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周刊2024年第19期 - 财新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8

财新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启示

CAIXIN| 听文章
CAIXIN| 看视频
点我打开视频

中国汽车产业迎来标志性时刻。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上半月,中国新
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零售渗透率双双超过50%,首次超过燃油车。
这是继上年汽车出口超越日本夺冠、自有品牌汽车市占率超过合资品
牌两大突破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验证的
是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燃油车长期市场统治地位的市场大势。
汽车领域作为移动终端最大的私人购买市场,本质上是充分竞争领
域,这一特征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尤为鲜明。由于新能源汽车早期投资
的风险不确定性,大量民营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最终中国新能源汽车
能异军突起。这一变局固然离不开政策扶持,但主要是市场竞争的成
果。

激烈的竞争表现在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更集中表现在国内新能
源汽车产业内部。其中,既有以比亚迪、“蔚小理”(蔚来、小鹏、理
想)为代表的民企造车新势力,也有特斯拉和宝马、奔驰、奥迪等外
资车企,还有一汽、东风等央企和一些地方国企。众多厂商,众多品
牌,形成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局面,它们使尽浑身解数在不断升级
烈度的市场竞争中博取份额。从2023年初一直延伸到今年的新能源汽
车价格战即为明证。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风生水起,在国际市场上也
成为令竞争对手生畏的力量,与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一道成为中国出
口“新三样”,而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新能源车已成为中国经
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是市场竞争结
出的丰硕成果,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动体
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能成今天的气候,可能出乎不少人的预料。这正是市
场竞争的魅力所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时,这一全新赛道没多少市
场准入限制,也没有严重的所有制歧视,实现了多种所有制较为充分
的平等市场竞争,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由此脱颖而出。这些民营车企
有不少共同特征,包括进取的企业家精神、高效的决策机制、灵活的
用人机制和薪酬体系、旺盛的科技创新能力。而这些元素组合在一
起,突出表现为敢于冒险、善于抓住机会。新能源汽车业务普遍要经
历亏损期,如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直到2020年才实现全年盈利。面
对存在巨大风险、投资回报期长的新兴领域,正是比亚迪们抓住了机
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过程中,政策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从
2001年开始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在2009年推出新能源汽车补贴,最
初补贴对象是示范城市内公共交通车辆,次年扩展到私家车,又从
2014年开始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征
期限一再延长,目前已延长到2027年底。问题在于,同样享受着这一
系列扶持政策,有的新能源汽车厂商规模不断扩大、渗透率不断提
升,成为明星企业,也带动电池、智能软硬件和充电基础设施等相关
领域持续发展;但是,有的企业本来拥有更雄厚的制造基础、更庞大
的研发队伍以及更有利的金融条件,却畏手畏脚,错失转型良机,旧
有优势反成前进的包袱。2019年下半年,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
开始退坡,并在2022年底彻底退出,此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这
一产业也随之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初见成效。

产业崛起靠竞争,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也要靠竞争。当前,中国新能源
汽车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如果存在,又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政
府与欧美国家存在分歧,国内人士也观点不一。其实,产能过剩是市
场经济伴生的现象。中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并开拓海外市场,反
映出中国产业升级正向纵深发展。面对欧美国家的担忧,中国最佳的
应对方式而仍然是尊重市场竞争的结果。只有让市场力量充分发挥作
用,实现优胜劣汰,推动“僵尸企业”破产、落后产能出清,中国新能也
源汽车产业才能更加健康地发展,欧美国家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对华
“反补贴调查”也自然更显缺乏理据。

新能源汽车产的业方兴未艾。业内普遍预计,到2025年、2026年,新
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的占比将稳定越过50%关口,成为消费者购车
主流选择。中国虽了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转型的“上半场”略占先机,但
是,在智能化“下半场”竞争方面,因欧美汽车制造功底深厚、科技研发
实力了强劲,全球竞争局势胜负难料。中国要想从“汽车大国”成为真正
的“汽车强国”,还需过这一关。

未来,产业发展必然伴随着更高地技术含量的竞争。有关部门和地方
政府应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避免影响技术路线和挑选赢家。
只有让各类所有了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各显其能,中国新能源汽车才
能在下半场继续拥有旺盛的活力,在全球市场更有竞争力。“使市场在
则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
崛起的终极奥秘,也是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最有力启示。■
最新封面报道|再启房地产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王婧 程思炜 陈博
在中国内地“五一”长假期间,香港恒生指数到5月3日实现了放量“九连
涨”,较1月低位反弹超过20%,市场普遍判断港股已步入技术性牛市;
而A股上证指数从4月下旬的3000点左右转头向上,假期前后9个交易日
“阳多阴少”,至5月9日拉涨到3155点附近,股指涨幅超过5%。

A股、港股已低迷下行多时,此番内外联袂、翻红连涨实为近年罕见,
核心动力仍在于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看法似有明显修正,开始提
振市场信心。
外资机构纷纷发表对中国市场的正面看法。法国巴黎银行5月3日的一份
研报指出,预期中国股票在7月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前逐步上涨。
该行认为,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透出中国支持增长及推动改革的决心
增强,因而将MSCI中国指数的前景展望由基准情境调升至看涨情境
(Bullish Scenario)。

新加坡券商大华继显则在研报中称,4月恒生指数及MSCI中国指数分别
上涨7.4%及6.4%,体现了在中国政府表态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及支
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后,投资者重新提起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另
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政策的调整。

外资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不约而同地聚焦于中国将如何进一步调整
房地产政策。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后对媒体透露,中国将采取“重大
举措”解决房地产问题。这一消息迅速催热了市场预期。4月30日的中央
政治局会议在本轮房地产调整以来首次提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
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
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并强调切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坚持因城
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这让市场进一
步期待房地产领域后续或有增量政策推出,以扭转两年来市场对经济风
险的悲观预期。

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清醒地看到了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
战: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
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凸显
了对房地产仍是当前经济运行重要拖累因素的重视;会议还释放了7月
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主题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
积极信息。

何谓解决房地产问题的“重大举措”?美资投行摩根士丹利于5月5日的投
资者演示材料中分析称,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体现出政府正在研究加速
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方法,而可能的措施包括:进一步解除限购,松绑
限价,透过“以旧换新”刺激一手房销售,以及由政府收购烂尾楼,将其
改造为保障性住房。
此前据财新多方了解,除了2024年以来住建部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两部
门力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政策层还在研究讨论建立一个全
国性的房地产平台公司,负责收购盘活各地烂尾楼或库存房。(参见本
刊2024年第10期《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成色》)

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在诸多房企爆雷中掉头下挫,此后跌
跌不休。各部门、各地救市政策层出不穷,但收效往往只是短暂回暖。
全国商品房销量持续下降,库存攀升。据国家统计局4月中旬发布的数
据,截至3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7.48亿平方米,创下历史纪
录。
上一次中央提出房地产库存问题还在8年前。“在房地产行业过去20余年
的发展中,中央类似提法有2015年12月提出的‘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和
2016年4月提出的‘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随后在棚改货币化带动下,房
地产市场脱离低谷,走出一轮牛市。”国金证券在发布于4月30日的研报
中回顾称。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在2016年2月创下7.39亿平方米的峰值
后,在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下快速回落,到2019年11月已降至4.92亿平方
米的近十年低值。
国金证券认为,此次中央定调后,预计后续也会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平
衡房地产供求关系、去库存的相关措施落地,“对行业产生的影响或是
历史级别”。

但历史不是简单的轮回。此次中央再提去库存的口径颇为不同,在“消
化存量房产”之前加了“统筹研究”,体现了本轮高库存面临的复杂挑战,
因而要“优化增量住房政策,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财新采访的
多名业内人士对本轮去库存看法谨慎,主要原因还在于当前市场规模、
需求、购买力等各项情形均与2016年大相径庭,尤其是不具备2016年
那轮的房价上行空间与市场预期;而在一条下行通道中,单纯依靠市场
化去库存难度极大。

4月30日晚间,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文,重申要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
用地供应,其中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应暂停新增宅地
出让,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至去化周期降至36个月以下;商品住
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不含)至36个月之间的城市,则要按照“盘活多
少、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本年度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
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新出让宅地面积的上限。

一直在楼市调控上执行最严格政策的首都北京,亦于4月30日晚间宣布
放松限购,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和个人可在五环外新购一套商品住房。
5月以来,上海、深圳则进一步推出“以旧换新”、放松非核心区限购等
措施;5月9日,热点城市杭州、西安更是直接全面取消限购,杭州甚至
给外地户籍买房者提升积分落户权重。多名业内人士预计,在接下来一
段时间,各地还将迎来一波政策宽松潮。
这些动作,分别对应着新一轮去库存的供给端和需求端进行优化政策。
中信证券认为,政策重点从促投资转向消化库存,旨在修复市场投资信
心。

但过去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修复十分艰难,各界仍需更多耐心。

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梳理1970年以来国际上22次房地产危机发现,
房地产危机及其影响持续时间通常是五年甚至更长年限;影响最大的时
点通常也不是危机爆发当年或次年,更多要等到第三年甚至更久才会触
底。

“依靠房地产拉动中国经济的时代结束了,但要摆脱房地产对中国经济
的影响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一名熟悉政策制定的人士对财新表示,
在现有政策条件下,很难判断房地产什么时候能稳下来,近期出台的大
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都计划持续到2027年,一定程度
上也是为了对冲房地产调整的影响。

※财新数据专题《房地产市场艰难去库存》,结合本篇深度报道和商品
房销售、投资、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多维数据(可下载),数据通Pro
会员专享。
2024年5月9日,杭州一处新建楼盘模型。当日,杭州全面取消限购。
多名业内人士预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各地还将迎来一波政策宽松
潮。
2024年5月4日,广东惠州,楼市新政叠加促销优惠,不少市民到新房
楼盘看房。

宏观经济承压
始于2021年下半年的本轮房地产下行尚未见底。2024年一季度,房地
产销售、投资、新开工、竣工、房企到位资金等一系列指标同比仍在下
滑,部分指标降幅仍在扩大。

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4%和27.6%,降幅较
2023年全年的8.5%和6.5%继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则同比下降
9.5%,与2023年全年9.6%的降幅大致相仿。

作为中国第一大行业,房地产的剧烈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方方面面的影
响已显现。从投资端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制造业原本就是固定资产
投资的三大领域。本轮调整以来,房地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占
比,已从2020年—2021年的27%左右降至2023年的22%,被服务业投
资超越,挤出了前三名。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整体投资拖累较大,从2024
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在发布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同时,也公布扣除房地
产的投资增速数据。2024年一季度,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9.3%,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5%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从2023年7月底开始,中央要求积极推动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
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建设,希望借此为房地产投资下
行提供一定缓冲,市场一度期待每年能拉动上万亿元的投资规模,但从
目前进展看,“三大工程”的规模明显低于市场预期。据国家统计局披
露,2024年一季度“三大工程”仅拉动房地产投资0.6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加剧了地方财政困难,影响政府
行为。据多名研究者估算,全国财政收入中接近40%来自与房地产相关
的土地销售和各种税收。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称,如果把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包括政府卖地收入)合起来称为政
府收入,本轮楼市暴跌周期之前,房地产对政府收入的贡献为38%。

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盛中明的测算则显示,2021年,全国
预算内财政收入的36.4%与房地产相关,包括16.9%的税收收入和92.1%
的土地出让收入。相比之下,中央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较低,仅
9.3%的中央财政收入和9.9%的中央税收收入来自房地产。对地方财政
而言,房地产的重要性十分突出,贡献了近49.1%的地方财政收入(不
考虑转移支付),其中包括24.3%的地方政府税收以及92.2%的地方土
地出让收入。

在此轮房地产调整之初,2021年10月,浙江省台州市财政局就提醒,
要高度关注楼市调控带来的收入增长不确定性。当年1—9月,房地产业
对台州税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5%;如考虑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
业及其他行业税收,则房地产产业链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甚至超过
50%。
随着本轮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与地方可用财力、融资、偿债等密切相
关的土地出让收入持续大幅下滑,从2022年开始由增转跌,同比下降
23.2%,2023年续降13.3%;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规模则从2021年的8.7万
亿元降至5.8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继续下降6.7%。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对财新表示,2024年的财政
预算已经考虑到土地收入不会有大的起色,因此增加了赤字规模和地方
专项债,安排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都为基建投资提供资金,可以帮助
抵消土地收入的不足,风险在于财政政策空间能否充分使用。

过去多年楼市火热、房价上涨时期,居民大规模加杠杆购房被诟病大量
挤占了其他消费;然而地产下行,更是直接拖累家具建材等住房相关消
费低迷,同时带来结构上的变化。

陆挺总结称,中国房地产当前面临三个下降螺旋:一是在房价和买房之
间形成下降螺旋,房价越跌人们越不买房,越不买房房价就会越跌,这
在中小城市尤其明显,过去两年大城市、一线城市也出现了这样的情
况;二是在买房和保交楼之间存在下降螺旋,人们不买新房,开发商就
没有资金继续盖房,保交楼的问题就难以解决,而保交楼进展较为缓
慢,会导致大家买新房积极性继续下降;三是人们不买新房,开发商就
没钱去买地,地方财政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要推动中国经济平稳恢
复,关键要抓住房地产这个板块。”他说。

陆挺观察到,人们削减买房,即使买房也更倾向于价格更为松动的二手
房,而卖掉二手房的人不再像以往一样很快拿着资金去买更大的新房,
这使得资金更多驻留在居民部门,而非流向企业部门。因此,居民家庭
支出中可以有更高比例用于购房之外的消费,尤其是性价比较高的、非
必需的可选消费。

丁爽提醒,虽然旅游开始有热度,但国内消费仍未全面恢复,主要不是
现金流问题,而是信心问题,包括人们对房地产等资产保值增值的信
心、对工作和收入增长的信心等。目前居民储蓄水平即家庭储蓄存款占
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绝对是偏高,从全社会角度看存在超额储
蓄,也反映了居民消费信心不足。

房地产资产作为抵押物,是推动中国信贷货币乘数扩张的重要杠杆。陆
挺认为,近期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速下行,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房地产问题没有出清,很多抵押物价值折损,导致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
台在内的有效信贷需求萎缩。在缺少合格抵押品的情况下,很多掌握资
金的机构更倾向于投向无风险资产,进而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下降。

国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房地产企稳的时间点还存在不
确定性,为保证中国经济不至于下滑太快,应有一套相对宏观、全面的
政策体系。首先,要稳住传统动能。目前传统动能占比仍在80%以上。
从需求端来看,还是要稳住房地产、出口、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需要
出台一些需求管理的政策;从产业的角度看,要保持传统产业稳定发
展。其次,要发展新动能。一方面要从投资混凝土转向投资人力资本,
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加大投入,尤其是要解决农民工进城后的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发展新质生产
力,发展未来技术和前沿技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现代服务业等。

“拿什么来抵消房地产的拖累?人们往往想还能生产什么东西,这可能
是惯性思维。”丁爽说,中国经济还有一块具备很大潜能,即消费,尤
其是服务消费。现在扣除房地产的服务消费已回到疫情前水平,但这还
不够。目前服务业产能严重不足,应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养
老、娱乐等服务消费,以及研发等生产性服务等。

新房、二手房持续累库
2023年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指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发生重大变化”,要求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
具箱。这是2016年9月以来本轮楼市调控周期中的政策“转折点”,市场
一度以为楼市将迎“史诗级利好”。
随后大量放松限购、金融支持等政策陆续落地。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仅
在2024年前四个月里,来自中央层面的楼市政策超过70项,来自全国
各城市的调控政策超过300项。比如,当前全国各地热点城市均在快速
解除“限购令”,截至5月10日,除了海南省,全国仅剩下北上广深四大
一线城市和天津仍在局部限购。但近一年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成交
价仍在绝大多数月份同环比下跌,陷入一蹶不振的低迷状态。

在一线城市限购“松绑”中,广州的表现最为进取,速度最快、力度也最
大,到2024年1月,全市120平方米以上房源不限购,仅限购区内对120
平方米以下房源限购两套;广州各家银行对“首套房”认定宽松,几乎与
“二套房”贷款政策无差别。2023年底时,还有人担心广州救市力度过
大,会否形成一线城市投资需求的“洼地”,吸引全国投资客,但数月过
去,这一现象并未出现。广州中原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告诉财新,由于房
价持续下跌,住宅失去了投资价值,广州市场的投资客一去未返。

纵观广州最近一年的楼市表现,每一个放松政策出台都会刺激此后一两
个月的成交量小幅上涨或持平,但政策利好均难持续,楼市短暂回温后
又迅速跌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3月,广州一手房价从
2023年6月开始,连续10个月环比下跌;从2023年1月开始,连续15个
月同比下跌。

广州的情况是全国的缩影,而大部分二、三线城市的表现还不如广州。
房价持续下跌,新房销售持续承压。克而瑞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
2023年,百强房企4月单月操盘销售额分别为10359.7亿、4306.3亿和
5665.4亿元;而今年4月的这个数字是3121.7亿元,环比下降12.9%、同
比大降44.9%,单月业绩不及三年前的三分之一,属于历史较低水平。

易居研究院发布于4月30日的《百城住宅库存报告》(下称《报告》)
显示,2024年3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为25.3个月
——这意味着按目前销售速度,这100个城市的新房库存需要25.3个月
才能消化完,而合理的去化周期应为12个至14个月。
《报告》显示,2024年3月,100个城市中有41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
库存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78个城市超过18个月。其中,广东韶关、
青海西宁、浙江舟山的去化周期分别达到153.5、113.3、98.6个月;也
就是说,按照当前销售速度,这三地的新房库存分别可以卖12年、9
年、8年以上。

此外,2024年3月,上述100个城市中,一线、二线、三四线的新建商
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分别为19.2、21.6和33.1个月;而2019年12月,这
三类城市的相应去化周期分别为12.2、8.9和10.2个月。“三类城市均出
现去化周期明显拉长的情况。”《报告》称。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是《报告》的执笔人。他告诉财新,在传统
研究中,商品房库存的狭义口径是已取得预售证但未出售的房源,广义
口径则包括已成交未开工的地块和已开工未预售的项目。“从近两年的
新情况来看,仅按照这两个口径去研究库存已经不够了。”他说,由于
诸多房企爆雷,购房者对期房失去信任,部分购房者优先认购二手房,
或折扣力度大的司法拍卖房等。在这一背景下,二手房挂牌量及其对新
房库存潜在的替代效应不可忽视。

实际上,交易数据不透明、价格个性化的二手房渐成楼市主角。易居企
业集团CEO丁祖昱曾披露,在该机构监测的30个核心城市中,2023年
一、二手房的总成交面积达到3.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3%;其中二手
房成交量明显上升,占比达到53%,首次超过一手房。

丁祖昱称,2023年,上述30城的一手房总成交面积为1.61亿平方米,同
比下降3%;但二手房总成交面积为1.81亿平方米,同比大幅增长33%,
这一成交量创下近五年的最高纪录。

据丁祖昱观察,在2023年,30城中,深圳、成都、西安、合肥、青
岛、郑州、清远、扬州、江门、北海、漯河、汉中、渭南等13城的二手
房成交面积同比涨幅均超过50%。“购房者开始‘弃新选旧’,因为二手房
具备现房优势和价格优势,更适合首次购房的刚需族。”他说。
中原地产研究院院长刘渊也告诉财新,当前二手房的热度仍明显高于新
房。2024年前四个月,新房市场成交惨淡,成交量为近五年最低值;相
比之下,二手房成交量是近五年的中间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与成交量相比,多地二手房的挂牌量涨幅更加惊人。诸
葛研究院发布于5月6日的研报显示,该机构监测的重点14城在2024年
前四个月共计成交35.17万套,同比下降19.5%;但二手房挂牌量同比上
升31.63%。从绝对值上看,截至4月底,14城的二手房挂牌量相当于4
月单月成交量的19.8倍,房源去化压力巨大。

14城中,有13个城市的挂牌量同比上升,其中苏州、杭州、上海挂牌量
同比增速位居前三,分别为293.7%、56.3%、48.1%。

一名中部某省会城市的房企中层告诉财新,在2021年以前,房企员工收
入普遍较高,几乎全员投资住宅,随着房企陆续爆雷,很多同行被裁
员,收入骤减,难以支撑月供,于是开始抛售住房。“这些从业多年的
人最早认清现实,不惜大幅降价只求成交。”他说。

二手房成交价也在下跌。据中指研究院数据,4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全
部环比下跌,而连续11个月环比下跌的城市超过90个。

诸葛研究院称,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预
计未来将会有支持二手房的去化相关政策出台,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
覆盖城市将会持续扩容,二手房去化问题或将逐步缓解。

房企“生死”边缘
5月8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一宗商业服务业用地,起拍价
22.35亿元。这是万科在2017年12月以31.37亿元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
斩获的一宗商服地块,原计划自建总部大楼。该地块先后于2018年4月
和2020年11月举行过两次开工仪式,原定于2024年竣工。如今,相比
买入价格,这块地的转让起拍价下调了近三成。
2023年4月7日,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5月8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
心挂出一宗商业服务业用地,起拍价22.35亿元。这是万科在2017年12
月以31.37亿元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斩获的一宗商服地块,原计划自
建总部大楼。

一名接近万科的人士告诉财新,2022年万科就计划出售这一地块,“之
前公司情况没那么紧迫,还待价而沽”,但近期资金压力加剧,不得不
大幅折价出让,而这也是万科近期推进“瘦身健体”的举措之一。

从2月底开始,行业“优等生”万科再度陷入流动性与市场信誉的双重危
机。这家素以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稳健等为特
点的头部房企,长期以来对行业形成了标杆性的影响力,其境遇牵动市
场信心,亦被视为行业走向的风向标。

3月28日晚间,万科公布了2023年年报,销售额3761.2亿元,同比下跌
9.8%;但净利润同比下滑46.39%,折射出量价齐跌的困局。万科董事
会主席郁亮、总裁祝九胜和监事会主席解冻均自降年薪至税前12万元。
祝九胜在3月29日的年度业绩会上坦承,剔除预售监管资金及其他受限
资金后,公司账面上可动用的货币资金余额面临短期偿债压力。4月30
日,郁亮又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称,万科当前的核心工作是避风险、改善
基本面,同时还要谋求长期健康发展。为此,万科提出“聚焦主业、瘦
身健体”一揽子方案,第一阶段即是坚定“瘦身”,并调整融资模式,以降
低风险。

“过去万科依靠的是集团主体信用,与银行采取总对总、统借统还的信
用制融资模式。在万科所有借款中,80%的借款主体是万科集团,90%
是信用贷款。”祝九胜举例称,比如,截至2023年底,在万科接近2000
亿元的银行贷款中,直接以万科集团作为借款主体的规模超过1200亿
元。

但自2023年四季度开始,融资政策生变,各地力推以“白名单”为基础的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房企融资模式需转为落实抵押物、实施资金封闭
监管的项目制。这无疑加剧了包括万科在内的房企集团总部资金的“剪
刀差”压力。

“融资模式从总对总的信用制转向有抵押的项目制,这一改变压缩了回
流到集团的资金,而集团原本现金储备还在继续消耗。”祝九胜说,之
后银行可能还会要求增加担保、看征信。为此,万科还将2024年内银行
及其他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新增担保额度,由以往的数百亿元增加至
1500亿元。“公司很难在短期内迅速转换,合作银行给了我们1年至3年
的过渡期。”祝九胜指出,不过,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下,万科
在项目层面能够拿到更多开发融资。

除了欲转卖总部地块,万科还在加大力度推进商业及办公资产的大宗交
易及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清理早期非主营业务的财务投
资。财新获悉,万科所持21.2%的普洛斯集团股权被放在优先出售序
列;此外,今年农历春节后,万科一直在与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洽谈转
让位于深圳福田区的三星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该项目如能成功出售,
至少可为万科带来上百亿元的资金回笼。但这一项目因调整规划困难等
因素,两年多都找不到合适买家。万科与深铁的交易谈判也迟迟没有进
展,据多名人士透露,双方在价格上暂时未能达成一致。

房地产并购市场市况清淡,在一个难以判断底部的下行市场,买卖双方
很难匹配心理价位。截至目前,万科的资产出售进度不及预期。近期得
以变现的资产,主要是以23.84亿元出售了自己最优质的商业项目上海
七宝万科广场50%权益;此外向深圳国资旗下投资公司转让了所持深圳
市高新投集团6.16%股权,作价约10亿元;以及从悦榕控股退出了其三
家子公司的股权,回笼4.8亿元资金。

但这些资金回流还难以让万科安全。据财新统计,2024年全年,万科到
期的境内外公开债务、旗下供应链融资以及商业板块印力集团发行的
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债务本金规模合约为322亿
元。而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万科母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184.0亿
元,同比大跌58.69%。母公司在手资金通常可以大致反映集团层面可
动用的资金情况。

据财新了解,万科曾与广东省国企粤海控股洽谈出售普洛斯集团股权,
售价预期要高于2017年的收购价格(24.54亿美元),此前万科这部分
股权对外报价曾按普洛斯集团净资产估值已超过40亿美元、近300亿元
人民币。“如能把这笔股权套现,万科后续现金流基本无忧。”接近普洛
斯股东的一名人士对财新说。但粤海控股本身经营不稳、资金实力不
够,且自身布局的食品、冷链相关业务规模较小,无法与普洛斯集团的
资产和业务规模相匹配。至今这桩交易并无突破。

连万科也躲不过此轮调整对现金流的冲击,资金捉襟见肘,根源在于销
售超预期下滑。2022年,万科单月销售额一直维持在300亿至400亿元
之间,个别月份接近500亿元。但2023年7月和8月,万科连续两个月销
售额降至220亿元左右;三、四季度全力打折促销,加大推盘力度,月
度销售额才回升至300亿元以上。

但2024年以来的销售状况愈发乏力。1月、2月,万科销售额分别大降
至194.5亿元、132.1亿元;3月和4月,越来越多核心城市全面取消限
购,一线城市亦开始边际放松限购,万科销售额小幅回涨至245.1亿
元、208.9亿元。

“现阶段,房地产问题的核心是销售没有起色,行业远远未进入出清阶
段。所有房企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经营性现金流捉襟见肘,而存量债务
还在不停到期,滚动计息。进项与出项之间缺口逐渐扩大,如此下去,
无论多大规模、什么所有制属性的房企都难以支撑下去。”一名出险房
企人士说。

该人士指出,出险房企的已建未售库存更难去化,销售回款断崖式下
跌。“行业危机恶化至今,部分出险房企自身现金流甚至无法覆盖日常
运营、员工工资等刚性支出,更别说到期债务。”

过去两年,保交楼被排在所有房企特别是出险房企工作的第一要务。
“由于地方政府加码项目预售资金监管,其他部门又设立全国性专项借
款、商业银行保交楼贷款等监管机制,加上近期各地以‘白名单’项目为
单位力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现有资金能够保障流入到项目层面推进
保交楼,但实际结果是增加了流动性差的在售库存。”上述出险房企人
士称。

不止一名出险房企人士对财新提到,出险房企积压了大量存货,而在售
房源资产价值相比拿地成本大幅贬值,这些是决定生死的最大压力。

“存量未开发土地的去化没有那么急迫,现在出险房企对这类土储基本
选择暂缓开发;当前最大危机在于已建未售的住宅部分,像我们‘爆
雷’之后,过去两年这部分存量住宅的去化率都达不到20%;很多出险房
企的存货还包括可售车位、商铺等,我们光这类存量资产就沉淀了数百
亿元。”上述出险房企人士提到。

楼市环境迟迟没有好转,出险房企无法顾及存量债务,部分房企只能对
此前完成重组的债务滚动重组。以碧桂园为例,2022年8月暴露债务风
险,当年权益合同销售额就降到约3574.7亿元,同比降幅35.94%;
2023年再同比“腰斩”51.24%至1743.1亿元;2024年前四个月,权益合同
销售额仅173.6亿元,同比再跌81.64%。“碧桂园作为两年前的龙头老
大,现况着实惨烈。”多名房企人士对财新感叹。

据财新了解,2024年4月,碧桂园对已展期一轮的“21碧地01”“21碧地
02”“21碧地04”三只境内债券进行二次重组。2023年9月,碧桂园及境内
两家子公司完成147亿元的境内非担保债券重组,境内债券原本统一展
期三年,在原到期日后分七次支付。这三只债券的展期本金或利息原本
应于2024年3月至4月期间支付,碧桂园再次延期至9月。

此外,财新近日获悉,碧桂园两笔由中债增信担保发行的中票“23碧桂
园MTN001”“23碧桂园MTN002”原本应于5月9日付息,但因碧桂园无力
偿付,中债增信或需协助支付这两笔利息,合共6595万元。但市场对中
债增信会否出手相助存疑。

“房地产市场的挑战不断加剧,房企的杠杆率继续攀升。如果没有适当
的宏观调控措施,可能大部分房企都会走向债务违约。应当建议有序引
导房企进行合理的债务减记,将负债比例调整至企业能够维持正常运营
的水平。”一名房企融资人士认为。

上述出险房企人士也提到,依靠纯粹的展期或重组已经无法解决困难房
企的存量债务问题,“爆雷”房企大概率不能100%偿债,“出险房企目前
的心态是,不仅与债权人博弈拉长偿债周期,降低利息成本;而且还要
按照一定比例消债,削减债务规模;同时等待销售端复苏,这样才能获
得一线生机”。

“以旧换新”能否打通需求?
商品房“以旧换新”是本轮去库存中的政策新动向。

据华泰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统计,已有近40个城市出台住房“以
旧换新”政策,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
初,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政策示范作用相对有限;第二阶段为2024年
4月,以郑州为代表,二线城市住房“以旧换新”政策加码;第三阶段为4
月下旬,一线城市中的深圳、上海也开始推广这一政策。

其中,河南省郑州市“以旧换新”的规模最大。4月1日,郑州市宣布,计
划在2024年完成二手房“以旧换新”1万套,并建立一个全市房源信息共
享平台,先行筹集二手住房房源及用于换购的新建商品住房房源。

为完成上述计划,政府指定国资平台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收
购主体,在主城区收购5000套旧房,并将旧房交易款项打入购房者意欲
购买的新房开发商账户。此外,当地还希望由购房者、中介机构、房企
通过“三方协商”的市场化方式,再完成5000套“以旧换新”任务。

郑州市的“以旧换新”政策,对应当前各地的两类操作模式:一类是中介
和开发商联手,中介优先帮卖;另一类是地方国资兜底收购。

在第一类模式中,购房者、开发商和二手房中介需签订三方协议。购房
者确定意向新房房源后,向房企缴纳部分定金锁定房源,中介公司优先
帮售旧房。在约定期限内,旧房售出,购房者继续购买新房;若旧房未
售出,开发商需要退还定金,以此缩短“卖一买一”的置换周期。

在这一模式下,地方政府还可以给房企或购房者提供补贴,以鼓励交
易。比如,浙江省海宁市鼓励房企购买意向购房人的存量房,并给予房
企总购房款2%的财政补贴;江苏扬州、苏州等地则为购房者发放契税
补贴。

当前大部分城市均采用第一类模式,包括沪深两地。4月23日和5月3
日,深圳和上海两地的房地产行业协会和中介协会提出倡议,在当地发
起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换房业主先与房企达成购买新房意向,再由
房产经纪机构优先推动其旧房交易,在旧房成功出售后,按约定完成新
房交易。

沪深两地行业协会均称,参加“以旧换新”活动的房企须承诺,在一定期
限内,若旧房未成功出售,购房居民可以无条件“退房退款”,无需承担
任何责任;房地产经纪机构须承诺,对换房业主的旧房“全城推、优先
卖”。

5月3日,上海市两大行业协会宣称,首批参加倡议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
有20余家,新房项目有30多个,房地产经纪机构有近10家;深圳市两
大行业协会亦于4月底披露,共有21家中介机构和13个房地产项目参与
首批商品房“以旧换新”活动。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一模式旨在缩短“卖一买一”的置换周期,有助
于减少购房者“未卖不敢买”的换房顾虑,并协助他们打通交易链路,促
成交易。

据易居研究院发布于4月25日的研报,新模式下,“卖旧”和“换新”两项工
作同步推进,置换周期从传统的6个月压缩至1个月。该研报测算,考虑
到各地在二手房出售成本、新房认购成本、新房契税成本、首付和房贷
利率成本、过渡期租房成本等方面提供的优惠,通过“以旧换新”置换的
交易成本支出最多可以节约20%。

据财新了解,目前广州相关部门也在对房企参与“以旧换新”的意愿进行
摸底,大概率也会选择中介优先帮售模式,而非让地方国资兜底收购。

深圳是二手房交易最活跃的城市之一。4月中旬,深圳市南山区的绿景
白石洲项目与中介机构乐有家联手开启“以旧换新”。4月22日,乐有家
披露,在实施“以旧换新”的一周内,乐有家门店新房带看量显著提升,
尤其是周末两天,绿景白石洲项目的上客量与成交转化率均提升,成交
转化率提升50%,成交金额两天破亿元。

但这一效果能否在其他项目或其他城市复制,尚待观察。广东省城规院
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以旧换新”能否成功,关键
在于旧房能否卖出去。尤其是诸多三、四线城市当前新房严重供大于
求,二手房几乎没有市场。刘渊亦表示,商品房“以旧换新”政策有助于
加快市场的流转,但无法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当前市场上的“以旧换新”通常要
求购房者购买指定的新房楼盘,限制了购房者的选择范围,“只有项目
的区位、价格、配套资源等与购房者目标相契合,才能实现‘以旧换
新’”。

另一名房地产研究机构高管直言对“以旧换新”并不看好。“只要市场上能
卖得出去的二手房,都可以自行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置换,不需要参与
活动;卖不出去的房子,参加了活动可能还是卖不出去。”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称,当前购房者普遍预期房价下行,对新房
价格的接受程度偏低,开发商应给出合理价格,避免后期继续降价产生
退房纠纷。在“以旧换新”的不同时点上应如何实现信息对称,并通过合
同及相关规则来规避各种风险,值得交易各方重视。

政府如何出手?
房地产行业持续颓势,目前是否出现“超调”(过度调整)?何时能够见
底?当前市场对这些问题分歧较大。

一些研究者认为,房地产行业已经“超调”。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
文主要依据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这一指标,认为中国的合理中枢下限
应在7%左右。2015年以后的中国东北地区和2000年—2010年期间的日
本,它们的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也维持在7%水平,两者均经历人口
下降,城市化处于尾声或结束。他指出,2023年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重只有6%多一点,预计2024年跌至5.5%—5.7%左右,显示已经处于
明显“超调”的水平。

郁亮也多次提到“市场超跌”。据万科测算,中国未来每年住宅开工面积
的中枢值是10亿至12亿平方米,但2023年住宅新开工面积不到7亿平方
米,规模已回到2006年水平。

在各地陆续放松各类需求端限制、供给端推出保交楼“白名单”之后,本
轮房地产调整将于何时见底?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今明两年是本轮房地产调整
的末期,二手房市场已现自发寻底的迹象。从指标调整幅度来看,数量
上,中国房地产销售量从高点下跌近40%,新开工面积从高点下降近
50%,两者都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经济体房地产行业的调整幅度;价格
上,二手房房价下跌了20%—25%,新房因为价格管制原因调整稍慢,
但是一般不会出现全国平均房价在房地产泡沫消解之后再跌50%的局
面。

丁爽则认为,地产相关指标不一定同时触底,可能房价先到底,然后成
交量回升,投资再触底。他预计,经过两年收缩后,2024年房地产成交
量和投资在低基数上降幅收窄,到2025年可能从负增长转为零增长。

而在库存高企、房企无力购地开发扩张的情况下,政策层已意识到需要
克制卖地冲动,拧紧供给侧的“水龙头”。自然资源部近期重申“合理控制
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备受市场关注。

自然资源部称:“各地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级以上市和重
点县的监管,依托本地网上交易平台以及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监管系统,
严格控制商品房去化周期超18个月的城市商品住宅用地供应,抑制存量
住宅用地不合理增长;要按季度核查市县落实供地计划和住宅用地供应
调节机制的情况,并在省内通报,通报结果同时报送自然资源部。”

过去一年多,新房库存周期超过自然资源部“警戒线”的城市越来越多。

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在2022年12月,100个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库存
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和18个月的城市分别为18个和59个;到2023年12
月,两项数据分别上升至30个和75个;这两项数据2024年以来仍在继
续上升。

根据自然资源部的要求,多个城市缩减了今年供地计划。克而瑞研报
称,2024年一季度,共有约500城发布供地计划,城市数量同比减少
30%。但与2023年的土地成交规模相比,2024年的整体供地计划仍显
“过量”,后者的总面积达到前者的1.7倍,预计2024年供地计划完成率
将处于五成左右的低位。
“部分地方政府对自然资源部的新政非常紧张,担忧无法继续卖地。”一
名研究机构人士称,尽管自然资源部早在2017年就有类似政策出台,但
在过去几年,一些库存较高的城市仍在大规模卖地。

除了控制土地供应,多地还在试水“收储”商品房。按照国内住房体系的
顶层设计,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分为商品房和保障房两大类,而保障房又
细分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可售型保障房两小类,主要由国企主导。

2023年1月,央行创设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重庆、济南、郑州、
长春、成都、福州、青岛、天津等8个城市开展试点,支持批量收购存
量住房用于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额度为1000亿元,对于符合要求
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据国金证券5月5日的研报,截至目前,济南、福州、天津、青岛均已落
地首批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贷款,购置存量住房并用作保障性租
赁住房,首笔贷款均由国家开发银行牵头,贷款金额总计40.8亿元,授
信额度超73亿元,授信和项目运营主体多为市属国企或城投平台。

但前述房地产研究机构高管指出,这一模式存在较大的寻租风险。“当
前开发商卖不出去的楼盘太多了,国企的收购条件如何做到公平公正?
此外,如果现房可以收,那么期房是否也可以收?收了以后烂尾怎么
办?”他认为,国企下场“收储”的做法可能带来系列问题,需要审慎考
量。

除了“收储”新房,还有部分城市探索将国企“收储”与商品房“以旧换新”
相结合,由地方国资兜底收购二手房。据“企业预警通”4月初发布的数
据,有无锡梁溪城发集团、郑州城发集团等8家国企开启了这类商品房
“以旧换新”活动。

2024年3月至4月,已经有4家推行“以旧换新”政策的地方国企明确提
出,会将收购来的旧房改作保障性住房或人才房。

江苏省海安市亦提出,将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负责运营回收的房
源,这些房源可用于出租、出售或作为融资工具;或优先考虑用于人才
公寓、外来务工人员租赁住房,或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体系。陈文静指
出,考虑到多地已公布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计划,未来收购回来的存量
二手房用作保租房或成重要途径。

刘渊认为,与猪肉、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在供大于求时可以由政府“收储”
不同,一套商品房动辄上百万元,要想通过“收储”来实现市场上的供需
平衡,需要的资金量堪称天文数字,资金成本亦难以承担。“更重要的
是,当市场上没有真实买家,那么‘收储’后这些房子依然空置,并没有
真正解决库存问题。”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当前地方政府加杠杆能力较弱,“2023年地方政府
债务限额42.17万亿元,债务余额40.74万亿元,可加杠杆空间仅剩下
1.43万亿元”。若政府“收储式以旧换新”仅靠地方政府加杠杆完成,推进
效果或相对较弱。

前述房企中层认为,2016年得以快速去库存,是因为当时推行的“棚改
货币化”政策让棚户区住民变成了楼市购买力,“创造出了巨大的需求”,
也因此透支了此后若干年的需求。他认为,当前无论地方国企“收储”,
还是商品房“以旧换新”,其力度和效果均无法与当年“棚改货币化”相提
并论。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未来政府可能扩围目前的政策试点,
允许更多地方政府直接购买存量住房,用于增加保障房或公租房供给,
这将有利于稳定住房市场。

她建议,中央政府可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例如再发行
3000亿—5000亿PSL(抵押补充贷款)、加码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
等,也可以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并大幅扩大“白名单”机制的覆盖范围,
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提供更多资金以落实保交楼目标。“一个自上
而下的指导方案明确政策落实细则,将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减少地方
政府的观望态度。”

“要稳住房地产行业,不能完全依赖保障房或城中村改造等,应将保交
楼和保主体结合起来,加强保交楼的工作,保住以市场为主的房地产供
应体系,包括优秀的民营、混合所有制、国企房地产开发商等。”陆挺
认为。

他建议,下一步,可以由中央政府出面建立保交楼基金,并且详细调研
不同楼盘的情况,对去化率较高的楼盘积极推进保交楼,剩下没卖掉的
房子可以让地方政府收购作为保障房,但资金更多来自中央;对去化率
较低的楼盘,要仔细分析是否推进后续建设、怎样处理已经卖掉的房
子,最好的办法是要么退钱、要么转移到其他楼盘安置。“当务之急是
要做好调研,把保交楼和保障房建设结合起来。”

鉴于全国房地产库存的庞大、滞销房源的复杂性等问题,业界对地方性
盘活政策的执行力与效应均预期不高;而对成立全国性统一平台进行地
产“收储”的预期进一步升温。据财新近期了解,政策层在讨论化解房地
产风险的方案,考虑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房地产平台公司,负责收购各地
烂尾楼,后续将这些房源打造成保障性住房,对外出售或出租。

一名房地产投资人认为,救市的本质在于谁能提供“真金白银”。“地
方‘收储’,意味着地方政府要加杠杆。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
收税、卖地之类,现阶段大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化债压力已经
不小。而全国性平台更大的意义在于以中央财政注资来弥补缺失的需
求。”

上述投资人举例称,2015年至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主要依赖央行创设
PSL,再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投向地方政府。

一名金融机构人士也认为,地方政府自行引入政府平台公司或地方国资
参与收购,必须面临由哪个主管部门制定规则或做判断、要接哪些房企
楼盘等系列问题;但成立全国性房地产平台公司来运作,至少有统一机
构可以直接确定各项事宜。

依靠国家资金为房地产“兜底”,在其他国家也有先例。2008年全球金融
危机期间,美国两大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企业房利美和房地美亏损高达
700余亿美元,随后美国通过购买债务、注资等方式,帮助这两家公司
应对资产负债问题,托底房贷市场,稳定住房需求。彼时,美国通过财
政部直接出资近2000亿美元。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房利美和房地美必须
向财政部支付10%的利息。

1990年前后,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政府通过与地方政府合地作,
筹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住宅,并将其以低租金出租给中低收入者,用
于解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这个模式被称“公而营住宅”,与中国现行
保租房制度类似。日本“公营住宅”的建设最初以新建为主,建设规模急
剧上升,但住宅库存不断累积后,也从1996年起,日本政府转向租借和
买入民间住宅,转租给低收入者,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房地产去库存。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的于5月4日的报告指出,在不考虑任何拿地且
保持当前销量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理论上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来消化目
前的了库存。

该机构以统计局累计新开工面积和累计销售面积为基础,通过对车位配
比、住宅面积等进行假设,得出结论:截至2023年了底,纯住宅库存规
模约为42亿平方米。若将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5年至3年,按5000元至
1万元/平方米的收购单价估算,国内纯住宅库地存的收购总额需要9万
亿至30万亿元——全国性房地产平台一旦成立并介入“收储”,需要出资
的规模有如此之巨。

不少业内人士了认为,如果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重大举措”真的是建
立一个全国性房地产平台,那么钱从哪里来,如何制定收购标准,后则
续如何运营房源,如何把控各环节潜藏的道德风险等,都是顶层设计时
需要面临的挑战。■
最新财新周刊|经济景气继续攀升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于海荣
2024年4月,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扩张速度一升一降,经济修复继续加
速,但就业仍然承压。

近日公布的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4,微升
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刷新2023年3月以来最高;财新中国服务业
PMI微降0.2个百分点至52.5。制造业景气上升幅度大于服务业回落幅
度,带动当月财新中国综合PMI提高0.1个百分点,录得52.8,连续两月
创2023年6月以来新高。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供需扩张提速,
服务业较制造业恢复更好,投资品制造业产销两旺,景气度从下游向上
游传导的迹象有所显现,但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价格仍处于较低水
平。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仍在于预期偏弱,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增加
和通缩风险上升。政策层面还应保持一贯性和连续性,推动前期政策尽
快落地见效,通过维持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逐步改善市场预期。

制造业扩张加速
2024年4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继续小幅改善,主要分项指数涨多跌
少。

具体而言,财新中国制造业PMI的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
指数均在扩张区间继续上升,分别录得2023年6月、2023年3月和2020
年12月以来新高;供需改善带动价格边际回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重
回荣枯线上,录得2023年11月以来最高,出厂价格指数也在荣枯线下
回升;产成品库存指数在收缩两个月后再度回到荣枯线上,需求和生产
加速让企业增加产成品库存。
不过,供需改善尚未传递到就业端,4月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降至年内
最低;原材料库存指数扩张区间微降,但仍处于近三年来的高位,生产
经营预期指数则在扩张区间降至年内最低。

4月制造业呈现出供求加速扩张的态势,但生产指数持续高于新订单指
数,显示需求改善继续慢于供给。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近
期供给相对偏强,可能与地方的产能竞争、库存偏低和较低的融资成本
等因素有关。

从需求结构看,4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幅度和绝对值均继续高于新订
单指数,显示外需改善好于内需。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5%,再次转
正,略超市场预期。这与周边国家出口表现一致。对中国出口有一定领
先意义的韩国,4月出口同比增长13.8%,高于前值10个百分点以上,
已连续增长七个月,其中半导体出口增速达到56.1%,显示全球科技周
期正加速上行;越南出口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受金属、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4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重回荣
枯线上,录得六个月以来最高,出厂价格指数虽有上升,但仍低于荣枯
线,显示企业盈利持续承压。统计局制造业PMI中,4月购进价格指数
高于出厂价格指数近5个百分点,调查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制造
业企业比重为46%,较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基于两个价格指数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环比的相关性预计,4月PPI环比或持平,PPI同比降幅则有望收
窄至2.4%。

尽管有清明小长假的提振,4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仍在扩张区间小幅
下降。各分项指数中,新业务指数、经营预期指数均在扩张区间上升至
2023年6月和2024年以来最高,投入品价格指数和销售价格指数也在扩
张区间上升;只有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降至2023年以来最低。

地产、化债政策或松动
2024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达到5.3%,超出
市场预期。不过,名义GDP增速偏低和3月主要经济数据表现低于预
期,显示中国经济仍面临一定挑战。4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
“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
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
升”。

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仍是企业面临的一大困难。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
PMI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显示,4月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制
造业企业比重为59.4%,虽然连续两个月下降,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
市场需求不足的非制造业企业比重环比变化不大,连续两个月维持在
59%以上的高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建筑业和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近期持
续低于荣枯线,4月均不同程度下降。

从行业看,房地产业仍是主要拖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建筑业商务
活动指数为56.3,微升0.1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PMI上升3.9个
百分点至63.7,显示基建活动加速,而房屋建筑业PMI则下降3.2个百分
点至51.3。

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延续今年3月全国两会确定的政策基调的同时,要求
“坚持乘势而上,避免前紧后松”“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
策”,特别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
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

从前期财政政策的落地情况看,2023年四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项
目清单下达和资金分配已于2月完成,目前正在加速推进,6月底前有望
全部开工建设;2024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慢于前两年,超长期特别国
债尚在酝酿中,4月底前并未发行。

中金宏观研报预计,随着近期地方专项债项目完成审核,专项债发行进
度或提速;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中央加杠杆的重要体现,发行和使用将
逐步提上议程,但考虑到地方上报项目审核需要时间,三季度或是观察
特别国债效果地的窗口期。

此前影响财政政策的一大因素是一些债务高风险地区基建投资受到限
制。此次政治局会议要求“确保债务高而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
务、又能稳定发展”。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对12个债务高
风险省份隐性债务的严也格管控可能略有松动。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化债是为了化解债务风险,不能出
现为了压降债务规模而导的致经济增长受限,债务风险反而被动提高的
情形。他建议,可由省级政府统筹付息的问题,支持区县政府继续盘活
资产资了源,同时将严控新增政府项目从省为单位调整为以市为单位,
激发弱省强市政府释放投资潜力。
对房地产,此次政治局会了议没有重申加快“三大工程”,而是在要求“继
续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
实做好保交地房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
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认为,这了可能意味着政策思路由过去
的供给端思路更多地向直接“去库存”政策倾斜。收购存量商品房、以旧
换新等去库存政策的则进一步推广值得期待。后续需关注城市扩容情
况、具体操作模式、是否有结构性工具支持等,其中增量资金的规模是
关键。■
专栏|中美合作仍然可期

CAIXIN| 听文章
文|约瑟夫·奈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
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中国,其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
面。几乎同一时间,我作为中美“二轨对话”(track two dialogue)主
席也率团访问了中国。二轨对话是非正式对话,有时更为坦诚,这次
也是如此。“阿斯彭战略小组”(Aspen Strategy Group)与来自中央党
校的中方代表团会面,在过去十年里,这是双方第六次举行此类会
面。
不出意料,对双方有争议的问题,美方强调了布林肯的观点,中方也
重申了中国政府的立场。但当双方谈到未来可能合作的领域时,有意
思的事情发生了。即便美国对华政策已从“接触战略”(engagement)
转为“大国竞争”,这并不妨碍中美在一些领域展开合作。

我们用足球比赛来类比中美关系:两支球队比赛正酣,但踢的是球,
而非对方球员,不管比赛多激烈,每个参赛队员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
则。或者说,中方可能担心美方所强调的“护栏”规则,会像汽车的安全
带,虽然设计的初衷是减轻车祸损害,但实际上却让汽车行驶的速度
越来越快。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以下是中美潜在的合作领域。

最显而易见的是气候领域。气候变化对中美两国都构成威胁。尽管中
国仍在建设煤电厂,但中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正迅速增加。中国已经
承诺在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
我们敦促中美双方就此开展科学领域的交流,以加快实现这一目标。

其次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相关专家已经指出,下一次全球大流行病
的暴发并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问题。此次新冠疫情最终导致
全球数百万人不幸丧生,两国政府的应对处置都有可改进之处。与其
互相指责,不如仔细研究此前中美双方如何通过合作一同对抗2003年
的非典疫情和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以便未来更好地借鉴这些经验。

另一个潜在合作领域是人工智能。2023年秋,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
在旧金山会晤时都同意应当开始关注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但目前在
政府层面还没有取得太大进展。这次我们也建议,双方需要就这个问
题展开闭门谈判,特别是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正如
一位退役的中国将军所言,虽然在这方面不太可能实行军备控制,但
中美仍然有很大机会,可以在基本概念、原则以及保证人类控制权意
味着什么等方面达成共识。
在经济领域,双方一致认为双边贸易是互利的。就美方对先进半导体
领域的出口管制,中方颇有微词,尽管美方以地安全为由为其政策辩
护,但中方认为这一政策旨在限制中国经济增长。美国国家安全顾问
杰克·沙利文称美国将继续实而施“小院高墙”技术限制措施,我们认为
这只会影响到芯片贸易的一小部分。

中国在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更为棘手。中也国经济增速已经放
缓,但提振消费的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还是像从前那样通过出口来解
决当前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当的前的情况较21世纪初已经发生
了变化。

我们并不同意中美脱钩这一“双输”方案,而是认为可以将经济问题分为
三类:在涉及了安全的问题上,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对正常的货物和
服务贸易,仍然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对中间领域,比如涉及政府补
贴、了产能过剩问题时,双方可以逐案谈判。

我们关注的最后一个领域是人才交流。新冠疫情和不断恶化的双边政
治关系严重地损害了中美之间正常的人员流动。目前在中国学习的美
国学生不到1000人,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28.9万人,较峰值下
降了了近四分之一。中美学者和科学家都感到移民官员变得更难打交
道。这无助于恢复中美双方的互信互谅。

中美两国已经进则入大国竞争时期,我们不应期待双方回到本世纪初
的接触战略,但是避免冲突、尽可能地展开合作,仍然符合两国的利
益。■
最新财新周刊|A股公司业绩承压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岳跃 全月
随着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披露完毕,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
浮出水面。“三张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整体呈现出
“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背后则是盈利能力的持续下滑。

截至2024年5月8日,已披露年报的5355家上市公司在2023年共实现营
业收入72.6万亿元,同比增0.9%,但净利润5.3万亿元,同比下降
2.7%。扣除金融行业后的上市公司2023年营收为63.4万亿元,同比增
2.3%,而归母净利润2.9万亿元,同比下降3.76%。进入2024年一季
度,全部A股和非金融A股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4.74%、5.44%。

2023年业绩亏损(归母净利润为负)的A股上市公司有1126家,占比
21.02%;业绩下滑(归母净利润负增长)的有2622家,占比48.96%。
2024年一季报数据也未扭转,当季亏损的公司有1294家,占比
24.16%;业绩下滑的有2514家,占比46.95%。
总体来看,上市公司的营收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未能延续2023年下
半年以来的弱复苏趋势。其中,与旅游出行相关的服务消费板块,以
及依赖海外需求的出口相关行业,业绩表现相对更优;而金融和房地
产产业链基本面承压,营收和净利润继续不容乐观。

招商证券认为,A股上市公司目前盈利承压主要受四个因素影响:一是
需求恢复有限以及价格低位导致收入端恢复不及预期;二是尽管费用
增速有限,但占收入的比重仍然较高;三是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业绩
拖累较大;四是受新能源、地产链施工相关周期股拖累较大,如钢
铁、建材、电力设备等盈利恶化对整体业绩修复造成拖累。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分析称,中国经济2024年或仍将处于相对低位的区
域,尤其是受地产影响,目前市场预期未达成一致,上市公司业绩修
复仍有波折,细分领域较为分化。但也有观点认为,A股上市公司的业
绩底大概率已经出现;“从历史数据看,PPI同比增速与A股企业盈利高
度相关,随着PPI同比增速的回升,价格因素对企业盈利的压制逐步减
弱,A股上市公司盈利上行有望”。

汇添富基金经理胡昕炜在基金年报中表示,房地产市场2024年的调整
预计仍将持续,各经济主体的信心依然不高,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
经济增长;“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较大发展潜力”。他认
为,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各经济主体信心回升等方面,有一系列措
施推出或即将推出,这都将夯实中国经济的底部,助力经济企稳向
上。

“一方面,市场本身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调整,很多公司的估值、市值都
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海外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有望逐步回落,进入降
息周期,对全球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也会边际递减。一旦市场对中国
经济增长的预期开始正向变化,中国资本市场将会有所表现。”胡昕炜
表示。

※财新数据专题《A股公司整体“增收不增利”》,结合本篇深度报道和
投资市场数据资讯,数据通Pro会员专享。

增收不增利
从收入端看,全部A股、非金融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2023年营
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0.9%、2.3%、2.98%;2024年一季度的营业收
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0.8%、-0.02%,较2023年全年分别下降
2.1、1.5、3.0个百分点。

A股整体营收增速呈下降趋势,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需求增速仍在放缓。
其中,更为明显的非金融石油石化板块,2023年的海外营收占比提升
至17.6%,创十余年来新高。例如部分新消费(如化妆品、医美)和部
分资源品(如小金属、金属新材料)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在2023年大
幅抬升。

在海外营收占总收入比重提升的同时,海外营收的增幅却在收窄。有
分析认为,这进一步说明国内需求偏弱,但也有观点称这体现了A股产
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位置上移。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经济
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
大”排在首位。

从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看,非金融A股2024年一季度的经营现金
流、投资现金流、筹资现金流的环比增速都为负,意味着企业经营承
压、投资收缩、融资低迷。现金净流量比例(现金流入减去流出的余
额与流动负债之比)为-0.21%,是2019年以来首次转负;该数据反映
的是企业用现金净流量偿还到期负债的能力。筹资现金流比例
为-1.77%,表明利息与股利支付规模大于融资规模,反映上市公司整
体的融资加杠杆意愿不足,企业扩张意愿收缩。

在利润端,全部A股、非金融A股、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2023年归母净
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0%、-3.76%、-4.27%;2024年一季度并未好
转,同比增速分别为-4.74%、-5.44%、-5.96%,均负增长,增速较
2023年分别回落2.04、1.68、1.69个百分点。

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ROE(净资产收益率)自然不乐观。非金
融石油石化A股2024年一季度的滚动ROE(TTM)下滑至7.47%。因单
季度利润增速波动较大以及季报数据不完整,业内一般采取滚动过去
四个季度的方法来计算ROE,即ROE(TTM)。

非金融石油石化A股ROE(TTM)已连续下滑11个季度,创A股历史之
最,绝对值也处于2015年以来的低位。此前最长的下滑周期分别出现
在2014年至2015年、2018年至2019年,均为连续8个季度下滑;2011
年至2012年曾出现连续7个季度的下滑。

不过,广发证券的研报称,全球制造业PMI复苏、中国广义赤字率回
升,将对2024年A股ROE起到托底效果,“2024年A股ROE有望从过去近
三年连续的下行周期,转为企稳和结构上的抬升”。

值得一提的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GDP同比增长
5.2%,202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1.6%;而上市公司
同期营业收入相当于GDP的60.9%,实体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相当于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的52.6%。上市公司营收与净利增速继续与GDP增速出现
背离,即GDP增速>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净利增速,微观感受弱于宏观
数据。

一家券商的策略分析师对财新解释道,理论上,如果上市公司与全部
企业的结构相似,那么它们的盈利水平就应该与经济基本面同向变
动;但在现实中,中国的GDP增长绝大部分并不来源于上市公司,而
是非上市公司,尤其是非上市的民企。

“更贴切的对比指标应是上市公司的增加值,即‘净利润+职工薪酬+固
定资产折旧+支付的各项税费-收到的税费返还’。A股上市公司2023年
共实现增加值19.49万亿元,同比增3.77%,仅为GDP总额的15.46%。”
前述策略分析师表示,再加上企业的财务杠杆等因素可能会放大经济
基本面的波动,以及资金面、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盈利
情况与GDP之间的关联性不高,在A股市场长期出现背离。

行业表现分化
A股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分板块看,尽管主板公司2023年受金融地产行
业拖累较大,但其盈利增速仍领跑其他上市板块,科创板与创业板盈
利增速降至低位。进入2024年一季度,主板盈利增速小幅转负,科创
板盈利大幅改善。
从行业层面看,内部分化明显。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且2024年一
季度继续保持趋势的行业有汽车、食品饮料、纺织服饰、家用电器、
美容护理、通信、公用事业,主要集中于下游消费领域。与此同时,
营收、净利2023年双降,且2024年一季度继续双降的行业包括煤炭、
钢铁、基础化工、建筑材料、房地产。

总体来看,受益于居民旅游出行修复的服务消费板块、受益于海外需
求改善的出口相关行业,业绩表现相对更优;而金融和房地产产业链
基本面承压,相关板块的营收和利润增速进一步负增长。

消费领域受益于疫情后需求释放而整体复苏。从结构上看,线下服务
消费优于实物消费,如旅游及景区、酒店餐饮、医美等线下场景消
费,在2023年利润都大幅改善。尤其是酒店餐饮和旅游业,2023年均
扭亏为盈,分别盈利17.9亿元、17.2亿元,且增速在子行业中居前。虽
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基数较低,但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实现净利
增长接近一半乃至翻倍,显示出疫情期间被压制的需求释放后劲仍
足。

民生证券的研报称,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当前消费正体现出“中产
消费下沉,中低收入人群消费升级”的特征,而非各类人群都在“消费降
级”。如果以毛利率的高低来划分消费股主营商品或业务的高低端层
次,毛利率最高的个股组合业绩表现稳定,而次高毛利率与最低毛利
率组合的业绩持续下行。

“与富裕阶层抗风险能力较强、房价持续下行导致城镇中产消费力下
降、农村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改善带来消费力提升的宏观变化整体一
致。”该研报写道。

随着旅游和商务差旅消费需求的释放,2023年交通运输的细分行业业
绩也持续恢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分别
为2.07万亿元、0.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57.13%。其中,铁
路、航空、道路运输业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66.25%、96.37%、
28.29%,四大航空公司同比减亏1271亿元。
2023年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在此前高基数的基础上又创新高,对出
口依存度最高的两个行业为电子(49.1%)、家用电器(36.4%)。内
需缺乏明显弹性时,大量制造企业将“出海”视作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来
源,因此出口链相关行业在2024年一季度也继续呈现不俗的业绩表
现。不过,家电内部也出现分化,小家电和白电出口依存度明显提
升,但厨电和照明设备回落。

另一方面,2024年一季度金融地产板块ROE(TTM)下跌0.26个百分点
至8.29%,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全年净
利润大幅下跌,业绩亏损额达到73.1亿元;2024年一季度跌幅虽有所
收窄,但绝对值仍处于高位,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13.72%、99.58%;15家A股+H股上市房企,2023年的整体营收同比增
长3.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5.6%。建筑材料、建筑装饰、钢铁等房
地产链条行业的业绩亏损公司数量占比也较高。

“尽管2022年至2023年大部分房企业绩大幅下降形成了低基数,但房企
资金端仍显紧张,影响竣工结算节奏,毛利率仍将略有下行,三项费
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除以营业收入)有望高位
回落,综合考虑预计2024年板块业绩仍将偏弱。”申万宏源的研报分
析。

银行业2024年一季度营收和扣非净利增速分别为-1.73%、-0.61%。其
中,城商行表现优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农商行,扣非净利
润增速达到8.1%,比后者分别高10.1、6.2和10个百分点。这体现出息
差压力延续,国有大行的盈利压力继续增加。

受投资端业绩影响,非银金融行业2023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
为0.53%、-14.51%,2024年一季度分别下降3.41%、16.87%。细分行
业中,证券业降幅最大,2024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0.84%,其次是多元金融下降23.29%,保险下降9.30%。随着公募基
金降费让利改革的继续推进,市场预计证券行业2024年的盈利或继续
承压。
分红比例提升
随着分红指引、新“国九条”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
强投资者回报的主基调不断被强化,2023年全部A股股息率和股利支付
率均有所提升。同时,2024年年初以来,高股息策略指数明显跑赢沪
深300、中证1000,风格分化的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缺乏弹性、企业成长
性下降的环境下,红利股相对于中游制造业、下游消费和TMT更占
优。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截至4月末已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
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包括季度、半年度、年度及特别分红),占
全部盈利公司的92%,100余家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现金分红。

从金额上看,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2.24万亿元,比上年小幅增长,平均
每家公司分红5.8亿元;274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10亿元,30家公司
超100亿元。从分红比例看,分红公司整体股利支付率36.94%,1217
家公司股利支付率超50%。

股息率是股息分配率除以市盈率(PE),分子端代表一家上市公司的
盈利能力、现金流及资产结构等;通常高股息公司具有稳定现金流,
能支撑高股利分红。分母端则体现估值水平,企业估值越低,股息率
越高。

A股的煤炭、石油石化、银行这类周期性行业2023年的股息率均在6%
以上,国防军工、农林牧渔、计算机、电子、医药的股息率相对较
低;比例提升较大的板块是中游制造、TMT、可选消费,分红比例中
位数从40.08%提升至45.63%。2023年全A实施分红公司的增量,主要
由双创板块贡献,其中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公司实施分红比例分别提
升10.05%、8.23%。

“放眼全球,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拥有较高ROE,也就是净资产回报率
的企业,盈利较为稳定,经营现金流占收入比例提升,更高的每股自
由现金流为高分红提供了可能,多数为市值较大的龙头行业。”一位券
商分析师表示,目前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复杂,经济趋势增长的可预
测性总体下降;下沉到中观层面,则是部分行业增速放缓,高增长属
性稀缺。

日本股市在上世纪90年代震荡回调过程中,低估值策略一直盛行,背
后隐含的条件就是高股息。彼时的日本,M2同比增速曾在地产泡沫破
裂后大幅下降至负增长,银行对私人非金融部门的信贷增速也持续下
降,还债压力下企业难以实现高分红;在能源、公用事业之外的行
业,股息率均不超过1%。随着日本资产负债表的修复,2000年后企业
逐步稳定经营,股息率中枢才有明显提升。

国务院4月发布“新国九条”,提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
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并
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还提出
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
春节前分红。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提
及“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方面的内容;随后,上交所和深交所分
别发布《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对A股上市公司分红标准作出明
确规定,未来将对分红不达标的公司实施ST警示。

按照A股、金融行业、全A非金融行业板块划分,2023年股息率分别为
2.7%、5.3%、2.2%,相比2022年分别提升0.1%、0.2%、0.1%。股利支
付率方面,三者分别是42.3%、30.6%、52.2%,较2022年分别升高
0.9%、0.5%、1.5%。申万宏源研报指出,从2021年开始,A股分红和
回购的金额超过股权融资,截至2023年末,股息率4%以上的个股有
226只,总市值15万亿元。

不同行业的高股息也有较大差异。以水电为代表的类债性质的高股
息,因现金流稳定、分红比例高、盈利波动小,被称为静态高息股。
水电行业是极少数长期PE估值水平随分红比例而提升的稀缺板块。受
限于商业模式,银行盈利波动不高,分红比例难以持续提升。2023年
国有大行分红比例较上年小幅下调或持平,不过仍维持在30%及以
上。动态高息股一般是在行业格局优化、基本面出清之后,盈利估值
企稳回升,进而现金更为充裕,分红习惯的改善提升了股息率;2023
年动态高息股的典型行业是纺织服饰。

“本是需求端稳定、天然具备稳定高股息的消费品,A股市场2019年抱
团牛市透支了白电、饮料乳品这类资产的估值潜力;未来若能成功消
化高PE估值,则有望纳入稳态高股息逻辑的投资框架。”一位券商分析
师表示。

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固然应当积极转变分红策略、回馈投资者,但对上
市公司经营而言,分红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证监会近期表示,上市
公司分红需要综合考虑盈利、现金流、债务、成长阶段、发展目标等
多重因素,既涉及公司经营决策,也关系到股东收益权的实现,需以
公司自治为基础,充分考虑企业发展阶段和未来成长规划。由于公司
情况各异,难以规定具体量化指标,现阶段主要通过强化披露等方式
进行约束和引导。

而在一级市场,近期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提出,在退出不明
朗时,要求分红已成为绝大多数早期VC(风险投资)的共识,LP(有
限合伙人)的预期是五年分红拿回本金。此言一出,经纬创投创始管
理合伙人张颖立场鲜明地反对,认为分红更像债权投资,根本不是风
险投资。而从实操的角度看,分红回本的概率极低;分红于当下创投
圈,更像是心理安慰,破局的关键是要投到好公司。

海内外估值差异
2023年年报披露完成之际,A股主要指数估值水平逼近历史中位数。同
时,美国、日本、印度、越南等国股市在持续性上涨后面临回调压
力,外资大行逐步对中国股市表达正面看法。香港恒生指数4月下旬以
来更是实现放量连涨,较1月低点反弹约20%。
“各国股市的估值涉及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后者可分为政策、基本
面的宏观风险溢价以及流动性、情绪的微观溢价。此前,中美股市的
风险溢价通常趋势一致;从2021年2月起,由于中美周期错位导致地缘
政治的风险溢价出现明显的走阔,美股回落、A股抬升,近期有所收
敛。”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截至4月30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PE(TTM)估值分别
为13.61、22.51、28.55;前两者2010年以来中位数在13.29、23.82附
近,创业板指估值低于中位数50.90。从A股大类行业估值水平看,可
选消费、大消费、中游材料的PE估值高于历史中位数。
从市净率(PB)的角度看,资源类估值水平高于历史中位数;中游制
造、中游材料、必需消费、可选消费、大消费、金融服务、TMT、服
务业估值水平偏低,分别为1.78、1.44、3.00、1.72、2.38、0.68、
2.38、0.98,低于历史10分位数。

“估值体系复杂,不同行业适用的方式也有不同,基本上都是用企业经
营结果来做定量基础。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它的‘护城河’,直接决定
估值的高低。经营盈利后的业绩,就变成了衡量公司估值的弹性标
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静态角度看,市值不变,业绩越好的估值
越低,反之亦然。从动态的角度看,市值不变,当下业绩虽较低,未
来若有业绩的正向增长,即使现在估值很高,未来也能消化估值。

也就是说,静态情况下,便宜的估值可能是估值陷阱,丧失成长性
后,未来会更便宜。而动态估值,若业绩增速没跟上,也会陷入长期
高估值的被动局面。

以美股为例,2023年四季度标普500盈利同比增6.4%,营收同比增
6.3%,盈利总额较预期高出7.0%,整体表现超预期。分行业看,可选
消费超预期最多,而通信服务、公用事业、房地产等行业盈利增速最
高。

值得注意的是,从标普500中剔除七巨头业绩后,美股整体业绩仍承
压,2023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剩余成分股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
为-1.0%、-8.7%、-3.6%、-3.6%。在AI迎来“奇点”时刻后,科技公司控
本降费,盈利增长强劲,尤其在2023年下半年业绩增幅亮眼,有力拉
动了标普500整体盈利增速在2023年后半年转正,对美股盈利上行起到
关键作用。

“企业高估值和高速成长之间有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深层就是二级市场
和企业成长之间不同步,企业的成长具有延时和滞后性。二级市场的
定价估值又瞬息万变,在短期内切换迅速,而同期的企业成长并没有
发生太多实质性改变。百倍的估值在高位维持几年的例子在A股普遍存
在。”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估值是投资者给出来的,与情绪相关,那么
就不可能始终理性和完全匹配估值程度。

港股市场已有资金反应。新加坡券商大华继显发表研报称,4月恒生指
数及MSCI中国指数分别上涨7.4%、6.4%,体现了中国政府表明采取支
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措施及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后,投
资者重新提起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另外是房地产政策的调整。该行认
为,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有望见到进一步的支持性措施,内需消费
行业将因此受惠。

美国银行则表示,从资金和估值两方面看,中国股市的最坏情况已
过;但考虑到投资者信心仍低迷,后市能否继续上涨,受限于地缘政
治、经济数据、支持政策是否如预期般落地等多项因素。

反观海外市场,美联储降息预期使得资金提前抢跑交易。4月以来,美
股标普500指数的PE、PB估值均在历史90%分位数以上,出现高估特
征。截至4月30日,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PE
(TTM)现值分别为25.05、40.42、25.40,均高于2010年以来的中位
数20.52、31.76、17.21。

“大量历史研究表明,美联储开始降息后,股、债、黄金的价格都会上
涨,资金在学习效应作用下不断提前反应。”华福证券分析师燕翔在研
报中指出,从目前的基本面数据看,海外经济二次通胀的可能性是存
在的,因此不排除美联储推迟降息时间甚至2024年年内不降息;在相
关资产价格已经普遍透支降息预期的情况下,要特别关注海外资产价
格群体性高估值。

2023年以来,日股的良好基本面、政策层面持续推进上市公司治理改
革及相对合理的估值水平,吸引全球资金大幅流入。日本股市年初以
来累计涨幅较大,东京日经225指数涨幅近20%,PE升至22倍,虽未明
显高估,但在美国二次通胀风险下,美元流动性有扰动可能,日股面
临一定回调压力。不过,在再通胀推进下,日股企业的盈利仍有支
撑,基本面偏向稳健。
受益于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IT外包服务及政治稳定的改革创新,印
度SENSEX30指数在2024年初创历史新高。而承接了制造业加速转移发
展的越南,胡志明指数也在2024年4月创下1293.90点历史高位。

对于国内外股价分化的原因,信达证券在研报中以中美股市为例指
出,2000年至2023年末,上证综指市盈率从60地倍震荡下行至12倍,
估值体系是系统性下降。同期,美股市盈率在2000年约30倍,此后下
降至次贷危机时期的11倍,2011年持续回升至2023年末而的24倍,整
体相较2000年仅小幅下降。中美上市公司盈利虽有差异,但并不巨
大。也就是说,A股跑输美股,主要是来自估值,原因与中也国经济增
速下台阶和投资者结构不稳定相关。

“股市估值的差异,本质上是预期的偏差,股权类资本市场就是对预期
的折的现。美国股票市场行业结构以高科技的新兴产业为主,而中国
仍相对集中于传统的制造业行业。中国制造业的护城河普了遍不深,
即使是半导体产业也以中低端为主,容易受到周期的影响。高估值需
要高毛利润、盈利稳定性作为支撑。”一位业内了人士表示,2023年
末,美国前十大上市公司总市值是中国的5.82倍,较2019年的2.51倍显
著扩大。

恒泰证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张一表示:“从经地济面看,名义增速的逆
转、实际高利率及房地产调整等三个因素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此轮中
美资产价格的分化。2023年是中了美少有的在几个重要经济指标上出
现逆转和分化之年,2024年这种分化趋势将有所减缓。而市场能否持
续回升,核心在于能则否持续涌现出一批高质量上市公司和持续稳定
的资金供给。这些都需要宏观经济的回升以及随之的风险偏好的上
升。”■
最新财新周刊|香港抢滩虚拟资产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王小青 发自香港
在2024年4月中国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2024香港Web3嘉年华”上,华
尔街明星基金经理、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CEO“木头姐”凯茜·伍德
(Cathie Wood),喊出了2030年比特币(BTC)每枚价格攀至150万
美元的极乐观预测。

乘着比特币升破7万美元新高的本轮牛市东风,3月中旬开始,中国香
港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比特币、以太币(ETH)现货ETF的筹备和审批工
作。相关人员加班加点,目标是4月底,亚洲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能
在香港交易所挂牌。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24年1月10日核准11只比特币现货
ETF上市,是整个虚拟资产行业的里程碑事件。贝莱德
(BlackRock)、景顺(Invesco)、富达(Fidelity)、富兰克林邓普顿
(Franklin Templeton)等大型传统金融机构全部入场,虚拟资产被主
流金融机构接受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与美国由业界力推、监管被迫接受不同,香港证监会与香港金管局抢
先于2023年12月22日联合发出《有关中介人的虚拟资产相关活动的联
合通函》,明确将为香港的虚拟资产现货ETF“开绿灯”,并允许零售投
资者交易。

监管框架的搭建,是香港2022年10月掷地有声地发出《有关香港虚拟
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下称《政策宣言》)后,本地虚拟资产行业
发展最核心所在。

在过去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正式落
地;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ver-the-counter,OTC)因曝出特大诈骗
案,被亡羊补牢纳入发牌监管框架,并由香港海关负责;稳定币发行
人发牌制度的立法建议进行公众咨询、有关“沙盒”安排亦有序展开;央
行数字货币(CBDC)多个批发零售项目取得新进展;在香港进行代币
化证券相关活动也进一步明确了监管指引。

基于2018年由香港证监会提出、2022年《政策宣言》进一步明确的“相
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外界可明显觉察到,香港对虚拟
资产的监管正动态地、积极演化地引领和适配行业的发展。在这一过
程中,偶有业界因香港“监管过严”而“用脚投票”离场,亦有特大诈骗案
出现触发监管“打补丁”,但总体上香港监管思路日渐清晰,在保护投资
者利益和市场发展中尽量寻求平衡。
这让香港的传统金融机构也看到契机,它们陆续进场布局,尤其在香
港传统股市和债市因基本面欠佳、地缘政治等因素陷入低迷多年之
时,虚拟资产被视为有望开启第二升轨的新赛道之一。虚拟资产现货
ETF之后,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或成为主
流金融机构聚焦的另一风口。

值得注意的是,中资公司在香港虚拟资产的发展中日渐脱颖而出。不
仅华夏基金(香港)、嘉实国际、博时国际三家中资公募基金在港子
公司抢闸首批虚拟资产现货ETF发行,在RWA方面,中银国际、广发证
券(香港)亦纷纷跑出,完成向专业投资者(PI)发行代币化证券。

现货ETF登场
2024年4月30日,在香港交易所金融大会堂里,香港证监会投资产品部
执行董事蔡凤仪向投资者作出风险提示:“币圈一天,人间一年。虚拟
资产的投机性极大,价格非常波动,并非适合所有投资者。”

这一天,经香港证监会核准的3只比特币现货ETF和3只以太币现货ETF
在香港上市,标志着亚洲正式迎来第一批虚拟资产现货ETF产品;这6
只ETF对散户开放。

巧合的是,上述ETF产品的发行商全部来自中资公募基金的香港子公
司,分别是华夏基金(香港)、嘉实国际、博时国际;其中,博时国
际是联合加密原生投资机构HashKey Capital共同发行。

嘉实国际、博时国际发行的上述ETF分别设有港元、美元双柜台;而华
夏基金(香港)发行的两只ETF除了有港元、美元柜台,还增设了人民
币柜台,为三币种柜台同时发行。

相关6只产品分别是:嘉实比特币现货ETF(03439.HK/09439.HK)、嘉
实以太币现货ETF(03179.HK/09179.HK)、博时HashKey比特币ETF
(03008.HK/09008.HK)、博时HashKey以太币ETF
(03009.HK/09009.HK)、华夏比特币ETF
(03042.HK/09042.HK/83042.HK)以及华夏以太币ETF
(03046.HK/09046.HK/83046.HK)。

据HashKey Group产品和业务总监邓颖聪估算,6只产品在IOP(Initial
Offering Period,首次发行阶段)认购中的累计规模约为3亿美元,超
出美国除灰度(Grayscale)外、10只比特币现货ETF的IOP累计认购规
模1.25亿美元约1.4倍。

不过,受限于香港的整体市场规模,首发当日6只ETF港元柜台的累计
单日成交额仅为8761.49万港元,远低于美国11只比特币现货ETF首日
成交额。1月11日,美国首批11只比特币现货ETF首发当日,累计成交
额为45.4亿美元。

截至5月6日,据SoSo Value数据,香港3只比特币现货ETF的净资产累
计2.67亿美元,3只以太币现货ETF的净资产共5487万美元,分别较上
市当天增加7.7%及21.9%。

香港市场虽较美国市场晚三个月推出比特币现货ETF,但仍被认为引领
市场。原因在于,香港证监会不仅先于SEC核准以太币现货ETF的发
行,还联合各家发行机构及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参与券商
等,创造性地认可并实现了全球首个虚拟资产现货ETF的实物(in-
kind)申赎模式;美国只允许现金(in-cash)申赎。

对香港而言,实物申赎渠道的开通,为有关ETF产品扩展了需求。所谓
实物申赎,指的是投资者可以直接用比特币或以太币买卖ETF。嘉实国
际行政总裁兼首席投资官韩同利告诉财新,旗下比特币及以太币现货
ETF IOP投资者约60%为实物认购,背后主要是原生加密币投资者。
HashKey Group首席营运官翁晓奇(Livio Weng)亦透露,博时
HashKey两只现货ETF产品的实物认购份额是现金认购的2倍。

实物申赎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根据美国比特币ETF的获批文件,SEC希
望现货比特币ETF采用现金申赎模式的原因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在赎回
和发行过程中能够获得实际比特币的发行人数量,这样能进一步缩小
所涉机构范围,并降低洗钱等违法犯罪的风险。

为防范洗钱风险,根据监管要求,实物交易必须经香港持牌虚拟资产
交易所或已获升级可进行虚拟资产交易的券商,且香港要求对实物申
赎投资者进行三个步骤的审查。OSL数字证券ETF负责人兼STO(证券
型代币发行)产品开发总监黄耀荣告诉财新,首先,投资者在开户时
要接受严格的KYC(Know Your Client,了解你的客户)反洗钱筛查;
其次,用户钱包要经过一定模式的“白名单”验证;第三,涉及具体交易
时,还要进行KYT(Know Your Transactions,了解你的交易)筛查,
即对用户过去数十笔的链上转移活动进行打分,若未达既定标准分
数,交易暂停并进行隔离审查,严重者OSL将就有关交易呈报监管机
构。

针对实物申赎,意博资产管理首席投资官陈裕楷接受财新专访时称,
此次香港若透过相对简单的ETF产品打通了实物申赎路径,相当于为日
后其他虚拟资产的实物申赎奠定了基础,包括前景备受期待的RWA代
币化,最理想的方式也是实物申赎。

意博资产管理联合惠理基金此前已向香港证监会递表,申请发行虚拟
资产现货ETF,但考虑到其他三家中资发行商实力雄厚,且自认发行准
备工作还不充分,加上更希望对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需求以及运作模
式多做观望,最终选择放弃在4月30日首批发行。

除了对标美国比特币现货ETF,香港的虚拟资产现货ETF获批上市前,
香港市场已有3只虚拟资产期货ETF挂牌: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ETF
(03066.HK)、南方东英以太币期货ETF(03068.HK)及三星比特币
期货主动型ETF(03135.HK)。与现货ETF不同,虚拟资产期货ETF的底
层资产是期货合约,属于传统金融产品范畴。

在美国挂牌比特币现货ETF后,实际交易数据显示,其吸引力远大于比
特币期货ETF。截至2024年5月3日,美国比特币现货ETF与期货ETF在比
特币ETF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9.78%和10.22%;其中,比特币现货
ETF较上市当日(1月11日)的市场份额69.48%扩大了超过20个百分
点。

香港的虚拟资产现货ETF上市后,3只期货ETF资产规模均出现萎缩。截
至5月6日收市,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ETF、南方东英以太币期货ETF及
三星比特币期货主动型ETF的资产规模分别为8.29亿、1.89亿及1.41亿
港元,较4月30日资产规模9.15亿、2.19亿及1.46亿港元分别减少
9.4%、13.7%及3.4%。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虚拟资产现货ETF不对中国内地投资者开放,初期
参与者主要是香港的散户、香港本地及海外的家族基金等,其中香港
及东南亚、中东等地家族办公室是基金发行人的重点接洽对象。

翁晓奇指出,ETF是传统“老钱”进入虚拟资产行业的新通道,预计未来
将吸引更多传统投资者进入,推动市场规模增长。他预计,香港虚拟
资产ETF市场经一年左右时间培育,规模有望达到美国的20%,即约
100亿美元。

监管进入新阶段
2022年加密货币市场因一系列风险事件坠入凛冬之后,拥抱监管成为
行业共识。香港如今形成的虚拟资产生态圈,背后更是监管驱动。

距离香港特区政府2022年10月底发出《政策宣言》已过去一年半,正
如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下称“财库局”)局长许正宇2024年2月在网
志撰文表示,香港虚拟资产监管进入新阶段。

《政策宣言》不仅向业界明确了香港大力发展虚拟资产的政策方向,
更改变了以往由香港证监会单部门作战的方式,确立了由特区政府透
过财库局总览,金管局、证监会跨部门监管的监管框架。由于香港在
2023年发生了涉资16亿港元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JPEX诈骗案,场外找
换店牵涉其中成为吸金通道,跨部门监管更计划纳入一直负责规管场
外找换店的香港海关,由香港海关对虚拟资产场OTC进行发牌,填补监
管漏洞。

香港财库局于2024年2月就虚拟资产OTC发牌制度的立法建议展开公众
咨询;咨询已于4月12日完成。立法建议的重点内容是,任何人如在香
港从事虚拟资产现货交易的业务,无论是实体店还是以数字平台形式
经营,均须向香港海关关长申领牌照,并要遵守反洗钱等规定,包括
执行客户尽职审查如核实身份、备存记录等。

香港财库局副局长陈浩濂4月30日透露,OTC发牌制度的公众咨询共收
到约70份回复,将视咨询结果及准备工作的进度,尽快就有关发牌制
度向香港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根据公众咨询文件,香港目前有约200
家实体OTC(包括自动柜员机)及约250个数字平台提供场外虚拟资产
买卖服务,一旦发牌制度确立,这些机构将受到规管。

香港证监会作为曾经的单兵作战监管部门,2018年11月发出《有关针
对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
声明》,2019年11月发表《监管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立场书》,为香港
监管虚拟资产行业打下基础。

在如今跨部门的监管中,属于《证券及期货条例》(SFO)及附属法例
规管范畴内的“证券类”事项,继续由香港证监会监管,其中也包括“双
牌照”制度(VASP牌照)下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权。“双牌照”制度
指的是,除了针对“证券型代币”适用《证券及期货条例》的发牌制度,
还有另一个针对“非证券型代币”、适用2023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
《打击洗钱条例》(AMLO)的发牌制度。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于2023年6月1日正式生效后,目前只
有两家持牌交易所(OSL Exchange和HashKey Exchange)获升级,可
向零售投资者提供比特币和以太币交易服务。不过,只有OSL
Exchange于2024年4月19日取得了完整的“双牌照”,HashKey
Exchange尚未获发《打击洗钱条例》下的牌照。
据香港证监会网站披露,截至目前,有23家机构正在申请香港虚拟资
产交易平台牌照,此外有5家机构撤回了申请,另有28家机构被列入可
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名单。

香港虚拟资产平台发牌制度的过渡期将于2024年5月31日完结。也就是
说,2024年2月29日或之前没有向香港证监会提交牌照申请的虚拟资产
交易所,将必须在5月底前结业。

香港证监会遵循《证券及期货条例》对虚拟资产的监管,主要是在传
统的受规管活动发牌制度上进行升级。针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要求
其在申领VASP牌照的同时,还需持有交易牌照(1号牌)及提供自动化
交易服务牌照(7号牌)。在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以外,主要透过证券型
虚拟资产交易牌照(1号牌升级)、就证券型虚拟资产提供意见牌照
(4号牌升级)、管理虚拟资产占比超过10%的投资组合牌照(9号牌
升级)进行规管。

以发行虚拟资产现货ETF所必备的升级9号牌为例,包括3家中资公募基
金香港子公司在内,目前有21家机构获得发牌。

在2023年11月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香港证监会发表了《有关中介
人从事代币化证券相关活动的通函》(下称《代币化通函》),提出
将基金或债券代币化不会改变有关产品的证券性质,明确代币化证券
不再设“仅限专业投资者”的强制规定,当有关产品的底层资产符合规
定,可开放予零售投资者参与。

而香港另一金融监管机构——香港金管局主要负责稳定币、央行数字
货币(CBDC)等领域的监管。其中,财库局与金管局联合于2023年12
月底至2024年2月底就稳定币建议立法实施发行人发牌制度作出公众咨
询;金管局亦在2024年3月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供有意愿及有合
理计划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机构申请参与。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透露,稳定币立法建议公众咨询收到超过百
份回复,绝大部分支持立法,并对立法提出意见;当局现正进行分
析,希望尽快完成拟定立法草案工作,提交立法会。香港金管局总裁
余伟文表示,“沙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让金管局与业界就拟议监
管制度交换意见,有助于当局制定切合目的和风险为本的监管要求。

目前官方没有就稳定币发牌机制的制定和落实公布时间表。有意参与
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的一名机构负责人对财新称,香港从政府和立法的
角度建立稳定币监管机制,在全球范围内走在前列;按照立法公众咨
询、“沙盒”安排、草拟法案等流程推进,相信有望在今年内完成发牌制
度的立法。

香港对CBDC的探索走在全球前沿,目前正在展开的CBDC项目有五
项。

批发层面,有香港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泰国中
央银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央银行、国际清算银行(BIS)创新中心
于2021年2月发起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项目;该
项目主要研究CBDC于跨境支付的应用。2024年3月,香港金管局新开
展一项名为“Ensemble”的批发层面央行数字货币(wholesale CBDC,
简称“wCBDC”)项目,为代币化存款、数字港元和受监管的稳定币跨
银行同业结算构建起全新的金融基建,项目架构工作小组于5月7日成
立,旨在支持香港代币化市场发展。

零售层面有三个项目。香港金管局联合BIS创新中心在2021年开展了
Aurum项目,研究零售CBDC的高层次技术设计。同年,零售层面的“数
字港元”项目展开,从技术和政策方面研究香港发行数字港元的可行
性;从2024年3月起,该项目先导计划第二阶段开始接受创新用例
(use case)申请,该阶段预计于2025年年中完结。2022年,香港金
管局联合以色列银行(以色列央行)和BIS创新中心开展Sela项目,通
过对政策、网络安全、法律和技术等领域的分析,测试零售CBDC架构
在促进中介机构之间数字支付竞争和创新方面的可行性。

下一个风口
Backed.Credit联合创办人范松毅2023年曾向财新表示,打算将自己的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创业项目落地在香港
(参见财新网《香港押注虚拟资产》)。

但在2024年他告诉财新,因DeFi项目本身并没有国家和地区发牌照监
管,又完全可以远程工作,考虑到香港的营运成本较高,最终他本人
没有按原计划申请香港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移居香港,项目也没有
落地香港。

在“2023香港Web3嘉年华”上参会的另一位业界人士也在“2024香港
Web3嘉年华”大会后告诉财新,其业务重心已从香港转向迪拜,并积
极投入在4月中旬于迪拜举办的TOKEN2049系列活动。

在“2024香港Web3嘉年华”活动中作为稳定币前瞻圆桌讨论嘉宾的FGA
信托首席策略官Helen Chen向财新分析称,由于香港的监管框架越来
越清晰、明确,去中心化的项目反而会犹豫,或者会转移至监管环境
相对宽松的迪拜;而成熟的区块链项目或虚拟资产公司因为不愿错过
香港的合规牌照,会选择在香港“插旗”。她强调:“香港是高度规范化
的,金融属性也更强,发达的银行系统和其他金融服务支持,均是重
要优势。”

换言之,香港要打造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拥抱监管、与传统金融结
合,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虚拟资产现货ETF的发行是重要的突破,亦是香港金融市场里程碑式的
事件。在此之后,RWA被视为下一个重要的风口。

所谓RWA,是把现实世界的资产代币化、上链,借助区块链技术确保
资产凭证被安全保存,同时降低交易限制,让资产可以在全球24小时
被交易。密码学博士、区块链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知名专家高承实指
出,如果说用DeFi对CeFi(中心化金融)进行改造,是对存量世界的改
革,那么将RWA引入区块链及Web3则是对现有金融资产表达内容的扩
展和表达方式的扩充,开启的是增量改革。
2023年2月,香港特区政府完成发行8亿港元代币化绿色债券,这是全
球首批由政府发行的代币化绿色债券,也是对《政策宣言》概念项目
的落实(参见财新网《香港政府完成发行8亿港元代币化绿色债
券》)。

同年6月,中银国际在瑞银集团协助下,成功发行2亿元人民币全数字
化结构性票据,成为第一家在香港发行区块链数字化证券的中资金融
机构;此次发行根据香港和瑞士法律设立。

2024年1月,广发证券(香港)成功在香港发行首单适用香港法的代币
化短期融资票据,也是香港证监会于2023年11月发布《代币化通函》
等监管指引后的首次代币化证券发行。2024年3月,汇丰银行推出了首
个面向香港零售投资者的RWA产品“汇丰黄金代币(HSBC Gold
Token)”。

为广发证券(香港)提供代币化产品链上全流程管理和客户端管理技
术解决方案的NV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赵建公称,广发的案例表明,
监管机构对RWA是鼓励的,金融机构也是有动力的。监管的鼓励体现
在,《代币化通函》明确指出,代币化证券本质上是应用区块链技术
进行数字化的新形式传统证券,作为底层的传统证券不会因为被代币
化而改变其复杂性评估的结果。金融机构的动力在于,一些流动性较
差的资产也可进行代币化,这些资产在传统市场中可能仅局限于在一
级市场发行;而这些资产通过代币化,再辅以合规稳定币的支持,能
够实现链上高效的二级市场交易,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带来流动
性提升,为金融机构创造出新的盈利模式。

代币化的资产并不一定要在虚拟资产交易所上市公开交易,也可以通
过场外配售等形式交易。不过,虚拟资产交易所也正积极针对代币化
证券进行布局,目前主要针对专业投资者。

从监管取态的角度看,一位跨界传统金融和虚拟资产的投资人更直白
地指出,监管对区块链原生的资产,如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仍
然是谨慎的,亦忌惮其高波动性;而RWA的代币化,底层是传统资
产,属于区块链应用的范畴,仍落在监管的舒适区。

陈裕楷套用传统投行的框架解释称,加密货币的买卖,尽管也带来一
波波热潮,但仍是局限于交易和销售的业务;而RWA指向融资,香港
一直以来作为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是融资,故香港发展虚拟资产中心
的方向也可以沿袭这一角色。

作为保守的大型商业银行,汇丰亦认为资产代币化已成为金融业界的
新趋势。汇丰香港区数字化总监博扬(Bojan Obradovic)在米尔肯研
究院全球投资峰会上称,区块链有很大的潜力成为未来金融市场的主
流组成部分;汇丰既投资于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也在寻找有哪
些资产可以发展成为数字资产,释放当中数字化的价值。

与此同时,合规的稳定币发行,被视作未来香港RWA的重要助力。一
方是RWA资产上链,一方则需要稳定币实现资金端的上链。上述拟参
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的机构负责人透露,打算申请的应用场景正是
RWA的交易。“我们认为这是在香港最值得推广的应用场景。”他强
调。

圆币科技(RD Technologies)是明确向市场披露拟在香港发行稳定币
的机构,该机构由香港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创立。该机构将针对港元
发行1∶1的港元稳定币HKDR,并在5月7日宣布与去中心化计算平台
Chainhttps合作,让HKDR得以做到安全可靠的跨链转移,以触及更多
不同用户。圆币科技为HKDR设计的潜在应用场景主要包括B2B跨境支
付、虚拟资产交易及代币化RWA结算等。

中国内地的资金和资产是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另一个展望方向。由于
加密货币在内地被完地全禁止,6只由中资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发行的
虚拟资产现货ETF产品也不允许中国内地居民买卖,故而不少业界人士
在非而公开讨论中均表示,靠香港本地的产业规模,Web3很难走得长
远,打开背靠的内地市场才能真正拓宽规模和释放巨大潜力。
韩也同利对财新称,香港作为特区,可以理解为引领全国金融创新先
试先行的“沙盒”,如果现货ETF证实运行平稳、风险可控,并考虑的到
投资者存在的切实需求,不排除未来有可能向中国内地投资者开放。

他强调,嘉实国际发行的两只虚拟资产现货ETF之所了以做到每年0.3%
的管理费费率,是为了与美国同类产品“比肩”。“我们做这个产品其实
是不赚钱的,也没有计划在这个产品上赚了钱;我们希望把传统金融
与虚拟资产的跨界生态做起来,ETF相当于盖这座大楼的第一块砖,我
们未来希望赚整个生态的钱。”

地赵建公指出,中资金融机构的香港子公司大多数情况下需要接受总
部垂直管理,总部背后是中国内地的监管当局;从这了个角度出发,
中资机构在香港做区块链应用的尝试和探索,并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
的接轨,既符合香港定位,也契合国家则战略。

2025年2月,加密货币领域公认最重量级的峰会Consensus已确认将在
香港举行,这也是这项行业盛事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举办。■
最新财新周刊|中国碳市场扩围在即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赵煊 杨玉琪 丁锋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两年半有余,但2024年春节之
后,碳价一改长期波澜不惊的态势,转头向上攀升,两个多月涨幅超过
三成,并在近期突破每吨百元的标志性点位。

2024年5月8日,碳价以101.09元/吨收盘,已连续八个交易日破百元,
相比2021年7月开市时的48元/吨的价格翻番。
此前的碳价主要由强制履约驱动。“碳价一般在履约期收尾前才会出现
较大涨幅,因为控排企业必须完成履约义务,交易呈现明显的‘潮汐’特
征。”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SEG)碳分析师宋雨彤对财新说。但2024
年碳价猛涨,缘于市场对碳配额短期内供不应求预期:供应侧配额收紧
的担忧,需求侧强烈的扩容信号,以及碳排放管理的强化等,使碳价上
涨成为控排企业的共识。

3月15日、4月3日,生态环境部先后对铝冶炼行业、水泥熟料生产行业
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指南公开征求意见。外界预期中国碳市场即
将扩容,最晚在“十五五”(2026—2030年)期内,钢铁、航空、化工、
石化、有色、造纸等重点排碳行业均在纳入目标内。
中国于2021年启动全国碳市场,尽管截至目前仅纳入了电力行业,但已
成为全世界覆盖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年度排放量约51
亿吨,纳入重点排放单位有2257家,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以
上。截至2023年底,市场累计成交量4.4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下称
“双碳”)国家气候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2024年以来,碳市场动作不
断,吸引了市场关注,即将被纳入碳市场的行业都在加紧备战。

202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了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
范围等相关内容,此后财新了解到,电解铝、水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
碳市场有望在年内落地。

2024年2月,全国碳市场顶层制度设计文件出炉——国务院颁布《碳排
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
域的第一部专门性法规,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制度,加大了监管交易活动、敦促企业履约的力度。

业界期待已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下称CCER)也在
2024年1月22日重启,为碳交易体系注入新鲜血液。CCER与强制碳市场
相互补充、共同组成中国碳交易体系,可帮助参与强制碳市场的企业降
低履约成本。

不过,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清华大学能源
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对财新直言,中国碳市场经过了两个履约周
期,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中国碳市场控排主体单一,只
有发电企业;交易主体也很单一,只有控排企业参与,金融机构、投资
机构尚未进场;交易体系不完整,只有中间的二级现货交易,两头的一
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缺失。

全国碳市场建设逐步进入“深水区”,但流动性不足、市场活跃度低等问
题仍备受市场批评,碳市场金融属性亟待探索,引导长期投资的功能尚
未发挥。摆在主管部门面前的,不仅是“从0到1”搭建合理的碳交易体
系,还须考虑中国国情、权衡各个高排放行业、两个市场(强制与自
愿)间的公平与效率,以及应对和融入国际交易规则等难题。

实现减排目标、支撑国家气候承诺是碳交易体系的最终目的,但碳市场
已经不再是个别行业或少数企业关注的事情,它即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
活动的重要因素。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备受瞩目,而各相关主体最需要的
是获得更清晰和长期的政策预期。
碳配额供不应求
2024年以来的这波碳价上涨,背后是碳配额的供不应求。“碳市场的预
期是买家多、卖家少。”多名受访人士指出。碳市场交易标的通常为二
氧化碳排放配额,即“碳配额”。

政府部门将碳配额免费发放给被纳入碳交易的控排企业。企业拥有在限
额范围内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盈余配额可在碳市场中出售,不足部分
则须到碳市场购买,如此通过碳配额交易以期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
标,实现“减排有收益、排放有成本”。

电力行业因其排放占比高、数据规范易得等因素,被首先纳入碳市场。
运行两年来,在此前能源保供、煤价上涨压力之下,电力控排企业履约
的认知和能力参差不齐,但现在随着监管力度加大、法规完善而改变了
预期。上述《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严惩违规行为,对
未按时履约企业,将按照未清缴碳配额清缴时限前一个月的市场平均成
交价格,处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

如企业拒不履约,以10万吨履约缺口、约70元/吨碳价计算,罚款至少
达到3500万元;但《条例》未发布前,如企业拒绝履约,依据生态环境
部的管理办法,罚款金额仅2万—3万元,不少企业存在“以罚代缴”心
态。“《条例》发布后,一部分心存侥幸、尚未履约的企业也陆续完成
履约义务,增加了市场需求,虽然实际数量较少,但可反映企业心
态。”一名国际研究机构分析师认为。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出于对未来
碳排放管理强化、配额发放紧缩、供不应求的担忧,希望提前购置一部
分配额,以摊平未来的履约成本,确保较低成本完成履约;加之2024年
碳市场扩容信号强烈,各类需求集汇推升了碳价。

而在供给侧,新的第三个履约期碳配额预期收紧,加之控排企业“惜售”
心态,使供给难以放量。即便有盈余,企业也愿意把剩余配额攥在手
里,出售意愿不强。当前控排企业中,电力央国企普遍关心的是碳资产
保值增值。“站在企业角度,如果卖高了都没问题,万一卖低了,是否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何解释?会否产生问责?它们往往选择‘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前述分析师指出。

全国碳市场现已进入第三个履约周期。第一个履约周期在2019年—
2020年,2021年底之前完成履约;第二个履约周期是2021年—2022
年,2023年底之前完成履约。

配额收紧主要体现在控排企业的基准线下调预期。相比第一履约期,第
二履约期发电机组基准值降幅约6.5%—18.41%;按照碳市场基准线约
束力度从松到紧,第三履约期基准值预计进一步下降。同时,碳市场覆
盖行业的履约周期还有从“两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一次”的可能。“各个政
策都在讨论中,等待最终拍板。”多名人士均指出。

针对企业“惜售”心态,据财新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还将出台碳市
场配额转结的相关规定。“将对可以转结到下一年的配额数量设定限
制。企业剩余的配额不能老攥着,要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一名
接近政策层的人士说。这意味着,控排企业此前囤积且未能交易的配
额,将在规定年限后失去价值,有望释放一定的供应量。

此外,在供应端,有偿分配方式有望被逐步引入碳市场,配额的稀缺性
将更加突出。全国碳市场第一、第二个履约周期中,配额全部免费发
放,目前尚未引入有偿分配机制。《条例》提出,未来逐步推行免费和
有偿相结合的分配方式。

张希良预计,全国碳市场有望在“十四五”期末或“十五五”期初,在碳市
场覆盖行业中首先引入配额有偿分配方法。“初期有偿分配比例可能很
低,但哪怕1%也要开始尝试,未来逐步提高。这是碳市场形成合理碳
价、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减碳成本分摊到生产
成本的比例如过低,会导致企业碳减排积极性不高。降低免费配额供
给,充分发挥碳市场的减排机制、提升碳价,将更有效地激励企业减
排。

当前在欧盟碳市场中,电力行业的碳配额已100%有偿分配。“欧盟电—
碳市场发展成熟,发电企业的碳价成本可通过电价疏导;但中国终端电
价受控,未来有偿分配占比的提高,还要配合电改的节奏。”张希良
说。

总体来看,中国正处于“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向“碳排
放双控”(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转变的过渡阶段,碳市场是实
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抓手。“从约束能源消耗,转向约束碳排放,碳排放
资源的稀缺性将不断提高,碳价还会稳中有升。”张希良总结称。

不过,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低、流动性不足,备受市场诟病。一
名金融机构碳业务负责人对财新说,目前政府部门希望碳市场尽可能减
少对高耗能企业转型的影响,配额发放较为充足。“发放免费、履约免
费就没有交易,没有交易就没有价格发现。企业实际成交量稀少,在不
够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很小的成交量就可以影响价格。”他说。

日交易量低迷是全国碳市场不活跃的一个侧影。2024年5月的第一个交
易日(5月6日),全国碳配额总成交量为5吨,总成交额525元。据财
新统计,这已是全国碳市场2024年以来第11次出现10吨以下的日成交
量。“中国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量全球最大,但一些单日成交量却低得
惊人。”另一名金融机构人士感叹。

2023年,中国碳市场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碳配额年度成交
量约2.12亿吨;同期,据LSEG数据,欧盟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仅约11亿吨,而欧盟碳市场成交量则高达约91亿吨。

不过,张希良表示,碳市场本质是以减排为目标的政策工具,提高碳市
场活跃度和流动性不是最终目的。“碳市场建设节奏和方向,始终要与
国家‘双碳’目标相适应。”他认为。

刚刚过去的第二个履约期,政策还允许发电企业“预支碳配额”,业界称
之为“借碳”。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在出台第二履约期电力行业碳配
额分配方案时,新增了这一机制,考虑2021、2022年遭遇疫情、煤价
居高不下、保障能源供应等因素给发电企业带来的压力,为降低配额缺
口,减轻较大企业的履约负担,对配额缺口在10%及以上的重点排放单
位,可申请预支2023年部分配额,预支量不超过配额缺口量的50%。
“政策不能总是‘网开一面’,时不时‘开口子’进行行政干预。”前述分析师
指出。但中创碳投咨询事业群副总经理孟兵站认为,实际操作中,部分
中小企业履约存在困难,甚至全年利润也不足以缴纳排放成本。“有些
小企业支撑着偏远地区的经济、就业、税收等,施政应综合考虑影响,
否则会存在‘劫贫济富’的问题。”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远大于
欧盟各国之间的差距。中国碳市场下一步扩容之后,中西部存在大量承
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高排放企业,地区间、企业间如何公平承担减排责
任,还有许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

碳市场为何扩围?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即“碳关税”,下称CBAM)将于
2026年正式实施,钢铁、水泥、铝行业均被覆盖。CBAM被视为欧盟碳
市场的外延,被纳入的相关行业产品在出口到欧盟国家时,须补足碳价
差额。

“中国碳市场扩围后,中国企业和欧盟才有对话基础,表明出口企业在
中国国内已经支付了碳成本。”张希良说。宋雨彤进一步指出,中国碳
市场扩围后,企业即使因为欧盟“碳关税”增加出口成本,也可能从侧面
把部分成本留在国内。

因此,CBAM的时间表对国内政策有一定的牵动作用,中国必须加快碳
市场扩围,以免碳关税都流失境外。对于中国碳市场自身,扩容后,不
仅所覆盖的排放总量、配额交易量将显著增加,不同履约需求、不同减
排技术和成本的多元主体参与交易,将更有助于激发碳市场资源配置的
作用,实现全社会低成本减排目标。

电解铝、水泥、钢铁有望继电力行业之后,成为下一批纳入碳市场的行
业。一名北京绿色交易所(下称“北京绿交所”)人士介绍,这三大行业
是碳市场扩围第一梯队企业,预计2025年前被纳入;第二梯队为化工、
民航,预计2026年被纳入;石化、造纸是第三梯队的扩围行业,预计在
“十五五”期间被纳入。
将碳市场拓展到发电以外的行业,是丰富碳市场主体、提高交易活跃
度、推动发现合理碳价的重要一步。中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
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高排放行业,合计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
约八成。“碳市场按照‘抓大放小’原则,首要是管住重点行业中重点企业
的碳排放。”张希良指出。

在未来入围的行业中,美国环保协会(EDF)北京代表处碳市场主任刘
洪铭认为,化工行业预计按照不同的子类,陆续进入碳市场,比如合成
氨、甲醇等子行业数据基础相对较好,可以按化工品的类型先后进入。
“民航业如果要被纳入碳市场,数据基础已经相当成熟,因为飞机燃料
消耗、燃料成分精确易得,统计相对直接简单。”刘洪铭说,但是要考
虑纳入民航业的航线边界,以及与国际航空业接轨的问题。

2024年3月以来,铝冶炼企业、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
算、报告与核查指南先后征求意见,释放了明确的扩围信号。要保证新
行业参与碳市场的高效与可持续,就需要建立一个稳健的“可核算、可
报告、可核查”(Measurement,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MRV)体
系,这是保证碳市场数据质量的关键制度。

相比石化、化工等行业,铝、水泥行业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产品更加同
质,碳排放数据基础更好、更容易核查核实。这两个行业的排放分别约
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4.5%、10%,占比较高。

钢铁行业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更高,达15%,仅次于电力行业。“但
钢铁行业进入碳市场压力比较大,钢铁工艺流程特别复杂,各工艺之间
的能量流、热量流相互交叉,如何精准核算每一个设施的碳排放,存在
较大考验。”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逯世泽在2024年钢铁高
质量发展大会中说。

“2024年下半年开始,钢铁企业将向生态环境部报送生产数据、排放数
据,进行月度存证,作为年度碳排放的重要依据。”逯世泽说,生态环
境部正在组织钢铁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核查指南,包括配额分配的各种
技术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各项文件基本就绪。
中国钢铁行业以高排放的长流程工艺为主,减碳任务艰巨,部分头部钢
铁企业已开始备战碳交易,成为绿电(包括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等
非化石能源)采购大户。2024年,河钢集团供应链购买绿电8.4亿千瓦
时,占购电量的20%。宝钢股份(600019.SH)2024年绿电采购目标更
高,达14亿千瓦时,同比增三成,其2023年10.3亿千瓦时的绿电购买量
已较上年翻一番;同为宝武集团旗下的马钢股份(600808.SH)2023年
绿电交易量达4.63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了75%,连续两年居安徽省首
位。

当下,地产等传统用钢行业需求低迷,钢铁业步入寒冬,除了头部钢
企,更多企业关心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钢铁业
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当前总产能约13亿—14亿吨。以发达国家人均消
费粗钢计算,到2035年,中国粗钢需求量约8亿吨,这意味着未来十年
中国要淘汰钢铁产能为5亿—6亿吨。(参见本刊2024年第15期《钢市
寒冬未尽》)

钢铁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倒逼钢铁企业节能降碳、低碳转型。
“碳市场能够帮助全社会进行低成本减碳。如果单纯‘一刀切’去产能,行
政手段是管不过来的。碳市场既落实了企业的减碳责任又提供激励,利
用市场机制能更合理引导企业转型。”刘洪铭说。

“扩围后,水泥、电解铝、钢铁等企业预计先开展模拟交易,初期发放
免费配额。”前述北京绿交所人士指出。相比发电行业,作为工业产
品,碳成本可向消费者传导,不过在需求转弱、产能过剩情形下,长远
看,增加的履约成本可能由企业自身来承担。

孟兵站指出,参与碳市场后,成本冲击对各控排企业而言并不对称,头
部企业的减碳优势将转化为成本优势,而小企业在盈利状况本就薄弱的
情况下,更难以负担碳交易成本或减碳改造成本,或将改变行业供给格
局,“马太效应”凸显。

龙头企业更具备资金优势以及减碳费用摊薄能力。以水泥龙头华新水泥
(600801.SH)武穴工厂的碳减排计划为例,该工厂2021年—2030年的
计划投资额达到3.4亿元。受地产行业拖累,水泥行业整体盈利下滑,
小企业普遍亏损,难以承受同等规模的投资额度;且小企业产线相对老
旧,与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有一定差距,若想实现同一水平低碳生产,
需承担更大的改造成本。

可预见的是,加入碳市场后,钢铁、水泥等高排放行业的兼并重组可能
加快,管理、技术、资金实力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高的企业将更具竞
争优势。

碳市场还有望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例如在钢铁行业中布局氢冶
炼、电炉炼钢等技术,优化工艺结构。“河钢集团2023年在张家口宣化
建了一座氢冶炼厂,生产绿钢,由宝马汽车采购,未来出口欧洲。”前
述金融机构人士介绍。根据河钢集团规划,预计到2025年,河钢氢冶金
冶炼流程占比将提升到7%左右,2030年提升到10%左右,2050年努力
达到30%。

不过,高排放行业在新技术应用上仍有诸多挑战。华新水泥在最新ESG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指出,现有的减排技术、清洁能源、森林
碳汇(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无论从投资上还是减排体量上,均很难
实现水泥行业碳中和。从中长期看,水泥行业需要一定程度上依靠
CCUS(碳捕捉、利用和封存)等技术来实现碳中和,但CCUS技术还处
在探索研发阶段,尚未普及,投资和减排效果均有不确定性。

而铝企的降碳抓手在于优化用电结构,其碳排放中约八至九成来自电
耗。铝企2023年净利普遍大幅增长。电解铝大省云南由于水电发电量不
足,自2023年10月开始启动电解铝企业限电政策。供给紧张预期下,
国内铝价受到支撑,加之燃料价格下降,当前铝企相对钢铁、水泥企业
的生存状况较好。但中国铝业(601600.SH)也指出,铝企未来面临有
效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问题,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对于电解铝企业参与碳市场,生态环境部已明确,电解铝企业使用绿电
可以抵消企业间接碳排放。被认可的绿电供应方式有两种,一是企业内
部专线直供,二是企业与绿电企业签署“点对点”市场化交易合同,再通
过电网配送。

电解铝企业提高绿电占比初见成效。云南预计在2024年跃居全国第一大
电解铝产区,超过2023年排名前三的山东、内蒙古、新疆。依托当地丰
富的水电资源,云铝股份(000878.SZ)2023年的生产用电中,绿电占
比已达80%,碳排放约为煤电铝的五分之一。该公司拥有绿铝产能约
305万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铝供应商。这些绿电主要通过签订交易
合同,并由电网输送,可以有效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

此外,“分布式光伏+微电网”是绿色电力直供可探索的形式,电解铝企
业正在纷纷布局。2023年12月19日,云南宏泰新型材料公司屋顶分布
式光伏直供电电解铝项目建成投运,该项目利用3.165兆瓦的屋顶光
伏,搭建了一个直流微电网,连接到电解铝车间供能。

CCER待放量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阔别七年正
式重启。在全国碳市场历经两个履约期后,与其相互补充的CCER也“靴
子落地”,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终于搭建完备。

强制碳市场,主要是抓住中国排放最大的高耗能行业中的重点排放企
业,覆盖碳排放占比七至八成;而CCER面向的是全社会各行业。“强制
碳市场管不了的、自愿减排的、想要碳中和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
与。”张希良解释称。

碳市场和CCER的连接点在于,自愿减排市场中项目主体开发出CCER
后,可被全国碳市场的控排企业用于碳排放配额的清缴,但抵消比例不
可超过应缴碳配额的5%。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开市后,重启CCER交易的呼声逐步增强。中国早
在2012年启动过CCER市场,但由于当时全国碳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于
各地方碳市场的CCER明显供大于求,2017年CCER项目被国家发改委暂
缓备案。

当前,全国碳市场消化的是大批存量的CCER。孟兵站介绍,2012年
CCER起步时有近200个项目方法学(指导和规范CCER开发的方法指
南),其中173个由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下称CDM)转化而来。CDM
及旧CCER时期,主要活跃的方法学为“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方法学”,即
风电、光伏、水电等。孟兵站称,自愿减排机制的核心在于,如何用有
限的资金,鼓励更需要的人、创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十几年前风、
光、水电刚刚起步,减排机理清晰、数据质量较高且具备较好的额外
性,因此受投资者青睐。

刘洪铭指出,CCER是中国碳交易机制加强国际衔接的切入口。此前,
参与CDM是中国参与碳交易的最初体验,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公
约的共识框架下,向发达国家“卖碳(减排量)”,具有国际化基因。
CCER对完善全国碳市场的构成和未来衔接到国际碳市场起着重要作
用。

存量项目中,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总经济师张昕团队统计,截至2022年
5月,约6000万吨的CCER已被用于试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配额清缴履
约抵消,特别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约3400万吨的CCER被用
于配额清缴履约抵消。这些用于抵消的CCER,不但直接为重点排放单
位降低了配额清缴履约经济负担,也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直接
带来经济激励约20亿元。

一名美国关注碳减排的机构负责人称,2022年初CCER剩余1000余万
吨,远低于上一履约期使用的3400万吨,“所以当时我们向中国生态环
境部反映,CCER余量都不够一个履约期的量,需要想办法。”他说。

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开征集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收
到能源产业、林业、废物处理处置等15个领域的300余项,要求既保证
项目能满足额外性的要求,又能有一定的市场参与度。“额外性”是指一
个具有碳减排效益的项目,如果作为常规的商业项目实施,因面临财务
不确定性大等困难,无法顺利实施,而开发CCER所获得的激励,有助
于项目顺利落地。最终,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新项目方
法学,包括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
四项。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公开介绍,首批四项项目方法学
是从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有保障、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
的领域起步,下一步还将分批择优发布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逐步扩大
市场支持范围。

当前,符合现有方法学的项目大部分由大型国企持有。例如深远海风电
和光热发电投资高昂、回报周期长,一般民营企业难以负担。对握有
CCER项目的大型国企而言,自持比出售更好:一方面,它们自身往往
有抵消碳配额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碳交易体系的机制设计中,CCER
单价低于碳配额价格,以给控排企业提供一种低成本履约的路径。

谁来买CCER?CCER重启时,中国海油是参与首单交易中最大的买家,
购进了25万吨CCER。首单交易的双方分别为中国海油旗下两家企业
——卖方是海油发展(600968.SH),标的物是其旗下工业余热利用热
电联产项目的减排量,买方是中国海油的燃气发电企业。中国海油有七
家在运营的燃气电厂,每年碳排放量约700万吨,部分老机组一年约有
30万吨减排缺口,所交易的25万吨CCER可以用于其未来第三周期的履
约。

中国海油向财新介绍,相较于强制碳市场,CCER市场价格略低,自愿
减排市场对强制减排市场有补充作用,CCER在与强制碳市场做置换交
易时存在一定利润空间。

“虽然2024年初重启,但CCER新项目真正签发出来至少要到下半年,现
在暂时没有新增供应量,旧CCER也将于2025年退出全国碳市场,这也
是推动目前碳价高企的原因之一。”宋雨彤说,当前,假设全国四类
CCER项目顶格开发,一年最多签发量也不到1亿吨。“全国碳市场现在
覆盖的控排量是51亿吨,以CCER 5%的抵消量计算,理论需求是2.5亿
吨,因此CCER的供应量还远远不够。但随着未来更多方法学的发布,
CCER供给量将随之上升。”

谁能成为“卖碳翁”?
项目减排量如何换成真金白银?当前有四项新增的项目方法学——造林
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项目方法学”
是自愿减排项目审定,实施与减排量核算、核查的依据。生态环境部指
出,四项方法学各具特色:造林碳汇方法学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
渠道;红树林营造方法学有利于推动红树林保护;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兼
具消纳风电、光电,同时作为灵活性调节电源可以进行快速调峰;海上
风电项目与国内风电产业向大功率、深远海发展的战略方向相契合,单
个项目规模大、数据质量清晰有保障。

碳咨询机构“碳阻迹”咨询师李秋熹认为,并网海上风电在现有方法学中
减排量最大,也将最先开发出CCER项目;并网光热项目全国只有八个
投运,远低于海上风电项目数量;林业项目数量多,但开发周期长,例
如核算需要测量树林面积、树种,不一而足;而红树林营造项目预计价
格最高。

李秋熹认为,四项方法学都属于投资大、技术难度大、额外性毫无争议
的项目种类。当项目预计收益率高于8%时,具备财务吸引力。“如果没
有减排的这部分收益,这四类项目一定达不到8%收益率,所以它们的
额外性没有争议。”她补充说。

以光热项目为例,目前光热项目度电成本普遍为0.7—1.0元/千瓦时,高
于燃煤标杆电价的2倍甚至更多,降本压力大。中广核新能源电力营销
部副总经理朱燕对财新表示,光热发电技术复杂,目前主要处于发展初
期阶段,成本较高,需要CCER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以获得碳减排收益
并逐步实现规模化。

中广核新能源是光热发电方法学的参与编制单位。以青海省德令哈5万
千瓦光热发电项目为例,该项目2018年10月投运,总投资约17亿元,
享受示范项目1.15元/千瓦时的补贴,年上网电量超1亿千瓦时,年减排
量约8万吨。如果未来出售CCER的价格可以达到40元—60元/吨,每年
可为此项目增加收益约300万—500万元。未来,中广核规划到2030年
“光热+”一体化项目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投资额超过2100亿元。

但光热项目国内累计投运量目前仅58.8万千瓦,全国只有八个投运项
目。相比之下,海上风电的发展更加迅猛,截至2023年底,中国海上风
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占全球比重的一半。

不过,海上风电若欲开发CCER须满足“单30”要求——即离岸30公里以
外或水深大于30米。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计算,满足这一要求的海上
风电项目年减排量约1200万吨。一名海上风电开发企业人士告诉财新,
未来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是大势所趋,电价和收益不确定性增强,
因此项目的环境价值兑现更加重要,公司下一步也将关注CCER的开
发。

另外两种方法学中,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
第一起草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朱建华看来,生态环境部在选
取新方法学时注重减排机理清晰、减排潜力大、社会关注度高、数据质
量高且数据易获取等方面,编写时更简化、具体化,着眼于可操作性。
据方法学要求,造林碳汇适用于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造林,但不包括
经济林造林、非林地上的通道绿化等。开发时,还须满足项目土地权属
清晰、不属于湿地等要求。

朱建华认为,这次方法学修订的一个创新是免除了部分项目的额外性论
证。造林碳汇中,在年均降水量小于等于400毫米的地区、国家重点生
态功能区开展、属于生态公益林的造林项目,免予额外性论证。这些地
区造林自然条件恶劣、成本高、难度大、成活率低,不太可能有较高经
济回报。CCER或将成为弥补其经济性的一个手段。

张小全是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项目首席科学官,从CDM时期起
一直参与林业相关方法学编制,他表示,目前碳汇方法学仍有改进空
间,例如要求项目业主每五年至少监测一次的频率,很难适用于所有树
种,“很多地方种下去五年,树还太小,还达不到起测尺寸。”

朱建华称:“符合要求的造林项目主要分布在西北五省份(陕西、甘
肃、宁夏、青海、新疆),相对有较大的造林空间,主要也以营造防护
林为主。”研究预测表明,当前符合要求的造林碳汇项目预计年减排量
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5年约为2600万吨。但最终能否被开发
成CCER,还要看其是否具有显著的减排量收益。同时,囿于中国土地
现状,“项目土地权属清晰”等要求,未来实施时或将遇到较大挑战。

红树林项目少、减排量小,但生态环境价值高。SEE基金会(北京市企
业家环保基金会)是此次红树林营造方法学主要编制单位之一,其海洋
项目负责人王静认为,红树林入选CCER方法学更应成为公众认识碳汇
的契机。“改造一条水泥生产线,减排远远超过一片红树林甚至陆地造
林,但为什么国内外还要提生态碳汇?还是要让大家通过碳意识到它的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法学公布后,原本“小众”的红树林项目迎来关
注。

王静介绍,据统计,红树林潜在开发面积保守估计为4000公顷,但能够
开发还需要符合权属、科学造林等要求,管理方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她
对红树林碳汇项目前景乐观,因为“市场有高质量碳汇项目需求”。

红树林营造整体被免除额外性论证。王静介绍,红树林营造不以营利为
目的,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处于海陆交接地带,易受极端天气事件和人
为活动干扰影响,使得红树林营造难度大且种植后需要长期管护,成本
高。因此方法学对于符合适用条件的项目免予额外性论证,以鼓励红树
林碳汇项目的开发。

张小全认为,新方法学更加简单、保守,执行层面的要求更严格。比
如,红树林营造方法学考虑了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自
愿碳标准(VCS)等自愿碳标准未考虑的红树林产生的少量甲烷、氧化
亚氮排放。核算时,以系统布点取代随机布点,避免被“钻空子”等。
总体来看,多位观察者认为,两项可再生能源方法学鼓励技术创新,两
项碳汇方法学则考虑到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等国际趋势。
碳在自然界中分为碳源和碳汇,分别对应释放和吸收温室气体。通过避
免、减少碳源排放温室气体,或者以碳汇实现温室气体的清除,都能达
到减排效果。这四项方法学中,两项发电方法学属于前者,造林和红树
林营造属于后者。

有观点认为,碳汇因清除碳而更具价值。植物、海洋和土壤是自然界中
最大的碳汇。“碳汇还面临如何跟国际接轨的问题,主要是保证规则的
一致性、减排的永久性和核算减排量的准确性,我们正在向这个方向努
力。”刘洪铭说。

碳金融入局难
“碳市场的核心是资源优化配置、发现价格。如何发现?价值发现的第
一条,是要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前述北京绿
交所人士指出,不同的市场预期、风险偏好,最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因此,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至关重要。

技术创新需要金融机构等提供长期资金的激励与支持,制度的匹配和市
场主体的拓展是关键。如何把短期资金变成长期资金?前述北京绿交所
人士指出,碳市场应通过资金期限转换,提高流动性。“当前碳市场只
有现货交易,要把期货交易活跃起来,丰富金融产品。”他说。

碳金融正成为金融领域的新发展方向。2024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
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
见》,提出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加强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
查,研究丰富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逐步扩大中国碳
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合理控制碳排放权配额发放总量,优化市场定价机
制。

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财新,当前整体银行业务收益率较差,净息差降到
十年来最低水平。经济转型期,地产、基建等传统领域融资需求下降,
银行信贷重心逐渐向更多新兴领域转移,“大量信贷资源转移至绿色金
融领域,在增加绿色金融供给的同时,压低了贷款业务收益率。目前绿
色金融业务正处于业务发展初期,各银行普遍高度重视,即使一些业务
收益率并不高,金融机构也愿意大力支持相关企业和项目发展。当然,
绿色金融也因此比较‘卷’,各个参与者都有跑马圈地心态。”他指出。

同时,在具体业务操作层面,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还有不少难点。全国
碳市场目前只纳入了电力行业,发电企业可以将碳配额向银行申请质押
贷款。“对银行来说,这类质押物的风险高于一般抵押物。如果发电企
业真的违约了,银行拿着碳配额没有地方变现。因为银行不是交易主
体,而委托他人变现则会更加复杂。”前述金融机构人士指出,相关法
律仍有缺陷,比如《物权法》并没有明确碳配额是可质押物。

“相关业务如果违约,可能增加银行不良贷款风险。”中国银行研究院中
国金融团队研究员赵廷辰也指出,碳配额作为一项资产,目前本身价格
较低、流动性相对不足,法规制度有待完善,比如通过碳配额融资属于
抵押还是质押,现在不同省区的认识不同,影响了碳配额融资业务的开
展。

“目前一些地方银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余额为零,不做绿色金地融
了,因为没找到赚钱的点。”前述金融机构人士指出。

CCER重启是对碳市场流动性的积极补充。“CCER是撬动绿色金融非常重
要的手而段,市场中曾有过CCER收益权的质押贷款或类似的产品。”赵
廷辰认为。

但当前CCER业务开展碳金融还存在障碍,体现在CCER新方法学的也覆
盖面较窄,项目收益较低,对绿色金融的带动作用有限。“只有林业碳
汇、红树林、光热发电和海上风电四类可开发CCER项目,总的体来讲
都是公益性较强,前两项是生态建设型,后两项还有待大规模降本。”
赵廷辰认为,下一步,CCER的覆盖范围要进一步扩充,了比如氢能相
关产业,可以拓展为CCER覆盖业务。
“碳金融业务,商业银行未来应继续关注。”赵廷辰说,如果未来进一步
引入金融机了构直接参与碳市场交易,通过引入碳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增
强流动性,加上相关法规不断完善、碳市场发现价格能力增强,地以碳
配额作为抵质押物来撬动贷款,前途广阔。

“总之,发展碳金融,提高市场流动性、活跃度非常重要。有效的碳价
是支撑气了候投融资的关键。”张希良强调。他认为,配额和CCER衍生
品交易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先在地方试点尝试,但还需要一系列
则相关市场风险、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制度安排,中国可能到2035年
才能建立起完整的碳金融体系。■

范若虹对此文亦有贡献
最新财新周刊|特斯拉迎来“ChatGPT时
刻”?

CAIXIN| 听文章
CAIXIN| 看视频
点我打开视频

文|财新周刊 安丽敏
特斯拉(NASDAQ:TSLA)CEO马斯克在4月5日宣布,将在8月8日发
布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多年来,马斯克不断给出自动驾驶落地时
间表,又一次次落空。不过,特斯拉近期一系列行动让外界意识到,这
一次,他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3月31日,特斯拉向美国部分用户推送智能驾驶系统FSD(Full-Self
Driving)新版本(V12)的更新版(V12.3.3),首次去除了“Beta”测试
版字样,改为FSD(Supervised),意为“有监督”。

4月12日,特斯拉大幅下调FSD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售价,月度订阅价格
打五折,买断价格降低三分之一。在4月23日举行的2024年一季度业绩
会上,马斯克称,如果投资者不相信特斯拉会实现自动驾驶,那他就不
应该投资特斯拉。
4月28日,马斯克“突访”中国,核心目标是推动FSD在华落地。他为此推
迟了访问印度宣布建厂的计划。5月8日,《中国日报》报道称,马斯克
在此次访问中还提出希望在华落地运营Robotaxi。据财新了解,百度将
为特斯拉提供基础设施及合规保障,但特斯拉具体会在中国开展什么业
务尚不明确。

马斯克显然认为FSD和Robotaxi是特斯拉现阶段的重中之重。FSD于
2020年10月开始小规模推送,至今迭代更新11个版本。现阶段,FSD还
需要人类驾驶员监管。特斯拉希望通过不断收集数据训练系统,最终把
FSD推向“质变”拐点,由智能驾驶进入自动驾驶。

2023年5月,马斯克在接受CNBC采访时首次提出,FSD实现自动驾驶会
是特斯拉的“ChatGPT时刻”,他当时预测的时间表是2023年或2024年。
ChatGPT是OpenAI推出的自然语言聊天大模型,它的出现引领人工智能
走向全新发展阶段,人们开始用“ChatGPT时刻”形容技术领域关键转折
点。

技术层面的突破还可能引发商业模式拐点。在4月9日发布的一份研报
中,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称,发布Robotaxi可能是特斯拉核
心业务转型的第一步。他指出,电动汽车利润最低、竞争最激烈,以传
统方式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越来越困难。

Adam Jonas看好特斯拉转型。他判断,无人驾驶出租车大规模推广可
能还需要时间,但特斯拉的商业模式可能会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而发
生根本性变化。“投资者将见证特斯拉向更轻资产、基于软件经常性收
入模式的转变。”Adam Jonas在报告中写道。

马斯克称,Robotaxi的产品信息会留到8月8日再详细介绍。他仅指出,
特斯拉计划拥有并运营一个自己的车队,特斯拉车主可以自愿随时加入
车队或退出。“你可以将这个车队的运营模式想象成优步(Uber)和爱
彼迎(Airbnb)的结合。”马斯克说。

自动驾驶对汽车行业来说是颠覆性技术。特斯拉如能成功实现目标,也
会将全行业推向关键时刻。
多家中国企业也期待这一天,它们都有量产Robotaxi计划。早在2022年
10月,小鹏汽车(NYSE:XPEV)就提出希望打造Robotaxi车型,在
2025年进军无人驾驶。2023年8月,初创技术企业小马智行与丰田汽
车、广汽丰田宣布组建Robotaxi三方合资公司。2024年4月7日,广汽集
团(601238.SH)旗下广汽埃安与滴滴成立合资公司,目标也是量产
Robotaxi。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杨汉兵认为,一旦自动驾驶成
为现实,消费者对汽车的关注点会发生根本变化。“他关心的是我坐在
车里能工作或者打游戏吗?汽车会从驾驶属性完全转向需求属性。”杨
汉兵说。时代智能是一家滑板底盘企业,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
(300750.SZ)持股90%。

这样的行业巨变对大部分传统车企来说,不是好消息。汽车行业向电动
化转型已称得上是破坏性重构。在全球范围,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的企
业只有特斯拉、比亚迪(002594.SZ)和理想汽车(NASDAQ:LI)三
家。智能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将会把行业竞争推向另一个维度。

FSD取得关键进展
马斯克是自动驾驶技术激进主义者。早在2014年,特斯拉就推出了辅助
智能驾驶系统Autopilot,2020年又在此基础上推出FSD。作为“汽车行
业里最懂人工智能”的人,马斯克始终保持敏锐嗅觉,近乎专制地推动
特斯拉尝试各类新技术。

FSD V12新版本广受赞誉。它使用了“端到端”架构,系统驾驶更像有经
验的人类司机,不会过于死板教条。

自动驾驶资深从业人士刘兰个川曾向财新介绍,自动驾驶是非常复杂的
系统工程,过去行业采用的思路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系统切割成几个
模块和子任务分头解决,再汇总输出决策。这种办法现实有效,弊端是
信息在不同模块间传递会有损失,有时系统无法作出全局最优的决策,
甚至错误还会累加。此外,由于设计时引入过多人为经验和规则限制,
系统无法灵活应对一些没有见过的极端场景,实现自动驾驶难度较大。

“端到端”指的是从感知端输入信息,系统直接输出决策,用一个神经网
络大模型取代之前人为制定的规则和模块。这个模型使用大量记录人类
高质量驾驶行为的视频数据训练而来。

毫末智行数据智能科学家贺翔称,“端到端”架构合并了所有模块和子任
务,系统更加简单,可以避免重复处理,提高计算效率。“端到端”系统
依赖数据规模和质量,实际表现可以通过数据和算力不断提升持续改
善,最终走向自动驾驶。毫末智行是一家智能驾驶技术初创企业。

实现“端到端”并不容易。特斯拉集众多优势于一身,才能取得突破。贺
翔举例称,“端到端”架构意味着数据规模和质量要达到极高要求,否则
神经网络大模型很容易出现“垃圾进、垃圾出”的问题。特斯拉全球汽车
保有量达几百万辆,积累了海量多元数据,仅FSD累计行驶里程已超10
亿英里。

“端到端”架构还是算力“吞金兽”,行业内甚至形容当前的技术路线走向
是“暴力美学”,只信奉规模定律(Scaling Laws)。截至2024年一季度
末,特斯拉拥有3.5万颗英伟达H100芯片。马斯克称,这一规模仅次于
Meta、排名全球第二。到2024年底,特斯拉拥有的H100芯片数量会达
到8.5万颗。

在数据和算力加持下,FSD在飞速进化。马斯克极有可能是看到了FSD
到达拐点的潜力,才发布了关于Robotaxi新的时间表。“任何开过特斯
拉FSD V12版本的人都应该清楚,FSD超越人类驾驶的可靠性只是时间
问题,而且不会太久了。”他在上述一季度业绩会上说。

Robotaxi概念并不是特斯拉首创。2004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组织了全世界第一次
无人驾驶挑战赛,当时特斯拉刚成立不久。
在后续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探索中,业界逐渐分化出两条路线。特斯拉
引领的“循序渐进派”主张系统先上车,从辅助智能驾驶起步,逐渐升级
迭代至自动驾驶;谷歌兄弟公司Waymo代表的是“一步到位派”,计划直
接由Robotaxi切入,替代人类驾驶员。在Robotaxi领域,以Waymo为代
表的企业进行了长期实践,特斯拉实际上是后来者。

现阶段,特斯拉技术路线展现出更多可能性,而Waymo路线没有找到
低成本快速扩大应用规模的办法。2024年3月,Waymo在奥斯汀开通服
务,这是在旧金山、凤凰城、洛杉矶之后,Waymo开通Robotaxi运营
的第四个城市。

接近Waymo的人士告诉财新,Waymo的探索和积累令人尊敬,但外界
可以看到Waymo的扩张节奏并不快,一个城市的经验不能简单复制到
另一个城市。在新城市开通业务之前,Waymo需要扫描这座城市的地
图数据,完成大量准备工作。“成本很高。”这名人士称。

通用汽车旗下Cruise是Waymo的追随者之一,2023年10月发生的一起
严重交通事故令其陷入困境,Cruise随后宣布暂停全美Robotaxi业务。
2024年4月,Cruise宣布,开始收集凤凰城地图数据,计划部署车辆、
恢复小范围运营,但Cruise的运营规模能否回到过去的水平还是未知
数。

在中国,选择Waymo路线的初创企业也没有找到商业化落地场景,它
们大多转向了辅助智能驾驶。例如初创企业文远知行与零部件巨头博世
合作,推出首个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搭载在奇瑞汽车新车型上。

特斯拉FSD从辅助智能驾驶起步,不依赖外部条件,从一开始就全地
域、全场景运行。FSD一旦完成自动驾驶跨越,就能够以较小代价复制
推广。马斯克形容:“就像你在外国租一辆车,也可以开得一样好。”

成为“汽车业苹果”?
特斯拉从诞生起就被拿来和苹果公司对比,它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远超
汽车公司的估值,也是因为机构看好特斯拉未来依靠软件获得持续盈利
的前景。2024年2月,苹果公司被曝放弃造车。特斯拉作为“汽车业苹
果”的地位更加牢固。马斯克自己的野心更大,他不止一次说过,特斯
拉的市值有可能是苹果和能源巨头沙特阿美的总和。

马斯克坚信,自动驾驶技术将给特斯拉盈利模式带来结构性变化,他再
一次下决心全力押注自动驾驶。

4月5日,路透社报道称,特斯拉取消了基于下一代平台开发入门级产品
的计划,转向基于该平台的Robotaxi。马斯克称该报道不实,但很快宣
布了Robotaxi发布时间表。

马斯克授权的传记披露,2021年底至2023年2月,马斯克和特斯拉高层
围绕下一代产品平台有过长时间的犹豫和争论。马斯克执着于
Robotaxi,他说,这会让其他汽车变得没有必要。“在自动驾驶这件事
上,我们要孤注一掷。”

此后,马斯克按时参加Robotaxi的每周例会。为了给团队打气,他还
称,Robotaxi会让特斯拉成为价值10万亿美元的公司,百年以后,人们
会记住这个时刻。

特斯拉其他高层人士选择迂回战术,将Robotaxi和下一代入门级车型并
行设计,在2023年2月共同展示给马斯克,并争取到他同意同步生产这
两款车型。两款产品的区别在于:一款有方向盘、刹车及加速踏板,另
一款没有。

马斯克在2024年4月5日公开的计划释放出新信号——他重新把Robotaxi
放在了更高优先级。4月15日,马斯克发出内部信,称要在全球裁员超
过10%。同一天,特斯拉动力总成和能源业务高级副总裁Drew Baglino
宣布离职,他是特斯拉元老级人物,为特斯拉效力长达18年。外界为之
震惊,同时意识到,Drew Baglino是劝阻马斯克不要“孤注一掷”的高管
之一。
马斯克改变主意,可能并不只是为了重拾梦想。特斯拉汽车产品正面临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2023年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汽车的销量超越了特
斯拉,而比亚迪产品优势区间恰恰与特斯拉计划中的入门级车型重合。

特斯拉为了在入门级车型上再降一半成本,需要开发整套新技术,包括
解构式(unboxed)生产线组装工艺、更大吨位的一体式压铸等。每一
项工艺都要付出巨大努力,并且不一定能够得到回报。例如,特斯拉自
研自产4680电池,希望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这款电
池的产能爬坡并不顺利。马斯克自称是“地球上最懂制造的人”,他也不
得不在近期承认,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价格更有竞争力。他还曾在2023
年一次业绩会上吐槽,降成本工作非常艰辛,就像是用勺子挖地道。

与之对照,人工智能发展如火如荼,英伟达(NASDAQ:NVDA)的股
价连创新高。马斯克先后投资、参与创立DeepMind和OpenAI等人工智
能前沿企业,特斯拉FSD也一骑绝尘,相关公司的股价却没有搭上这波
热潮。马斯克可能无法容忍资本市场只是将特斯拉看作一家汽车公司。

摩根士丹利认为,特斯拉已经通过Model 3和Model Y跨越了“iPhone时


刻”,但还没有到达“AppStore时刻”。“AppStore时刻”意味着高利润、高
市盈率倍数和高经常性收入。

马斯克有计划通过FSD对外技术授权和Robotaxi实现目标。但他将特斯
拉推向人工智能的激进尝试并没有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机构见证了
Robotaxi的泡沫和破灭,态度普遍较为悲观。

摩根士丹利称,自动驾驶技术受到法律、监管、道德伦理等一系列无法
预估的因素影响,它的市场普及度变化可能是一条非常极端的曲线,距
离拐点还有较远距离。该机构预计,2026年特斯拉运营的Robotaxi车队
规模为1000辆,到2030年可以达到15.75万辆,2035年增至170万辆。

摩根士丹利的意见具有代表性。特斯拉裁员计划发布后,股价连续暴
跌。
4月23日,特斯拉发布近年来最差的季度业绩。报告期内,特斯拉交付
汽车38.7万辆,罕见同比下滑8.5%,环比跌幅更是达到20.2%。该季
度,特斯拉取得营收213亿美元,同比下滑9%;同期净利润为11亿美
元,同比下滑55%。

同日,特斯拉称,仍将推出入门级车型,改为在现有产线上改进,而不
是新建工厂和产线,新产品还会比原计划更早推出。在这一利好消息支
撑下,特斯拉股价反弹,上涨12%。

外界解读认为,马斯克选择了向资本市场妥协。他可能不得不接受现
状,在成为甚至超越苹果之前,特斯拉的主要收入仍然要依靠生产销售
汽车。

中国再次押注特斯拉
4月28日14时,马斯克的私人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开启不到24个
小时的旋风访华之旅。此次行程事前并未对外公布。

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了他。李强在会见中称,特斯拉在中国的发
展堪称中美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马斯克称,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各大工
厂中表现最好的,这得益于中国团队的勤劳智慧,特斯拉愿同中方进一
步深化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会见结束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很荣幸和李强总理会面,从上
海初见至今,我们已相识多年。”

2018年,特斯拉宣布在中国上海独资建厂,这是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汽
车企业。当时特斯拉还挣扎在Model 3的“产能地狱”中,看空特斯拉的
声量更大。马斯克甚至在当年愚人节发布恶搞消息称“特斯拉破产了”。

中国选择以优厚条件引入特斯拉这条“鲇鱼”。此后几年中,特斯拉和中
国电动汽车市场可谓“互相成就”。上海工厂于2019年10月建成投产,
2020年1月正式对外交付国产Model 3车型。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
能超过95万辆,是特斯拉全球产能最高的工厂。中国是特斯拉在全球的
第二大市场,同时又是特斯拉出口基地。特斯拉与中国车企贴身竞争,
激发了市场活力。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

当地时间2019年3月15日,美国加州霍桑,特斯拉Model Y车型发布
会。特斯拉已通过Model 3和Model Y跨越了“iPhone时刻”,但还没有到
达“AppStore时刻”。图:Patrick T. Fallon/视觉中国

现在相似的一幕重新上演。特斯拉处于阶段性低谷,甚至可以说是“至
暗时刻”。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歌猛进之后,也进入了激烈“内卷”期。
中国政府此时释放出特斯拉FSD和Robotaxi落地利好,意味着中国再次
押注特斯拉,希望它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进入新的阶段。

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四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
(下称“通报”),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全部满足合规要求。
通报显示,2023年11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
术处理协调中心组织上述检测,范围覆盖2022年至2023年度上市的智
能网联汽车,企业自愿送检。检测的主要内容是车辆数据安全合规情
况。

第一批检测结果显示,比亚迪、理想汽车、路特斯(NASDAQ:
LOT)、合众新能源、特斯拉和蔚来(NYSE:NIO)等6家企业的76款
车型符合要求。特斯拉是惟一一家外资企业。特斯拉中国方面称,这意
味着特斯拉在中国的禁停禁行限制将陆续解除。

在FSD或Robotaxi落地方面,特斯拉选择百度作为合作伙伴。据财新了
解,双方合作可能主要涉及数据采集处理等内容,寻找合规方案。马斯
克也在社交媒体上称,选择8月8日发布Robotaxi,部分原因是“8”在中
国是个吉利的数字。

知情人士评价,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特斯拉FSD或Robotaxi进入中
国,影响堪比当年特斯拉在华本地生产。

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方面,中美两国拥有全球最多的人才和技术储
备。不愿具名的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高层判断,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就
在中美两国展开。

多名从业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业务模式接近手机操作系统,未来市
场上不会有太多家。当前全球主要手机操作系统分别是苹果iOS、谷歌
安卓和华为鸿蒙。特斯地拉FSD遥遥领先,“中国版FSD”花落谁家?答
案只能交给市场。

中国企业纷纷备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公开称,欢迎特斯拉FSD进
入中而国,特斯拉拥有非常好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品牌,只有更多好的产
品、技术进入,才能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让市场良性也发展。比
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公开称,无人驾驶技术就是忽悠。但据财新了解,
2024年比亚迪旗下腾势品牌将率先搭载高阶智的能驾驶系统。
2024年5月6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计划在8月底前签署关于投资华
为智能部件公司的交易文件。这家部件公司主了要资产和团队均来自华
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该公司还将面向外部开放股权融资。

这一轮竞争强度可能异常了惨烈。4月28日,马斯克称,2024年特斯拉
计划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算力投资100亿美元,其他公司的投资强度
如果达不到这一水平,地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不高,就无法竞争。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称,从汽车保有量、数据、智能驾驶硬
件标配和研发了能力等维度衡量,特斯拉确实具备优势,但并不能因此
直接认定中国企业会遭到灭顶之灾。他指出,几年前,特斯拉在华国则
产时,它相比中国车企的优势更加明显,竞争结果证明,中国企业仍有
机会获胜。他强调,开放竞争会让中国企业更快进步。■
最新财新周刊|国产香水升级之路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冯奕铭
在北京商业地标三里屯太古里,国产香氛品牌观夏(to summer)4月
13日推出的两款夏季限定香水首批已经售罄;隔壁另一家国产香氛品牌
野兽派(The Beast)正在推广季节限定香水“花神夏梦”;而同一商圈密
布的十余家国际大牌香水中,仅有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英国高端香水品
牌祖?玛珑(Jo Malone)推出了季节限量商品。

观夏和野兽派是近年国产香氛崛起的代表,它们正用国际品牌一些惯用
的营销方式入场竞争。香氛主要包括香水、香薰等产品,属于典型的情
绪价值高于物用价值的精神属性品类,虽是小众赛道,却是上一轮消费
升级浪潮中的弄潮儿。而在近年消费升级转降级的周期趋势中,这一赛
道相对坚挺,在疫中替代“口红经济”、疫后则成“悦己经济”的代表,被
冠以“香水效应”。

香氛投资一度爆火,“中式美学”“国潮”等概念迭出,大量国产品牌借助
互联网内容平台流量而鹊起。“2021年参加国际香精公司举办的活动,
一屋子好多人,觉得这么小的行业竞争如此激烈。”国产香水品牌馥生
六记创始人赵圆圆对财新回忆称,但市场在两年内快速退潮:“2023年
再去时人少了一大半,资本不再关注这个赛道,很多现金流没有回正的
品牌就放弃了,留下的要么拿到了钱,要么有自我造血能力。”

而香氛市场的特别之处在于——风险投资退场后,仍有产业资本接力。
2022年以来,定位中高端的三家国产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
观夏、melt season都拿到了新投资,向它们抛出“橄榄枝”的是全球两大
日化集团欧莱雅(L'ORéAL Paris)和雅诗兰黛(Estee Lauder)。最新
的一笔投资就是2024年2月,欧莱雅投资观夏约10%股份。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国际巨头投资国产香水首先是补充自身产品线,以
投资占位落实本地化战略。“欧莱雅和雅诗兰黛之间有强竞争性,拿了
一方的钱就不能再接触另一方。”

如今中国香氛相关企业累计注册量已达3100多家,据市场研究机构欧睿
国际统计,中国香水市场销售额在2023年达到152.5亿元,预计2028年
达260亿元。波士顿集团2022年的报告显示,中国香水市场渗透率约
5%,而欧洲和美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42%和50%。
一名了解三里屯招商的人士称,疫情后,单车馆、体验式咖啡、香氛等
生活方式类和体验类品牌热度较高,在招商或调改店铺时会考虑给到流
量较好的点位。两家国产香氛店铺正是凭借优势的店铺位置和特别的陈
设,从三里屯十余家全球香氛品牌中脱颖而出。

不过,即使放眼全球,香水既不能赚快钱、也不是“大生意”,品牌“天花
板”并不高,独立发展不易。三里屯内的十余家香水品牌大多都已“投靠”
日化巨头或为高奢集团所有。创立于1760年的Creed原为全球最大的独
立高端香水品牌,2023年销售额不过是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34亿
元),2023年10月也以38亿欧元价格被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收入囊
中。
在整体经济增长降速的宏观环境下,香水市场也不可能走出太大的独立
行情。观夏联合创始人沈黎直言:“过去新消费野蛮生长,是得益于互
联网平台流量激增,短时间就能催生规模几十亿元的品牌,但这样的时
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品牌成长会变慢,消费者也更加精众化。”

香水效应”

2009年,一家名为“气味图书馆”的潮牌店在三里屯南区开业,代理海外
香水品牌;2014年转型创立自有品牌,先后获得清科创投、天图资本的
千万元级投资;2017年,气味图书馆一款名为“凉白开”的香水成了首个
爆款,最高单月销售40万瓶,全年卖出100万瓶,成为当年天猫同品类
销售冠军。

凉白开以“中式怀旧”定位出挑,启发后来诸多国产香氛开始寻找有别于
海外大牌香氛的调性。2018年后,观夏、野兽派、黑爪(BLACK
PAW)等数个国产香氛品牌崭露头角,中国成熟的线上渠道和互联网内
容平台流量大大降低了新品牌的试错成本,成为诸多国产香氛的起家渠
道。

目前,国产香氛品牌大体分两类团队背景:一种有供应链背景,如黑爪
创始人黄菁曾从事香水外贸生意;另一种则多是广告传媒出身,善于品
牌营销,野兽派创始人相海齐曾就职于东方卫视。观夏两位创始人刘惠
璞、沈黎,之前分别是聚美优品高管、《时尚芭莎》编辑。此外,手握
渠道资源的线下日用店铺比如名创优品,则将香氛品类作为品牌升级而
大力布局。

观夏从微信公众号起家,做微信长图文内容,除了定期的产品上新信
息,还会更新品牌故事、用户故事等内容,甚至一开始都只在微信售
卖。沈黎对财新称:“在时尚媒体工作时,我们是最早报道生活方式内
容的那批人。长图文天然适合公众号,所以将其作为品牌表达的主阵
地,2019年最早一批产品的收货地址大多集中在北京CBD(中央商务
区)、三里屯和顺义别墅区。”2020年,观夏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开出
线下首家店铺,2022年入驻天猫。

而野兽派起家于微博,一开始做鲜花定制生意,布置明星婚礼现场是其
重要营销场景,此后成为电商和内容平台运营的集大成者。野兽派2013
年成立线下门店,2015年入驻天猫;2018年入驻抖音,同期推出香氛
品类;2019年开始运营小红书;2020年下半年起,整个营销重点从花
艺偏向香水、扩香晶石等香氛类产品,并在抖音直播带货;据品牌管理
公司颖通和咨询公司凯度发布的《2023年中国香水行业研究白皮书》,
2023年,野兽派已成为淘宝天猫平台市占率第一的香氛品牌,拥有
3.7%的市场份额,其余品牌则不足2%。

与观夏和野兽派还布局线下不同,诸多国产香氛只是纯线上生意。本是
香水外贸商的黄菁,2018年将工厂制作的大牌仿香放到天猫上售卖,
5000瓶货被一抢而空。“一开始只是单纯卖着玩,但是销售结果让我有
一种感觉,中国消费者对香水的需求逐渐起来了。”

“当时私募股权市场在四处寻找消费升级品类。‘消费升级’是从强调功能
属性到精神属性的过程,国产彩妆、国产护肤崛起后,就轮到了国产香
水。”一名看过香氛赛道的投资人称。

疫情期间的“宅家经济”促进了香氛市场新一轮增长。颖通分析称,疫情
暴发后,佩戴口罩一度成为强制性社交需求,化妆失去意义,而不会被
口罩挡住的香水成为提升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品类,“香水效应”取代“口红
效应”。欧睿数据则显示,2021年中国香水销售额同比增长29.7%,该
增速比上年高出19个百分点。

电商平台开始重视这一新兴品类。2021年,天猫将香水和男士、宠物和
潮玩一起升级为“一级类目”,使得这些品类能获得更多平台流量的支
持。天猫回复财新称,集团会加大站内资源和运营投入,以提升天猫在
香水赛道中的地位。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仅香薰摆件在天猫就同比增
长高达17倍。
家居品牌安妥(OARTO)正是在2021年初成立,创始人Chris对财新
称,品牌最开始主做床品、家居服、香薰三个类目。2021年,床品和家
居服与香氛的销售比例大概为7 : 3,当时品牌营销资源分配是床品和香
薰五五开;但到2022年,香氛产品成为销售主力,就把营销集中在香氛
领域。

市场一时涌入大量品牌,各自寻找突破口。Chris观察到,2022年前
后,内容平台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新的香氛品牌出现,且各品牌宣传文
案、叙述方式、图片视觉大同小异,整体风格偏中国风,茶、书法、中
性香是常见元素。

沈黎直言,叙事能力是香氛品牌的重要壁垒之一,观夏拥有纯文化创意
团队,甚至做独立杂志;线下12家店铺也十分注重选址,比如上海旗舰
店开在徐汇区一座洋房里,开业时公众号专为这家店写了一部短篇小
说。“我们2023年至少做了二三十场文化活动,这些都是构建品牌的一
部分。”

30毫升香水售价980元的闻献,是国内定价较高的香水,品牌设计美学
是“禅酷”——中国文化与西方设计结合。闻献创始人孟昭然是公关出
身,服务过韩国潮牌Gentle Monster,还创办过花艺工作室。从产品定
价到店铺选址,闻献都采取“高举高打”策略,店铺均在高奢品牌云集的
商圈,比如上海的淮海中路、北京的SKP-S;店铺以“空间”“书室”等命
名,各店铺主题、设计和主色调都不同。

而名创优品(NYSE:MNSO,09896.HK)是国内主要面向年轻女性用
户的平价日用品集合店,集团CMO刘晓彬指出,名创优品近年在做品
牌升级,相比毛巾、棉签等日常用品,香氛产品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
情绪价值,品牌感更强。“我们想通过该品类,拉升名创优品在消费者
心中的质感。2023年香氛类产品的销售额追上集团大盘,实现了约40%
的增长。”

名创优品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刘晓彬称,香水需要讲品牌故事,背后是
强营销驱动,而名创优品分给单一细分品类的营销资源有限,难以与大
品牌竞争。“相比之下,香薰更具实用属性,比香水更有机会。”他认
为。

新品牌的利润基本都会被高昂的营销费用吃掉。“销售规模达到5亿元之
前,净利润基本在5%—10%,这还是理想状态。”上述投资人指出,香
氛行业赚钱并不容易。黄菁也说:“第一年做仿香是最赚钱的,后来做
原创品牌就不那么赚钱了。”

气味图书馆在2019年和“大白兔奶糖”联名,推出“国民奶糖”味道的香
氛产品,但此后暂未找的下一个“中式怀旧”爆品。受访的多个香水品牌
表示,2023年,国产香氛基本处于微利或打平状态。“目前尚处早期阶
段,销售规模过亿元的不多。”一名一级市场投资人称。

定制“中国香气”
各类香氛品牌之所以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缘于中国在这一细分行业已形
成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但主导权仍掌握在西方几大香精公司手中,它们
掌控着香水的核心——香精原料。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四大香精
企业奇华顿、芬美意、德之馨、IFF的全球市场份额总计达到63%。

“中国香水品牌一开始大多做大牌仿香,后来原创需求逐步增多。”全球
头部香精公司奇华顿中国香水业务部门负责人Kane对财新称。奇华顿在
华品牌销售团队成立于2016年,专为品牌公司提供香精原料定制服务。

品牌拥有一定销量才能从香精公司获得原材料。国产香水品牌五朵里
(UTTORI)联合创始人李乐称,香精公司一开始对起订量的要求比较
严格,达不到25公斤就不接订单。算上损耗,25公斤香精原料可以制作
约5300瓶30毫升规格或3200瓶50毫升规格的香水。但近几年,不少香
精公司放低了门槛,起订量降至10—15公斤。

香精公司罗伯特给初创香氛品牌的首单起订量有支持,估算首批香水只
要能销售超过千瓶就能拿到原材料。“我们看重国产品牌的增长潜力。”
罗伯特调香师黄赣军说。
获得原材料之后,发掘和创立有识别度的中国味道才能谈得上原创和品
牌,这也基本依赖香精公司。品牌定制需要提供“brief(提案)”——通
常是描述想要的产品味道并划定成本范围,香精公司根据提案调配香精
原料,品牌通过后再投入生产、找工厂灌装、设计包装,最后产品上
市。香精公司为一个品牌定制的香精原料不会再供给其他品牌,避免窜
货。

除了少数独立调香师,大部分调香师就职于香精公司,且西方人居多,
做出品牌想要的“中式香味”并不容易。黄赣军曾去法国国际高等香水学
院(ISIPCA)留学,同届仅有他一个中国学生。

“做品牌的大多是文科生,brief写得都很文艺,比如要‘风花雪月的味
道’‘行走在西湖边上的味道’等等。”赵圆圆指出,这类描述对西方调香师
而言有理解门槛,需要了解相关中国文化背景。

Chris透露,安妥曾推出“云岚”系列,以“风、林、山”命名的香薰蜡烛,
而调香师是一个英国人。“他一开始无法理解中国山水画中缥缈的山是
何状态。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山上就是松树。于是我给他提供了一些
影像资料,并告诉他中国的山是‘湿’的。”后来这位调香师在调香过程中
加入了苔藓的味道。

香精公司十分重视大单量的品牌。“我们体量比较大,很多香精公司主
动给我们做企划,并配置顶尖的团队和调香师,主动和我们共享消费者
数据,甚至把产品后续营销、包装、物料都想好了,可以说是‘贴身服
务’。”刘晓彬称,香精公司对名创优品做香氛产品的反馈十分积极,截
至2023年末,名创优品在国内有3926家门店,全球总门店数超6400
家。品牌官网数据显示,名创优品香薰产品累计销量突破7000万瓶,位
居全国第一。

国产香氛想要确定品牌力,能从香精公司订货、定制只是开始,最终都
需要从原料端突破。“香精是西方的优势行业,从原材料到调香师几乎
都被西方大集团垄断,行业集中度高且较为封闭,一般品牌难以深入供
应链源头。”黄赣军对财新称。
西方有代表性的香水往往原材料具备一定的独一性。比如香奈儿
(Chanel)5号香水中用到的一款玫瑰精油来自特定的法国玫瑰庄园,
该庄园自19世纪80年代就与香奈儿建立合作关系,其玫瑰精油只供香奈
儿。

“几乎没有国内品牌可以撬动香精公司,让其为品牌单独开发一款香原
料。”黄菁回忆,黑爪本想做一款人参味道的香水,向各香精公司提出
想法后均未收到回应,只好用合成原料代替。后来IFF开发出了相关原
料:“但这并不是为黑爪而开发,可能是之前某个大牌提出相关需求,
香精公司才进行研发。国产品牌有时候只能这样‘捡漏’。”

“全球那么多茶香水,大多数都是马黛茶、锡兰红茶,很少有用中国茶
原料。”沈黎说,观夏的产品讲东方故事就必须用东方原材料,于是
2019年开始筹备深入供应链,和法国罗伯特合作,联手开发普洱茶原
料,专供观夏。“观夏现在的品牌体量,可以撬动香精公司合作开发原
材料。”

不是快生意
香氛品牌在下游营销、上游供应链上寻求突破,看起来都需要资本支
持,但诸多品牌并不急于拿钱、快速扩张。对于已经融资的品牌,也正
在教育自己的投资人“香氛市场不是一门快生意”。

“2020年到2021上半年,有很多投资人在看这个赛道,但2021下半年
后,投资人几乎都‘消失’了。”李乐告诉财新,资本涌入香氛赛道并没有
充分考虑如何退出,“有资本认为品牌可以从香水延展至洗护等品类,
但洗护是竞争更激烈的市场,做香水起家的品牌难以建立优势壁垒。”

“2021年前后和一些资方接触过。”黄菁认为,初创品牌应该独立走过
“从0到1”阶段,黑爪现在没有到拿融资的时候。赵圆圆则称,做到盈亏
平衡后并不急于融资。“品牌和资方的关系有点别扭,需要钱的拿不
到,不需要钱的,投资人想投。”
目前,五朵里、黑爪、馥生六记三个品牌都没有从私募股权市场融资;
观夏、闻献、melt season三家对融资的态度更加开放。2019年,观夏
获IDG、真格基金投资,2020年又获红杉中国投资;2021年,melt
season获壹叁资本投资;闻献获众麟资本投资。

风险投资很快发现,香氛生意确实很难快速成长为可以IPO(首次公开
募股)的公司。2022年之后,消费股上市受阻、消费力复苏不及预期,
香氛所在的消费投资板块投融资遇冷。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香水
销售额下跌6.2%,2023年虽恢复双位数增长,但增速大不如疫情前。
同时欧睿国际下调了对于中国香水市场的预期,预计2026年达212.6亿
元,而此前预测数字为371.1亿元。

“一方面,受宏观经济条件和消费者信心抑制,高价、奢华的香水消费
更有可能走弱;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养成每天使用香水
的习惯,香水整体消费量较低。”欧睿国际指出。

产业资本接力入场。2022年9月,欧莱雅旗下上海美次方投资了闻献
8.33%的股份;最近又投资观夏,占股约10%。 一名曾和美次方有过接
触的人士称,欧莱雅研究发现,新一代消费者对国货接受度较高,且喜
欢标新立异,偏好彰显个性的品牌。“所以投资团队在找项目时,明确
要求(被投方)品牌感极强,且创始人最好有国际背景,选下来能投的
品牌其实不多。”

另一大美妆集团雅诗兰黛也加紧本土品牌布局。2023年末,雅诗兰黛早
期战略投资和孵化部门New Incubation Ventures(NIV)首次投资国产
香氛品牌melt season。雅诗兰黛集团执行总裁Stéphane de La Faverie
称,过去几十年,大部分香水品牌是从西方到东方的迁移模式,“我们
现在也一定程度上延续这种模式,在进行品牌扩充时跟一些本土企业合
作。melt season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对中国文化更加了解,
可以帮助我们跟消费者建立更深的联结,探索中国文化。”

2024年初,美妆集团USHOPAL GROUP又投资了闻献。USHOPAL联合
创始人刘韦呈对财新表示,产业资本更多考虑业务协同性及产业趋势,
提前布局卡位,并不只是考虑财务收益和退出;而产业资本在渠道、供
应链及后续融资方面,都会对被投品牌有所加持。“USHOPAL地在线上
渠道以及运营方面有优势,可以帮助闻献扩大销售规模,加速品牌成
长。”

奢侈品市场也在加快布局香氛赛道。2023年,古而驰(Gucci)母公司
开云集团(Kering,OTCMKTS:PPRUY)成立美容部门Kering
Beauté,6月即宣布收购Creed。“高端香水市场表现出双位数增长、高
盈利能力,并在周期中保持长久的也韧性。”开云对于该收购解释称。
此外,开云还计划为旗下的葆蝶家(Bottega Veneta)、巴黎世家
(Balenciaga)、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推出香水。

2023年9月,卡地亚(Cartier)母公司历峰集团(Richemont,
OTCMKTS:CFRUY)的也宣布成立香水部门,任命香精公司芬美意前
高管Boet Brinkgreve为部门CEO,直接向历峰集团董事长Johann
Rupert汇报,其使命是“领导集团旗下已经涉了足香水领域的品牌,在
激烈的竞争中扩大规模”。

产业资本频频出手,后续或可看到新兴国产品牌被巨头并购收编。此
前,独了立香水品牌BYREDO、馥马尔、Le Labo、Aesop都在被大集团
并购后开启扩张之路。不过,多名业内人士认为,鉴于大多国产香氛品
牌都还弱小,国际地巨头并购为时尚早。接近闻献的人士也称,从闻献
的情况看,其销售规模不大且未盈利,欧莱雅现阶段出手并购的可能性
了不高。

沈黎则告诉财新,观夏目前没有被并购的意愿。“香水是个慢生意,一
个品牌需要至少十年沉淀才可能拥有较高的品则牌价值。现在投资人思
路也有所转变,从原来的体量逻辑转变为品牌增值逻辑。”■

屈运栩、牛牧江曲、孙嫣然对此文亦有贡献
最新财新周刊|拯救珊瑚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王克柔
湛蓝色的海水中,一簇簇珊瑚随风浪摇曳,色彩斑斓的鱼群穿行其
间,这是潜水爱好者们心驰神往的海底世界。然而,当五颜六色的珊
瑚礁变成一片阴森的白色,围绕它的整个生态系统也将随之崩塌,一
片生机盎然的海域将变得死气沉沉。

2024年4月1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与全球政府间
保护伙伴组织国际珊瑚礁倡议(ICRI)联合宣布,第四次全球性珊瑚白
化事件正在发生。按照NOAA和ICRI的判断标准,过去一年中,存在珊
瑚礁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区都出现了珊瑚白化的情况,且
每个区域至少有12%的珊瑚受影响,才可以称之为全球性事件。据预
测,本次事件可能会发展为迄今影响最广泛的一次珊瑚白化事件。

之前的3月8日,澳大利亚政府已宣布,位于澳大利亚东岸的世界最大
最长的珊瑚礁群、延伸近2000千米的大堡礁,正经历着1998年以来第
七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

此次大规模珊瑚白化与海洋升温有关。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从2023年4月
开始创下历史新高,7月、8月和9月的纪录被大幅刷新。北大西洋东
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太平洋以及南大洋的大片海域都记录到
了异常的温热,并出现大范围的海洋热浪。

珊瑚白化是地球警报器发出的警告,背后是愈演愈烈的全球变暖危
机。有科学模型预测,当全球升温幅度达到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
时,世界上70%—90%的珊瑚礁可能都会消失。迄今为止,全球升温已
约1.2℃。“现实的解释是,我们已经跨越了珊瑚礁的临界点。”印度洋
东非沿岸海洋研究与开发负责人、生态学家大卫?奥布拉说。

然而,对海洋生态系统来说,脆弱的珊瑚礁十分重要。因保持有较高
的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它被视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蓝色沙漠
中的绿洲”,对于生物活动高度集中的海岸生态甚为关键。它们是海洋
生物的石灰岩摇篮,在其生命周期的某个时刻养育了约四分之一的海
洋物种;还保护海岸免受风暴的影响,如果有健康稳定的珊瑚礁系统
在海岸外围,就能减缓70%以上的海浪冲击。有研究估计,全世界珊
瑚礁的经济价值达到每年2.7万亿美元。

珊瑚礁等热带浅海生态系统的未来取决于衰退与保护竞速的结果。在
中国海南岛,有数个珊瑚研究团队正在尝试修复和拯救珊瑚,他们目
标一致而路径不同,目前看来都道阻且长。

珊瑚白化危机
人类最早对珊瑚产生兴趣是因为一种名为红珊瑚、也叫浓赤珊瑚的品
种,它被当作一种稀奇的珍宝在欧亚大陆间流通。数千年来,围绕“珊
瑚究竟是什么”的争议持续了很久。古罗马时期有博物学家倾向于认为
珊瑚是一种植物。早期人们误认为珊瑚一旦出水就会变硬石化,这一
说法直到18世纪初都相当流行,那时认知的分歧主要在于珊瑚到底是
矿物,还是植物。因此有人为珊瑚取名“石生树”或“石头花”。

1744年,法国人安德烈?佩索内尔完成了自己的手稿《论珊瑚》,其中
详细记载了他观察到珊瑚蠕虫的存在,又通过化学分析验证珊瑚中的
物质成分更接近于动物。亦有文献记载,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使
用显微镜确定珊瑚具有动物特有的薄细胞膜,科学界才真正认可珊瑚
是动物,而非植物。

如今我们知道珊瑚是属于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的无脊椎动物,平时
常见的枝状或片状珊瑚群由无数个微小的、基因相同的珊瑚虫构成。
珊瑚虫“虫体如一水螅,顶端具口,周围有触手”,同一群体内所有珊瑚
虫的消化腔为共肉相连通。因为没有心脏,珊瑚虫只能固着在某处无
法移动,依靠触手捕捉附近的浮游动物为食。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是一定数量的珊瑚虫附着在同一基石
上,与一些海洋生物形成共生关系。珊瑚虫生长时通过钙化作用产生
碳酸钙外骨骼,幼虫形成珊瑚幼体,向四周延伸,与其他珊瑚个体相
融,最终形成一整片珊瑚群落。而与之共生的虫黄藻、红藻、绿藻、
硅藻、甲藻等藻类,是这个生态系统的基础生产者,依赖外部光合作
用为系统内部提供能量。再往食物链上层,还有孔虫、放射虫、水
螅、水母、鳞虾类浮游动物怀着不同目的进入这个系统,停留时间或
长或短。它们又吸引以浮游动物为食的底栖动物如寄居蟹、海星、海
胆等。细菌亦在其中充当分解者的角色,作为系统内碳氮循环的重要
媒介,也为微型浮游动物提供食物。珊瑚虫死后骨骼会留下,新的珊
瑚虫以此为栖息地继续生长。经年累月,由碳酸钙积累和生物骨壳及
其碎屑沉积而成的大片珊瑚礁就在海底形成了。
珊瑚礁系统复杂而脆弱。1928—1929年,英国海洋动物学家查尔斯?永
格领导的团队在大堡礁探险时,首次观察到因退潮而暴露于空气中的
白化珊瑚。至上世纪60年代,又有研究者报告,牙买加海域的浅水珊
瑚礁失去大量的虫黄藻后变白死亡。1983年,美国迈阿密大学海洋生
物学和生态学教授彼得?格林发现巴拿马太平洋水域广泛发生的造礁珊
瑚白化和死亡现象,珊瑚白化由此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

人眼所见五彩斑斓的海底珊瑚,颜色其实来源于虫黄藻。珊瑚白化的
原因有二:一种是虫黄藻“出走”,珊瑚体内发生虫黄藻原位分解、排
出,含虫黄藻的内胚层细胞排出等反应;另一种是虫黄藻细胞内的光
合作用被破坏,积累产物活性氧,破坏细胞膜并与胞内色素反应,间
接导致珊瑚褪色。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2年第六次评估报告曾
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珊瑚白化事件的频
率和严重程度急剧增加。”近30年来,全球范围内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
珊瑚白化事件,分别发生于1997—1998年、2009—2010年和2014—
2017年间。其中1997—1998年间,科学家测得全球约48%的珊瑚礁受
到影响,约16%的珊瑚礁白化死亡,马尔代夫、查戈斯群岛和塞舌尔
等地出现整片区域珊瑚礁死亡的现象。种种不寻常的现象让科学家们
意识到全球变暖对珊瑚礁的巨大威胁,1997年也被定为“珊瑚礁年”。

目前所处的第四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可能比以往都严重。NOAA下属
珊瑚礁观察机构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2月以来,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
表层海水变暖已使得至少54个国家和地区的珊瑚礁出现大规模白化。
“全球海洋中超过54%的珊瑚礁区域正在经历白化程度的热应激。”
NOAA珊瑚礁观察协调员德里克?曼泽洛表示。

面对珊瑚礁的生存困局,一方面科学家们呼吁大力推进温室气体减排
工作;同时,有人选择最直接的补救方式——在海里“种珊瑚”。

在海里“种珊瑚”
在陆地上,树可以通过扦插的方式扩繁:人工剪取它的茎、叶、根、
芽等部位,插进适宜的土壤、沙质或水环境,借助有效的管理,这些
残枝可以生根发芽,再长成一棵树,且和原来那棵有着几乎相同的基
因。

与之类似,海里的珊瑚也可以通过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扩繁。研究者
发现,珊瑚有着多样的无性繁殖方式,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断
裂生殖以及水螅体释放等,且可以发生在它生活史的任何阶段,最终
都能发育成独立的功能个体。在珊瑚的人工繁育过程中,较常见的方
法是利用珊瑚的断枝培养出新的个体。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一批研究珊瑚的机构。邹仁林
是南海所资深研究员,也是国内珊瑚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
世纪就负责撰写《中国动物志》中有关造礁石珊瑚的内容。他的学生
黄晖1996年进入南海所工作,继承了邹仁林的衣钵,如今带领着一个
成熟的珊瑚研究团队。过去10余年,黄晖团队在三亚海域种下的珊瑚
已有近10万平方米。

课题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副研究员张浴阳向财新介绍,在海里
种珊瑚有点像在沙漠“覆绿”,最终目的是完成生态修复,在哪里种,种
什么品种,怎么种,种完后如何维护,都是学问。

在珊瑚虫纲下,目前正式确认的珊瑚种类超400种。其中一大类被称为
造礁石珊瑚,属六珊瑚亚纲石珊瑚目,这类珊瑚是珊瑚礁框架的建造
者,对珊瑚礁的形成以及生境的构建起关键作用。

造礁珊瑚最适合在年平均水温25—28℃,盐度约34的海域生长,与其
共生的虫黄藻需要光照,一般需在水深50米之上。这使得珊瑚礁主要
分布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其中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印度-太平洋两
大区系分别占全球珊瑚礁总面积的8%和78%。

造礁珊瑚中,有一种类型的珊瑚骨骼像树枝一样生长,可以不断分叉
向四周延伸,看起来像雄鹿的角,被称为鹿角珊瑚。分类学上,鹿角
珊瑚属于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属,它是全球许多珊瑚礁群的
优势种,也是造礁珊瑚的主要种类之一。

鹿角珊瑚虽然生长速度快,但抗逆性较差,遭遇环境胁迫时,常比其
他种类的珊瑚更快死去。当海水升温时,鹿角珊瑚往往是最早退化的
那一拨,因此它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
物种。但其人工培养的成活率高,更便于处理成小块进行组织培养,
也更能为其他类型的生物提供栖息地。综合考量之下,鹿角珊瑚是目
前珊瑚修复工作中的常用品种之一。

自然环境中,一片成熟的珊瑚礁不止一类珊瑚,既有枝条状的鹿角珊
瑚,也有块状珊瑚,还有片状珊瑚。而人工种植的环境里,目前多集
中于鹿角珊瑚属。与之相比,块状珊瑚需要更多能量去形成骨骼,骨
架更结实,抗逆性更强,能在恶劣环境里存活更长时间。

生态修复的目标,是让遭到毁坏的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正常,不受到
外界胁迫,即珊瑚状态健康,且以珊瑚礁为栖居地的其他类型生物也
得以生存。

珊瑚修复过程中,在什么地方种珊瑚,首先需要认真评估,其必要性
和可行性缺一不可。在选择生态修复的点位前,应详尽调查当地的珊
瑚礁生态系统。

不过,现实中,事前调查几乎难以做到。“实际上,多数珊瑚礁的历史
数据都是缺失的,大部分调查都发生在珊瑚退化之后,国内基本上找
不到一个未受干扰的珊瑚礁,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只能找类似环境
的珊瑚礁去比对修复。”张浴阳说。

此外,能否修复也是必要的考量因素,即珊瑚在这里生存的安全性:
会不会遭遇高强度海浪的袭击,会不会在夏季出现极端高温,会不会
存在高强度人为干扰等。以上种种条件得以满足的情况下,珊瑚的种
植工作才会真正开始。
人工种植珊瑚的第一步,是在海里建立珊瑚苗圃,为生态修复提供种
苗。这些苗圃多选在海水条件优质的地方,以保证成活率。张浴阳介
绍,在真正的野外环境中培养出的珊瑚更能适应移植环境,所以相较
于在室内空间培养珊瑚,在近岸海域建立苗圃培育的珊瑚数量更多。
他表示,珊瑚礁生态系统依赖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苗圃不能建得
过深,需在海里合适的深度放置由铁质或不锈钢材料制作的苗床,人
工将底座嵌进沙质底部。为预防强劲的台风,底座要嵌得够深。根基
固定后,研究者再将珊瑚断枝固定在苗床上,每根断枝间距不小于20
厘米,才能为珊瑚留足成长空间。等到苗圃里的珊瑚种苗生长状况稳
定了,就可以从苗圃里取种,移植到生态修复点位。

第二步,是在海底固定珊瑚。想要降低珊瑚在海中的脱落率并不容
易,这也是10余年来不同科研团队苦心研究试图攻关的领域。科学家
们充分开发自己作为工程师的潜力,据张浴阳介绍,最初团队尝试用
一种直钉去固定珊瑚,电钻下水打孔,钉子扎进孔里,留一半长度在
外,将8—10厘米长的珊瑚断枝用绑带固定在钉子上,就此扎根生长。
但很快他们发现这样还不够稳,挡不住风浪侵袭,且珊瑚断枝与钉子
之间摩擦得厉害,骨骼受损,很快就从直钉上脱落。团队继续改进,
从直钉改为十字钉设计,后又变成更复杂的回形针状设计,才终于把
珊瑚的脱落率降了下来。

在海里种珊瑚不同于岸上的一点是难以找到一整片平整的土地,海里
既有沙质土壤,还有坚固的珊瑚礁石,无法像在岸上植树造林或水田
里插秧种水稻那样按固定的间距定量种植。“我们在能种的地方会尽量
多种一些,1平方米最多可能达到十几株,但有些地方0.5平方米才能种
上一株。”张浴阳介绍。

种珊瑚靠的是人力,人在面对自然环境时也和珊瑚一样,只能尽力适
应。海里有风浪的情况下,种植者会不断被水流摇来晃去,张浴阳形
容那种状态,“像坐在摇椅上还得努力绑珊瑚,你要花很多时间和体力
去保证身体的平衡。不理想的情况下,10分钟也绑不完一株珊瑚”。
除了风浪,还会碰见能见度很低的水下环境。在三亚东锣岛一个生态
修复点位,海水能见度长期在1米以内。“眼睛的用途已经不大了,只
能靠手去摸,手稍微伸直点,就只能看到手臂,看不见手掌了。”张浴
阳回忆水下作业时说,这种时候全仰仗同伴间的配合和耐心。

种下珊瑚之后,研究者需要定期下水观测。常规监测中,他们首先看
重的是覆盖率。珊瑚覆盖率是衡量海底有多少面积被珊瑚活组织覆盖
的指标,被认为直接反映了整个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在覆盖
率之外,珊瑚的存活率、生长率也是最常用的两个考量指标。不仅如
此,生态修复点的生物多样性是否提高,有没有为鱼类、无脊椎动物
等提供栖息地,则是判断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否恢复功能的更高阶判断
指标。

张浴阳认为,单纯考虑珊瑚种植的数量以及存活率,并不能反映出真
正的生态修复效果,珊瑚种植过于密集的情况下,反而会影响生长效
果。

2021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所珊瑚研究团队调查了他们在蜈支洲岛种下
的珊瑚的成活率,四年的时间跨度,存活珊瑚超过60%。与之对应的
是,在张浴阳和同事做过的实验中,珊瑚有性繁殖后的存活率低至
1%,如果放归到野外环境,存活率更是不足万分之一。

实验室里的探索
珊瑚的无性繁殖工作在合适的条件下随时可以展开,有性繁殖一年却
只有一次机会,错过就要等一年。每年的3月至5月,是海南等地做珊
瑚研究的团队最忙的时节。不同种的珊瑚都会在这一时期产卵,但具
体的产卵时间无法预测,也没有成熟的诱导排卵技术,这意味着研究
者需要盯紧每一天。

“去年我刚开始做还没有经验,观察到珊瑚虫的性腺发育成熟之后就开
始等,结果等着等着,去野外采样的时候发现等过了。”有这次教训
后,今年周银银和团队成员提前蹲守,过去一年对珊瑚生殖腺发育的
持续监测让她得以判断产卵期的接近,为了更好地取样,团队还提前
从野外运回了部分珊瑚母体。

周银银是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的助理研究员,3月的最后一
天,她和学生终于等到了珊瑚的产卵期。这是个名为“风信子鹿角珊瑚”
的品种,学生拍摄的照片里,珊瑚像开花的蒲公英一样,水流一荡,
那些微小的卵子和精子四散开来,漂浮在水面。在自然界,珊瑚采用
“卵海战术”来繁衍后代——同一时间排出大量的卵,一部分用以喂饱天
敌,增加其他卵的存活几率。

珊瑚的有性繁殖大致可分为配子释放型和孵育幼生型,配子释放型珊
瑚会在每年春末把成熟的精子和卵子同时排放到水中,二者随海流漂
浮,随机体外受精再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为浮浪幼虫,幼虫经水
流漂流和纤毛运动,选择合适的地区附着生长,最终发育成珊瑚个
体。

孵育幼生型珊瑚则是体内受精,等发育至浮浪幼虫阶段再释放到水
中,完成附着、变态乃至形成个体的过程。珊瑚群体多数为雌雄同
体,数据显示,在已知的造礁珊瑚中,约65%是雌雄同体排卵型珊
瑚。

等待珊瑚虫产卵的那十几天,周银银形容“是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
样精心照顾”。某天晚上,观察到产卵现象后他们立刻进行人工授精操
作。短短48小时后,受精卵就变成了小圆点般的幼虫。再成长一段时
间,这些幼虫会寻找合适的附着基定居下来,吸收营养的同时为自己
造壳。

研究者在实验中发现,许多雌雄同体类的珊瑚自交受精率低,产生的
后代畸形率高、成活率低。因此他们采用人工手段使不同个体之间杂
交,以提高成活率,也期望这样可以培养具有更优质基因的珊瑚后
代。
读博士期间,周银银所在团队研究的是砗磲的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
砗磲是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生物的统称,广泛分布于热带珊瑚礁
海域。它是一类体型巨大的海底贝类,生活在珊瑚礁中,和虫黄藻也
形成共生关系,被认为是珊瑚礁系统的框架生物之一,有很好的造
礁、护礁能力。2016年,周银银所在的团队于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砗
磲的人工繁育。

与砗磲相比,珊瑚的有性繁殖有更多难点亟待突破。周银银介绍,目
前在实验室培育珊瑚幼虫的技术难度相对不大,但在幼虫找到附着基
成长为珊瑚幼体的过程中,实验的死亡率相当高。科学家们还没有找
到明确原因,也因此卡在这一步难以向前迈进。如何实现珊瑚幼虫的
高变态效率、幼体的高成活率,以及如何将培育的珊瑚幼体大规模且
高效地应用于受损珊瑚礁的生态修复中,是研究者需进一步攻克的难
关。

除此之外,相较于直接使用成熟珊瑚个体残枝进行培养的无性繁殖,
珊瑚虫的有性繁殖工作从受精卵开始培养,复刻珊瑚从幼虫成长为幼
体再到成熟个体的全过程,时间成本增加不止1倍。张浴阳比较过实验
室培养的有性繁殖珊瑚幼体和野外无性繁殖个体,“前者5年里长了20
厘米,后者在野外长了1米长”。

尽管如此,无性繁殖只能培养出和上一代基因、外形都一模一样的后
代,有性繁殖却能产生具有崭新基因型的后代,有可能培养出对环境
变动的适应能力。研究者们期望能够驯化出一类“超级珊瑚”,具有极强
的气候韧性,使其在面对可能来临的下一轮海水升温时能够存活下
去。这种驯化和选择性繁育工作通常将珊瑚幼虫或珊瑚母体暴露于环
境压力之中,选出其中更耐热的个体。但张浴阳也表示,部分情况
下,更耐热的珊瑚后代在存活率、生长速率等方面或有所欠缺,所以
目前“超级珊瑚”仍只是一个概念。

另辟蹊径
上世纪40年代,日本生物学家发现了与珊瑚虫共生的黄褐色单细胞藻
类——虫黄藻。1962年,研究者雨果?弗洛伊登塔尔首次提出,虫黄藻
属于共生甲藻属。在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珊瑚和虫黄藻是最常见的一
对共生体。宿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栖身之所,以及光合作用所必需
的磷、氮元素;虫黄藻借助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的养分除自身摄
取之外,多数供给了珊瑚虫,使其得以成长和存活,虫黄藻对珊瑚的
钙化也起到促进作用。

随着研究深入,科学家发现虫黄藻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上世纪80
年代以来,对培养藻类的生化研究、形态学研究、染色体组型研究等
都证实,虫黄藻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物种,而是由许多物种组成。目
前,有4个目、8个属的甲藻都可以与海洋无脊椎动物共生,即都属于
虫黄藻。事实上,虫黄藻不仅与珊瑚共生,还与水母、海葵等海洋无
脊椎动物共生。

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绝大多数属于共生藻属。当前,共生藻属
已经有11个命名种。作为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珊
瑚礁生态系统的生长、发育及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造礁石珊瑚与共生
虫黄藻共同调控的。

虫黄藻“出走”珊瑚已被证实是珊瑚白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科学家
另辟蹊径,转而研究与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其思路是,若后者耐热程
度提高,与前者的共生关系仍可以维持,珊瑚礁系统的平衡不被打
破,珊瑚白化的情况就不会发生。

傅鹏程是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七年前
开始研究虫黄藻,进入海南大学前曾在夏威夷大学任教多年。夏威夷
地区珊瑚礁资源非常丰富,同样受到白化侵扰,2018年夏威夷州通过
一项法令,禁止出售含有会导致岛上珊瑚礁白化的化学物质的防晒
霜,成为美国第一个引入此类禁令的州。

在傅鹏程的办公室有一个生态缸,看起来与普通鱼缸无异,但仔细
看,里面鱼少珊瑚多,有着形态各异的珊瑚,像一片微缩的海底珊瑚
礁景观。用傅鹏程的话来说,“这缸比我宝贝”。为了给珊瑚营造稳定的
温度条件,办公室温度长期固定在26℃左右;缸里的水定期更换,且
要保持水循环状态;团队里的学生们还要特别留心,珊瑚上可能会粘
着管虫或一些不健康的藻类,这些都是导致珊瑚白化的威胁因子,需
要及时清理。

傅鹏程办公室里有一个“宝贝”生态缸,里面的珊瑚都是从野外采样得
来,需要精心维护才能达到平衡状态。图:王克柔
夜晚,生态缸里的脑珊瑚微微颤动,顶端如花蕾一样,它们在静静汲
取生长的能量。图:王克柔

这是他们研究的第一步——建立模拟环境。珊瑚脆弱,从野外采集回
来的活体珊瑚进入实验室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才能最终稳定下来,进入
稳定状态的缸体环境也可能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下失衡。

傅鹏程的学生刘济财记得,有一段时间其他团队从野外采回的珊瑚样
本寄养在这个生态缸里,没多久内部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原有的珊瑚
上附着的虫黄藻集体“出走”,缸里的水变得浑浊不清,“根本看不见缸
里的东西了,全都是藻”。

模拟环境相当于傅鹏程团队的原材料库,第一代虫黄藻就从这里来。
培养虫黄藻的第一个难点是分离藻类。目前学界普遍认为,与珊瑚共
生的虫黄藻有A—I共9种系群,而每立方毫米的珊瑚组织里约有3万个
虫黄藻存在,想要将每个系群的藻类独立分出来,需要极大的耐心。
傅鹏程的博士生刘亚文向财新介绍,第一代的虫黄藻是利用水流对珊
瑚进行冲洗获得的,但那时不同系群的藻类混在一起,密密麻麻。接
下来的一步是纯化,利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筛选藻种,杀掉其他种类
的细菌,得到单一藻种。究竟使用什么类型的抗生素也是未知的,一
切都靠排列组合的反复试验。

获得较为纯净的藻种后,实验还没有正式开始。在他们实验室的光照
培养箱里,数个三角瓶里装着不同类型的虫黄藻,肉眼看起来只是浑
浊的、黄色的小半瓶水,实际上里面有着无数虫黄藻。

养活它们不容易,需要调查清楚这些虫黄藻的“前世今生”。虫黄藻从寄
主珊瑚虫身体里汲取营养而生,它们与哪一株珊瑚共生,这株珊瑚又
曾经生活在怎样的一片海域,那片海域有着什么样的营养元素,都需
要调查清楚。

好在生命的底层逻辑相通,虫黄藻需要的营养元素与人类大同小异,
只是量的差异。没有太多可参考案例,傅鹏程和学生们就在一定范围
内按图索骥。原材料能成活,再不断增殖,生出子一代、子二代,实
验才有望开展。

有了稳定的藻源后,傅鹏程和团队成员开始探究外部条件对藻的影
响。他们发现,升温0.5—1℃的情况下,虫黄藻的存活数量会发生很大
变化,而单一的pH值、微塑料等环境胁迫因子对虫黄藻影响并不大。
只有在升温的前提下,其他胁迫因子在共同作用之下,它们的影响才
会被放大。

傅鹏程和学生们期待培养出一种“超级虫黄藻”。在不断升温的环境下,
总有一些“顽强”的家伙能够活下来,活下来的虫黄藻继续拿来培养,再
进入下一轮的温度考验,最终形成极度耐高温的虫黄藻。以人为调控
的环境加速模拟持续升温的海洋环境,加快物种选择的过程,傅鹏程
称这是一种“定向进化”。

成本问题
哪怕克服了种种技术困难,仍然有科学研究之外的现实困难。比如,
人工种植的珊瑚要面对许多自然考验,气候变暖近些年来显现出对物
种生存更强烈的威胁。2020年南海温度异常升高,持续了约三个月,
造成了大量珊瑚白化死亡,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南海所团队种下的一
片约4000株的珊瑚群。

“那片海域的水流交换条件较差,死亡率高达80%。”张浴阳坦言,“这
个胁迫因子是人类目前去除不掉的,它一直会强加在海洋环境中。我
们现在做修复工作就是希望能够让珊瑚礁的生态功能发挥到哪怕60%
的水平,也觉得是有意义的。”

气候变暖对珊瑚生态修复工作的影响非常大,但与风浪在短时间内带
来的巨大冲击相比,它更像个沉默的推手。张浴阳见过很多种原因导
致的珊瑚退化:或是因捕食链失衡,天敌长棘海星的暴发导致珊瑚退
化,或是因渔业活动误伤了珊瑚,抑或是海岸建筑工程的“攻城略地”导
致珊瑚栖息地被破坏,又或是化学污染、人为排放导致的海水富营养
化等。在南海地区,人为破坏是比气候变化更显著的影响因子。

制度层面也存在短板。曾有研究者梳理当前中国有关珊瑚礁养护的法
律条文,发现国内没有关于珊瑚礁保护的国家层面的专门立法,而是
分散于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且在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工作
协调组和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国家履约协调机制之下,生
态环境部负责牵头监督履约进展和编制履约报告,自然资源部门负责
海洋保护区的划定和脆弱、敏感生态区域的监测预警等,而水生生物
利用的管理职能则主要在农业农村部,各部门的协调协作尚不明晰。

更现实的困难在于,种珊瑚是件昂贵的事情,成本难以估计。张浴阳
介绍,有些修复点位离岸有一定距离,需要租船,仅租一艘合适的船
价格就超过2万块。万一遇上恶劣天气,为躲避台风无功而返,“成本
全就投进了大海”。

迄今为止,和海南蜈支洲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蜈支洲旅游公
司”)合作的珊瑚生态修复项目,由于成本得以分担,是张浴阳团队所
有项目中效果最好的一个。

蜈支洲岛是海南岛附近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上
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开发,当前已成为商业模式相当成熟的旅游景
区。因为旅游开发和大量人流痕迹,蜈支洲岛近岸海域的珊瑚礁退化
严重,至2016年已所剩无几。张浴阳回忆,他们与蜈支洲旅游公司自
2016年试水合作,“于旅游公司而言,他们希望游客潜水时看到的海底
景色是丰富的,而不是只剩光秃秃的石头和死掉的珊瑚;对于南海所
的科研团队,抛开人为影响,蜈支洲岛海域是一个相当理想的修复地
点,底部仍有一些珊瑚骨骼残留,水质清澈,不会经历太强的风浪”。

在试种100多株珊瑚苗获得不错效果后,南海所在当地开展了大规模的
珊瑚移植,于2017年移植了七八千株珊瑚,后陆续移植,总数超3万
株。后续的管理维护工作更多交由蜈支洲旅游公司负责,科研团队会
远程指导,比如在核果螺暴发期及时清理。核果螺是珊瑚的克星之
一,会将珊瑚虫从珊瑚骨骼上剥离开来吃掉,暴露出来的珊瑚外骨骼
很快就会被藻类覆盖,对珊瑚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张浴阳认为,和旅游公司合作进行珊瑚生态修复对双方都有好处,“我
们的技术能够落地,他们也希望有人指导,获得一个好的水下环境。
七年过去,珊瑚的情况一直在变好,旅游公司也愿意继续投钱。假如
珊瑚的保护修复工作只是单纯的投入而没有带来正向反馈的话,这件
事还是不可持续”。

由于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地成本相当高,周期也长,因此各国采取的
珊瑚礁修复策略各有不同。发达国家的原则是“修复成本与生态补偿平
衡”,需要从而珊瑚修复所产生的价值考虑;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考虑的
是降低成本,并以珊瑚移植为主要手段。但不论哪种技术,目前成也
功推广的珊瑚礁生态修复案例都很少。

对珊瑚拯救者来说,好消息是政府越来越多的重视。2016年11月30
日,海南省第五届人大常的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海南省珊瑚礁
和砗磲保护规定》,包括全面禁止海南岛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
砗磲及其制品,禁了止利用珊瑚礁、砗磲为原材料制作旅游纪念品、
装饰观赏品或者其他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碎体烧制石灰
或者了作为其他建筑材料;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场所为违法
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提供交易服务。海南全地省
范围涉及珊瑚礁、砗磲收购、加工、销售、利用的经营场所自2017年
元旦起全部下架退市。此外,还规定禁止危害珊瑚礁的人类了活动,
例如毒鱼炸鱼、污水排放、海岸建设项目开发、围填海造地等。

该法规的出台,从消费端大大减少了以制作珊瑚工艺品则为目的的毁
坏性开采活动,也使曾经存在的与珊瑚有关的商业链条被切断。如
今,国内观赏珊瑚的来源主要是国外进口。■
随笔|转角,总是猝不及防

CAIXIN| 听文章
文|张畅
媒体人、撰稿人

春节前夕,一个工作日的寻常午后,公司HR单独约我谈话,告知公司
现在有困难,年后即将裁员。
“在一家没有前途的公司拿到赔偿,再去有前途的公司工作,也不失为
一种选择。”她说。不知是那天太冷,还是公司供暖不足,她的嘴角在
微微颤抖。

“好吧,我明白。”我说。

我以为,公司即将倒闭,这是所有人都将面临的命运,而我只是率先得
知这个消息的人。毕竟那天下午,会议室的玻璃门照常打开,同事们鱼
贯而入,每周一次的选题会如期举行。新的选题陆续写在白板上,电视
屏幕上展示着一张张PPT;新的计划,新的人选,推翻,讨论,建议,
熟悉又陌生的脸。墙角那株两米多高的盆栽,枝叶枯黄,只剩一片巴掌
大的叶子,挂在枝头,摇摇欲坠。它是什么时候死掉的呢?它已经死了
吗?

阳光透过身后的百叶窗,照在笔记本上。恍神之间,3岁的我正蹲在街
心花园,屏气凝神。砖石的缝隙,一处黄土垒起的小小洞穴,琥珀色的
蚂蚁从那里进出,沿凹槽前进,触角相碰。它们正合力搬运一小块面包
屑,匆忙而镇定,浑然不知一个比它们巨大的人类已经注视许久,手中
的树枝即将直插入洞口,捣碎它们精心搭建的一切。

30年过去,冬日午后的那间会议室,以为预先知道消息的我,仿佛再次
获得了一种俯视的视角。只不过,我不再为此而兴奋,而是心有戚戚
——存不存在一个更庞大的东西,此刻同样在俯瞰我的行迹?随着那片
暗影扩大,蔓延,是不是我自己也终将变身为一只劳碌却浑然不觉的蚂
蚁?

年后复工,我才惊觉,公司还将继续运转,我只是要离开的少数人之
一。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下班前从办公室带走几本书回家,收走水杯、鼠
标、电脑支架、工作笔记本、生日时同事送的手办。原来,一人在一地
留下的痕迹可以这么轻巧地拭去,干净利落,仿佛不曾来过。
最后一次走到办公室门口,回头看见对面的书墙隐没在黑暗中。刚搬来
这里时,我们相隔站立,像传送带一样接力运送那些书,我负责按类别
摆放。将它们整齐垒在书架上的时候,我还不到30岁,像那些书页一样
崭新。

角落里的圆台,天花板垂下的幕布,白色投影仪,堆放在墙边的折叠
椅??艰难的三年,各地剧场演出暂停,节目录制不得不从剧场搬到办公
室,全靠这些物件维持公司的运转。有些事你知道它终会结束,却无法
预知它何时结束,如何结束。悬置的时间是一条激流,冲荡着一切坚固
的事物,在一次次冲撞涤荡之后,任何能抓在手里的都成了救命的浮
木。

经历了这一遭,你急于知晓下一次水流的方向。可预先知晓是可能的
吗?知晓后又能怎样?


骑车停在晚高峰的十字路口,心头涌现的画面似曾相识:小学四五年
级,校长出现在班级门口,叫走了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这位孙姓校长主
管教学,经常来班里听课。我那时候大概比较踊跃,被他注意到了。

“这次期末考试,语文阅读考肖复兴的文章。”他语气不急不缓。我不明
所以地看着他,不知道下一句话会是什么,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你们班这学期学到肖复兴了吗?”我们摇头。“我就先和你们几个说一
声。”他略带狡黠地笑笑,临走前提醒我们:“别和你们班主任说。”

回到班里继续上课,黑板上的字迹化作齑粉飘向半空,班主任的声音似
从深谷传来。我怀揣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却不知道要拿这秘密怎么办。
既然提前知道了要考什么,学习不考的部分又有什么用?

下课后,班主任将我们叫到讲台前:“刚刚校长和你们说了什么?”我们
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沉默支吾良久,终于在权威的凝视中缴械投
降,如实相告。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肖复兴的课文被着重讲解,题目和
解答一应俱全,被印在纸上,分发给全班。

几日后的期末考试,语文阅读题的作者的确是肖复兴,却不是我们重点
复习的那篇。

红灯变绿,避开逆行的电动车,自行车勉强从两辆汽车之间穿过。心中
的疑惑和此起彼伏的鸣笛声一并汹涌而至:校长为什么要那么做?是为
了考验我们是否诚实吗?或者他明知我们会泄露秘密,只是想考验老师
的品行、押题的能力?又或者,他想做那个捣烂蚂蚁洞穴的巨人,以此
获得权力的满足感?

多年过去,校长的意图已不可考,问题变了:当被赋予了预先知晓的权
利,我又额外得到了什么?和班里其他同学相比,在面对老师时我更加
尴尬了,遇见校长更是无地自容,我非但没有信守承诺,还无意间把全
班带往了错误的方向。

那个下午,会议室里预先知道即将失业的我,就像当年预先知道考题的
孩子一样,除了掩藏起内心的忐忑,假装一切如常,我还能做什么?


失业之后,我成了咖啡馆的常客,以前没机会读的书、看的剧、写的东
西,终于提上了日程。陪孩子玩耍时不再频繁查看手机,不用惦记未完
成的工作,也不再担心错过谁的电话。我有了足够的耐心,停下来看樱
花被风吹散,等待同乘电梯的老人先下;第一次发现小区门口光秃的树
并未枯死,枝头长出的是香椿芽。

过去几十年,我以马拉松式的坚持,严格执行着被分配的任务,读书,
考学,上班,完成KPI。而这一次,时间不再被切割成规则的形状,起
床和入睡都成了自己的事。当你终于不必迎合他人、靠交换自己的一部
分来换取生存,生存就彻底回到了生存本身。像经历了一场长跑,起先
是兴奋,继而疲惫感从大脑逐渐蔓延到关节和肌肉,焦虑紧随其后:下
一次赛跑会在哪条跑道?跑向哪里?如何开始?我的目光开始从外部回
撤,转而频繁打量自己,想知道自己还有什么本事能换算成金钱——在
这座城市落脚的基本条件。

我再次回到了起点。和刚毕业时一样,需要靠不断讲述和解释重新赢得
认可。和25岁的自己并肩而立,我们的困惑在本质上如出一辙:读了那
么多书,被教了那么多道理,我究竟能以什么为生?

2024年3月,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

一次失败的面试过后,我从CBD的高楼走出来,看见午休的人们胸前挂
着工牌,在外卖柜前取午餐,在餐馆门口等位。他们脸上呈现出相似的
表情,混杂着疲惫、不耐烦和戒备。外卖员在楼宇间飞奔。保安朝路边
一辆车大喊:快点开走!这儿不让停!世界照常运转,每一天和每一天
别无二致。按下暂停键以后,你才得以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观察和思考:
他们在忙什么?是否得偿所愿?是不是非要如此才算正常?
“凭我20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你:在这个行业,经验比学历重要得多。”
九年前,一家新闻媒体的主管曾这样告诉我;“你的经验无可指摘,但
目前我们不需要这么多,而是能短时间内帮我们搞到钱。”九年后,我
终于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却被告知需要的是别的。


第一次产生这种和世界分离的感觉,是在山东烟台的海岛。舅舅绕过半
个沙滩,将一部小灵通递给我,母亲的声音在电话里时断时续,告诉我
学校已经提前开学。“不过,你们先别急着回来,这波污染还没过去,
再等等。”她郑重道。

那是2005年,我15岁,初中最后一年。那一年,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
仑科考队确认找到内陆冰盖的最高点,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
高点;Beyond在香港举办了告别演唱会,之后正式解散;伦敦获得
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费俊龙和聂
海胜的名字频繁出现在电视、报纸和家庭聚餐上。那一年还是日本宣布
无条件投降60周年,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打开电视
就有抗日影视剧和历史专题纪录片,我家最爱的是《亮剑》。那一年我
们班同学都在给超级女声投票,校门口的小摊上摆满李宇春和周笔畅的
贴纸,音像店门口的音响循环播放着光良的《童话》、林俊杰的《一千
年以后》、S.H.E的《不想长大》,还有《大长今》主题曲。

可那一年真正影响我生活的,是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约100
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被污染的水会流经哈尔滨,市政府向社会发布
公告:全市停水四天。消息一出,正上着班的父母立刻从单位赶回家,
将家里的红色水桶和一切能装水的工具摆成一排,储备未来一段时间的
用水。各大超市的矿泉水也很快被抢购一空。让人担心的还有地震传
闻,不久学校通知停课,姥姥、姥爷带着我和表弟登上开往烟台的火
车,投奔在那里工作的舅舅。
“姐,火车怎么还不开?咱们下去推一把吧!”小我两岁的表弟上车后不
停问我。

“急什么?过会儿才开呢。”

“我睡上铺,省得你俩上上下下,再摔着。”姥姥说完,双手撑在中铺床
边,三步并作两步爬了上去。“我的妈呀,多大岁数了还这么灵活?”同
车厢一个50岁上下的女人惊叹道。

“71。我常年打乒乓球、游泳,这不算什么。”我和表弟对视了一眼,露
出骄傲的笑。

我们住进了舅舅学校附近的画室。灰色水泥地,没铺地板或地毯,走廊
将房间分隔成学校教室一样的布局,有些空旷。我和姥姥住靠近房门的
一间,姥爷和表弟的房间在中间,舅舅住最里面。画案和书桌占了他大
半个房间,一张单人床缩在角落。

我们白天出门闲逛,从附近的市场买海鲜和排骨回家做,我和表弟在大
人午睡后到楼下花园疯跑。因为意外得来的假期,我心情不错。惟一不
安的是晚上睡沙发时,头顶朝向走廊,偶尔半夜醒来,总感觉门外有人
经过。我闭上眼,心里默念爸妈,等那一刻的恐惧过去。我从未想过父
母在做什么,为什么单独将我送出来。少年的心是单向度的,只考虑眼
下的事,只看眼前的人,分别和重逢只是时间问题。

出门匆忙,没带课本和作业,我获得了功课的豁免,不免无聊。有天路
过一家书店,我向姥爷讨要了一本紫色封皮的英文彩色书,里面有徐志
摩《再别康桥》的英译,我每天默念以消磨时间: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偶尔也会从舅舅的CD盒子里找电影看。一个午后,我倚在沙发上,穿
着舅舅临时找来的短袖T恤,吃西瓜,吹风扇,看完了《霸王别姬》,
一连几天说不出话。
直到舅舅将小灵通递给我,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学校已提前开学,我的
自由终于烟消云散。

虽然依然身在海岛、沙滩、海鲜市场和花园,但我心里却急着回家了。
那通电话将我重新安置在了从前的轨道,人人以学业为先、由考试和排
名决定的轨道。我和世界分离的感觉瞬间消失。我明白,豁免只是暂时
的,第二年夏天我就要中考了。

后来,我返回学校,一个同学告诉我,隔壁班有个男生和我一样,也被
父母送了出去,只不过他去的是江西九江。“结果哈尔滨没震,九江震
了。”她说。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将近20年之后,舅舅退了休,从此不再画画,姥姥和姥爷已不在人世。
表弟在国外定居,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刚刚成为母亲,丢掉了工
作,再次和世界分离。

任凭我怎么查证,都找不到2005年夏天前后九江地震的记录。去问父
母,他们发来的照片上,赫然写着2005/11/29,彼时正值冬日。我和表
弟穿着棉衣,站在烟台养马岛的礁石上朝镜头挥手,姥姥系红黑相间的
围脖,身后的小岛海浪翻涌。


活在一连串暧昧不明的时刻,我总是知道得太早,领悟得太迟,不等作
出反应,事情已成定局。除了随波逐流,我什么都没做成。这是个人的
失误,还是注定的结果?

小学三年级,我们班要上一节音乐公开课,校长、教委的领导都会来听
课。班主任提前一天通知我们带音乐书和口琴。那天的课表本没有音乐
课,所以我忘记了。早上第一节课,班主任问有没有人没带书和口琴,
我站了起来。也许还有别的同学,也许没有,已记不清。只记得那天我
戴了过年新买的发卡,两条棕色的小辫子是我从没试过的造型。
2005年11月,我和表弟在烟台养马岛的礁石上。

“成天就知道臭美,还戴个破辫子(发卡),你有这工夫干点正事不行
吗?”班主任横眉怒目,我吓地坏了,委屈涌入鼻根,眼泪直冲出来。
我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无论如何都停不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灯突然灭了,教室暗下来。班而主任走到门口,和什么
人说了几句话,之后告诉我们:“停电了,今天音乐课取消。”

我的眼泪还挂在脸上,长时间的哭泣让我鼻也塞。我停下来,抬头望向
班主任,希望她能对我说些什么。她避开了我的眼睛,什么都没说。从
此我再也没戴过那只发卡。

假如的灯晚一点熄灭,我挨的骂或许还有意义。哪怕任何一个人早点知
道音乐课会取消,班主任的怒火、我的委屈都不会发生。可了归根结
底,谁能为此担责呢?除了将那些令人不快的记忆、苦涩和痛彻心扉抛
在脑后,谁又能做什么呢?
我们对即将到来的了事物一无所知,这构成了我们的敬畏心,促使我们
不断匡正自己的行为,调整决策,好应对不断变化、无从把握的世界。
可是地谁又能知道——那段时间的失联意味着分手;那个决定将点燃日
后争吵的引信;那晚去赴的约将带你进入全然不同的职业;了面试官抛
来的那个问题代表他已心有所属,而那个人并不是你;你大可不必为了
攒钱放弃出游,因为之后的三年哪里都则去不了;那些人不必死,灾祸
总会过去;你应该紧紧握住那双手,更热烈地拥吻,更果敢地行动,因
为从此你们再也不会相见。■
专栏|路票与征人往还

CAIXIN| 听文章
文|罗新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的《滦阳消夏录》卷一,记录了他在乌鲁
木齐遭遇的一种前所未见的文书工作。有一天,军台负责文书的军吏
向他呈交数十张文牒,请他写判语。判语通常写在诉讼官司的文书末
尾,代表官府的判断和结论,用朱笔书写,盖红色官印。可是这一
次,军吏送来的却是黑墨,盖印也要用黑色印泥。
原来,这些并非诉讼文书,而是一种类似通关证明(习称“路票”)的牌
照,普通路票用于旅行沿途的检查,这个特殊的牌照却是写给阴间官
府(冥司)的。军吏解释道,那些客死西北的内地人,舆棺东归之
时,必须由官府出具这种写给冥司的官文书,沿途把守关卡的冥司鬼
卒见了牌照,才会给鬼魂放行,否则棺柩和尸体回乡,鬼魂却无法跟
着过关。

判语也是固定文句,只需官员抄录,格式是“为给照事:照得某处某
人,年若干岁,以某年某月某日在本处病故。今亲属搬柩归籍,合行
给照。为此牌仰沿路把守关隘鬼卒,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滞
留,致干未便”。纪晓岚看了,觉得“鄙诞殊甚”。

官场经验告诉纪晓岚,这不过是办事胥吏为揩油索贿而制造的又一道
机关而已,于是“启将军除其例”,废除了这一地方性通行做法。然而,
十来天后,就有人跟他报告:“城西墟墓中鬼哭,无牒不能归故也。”据
纪晓岚在别处所记,该地有一大片森林,“老木参云,弥亘数十里”“万
木参天,仰不见日”,既是执行死刑之地,也是客死者暂厝棺柩之地。
“城西墟墓中鬼哭”指的是“旅榇之浮厝者”鬼魂得知不能返乡,大放悲
声。

当然,纪晓岚不信这一套,“斥其妄”。又过十来天,报告说,鬼哭的声
音越来越近了,纪晓岚斥之如故。又过十来天,住处围墙外发出各种
怪异声响,他仍然觉得是那些利益受到损害的小吏在装神弄鬼,不为
所动。几天后,叫声已近至房屋的窗外。他起来出门查看,明月当
空,寂无一人,这下子有点心虚了。

跟纪晓岚一样在当地“效力赎罪”的观成(西戍前担任御史)劝他:你说
的大道理是站得住的,所以连将军都不好反驳。可是鬼魂哭泣是大家
都听见了的,他们不能获得返乡牌照,也的确都怪你呀,不如答应发
放文书,免得有人说闲话。如果发了牌照,还有鬼哭,那就和牌照无
关了,也说明你老兄本来是对的。
纪晓岚就坡下驴,恢复了给亡魂还乡发放牌照的旧例,鬼哭立即消
失。这一来,他似乎真有点信了,竟然总结说,“天下事何所不有,儒
生论其常耳”,直接怀疑了自己本来坚持的儒学理性。他曾有一首诗是
写这个事的:“白草飕飕接冷云,关山疆界是谁分?幽魂来往随官牒,
原鬼昌黎竟未闻。”韩愈相信有鬼,所写《原鬼》说,鬼本来无声无
形,因应世间人与物的反常而有声有形。不过在纪晓岚看来,韩愈也
一定没有听说过,鬼魂旅行还需要阳间官府所开的凭证。

鬼魂返乡需要旅行凭证,这个想象的源头是现实生活。中国古人从来
没有享受过旅行自由,出了乡县的范围,就处处是看不见的围墙和看
得见的关卡。就纪晓岚那个时代而言,对旅行之不易体会最深的,便
是那些奔波万里从内地到边疆的人。

在内地各省旅行,当然也需要相关的官府凭证,而从地内地到边疆还
要多一道手续,那就是领取一种特殊的路票(路票制度最早是康熙针
对进入蒙古的内地商人设立的)。视路而线选择不同,领取入疆路票
的地点也不同。走草原路线的须在北京、张家口或归化申请,入疆前
在乌里雅苏台核验并重新也领票;经由河西走廊入疆者,要到肃州
(今酒泉)申领,核验路票的地点在嘉峪关。路票上载明入疆者姓
名、人数、年龄、籍贯、物品的与路线。

据日本历史学者羽田明研究,持有路票从嘉峪关入疆者,要到哈密办
事大臣衙署换取新的引票,标明目的地和路了线。嘉峪关“每日将关门
常闭,惟是有人出关,验照方得放行”,这个过程还得缴纳一定的手续
费。稍晚流放的祁韵士在嘉峪关了写《咏路票》时,有这样的诗句:
“关门不禁往来人,官给名符验放真。”

清廷鼓励民商入疆,行旅之难已然如此,如欲再返回内地,检地查就
更严格了。乾隆三十七年,陕甘总督文绶发现,嘉峪关每天等候出关
的人排长队核验路票,花费很长时间,于是上《陈嘉了峪关外情形
书》,请求朝廷许可简化手续,改每日关门常闭为“辰开酉闭”。
不过,这样的简化与方便只针对出关,入关仍与过去则一样,“进关者
仍行盘诘,出关者听其前往”,可见入关的性质是不同的。不过,朝廷
并没有采纳文绶的建议,出入盘查依然如故。■
专栏|老舅的脱口秀

CAIXIN| 听文章
文|宁家宇
单口喜剧演员、编剧
春节,家宴,大团圆,大包间。旁人推杯换盏,老舅遗世独立,在我
旁边举着手机笑眯眯地看直播。

主播自称聊天主播,播到兴起,突然要给直播间里的各位家人们整一
段脱口秀。结果他说了四句顺口溜,押的发花辙,大概韵脚是什么什
么大西瓜、什么什么大马趴。得亏他只说了四句,如果再多说两句,
接下来肯定得说什么什么大嘀吧。

老舅建议我找这个主播去剧场演脱口秀,我摇着脑袋直皱眉头。他问
我是不是看不起人家,说人家粉丝好几百万,卖一天货比我干一年活
赚得都多。我仔细一看,老舅挂着的8级粉丝灯牌,跟主播是真的“家
人”,怪不得如此舐犊情深。

其实我跟老舅关系很好。他是我的音乐启蒙,我还在襁褓里时,他就
抱着我唱“让我一次爱个狗”,我们东北人一般都把外甥叫外甥狗,说外
甥狗吃饱就走;他还是我的电影启蒙,什么《泰坦尼克》《英雄本
色》,老舅背着我妈带着我通通看过;他还是我的文学启蒙,初中没
毕业,我就在他的帮助下通读了王朔,学会了各种骂人话,同学们都
夸我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所以,面对老舅对主播的包庇,我六亲不认,据理力争。我说,他这
可不是脱口秀,他更艺术,是诗人,薛蟠派诗人。如果他整的这玩意
儿是脱口秀,那我的肯定不是,虽然大部分人根本看不出区别;但我
自己心里明白,我明明是搞再生资源回收项目的,你非说我是收破烂
儿的,我要是认了,那也太不堪了。

老舅认为我阴阳怪气,说我有职业歧视。我坚决表示职业不分高低贵
贱,但确有云泥之别。我让他盯着直播仔细感受一下,是不是感受不
到什么素质?我举了我们行业几个著名演员的例子,有哥大的、纽大
的、北大的、吉大的,都是有素质且有智慧的,至少不是“薛大傻”。老
舅一下子就明白了,直接指出我是学历歧视,进而质疑我一个普通大
学的毕业生,有什么可跟着自豪的。

大过年的,我被我亲爱的老舅雨点般的亲情铁拳给KO了。我放下筷子
下桌了,我的心里下雨了,下得比依萍找她爸要钱那天都大。我走出
包间透了透气,却越想越气,当时甚至恶向胆边生,想剪头!当我再
回到包间坐下的时候,老舅漫不经心地问我是不是生他气了,是不是
被他说到心里了,是不是被他冒犯到了。这充满哲学意味的三连问,
我一个也没回答。

他又接着追问,你们脱口秀不就是冒犯的艺术吗?我说,那是你们脱
口秀!我们这个行业从来就没这个说法,纯粹是以讹传讹!他点了点
头说,你小时候最爱背的诗就是鹅鹅鹅。他这一句话把我说笑了,我
都分不清他到底是懂还是不懂了。

可能是他看我邪魅一笑怕我走火入魔,他开始放下攻击性,问我究竟
为什么对脱口秀三个字这么较真。我也放下掐在自己人中上的手,好
好回答这个他看起来并没有那么想问的问题。

我说,我从来不在台上说自己是脱口秀演员。“脱口秀”目前用得有点太
滥了,由于滥用,所以滥俗,甚至给很多人留下了刻板印象——那就
是个“脱口而出的秀”而已,就像“脱缰野马”,早晚得出问题。可是,它
不过是个舶来词,最初只是talkshow的音译,指的是一种娱乐节目形
式,一般都是主持人自己聊些事儿,再请嘉宾坐在松软的沙发上聊闲
天儿。

现在大家常说的脱口秀,实际指的是stand-up comedy。stand-up描述
的是表演形式,一个人拿着一支麦,身边没有搭档,只能孤身一人面
对台下观众,单枪匹马给观众构建一地个荒诞可笑的世界,就算千难
万险,也得站直了别趴下;comedy就是喜剧,它一定得是喜剧,好笑
是演员通过直觉与技术必须要完而成的最基本的要求,痛苦在此间会
被消解,演员和观众的压力都得以释放,宾主尽欢。“脱口秀”这三个字
没一个字表示喜剧也的意思,这会让观众困惑,念顺口溜算不算脱口
秀?读小纸条算不算脱口秀?跟观众互动算不算脱口秀?这似乎是跟
脱口秀的较真,其实是跟语言较真,自古以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
顺则事不成”。

听完我的长篇大论,老舅突然问为什么不译成“站立了喜剧”,我说可能
太直白,我们一般都说“单口喜剧”,而且今年也有综艺开始用这个称呼
了。他说完全多此一举,不如叫“单口相了声”,我说传承方式侧重方向
都不太一样,可能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也会有协会,也会把马克·吐温
马老爷子供上当祖师爷,也地会有周奇墨收徒教外国弟子背论语贯口
之类的老旧戏码,但目前还不会。他想了想说,要不就叫“单人小品”,
足够本土化,我了说,这不又得新造词,又得增加理解成本嘛。他突
然失了耐性,说我这人真费劲,要不直接叫“单出头”得了。

我看了看斜对面已则经喝美了的大姨夫,我说老舅你趁大姨夫这会儿
晕,赶紧叫他打麻将,我给你加油,正月里来是新年呀,大年初一头
一天呀!■
阅读|且看宋人千万面

CAIXIN| 听文章
文|舒罕
书评人
最近读到两本讲宋代的书,觉得非常惊喜,概因题材虽旧,传递出来
的观念却新颖有趣。其中刘子健先生的《两宋史研究汇编》是真正的
旧书,书名很质实,不料开卷后,便觉刘公文字颇具绵韧宽厚之内
劲,仿佛内家拳高手,举手投足之间,招式似并不凌厉,然而稍作回
味,便惊觉其识见与文笔皆是一等一的好。
另一本则为青年历史学者黄博所著《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
活》。粗略对比一下,刘子健是宿儒,黄博则是新秀;刘子健讨论的
是大架构,天地苍生,黄博关注的是小细节,士人风流;刘子健之文
如高山大河,巍巍且浩浩,黄博的文字则如翠岭清溪,郁郁复泠泠。

本以为黄博此书不过是又添一种谈宋代诸君子生活美学,以及宋人如
何风雅绝伦的,不料捧读之后才发现是自己想当然的浅薄,低估了这
位文艺青年的“野心”和能力。其实在自序中,黄博已然尽道己意:“宋
人的神采风韵是令人艳羡的,但如何在千年之后用我的‘妙笔’让读者体
会到宋韵文化的魅力,则更加令人心动。这一次,我不想做知识的生
产者,我只想当一回故事的搬运工。本书的打算是,以讲述宋代人物
和故事的形式串起宋代社会文艺生活的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将会选择
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发掘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以展示宋代文化的成
就和特色。”

事实上,选哪些人和事,又如何去连缀,背后能否再浮现出一些深
意,都考验作者的眼光和本事。读完此书,便能看到作者的苦心:他
所要谈论的风韵,岂止是那些物质层面或说技艺层面的静态风雅,他
是想近距离地观察宋人,主要是士大夫阶层的文艺生活,进而深入到
他们的内心世界,旁观他们如何待人,如何应世,如何安顿身心,如
何面对自己。

作者在叙述体例上其实有自己的追求,看似散漫的几个章节之间很讲
究布局谋篇,有必然的起承转合在。先从帝王的文艺修养说起,再平
行并列论证士夫阶层诗词、书法、相术、文章诸方面风尚。简而言
之,帝王的好尚,由上至下地垂范引领;诗词唱和,足以遣兴,用以
社交;书法创作,独抒性灵,追寻个性;星运相术,抒压解惑,缓释
焦虑;文章碑传,传承道统,增加收入。如此编排,可谓一纲辅四
翼,风韵自足。

完成了这个宏观的布局,作者便借由众多的史料进入蔚为大观的宋人
艺文世界。
第一章先从宋代的文艺君主讲起,若论古代人君的文艺范儿,宋代帝
王果然是出类拔萃者。只看行伍出身的太祖,就能随口道出“未离海底
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的气势;其后的太宗,则在踢球和棋艺上受
尽追捧,更不用说道君皇帝的艺术修养了。上有所好,自然是下必效
焉。

我尤喜书中描述宋人君臣之间的宴游之乐。冷酷的君臣关系,在宋人
追求风雅的过程中似乎多了些温情:“赏花钓鱼宴的场面华丽,气氛欢
快,用文艺之盛,共君臣之乐。看似大家都在说废话,互相吹捧,无
聊得很,其实这个过程,不但联络了君臣之间的感情,也大大地提高
了文学之臣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引领着宋代文治主义的走向。宴会
上,皇帝和大臣们一起赏花、钓鱼、吃饭、喝酒,兴致高涨的时候,
皇帝还会亲自剪下御花园中的花给近臣戴上。皇帝每吟成一首诗,大
臣们也要以同样的韵应和一首诗,互相唱和,以文会友。威严的皇权
在这个时候隐藏到了温情脉脉的文学互动之后,这样的欢愉,对君臣
双方来说,都是非常美妙的调和剂。”

把这一段与清代龚自珍的《杭大宗逸事状》对照来读,就可见宋人君
臣氛围终究要可爱一些。此事我自从黄裳先生《龚自珍二三事》中读
来,便不能忘:

他还有一篇名文,《杭大宗逸事状》,是为同乡杭世骏而作。大
宗以翰林保举御史,试保和殿,试卷中有“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
见”的话,几乎被杀头,终被赦归里。乾隆皇帝南巡,大宗迎驾。
皇帝问道“汝何以为活?”答,开旧货摊“买破铜烂铁,陈于地卖
之。上大笑,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大字赐之。”过了几年,皇帝又
南巡,“大宗迎驾,名上,上顾左右曰,‘杭世骏尚未死么?’大宗返
舍,是夕卒。”文章写得简洁诙诡,而情事毕见,无论是谁,读了
都会感到一种阴冷的印象,久久不能去。

以文章整体的架构来论,我最喜欢的是第三章。以“字被苏黄胡乱写坏
了”为例,借朱子的一句话为题,挑拨出火星子来,看看黄博如何来写
宋人与书法的关系。然而,他并不从苏轼与黄庭坚写起,却是另辟蹊
径,从一众笔记中诸多南宋时人爱看唐人碑刻写起;这些人里有陆
游、范成大、周必大,皆是精英,而他得出的结论,却与一般对宋人
书法的观感评价大相径庭,颇令人意外:“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虽然
也天天写字,但称得上‘书法’的,却寥寥可数。宋人常哀叹唐宋之间,
文人群体最大的不同是书法水平的巨大落差。”这样写来,一反常态,
如此起笔真有看山不喜平的惊叹;读者由此而反思自己的固有认知,
不禁疑惑,真是这样么?

接下来,作者选出五六个例子,证明普通士人,其书甚劣的现实。遂
想起我亲见的一处宋人石刻,倒可以附在此处,以作黄博论述的一个
现实注脚。去年春天,入邛崃山中访唐人石刻的路上,偶入飞凤山药
师岩。在最精华的药师佛那一窟里,见到两侧崖壁上的刻石,最显眼
的一方竟然是文同的五律题诗。

文同是东坡的从表兄,本来即蜀人。彼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到
至和二年(1055),曾以邛州通判摄大邑县令。其时文同34岁。在
《丹渊集》里,此诗题作《题凤凰山后岩》。药师岩壁上石壁题刻略
有不同,由文同的粉丝程绩完成,刻诗之外,尚有大段题跋表明心
迹。诗题作《文与可学士题后岩诗》:“此景又奇绝,半空生曲栏;蜀
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干;归鞍休报晚,吾
待且盘桓。”

诗与题跋都值得一读。但看其字,确实也只能说是平平,甚至不如上
下左右那些明清人刻石。我当时站在壁前,心里还略觉奇怪,宋人风
雅绝伦,何以其墨迹如此普通,如今读到此书,才知这倒未必是孤
例。

至于黄博引这些士子劣于书的例子,自然大有深意,是由此烘云托月
般把改变这一现状的蔡襄推出来,再进一步把苏黄诸公摆到前排。为
此,他还特意梳理出宋初书风的三个阶段,由最初的“从俗”,到蔡襄引
领的“求韵”,再到苏、黄、米诸公的“尚意”。经由这样一番煞费苦心的
编排,也许才能让读者明白“尚意”的独特价值。
此章的后半段,他的叙述重心又立即转向,本以为着重讲苏黄书风之
美,不料却用宋代理学的兴起,来反对这样展露个性的“尚意”。这又一
次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但也许正是这一层一层的转向与打破,更
能让我们重返现场,以理解和尊重之心意与古人平等相看。

更妙趣横生的一章,自然是“人生焦虑与科举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灵鸡
汤”。几乎超出了大部分读者的预期,原来以为的悠游从容、宋人风
范,也会在巨大的科举压力面前进退失据,甚至精神空虚,于是只好
乞灵于观星测相之术:“更多时候,宋人去看相,是想在参加科举考试
前给自己一点人生道路上的指引。”这倒和现代人类在科技与经济双重
裹挟之下,烧头炷香,找仁波切开示,或沉迷于所谓身心灵,如出一
辙。

黄博笔下的宋人对此道之痴迷,究其原因,“科举考试的不确定性太
多,很多有才地华的士人,怎么也考不上,士子们的焦虑可想而知。
在内心苦闷、无法自解的时候,怪力乱神就是煮给他们的一碗功效最
好而的心灵鸡汤”。

一身浩然正气的文天祥,甚至认真到试图从数学的角度去证明算命术
法的谬误:“四柱八字的排列组合最多也也不过五十一万八千四百种,
但全天下的人口数量,最多时可达一千多万户,按户均三四人算,人
口就达五千多万了。”把这的句话反过来看,他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
岂不正见彼时这类认知的普遍?其时士人们心理压力之大,亦可以想
见,是急需借了此来做一番缓释,也即“士人们需要从算命中获得精神
支持”。

最后还想说的一点便是黄博写此书的腔调和语言。单从外在了看,轻
松诙谐接地气自不待言,然而,这背后仍是有他的诗心与诗境在,果
然,他自诩的文艺青年气质并未离开。试想,若是一地本谈风雅风韵
的书,自家的文辞却是干瘪质木,那将是何等的煞风景。

也因此,读此书的前言,便让人兴味倍增。他再三把自了己旅程中的
诗文放进文本中来,诗与史遂真像在传统世界里融洽无隔了。譬如船
行三峡那一段:“我曾经诗兴大发。在去三则峡的游船上。一天之内写
下了四首绝句??夜半帆樯到万州,万家灯火照桥头。船台坐看江城
远,手把唐诗证卧游。(《夜航过万州》)”■
李应霞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又艰难地借助假肢重新站起来,
靠走唱和卖花自力更生,创伤和憧憬都未褪去
岷江水自都江堰鱼嘴后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经千米抵达南
桥,从南桥继续往下游到仰天窝廊桥,这一段是都江堰市的著名风景
区。每年3月进入旅游旺季,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近千米的江畔两
岸,依次排列的餐馆大排档之间,数十位歌手穿梭其间走唱。他们手
拉移动音响,在人流密集处进进出出,争取顾客点歌便可展示歌喉挣
取收入,李应霞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走唱歌手,李应霞被当地人熟知。无论是出租车司机、饭店
服务员,或是景区便利店老板、手工艺品小贩,都知道她的故事。他
们大抵会介绍:一位坚强的姑娘、汶川地震幸存者,戴着假肢常年在
南桥附近演出,歌唱得好。

每到夜晚,景区华灯初上,李应霞的歌声便会伴随着岷江滔滔江
水声不时传出,忽远忽近。她老家在安徽,14岁初中肄业后来到四川
开始唱歌,至今已超20年。“那时候1元钱一首歌,5毛钱也唱”,她的
主要活动区域在成都、绵阳、都江堰、郫县、彭州、什邡等地,“像我
们这样,没有读过书,别人用脑力赚钱,我们只能用苦力来赚钱”。
直到16年前,汶川大地震像一把利刃,将她的人生划分为“地震
前”和“地震后”。一前一后,截然不同。
走在都江堰市区街头,已经难觅当年地震留下的痕迹。16年足以
让一座城市重换新颜,也足以让李应霞重新站起来,但是她内心的隐
形伤疤却还未愈合。
2024年4月27日13时47分,距离都江堰市40公里外的彭州市发生
3.0级地震,地震预警随即传到李应霞的手机上,正在吃饭的她吓得扔
下筷子,捂住嘴巴,面露惊慌。汶川大地震给她留下的阴影并没有消
退,“只要房子一晃,连续恐惧一个星期,天天晚上做噩梦,整个人要
崩溃”。
2008年,李应霞住在都江堰水街旁边的一栋居民楼三层。“地震
前2年,听说(这里)就要拆迁”,然而地震比拆迁来得更早。5月12
日,她居住的楼整栋坍塌,她也被压在废墟中。
这场地震带走了李应霞的4位朋友,他们同为走唱歌手,同样的
青春年纪,同住在一栋居民楼。震前,大家喜欢拎着音响结伴出行走
唱,又会相约一起回家;饿了,就聚在楼下的面馆,吃2元钱一碗的
面条,里面放着空心菜和肉末子,味道很香;饭后,一起去旁边的小
卖铺买些饮料,坐在路边开开心心地聊天……
地震突如其来,楼塌了,面馆没了,朋友们也没了。通过李应霞
的描述,可以简单地拼凑出朋友的一些基本信息:檀兵,男,安徽
人,十六七岁,长得像潘玮柏,嘴巴甜,孝顺,对身边的人很好;檀
方平,男,安徽人,大概24岁,1.78米的身高,发型和《古惑仔》中
郑伊健差不多,已经结婚成家,刚刚有了小孩,性格比较内向,歌唱
得好,擅长Beyond的歌曲,和朋友组了乐队,叫“飞鹰组合”;杨霞,
女,安徽人,个子不高,长了一个明星脸,很漂亮,还打了个鼻环,
很时尚;还有一位姑娘,李应霞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安徽人,大概20
岁,刚从浙江来到都江堰,走唱才一周时间就遭遇了地震,过早离开
了这个世界。
李应霞回忆,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黑暗的废墟中,脑袋不听使唤
地想了很多,“这么年轻,我不想死”“我人生才刚刚开始,好多事情都
没做”“还没生过孩子,还没来得及孝顺父母”……5月14日凌晨,她终于
被消防官兵救出,但遗憾没有保住双腿。
地震还给李应霞的容貌造成了严重的创伤,除了至今还保留在面
部内的3块钢板,她的左侧额头上留了疤,“额头上一共缝有40多
针”,脸上也留有一些青色印记,不能消退。更难愈合的伤疤还在心
里,直到现在,她经常会做噩梦。在梦中,“眼睛睁得很大,一直盯着
天花板,自己觉得脑袋是清醒的,但是整个身体动弹不得,变得麻
木,心跳异常加快,就感觉是刚刚地震过一样”。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李应霞“想远离这个城市”,朋友和家人也曾
劝她离开都江堰,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她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如今,她曾经被埋的地方被改造成了“水
街印象”商业区,每到晚上,商业区亮起璀璨的灯光,响起劲爆的音
乐,饭店老板们走在路上热情揽客,食客们在霓虹灯下推杯换盏,惟
有通过对岸一些经历地震的老旧楼房,才能想象这里此前的样貌。和
许多歌手一样,李应霞有时也会来到这里徘徊,走过曾经居住过的地
方,寻找唱歌、卖花的机会。
2010年,经过两年的治疗恢复,李应霞终于戴着假肢重新站起
来,成了一名“折翼”歌手。她随身携带的歌单册封面上面写着“汶川地
震女孩,活着就有希望”,当客人问及她的地震遭遇,她会大方回应,
侃侃而谈当初从废墟中脱险的细节,但她不希望通过“汶川地震幸存
者”的身份博取大家的同情,而想获得平等的尊重。
但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我不是看你残疾,我不会点你的歌。”曾
经有游客对李应霞直言。刚开始回归街头唱歌,她“没有完全从自卑中
走出来”,害怕别人看她的腿,但假肢注定成为路人关注的焦点,“哭
了大半年,我接受不了每天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就是走在大街上人
家回头率是百分百”。后来,她的收入“能够养活自己”,内心才渐渐强
大起来,“我一直是特别努力的人”。
在走唱过程中,李应霞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也听到过一些喝醉
的人说得非常难听的话。曾经有一个小孩子童言无忌地说“姐姐,如果
我像你一样,会选择自杀”,李应霞笑着回应,“那是你,我不会的,
既然老天爷给我留了第二次生命,我会活出精彩”。在走唱中,她学会
了默默忍耐,“在外求财不容易,凡事要忍”,直到现在,仍会有很多
游客自下而上地打量她,“已经习惯了,生活是我自己在过”。
南桥景区像是一个复杂的市井江湖,走唱市场竞争激烈。做这一
行,偶然因素大,每天的收入不稳定,李应霞一晚上东奔西走唱歌加
卖花,最多时能进账上千元,但收入二三百元也是常有的事。有游客
知道她的经历,千里迢迢来到景区,专程听完她唱歌后,送给她一个
大大的拥抱;也有点歌者,被她的歌声感动流泪;但更多的情况是游
客们摇手拒绝、低头侧目。
最近一段时间,李应霞尤其感觉自己“真的是老了,拼不过那些年
轻的小姑娘”,走唱这一行靠吃青春饭,“有时候即便把歌唱得再好听
也没有用,真正听歌的人很少”。不过第二天晚上,她依旧会出现在南
桥附近,走过相同的街头,遇见不同的人,唱歌、卖花,“在江边唱
歌,觉得自己不是个废人还挺好的”。
每天下午,李应霞的父亲李结义坐在楼道里,修剪整理从云南批
发来的玫瑰花,然后成批包装好,装进手工布袋里,暂时堆放客厅一
侧,用于当晚的销售。客厅中还摆放着正在充电的移动音响,音响上
面的布袋子里装着麦克风、暖水杯和一些日常必备的药物。
下午5点,李结义将移动音响和玫瑰花运往地下车库,提前绑在电
动自行车上。他坐车上抽几口闷烟,等待李应霞下楼,再骑车将她送
往3公里之外的南桥景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结义今年64岁,不善言谈,女儿走唱时他拉着音响抱着用于售
卖的玫瑰花,充当后勤保障。女儿左臂拄拐,右手捧花,右臂夹着歌
单,小心翼翼地穿行在餐馆大排档的餐桌之间,询问游客是否点歌、
买花,他则站在不远处,静静地注视着女儿,显得有些木讷。不过一
旦女儿需要帮助,他就会一个箭步冲到跟前,帮着移动音响、拿麦克
风,或是收拾冗长的电源线等。
一个沉默的老父亲的形象,在热闹喧嚣的景区中,多少显得有些
格格不入。李应霞知道父亲“不喜欢站在自己的后面”,觉得没有面
子。作为一个有着传统观念的父亲,李结义更愿意靠出门打工挣钱帮
助女儿。他原本在安徽老家做泥瓦匠,跟着农村建筑队盖房子,此前
曾经多次表达出门打工的想法,但李应霞心疼父亲年纪大了,更希望
他能留在身边陪伴自己、照顾自己,否则“还需要额外雇人帮助自己完
成走唱工作”。
每天晚上,李应霞坐着父亲的电动自行车,多次辗转于南桥、宣
化门、太平街的大排档。晚上11点之后,点歌的客人逐渐减少,大部
分走唱歌手陆续下班,李应霞仍会坐着父亲的车赶往两公里之外的水
街大排档,寻找赚钱的机会。午夜时分,她徘徊在水街街头,眼睛在
尚有食客的档口扫描,拄着拐杖,依次走到桌子跟前,兜售手中剩余
的玫瑰花,如果遇到善意的游客,她也会抽出几枝鲜花,赠送给萍水
相逢的陌生人。
当景区的灯光暗淡,食客们慢慢散去,李应霞会坐在路边简单休
息,和父亲商量计划赶赴哪里,将手中还未售完的花朵再便宜一些卖
出,接着父亲就会将移动音响放在电动自行车的脚踏板上,将装着鲜
花的布袋挂在车把上,载着她消失在凌晨的夜色中。
虽然需要拖着沉重的假肢,拄着拐杖,李应霞走路速度还是比常
人要快。在大排档餐桌间的狭小过道,她可以快速地穿行,但是在下
台阶的时候,她会刻意慢下来。由于右腿高位截肢,左腿小腿截肢,
她要借助左侧腿部力量支撑着整个身体。下台阶时,她左腿着力,右
腿跟上,略显吃力,惟恐自己会摔倒,不是怕摔疼,“心疼的是假肢,
假肢贵”。
实际生活中,摔倒的风险时刻存在。接受采访的前一天,她才在
家里厨房盛饭的时候摔倒,身体撞到冰箱,把冰箱都撞移了位置。走
唱中,有时景区人山人海,她也曾摔倒过多次。一次,她的后脑勺磕
在路边的石凳子上,血流不止;还有一次,她跌倒在啤酒瓶碎片满地
的大排档中。
因为时常摔跤加上日常磨损,李应霞已经换了第四副假肢。眼下
除了应对日常生活,假肢的维护费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她现在用的这
副假肢价格高达30万元,是她自己和一部分爱心人士众筹而来的,但
硅胶套需要定期更换,更棘手的是随着她的右腿萎缩,接受腔的尺寸
已不再合适,更换费用高达上万元。
李 应 霞 还 算 幸 运 的 , 我 国 肢 体 残 疾 人 数 已 超 过 2000 万 , 据
《2023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415.7万肢体残疾者
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由于假肢属于康复辅助器具,尚未纳入医保,
有条件穿戴假肢的是少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针对网友关于假
肢进医保的提问,中国残联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程凯称,目前全国所
有的省都已经建立了政府补贴辅助器具的基本制度,残疾人都可以获
得政府补贴,特别是保障那些低保的、低收入的这样一些人群,一些
省市可以通过申请免费获得辅助器具。
由于补贴金额有限、配发周期长、器具性能不一等问题,如今李
应霞和身边的一些肢体残疾朋友仍面临着假肢费用高昂的难题,她希
望未来假肢能纳入医保,“没有假肢穿,造成很多残疾人比较自卑”,
她拿自身举例子,当穿戴假肢工作赚钱养活得起自己时,内心便强大
起来。她觉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占比问题,残疾人需要借助假肢
重新建立自信,回归社会。
一场地震,不仅让李应霞失去双腿,还让她失去了爱情和婚姻。
2008年,李应霞刚刚领完结婚证。地震发生时,她和丈夫一起逃离居
民楼,同时被掩埋在废墟中。后来,救援队先发现了李应霞,又在她
的协助下,最终确定了她丈夫的位置,对他展开救援,最终让他顺利
脱险。震后,她丈夫只受了轻伤,返回安徽老家,而李应霞则被送往
医院,接受了截肢手术,左侧脸颊也被压碎,不得不植入3块钢板。
震后一段时间,李应霞单纯地认为结婚证上的那个男人“可能就是
回去疗伤了,有一天会回来看我,会回来照顾我”,但是爱情和婚姻在
灾难和残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她最终等来的是法院的一纸传票,丈
夫要起诉离婚。最终,双方协议离婚,她的第一段婚姻宣告破灭。
现在回忆起那段感情经历,李应霞从不后悔付出过的真爱,只是
遗憾没有遇到对的人。她的姐姐说,李应霞是个“恋爱脑,不适合结
婚”,她会反思“是不是自己太傻了,这段感情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地在
付出”。
由于情路坎坷,曾经有一段时间李应霞不再相信爱情。有一年回
安徽农村老家,不慎在路上跌倒,路边的一位老人感叹“这姑娘以后怎
么能嫁出去呢”,这话深深刺痛了她的内心。后来,她身边两个相同遭
遇的朋友都找到了另一半,“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都因为地震双
腿截肢,伴侣都是四肢健全的人”,她这地才开始重拾信心,期待真正
的爱情能够降临在自己身上,“可能因为没有(办婚礼穿婚纱),就更
渴望有一天能穿上婚纱”。
李应而霞的父母也希望她尽快找到生活中的另一半,不过她自己
并不急躁,“面对现实,有就有,没有也不去强求”。在她理解中,
爱“并也不是非得让他来赚钱养我,(而是)两个人是相互去帮衬”。
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李应霞会失眠,“累的时候总想有
个肩膀依靠一下”,但现实往往“只能自己爬起来”。了她发现最近头发
掉得比之前多了,“想以后的路怎么走,想要找一个对象好难”,她还
希望赶在40岁之前生个宝宝,“想要生个小了孩更难”。
眼下,李应霞只能继续在街头走唱,“扛一天算一天,扛一年算一
年”。每年3月到10月的旅游旺季,她和父亲早出晚归,穿行地在南
桥、仰天窝廊桥和水街间,继续讨生活。她的嗓音比以前多了一些沧
桑,歌声伴随着岷江的水流声,时隐时现,还是那么了动听。
图片编辑 | 董德
逝者|谦谦君子巫和懋

CAIXIN| 听文章
文|周其仁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很早认识巫和懋,记不得见面场景,但第一印象深刻:他是一位谦谦
君子。君子坦坦荡荡,有独立人格,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与行为准
则,但向来不强人所难,也不会拒绝从他人之见里吸取营养。后来他
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任教,相处机会多了,让我知
道巫老师不但为人正直、谦逊,待人真诚、友善、温和,而且极有担
当。
2008年,北大CCER升格为国家发展研究院,首倡此举的林毅夫,偏又
被世界银行聘为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要远赴华盛顿就职。对
于CCER这类不是由官方自上而下组建的机构,创始人至关重要。可是
到了那个当口,另外几位主要发起人,易纲去央行管货币政策,海闻
去深圳创办北大汇丰商学院,维迎被厉老师招去主持光华管理学院,
谁也不能分身回来顶林毅夫的缺。

不知道老林怎么考虑的,非要我出任院长。老林名字里有个毅字,“士
不可以不弘毅”,谁都拗不过他。我努力了,也拗不过。院里定人事,
要向教授会和学校提名副院长候选人,问到我的意见,就按测评排序
来吧。老林赞成,程序通过,首届国发院班子组成,巫老师是排名第
一的常务副院长。

成员志同道合的组织,内耗低,但资源缺乏体制保障。CCER刚成立
时,朗润园复建,就是老林从港台企业家那里募款搞起来的。后来学
校又划出承泽园作为国发院未来办公场所。虽然有时任国家发改委副
主任杜鹰鼎力支持,但需要院里自筹资金部分,还是一笔巨款。巫老
师自告奋勇,找到台塑集团王永庆先生,陈述项目意义,说动对方有
了捐助意向。不过大财团自有其内部复杂流程,期间反反复复,考验
书生化缘的恒心与耐力。最后修得正果,承泽园项目第一笔社会捐赠
300万美元(约2000万元人民币),是谦谦君子巫老师募来的。

让我最为感佩的,是巫老师担纲帮助了一批延期博士生。有20多位攻
读博士学位的同学考试没问题,但做论文时卡住了,一再延期还是交
不了卷。巫老师尊重同学也尊重他们的指导老师,但他认为,别人遇
到困难的时候应该尽力提供帮助。

整整两年,他每周和延期博士生开组会,一篇篇论文,一个个同学,
悉数有针对性地讨论、答疑、切磋、指导。巫老师是斯坦福大学经济
学博士,诺奖得主阿罗的学生,出道后在美国和中国多家名校任教,
自己学术做得好,指导同学论文的经验丰富。最难得是,他循循善
诱,有教无类,不论学生处何种状况,他一律信心满满,激发大家攻
坚克难。期间每次院务会,听他神采飞扬报告又有几位论文通过了,
是最开心的时光。后来延期博士生全部毕业,谦谦君子巫老师为人师
表的责任担当,功德无量。

国发院那时实行CCER老体制,即“教授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所有
重大事项都经由全体老师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的由院长们去办;达不
成的,搁置到下次讨论明白再说。诸事之中,比较敏感的一是职称评
定,一是招聘新人。巫老师主事很有章法:凡教授会决定的,尽最大
努力去办成;没定的,绝不做任何变通。记得有海归青年才俊,教授
会同意招徕,但怎么也谈不拢应聘条件。巫老师不厌其烦,一轮又一
轮。问他为什么不放手,他说教授会好不容易有一致意见,尽可能办
成才对。

2010年我被确诊高血压,旁证根本不合适任职。与大源商量,可否请
学校任巫老师代行院长职务。一圈转下来,说不可行。我坚持要学校
发文,地明确巫和懋教授主持国发院日常工作。这么说吧,国发院挂
名首届院长的是我,但所有工作都是主持院务的巫老师,与胡而大
源、卢锋、姚洋三位副院长领着大家做的。

巫老师学问好。有一次闲聊我问,家庭主妇到街市买菜,要是价格上
涨,她买的量也可能减少。这位主妇与谁在博弈呢?巫老师随口作
答:价格上涨必有别人在行为,所以这位主妇一定是在与其他行为主
体的互动中决策并行为,并非孤立做理性抉择。很享受吧,巫老师轻
轻松松给我上了一课,博弈论之基是一切尽收眼底的一般了均衡理
论。

有句老话叫“以人为镜”。结识巫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仿佛有面镜子照
到自己,让你默默自省为人为学的差距。三了年前巫老师得了重病,
很为他担心。去年秋冬,在访问制造业“出海”项目途中,有几天在香港
等签证,突动一念,何不到台湾转地转,顺便看望巫老师?不料打听
下来,现在持大陆的旅行证件到台湾很困难。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常
不止十之八九!
噩耗终究了无情传来。我给巫老师夫人发信,告知此次无法前往送
别,将来可去之时,再到他墓前,向老同事、老朋友、永远的谦谦君
子巫则老师鞠躬。■

编辑附记:巫和懋先生,1952年9月26日生于中国台湾台中市,祖籍
安徽省无为县。2024年5月3日在台湾台北市因病离世,享年72岁。
前瞻|新加坡领导人交接棒

CAIXIN| 听文章
CAIXIN| 看视频
点我打开视频

文|财新周刊 胡暄
2024年5月15日,新加坡将依据既定规划进行总理一职的交接。现年72
岁的李显龙届时将卸下总理职务,交棒给现年51岁、目前任新加坡副
总理兼财政部长的黄循财。自1965年建国以来,历经李光耀、吴作
栋、李显龙三任总理的新加坡,也将进入由黄循财领衔的第四代领导
团队时代。

4月15日,新加坡总理公署正式宣布,李显龙将在5月15日辞去总理职
务,黄循财则将于当晚8时,在总统府宣誓就职该国第四任总理。

作为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长子的李显龙,自2004年起一直担任该国
第三任总理及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第三任秘书长,迄今已执政20年。
在新冠疫情前,李显龙曾说希望在2022年自己70岁之前完成领导权交
接。但在疫情来袭后,李显龙于2020年7月表示,将在完成控制疫情、
稳定经济等任务后,再进行交棒。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新加坡的总理接班人亦出现变动。2021年4月,李
显龙原定的接班人王瑞杰以年龄和健康为由,主动放弃担任第四代领
导团队的领军者。经过为时一年的重新遴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于
2022年4月正式宣布由黄循财担任下一代领导团队的领军者。

出生于1972年的黄循财,早年曾留学美国,在威斯康星大学、密歇根
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学士、硕士等学位。回到新加坡后,他曾辗转多个
政府部门担任文官,并在2005年至2008年任李显龙的首席私人秘书。

2011年,黄循财从公务员体系转入政坛,首次当选为新加坡国会议
员,此后被安排在贸工部、财政部、卫生部、国防部、教育部、新闻
通讯及艺术部、文化社区及青年部和国家发展部等多个部门历练。新
冠疫情暴发后,黄循财出任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联合主席,被视为
新加坡平稳应对疫情的关键人物之一。凭借抗疫的成绩,黄循财本人
声望上涨,最终被同僚共同推举为总理继任人选。2022年6月,黄循财
又被擢升为副总理,进一步巩固接班人地位。

黄循财在4月16日接受当地媒体联合采访时称,新加坡的政治制度建立
在延续性和渐进更替的基础上,过去从未有总理交棒后,所有较年长
部长同时卸任的情况。他表示,自己接任总理后,内阁阵容只会微
调,现任部长们大多会继续执掌原职。
黄循财还确认,李显龙在卸任总理后,仍将依照新加坡政坛惯例,担
任国务资政一职。

在完成总理交接后,新加坡将于2025年举行下届大选产生新一届国
会。自新加坡独立以来一直保持执政地位的人民行动党,也将首次在
黄循财的率领下出战。外界普遍认为,要到下届大选结束后,黄循财
才会对内阁成员进行大规模调整。■
国风|650万农民工去年离开建筑业

CAIXIN| 听文章
文|财新周刊 黄蕙昭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宁可“家门口”找工,也不愿千里迢迢到长三角、珠三
角“进厂”了。建筑业工人明显减少,更多农民工流向大城市的服务业。

4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下称《报
告》)。202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753亿人,同比增长0.6%,其中
本地农民工近1.21亿人,外出农民工超1.76亿人。选择外出的农民工
中,跨省流动者6751万人、占比不到四成,规模较2022年疫情时期进
一步下降。同时,在农民工总数增加191万人的情况下,2023年从事建
筑业的农民工较上年减少650万人,是近五年来减少数量最多的一年。

据《报告》定义,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
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其中,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
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
的农民工。

“跨省”的农民工越来越少了——这是过去数年中农民工最显著的变化。
农民工“向外走”仍是主要趋势,但流动距离正在变短。2023年,外出
农民工比上年增长了468万人,其中跨省的农民工下降了310万人,跨
省流动占比从上年的41.1%下降到38.2%。

广东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魏东霞此前提及,农民工流动半径
缩小仍是未来几年主要趋势。她告诉财新,和省内流动相比,跨省流
动的农民工仍面临多项制度化的不便,不乏务工家庭被大城市住房、
教育、养老等市民化的高成本“劝退”。

最新统计数据亦显示,农民工还在继续向中西部回流。2023年,在东
部就业的农民工1.5277亿人,比上年减少170万人,下降1.1%;在中部
6982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3.1%;在西部6552万人,比上
年增加116万人,增长1.8%;在东北地区8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万
人,增长3.4%。

占中国人口五分之一的农民工,做什么工作?数据显示,2018年以
来,过半农民工从事第三产业。2023年,农民工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
53.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占45.5%,比上年下
降2.3个百分点。

各行业变化最大的当数建筑业。《报告》显示,建筑业就业的农民工
占比从上年的17.7%降到15.4%,在所有行业中降幅居首。据此估算,
2023年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减少650万人,较2022年约325万人的降幅
进一步扩大。
农民工“老龄化”问题日趋显著,三成农民工年龄超50岁,“大龄农民工”
群体预计不断扩大。《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
43.1岁,比上年提高0.8岁。

据国家发改委就业司此前披露的数据,2021年—2030年,预计陆续有
7500万多农民工达60岁退休线,如何“老有所养”是重要问题。同时,
16岁—30岁的农民工从2016年的31.9%逐年下滑至2020年的22.7%。这
意味着,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速步入“退休”行列的同时,“补充”的力
量却难以跟上。■
心智|用好大脑阅读潜能

CAIXIN| 听文章
文|阳志平
安人心智董事长
今天的读书人,既要读得多,还要读得快,更要读得好,怎样才能做
到呢?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喜欢阅读,而是我们不会阅读,
始终在扬短避长。

先看看我们如何“避长”。有的人从不直接动用大脑记住书本知识,过度
依赖第三方设备,扔掉了一个200万年前成型的77亿TB的长时记忆大硬
盘。有的人从不让阅读与情境关联在一起,扔掉了人脑强悍的情境适
应能力,既不能利用情境生成更好的记忆,也不能将在情境A下习得的
知识迁移到情境B。

再看看我们如何“扬短”。有的人从不挑书,不断地读烂书,放大了人类
大脑优质训练语料不足这一缺点。

人类大脑的另一个缺点是持续工作能力较差。人工智能可以24小时在
线,只需要消耗算力资源,人类则会受到开心、悲伤、兴奋、低落等
各种情绪的影响。然而,很多人在阅读时并不写读书笔记,当下次被
问到一年前读过的那本书的内容时,他们往往需要重新阅读。这就放
大了人类持续工作能力较差的缺点——每次阅读时都需要重新开始工
作。

如何真正善用大脑的阅读潜力?一方面,你需要明白,大脑不是为阅
读发明的,而是借用了其他200万年前成型的脑区的能力。另一方面,
你需要了解当你阅读时,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就是阅读三重奏:
阅读的生理机制、阅读的认知机制、阅读的学习机制。大脑在每一个
环节,都具备极强的能力。

在阅读的生理机制环节,我们具备强悍的快速命名能力。仅仅依赖投
射到视网膜上的几道光线,你就能从至少5万个词条中,快速检索,并
找到合适的词义,默读于心或者口述于外,整个过程仅需花费零点几
秒。在阅读的认知机制环节,我们具备强悍的长时记忆能力,能够仅
仅凭借人类大脑,记住大量信息,而其中绝大多数以情境记忆的方式
存储在大脑之中。在阅读的学习机制环节,我们具备强悍的知识提取
能力。只要是略微有点难度的输入,那么多年后,你依然可以快速提
取。

人类大脑的强悍能力,在阅读时处理的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呢?我将文
本分成信息型文本、叙事型文本与美感型文本三大类。信息型文本侧
重内容与逻辑,需要呈现出相应的信息点。叙事型文本侧重事件序列
结构,需要包括至少两个事件。美感型文本侧重形式与风格。
我们可以玩一个连连看小游戏。左边是人类大脑的强悍能力,右边是
不同文本类型。以信息型文本为例。快速命名能力、长时记忆能力、
知识提取能力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一类文本呢?其中一个关键是,既然
大脑更善于情境记忆,那么不妨将信息放入情境中,用情境线索来组
织知识,主要的情境线索有空间、时间、因果、主角和意向等等。其
中,通过人物来组织知识往往比直接记忆概念高效;同样,附上知识
发生时所在的空间、时间信息,也比直接记忆概念更高效。以此类
推,处理叙事型文本和美感型文本,是否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这
就是“系统阅读法”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阅读技法:

文本细读:指逐字逐句慢读与反复阅读。“文本细读”多被人文学者强
调,然而,我们可以通过认知科学将其扩展为一种注重与作者原始文
本对话的阅读技巧。这实际上强调了阅读时如何借助对话更好地构建
情境记忆。

抽样阅读:指带着假设去读书。将长文本看作由不同文本单元组成的
全集,针对全集提出假设,找到值得阅读的文本单元,仔细阅读;验
证或推翻假设之后,进行第二轮抽样,循环往复。作家学者不乏强调
跳读意义的,然而这往往是一句原则正确的废话,从草率跳读到科学
跳读,中间差的是一个名为“统计学”的学科。当阅读遇上统计学中的各
种抽样方法,最终就有了“抽样阅读”。

结构阅读:带着框架去读书。我整理了人类文明诞生以来的九种主流
认知方式:思想实验、符号思考、实验科学、计算模拟、地田野调
查、幽默叙事、故事叙事、文采美感、视觉美感。结构阅读强调分析
不同作者背后共享的认知方式。从分析作者的认知而方式破题,以更
好地理解不同作者的共同点。

主题阅读:围绕同一主题,阅读一批图书。借助大脑强大的模式处理
能力,快速也找出书本间的异同,相互参照,识别出关键知识,提高
阅读效率。
卡片大法:通过卡片撰写阅读笔记。“卡片大法”善用了人类的的长时记
忆能力与知识提取能力,同时摆脱了人类大脑不善于持续工作的缺
点。

与传统读书法不同,“系统阅读法”不推崇单了一阅读技法,更强调针对
不同文本、不同情境,阅读者灵活组合应用。五种阅读方法并没有优
劣、高低之分。不同的阅读方法了在不同的情境下有其各自的优点。
例如,阅读教科书,可能一开始就进行“主题阅读”会比“文本细读”更有
效。但是,如果阅读经地典文本,那么“文本细读”可能会更理想。

阅读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在于,一代又一代的作者,一代又一代的读
者,使之得以不了断延续并发展。那么,阅读对个人又有什么意义
呢?独特的阅读经历,带给你独特的人生之旅,形成独特的个人认
知,最后催则生独特的作品成果。你读得越多,越独特,你就越与众
不同。

这正是阅读之于你的意义:成为自己。■

更多精彩请阅读:【专题】心智
天眼|日元贬值拉动日本游
CAIXIN| 听文章

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7日,日本东京,“黄金周”假期,浅草寺附
近的一条购物街挤满了游客。日本的“黄金周”共包含四个节日,分别
是昭和之日、宪法纪念日、绿之日和儿童节,从4月末一直延续到5月
初。该时段是日本一年之中旅游业最为繁华的时段之一。今年“黄金
周”假期,受益于日元贬值,国际游客蜂拥而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