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中華⼈⺠共和國內政

重建社會秩序時期(1949-1952)
背景: ⽬的:
- 經濟問題 1. 重建社會秩序
- 國⺠黨殘兵、強盜⼟匪、特務間諜 2. 鞏固新⽣政權
- 農村:地主 ⼟改 ➡
- 城市:貪腐官僚,⾏賄商⼈

(1)⼟地改⾰運動
背景:1950年「⼟地改⾰法」 資料補充(⾃⾏補充):
1952年完成

措施:
1.發動貧農、僱農向地主進⾏⾾爭
2.沒收地主⼟地和財產
3.分配給無地、少地農⺠ 結果:3億農⺠得到⼟地

(2)鎮壓反⾰命運動
背景:國內反共勢⼒頑強

措施:
1.⼤量整肅、捕殺國⺠黨軍政⼈員、⼟匪、惡霸(反⾰命分⼦)
2.軍事:肅清國⺠黨各地殘餘部隊

(3)三反五反
1951-1852「三反運動」「五反運動」
⽬的:打擊貪污、違法⾏為

三反:
針對國家機關幹部+⼯作⼈員
⽬標——「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

五反:
針對私營⼯商業者
⽬標——「反⾏賄、反偷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產、反偷⼯減料、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

結果:
⼤批違法幹部+⼯商業者受到輕重不同的處分
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1953-1965)

(1)第⼀個五年計畫
背景:
極⼒扭轉經濟蕭條的局⾯
國⺠經濟初步恢復 ➡
1953宣布向社會主義時期過渡

⽬的:
建立社會主義⼯業化基礎

措施:
參照蘇聯:優先發展重⼯業的經濟模式 集中⼒量與⼯業建設 ➡

(2)三⼤改造,財產共有
背景:
1953年對農業、⼿⼯業、私營⼯商業進⾏「社會主義改造」
(概括:沒收私有財財產,進⾏公有化)
1.農業: 3.私營⼯商業:
- 組織個體農⼾ - 控制⽣產原料和市場
- 成立農業合作社 - 為國家加⼯訂貨
- ⼟地和⽣產資源收歸公有 - 把私營⼯商企業改造為公商合營
- 推⾏農業集體化 效率提升 ➡
結果:
2.⼿⼯業: 1956年
- 成立⼿⼯業⽣產合作社 全國普遍成立農業⼿⼯業合作社
- 集中個體⼿⼯業 私⼈資本企業轉為公私合營
- 統⼀進⾏⽣產和經營 社會主義改造⼯作完成

(3)反右派⾾爭
整頓作風運動
「⼤鳴⼤放」:號召黨外⼈⼠和⺠眾向共提意⾒

「整風運動」:失控 引來各界批評 ➡ 資料補充(⾃⾏填寫):


共:認為「資產階級右派份⼦」蓄意攻擊
「事情正在起變化......」「這是為什麼...」

「整風運動」改為「反右運動」
「右派份⼦」:五⼗多萬⼈批評共被劃為右派份⼦
受到處分(勞動改造、徒刑)
共:以⾔論入罪做法,壓制社會輿論 失去⼤批有識之⼠的⽀持(⽑:「陽謀」)

(4)廬⼭會議
⼀五(意識到群眾運動可以放到經濟) 導致三⾯紅旗、⼤躍進 ➡
反右(清楚知識分⼦,反對聲⾳下降)

廬⼭會議(⽑澤東):「成績偉⼤、問題不少、前途光明」
彭德懷上書⽑澤東 被列為右傾 ➡

(5)三⾯紅旗
1957年第⼀個五年計畫超額完成➡ 落後經濟狀況轉機
⽑澤東為⾸(中共領導⼈):希望加速經濟發展
1958年「三⾯紅旗」:
1.總路線 3.⼈⺠公社
- 總路線:「⿎⾜幹勁、⼒爭上游、 - 把農業合作社改為「⼈⺠公社」(集體化程度更⾼)
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 主要特⾊:「⼀⼤⼆公」
- 號召⼈⺠全⼒投入經濟建設運動 - ⼀⼤:⼈⺠公社五千⾄兩萬(難控制,⽣產動機低)
- ⼆公:「放開肚⽪吃飯...」「吃飯不要錢...」(糧食消耗⼤)
2.⼤躍進 - 1958年⼆萬六千個⼈⺠公社
⽬標: - 農⺠私有⼟地,牲畜,財務轉為公社所有
- ⼤幅提升⾼農作物收成 - 取消按勞分配原則,實⾏供給制
- 鋼鐵等⼯業產品產量⼗五年「超英趕美」
- 農業「以糧為綱」、⼯業「以鋼為綱」
- 為達到產量「全⺠⼤煉鋼鐵」

🌟 失敗原因:
1.⽑澤東等領導⼈急於求成、盲⽬冒進(⼀五的成功)
2.出現講⼤話浮誇風氣(官僚)*e.g衛星⽥
3.蘇俄斷絕中國各國的援助
4.遇到⾃然災害(⼤饑荒:千萬死者)
5.過度重視⼯業、無暇⽣產
最終導致 「三年經濟困難時期」(1960-1962)

⽑澤東承認領導失策 退居⼆線 ➡
⼤權交予劉少奇、鄧⼩平:
1.採取切合實際的政策
政治權利:劉少奇奪回權⼒「三分天災、七分⼈禍」(群眾運動)
2.經濟復甦(共產主義*⽑ 資本主義) ➡
改善經濟措施:「三⾃⼀包」
⾃:⾃由市場、⾃留地、⾃負盈虧
包:包產到⼾(定期繳交農產品給政府、⾃⼰留/賣向市場)
⽂化⼤⾰命時期(1966-1967)

1.⽑澤東欲清除走資派
⽑澤東退居⼆線:1.不⽢⼼⼤權旁落 2.堅信⼤躍進運動基本路線無誤
劉少奇、鄧⼩平恢復經濟政策 被視為資本主義復辟 ➡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爭...」
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走資派)

⽑澤東決⼼清走走資派(妻⼦江⻘、國防部長林彪⽀持)
1966年發動「無產階級⽂化⼤⾰命」
江⻘、林彪:個壞政治野⼼,企圖利⽤⼤規模群眾運動打敗政敵

2.批判「海瑞罷官」
⽑:1.⽂藝批評 2.「走資派」奪權⾾爭
1965年11⽉ ⽑授意姚⽂元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的:批判吳唅 打倒北京市委➡ 把⽭頭指向劉少奇 ➡

3.紅衛兵開展破四舊 (1966-1968)
中央通過「五⼀六通知」
⾰命⽬的:清除走資派
⽑澤東、林彪、江⻘等組成中央⽂化⾰命⼩組
動員群眾參加⽂⾰:(向走資派奪權) 造成:
1.號召全國學校停課「鬧⾰命」 1.對⽑澤東狂熱崇拜 4.衝擊政府機關
2.⼤、中學⽣組織「紅衛兵」 2.紅衛兵破壞⽂物 5.全國武⾾四起
3.各地進⾏「破四舊、立四新」 3.隨意批⾾抄家

5.林彪政變失敗(1971)
1968
劉少奇: 林彪:
- 被撤銷黨外⼀切職務 - ⽀持發動「⽂⾰」
- 開除出黨 - 提升為黨內第⼆號⼈物
- 迫害致死 - ⽑澤東選定為接班⼈

1971
林彪:
- 提企圖提前取代⽑澤東 乘⾶機倉促北逃、蒙古墜機⾝亡

- 密謀策動政變
政權落入:「四⼈幫」江⻘、張春橋、姚⽂元、王洪⽂
周恩來提出四化(1974-1976)
林彪敗亡,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中央⼯作
⽂⾰:
1.全國淪陷⼤動亂
2.經濟拼與崩潰

周恩來(重申本世紀完成):農業、⼯業、國防、科技「四現代化」
作⽤:重新建立黨和重覆的威信

「四⼈幫」(江⻘):「批林批孔」運動
作⽤:抨擊周恩來

周恩來病重 鄧⼩平主持中央⼯作:糾正⽂⾰錯誤
➡ ⽑澤東不滿和「四⼈幫」打擊 ➡

四五天安⾨事件(1976)
1976年1⽉8⽇ 周恩來逝世
4⽉5⽇ ⺠眾齊集天安⾨廣場悼念周恩來:抒發對⽂⾰的不滿
⽑澤東、江⻘:下令鎮壓
中共中央:鄧⼩平要負責、撤銷⼀切職務

1976年9⽉9⽇ ⽑澤東死去
華國鋒出任中共中央主席
10⽉ 聯合鄧⼩平發動政變、逮捕江⻘等 ⽂⾰結束!! ➡

🌟 ⽂化⼤⾰命影響:
政治: 經濟:
- 領導⼈被批⾾ - 不能⽣產(紅衛兵)
- 幹部被奪權
- 知識分⼦被迫害(⼈才凋零) 社會:
- 政黨機關無法運作(無政府狀態) - 沒有倫常道德
- 政權不穩固(黨和政府威信動搖)

⽂教:*極受影響
- 無教育(批⾾教師)
- 上⼭下鄉(貧下中農再教育)

⽂化⼤⾰命=「⼗年浩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