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学生舌尖后音zh[(_...sh[(_)]发音偏误研究_颜星月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7

分类号 密 级

U D C 论文编号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越南学生舌尖后音zh[tʂ]、c
h[tʂʻ]、sh [ʂ]发音偏误研究

研 究 生: 颜星月

导 师: 曾祥喜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 对外汉语教学

2017 年 4 月
分类号: 学校代号:10512

学 号 :2014111102000082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越南学生舌尖后音zh[tʂ]、ch[tʂʻ]、sh [ʂ]
发音偏误研究

作者姓名:颜星月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曾祥喜、副教授

申请学位类别:中国语言文学 学科专业名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7 年 4 月 7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7 年 5 月 14 日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 张延成
Pronunciation Study on zh [tʂ], ch [tʂ'], sh [ʂ] of
Vietnamese Students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Yan Xingyue

Supervisor:Zeng Xiangxi

Hubei University

Wuhan, China
越南学生舌尖后音zh[tʂ]、ch[tʂʻ]、sh[ʂ]发音
偏误研究

摘 要

随着中国和越南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越南汉语教学也日益发展,“汉语热”在越南
的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对越汉语教学研究也随着教学规模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越来越
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问题研究已经逐
渐发展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国别化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正因为是一个新兴的热点,所
以语音问题研究的文献在总量还比较少,现有的研究内容以声调问题研究和语音问题的
整体汇总为主,着重于对语音问题进行的整体性分析,缺乏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描写,缺
乏具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本文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献,笔者首先查阅了
相关文献,分析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越南学生的汉语语音确实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
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对越南汉语学习者
的语音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笔者进一步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与当地师生进行的访
谈,仔细地分析了学生们存在的一些语音问题,初步分析认为越南的汉语学习者的声母
发音问题以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比较明显,笔者初步假设越南的汉语
学习者的学习汉语声母确实存在偏误,语音偏误以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
最为典型。为了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验证笔者的这一假设,证实越南的汉语学习者
在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上的问题确实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偏误并
且是最典型和突出的语音偏误,笔者采取实地语音调查的方式,对越南汉语学习者进行
了音节、词语、文本等不同形式的语音调查。笔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声母的语音偏误上,
根据语音调查和统计的数据,最后验证了越南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上出现的问题确实一种语音偏误,并且不管是在单个的音节、词语还是
语流语篇中,越南的汉语学习者最典型最突出的声母语音偏误都集中在zh[tʂ]、 ch
[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研究数据也表明,越南汉语学习者在zh[tʂ]、ch[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表现出来的的语音偏误类型也是比较一致的,均是以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和舌尖前音z[ts] 、c [tsʻ]、s [s]的混淆和发音过为主,此
外较为特别的就是舌尖后音zh[tʂ]和c [tsʻ]的混淆。笔者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等理论

I
的基础之上,对越南汉语学习者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的偏误原因进
行了思考和分析。最后,笔者结合语音调查结果、现有的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就
越南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在对越语音教学过程中,应该
坚持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对比分析,重难点突出等原则。在对越语音教学方
法上,要坚持以音节教学为基础,以语流教学为重点;注意提高听辨能力,培养语感音
感等方法。

【关键词】:越南学生;舌尖后音;偏误分析;教学思考

II
Pronunciation Study on zh [tʂ], ch [tʂ'], sh [ʂ]
of Vietnamese Student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Vietnamese Chinese teaching is also develop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fever" in Vietna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study of Vietnamese
teaching has also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cale, among which the
research on voice bias of Vietnamese stu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Based on this reality, we can
find that the study of Vietnamese students' phonetic problems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a
hot topic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also because it is a new hot
spot, the literature of speech error research is still relatively small, the existing research
content to tone bias research and voice problems of the overall summary of the main focus on
the overall error analysis, Lack of specific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escription, the lack of
targeted voice teach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research , the author first consulted the relevant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found that
Vietnamese students do have some obvious problems in Chinese pronuncia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begin to learn more about it by the usual teaching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and
found that Vietnamese Chinese learners do have obvious problems in zh [tʂ], ch [tʂ'], sh
[ʂ].In order to carry out further scientific research to verify the author's hypothesis, the author
begin to use field voice survey . The focus of the study on the initial consonant voice error,
according to the voic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data, verify the zh [tʂ], ch [tʂ'], sh [ʂ] problem is
indeed Vietnamese Learners' typical speech errors, whether in a single syllable, word or
discourse. Vietnamese Chinese learners are the most typical and prominent vowel voice errors
are concentrated in zh [tʂ], ch [tʂ'] , sh [ʂ] .Vietnamese Chinese learners show the type of error
is more consistent in zh [tʂ], ch [tʂ'], sh [ʂ] , they usually use the pronunciation of z [ts], c
[ts'], s [s] to replace zh [tʂ], ch [tʂ'], sh [ʂ].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error analysis and

III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 of the three Chinese
characters zh[tʂ], ch [tʂ'], sh [ʂ] of the Chinese learners in Vietnam. Finally,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speech investigati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research results and her
own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think up with some teach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teaching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er-led principl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so on . In the more phonetic
teaching methods,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yllable teaching, focusing on
languag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listen, to develop language sense of
sound and so on.

【Key words】:Vietnamese students;Chinese retroflex; error analysis; teaching thinking

IV
目 录

一、绪论............................................................................................................................................................1

(一)选题缘由........................................................................................................................................1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局限性........................................................................................................... 1

1.国内研究概况.................................................................................................................................1

2.国外研究概况.................................................................................................................................3

3.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 5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5

(四)本文的研究假设、对象及方法................................................................................................... 6

1.研究假设.........................................................................................................................................6

2.研究对象.........................................................................................................................................7

3.研究方法.........................................................................................................................................7

二、理论基础....................................................................................................................................................9

(一)研究理论基础............................................................................................................................... 9

1.对比分析理论.................................................................................................................................9

2.偏误分析理论.................................................................................................................................9

3.中介语假说理论.......................................................................................................................... 10

(二)研究说明:..................................................................................................................................10

1.研究假设.......................................................................................................................................10

2.研究对象.......................................................................................................................................10

3.调查对象.......................................................................................................................................10

4.研究方法和步骤...........................................................................................................................11

(三)汉越语音对比............................................................................................................................. 13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15

(一)语音调查情况说明..................................................................................................................... 15

1.语音调查背景.............................................................................................................................. 15

2.语音调查对象概况...................................................................................................................... 15

3.语音调查步骤.............................................................................................................................. 15

V
(二)语音调查结果及分析................................................................................................................. 17

1.音节录音结果及分析.................................................................................................................. 17

2.词语录音结果及分析............................................................................................................... 21

3.短文录音结果及分析.................................................................................................................. 24

4.录音结果小结.............................................................................................................................. 27

(三)偏误原因分析............................................................................................................................. 27

1.母语的负迁移.............................................................................................................................. 27

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28

3.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 28

4.学习策略.......................................................................................................................................29

四、对对越语音教学的思考......................................................................................................................... 30

(一)对越语音教学原则的思考......................................................................................................... 31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1

2.坚持对比分析,重难点突出的原则.......................................................................................... 31

3.精讲多练,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和趣味化.................................................................................. 32

4.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音素到音节到语流的原则。..................................................32

(二)对越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思考............................................................................................. 33

1.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 33

2.坚持对比分析法,示范与模仿为主,理论讲解为辅..............................................................34

3.以音节教学为基础,以语流教学为重点.................................................................................. 34

4.提高听辨能力,培养语感音感.................................................................................................. 35

5.以鼓励为主,积极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35

结论..................................................................................................................................................................37

参考文献..........................................................................................................................................................39

附录:.................................................................................................................................................................42

致 谢..............................................................................................................................................................44

VI
图目录

图 3.1 音节中 zh[tʂ]偏误类型饼状图............................................................................................................ 18

图 3.2 音节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19

图 3.3 音节中 sh [ʂ]偏误类型饼状图.............................................................................................................20

图 3.4 词语中 zh[tʂ]偏误类型饼状图............................................................................................................ 22

图 3.5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23

图 3.6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24

图 3.7 声母偏误饼状图..................................................................................................................................26

VII
表目录

表 3.1 音节中 zh[tʂ]偏误类型统计表............................................................................................................ 18

表 3.2 音节中 ch[tʂʻ]偏误类型统计表...........................................................................................................19

表 3.3 音节中 sh [ʂ]偏误类型统计表.............................................................................................................20

表 3.4 词语中 zh[tʂ]偏误类型统计表............................................................................................................ 21

表 3.5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统计表...........................................................................................................22

表 3.6 词语中 sh [ʂ]偏误类型统计表.............................................................................................................23

表 3.7 声母偏误表...........................................................................................................................................25

VIII
一、绪论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关于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方面的研究,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
就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的重视,例如庄洁、关英伟、李湘平、
赵思达、刘冬冰、杨娜、刘婧、马慧洁、张韵、高春燕、何会仙等众多研究者都对越南
汉语学习者常见的语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笔者任教于越南北部的老街省,任教单位是老街高等师范学校。笔者在越南老街省
老街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也对该校学习者汉语学习情况作了充分的了解。通过平时
的教学实践观察和跟当地师生的访谈,笔者发现该校的汉语学习者汉语声母语音问题主
要集中在b[ p]、p[ pʻ]、zh[tʂ]、ch[tʂʻ] 、sh [ʂ]、j [tɕ] 、q [tɕʻ]、x [ɕ]等声母上,其中zh[tʂ]、
ch [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笔者最初的这样一个通过教学观
察得出的结果和现有的许多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分歧和出入。因此笔者决定进行进一步
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来验证笔者的教学观察结果,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进行更加
全面和科学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局限性

笔者查阅了有关越南语音问题分析的各类文章,发现有关越南学生语音研究的论文
近年来数量增长的很快,但是在总量上相对来说仍然很少。笔者现有的关于越南语音问
题分析的各类文章进行了检索,对现有的主要的研究文献的内容、研究方法、结论等进
行了对比和汇总,笔者认为关于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还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笔者试图通过对本校的汉语学习者进行音节、词语、语篇三种不同形式的语音调查,深
入分析其典型的语音问题,进一步验证笔者关于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问题的假设。

1.国内研究概况

庄洁、关英伟1两位研究者采用了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具有对照性意义的两组学
生的塞音和塞擦音进行了语音调查,一组是来自广西一高校的越南留学生,共计8人;
一组是普通话水平在二甲以上的中国学生,共计4人。笔者认为该文在进行调查之前,

1
庄洁,关英伟. 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实验研究和偏误分析[J]. 云梦学刊,2009,30(2):144-147.

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应该就将研究的内容定在塞音和塞擦音上的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而且,语音调查的发
音表是28 个汉语普通话的双音节词语发音表,笔者认为仅用调查表词语数量较少,调
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有提升的空间。此外,这两位研究者的的调查对象人数相对较少,
调查的结论是对这些学习者发音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的概括性的总结。
李湘平2根据朱川等人设计的百字音节测试表进行了语音调查。但是该文的调查对
象人数少,只有6人,汉语水平相对单一,均为学习汉语约7个月的初级水平的学生。研
究结论也是对这6名越南留学生的语音问题的整体汇总。该文中的6名留学生主要是
z[ts] 、c [tsʻ]易混淆和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间后音发音不足。笔者的研究结论
和该文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越南汉语学习者声母发音最典型的问题在于zh[tʂ]、ch[tʂʻ]、
sh [ʂ]这三个舌间后音。
赵思达、刘冬冰3对3名汉语学习者研究对象的语音情况进行了调查,来统计分析学
习者的语音问题。这篇文章调查对象仅仅只有3人,语音样本非常有限。研究结论也只
是对着三人语音问题的整体汇总,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
马琳琳4结合了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实验语音学分析,研究
方法相对更加科学。该文语音调查的对象是越南河内的汉语学习者,语音调查表由10个
左右的汉语词语组成,研究内容是这些汉语学习者声母、韵母、声调这些整体的语音问
题。然而,该文语音调查选用的词语数量较少,并且对词语的选用原则和目的也没有进
行相关说明。
杨娜5采用的方法也是调查法,调查对象是越南河内的汉语学生,不同的是,这次
语音调查进行了5个月,这是一种动态的、历时的调查研究。但是作者对调查的方法和
对象未作具体说明和解释。该文的结论也是对这些学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的汇总。笔
者和该文的研究结论也较为不同。
刘婧6通过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韵母、声调的问题进
行了汇总和分析。该文也是偏向于向于教学经验的一般性总结,该文认为越南汉语学习
者声母比较典型的是问题是 zh[tʂ] 、ch[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发音不到位,这三
个舌尖后音中ch[tʂʻ]的难度最大。笔者的研究结论和这个结论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
的地方。笔者也认为越南汉语学习者声母的语音问题集中在 zh[tʂ]、ch[tʂʻ]、sh [ʂ]这三
2
李湘平. 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调查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7(6):168-170.
3
赵思达, 刘冬冰. 关于越南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调研[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0):109-110.
4
马琳琳.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及偏误标记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05.
5
杨娜. 越南人学汉语常见语音偏误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 3(1):35-38.
6
刘婧.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4):90-91.

2
一、绪论

个舌尖后音,但是,根据笔者的统计数据结果,这三个舌尖后音中偏误率最高的是舌尖
后音sh [ʂ],因此笔者认为舌尖后音sh [ʂ]的问题最明显。
马慧洁《汉越辅音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7一文语音调查的对象是越南河内两所高
校汉语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该文作者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半年的教学观察,也是一种动态
的历时研究。通过教学观察,该文总结了越南汉语学生在汉语辅音上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研究方法主要是教学观测加理论分析,在科学性,严谨性和具体性尚有发展空间,研究
内容也是集中在对辅音的整体分析。
张韵在《对越汉语教学中学生声母偏误的现象分析》8一文中通过教学实践经验性
总结和分析,探索了越南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声母方面的语音问题,由此分析了语音
问题产生的原因。该文认为越南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声母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卷舌
音和平舌音难以区分等方面。该文的研究也是对声母问题的整体分析,是通过教学实践
的经验性总结,没有采用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调查进行分析。
高春燕、何会仙《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声母发音偏误探析》9一文首先通过将汉
越声母的特点进行对比,预测了越南学生汉语学习汉语声母时可能在汉语的塞音、擦音
和塞擦音上面存在困难。该文的调查对象是8名越南留学生,他们的汉语水平均是初级
水平,研究对象较少,研究对象的水平也相对单一。该文对越南学生汉语声母语言问题
研究点的选取也是通过理论对比分析来预测的,并没有通过其他科学手段进行验证。
文立婷《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10一文中通
过三组实验,对越南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塞擦音、擦音的的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文
在进行调查之前,应该就将研究的内容定在擦音和塞擦音上的原因进行说明和解释,但
是该文并没有做到,笔者认为这一点是存在问题的。

2.国外研究概况

傅氏梅11运用传统听辨记音,通过听音和发音两种方式来统计、分析了越南汉语学
习者的语音问题。她研究的对象是36位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这些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不一。
该学者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学生听觉和发音两者间的关系,因此对越南学生汉语声母的语
音问题类型的分析以及教学改进的策略着力较少。该文的结论是:越南学生声母听音偏
7
马慧洁. 汉越辅音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J]. 科技信息,2009,(22):94.
8
张韵. 对越汉语教学中学生声母偏误的现象分析[J]. 科教文汇旬刊, 2015(2):45-47.
9
高春燕, 何会仙等. 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声母发音偏误探析[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 08(3):95-99.
10
文立婷. 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11
傅氏梅. 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与发音偏误[D].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1.

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误主要集中在ch[tʂʻ]、q [tɕʻ]、zh[tʂ]、j[tɕ];声母发音偏误主要集中在zh[tʂ]、ch[tʂʻ]、q [tɕʻ] 、


r[ʐ]。笔者的研究结论和该文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越南留学生最典型的声母偏误在于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间后音的发音问题,其中舌尖后音sh [ʂ]偏误率最高,而
另外两个声母q [tɕʻ] 、r[ʐ]偏误率较低,分别是4.89%和0.88%。
黎翠云在《越南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12一文中对汉越语音进行
了对比分析,根据作者自己平时的经验分析制定了语音调查表。笔者认为该文的语音调
查表是作者根据其平时的经验分析,比如自己、同学、周围朋友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的,
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尚有不足。该文调查了越南河内外国语大学二年级和四年级以及来
华留学生共计四十余人的语音情况,分析总结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听觉和发音偏误,对越
南汉语学习者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的听觉和发音偏误类型进行了汇总。该文也是侧
重于整体的分析,缺乏对典型问题的具体分析和研究。该文的结论是越南学生声母听音
偏误主要集中在 q [tɕʻ] 、j [tɕ] 、zh[tʂ]、ch[tʂʻ]、越南学生声母发音偏误主要集中在
ch[tʂʻ]、 zh[tʂ]、 j [tɕ] 、q [tɕʻ]。笔者的研究和该文较为不同,笔者认为越南留学生最
典型的声母偏误在于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间后音的发音问题,其中sh [ʂ]偏误
率最高,笔者研究的偏误率最高的舌尖后音sh [ʂ]在该文中偏误率大不一样;而另外两个
声母q [tɕʻ] 、j [tɕ],笔者的研究发现其偏误率较低,分别是4.89%和4.25%。
阮氏草《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障碍及克服方法》13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发现
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发音时经常遇到的困难主要存在于声母发音方面。在这样的调查基础
之下,该文主要对越南留学生学习声母时的发音、听音、辨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
研究。具体而言,文章重点研究了b[ p]、p[ pʻ]、d [t]、t [tʻ]、 k [kʻ]、z[ts] 、c [tsʻ]、zh[tʂ]、
ch[tʂʻ] 、sh [ʂ]、r[ʐ]、j [tɕ] 、q [tɕʻ]、x [ɕ] 等声母问题。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
认为学习汉语发音时经常遇到的困难主要存在于声母发音方面,再进行声母的偏误研究,
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该文也是针对15个重难点声母进行了偏误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对象
是比较多的,和众多的整体偏误研究相类似,也是缺乏更加深入的典型的分析。
黄碧玉的《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区域性语音偏误研究》14一文调查对象是三组,
分别来自越南不同的地区,第一组调查对象来自越南北部,共计8人;第二组来自越南
中部,共计8人;第三组调查对象来自越南南部,共计7人。语音调查的内容是汉语声母
表,最后的研究结果是越南北部的汉语学生声母的典型偏误集中在c [tsʻ]、zh[tʂ]、ch[tʂʻ],
12
黎翠云. 越南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 天津大学, 2007.
13
阮氏草.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障碍及克服方法[D]. 西北大学, 2011.
14
黄碧玉.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区域性语音偏误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4
一、绪论

其偏误率分别为22%、23.3%、31.7%;越南中部的汉语学习者声母的典型偏误集中在c [tsʻ]、
ch[tʂʻ]、q [tɕʻ],其偏误率分别为34% 、36.7 % 、24%;越南南部的汉语学习者声母的
典型偏误集中在c [tsʻ]、ch[tʂʻ],其偏误率分别为20%、33.3%。该文的研究侧重对不同区
域的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问题进行研究和对比,地区涉及的很广,但是每个地区
选取的研究对象在7-8人之间,研究的样本相对较少。笔者的研究结论和这个结论有一
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一致的是,声母典型问题集中点均有舌尖后音zh[tʂ]和ch[tʂʻ];
不一致的在于,笔者的研究发现,偏误率最高的是sh [ʂ]这个舌尖后音。
阮文盛在《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发音偏误及解决方案》一文语音调查对象是65名
汉语学习者,语音调查内容是汉语声母表和韵母表,通过录音来测试这些学生的发音情
况。该文录音材料直接使用声母表,对学生声母语音问题的调查材料略显单一,单纯的
音节不能完全确定学习者的语音偏误,应该给予更加全面科学的方式进行验证。在声母
语音偏误中,该文认为,偏误主要集中在 c [tsʻ]、q [tɕʻ]、zh[tʂ]、x [ɕ],其偏误率分别
是35.4%、21.5% 、20% 、20%。而笔者的研究结论和该文也较为不同,笔者认为越南
留学生最典型的声母偏误在于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间后音的发音问题,其中sh
[ʂ]这个舌尖后音偏误率最高。

3.国内外研究的局限性

笔者将现有的主要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发现学界对越南学生
汉语语音问题进行研究的的文章具有下面几个特点:从研究数量来看,近年来呈明显上
升的趋势,但在总量上相对来说仍然是比较少的;从研究对象来看,以声调偏误研究和
语音问题汇总为主,缺乏对具体语音偏误的深入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实践经验总结
和针对少量调查对象的语音调查为主;从研究成果来看,偏向于一般的经验总结,科学
性和准确性还有提升的空间;针对少量调查对象的语音调查结果的全面性、科学性、准
确性也还有提升的空间;从研究深度来看,现有的研究文献偏向于对越南汉语学习者语
音偏误的整体分析,缺乏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描写,研究深度仍有挖掘的空间。

(三)本文的研究意义

本人吸取了前人研究文献的经验教训,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深度等方面作
了较多的思考和改进。
从研究对象来看,有关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声调这个方面,

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于具体的语音的问题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前人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越南学生语音问
题是否存在偏误均为得到科学的验证。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笔者立足于实践教学的观察
和猜想假设,通过大量的实际语音调查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分析,对越南汉
语学习者典型声母语音问题进行了科学研究,验证了越南汉语学习者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的问题确实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语音偏误。这样一种验证研究是前人都
没有关注和研究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的涉及具体的语音偏误分析的研究主要是对学生呈现的问题
进行的简单的调查和统计,最后得出一些概括性的结论,经验性概括和立足于少量调查
对象的研究数据为主。笔者一方面通过教学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猜想,一方面立足于大
量的实际语音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语音调查内容涵盖了音节、词语、语篇,全面
科学;语音统计数据真实而且量大,比较有说服力。因此,笔者针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
语音问题进行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是全面、科学、严谨的。
从研究深度来看,现有的研究文献偏向于对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的整体分析,
缺乏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描写,研究深度仍有挖掘的空间。本文是对越南汉语学习者典型
的声母语音偏误进行验证和全面、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的点是比较集中和具体的,
因此,研究比较有深度。
从研究成果来看,以往的研究成果因为实验样本数量较少,概括性结论居多,在准
确性上尚有提升的空间。研究的成果因为缺乏具体化研究和分析,因此提出的教学对策
缺乏针对性,不够具体细致。而本文通过细致的研究对象、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越南学习
者的语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成果更加科学和准确,因此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
结果对对越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作出的思考也就更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对象明确、科学、有创新点,研究方法科学全面,研究深度进
一步加强,研究成果科学、全面、可信度高。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对对越语音教学
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作出的思考也就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四)本文的研究假设、对象及方法

1.研究假设

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访谈,笔者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的典型偏误作出假设:
越南的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问题是一种语音偏误,并且越南学生的语音偏误主要集中

6
一、绪论

在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上

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越南汉语学习者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现象。

3.研究方法

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声母的语音问题上,针对越南汉语学习者采用实地语音调查
的方式,对调查对象的声母问题展开具体了分析和研究。
考虑到语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的测试材料,包括文本和词语,文本全部来自
《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15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材料,笔者进行语音调查的
调查表选用的词语90%以上均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进行普通
话水平测试用的材料。
本论文语音调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音节录音
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16拼音检索中的声韵组合方式,制作了《单音节语音调
查表》,对学生进行语音调查。该调查表涵盖了zh[tʂ]、ch[tʂʻ]、sh [ʂ]所有的组合,例如
“zha”、“zhai”、“zhan”、“zhang”等共计58种声韵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包括汉语的四
个声调,例如“zhā”、“zhá”、“zhǎ”、“zhà”。
二:词语录音
笔者根据《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词汇,制作了《双
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对学生进行了语音调查。该调查表选用的的词语90%以上都是来
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的词语。
《双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由65个不同的双音节词组成,这些双音节词语分成两大
类,第一类词语例如“Zhà piàn”、"chái huo”、“mǎ shàng”、“jī zhì ”等,共计50个。该类
词语中一个音节涵盖了所有zh[tʂ]、ch[tʂʻ]、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与之搭配的另一个音
节则是任意的选用非zh[tʂ]、ch[tʂʻ]、sh [ʂ]音节。第二类词语,例如“Zhào shè”、“shùn shǒu”、
“Zhí chǐ”、“chù sheng”等,共计15个。这一类词语的两个音节的声母均是zh[tʂ]、ch[tʂʻ]、
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的任意搭配,这主要是考虑到zh[tʂ]、ch[tʂʻ]、sh [ʂ]之间可能存在

15
邢福义. 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8.

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干扰。选取的这15个zh[tʂ]、ch[tʂʻ]、sh [ʂ]组合式词语,共计30个音节,其中zh[tʂ]、
ch[tʂʻ]、sh [ʂ]分别出现了10次,在数量和组合方式上均较为统一,基本涵盖了 zh[tʂ]、
ch[tʂʻ]、sh [ʂ]可能有的排列组合。
三:短文录音
最后,笔者根据《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的60篇朗
读作品,对学生进行语音调查。

8
二、理论基础

二、理论基础

(一)研究理论基础

1.对比分析理论

对比分析是通过把两种语言系统进行共时比较,用来揭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
语言分析方法17。对比分析作为语言分析的方法存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对比分析按
照描写、选择、对比、预测的步骤进行,具有严密的方法和程序18。因此,对比分析是
进行语言分析的一种科学的手段。
对比分析对语言教学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通过目的语与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对比,
从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发现了第一语言给第二语言教学带来的干扰,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
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的信息: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难点,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加强了教学的
针对性19。
本文将越南汉语学习者学生典型的声母语音偏误作为论述的重点,通过汉语语音系
统和越南语语音系统二者的对比分析,得出汉语语音系统和越南语语音系统的相似点和
不同点,从而预测越南汉语学习者可能存在的语音问题。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下进行的分
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预测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可能会有的问题和偏误,并且帮助
进一步思考导致这些语音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对对越汉语教学做出深刻的思考,举一
反三,制定出更加适合越南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也对对越
汉语语音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思考。

2.偏误分析理论

偏误分析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其
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规律20。偏误和失误不一样,偏误是
受学习者第一语言影响的、有规律的的一种错误,失误不具有规律性,是一种偶然出现
的错误。
偏误分析有很多作用,比如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方法。偏误分析一

17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85
18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87
19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86-189
20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91

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共有搜集语料、鉴别偏误、分类偏误、解释偏误原因、评估偏误严重程度五个步骤。在
分析偏误原因时,我们应该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等因素展开分析。
本文通过大量真实的实地语音调查数据和专业的语音分析,对越南学生典型的声母
语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分析是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的。在这个理论基础下,我
们对越南学生典型的声母语音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其典型的声母语音偏误的形式,
对不同的偏误类型归纳,并根据偏误的来源对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
纳。

3.中介语假说理论

中介语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
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
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21。中介语具有独特性、变化性、反复性、顽固性等特点。中介语
的研究方法也是建立在对比的基础之上。
中介语理论有利于探索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本质,发现二语习得的发展阶段,揭示二
语习得过程及第一语言的影响22。

(二)研究说明:

1.研究假设

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访谈,笔者对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问题作出假设:笔
者认为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典型偏误主要集中在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
上。

2.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越南汉语学习者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现象。

3.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均来自越南老街省老街高等师范学校的汉语学习者,调查对象年龄

21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69
22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70

10
二、理论基础

主要是十八到二十二岁左右,专业包括汉语专业和幼师、英语等非汉语专业,其中汉语
专业共计 50 人,非汉语专业共计 35 人。音节语音调查对象包括汉语专业 30 人,非汉
语专业 25 人;词语语音调查对象汉语专业 30 人,非汉语专业 25 人;朗读文本的调查
对象包括汉语专业 50 人,非汉语专业 35 人。
这些语音调查的对象的汉语学习时间从三个月到两年半不等,调查对象汉语水平总
体上基本属于汉语初中级水平。

4.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声母的语音问题上,采用实地语音调查的方式,通过传统的
听辩记音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语音实际调查,语音调查内容包括
音节、词语、文本,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声母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
考虑到语音调查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的测试材料,包括文本和词语,文本全部来自
《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材料,词语部分选用的调查用
的双音节词语90%以上都是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平
测试用的词语。
本人语音调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语音调查第一项是音节录音。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音问题,笔者通过对音节、词语、文本等不同形式的
录音,进行调查。
音节录音选用的《单音节语音调查表》是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现有的拼音
检索中的声韵组合方式制作的,该调查表涵盖了zh[tʂ]、ch[tʂʻ]、sh [ʂ]所有的音韵组合,
例如“zha”、“zhai”、“zhan”、“zhang”等共计58种声韵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包括汉语
的四个声调,例如“zhā”“zhᔓzhǎ”“zhà”。
将《单音节语音调查表》发放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音,
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只用于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程度
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进行录音。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音节录音有效录音共计50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
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语音调查第二项是词语录音。
音节录音之后,笔者进行进一步的语音调查,进行验证和研究。词语录音选用的《双

1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是笔者根据《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
平测试用词汇制作的。该调查表的词语90%以上都是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
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的词语。
《双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由65个不同的双音节词组成,这些双音节词语分成两大
类,第一类词语例如“Zhà piàn”、"chái huo”、“mǎ shàng”、“jī zhì ”等,共计50个。该类
词语中一个音节涵盖了所有zh[tʂ]、ch[tʂʻ]、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与之搭配的另一个音
节则是任意的选用非zh[tʂ]、ch[tʂʻ]、sh [ʂ]音节。第二类词语,例如“Zhào shè”、“shùn shǒu”、
“Zhí chǐ”、“chù sheng”等,共计15个。这一类词语的两个音节的声母均是zh[tʂ]、ch[tʂʻ]、
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的任意搭配,这主要是考虑到zh[tʂ]、ch[tʂʻ]、sh [ʂ]之间可能存在
的干扰。选取的这15个zh[tʂ]、ch[tʂʻ]、sh [ʂ]组合式词语,共计30个音节,其中zh[tʂ]、
ch[tʂʻ]、sh [ʂ]分别出现了10次,在数量和组合方式上均较为统一,基本涵盖了 zh[tʂ]、
ch[tʂʻ]、sh [ʂ]可能有的排列组合。
笔者将《词语录音调查表》发放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
音,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仅用于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
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进行词语部
分的录音。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词语录音有效录音共计50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
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语音调查第三项是文本录音:
音节和词语录音不能完全说明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的偏误问题,还需要在语流中进
行进一步的语音调查和验证分析。
笔者在首先将《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60篇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
品任意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音,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
仅用于汉语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紧张
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挑选学生进行文本录音。这60篇朗
读作品均自带拼音,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已经完成了音节拼读的学习阶段。因此对于研究
对象们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拼读的障碍。
听辨过程中,笔者主要是记录汉语声母是否存在问题,不包括零声母。短文录音听
辨过程中只记录存在问题的声母,不作具体的类型划分,具体的语音问题的类型划分根
据音节录音和词语录音来进行分析。短文录音这个步骤是为了准确地确定越南学生声母

12
二、理论基础

问题的整体分布情况。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短文的有效录音共计78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辨,对学生
汉语学习中声母语音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证实越南学生汉语学习者在舌尖后音zh[tʂ]、
ch[tʂʻ]、sh [ʂ]上存在的问题确实是语音偏误,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是越
南学生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声母时最典型的语音偏误。

(三)汉越语音对比

笔者主要通过《现代汉语》23和《越南语教程》24第一册对各自语音系统的描写把现
代汉语语音系统和越语河内语音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现代汉语音节结构和越南语音节
结构都是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都有层次之分,这是他们的相似点。不同点
在于,二者的拼读规则和音节成分的构成数量与特点。
同汉语相比,越南语中没有舌尖后音这一类和塞擦音这一类;汉语在发音时有多个
送气音,越南语声母只有一个送气音;汉语的声母多为清音;越南语的声母以浊音为主。
根据越南学习者表现出的典型声母语音偏误,笔者决定将汉语舌尖后音 “zh[tʂ]
ch[tʂʻ] sh [ʂ]和越南语相关声母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希望通过对比分析,从两种语言的差
异中帮助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偏误原因,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我们可以根据《现代汉语》对汉语舌尖后音zh[tʂ] 、ch[tʂʻ] 、sh [ʂ]的描写发现zh[tʂ] 、
ch[tʂʻ] 、sh [ʂ]都是舌尖后音,均为清音,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前两个均为塞擦音;
而越南语中没有舌尖后音,浊音为主,基本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送气音只有一个),
没有塞擦音。不管从发音部位来看,还是发音方法来看,汉语中zh[tʂ] 、ch[tʂʻ] 、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都是越南学生声母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文立婷在《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25通过实
验发现,汉语c [tsʻ]、ch[tʂʻ]、sh [ʂ]与越语s发音最接近,汉语zh[tʂ]认与越语tr发音最接
近。越南语tr是舌面音,舌面贴住硬腭,然后骤然放开,使气流向外冲出26。越南语s舌
尖前音,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尖靠后的部分对着上齿背,当中留一条狭缝,舌面凹下成
一小孔道,让气流从里面挤出27。

23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4
傅成劼、利国. 越南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5
文立婷. 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6
傅成劼、利国. 越南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
傅成劼、利国. 越南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发音描写,笔者验证了汉语舌尖后音 zh[tʂ] 、ch[tʂʻ] 和越南语中的“tr”相似;


汉语舌尖后音sh [ʂ]和在越南语中"s [s]"相似。

14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


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语音调查情况说明

1.语音调查背景

总体来说,老街高等师范学校的汉语教学汉语教学规模较大。该校的汉语学习者既
有汉语专业也有非汉语专业,学习时间长短不等,教学也有不同的教师教授,学生汉语
水平有高有低,总的来说,该校的学习者比较有代表性。在这一背景和环境下展开语音
调查,调查数据真实可信,也有代表性。

2.语音调查对象概况

本文的调查对象均来自越南老街省老街高等师范学校的汉语学习者,调查对象年龄
主要是十八到二十二岁左右,专业包括汉语专业和幼师、英语等非汉语专业,其中汉语
专业共计 50 人,非汉语专业共计 35 人。音节语音调查对象包括汉语专业 30 人,非汉
语专业 25 人;词语语音调查对象汉语专业 30 人,非汉语专业 25 人;朗读文本调查对
象包括汉语专业 50 人,非汉语专业 35 人。
这些语音调查的对象的汉语学习时间从三个月到两年半不等,调查对象汉语水平总
体上基本属于汉语初中级水平。

3.语音调查步骤

本文主要通过语音实际调查,语音调查内容包括音节、词语、文本,在此基础上对
研究对象的声母偏误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
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声母的语音问题上,采用实地语音调查的方式,通过传统的
听辩记音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语音实际调查,语音调查内容包括
音节、词语、文本,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声母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和研究。
考虑到语音调查的信度和效度,本文的测试材料,包括文本和词语,文本全部来自
《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材料,词语部分选用的调查用
的双音节词语90%以上都是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平

1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测试用的词语。
本人语音调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语音调查第一项是音节录音。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音问题,笔者通过对音节、词语、文本等不同形式的
录音,进行调查。
音节录音选用的《单音节语音调查表》是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现有的拼音
检索中的声韵组合方式制作的,该调查表涵盖了zh[tʂ]、ch[tʂʻ]、sh [ʂ]所有的音韵组合,
例如“zha”、“zhai”、“zhan”、“zhang”等共计58种声韵组合方式,每种组合方式包括汉语
的四个声调,例如“zhā”“zhᔓzhǎ”“zhà”。
将《单音节语音调查表》发放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音,
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只用于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程度
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进行录音。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音节录音有效录音共计50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
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语音调查第二项是词语录音。
音节录音之后,笔者进行进一步的语音调查,进行验证和研究。词语录音选用的《双
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是笔者根据《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
平测试用词汇制作的。该调查表的词语90%以上都是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
订版)一书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的词语。
《双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由65个不同的双音节词组成,这些双音节词语分成两大
类,第一类词语例如“Zhà piàn”、"chái huo”、“mǎ shàng”、“jī zhì ”等,共计50个。该类
词语中一个音节涵盖了所有zh[tʂ]、ch[tʂʻ]、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与之搭配的另一个音
节则是任意的选用非zh[tʂ]、ch[tʂʻ]、sh [ʂ]音节。第二类词语,例如“Zhào shè”、“shùn shǒu”、
“Zhí chǐ”、“chù sheng”等,共计15个。这一类词语的两个音节的声母均是zh[tʂ]、ch[tʂʻ]、
sh [ʂ]可能的音韵组合的任意搭配,这主要是考虑到zh[tʂ]、ch[tʂʻ]、sh [ʂ]之间可能存在
的干扰。选取的这15个zh[tʂ]、ch[tʂʻ]、sh [ʂ]组合式词语,共计30个音节,其中zh[tʂ]、
ch[tʂʻ]、sh [ʂ]分别出现了10次,在数量和组合方式上均较为统一,基本涵盖了 zh[tʂ]、
ch[tʂʻ]、sh [ʂ]可能有的排列组合。
笔者将《词语录音调查表》发放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
音,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仅用于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

16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进行词语部
分的录音。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词语录音有效录音共计50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
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语音调查第三项是文本录音:
音节和词语录音不能完全说明越南汉语学习者语音的偏误问题,还需要在语流中进
行进一步的语音调查和验证分析。
笔者在首先将《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60篇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
品任意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音,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
仅用于汉语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紧张
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选择的方式挑选学生进行文本录音。这60篇朗
读作品均自带拼音,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已经完成了音节拼读的学习阶段。因此对于研究
对象们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拼读的障碍。
听辨过程中,笔者主要是记录汉语声母是否存在问题,不包括零声母。短文录音听
辨过程中只记录存在问题的声母,不作具体的类型划分,具体的语音问题的类型划分根
据音节录音和词语录音来进行分析。短文录音这个步骤是为了准确地确定越南学生声母
问题的整体分布情况。
除去听辩不清的无效录音,短文的有效录音共计78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辨,对学生
汉语学习中声母语音问题进行了整体分析,证实越南学生汉语学习者在舌尖后音zh[tʂ]、
ch[tʂʻ]、sh [ʂ]上存在的问题确实是语音偏误,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是越
南学生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声母时最典型的语音偏误。

(二)语音调查结果及分析

1.音节录音结果及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学生的语音问题,笔者首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拼音检索中
的声韵组合方式,制作了《单音节语音调查表》,该调查表涵盖了 zh[tʂ]、ch[tʂʻ]、sh [ʂ]
所有可能的音韵组合,例如“zha”、“zhai”、“zhan”、“zhang”等共计 58 种声韵组合方式,
每种组合方式包括汉语的四个声调,例如“zhā”“zhᔓzhǎ”“zhà”。
将《单音节语音调查表》发放给学生后,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自行准备朗读录音,

1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并向学生说明录音结果只用于教学调查和研究,不涉及任何成绩评比等项目,最大程度
减轻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感。随后,采取学生自愿或者教师随机选择的方式进行录音。
有效录音共计 50 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在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下面 10 类:第一类发音过,
用字母“A”表示;第二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第四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第五类发音为"zh[tʂ]"或者接近"zh[tʂ]";第六
类发音为"ch[tʂʻ]"”或者接近"ch[tʂʻ]"”;第七类发音为"sh [ʂ] " [ʂ]”或者接近"sh [ʂ] " [ʂ]”;
第八类发音为"j [tɕ] ]"或者接近"j [tɕ] ]";第九类为发音"q [tɕʻ]"或者接近"q [tɕʻ]";第十类
发音为"x [ɕ]"或者接近"x [ɕ]"。
其中,第二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61.46%;
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 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21.01%。具体偏
误类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两个图表。
表 3.1 音节中 zh[tʂ]偏误类型统计表
A z[ts] c[tsʻ] s[s zh[tʂ] ch[tʂʻ] sh [ʂ] j [tɕ] qtɕʻ] x[ɕ] 合计
]
偏 误 212 1764 603 24 7 202 4 42 8 4 2870
次 数
(次)
偏误 7.38 61.46 21.01 0.8 0.24 7.03 0.13 1.46 0.27 0.1 100
率(%) 3 3

图 3.1 音节中 zh[tʂ]偏误类型饼状图

18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6 种类型:第一类发音过,用


字母“A”表示;第二类发音为"zh[tʂ]"或者接近"zh[tʂ]";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第四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第五类发音为"q [tɕʻ]"或者接近"q [tɕʻ]";第
六类发音为"j [tɕ] ]"或者接近"j [tɕ] ]"。
其中,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2.46%;
第一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9.74%。具体偏误类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
面两个图表。

表 3.2 音节中 ch[tʂʻ]偏误类型统计表


A zh[tʂ] c[tsʻ] z[ts] q[tɕʻ] j[tɕ] 合计

偏 误 269 29 2276 150 28 8 2760


次数
(次)
偏 误 9.74 1.05 82.46 5.43 1.01 0.28 100
率(%)

图 3.2 音节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

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5 种类型:第一类发音过,用


字母“A”表示;第二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
ʻ]";第四类发音为"x [ɕ]"或者接近"x [ɕ]";第五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

1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中,第二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7.09%;


第一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12%。具体偏误类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
两个图表。

表 3.3 音节中 sh [ʂ]偏误类型统计表


A s[s] c [tsʻ] x[ɕ] z[ts] 合计

偏误次数(次) 318 2308 4 18 2 2650


偏误率(%) 12.00 87.0 0.15 0.67 0.07 100
9

图 3.3 音节中 sh [ʂ]偏误类型饼状图

综合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音节录音中:
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10 种类型。其中,第二类发音为"z[ts]"或
者接近"z[t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61.46%;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 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21.01%。
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6 种类型。其中,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
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2.46%;第一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
次高,偏误率为 9.74%。

20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5 种类型。其中,第二类发音为"s [s]"或者


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7.09%;第一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
偏误率为 12%。
通过音节录音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越南汉语学习者在 zh[tʂ]、ch[tʂʻ]、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上存在语音偏误,最主要偏误的类型就是和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
的混淆和发音较过;此外就是舌尖后音 zh[tʂ]和舌尖前音 c [tsʻ]的混淆。

2.词语录音结果及分析

笔者根据《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
(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词汇,制作了《双
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该调查表的词语 90%以上均来自《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
(修订
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词语。
有效录音共计 50 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辩,对学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整体分析。
词语录音中,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分成 8 类:第一类发音为"z[ts]"或者接
近"z[ts]";第二类发音过,用字母“A”表示;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第
四类发音为"j [tɕ] ]"或者接近"j [tɕ] ]";第五类发音为"ch[tʂʻ]"”或者接近"ch[tʂʻ]"”;第六类
发音为"x [ɕ]"或者接近"x [ɕ]";第七类发音为"sh [ʂ] "”或者接近"sh [ʂ] " ”;第八类发音为
"s [s]"或者接近"s [s]"。其中,第一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
偏误率达 86.66%;第二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6.92%。具体偏误类
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两个图表。

表 3.4 词语中 zh[tʂ]偏误类型统计表


z[ts] A c[tsʻ] j[tɕ] ch[tʂʻ] x[ɕ] sh[ʂ] s[s] 合计

偏误次数 676 54 17 17 12 1 1 2 780


(次)
偏 误 率 86.66 6.92 2.17 2.17 1.53 0.12 0.12 0.25 100
(%)

2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4 词语中 zh[tʂ]偏误类型饼状图

词语录音中,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分成 7 类:第一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


近"c [tsʻ]";第二类发音过,用字母“A”表示;第三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第四
类发音为"q [tɕʻ]"或者接近"q [tɕʻ]";第五类发音为"zh[tʂ]"或者接近"zh[tʂ]";第六类发音
为"j [tɕ] ]"或者接近"j [tɕ] ]";第七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其中,第一类发音为
"c [tsʻ]"或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3.27%;第二类发音过,所占
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6.43%。具体偏误类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两个图表。

表 3.5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统计表


c[tsʻ] A z[ts] q [tɕʻ zh[tʂ] j[tɕ] s[s] 总计

偏误次数 712 55 44 21 16 6 1 855


(次)
偏 误 率 83.27 6.43 5.14 2.45 1.87 0.70 0.11 100
(%)

22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图 3.5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

词语录音中,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主要分成 5 类:第一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


"s [s]";第二类发音过,用字母“A”表示;第三类发音为"c [tsʻ]"或者接近"c [tsʻ]";第四类
发音为"x [ɕ]"或者接近"x [ɕ]";第五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其中,第一类发音
为"s [s]"或者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93.89%;第二类发音过,所占
次数和比例次高,偏误率为 5.20%。具体偏误类型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两个图表。

表 3.6 词语中 sh [ʂ]偏误类型统计表


s[s] A c[tsʻ] x[ɕ] z[ts] 总计

偏误次数 631 35 2 2 2 672


(次)
偏 误 率 93.89 5.20 0.29 0.29 0.29 100
(%)

2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3.6 词语中 ch[tʂʻ]偏误类型饼状图

综合以上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词语录音中:
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8 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发音为"z[ts]"或者
接近"z[t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6.66%;第二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
高,偏误率为 6.92%。
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7 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发音为"c [tsʻ]"或
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3.27%;第二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
例次高,偏误率为 6.43%。
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5 种类型。其中,第一类发音为"s [s]"或者
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93.89%;第二类发音过,所占次数和比例次
高,偏误率为 5.20%。。
通过词语录音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越南汉语学习者在 zh[tʂ]、ch[tʂʻ]、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上存在语音偏误,最主要偏误的类型就是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
和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的混淆和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发音较过。

3.短文录音结果及分析

短文录音选用的材料是《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中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
读作品 60 篇,通过这些成篇的朗读录音,对学生语音问题的分析是集中在语流层面的。

24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笔者认为学习者在语流中反映出来的偏误更具有现实意义,语流层面反映出的问题时对
音节录音和词语录音的问题的进一步验证,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得研究。
听辨过程中,主要是记录汉语声母的偏误,不包括零声母,短文录音听辨过程中只
记录存在问题的声母,不作具体的偏误类型划分,这个步骤是为了确定越南学生声母偏
误最典型最突出的部分。
短文的有效录音共计 78 份,笔者通过逐一听辨,对学生汉语学习中声母语音偏误
进行了整体分析,发现越南学生汉语学习者 zh[tʂ]、ch[tʂʻ]、sh [ʂ]这组舌尖后音确实存在
语音偏误。
笔者对听辩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发现声母的偏误量最高的是依次是 sh [ʂ]、
zh[tʂ]、ch[tʂʻ],偏误次数分别是 1565、1090、460 次,三者偏误率分别是 34.70%、24.17%、
10.20%,三者的偏误率之和的比例为 69%左右。学习者在语流中反映出来的偏误更具有
现实意义,由此笔者认为,越南学生汉语学习中声母的语音偏误里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
在于 zh[tʂ]、ch[tʂʻ]、sh [ʂ]这组舌尖后音。具体声母偏误数量和比率可见下面两个图表。

表 3.7 声母偏误表
偏误
偏误次数(次) 偏误率(%)
声母
b 40 0.88

p 90 1.55

m 7 0.15

f 12 0.26

d 47 1.04

t 63 1.39

n 28 0.62

l 44 0.97

g 44 0.97

k 56 1.24

2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 38 0.84

j 192 4.25

q 220 4.87

x 103 2.28

z 151 3.34

c 149 3.30

s 70 1.55

r 40 0.88

zh 1090 24.17

ch 460 10.20

sh 1565 34.70

总计 4509 100

图 3.7 声母偏误饼状图

26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4.录音结果小结

通过音节语音调查、词语语音调查和短文语音调查,验证了越南学生汉语学习不管
在音素、音节还是语流中,声母语音的典型偏误均是在于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
尖后音上。
根据统计的数据发现,就偏误类型的种类来看,音节录音中学习者的语音偏误类型
多于词语录音中呈现的语音偏误类型。
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10 种类型;词语录音中,舌
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8 种类型。
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6 种类型;词语录音中,舌
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主要可以分成 7 种类型。
音节录音和词语录音中,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均为 5 类。
根据统计的数据发现,就偏误的形式来看,不管是在单个的音节录音中还是词语录
音中,学习者 zh[tʂ]、ch[tʂʻ]、sh [ʂ]在这三个舌尖后音上的偏误类型都比较一致,均是以
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和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的混淆和发音过为主,此
外较为特别的就是舌尖后音 zh[tʂ]和 c [tsʻ]的混淆。

(三)偏误原因分析

根据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笔者试图对越南学生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的偏误


原因进行分析。

1.母语的负迁移

文立婷在《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28一文中
通过实验发现汉语舌尖后音 zh[tʂ] 、ch[tʂʻ] 、sh [ʂ]和在越南语中的“tr”、"s [s]"相似。
不管是在单个的音节录音中还是在词语录音中,越南汉语学习者 zh[tʂ]、ch[tʂʻ]、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的偏误类型都很一致。
音节录音中,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以第二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所占
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61.46%;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以第三类发音为"c [tsʻ]"
或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2.46%;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以

28
文立婷. 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7.09%。


词语录音中,舌尖后音 zh[tʂ]的偏误类型以第一类发音为"z[ts]"或者接近"z[ts]"所占
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6.66%;舌尖后音 ch[tʂʻ]的偏误类型以第一类发音为"c [tsʻ]"
或者接近"c [tsʻ]"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83.27%;舌尖后音 sh [ʂ]的偏误类型以
第一类发音为"s [s]"或者接近"s [s]"所占次数和比例最高,偏误率达 93.89%。
通过音节录音和词语录音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越南汉语学习者在 zh[tʂ]、
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确实存在语音偏误,最主要偏误的类型就是把 zh[tʂ]、
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发成了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或者接近舌尖前音 z[ts] 、
c [tsʻ]、s [s]的音。
因为对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的不熟悉,越南学生们
只能依赖母语中类似的知识。例如,越南学生们经常把 zh[tʂ],ch[tʂʻ] 发成越语中的 tr
音。在越语中,越南语 tr 是舌面音,舌面贴住硬腭,然后骤然放开,使气流向外冲出。
主要的发音部位就是舌面和硬腭。另外,在越语中只有不卷舌的 s [s] ,所以在发汉语
的卷舌 sh [ʂ] 时,容易发成一个音。这就造成了越南汉语学习者把 zh[tʂ]、ch[tʂʻ]、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发成了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或者接近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
的音。

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笔者通过比较《现代汉语》中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与舌尖前音 z[ts] 、c [tsʻ]、


s [s]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描写,可以发现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与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主要就是发音部位的局部差异。对于这样的微小的差异,越南学习者
很难进行把握和区别。加上自身母语系统中没有舌尖后音,只有舌尖前音。因此,越南
汉语学习者对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更先掌握,比较掌握
的相对容易和准确。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者便进一步将 z[ts] 、c [tsʻ]、s [s]这三个舌
尖前音的发音规则不正确地类推到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了。因为对越
南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与舌尖前音 z[ts] 、c [tsʻ]、s [s]之
间这种比较细小的发音差异是不容易区分的。

3.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

我们所说的学习的环境有两种,一种是学习者在学校的课堂环境,第二种是学习者

28
三、对越南学生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语音调查及结果分析

学习生活工作的社会环境。课堂环境中,这些学习者的汉语老师以越南本地的汉语老师
为主,这些汉语老师虽然学习汉语并教授汉语多年,但是汉语的语音面貌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尤其是在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这些重难点语音上。教师的语音教学不
够严密和引导性,甚至还存在一些不正确的示范。因此,学习者身处的课堂语言环境其
实是存在一定不足的。此外,笔者所做的语言调查主要是以在越南老街省的越南学生作
为考察对象。由于地域的原因,此地和中国云南河口接壤,学习者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该
地的中国人,而该地普通话普遍不够标准,尤其体现在声母 zh[tʂ]、ch[tʂʻ]、sh [ʂ]容易
与 z[ts] 、c [tsʻ]、s [s]混淆,这样的环境多多少少都对汉语学习者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是影响了学习者的语音面貌,一方面是使学习者对自身语音标准化的重视程度大
大降低了,学习者降低了对自己的语音要求,自然就难有好的语音面貌。

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子情况,为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顺利进行交际而
采取的方法和计划。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可以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并加
以改正,这个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策略,这个方面也是学习者
的偏误产生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笔者通过和当地的学习者的访谈可以发现,学习
者们对语音的标准化练习的重视是不够的,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多数人是逃避型,回避
语音学习中的困难和障碍。越南汉语学习者的母语系统中缺乏舌尖后音,他们会倾向于
用自己母语中相似的舌尖前音来代替,因为这样一种方式更加简单容易。尽管这些学习
者意识到了自己的语音存在问题,也意识到这种方式不利于汉语的进步,但是苦于没有
合适的指导和方法,也不能积极面对,自身也无法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修正就开始回避,
随着学习时间的深入,也就对这些问题越来越不在意了。

2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对对越语音教学的思考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当地的师生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实践教
学经验分析,发现越南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不太受重视的一个版块。
关于对越语音教学的本体研究和实践教学研究也较少,对于越南的语音教学的指导
也就缺少全面而具体的有效指导。从教师层面来说,对语音教学的重视和力度都不够,
有的是因为自身的语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学习者也就自然而然降低了学习要求,
只要能说即可;也有的是因为在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知识储备上有所缺陷,即使对学
生的语音问题有所察觉,但是难以对学生的语音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时间久了,
也就降低了对自身和学习者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就降低对自身语音的重视。
由于地域的原因,笔者所在的任教学校接近云南河口,该地普通话普遍不够标准,不少
学生也经常和当地的中国人交流,他们表示当地的中国人汉语普通话也不标准,甚至不
少学生像我表示,只要能“说个大概”就行了,感觉中国人“应该可以听懂”就没问题。
对越汉语教学的研究也是逐步发展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在不断摸索中。笔
者观察到的越南汉语教学课堂,就语音教学方面来看,语音教学初期,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枯燥,语音教学过于集中,后期重视不足;教学中,教师有错必究,纠音时只是单
纯地指出问题,示范发音,对发音的重难点和学生易混淆的音很少进行对比分析和深入
讲解。
笔者采用实地语音调查的方式,通过传统的听辩记音的方法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
验证了越南的汉语学习者在汉语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确实存在语音
偏误。笔者从音节到词语到语流这三个不同到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越南汉语
学习者在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的偏误类型。通过这样一种层层递进
的,从音节到词语到语流的全面细致的研究,发现越南的汉语学习者声母最典型的语音
偏误类型就是把 zh[tʂ]、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发成了 z[ts] 、c [tsʻ]、s [s]这三个
舌尖前音或者是发成了接近 z[ts] 、c [tsʻ]、s [s]的音。这样的语音偏误既有越南语母语
的影响,也有汉语语音特点的干扰,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语音学习环境和语音
教学的问题。
因此笔者结合语音调查的结果、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和自身的实践经验,针对越南
汉语语音教学做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30
四、对对越语音教学的思考

(一)对越语音教学原则的思考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进行的一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笔者通过相
关文献和实践观察发现,越南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就是权威,教师在教学设计
和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和考虑还不够。
刘珣老师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提出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对越汉语的语音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
指导也应该是我们教学的第一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就要做到,关注每一个
学生的语音学习特点和语音学习发展变化的情况,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音学习效果
来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起指导性作用,做到因材施教,积极
组织适合学生的语音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示范和指导的同时,也要对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语音问题适时地进行具体分析和引导改正。在此过程中,要充
分分析学生之所以存在该发音障碍的原因,全面分析学生的语音学习的心理特点和生理
特点,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比如越南学生的 zh[tʂ]、ch[tʂʻ]、sh [ʂ]偏误非常明显,
教师就要具体分析学生出现该问题的原因,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偏误成因分析设计合适的
课堂活动进行纠音训练。
总之,在整个语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

2.坚持对比分析,重难点突出的原则

对比分析不仅是一种语言分析的方法,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29。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比对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对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越汉语教学中,通过汉语语音系统和越南语语音系统进行比较,我们会更加清
楚地知道越南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对学生的语音偏误也可以
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从而帮助设计合适的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方法。比如越南学生的
zh[tʂ]、ch[tʂʻ]、sh [ʂ]偏误非常明显,教师就要重点分析越南语中相关音节和汉语的舌尖
后音 zh[tʂ]、ch[tʂʻ]、sh [ʂ]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坚持这样的对比分析,对学生的语音学

29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3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习进行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重难点提前准备可以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胸有成竹,教
学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3.精讲多练,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和趣味化

“精讲”指对理论层面的知识进行简洁的、清楚的讲解;“多练”指给予学生充分多的
时间和机会就教师讲解的部分进行多样化的练习。大量的语音练习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
燥和乏味,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练习的枯燥性和乏味性,教学
方法要多样化,增加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练习中来,增加知识
的复现率,提高学生的开口率。
笔者观察到的越南汉语教学课堂,学生的配合度比较低,教学气氛比较沉闷,语音
教学多是不断地示范模仿和重复,更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兴趣,学生提不起兴
趣,就会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也渐渐失去了教学的兴趣和
信心。因此,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趣味化,既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
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最大程度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对越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典型偏误,对具体的发音方法通
过图示或者动作演示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方法进行示范和讲解,用最简洁明了的方法让学
生先在理论层面对自身的发音问题有一个了解,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跟学生的母语进行
对比分析,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多样化的练习。练习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个人练习、同
伴练习、小组练习、全班练习等等,通过游戏、比赛等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
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音素到音节到语流的原则。

让外国学生在短时间改变,接受一套新的发音习惯是比较困难的,需要时间来不断
练习和强化记忆。所以,语音教学不应该只是某一个时期或者阶段的任务,语音教学应
该贯穿教学的始终,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对越汉语语音教学中,我们也要做到循
序渐进,由易到难,具体来说就是由音素到音节到语流。首先让学生掌握单个的音素,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音节,再到词语、短句和文本,重点在词语、短语和
文本。
语言的最终目标还是交际,语音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要用于交际,在交际过程中,
我们的重点就不应该是一个个独立的、没有交际意义的的音素和音节。笔者在越南观察

32
四、对对越语音教学的思考

到的语音教学课堂,教师将所有的声韵组合要求学生循环反复的朗读,教学气氛枯燥,
学生疲累,提不起兴趣,最重要的是,在声韵拼合或者音节认读中没有问题的学生,可
能到了词语或者短句、文本的朗读中又会出现很多问题。
因此在对越语音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音素到音节到语流的学习
过程,并且更加重视词语和语流的语音训练,重视有意义的词语和短句、文本等具有语
流性质内容的练习。因为如果学习的重点放在训练音素和音节,不仅费时多,对于学习
者的语音面貌的整体提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是通过增加语流训练的机会就能很自然
地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并且是语音面貌的整体性提高。针对越南学生的偏误,就要加
强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在词语和语流中的多样化练习。

(二)对越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思考

1.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

合作学习法信奉的是互动语言观,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合作,教师要精心创造有利
于学习者合作学习的氛围,分好小组,安排好座位,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教学活动,
把握活动进度,及时为有困难的的学生提供帮助30。
笔者认为,越南的学生虽然学习比较勤奋和认真,但是相对也比较被动,大部分学
生在课堂上比较安静,缺乏积极性和自信,对汉语的语音学习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越
南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倾向于对学习者个体的关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提高集体课堂
活动参与度的重视还不够,教师更喜欢采用单个“点名”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刘
湘忆在《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31一文中也通过调查发现学习者社会策略使用率较
低,这个社会策略就包括合作学习。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具体来说,就是在对越语音教学过程中,采用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学习语音、练习语音、纠音练习等等,通过小组的形式,增加练
习机会,降低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在对越语音教学中,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
提高“开口率”,尽量减少课堂上“一对一”的语音学习和练习形式,一定程度上鼓励“滥竽
充数”。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纠音练习。笔者在任教的高等师范和下属的汉语培
训中心观察到,越南本地教师倾向于有错必纠,纠音方法非常直接,缺乏对学生自尊心

30
理查德(Richards J.C.).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 2 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
31
刘湘忆. 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保护和发正确音的引导。从教的角度出发,对什么时候纠音,如何纠音要进行仔细的
思考。通过明确纠音、引导纠音、暗示纠音等不同形式的方法进行纠音,一方面可以保
证语音教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中,
纠音也可以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小组其他成员互相帮助纠音,教师在一旁进行适时的、
适当的指导即可。

2.坚持对比分析法,示范与模仿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对比分析既是原则,也是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也应该被用在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语
音教学。只有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我们才知道语音教学的重难点,知道学习者的障碍
和困难在哪里。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使用最广的的教学方法。在
这个过程中,只有教师示范得好,发音特点分析得清楚准确,学生才能掌握发音的窍门,
才能模仿得更加准确。因此,对越语音教学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示范和模仿为主,
理论讲解为辅。对于越南学生的典型偏误 zh[tʂ]、ch[tʂʻ]、sh [ʂ],教师要引起重视,重
点分析汉越相关语音,对学生发 zh[tʂ]、ch[tʂʻ]、sh [ʂ]这几个音的困难和原因要做到心
中有数,在示范的时候也要跟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讲解,对比分析汉越语音的差异,提
醒学生正确模仿。
汉语拼音教学中,,对 zh[tʂ]、ch[tʂʻ]、sh [ʂ]、r [ʐ]、z[ts] 、c [tsʻ]、s [s]后的元音通
常是采用整体认读方式,即给出元音所在的音节 zhi、chi、shi、ri、zi、ci、si。笔者认为,
对越南学生的语音教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用自然拼读法。这就是说,在对越语
音教学中,通过要求学生掌握舌尖后音对 zh[tʂ]、ch[tʂʻ]、sh [ʂ]的音节组合代表,而不
是将重点放在它们的名称音上,让学生看到一个音节组合,就能读出来。

3.以音节教学为基础,以语流教学为重点

是程棠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32对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进行了定义
和说明。音素教学是从小处着手,从细节出发,从声韵调单独的训练开始;语流训练是
从大处着手,从整体出发,在语流中进行整体训练。
顾筝、吴中伟(2005)在《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33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
方法:音节教学法。音节教学法融合了音素教学和语流教学,按照从音素到音节到语流

32
程棠.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3):5-18.
33
顾筝,吴中伟. 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2):12-17.

34
四、对对越语音教学的思考

的层次进行语音学习和练习。
笔者在老街省观察到的汉语语音教学课堂,教师基本都是将重点放在音素和音节的
拼读和练习上,对语流的练习较少,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理论水平和语音面貌的不足,一
方面是因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欠缺。
语流是一连串自然的语音,在现实交际中尤为重要。因此笔者认为对越语音教学中
要以音节教学为基础,以语流教学为重点,讲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整体训练上,让学生
在语流中整体感知词语、短句、文本的语音语调比让他们进行孤立的没有意义的音素和
音节的练习更为重要和有效。通过实践的方式学习语音,在实践中学习语音,同时应用
学到的语音,学习和应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4.提高听辨能力,培养语感音感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是教学中用的最多的方法。听得多,听得准是说好汉语的先决
基础。黎翠云通过对大概四十名学习者进行了语音听觉偏误分析,听觉偏误次数最高的
分别是 q [tɕʻ] (95 次)、zh[tʂ](87 次)、j [tɕ](87 次)、ch[tʂʻ](72 次)。在此基础上,笔
者推测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舌尖后音对 zh[tʂ]、ch[tʂʻ]的听觉偏误和发音偏误的次数均较
为明显。结合这些统计数据,笔者认为提高听辨能力和发音能力,二者具有互相促进的
作用。语音感就是对语音的敏感和直觉,对听说能力起直接作用34。对越语音教学也可
以利用类似的训练的方法,让学生对语音进行辨别学习。通过这种辨别训练,使学生能
够对汉语的舌尖后音 zh[tʂ]、ch[tʂʻ]、sh [ʂ]以及相关的音素产生特定反应,觉察出它们
的不同,从而训练学生的音感,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5.以鼓励为主,积极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笔者在越南的汉语课堂上也关注到,部分学生在语音上存在一些问题,于是便会沉
默来应对语音的练习,对他们来说,开口练习很困难,发音不好对他们的自信心有一定
的打击,加上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疏导,导致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心理屏障,对
汉语语音学习甚至的汉语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也强调了焦虑、动机、需求、态度、情绪状态等因素对学习者
输入和输出的影响。刘湘忆在《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35通过调查发现学习者情感

34
王玲娟.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3):82-84
35
刘湘忆. 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5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策略的使用和其语音水平的高低关系最大。
由此可见,在对越汉语语音教学过程中,要重视鼓励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尽可能地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消除学习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习者
的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小组活动为主,尽可能减少针对个人的检查或者练习,一方面针
对学习者在语音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偏误,不管是集体存在的问题还是个别学习者存在的
问题,都通过集体纠音等形式指导学习者改正,对学习者的进步和良好发音状况要给予
及时的、肯定的鼓励和表扬。。

36
结论

结论
本文不同于现有的研究文献,笔者首先查阅了相关文献,分析了现有的研究成果,
发现越南学生的汉语语音确实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问题,并且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
注和重视。然后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访谈,仔细地分析了学生们的一些语音问题,
初步分析认为越南的汉语学习者的声母发音问题以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比
较明显。为了进行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研究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问题是否就是一
种语音偏误,笔者作出了假设,假设越南的汉语学习者的声母语音问题是一种语音偏误,
并且越南学生的语音偏误主要集中在舌尖后音zh[tʂ]、 ch [tʂʻ]、 sh [ʂ]上。然后笔者采
用实地语音调查的方式,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声母的语音问题上,通过传统的听辩记音的
方法进行了语音数据统计和分析。根据语音调查和统计的数据,验证了汉语舌尖后音
zh[tʂ]、 ch [tʂʻ]、 sh [ʂ]的问题确实是越南汉语学习者的典型语音偏误,不管是在单个
的音节、词语还是语流语篇中,越南的汉语学习者最典型最突出的声母语音偏误都是集
中在zh[tʂ]、 ch [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越南汉语学习者在zh[tʂ]、ch[tʂʻ]、sh [ʂ]
这三个舌尖后音上表现出来的的偏误类型也是比较一致的,均是以舌尖后音zh[tʂ]、
ch[tʂʻ]、sh [ʂ]和舌尖前音z[ts] 、c [tsʻ]、s [s]的混淆和发音过为主,此外较为特别的就是
舌尖后音zh[tʂ]和c [tsʻ]的混淆。
笔者在偏误分析、对比分析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对越南汉语学习者zh[tʂ]、ch[tʂʻ]、
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的偏误原因进行了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越南汉语学习者在zh[tʂ]、
ch[tʂʻ]、sh [ʂ]这三个舌尖后音上存在偏误是由于母语负迁移、汉语知识的负迁移、学习
策略、学习环境等因素综合导致的。
最后笔者结合语音调查结果、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和自身实践经验,就越南汉语语
音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思考。笔者认为,在对越语音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四
个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对比分析,重难点突出;精讲多练,教学方法多
样化和趣味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音素到音节到语流。在对越语音教学方法和技
巧上,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在对越语音教学中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提倡合作
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坚持对比分析法,示范与模仿为主,理论讲解为
辅;以音节教学为基础,以语流教学为重点;注意提高听辨能力,培养语感音感;以鼓
励为主,积极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笔者因为自身研究能力和水平的原因,对学习者的研究也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希

37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望通过以后的进一步的学习和积累中,不断进步,提高自己,在研究的深度上更上一层
楼。

3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张韵. 对越汉语教学中学生声母偏误的现象分析[J]. 科教文汇旬刊, 2015(2):45-47.

[2] 高春燕, 何会仙等. 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声母发音偏误探析[J]. 红河学院学报, 2010, 08(3):

95-99.

[3] 刘婧.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文学界:理论版,2012(4):90-91.

[4] 赵思达, 刘冬冰. 关于越南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的调研[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10):109

-110.

[5] 杨娜. 越南人学汉语常见语音偏误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5,

3(1):35-38.

[6] 马慧洁. 汉越辅音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J]. 科技信息,2009,(22):94.

[7] 庄洁, 关英伟. 越南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实验研究和偏误分析[J]. 云梦学刊,2009,3

0(2):144-147.

[8] 李湘平. 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调查分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7(6):168-170.

[9] 江南. 赵元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思想及主要方法[J]. 海外华文教育,2011,(01):104-111.

[10] 程棠.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6(3):5-18.

[11] 顾筝,吴中伟. 留学生入门阶段语音教学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02):12-17.

[12] 李泉.论语感的性质、特征及类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

[13] 王玲娟. 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音感教学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9(3):82-84.

[14] 傅氏梅,张维佳. 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 2004(2):69-80.

[15] 韦璇. 越南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研究综述[J]. 现代语文旬刊, 2010, 2010(6):127-129.

[16] 顾珈瑗. 越南留学生语音偏误综述[J]. 语文学刊, 2011(17):62-64.

[17] 阮氏草.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障碍及克服方法[D]. 西北大学, 2011.

[18] 唐宁. 中级阶段越南留学生的语音教学[J]. 科技信息, 2009(22):495.

[19] 沈丽娜, 于艳华.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母教学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

09, 22(3):507-508.

[20] 王功平. 印尼留学生汉语声母感知实验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5):32-38.

[21] 王功平. 印尼留学生普通话舌尖前/后辅音发音偏误实验[J].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1(2):46-55.

[22] 冯玄玉. 汉越声母系统考察与汉语声母习得的偏误分析[D]. 吉林大学, 2013.

39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 傅氏梅. 论越南学生对汉语声母的听觉与发音偏误[D].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1.

[24] 文立婷. 越南汉语学习者汉语塞擦音/擦音知觉同化与区分实验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5.

[25] 谭小梅. 对外汉语教材语音部分的编写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2.

[26] 杨易文. 常用汉字表声母 j、q、x 汉字与日语吴音、汉音的对照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27] 喻娅.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研究综论[D].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28] 谢冬梅. 汉语与汉越语的语音对比[D]. 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9] 严翠恒. 汉越语音系及其与汉语的对应关系[D]. 北京语言大学, 2006.

[30] 杜雪萍. 母语为英语留学生汉语舌面音词语学习情况考察[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1] 顾珈瑗. 越南留学生汉语一级元音习得研究[D]. 广西大学, 2012.

[32] 金燕燕. 缅甸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爆发音、塞擦音的声学实验和偏误分析[D].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33] 黎翠云. 越南人学习汉语语音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D]. 天津大学, 2007.

[34] 阮文盛.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发音偏误及解决方案[D]. 西北大学, 2011.

[35] 黄碧玉.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区域性语音偏误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6] 马琳琳.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及偏误标记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05.

[37] 刘倩倩. 越南学生习得声母+ie,iou,ia,ua 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D]. 云南师范大学, 2015.

[38] 石聪. 泰国大学生汉语声母教学研究[D]. 吉林大学, 2014.

[39] 胡小东. 泰国大学中文系学生习得汉语语音声母偏误分析[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40] 郭晓郁. 泰国人汉语习得中介语音声母系统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41] 孙圆圆. 泰国小学生汉语声母偏误分析及声母教学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 2012.

[42] 刘湘忆. 留学生语音学习策略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3] 阮黎琼花. 越南河内高校汉语教学现状调查[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4] 赵贤州,李卫民著.对外汉语教材教法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990

[45] 理查德(Richards J.C.). 语言教学的流派(第 2 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6] 邢福义. 普通话培训测试指要(修订版)[M]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7] 傅成劼、利国. 越南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8] 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

008.

[50]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0
参考文献

[51] 袁彩云、曾祥喜. 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2]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北京: 经济

科学出版社,2001.

41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单音节语音调查表》
音节 1 2 3 4 音节 1 2 3 4 音节 1 2 3 4

zha cha sha

zhai chai shai

zhan chan shan

zhang chang shang

zhao chao shao

zhe che she

zhei shei

zhen chen shen

zheng cheng sheng

zhi chi shi

zhong chong

zhou chou shou

zhu chu shu

zhua chua shua

zhuai chuai shuai

zhuan chuan shuan

zhuang chuang shuang

zhui chui shui

zhun chun shun

zhuo chuo shuo

42
附录

附录二: 《双音节词语语音调查表》
诈骗 Zhà piàn 检查 jiǎn chǎ 杀害 Shā hài

大战 dà zhàn 柴火 Chái huo 闪光 Shǎn guāng

巴掌 bā zhang 产品 Chǎn pǐn 马上 mǎ shàng

召开 Zhào kāi 场所 Chǎng sǔo 发烧 fā shāo

笔者 bǐ zhě 吵嘴 Chǎo zuǐ 拍摄 pāi shè

天真 tiān zhēn 扯皮 Chě pí 精神 jīng shen

风筝 fēng zhēng 沉默 Chén mò 一生 yì shēng

机制 jī zhì 启程 qǐ chéng 懂事 dǒng shì

火种 huǒ zhǒng 耻辱 Chǐ rǔ 握手 Wò shǒu

白昼 bái zhòu 昆虫 Kūn chóng 舒服 Shū fu

主体 Zhǔ tǐ 小丑 Xiǎo chǒu 玩耍 Wán shuǎ

抓紧 Zhuā jǐn 清楚 qīng chu 摔跤 Shuāi jiāo

扭转 niǔ zhuǎn 传播 Chuán bō 爽朗 Shuǎng lǎng

假装 jiǎ zhuāng 窗户 Chuāng hu 水箱 Shuǐ xiāng

追求 Zhuī qiú 吹奏 Chuī zòu 不顺 bú shùn

准许 Zhǔn xǔ 春天 Chūn tiān 丰硕 fēng shuò

卓越 Zhuó yuè 邮戳 yóu chuō

收成 Shōu cheng 纯真 Chún zhēn 正常 Zhèng cháng

咫尺 Zhí chǐ 着重 Zhuó zhòng 双重 Shuāng chóng

照射 Zhào shè 畜生 Chù sheng 主张 Zhǔ zhāng

创伤 Chuāng shāng 扎实 Zhā shi 传说 Chuán shuō

冲刷 Chōng shuā 顺手 Shùn shǒu 沉着 Chén zhuó

43
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不知不知觉中,硕士毕业论文已经都了致谢部分。拿到论文模板时,浏览下来,发现最后一部

分是“致谢”,当时对这样一个版块的存在心有迟疑,不知道它的意义何在。但是到了今天,仿佛豁

然开朗了。虽然不知道会有多少将读到这份致谢,但我此刻十分感激毕业论文这样一份神圣和严谨

的学术答卷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抒发心中所想所念所感,让我有机会充满仪式感地郑重

地对所有在这个阶段帮助我进步,鼓励我前行的人表达我的感恩之心。回首往事,仿佛又到了 2010

年的那个九月,稚嫩而懵懂的我第一次走进湖大的校园,内心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从校园一路走过,

看着身边那些来来往往,充满激情和青春气息的身影,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扎了根。我后来知道,

它的名字叫梦想。本科四年,为了梦想,一直在努力,尽管在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

么,它就像一个模糊的影像,像一盏灯,一直我在前面激励着我一点点朝它靠近。我不知道自己的

梦想是什么,可是我知道,如果想要有朝一日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就必须在当下做点什么。所以,

我抓住所有的机会去锻炼自己,在每一堂课上严格要求自己,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和任务上,

向每一个人学习,就这样不知不觉坚持了四年。大学本科结束的时候,看着自己排名第二专业成绩

和那一摞摞的荣誉证书,我在心里感叹,这就是我大学的记忆啊。那时的我已经不再稚嫩和懵懂,

我像曾经羡慕的过的那些身影一样在湖大的每一个角落留下了我自信而充满激情的身影。那时开始,

我开始明白了我的梦想,我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

通过本校本院的推荐免试,我开始了我的硕士研究生生活。这一次,梦想的影像是那样清晰和

明亮。为了这个梦想,我继续开始奋斗。在奋斗的路上,我的老师,我的家人,我的朋友给予了我

太多的帮助和鼓励。我曾经在心里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好好感谢所以这些帮助过,鼓励过我的人。

今天我发现,通过这样一个机会先表达一下我对他们的感恩也是一个极好的。

我想我是幸运的,从小学到中学,我遇到了不少好老师,时间虽然久远,但那份感动和感恩之

心不减,在这里,我也想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我还想感谢本科和硕士期间我所有的课程老师,这些课程老师教授不同的课程却有着共同的特

点,极耐心、极专业、极认真、及负责,正是因为他们的指导和教育,我才有了今天的收获和成绩。

对于这些老师们的教诲,我只能以优秀的成绩暂作为回报,不辜负他们一番期望和栽培,更期待来

日有机会像他们表达我的敬意和感恩。

在我的各位老师中,我尤其要感谢我的导师曾祥喜老师。曾老师在我本科时就给我们班上过课,

从那时开始我就仰慕曾老师专业的素养和她作为教师的风采。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很幸运地成为了

曾老师的学生。曾老师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更是一位睿智的长辈、一位亲切

44
致谢

的朋友。在曾老师身上,我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得不说,我非常敬佩曾

老师的专业积累和教学理念与方法。我常常和师姐妹们开玩笑,现在要是可以回去观摩曾老师的课

就好了,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曾老师教育我们时,从来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她让我们看,让我

们听,让我们做,让我们想,最大程度激发我们每一个人的潜力。以前习惯了当思想的懒惰者,总

等着老师那“神圣的标准答案”,但是曾老师不这样,她会给予我们充分的思考空间,一点点挖掘每

个人身上的潜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

自信。也是在曾老师的指导下,我顺利通过了各项考试、选拔、面试等,获得了汉办外派汉语教师

志愿者的机会,顺利通过了《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等等。除了专业学习,曾老师也像一位睿

智的长辈、一位亲切的朋友,对我得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我收获成绩时

为我开心,在我遭遇困难是给予开解和支持。我想,我以后也要做一位像曾老师一样的老师。在这

里,向我的曾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最真诚的感谢!

我还想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不管在什么时候,你们都站在我的身边,支持着我,给我前行的

力量和决心,谢谢你们!

感谢每一位阅读本文的审稿教师,谢谢您们的阅读和指导!也想在这样一个机会,感谢自己不

忘初心,一直在坚持和奋斗着!

4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