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350

·论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年 第 5 0 卷 第 3 期

诊断效果欠佳及部分线状伪影影响。本研究中,多层 [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21): 142-143.


[3] 徐松, 叶哲伟. 人工智能在骨科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中国医刊,
螺旋 CT 模式诊断的骨折检出率为 61.4.%,而多层螺 2019, 54(2): 117-119.
旋 CT 结合人工智能模式的骨折检出率为 77.1%。可 [4] 李诗卉, 吴迪, 周铱然, 等. RSNA2018人工智能及分子影像在中
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J]. 放射学实践, 2019, 34(3): 248-251.
见,CT 结合人工智能对上颈椎骨折的诊断价值优于
[5] 刘铁龙, 严望军, 韩雨, 等. 寰枢椎失稳不同缆材内固定系统的生
单纯的 CT 扫描诊断。 物力学比较研究[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5): 1127-1131.
[6] LIN P, CHUANG T C, BAKER J F. C1: C2 ratio is a potential
对于无脊髓损伤的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目前
tool assessing atlas fracture displacement and transverse ligament
存在争议,以往观点认为大多数可采取非手术治疗, injury[J]. J Craniovertebr Junction Spine, 2019, 10(3): 139-144.
仅少数不稳定骨折选择手术治疗 [13-14]。但现在越来越 [7] 宋超一, 邵翠娟.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
CT(MSCT)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7): 207-
多的学者认为对颈椎骨折早期手术能明显减少并发 208.
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15]。CT 结合人工智能能够准确 [8] LIU S X, YE Z W. Intelligent medicine: leading the new
development of human health [J]. Glob Health J, 2021, 5(4): 163-
地诊断隐匿性骨折,并指导临床治疗,为颈椎损伤 164.
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时机,从而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9] 司锐, 李文秀, 苏俊武.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 中
国医药, 2021, 16(6): 957-960.
本研究中,术后 3、6 个月随访,手术治疗组 JOA 评
[10] LIU R, RONG Y, PENG Z H. Med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分高于非手术治疗,差异有显著性(P < 0.05)。 review [J]. Glob Health J, 2020, 4(2): 42-45.
综上所述,在上颈椎骨折诊断中,多层螺旋 CT [11] 王家庆, 王光锁. 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医药,
2021, 61(4): 112-115.
结合人工智能模式可有效提高上颈椎骨折诊断准确 [12] 刘想, 谢辉辉, 许玉峰, 等. 人工智能在胸部创伤肋骨骨折CT
率,并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然而本研究选取的病 诊断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41(7): 920-925.
例较少,可能会导致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倚,在后续 [13] 金新蒙, 赵建华, 瞿准, 等. 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无脊髓损伤的
的研究中将增加样本量,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上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治[J]. 创伤外科杂志, 2020, 22(3): 193-195.
[14] 许建中. 上颈椎骨折脱位治疗的相关问题[J]. 中华创伤杂志,
参考文献:
2007, 23(1): 6-7.
[1] 马飞, 凡元和, 徐世财, 等.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术与固定融 [15] 吕超, 刘国辉. 上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技术应用及问题探讨[J].
合术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J]. 中国脊柱脊髓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2): 117-120.
志, 2021, 31(10): 877-885. 收稿日期:2021-11-12;修回日期:2022-01-05
[2] 陈萌. 比较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编辑:梁京)

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思思,宋静卉,李雪莉,周武,邢丽媛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皮肤科,河南 郑州 450003)

摘 要:目的 探讨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


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75例玫瑰痤疮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未患玫瑰痤疮的75例
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予以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中,通
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且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min、洗脸水温高、每周化妆次数>2次、每周情绪变化>5次、空调温度>24 ℃、有过敏史、喜欢甜食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
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是否喜欢饮茶、是否喜欢辛辣食物等情况相比,
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玫瑰痤疮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
时间>60 min、洗脸水温高、每周化妆次数>2次、每周情绪变化>5次、空调温度>24℃(OR=6.760、1.458、2.330、1.102、
1.087、1.182,P<0.05)。结论 玫瑰痤疮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60min、洗脸水温高、每
周化妆次数>2次、每周情绪变化>5次、空调温度>24℃,临床可据此筛选玫瑰痤疮高危人群,并可据此开展玫瑰痤疮的防治
工作。
关键词:玫瑰痤疮;家族史;阳光照射;化妆次数;情绪变化

中图分类号:R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2)03-0350-04

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2.03.029

基金项目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LHGJ20200020)
*
通信作者,E-mail :xingliyuan1116@126.com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年 第 5 0 卷 第 3 期
·论著· 351
玫瑰痤疮是一种多发于面中的,以毛细血管扩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张、持久性红斑或丘疹、脓包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 因素 观察组 对照组 t/χ2 P
肤病,因玫瑰痤疮多发于面中,且容易反复发作 [1-2]。 性别[例(%)] 0.432 0.511
关于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中,导致玫瑰痤疮 男 11(14.67) 14(18.67)
的诊治存在较大困难 [3-4]。分析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 女 64(85.33) 61(81.33)

为临床玫瑰痤疮的诊治提供思路,降低玫瑰痤疮的发 年龄(岁) 32.75±6.37 29.58±5.53 3.254 0.001

生率及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 75 例玫瑰 家族史[例(%)] 12.374 < 0.001


有 16(21.33) 2(2.67)
痤疮患者和 75 例未患玫瑰痤疮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无 59(78.67) 73(97.33)
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
每日阳光照射时间[例(%)] 3.924 0.048
现报道如下。 ≤ 60min 37(49.33) 49(65.33)
1 资料与方法 > 60min 38(50.67) 26(34.67)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洗脸水温[例(%)] 6.323 0.012
7 月本院皮肤科收治的 75 例玫瑰痤疮患者为观察组, 高 20(26.67) 8(10.67)

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患玫瑰痤疮的 75 例患者为 低 55(73.33) 67(89.33)

对照组,纳入标准 :①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与《中 每周化妆次数[例(%)] 5.235 0.022


≤2次 29(38.67) 43(57.33)
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 版)》[5] 中相关诊断标准
>2次 46(61.33) 32(42.67)
相符,经临床医师诊断确诊 ;②一般资料完整。排
每周情绪变化次数[例(%)] 5.365 0.021
除标准 :①合并颜面再发性皮炎、日光性皮炎、面
≤5次 46(61.33) 59(78.67)
部湿疹等炎症疾病 ;②合并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系 >5次 29(38.67) 16(21.33)
统性疾病引起的皮疹等。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 空调温度[例(%)] 4.931 0.026
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 24 ℃ 20(26.67) 33(44.00)

1.2 研究方法与观察指标 回顾性收集观察组、对 > 24 ℃ 55(73.33) 42(56.00)

照组在本院病历系统中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过敏史[例(%)] 5.365 0.021


有 29(38.67) 16(21.33)
有无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洗脸水温、每周化
无 46(61.33) 59(78.67)
妆次数、每周情绪变化次数、空调温度、有无过敏史、
吸烟史[例(%)] 0.960 0.327
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是否喜欢茶、是否喜欢
有 40(53.33) 34(45.33)
辛辣食物、是否喜欢甜食等情况。将单因素分析结 无 35(46.67) 41(54.67)
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中, 饮酒史[例(%)] 0.335 0.562
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玫瑰痤疮患病的 有 16(21.33) 19(25.33)
危险因素。 无 59(78.67) 56(74.67)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 饮茶[例(%)] 1.732 0.188


37(49.33) 29(38.67)
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 喜欢
不喜欢 38(50.67) 46(61.33)
计数数据采用[例(%)]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多
辛辣食物[例(%)] 0.116 0.734
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分析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
喜欢 26(34.67) 28(37.33)
素,P < 0.05 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不喜欢 49(65.33) 47(62.67)
2 结果 甜食[例(%)] 4.701 0.030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 喜欢 22(29.33) 11(14.67)
且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 min、洗脸水 不喜欢 53(70.67) 64(85.33)

温高、每周化妆次数> 2 次、每周情绪变化> 5 次、
空调温度> 24℃、有过敏史、喜欢甜食的患者占比 2.2 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 logistic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而两组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玫瑰痤疮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是否喜欢饮茶、是 包括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min、洗脸水
否喜欢辛辣食物等情况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 > 温高、每周化妆次数> 2 次、每周情绪变化> 5 次、
0.05),见表 1。 空调温度> 24℃(P < 0.05),见表 2。
352
·论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年 第 5 0 卷 第 3 期

表2 玫瑰痤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变量 β SE Wald/χ2 P OR 95% CI

年龄大 0.02 0.013 2.367 0.124 1.020 0.995 ~ 1.047


有家族史 1.911 0.649 8.670 0.003 6.760 1.895 ~ 24.120
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min 0.377 0.178 4.486 0.034 1.458 1.029 ~ 2.067
洗脸水温高 0.846 0.237 12.742 < 0.001 2.330 1.464 ~ 3.708
每周化妆次数> 2 次 0.097 0.035 7.681 0.006 1.102 1.029 ~ 1.180
每周情绪变化> 5 次 0.083 0.023 13.023 < 0.001 1.087 1.039 ~ 1.137
空调温度> 24℃ 0.167 0.039 18.336 < 0.001 1.182 1.095 ~ 1.276
有过敏史 0.033 0.021 2.469 0.116 1.034 0.992 ~ 1.077
喜欢甜食 0.043 0.024 3.210 0.073 1.044 0.996 ~ 1.094

3 讨论 机体出现玫瑰痤疮 [10-11]。应建议有以上习惯的人群避
玫瑰痤疮是一种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综合征,多 免长时间的阳光照射,若长时间在外也需做好防晒工
与遗传、过度免疫等有关。玫瑰痤疮患者因面部多 作。空调温度> 24℃的玫瑰痤疮高危人群也应适当
会出现脓包、丘疹、红斑等症状,且经过治疗后常 降低空调温度,并做好面部保湿工作。洗脸水温过
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与人交往时多会出现容貌不自 高会使脸部的皮肤屏障受到破坏,使脸部角质层含
信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交往 [6]。 水量急剧下降,表皮氢离子浓度指数升高,进而使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 得免疫系统被激活,加大出现玫瑰痤疮的可能。同时,
且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min、洗脸水温 洗脸水温过高还会激活辣椒素受体通路、Toll 样受体
高、每周化妆次数> 2 次、每周情绪变化> 5 次、空 2 途径,使得炎症趋化因子、炎性因子大量释放聚集,
调温度> 24℃、有过敏史、喜欢甜食的患者占比均 加大玫瑰痤疮患病的概率。因此,为保证达到清洁面
高于对照组,提示玫瑰痤疮的发病可能与年龄、家 部的作用,保证面部皮肤屏障不受到破坏,临床建议
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洗脸水温、每周化妆次数、 洗脸水温范围为 30 ~ 35 ℃。同时,每周化妆次数>
每周情绪变化次数、空调温度、过敏史、是否喜欢 2 次会导致皮肤毛孔易出现堵塞,增加皮肤出现炎症
甜食等因素有关,与既往的研究结果基本符合 [7-8]。 进而出现玫瑰痤疮的风险。同时,每周化妆次数>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说明,玫瑰痤疮患病的 2 次会使面部感觉神经元受刺激产生并释放神经肽,
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进而引发神经源性炎症,加大出现玫瑰痤疮的风险
[12]
60 min、洗脸水温高、每周化妆次数> 2 次、每周情 。因此,临床上可建议玫瑰痤疮高风险人群减少化
绪变化> 5 次、空调温度> 24℃。其原因可能为有 妆次数,且需做好化妆后的卸妆、护肤工作,若出
玫瑰痤疮家族史的研究对象的基因表达异于没有玫 现玫瑰痤疮,需及时使用多西环素、伊维菌素乳膏、
瑰痤疮家族史的研究对象,导致有家族史的研究对 羟氯喹等药物进行治疗 [13]。此外,每周情绪变化>
象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同时其血管调节功能也会 5 次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并导致瞬时受体电
出现障碍,使得其毛细血管异常扩张,进而使得有 位通道打开,进而导致血管调节功能异常,血管收缩
家族史的研究对象有更高的玫瑰痤疮患病风险 [9]。因 功能异常,血管出现扩张,使得面部有较高的玫瑰
此,对于有玫瑰痤疮家族史的人群临床需尽早进行 痤疮患病风险 [14]。因此需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
筛选,并尽早对以上人群进行玫瑰痤疮相关知识科 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引发玫瑰
普,使以上人群学会正确的护肤方法,避免其因油 痤疮 [15-16]。因本次研究为单中心研究,选取例数较少,
脂异常分泌出现堵塞,进而引发玫瑰痤疮。研究表明, 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后期临床可进一步
持续的高温刺激会激活位于神经纤维末端细胞膜上 扩大样本量并进一步进行多中心研究。
的阳离子通道如瞬时受体点位通道,导致细胞外的钙 综上所述,玫瑰痤疮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内流,激活磷脂酶 C 释放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有家族史、每日阳光照射时间> 60 min、洗脸水温高、
P 物质等神经肽类物质,使机体血管快速扩张,出现 每周化妆次数> 2 次、每周情绪变化> 5 次、空调温
大片红斑,同时,以上神经肽类物质还会使炎性因子 度> 24℃,临床可据此筛选玫瑰痤疮高危人群,并可
大量聚集,使得红斑处出现热、痛的症状,进而使 据此开展玫瑰痤疮的防治,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 年 第 5 0 卷 第 3 期
·论著· 353
参考文献: a multi-central, hospital-based, case-control study[J]. J Cosmet
[1] 张添龙, 欧阳玲, 宋维芳. 小剂量盐酸米诺环素联合窄谱强脉冲 Dermatol, 2021, 31(10): 145-156.
光治疗玫瑰痤疮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刊, 2020, 55(9): 1017- [9] 徐晓静, 朱元杰. 玫瑰痤疮致病的遗传及神经精神因素及其治
1019. 疗进展[J]. 武警医学, 2019, 30(8): 723-726.
[2] 赖劲东. 他克莫司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 [10] 刘里云, 赵芳, 孟祖东, 等. 0. 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硫酸羟氯喹
瑰痤疮临床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 34(3): 164-167. 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
[3] 王莲, 张自辉, 蒋献. 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实用皮 杂志, 2020, 49(6): 748-750.
肤病学杂志, 2019, 12(3): 171-174. [11] 童瑶, 瓦庆彪. 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相关红斑和潮红的研究
[4] 李明凤, 蒋娟. 玫瑰痤疮发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 进展[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 27(4): 344-346.
皮肤病杂志, 2017, 33(11): 690-692, 697. [12] 何黎, 刘玮, 李利. 舒敏保湿类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中的应用指
[5]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 南[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33(11): 1229-1231.
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 [13] 潘廷猛, 王鑫, 陈雪路, 等. 羟氯喹联合红光治疗60例玫瑰痤疮
(2021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 54(4): 279-288. 临床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9, 48(5): 300-304.
[6] 王子洋, 杨希川. 女性玫瑰痤疮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 临床 [14] 范莉莉, 尹锐. 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与玫瑰痤疮[J]. 临床皮肤
皮肤科杂志, 2019, 48(8): 473-476. 科杂志, 2020, 49(2): 119-122.
[7] HUANG Y X, LI J, ZHAO Z X, et al. Effects of skin care habits [15] 张洁, 李彩霞, 吴琰瑜, 等. 玫瑰痤疮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
on the development of rosacea: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ase- 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 49(2): 86-88.
control survey in Chinese population[J]. PLoS One, 2020, 15(4): [16] 吴娟, 段逸群, 梅俊华. 盐酸度洛西汀对玫瑰痤疮疗效及焦虑抑
231-233. 郁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33(11): 1274-1279.
[8] WANG B, HUANG X, ZHAO Z, et al. Interaction between body 收稿日期:2021-11-10;修回日期:2022-01-05
weight status and spicy food consumption on the risk of rosacea: (本文编辑:梁京)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 -1α、黏蛋白 1 的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杨国强,沙琨,邓超(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5)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黏蛋白1(mucin 1,MUC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
存档的56例EA标本、57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以及53例正常子宫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HIF-1α、
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MUC1的表达与EA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EA组织中HIF-1α、MUC1阳性率高于
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不同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A组织中
HIF-1α、MUC1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A组织中HIF-1α、MUC1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患
者(P<0.05),且EA组织中HIF-1α和MUC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EA组织中HIF-1α、MUC1呈高表达状态,
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低氧诱导因子-1α;黏蛋白1;预后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2)03-0353-04

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2.03.030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上皮病变导致的一种恶 在的转录因子,能够调控多种靶向基因的表达,参与
性实体瘤,常见于围绝经期妇女,其发病率占女性 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凋亡、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 [4]。
全身恶性肿瘤的 7% 左右,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黏蛋白 1(mucin 1,MUC1)是分布于多种组织器官上
adenocarcinoma,EA)为子宫内膜癌主要类型 [1]。早 皮细胞中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具有调节细胞迁移和
期 EA 患者预 后 往 往 较 好,而晚期 EA 多存在局部 黏附的作用 [5]。本研究通过检测 EA 组织、非典型增
浸润或远处转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存预后较 生子宫内膜以及正常子宫内膜中 HIF-1α、MUC1 的表
差。EA 的发病机制复杂,及早评估患者预后对于拟 达情况,分析两者与 EA 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
定有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3]。低氧诱导因子 -1α 1 资料与方法
(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 α,HIF-1α)是体内广泛存 1.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1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