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34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
写本选介 (五 )
———武内绍人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部分

胡静 ‚杨铭
a b

(西南民族大学 ∙图书馆;b
a ∙博物馆‚成都 6
100
41)

摘要:本文把斯坦因在三次中亚考察中获取的新疆古藏文写本———社会文书部分‚以要目的形式
刊出‚供学术界同仁参考。其中‚第一部分依据托马斯的 《
有关西域的藏文文献和文书 》 (Ti
bet
an

it
era
ryt
ext
sanddo
cume
ntsc
onc
erni
ngChi
nes
eTur
kes
tan‚I
I‚Lo n‚1951) 一书编成‚已在本刊 2002
ndo
年第 1期载出;从第二部分开始‚依据武内绍人的 《
中亚古藏文契约文书研究 》 ( Ol
dTi
bet
a n-
nCo

rac
tsf
romCe
ntr
alAs
ia‚东京大藏出版社‚1995年 ) 和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
藏文写本 》 ( Ol
dTi
bet
anMa
nus
cri
ptsf
romEa
stTur
kes
tani
ntheSt
einCo
lle
cti
ono
ftheBr
it
is
hLi
bra
ry‚东
京东洋文库与伦敦英国图书馆合刊‚1997—1998年 ) 两书编成‚已在本刊载出 3期‚以下为第五部
分。
关键词:西域 ;藏文写本;要目
中图分类号:K8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6252 (2009) 01—0034—43

1、致内务官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
049
8∙‚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22‚残卷 (T‚
L)‚8
∙8×8
∙8‚正面 5行‚背面空白。书信残卷。左上部分是寄给 “内务官 ” (n
ang

jeb
obl
on) 的一封书信;由于纸张受损‚人名遗失。 “敌方 ” (d
gra) 一词出现正面第
3行中‚残余文书包括了问候语。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2
4页‚编号 7
6。

收稿日期:2008—01—21
作者简介:胡静 (1973— )‚女 (藏族 )‚四川甘孜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藏学研究;杨铭 (1952— )‚男‚
重庆江津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学、藏学研究。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写本选介 (五 ) 35

2、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0499∙‚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23‚残卷
(R‚B)‚4×8‚正面 2行‚背面空白。残余右下角‚仅有两行稍微清晰。书信残卷。
正面 1行中职官名称 “岸 ” (mn
gan) 被提到。 “r
je” 可能是 “r
ts
ere” (节儿 ) 的一部

分‚正面 2行似乎还谈到祝愿收件人健康长寿。由于第 2行不是此文书的结尾‚左边另
一行肯定丢失了。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
文写本 》
‚第 2
5页‚编号 7
7。
3、文书残片
斯坦因 原 编:M∙Ta
gh∙
050
4∙‚大 英 图 书 馆 东 方 文 献 部 编 号 Or
∙15
000/
26‚残 卷
(R‚B)‚3
∙7×1
4∙0‚正面 2行‚背面空白。文书残片‚残余右下部分。后两行字些许
清楚‚两行下面空白。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
古藏文写本 》
‚第 2
5页‚编号 8
0。
4、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
050
4∙a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27‚残卷
(T)‚9×1
3;2
∙5×3‚正面 6行 +反书 1行;正面 3行‚背面空白。书信残卷。同一书
信的两片纸‚但难以拼合。较大的纸片是右上部分。由于纸张受损‚送件人的姓名和书
信地址已丢失。背面的 “送给 ” 等字‚可能是落款署名的一部分‚是封好后书写的。
较小的纸片上‚仅有部分音节清晰。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
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2
6页‚编号 8
1。
5、书信残卷
斯坦因 原 编:M∙Ta
gh∙
050
8∙‚大 英 图 书 馆 东 方 文 献 部 编 号 Or
∙15
000/
30‚残 卷
(B?)‚1
1∙8×1
2∙5‚正面 7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疑残余中下部分。送件人名部
分可辩‚如: “色 ” (g
sas);收件人名丢失。背面大概是落款署名。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2
7页‚编号 8
4。
6、契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
051
4∙‚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34‚残卷 (T‚
L)‚4
∙5×7‚正面 2行‚背面空白。残余左上部分。开头的日期残存‚可能是契约的
开头。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2
9页‚编号 8
8。
7、致赞热大人书信残卷
斯坦因 原 编:M∙Ta
gh∙
051
8∙‚大 英 图 书 馆 东 方 文 献 部 编 号 Or
∙15
000/
38‚残 卷
(R)‚5
∙5×1
2∙5‚正面 2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残余右半部分。正面 2行的 “聂
勒 ” (My
esl
eb) 可能是送件人名。背面大概是收件人的名字: “赞热大人 ” (j
ocob
tsa


zhr) 似乎是收件人之一。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e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
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0页‚编号 9
2。
36 敦 煌 学 辑 刊 2009年第 1期

8、致尚录赞道霞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
051
9∙‚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39‚残卷 (T‚
L)‚9×1
3‚正面 7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书信是寄给 “尚·录赞道霞 ” (z
han
gpo

lub
zan
gsa [b] s[s] b
t ya [l] ) 的。背面是落款署名‚写有寄件人 “库都聂 ” (k
hu
v [d
u?] my
es—) 的名字。背面还有几行‚模糊无法看清。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
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0页‚编号 9
3。
9、致班孜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
052
0∙‚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0‚残卷 (T‚
L)‚5
∙5×9
∙5;4×1
∙8‚正面 5行‚背面 2行;正面 2行‚背面空白。疑为书信。有两
片文书‚较大的残片是急件的左上部分。寄件人名为 “勒恭 ” (S
l [e] sk
ong)‚根据
书信的格式‚接着是收件人 “班孜 ” (v
panz
igs)。正面 2行似乎提到 “于阗 ” (v


en)。背面大概为正面书信的落款署名。较小的残片仅有一些音节‚大概是从较大的残
片中撕下来的。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
写本 》
‚第 3
1页‚编号 9
4。
1
0、书信残卷
斯坦因 原 编:M∙Ta
gh∙
052
1∙‚大 英 图 书 馆 东 方 文 献 部 编 号 Or
∙15
000/
41‚残 卷
(L)‚4
∙3×1
5‚正面 5行‚背面空白。书信残卷‚残余左边部分。正面第 1行可能是
寄件人名的一些音节。第 2行是问候语。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
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1页‚编号 9
5。
1
1、画卷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
065
5∙a
∙;b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不详‚残卷 (T‚
L);残卷 (T)‚1
1×7
∙75;1
0∙5×3‚正面图画 5行‚背面空白;正面图画‚背面空
白。残片 A包括一幅画有 3匹马的图画‚正面 1行文书显示这幅画是 “臧芒若 ” (r
t-

angr
man
gro
gs) 贡献的。r
man
gro
gs意为 “驭马者 ”‚v
dro
npo可能意为 “行者 ”‚正面
第 4行有 r
gyad
rug “汉—突厥人 ” 等短语。第 5行写在画的下方‚这幅画包括一个人牵
着一匹骆驼。这个残片是斯坦因第 3次探险时获得‚发表于 《
亚洲腹地 》第 9
6页图版
VI
I‚但既不保存在大英图书馆也不在大英博物馆。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
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1页‚编号 9
6。
1
2、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i
∙00
27∙‚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2‚残卷
(R)‚4
∙5×8‚正面 5行‚背面空白。残余右边部分‚大概是一封书信。正面第 2行说
“…似一只狗 ”;正面第 4行提到 “商队 ”‚第 5行出现地名 “斡尼 ” (v
oni)。藏文转
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2页‚编号
9
7。
1
3、书信残卷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写本选介 (五 ) 37

斯坦因原编:M∙Ta
gh∙a
∙a∙+b
∙;c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4‚
残卷‚4×1
5;3×4‚正面 2行‚背面空白;正面 2行‚背面空白。疑为书信。由三个
小残片构成‚编号为 M∙Ta
gh∙a
∙a∙、M∙Ta
gh∙a
∙b∙和 M∙Ta
gh∙a
∙c∙‚是同一手稿的残片‚
头两片残片连接到一块儿了‚书写不是很完整‚只有几个字可以判断是一封信‚但不能
辩读。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2页‚编号 9
9。
1
4、契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d∙;e
∙f∙‚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4‚残
卷‚2×4
∙5;3×3
∙5;3
∙5×6
∙5‚正面 1行;2行;1行 +反书 1行‚背面空白。由三
个小残片构成。编号为 M∙Ta
gh∙a
∙d∙、M∙Ta
gh∙a
∙e∙和 M∙Ta
gh∙a
∙f∙‚似乎是同一手稿
∙残片上有一个模糊的手印‚此文书可能
的残片。每一个残片都有一些残存的音节‚f
是契约文书。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
本》
‚第 3
2页‚编号 1
00。
1
5、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g∙‚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5‚残卷‚6
∙5
×6
∙5‚正面 4行‚背面空白。文书残片。残余右上部分‚未见人名。藏文转写及注解
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2页‚编号 1
01。
1
6、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h∙;i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6‚残卷‚
2×4;4×3
∙5‚正面 1行‚背面空白。正面 4行‚背面空白。两个小残片‚大概是同一
份文书的手稿。在 M∙Ta
gh∙a
∙h∙中仅有一个音节可部分辨认‚但难以拼读。藏文转写
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3页‚编号
1
02。
1
7、书信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j∙‚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7‚残卷‚2
∙2
×2
2∙8‚正面 1行‚背面空白。只残余了文书底下一行的开头部分‚大概是书信的开
头。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3
页‚编号 1
03。
1
8、书信残卷
斯坦 因 原 编:M∙Ta
gh∙a
∙01
∙+0
2∙+0
3∙+0
5∙‚大 英 图 书 馆 东 方 文 献 部 编 号

Or82
12/
184
7b‚残卷 (T?‚R)‚1
0∙5×1
4∙5‚正面 5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书信
由四个残片构成‚M∙Ta
gh∙a
∙中的 0
1—0
3三个残片连接在一起‚0
5不能完整的进行拼
接‚但从上下文中可以推断出其联系。文书被重新拼接过。正面的书信写信人是 “卓
洛 ” (d
rol
od)。背面大概是写信的落款署名。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
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3页‚编号 1
04。
38 敦 煌 学 辑 刊 2009年第 1期

1
9、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04
∙+0
6∙+0
7∙‚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82
12/
1
847a
‚残卷 (T‚L)‚1
3∙5×6
∙7‚正面 7行‚背面 1
0行。书信残卷。同一文书的三
个残片。一封书信的正面是左上部分。正面第 1行大概是收件人的头衔 “节论 ” (r
je

lon)。背面是另一封书信的右半部分‚仅有部分文字清晰。背面第 1
0行可能是最后一
行。背面 1行的祖父 “赤本 ” (k
ris
pun) 可能是寄件人。纸张似乎被切成了一个三角
形以备后用。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
本》
‚第 3
4页‚编号 1
05。
2
0、残文书
斯坦因原编:M∙Ta
gh∙a
∙00
4∙‚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82
11/
956‚残卷‚
4
∙7×3
∙7‚正面 4行‚背面汉文 3行。残余中间部分。背面是汉文佛经。藏文转写及注
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4页‚编号 1
06。
2
1、残文书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3
8∙‚4
5‚残卷 (B?)‚5×5
∙5‚正面 3行‚背面于阗
文书 3行。藏文文书在一边‚于阗文书在另一边。藏文文书中仅有三行残存一些音节。
第 3行下是空白。于阗文书写在底部边缘‚表明藏文晚于于阗文。于阗文书见贝利

于阗文文献 》
‚第 5卷第 2
10页; 《
塞种 (s
aka) 文献Ⅱ 》
:LVI
I (LXV)‚以及 《
塞种
(s
aka) 文献Ⅲ:文书卷 》
:93。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4页‚编号 1
07。
2
2、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5∙+0
6∙+0
7∙‚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4
8‚残卷 (T?‚B?)‚9×1
6‚正面 8行‚背面 7行。书信残卷。书信文件同一手稿的
三个残片连接在一块儿。正面是一封书信的中间部分。 “贪孜 ” (b
sta
nzi
gs) 可能是收
件人名‚正面第 4—5行似乎提到 “纸 ”。背面似乎的是中下部分‚比正面书信的字稍
大一些。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
第3
5页‚编号 1
08。
2
4、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10∙‚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1‚残卷
(T‚L)‚4
∙7×5
∙2‚正面 5行‚背面 4行。残余右上角。背面可见一圆形朱红色印章。
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6页‚
编号 1
11。
2
5、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11∙‚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2‚残卷‚
3
∙5×5
∙5‚正面 1行‚背面于阗文 1行 (?)。残余中间部分。第 1行中 “蛇年或猴年
春 ” 保留完整。背面的两个字母稍许清晰‚可能是于阗文。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写本选介 (五 ) 39

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6页‚编号 1
12。
2
6、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12∙‚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3‚残卷
(T)‚3
∙5×7
∙3‚正面 3行‚背面空白。书信残卷‚残余上面部分。正面第 1行中的
“散臧 ” (s
anb
zag) 是收件人之一。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n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
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6页‚编号 1
13。
2
7、契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4∙‚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5‚残
卷‚5×6‚正面 3行‚背面空白。可能是一份契约的中间部分。仅残留有一些互不关联
的音节。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
第3
7页‚编号 1
15。
2
8、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5∙‚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6‚残卷
(T?)‚3
∙8×3
∙5‚正面 1行;背面空白。小残片‚保留上面部分。仅残留有个别音节。
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7页‚
编号 1
16。
2
9、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6∙‚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7‚残

卷‚27×9‚正面 3行‚背面 2行。残余中间部分。正面第 1行提到 “首月 ” (s
lar

a)。背面是另一不完整的文书。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b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7页‚编号 1
17。
3
0、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7∙‚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8‚残卷
(B)‚5
∙5×1
3‚正面 4行‚背面 1行。大概是一封书信的正面部分。仅有个别音节清
楚。正面第 4行似乎是书信的最后一行。底部边缘有一模糊的朱红色印记。背面是一封
书信的问候语‚字迹潦草。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
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7页‚编号 1
18。
3
1、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8∙‚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59‚残

卷‚68×5
∙1‚正面 5行‚背面空白。残余中间部分。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
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8页‚编号 1
19。
3
2、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2
9∙‚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0‚残

卷‚87×1
2‚正面 6行‚背面空白。残余中间部分。仅有一些不关联的音节。藏文转
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8页‚编号
40 敦 煌 学 辑 刊 2009年第 1期

1
20。
3
3、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3
0∙‚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1‚残卷
(T‚L)‚6
∙8×1
4∙5‚正面 6行‚背面 4行。书信残卷‚残余左边部分。是一封寄给
“庞让云孜 ” (p
angr
agy
uzi
gs) 的书信。正面第 3行提到另一个人名 “热录班 ” (r
ed

lup
an)‚第 5行提到 “侍从 ” (l
dan
gso
gs)。背面似乎是正面书信的继续。背面第 4行
“送走 ”‚可能是结束语。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
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8页‚编号 1
21。
3
4、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3
2∙‚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3‚残
0×8‚正面 6行 (?)‚背面空白;正面 2行?‚背面空白。残片‚破旧‚很多地
卷‚1
方被撕掉。仅有一些互不相关的词或音节‚如 “眼睛 ” (my
ig)、 “青稞 ” (n
as) 等。藏
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9页‚
编号 1
23。
3
5、藏文、于阗文书信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004
5∙‚ 《
古代于阗 》图版 4
6‚残卷 (T‚R)‚1
7∙5×
1
7∙5‚正面 1行‚背面 (于阗文 ) 8行。第 1行可能是背面于阗文书信的草稿或文牍的
开头。第二个词 n
ga似乎被另一种笔迹改写过。 “查安赞 ” (v [k
hra] n
gar
ts
an) 似乎是
人名。背面是于阗文‚见贝利 《
于阗文文献 》
‚第 5卷第 3
86页; 《
塞种 (s
aka) 文献
Ⅱ》
:LVI
I(LXX)‚以及 《
塞种 (s
aka) 文献Ⅲ:文书卷 》
:第 7
8页。藏文转写及注
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3
9页‚编号 1
24。
3
6、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86∙‚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4‚残卷
(L‚B)‚1
3∙6×6
∙2‚正面 7行;背面空白。残余左下部分。纸似乎被切成三角形。藏
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0页‚
编号 1
26。
3
7、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87∙‚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5‚残卷
(T)‚1
1×9
∙5‚正面 6行 +印章;背面 1行。书信残卷‚残余中间部分‚是一封来自
“西琼 ” (p
hyic
hug) 书信。背面的署名显示收件人被称为 “恩 ” (b
n ngn)。在正面很

明显有一个模糊的正方形印记。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0页‚编号 1
27。
3
8、苯教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88∙‚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6‚残卷
(B)‚2
3×2
1‚正面 1
7行;背面空白。疑为苯教文书。文书右上角和左下角似乎被斜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写本选介 (五 ) 41

切掉。正面第 1
2行似乎意为 “苯教 (b
on) 的印记 ”‚ “苯教 ” (b
on) 在正面 1
6行中再
次出现。正面 1
3行中有 “旅行衣物 ”。背面被染成红色‚红墨水浸透到正面文书边缘。
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1页‚
编号 1
28。
3
9、占卜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89∙‚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7‚残卷
(L‚R)‚1
4∙5×1
3∙8‚正面 1
2行;背面空白。3片文书粘贴在一块‚原文书可能更
长。背面有骰子的印记‚被 4道划线标注。正面第 2—4行有 “圣山 ” (l
h i) 字样‚
ar
第 7—8行似乎提到 “胜利之箭或野鸟不知飞翔‚如果不解困 ”;第 8—1
0行的字是
“知悉 ”。此卷可参照 1
38卷。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
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1页‚编号 1
29。
4
0、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1∙‚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8‚残卷
(T‚L)‚4
∙8×8
∙5‚正面 4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残存左上角。是给 “赤…大人 ”
(j
ocok
hr… ) 的信件的开头部分‚背面可能是落款。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i 英国图书馆
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2页‚编号 1
30。
4
1、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2∙‚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69‚残卷
(T‚R)‚3
∙2×1
0‚正面 2行;背面空白。疑为书信‚可能是书信左上部分。可辩读一
些人名‚似乎是收信人名。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
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2页‚编号 1
31。
4
2、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3∙‚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70‚残卷
(B)‚7×1
0∙5‚正面 7行;背面 3行。疑为书信‚残存中下部分。纸薄‚正面墨迹透
到背面‚难以辩读。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
藏文写本 》
‚第 4
2页‚编号 1
32。
4
3、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5∙‚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71‚残卷
(T?‚L‚B)‚8×1
2‚正面 6行;背面 2行。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
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3页‚编号 1
33。
4
4、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6∙a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73‚残
卷‚5×8
∙5‚正面 1
4行;背面。疑系书信‚残留中间部分。正面第 1行有 “神山 ” (s
-

ings
han) 地名。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
写本 》
‚第 4
4页‚编号 1
35。
42 敦 煌 学 辑 刊 2009年第 1期

4
5、占卜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99∙‚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76‚6
∙5
×1
4∙3;1
0×1
8∙2‚正面 6行;背面 2行。佛经文书。两个残片有同样的编码。据富兰
克介绍‚原文最初被连接一体‚但其内容关系存疑。可能出自同一笔迹‚不是同一文
书。较小的残片 (文书 A) 谈到以食品来镇威‚如血、食油等;较大的残片 (文书 B)
包括一些小圆圈‚可能是骰子组合成的占卜。背面文书‚字迹漫漶不可读。藏文转写及
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5页‚编号 1
38。
4
6、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03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1‚残
卷 (T‚R)‚4
∙2×1
2∙5‚正面 3行;背面空白。文书残卷‚残存右上角。正面第 1行
的s
hik
huz
igs可能是一个姓 “史 ” 的汉人。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
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8页‚编号 1
43。
4
7、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05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3‚残
卷 (L)‚3
∙5×8
∙5‚正面 3行;背面空白。文书残卷‚残留左边部分。正面第 2行包
括文字 “第一天 ”。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
文写本 》
‚第 4
8页‚编号 1
45。
4
8、致内务官论·勒热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08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4‚残
卷 (R)‚8
∙5×1
3∙2‚正面 9行;背面 6行 +反书 1行。书信残卷。残存右边部分。正
面主要包括问候语。正面第 5行的 s
les是写信人名字的一部分。背面第 1—6行似乎是

正面书信的延续。背面反书 1行是署名格式。收件人的名字是 “内务官论 ·勒热 ”
(n
angr
jeb
obl
onl
egsb
zhr)。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e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
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9页‚编号 1
46。
4
9、法律文书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11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5‚残
卷 (R?‚B)‚2
∙6×1
4∙5‚正面 1行;背面 2行。疑系法律文书。正面第 1行似乎是说
“判决之印已盖 ”‚可能是判决书的末尾。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
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9页‚编号 1
47。
5
0、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13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6‚残
卷 (R?)‚4×1
0∙5‚正面 2行;背面空白。书信残卷‚残缺中间部分。藏文转写及注
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4
9页‚编号 1
48。
5
1、致赞波大人书信残卷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14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7‚残
英藏新疆麻札塔格、米兰出土藏文写本选介 (五 ) 43

卷 (T‚L)‚3
∙5×9‚正面 2行;背面 1行。书信残卷‚残存左上角。是给 “赞…大
人 ” (j
ocob
tsn… ) 的书信的开头。背面只有一个藏文文字的部分可辩读。藏文转写

及注解见 《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5
0页‚编号
1
49。
5
2、文书残片
斯坦因原编:M∙Ta
gh∙a
∙I∙
I00
116
∙‚大英图书馆东方文献部编号 Or
∙15
000/
88‚残

卷‚15×7
∙2‚正面 1行;背面 2行。文书残片‚残存中间的一小部分。背面第 2行似
乎提到 1令又 5张纸 (s
h u)。藏文转写及注解见 《
ug 英国图书馆藏斯坦因收集品中的
新疆出土古藏文写本 》
‚第 5
0页‚编号 1
50。

(待续 )

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赴日本京都大学访学交流

2
009年 1月 2
3日至 2
8日‚应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邀请‚敦煌学基地郑炳
林所长赴日本参加 “多民族的敦煌 ” 学术会议。会上郑炳林教授做了题为 “敦煌:中
外文化交融与碰撞 ” 的学术报告。一起出席这次会议的还有北京大学历史系荣新江教
授‚荣新江教授的学术报告为 “聚落到乡里—敦煌等地胡人集团社会变迁 ”。并就这个
问题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出席会议的有日本关西地区著名高校的专家‚如京都大学著名
粟特文专家吉田丰教授、日本佛教专家落合俊典教授等。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高田时雄主持会议。
会后‚郑炳林教授还参观了大阪市美术馆、京都国立博物馆等‚并应邀参加了 2
6
日西陲发现中国中世写本研究班的学术活动。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