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3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MASTER’S DISSERTATION

论文题目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


承接问题研究

作者姓名 陈 瑛
学位类别 公共管理硕士
指导教师 甄红军 副研究员

2022 年 12 月
中图分类号:C93 学校代码:10216
UDC:005 密级:公开

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应用型研究)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问题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陈 瑛
导 师:甄红军 副研究员
副 导 师:董云鹏 研究员
申 请 学 位:公共管理硕士
工 程 领 域:公共管理
所 属 学 院:文法学院
工 作 单 位: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
坨里镇人民政府
答 辩 日 期:2022 年 12 月
授 予 学 位 单 位:燕山大学
A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IN THE


UNDERTAKING OF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ITEMS IN THE T TOWN UNDRE THE REFORM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DELEGATE
POWERS AND IMPROVE REGULATION AND
SERVICES

by Chen Ying

Supervisor: Researcher Zhen Hongjun

Yanshan University

December,2022
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
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
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
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字: 日期:2022 年 12 月 13 日

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研究》系本人在燕山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燕山大
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燕山大学关
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燕山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
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2022 年 12 月 13 日

导师签名: 日期:2022 年 12 月 13 日
摘 要

摘 要

“放管服”改革是我国在新时代新阶段应对新挑战的一项重大举措,不仅是我
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而且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
然要求。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行政审批权逐级下放,乡镇政府承接了越来
越多的作为行政审批权载体的行政审批事项,与之相伴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及原因,应该采取怎样的措
施,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放管服”改革的成效。
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充分研究基础
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从 T 镇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实
际价值偏低、承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理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
监管方式单一、配套场所不达标五个方面发掘问题,进而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
关制度存在缺陷、承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乡镇政府信息化水
平较为落后、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五个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
因,最后从促使决策部门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水平、提高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基础保障五个方面一一
对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本文从乡镇政府承接的角度,逆向体现了上级决策部门简政放权的情况及“放
管服”改革的进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旨在通过此研究为乡镇政府更有效地承接
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以便进一步提升乡镇政府的承接能力和服务
效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落实。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承接;T 镇

-I-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reform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 delegate powers and improve regulation and
services is a major measure for my country to meet new challenges in the new stage. It is
not only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my country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but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reform,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has been gradually
decentralized, and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has undertaken more and more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tems as the carrier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ower.The accompanying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What i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s undertaking of the items, what are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and wha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These problems directly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
On the basis of sufficient research o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ory, this literature selets T
town as object and adopts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survey research method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for example, decentralized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items with low gold content, the inability of existing staff, the
poor operation, the single supervision method, and the substandard facilitie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literature trie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as follow: the decentralized
systems are flawed, the enthusiasm of undertaking staff is restricted b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of township governments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is insufficient,and basic guarantee is weak.Finally,
it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improvinng the relevant
systems, 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taff and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level
of township governments, and improving the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basic guarante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wnship government's undertaking, this paper reversely
studies the issue of decentr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items,

- II -
Abstract

which is innovativ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ownship
government to better undertake the decentralization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matters,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undertaking capacity and service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Keywords: the reform to streamline administration,delegate powers and improve


regulation and services; undertaking administrative approval items; T town

- III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IV -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 论 ...................................................................................................................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1.1.1 选题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3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5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6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7
1.3.1 研究内容 ........................................................................................................... 7
1.3.2 研究方法 ........................................................................................................... 8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9
2.1 核心概念 ................................................................................................................. 9
2.1.1 “放管服”改革 ............................................................................................... 9
2.1.2 乡镇政府 ........................................................................................................... 9
2.1.3 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 10
2.2 相关理论依据 ....................................................................................................... 11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1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13
2.3 本章小结 ............................................................................................................... 15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16
3.1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基本情况 .........................................................................16
3.1.1 “放管服”改革助力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 16
3.1.2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需求较高 ................................................................. 17
3.1.3 所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与质量并重 ......................................................... 17
3.2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基本举措和初步成效 .....................................................20
3.2.1 基本举措 ......................................................................................................... 20
3.2.2 取得初步成效 ................................................................................................. 24
3.3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存在的问题 .....................................................................26
3.3.1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 ................................................................. 26
3.3.2 承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 28
-V-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3.3.3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 ................................................................. 31
3.3.4 监管方式单一 ................................................................................................. 32
3.3.5 配套场所不达标 ............................................................................................. 32
3.4 本章小结 ............................................................................................................... 33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34
4.1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 34
4.1.1 下放规划过分看重部门利益 ......................................................................... 34
4.1.2 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不充分 ......................................................................... 35
4.1.3 部门协调联动制度存在缺陷 ......................................................................... 35
4.2 承接工作人员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 36
4.2.1 主观上工作人员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缺失 ................................................. 36
4.2.2 客观上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 ......................................................................... 36
4.3 乡镇政府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 37
4.3.1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 ..................................................... 38
4.3.2 公众对信息化的认识落后 ............................................................................. 38
4.4 监管机制不健全 ................................................................................................... 38
4.4.1 监管缺少依据 ................................................................................................. 39
4.4.2 监管主体及其职能分散 ................................................................................. 39
4.5 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 ........................................................................................... 40
4.5.1 上级部门重督导轻投入 ................................................................................. 40
4.5.2 供给来源单一 ................................................................................................. 40
4.6 本章小结 ............................................................................................................... 41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42
5.1 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制度 ....................................................................... 42
5.1.1 合理规划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 42
5.1.2 注重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 ............................................................................. 43
5.1.3 完善部门协调联动制度 ................................................................................. 44
5.2 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 44
5.2.1 树立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 ............................................................................. 44
5.2.2 优化人员配置 ................................................................................................. 45
5.2.3 优化薪酬待遇管理和竞争考核 ..................................................................... 45
5.3 提高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 ........................................................................... 46
5.3.1 提高信息系统的研发水平 ............................................................................. 46
5.3.2 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 ..................................................................................... 47
5.4 健全监管机制 ....................................................................................................... 47

- VI -
目 录
5.4.1 加快完善监管法律依据 ................................................................................. 47
5.4.2 健全联合监管机制 ......................................................................................... 48
5.5 完善基础保障 ....................................................................................................... 48
5.5.1 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 ..................................................................................... 48
5.5.2 构建多元供给网络 ......................................................................................... 49
5.6 本章小结 ............................................................................................................... 49
结 论 ............................................................................................................................... 50
参考文献 ........................................................................................................................... 5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56
致 谢 ............................................................................................................................... 57

- VII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 VIII -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本章将从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层面
来阐释论文,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来源、文献检索情况、研究的重要性等内容,为下
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1 世纪初,国务院提出了进行“放管服”改革的重大决策,旨在推进政府职能
转变,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创新监管的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放管服”
改革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辅相成,二者互相作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放管服”
改革的关键所在,涉及“放管服”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十
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会议等重要会议探讨并肯定了
“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性,简政不减责,再造和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政务服务的规
范化标准化便利化建设,及时跟进监管措施,推进创新包容审慎监管进程,营造法
制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而且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放”的内容,
不断加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型政
府的步伐。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审批权的载体,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是在下放行
政审批权。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权大量下放至基层,乡镇政
府能否接得住、办得好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那些深入渗透到群众生产生活、直接面向基层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相关规定下
放到乡镇政府,无疑是落实“放管服”改革最为有效的举措,直接助推了政府职能
转变的进程,增强了乡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早日兑现对群众许下的建成服务
型政府的承诺。行政审批事项一般是逐级下放,由上级政府部门下放到下级政府部
门。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层层积累到承接这些行政审批事项的最末一级的
乡镇政府。由此可见,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解决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放
管服”改革的成败。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为例,通过工作经验和实

-1-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地调查发现,T 镇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承接不
到位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
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符合 T 镇具体实际的改进对策,确
保尽快实现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有效承接,对推进 T 镇“放管服”改革的进程具有
重要意义。

1.1.2 研究意义

首先是理论意义。通过梳理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学者关于行政
审批事项承接主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市、县级政府部门,而且大部分都是关于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方面的研究,聚焦“下放”,忽略“承接”,对乡镇政府行政审
批事项承接问题研究较少,而且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采用逆向思维,
聚焦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研究最末一级政府——乡镇政府在“放管服”改
革背景下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丰富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完善了服务型政府理论的内容。
其次是实践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的标准和能力。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以后,乡镇政府需要一个接受和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最易出现
问题,通过对承接出现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对策,能够进一步优化并加快这一过
程,进而提高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的标准和能力。其次,有利于提高行政审
批事项下放和承接的协调性。通过对乡镇政府具体实际的研究,知晓其现有的承接
能力以及日后能够提升的空间,上级政府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时可以根据其现实需
要调整下放,从而提高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和承接的协调性。然后,有利于推进“放
管服”改革的进程。“放管服”改革的彻底落实与乡镇政府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的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行政审批事项不但要放得下,而且乡镇政府要接得住、
办得好,如此才能更高质量地服务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才能把“放管服”改革向
纵深推进。本文深入探讨了乡镇政府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建设服务型政府的
创新管理思路,对于转变政府职能,打通行政审批的“最后一公里”有着积极的意
义。

-2-
第1章 绪 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于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直接研究比较少,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
研究比较多。在国内,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乡镇政
府按照规定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趋势的内在要求和最终结果。
在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般统称为政府规制变革。国外政府规制变革大体经历
了从规制到放松规制的过程,与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严管”到“宽管”的大
趋势一致。国外对于政府规制变革的研究较多,规制包含行政审批的范畴,但不限
于行政审批,国外对于规制的有关研究与我国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有着不谋而合的关
联性,在某种程度上,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也是放松规制的一种方式。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国内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具有专业
化和针对性,成果日趋充实,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概念方面的研究。
程惠霞和康佳(2015)研究了 2001 年至 2014 年中国的行政审批制度演进轨迹,
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本质是提高审批效率,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1]。孙彩虹(2022)
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一方面是政府向企业放权,释放企业的
自主权,减少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审批,另一方面是上下级政府之间进行的
纵向放权,将权力下放至下一级政府[2]。
(2)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的研究。
潍坊市奎文区编办(2015)深入调研了辖区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情况,认为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与承接中存在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不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的问
题,甚至存在与政策相违背的现象[3]。孙彩红(2017)进一步研究了地方行政审批制
度改革的困境,认为权力下放过程中上下级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下放部门与承
接部门缺乏有效的衔接[4]。林亚兰和杨小龙(2017)从审批的权责体系方面研究了行
政审批权的下放和承接,认为体系中存在审批权下放不彻底的问题,部分行政审批
事项的初审权在承接部门,终审权则在下放部门,这样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也
不会承担所有的审批责任[5]。陈朋(2018)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取消和下放行
政审批事项对行政审批权进行重新调整,但地方政府存在“接得不顺畅”的问题[6]。

-3-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刘畅(2020)进一步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研究,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职能部
门各自为政,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的问题,如果上级部门不进行变更,那基层政府
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自身变革就会面对难以想象的阻力[7]。朱瑞红(2021)
认为乡镇政府财政保障能力不足,承接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软硬件无法得到有效改
善[8]。赖先进(2022)认为基层政府在落实行政审批改革承接任务上存在形式主义的
问题,改革面临着上面有投入,下面无产出的“内卷化”风险[9]。

(3)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因的研究。
孙正翠(2015)认为市场环境、社会组织培育、民众监督都是影响地方政府承
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因素[10]。刘玮(2016)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受多种因素的
制约,包括缺少法律依据,缺少改善机制,缺少有效的责任机制,制度的顶层设计
者与具体实践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各方利益的博弈等因素[11]。刘飞(2021)认
为,权力下放过程中,只有实现有效承接,才能激活承接单位的活力,提高权力下
放的效能,这主要受制于两类因素,一是承接主体在激励下主动改革创新,会有效
提升治理效能,二是下放与承接部门多维度互动,纵向行政指令畅通,横向学习竞
争机制完善,产生有效的治理结果[12]。张占斌和孙飞(2021)创造性地研究了中国
“放管服”改革的历史逻辑,认为改革最初的动因是为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以经济为导向,唯有真“放”、
宽“放”才能最大程度的释放市场和社会的活力[13]。
(4)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策的研究。
陈振明(2016)创造性地提出政府通过权力重新配置、流程再造等方式实现自
身的变革,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和智能化驱动的作用[14]。周磊和宁西(2018)
认为应根据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和执行,及时修改相关法律条文,运用法律
限制政府过大的自由裁量权[15]。毕青苗等(2018)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认为设立行
政审批中心集中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利于拓展部门协调的宽度,
降低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16]。刘泉宏(2020)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的对策,
建议推进各部门的统一化管理,完善辅助机制,包括容错纠错机制和人员配备机制,
并对审批力量较为薄弱的部门增加人员的配备,提高审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17]。艾
琳和王刚(2020)认为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该从核实行政审批事项着手,采取
取消、下放、归并等方式整合行政审批事项,关注行政审批事项的整个运转流程[18]。

-4-
第1章 绪 论

陈振明和吴勇锋(2021)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认为理顺上下级
政府层级关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可以推动政府各部门间协同高效地执行
政策[19]。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政府规制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角度多样,理论成果丰富,具有一定
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1)关于政府规制概念的研究。
“规制”一词最早源自经济学界,经济学者将“regulation”或“regulatory constriant”
翻译成“规制”,也有学者将其译成“管制”等其他词语,由于翻译和理解的差异,
这些词语经常交错使用。
Daniel F.Spulber(1999)将行政决策的模型与市场机制的模型结合起来研究,认
为管制主要是行政机构的行为以及行政法规对市场干预的机制,管制机构与企业、
消费者是一种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2)关于政府规制变革问题的研究。
James F . Gatti(1981)指出过度的政府规制会导致经济绩效低下、政府机构办
事拖沓,繁文缛节较多、腐败滋生等一系列问题层出不穷。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
事项以后,同样面临着如何正确行使权力、避免权力滥用的问题。Sidak,J.G.和
Spulber,D.F.(2012)通过分析美国土地征用的案例,认为放松管制会增加管理者的
负担,使公用事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影响其经济效益,也会出现地区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Abimbola Seye(2019)创造性地采用现实主义的证据合成法,
对不同收入的国家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评估权力下放对卫生系统效率、公平和韧
性的影响,各地方政府医疗卫生系统的基础设施和人员量的承接能力不尽相同,不
合理的权力下放会增加现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从而增加弱势地区的承接压力和
责任,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20]。Alexandru Dana Georgeta 和 Guziejewska Beata(2020)
认为政府的行政能力是财政分权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在理论和实践评估中,发现存
在上级政府权力下放不彻底以及地方政府缺乏财政独立性和未被授予财政和法律允
许的充分的税收能力的问题[21]。
(3)关于政府规制变革原因的研究。
Royce Guash(2004)认为弥补市场的不足是实施政府规制的直接原因,通过调
-5-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节政府规制,来干预市场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在经济发展滞胀的时候放松规制,
在经济发展自由放任需要调节的时候则加强规制,如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
Dwight Waldo(2017)进一步研究企业在实践中的相互关系,认为在消除集权缺陷的
前提下,政府可以很好的计划和管理社会,广泛的公众控权与权力下放和基层民主
行政有着内在的优势,这种向好的优势推动了政府规制的变革。Shin Jaeho(2022)
通过 Tobit 回归分析验证政府规制对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认为不恰当
的政府管制导致了相关企业研发效率低水平的局面[22]。
(4)关于政府规制变革对策的研究。
Christopher Hood(2009)主张在加强政府内监管的同时,将监督监管权限下放,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以提高监管的效率和质量。Jangirala Srinivas(2019)
进一步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化数据化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及重要性,认为规制
的制定应该与时俱进,主张确定关于网络安全的政府规制的标准,充分发挥法律在
政府规制中的作用[23]。Motaze Nkengafac Villyen(2021)认为政府运用公共资源为公
众提供医疗保险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将提供医疗保险这一公共服
务交由私人医疗保险机构办理来缓解财政压力,发展成熟的私人机构已经具备了承
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4]。Booth Philip(2022)通过进一步比较政府部门和私人
部门在金融监管上的相对劣势和优势,认为在纠正市场失灵时,应重视私人部门在
金融监管中发挥的作用,可在适当的情况下将监管的权限交由有承接能力的私人部
门行使[25]。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都高度关注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比较,从中提炼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进一
步研究“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迅速,立足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相关的应用研究较多,目的在于推进简政放权,重塑政府与市
场的关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研究以
政府重大会议通过的决议、公报等政令为研究基础,研究的学者中参公人员较多,
对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提出的对策更适合
中国具体实际。但我国学者对于相关基本理论的研究较少,研究多停留于归纳或解
-6-
第1章 绪 论

释的阶段,没有在相应实践的基础上形成我国政府本土化的改革理论体系。
国外对于政府规制变革的研究起步较早,基本理论体系较为成熟,研究成果丰
富,是在社会信用体系相对成熟、法律体系相对健全的背景下推进的,目的在于通
过调整政府规制来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政府规制的
研究学者多为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组织行为学家、政治家等专业学者,从经济、
社会、政治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政府规制变革的概念、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如
何通过调整政府规制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方面提出了富有价值的
对策,为执政者及政府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建议。这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因具体的国情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改革经验。
结合以上评述,本文从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角度入手,对其承接过程中产
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
通过论文的研究,能丰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体系,为 T 镇更好地承接行
政审批事项起到推进作用。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
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从 T 镇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承接
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监管方式单一、
配套场所不达标五个方面发掘问题,进而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乡镇政府信息化水平较
为落后、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五个方面分析了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制度、提高承接工作人员管理
水平、提高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健全监管机制、完善基础保障五个方面一一
对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7-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3.2 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是具有非接触性特点的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来
分析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大量查阅与政府规制变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关的书籍、
期刊、论文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提炼适用于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
项问题研究的文献内容,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缺漏,牢牢掌握最新的学术
研究动态,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调查研究法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
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掌握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第一手资料,经过一系列全面、周密
的研究,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本文通过对 T 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
服务站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收集整理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详细资料,进而分析
其承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统计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此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
识及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将数据统计发现的问题与实际调研相结合,使论文的研究更有说服力与参考价值。
-8-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对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
“放管服”改革、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的概念,还要深入了解新公共管理
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2.1 核心概念

关于 T 镇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概念界定将从“放管服”
改革、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的概念和内容等方面依次展开,为论文的研究
提供理论依据。

2.1.1 “放管服”改革

2016 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放管服”
改革,“放管服”改革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简称,改革的总目
标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本质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
“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是整个改革中最为基础的一环。中央政府
向地方政府放权,向社会、市场、公民简政,清除各单位之间重复管理和没有法律
依据的行政权,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加大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降低行政
审批的门槛,减少繁琐的审批条件。“管”即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是改革的
关键抓手。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还需要制约和监督,实现放管有效结合,转变“重
审批,轻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上重要日程,完善创新包
容审慎监管方式,为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服”即高效服
务,营造便利环境,是改革的初衷,也是改革的终点。“服”是在“放”与“管”
基础上的优化和深化,也是二者的最终目的。优化审批流程,发展“互联网+政务服
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认可。

2.1.2 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是乡政府和镇政府的统称,国家按照一定条件在乡村设置的行政机构,
-9-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称为乡人民政府,国家按照一定条件在集镇设置的行政机构,称为镇人民政府,二
者属于同一级别的行政机关,是最末一级的地方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在国家政府体系中数量最多,是管理农村、服务农民最主要的领导力量,具有促进
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乡镇政府的角色正由“管理者”
向“服务者”转变。乡镇政府的事、人、财三权不断缩小,背负的责任却在无限扩
大,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明显的权责失衡现象[26]。

2.1.3 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包含着下级政府部门接受和使用上级政府部门下放的行政审
批权力这一逻辑,政府部门通过法定方式承接本应由上级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
是下级政府接受和使用下放行政审权力的一系列过程、行为和效果的总和。行政审
批事项的调整以简政放权、遵循法律、重在实效、协同推进为原则,是国家深化行
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的重要手段。
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审批的具体内容,通常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非行政
许可审批、年审年检、公共服务、行政给付等具体事项。行政审批事项是政府职能
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政府管制行为决定着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27]。
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设立时所依据的法律性质,可以分为行政许可类、非行政许可审
批类以及服务管理类三种类型。
承接与下放犹如硬币的两面,相互联系,不可割裂开来,有下放必有承接。下
放是从主体的角度来看的,上级政府部门是权力下放的主体,承接是从客体的角度
来看的,接受权力的下级政府部门则为权力下放的客体。乡镇政府在承接过程中需
重新审视行政审批权力的服务范畴和指向,在对接过程中明确权力边界和范围,在
下放与承接之间找到平衡点,形成规范的权力结构。这依赖于科学有序的部门协同
配合机制,以有效解决承接中的矛盾和冲突,提高乡镇政府承接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承接方式包括完全承接、受委托承接、承接实质性审核权、服务窗口前移等方
式。完全承接指行政审批事项的主体完全变更为承接单位,由承接单位对行政审批
事项进行盖章核准,并对行政审批事项承担完全责任。受委托承接指下放部门以签
订委托书的方式将行政审批事项交由承接单位办理,并在完成商议后刻制“二号公
章”交由承接单位使用,在承接单位办理该行政审批事项时加盖“二号公章”,这
样虽然是由承接单位全流程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但实际上是在行使下放部门的行政
- 10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审批权。服务窗口前移是在承接部门设置服务窗口为该行政审批事项提供答疑、咨
询服务,并由承接单位通过内网、邮件等方式传递审批材料,这类行政审批事项的
行使主体仍然为下放部门,只是在承接部门设置了一个服务窗口,目的在于方便群
众就近办理。承接实质性审核权是指承接部门按照下放部门的要求对行政相对人提
交的审批材料进行审核,征得下放部门同意后,承接部门可办理,并将审核结果和
材料附件函报给下放部门,相关部门盖对应公章,这样,材料的受理审核与终审权
分离,承接部门掌握着行政审批事项的实质性审批。至于采取何种承接方式,要根
据下放部门与承接部门的具体实际进行选择。
行政审批事项承接激发了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权、事权以及监督管理职责的
集中效应,进一步节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时间和成本,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
值得注意的是,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最
后一公里”,是承接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肩负着党和人民对改革的期盼,也
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与压力,乡镇政府在承接过程中问题与成绩并存,必须时刻关注
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后的运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良倾向,提高乡镇政府的承
接能力,改善承接效果,确保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基层即接得住,也能办得好。

2.2 相关理论依据

本文选取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对乡镇政
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行政审批事
项承接的具体做法方面为乡镇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服务型政府理论则在以人为
本、服务于民的精神追求方面为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指明了方向。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不同学者的理解有所侧重。克里斯托弗·胡德
(Christopher Hood)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专业管理和绩效管理,明确标准,倡
导部门分权、产出控制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
实践[28]。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David Osborne and Ted Gaebler)明确提出
了用企业家精神改革政府的观点,将新公共管理的内涵概括成十条原则:政府在公
共管理中应该起掌舵催化作用;政府应将社会管理与服务的权限下放给社会的基本
单元;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内部;改变照章办事;按绩效办事;以顾客的需求为
- 11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导向;设法获取收益,避免浪费;提倡有预见的政府;分散联邦政府和公共机构的
权力,共同协作;积极引进市场机制,通过市场的力量进行变革[29]。我国学者陈振
明将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归纳为八个方面:强调职业化管理,明确绩效标准和绩效评
估,产出控制,顾客至上,公共服务机构的分散化和小型化,引入竞争机制,采用
私人部门的管理方式,改变管理者与政治家、公众的关系[30]。国内外学者的理解虽
略有差异,但都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否定,强调在政府内部引入企业的管理方式,
以此来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行政效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对乡镇政府的管理
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乡镇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互相联系,为乡镇政府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特征看,何颖和李思然认为新公共管理
理论主要以企业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其方法论则以工具理性思维方
式为主导,具有实证主义方法论特征[31]。可见新公共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
创新性,更易与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实践相结合。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意义看,陈典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政
府对市场和公众的回应,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各部门的行政效率[32]。张康之进
一步指出,新公共管理能够弱化特权意识,增加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防止权力腐败[3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正确应用可以有效革除传统行政体制弊端,顺应公众广泛参与和
弱化特权的改革趋势。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具有深刻的启示。首先,政府理
念市场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解作用,提高乡镇政府的绩效,改善当前乡镇
政府人员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使行政审批事项在乡镇政府运行得更加顺畅。
在乡镇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工作人员管理中发挥激励的作用。引进私营企
业先进的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承接能力。鼓励群众
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为行政审批事项在乡镇政府的承接扫
清了障碍,顺应了“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的大趋势。其次,政府行为规范化。新
公共管理理论是在西方国家法律体系相对完善的背景下产生的,法治政府的建设比
较成熟。应加强法律对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约束和保障,为乡镇政府行使
行政审批权提供法律依据,促进承接工作的长远发展。再者,政府权力分散化。新
公共管理理论反对政府独裁,倡导政府分配权力,逐渐向社会和市场转移公共事务
的管理权,打破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重新分配行政审批权的

- 12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种方式,由政府的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放权,使乡镇政府有更多的独立自主权,
也是政府权力分散的一种表现。然后,政府管理信息化。新公共管理的模式下,政
府利用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共管理,
提高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和政府的管理效率,其先进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对改进乡
镇政府的行政审批事项信息系统操作水平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乡镇政府承接行政
审批事项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恰当应用可有效提高事项审
批效率,极大地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本文通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综合思考,深
入研究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
策和建议。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服务型政府最早是由我国的张康之教授基于改革实践进行界定的,2000 年,我
国学者张康之提出服务型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
是为公众服务,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34]。2006 年,张康之又进一步提
出服务型政府是德治与法治有机结合、行政程序的灵活性与合理性相统一的政府,
是一种引导型的政府职能模式,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35]。随着服务行政的
概念被逐渐引入公共行政领域,服务型政府理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
学科的跨越和理论层次的提升。这种中国本土产生的理论更符合我国国情,与乡镇
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有着更高契合度,为乡镇政府
做好承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2006 年至 2008 年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分别明确了建
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将中国特色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
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一时期,关于服务型政府理论的研究成
果迅速增长,在宏观的历史发展视野上的研究取得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成果。乡
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接得
住、办得好也会反向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也是“放管服”改革的目的。
从服务型政府的职能看,朱光磊和于丹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转变职能为
基础,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公共服务职能,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是调整政府职
责,在政府的内政、外交、教育、科学、文化、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工作由谁做、
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36]。竺乾威认
- 13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为,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生态环境、公共教育、社
会保障、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强化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职能,以实现政府职能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公平正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
根本转变[37]。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乡镇政府做
好承接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从服务型政府的意义看,于漪从简政放权的角度分析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有利于推进简政放权[38]。孔繁斌和郑家昊认为,服务型政府
塑造了完整的行政价值,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进了人民民主的进程[39]。
服务型政府理论将落脚点定在为人民服务上,是真正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
际的政府模式,对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及其他经济社会工作都具有推动作用。
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路径看,谢庆奎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是政府
创新,需要积极探索体制层面、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人员层面的政府创新[40]。王
泉莲从应用实践的方面提出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路径:树立民主意识、推行新
的服务理念,提高公民素质,提高政府综合服务的水平[41]。当代对于服务型政府理
论的研究仍然处于主流地位,其内容有创新,也有摒弃,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完
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路径贯穿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方方面面,承接的效
果应向建设服务型政府看齐。
服务型政府理论对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首先,服
务型政府理论为乡镇政府的承接工作明确了公共性导向。公共性追求公平和正义,
是现代行政体系的合法性来源。乡镇政府要划清权力范围,本着一切为公的理念,
正确行使承接的行政审批权力,强调民主法制手段,公私分明,避免公权私用。其
次,服务型政府理论为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提供了原则和要求。乡镇政府承
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上是在推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
为民服务的要求,是建成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手段,是“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全新的、注重民生的时代下,服务型政府理论对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乡镇政府不单是承接了行政审批事
项的业务办理,而是为了在基层形成一种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集合,需要按照服务型
政府的建设要求高标准地做好承接工作。再者,服务型政府理论为乡镇政府承接行
政审批事项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正确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加快乡镇政府建设服务
型政府的进程,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使

- 14 -
第 2 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基层政府能够接得住、办得好,更高质量地服务广大群众和
市场主体,进而彻底解决行政审批“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我国“放管服”改
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出攻坚期和深水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 T 镇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概念及
主要内容,并详细阐释了支撑本文研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将新
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与乡镇政府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承接行政审批
事项的内容有效结合,为下一步探究“放管服”改革背景下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
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 15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T 镇“放管服”改革的进程迅速推进,按照有关规定承接了上级政府部
门下放的全部行政审批事项,T 镇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积极与有关部门衔接,在提高
审批效率,优化审批流程,方便群众办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
的问题。

3.1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基本情况

T 镇位于两个县区的交界处,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常住人口 18973 人,行政区


域面积 40 平方千米,本节介绍了 T 镇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基本情况,包括“放管
服”改革对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的助力、T 镇较高的承接需求以及所承接的行政审批事
项数量与质量并重等内容。

3.1.1 “放管服”改革助力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十八大以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放管服”改革,T 镇深入贯彻落实“放
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为有效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培养了内在力量,奠定了坚实基
础。
在“放”的层面,简政放权使上级部门加大向 T 镇下放行政审批权的力度,强
大的下放趋势和力度迫使 T 镇必须做好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准备,同时,也进一步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放管服”改革带来的行政审批的变化。在
“管”的层面,降低准入门槛,注重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监管方式更加亲民,促进
公平竞争,为各类市场主体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 T 镇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
项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服”的层面,更加注重转变政府职能,为群众提供优质
的服务,也为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有效承接,才能
不断增加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放管服”改革推进了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进程,使中央的利好政策在 T
镇推广开来,优化了 T 镇的审批环境,为 T 镇独立行使行政审批权扫清了障碍,为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16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3.1.2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需求较高

T 镇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有较高的需求。首先,T 镇商业繁荣,人口流动性大,
市场经济的发展较其他乡镇更为成熟和明显,申请审批的行政相对人较多,涉及的
行政审批事项也较为复杂,群众对落实简政放权的要求更为迫切。其次,T 镇离县城
较远,往返时间长,T 镇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满足了群众就近审批的需求,节
约了审批时间和成本,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再者,T 镇地理位置特殊,交通方便,
位于三个县区的交界处,紧邻高速口,上级督导检查频繁,县里在各方面工作上都
要求 T 镇试点先行,T 镇要积极主动做好承接工作。

3.1.3 所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与质量并重

T 镇所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数量与质量并重,涉及内容较多,承接任务较重。
(1)数量方面。
T 镇自 2020 年以来开始推进承接工作,按照上级部门关于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
相关规定,共承接了 160 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数量较大,分 2 次承接。2020 年
承接了 102 项,2021 年承接了 58 项。乡镇政府把上级部门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承接
到位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所以上级部门没有将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同时下放,
而是分两次逐步下放,随时关注乡镇政府的承接效果和适应情况,以及时纠正出现
的错误倾向,逐步实现应放尽放,最后全部下放。其中,有 110 项行政审批事项原
先在 T 镇受理,这次不同程度地下放了这些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核权,其余 50 项是全
新的行政审批事项,之前未在乡镇政府办理过。
按照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具体内容,可将其分为 13 个类别,由表 3-1 可以
看出,T 镇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里,社会保障类 40 项、卫生健康类 23 项、综合类
20 项、农业农村类 18 项、退役军人类 15 项、社会事务类 11 项、市场监管类 10 项、
应急管理类 6 项、自然资源类 4 项、残联类 4 项、司法行政类 3 项、城乡建设类 3
项、林业草原类 3 项,其中,T 镇承接的社会保障类、卫生健康类、综合类、农业农
村类、退役军人类、社会事务类、市场监管类的行政审批事项较多,这几类行政审
批事项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基层直接办理,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办
事群众,增加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7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表 3-1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单位:项)

序号 类别 数量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名称

延缓入学或者休学审批、志愿者注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

1 综合窗口 20 税务登记、负责告知服务场所的公安 9 项、待条件成熟后下放的

7项

高龄津贴申领、建设农村公益性墓地审批、临时救助、对孤儿基

本生活保障金的给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申领、特

2 社会事务 11 困人员救助供养、城乡低保户信息核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

约备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特殊困难

老年人补贴

3 司法行政 3 法律援助咨询服务、人民调解服务、法治宣传教育服务

劳动用工备案、公益性岗位管理和服务、就业信息服务、高校毕

业生就业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就业失业

登记、创业服务、职业培训、求职登记服务、社保政策咨询服务、

4 社会保障 40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会保险登

记、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养老保险服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信息查询、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

险补贴、流动人口服务

农村村民宅基地审批、承包期内需调整承包地批准、对农民集体

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批

准、农药经营许可、生鲜乳收购许可、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审核、
5 农业农村 18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地力补贴申领、棉花补贴申领、

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方案审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备案、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服务

6 城乡建设 3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住房租赁补贴申领、农村危房改造申请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乡村建

7 自然资源 4 设规划许可证核发、征地安置补助费发放、耕地、林地、草原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

- 18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表 3-1(续表)

子女生育登记、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补办、农村独生子女身份审

定、再生育涉及病残儿医学鉴定、护士执业注册、公共场所卫生

许可、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再生育审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
8 卫生健康 23
奖励扶助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

划生育及生殖保健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

放、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服务、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及咨询服务

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发放、部分烈士(含错杀后

被平反人员)子女认定及生活补助给付、建国后参战和参加核试

验军队退役人员补助金的给付、优抚对象医疗保障、遗属定期抚
9 退役军人 15
恤金的给付、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伤残等级评定、部分农村籍

退役士兵身份认定、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政策咨询服务、退役军

人信息登记服务、伤残军人残疾关系转移服务

自然灾害民房恢复重建资金申领、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申请、

10 应急管理 6 基层灾情信息收集与核实及报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服

务、救灾捐赠款物代收、救灾捐赠凭证出具

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办理、食品(含保健食品)经营许可、食品
11 市场监管 10
小餐饮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食品小摊点备案

12 林业草原 3 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退耕还林补贴申领、造林绿化补贴申领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领、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残
13 残联 4
疾人政策咨询服务、0-6 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合计 160

(2)质量方面。
T 镇承接的 160 项行政审批事项按照性质,可分为行政许可、行政给付、公共服
务、行政确认、行政奖励及其他 6 种类型,为方便数据分析,我们将 T 镇承接行政
审批事项类型的数量和占比以表 3-2 的方式呈现。

- 19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表 3-2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类型及占比情况表(单位:项)

序号 行政审批事项类型 数量 占比

1 行政许可 42 26.25%

2 行政给付 23 14.38%

3 公共服务 66 41.25%

4 行政确认 24 15.00%

5 行政奖励 1 0.63%

6 其他 4 2.50%

合计 160

通过表 3-2 可以看出,T 镇承接的公共服务类的行政审批事项达到 66 项,数量


最多,占比最大,行政许可类的行政审批事项 42 项,占比较大,排在第二位,这两
类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和占比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的目的和方向,乡镇政府承接
大量的公共服务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手段。行政许可类的行政审批事项“含金量”最高,具有较高的
实际审批价值,上级政府大量下放这类行政审批事项体现了进行简政放权的力度较
大,决心较强。

3.2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基本举措和初步成效

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对 T 镇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工作移交,需要
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应对,T 镇结合自身实际采取了一系列
基本举措,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3.2.1 基本举措

T 镇采取了多项基本举措,包括设置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组织机构、配备行政审批
事项承接工作人员、创新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全流程网办、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
作等。
(1)设置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组织机构。
T 镇设置了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作为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组织

- 20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机构。目前,T 镇设有 1 个行政综合服务中心,19 个村级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


务站在业务上与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对接,是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的有效补充,二者相
互配合、相互作用。
作为承接机构,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一是成立时间相同,二者皆于 2020 年 5
月份设立;二是职能相同,都具有为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三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以更好地
服务群众;四是部分设置标准相同,有 59 条相同的设置标准。
二者发挥的作用不同,设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表 3-3 详细阐释了行政综合服务
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的不同之处。一是层级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为镇级承接
机构,属于镇正股级事业机构,核定编制 8 名,主要负责人可配副科级干部,村级
综合服务站为村级承接机构,是在 T 镇辖区内建制村配置的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的
场所,站长一般为各村支部书记。二是面积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
要求在 50 平米以上,村级综合服务站 20 平米以上即可。三是服务窗口数量不同,
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 13 个服务窗口,村级综合服务站一般设置 3-5 个服务窗口。
四是办公设施的配备标准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必须配有电脑、打印机、电话、
高拍仪、PAD 评价器、读卡器等基础设施,村级综合服务站只配备电脑、打印机等
一般基础设施。五是使用的网络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连接省级政务服务网及审
批专网,村级综合服务站只连接互联网。六是使用的印章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启用审批专用章,村级综合服务站使用各村委会公章。七是个别项目的设置要求不
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必须设立咨询引导区、自助服务区,统一着装,配备 LED 屏
或液晶屏及特殊人群卫生间,对于这些项目,村级综合服务站不是必须设立。八是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承接了 160 项行政审批事项,村
级综合服务站承接了其中的 34 项行政审批事项,这 34 项行政审批事项即可在村级
办理,也可在镇级办理,这是 T 镇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过渡期的特殊规定,待各村
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成熟,能独立办理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时,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便不再办理应该村级综合服务站办理的业务。九是服务范围不同,行政综合服务中
心服务全镇的群众,村级综合服务站只能服务本村的群众。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的设置标准更高,规模更大,服务
面更广,村级综合服务站虽承接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但能办理的内容和程度有
限,且只有 10 个发展成熟的村级综合服务站能独立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其余 9 个主

- 21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要采取由村级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到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为群众代办的方式办理业务。
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有着设施和资源上的优势,是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核心
机构,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 3-3 T 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设置情况表

序号 条目 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村级综合服务站

1 层级 镇级 村级

2 面积 ≥50 平方米 ≥20 平方米

19 个(10 个已建设成熟,
3 数量 1个
9 个正在建设)

4 服务窗口 13 个 3-5 个

电脑、打印机、电话、高拍
5 基础设施 电脑、打印机
仪、PAD 评价器、读卡器等

6 网络 省级政务服务网及审批专网 互联网

7 咨询引导区 必需 非必需

8 自助服务区 必需 非必需

9 LED 屏或液晶屏 必需 非必需

10 统一着装 必需 非必需

11 特殊人群卫生间 必需 非必需

12 审批专用章 启用 不启用

160 项(包括村级综合服务
13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数量 34 项
站承接的 34 项)

14 服务对象 办事群众和各村委会 办事群众

(2)配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人员。
T 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 13 个服务窗口,按 AB 岗及其他岗位设置要求,
共配备了 30 名工作人员,其中,核定事业编制 8 名,设主管领导 1 名,主任 1 名,
副主任 2 名,劳务聘用工作人员 12 名,这 20 名为专职工作人员,另外从农业综合
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等抽调了 10 名兼职工作人

- 22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员。19 个村级综合服务站根据各村的人口和业务量共配备了 116 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T 镇共计 146 名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如表 3-4 所示,男性工作人员占比较
大,配备了较多的专职工作人员。

表 3-4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基本情况表(单位:人)

分类标准 具体类别名称 人数 比例

男 87 59.59%
性别
女 59 40.41%

专职 115 78.77%
职业类别
兼职 31 21.23%

行政综合服务中心 30 20.55%
部门
村级综合服务站 116 79.45%

(3)创新工作制度。
T 镇创新承接行政审批事项运行的工作制度,主要包括主动发现机制和证明事项
告知承诺制,二者是刚实行不久的带有创新性、探索性的管理制度。主动发现机制
是以基层“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主动联络,精准识别政务服务对象的工作机制。T
镇于 2022 年 3 月份实行主动发现机制,充分结合广大基层干部的日常走访,全面摸
排辖区内符合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条件但尚未享受相关政策服务的人群。以此建立周
密的发现网络,不断延申主动发现渠道,防止出现审批“死角”和“盲区”。截至
2022 年 8 月份,共主动发现 35 人,多为老年群体、残障人士、大病人员、困难群众
等特殊群体,经本人同意后为其办理了相关业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指行政机
关依据行政相对人的书面承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适用于市场主体准营、社会保险、
资格考试、社会救助等方面,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国家秘密、金融审慎监管、
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纠错成本高、风险大、损失难以挽回的事项则不适用于
告知承诺制。T 镇于 2021 年 9 月 1 日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只涉及到 2 项行政
审批事项,即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和适龄儿童少年因不可抗拒原因需要延缓入学或休
学审批事项。目前按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已办理了 5 件行政审批事项,这项制度
的推行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简政放权、方便办事群众方面前景一片光明,会继续

- 23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配套要素,推广到更多的行政审批事
项上。
(4)积极推进全流程网办。
一方面,T 镇在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开发的基础上,宜网办的行政审批事项统
一实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反馈,无需到线下大厅办理。行政相对人认为网
上操作有困难的,也可申请线下办理。目前,T 镇生育登记事项网办率已达到 100%,
个体工商户注册、变更、注销登记事项网办率达到 40%,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全部由个人在河北税务上缴纳。另一方面,依托“冀时办”,进一步推广电子证明、
电子证照的使用,这样行政相对人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直接出示授权调用码即可,
就不用出示相关纸质证明或证照,简化办事流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也设立了电子
印章,将“受理通知书”“不予受理通知书”“准予许可决定书”“补齐补正通知
书”“不予许可决定书”5 种审批结果文书电子化,使审批更加方便快捷。
(5)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
2021 年 7 月,T 镇与建设银行合作,引进“裕农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裕农
通自助服务机入驻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并在各村广泛推广裕农通
APP,裕农通可自助办理缴费业务、经营融资、农资供应、农产品供销等业务,为村
民提供更好的政务服务,方便村民生产生活。根据各村上报数据,T 镇常住人口 18973
人,已注册裕农通 APP 人数达 8925 人,注册率 47.04%,未注册人数 10048 人,未
注册率 52.96%,包括没有智能手机,无法使用裕农通 APP 的人。

3.2.2 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 T 镇能够正常审批,行政
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高了行
政审批事项办结率、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推进了“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1)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
一方面,规范了行政审批事项的线上办理流程,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可全程在网
上或手机上办理,不用再到现场办理,在乡镇政府落实了“不见面审批”的政策要
求,充分考虑群众的办理需求,使办事群众可自主选择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方式,是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方式的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整合行政审批事项线下办理流程,
本着科学办理、为民服务的初衷,完善了“一站式”办理、一窗通办服务模式的流
- 24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程,最大程度的实现证照、印章、保险办理等业务的一次性办成和一条龙服务,进
驻部门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均可按要求办理,手续齐全的可一次性办成,进一步缩
短了办理时限,简化了办理流程,降低了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成本,提高了行
政审批服务的效能和水平。
(2)提高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结率。
通过采取全流程网办、与第三方合作等举措,进一步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有
序有效承接,强化了镇、村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力,完善了镇、村行政审批服务
体系,实现了便民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同时,全面推行上门问需、靠前服务、帮办
代办、精准服务、贴心服务等特色审批服务,极大地提高了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能
力,为群众提供了切实的服务和便利,获得一致好评,如表 3-5 所示,2020 年至 2022
年间,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逐年增多,而且办结率也逐年提高,可见承接行政审批
事项的能力明显增强。

表 3-5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办件数量(单位:项)

年份 受理 办结 办结率

2020 年 12721 12104 95.15%

2021 年 15323 14723 96.08%

2022 年(统计到 8 月份) 16741 16623 99.30%

(3)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按照上级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地解决群众、企业在行
政审批系统中的急难愁盼问题,T 镇于 2022 年 1 月设立了“办不成事”协调窗口,
负责协调投诉、业务咨询、受理合理诉求等,一般流程为受理、研判、交办、办结、
评价、总结、归档,充分发挥了行政综合服务中心进驻部门多、协调各方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提高办事企业、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止到 8 月份,T 镇“办不成事”
协调窗口共办理了 128 项行政审批事项,除了 15 项涉及信访问题,其余 113 项均通
过协调办结,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4)推进了“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的变化是衡量“放管服”改革成效的重要指标[42]。160 项行政
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到 T 镇,且 T 镇全部实现承接,承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
- 25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着 T 镇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定型,行政审批权限的设定变得更加合理、科学,满
足了乡镇政府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群众就近办理审批事项的需求有着较高的匹配度,
优化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基层政府的服务能力,给群众带来了较强的获得感和幸福
感,使简政放权真正落到了实处,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 T 镇“放管服”改
革走出深水区、闯出“攻坚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3.3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存在的问题

虽然 T 镇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由于尚处于探索
阶段,还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与“放管服”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
产生了不良影响。结合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可以从所承接行政审批事
项本身、承接工作人员、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系统、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方式、承
接行政审批事项的配套场所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分别存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
价值偏低、承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
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方式单一、配套场所建设不达标等问题。

3.3.1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

T 镇虽然按照省、市、县的要求承接了 160 项行政审批事项,但有的行政审批事


项不能独立办理或办理不顺畅,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实际审批价值偏低,主要表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承接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只能受理,无权审核。在这 160 项行政审批
事项的具体办理流程上,有 16 项是由 T 镇负责告知行政相对人具体的办理场所,包
括应在派出所办理的 9 项和待条件成熟后下放的 7 项;有 74 项,T 镇能受理,也能
审核;还有 70 项 T 镇只负责受理。由图 3-1 可以看出,T 镇只负责告知和受理的行
政审批事项分别占 10%和 44%的比例,二者占比相对较大,这些行政审批事项在 T
镇告知或受理后,行政相对人仍然需要自己去上一级政府或其他场所办理审核手续,
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还需要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后在办理时限内带着受理资料去县里审
核,原先都在县里受理审核的行政审批事项,现在分成了两个地方办理,耗费了时
间、精力、资源,给行政相对人和窗口工作人员都带来了不便。这样乡镇政府只承
接了行政审批事项的部分办理权限,甚至没有承接权限,只是承接了责任和业务工
作,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行政审批事项虽然下放了,但达不到简政
- 26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的目的,而且变相延长了审批时限,使审批程序更加繁琐。

图 3-1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占比示意图

另一方面,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只是名义上承接。名义上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和
待条件成熟后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同,名义上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是乡镇政府已
经承接了受理或审核部分,却无法办理;待条件成熟后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现在
仍直接由县里办理,在要求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名单里,但还未办理承接手续。
如图 3-2 所示,T 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成立以来,仍有 24%的行政
审批事项从未办理过。首先,有些行政审批事项没有收到办理申请,如生鲜乳收购
许可、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审核、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审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等,这些行政审批事项没有审批需求;其次,拖拉
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核发、护士职业注册等行政审批事项因为系统密钥、场地等
问题没有解决,明确只是名义上承接,要求 T 镇工作人员带着行政相对人到县有关
部门办理业务。

- 27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图 3-2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占比示意图

从服务型政府的角度看,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不仅限制了乡
镇政府的服务能力,而且变相延长了服务时限,使审批程序更加繁琐。下放的行政
审批事项承接了,却办不好,不利于乡镇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了“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3.3.2 承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对 T 镇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不论是数量还是质
量上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现有的工作人员还不能满足承
接工作的需要。
一是承接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尤其缺少专职工作人员。T 镇虽然为承接行政审批
事项配备了较多的专职工作人员,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作人员刚熟悉业务,
因干部换届或其他原因离开原先的工作岗位,未能及时补充新的专职人员,而且临
时工作人员多为大学生见习岗,合同期一年,每年都要换人,通过表 3-3 可以看出,
2020 年,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变动 15 人次,村级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变动
37 人次,2021 年,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变动 31 人次,村级综合服务站工作

- 28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人员变动 125 人次,2022 年,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变动 19 人次,村级综合服


务站工作人员变动 30 人次,2021 年因镇村干部换届,工作人员变动最为频繁,且每
年都会有特定人员的流动,缺少专职工作人员,不利于工作人员从整体上专业化地
掌握行政审批工作,影响行政审批事项档案的保管以及承接工作的延续。

图 3-3 T 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变动人次示意图

二是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年龄构成不理想,T 镇共配备了 146 名承接工作


人员,年龄分布情况见图 3-4,30 岁及以下的工作人员占比 35%,31-40 岁占比 21%,
41-50 岁占比 25%,51 岁及以上占比 35%,41 岁及以上的工作人员较多,出现了工
作人员“老龄化”的倾向,整个干部队伍缺乏朝气,精力、体力等方面严重不足,
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 29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图 3-4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年龄分布图

三是工作人员的学历结构也不够优化,学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着个人综合
素质水平的高低,如图 3-5 所示,T 镇为承接行政审批事项配备的工作人员中专、高
中及以下学历占比达到 65%,人数最多,大专和本科学历较少,研究生学历极少,
没有博士学历,缺乏专业优势,很难为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人力
支撑。

图 3-5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人员学历分布图
- 30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方面,乡镇政府工作量大,工作事务繁
杂,工作人员充电学习、自我提升的时间少,且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
站工作人员经常就个别行政审批事项相互推诿,出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不当的问
题。而且相比于县直单位,乡镇政府的工作氛围比较宽松,工作人员对自身要求较
低,对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严谨性要求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客观上行政
审批系统操作难度较大,系统繁琐而且在不断升级,审批要求、审批方式也在不断
变化,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操作知识和技能,给工作人员的系统操作带来了较
大的挑战。
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看,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乡镇政府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旦 T 镇工作人员数量和能力素质不理想的现状无法与高质量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
要求匹配,则会阻碍 T 镇“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3.3.3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系统主要包括“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系列系统。其
推行的关键在于政务信息开放共享,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是对
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创新,是政府服务模式转变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形态[43]。“互联网+
政务服务”系统是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运行的载体,能为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提供
极大的支持,显著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规范性、智能性、便捷性、广泛性、快
捷性。T 镇的行政审批系统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分为政府端和个人
端,在运行上存在以下不足:
政府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系统平台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目前,T 镇承接的每
项行政审批事项都有各自的审批系统和流程,一台电脑要安装好几个审批软件,系
统多而复杂,不能复用,而且各系统的数据独立存储,相互割裂,无法共享,如年
底整合特殊人群的重复身份时,残疾人、低保、五保、带病还乡退役军人系统只能
导出各自的数据,要想整合出重复身份的人群,还得进行人工筛查,信息的有效利
用率低。另一方面,政务服务平台形式化。政务服务平台是 T 镇运用“互联网+”技
术的官方平台,包括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内容,但目前平台涉及内容过于简单,
工作人员只是按要求在平台上录入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并且每年 2 次上传行
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的维护情况,办事群众只能在网上浏览办理要件,
无法在线申报、审批,使用率较低,偏离了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初衷。
- 31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端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系统本身操作较为复杂,个人端操作载体包括“裕
农通”APP、河北税务公众号、“冀时办”APP、孕健康 APP、网上办事大厅官网等,
个人端每一项操作都有认证、拍照、上传资料和信息等环节,甚至对手机网速和内
存都有一定要求,年轻人对照操作流程能自行办理,老年人一般都不会使用个人端
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来现场咨询个人端操作问题的群众一般会放弃个人端办理,而
选择通过人工在政府端办理。另一方面,个人端系统没有覆盖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
疫情期间,地域封控,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合服务站暂停现场办理业务,只
能进行“不见面”的网上办理,而个人端能操作的行政审批事项有限,其他行政审
批事项只能停办,无法满足群众的审批需求。

3.3.4 监管方式单一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后,其监管仍然由原先部门负责,T 镇作为属地部门所能
采用的监管方式单一,监管难度较大。
首先,T 镇主要以市场所、工商所和执法队的日常监管为主,主要采用罚款、停
业整顿等强制性的监管方式,这种高压型监管方式虽然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容易
加剧监管对象与监管部门的紧张关系,广为社会诟病。而且监管范围小,无法对所
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监管。其次,市场主体无证经营、流动摊贩违规经营等问题
层出不穷,乡镇政府只能劝导,没有其他监管职能,无法实施其他监管方式。再者,
T 镇与其他三个镇的市场主体共同受一个市场所和工商所管理,这 4 个镇在地理位置
上相邻,市场所和工商所的办公地点位于人口较多的 A 镇,因地缘关系,对 A 镇的
监管较多,对其他 3 个镇的监管较少,以采用电话监管、视频监管方式为主,现场
监管的方式较少,难以保证监管效果。

3.3.5 配套场所不达标

乡镇政府承接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可以进行一般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但
其办理场所的建设与标准化的规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整体承接质量和承接
水平的提升。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对配套场所建设有一定的要求,物理场所必须设施完善,设
计科学合理,若达不到建设要求,有些行政审批事项便无法承接。T 镇的行政综合服
务中心因为物理面积问题,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行政审批事项无法进驻。此外,场
- 32 -
第 3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所设施不完善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T 镇的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缺少液晶屏、PAD 评
价器和无障碍通道等设施,各村级综合服务站都是依托村委会建立,目前只有 10 个
村级综合服务站设备配备完善,能够独立办理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其他 9 个村级
综合服务站还缺少基础办公设施,相关行政审批事项需要到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办
理,影响了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效率。

3.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现状,包括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基本


情况、承接行政审批事项采取的基本举措及取得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T 镇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存在的问题,从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值偏低、承接工作人员
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方式单
一、配套场所不达标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下一步查找原因和提出解决对策奠定
基础。

- 33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当前政府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低质量的管理造成的,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对乡镇政府而言,
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必须高度重视承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其问题产生
的原因,以便对症施策,提高承接能力,促使“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

4.1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新公共管理理论推崇自由化的管理,认为政府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是管理者不
作为或能力低下,而是不必要的政府制度的限制。下放与承接,二者是主动和被动
的关系,中国政府中央集权制的特点和上下级的政府关系,乡镇政府只能无条件的
服从上级政府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政令要求, T 镇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实际价
值偏低的问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是此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规划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过分看重部门利益,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不充分,
部门协调联动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

4.1.1 下放规划过分看重部门利益

省里对需要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做了统一要求,各地方可根据具体实际对行政
审批事项进行小范围的规划调整,但因下放部门规划行政审批事项时过分看重自身
部门利益,仍然出现了问题。
部门利益与不该出现的经济利益挂钩,各部门凭借自己的管理权垄断行政审批。
改革意味着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调整之下不甘心在利益争夺中处于劣势,依然
习惯依赖行政手段[44]。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时则从本部门利益出发,主要下放了“含
金量”低的、以公共服务为主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了“含金量”较高的行政审批
事项,或“含金量”较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只下放了受理环节,保留了审核环节,将
行政审批事项割裂开来,需要往返几个部门才能办结,或者,以法律不健全、乡镇
政府没有承接能力为借口,使一些行政审批事项只是名义上下放,上级部门仍然掌
握着这些行政审批事项的管理与审核,T 镇离县城较远,来回多个部门跑办行政审批
手续的成本较高,无形中给办事群众和乡镇政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如此下放有失
- 34 -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公允性,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损害了公共利益,使“放管服”改革难以继续深化。

4.1.2 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不充分

“放管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直接按照省市的统一标准
执行,忽略了对承接部门的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制定的下放标准不符合承接单位
的实际,就会出现了一放就乱,群众办起事来更不方便的问题。
一方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前期论证不充分。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不是单纯的
移交业务工作,还涉及事中事后监管、部门机构调整等相关的一系列的工作,在下
放之前,必须对乡镇政府的承接能力和运行情况进行充分的前期论证,考虑到改革
可能带来的各种关系的变化,以便预先谋划好应对措施,使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能
在乡镇政府更好地运行。上级部门在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之前,未对 T 镇政府进行充
分的前期论证,导致 T 镇出现了承接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无法运行的问题,而且缺
乏应对举措,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整体改革的进程。
另一方面,缺乏对乡镇政府的科学调研。每个乡镇的人口、经济规模、自然资
源、居民收入水平等条件各有差异,对“放管服”改革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上级部
门未考虑各乡镇政府的地区差异和具体实际,都下放了同样的行政审批事项,T 镇与
县内同类乡镇相比,人口规模和工作人员较少,与其他镇承接同样的行政审批事项,
较大的承接工作量与稀少的人力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缺乏对乡镇政府实际情况的
科学调研,使有承接能力且有审批需求的事项无法正常审批,没有承接能力和审批
需求的行政审批事项照样下放,即浪费了资源又无法满足群众的审批需求。

4.1.3 部门协调联动制度存在缺陷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不能只靠乡镇政府单方面的努力,它是一项落实简政放权的
整体性、持续性的工作,这项工作的落实离不开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协调联动制度
不健全给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使乡镇政府的承接工作大打
折扣。一方面,上下级部门之间的纵向协调联动制度不健全,T 镇在承接行政审批事
项时,因下放部门主动协调不足,未及时组织有效的业务培训,使 T 镇错过了掌握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操作的最佳时期,至今都未全面掌握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所
有业务操作。另一方面,同级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动制度不健全,T 镇在上级部门得不
到及时帮助的情况下会按要求咨询其他乡镇政府,但没有上级部门统一的有效的指
- 35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导,很容易走向同一个错误,不利于乡镇政府行政审批工作的长远发展。

4.2 承接工作人员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公共部门人员的管理提供了新的启示,公共部门逐渐改变了
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从主导服务的角色转到辅助角色,减少职能层级分布,以达
到节约人员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45]。第 3 章中提到的现有承接工作人员
数量和质量不理想的问题,原因在于承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尤其受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因素的制约,根据 T 镇政府的实际,从主客观两方面进
行原因分析。

4.2.1 主观上工作人员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缺失

T 镇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系统操作和业务知识
的学习上,能够初步适应“放管服”改革的需要,但是忽略了工作人员对公共管理
和服务理念等价值层面的学习和优化,依然采用原先的工作理念,管理和服务缺乏
规范性的引导,导致工作人员承接意愿低,满足不了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需求。
一是主动服务的理念不够,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机构及工作人员要求规范使用
文明用语和服务礼仪,T 镇虽作了要求,但工作人员没有高度重视文明服务用语和礼
仪的推广使用,缺乏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服务的精神,对服务的
质量漠不关心,主动服务的理念明显不足。二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脸难看、事
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每名公职人员应尽的职责,
在“官本位”思想顽疾的影响下,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未充分认识到建设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甚至还是原先那套“吃拿卡要”的老思想,阻碍了政府和公民
的沟通,严重抹黑了政府形象,即使承接的行政审批事项能够运行,其运行过程中
也会违背国家“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服务于民的初衷。

4.2.2 客观上人员管理体制不健全

乡镇政府人事管理权限有限,无法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调配工作人员,人员管理
体制呆板,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工作人员的承接意愿
低,难以高效率地开展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
一是人员配置的随意性大。一方面,工作抽调随意性大。在此之前,乡镇政府
- 36 -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的工作多以机械性的业务操作和下乡处理群众问题为主,很多工作人员都不会电脑,
基本没有难度较高的技术操作性的工作,岗位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不高,有
紧急工作,就会按照分工抽调工作人员,成立领导小组,很少考虑人岗匹配的原则,
经常有临时性的人员流动,审批工作人员的配置也沿袭了这种思维,未考虑行政审
批岗位延续性、专业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导致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流动性
大,对行政审批工作掌握不精通。另一方面,编外人员进入的随意性大。为进一步
落实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T 镇招聘了很多编外人员。见习生的进入要求低,中
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届生即可,见习期 1 年,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只要报名就可进入
乡镇政府见习,不需要考察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长期的临时工都是通过私人关
系进入的,由乡镇政府自主招录,招录形式单一,对岗位需求把握不严,年龄、学
历、业务能力参次不齐,而且,这些人员通常难以管理,整体素质不高,无法满足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需要。
二是考核与晋升制度不健全。考核过程形式化,主要领导的意见对考核结果影
响较大,结果难以让众人信服。考核的结果对职务晋升影响小,工作人员参与的积
极性不高。干部的考核结果运用没有与相关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考核就失去了意
义[46]。职务晋升是对干部最大的奖励,但体制内干部选拔任用论资排辈观念深厚,
同样的条件,会优先考虑有资历的干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主
任可配副科级干部,是一个干部级别较高的科室,那些长期没有得到提拔的干部,
无法及时离开现有的工作岗位,也会影响新人的提拔。
三是编内和编外工作人员待遇差别较大,编内人员五险一金,由财政拨款,按
照省、市规定统一发放工资及津贴,编外人员,单位只为其缴纳个别保险,没有公
积金,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临时聘用工作人员随时有被辞退的风险,晋升和发展空
间更是有限,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主要为编外人员,刚入职时能快速掌
握行政审批工作的业务操作,但慢慢的部分工作人员都丧失了工作斗志,思想散漫,
得过且过混日子,形成一种消极怠慢的工作氛围,碍于“人情面子”,只要工作能
勉强运行,乡镇政府就会默许这种状态。

4.3 乡镇政府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

乡镇政府的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跟不上“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的步伐,信
息化水平落后会制约乡镇政府承接水平的提高,影响承接后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进
- 37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度。本文在第 3 章提及 T 镇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的问题,其原因正是乡


镇政府信息化水平的落后,主要包括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公众
对信息化的认识落后两个方面。

4.3.1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各信息系统的研发设计,低水平信
息系统的研发设计不利于信息化的推广。乡镇政府现有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
统设计不够简化、便利,不管是政府端,还是个人端,有的操作流程十分复杂,耗
费精力而且不一定能及时出结果,系统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使用的需要。而且,不
少信息系统还处于研发初期,未及时升级,更新换代的操作系统较少,加之信息化
系统的任务推行时间紧,任务重,面临用户多,技术要求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操
作性能不佳的问题,信息化水平落后,无法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提供更高的技术支
撑,同时也会使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面临更多的问题。

4.3.2 公众对信息化的认识落后

乡镇政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村民,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信息化系统的接触较
少,且 T 镇位于三个县区的交界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机会多,出去务工的年轻人
较多,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以岁数较大的村民为主,没接触过电脑,有的都没有
智能手机,他们对于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信息化的认识落后,更习惯于现场人工办理。
由于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就算是现场办理,很多行政审批事项也需要自己在系统操
作。“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信息化的过
程中,要坚持民生情怀,这样人民群众才能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村民未
充分认识和理解系统信息化对方便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积极作用,推行信息化的过
程中未从社会公众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主动为民服务、积极回应公众诉求方面还需
要进一步的思考,否则这种落后的认识会阻碍信息化系统的普及,难以打通行政审
批事项办理的“最后一公里”。

4.4 监管机制不健全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简政放权为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但现在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直接导致了第 3 章中提及的行
- 38 -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审批事项监管方式单一的问题,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过程中忽略监管对“放管服”
改革大局的影响极为不利。根据 T 镇的具体情况,将从行政审批事项监管缺少依据、
监管主体及其职能分散两个方面分析原因。

4.4.1 监管缺少依据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后,在一些监管的规定上,法律法规未做出及时的修订,导
致乡镇政府在行政审批事项的事后监管上缺乏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监管的权责缺乏明确的规定。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都是法律、法规
明确规定的应该由下一级政府承担的职权,以属地监管为主的行政审批、监督检查、
行政执法等职能,都应交由下级政府承担[47]。这样,乡镇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开
展审批和监管。目前,T 镇承接的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都有法律依据,但对于乡镇政
府如何监管,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以后法律未及时作出修
订,导致乡镇政府能实行的监管方式单一,甚至没有监管职能却承担着监管的属地
责任,监管部门的过失让乡镇政府“买单”。

4.4.2 监管主体及其职能分散

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主体及其职能分散,使监管方式单一,监管显得格外乏力。
首先,目前的监管主要是分级或分部门监管,各监管部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在 T
镇,工商所只监管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市场所只监管集贸市场,摊主在集贸市场外
面摆摊就不在市场所和工商所的监管范围,T 镇执法队监管商品外溢,对同一市场主
体,不同部门有不同的监管职责,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看到了也无
能为力,甚至各监管部门相互推卸责任,正是这种监管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许多的
监管漏洞和空白。其次,T 镇与其他 3 个镇的市场主体共同受 1 个市场所和工商所管
理,这 4 个镇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市场所和工商所的办公地点位于人口较多的 A 镇,
因地缘关系,对 A 镇的监管较多,对其他 3 个镇的监管较少,加之各乡镇政府自身
的监管职能有限,使监管效力大打折扣。再者,监管对象单一,主要是对市场主体
资格、资质的强制性监管,对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监管较少。再者,监管方式缺乏
创新和改进,新监管方式的普及速度慢,固守老的监管方式而忽视市场主体的变化,
容易产生暴力执法等问题,激化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矛盾,给“放管服”改革造
成负面影响。
- 39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4.5 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

为落实开展“放管服”改革的政令要求,乡镇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无条件的做好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接好、用好国家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这是乡镇政府地位和职能决定的,但乡镇政府毕竟只是最末一级政府,财
力、物力、人力都有限,若没有必要的基础保障,仅凭一己之力承接下放的行政审
批事项,就会出现第 3 章提及的配套场所不达标的问题,这是上级部门最容易忽视
的因素,却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4.5.1 上级部门重督导轻投入

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在“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推行的一项民生工程,在组织机
构、工作人员、办公设施等方面都具有标准化的配备要求,上级部门对此高度重视,
成立了督导组,加大督导检查的力度,通过给各乡镇政府施加压力的方式推进承接
工作的开展,却忽略了对乡镇政府进行必要的财政投入,使本身财政维系困难的镇
村在承接工作的开展上举步维艰。督导检查是政府内部加快工作进度的有效方式和
日常机制,但承接工作有其特殊性,需要全力完善配套场所,上级部门缺乏相应的
投入和帮扶,会使镇村的配套场所建设情况参差不齐,出现承接不平衡的现象,影
响整个承接工作的长远发展。

4.5.2 供给来源单一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配套场所不达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供给来源单一,供
给缺乏。一方面,资金供给来源单一。目前,承接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镇政府财政
和村集体经济承担,金融机构贷款及外来资金的比例较小,没有拓展资金来源的渠
道,导致承接工作资金紧张,配套场所建设不达标。另一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不
明显。行政审批事项没下放时,它与上级政府所在县区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在市场经济的促进下,社会资本进入,配套建设标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较高,行政
审批事项下放乡镇政府以后,标准化配备的要求没有降低,但乡镇的市场经济发展
水平较低,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方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参与程度较低,各
服务企业之间缺乏竞争,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村民也没有县区那种高标准的建设和
事项办理过程中的幸福感体验的需求,对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要求低,一定程度上

- 40 -
第 4 章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阻碍了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整体水平的提升。

4.6 本章小结

本章根据第三章提出的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
究,发现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包括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
制度存在缺陷、人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为落
后、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本章结合“放管服”改
革的大趋势,把原因分析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为接下来在新形势新背景的要求下提
出解决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41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必然结果,乡镇政
府及各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
型政府理论,积极提出解决对策,使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工作的开展更加符
合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

5.1 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相关制度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部门的管理具有政治性,政府应处理好政府内部、
部门与部门之间、公众和大众部门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心中应扎根服务意识,积极
制定相关的政策,处理好外部环境与公共管理的关系,避免出现问题。针对第 4 章
提出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建议相关决策部门结合各乡
镇政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促
进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在乡镇政府实现有效承接和办理。
推进“放管服”改革,要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要想改革彻底,放权就要到
位,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本质是放权,决策部门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
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促进乡镇政府更好地承接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这是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基础和保障。

5.1.1 合理规划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决策部门应根据国家改革的形势在下放的层面进行系统性谋划,合理规划下放
的行政审批事项,下决心打破部门利益对改革的阻碍,在“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
坚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
一是继续加大下放力度,合理优化政府各部门的审批权限。那些与群众利益、
市场活动联系密切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切实下放到位,提升乡镇政府的基本权力和
审批效能,坚决杜绝只下放初审权、保留终审权的变相下放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重数量、轻质量的敷衍下放以及明放暗收的情形,避免因追求部门利益而做出损害
人民群众利益的短视行为。同时,对下放的程度、时限等内容作出明确的规定,以
便对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提供权威性的参照和服务指导,提高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
- 42 -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综合管理水平。
二是加大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力度,建立健全评估机制。为下放的行政
审批事项修订制度,进行科学的研究评估和合法性的制度审查,定期督导检查行政
审批事项下放进度、下放的整体性以及下放后的运行情况,评估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的运行效果,用好政务新媒体等创新的监督模式,推进“服务下沉”的工作方法,
及时发现并纠正不正之风,促进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顺利承接。

5.1.2 注重前期论证和实际调研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从中央政府开始推进的,各省级政府根据中央的总要求制
定本省的下放政策,地方政府可根据具体实际稍作调整。充分论证行政审批事项下
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终确定切实可行的下放标准,避免出现行政审批事项“放
不下”“接不住”的现象,促使乡镇政府实现有效承接。
一是强化对承接单位的科学调研。一方面,这种调研是持续的,“放管服”改
革是国务院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不应该有“歇歇脚”、“差不多”的松懈思想,
要定期对承接单位的承接能力及具体实际开展科学论证,把本时期适合下放的行政
审批事项下放到承接单位,不能随意全部下放了之,也不能没有根据的挑拣下放。
另一方面,还应广泛征求意见。充分征求专家、学者、办事群众、承接单位的意见,
就同级立项、同级审批等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确定是否有相应的配套措施[48]。
与承接部门、办事群众进行深入座谈,建立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行定量测算,使决
策更加科学。
二是完善应急制度。下放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部门可能产生的利益变化及
不可抗力对群众办理行政审批事项产生的影响。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
从国务院到乡级政府都具有制定应急预案的职责,地方政府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应做
好充分的准备[49]。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中高风险区封控管理,实行严格的
交通管制,这时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则处于停滞状态,但外部群众的办理需求仍然
存在,应制定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应急预案,在特殊时期建议改变
乡镇政府的审批方式及标准,并在应急阶段过后完善相关手续,切实避免审批延误
的问题。例如,非常时期可允许上级部门或邻近部门办理本应疫情中高风险区所在
部门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符合疫情防空要求的外部群众可就近办理。

- 43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5.1.3 完善部门协调联动制度

行政审批事项下放以后,实现正常运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协调推进,下放部门应
发挥主动作用,“放”不是不管,而是为了管得更严,管得科学,管得更好,让承
接部门有信心承担起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切实担起应尽的责任。
一是下放部门定期开展衔接培训。提高培训质量,采取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有
效方式进行,由业务骨干对操作要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着重进行
演练,熟悉不同的业务工作流程,参训人员在指导下当即办理业务,现场手把手传
帮带,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及时帮助承接部门升级操作系统,交
流学习,加深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认识,不厌其烦地培育新人,积累行政审批经
验,从整体上掌握操作技能,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二是完善内部流转制度。对于个别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较强,确实需要多个部
门协调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内部流转机制,通过面对面沟
通、上门走访、电视电话会议、函件确认等方式,加强相关部门业务办理上的协调
联动,促进各职能部门与服务窗口之间数据的有效接转,避免让办事群众和承接部
门的工作人员奔波于各办事窗口,减少给办事群众带来的不便,为优化审批流程、
提高审批效率提供制度保障。

5.2 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多地强调公职人员的管理职责,弱化行政职责,更加注重社
会和公众的需求,其理论的正确应用能有效纠正传统官僚体制人事管理的弊端,其
灵活性、强调结果和激励的管理理念更能顺应时代的变化对公职人员的要求,提高
公职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结合第 4 章 T 镇承接工作人员积极性受主客观条件制约
的实际情况来看,为进一步提高 T 镇工作人员的承接能力及管理水平,T 镇应进一
步树立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优化人员配置、优化薪酬待遇管理和竞争考核。

5.2.1 树立公共管理和服务理念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应以“顾客”为导向,满足公众的需要,为公众提
供高效率的服务,其价值层面上的要求极其重要。转变管理理念是公务人员和各行
政机关的当务之急,要将服务放在工作重心的位置,而且政府管理的目标应由人民

- 44 -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的希望和法律的期望决定[50]。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
群众,应摒弃传统官僚思想对公职人员的思想束缚,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教育。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树
立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培养忠于职守的道德准则,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规范遵守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的礼仪规定,激励乡镇政府承接工作人员积极进取、勤
政务实,从传统的注重行政管理向注重服务转变,以公共责任、服务质量、工作效
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得失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强化外部监督。加
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由上级部门聘请第三方对服务窗口行政审批事项办理人
员的工作纪律、工作态度等方面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提高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
性;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监督中来,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定期接收群
众的投诉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创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参与环境,进一步发挥
纪检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善责任追究机制,严肃追责问责。

5.2.2 优化人员配置

优化人员配置可直接从源头上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一方面,要考虑行政审
批工作的延续性,每个服务窗口安排 2 名专门且能胜任岗位需要的工作人员长期负
责行政审批工作,这 2 名工作人员作为 AB 岗,中途不得随意更换,保证工作人员
的固定性、专业性及责任感,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培养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行政审
批队伍。另一方面,编外人员的招聘要更加注重规范和公平,做好岗位需求的预测,
因地制宜,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规范编外人员的招聘规程,考虑应聘者的学历、
年龄等各个方面,举行技能测试,重点考察应聘者的劳动技能、知识水平、工作责
任感等,建立编外人员素质档案,并且将编外人员的招聘交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开发
公司或市一级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统一组织,促进招聘工作的规范性和公平性,严肃
考试纪律,坚决杜绝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行为。

5.2.3 优化薪酬待遇管理和竞争考核

有效的管理可以充分挖掘工作人员的潜力,提高组织的生产力。优化薪酬待遇
管理和竞争考核可有效调动 T 镇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T 镇承接行
政审批事项的工作人员除了编内人员,还有不少编外人员,人员关系复杂,要更加
重视不同类型人员公平与竞争的管理。
- 45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一是坚决执行乡镇工作人员工作实际与薪酬待遇相挂钩的制度,乡镇政府对于
行政编的乡镇补贴、事业编的绩效工资及招聘临时工作人员的全部工资的发放具有
决定权,可根据平时的考勤及工作实绩决定最后的发放数额,制定正常的薪酬扣除
和增长明细,奖优罚劣,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工资对承接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
二是完善考评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竞争激励作用。将原先等级式的资源分布
转变为竞争机制,那资源的供应会变得更加公平和多样化[51]。竞争机制能够激发人
的潜能,是市场经济中所特有的,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点,并学习私营部门先进的管
理技术和方法,以工作实际和服务质量作为主要的考核内容,公开考核过程和考核
结果,增加考核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将其与职位晋升联系起来,彻底打破传统的平
均主义,多干多得,不干不得,把那些年龄较大、无心投入工作的人员合理安排到
次要岗位上,把工作积极、有干劲的年轻人提拔到行政审批的重要岗位上,充分调
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使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是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关怀。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实施自己的管理
计划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人事规划、后勤保障等,这都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
考虑到的。关注影响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的各种因素,适当提高承接工作编外人员的
工资待遇水平,缩小编外人员与编内人员的差距,在管理上与编内人员一视同仁,
注重评估反馈,积极听取工作人员的合理意见,适时调整薪酬体系,增强承接工作
人员对集体的认同感、满意感和归属感,提高乡镇政府的整体管理水平。

5.3 提高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

服务型政府是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理论认为,
政府要具有回应性和灵活性,积极关注群众的需求,提高乡镇政府的信息化操作水
平,有效消除信息壁垒,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根据第 4 章提出的乡镇政府
信息化水平较为落后的实际情况,现在亟待提升其信息化建设水平,促使 T 镇承接
好、办理好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

5.3.1 提高信息系统的研发水平

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大平台的建设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政府应在规划
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在运营方面建立统一化的机制和平台,在实施方面强调统一领
导[52]。乡镇政府一般不具备信息技术的开发优势和权限,但熟悉行政审批事项下放
- 46 -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以后最易让群众接受的办理流程,所以,上级部门在与政务 APP 开发公司合作时,


应鼓励基层政府参与,为系统研发提供有益的建议,使政府的经验优势、业务优势
与企业的技术优势有效结合,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平台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持。
上级政府部门要统一管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成绩显著、经验丰富的网络
科技公司开发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 APP,并负责后期的设备维护,及时进行系统的
更新换代,严把质量关,把系统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同时,避免重复开发和盲目
开发,健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服务内容,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以简单操作为宜,
方便办事群众。

5.3.2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信息化的建设应充分回应群众的诉求,坚持为民服务的理念,增强群众主动使
用政务服务 APP 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创新信息化操作的宣传工作,增加群众对政
务服务平台及政务 APP 的知晓率和使用率,除了采用传统的公开栏、宣传条幅的宣
传方式,还应完善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微薄等新媒体的宣传方式,使外地的群
众能直接查询知晓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及答疑的联系方式,进行自主办理。另
一方面,要及时解答群众关于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疑问,做好操作指导,包括现场
指导和电视电话远程指导,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热情,耐心讲解操作行政审批
事项,工作人员实时在线,随时反馈意见和投诉,切实提高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
务”的满意度。

5.4 健全监管机制

完善监管机制是有效行使行政审批权的前提,是促进公平正义的保障,乡镇政
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以后,相关部门的监管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第 4 章提出了行政
审批事项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的原因,建议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联合监管机制,
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营造灵活有序,公平竞争的监管环境。

5.4.1 加快完善监管法律依据

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服务型政府理论,都强调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
简政放权相比,关于监管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放管服”改革
的步伐不能因此停滞。首先,必须加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放管结合的顺利开
- 47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展提供法律依据,要尽快以立法的形式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机制,合理划分监
管部门及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以后的权责,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重视关于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放管服”改革进程的规范化和法律化。
其次,完善数据安全、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名、文件传输等薄弱环节的法律法规,
不断适应市场主体变化的要求,法律面前各市场主体一律平等,营造公平公正的监
管环境,鼓励市场主体自觉遵守法律,安心发展创造。

5.4.2 健全联合监管机制

健全联合监管机制要进一步整合监管资源,注重监管部门之间的联合和监管方
式的联合。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部门的联合,组建一支由有监管职能的部门组成的
监管队伍,形成大监管合力,在监管职能上互相补充,信息上互联共享,弥补乡镇
政府监管力量的不足,打破跨行业、跨部门的监管障碍,推进公正文明执法,提高
监管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方式的联合,实现线上线下监管无
缝衔接,创新监管方式,推行“互联网+审批+监管”的模式,使个人信用与行政审
批服务挂钩,对个人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实行“容缺制”“承诺制”等审批方式,
并在后期对办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跟踪闭环监管,形成宽进严管、社会监督、
行业自律、政府有效治理的综合性监管体系。联合监管机制可有效治理突出问题和
重大风险隐患,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具有深远意义[53]。

5.5 完善基础保障

当前,“放管服”改革的短板和不足在基层、在农村,根据第 4 章提出乡镇政
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基础保障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必须完善乡
镇政府的基础保障,上级部门应加大对乡镇政府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乡镇政府自
身应积极构建多元供给网络,多举并措,完善基础保障,进一步提升乡镇政府承接
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力和水平。

5.5.1 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

项目资金保障问题是制约基础保障完善的重要因素,发挥政府投资引导的带动
作用,上级部门应加大对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为提
高乡镇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效果、助推“放管服”改革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
- 48 -
第 5 章 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的对策

的力量支撑。各县(区)可进一步制定“一对一”帮扶制度,一个县直单位或上级
部门对口帮扶一个乡镇政府,尤其要帮助乡镇政府推进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综
合服务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从重督导到督导与帮扶双向推进上转变,精准补短
板,强弱项,平衡各地区承接行政审批事项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

5.5.2 构建多元供给网络

乡镇政府作为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最终主体,应树立自主发展的意识,积极谋
划经济发展出路,多渠道筹措资金,构建多元供给网络。要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
和包容性,加强薄弱环节的基础保障建设,使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的幸
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多元支撑助力共同富裕[54]。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力量,
为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规范运行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也具有理性经纪人的特质,追求利益、
自我服务、规避风险。乡镇政府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地制宜,
盘活现有镇域资源,建立良好的内外沟通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鼓励社
会资本的进入,追求高绩效。应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兴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公平竞争,释放市场经济发展活力,增加收入来源,不断增加
发展内力;同时,积极争取外来社会资金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借助外力,快
速推进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内力、外力双向促进,高质量、高
效率地完成承接工作,形成长远的发展规划,为“放管服”改革的推进提供坚实的
经济基础。

5.6 本章小结

经过前文对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本章一一对
应地从促使决策部门完善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管理水平、
提高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健全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机制、完善基础保障五个方
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都是围绕 T 镇的实际展开思考,覆盖面广泛,具有较强
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解决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49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

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是“放管服”改革
大势推进的必然结果。乡镇政府提高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力,本着为民服务的理
念行使行政审批权,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服务型政府理论,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
下和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实际,梳理了 T 镇行
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问题解
决的对策。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有:
(1)在“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提高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力和水平具有
很强的必要性。当前,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存在一定的问题: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实
际价值偏低、承接工作人员数量和质量不理想、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运行不畅、
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方式单一、配套场所不达标,这些问题使乡镇政府承接的行政审
批事项无法高效运行,成为“放管服”改革在全国深入推进的最后一道关卡,低水
平的服务效能直接降低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严重阻碍了“放管服”改革的进
程。
(2)影响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制度方面,
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过分看重部门利益、前期准备不充分、部
门协调联动制度存在缺陷;其次是承接工作人员积极性方面,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主要受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再者是信息化建设方面,乡镇政府信息化建设
水平较为落后,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系统信息化水平落后、公众对信息化的认识落后;
然后是行政审批事项监管机制方面,法律依据缺失、监管主体及其职能分散;最后
是基础保障方面,上级部门重督导轻投入、供给来源单一。
(3)在解决 T 镇承接行政审批事项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的决策部门要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监管法律依据和联合监
管机制,形成统筹合力,给予乡镇政府充分的投入和支持。另一方面,乡镇政府作
为承接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
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多渠道完善基础保障,努力提高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能力和水

- 50 -
结 论

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对象创新:本文针对 T 镇行政审批事项承接问题进行研究,与“放管服”
改革的背景相结合,在现有的研究结果中未有先例,有利于提高乡镇政府承接行政
审批事项的能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进程。
(2)视角创新:本文从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视角,逆向体现了上级决
策部门简政放权的情况及“放管服”改革的进展。
(3)对策创新:一方面,提出了建立疫情防控等突发状况下的应急行政审批制
度,在特殊时期可改变乡镇政府的审批方式及标准,并在应急阶段过后完善相关手
续,切实避免审批延误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了建立部门联合及监管方式联合的
监管机制,形成大监管格局,进一步破除监管“短板”。
由于受本人分析水平和篇幅的限制,在进行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研究的
过程中只针对 T 镇的情况展开,没有关注其他乡镇政府的情况,以后将会针对县内
各乡镇政府乃至县、市部门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因为资料收集
时间和方式的限制,有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展开,将会继续收集资料,一一开展深入
研究。对于文中的不足,期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本人会在学习和工作中不
断改进。
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具有连续性、持续性的要求,随着“放管服”改革
的推进,T 镇一直在不断提高自己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的水平,提高事项办理能力,发
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希望在以后的
研究中,能有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不断促进乡镇政府承接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完善,
进而总结出普适性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借鉴价值,助力服务型政府的建
设,将“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

- 51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程惠霞,康佳.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演进轨迹:2001——2014 年[J].改革,2015(06):34-42.

[2] 孙彩红.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历史与发展逻辑[J].行政论坛,2022,29(02):

54-61.

[3] 潍坊市奎文区编办.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承接问题探析[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11)

25-27.

[4] 孙 彩 红 . 地 方 行 政 审 批 制 度 改 革 的 困 境 与 推 进 路 径[J] .政 治 学 研 究 , 2017( 06) :

81-90+127-128.

[5] 林亚兰,杨小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33):

158-159.

[6] 陈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亟待突破的重点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8(07):46-50.

[7] 刘畅.整体性治理视角下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31):

97-98.

[8] 朱瑞红.向乡镇放权的思考和建议[J].机构与行政,2021(08):27-28.

[9] 赖先进.变“内卷”为边界外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边际递减效应与再创新策略[J].浙江

社会科学,2022(04):63-69+158.

[10] 孙正翠.地方政府承接下放审批项目的有效性[J].重庆社会科学,2015(09):31-37.

[11] 刘玮.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J].管理观察,2016(23):35-37.

[12] 刘飞,柯洪波,王欣亮.权力下放中改革效能提升的逻辑、难点与路径优化——以自由贸

易试验区为例[J].人文杂志,2021(01):120-128.

[13] 张占斌,孙飞.中国“放管服”改革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

53.

[14] 陈振明.国家治理转型的逻辑——公共管理前沿探索[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66-94.

[15] 周磊,宁西.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8(10):250-251+295.

[16] 毕青苗,陈希路,徐现祥,等.行政审批改革与企业进入[J].经济研究,2018,53(02):

140-155.

[17] 刘泉宏.地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J].三晋基层治理,2020(03):

- 52 -
参考文献

18-21.

[18] 艾琳,王刚.“放管服”改革:对秩序与自由的统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9-10.

[19] 陈振明,吴勇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优势与制度逻辑[J].科学社会主义,2021(04):

113-118.

[20] Abimbola Seye,Baatiema Leonard,Bigdeli Maryam.The Impacts of Decentralization on Health

System Equity,Efficiency and Resilience:A Realist Synthesis of the Evidence[J].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2019,34(8):605-617.

[21] Alexandru Dana Georgeta,Guziejewska Beata.Administrative Capacity as a Constraint to Fiscal

Decentralization.The Case of Romania and Poland[J].Comparative Economic Research,2020,

23(1):127-143.

[22] Shin Jaeho,Kim Yeongjun,Kim Changhee.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y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 )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Innovation (IJSI),2022,10(1):1-12.

[23] Jangirala Srinivas,Ashok Kumar Das,Neeraj Kumar.Government Regulations in Cyber Security:

Framework, Standards and Recommendations[J].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2019,92:

178-188.

[24] Motaze Nkengafac Villyen et al . Government regulation of private health insurance[J]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21, 2(2) : CD011512-CD011512.

[25] Booth Philip . Private regulation versus government regulation : The example of financial

markets[J]. Economic Affairs, 2022,42(1) : 30-49.

[26] 高迪.转型期乡镇政府权责匹配问题研究[J].机构与行政,2019(01):37-40.

[27] 龙海波,王雄军.行政审批改革红利与绩效评价:2013——2015[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

社,2016:11.

[28]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

[29] 王少泉,曹冬英.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家精神政府——《改革政府》简评[J].长春市

委党校学报,2012(06):39-42.

[30] 倪颖.当代新公共管理理论述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93-99.

[31] 何颖,李思然.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论评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66-72.

[32] 陈典菊.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102.
- 53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33] 张康之.论政府的非管理化——关于“新公共管理”的趋势预测[J].教学与研究,2000(07)

31-37.

[34] 张康之.限制政府规模的理念[J].行政论坛,2000(04):7-13.

[35] 张康之.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J].人民论坛,2006(05):10-13.

[36] 朱光磊,于丹.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新阶段——对中国政府转变职能过程的

回顾与展望[J].政治学研究,2008(06):67-72.

[37] 竺乾威.服务型政府:从职能回归本质[J].行政论坛,2019,26(05):96-101.

[38] 于漪.建设简政放权的服务型政府的途径和意义[J].劳动保障世界,2019(12):60.

[39] 孔繁斌,郑家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中国共产党对行政体制理论的创新探索

[J].中国行政管理,2021(07):22-29.

[40] 谢庆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途径:政府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126-132

[41] 王泉莲.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J].商,2015(33):

86.

[42] 王琛伟.我国“放管服”改革成效评估方法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9:77-78.

[43] 陈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纵深发展的对策研究[J].商展经济,2022(09):108-110.

[44] 臧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辨析[J].社会科学动态,2018(12):23-25.

[45] 周荣.新公共管理下公职人员管理模式探析[J].今日财富,2021(01):212-213.

[46] 柳传珍.地方县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奖惩机制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

20(03):156-161.

[47] 郑琳.逻辑与进路:行政审批下放制度如何实现地方的有效治理与法治化[J].交大法学,

2021(03):140-154.

[48] 任丽霞,周建霞,宋鹤涛.省管县(市)承接下放权力运行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企

业,2018(03):17-18.

[49] 叶必丰.跨行政区联合应急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22(01):33-49.

[50] 李聪.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41-242.

[51] 梁贵霖,张宝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我国政府部门的应用研究[J].商业经济,2018(09):

12-14+34.

[52] 贺军,张姝琳.
“互联网+政务服务”背景下的地方政务 APP 建设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秘

书,2020(04):57-69.
- 54 -
参考文献

[53] 唐英瑜.坚持新发展理念 开创市场监管新局面[J].中国市场监管研究,2020(05):5-8.

[54] 裴文霞,陈瑞旭.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基础保障、问题挑战及对策[J].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02):15-21+31.

- 55 -
燕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56 -
致 谢

致 谢

时光荏苒,燕山大学 MPA 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回首这段难忘的学习时光,我


感受颇深,感谢燕山大学给了我宽广的平台和继续深造的机会,使我不仅提高了公
共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收获了宝贵友谊,在此期间,
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
感谢我的导师甄红军老师,甄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以及高尚
的道德情操深深地影响着我,我的论文从开题到初稿成型、从审核到答辩,都是在
甄红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期间无一不凝结着甄红军老师的心血。甄老师一
直教导我们,入燕园深造不只是为了满足学习和工作提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回报
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谢一路督促我们成长的燕山大学的各位老师。各位授课老师精彩的讲解让我
加深了对公共管理理论的理解,并能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很好地做到了学
以致用;各位管理老师的辛苦付出,使我们的学习秩序井井有条,他们无私、严格、
高质量的教导,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感谢同事和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帮我解决了工作繁忙和家庭琐事困扰的
难题,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完成学业。
感谢各位专家和评委老师对本文的审阅,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感恩所有的遇见和收获,愿未来可期,不负芳华!

- 57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