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语法偏误的探讨 易思玉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3

西安外国语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语法偏误的探讨

作者姓名: 易思玉

学科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

研究方向: 汉语国际教育

指导老师: 张喜荣

西安 2017
本论文由作者易思玉同学在其导师张喜荣副教授的指导下撰写
而成。经论文答辩委员会评审、答辩,该论文达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硕士学位论文水平。

导 师:

答辩主席:

日 期:
独创性声明

秉承学校严谨的学风与优良的科学道德,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
我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了
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
撰写的研究成果,不包含本人或他人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
成果。他人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
表示了致谢。
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作者签名:

日 期:
摘 要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特殊句型之一,由于“是”的
词性多变,语义也比较多样,这使得中级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是”字句时会产生
很多偏误。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语法偏误。
本文包括以下三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学术价值、汉语本体以
及对外汉语方面关于“是”字句的文献综述、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关于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语法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这一章
包括了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偏误分析的名词解释和“是”字句结构。本章开头首先解释
了迁移、中介语、失误和偏误以及偏误分析这些名词。其次,本文参照吕叔湘先
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介绍了“是”字句中“是”做动词的几种结构,分别是:
主+是+名;主+是+动/形/小句;主+是+介…;是+小句。第二部分是具体的中级
对外汉语“是”字句偏误的分类及教学对策。经过分析实际教学中收集的中级汉
语学习者“是”字句的偏误句语料和北京语言大学的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
部分偏误句子,笔者将“是”字句的偏误类型分为误加、误代、遗漏、错序以及
成分杂糅这五大类并分别论述相应的教学对策。第三部分是产生以上偏误的原
因。笔者分别从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对于汉语知识没有
完全掌握、目的语教学中的不恰当讲解以及学习者所处的外部语言环境这五个方
面分析了“是”字句偏误的原因。
第三章是对于各个偏误类型及其教学对策的总结。
第四章是本文的结语。对本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研究存在的不
足。
关键词:“是”字句 中级水平 偏误分析 教学对策

I
Abstract

The “Shi”sentence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s a common sentence, which the structures are complex and
the meanings are complicated. So the foreign students often have errors in
using it.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t mainly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academic value, Chinese
ontology and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source of corpu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Shi” .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errors of “Shi” sentences, which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definitions about some noun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rror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Shi” sentence error corpus and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HSK dynamic composition corpus, the
errors on the intermediate level are divided into addition error,
substitution error, omissions, misplaced and mixed sentence constituent.
And the last part is the reason that why these errors appear.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five types of error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which summarizes
the viewpoints of this paper and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paper.

Key words: “Shi”sentence, Intermediate level, Error analysis, Teaching


strategies

II
目 录

引言 .......................................................... 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1
1. 选题背景.................................................. 1
2. 选题意义.................................................. 1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 1
1. 写作思路.................................................. 1
2. 创新之处.................................................. 2
(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2
(四)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5
1. 语料来源.................................................. 5
2. 研究方法.................................................. 5
(1)文献查阅法.............................................. 5
(2)调查研究法.............................................. 5
(3)统计分析法.............................................. 6
(4)偏误分析法.............................................. 6
一、“是”字句偏误分析 ........................................ 6
(一) “是”字句的结构 ......................................... 7
1. 主+是+名.................................................. 7
2. 主+是+动/形/小句.......................................... 8
3. 主+是+介…................................................ 9
4. 是+小句................................................... 9
(二) “是”字句偏误分类及教学对策 ............................. 9
1.“是”的误加............................................... 9
2.“是”的误代.............................................. 13
3.“是”的遗漏.............................................. 15
4.“是”字句的错序.......................................... 19
5.“是”字句的成分杂糅...................................... 21

I
6. 和“是…的”句有关的偏误................................. 23
(三) “是”字句偏误原因分析 .................................. 26
1. 母语负迁移............................................... 27
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27
3. 对于汉语知识没有完全掌握................................. 28
4. 目的语教学中的不恰当讲解................................. 28
5. 外部语言环境............................................. 29
二、总结 ..................................................... 29
1. 强化汉语本体知识......................................... 29
2. 了解学习者的母语知识..................................... 29
3. 合理安排教学............................................. 30
结语 ......................................................... 31
参考文献 ..................................................... 32

II
引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选题背景
2016 年 9 月至 2017 年 1 月,笔者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以
下简称我院)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实习。教学的内容是中级对外汉语写作课,教
学的对象是我院中级水平 4 个班的外国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是”
字句是我院中级留学生容易出现偏误的一个语法点。此外,我院的留学生有三分
之二来自韩国,其余的三分之一有日本、泰国、印尼、哈萨克斯坦、以色列、巴
基斯坦、乌克兰、波兰、匈牙利、俄罗斯等。所以,本文所论述的是各国中级水
平的留学生普遍会出现的偏误问题。
经整理分析学生们这一学期的作业练习,笔者发现中级水平留学生的偏误有
很多,但“是”字句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最早接触的语法,而且在刚开始
学习的时候往往给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是”字句很简单,其实不然。经过统计,
这些常见的偏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是”字句。所以笔者选取“是”字句作为
本文的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分析笔者收集的学生作文和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选
取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具体原因将在语料来源这一小节进行详细说明)中的
部分偏误句,找出“是”字句偏误的原因继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 选题意义
“是”字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而且难以掌握的句型之一,其表达的意义
也很繁杂多样。经查阅,在《汉语教程》这样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是”字句在
第一册的第五课就已经出现。由此可见,“是”字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出现的时
间特别早,使用频率特别高,而且句式的转换也有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对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语法偏误进行探讨,力
求更加深入地分析“是”字句,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
偏误类型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力求使得中级汉语学习者真正掌握并且正确使用
“是”字句。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1.写作思路
首先,明确什么是“是”字句。现代汉语中的“是”字句一般指包含有“是”

1
的句子。但是也有学者根据“是”的词性进一步指出“是”字句具体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是”充当谓语或者谓语中心词,表示判断意;另一种是“是”只出现在
谓语前而不充当谓语中心词,表示强调意。介于留学生多是在“是”充当谓语或
者谓语中心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偏误,故本文所研究的是第一种“是”字句。
其次,现代汉语里的“是”字句还包括“是…的”这个特殊的句式。但“是…
的”只在表示归类关系的“是”字句中出现,具有述谓性,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不能延续或引入句子的话题,只能引入篇章话题。1故本文将不对“是…的”句
进行详细论述,但是在对“是”字进行偏误分析的过程中会捎带提及两种句型混
用的情况,而此类偏误句本文将其归在和“是…的”句相关的偏误一节。
最后,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中收集的学生作文和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
中列举的从 1992 年到 2005 年 HSK 作文中级“是”字偏误句,分析偏误产生的
原因并将其归类,最后着重根据偏误类型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
论述,可以补充中级对外汉语课程在“是”字句偏误方面的研究,为今后类似的
研究提供参考。
2. 创新之处
本文通过整理前人的研究文献,使之更加条理化明晰化。笔者利用在我院实
习的机会,收集到一手的作文语料,作文中出现的偏误都是学习者的真实偏误,
可以反映学习者真实的语言水平。纵观以前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学术论文,在提
到针对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偏误的教学方法时,几乎都是笼统的从教师、教
材以及教学等几个方面来论述,都没有深入地从中级“是”字句的每一个偏误类
型来进行细致地说明具体的教学方法。故本文的另一个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
中级四个班留学生一学期的语料,本文将结合笔者自己这一学期实际的教学经
历,按照中级“是”字句偏误的分类来分别进行教学方法的论述,为如何合理地
改进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教学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实际的教学意见。
(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在“是”字句本体的研究方面:
以马建忠(1898)《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先秦说”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就已
经出现了判断动词“是”,表示决断口气,也叫断词或决词。本文展开论述的基

1
张丽.浅析“是”字句[J].安徽文学,2014(1):125-126

2
础也是把“是”看做动词。
吕叔湘(2010)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中认为,“是”用于体词
和谓词之前的时候是动词,“是”字句的结构成分为“是”字前的部分是主语,
“是”和其后面的部分都是谓语,“是”后面的部分是“是”字句的表达中心。
吕叔湘以谓语为中心,依据谓语的性质,将“是”字句划分为以下四类:谓语为
“名”词性成分;谓语为谓词或小句;谓语为“的”字短语;特殊的“是”字句,
例如“…是…”和“是…的”。同样把“是”归类为动词的还有何思成(1984)
《谈“是”的语法功能》、王力(1985)《中国现代语法》、黎锦熙(1998)《新
著国语文法》以及朱斌(2007)《“是”字句研究述评》。上述学者们的观点基
本上都是把“是”看做动词,笔者也同意在实际教学时把“是”看做动词,这样
有利于教学和留学生的学习,同时还应该把“是…的”这个句型分开来教学,这
样也有利于留学生进行分辨。
周洪波(1992)《表判断“是”字句的语义类型》和范晓(1998)《汉语的
句子类型》等学者的观点大都是认为“是”字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存在有等同、
归类、存在和描写等语义关系,而这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
(以
下简称《大纲》)中甲级和乙级语法大纲对于“是”字句所包含的语义规定是等
同的。
在现代汉语中,例如王裕恩(1993)《浅谈“是”字句》、谢永玲(1999)
《也说“是”字句》、郑蔓威(2001)《现代汉语“是”字句》和王红旗(2010)
《“是”字句的话语功能》等大多数学者都赞成“是”字句最主要的语用功能是
表示判断和肯定。
不论是从语法、语义或者是语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大致都同意“是”字在
句子中一般作动词,表示等同、归类、存在和描写等语义关系,“是”字句的主
要功能是表示判断和肯定。笔者也赞成这种观点。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的实际
教学中,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学习汉语本体知识的时候应该坚持这种观点,同
时在“是”字句的教学中贯彻这种观点,把“是”字作为动词来教给学习者,这
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思路清晰的备课,同时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字句的时候
也更简单。
2.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是”字句的研究方面:

3
关于“是”字句的研究虽然没有现代汉语本体那么多,但是由于“是”字句
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句型之一,所以在类似于刘月华(1983)《实用现
代汉语语法》和卢福波(2003)《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这样的对外汉语教学
和语法方面的书籍或者文献中都提到了关于“是”字句的一些研究。
近年来,相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其他方面的研究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偏
误的研究可谓是层出不穷,其中关于“是”字句的偏误研究也有很多,大多数学
者都是从汉外对比或者是国别入手。
刘丽宁(2003)在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中,以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的留学生
为调查对象,着重研究了他们在学习汉语中最常见的八种“是”字句时容易出现
的偏误,分析了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及建议。同时她以调查
问卷的方式对“是”字句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编排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
分析,并由此总结出“是”字句在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留学生习
得的因素。
万琼(2012)在《“是”字句偏误研究》一文中,立足于现代汉语中常见的
八种“是”字句,以日本和韩国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在习得对外汉语“是”
字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常见的偏误作了归纳和分类,并深入分析了产生偏误的
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其他以日韩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来进行“是”
字句研究的还有李向荣(2012)、于海瑶(2013)、王静文(2014)、魏万莉(2015)
等等。
江敏(2009)在《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一文中,以俄语为
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做为调查对象,用俄汉对比的方法研究了对外汉语中的“是”
字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除了这种分国别(主要是亚洲国家)
来研究“是”字句以外,崔若望(2013)在《基于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现代
汉语“是”字句偏误研究》一文中,比较全面而且深入地分析了母语不是汉语的
外国人在学习对外汉语“是”字句时出现的问题,归纳了“是”字句的偏误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教学建议。
有些学者还从个别院校留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自己学校内部留学生在学习
“是”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李闪(2013)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是”字句教
学》一文中,以南昌大学校本部汉语初、中级班学生与教师为主要的调查对象,

4
使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等方法对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是”字句教学进行了深
入地分析,探讨了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对外汉语“是”字句时容易出现的
偏误类型,并且从教师、教学以及教材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是”字句虽然出现的时间很早,但却是教师教学中复杂
难教、学生学习中难学易错的句型之一。上述不论是学者的著作还是论文,都分
别从总论、汉外对比以及分国家或地区等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是”字句进
行了研究,都是本文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与现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研究
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各个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时所
出现的共同的偏误,并且针对偏误句子先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进行具体的教学
方法的论述。
(四)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 语料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均来源于笔者在我院实习时收集的中级留学生的作业和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这些句子都是中级留学生练习写作业第一时间会想到并
运用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语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北京语言大学的“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不是汉语的外国人参加汉语水平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
库,收集了大量外国学生进行作文考试的原版答卷,其中关于“是”字句的偏误
语料多达 1427 条,除去重复出现的一共有 1397 条。这些都是本文研究重要的例
证。
2. 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以前人的经验和总结为基础的,对外汉语方面的研究也不
例外。之前的学者通过例证、实际调查、汉外对比等研究方法,取得了丰富的科
研成果,为我们后人的研究铺设了道路,提供了借鉴。通过查阅相关的中级对外
汉语“是”字句语法、教学和偏误方面的文献资料、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等等,了
解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成果,了解目前对外汉语“是”字句的研究还
存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之处。
(2)调查研究法
为了获得真实的语料,笔者收集并分析了 B 班留学生这一学期的作业,包

5
括平时上课的练习、每次小测和期中期末的作文试题。这些句子都是中级留学生
在写作业的时候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出来的,是中级留学生综合了“是”字句的语
法、语义以及自己的理解等等而呈现出来的对于“是”字句掌握的程度,具有极
高的真实性,能很好的反映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偏误问题。
(3)统计分析法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所有的
“是”字句语料先进行定量分析,语料库中关于“是”字句的多达 1427 条,除
去重复出现的一共有 1397 条。在此基础上本文再进行定性的描述,找出符合本
文研究目的的中级“是”字句偏误语料。其次,对我院中级留学生的“是”字偏
误句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出符合要求的 238 条偏误句语料,再对这些语料进行分
析,除去语病太多不止中级“是”字句偏误一种的,筛选出 106 条本文所涉及到
的偏误句。
(4)偏误分析法
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
源,并将其分类,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和对
策。

一、“是”字句偏误分析

对于语言的偏误分析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在西方的鼎盛时期是 70 年
代。在此之前,学者们研究语言的重心是两种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到了 20 世
纪 60 年代末期,人们渐渐发现这种对比分析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把目光转移
到语言学习者所学的语言本身。同时要想运用偏误分析理论,我们还需要弄清楚
以下几组名词的意思:
迁移:这个概念来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主要主张行为主义的拉多。“迁
移”(transfer)应该属于心理学的概念范畴,指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的
知识、技能和方法、态度等等对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的影响。其中,有积极和
促进作用的叫做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有阻碍作用的叫做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叫干扰。学术界公认的是,第二语言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相同的地
方比较容易学,而不同的地方则比较难学。两种语言相同之处会产生积极的正迁

6
移,而它们之间的差异则产生消极的负迁移。
中介语:这是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在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概念。
“中介语”
指的是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学习者通过借助相应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
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的目的语,并且会
随着学习者学习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向目的语过渡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
失误和偏误:
“失误”指的是学习者偶然之间产生的口头错误或者书写笔误,
是没有规律的,一般不管是第一语言学习者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都会出现这样的
失误。“偏误”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由于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知识而产生的一
种规律性的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现阶段的语言能力以
及水平。1
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指的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
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偏误产生的来源,发现学习者所掌握的中介语体
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普遍存在的规律。刘珣先生在《对
外汉语教学引论》一书中对于造成第二语言学习者偏误的原因做了探讨,这一部
分本文将在偏误原因的分析一节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是”字句的结构
吕叔湘先生在其著作《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持有的观点是认为“是”是动词,
主要起的是肯定和联系的作用,并且可以表示多种语义关系。谓语的主要部分在
“是”后边。只能用“不”否定。根据本文研究的“是”字句类型,以及吕叔湘
先生以“是”为中心,按照“是”前面成分和后面成分的不同对对外汉语中的“是”
字句进行的几类,本文将“是”字句分为以下几类:2
1. 主+是+名。主语一般是名词、动词、的字短语以及小句等。
(1)表示等同。“是”前后两部分一般可以互换,意思不变。
a.张三是小明的爸爸。
b.小明的爸爸是张三。
以上两个句子表示同样的意思。
(2)表示归类。后面的名词表示类属,前后两部分不能互换。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
2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
a.她们俩是好姐妹。
(3)表示特征或质料。主语仅限于名词,而且“是”后面的名词一般情况
下要有修饰语。“是”有时可以省略。
a.他(是)安徽人。
b.小李(是)短头发。
(4)表示存在。主语一般为处所词语。“是”类似于“有”。
a.教室里全是学生。
(5)表示领有。主语限于名词,“是”类似“有”,可省略。
a.爷爷(是)/(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
(6)表示其他关系。
a.人是铁,饭是钢。(比况)
b.一瓶水是两块钱。(费用)
(7)主+是+动+的+宾。肯定某种已实现的情况。“是”可省略。
a. 他(是)前天来的中国。
b. 我(是)打车回的家。
2. 主+是+动/形/小句。有时带有申辩口气。
(1)表示等同。后面是动词时,主语可以是多种形式;后面是形容词时,
主语一般为“这、那”。
a. 她最喜欢的就是学汉语。
b. 这是猜测,不是真的。
(2)作出解释。有时带有申辩口气。“是”有时可以省略。
a. 教室里不是太热而是太冷。
b. 他今天是真有事,不是假有事。
(3)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a. 他考得好是因为平时努力学习了。
b. 杰克来中国是为了学地道的汉语。
(4)表示肯定。“是”重读时,不能省略,有“的确、实在”的意思。
a. 今天是很热。
b. 对啊,她是出国了。

8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a. 他(是)说说,没有别的意思,你别多想。
b. 她笑得(是)那样甜。
3. 主+是+介…。常用的介词是“在、冲着、按照、依照、为了”。
4. 是+小句。强调一件事情的真实性。“是”前常用“都、正、就”等词。
“是”后可以是无主句。“是”的前面可以有“这、那”做主语,有指点的
作用。实质上,有“这、那”没有“这、那”都一样。
(二)“是”字句偏误分类及教学对策
鲁健骥是我国第一位在对外汉语方面进行偏误研究的学者。他在 1984 年借
助中介语理论,运用偏误分析的方法总结了外国人(母语主要是英语)在学习汉
语时容易出现的偏误问题,并把这些偏误问题分成误加、误代、遗漏和错序四大
类。此后的学者也都是参考鲁健骥先生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分类的偏误
研究。本文所讨论的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语法偏误也是建立在鲁健骥理论
的基础之上。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收集的留学生“是”字句的偏误句语料和北语的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部分偏误句子一共有 106 条,经过分析这些语料句子,
本文将“是”字句分为误加、误代、遗漏、错序以及成分杂糅这五大类。
在偏误分析这一章节,笔者先论述理论性的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偏误分
类,分析每个类型的偏误句并加以改正,然后做具体的教学方法的论述。同时由
于本文的重点不是“是…的”句型,因此,在笔者收集整理的偏误句中和“是…
的”有关的句子,均在此小节里给以简单的改正。以下是据此得出的“是”字句
偏误类型:
1.“是”的误加
“是”的误加偏误指的是原本不该用“是”的句子中却错误的加了“是”。
(1)形容词做谓语,前面误加“是”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特别是性质形容词能够代替动词充当某一些句子的谓
语,而且常常用程度副词或者语气副词来修饰。如以下例(1)1:
(1) a. *人们都说,人们的生活是又短又宝贵。

b. *他的房子是很漂亮。

1
本文中所有带“*”符号的均为偏误句,不带“*”的均为修改后正确的句子。

9
上述 a. *这个句子中的“短”和“宝贵”两个词,前面就有“又”这个副词
来修饰,组成一个形容词短语整体充当句子的谓语。同样的还有 b. *这个句子中
的“漂亮”,前面有程度副词“很”来修饰,充当谓语。这两个句子正确的表达
应该是:“人们都说,人们的生活又短又宝贵。”和“他的房子很漂亮。”
c. *那些地方是都有意思。

d. *他们都是亲切而且热情。

上述 c.*这个句子是“有意思”这个形容词做谓语,d.*这个句子是“亲切”
和“热情”组成形容词短语做谓语,同时为了表示强调,应该加程度副词“很”。
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那些地方都很有意思。”和“他们都很亲切而且很热
情。”
e. *日本菜味道是清淡。

f. *这家餐厅是太有名的。

e.*这个句子,“日本菜味道”做主语,“清淡”直接做谓语,中间不需要加

“是”。句子原意是说明“日本菜味道”如何,目的在于向大家说明一个事实,
表达的是喜欢的态度。如果加“是”,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虽然味道清淡但
是不喜欢,句子后面还应有“但是”这样表示转折的连词。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日
本菜味道很清淡。”f.*这个句子中“这家餐厅”是主语,形容词“有名做谓语”,
同时用“很”来修饰表示强调,所以正确的句子是“这家餐厅很有名。”
g. *中国的火车是很好。干净,快,还有坐是很大。

g.*这个句子中前半部分主语是“中国的火车”,并列的谓语有“好”、“干

净”、“快”,其中“好”是谓语中心语,“干净”和“快”是对“好”的进一
步解释,这里可以换成“又干净又快”;后半部分根据常识我们知道主语是“座
位”,谓语是“大”,要想和前一部分连接起来同时语气通畅,可以用“而且”。
所以这个句子正确的形式应该是“中国的火车很好,又干净又快,而且座位很大。”
h. *那个是很容易还有很有意思。

i. *他的样子是高高的。

j. *去旅行的地方都是很精彩和精美。

h.*这个句子里“很容易”和“很有意思”共同做“那个”的谓语,中间的连

词用“而且”是恰当的。所以改为“那个很容易而且很有意思。”i.*句中主语是

10
“他的样子”,谓语是“高高的”。在现代汉语里,“样子”一般指人的外貌或
者状态,不能用“高高的”来形容,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原作者想表达的是“个子”,
所以是“他的个子高高的。”j.*句中主语是“地方”,谓语动词有“精彩”和“精
美”。现代汉语里,“精彩”一般形容“节目或者活动”等,“精美”一般形容
“礼物、房间等实际可见的物体”,这里“地方”可以用“漂亮”来形容,所以
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去旅行的地方都很漂亮。”
以上 10 个偏误句都是形容词做谓语,谓语前面误加了动词“是”,同还有
一些连词和副词用法上的错误。中级汉语学习者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的偏误,一部
分是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比如说英语;一部分也可能是学习者虽然已经掌
握了“是”的语义或者语法,但是对于现代汉语里什么样的词能做谓语以及用什
么副词来修饰谓语还是不清楚。
关于这类偏误的教学对策,笔者认为,既然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这样的偏误
是因为受母语负迁移和没有完全掌握现代汉语里形容词可以作谓语这一用法,那
么在学生接触“是”的动词用法以及形容词可以做谓语的初级阶段,教师就应该
着重强调这两个语法点,同时还应该强调现代汉语同英语等语言一样,句子里一
般不能同时存在前后相连的两个谓语动词(除了连动句式以外),如果学习者出
现类似的疑惑就应该重视起来。
例如“漂亮”这个形容词,属于 HSK 词汇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汇。中级水
平的汉语学习者已经掌握该词的形容词词性,知道“漂亮”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外
貌等。但是,中级汉语学习者是否已经掌握“漂亮”可以做谓语就不得而知,因
此会出现“你是很漂亮”的偏误句。这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尽可能的列举出类似
“漂亮”这类可以和副词“很”或者“又”连用来充当句子谓语的词语,让学习
者记住或者背下来,在课堂上多做练习加深印象。类似用法的词语有形容人的性
格的亲切、热情、大方、外向、内向等,有形容尺寸的大、小、长、短、高、矮、
胖、瘦等,还有有名、清淡、干净、脏、精彩、有意思等性质形容词。
(2)“名+是+名”中误加“是”,如以下例(2):
(2) a. *我现在是 21 岁。

b. *母亲生下我时仅是二十六岁。

c. *我的家五个人,是我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

11
a. *句中的主语是“我”,表示年龄的名词“21 岁”作谓语,不用加“是”,

整个句子应该改为“我现在 21 岁。”b. *句中“母亲”是主语,“生下我时”是


时间状语,“二十六岁”是句子的谓语,这里原作者想表达的是“母亲生孩子的
时候很年轻”,所以这里用副词“才”更合适,正确的句子是“母亲生下我时才
二十六岁。”c.*这个句子的主语是“我的家”,谓语动词“有”省略,“五个人”
是宾语,后面的“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都是对“五个人”的进一步说明,
这里不用“是”,修改后的句子是“我的家有五个人,我爸爸,妈妈,哥哥、妹
妹和我。”
对于 a. *这样的第一个名词是人称代词或者是时间词、第二个名词是表示年
龄或者时间的词语的“是”字句,现代汉语或者更精确的说是现代汉语口语里,
常常省略谓语动词“是”,如现在十一点、他 20 岁等等。这对于中级的汉语学
习者来说也是个难点,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用“是”,什么时候不用“是”。
这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强调,遇到“是”字句中前后两个名词,一个是
表示人称或者时间,一个表示年龄或者时间的,一般后面的名词直接做谓语,教
师要帮助学习者列出常见的这类词语。同时在课堂上可以设计活动,采取老师问
学生回答的方式,快速提问全班的学生,比如练习“我现在 21 岁”这个句子,
老师先跟学生讲清楚句子的结构,同时要强调,后面一个名词作谓语的时候常常
跟表示时间的副词连用,如现在、去年、今年、下个月等等,提问“你今年多少
岁”,让学生快速回答,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复述上一个同学的答案。以此来
练习这个句型。
(3)“名+是+小句”中误加“是”,如以下例(3):
(3)a. *她是在大连外国语学院讲语言课。

b. *要想留学肯定需要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呢?

c. *他们已经是处于绝望之中。

d. *这样的人是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很有自信心 。

e. *我也是在北京过得很好。

f. *那时候,过春节是跟中国过春节差不多。

g. *我是从初中的时候到现在一直在女子学校学习。

a.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她”,后面的小句“在大连外国语学院讲语言课”

12
用来说明“她”的身份,“讲”是谓语动词,这里“是”是误加,这个句子应该
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正确的表达是“她在大连外国语学院讲语
言课。”b.*这个句子中,后一部分的主语是“钱”,介词短语“从哪里来”其
实省略了“赚”这个动词,宾语还是“钱”;c.*句“处于”可以做动词,后面
跟宾语; d.*句的谓语中心语是“有”,所以不必再加“是”; e.*、f.*和 g. *
这三个句子也一样是句子中本身已经有谓语动词“过”、“差不多”和“学习”,
不需要再加动词“是”综上所述,正确的句子应该是:要想留学肯定需要钱,这
些钱从哪里来呢;他们已经处于绝望之中;这样的人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很有自
信心;我在北京过得很好;那时候,过春节跟中国过春节差不多;我从初中的时
候到现在一直在女子学校学习。
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句子中出现了时间状语或
者是地点状语,成分过于复杂,导致他们不知道句子的谓语究竟是什么。针对这
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的教学对策是教会学生认识句子成分,遇见复杂句,
首先要学会去掉多余的定语、状语和补语等成分,留下主语、谓语和宾语,这样
就能一目了然的找到句子的谓语了。此外,对于具体的什么名词跟什么样的动词
搭配,这个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一点点的灌输给学生。
2.“是”的误代
“是”的误代偏误指的是句子中原本该用动词“是”做谓语的地方却用了其
他动词或者是应该用其他动词却用了动词“是”以及写错的情况。
(1)其他动词误代“是”,如以下例(4):
(4) a. *我只跟小狗叽叽咕咕地聊天儿,它成了我的最好伙伴。

b. *那个时候我是大四。

c. *我是阿里,我是从印尼来的。

d. *当时我只有 6 岁的小孩子。

a. *这个句子中动词“成”代替了“是”,同时后面小句的语序不对;b.*句
中“是”代替了动词“读”;c.*句中“是”代替了动词“叫”;d.*句中动词“有”
代替了“是”。所以上述句子正确的表达是:我只跟小狗叽叽咕咕地聊天儿,它
是我最好的伙伴;那个时候我读大四;我叫阿里,我是从印尼来的;当时我只是
6 岁的小孩子。

13
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这类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词语搭配,如现代汉语
里“大四”一般指的就是“大学四年级”,那么相应的就应该用动词“读”来搭
配。但是中级的汉语学习者不清楚在汉语里有这样的习惯性搭配,所以会出现一
些偏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词汇教学的时候,对于教材或者课本上出现的常
见的动宾搭配要带领学生多读多说,后面的课堂上要多听写,还可以帮助学生把
常见的搭配归类,争取使学生记住。
(2)介词误代“是”,如以下例(5):
(5) a. *我也当一个真正的大学生了。

a. *句中的“当”是介词,表示某件事发生的时间或者是场所,一般用于主语

之前,例如:“当我回家的时候,妈妈已经把饭做好了。”现代汉语里的介词一
般不能充当整个句子的谓语,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我也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
了。”
此类偏误的原因其他动词误代“是”一样,都是因为中级汉语学习者没有掌
握相应的搭配词组,以至于把一些介词误当成谓语动词。教学对策也类似于上一
小节,教师要强调常见的动宾搭配,遇到介词更应该注意,注意归类,课上多加
练习。
(3)写错,如以下例(6):
(6) a. *最难忘的事很多,但我最难忘的事那一件事。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语言不像汉语一样一个读音可以对应很多汉字。汉语里有
很多同音异形字,其中和“是”发音相同但是形状不同的汉字有“事”、“世”、
“市”、“室”、“式”、“试”等等。因为学习者是第一次接触汉语,无法在
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读音相同的汉字,所以在用汉语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会经常
出现错字或者别字的现象。上面这个句子中,原作者就是误把“是”写成了“事”,
所以正确的应该是“最难忘的事很多,但我最难忘的是那一件事。”。
针对这一类型的偏误,可以采取的教学对策是首先学汉字或者词语的时候强
调汉字或者词语的属性,其次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汇以后,专门利
用一些闲散的课堂或者课余时间整理出读音相同而且学生容易弄混淆的多音字,
不用一次列举完,因为汉字太多而且中级汉语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有限,每一次可
以列举一个读音,把这些字或者词语打印出来做成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

14
生课下自己看,或者是教师在每节课开始之前,抽一点时间提问,采取奖励性的
措施,鼓励学生多说,如果班级里有表现欲很强学习很积极的学生,也可以让其
在黑板上写出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达到记住多音字的效果。
3.“是”的遗漏
“是”的遗漏偏误指的是句子中原本应该用动词“是”做谓语的却没有用,
整个句子缺少谓语动词。经整理笔者自己收集的语料和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
语料,笔者发现,此类“是”的遗漏主要体现在“是”做谓语动词方面。因此,
“是”做其他成分的句子本节将不讨论。
(1)简单句中动词“是”的遗漏,如以下例(7):
(7) a. *他们都好朋友。

b. *你还小孩子。

现代汉语里“是”字句的简单句主要结构是“主+是+宾”,但是汉语学习者
在中级阶段经常会遗漏某一成分,这也跟他们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有
关。上述 a. *和 b. *两个句子中,主语分别是“他们”和“你”,人称代词做主语。
宾语分别是“好朋友”和“小孩子”,句子中还有副词“都”和“还”。我们知
道在汉语简单句中,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动词的,这两个句子都遗漏了谓语动词
“是”。所以,正确的表达是“他们都是好朋友。”和“你还是小孩子。”
上述偏误句都是简单句,在初级阶段就应该掌握。出现类似的偏误说明中级
汉语学习者的基础没有打牢固,所以这应该引起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视,针对这种
遗漏谓语动词的偏误句,加强谓语动词的练习。可以在平时的作业或者练习中把
句子中谓语动词的位置空出来,罗列出相应的选项,让学生选择,随后做出详细
的解释。此外,教师也要留心学生容易在哪些谓语动词的使用上出现偏误,之后
要有意无意地提醒学生多说多写,巩固之前的旧知识。
(2)误用标点符号引起“是”的遗漏
误用标点符号引起“是”的遗漏主要是因为汉语学习者没有学会正确使用汉
语标点符号来停顿或者结束句子。常见的有逗号和句号,如以下例(8):
(8) a. *大学生以后,我最难忘时间。

b. *来中国原因之一,为了我的生活丰富。

c. *我亲手做咖啡和饮料,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经历。

d.*这两天,考试期间。

15
e. *当然,对我来说,都很难忘的经历。

可以看出上述我院留学生的偏误句都是把逗号的停顿用法过于泛用,从而导
致整个句子没有谓语动词。分析原作者的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 a. *句中学生是
想表达“大学是他最难忘的时间或者经历”,所以此句可以改为“大学期间是我
最难忘的时间。”b. *这个句子,汉语是谓语在宾语前年,后面小句中谓语和宾
语前后颠倒,正确的表达为“来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丰富我的生活。”c. *和
e.*,句子中间都有插入语“对我来说”,前后用逗号隔开表示停顿,学生就遗忘

了谓语动词,后面还可以加上指示代词重复主语,显得结构完整。所以这两句话
可以改成“我亲手做咖啡和饮料,对我来说,这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和“当然,
对我来说,那些都时很难忘的经历。”最后, 在 d.*这个句子里,我们可以清楚
地知道,它缺少谓语,所以修改后应该是“这两天是考试期间。”
如果在大学里学汉语,到了中级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会学习汉语写作课
程,这时会接触到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现代汉语里的标点符号同其他语言里的
标点符号类似都有表示停顿等的作用。但是由于中级汉语学习者处于这种汉语学
的不多不少,对于汉语的理解不深不浅的尴尬阶段,很多语法知识混合在一起会
被乱用,也就是目的语的过度泛化。中级汉语学习者在上述偏误句的共同点都是
用都逗号停顿以后,遗漏了谓语动词,也可以说是用逗号代替了谓语动词。这种
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可能是教师在写作课这样的课型上没有正确的讲解逗号的用
法,或者过于强调逗号的用法,导致学生一遇见较长的句子就想着要用逗号停顿
一下,因而也就遗漏了谓语动词。所以,教师在教标点符号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
不应该过度强调逗号表示“停顿”的作用,反而要提醒学生的是不论句子中有没
有标点符号,谓语动词都必不可少。
(3)小句遗漏动词“是”,如以下例(9):
(9) a. *但是,让我记忆最深的旅行。

b. *那时,我也第一次去了青岛。

c. *如果成人的话,我觉得谁都有打工的经历。

d. *我觉得北京的菜很好吃,尤其北京烤鸭。

e. *那天在青岛一起过的时间,现在都美好的记忆。

上述 a. *、b. *和 c. *句中,句子的中心都在后面小句,前面部分分别表示转

16
折、时间和条件,但是,a. *和 b. *句是后面缺少谓语动词,c. *句是前面部分的条
件状语缺少动词,修改后的句子是 :但是,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旅行;那时,我
也是第一次去了青岛;如果是成人的话,我觉得谁都有打工的经历。
d.*句中后面部分是对前面“北京菜”的举例说明,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觉

得北京的菜很好吃,尤其是北京烤鸭。”e.*这个句子,主语是“时间”,宾语是
“记忆”,缺少谓语动词,而且时间状语也不太确切,应该改为“那天在青岛一
起过的时间,到现在都是美好的记忆。”
这类偏误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中级汉语学习者对于谓语动词还是没有掌握,句
子稍微复杂一点就会遗漏句子成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还是应该教会学生划分
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和宾语,同时也要清楚哪些成分是定语、状语或者补
语。
(4)“是”字句中主语的遗漏
中级汉语学习者在使用各种汉语语法句子时会经常出现无主句,“是”字句
也不例外。出现无主句的原因,首先是中级汉语学习者对于汉语中经常要重复使
用主语不熟悉,其次是没有掌握什么样的词语可以做主语,同时要和什么样的谓
语动词和宾语相搭配。如以下例(10):
(10) a. *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安娜,是一个漂亮开朗和聪明的姑娘。

b. *昨天我去了建设银行可是我吞了卡是中国银行的。

c. *所以我觉得去年冬天是最倒霉的事。

d. *我喜欢敖萨德因为是我的家乡。

e. *我看过第一次熊猫。

f. *我觉得我最喜欢是五道口。

g. *在北边最好吃是饺子、面条和面包。

中级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句子的使用中会经常出现无主句,“是”字句也不例
外。出现无主句的原因,首先是学习者对于汉语中经常要重复使用主语不熟悉,
其次是没有掌握什么样的词语可以做主语,同时要和什么样的谓语动词和宾语相
搭配。
a. *句中主语是“安娜”,后面“是”字小句明显地缺少一个主语,虽然我们

已经知道主语是“安娜”,但是这里有逗号停顿,我们应该用人称代词重复说明

17
一下主语,所以这句话修改为“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安娜,她是一个漂亮开朗
和聪明的姑娘。”
b. *句中原作者没有弄清楚的是在汉语里的,“人”和“吞卡”是不能放在一

起组合的,这里可以修改为“昨天我去了建设银行,我的卡被吞了,它是中国银
行的。” c. *句也一样,“去年冬天”是个时间词,不能和“是最倒霉的事”搭
配,正确的表达是“所以我觉得去年冬天发生的事是最倒霉的事。”
d. *句中“因为”这个原因状语缺少主语,用代词复指,修改为“我喜欢敖

萨德因为那儿是我的家乡。”
e. *这个句子,“第一次”形容的应该是动词“看”而不是名词“熊猫”,所

以可以修改为“这是我第一次看熊猫。”
f. *和 g. *是一样的问题,谓语动词“是”缺少了能整体概括后面宾语类别或

者是属性的词语,正确的应该是“我觉得我最喜欢的地方是五道口。”和“在北
边最好吃的食物是饺子、面条和面包。”
针对此种类型的偏误,可以采取的教学对策也无非是多说多练。例如 d. *这
个句子,是“我喜欢敖萨德”和“敖萨德是我的家乡”两个句子加在一起组成的,
一般口语里练习的时候常常两个“敖萨德”都要求学生说出来,目的是加深学生
对于主语的记忆。但是书面语不同于口语,如果书面语出现两个相连的同样的名
词,会显得整句话非常累赘,这时我们常用一些代词来代替后面一个名词。教师
要多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强化中级汉语学习者对于句子成分的理解和记
忆。
(5)“是”字句中宾语的遗漏
在上一小节“‘是’字句中主语的遗漏”中笔者已经论述过,中级汉语学习
者在汉语写作中会出现成分残缺的句子,这一节主要探讨的是宾语遗漏或者宾语
残缺。同主语一样,为了简洁方便,汉语中也常常会用代词或者某些名词复指宾
语。如以下例(11):
(11) a. *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就是我第一个想起。

b. *这两个问题就是在我学习汉语的时候使我痛苦。

c. *读文章总是一个人做的。

d. *虽然国家不同,但我们都是住在一个地球。

e. *到处都是议论纷纷。

18
f. *在那工作的一年是忘不了的记忆。

g. *这次旅行是第一次跟妈妈一起去的旅行。

a. *、b. *和 c. *句的主语分别是小句、名词性短语以及动宾结构,后面部分明

显地缺少宾语“事”、“原因”和“事情”。修改后的正确句子是“妈妈把我搂
在怀里——就是我第一个想起的事。”、“这两个问题就是在我学习汉语的时候
使我痛苦的原因。” 、“读文章总是一个人做的事情。”
d.*和 e.*句是一样的问题,d.*句的主语是“我们”,后面“是”字句缺少能

够代替“我们”的宾语;e.*句省略的隐形主语是“人”,后面部分的“是”字句
也缺少宾语。综上所述,这两个句子正确的表达是“虽然国家不同,但我们都是
住在一个地球上的人。”和“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人。”
f.*和 g.*句都是谓语动词“是”后面的宾语小句缺少了主语成分。f.*句中“忘

不了的记忆”缺少主语,根据原作者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主语是“我”;g.*
句中“第一次跟妈妈一起去的旅行”也同样缺少主语“我”。正确的句子是“在
那工作的一年是我忘不了的记忆。”、“这次旅行是我第一次跟妈妈一起去的旅
行。”
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这样的偏误主要是因为口语的知识影响了书面语的表
达。由于没有真正掌握一个句子但是口语上经常使用,长而久之就化石化了,平
时怎么说就怎么写。这也在也一定程度上跟中级汉语学习者的口语老师的教学有
关系。可能学生说出了一个有偏误的句子,但是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也没
有及时进行改正,学习者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自觉地以为自己说的
就是正确的句子,于是就应用到书面语上。这提醒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及
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告诉学生怎么样才是正确的说法或者句式,把偏误扼杀在萌
芽状态。
4.“是”字句的错序
“是”字句的错序指的是“是”字句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
补语等成分的顺序混乱错误。出现这种偏误的原因是中级汉语学习者没有彻底掌
握现代汉语中各个句子成分的语义和用法,尤其是定语、状语和补语。如以下例
(12):
(12) a. *其实他是在韩国比较有名的明星。

b. *南京是我的最喜欢城市在中国。

19
c. *所以人们说“不要吸烟”是可能这个原因吧。

d. *汉语是越学越难,我是已经高级班。

e. *是因为虽然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

f. *之所以我估计她的专业是应该文学或者韩语是因为她说了想当诗人。

g.*老师是她的理想职业。

a. *这个句子出自一个韩国学生的作文,学生想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位韩国明

星,但是在中国不太出名,所以学生写了这个句子里介绍自己的偶像。“其实”
在汉语里可以用来解释原因、说明事实或者是表示转折。句子的主语是“他”,
谓语是“是”,既然学生想表达的是转折的意思,那这个明星的国籍限定语就要
放在谓语动词前面。所以正确的句子是“其实他在韩国是比较有名的明星。”
b.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南京”,谓语动词是“是”,其他的都是修饰成分,

“城市”指的是就是“南京”,其他的成分都是用来修饰“城市”的性质。此外,
在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大多数都要和“的”连用才能形容某个名词性词语,这个
句子中“最喜欢”要和“的”连用才能做“城市”的定语,而且一般大地方要放
在前面。因此,正确的表达是“南京是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
c. *句中,副词“可能”修饰动词“是”;d.*句中表示完成的副词“已经”

修饰动词“是”,句子末尾应该相应的加“了”,同时前后两个小句最好加连词
连接。副词不能做谓语,只能放在动词前面。所以正确的句子是“所以人们说‘不
要吸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汉语是越学越难,而且我已经是高级班了。”
e.*这个句子,成分很完整。原因状语中主语是“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

是宾语,动词“是”应该做谓语。学生在学习表示原因的词语时,会遇到“之所
以…是因为…”这个关联词,学生经常会把“因为”和“是因为”混用,造成目
的语的泛化。所以这个句子应该改成“因为虽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f.*句也是由“之所以…是因为…”这个关联词组成的句子,“是因为”后

面的小句没有语法问题,但是“之所以”这个小句中“我”是大主语,“估计”
是大的谓语。“估计”后面又接了一个小句,其中,“她的专业”是这个小句的
主语,“是”是谓语,副词“应该”修饰谓语,“文学或者韩语”是宾语。所以,
大主语“我”应该放在最前面,副词“应该”和动词“是”的位置调换一下,正
确的句子如下“我之所以估计她的专业应该是文学或者韩语,是因为她说了她想

20
当诗人。”
g.*句也是形容词的问题,“理想”应该和“的”一起修饰名词“职业”,

整体做这个句子的宾语,修改后的句子是“老师是她理想的职业。”
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这样的偏误的原因首先是没有掌握汉语句子的成分和
结构,其次是没有掌握语序的排列,例如时间、地点等等,最后是句子太长太复
杂,超出学习者的水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教的
关于英语中各种形容词的排列顺序,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展示给学习者。例如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表示一个人情感态度的形容词放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后、其
他形容词之前,然后是表示属性或者大地方的形容词,接着是小地方的,最后是
宾语,例如 b. *“南京是我在中国最喜欢的城市。”
5.“是”字句的成分杂糅
“是”字句的成分杂糅是指中级汉语学习者在“是”字句中过多的使用助词
例如“的”、“地”和“得”,或者是过多的使用介词,从而能使得整个句子成
分杂糅,过于累赘。
(1)主语成分杂糅,如以下例(13):
(13) a. *有人可能以为我的一年的修学期间是时间浪费。

b. *其实唯一羡慕别人是我自己。

c. *但是她的性格不是很积极的人,反而,很文静外向的人。

a. *句中,谓语动词前面的主语是“修学期间”,但是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

里,“…期间”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段,常常和“在”这样的介词连用,在句子中
做状语,而不能做主语,可以改为“我修学一年”这样的小句。这样“是”后面
的“时间浪费”也要相应的改成“浪费时间”这样的动宾短语。所以正确的句子
是“有人可能认为我修学一年是浪费时间。”
b. *句中谓语动词是“是”,宾语是“我自己”。“我自己”是名词,指人,

所以“是”前面的主语也应该有表示“人”的词语,这句话可以改成“其实唯一
羡慕别人的人是我自己”
c. *句中谓语动词“是”后面的“很积极的人”和“很文静外向的人”指的都

是“她”,而不是“她的性格”,所以应该把“的性格”去掉。其次,在这里用
“反而”这个连词不恰当,可以用“而”。最后,形容词“文静”和“外向”意

21
思相反,为了和前面的“积极”形成对比,这里可以把“外向”去掉。正确的表
达为“但是她不是很积极的人,而是很文静的人。”
中级汉语学习者出现“是”字句中主语成分杂糅的偏误是因为少用了“的”
导致主语变成动词或者是主语和宾语所指的不是同一类。这也同前面我们提到过
的对于句子成分没有完全掌握的原因一样,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什么样的成
分可以充当句子主语,形容词与被修饰的名词是否搭配等。
(2)宾语成分杂糅,如以下例(14):
(14) a. *这个是我的第一次的社会经验。

b. *还有中国的电影市场是美国之后世界第二。

c. *玛丽是我特别记的人之一。

d. *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不能忘的一件事。

e. *我是从波兰来自的。

a. *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后面的“我的”和“第一次的”都是用来形容

“社会经验”。学习者在这个句子里就过多使用了“的”,“第一次”一般不加
“的”,可以看成是状语。同时,主语“这个”最好改成“这”。所以这个句子
可以修改成“这是我的第一次社会经验。”
b. *句中主语是“中国的电影市场”,谓语动词是“是”,宾语是“美国之后

世界第二”。这里“美国之后世界第二”成分杂糅多余,我们可以说“排在美国
之后”或者是“世界第二大”。所以这个句子可以改成“还有中国的电影市场排
在美国之后。”或者是“还有中国的电影市场是世界第二大。”
c. *句主语是“玛丽”,根据宾语成分“我特别记的人之一”我们可以知道,

留学生想表达的是玛丽给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用汉语表达可以是“我难以忘
记的人之一”或者“很特别的一个人”。因此,这句话可以改成“玛丽是我难以
忘记的人之一。”或者“玛丽是很特别的一个人。”
d. *句中谓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一件事”的定语有“一个”和“我不能忘的”,

“一个一件事”在汉语里是错误的说不通的,所以这里要把“一个”去掉,改成
“我觉得这是我不能忘的一件事。”
e. *句是我院留学生做的自我介绍,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汉语里常用的表达是

“从…来的”或者是“来自…”,而这两种不能同时出现。这也是由于留学生的

22
目的语知识泛化而引起的。正确的句子是“我是从波兰来的。”或者“我来自波
兰。”
类似于主语成分杂糅的情况,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宾语成分杂糅主要
体现在宾语的限定语太多,中级的汉语学习者又没有彻底掌握汉语限定语的排
序,所以会出现偏误。这里的教学对策类似于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错序的偏
误这一小节。这里不再详细论述。
6. 和“是…的”句有关的偏误
笔者在开篇学术价值中的写作思路这一节就陈述过,由于“是”多样的语义
关系以及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把“是”和“是…的”分开的教学方法,本文
不会对“是…的”进行深入分析。但是在分析我院留学生“是”字偏误句的时候,
笔者发现,留学生把这两种句型混用而造成的偏误也有很多,所以把这一类的偏
误句都划分在此节。以下是具体分析:
“是…的”的误加,如以下例(15):
(15) a.*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是真了不起的。
b.*这也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办法来解决的。

c. *这个故事教我人是应该怎么做的。

d. *我哥哥现在是在雅加达工作的。

e. *童年的日子是多么幸福的。

类似于“是”字句中“是”的误加,“是…的”的误加也是句子中不该用的
地方用了“是…的”。以上句子都是“是…的”用法的泛化。这些句子的谓语动
词分别是“了不起”、“做”、“工作”和“幸福”,但是汉语学习者却误加了
“是…的”,使得原句多了谓语动词,显得成分杂糅。正确的句子如下:
(15) a.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和语言真了不起。

b.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c. 这个故事教我应该怎么做人。

d. 我哥哥现在在雅加达工作。

e. 童年的日子多么幸福。

“是…的”中“是”的遗漏,如以下例(16):
(16) a. *我从印度尼西亚来的。

b. *我在印尼大学毕业的。

23
c. *他们有的从泰国来的。

d. *他在农村长大的。

e. *当时我这么想的。

f. *其实他帮助我的。

g. *我从小在首尔长大的。

h. *她真的最好朋友。

i. *我觉得青岛和上海最好玩的地方。

j. *我的新朋友们都很好和友好的人。

k. *我觉得我很合适的人。

l. *我很负责的人。

m. *我觉得我非常合适的人选。

现代汉语里“是…的”可以表示方式、人物、地点或者是事物的质料属性等
等。中级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了动词这一部分知识以后,容易把能充当谓语动词的
词语弄混,以至于分不清什么时候用动词,什么时候不用。以上句子中都必须用
“是”做谓语动词。所以修改后的句子如下:
(16) a. 我是从印度尼西亚来的。

b. 我是从印尼大学毕业的。

c. 他们有的是从泰国来的。

d. 他是在农村长大的。

e. 当时我是这么想的。

f. 其实是他帮助我的。

g. 我从小是在首尔长大的。

h. 她真的是最好的朋友。

i. 我觉得青岛和上海是最好玩的地方。

j. 我的新朋友们都是很好和友好的人。

k. 我觉得我是很合适的人。

l. 我是很负责的人。

m. 我觉得我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是…的”中“的”的遗漏,如以下例(17):
(17) a. *我的简历是这样:我今年 25 了。

24
b. *情况是这样。

c. *阅读和写作不是这样。

d. *我所了解的城市生活是这样。

e. *我不知道和尚的生活是怎么样。

f. *我也是非常爱他们。

g. *爸爸是爱我们。

h. *那也是有道理。

i. *我也知道他的天性是喜欢帮助人。

j. *这样是爱你关心你才问。

k. *所以我还是很同意这种做法。

l. *可我知道母亲还是爱我。

m. *那也是有道理。

n. *希望下次收到哥的信是说你的好消息。

中级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了“是”和“是…的”语法以后,会把这两个结构混
用,这样就赞成了句子语义上的变化以及影响了结构的完整性。正确的应该是:
(17) a. 我的简历是这样的:我今年 25 了。

b. 情况是这样的。

c. 阅读和写作不是这样的。

d. 我所了解的城市生活是这样的。

e. 我不知道和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f. 我也是非常爱他们的。

g. 爸爸是爱我们的。

h. 那也是有道理的。

i. 我也知道他的天性是喜欢帮助人的。

j. 这样是爱你关心你才问的。

k. 所以我还是很同意这种做法的。

l. 可我知道母亲还是爱我的。

m. 那也是有道理的。

n. 希望下次收到哥的信是说你的好消息的。

25
“是…的”的遗漏:“是…的”的遗漏是指句子应该用“是…的”结构却没
有用的偏误。如以下例(18):
(18) a. *这当然。

b. *我想不对。

c. *我这样看。

d. *去年九月来北京。

上述所有句子都必须加“是…的”来分别强调方式、地点、时间或者是性质
等等。所以正确的句子是:
(18) a. 这是当然的。

b. 我想这是不对的。

c. 我是这样看的。

d. 我是去年九月来北京的。

“是…的”的错序,如以下例(19):
(19) a. *最重要是身体。

b. *我认识很多印尼人是从教堂的。

c. *我自己这样是认为的。

d. *这样的想法是我认为很危险的。

e. *第一个是人有感情的。

“是…的”的错序是指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和“是…的”的位置颠倒不正确,
从而形成了偏误。上述句子正确的表达是:
(19) a. 身体是最重要的。

b. 我是从教堂的认识这些印尼人的。

c. 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d. 我认为这样的想法是很危险的。

e. 第一,人是有感情的。

(三)“是”字句偏误原因分析
前文提到过刘珣先生总结参照其他学者对于语言偏误研究的结果,在自己的
《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提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出现偏
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第二语言学习者

26
自己国家和目的语国家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第二语言学习者所使用的学习策略
和交际策略。中级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的语法偏误也在很大程度上和上述四
个大的原因有关系。而且“是”作为动词,其本身在语法、语义以及使用上的灵
活多变的特性,也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掌握这一句型。1
1. 母语负迁移
由于大多数学习者可能都是第一次接触汉语,尤其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
一旦遇到语法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困难,学习者只好也只能借助于自己的第一语言
来解决。在习得汉语的时候,学习者自身的母语同汉语相似的地方常常是学习者
习得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因为他们往往会用母语的定性思维和方法来分析汉语
的结构,甚至是猜测意义。与此相反,学习者的母语和汉语不同的地方却能引起
学习者足够的重视,在习得的时候会时刻注意从而减少偏误的几率。
比如拿母语是英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属于粘着语系,主要借助于粘着
在词根后面的词尾的变化来表达意义;而汉语却属于孤立语系,主要依靠虚词和
词序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意思。所以对于初次接触汉语的尤其是以英语为母语背
景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如例“你很漂亮”这句
中文,“你”是主语,副词“很”用来修饰“漂亮”,“很漂亮”就是这个句子
的谓语动词。相应的把这句话翻译成英语就是“She is very beautiful”,“She”
是主语,“is ”是 be 动词,随后是副词“ very ”和形容词“beautiful”。通过
对比我们知道,这句话的英语翻译比汉语多用了动词“是”。由于母语知识的负
迁移,留学生在用汉语写作时,凡是涉及到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就会出现“是”
的误加偏误。
再拿母语为韩语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韩语一般都是“主语+宾语+谓语”的结
构,但是汉语却是“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两种语言结构的成分相同,就是
位置不一样。这往往给韩国籍的汉语学习者带来很大困扰,在使用汉语的时候会
不自觉地弄错语序。
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种新语言的时候,一旦在初级阶段接触并掌握了某
一些目的语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便会不自觉地想类推到其他新的目的语知识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

27
上面,从而造成一些偏误。拿本文所研究的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来说,动词
“是”语义关系和语法使用非常多变,再加上学习者自身没有巩固这些新的知识,
常常会把它们混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是”字句和“是…的”句的混用,应该
用“是”字句的地方却多加了“是…的”,或者就是应该用“是…的”的句子却
只用“是”而造成“的”的遗漏偏误。
3. 对于汉语知识没有完全掌握
我们都知道,第二语言的习得不同于第一语言的学习,尤其是处于完全陌生
的语言环境之中,第二语言的学习进程会非常缓慢,而且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
说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急功近利的。在这个过程中,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不断的复
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同时要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
新语言的知识体系。然而,这只是理想化的学习状态,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习
者不会这样做。汉语的语法知识有很多,学习者不可能全部都掌握。其本身的难
度是一方面,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汉语知识
的学习。对于比较难懂的汉语知识,学习者常见的就是采用回避策略,不懂的就
干脆放弃,只学习那些容易的。拿“是”字句来说,动词“是”有很多用法,有
些比较容易掌握,比如最基本的“我是韩国人”这种自我介绍的句子,这里“是”
的用法很容易掌握;有些掌握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比如常用语口语表示强调
的“我是去过中国”,如果学习者不知道“是”在口语里要重读表示强调的意思,
那他很可能会认为这是错误的句子,在口语练习的时候就会不用“是”从而能引
起偏误。
4. 目的语教学中的不恰当讲解
在进行标点符号的教学时,学习者会知道“逗号”一般放在句子中间,表示
停顿。在“是”字句中也会常常出现逗号的停顿现象,这个时候,如果综合课的
教师没有讲清楚“是”字句中有逗号表示停顿,如果前后小句的主语一致,那逗
号后面的小句要用代词来代替前一小句的主语,那学习者会自然的遗漏后一小句
的主语,从而能造成“是”字句主语的遗漏,表现在写作上就是偏误句的不正确
使用。此外,不管是综合课的教师还是写作课的教师,如果对学习者在学习汉语
新知识的初期出现的种种偏误不够重视,没有及时指出并纠正,学习者自身又没
有能力去发现,就会造成偏误的遗留,会给第二语言学习者以后的汉语学习带来

28
不好的影响。
5. 外部语言环境
目前我们国内高校或者教学机构的汉语学习者都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各个语
系,不同于国家汉办外派的志愿者或公派教师,他们的教学对象往往都是单一的
某个国家的学习者。在国内,一个班最多的会有来自于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他
们语言差异很大,但是会相互学习。在这种语言环境下,一个国家的学习者出现
的“是”字句偏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另一个国家的学习者,因为除了在课堂上
和教师互动以外,留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同学,尤其是刚开始接触汉
语的留学生,什么场合都想尝试去说一些新学的汉语,恰恰被自己的同学听到模
仿,这样相互影响的结果就是,“是”字句的偏误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总结

1. 强化汉语本体知识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条件就是自身要有扎实
的汉语本体知识。在对外汉语刚开始兴起的时期,汉语教师主要都来自汉语本专
业,例如中文或者汉语言文学等,这些教师对于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是不容置疑
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汉语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
的外国学习者来中国学习汉语,这就造成国内外对于对外汉语教师师资的急缺。
于是,很多其他专业的教师也相应时代的号召,纷纷加入对外汉语的队伍,他们
主要来自于外语类专业、经济类专业、互联网专业甚至是医学专业,因为这些教
师具备科班汉语教师所没有的专业知识。
但是,这也引起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混乱。很多教师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对汉
语本体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不熟悉,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采取不合理的教学方
法,结果可想而知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这就要求我们对外汉语教师一定要深入
学习汉语本体知识,牢固的掌握例如“是”字句这样的语法知识,强化自身素质。
2. 了解学习者的母语知识
由于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说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这就对对外汉
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外语方面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至少要懂的自己班级里最主

29
要的一两种外语的知识,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多样性,采取灵活多变的教
学方法来引起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在了解学习者母语知
识的情况下,能更容易的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把这种语言和汉语进行对比,发现
两种语言相同之处以及有差别的地方,进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计
划,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偏误。
3. 合理安排教学
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熟悉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内容和编写顺序,只有这样才
能制定大的教学计划。其次,细分到每一课的内容,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现
有的汉语水平,合理安排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的教学顺序,丰富自己的教学
方法,调动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练习,针对“是”
字句这样的语法进行专项练习,强化学习者的印象。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书写
的练习,口语的练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应该讲清楚动词“是”在书面语和口
语里不同的读音和语法意义,创造性的利用情景或者是教学设备,对“是”字句
进行加强练习。

30
结语

“是”字句是中级对外汉语里比较复杂的句型之一,在对外汉语教材以及我
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比较常见。本文结合汉语本体知识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知
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中级对外汉语“是”字句偏误方面的研究,分析了
我院留学生以及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是”字偏误句,分别从动词“是”
的误加、误代、遗漏、错序、“是”字句的成分杂糅以及“是…的”句型的偏误
分类这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这些偏误句,将它们进行归类,并逐一分析引起偏误
的原因: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对汉语知识没有完全掌握、目的语教
学中的不恰当讲解以及学习者身处的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最后,由此提出相应
的可以参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要强化自身的汉语本体知识,同时要掌握相
应的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做到对比分析,熟悉所使用的汉语教材,进行合理的备
课,最后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然而,对于知识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对外汉语中“是”字句的研究,
尤其是“是”字句偏误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未知空间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由
于本人学识有限,能够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还存在很多局限性,本文对于中
级对外汉语“是”字句偏误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对于鲁健骥先生提出的关
于外国人学汉语的偏误理论没有做到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而且本文里的很多观
点还比较粗浅,很多细节还有待探究。笔者也将会继续关注中级对外汉语“是”
字句偏误方面的研究。

31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商务印书馆,1999:496-502

[2] 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35-47

[3] 马建忠.马氏文通[M].商务印书馆,1998:144-189

[4] 张丽.浅析“是”字句[J].安徽文学,2014(1):125-126

[5] 何思成.谈“是”的语法功能[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78-80

[6]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商务印书馆,1985:52

[7]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商务印书馆,1998:21-22

[8] 周洪波.表判断“是”字句的语义类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1992(4):55-59

[9] 朱斌.“是”字句研究述评[J].江汉学术,2007,26(4):79-82

[10] 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书海出版社,1998

[11]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6

[12] 王裕恩.浅谈“是”字句[J].大连大学学报,1993(2):71-75

[13] 谢永玲.也说“是”字句[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1999(2):44-49

[14] 郑蔓威.现代汉语“是”字句[D].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01

[15] 王红旗.“是”字句的话语功能[J].语文研究,2010(3):11-18

[16] 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01(1):675-689

[17] 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6):8-10

[18] 刘丽宁.亚洲地区汉语学习者“是”字句习得情况调查与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中国

语言文学系,2003

[19] 万琼.“是”字句偏误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文学院,2012

[20] 李向荣.基于“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韩国学习者“是”字句偏误研究[D].长春:吉

林大学文学院,2012

[21] 于海瑶.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中“是”字句的偏误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文学院,2013

[22] 王静文.韩国留学生“是”字句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中文系,2014

[23] 魏万莉.韩国学生汉语“是”字句偏误分析与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5

[24] 江敏.对外汉语中的“是”字句及偏误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人文学院,2009

32
[25] 崔若望.基于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是”字句偏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

大学文学院,2013

[26] 李闪.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是”字句教学[D].南昌: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13

[27]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出版社,2000

[28] HSK 动态作文语料库 http://202.112.195.192:8060/hsk/index.asp

[29] 张丹.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习得“是”字句的偏误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文学

院,2013

[30] 赵静.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2):150-151

[31] 张雨.外国留学生汉语“是”字句习得偏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5

[32] 马宁.“非 A 不 B”格式与对外汉语教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2012

[33] 马赟.“是非问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9(2):

123-125

[34] 姜静静.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偏误[J].文教资料,2009(29):37-38

[35] 何西红.“是”字句习得情况探析——以喀麦隆马鲁阿大学汉语专业中级学生为例[D].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与文化教育学院,2013

33
致谢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
告一段落。从初入校门到现在即将离开,回首这三年的时光不禁万分感慨。历经
半年多的时间,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终于完稿。从 2015 年 5 月起在泰国任汉语
教师志愿者期间开始发现相关问题,到回国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代课实习进一
步确定选题,再到后来的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和随后的论文撰写阶段,
这段时间,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此我向他们衷心地说声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喜荣老师。她是一位特别负责的老师,从我的论
文选题开始,张老师总是会及时地提出专业意见。还记得开题前夕我在北京实习,
张老师都是下班以后再加班,通过微信帮助我修改开题报告,我真的非常感动。
在我的论文思路停滞不前的时候,张老师总是能给我灵感。她严谨治学的态度和
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对
我而言,张老师不仅是尊师,更是益友。在此,我要向张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
感谢!谢谢您!
其次,我要感谢泰国的学生和朋友。感谢你们让我慢慢找到了研究方向,以
及在泰期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我还要感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留学生和老师
们,是你们的帮助让我搜集到一手的资料,对我的论文有很大的帮助。感谢我的
父母和家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会无条件的支持我鼓励我。谢谢你们!
同时,我要感谢 2014 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们。感谢
老师们三年的教诲和帮助,感谢同学们三年的陪伴,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
在学术上,更是在人生的态度和道理上。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度过珍贵的研究生
三年,谢谢你们!
最后,我要向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各位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感谢您们!

34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所取得
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
含任何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
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若有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
接受学校相关处分。

签 名: 日 期:

3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