26)(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Yomaboot et al., 2021);西班牙語譯本採用
NEO-PI-R 為效標,結果顯示與友善性、嚴謹性有中低度正相關,係數各為 .45
及 .24(Romero et al., 2015);日語譯本同時採用 NEO-FFI 和 IPIP 對 HEXACO-
PI 檢驗幅合效度,結果呈現與 NEO-FFI 的友善性相關係數為 .25,但與 IPIP 僅
低正相關,其係數為 .14 (Wakabayashi, 2014) ;土耳其語譯本採用 5FKE-UF (NEO-
PI-R 土耳其文版)檢驗,其結果顯示與友善性相關係數為 .36(Tatar, 2018) ;挪
威語譯本與巴西葡萄牙語譯本皆採用 BFI 檢驗,其結果呈現與友善性及嚴謹性皆
為中低正相關性,挪威語譯本之相關係數各為 .37 與 .30,巴西葡萄牙語譯本各
為 .22 與 .23(Costa et al., 2019; Ørnfjord, 2018)。
回顧相關研究,整體而言 HEXACO「誠實–謙遜」特質構念與 FFM 的友善
118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性存在中低正相關性,其相關係數落點約 .14 至 .37 之間,這部分與 Lee 和 Ashton


(2004)過去對針對「誠實–謙遜」特質與 FFM 人格模型進行關聯研究結果相當,
其中,以 FFM 友善性因素的「直率」(Straightforwardness)面向與「誠實–謙遜」
特質因素的「謙遜」面向具較高相關,間接推測 FFM 人格模型未能有效的測得
真誠、公平、避免貪婪其餘特質,反映出 FFM 人格模型涵蓋了部分 HEXACO 的
「誠實–謙遜」因子,但該因素卻未能由 FFM 人格模型窮盡說明。由此可知,六
因素結構中的「誠實–謙遜」特質構念雖然與 FFM 的友善性及嚴謹性具些低度正
相關,但仍無法高度被 FFM 人格模型所解釋,故兩種人格模型在使用上仍具區
別性。

(二)六因素人格結構研究結果

綜觀 10 篇研究分析,HEXACO 六因素人格結構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平均 α
值約落在 .73 至 .85 之間,研究結論皆表示量表可適切且穩定的測量到特質構
念,此外,多數也表示 HEXACO 量表可測量出過去五因素模型未能解釋的「誠
實–謙遜」特質因素(Babarović & Šverko, 2013; Romero et al., 2015; Wakabayashi,
2014)
。在中國中學生縱貫研究,Li 等人(2023)亦表示 HEXACO 人格特質具高
度穩定性,對於未來相關研究及使用皆予以肯定。然而,雖然研究者們皆對
HEXACO 六因素特質論持正向態度,但不代表其表現必定優於五因素模型,六
因素量表在跨文化語言使用上仍有其限制,Wakabayashi(2014)提出原版量表上
的特質詞彙仍有所侷限,考量文化語言對特質形容之特殊性,若於日本使用則建
議部分題項需再優化;Romero 等人(2015)透過因素分析發現西班牙語譯本近
三分之一的次面向構念其 α 值不及 .60,故建議使用上仍須注意;Ørnfjord(2018)
建議採用更多異質性樣本檢視挪威語譯本的因素結構,也建議運用更多元的信效
度檢定方法來對量表的品質進行檢驗。

三、研究結果小結

HEXACO 人格量表具適宜的內部一致性信度,但量表的題目長度仍對其信
度品質表現有相當之影響性,這部份透過立陶宛語譯本、土耳其語譯本及泰語譯
本在 HEXACO-100 及 HEXACO-60 表現上皆可見得。
以抽樣的品質來看,10 篇研究的樣本數皆符合最低標準 300 人至 1,600 人,
其中一半研究的參與者具多樣化背景,年齡範圍涵蓋了青少年至老年人、社經地
位包含了學生、就業者及退休者等。然而,其中 4 篇研究的參與者以女性明顯居
多,占該研究樣本的八成。不同國家研究也顯示女性在 HEXACO 量表的情緒性、
誠實性、開放性高於男性,但由於無法排除性別差異也可能影響譯本在各國表現
品質,因此,在性別差異的現象仍須保留。
以量表效度層面討論,HEXACO 基於以「基本詞彙假說」理念來探測人格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19

特質,其原版量表是跨七種相當不同文化語言所建構,然而,運用於不同國家難
免會受到當地風俗民情及言語詞彙的影響。
文獻分析結果皆顯示,除了過去五因素模型未能解釋 HEXACO 中第六項「誠
實–謙遜」特質外,HEXACO 其他五項特質構念的本質仍與五因素模型不盡相同。
此外,HEXACO 量表建構及檢驗納入了與臺灣同屬相似華人文化的韓語版本,
若排除掉 Li 等人(2023)使用極少題項的中文譯本研究外,其他同為亞洲國家
的日語譯本及泰語譯本研究結果表示,六因子模型對人格特質可具有適切的解釋
性,尤其是「誠實–謙遜」特質,但不免仍須考量對於特質構念的理解在不同文
化風俗民情及詞彙使用仍存在差異。
120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表1
HEXACO 量表分析文獻總表
譯本語言 研究者 研究參與者 使用版本 信度(α) 效度 結果
立陶宛語 Truskauskaitė- 人數:371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主成分分析(PCA)-解釋變異量 1.兩個版本均
(Lithuanian Kunevičienė 性別:女性 75% HEXACO-60 .75- .86 HEXACO-100: 58.2% 具有良好信效
) 等人(2012) 男性 25% HEXACO-60: HEXACO-60: 54.7% 度
年齡:19-28 歲 .66- .80 2.可依需求選
身分:學生 擇版本
克羅埃西亞 Babarović & 人數:1,004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主成分分析(PCA)-解釋變異量:58.4% 1.具有良好信
語 Šverko 性別:女性 53% .78- .85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效度
(Croatian) (2013) 男性 47%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1- .24 2.六因子間具
年齡:19-26 歲 2.HEXACO 與 IPIP 的 C、X(E)、O 高相 獨立性
身分:學生 關 .70- .79;HEXACO 的 E 與 IPIP 的 3.適用於該語
N、A 中度相關;HEXACO 的 H 僅與 言環境
IPIP 的 A 中度相關
日語 Wakabayashi 人數:492 人 HEXACO-PI HEXACO-PI: 主成分分析(PCA)-解釋變異量:62.5% 1.具有良好信
(Japanese) (2014) 性別:女性 46% .84- .90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效度
男性 54%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0- .24 2.六因子間具
年齡:平均 20.4 2.除了 H,HEXACO 與 NEO-FFI 五因素 獨立性
歲 皆具顯著相關 .49- .73;與 IPIP 的 C、 3.少數譯本題
身分:學生 E、O 顯著高相關 .49- .78 目需要再修正
(續)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21

表 1(續)
譯本語言 研究者 研究參與者 使用版本 信度(α) 效度 結果
西班牙語 Romero 等人 人數:876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主成分分析(PCA)-解釋變異量: 1.具有良好信效度
(Spain) (2015) 性別:女性 57% .72- .81 56.4% 2.六因子間具獨立
男性 43%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性
年齡:21-77 歲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0- .25 3.H 因子可應用於
身分:學生、就業 2.HEXACO 與 NEO-PI-R 的 C、A、 瞭解心理病態
人士 X(E)、O 具中高度相關 .63- .67

土耳其語 Tatar(2018) 人數:1,174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主成分分析(PCA)-解釋變異量 1.具有良好信效度


(Turkish 性別:女性 58.1% HEXACO-60 .72- .78 HEXACO-100: 27.8% 2.六因子間具獨立
) 男性 41.9% HEXACO-60: HEXACO-60: 30.2% 性
年齡:18-73 歲 .58- .75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3.60 題版本的總解
身分:學生、就業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0- .25 釋變異量較高
人士 2.HEXACO 與 5FKE-UF 的 C、A、
X(E)具中高度相關 .68- .73
挪威語 Ørnfjord 人數:484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探索式因素分析(EFA)-解釋變異量 1.具有良好信效度
(Norwe- (2018) 性別:女性 82% HEXACO-60 .77- .81 HEXACO-100: 56.2% 2.六因子間具獨立
gian) 男性 18% HEXACO-60: HEXACO-60: 未提供 性
年齡:18-56 歲 未提供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3.少數譯本題目需
身分:學生、就業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1- .29 要再修正
人士 2.HEXACO 與 BFI 的 C、X(E)、O (續)
具中高度相關 .68- .76
122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表 1(續)
譯本語言 研究者 研究參與者 使用版本 信度(α) 效度 結果
巴西葡萄牙 Costa 等人 人數:397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Guttman's Lambda 6: .57- .79 1.具有良好信效度
語 (2019) 性別:女性 77% .64- .81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2.六因子間具獨立
(Brazilian- 男性 23% 1.六因素間低相關 .00- .25 性
Portuguese 年齡:18-68 歲 2.HEXACO 與 BFI 的 C、X(E)、O、
) 身分:學生、就 A 具顯著相關 .30- .42
業人士

泰語 Yomaboot 等人 人數:1,097 人HEXACO-100 HEXACO-100: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1.兩版本均具有良


(Thai) (2021) 性別:女性 86% HEXACO-60 .73- .86 1.六因素間有中至低相關 好信效度
男性 14% HEXACO-60: HEXACO-100: -.08- .42 2.兩版本的 X 與 C
年齡:平均 27.82 .68- .81 HEXACO-60: .10- .39 之間有中度的相關
歲 2.HEXACO 與 IPIP 的 C、X(E)、O、 3.兩版本的結構模
身分:學生、就 A 具高相關 .73- .78;HEXACO 的 E 式皆在可接受的範
業人士 與 IPIP 的 N 具中度相關;HEXACO 圍
的 H 與 IPIP 的 A、C 低相關。
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HEXACO-100: RMSEA = .066; CFI
= .84; NNFI = .83
HEXACO-60: RMSEA = .066; CFI
= .82; NNFI = .82
(續)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23

表 1(續)
譯本語言 研究者 研究參與者 使用版本 信度(α) 效度 結果
斯洛伐克語 Lisá & Dzúrik 人數:1,624 人 HEXACO-100 HEXACO-100: 探索性因素分析(EFA)-解釋變異量: 1.具有良好信效
(Slovak) (2021) 性別:女性 60.6% .72- .81 44.1% 度
男性 39.4% 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2.六因子間具獨
年齡:16-79 歲 RMSEA = .083; CFI = .648 立性
身分:學生、就業 多特質多方法矩陣(MTMM) 3.女性在 H 與 E
人士 六因素間低相關 -.033- .342 高於男性
4.A 的內不一致
性較低
中文 Li 等人 人數:1,646 人 BHI Test-retest r 驗證性因素分析(CFA) 1.具有良好信效
(Chinese) (2023) 性別:女性 51% (3 years) BHI 其中 H 及 X 效果較差,其餘因素 度
男性 47% BHI: .57- .83 RMSEA 低於 .1 以及 CFI 達 .90 以上, 2.六因子間具獨
其他 2% 整體表現仍可接受 立性
年齡:平均 15.21 3.女性在 H 與 E
歲 高於男性
(三波縱貫調查)
身分:中學生
註:上表 HEXACO 因素人格特質以縮寫呈現,H:誠實謙遜性、E:情緒性、X:外向性、A:友善性、C:嚴謹性、O:開放性;五
因素人格特質縮寫,O:開放性、C;嚴謹性、E:外向性、A:友善性、N:情緒穩定性。
124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結論與建議

一、HEXACO 量表之文化適用性

現今網路媒體全球化的發展下,人類所身處的世界猶如一個地球村,不再受
地理因素而限制不同種族文化的交流,在多元文化進展與共融下,也形塑有別以
往的生活環境,而人格特質的一部份是透過環境及學習所形成,因此,其評估方
式與量表也應與時俱進、持續進化。HEXACO 人格模型及其量表是基於跨不同
文化語言所建構,其理念及方式亦反映了因應現今的多元文化趨勢,不再僅以二
元觀點之西方文化個人主義及東方文化集體主義所具有的性格特質來區分,而是
以光譜及雙文化並進的視角來衡量。
同前述的研究結果,FFM 人格模型未能有效的測得 HEXACO 的「誠實–謙
遜」因素中的真誠、公平、避免貪婪次面向特質,其共同特點都是在關係互動中
展現,如待人真誠公正、或侵占他人獲得益處的貪婪心態,皆象徵關係取向的集
體主義文化對團體及社會和諧的重視。
本研究所納入的 10 種語言譯本 HEXACO 量表,皆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
係數,總解釋變異量也都達到一定水準,整體而言,表示 HEXACO 量表具有基
本程度的文化適用性,然而,從變項的因素結構來看,中文譯本、日文譯本及挪
威語譯本三者的 HEXACO 因素結構適配性相對較差,其中,中文譯本使用僅有
24 題項的 BHI,該譯本之文化適用性相較於其他譯本是屬於較低的,可能是因
為 BHI 中文譯本的題目過少所引起的效應,但也不排除可能是反映了華人文化
的獨特性。爰此,部分譯本(如:日語譯本、挪威語譯本、西班牙語譯本)在使
用時,會需要透過修正部分題的方式來提升其文化適用性。

二、HEXACO 量表之版本適用性

HEXACO 量表目前有四個主要的版本,包含 HEXACO-PI-R、HEXACO-100、


HEXACO-60 及 BHI,題目數則分別為 192 題、100 題、60 提及 24 題,從文獻
分析中發現,無論是哪一種語言的譯本,四個版本在 HEXACO 六個人格結構面
向皆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然而,HEXACO-PI-R 及 HEXACO-100 可以額外提供
HEXACO 六個人格結構面向下的 24 個次要結構,相較於 HEXACO-PI-R 及
HEXACO-100,HEXACO-60 及 BHI 僅能夠提供 HEXACO 六個人格結構的整體
因子,無法進一步提供次要結構之訊息。
在量表使用上,基於不同的使用目的或時間,可以有不同版本的選擇。若欲
以 HEXACO 人格架構完整的評估填答者的人格樣態,HEXACO-PI-R 是最優先
的選擇,然而,若有時間考量,則可使用 HEXACO-100 來進行。此外,若目的
是瞭解填答者在 HEXACO 六個人格結構的整體樣態,HEXACO-60 是較適合的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25

版本。在四個版本之中,BHI 僅在英文版本中較適合做為快速篩選使用,其他語
言譯本之信效度及結構完整性則仍待後續研究探討。

三、HEXACO 人格量表於臺灣使用之適用性

人格量表的功用之一即是協助評估者初步了解個人並預測其行為模式,若運
用在諮商輔導工作,諮商相關助人工作者進行個案概念化時,透過人格量表,可
以進一步瞭解個案的人格特質,也助於諮商關係建立以及介入形式的安排。臺灣
校園輔導室主要運用的人格量表之一即是賴氏人格測驗,該項人格測驗已行之有
年,後繼研究均建議該量表品質須持續改善優化(方將任等人,2017;汪慧瑜、
王涵儀,2011)。
除了 24 題短版的 BHI 外,目前 HEXACO-100 及 HEXACO-60 已有中文譯
本,依據其他語言譯本在信效度、主成分分析、多特質-多方法矩陣各面向上有良
好的結果來看,說明 HEXACO 量表已具有基本的文化適用性,臺灣同屬深受華
人文化影響的地區之一,但 HEXACO 量表應用於臺灣的研究仍就缺乏,值得學
者持續投入此一議題。

四、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以文獻分析法搜尋 2012 至今之文獻,最後選出 10 篇文獻進行分析,


對於更早期之相關文獻則未被納入,可能會遺漏部分重要之文獻。此外,所有分
析也聚焦在所蒐集到的 10 種語言譯本 HEXACO 量表,加上各譯本所使用之
HEXACO 量表版本不一,在跨版本之間的結果論述上也可能有其侷限性。
在建議方面,本研究分別針對諮商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首先,針
對諮商實務工作,過去相關文獻主要是以學生或一般社區樣本進行資料收集,較
少針對臨床樣本進行探討,建議諮商相關實務工作者可以針對臨床樣本或求助個
案進行資料收集,透過 HEXACO 的六因素人格結構來瞭解個案的樣態及困擾來
源,做為個案概念化及諮商介入之依據,同時,也可以透過 HEXACO 量表介入
效果的評估工具之一,定期追蹤個案在 HEXACO 各主要面向及次面向之變化。
針對未來研究,HEXACO 量表的發展雖然有納入亞洲文化的性格詞彙,但
是中文譯本針對華人的研究仍相對較少,建議可以針對中文使用地區的華人進行
資料收集,並分別與 FFM 的 NEO-PI-R 或 IPIP、CPAI 的華人性格四大特質或七
項華人性格特質進行比較,除了探討彼此的共同面向因素與差異面向因素外,也
可特別針對 HEXACO 特有的「誠實–謙遜」特質與華人特質進行探討,做為本土
化人格理論與其他跨文化人格理論之間對話的橋樑。
126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參考文獻

Groth-Marnat, G., & Wright, A. J. (2019)。心理衡鑑大全(三版) (張本聖、高振


傑、胡淑娥、洪志美譯)。雙葉。 (原著出版年:2016)
Ridley, M.(2021) 。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洪蘭譯) 。商
周。 (原著出版年:2003)
Schultz, D. P., & Schultz, S. E.(2017)
。人格心理學(11 版) (危芷芬譯)。雙葉。
(原著出版年:2016)
方將任、黃財尉、謝文軒、林佩蓉(2017)。運用調整後之標準化殘差法檢視賴
氏人格類型之分類。測驗學刊,64(1) ,27-49。
王蘿苡(2014) 。連環漫畫創意評價與 HEXACO 人格特質關聯性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何雪綾、吳治勳、范姜群兆、吳英璋(2015) 。想法行動融合與 HEXACO 人格模
式 的 關 連 之 初 探 。 中 華 心 理 衛 生 學 刊 , 28 ( 2 ), 311-338 。
https://doi.org/10.30074/FJMH.201506_28(2).0006
宋維真、張妙清、謝東(1996) 。從心理測驗看華人的性格: (二)測量結果。載
於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頁 125-146)。桂冠。
李美枝、鐘秋玉(1996) 。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https://doi.org/10.6254/1996.6.260
汪慧瑜、王涵儀(2011) 。賴氏人格測驗的驗證性因素分析。通識論叢,12,59-
87。https://doi.org/10.6762/JTCCEVU.201112.0059
許功餘、張玉鈴(2015) 。費力控制與 HEXACO 性格向度對青少年內化與外化問
題 行 為 之 預 測 效 果 。 中 華 心 理 學 刊 , 57 ( 1 ), 1-25 。
https://doi.org/10.6129/CJP.20141105
楊國樞(1999) 。中國人之基本性格向度、結構及效應的系統性研究。國科會特
約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6-2143-H0002-026) 。未出版。
楊國樞(2019a) 。中國人描述性格所採用的基本向度:一項心理學研究中國化的
實例。載於瞿海源主編,楊國樞文集.第七冊:華人本土化心理學(一) (頁
31-56) 。華藝。
楊國樞(2019b) 。華人性格向度與北美性格向度之對應關係。載於瞿海源主編,
楊國樞文集.第八冊:華人本土化心理學(二)(頁 189-242) 。華藝。
Ashton, M. C., & Lee, K. (2001).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5(5), 327-353.
https://doi.org/10.1002/per.417
Ashton, M. C., & Lee, K. (2007). Empiric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dvantages of
the HEXACO model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1(2), 150-166.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06294907
Ashton, M. C., & Lee, K. (2008). The prediction of Honesty-Humility-related criteria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27

by the HEXACO and Five-Factor Model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2(5), 1216-1228. https://doi.org/10.1016/j.jrp.2008.03.006
Ashton, M. C., Lee, K., & de Vries, R. E. (2014). The HEXACO honesty-humility,
agreeableness, and emotionality factors: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8(2), 139-152.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14523838
Ashton, M. C., Lee, K., & Son, C. (2000). Honesty as the sixth factor of personality:
Correlations with Machiavellianism, primary psychopathy, and social adroitnes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4(4), 359-368. https://doi.org/10.1002/1099-
0984(200007/08)14:4<359::AID-PER382>3.0.CO;2-Y
Ashton, M. C., Lee, K., Pozzebon, J. A., Visser, B. A., & Worth, N. C. (2010). Status-
driven risk taking and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4(6), 734-737. https://doi.org/10.1016/j.jrp.2010.09.003
Babarović, T., & Šverko, I. (2013). The HEXACO personality domains in the Croatian
sample. Društvena istraživanja: časopis za opća društvena pitanja, 22(3), 397-
411. https://doi.org/10.5559/di.22.3.01
Bond, M. H. (2000). Localizing the imperial outreach: The big five and more in Chinese
cultur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4(1), 63-72.
https://doi.org/10.1177/00027640021956099
Boyle, G. J., Matthews, G., & Saklofske, D. H. (2008).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assessment, Vol. 2. Personality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Sage.
Bucher, M. A., Suzuki, T., & Samuel, D. B. (201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treatment outcomes.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70, 51-63. https://doi.org/10.1016/j.cpr.2019.04.002
Campbell, J. D., Trapnell, P. D., Heine, S. J., Katz, I. M., Lavallee, L. F., & Lehman, D.
R. (1996). Self-concept clarity: Measurement, personality correlates,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0(1), 141-15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0.1.141
Cattell, R. B. (2012). The scientific use of factor analysis in behavioral and life
sciences. Springer.
Cattell, R. B., & P. Cattell, H. E. (1995). Personality structure and the new fifth edition
of the 16P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55(6), 926-937.
https://doi.org/10.1177/0013164495055006002
Cheung, F. M., Leung, K., Fan, R. M., Song, W. Z., Zhang, J. X., & Zhang, J. P. (1996).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27(2), 181-199.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96272003
Cheung, F. M., Leung, K., Zhang, J. X., Sun, H. F., Gan, Y. Q., Song, W. Z., & Xie, D.
128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2001). Indigenous Chinese personality constructs: Is the Five-Factor Model


complet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2(4), 407-433.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01032004003
Cheung, F. M., van de Vijver, F. J. R., & Leong, F. T. L. (2011). Toward a new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personality in cultu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6(7), 593-603.
https://doi.org/10.1037/a0022389
Church, A. T. (2016).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culture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8, 22-30.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15.09.014
Church, A. T., & Katigbak, M. S. (2000). Trait psychology in the Philippine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4(1), 73-94. https://doi.org/10.1177/00027640021956107
Church, A. T., Katigbak, M. S., & Reyes, J. A. S. (1998). Further exploration of Filipino
personality structure us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Do the big‐five or big‐seven
dimensions emerg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2(4), 249-269.
https://doi.org/10.1002/(SICI)1099-0984(199807/08)12:4<249::AID-
PER312>3.0.CO;2-T
Costa, A. R. L., Jesuíno, A. D. S. A., de Souza Lima, N. R., & Shu, F. (2019).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HEXACO-PI-R to a Brazilian sample adaptation of HEXACO-
PI-R to Brazilian samp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47, 280-284.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9.04.044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92).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4(1), 5-13.
https://doi.org/10.1037/1040-3590.4.1.5
Costa, P. T., & McCrae, R. R. (2008). The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R). In G. J. Boyle, G. Matthews, & D. H. Saklofske (Eds.), The SAGE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assessment, Vol. 2. Personality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pp. 179-198). Sage. https://doi.org/10.4135/9781849200479
de Vries, R. E. (2013). The 24-item brief HEXACO inventory (BHI).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7(6), 871-880. https://doi.org/10.1016/j.jrp.2013.09.003
Gaughan, E. T., Miller, J. D., & Lynam, D. R. (2012). Examining the utility of general
models of personality in the study of psychopathy: A comparison of the HEXACO-
PI-R and NEO PI-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26(4), 513-523.
https://doi.org/10.1521/pedi.2012.26.4.513
Goldberg, L. R. (1981).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 search for universals
in personality lexicons. In L. Wheeler (Ed.),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p. 141-165). Sage.
Goldberg, L. R. (1990). An alternative" description of personality":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6), 1216-122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9.6.1216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29

Goldberg, L. R. (1993). The structure of phenotypic personality trai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1), 26-34.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48.1.26
Goldberg, L. R., Johnson, J. A., Eber, H. W., Hogan, R., Ashton, M. C., Cloninger, C.
R., & Gough, H. G. (2006). The international personality item pool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domain personality measur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0(1),
84-96. https://doi.org/10.1016/j.jrp.2005.08.007
Grayson, D. A. (1986). Latent trait analysis of the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20(3), 217-235. https://doi.org/10.1016/0022-
3956(86)90005-1
Hofstee, W. K. B., de Raad, B., & Goldberg, L. R. (1992). Abridged big five dimensional
circumplex (AB5C) [Database record]. APA PsycTests.
https://doi.org/10.1037/t13289-000
John, O. P., & Srivastava, S. (1999). Th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L. A. Pervin & O. P. John (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02-138). Guilford Press.
Kyriazos, T. A. (2018). Applied psychometrics: Sample size and sample power
considerations in factor analysis (EFA, CFA) and SEM in general. Psychology,
9(8), 2207-2230. https://doi.org/10.4236/psych.2018.98126
Lee, K., & Ashton, M. C. (2004).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 39(2), 329-358.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06mbr3902_8
Lee, K., & Ashton, M. C. (2005). Psychopathy, Machiavellianism, and Narcissism in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the HEXACO model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7), 1571-1582.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04.09.016
Lee, K., & Ashton, M. C. (2006). Further assessment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Two new facet scales and an observer report form.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18(2), 182-191. https://doi.org/10.1037/1040-3590.18.2.182
Leung, K. (1997). Negotiation and reward allocations across cultures. In P. C. Earley &
M. Erez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p. 640-675). The New Lexington/ Jossey-Bass.
Levenson, M. R., Kiehl, K. A., & Fitzpatrick, C. M. (1995). Assessing psychopathic
attributes in a noninstitutionalized pop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1), 151-158.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8.1.151
Li, W., Wu, J., Guo, Z., & Kou, Y. (2023). Development of HEXACO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socioeconomic factor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7(6),798-813.
https://doi.org/10.1177/08902070231174266
130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Lin, W. L., Hsu, K. Y., Chen, H. C., & Wang, J. W. (2012). The relations of gende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different creativities: A dual-process theory account.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6(2), 112-123.
https://doi.org/10.1037/a0026241
Lisá, E., & Dzúrik, M. (202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EXACO-PI-R self-
evaluation form in Slovak translation. Roman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3(1), 1-
8. https://doi.org/10.24913/rjap.23.1.01
MacCallum, R. C., Widaman, K. F., Zhang, S., & Hong, S. (1999). Sample size in factor
analysis. Psychological Methods, 4(1), 84-99. https://doi.org/10.1037/1082-
989X.4.1.84
McCrae, R. R., & Costa, P. T., Jr. (1997).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5), 509-516. https://doi.org/10.1037/0003-
066X.52.5.509
McCrae, R. R., Costa, P. T., Jr., Ostendorf, F., Angleitner, A., Hřebíčková, M., Avia, M.
D., Sanz, J., Sánchez-Bernardos, M. L., Kusdil, M. E., Woodfield, R., Saunders, P.
R., & Smith, P. B.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186.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8.1.173
Miller, T. R. (1991). The psychotherapeutic utility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 clinician's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7(3),
415-433. https://doi.org/10.1207/s15327752jpa5703_3
Ørnfjord, M. (2018). The Norwegian HEXACO-PI-R: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big five inventory. Scandinavian Psychologist, 5. e15.
https://psykologisk.no/sp/2018/12/e15/
Paulhus, D. L., & Williams, K. M. (2002). The dark triad of personality: Narcissism,
Machiavellianism, and psychopath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36(6),
556-563. https://doi.org/10.1016/S0092-6566(02)00505-6
Romero, E., Villar, P., & López-Romero, L. (2015). Assessing six factors in Spain:
Validation of the HEXACO-100 in relation to the Five Factor Model and other
conceptually relevant criteri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6, 75-81.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4.11.056
Rosenberg, M., Schooler, C., & Schoenbach, C. (1989). Self-esteem and adolescent
problems: Modeling reciprocal effec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6),
1004-1018. https://doi.org/10.2307/2095720
Rothe, J. P. (2017). The scientif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 (digital ed.). Routledge.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134772
Schmitt, D. P., Allik, J., McCrae, R. R., & Benet-Martínez, V. (2007).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Patterns and profiles of human self-
HEXACO 人格量表的跨文化適用性 131

description across 56 nat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8(2), 173-


212.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06297299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13).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6th ed.).
Pearson.
Tatar, A. (2018).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revised (HEXACO-PI-R) long and short Turkish forms. Alpha Psychiatry, 19(S1),
5-13. https://doi.org/10.5455/apd.283098
Thielmann, I., Moshagen, M., Hilbig, B. E., & Zettler, I. (2022). On the comparability
of basic personality models: Meta-analytic correspondence, scope, and
orthogonality of the big five and HEXACO dimens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6(6), 870-900. https://doi.org/10.1177/08902070211026793
Triandis, H. C. (2001).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9(6), 907-924. https://doi.org/10.1111/1467-6494.696169
Triandis, H. C., & Suh, E. M. (2002). Cultural influences on personal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133-160.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3.100901.135200
Truskauskaitė-Kunevičienė, I., Kaniušonytė, G., Kratavičienė, R., & Kratavičiūtė-
Ališauskienė, A. (2012).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Lithuanian versions of
HEXACO-100 and HEXACO-60.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3, 6-14.
Wakabayashi, A. (2014). A sixth personality domain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big five
domains: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in a
Japanese sample. Japanes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56(3), 211-223.
https://doi.org/10.1111/jpr.12045
Webster, J., & Watson, R. T. (2002). Analyzing the past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MIS Quarterly, 26(2), xiii-xxiii.
Williams, J. E., & Best, D. L. (1990). Measuring sex stereotypes: A multination study
(Rev. ed.). Sage.
Yomaboot, P., Sumalrot, T. & Imaroonrak, S. (202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HEXACO-PI-R Thai version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HEXACO and five factor
personality model. Romani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 9(2), 32-41.

收稿日期:112 年 08 月 30 日
一稿修訂日期:112 年 10 月 30 日
接受刊登日期:112 年 11 月 01 日
132 臺灣諮商心理學報 第十一卷第二期

Assessing the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San-Ni Tsai1, Chien-Chung Hsu2*
1
Graduate Student,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Applied Psychology,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ounseling and Applied Psychology,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preliminarily assess the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HEXACO Personality Inventory. The researchers used a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retrieving 460 related studies, and finally selected 10 studi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o
analyz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XACO inventory
demonstrated good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 .64- .92) when appli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despite some fluctuations owing to varied test lengths. The six-factor
structure of HEXACO was supported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with an
explained variance between 44.1% and 58.4%. The factors showed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moderate-to-high correlations with Extraversion, Conscientiousness,
Openness and Agreeableness in the Five Factor Model. Notably, the unique sixth factor
of HEXACO, "Honesty-Humility," captured aspects not included in the Five Factor
Model. In summary, the HEXACO scale has cross-cultural applicability, but some
translated questions need to be revised. Among the four versions, HEXACO-PI-R and
HEXACO-100 can be prioritize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ounseling practitioners could
use the HEXACO scale to evaluate clients as a basis for case conceptualization and
intervention. In the fu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continue to conduct research on
Chinese people as a bridge for dialogue between cross-cultural personality theory and
localized personality theory.

Keywords: HEXACO mode of personality, six-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Honesty-Humility.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en-Chung Hsu, email: danishsu@mail.ntcu.edu.tw


DOI: 10.53106/2304781X202311110200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