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社会科学家 2023 年第 03 期

2023 年 3 月 社会科学家 Mar.,2023


(第 3 期, 总第 311 期) SOCIAL SCIENTIST (No.3,General No.311)
【经管新视野】

超大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与协调发展
——
—以北京为例

马红涛1,2,刘 潇1
(1.上海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2.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酒店与烹饪学院,上海 201418)

摘 要:作为全国重要的超大城市之一, 北京已完成由生产功能向生活功能的转变,城市建设表现出休闲
化的趋势。通过构建城市休闲化评价体系和测度模型, 运用 1980-2021 年相关数据, 对其城市休闲化水平进行
综合测度,归纳演变规律和协调发展特征。研究发现: 第一,北京城市休闲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 发展速
度经历了“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较快发展” 的过程。第二,休闲生活与消费是推动北京城市休闲化进展的最重
要因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是休闲生活与消费提高的关键。第三, 从子系统来看, 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 休闲
空间与环境指数和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持续上升,而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和休闲接待与服务指数则呈现波动
中上升的趋势,休闲生活与消费子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第四,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经历了“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极度协调” 的历程,协调发展不断提速。
关键词:城市休闲化; 指标体系;演变特征;协调发展;北京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3240(2023)03-0086-07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城市人均 GDP 达到 3000-5000 美元以后,其城市基础环境、居民生活方式、城市


功能和产业结构等相继表现出休闲化的趋势和特征[1]。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超大都市,城
市建设进程中越来越注重休闲功能的配置、 居民休闲需求的满足和获得感的提升。一方面,巨大的城市规模
和人口数量已经影响到北京生活和工作,相关调查显示,北京 2020 年平均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全国最高,
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①。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期间提出建
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着力改善休闲环境、发展休闲产业、提升休闲服务,优化城市生
活品质,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伴随着超大城市主要功能由“生产性”向“生活性”转变,出现了诸多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困难和
[2]
公共资源紧张等 “大城市病” 。在世界范围内,
超大城市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具有不可忽
[3]
视的作用 , 其发展水平和治理能力更是综合实力的象征[4]。优化休闲配套设施质量、 提高休闲产业水平和改
[5]
善休闲环境等城市休闲化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和获得感关键之举 ,也是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途
径。所谓城市休闲化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城市功能由生产为主向服务消费为主转变,
城市的主导产业、空间利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休闲化趋势[6]。超大城市的休闲化发展水平关系到居
民休闲需求的满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7],对高端人才聚集和经济结构优化均具有显著作用[8],是城市可持续

①中国新闻网.北京平均通勤时间全国最高 单程平均 47 分钟[EB/OL].http://henan.china.com.cn/news/2020-12/05/content_41383353.


htm,
2020-12-05.
收稿日期:
2022-11-09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城市休闲化的质量指标、 评价体系和提升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13BGL094)
作者简介:
马红涛(1988-), 山东曹县人,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酒店与烹饪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为
城市休闲、
旅游消费; 刘潇(1988-),
女,河南安阳人,博士,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和决策分析(通讯作者)。

86
超大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与协调发展 / 马红涛,刘 潇

发展的关键。此外,学者们通过评价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发现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的休闲化、 休闲产业和
休闲消费均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差异明显[9]。但是对超大城市休闲化演变规律的研究较少,从协调发展视角
出发对城市休闲化内涵的解读较为薄弱。基于此,本研究以北京为例,在剖析城市休闲化内涵的基础上,构
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测度其城市休闲化发展质量和协调发展水平,以期发现超大城市休闲化发展
的客观规律,
总结休闲化建设经验和不足,并为其他超大城市休闲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一、内涵解析与指标体系构建

(一)城市休闲化内涵解读
城市休闲化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空间与环境、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等方面综合作用的动
态发展过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及产业结构逐渐调整,城市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和接
待水平显著提高, 休闲空间和环境持续优化,居民的休闲活动不断丰富,休闲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第一,经济和产业发展是城市休闲化的基础。当城市的经济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才有更多资金支撑休闲
空间营造和休闲环境治理,居民休闲消费活动才会得到保障。第二,休闲服务与接待是城市休闲化的保障。
休闲活动的实现需要以影剧院、博物馆、景区等休闲场所为依托,美好的休闲体验需要较高的休闲服务水平
和接待能力保障。第三, 休闲生活与消费是城市休闲化的动力。城市休闲化必须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
感为目的,居民休闲生活和消费是城市休闲化不断向前推进的动力之源。第四,休闲空间与环境是城市休闲
化的前提。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营造出舒适的休闲氛围,能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激发休闲需求。
第五,交通设施与安全是城市休闲化的支撑。民航价格的下降、高铁的开通使居民长途休闲旅行更加舒适便
捷,
私家车的普及促进了自驾游、 周边游的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对城市休闲化内涵的解读,借鉴已有研究成果[1],构建了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经济与产
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设施与安全 5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
标、
40 个三级指标。在经济与产业发展子系统中,经济水平通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来反映;城市
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予以反映;产业发展主要指与休闲相关性较强的第三产业水平。在休闲服务与接待子
系统中,文化娱乐设施主要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影剧院等;旅游接待设施通过旅行社、星级饭店、
公共厕所和公园等予以反应;游客规模用统计数据更客观的入境旅游人数来反映。在休闲生活与消费子系
统中包括休闲消费能力和休闲消费结构两部分,其中休闲消费能力包括支持性指标和抑制性指标;休闲消
费结构主要反映居民消费的主要内容。休闲空间与环境子系统包括生活空间和城市绿化两个方面。在交通
设施与安全子系统中,内部交通通过公共汽车客运量和轨道交通客运量予以反映;外部交通包括公路、铁路
和民航客运量;交通安全通过交通事故发生数予以反映。需要注意的是恩格尔系数、消费价格指数和交通事
故发生数为负向指标。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综合测度模型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主观判断法和客观分析法。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为客观数据,为避免传统专家
打分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尽量用数据说话,采用了差异驱动赋权法来确定具体指标的权重。具体为同一指
标相对差异越大、 离散程度越大, 其对评价模型的影响程度越大,即权重越大。
首先,对 1980-2021 年 40 个指标 1680 个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消除量纲不同所造成的影响。

正向指标标准化处理为: 2…42;j =1,2…40)


( =1, (1)

负向指标标准化处理为: 2…42;j =1,2…40)


( =1, (2)

87
社会科学家 2023 年第 03 期

其中 表示第 j 年的第项指标的原始值, 和 分别表示的是第 j 项指标 42 年中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表示其经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
利用标准化处理后的结果,运用信息熵方法确定 40 个指标的权重,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 =1,2…42;j =1,2…40)
, (3)
其中,
( =1,2…42;j =1,
, 2…40) (4)

, 2…42;j =1,2…40)
( =1, (5)
式(3) (5)中 Vj 表示第项指标的变异系数, 为第 j 项指标的均值,
(4) Sj 表示第 j 项指标的标准差。该指
标的权重 λj 则为式(6)所示:

(j =1,2…40)
, (6)
根据计算的指标权重,运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测度每项指标的具体得分和城市休闲化综合评价结果,
具体为:
(7)
(j =1,2…40)
, (8)
式(7)和(8)中 为第 年的第 j 项指标的得分,Si 为第 年的城市休闲化综合得分。
(二)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最早应用于物理学中,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10]。
根据效益理论和公平理论,建立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交通
设施与安全五个系统耦合协调模型:

(9)
式(9)中 C 代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
C 取值[0,1]。C 值越大,说明五个系统相互影响越强,耦合强调越大;
C 值越小,表明五个系统向无序发展,耦合强度越弱。耦合度反应系统和要素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大小,但是无
法识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好坏,即当子系统发展水平均较高或均较低时,其耦合程度都很强,但耦合的内涵
却不一样。而协调度是用来测度系统或要素间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循环的关系的方法,能够体现系统
间是良性耦合还是恶性耦合。
D = ■C + T (10)
T = af(A)+ bf(B)+ cf(C)+ df(D)+ ef(E) (11)
式(10)和(11)中,D 为耦合协调度,T 为城市休闲化综合评价指数,a、b、c、d 和 e 各子系统的系数,即 5
个子系统在综合评价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本研究将其定为 0.2。D 取值为[0,1],值越大协调度约好,反之越差。
(三)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需数据均出自 1981-2022 年的 《北京统计年鉴》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
北京市统计公报等官方途径。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予以填补,保证了研究数据的完整性。

三、
城市休闲化综合评价

(一)指标权重赋值
基于上述计算方法,得出北京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经济与产业发展、休闲服务与接待、
休闲生活与消费、休闲空间与环境和交通设施与安全五个子系统的权重分别为 0.190、0.184、0.337、0.114 和
0.175。显而易见,居民休闲生活与消费在城市休闲化发展和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推动北京城市休
闲化进程的内在动力。具体指标方面,地区生产总值、 社会消费品总额和公共绿地面积等在子系统和综合系

88
超大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与协调发展 / 马红涛,刘 潇

统中权重较高,对城市休闲化的影响相应较大。究其原因,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休闲化发展的资
金投入能力和居民最终休闲消费支出能力,是城市休闲化的基础和保障。休闲服务和设施是城市休闲化发
展的直观体现,在城市休闲化进程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近年来,北京积极打造“城市休闲公园环”,积极营造
风景秀美生态宜居的“绿色北京”, 极大地促进了休闲空间的优化和休闲环境的改善。
从经济与产业发展子系统指标来看,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总额、批发和零售业总额的权重均超过
了 0.2,对城市休闲化的影响较为突出,进一步证实了经济发展是城市休闲化的基础。从休闲服务与接待子
系统来看,旅行社、酒店房间数、公园等与服务和接待设施对城市休闲化作用明显强于文化馆数量、公共图
书馆数量和公共厕所数量等间接保障性设施。从休闲生活与消费子系统权重来看,居民可支配收入、 交通通
信支出和人均观影次数等影响较为突出,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每百户彩色电视拥有量和人均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抑制和促进作用较弱。从休闲空间与环境子系统来看,公共绿地面积和污水处理率
等指标权重较大,表明城市的公共休闲环境改善和休闲氛围的营造对城市休闲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突出。从
交通设施与安全子系统来看,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轨道交通客运量和民航客运量等公共交通设施对城市
休闲化影响促进作用较大, 交通事故发生数的抑制作用较小。
(二)综合测度结果及分析
根据城市休闲化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见公式 7), 得出北京城市休闲化综合指数结果(见图 1)。可以发
现, 北京城市休闲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指数值从 1980 年的 10.12 提升至 2021 年的 89.04,提高了近
8 倍。从国际经验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 GDP 达到 3000-5000 美元时,城市休闲化进入初步发展阶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开始表现出休闲化趋势;当人均 GDP 达到 10000-15000 美元时,城市休闲化步入较快
发展阶段,城市休闲化水平,城市的经济结构、居民生活和消费等休闲化趋势明显;当人均 GDP 达到 30000-
40000 美元时,进入以质量提升为特征的发展阶段,居民对休闲空间和环境、休闲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更高,出
现生活休闲化的趋势。据此可将北京城市休闲化进程分为缓慢发展阶段 (1980-2002 年)、快速发展阶段
(2003-2010 年)和较快发展阶段(2011 年至今)。

图1 1980-2021年北京城市休闲化指数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城市休闲化速度较慢, 属于缓慢发展阶段(1980-2002 年)。经济建设是这段时间政
府工作的重点,北京的产业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但城市休闲化进程缓慢,水平处于 10-27 之间,二十二年间
仅增加了 1.5 倍。2002 年,北京人均 GDP 达到了 31307 元,是 1980 年的 20 倍;产业之间比例关系明显改善,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完成了由工业化城市向现代综合服务中心城市的转化[11],为城市休闲化的快速发展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2003 年,北京人均 GDP 达到 3800 美元,城市休闲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水平迅速由 2002 年
的 26.07 提高到了 2010 年的 50.20,八年间提高了近一倍。该阶段,改善民生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 尤其是北
京奥运会的申请和成功举办,交通、旅游接待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大大提升,兴建了鸟巢、水立方等一批新
地标,国际知名度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首钢等大型生产性企业相继外迁,城市工业生产功能进

89
社会科学家 2023 年第 03 期

一步弱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重点发展旅游、文创等现代服务业[12]。2011 年,人均 GDP 达到了 12000 美


元,城市休闲化进程进入较快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休闲化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发展重点由数量增加到质
量提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服务业水平得到质的提高,居民的休闲消费支出明显增加,生活休闲化
特征明显。2019 年,北京市民人均观影场次达到了 3.55 场,居民休闲文化娱乐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为了更好地描绘四十余年来北京城市休闲化建设进程和发展质量的特征,采用均匀分布函数将城市休
闲化指数划分为五个阶段:低水平, 0-19.99;
较低水平,20-39.99;中水平, 40-59.99;较高水平, 60-79.99;高水
平,
80-100。从图 1 和表 1 可以发现北京城市休闲化指数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1980-1998 年, 北京城市
休闲化处于低水平阶段, 1999-2007 年处于较低水平阶段, 2008-2012 年处于中水平阶段, 2013-2018 年处于
较高水平阶段, 2019-2021 年步入高水平发展阶段。首先, 改革开放初期, 北京的经济快速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和人均生产总值迅速提升, 但城市休闲化指数仅从 1980 年的 10.12 提高到 1998 年的 18.98,提升速度较为缓
慢,
长期处于低水平阶段。1999 年北京城市休闲化指数首次突破了 20, 到了 2007 年达到了 39.53, 八年间增
长了近一倍, 虽然仍处于较低水平阶段, 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其次, 2008 年前后, 北京处于奥运的筹备和
举办阶段, 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 休闲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休闲接待能力大大提升,虽然城市休闲化水平处于
中水平阶段, 但是提升速度明显加快。最后,我国 2013 年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确立进一
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推进休闲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国民休闲质量。北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稳步推进休闲公
园和公共博物馆的免费开放, 并对游览景区逐步实行低票价策略, 保障了城市休闲化质量的快速提升。
表1 1980-2021年北京城市休闲化及各子系统指数等级划分
低水平 较低水平 中水平 较高水平 高水平
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 1980-2001 2002-2009 2010-2013 2014-2017 2018-2021
休闲接待与服务指数 1980-1991 1992-2001 2002-2008; 2011 2009-2010,2012-2020 2021
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 1980-2001 2002-2010 2011-2015 2016-2018 2019-2021
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 1980-1987 1988-2001 2002-2007 2008-2013 2014-2021
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 1980-2003 2004-2007 2008-2010 2011-2020 2021
城市休闲化综合指数 1980-1998 1999-2007 2008-2012 2013-2019 2020-2021
(三)子系统测度及比较
利用城市休闲化发展模型(见公式 8)测度北京城市休闲化各子系统指数水平,分析子系统的变化趋
势。1980-2021 年,北京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区间为[5.74,100],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区间为[7.59,80.73],休
闲接待与服务指数区间为[7.01,82.78],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为[17.18,100],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区间为
[13.25,86.91]。四十余年间,北京的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休闲空间与环境上升幅度极大,而休闲生活与消
费指数上升幅度相对较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1980-1992 年,北京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均小于 10,长期处
于极低水平阶段,从原始数据上来看,该阶段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产业结构,均处于较低水平。同样,1980-
1982 年和 1980-1983 年间,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服务与接待指数分别处于极低水平。从变化趋势上来看,
四十余年间,经济与产业发展和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一直处于稳步提升阶段;而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接
待与服务和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则有升有降。1998-2003 年间,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
这些年份公共汽车客运量、铁路运输客运量等小幅下降、交通事故显著增多导致。
利用上述等级划分方法,对北京城市休闲化五个子系统进行等级划分(见表 2),可以发现,经济与产业
发展、交通设施与安全、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在四十余年间有近三十年的时间处于低水平或较低水平,在
2010 年前后才达到中水平,在 2018 年后才达到高水平阶段。休闲接待与服务、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在五个
等级大致呈均等分布,其达到较高水平和高水平的年数分别为 13 和 14 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休闲生活与
消费子系统,其指数于 2016 年才达到较高水平,明显晚于其他四个子系统,这是因为居民休闲消费的提升
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需要其他子系统的保障, 具有相对滞后性。
(四)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公式(11)构建的城市休闲化协调度模型,测算北京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刻画
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对五大子系统进行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一般认为: (1)0<D≤0.4 时,为低度协调;
(2)
[13]
0.4<D≤0.6 时,为中度协调; (3)0.6<D≤0.8 时,为高度协调;
(4)0.8<D≤1 时,为极度协调 (见表 2)。

90
超大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与协调发展 / 马红涛,刘 潇

表2 北京城市休闲化耦合协调发展情况
年份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耦合协调度 D 0.303 0.316 0.316 0.322 0.326 0.327 0.327 0.338 0.338
耦合协调等级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年份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耦合协调度 D 0.342 0.356 0.357 0.366 0.374 0.384 0.386 0.396 0.409
耦合协调等级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低度协调 中度协调
年份 1998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耦合协调度 D 0.416 0.432 0.447 0.462 0.486 0.507 0.531 0.546 0.586
耦合协调等级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中度协调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耦合协调度 D 0.640 0.665 0.693 0.712 0.752 0.778 0.798 0.812 0.831
耦合协调等级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高度协调 极度协调 极度协调
年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耦合协调度 D 0.848 0.870 0.892 0.905 0.941
耦合协调等级 极度协调 极度协调 极度协调 极度协调 极度协调
从耦合协调度数值上看,北京城市休闲化五大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逐年提升的发展态势,从 1980 年
的 0.303 提高到了 2021 年的 0.941。从耦合协调的类型上来看,北京城市休闲化经历了低度协调-中度协调-
高度协调-极度协调四个阶段,处于四个阶段的年数分别是 17 年、10 年、8 年和 7 年,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
水平提升的速度明显加快。1980-1996 年的近二十年间, 北京城市休闲化处于低度协调的状态。这段时期,五
大子系统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且系统之间差距较大,其中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指数、交通设施与安全
指数和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均处于低水平状态,休闲设施与服务指数和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处于低水平和
较低水平状态。1997-2007 年处于中度协调的状态,2008-2014 年处于高度协调状态, 这段时间,北京的城市
休闲化基本处于快速和较快发展阶段(见图 1),城市休闲化五大子系统全面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2015-2021 年处于极度协调状态,北京城市休闲化步入高水平发展阶段,五大子系统在中国 36 个主要城市
中处于领先水平[14]。
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北京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其休闲化发展面临非
常规性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北京城市休闲化发展具有资金、管理和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休闲设施配置较
为合理,休闲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其次,北京拥有众多的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休闲资源和高质量休闲文化娱
乐产品等,拥有 7 个世界文化遗产(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99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处
5A 级景区、 200 多处开放旅游景点,每年举办大量世界级的演唱会、音乐会、展会和赛事等休闲娱乐文化活
动。最后,北京城市休闲化面临着资源相对有限和居民大数量、高品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超大城市的
某些中心区域的市辖区人口规模达到Ⅰ型大城市等级[15],这些居民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压力较大,休闲需
求旺盛,休闲支付能力较强,对休闲设施、休闲服务和休闲环境的要求往往较高,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矛盾。因此,北京的城市休闲化更注重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拥有更好的休闲基础设施,更加注重休闲
空间的打造和休闲服务水平的提升,城市休闲化协调发展水平较高。

四、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第一,从综合测度结果上看, 1980-2021 年北京城市休闲化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发展速度经历了
“缓慢发展-快速发展-较快发展”的过程。从城市休闲化综合指数等级上来看,北京城市休闲化在 1980-1998
年处于低水平阶段,1999-2007 年处于较低水平阶段,2008-2012 年处于中水平阶段,2013-2019 年处于较高
水平阶段,2020 年开始步入高水平阶段。
第二,从子系统测度结果上看, 1980-2021 年北京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
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和休闲生活
与消费指数持续上升, 而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和休闲接待与服务指数则呈现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五个子系统
在时间序列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经济与产业发展指数、交通设施与安全指数和休闲生活与消费指数主要分

91
社会科学家 2023 年第 03 期

布在低水平和较低水平上,
而休闲接待与服务指数和休闲空间与环境指数大致平均分布在五个等级上。
第三,从指标权重上看,休闲生活与消费是影响北京城市休闲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推动城市休闲化的
内在动力,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则是影响休闲生活与消费提升的关键。此外,
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对城市的休
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公共绿地面积对北京城市休闲环境影响显著。从时间序列来看,
北京城市休闲化发展逐渐由经济驱动向休闲生活与消费驱动转变。
第四, 1980-2021 年,北京城市休闲化五个子系统协调度从 0.303 提高到了 0.941,协调发展水平也从低
度协调(1980-1996 年)历经中度协调(1997-2007 年)和高度协调(2008-2014 年),提高到了极度协调型
(2015 年至今)。与四十年前相比,北京的城市休闲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五大子系统均取得了巨大的进
步,城市休闲化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时期。
(二)展望
本研究借鉴相关研究建立了城市休闲化评价体系,并尝试解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城市休闲
化进程中的作用,且采用客观数据对四十年来北京城市休闲化进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分析了城市休闲化
各子系统的作用。由于居民才是城市休闲化最终的受益者, 应进一步对城市休闲化与居民幸福感、 获得感之
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居民的休闲方式产生了显著变化,其对城市休闲化的
发展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此外,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与国际同类城市的比较,揭示中国
城市休闲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更好地指导我国城市休闲化实践。

参考文献

[1] 楼嘉军, 李丽梅, 杨勇.我国城市休闲化质量测度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12,26(05): 45-53.


[2] 项继权, 刘开创.中国特大城市过度极化的根源及其治理[J].理论与改革,2018,224(06): 153-163.
[3] 邹薇, 杨胜寒.超大城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基于劳动投入, TFP 和工资差异的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 39
(08): 1991-2004.
[4] 赵孟营.超大城市治理:国家治理的新时代转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142(04): 65-70.
[5] VALLE R,ORTEGA C,CUENCA M.Leisure, Making Innovation a Tradition-the Role of Leisure in a City’s Transformation:
the
Case of Bilbao[J].World Leisure Journal,2014, 56(01):6-26.
[6] 杨振之, 周坤.也谈休闲城市与城市休闲[J].旅游学刊,2008,23(12): 51-57.
[7] WALKER G J,ITO E. Chinese Mainland Canadian Immigrants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Results of a
Two-Year Longitudinal Study[J].Leisure Sciences, 2016: 1-12.
[8] 陈胜,马凌.高素质人才的城市舒适物偏好及其就业城市选择—— —以信息产业中的科技人才为例[J].人文杂志,2014(09):
114-121.
[9] 楼嘉军,马红涛, 刘润.中国城市居民休闲消费能力测度[J].城市问题,2015(03): 86-93+104.
[10] VEFIE L.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11] 樊艳云.北京市产业结构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71(33):132-134+150.
[12] 陈红霞.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9,39(04): 128-135.
[13] 马红涛, 楼嘉军.黄河流域经济-环境-旅游耦合协调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J].社会科学家,2021(12): 94-99.
[14] 楼嘉军, 李丽梅,马红涛.中国城市休闲化发展研究报告(2019)[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76-80.
[15] 朱建华, 戚伟,修春亮.中国城市市辖区的空间结构及演化机制[J].地理研究,2019,38(05):5-17.
[责任编辑:粟红蕾]
[助理编辑:王 瀛]

9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