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文言文閱讀評估

西湖香市

(明)張岱

1 西 湖 香 市,起 於 花 朝 [1],盡 於 端 午。 山 東 進 香 普 陀 [2]者 日 至,嘉


湖 [3]進 香 天 竺 者 日 至 , 至 則 與 湖 之 人 市 焉 , 故 曰 香 市 。

2 然 進 香 之 人 市 於 三 天 竺 [4], 市 於 岳 王 墳 , 市 於 湖 心 亭 , 市 於 陸 宣
公 祠,無 不 市,而 獨 湊 集 於 昭 慶 寺。昭 慶 寺 兩 廊,故 無 日 不 市 者,三
代 八 朝 之 古 董 , 蠻 夷 閩 貊 [5] 之 珍 異 , 皆 集 焉 。 至 香 市 , 則 殿 中 邊 甬
道 上 下 、 池 左 右 、 山 門 內 外 , 有 屋 則 攤 , 無 屋 則 廠 [6], 廠 外 又 棚 ,
棚 外 又 攤 , 節 節 寸 寸 。 凡 胭 脂 簪 珥 [7] 、 牙 尺 剪 刀 , 以 至 經 典 木 魚 、
伢 兒 [8]嬉 具 之 類 , 無 不 集 。

3 此時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無留船,寓無留客,肆無留
釀 。 袁 石 公 [9]所 謂 「 山 色 如 娥 , 花 光 如 頰 , 波 紋 如 綾 , 温 風 如 酒 」,
已 畫 出 西 湖 三 月。而 此 以 香 客 雜 來,光 景 又 別。士 女 閑 都,不 勝 其 村
妝 野 婦 之 喬 畫 ; 芳 蘭 薌 澤 , 不 勝 其 合 香 芫 荽 [10]之 薰 蒸 ; 絲 竹 管 弦 ,
不 勝 其 搖 鼓 欱 笙 [11]之 聒 帳 [12];鼎 彝 [13]光 怪,不 勝 其 泥 人 竹 馬 之 行
情;宋 元 名 畫,不 勝 其 湖 景 佛 圖 之 紙 貴。如 逃 如 逐,如 奔 如 追,撩 撲
不 開,牽 挽 不 住。數 百 十 萬 男 男 女 女、老 老 少 少,日 簇 擁 於 寺 之 前 後
左 右 者 , 凡 四 閱 月 [14]方 罷 。 恐 大 江 以 東 , 斷 無 此 二 地 矣 。

4 崇 禎 庚 辰 三 月 , 昭 慶 寺 火 。 是 歲 及 辛 巳 、 壬 午 洊 [15]饑 , 民 強 半
餓 死 。 壬 午 虜 鯁 山 東 [16], 香 客 斷 絕 , 無 有 至 者 , 市 遂 廢 。 辛 巳 夏 ,
余 在 西 湖 , 但 見 城 中 餓 殍 [17]舁 出 [18], 扛 挽 相 屬 。 時 杭 州 劉 太 守 夢
謙 , 汴 梁 人 , 鄉 里 抽 豐 [19]者 多 寓 西 湖 , 日 以 民 詞 [20] 饋 送 。 有 輕 薄
子 改 古 詩 誚 之 曰 :「 山 不 青 山 樓 不 樓 , 西 湖 歌 舞 一 時 休 。 暖 風 吹 得 死
人臭,還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實錄。

註釋:
[1] 花朝︰相傳農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是百花生日,又稱「花朝節」
、「花神生日」等。
[2] 普陀︰即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今浙江省境內。
[3] 嘉湖:指嘉興、湖州,皆位於浙江省境內。
[4] 三天竺︰西湖周邊景點,處於天竺山與靈隱寺之間,分為上天竺、中天竺及下天竺三寺。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1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5] 蠻夷閩貊︰古代中國對周邊外族的代稱。
[6] 廠︰這裏指沒有牆壁的棚舍,類似現今年宵市場帶頂的攤檔。
[7] 簪珥︰髮簪和耳飾。
[8] 伢兒:吳語中對小孩子的稱呼。
[9] 袁石公︰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號石公,明末文學家,與本文作者張岱同樣擅寫清
新俊逸的小品文。
[10] 合香芫荽:蘇合香和芫荽,同為香料名。
[11] 欱笙:吹笙。笙:管樂器名,一般由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製成。
[12] 聒帳︰形容通宵宴飲、管弦齊奏的熱鬧景象。
[13] 鼎彝︰古代的祭祀用器或食具。
[14] 四閱月:經過四個月。閱:經歷。
[15] 洊:再、屢次。
[16] 虜鯁山東︰外族阻塞來往山東的道路。虜: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鯁:阻塞不通。
[17] 餓殍︰餓死的人。
[18] 舁出︰抬出。
[19] 抽豐︰利用關係或權勢向別人索取財物,又叫「秋風」,即現今所說的貪污。
[20] 民詞:百姓的訴狀。

1 為甚麼西湖旁邊的市集會稱為「香市」?
A 市集主要售賣各地香燭。
B 市集主要售賣各地香料。
C 市集周圍洋溢馥郁花香。
D 市集顧客是各地進香者。

2 試判斷下列的陳述,選出正確的答案。
市集主要集中在昭慶寺,是因為當地交通便利。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判斷

3 下列哪項陳述符合第 3 段的主要內容?
(1) 描述西湖香市的熱鬧。
(2) 烘托西湖三月的明媚風光。
(3) 諷刺地方官員的倒行逆施。
(4) 指出西湖香市令經濟繁榮。
A (1) (2)
B (3) (4)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2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C (1) (2) (3)


D (2) (3) (4)

4 為甚麼昭慶寺市集在崇禎年間敗落?
(1) 昭慶寺曾發生大火。
(2) 山東一帶交通隔絕。
(3) 西湖一帶疫症肆虐。
(4) 杭州一帶發生饑荒。
A (1) (2)
B (2) (3)
C (1) (2) (4)
D (1) (3) (4)

5 試判斷下列的陳述,選出正確的答案。
文末詩句是諷剌劉夢謙失職,管治不力。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判斷

6 試分辨下列句子屬於哪種文言句式?
西湖香市,起於花朝,盡於端午。
A 省略句
B 倒裝句
C 判斷句

7 試語譯下列句子。
此 時 春 暖 , 桃 柳 明 媚 , 鼓 吹 清 和 (第 3 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末反映當時甚麼樣的社會實況?
A 外族侵擾
B 地方割據
C 君主昏庸
D 官員腐敗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3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西湖香市

(明)張岱

1 西 湖 香 市,起 於 花 朝 [1],盡 於 端 午。 山 東 進 香 普 陀 [2]者 日 至,嘉


湖 [3]進 香 天 竺 者 日 至 , 至 則 與 湖 之 人 市 焉 , 故 曰 香 市 。

2 然 進 香 之 人 市 於 三 天 竺 [4], 市 於 岳 王 墳 , 市 於 湖 心 亭 , 市 於 陸 宣
公 祠,無 不 市,而 獨 湊 集 於 昭 慶 寺。昭 慶 寺 兩 廊,故 無 日 不 市 者,三
代 八 朝 之 古 董 , 蠻 夷 閩 貊 [5] 之 珍 異 , 皆 集 焉 。 至 香 市 , 則 殿 中 邊 甬
道 上 下 、 池 左 右 、 山 門 內 外 , 有 屋 則 攤 , 無 屋 則 廠 [6], 廠 外 又 棚 ,
棚 外 又 攤 , 節 節 寸 寸 。 凡 胭 脂 簪 珥 [7] 、 牙 尺 剪 刀 , 以 至 經 典 木 魚 、
伢 兒 [8]嬉 具 之 類 , 無 不 集 。

3 此時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岸無留船,寓無留客,肆無留
釀 。 袁 石 公 [9]所 謂 「 山 色 如 娥 , 花 光 如 頰 , 波 紋 如 綾 , 温 風 如 酒 」,
已 畫 出 西 湖 三 月。而 此 以 香 客 雜 來,光 景 又 別。士 女 閑 都 ,不 勝 其 村
妝 野 婦 之 喬 畫 ; 芳 蘭 薌 澤 , 不 勝 其 合 香 芫 荽 [10]之 薰 蒸 ; 絲 竹 管 弦 ,
不 勝 其 搖 鼓 欱 笙 [11]之 聒 帳 [12];鼎 彝 [13]光 怪,不 勝 其 泥 人 竹 馬 之 行
情;宋 元 名 畫,不 勝 其 湖 景 佛 圖 之 紙 貴。如 逃 如 逐,如 奔 如 追,撩 撲
不 開,牽 挽 不 住。數 百 十 萬 男 男 女 女、老 老 少 少,日 簇 擁 於 寺 之 前 後
左 右 者 , 凡 四 閱 月 [14]方 罷 。 恐 大 江 以 東 , 斷 無 此 二 地 矣 。

4 崇 禎 庚 辰 三 月 , 昭 慶 寺 火 。 是 歲 及 辛 巳 、 壬 午 洊 [15]饑 , 民 強 半
餓 死 。 壬 午 虜 鯁 山 東 [16], 香 客 斷 絕 , 無 有 至 者 , 市 遂 廢 。 辛 巳 夏 ,
余 在 西 湖 , 但 見 城 中 餓 殍 [17]舁 出 [18], 扛 挽 相 屬 。 時 杭 州 劉 太 守 夢
謙 , 汴 梁 人 , 鄉 里 抽 豐 [19]者 多 寓 西 湖 , 日 以 民 詞 [20] 饋 送 。 有 輕 薄
子 改 古 詩 誚 之 曰 :「 山 不 青 山 樓 不 樓 , 西 湖 歌 舞 一 時 休 。 暖 風 吹 得 死
人臭,還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實錄。

註釋:
[1] 花朝︰相傳農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是百花生日,又稱「花朝節」
、「花神生日」等。
[2] 普陀︰即普陀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今浙江省境內。
[3] 嘉湖:指嘉興、湖州,皆位於浙江省境內。
[4] 三天竺︰西湖周邊景點,處於天竺山與靈隱寺之間,分為上天竺、中天竺及下天竺三寺。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4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5] 蠻夷閩貊︰古代中國對周邊外族的代稱。
[6] 廠︰這裏指沒有牆壁的棚舍,類似現今年宵市場帶頂的攤檔。
[7] 簪珥︰髮簪和耳飾。
[8] 伢兒:吳語中對小孩子的稱呼。
[9] 袁石公︰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號石公,明末文學家,與本文作者張岱同樣擅寫清
新俊逸的小品文。
[10] 合香芫荽:蘇合香和芫荽,同為香料名。
[11] 欱笙:吹笙。笙:管樂器名,一般由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製成。
[12] 聒帳︰形容通宵宴飲、管弦齊奏的熱鬧景象。
[13] 鼎彝︰古代的祭祀用器或食具。
[14] 四閱月:經過四個月。閱:經歷。
[15] 洊:再、屢次。
[16] 虜鯁山東︰外族阻塞來往山東的道路。虜:中國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貶稱。鯁:阻塞不通。
[17] 餓殍︰餓死的人。
[18] 舁出︰抬出。
[19] 抽豐︰利用關係或權勢向別人索取財物,又叫「秋風」,即現今所說的貪污。
[20] 民詞:百姓的訴狀。

1 為甚麼西湖旁邊的市集會稱為「香市」?
A 市集主要售賣各地香燭。
B 市集主要售賣各地香料。
C 市集周圍洋溢馥郁花香。
D 市集顧客是各地進香者。
答案:D

2 試判斷下列的陳述,選出正確的答案。
市集主要集中在昭慶寺,是因為當地交通便利。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判斷
答案:C
答案分析︰作者在第 2 段只提到巿集「獨湊集於昭慶寺」的事實,未有交代原因。
因文中沒有提及陳述句內容,而有關觀點又不與文章明顯矛盾,所以答案是無從
判斷。

3 下列哪項陳述符合第 3 段的主要內容?
(1) 描述西湖香市的熱鬧。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5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2) 烘托西湖三月的明媚風光。
(3) 諷刺地方官員的倒行逆施。
(4) 指出西湖香市令經濟繁榮。
A (1) (2)
B (3) (4)
C (1) (2) (3)
D (2) (3) (4)
答案:A

4 為甚麼昭慶寺市集在崇禎年間敗落?
(1) 昭慶寺曾發生大火。
(2) 山東一帶交通隔絕。
(3) 西湖一帶疫症肆虐。
(4) 杭州一帶發生饑荒。
A (1) (2)
B (2) (3)
C (1) (2) (4)
D (1) (3) (4)
答案:C

5 試判斷下列的陳述,選出正確的答案。
文末詩句是諷剌劉夢謙失職,管治不力。
A 正確
B 錯誤
C 無從判斷
答案:A
答案分析︰根據第 4 段的內容,劉夢謙不僅無力挽救當時「市遂廢」、饑荒橫行
的西湖,而且在其管治下,有不少人包攬民間訴訟,並賄賂劉夢謙。因此,當時
有人改詩諷剌他未能盡杭州太守之職,既點出「西湖歌舞一時休」 、
「暖風吹得死
人臭」的實況,反映劉夢謙無法處理;並言「還把杭州送汴州」,劉夢謙是「汴
梁人」
,「汴州」實暗指劉夢謙,諷剌他受賄的貪婪。

6 試分辨下列句子屬於哪種文言句式?
西湖香市,起於花朝,盡於端午。
A 省略句
B 倒裝句
C 判斷句
答案:B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6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7 試語譯下列句子。
此 時 春 暖 , 桃 柳 明 媚 , 鼓 吹 清 和 (第 3 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這時正值春天暖和的時候,桃花、柳樹鮮明悅目,樂聲悠揚。

8. 文末反映當時甚麼樣的社會實況?
A 外族侵擾
B 地方割據
C 君主昏庸
D 官員腐敗
答案:D

語譯
1 西湖的香市,從花朝節開始,到(五月初五)端午節結束。每天都有從山東
到普陀山進香的人到來,每天都有從嘉興、湖州到天竺寺進香的人到來,到來就
跟西湖這裏的人做買賣,所以稱為香市。

2 然而來進香的人在三天竺做買賣,在岳王墳做買賣,在湖心亭做買賣,在陸
宣公祠做買賣,沒有一處不是做買賣的地方,而特別聚集在昭慶寺。因此,在昭
慶寺的兩側長廊,沒有一天是不做買賣的。三代八朝的古董、邊遠異域的珍寶,
都齊集在這裏。到了香市,則大殿兩旁的左右走道、池的附近、寺院大門內外,
有房舍就擺設攤檔,沒有房舍就搭建棚舍。棚舍外又有篷架,篷架外又有攤檔,
相距節寸,緊接相連。舉凡胭脂、髮簪、耳飾、象牙尺子、剪刀,以至經書、木
魚、小孩玩具一類,沒有不齊集的。

3 這時正值春天暖和的時候,桃花、柳樹鮮明悅目,樂聲悠揚。岸邊沒有停留
的船,客店沒有停留的客,酒館沒有存留的酒。袁石公所說「山色像是美女的姿
容,花光像是美女的臉頰,湖上波紋像是綾羅,和暖的風像是美酒」,已描繪出
西湖三月的風光。而這時因有各地香客到來,又有另一番光景。士女的文雅俊美,
比不上村野姑娘的精心打扮;幽蘭的清香芬芳,比不上合香芫荽蒸騰的香氣;琴
瑟簫管的樂聲,比不上搖鼓吹笙的熱鬧;怪異珍奇的器物,比不上泥人竹馬這些
童玩的銷情;宋元的名畫,比不上西湖風景畫和佛像圖的昂貴。(人們來來往往)
像在奔逃,像在追逐,拉不開,牽不住。數百十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天擠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7 頁,共 8 頁
文言文閱讀評估

擁在寺院的前後左右,總共經過四個月才結束。恐怕長江以東,決沒有第二個像
這裏的地方了。

4 崇禎庚辰年(十三年)三月,昭慶寺遭火災。這年至辛巳(十四年)
、壬午年
(十五年),多次發生饑荒,百姓大半餓死。壬午年外族阻塞來往山東的道路,
到廟裏燒香的人被隔斷,沒有能到來(西湖)的,香市就荒廢了。辛巳年夏天,
我在西湖,只見城裏抬出餓死者的屍體,一個接一個扛抬過路。當時杭州太守劉
夢謙,汴梁人,同鄉來這裏打秋風的人多寄居西湖,每日包攬訴訟,把饋贈
送給劉太守。有言行輕浮的文人改古詩譏諷他說:「山不像青山樓不像樓,西湖
的歌舞全都停止了。暖風吹來死人的腐臭味,還把杭州送給汴州。」可以說是西
湖的實況。

© 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 第 8 頁,共 8 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