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一心|繁體版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8

聲 明

隆波所寫的每一本書,皆用於“法布施”。
在所有著作的印製與流通的過程中,隆波沒有獲取任何個人利益。
隆波竭盡所能地弘揚佛法,是希望佛法可以最長限度地留存在這個世間。
這些著作被譯成各種語言,作為“法布施”的載體弘揚佛法。
隆波並不精通那些翻譯的語言,因此不具備能力去核實其準確性。
一心·四念處·四聖諦·七覺支·八支聖道
隆 波 帕 默 尊 者 法 談 禪窗 編譯
隆波帕默尊者簡介

隆波帕默尊者,1952 年出生於泰國首都曼谷市。
學士及碩士學位就讀於泰國高等學府朱拉隆功大學。

學佛經歷:

7 歲時跟隨泰國著名禪修大師隆波李尊者學習觀呼吸
的修行方法,後又得到多位上座部禪修大師的禪修指導。
如隆布敦長老、隆波蒲尊者、隆布特長老、隆布辛長老、
隆布布詹長老、以及隆布蘇瓦長老等。
2001 年 6 月,在蘇里府菩提寺出家。
2006 年後,在泰國春武里府斯拉查市解脫園寺(素
安散提旦寺)擔任住持至今。
隆波帕默尊者的祖父祖籍中國,尊者本人對中國充滿
友好感情,並積極推動中泰佛教交流。
自 2014 年開始,尊者每年都在解脫園寺為前來泰國
學習佛法的各國學員指導禪修,深受中國學員歡迎。
隆波帕默尊者的主要著作有:

《禪修入門》
《直驅解脫的修行》
《覺悟之路》
《佛法之光》
《唯一路》
《解脫道》
《隆布敦長老的核心教導》
《解苦心鑰》(中文版,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等。
版權聲明
1. 禁止銷售與任何商業形式的流通;
2. 禁止擅自節選或改編法談內容並在任何媒體上進行傳播;
3. 有意印刷本書者,須得到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的書面授權
允許;
4. 本書電子版,可在 https://www.dhamma.com/zh/ 下載。

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聯繫方式
Email: lpdcfoundation@gmail.com
Web: https://www.lpdcfoundation.org/?lang=zh
www.facebook.com/LPPramoteChineseFoundation/
印 製 序

隆波帕默尊者的開示簡明扼要,直驅離苦的主題。現
如今,全球越來越多的華人對尊者的法談開示產生了濃厚
的學習興趣。因此,泰國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決
定陸續印刷流通中文版法寶,以此法布施惠益全球華人。

隨喜每一位踐行離苦之道的華人道友,願您可從此法
布施中獲得清涼法益,今生就成為離苦之人。

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
2022 年 6 月
中 譯 序

佛陀在《中部》裡開示:覺悟者只教一法——苦與苦
的止息。在此,禪窗為大家推介當今泰國最著名的禪修大
師——隆波帕默尊者。尊者的教導清晰而全面,兼具直白
與細膩。本書收錄的法談,鮮明呈現出這些特色——於開
示中,尊者慈悲引導大家廓清實踐路上的每一步,包括誤
區與導正之法;同時,平等而開放地面對不同法門之間的
差異,指出表相之下的核心原則。經由這種智慧與經驗的
鮮活傳遞,數十年間,有越來越多的求道者獲得了法上的
進步與突破。
我們願將珍寶般的法談,供養給所有實踐滅苦之道的
人!
另一方面,要跨越不同語種,如實還原尊者本意,難
免受到語言及個人修證水平所限。因此,書中若有任何欠
精準之處,將毫無疑問歸責於我們,我們對此深表慚愧和
歉意,並歡迎大家不吝指正。
向隆波帕默尊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感恩尊者慈悲特
許本書的印製流通。
願將所有功德,供養給佛法僧!
願將所有功德,供養給生生世世的父母與師長!
願將所有功德,迴向給一切我們的有恩者、結怨者或
是無恩無怨者!
願將所有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生命!
以此法施之善因,願每一位早日得證道、果與涅槃。
願佛法長久流布!
禪窗編譯組

2022 年 6 月
目 錄

一心 01-18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21-53

四聖諦 55-69

八支聖道 71-90
一 心

一 心
隆波帕默尊者
2018 年 2 月 10 日 | 泰國解脫園寺

“一心”是指阿羅漢聖者的心,而非普通人的心。初
果、二果以及三果聖者的心還不是“一心”,只是在極短
的瞬間體驗過而已。

“一心”是心徹底根除一切煩惱之後的一種狀態,不
再生起任何執著與抓取,並且完全根除了核心煩惱——無
明,徹見了五蘊,包括徹見了“知者”之心,因為“知者
”之心也是隸屬於五蘊的。

徹底洞悉了“知者”之心,就會放下“知者”之心,
就再也不會抓取任何什麼了。有些人在修行之後,也可以
暫時放下心,然而在極短的片刻之後,又會再次將心“拾
起”,只是彈指間的“放下”,並不長久。

但當我們徹底清除無明後,就再也不會將心“拾回來
”了,只餘下自然的“知”(而非普通的“知”)。

自然的“知”,是純淨無染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摻
1
雜進來染污它。隆布敦長老將之稱為“一心”,隆布特長
老則稱之為“心識”,佛使比丘稱之為“心的本來面目”
,前僧王稱之為“識界”,阿姜摩訶布瓦尊者稱之為“法
界”……它有許多稱謂,但都指向同一境界——心已解脫
的境界。

由於我們的心尚未抵達心已解脫的境地,因而還不是
“一”。 “一心”就是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摻雜進來
的心。但這樣的心,並非永恆不變。沒有永恆不變的心,
心是即生即滅的。

“一心”是指每一剎那生起的、已無任何東西添加進
來的心。這樣的心有時是悅受,有時是捨受。所以,阿羅
漢的心分為幾種情形:有些心是悅受、有些心是捨受、有
些心含有智慧、有些心不含智慧,就只是覺知而己,心本
身並不是恆常不變的。

那麼,因何稱其為“一心”呢?那是因為阿羅漢的心
,已不再與世間如膠似漆地黏著了。它是自由的,不再抓
取任何所緣,並已解脫於一切所緣。若問:它還有所緣嗎
?回答是:當然有。因為何時有心生起,何時就一定會有
所緣。心與所緣是如影隨形的。比如,阿羅漢聖者的心,
有時處在欲界——心處於眼、耳、鼻、舌、身、心六根門
正常運作的世間;有時處於色界梵天;有時處於無色界梵
天;有時則與涅槃融為一體。
2
一 心

所謂的“一心”並不是指恆常不變的心。比如,阿羅
漢聖者依然可以看見顏色、嗅到氣味、嘗到味道,其所依
靠的是不同種類的心,依然可以接收來自六個根門的所緣
,也可以思考,但是再也沒有煩惱生起了。

我們要怎樣才能抵達這樣的“一心”呢?一定要消滅
“無明”,也就是無知——不知道“四聖諦”,而非對其
他事物的無知。因為對其他事物的了解是永無止盡的。例
如,醫生探究治病的方法,今天採用的是這樣的方法,隨
著科技與醫學的發展,這些方法在不斷更新迭代。

世間的知識是無法窮盡的,但對佛法的領悟,一旦抵
達“根除無明”的目標,便已來到終點。所以,世間的工
作永無止盡,佛法的工作終有盡時。

某時,佛陀回到迦毘羅衛國。那時釋迦族的族系非常
多,每一個族系都必須選送一位年輕人去出家。其中一個
族系只剩下兩兄弟,他們是摩訶男與阿那律王子。兄長摩
訶男對弟弟阿那律說:“咱們族系必須有人出家。因為釋
迦族的其他族系都是遵循這種傳統,甚至連提婆達多也要
出家。”

於是,阿那律王子問哥哥(摩訶男王子):“出家以
後要做什麼呢?”

“出家之後,需要穿著用裹屍布拼接而成的衣服;需
要赤腳托缽去乞食,無論獲得什麼食物都得吃;而且一定
3
要住在樹林裡……”哥哥如此這般將僧人的生活形容給弟
弟聽。弟弟(阿那律王子)回覆說不要這樣的生活。如果
出家生活那麼艱辛,他更願成為在家居士。

哥哥(摩訶男王子)說:“如果成為居士,你就要像
居士那樣去維繫生計。釋迦族是以務農來營生的,你就得
知道種田的方法,而且每一年都要種。雨季要犁地,還有
插秧、收割等各種工作,來年還要將所有的事情再做一次
,年復一年,無休無止。”

(弟弟)阿那律王子又問:“這個工作永遠沒有結束
的一天嗎?”

(哥哥)摩訶男王子回答道:“是的,永無終日。”

弟弟(阿那律王子)說:“若是如此,出家更好。因
為法的學習終有盡時,世間工作卻永無完結。”

又比如,我們在世間賺錢,何時才算盡頭呢?每天要
吃飯、要消費,因此每天必須賺錢。有些人有了足夠的積
蓄後,就無須再繼續工作了,但他們仍然需要食物。

世間的工作沒有終結之日,法的工作卻有徹底結束的
一天。何時終結呢?就在消除“無明”的那一刻徹底終結
——心的造作止息,不再迷失去造作善,不再迷失去造作
不善,也不會迷失去造作空。

沒有了造作的心,稱為“無為”。它已經從造作中解
4
一 心

放出來,不再執取任何東西,不再抓取眼、耳、鼻、舌、
身、心六根門。

在我們抓取眼、耳、鼻、舌、身、心的時候,稱之為
“生”,這個仍在造作的心,稱之為“有”(即十二因緣
中的“有”與“生”)。

當心抵達真正的法的時候,稱之為“(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我)生已盡” 意即:心再也不會抓取眼、耳、鼻
、舌、身、心;“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意即:無須再學
法與實踐,該做的均已完成;“不受後有”意即:心不再
造作善與不善,也不再造作空而不接觸所緣。

佛法的工作有結束之時,結束於驅除“無明”和消除
“不知道”的那一刻。 “無明”是指不知道“因果”,
不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才會生起。”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都無法被掌控。即便
是苦,也一定有讓其生起的因。

比如,悉達多王子還是菩薩時,就曾審思道:因何者
存在,故導致苦存在?是因為有“生”存在,所以苦還存
5
在。“生”就是指心跑去抓取眼、耳、鼻、舌、身、心。

所以,“(我)生已盡” 的關鍵在於——心放下了心
。因為在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之中,心是最為執
著的,心對心緊抓不放,是因為它還沒有洞悉到“心即是
苦”的實相。

因此,要想消除無明,就一定要知苦。要知道關於什
麼的苦呢?要知道那個被稱為“我”的事物。

組成“我”的那個事物就是名色,名色分解成五蘊,
徹見五蘊,就徹見了所有的名色;徹見六根,還是徹見名
色;徹見二十二根,也是徹見名色;徹見十八界,還是徹
見名色;徹見“緣起法”,也是徹見名色——它們全都是
名色。所以,名色就是世間。稱之為“世間”的一切事物
,其實就只是名和色而已。

一旦探究到“色法本身是苦”的實相,心就會放下色
。繼續深入探究,就會照見“一切名法是苦”的實相,就
會看到心的組成部分(即所有的“心所”)都是苦,進而
看到真正的心本身也是苦。修行者如果照見“真正的心本
身是苦”,就會徹底解脫出來。

其實,僅僅只是放下心,已足以從五蘊中解脫出來了
。因為,我們正是依賴心構建起了五蘊。所以,一定要探
索直至照見心的實相。

修習若還無法觸及心,就先去學習“不是心的事物”
6
一 心

,也就是學習“與心同步生起的心所”。苦、樂、記憶、
界定、善、不善等等,都屬於“心所”。如果連“心所”
也無法觸及,就去探索“色”。無論怎樣,都要在五蘊中
擇取一蘊來探究。

先學習“色法”也行。假如還未熟練到可以觀心,就
先觀身。經常觀身,心會慢慢積聚起力量,覺性、禪定與
智慧將會漸次提升,最終必然可以觀心。

祖師大德們教導道:觀身是為了觀心,觀心是為了見
法。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從觀身開始,這並沒有固定的原
則。

阿姜曼尊者教導:如果具備觀心的力量,就去觀心。
隆布蘇瓦長老曾經和隆波分享說,他追隨阿姜曼尊者時,
阿姜曼尊者教導道:“能夠觀心,就要觀心;觀不了心時
,就要觀身;觀心與觀身都無法進行,就先修習奢摩他。
如果什麼都做不了,就觀呼吸或是念誦佛號,心有了力量
之後,就又可以回來觀心了。觀身是為了觀心,觀心是為
了見法。”

隆布敦長老也有同樣的教導。有一次,隆波問隆布敦
長老,那是在長老保證說隆波已經會修行之後說的。隆波
去其他道場和其他高僧大德修持之處參訪,看到高僧大德
們指導普通大眾時都會教導:念佛號、思維身體。比如,
上座部森林道場的教導是念佛號而後思維身體。但其實當
7
隆波向每一位高僧大德私下請益時,他們中的每一位都教
導隆波觀心,根本沒有教導去觀身。

在其他道場,隆波田長老教手部動作,屬於身的範疇
;佛使比丘教導安般念,也屬於身的範疇;摩訶塔寺是觀
腹部升降,也是身方面的練習。無論去哪裡參訪,隆波看
到的都是在教導觀身,沒看到誰在(教導)觀心。

於是,隆波便請教隆布敦長老:“長老,我是不是也
要觀身啊?因為無論看到誰,都在練習觀身。”當時,隆
布敦長老充滿悲憫地望向隆波,讓隆波覺得自己的問題太
傻了。

長老非常慈悲地答道:“他們觀身是為了要觀心,既
然你已經抵達了心,何必還要觀身呢?身體是要被扔掉的
對象。怎樣扔掉呢?就是心已經將身扔掉了,心已經穩定
在心的本位,可以直接探究心了,那就直接去探究心吧!”

因此,如果可以觀心,就去觀心,這是捷徑。如果可
以觀到心,修行的路就縮短了,每一位導師都是這樣教導
的。高僧大德們的教導都如出一轍。

但是如果我們的力量還不夠,觀不到心,就先觀身,
有一天終將會看到心。身體就像是家,而心是主人。如果
未見到主人,就在門口等吧,不久一定會遇見。

我們要探究名色,直至照見名色的實相。我們可以從
觀身開始:身體呼氣、吸氣,心是觀者;行、住、坐、臥
8
一 心

,心是觀者;腹部升降,一會膨脹、一會收縮,心是觀者
;隆波田的活動肢體和手部動作,心也是觀者。重點全在
於——一定要有知者的心。

如果具備知者的心,選擇任何禪法都可以,採用哪個
道場的都可以,並沒有更好或更糟的。可是心若不是知者
——比如觀腹部升降時,心和腹部黏在一起,緊盯著腹部
,這是不行的;又或者念誦佛號時,有口無心,彷彿鸚鵡
學舌般念誦,那也是不行的;或是觀呼吸時,心迷失在念
頭裡,或是心跑去和呼吸黏在一起,沒有觀者的心在看著
身體呼吸,這也不行。

因此,實踐的方法無好壞之分,而是取決於實踐是否
正確。如果實踐是正確的,就會擁有觀者的心。心若還未
成為觀者,則意味著還無法分離名色。比如,覺知身體時
,心跑去和身體黏在一起了,這就是沒有分離名色,無法
真正開發智慧。

名色若是分開了,就會看見色身在移動,而心是觀者
。觀心的時候也能分離嗎?可以的。它們會分離成為心與
“名身(名法的身體)”,“名身”就是指所有的感覺—
—苦樂、好壞、記憶與界定,這些都是其組成部分,而並
不只是有色身(色法的身體)。上述所講的這些就是分離
名與色,分離身與心。

今天的教導是不是太深奧了?很難嗎?
9
心本身是無形無相的,每一剎那與每一剎那的心都是
相同的——僅僅是感知所緣。而我們之所以能夠區分出何
謂善心、不善心、貪心、瞋心、癡心,是由於有外物摻入
到了心中。比如生起的苦與樂,我們看到快樂的心是一個
,痛苦的心是另一個。苦、樂、好、壞等等,就好比是“
心的身體”,它讓我們得以區分出此心與彼心的不同。

就像是我們藉由身體將彼此區分為不同的人,我們之
所以能夠辨別出這個人與那個人不同,是因其身體不同。
所以說,心也是有身體的,稱之為“名身”。

“名身”就是摻入心中的所有感覺:快樂與痛苦的感
覺,好和壞的感覺等。快樂的心是一種情形,痛苦的心則
是另一種情形,雖然心本身都是相同的,都只是感知所緣
而已。

有時心感知所緣後,會伴隨著快樂;另一顆心感知所
緣後,卻會帶著痛苦。感知所緣的心,就是這樣伴隨著貪
、伴隨著瞋、伴隨著癡。這使我們得以把心一部分、一部
分地區分開來,看到心在生滅、生滅,不斷地變化。

因此,我們觀心的時候不是直接觀心,而是藉由觀察
“心所”來觀。心所,就是伴隨著心生起的事物,正是它
讓我們可以看到心的生滅。

觀心並不是讓心空空的。可有些人教導觀心,是讓心
去空空的,他們竟然還引用隆布敦長老的教導:“空闊、
10
一 心

光明、純淨,止息了造作,停止了找尋,心不再有任何動
作。纖毫無存,什麼都不剩。”長老教導的這個可是“一
心”,是阿羅漢聖者的心,並不是我們所擁有的心。 “
一心”是無法被製造的。

我們只能從自身的實際狀況去探索。有貪心嗎?有瞋
心嗎?貪心和瞋心相同嗎?看見它們的不同了嗎?只有看
到後才會明白:貪心生起而後消失,瞋心生起而後消失,
癡心生起而後消失。快樂的心和痛苦的心是一樣的嗎?不
一樣。以此類推,我們最後就會看到:每一種心和“心所
”生起而後滅去,它們全都是即生即滅。
因此,直接觀心是觀不到的,它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
圍。我們只是藉助“心所”得以看見:各種類型的心都是
即生即滅的。
很難嗎?即便覺得很難,也要學習。今天覺得難,未
來見到彌勒佛的時候,聽法的當下就會頓悟。如果今天只
求簡單輕鬆,那未來將一事無成。
我們要去透徹地探究世間,也就是透徹地了解我們的
名色身心。從身開始也行,從心開始也行。只要能夠放下
心,同一瞬間就會放下所有的名色。
如果我們的學習可以直驅心——能夠放下心,也就是一
次性放下全部五蘊;如果還做不到,就循次漸進——觀身,
觀受,觀善心、不善心,不斷地觀照,積累力量,直到覺性
、禪定與智慧獲得圓熟,屆時它們將會自行切斷煩惱。
11

瞧!一有出家人走過,我們的心就晃晃蕩蕩跑過去看
了。感覺到了嗎?一有人走過去,我們的心馬上就躥過去
,偷偷瞟一下。當發現沒什麼可看的,就又躥回來——這
就是“心在自行運作”的實例。

不斷地去觀察,並不是難事。能夠觀心就觀心,觀不
了心就觀身。如何觀身呢?心是觀者,觀呼吸,看著身體
在呼吸,而不是去專注在呼吸上。

觀身呼吸,感覺到了嗎?有時呼吸深,有時呼吸淺,
呼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心一旦靜止,呼吸就會越來越短
,為什麼越來越短?因為所需的能量減少了。當煩惱習氣
強烈時,呼吸非常粗重,需要大量吸入氧氣才有足夠的能
量去應付。但是心寧靜時,呼吸會越來越細膩,彷彿停止
了(其實並未完全停止,只是變得極其微細罷了)。氣息
也彷彿消失了,只在鼻尖處仍有殘留。這時心就會從對呼
吸的覺知轉成對生起的光明的覺知,所緣從氣息變成了光
明。

當我們觀身的時候,心只是觀者,別忘了去看著身體
呼吸。如果觀四威儀,則是看著身體行、住、坐、臥,心
是觀者。如果禪修使用的是身體的“動”,則稱為“正知

12
一 心

篇”。覺知身體的動、身體的停,比如觀腹部升降,就屬
於“正知篇”。隆波田的手部動作也屬於“正知篇”。這
是小的肢體動作,不是(觀四威儀)行、住、坐、臥,心
是觀者。

如何檢驗會不會修行——觀身的時候,看著身動,心
是觀者,這才算是會修行。如果只是看著身體,心沒有成
為觀者,只是一味地靜如死水,這是不會修行。如果觀受
,就會看到快樂生起而後滅去,心是觀者。心是知者,知
道快樂湧現而後滅去,痛苦湧現而後滅去,不苦不樂生起
而後滅去,好也是生起而後滅去,壞的貪、瞋、癡等等…
…一切都是生起而後滅去。散亂生起,心知道散亂,心是
觀者,就會看到散亂生起而後滅去。我們修行並不是為了
得到寧靜,而是為了看見——凡生起的,必會滅去(經典
稱 之 為: 凡 是 生 法, 必 是 滅 法)。 這 才 是 毗 缽 捨 那 的 修
行。

我們學習是為了洞見到:凡生起的,必會滅去,我們
的目標是——必須照見“三法印”。凡生起的,必會滅去
——這是照見“無常”;一切都是有因即生,無因即滅,
無法被掌控——這是照見“無我”(這是更為深邃的洞見
)。

只有具備了深邃的智慧才會照見“無我”。如果智慧
還不成熟,則會照見“無常”。那也不用因此難過,照見
“無常”同樣可以證悟阿羅漢。
13
觀照實相的時候,心是觀者;觀身是看著身體活動,
心是觀者;觀心是看著所有的感覺不斷變化,心是觀者。
就是這樣訓練。苦樂來了就走,苦樂不斷地在心中變化,
心只是知者、觀者;好、壞、貪、瞋、癡在變化,心只是
觀者;好、壞、貪、瞋、癡來了就走,心只是觀者。不斷
去用功吧,一定要有作為觀者的心。

觀者的心是中捨的。因為擁有了純淨的覺性——這樣
的覺性是乾乾淨淨的,沒有任何“想要”摻雜其中,也沒
有滿意和不滿意摻雜其內。所以隆波反覆提醒:要訓練覺
性,訓練讓心安住且中立。

如果擁有安住且中立的心,有覺性地捕捉到名色身心
的變化,就會看見名與色的實相,智慧會生起,就會照見
“三法印”。反之,是看不到“三法印”的。

極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經由訓練來獲得“覺性”和
“正定”。覺性的生起,是源自我們頻繁地看見各種境界
。禪定,則是指心的安住狀態。要用覺性作為工具,時常
輕鬆自在地去覺知所緣。一旦心跑去和所緣黏在一起或是
跑去其他地方了,要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就會安住而生
起禪定。繼而覺性繼續捕捉所緣,心安住而成為知者。

身動,心是觀者;心動,心是觀者。一旦生起滿意與
不滿意,都要及時知道。比如,快樂生起,心對此滿意,
要及時知道;痛苦生起,心對此不滿意,也要及時知道。
14
一 心

進一步去及時地知道滿意與不滿意,滿意與不滿意就會滅
去,心便會中立、中捨。

佛陀在三藏經典中開示:進入了四禪,就會具有純淨
的覺性。純淨的覺性是緣於心具有了中捨,沒有了滿意與
不滿意的分別。如果無法進入四禪,那麼就按照隆波所教
導的去訓練,也能獲得和四禪同樣的心靈品質,只是持續
時間較短而已。心會老老實實地覺知所緣,對一切所緣沒
有滿意與不滿意之分。看見苦與樂,也僅是看著它們生起
而後滅去,完全平等。這樣才能稱為“已經會修行了”。

最初,只是看見心和所緣。接下來,當覺察更為深邃
時,就會看見:覺知所緣之後,滿意與不滿意摻入心內。
比如,看到某人的臉,生起厭惡,這時就要知道——厭惡
感是對此人不滿意的反應。厭惡生起時要及時知道,進而
觀察到一旦厭惡感生起,我們就會不喜歡,是因為我們想
讓心好。心生厭惡,我們不喜歡,對此生起了不滿等等,
都要進一步去及時知道。心滿意與不滿意都要不斷及時地
去知道。

接觸所緣時,心有時候滿意,有時候不滿意。都要不
斷及時地知道,心就會中立、中捨。具備了禪定、覺性以
及中捨的心,才是準備好了可以開發智慧的心。

查閱三藏經典,我們還會看到,佛陀曾經開示:達到
四禪的心就具備了中捨以及純淨的覺性,它完整具備了老
15
老實實覺知每一個所緣的品質。經典記載到:要引領這樣
的心去開發智慧。

為什麼要引領這樣的心去開發智慧呢?因為只有這樣
的心才能看見真相。我們不用去構建真相,也不用去創造
什麼,我們只需要“看”,就只是去看見真相而已。

身的真相是:無常、苦、無我。所有名法的真相也是
:無常、苦、無我。我們常常這樣用乾淨的、有覺性的、
正在覺知自己且中立的心,去感知、去緊隨著知道、看見
名色——真相就會呈現,我們的心繼而就會生起智慧。

當時機成熟,就會放下。初級智慧會照見:凡生起的
,必會滅去。所有的名與色都是生起而後滅去,但是心依
然在執取。中級智慧則會照見:所有的色本身是苦,然後
放下色。這是三果阿那含的境界。終極智慧則會照見:心
本身是苦。

何時照見“心本身是苦”(不是看見“心所是苦”而
是看見“心本身是苦”),何時輪迴就會在我們的眼皮底
下瞬間坍塌。

到了這裡可謂命懸一線。祖師大德們說:涅槃就在死
亡的旁邊,修行到了最後關頭就是生死之戰,唯有倖存者
才會悟道(證悟阿羅漢)。但是不用怕,在殊死的最後一
搏之前,我們已成為一路披荊斬棘、身經百戰的老將,不
再是初上陣的新兵。
16
一 心

但此刻的我們才初出茅廬,需要不斷地訓練,直到某
日看見真相:名色不是我、不是我的時,才會收穫一點小
戰績——證悟初果。

繼續訓練下去,會看到一切境界迅速生滅,煩惱習氣
閃滅、閃滅、閃滅,變得輕薄,這是二果斯陀含的境界。
接下來,智慧更加成熟,稱為中級智慧——照見了“色本
身是苦”,心於是自行放下了色。再接下來心照見“名本
身是苦”,便又會放下名——已經放下所有名法的心,才
是“一心”。

這屆禪修班取名為“一心”,所以隆波乾脆就教導大
家“讓一心生起的方法”。

大家消化得了嗎? “二心”恐怕都已經看不過來了。
何謂“二心”呢?即貪的心與無貪的心,生氣的心和不生
氣的心——這是二元對立的。迷失的心和不迷失的心,這
些都已經看不過來了吧?快樂的心和痛苦的心,也看不過
來了吧?大家先看“二元對立”的事物吧,直到明白“二
元”的真相,一切名與色都是二元對立的。

明白真相後就會放下,繼而就會遇見“一心”——從
一切造作中徹底解脫出來,擺脫了“無明”,也就擺脫了
苦。

大家去用功吧!慢慢來,今天的內容稍有一點難,要
反覆去聽,要不斷地去觀察實相,總有一天大家會明白隆
17
波所教導的內容。

隆波在領悟之前,也是按照高僧大德們的開示循序漸
進。最後一次去頂禮隆布敦長老時,他教導說:“見到知
者,要消滅知者;見到心,要消滅心。這樣心才可以抵達
真正的純淨無染。”“消滅心”的意思,就是不再執取知
者。

趕緊去實踐,持續去積累。接下來就不會再有人教導
這樣的法了,此前也沒有人教。這樣的法無法大面積傳播
,只能在極小的範圍內傳授,只有少數僧人(而非所有僧
人)有機會學習,也僅有極少數僧人才能學到。
隆波之所以教導出來這樣的法,是因為大家如果靠自
己去摸索,恐怕是找不到線索的,無論怎麼摸索,每次摸
到的都是自己的(狐狸)尾巴,根本無法遇見“一心”。
請大家去用餐吧。

(全文終)

18
一 心

19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隆波帕默尊者
2017 年 1 月 7 日 | 泰國解脫園寺

先坐一下,現在還沒有到講法的時間。坐著呼吸,然
後覺知自己。如果不是觀呼吸,也可以觀照肢體動作,粗
顯的動作是“坐著”,微細的動作是不斷地動來動去,心
是觀者。

坐在禪堂外面的人修行很好,看起來晶瑩剔透,我們
大家看起來則是黑漆漆的,也許是著裝黑色的緣故。一旦
覺知自己,就開始亮堂起來。感覺到了嗎?慢慢地亮堂一
些了。剛才則是這樣 ( 尊者模仿昏沉樣 ) 坐著的,可能是
食物有“毒”(吃飽飯後容易昏沉)。

要努力地覺知自己。觀照身體呼吸,心必須有一個“
臨時之家”。如果心沒有“臨時之家”,就會四處飄蕩,
那樣就無法及時地知道心,因為心已經跑掉了。

隆波從孩提時代起,就訓練安般念,吸氣念“佛”,
呼氣念“陀”,一旦心開始寧靜,“佛陀”名號就消失了
,只剩下呼吸,看見氣體進進出出於身體,氣體流進身體
21
,在體內上上下下地流淌。小時候就僅僅是看見流動的氣
體,呼吸慢慢變淺,在鼻尖處變成光。兒時就是這樣簡單
地訓練,那時候隆波沒有老師給予進一步的指導,亮堂起
來以後,就隨著光跑去外面旅遊。

有一天,感到害怕說:萬一碰到了鬼,怎麼辦?於是
就努力不往外跑,盡力地覺知自己。為什麼心會跑掉?因
為覺性太過羸弱,所以就努力地覺知自己,提升覺性,不
讓心跑掉,這樣慢慢地訓練,慢慢地摸索。或許是由於前
世修行過的緣故,摸索之後找對了門道。如果是我們大家
摸索,往往南轅北轍,摸索以後反倒徹底迷路了。

有覺性地呼吸,心獨立凸顯成為“知者”,待到心成
為“知者”以後,不知接下來又該如何,就只是繼續覺知
自己。有時候心會集中而寧靜下來,有時候則只是在普通
的狀態下覺知自己,然而心沒有迷失。即便迷失,也不會
迷失太久。我們大家迷失得久嗎?迷失的時間有沒有比以
前縮短一些?試著自我檢測:這一年以來,迷失的時間有
縮短嗎?還是比以前更久了?或是打平,沒有什麼起色?

後來,隆波在孩提時代訓練的安般念,終於與開發智
慧對接上了。那是因為碰見了隆布敦長老,長老指導隆波
去觀心。隆波的秉性是屬於思維型、念頭型的,而不是欲
望型的,後者更適合於觀身——在修習禪定以後回來觀身
。隆波具備禪定,心已經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22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 所 以 隆 布 敦 長 老 教 導 說: 接 下 來 要 觀 心, 看 見 心 在 工
作。

進一步修行直到領會了修行的真義之後,再來憶念佛
陀的教導,就會明白:佛陀的教導,圓滿涵括了與修行相
關的一切。而每一位佛弟子,則都有各自修行的路徑,但
不及佛陀的那般寬廣無垠。

比如:佛陀教導的安般念,如果勤於訓練,也就是頻
繁地正確用功,隨後念處就會圓滿起來。修習安般念,並
不只是為了令心獲得寧靜,而是觀照呼吸以後,提升至念
處的修習。佛陀開示道:當念處圓滿起來,見法開悟的組
成部分——七覺支也會圓滿起來,當七覺支圓滿了,明與
解脫就會生起。因此,安般念是能夠導向解脫自在的。需
要經由什麼途徑呢?經由修習念處。

念處有四類:身、受、心、法。隆布敦長老教導隆波
的唯一念處——心念處。觀心之後,契入法念處——照見
法。如果是觀身,最後也是照見法——照見聖諦。無論走
哪一條路,最終都是殊途同歸。比如:隆波曾經遇見麥瞻
迪(阿姜摩訶布瓦尊者的妹妹),她問隆波是怎麼修行的
, 因為隆波的心與她的心來到同樣一點。她是訓練觀身
,隆波則是觀心。我們都修習念處,她修習身念處,隆波
修習心念處。當領悟生起時,都領悟到同一處——此名色
即是苦,照見了苦。
23
那麼是如何從安般念——呼氣,覺知自己;吸氣,覺
知自己——契入至念處的修習呢?比如我們此刻正在呼吸
,感覺到了嗎?別聚焦在呼吸上,而是輕鬆地感覺全身,
然後觀照身體呼吸,看見身體呼氣、身體吸氣,心作為觀
者,這樣練習,我們正是在修習身念處。

起步階段,發展覺性。最終階段,收穫智慧,照見呼
吸的身體呈現無常、苦、無我;心——身體的觀察者,也
呈現無常、苦、無我。

因此,假如我們從修習安般念起步,呼氣,覺知;吸
氣,覺知。看著身體呼吸,有覺性地覺知身體,這就是在
修習身念處。我們在感覺身體時,有時候苦、樂的感覺也
會生起,坐著坐著就會發癢,感覺到了嗎?癢了會怎麼做
呢?便會去抓癢。我們並不知道,自己就像是猴子投生的
,一直動來動去,抓耳撓腮,或者撓下巴。始終不停地動
來動去,卻始終視而不見,因為並沒有在修習身念處。

如果修習身念處,就會看見色法在工作,心是觀者,
(進而)就會看見生起於身體的感受——感受生起了,看
見;感受消失了,也看見。在起步階段,只能看見感受的
“生起”,還來不及看到其“滅去”,就已經轉移到別處
了。

有時感受生起於心,比如靜坐觀呼吸,難受的感覺在
心中生起,例如覺得煩躁不安,這時候瞋心就趁虛而入,
24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心就苦起來。有時靜坐觀呼吸,心寧靜了,快樂在心中生
起。有時觀呼吸,觀著觀著,心走神了,走神去想入非非
,可以得到快樂嗎?可以。

快樂是很奇怪的,它不同於痛苦,痛苦只能生起於不
善心,而快樂既能生起於善心,也能生起於不善心。因此
,如果快樂生起之後沉醉於其中,就已經是不善心了,因
為貪欲生起了,貪與癡是同步生起的。所以觀呼吸的時刻
,心有快樂了,要知道;心有痛苦了,也要知道;心感到
不苦不樂,也要知道。不斷地訓練下去,這就是在修習受
念處。

觀照感受,我們會看見什麼呢?看見感受不是身,感
受也不是心,它是另一種自行運作的境界或狀態,自行生
滅,持續不斷地變化。一旦感受產生,心就會開始工作。
比如,快樂生起了,貪欲就會趁虛而入。例如,靜坐禪修
之後,有快樂生起,就會對快樂生起滿意,這時貪欲已經
潛入進來;或者靜坐時,心不寧靜,觀照呼吸以後,感到
心煩意亂,那一刻,瞋心已經摻雜進來。

因此,樂受或者悅受生起的時候,“樂受”是指身體
方面的快樂,“悅受”是指心方面的快樂,名稱所指的並
不完全相同,我們喜歡籠統地稱之為“快樂”,樂受或悅
受生起之後,覺性如果未能及時跟上,心迷失且沉醉於所
緣,貪欲就會潛入進來。
25
如果是身體的苦受或心的憂受生起,統稱為“痛苦”
,就是身苦與心苦,以專業術語來說,身體方面的痛苦稱
為“苦受”,心方面的痛苦稱為“憂受”。一旦苦受生起
,瞋心就會潛入進來。不舒服的時候,容易煩悶嗎?飢餓
時,或是特別熱的時候,很容易發脾氣吧。苦受生起時,
瞋心就容易趁虛而入。

我們及時地覺知呼吸,當心中有快樂生起, 看見貪欲
潛入進來,當我們看見貪、瞋、癡的時候,已經提升至修
習“心念處”了,這是提升至第三種念處,而不是第三級
,因為不同的念處全都處於同一層面。

開始是觀身呼吸,屬於身念處;看見苦、樂於身、心
中生起,屬於受念處;看見善心或貪、瞋、癡生起,混雜
進感受中,這屬於心念處。

在那之後,我們就會看見:所有的境界或狀態都呈現
“無常、苦、無我”。

觀身會看見:身體呈現“無常、苦、無我”。無我—
—正在呼吸的身體不是我;苦——正在呼吸的身體始終被
苦逼迫著;無常——呼氣然後吸氣,吸氣然後呼氣。

觀受時,會看見:苦、樂也是自行生起的,我們無法
指揮它們,無法強制只擁有快樂,而且,苦、樂只是暫時
存在,必然會消失,我們會看見——苦、樂也呈現“三法
印”。
26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觀心時,會看見:善與不善也是自行生起,我們無法
指揮它們,比如,心有瞋,是自行有瞋;心有貪,也是心
自行有貪。

如果心想要讓善法生起——擁有禪定的可不一定都是
善心,禪定既可生起於善心,也可生起於不善心。擁有覺
性的心,必然是善的;擁有智慧的心,必然是善的。它們
也是自行生起的,想要命令覺性生起,是做不到的。想要
指揮讓智慧產生,也辦不到。於是我們看見:身體、感受
、 心, 全 都 呈 現 三 法 印, 這 已 經 提 升 至 修 習“ 法 念 處”
了。

是真正地看見了法,照見了真相,並非僅僅看見色法
與名法,而是洞見到蘊、界的真相——明白到每一組蘊、
每一類界,在運行的時候,都是有原因才會生起,沒有原
因,就會滅去(緣聚而生,緣散而滅),無法控制。這樣
不斷地探究下去,稱之為我們在修習念處。

念處分為四大類:身、受、心、法。只是透過觀呼吸
,也能夠提升至四個念處的修習。修習念處,意味著我們
已經在提升覺性。

看見色法、名法的生、住、滅,包括身、受、心、法
的生、住 、滅,這是在提升“擇法覺支”,聽說過嗎?
佛法的修行好比是進行調研工作,即深入進去看見真相。
所謂“調研”,並不是坐在那裡自己思考。調研必須去現
27
場勘察: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是深入現場調研,而不是紙
上談兵寫報告,也不是研究經典資料。要洞察正在運作的
身、受、心、法的真相 ,這稱之為“正在提升‘擇法覺
支’”。修習毗缽捨那就像是調研工作,要看到事實。

如果我們持續觀照色法和名法的運作,那麼在觀察和
覺知的時候,就是在進行“法”的調研,那是具有覺性的
。已生的不善法會滅去,未生的不善法無法生起,因為那
一刻具備覺性。如果我們提升覺性,未生的善法也會生起
,至少覺性生起時,善法已經生起。隨後,善法會越來越
頻繁地生起,戒定慧也會不斷漸趨圓滿,這稱之為“精進
覺支”。精進不是愚癡地努力,佛陀所教導的“精進”是
指:精勤地消滅已生之不善;令未生之不善無法生起;尚
未生的善法,使其生起;已生的善法,使之進一步提升與
茁壯。這稱之為“精進覺支”。

隨著精進越來越多,心會自行擁有“喜覺支”。一旦
有了法喜,如果我們有覺性地及時知道,心就會契入“輕
安覺支”,獲得寧靜祥和。法喜是粗重之物,一旦及時知
道,就不會被法喜控制,有些人修行以後,被法喜控制了
,無法繼續進步。因此,要及時地知道。

心契入寧靜與祥和,稱為“輕安覺支”。心保持禪定
,成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看見所有的境界或狀態不
斷地工作,既包含色法,也涵括名法,全都呈現三法印。
28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初級階段,也會迷失去滿意或不滿意,隨著修行至覺性和
智慧漸漸圓滿,心就會契入“捨覺支”。

這些就是“覺支(菩提分)”的七個組成部分。依賴
於每日持之以恆地修習念處,可令覺支逐漸圓滿。

覺支是覺悟的因素,當覺悟的因素圓滿以後,心因智
慧而進入“捨”,這個“捨”不是基於禪定,而是由於智
慧已經圓滿,洞見到色法、名法的實相,比如:看見苦、
樂的實相,能夠照見——快樂無常,痛苦也無常;快樂被
逼迫著要消失,痛苦也被逼迫著要消失;苦、樂無法由我
們掌控。

隨著反反覆覆地看見實相,心會豁然頓悟。有快樂生
起的時候,心不會忘乎所以,明白說:快樂臨時存在而後
消 失; 有 痛 苦 生 起 的 時 候, 心 不 會 痛 苦 不 堪, 明 白 說:
痛 苦 也 是 臨 時 存 在 而 後 消 失 的。 這 稱 之 為“ 心 因 智 慧 而
‘捨’”。

倘若心能夠保持中捨,不再進一步去造作,知道以後
,就結束了。而不是有這樣的境界生起時,卻掙扎著想要
那樣的境界;也不是有這樣的境界生起時,奮力想要其長
久保持或者令其消失。

境界還未生起,就已經翹首企盼其生起,期待著尚未
生起的境界生起,這稱之為“欲愛”;對於已經存在的境
界,想要其天長地久,這稱之為“有愛”;對於已經存在
29
的境界,想要其迅速消失,這稱之為“無有愛”。正是這
種“渴愛”(渴愛有三種:欲愛、有愛、無有愛),讓心
持續地造作,造作而後構建“有”、“生” (十二因緣
之中的有、生)。 “渴愛”迫使心造業,心就會掙扎,
觀察到了嗎?當“想要”生起時,心就會掙扎。

隨著越來越多地探究,心會中立而沒有渴愛,心因智
慧而保持中立,已經沒有了“想要”,不再想要得樂、想
要離苦。心保持了中立,心不再繼續掙扎,不再繼續造作
,心真正做到了——“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一旦
抵達這一點,如果積累得足夠的話,聖道就會生起,心會
進入安止定,必須達到安止定,而不是眼睛一眨一眨地散
亂著,這樣聖道不會生起的。

心會進入從初禪直至八定的安止定,在經典裡講到一
、二、三、四禪,並沒有提到五、六、七、八定。一、二
、三、四禪屬於色界禪,如果仔細體會,四禪有“捨”與
“一心”兩個禪支, 五、六、七、八定屬於無色界定,
也有“捨”與“一心”兩個禪支。因此,無色界定與色界
禪打了個平手,開示時有時提到一、二、三、四禪,比如
佛陀進入四禪,但像佛陀那樣偉大的人物,也許進入的是
無色界定。

心一旦進入禪定,就會在禪定之中開發智慧,看見境
界生滅兩三個剎那,心就會放下,逆流而上去找尋“知元
30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素”——已經不再是“知者”的心,而是“知元素”。包
裹著“知元素”的漏煩惱便會破裂開來。此時,聖道生起
,光明生起。然而遇到光明生起時,必須小心,因為源於
禪定的光明非常多,聖道的光明同樣是光明,卻是不同的
光明——禪定的光明是有邊際、有範圍、有地方安住的;
而道果生起時的光明,是無邊無際的光明。遠在天邊的天
神也看得見這種光明,然後就會隨喜道:又有一位聖者誕
生了!倘若是證悟了阿羅漢,天神們更是盛況空前地歡慶
。祖師大德分享說:天神、梵天神都會隨喜,到處地動山
搖,比打雷轟鳴更加震撼。

所以,各位不要放下修行,我們並不需要同時修習四
個念處,從任何一個念處入手修習就夠了。在能夠修習念
處之前,心必須先與自己在一起。我們必須訓練:安般念
也行,念誦“佛陀”也行,選擇任何一個方法,讓心有一
個臨時之家,至少可以效仿彿陀——使用安般念。

有些人閱讀《佛陀傳》,讀到:佛陀修習安般念以後
照見聖諦時,就以為佛陀是修習安般念以後才悟道成佛的
,這已經是在渾水摸魚了。修習安般念僅僅屬於禪定,屬
於奢摩他而已。佛陀在修習安般念後,進而修習法念處,
洞悉了“緣起法”。因此,佛陀是經由什麼而證悟的呢?
是經由修習法念處,而不是安般念。

那麼,我們是否會修習安般念呢?呼氣,覺知;吸氣
31
,覺知,能做到嗎?別聚焦於呼吸,僅僅是看見身體在呼
吸,心是悠閒自在的觀者,進一步提升就會看見:是身體
在呼吸,而不是我在呼吸,它只是一堆物質,好似一個有
氣體進進出出的皮囊,這個身體就像是一個皮囊。

在三藏經典裡,佛陀把身體比喻成一個皮囊。有時候
,阿羅漢也會稱讚美女為“皮囊”,比如目犍連尊者,當
有美女魅惑他時,他讚美道:小妹,我看著你就像是看著
一個皮囊,有九個大孔和不計其數的小孔,始終有骯髒之
物往外流淌。美女無法面對這一實相,落荒而逃,本來還
覺得自己勝券在握,誰知道被這麼一說,毫無美麗可言。
試著去看看,我們的身體是否始終有骯髒之物往外流淌?
或是始終有漂亮的、香香的、潔淨之物往外散發?

慢慢地訓練,呼吸之後覺知,呼吸之後覺知,別緊盯
著呼吸,這是非常關鍵的。訓練安般念以後,聚焦於呼吸
是不可行的。如果訓練安般念而後聚焦於呼吸,就是“風
遍”,這無法導向念處,只能產生神通之類的境界。修習
安般念,稍有不慎就可能修成好幾種“遍”,比如看見身
體裡的間隙,或是看見空氣進出鼻孔裡的間隙,稱為“空
遍”;看見有範圍的身體——氣體進去以後再釋放出來,
被包裹著的身體,屬於“地遍”;如果看見氣體,看見跑
進跑出的氣體,則屬於“風遍”。

“遍”共有十種,無論是哪一種“遍”,隨著訓練的
32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深入,最後都會變成“光”。比如我們觀照身體、覺知身
體,緊盯著身體就好似緊盯著一堆土,最後它會變成“光
”,呼吸也會變成“光”,空間也會變成“光”。如果我
們嫻熟於某一種“遍”,其他的“遍”就不難了,剩下的
類同,都會變成光,然後追著光去遊玩,這就偏離了正道
,純屬浪費時間。

而如果觀身呼吸,心是觀者,看到身不是“我”,身
體始終被苦逼迫著,這樣更好些;或者看見:快樂潛入身
體而後消失,苦、樂、不苦不樂潛入心而後消失,這樣更
有意義,這是在修習受念處;看見貪、瞋、癡生起而後消
失,散亂、萎靡不振來了然後消失,這是修習心念處,比
跟著“遍”玩更有意義。

有些人經行時緊盯著腳,這也與修習念處毫無關係。
緊盯專注於某一點,觀腹部則去緊盯腹部,觀呼吸則緊盯
呼吸,觀手則緊盯手,這並非是真正在修習念處,而屬於
修習奢摩他。用功之後來到同一點——變成光,然後就被
卡在這裡,無法進一步提升。

覺知自己,看見身體呼吸,不斷地覺知,倘若以心觀
身,就會看見身體呈現三法印;如果是觀受——苦、樂、
不苦不樂,則會看見苦、樂、不苦不樂呈現三法印;心是
善還是不善,是否有貪、瞋、癡生起,有散亂、萎靡不振
生起,去覺知,就會看見一切善、不善全都生了就滅,無
33
法掌控,同樣呈現三法印。訓練既觀色法,也觀名法,要
看見它們呈現三法印。

作為知者的心,知道什麼?知道色,知道身體,知道
感受,知道生起的善與不善。作為知者的心,本身也處於
三法印之下,有時作為知者,有時作為想者,有時是迷者
,有時是緊盯者,心本身也是多變的,同樣呈現三法印,
是無我的。比如我們試圖指揮心成為知者,而它不願意,
有時它也會迷失。努力地不迷失,決定要“不迷失”的瞬
間,就已經迷失了!從決定“不迷失”開始,就已經迷失
了!起點就已經偏了。

慢慢地訓練。今天的法濃度有點高,但高濃度的法不
太受歡迎,人們更喜歡世間法——親子教育、親密關係之
類的,覺得那個有意思啊!真正導向出世間的法,關注者
是不多的。

隆波剛開始教法時,有些祖師大德反對,認為隆波教
得太難了——教導居士們布施、持戒就足夠了,最難也不
過是教導如何靜坐來讓心寧靜,可是這已經做不到了,並
不是輕易就能做到的。 (隆波笑)教導要布施、持戒、
靜坐學禪定,僅僅這樣都已經做不到了,不可能再談及開
發智慧,那是浪費時間。

有些大德的言辭非常犀利,會說“那就像是把水潑在
狗背上”。誰曾經養過狗?給狗洗過澡嗎?用水灑在狗背
34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上後會如何?滴水不沾,對嗎?它真是厲害啊,竟能毫髮
無沾。

然而隆波並不相信,因為隆波就是從居士起修的,隆
波明白一點——如果在家居士能夠聆聽到真正的實修之法
,根器利的人是可以提升的。並不是每位在家居士都“孺
子不可教”,也並非每位僧都“天賦異稟”,對嗎?愚不
可教之僧,有嗎?沒有。那不是僧,愚不可教怎麼可能成
為僧呢?愚不可教之僧是不存在的。

僅僅持有袈裟、缽去找尋剃度師剃度,宣告“成為僧
”,那僅僅是外殼。人能夠在 45 分鐘內成為僧嗎? (南
傳授比丘戒儀式一般是 45 分鐘)45 分鐘剃度結束後成為
“僧”,卻依然不是僧,僅僅只是世俗的稱謂而已。

成為真真正正的僧,像我們這樣穿成白色或黑色也是
行的。女眾能夠成為僧嗎?女眾也可以。因為並不是以身
體去成為僧,不管身體是男人、女人,是變性人,是雙性
人,心全都能夠成為僧。有些人聽到這句話就喜形於色了
。即便是同性戀中的男方或女方,也都能修行。並不是以
身去成為僧,而是以心——智慧圓滿的心,生起圓滿的七
覺支的心。

要想能夠圓滿七覺支,就需要圓滿念處,圓滿四種念
處中的任何一種念處即可,並非必須修學全部四種——身
、受、心、法。修習任何一種,最終都能契入聖諦,都能
35
來到同樣的一點。

要想能夠圓滿念處,就要練習培養覺性,為心選擇一
個臨時的家來發展覺性,比如安般念,就是使用呼吸來發
展覺性。有覺性是為了覺知身、受、心、法,覺知是為了
看見事實,生起智慧,直至心保持中立,這稱為“覺支已
經圓滿”。心契入中立,最終就會解脫——心會完全地放
下。

這不會太難,但如果不曾聆聽,就會難於上青天。如
果剛開始聽,也許會感到發懵,發懵就知道發懵,如此而
已。然後便會看見——發懵自行生起,自行滅去。發懵有
其原因——想得很多,如果不想很多,就不會發懵。體會
到了嗎?有些人特別擅長懷疑,有些人從未懷疑過——雖
然這也很值得懷疑,因為不想什麼,整天傻乎乎、樂呵呵
的,沉醉其中。這些人整天恍恍惚惚的,從未懷疑過什麼
。而擅長懷疑的人,是特別喜歡想的人。問說哪一類更好
?沒有哪一類更好。

我們無法選擇成為哪一類。無論是哪一類,都要有覺
性,去及時地、如其本來地知道,頻繁地努力訓練,然後
就會知道——佛陀真的存在,法與僧真的存在。心抵達真
正的法之後,憶念到法,就會知道——法與心是“一”;
憶念至僧,也會知道——僧與心是“一”。

是僧或者不是僧,取決於心。剛才已經講過——身披
36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僧衣,並非是真正地成為僧,僅僅只是世俗的界定而已。

法、僧與心融為“一”,那麼佛陀呢?佛與心是“一
”嗎?佛陀擁有什麼?佛陀擁有圓滿的智慧,佛弟子遠遠
不及;佛陀具有偉大的慈悲,佛弟子沒有那麼多,佛弟子
只有一丁點慈悲,而佛陀的慈悲無窮無盡;佛陀擁有純淨
無染,佛弟子也擁有同樣的純淨無染。一旦思慮到——佛
陀與弟子們都擁有同樣的純淨無染,就會感覺——心與佛
陀融為一體。因此,佛、法、僧融為一體,解脫自在的心
,純淨無染的心,與三寶融為“一”,我們就擁有了牢固
的皈依處,它們完全是一體的。當“明”與“解脫”圓滿
之後,我們就會如此看見。

這些是祖師大德們的教導,隆波只是將它們分享出來
,事實上,他們並沒有開示說要分享出去,他們只是一對
一互動時開示的。隆波看看大家的臉,看起來都非常聰明
,也許是想要學習的,至少可以先記住。但並非是為了與
人爭辯而去記住,如果法被用來與人爭辯,那麼法就蕩然
無存了,煩惱習氣反而會更健壯。法無法被拿來與人爭勝
,誰怎麼講,那是他的事,隨他去。我們返觀自己的煩惱
習氣,心會更舒坦。

慢慢去訓練吧。好了,差不多夠了,已經半小時了。
誰想要回家,就請回,誰要做禪修報告?好,住在寺廟的
人先來。
(法談部分結束)

37
居士 1:新年好,隆波。
隆波:嗯。
居士 1:我從修行以來,大部分時間都非常散亂。
隆波:嗯,對的。是否有發現——現在變了?
居士 1:還沒有發現。
隆波:是否感覺到自己與以前有所不同?心有沒有更
輕鬆些?
居士 1:也沒有怎麼注意這個。
隆波:那你看見了些什麼?
居士 1:看見——迷失的時候會知道,類似這樣的。
隆波:嗯,那就很好。就是那樣訓練,僅僅那樣就足
夠了。
居士 1:但並不是常常生起。
隆波:嗯?
居士 1:還沒有頻繁地生起。
隆波:那就繼續訓練,不斷地訓練,就會頻繁地生起
。為什麼會頻繁生起呢?因為覺性頻繁生起了。覺性為什
麼會頻繁地生起?因為心能夠牢記那些境界或狀態。比如
:能夠記得“迷失是這樣的”,一旦迷失了,覺性即刻生
起。心為什麼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因為常常地看見。所
以,從今往後要用功,念誦“佛陀”,觀呼吸,什麼都行
——心迷失了,覺知;心迷失了,知道,就這樣持續地訓
練。最後,心能夠牢記境界或狀態,在迷失的瞬間,覺性
38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將會自行生起,能夠更快地覺知到,速度就會快起來。
居士 1:好的。
隆波:去這樣訓練吧。
居 士 1: 還 有 一 點, 打 坐 的 時 候 腿 會 疼, 我 可 以
去觀感受嗎?可以去分離蘊嗎?讓感受分離出去?
隆波:你的禪定力還不夠。心依然是散亂的,還沒有
能力去分離。去那裡坐在椅子上吧。
居 士 1: 坐 椅 子 以 後 不 疼 的, 不 用 觀, 在 家 裡 腿
疼的時候,我會觀察疼痛。
隆波:有貪心在。
居士 1:哦,貪心。
隆波:嗯。
居士 1:哦,想要得到什麼嗎?
隆波:心想要得到,依然散亂,有貪心。
居士 1:禪定還不好。
隆波:沒有禪定,沒有“就只是知道,就只是看見”
。看見感受後,貪心起來了——想要分離蘊,想要這樣,
想要那樣,就是這個在絆住自己。
居士 1:哦。
隆波:去觀貪心,你有很多貪與瞋,看得出來嗎?
居士 1:基本看得出來。
隆波:就是那樣,很好。貪起來了,及時知道,生氣
來了,及時知道,這個非常好。
39
居士 1:好的。
隆波:不是訓練讓其不貪,也不是訓練令其不瞋。我
們訓練是為了如其本來地知道,去這樣用功。
居士 1:好的。
隆波:而不是打坐以後生起貪心,想要去分離蘊等等
的,哦喲,白日做夢了。
居士 1:已經聽過隆波的法談了 ...
隆波:那是自然發生的。
居士 1:哦,是自然發生的。
隆波:嗯。
居士 1:哦,它會自行生起,對嗎?
隆波:嗯。
居士 1:感恩您!
——————————————————————
居士 2:頂禮隆波,我觀身與觀心已經持續五年了,
感覺“自我”有所減少,然而瞋心依然很多,尤其是
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隆波:要悲憫孩子。
居士 2:請隆波開示。
隆波:與孩子待在一起,煩惱生起以後,要及時地知
道。為什麼生起瞋心?因為對其有“期望”,看得出來嗎

居士 2:是的。
40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隆波:如果期望產生而又未能如願,瞋心就會生起。
為什麼期望產生之後沒能如願呢?因為期望在不斷地水漲
船高。得到這樣,又會想要那樣,永無止息。你要及時知
道自己的心,對子女的期待太多了。
居士 2:感恩。
隆波:這會讓子女非常痛苦的。
居士 2:感恩隆波。
隆波:剛才第一位做禪修報告的居士,感覺到了嗎?
你的心在走神,要這樣訓練,心走神了,知道;心走神了
,知道。要快一點地知道,覺性才能夠迅速生起。你所訓
練的,還是不錯的。你努力地分離蘊,蘊也已經分離,但
依然沒有開發智慧,有貪心在。蘊啊,已經分離了。
——————————————————————
居 士 3: 頂 禮 隆 波, 這 是 我 第 一 次 來 寺 廟, 曾 經
聽過隆波的法談 CD,尚未開始固定形式的修行,但是
有在不斷地念經修行。在聽過隆波的 CD 之後,也嘗
試性地修行,比如,開車時知道,工作時知道,做家
務時也知道,等等。
隆波:知道什麼呢?
居士 3:就是帶著覺性做正在做的事。
隆波:哦,隆波有個小姨,其實是麥琪的小姨,她報
告說,師父,明白了,明白了!小姨的明白是——看見風
扇,知道這是風扇。隆波回答,看見風扇,知道是風扇,
41
誰都知道啊。如果看見風扇,想要把它抱回家,知道“想
要”,這樣才能算是湊合。所以必須問,你說“知道”,
“知道”了什麼?看見煩惱習氣了嗎?
居士 3:看見了,但是還有。
隆波:必須有,如果沒有,就要來請教隆波了。
居士 3:請隆波開示。
隆波:你要持之以恆地用功,你的不足僅僅在於——
沒有持之以恆。
——————————————————————
居 士 4: 頂 禮 隆 波, 我 已 經 修 行 很 長 時 間 了, 也
就是最近才知道——有非常多的苦、樂,或者源自於
心所造作的情緒,有時知道,有時看見,有時好像明白,
但是不清晰,好像知道得不太清楚,而且 … …
隆波:不需要知道得很清楚。
居士 4:好的。
隆波:知道得不清楚,就知道“不清楚”。
居士 4:好的。
隆波:無需變得清楚。
居 士 4: 好 的, 好 像 在 刻 意 地 將 知 者 抽 離 出 來,
它始終與所緣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
隆波:糾纏不清,要知道糾纏不清,別努力。
居士 4:好的。
隆波:曾經聽說過嗎?隆波講過“哪裡有刻意,那裡
42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就有徒勞”。
居士 4:好的,只是有時會產生疑問。
隆波:困惑不解,知道困惑不解,洞悉到——困惑不
解是自行生起的。
居 士 4: 好 的, 我 是 特 别 喜 歡 想 的 人, 始 终 不 停
地在想。
隆波:看到了嗎?正如隆波剛才開示的“想得越多,
疑問越多”。
居 士 4: 是 的, 不 太 確 定 —— 在 看 見 的 瞬 間, 心
不斷地掙扎,是要回來觀呼吸,還是觀什麼?
隆波:你要覺知當下。
居士 4:好的。
隆波:心掙扎,知道掙扎;心灰濛濛,知道灰濛濛;
心懷疑,知道懷疑。
居士 4:好的。
隆波:如其本來地知道。比如剛才,心想要說話,感
覺到了嗎?
居士 4:剛才知道。
隆波:嗯,就是這樣,觀照當下。
居士 4:每天一直這樣重複,有時感到困擾。
隆波:你不要去想著——怎麼做才對?
居士 4:好的。
隆波:你在不斷努力地探究——怎麼做才對?
43
居士 4:是的。
隆波:把所謂的“對”“錯”全部都扔掉吧,不斷地
覺知當下。
居士 4:好的 。
隆波:懷疑時,知道懷疑;灰濛濛時,知道灰濛濛。
居士 4:好的。
隆波:擔心,知道擔心。這樣不斷地覺知當下,而後
就會看見——所有一切的境界都是自行生起,臨時存在而
後消失。
居士 4:好的,只是有時候看得不太清楚。
隆波:不需要清清楚楚。
居士 4:好的。
隆波:能到什麼程度就是什麼程度,無需清清楚楚。
你的狀況是——期望太多。
居士 4:是的。
隆波:它導致你修行得非常苦。
居士 4:好像很苦,心始終在掙扎。
隆波:感覺到了嗎?此刻心鬆脫出來了。
居 士 4: 好 像 不 太 明 顯, 只 是 知 道 它 一 直 在 這 裡
掙扎。
隆波:這是不會停止的,直至證悟阿羅漢才會。
居士 4:嗯。
隆波:它會不斷掙扎,輪迴就盤旋在胸口這裡。
44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居士 4:嗯。
——————————————————————
居士 5:(外國居士提問)
翻譯:請尊者開示。
隆波:啊,這麼短嗎?
翻譯:請尊者指導。
隆波:不要打壓心,比如當下,你正在打壓,別進去
干擾它,只需要及時知道自己的感覺。當下你太過於緊盯
了——在強迫心,放下它,好的心是自然的心。
苦之所以生起,是因為你進去干擾它。它會苦會樂,
會好會壞,我們只是知道,只是看見,不去干擾,而後洞
見到——一切來了就走。此刻你錯在努力地打壓。
還有另一位,是誰?
——————————————————————
居士 6:(外國居士提問)
翻譯:現在她感覺發懵,不知道修行 ...
隆波:因為她沒有修行,這兩個人完全相反。一個人
非常打壓,一個人完全迷失。現在開始,心跑去想的時候
,努力覺知。看見身體呼氣,身體吸氣,要覺知自己,而
後心一旦跑去想了,及時地知道。心回來之後,別怕它又
會跑掉,如果害怕心跑掉,就會演變成打壓,就會步入另
一個極端。因此,徹底迷失是不行的,害怕迷失,就打壓
迫使其一直覺知,同樣不行。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一次,
45
兩個人都明白。
——————————————————————
居 士 7: 頂 禮 隆 波, 我 努 力 地 按 照 隆 波 的 教 導 在
用功,心想要按照隆波的教導離苦。現在在吃飯前,
心能夠提醒自己持守五戒。念經的時候,也能夠感覺
到心的散亂,因此念經的時候,配合經行。想請隆波
開示。
隆波:已經進步了,繼續用功,已經修對了。感覺到
了嗎?心力增長起來了。
居士 7:是的。
隆波:很好,已經修對了,禪定增長了,以前非常散
亂。
居士 7:是的。
——————————————————————
居士 8:頂禮隆波,現在我非常緊張…
隆波:緊張,沒有關係,觀察到了嗎?心與以前不同
了,看得出來嗎?
居士 8:看得出來,已經開始持續固定形式的修行。
隆波:就是那個,蘊已經分離了。
居士 8:好的。
隆波:蘊能夠分離,就簡單了。
居 士 8: 越 修 行 越 輕 鬆, 以 致 於 自 己 不 確 定 是 否
在正確的路上。
46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隆波:不確定,知道不確定,去覺知當下。
居士 8:好的。
隆波:已經修對了。
居士 8:好的,謝謝。
隆波:接下來我們僅僅只是看著蘊在工作,感覺到了
嗎?每組蘊都不是“我”,而是被心觀察的對象。
居士 8:感覺到了,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覺性,
會感覺憋悶,但是固定形式的修行則不會。
隆波:憋悶是因為你刻意要去覺知。
居士 8:是的。
隆波:你要及時地知道——太過刻意了。
居士 8:好的。
隆波:訓練去持續及時地知道自己,已經在修的狀況
是不錯的。
居士 8:好的,感恩師父。
——————————————————————
居士 9:頂禮隆波,上午聽 CD,有人做禪修報告,
最後他提到——今生想證悟初果須陀洹,我想到自己
同樣也是。一旦有了想要,就看見心進去執取,然後
就有了苦,看見心是有邊際、有範圍的。
隆波:看到很好。因為事實上,我們的心是有邊際、
有範圍、有來有去的,你已經看對了,已經對了。
居士 9:然後…
47
隆波:要怎麼辦? (隆波說出其心聲)
居士 9:是的。
——————————————————————
居士 10:頂禮隆波,我每天都在固定形式裡修行,
工作也並不需要整天思考,於是一整天都能覺知自己。
隆波生病期間,則使用如理正思惟,加上周圍人不斷
地提醒。
隆波:很好,就是那樣。
居士 10:請教隆波,現在我還在正確的道上嗎?
有什麼需要調整嗎?
隆波:增加一點點覺知力度,心太輕了,並不是要讓
其沉重。
居士 10:好的。
隆波:意思是,心力還略微薄弱了一點點,只是一點
點,因此,稍微提起一點點覺知,如果太多,就會覺得憋
悶。
居士 10:好的,需要同時增強禪定嗎?
隆波:對,需要加強禪定,心稍微有些散亂。呼吸也
行,呼吸後覺知,但是別期待寧靜。
居士 10:好的。
隆波:別期待有禪定,僅僅呼吸後持續覺知,禪定和
覺性就會好起來。
居士 10:好的。
48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隆波:否則,心過於鬆散,太悠閒了點。
居士 10:好的,感恩師父。
——————————————————————
居士 11:頂禮隆波。
隆波:(對居士 10 開示)你的修行整體上不錯,只
是禪定與覺性有點弱。你想問什麼? (問居士 11)
居士 11 :自去年元旦以來,不斷看隆波的開示
視頻,修行不斷出錯,現在問題在於,我覺得自己的
知者有些呆滯。
隆波:嗯,知者是有些呆滯。
居士 11:該怎麼辦?如何修行?
隆波:帶它出來思維,比如思維“身不是‘我’”,
“苦樂、好壞的感覺不是‘我’”,找內容去思維,是為
了激發心,不讓心昏沉、靜止。如如不動的知者並不好,
要帶心去工作。
森林派祖師大德會帶領心來思維身體,毛、髮、指甲
、牙齒、皮膚、肌肉、筋、骨……一部分一部分地看,看
見無常、苦、無我。有些則是思維不淨、白骨之類的。在
思維期間,屬於修習毗缽捨那嗎?不是。僅僅只是善巧,
不讓心粘著於如如不動而已,步入毗缽捨那的期間,心會
自行上路。現在你要刺激心來工作,帶它出來,不斷探究
自己身心的實相,不讓其黏著於如如不動。
居士 11:好的,感恩師父。
49
居士 12:頂禮隆波,我覺得自己的戒好起來了。
隆波:什麼?
居士 12:五戒有好起來。
隆波:很好,很好。
居士 12:但依然髒兮兮的。
隆波:好在有看見。
居士 12:而且固定形式的修行…
隆波:觀察到了嗎?煩惱來的時候,你能夠更快地看
見?
居士 12:是的。
隆波:你真的知道嗎?
居士 12:有時知道,有時不知道。
隆波:如果及時地知道,戒就會自行好起來,禪定也
會好起來。禪定一旦退失,煩惱習氣再次現前,帶著它散
亂,如果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心,戒就會好起來,禪定也會
好起來,智慧——正確地看見、正確地領悟也會不斷多起
來。觀察到了嗎?煩惱習氣自己來、自己走?
居士 12:是的。
隆波:就這樣不斷地觀察,不要急於求成。
居士 12:好的。
隆波:越急於求成,就會越慢——欲速則不達。
居士 12:隆波,我感覺觀身與觀心的時候沒有開
發智慧,多次以思維來引導。
50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隆波:可以用思維去引導,如果只是覺知的話,就去
思維三法印。不要用其它內容去引導,要以三法印來引導
,接著就會自行看見。若以思維在引導,則還不是毗缽捨
那,自行看見的時候,才算是毗缽捨那。
居士 12:我仍然在正確的道上嗎?
隆波:還是很好的。
居士 12:好的。
隆波:但要讓心與自己在一起,需要比現在更穩健些。
居士 12:禪定依然欠缺,對嗎?
隆波:對。
居士 12:感恩師父。
——————————————————————
居士 13:頂禮隆波。
隆波:有什麼要問?
居士 13:今年我感覺老了很多,請求隆波開示。
隆波:今年看起來比以前更健康,哪裡老了啊?
居士 13:衰弱得很厲害。
隆波:衰弱與心毫不相干。
居士 13:是身體。
隆波:身體衰弱,隨它去,身體有的只是苦。觀下去
,它與我們的心毫不相干。我們只是知者、觀者,我們的
心不苦,就是這樣去探究它,已經對了。
居士 13: 現 在在做的……
51
隆波:比以前好就已經不錯了,說明有進步。
居士 13:好的,我會持續精進直至最後一口氣。
隆波:就是要那樣,必須戰鬥到最後一口氣。
居士 13:不需要調整什麼嗎?
隆波:別貪。
居士 13:好的,最近好像正常些、光明些。
隆波:對。
居士 13:感覺依然不太能夠觀照境界或狀態。
隆波:什麼?
居士 13:仍然無法觀照境界或狀態。
隆波:心比以前更好了,並不是必須看見每個境界,
也不是必須一直清楚地覺知。僅僅是覺知自己,看見身體
工作,如果有任何感覺特別強烈,要知道,那樣已經夠了
,接下來自然會越來越細膩。現在的心比以前更好,心已
經有了力量。
居士 13:好的。
隆波:以前只是一味地散亂,看得出來嗎?
居士 13:感覺現在舒服些,而且正常些。
隆波:那樣才好,是正常的。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別去打壓自己直至變得不正常,現在這樣的心才是正確
的,因為它是正常的。但此刻又不正常了,感覺到了嗎?
開始打壓了,感覺到了嗎?比如去關注——正確是什麼樣
的,刻意去看,就已經錯了。
52
修習四念處,圓滿七覺支

居士 13:好的。
隆波:很好。

隆波:結束了,請大家回家吧。
(問答部分結束)

53
四聖諦

四聖諦

隆波帕默尊者
2018 年 6 月 16 日 | 泰國解脫園寺

這裡有許多人可以幫忙翻譯英文的課程,但是很難找
到協助翻譯中文課程的人。譯者要想傳達到位,需要同時
懂得修行。假如只了解語言或文字,而不知何謂修行,翻
譯出來的內容就會出現偏差——都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在
轉譯罷了。

我們需要用心學法,並經由學習來掌握修行的要領。
重中之重稱為“法之心臟”的法,正是“四聖諦”。

有些人心存疑惑,覺得隆波僅僅是在反覆教導“有覺
性,覺知身與覺知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三藏經典記載:佛陀在入大般涅槃之前的三個月,大
部分教導都是關於四聖諦的。佛陀在竭盡所能地將“四聖
諦”傳達出來,因此,我們必須細心呵護“四聖諦”,並
將之傳承下去。

若只論布施或者持戒,這些在佛陀出世之前就存在了
55
,禪坐修定也是在佛陀出世以前就有了的。

禪定分為兩類:正確的禪定與錯誤的禪定。隱士們所
修的禪定就是錯誤的禪定,它追求的是快樂與寧靜,等到
去世時,心有時會聚合起來與空融合等,但以後還是會退
轉。當定力退失了,便會繼續輪迴於生死,再度受苦。正
確的禪定也存在,比如悉達多太子在年幼時靜坐所進入的
禪定。他再度憶起那種禪定,是在他臨近成佛的時刻,於
是他再次進入正確的禪定。這表明正確的禪定在佛陀覺悟
之前便已存在於世了,不然的話,不會有佛陀的證悟。

世尊的波羅蜜極為圓滿,他在黑暗之中不斷摸索。聖
諦,必定是有了佛陀之後才現世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將之
領會於心。聖諦聽似無趣,實則是最為意味深長的法。

隆波在修行的早期也不覺得聖諦很重要,但隨著不斷
深入,隆波發現一種情況:心時而會放下,時而又會抓取
,反覆無常,自己還放不下。放不下什麼呢?放不下心。

隆波那時還無法放下心,因為還欠缺某些領悟,至於
它究竟是什麼,不知道。不斷地修行,直至照見“心本身
就是苦”,才知道個中緣由。

就像隆布敦長老所教導的“心的聖諦”,他為何如此
強調“心的聖諦”呢?因為最後的背水一戰,正是發生於
“心”的。

何時我們徹見到心——知者之心,而非普通人輕易就

56
四聖諦

可以體會到的心,也不是迷失之心,不是“思維者、演繹
者、造作者”的粗糙之心,而是“知者、覺醒者、喜悅者
”之心——它也仍然深陷苦堆之中。

深陷苦堆之中的具體表現是怎樣的?通過“無常”來
展現,通過“被逼迫”來體現,通過無法隨順心意(無法
被指揮)來呈現。知者之心依然還呈現“苦”(也就是“
三法印”),這便是苦在現身的證據。

心一旦具足了圓滿的智慧,就會徹見到知者之心仍然
是苦,因無常而苦,因被逼迫而苦,因無法被掌控而苦。

佛陀教導道:對於苦,要知道。徹知苦以後,便會匯
聚於知者之心,接下來就會發生——心放下知者,即心放
下知者之心。

知者之心有其特徵:它是顆狀的、粒狀的(有範圍)
,仍有處所可以駐足,有來有往、有生有滅、有造作。知
者之心仍是有造作的,它造作什麼呢?造作好,而不是造
作惡。何時心徹見了知者之心,何時心就會放下,知者之
心便會灰飛煙滅,取而代之生起的是純淨的“知元素”。

大乘佛教或禪宗認為:純淨無染的知元素就是佛性,
此佛性人皆有之,本自圓成,只不過它被煩惱、被漏煩惱
、被無明包裹著。這麼說的人不是在憑空想像,而是真的
有所親見。

同樣是親見到心被漏煩惱包裹的狀態,以及親見到那

57
個包裹心的外殼分崩離析,於是心變成了無邊無際的心,
不再是“顆”與“粒”,無處可安,無來無去,滲透在萬
物中,瀰漫於宇宙,無處不在,無須來亦無須去。

如果想要對此了解得更多,可以查閱相關書籍,黃檗
禪師的《傳心法要》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隆布敦長老也
曾有選擇性地將書中的內容拿來教導——書名是《即心即
佛》。 《即心即佛》的開篇就是黃檗禪師的開示。

隆布敦長老的教導為何與黃檗禪師的相似呢?因為長
老說:黃檗禪師的表述非常到位。長老修行以後的領悟與
黃檗禪師的教導如出一轍。既然黃檗禪師的闡述非常到位
,長老就借來一用了。這並不是長老在照本宣科,而是因
為長老洞悉到了真相,這才取用的。

早在閱讀黃檗禪師的著作之前,隆布敦長老就已經開
示過“心的聖諦”:

心往外送,是集(苦因);

心往外送的結果,是苦;

心清楚地照見心,是道;

“心清楚地照見心”的結果,是滅。

而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會往外送。因此,並不是要
訓練心不往外送。

隆布敦長老指出:心的自然特性就是必然會往外送。
58
四聖諦

心外送後一接觸所緣,就會動蕩起伏,此即苦因;心往外
送後動蕩起伏的結果,是苦;心往外送了,若覺性圓滿,
心未隨之動蕩起伏,長老說這就是道;其結果便是滅,即
離苦。

而後長老總結道:所有的阿羅漢聖者都具有不往外送
的心,心無動蕩起伏,並且擁有圓滿的覺性。長老就是這
樣開示的,並以“結束聖諦”作為結束語。

隆波最初讀到這裡,還以為“結束聖諦”的意思是他
教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其實不是。

“結束聖諦”真正的意思是:探究至此,對聖諦的學
習便已畢業。類似小學畢業、學士畢業、碩士畢業。它的
意思並不是開示到此結束,這點必須得澄清,否則,即使
不說別人也知道結束了——因為開示到這裡確實結束了。

所謂“結束聖諦”是指:已經徹知聖諦、已經獲得了
對聖諦的徹底領悟。

聖諦的開篇就是苦。什麼是苦?五蘊是苦,對嗎?而
非心是苦。真正的聖諦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
是苦。而所有的心都包含在識蘊之中。

但致力於實踐時,我們是從粗糙的蘊開始逐步徹見的
:首先被徹見到是苦的,就是“色蘊”,色蘊再細分,就
是眼、耳、鼻、舌、身,它們本身是苦。徹見到色即是苦
,便會證悟三果阿那含。
59
而最後也是最難洞悉到其是苦的,乃是“識蘊”,但
不是指全部識蘊。識蘊之中最為淺表與粗糙的部分,譬如
我們所擁有的,很容易就可以洞悉到,並不難。例如,我
們看見心生起在眼根而後滅去,生起在耳根而後滅去,生
起在鼻根、舌根、身根而後滅去。心在六個根門的生滅並
不難照見。

世間最為殊勝的心,就是“知者之心”。知者之心兼
具善法、覺性,以及智慧,它是毫無刻意地生起的,是與
智相應的無行大善心。

知者之心屬於“世間第一流”的心,即便如此,它也
仍然是苦。對我們而言,要獲得這樣的洞見,難如登天。

僅僅具備了知者之心,我們就已經樂不可支了,有迷
者的心才會有苦。然而終有一刻,我們要洞見到“知者之
心”是苦。唯有獲得這一洞見,才可以放下心——心放下
心。

心一旦可以放下心,就不會再抓取什麼了,而僅僅只
是抓取心,就會再次在新的“有”中構建起五蘊。

(“十二緣起支”之中的“有”)就像是植物的種子
,只要芒果的種子還在,就能培育出結果的芒果樹。僅僅
抓取知者之心,就可以再次構建出五蘊。

隆波還是居士時,經由不斷地修行,已經極為嫻熟地
獲得了知者之心,但隆波並未因此疏忽大意或固步自封,

60
四聖諦

因為曾聽隆布敦長老開示過“必須消滅知者”,所以知道
即便獲得了知者之心,也還沒有來到苦的終點。

一再觀察便明白:它果然是苦啊。具備知者之心,就
會有具備知者之心的那類苦,即便知者之心是人類所能獲
得的最殊勝之心。凡夫所能擁有的絕頂之心,也正是知者
之心。

至於迷失的心,畜生道的眾生也有;鬼道、阿修羅道
、地獄道的眾生,都有迷失的心;尚不是阿羅漢聖者的天
神和梵天,也都有迷失的心。所以,我們要逐步實踐,直
至認清“心”。

正如隆布敦長老所說:心徹見到心,是道。長老其實
講得很委婉,若直截了當地講,就是:心徹見到心,就是
阿羅漢道。苦的終點就在此處!何時徹見到知者之心是苦
,何時心就會放下心。

隆波是從居士的時候開始修行的,隆波精通禪定,因
為從兒時就開始訓練了。在少年時代就已經得到了知者之
心,但卻不知其重要性,直到遇見隆布敦長老,才知曉其
價值所在——我們是用“知者之心”來探究名色身心的實
相的。

若不具備知者之心,卻妄圖探究名色身心,就只能得
到理論,只是通過學習經典來死記硬背、分析推理而已。

一旦具備了知者之心,通過它來探究名色身心,就會

61
洞見到名色身心的實相。這才是貨真價實的毗缽捨那的智
慧,這是與理論截然不同的。

修習毗缽捨那,若不具備知者之心,就不可能是真的
毗缽捨那,而只是分析、思維,心是“思者、想者、演繹
者、造作者”,只是在遵循經典依葫蘆畫瓢罷了,無法真
正清洗煩惱,煩惱甚至還會比之前更加熾盛。

滿腹經綸的人往往帶著唯我獨尊的傲慢,輕視年邁的
或鄉下的僧人,認為他們愚蠢無知。他們是不懂什麼,只
懂一點——怎麼讓心不苦。除此之外一竅不通,即便去請
教他,他也什麼都不知道。

隆波就遇到過自稱什麼都不懂的僧人,他的話有如天
書,他只知一件事:苦是怎麼來的,怎樣才能不苦!也就
是說他只是知道“四聖諦”而已。

當隆波見到了知者,隆布敦長老便教導道:還要消滅
知者。於是隆波逐步地觀察知者,發現在知者之中仍然藏
著出生的“種子”,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但知道裡面有“
種子”。就像雞蛋或鴨蛋,有的裡面是有“種子”的,不
久便可以孵出小雞或小鴨來;或像是水果的種子——芒果
籽、榴蓮籽等,裡面也有種子。隆波修行之後看見知者之
心中也有出生的“種子”。

那時隆布敦長老已經圓寂了,所以隆波去頂禮隆布特
長老,告訴長老,自己已經看到了“心的源頭”。這個心
62
四聖諦

就是心的源頭,它可以構建五蘊,自己已經知道了。現在
怎樣才能摧毀它呢?隆波那時就“心的源頭”一事向長老
請教。

當時還有一位剛出家的僧人在默然旁聽,隆波頂禮了
隆布特長老之後,那位僧人就去到寺院的下院,也是隆波
接著要去的寺廟,他去把聽到的內容分享給寺廟的住持聽
。他很興奮,因為主題是關於“心的源頭”的。

隆布特長老當時的回覆是:繼續發展覺性、開發智慧
,等時機成熟,它會自行開啟清除的程序。一旦智慧圓滿
,它將自行清除(種子)。我們無法直接去消滅它。

隆波曾經不斷地修行,想著如何清除它,只知道缺少
了些什麼,還未領悟些什麼,因而還無法清除“心的源頭
”或心裡的“種子”。

我們要不斷地訓練,何時徹悟聖諦,何時就會領悟對
修行人極為珍貴且不易獲得的知者之心。頂級的修行者全
力以赴地修行,想獲得的就是知者之心。

隆布敦長老曾對隆波開示說,他已經審視過了,那些
聲名遠揚的高僧大德們,大多數是“大鬼”。 “大鬼”
是指梵天,他們依然還放不下知者之心。但是長老並沒有
說他們放不下知者之心,只說大多數是“大鬼”。隆波追
隨長老持續地學法,最後才明白那是還放不下心。

這需要慢慢消化。
63
因此,聖諦也分幾個層次。初階的聖諦是觀察名色:
生起什麼,就觀察什麼,凡生起的,必會滅去——就這樣
持續觀照,等到戒、定、慧圓滿了,聖道就會生起。

聖道生起時,我們會洞徹到五蘊的實相:凡生起的,
必會滅去。我們照見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滅的,照見到的是
一個概括性的整體,就會明白五蘊之中沒有一個實體的“
我”,五蘊不是“我”,五蘊之外也沒有“我”,哪裡都
不存在一個“我”——這是自動照見的。

我們要持續學習——觀身與觀心。有覺性,以安住且
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如果大家記住隆波這句話,
並且明白它的含義,就能夠一路摸索著前行。

它是一把打開心的“秘密”的鑰匙:首先揭開身的“
秘密”,即證悟三果阿那含;而後揭開心的“秘密”——
苦的終點就在那裡,心中出生的“種子”被徹底摧毀。

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要有什麼?要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的覺性,稱為
“念處”。

此處的“覺性”並不是指普通的覺性,它不是酒瓶上
貼著“喝酒導致覺性喪失”中的覺性。 “喝酒導致覺性
喪失”,接下來的廣告語就是“這是地道的威士忌”,真
不知道寫前一句還有什麼意義。說著“喝酒導致覺性喪失
”,卻又繼續推銷酒類,讓人喪失覺性。

64
四聖諦

隆波所說的覺性,是指覺知身心或名色的覺性,它稱
為“念處”,並不是普通的覺性。

四念處是導向純淨無染與解脫自在的唯一路。有人覺
得隆波說來說去都是覺知身與覺知心、覺知名和覺知色,
耳朵都聽出老繭了。可是修行的核心正在於此,必須直接
指明它。如果讓隆波去教導其他內容,那是浪費時間。

偶爾隆波也會講別的,那是因為聽眾的根器不夠,所
以才臨時換個話題,比如說些“鬼故事”來消除大家的睏
倦,稍作休整後,即刻就會回到“有覺性,覺知身心”的
主旨。

覺知身與覺知心,一定要如其本來地去知道。這是提
醒大家注意:覺知身,並不是為了改造身與掌控身;覺知
心,也不是為了裝飾心與控制心,而是一定要照見身的實
相和心的實相。

有覺性,覺知身、覺知心,就是修習四念處。有覺性
,按照身體本來的面目去觀身,按照心本來的面目去觀心
,這樣訓練是為了照見身與心的實相。

何謂身的實相?無常、苦、無我。何謂心的實相?無
常、苦、無我。照見到名色身心的無常、苦、無我,就是
在修習毗缽捨那。

修習毗缽捨那並不只是覺知身心而已,還要照見到身
心的實相,那才是修習毗缽捨那。

65
因此,修習四念處,覺知身與覺知心,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為了生起覺性;第二個階段是為了生起智
慧。修習四念處就是如上兩個階段。

首先,訓練讓覺性生起——身體動了,要很快就知道
;心跑掉了,也要很快就知道。覺性生起以後,接著就是
開發智慧。比如,我們觀身不只是為了看見身體,還要看
見潛藏在身體裡的實相;觀心也要看見潛藏在心裡的實相
。比如,心是無常的,時樂時苦,時好時壞,不斷在變化
。這才算是步入了毗缽捨那的修行。

如果僅以覺性觀照,那就只是奢摩他,而非毗缽捨那
,或者說那只是處於開發智慧的初期,還不是毗缽捨那。

有覺性,如身心本來的面目去覺知身心。然後隆波再
加一句:若想這樣照見,需要具備安住且中立的心。

安住且中立的心,其實就是“知者之心”。難能可貴
、殊勝無比的知者之心,對凡夫而言,是最殊勝的心。

比知者之心更高一籌的,是“出世間心”。出世間心
分為“道心”與“果心”。如果還未證得出世間心,那麼
知者之心就是最殊勝的,它是具備智慧的、自動自發生起
的大善心,其中沒有人為的成分。唯有日積月累地訓練,
我們才能獲得它。

有覺性,如實地了知身,如實地了知心。覺性是經由
訓練而生起的。但是想要如實地了知,就必須具備安住且
66
四聖諦

中立(即正定) 的心。因此在八支聖道中,非常重要的
工具就是覺性和禪定。正精進是指正確的精進,也就是如
何精勤地斷除煩惱和提升善法。接下來是正念和正定,也
就是覺性和禪定。按隆波的總結,就是:

正念即 “念處”,有覺性,如其本來面目地覺知身心
,這是正念;正定則是心安住且中立的狀態。我們一定要
通過訓練來獲得正念和正定。

正念是有覺性,如其本來地覺知身、覺知心。何謂覺
性的職責?它是“憶起”,而非“操控”。隆波所總結的
每一個關鍵詞都是有含義的。有覺性地“知道”身心,而
不是打壓身與操控心。如身的本來面目知道身,如心的本
來面目知道心。

如果具備了正定,具備了知者、觀者的心,我們就會
照見三法印,照見名色身心的實相,而不是僅僅在思維三
法印。

假設我們學習三藏經典,比如《阿毘達摩》,但卻不
曾訓練過正確的覺性和正確的禪定,就無法步入毗缽捨那
的修行。或是有時去參加毗缽捨那禪修營,這樣做、那樣
整,得到的只是奢摩他,因為沒有安住的心——沒有成為
“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根本不具備安住且中立
的心。

我們要透過訓練來獲得正確的覺性和禪定。
67
怎樣訓練才可以獲得覺性呢?覺性是指“能夠憶起”
,它源於心能夠牢記境界。所以我們要在每一天不斷地關
注名法和色法,頻繁地關注自己的身和心——身體一動,
覺知到;心一跑掉,覺知到。持續地覺知下去,心就會牢
記境界:知道“心動”是這樣的,“身動”是那樣的。一
旦(身心)動了,覺性便會自動生起。來到這樣的程度才
算可以。

怎樣令安住且中立的禪定生起呢?那就是選修某種禪
法,而後及時知道心未安住、未中立的狀態。不需要做什
麼來製造出安住且中立的心,而是修習某種禪法,比如念
誦佛號,或是觀呼吸,而後在心未安住的瞬間及時知道。

心未安住,就是心在跑來跑去,跑到眼、耳、鼻、舌
、身、心,心跑了、溜掉了,沒有安住。例如,在想的時
候,心跑到念頭裡;觀呼吸的時候,心跑到呼吸上;看的
時候,心跑到被看的所緣上。心就是這樣在跑動。

我們選修某種禪法之後,要及時知道心的跑動。因為
,未安住的心就是搖擺不定的心。心跑了之後,又會繼而
生起“滿意”或“不滿意”,這已經是下一個片段了,也
要進一步去及時知道。

有時候我們生起了煩惱,要知道心跑去找煩惱了,而
後心不喜歡煩惱,要及時知道“不喜歡”,“不喜歡”就
會滅掉,心將獲得中立。
68
四聖諦

最後我們就會獲得品質優良的覺性——獲得不含絲毫
刻意的覺知身心的覺性,同時也獲得良好的禪定,擁有安
住且中立的心,而不用刻意製造它,也不用呵護它。

為什麼一定要“不刻意”呢?因為只要還有刻意的成
分,聖道就無法生起——刻意就是業,心還在造業。

在修行階段是需要造業的,所以才有“業處”之稱。
但在聖道生起的瞬間,一切都是自動自發地發生的。戒、
覺性、禪定、智慧全都是自動自發的——必須都是自動自
發的,因為在那個瞬間,所有的善法不請自來,在同一瞬
間齊聚於同一心識剎那,沒有絲毫的刻意。 “刻意”是
造業的因素,是業的“食物”。
我們需要逐步訓練,並不難。學法需要堅持和忍耐,
反覆聽聞而後觀察事實。假如只停留在聞法的階段,那只
是理論的學習。包括聽隆波講法,也屬於研習理論,這是
要區分清楚的。
唯有觀察事實和真相才稱得上“實修”。證悟道果是
基於實修,而不是基於經典和理論的研習。
所以要用功!請大家去吃飯吧。

(全文終)

69
八支聖道

八支聖道
隆波帕默尊者
2017 年 12 月 24 日 | 泰國解脫園寺

修行並沒有涉及太多的內容:首先,觀念要正確,要
明白修行的核心原則;其次,在身與語的表現方面也要正
確;接下來就是心方面的工作。 “八支聖道”包含了以
上這三大版塊。

正 見 sammā-diṭṭhi
首先,具備正確的觀念與見解。正確的觀念與見解,
稱為“正見”,也就是我們相信“業果法則”,即我們的
所作所為將為自己帶來相應的後果。

比如,我們為了離苦而精進地去用功修行,那麼結果
就是——離苦。如果我們是十分“精進”地跟世間及煩惱
習氣廝混在一起,結果就是——苦因此而增長了。

我們一定要了解“業果法則”與“四聖諦”,明白苦
就是名色、五蘊。我們都想要離苦,而真正的離苦就是從
名色、五蘊之中解脫出來。對於苦本身,我們是無法斷除
71
的,因為苦已經是結果了。我們需要斷除的是苦因。

所謂的“苦”,其實就是名色、身心。對於“苦”,
我們的職責是如其本來地去了知它。一旦頻繁地了知苦,
心就會產生厭離,進而鬆開抓取,苦因(集諦)便會被截
斷——止息了心的“想要”。

“想要”讓身心獲得快樂,“想要”讓身心離苦,但
身心是不可能快樂的,因為它們本身是苦。身心之所以無
法離苦,是由於身心本身就是苦。

何時完全地徹知了“苦”,何時也就徹底根除了“想
要”;“想要”不再生起,心苦便不復存在,心便抵達“
滅(諦)”——也就是“涅槃”。

涅槃,就是欲望的止息,就是“想要”的止息。我們
修行是為了抵達“涅槃”,也就一定要多多地發展“八支
聖道”。

“八支聖道”之首是“正見”,也就是明白原則,明
白隆波所教導的——這個世間的生活是遵循“業果法則”
的,而我們修行是為了能從世間解脫出來,探究四聖諦是
為了(導向)離苦。

“正見”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業”相關,另一
類則與四聖諦相關。比如,我們知因識果,這隸屬於“業
果法則”。接下來,我們還要具備正確的想法——也就是
有了理論知識以及正確的見地之後,還要具備正確的想法

72
八支聖道

(正思惟)。

正思惟 sammā-saṅkappa

正思惟是指對這個世間生起出離的想法,也就是想要
出離於五欲。

我們所依賴的這個世間屬於“欲界”,有些大德稱之
為“五濁惡世”。我們活在世間卻不斷地去尋求五欲之樂
,追求享受,追求色、聲、香、味、觸等的體驗,這等於
沉溺在世間,這是“業果法則”。

如果我們追求的是“世間”,就會得到“世間”;如
果我們追求的是“法”,就會得到“法”——這也是“業
果法則”。

有些人日復一日地紙醉金迷、渾渾噩噩,卻抱怨說:
“我已經修行了很久,為什麼還沒有一點兒見法的跡象呢
?”那是因為思想觀念還不正確。

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所思所想必須是要出離於世間
、出離於五欲的。

也有的人其所思所想都是在懷恨別人,死不罷休。若
想要離苦,想要體證道、果、涅槃,就不要“永不釋懷”
地去怨恨別人,而是要多想想與慈悲相關的內容。別總想
著傷害他人、傷害其他眾生。
73
如果我們具備了正確的見解與想法,明白了“業果法
則”,明白我們必須“知苦”(苦諦),是為了斷除苦因
(集諦)、證滅(諦)、修道(諦),而且還要具備正確
的觀念——要出離五欲,而非在五欲中醉生夢死。

我們應該去思維“不傷害任何人,慈悲對待他人與其
他眾生”;念及他人與眾生時,沒有要去傷害他們的想法
。這種思維和見地是正見及正思惟的基礎部分。

正 語 sammā-vācā
有了正確的思惟和觀念,接下來是語言與行為方面。
我們要自我檢查在語言方面自己是否已經做得很好了?是
否做到了“正語”?

正語就是在語言方面具備正確的、良善的表現,如不
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

兩舌是指去說一些導致別人發生衝突和爭吵的話,綺
語包括用手指來“說”毫無意義的話。比如整天(動手指
) 玩 微 信、Line 或 Facebook, 這 也 是 一 種 綺 語, 它 令 我
們的言語有所缺失,也讓我們的心被毀壞——心因此散亂

比如一整天都在講話,心就會散亂。一直說個不停,
即使沒有撒謊心也已經散亂了。隆波不喜歡那些話多的人
,比如,某些人的禪修報告非常冗長,講這麼多沒有任何
74
八支聖道

意義,只說必須說的即可。那些多餘的話只會讓我們耗費
心力、讓心變得散亂。

只說必不可少的話、不說謊話、不搬弄是非、不綺語
、不惡口,這就是正確的言辭。有了正確的言辭,還要有
正確的行為。

正 業 sammā-kammanta
正確的行為即正業。什麼樣的行為才是正確的呢?不
殺害眾生的生命,持戒,不傷害別人、不傷害其他眾生,
包括不傷害自己(自殺是破戒的)。因為我們自己也是眾
生之一,自殺屬於殺生。墮胎也屬於殺生。墮胎的業報很
重,屬於殺人,而且是殺沒有過錯的人,這是一種重業。

因此我們要持戒,不偷盜別人的東西,具備正確的所
作所為,不偷盜他人的財物,以正當的方式賺錢謀生。再
有,我們要不邪淫,有外遇這樣的事情,怎樣都是不對的
。沉迷於愛欲之中的人,其修行怎麼可能跳脫世間呢?心
只會一直在世間徘徊,而且還會不斷下墮,不斷迎合自己
的煩惱習氣。

看到了嗎?我們一定要具備正確的見解及思惟,要有
正確的語言以及正確的行為。正確的行為就是持守第一、
第二、第三條戒,接下來,必須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謀生。

75
正 命 sammā-ājīva
“正確的謀生”就是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有
些職業是傷害自己,有些則是傷害別人。因此,我們要避
開這些職業,要以正當的方式謀生。

我們生活在世間,物質上不富裕也沒關係,即使沒有
太多錢財,但夠吃夠穿就已經很好。相反,在“法”的方
面資糧闊綽,擁有豐裕的“聖財”,才是最重要的。世間
錢財只能在這一生使用而已,到人生盡頭,再多的錢財也
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法”的資產卻可以生生世世伴
隨我們。

因此,正命很重要,而這些全都是與謀生有關的內容
。所說、所做、謀生,都包括在八支聖道之中。如果忽視
了這些方面,修行也將無法進步。

假如我們的謀生方式不好,就應該盡量迴避。比如有
些人圈養魚蝦,這其實是在傷害眾生。養雞養牛,然後送
去屠宰場,諸如此類的謀生方式也是在傷害眾生。這類營
生能放棄就放棄吧,可以重新再找事情做。做別的事也許
會讓我們沒有以前那樣富有,但我們的生命卻會變得光明
與亮堂,在法的道途上,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快樂和進步。

如果我們具備天耳通、天眼通,或是可以憶起宿世的

76
八支聖道

宿命通,就會知道人死後轉生去了何處,那麼我們就不敢
再造惡業了。我們會對“業果法則”肅然起敬,對於意欲
造惡的心,也會生起羞愧心和畏懼心,對造惡業之後的果
報感到不寒而慄,繼而生起慚愧心與敬畏心。

大家都沒有宿命通,所以就先仰賴於聽聞佛陀的教導
。佛陀具有極多殊勝的能力,對於世間的一切因緣了若指
掌(世間解),並能以各種規律來教導我們。

因此,我們的生活要乾乾淨淨、清清白白,我們的言
辭、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的謀生方式必須良善。
假如上述任何一項有所缺失,我們的修行都無法得到
提升,只會一直跌跌撞撞。倘若我們同時還帶著錯誤的看
法與錯誤的觀念(邪見),那就更不吉祥了,那是最糟糕
的。所以,佛陀才會把正見放在首位。
正見,首先是擁有正確的看法——明白“業果法則”
,知曉“四聖諦”,知道名與色即是苦,一定要“知苦”
。若能透徹地知苦,就會斷除苦因(集諦)、照見涅槃、
生起聖道。
接下來,是維繫生計方面的內容——言辭正確,是指
正確的談吐;而正確的行為是不破五戒中的第一、第二、
第三條戒;最後是要擁有正確的謀生方式。一旦具備了這
些好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心方面的工作,即修行的業處。

77

修行方面,我們要具備:

. 正確的精進
. 正確的覺性
. 正確的禪定

正精進 sammā-vāyāma
“正確的精進”就是明白修行是為了什麼。我們必須
明白,修行是為了可以離苦,是為了徹底地止息苦。

我們要清晰地明白,我們之所以有苦是由於我們的心
有煩惱習氣。所以,我們必須要做的工作就是去實踐佛法
,削減煩惱習氣,讓善法大量增長。

如果善法具足,也就是具足了戒、定、慧,那麼“七
覺支”便會圓滿。只要我們不斷地發展覺性與開發智慧,
接下來,“七覺支”一定會圓滿。圓滿七覺支以後,“明
”與“解脫”也會圓滿。所以,我們實踐佛法就是為了提
升“七覺支”。

“七覺支”都包含什麼呢?

它包含念覺支(覺性)、擇法覺支(即開發智慧,修

78
八支聖道

習毗缽捨那)、精進覺支(精進地用功)、喜覺支、輕安
覺支(心的寧靜與祥和),以及定覺支與捨覺支。

最後是發展到捨覺支——其實就是隆波教導的:必須
具備“安住且中立的心”。

“安住且中立的心”是七覺支均已圓滿的心。圓滿了
七覺支,心就會對一切保持中立,於是就會生起“明”與
“解脫”。

“明”即徹見四聖諦;解脫就是心放下了對於名色的
執取,並且抵達了涅槃——這是我們最終的目的地。這條
路有跡可循,切實可行,且有步步上升的台階。

如果佛陀只說“涅槃很好”,卻沒有教給我們可供抵
達的方法,那樣的涅槃便是烏托邦,是子虛烏有,而非真
實存在。事實是,“涅槃”是確實可以抵達,能夠真正體
證到的。

佛陀已將道路指引給了我們——這條路就是隆波講給
大家聽的“八支聖道”: 擁有正確的見地,具備正確的言
辭,有正確的行為,以及正確的謀生方式,並時時精進地
去減少煩惱習氣、增長善法,這種精進稱為“正精進”。

正 念 sammā-sati
那麼,怎樣做可以令不善法減少,令善法增長呢?必
須要有覺性,必須修習四念處——不斷有覺性地去感知身
79
、有覺性地去感知心。

何時覺性生起,何時不善法就會自行滅去;何時覺性
生起,何時善法便自行增長。因此,我們要有覺性地努力
覺知身與覺知心。也就是隆波經常說的:修行啊,始於覺
知自己。有覺性地覺知自己的身,有覺性地覺知自己的心
,這就是正念——即“四念處”。

修行是“心”的事,因此在致力於實踐時,要從“有
覺性”開始——有覺性地覺知自己的身與心。何時覺性生
起,已生的不善法便會滅去,未生的不善法便不會生起;
在覺性生起的瞬間,善法也會生起,已生的善法將會越來
越成熟,心會習慣於善法,於是善法將會更頻繁更快速地
生起。

就像是我們剛開始供僧齋時,無法做到早起,開始只
能咬牙忍耐;但當每天都早起供齋,接下來就習慣了。心
習慣了“早起供養”這樣的善法,就會很容易去做到供僧
齋。

有人曾經問:行善與造惡,哪一樣做起來更容易或更
難?大多數人都會說:行善難,造惡易。對嗎?但佛陀卻
不是這樣回答的。

佛陀說:善人行善易,造惡難;惡人作惡易,行善難。

這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取決於“業果法則”。我們
在哪方面有所積累,我們就會成為那樣——這是“業果法

80
八支聖道

則”。

因此,我們需要多多地發展覺性,直到習慣於“有覺
性”,能夠頻繁地覺知身與覺知心,心就會習慣於“覺知
”, 善法就會增長,不善法就會減少。既有正念又有正
精進,它們都將會在我們的心中增長。

正 定 sammā-samādhi

還有一個需要訓練的是正定,即“安住的心”。正如
隆波教導過的心一定要歸位,心必須安住。

隆波反覆提醒我們要有覺性地覺知自己,這是“正念
”。而後還要具備安住的心——心與自己在一起,擁有作
為“知者、覺醒者、喜悅者”的心。

作為“知者、觀者”的心,是具備正確禪定的心、是
歸位的心。

隆波會指出某些人“心沒有歸位”,就是在說他“心
未安住”,心跑到別處去了。有時候四處遊蕩,那是散亂
;有時候心則是靜靜地待在某個地方。比如,覺知呼吸,
心跑去和呼吸在一起了;覺知腹部,心跑去和腹部在一起
了;覺知腳,心跑去和腳在一起了;覺知手,心跑去和手
在一起了;念誦佛號,心跑進了念頭裡……上述這些都是
“心跑掉了”,稱為“心不具備禪定”。
81
所以,我們一定要訓練到讓心具有禪定、讓心歸位、
讓心真正安住。

心方面的工作有兩項要加以訓練:第一項是,訓練讓
心有覺性,能夠做到每時每刻都有覺性更好,要訓練讓覺
性多到極點;第二項是,訓練讓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

一旦心安住成為知者、觀者,當覺性感知到所有的色
法與名法,滿意與不滿意便會在心裡隨即生起,我們要去
及時知道這些“滿意”或“不滿意”。

第一步是以安住的心,有覺性地感知生起的境界。一
旦安住之心感知到境界——具備了覺性與禪定,心偶爾會
“迷”,會對該境界產生滿意或不滿意。

比如,快樂生起之後覺得滿意,痛苦生起之後覺得不
滿意;善法生起之後感到滿意,不善法生起之後感到不滿
意。一旦滿意或不滿意生起,我們都要有覺性去捕捉到這
些“滿意”或“不滿意”,要進一步去覺知心的反應,之
前的所緣完全可以捨棄。及時覺知到心的滿意或不滿意,
心便會契入“中捨”狀態,於是,心就契入了“中立”。
隆波將上述內容總結為: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見身心的實相。這句話涵括了“正念”和“正定”,
如果我們不斷地勤奮地去觀察,會發現它同時也涵括了“
正精進”。所以,真正屬於心的工作其實就只是這些。
心方面的工作只有三項:正精進、正念,以及正定。
82
八支聖道

正精進:
正精進是——精進於燃燒煩惱習氣,不斷地頻繁生起
覺性,而後善法便會增長;
正念:
正念是覺知自己——覺知身與覺知心,別忘記自己的
身,別忘記自己的心;
正定:
正定是心的歸位——心安住成為觀者。最終,心保持
中立,對所有的境界均保持中立。

今天隆波將“八支聖道”一次性地全部闡釋了。只要
我們走在這條八支聖道上,最終一定會生起聖道。

但大家目前所實踐的“八支聖道”還不是聖道,只能
稱為“前行道”(聖道的前期籌備階段)。“前行道”之
中的“前行”是指基礎階段,它會導致真正的聖道生起。

因此,我們正在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讓真正的聖道得以
生起。一旦我們的戒、定、慧獲得圓滿,也就是說,當我
們發展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最終
一定會獲得正見——真正的正見就會生起,那是屬於出世
間的正見。
83
目前大家具備的初階正見是:明白“業與果報”、明
白“四聖諦”的核心實質,這些仍屬於世間的正見。然而
一旦發展覺性,具備了四念處的覺性與極佳的正定,多多
地用功 (“多多地”是指精進,“正精進”即是多多地用
功 ),多多地精進與提升,那麼七覺支就會圓滿。最終,
八支聖道也會圓滿,“明”與“解脫”就會圓滿生起,最
終我們將獲得真正的“正見”。

聖者所具備的出世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也將自動生起——它們是自
行生起的。

大家要區分清楚,我們現在實踐的還不是聖道本身。
我們正在實踐的這一切,所有身、語、意三方面的修習,
它們還只是聖道的前期籌備階段,稱為“前行道”。

“前行道”之中的“前行”可被詮釋為基礎階段,它
是聖道的基礎,我們要多多地提升它。

就像隆波所教導的:要有正確的見地和思惟,要有正
確的言辭和行為,要有正確的謀生方式,要有正確的精進
、正確的覺性、正確的禪定。如果我們不斷聚齊以上這些
品質,真正的智慧就會生起。

比如,當我們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
實相,那麼我們最後就會明白:凡生起的,必會滅去——
徹見到一切造作都是生起而後滅去;一切都是有原因才生
84
八支聖道

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無法被掌控。

你們聽說過這句話嗎?隆波經常會提到——有因緣才
會生起,沒有因緣就會滅去,無法被掌控。

如果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就是初果須陀洹聖者的境界
了。心會洞徹到真相:並不存在一個實體的“我”,“我
”是不存在的。

“我”只是一個念頭、只是一種稱謂,只是為了便於
交流而已。阿羅漢有“我”嗎?阿羅漢的心裡沒有“我”
,但會使用“我”這個字。這個“我”是一種稱謂,僅僅
是為了便於交流和溝通而使用,其真正的內在感覺是沒有
“我”的。初果須陀洹已經沒有“我”的感覺了。

可是大家感覺到了嗎?大家覺得真的有“我”存在,
在這裡面有一個“我”,它可以指揮所有的一切,它可以
去想所有的一切,那是因為我們仍是凡夫的緣故。

如果我們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
,並且具備了正確的先決條件——也就是正確的思惟和見
地、正確的身與語的表現、正確的謀生方式,然後頻繁地
“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實相”,最終
便會生起智慧。真正的正見會呈現,正思惟、正語、正命
、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全都會同步生起。而且聖道
生起的時候,它們僅僅生起在同一個心識剎那。它們是透
過心的聚合而生起的——心自行聚合起來(入定)。
85
比如說,大家在練習觀身與觀心時,心一散亂,就來
觀呼吸或念誦佛號,先訓練讓心獲得寧靜,可是從未進入
過禪定。然而當因緣成熟,當我們的戒、定、慧已經圓滿
,心便會聚合進來,自行進入安止定。

此處的安止定是指在聖道之中的安止定。當這種安止
定在聖道中生起時,聖道之中餘下的其他七支將會共同現
身於同一點。聖道的其他七支是出於正定的力量而共同匯
集於同一心識剎那的。因此不要輕視禪定,一定要善加訓
練。

有些人根本沒有禪定,或只是緊盯著“腹部升降”之
類的(所緣),心完全在外面,那是沒用的,即便歷經多
生累世也無法證悟,頂多只會投生於“無想有情天”(梵
天的一種)。那是由於過於鬱悶,導致心滅掉的結果。例
如,沒日沒夜地經行,覺得太鬱悶了,如果極度苦悶,心
就會逃避甚至乾脆滅掉,而成為“無想有情天”的眾生。

不要誤以為體證涅槃是沒有心的。在證悟道、果、涅
槃的瞬間,是有心的,而非沒有心。經典稱之為“道心”
及“果心”。

因此,某些地方在教導說:心驟然滅去,完全沒有了
感覺,身不存在,心也不存在,那是“無想有情天”的梵
天神。

在聖道生起的時候,是有道心的;在聖果生起的時候
86
八支聖道

,是有果心的。大家聽說過“四道及四果”嗎?如果是透
過禪定來劃分,那麼共有二十種道心與二十種果心,道心
和果心的總數是四十種。所以,並不是沒有心,而是有心
的。簡而言之是四種道心與四種果心;若細分則是二十種
道心與二十種果心。當然,我們無須研究得那麼細緻,它
們是自行生起的。

無論何時,當我們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
心的實相,並且具備了上述講給大家聽的維繫生計等的前
提條件,到了某個點,心便會聚合進入安止定,其後在安
止定中開發智慧。

在安止定之中開發智慧時,心會“震動”。僅僅只“
震動”二到三個心識剎那,心將會“隨順”。 “隨順”
的意思是——無論生起什麼,就只是“知”、就只是“見
”。而對於所知所見的一切,完全不思維、不分析,也不
干涉,完全隨順——無論生起什麼,均無任何期待心。這
個過程僅僅只是二、三個心識剎那,結束之後,心就在“
那一點”放下“覺知所緣”與“開發智慧”,逆流而上回
返來覓心(本身)。

逆流而上的回返,稱之為“種姓智”,是更換種姓的
階段,即心脫離“凡夫”(種姓),但尚未抵達“聖者”
(種姓)。隨即生起一個心識剎那的聖道,每次只是一個
心識剎那。
87
在聖道生起時,聖道的八個組成部分會齊聚在同一點
,圓滿且平衡。它們是自行生起的。

記住,沒有誰可以讓道與果生起。當戒、定、慧圓滿
時,道與果將自行生起,佛陀是如此開示的。

所以我們無須掙扎著說:該怎麼做呢?不管多麼渴求
想要讓聖道生起,它都不會生起。但是如果頻繁地有覺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去照見身心的實相,並且在維繫生
計的方方面面也做得很正確,那麼聖道會自行生起,聖果
也會緊隨而至。

聖道生起的瞬間,立即就滅去,而後聖果緊隨而至,
心會接觸到“空”。這種空是“大空(摩訶空)”,是涅
槃之空,心地光明,擁有光明、空與喜悅。涅槃是最極致
的快樂——心抵達了空、光明,以及喜悅。

涅槃並不是心,而是另一類究竟法(注:“究竟法”
總共有四種,即色、心、心所與涅槃)。心是生滅的境界
,而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感知涅槃的心(或說阿羅漢的心
)是與涅槃融為一體的。

當阿羅漢思及涅槃時,無須送心進入涅槃,只是想到
,就已經到了,因為涅槃已經與心在一起了。

大家去訓練吧,在某日一定會獲此珍寶,它比世間的
一切都更加彌足珍貴。這個世間的資產只是臨時資產,只
能此生消費,而後就得拋掉,任由他人拿去繼續使用。而
88
八支聖道

“法”的資產卻可以跨越生生世世追隨我們,直至輪迴的
盡頭。

當修行抵達終點時,就會自證自明:(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辦,自知不受後有。

所以,三藏經典才會記載道:(我)生已盡,梵行已
立,所作已辦——為了達至解脫自在而做的其他工作已經
不存在了。此處的語氣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心堅定不移,
已經徹知徹見。

所以,大家去訓練吧!去觀照吧!別覺得只要一味地
訓練心就夠了,我們的行為與見地也要正確。假如日復一
日只是沉浸在世間瑣事的跌宕起伏中,就別來奢談道與果
,想都別想,因為你根本沒有備齊聖道必須的成分。抑或
持戒不嚴謹,諸如還有綺語、兩舌、妄語的行為,到頭來
只會一無所獲。

大家要去自己用功啊。

如果誰的職業會傷害他人,或是傷害到其他眾生,又
或是傷害自己,那麼就請浪子回頭,能換個職業就換了吧
。如果暫時換不了,不得已而為之,也要有所警覺:知道
這樣做是不好的,某日一定要去更換職業,要有這樣的意
識。那些沒意識到錯而去造惡者,其果報更為嚴重。如果
造惡業的時候,自知是錯的,果報還輕一些。這是非常奇
特的“法的規則”。在有不好的行為時,如果自知是不好
89
的,過患會較少。

佛陀曾比喻:就像燒得通紅的木炭——大家認識炭嗎
?過去會用木炭來煮飯,不過如今已經不太用到了。炭被
燃燒之後會變紅,對嗎?如果我們知道這是燒得通紅的木
炭,但被迫要去抓它,我們是不會全力以赴去抓的,只是
被迫去抓而已。知道的人和不知道的人,去抓的力度不同
。明白火炭不好的人,會以最小的力道去抓;而不知道火
炭的人,則會完全撲過去,導致嚴重燒傷。

造惡業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是出於他人的脅迫而造
惡業,比如,丈夫堅持要養蝦,而我們告訴他:把蝦放生
到河裡——做功德吧。那就會挨揍,對吧。類似這種心不
甘情不願但不得不去做、情非得已必須餵養的,就要懂得
正確的用心:我們是在養蝦,而沒有在殺蝦——用心要正
確。
宰殺是不對,是非對錯若能分明,罪業會減輕。比起
那些做事情不分是非黑白的人,罪業會輕一些。請各位去
吃飯吧。
今天講到了“八支聖道”,如果有人想將這段開示轉
成文字,並且交給基金會去印刷成書,也是可以的。

(全文終)

90
八支聖道

91
掃二維碼,進入“四念處綜合平台”

更多法寶鏈接
國際網站 : https://www.dhamma.com/zh/
甘露雨網站:https://www.ganluyu.org/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日曆 : www.dhamma.com/calendar
微信公眾號 : tgcxzc
泰國解脫園地址
一心·四念處·四聖諦·七覺支·八支聖道
編 譯:禪窗
中文版權: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
台灣中文出版一刷:2022年 12月

版權聲明:
1、禁止銷售與任何商業形式的流通
2、禁止擅自節選或改編法談內容並在任何媒體上進行傳播。
3、有意印刷本書者,須得到隆波帕默尊者中文弘法基金會的
書面授權允許。
4、本書電子版,可在https://www.dhamma.com/zh/下載

隆波帕默尊者基金會聯繫方式:
www.faccbook.com/LPPramotcMcdiafumd
dhammaLPDC@gmail.com

台灣請書處 Taiwan Book Office


台灣四念處學會 Taiwan Satipatthana Society

學會網址 website:https://satipatthana.org.tw
學會信箱 E MAIL:satipatthana.tw@gmail.com
學會郵政信箱:10699臺北三張犁郵局第124號信箱
P.O.BOX 124 Taipei Sanzhangli Taipei City 10699

聯絡人及電話:
潘郁蓁 0932-323328 (Line: 0932323328)

非賣品,免費流通
For free distnbution oniy. Not for sal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