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订阅DeepL Pro以翻译大型文件。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DeepL.com/pro。

通过喷嘴出口几何形状增强空化
射流的攻击强度
为了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我们研究了驱动射流的喷嘴的几何形

H.小山 状对侵蚀强度的影响。被测喷嘴为圆柱形,由一个板和一个带孔的盖组成。射流的
机械工程系、 侵蚀强度是通过纯铝试样受到的侵蚀来估算的。变化的参数包括孔径 D 和长度 L
东北大学,6-6-
、对峙距离、喷嘴喉部直径 d 以及喷嘴的上游和下游压力。求出每种孔径和长度在
01 青叶,荒卷、
最佳间距(质量损失相对最大)处的质量损失,然后求出最佳孔径和长度。结果表
日本仙台市青叶区,980-8579
明,d : D : L 的最佳比例为 1 : 8 : 8,这也是 d ¼1 mm 和 d ¼2 mm 的最佳比例。这
也是上游压力为 15 兆帕和 30 兆帕,下游压力为 0.1 兆帕和 0.42 兆帕时的最佳比
例。
[doi:10.1115/1.4004905]

关键词:气蚀、射流、喷嘴、侵蚀

。副主编:Olivier Coutier-DelierOlivier Coutier-Delogosha。


1 导言

空化喷流对表面产生的冲击力可代替喷丸强化来改变表面
,例如引入压缩残余应力[1-7]或提高抗疲劳强度[8-13]。利用
空化喷射进行强化处理已被 应用于核电站,以防止应力腐蚀
开裂(SCC)[14]。也有人提出利用空化射流分解和氧化有机
化合物 [15,16]。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射流的侵蚀强度非常重
要。
为了提高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人们提出了几种喷嘴几何
形状,其中考虑了从喷嘴出口喷出的涡流[17-22]。为产生侵
蚀性空化射流而提出的一种喷嘴是喇叭型喷嘴 [19,23];然而
,射流覆盖的有效面积并不均匀,部分喇叭被空化冲击侵蚀
,改变了流动模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产生侵蚀性空化
射流的不同喷嘴形状。虽然已经有人提出了在喷嘴出口处延
伸出一个圆柱形内孔的吹口[20,22],但并未明确内孔的最佳
形状。本文研究了一种圆柱形喷嘴,它由一块板和一个带孔
的盖子组成,这种喷嘴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均匀。此外,由
于这种喷嘴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已被用于空化射流
的材料测试 [24]。由于射流的侵蚀强度取决于孔径和长度[25]
,本文通过系统改变孔径和长度来研究射流侵蚀强度与孔径
和长度之间的关系。
空化喷流的一个应用是将气流引入到水体中。
在核电站压力容器的护罩中产生的残余应力[14]。由于压力容
器的深度是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流体工程分会供稿,发表于《流体工程杂志》。2010 年 9 月
18 日收到稿件;2011 年 8 月 16 日收到最终稿件;2011 年 9 月 26 日在线发表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因此,应研究周围压力对射流侵蚀强度的影响。喷射压力为 起的空化冲击并不简单。当喷嘴出口的直径和长度发生变化

20 至 30 兆 帕 的 射 流 可 提 高 弹 簧 和 齿 轮 材 料 的 疲 劳 强 度 时,撞击表面的涡流大小也会发生变化,这与射流的侵蚀强

[8,12] ;因此,应研究 20 至 30 兆帕左右的喷射压力对射流 度有关[25] 。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喷嘴孔直径和长度来提高

侵蚀强度的影响。传统空化射流的喷嘴喉部直径为 1 或 2 毫 射流的侵蚀强度。因此,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孔径和长度与

米 [1,2,8,12],因此需要研究这些喉部尺寸的喷嘴。研究发现 射流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

,在 100 或 300 兆帕斯卡压力下喷射的小型喷流所产生的残 为了研究为什么射流的侵蚀强度在特定孔径和长度处达到

余应力小于在 30 兆帕斯卡压力下喷射的大型喷流[25],因此 最大值,我们研究了与喷嘴出口几何形状和射流空化云脱落

没有必要将喷射压力提高到 100 兆帕斯卡。因此,本研究主 有关的斯特劳哈尔数。空化云脱落的频率可能取决于 " 空化

要考察喷嘴喉部直径为 2 mm、喷射压力为 30 MPa 的射流的 区域" 、" 云脱落速度 " 和 " 压力波动" ,由空化云脱落定义的

侵蚀强度。 斯特劳哈尔数可能是一个常数。有人研究了 " 压力波动" (包

虽然已有关于空化喷流的数值模拟报道[26] ,但由于雷诺 括喷嘴上游的管道)对频率的影响 [20,27] 。空化区域主要受

数过高,而且需要考虑从水到蒸汽的相变,因此模拟喷流引 "喷嘴出口几何形状"、"喷嘴喉部直径 "和 "空化数 "的影响。


研究了喷嘴出口几何形状对空化射流侵蚀强度的影响

流体工程学报 2011 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 2011 年 10 月,第 133 期 / 101301-1


版权所有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从空化云脱落频率的角度来看,喷嘴出口几何形状的优化可 对于 I 型,通过打开下游阀门来控制喷嘴的流量 p2 。对于类
以提高射流的侵蚀强度,而无需增加射流功率。 型 II,水箱 A 中的水位通过隔板保持在 0.3 米左右。喷嘴周
本文对空化射流喷嘴出口的几何形状进行了优化。假设射 围放置了一块浮板,以防止喷流产生吸力涡流。上游和下游
流引起的质量损失越大,射流的侵蚀强度就越大。质量损失 的压力是用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本文中的压力均为绝对压力
Dm 是通过使用纯铝试样进行侵蚀试验测得的。对于给定的孔 。对于 I 型和 II 型,水温由冷却器控制并保持恒定为 300 6 3
径 D 和喷嘴出口长度 L , 最佳间距 sopt 是质量损失最大的间 K。如图 1 所示,空化气泡溃散后,测试水被重新循环,并
距 Dmopt ,这是从改变间距的 侵蚀试验中获得的。通过对不 通过在集水罐和 B 罐上开孔的隔板去除残留气泡。
同孔径和长度的 Dmopt 进行比较,得出了最大质量损失 Dmmax 空化射流的主要参数是空化数 r [24]。由于空化发生在流
。结果表明,质量损失最大的孔径和长度给出了最合适的孔 速增大引起的低压区内,空化数 r 通常由空化区附近的流速
几何形状。在不同的喷射压力、不同的喷嘴喉部直径 d 和不 与压力之比来定义 [28]。在喷嘴和孔口的情况下,流速取决
同的喷嘴下游压力下,都能获得最 合 适 的 孔 径 和 长 度 。 于喷嘴或孔口上下游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因此,通过喷嘴泵
这是首次发现在各种空化条件下 d : D : L 的最佳比例为 1 : 8 : 送的空化射流的空化数 r 为
8 的报告。
p2 - pv p2 (1)
r= ffi
P1 - P P2 1
2 实验仪器和程序
其中 p1 为上游压力,p2 为下游压力,pv 为测试水的蒸汽压力
实验使用了两种仪器。一种是 I 型,如图 1(a)所示,可改 。对于本射流,由于 p1 " p2 " pv ,因此空化数简化为公式 (1)
变射流周围的压力,即喷嘴的下游压力。在另一种类型 II 中 。
,喷嘴的下游压力为大气压力,如图 1(b)所示。在 I 型和 图 2 展示了实验中使用的喷嘴的几何形状。每个喷嘴都由
II 型中,由柱塞泵加压的高速水射流可产生 30 MPa 的压力和 一个板和盖组成,板上钻有一个出口孔。喷嘴喉部直径用 d
3 × 10—2 m3 /min 的流量,喷射到一个充满水的腔室中,试样 表示,孔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 D 和 L。在本实验中,研究了
垂直于水射流。在这两种情况下,高速水射流的喷射压力( 不同喷嘴喉部直径(1 毫米或 2 毫米)的结果。d = 1 毫米和
即喷嘴的上游压力 p1 )由柱塞泵变频电机的转速控制。喷嘴 2 毫米时,喷嘴板的厚度分别为 3 毫米和 6 毫米,保持喉管
的下游压力 直径和长度之间的比率不变。为了优化孔径 D 和长度 L,制
备了几个 D 和 L 值不同的喷嘴帽,并用于侵蚀试验。间距 s
定义为从 喷嘴喉管上游边缘到试样表面的距离。
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是通过称量侵蚀试样的质量损失来评
估的。假定质量损失越大,侵蚀强度越高。侵蚀试样由纯铝
制成(日本工业标准 (JIS) A1050)。表 1 列出了空化条件,
即喷嘴喉部直径 d、上游压力 p1 、下游压力 p2 、空化数 r 和
侵蚀时间 t。虽然空化侵蚀的过程如文献[29]所述,经历了形
成期、积累期、稳态期和衰减期,但喷流的相对侵蚀强度可
通过侵蚀试验进行评估,侵蚀试验的侵蚀强度相同。

图 1 空化喷射装置 图 2 空化射流喷嘴的几何形状

101301-2 / Vol. 133, OCTOBER 2011Transactions of ASME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表1 气蚀条件

喷嘴
咽喉 上游 下游
外径 压力 压力 气蚀 侵蚀
d 毫米 p1 MPa P2 MPanumber 时间 t
r
1 30 0.42 0.014 60 s
2 15 0.21 0.014 2 分钟
2 30 0.10 0.003 10 分

2 30 0.42 0.014 30 s

因为侵蚀性更强的喷流显示出更短的孵化时间。侵蚀曲线随
侵蚀时间的变化见附录。由于空化射流的最大强度约为 r % 图 3 被侵蚀表面的外观(d 5 2 毫米,p1 5 30
MPa, r 5 0.014, t 5 30 s, D 5 16 mm, L 5 16 mm, s 5 85 mm)
0.014 [30],因此大多数空化条件都选择了这一强度。不过,
还研究了下行压力为大气压(即 0.1 兆帕)、上行压力为 30
[23].空化射流的空化云撞击试样后扩散开来,形成环形涡旋
兆帕,空化数为 0.003 的条件。为了找到侵蚀性空化射流的
,然后坍塌 [31]。众所周知,空化过程中的冲击是在气泡塌
最佳孔径和长度,测量了不同孔径和长度下的质量损失 Dm
陷时产生的。这就是主要侵蚀区域呈环形的原因。中心受到
。由于质量损失随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获得了质量损失
来自高速水射流的水滴的侵蚀。
达到局部最大值的最佳间距 sopt ,即 Dmopt ,然后对这些局部
图 3 中试样 的 质量损失 Dm 为 332 毫克。因此,平均值为
质量损失最大值进行比较,以获得整体质量损失达到最大值
336 毫克,标准偏差为 8.8 毫克,相当于平均值的 2.6%。所
的最佳孔径和长度 Dmmax 。这些测量是针对表 1 所示的每组
用称重仪的精度为 0.01 毫克。也就是说,测量的不确定性是
条件进行的。为找到最佳间距,在不同间距下进行了侵蚀试
平均值的 2.6%,其中包括水温的影响。我们注意到 303 K 时
验,r = 0.014 时以 5 mm 为步长 ,r = 0.003 时以 10 mm 为
的质量损失大于 298 K 时的质量损失。这一趋势与文献中的
步长。
结果相吻合,文献显示质量损失率在约 323 K 时达到最大值
为了测量射流侵蚀强度对表面改性的影响,对射流引入的
[32,33]。
残余应力进行了评估。残余应力测量的测试材料是不锈钢 JIS
图 4 显示了每组条件下质量损失 Dm 与归一化间距 s/d
SUS316L。测试材料 rial 是热精炼不锈钢。试样尺寸为 100
的函数关系。在每种情况下,都使用不同的孔径 D 和长度
mm × 200 mm,厚度为 6 mm。残余应力是通过 X 射线衍射
L 进行了测量,在每种情况下,质量损失都在特定的归一化
的 sin2 w 方法测量的 。 Kb X 射线是使用工作电压为 30 kV、
间距处达到峰值。例如,在图 4(a)中,d = 1 mm,p1 = 30
电流为 8 mA 的铬管和钒过滤器产生的。太阳狭缝角和狭缝
MPa,r = 0.014,D = 8 mm,L = 8 mm 的质量损失在 s/d =
宽度分别为 1 度和 4 毫米。使用闪烁计数器,从 2h = 143.5
50 时达到峰值。从图中可以找到每种情况下质量损失达到
度到 153.5 度,在 w = 0、22.8、33.2 角度,每一步(即 0.2
局部最大值的最佳站距 sopt 。例如,当 D = 8 mm、L = 8
度一步)计数 8 秒钟的 X 射线、
mm、 d = 1 mm 、 p1 = 30 MPa 、 r = 0.014 时 , sopt 为 50
这里,w 是试样表面法线与衍射晶格平面法线之间的夹角。
m m , 因为 d 为 1 mm。
衍射晶格平面 hkl 是 c-Fe 的(3 1 1)平面。无应变时的衍射
如图 4 所示,sopt 随 D 和 L 的 变化而变化。图 5 和图 6 显
角 2h 为 148.5 度,X 射线衍射法的应力系数为 -369.5 兆帕/
示了归一化最佳间距 sopt /d,它是归一化孔径和归一化孔长
度。衍射角 2h 采用半值法确定。残余应力使用 sin 2h -sin2 w
的函数。当 r = 0.014 时,sopt /d 随着归一化孔径的增大而
法计算,即使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直径上五个点的梯度线。通
减小。例如,在 d = 1 mm、p1 = 30 MPa 和 r = 0.014 的情
过电解抛光去除材料后,用 X 射线衍射法获得残余应力随表
况下,D/d = 6 时 sopt /d 为 60,D/d = 10 时为 45。也就是
面下深度 z 的分布情况。用喷射器对不锈钢试样进行纵向扫
说,改变 D/d 后,最佳间距会缩短约 30%。这是一个相当
描,测量试样残余应力随单位长度加工时间 tp 的变化情况。
大的差异。孔径增大时,喷嘴出口变宽,射流的压力分布
tp 的计算方法如下:扫描次数 ns ,扫描速度 v:
也变宽。因此,射流中心的速度减小,空化云的半径变小
。在 r = 0.003 时,随着气蚀的产生,喷嘴附近的流动模式
不太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ns
t=
p (2) 因此,最佳间距几乎不会随着孔径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
v
,如图 6 所示,当归一化孔径长度增加时,sopt /d 也会增加。
众所周知,由于科恩达效应,射流方向会发生波动。当孔的
3 成果 长度增加时,角扩散减小;因此空化
图 3 显示了在最佳条件下喷射后侵蚀试样的外观。主要侵 蚀区域呈环形,中心受到轻微侵蚀。这种侵蚀模式是典型的空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化喷流诱导模式 云可以到达更远的区域。这就是 sopt /d 随归一化孔径长度
增加而增大的原因。虽然在 r = 0.003 时,sopt /d 与 L/d 几
乎保持恒定,但 sopt /d 可能会随着 L/d 逐渐增大,因此在 L/d
= 10 时,sopt /d 要高于其他情况。

流体 工程学报》2011 年第 133 期 / 101301-3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图 4 不同喷嘴几何形状的质量损失与间距的函数关系

图 5 L/d 5 8 时归一化最佳间距与归一化孔径的函数关系 图 6 D/d 5 8 时归一化最佳间距与归一化孔长的函数关系

101301-4 / Vol. 133, OCTOBER 2011Transactions of ASME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介于 42.5 和 50 之间。当 r = 0.003 时,为 81。最佳间距主要
取决于空化数[24]。Lichtarowicz 发现,最佳间距随空化数
变化,归一化最佳间距 sopt /d 与 rn 成正比 [34,35]。这种关
系的机理可以通过将撞击面的压力分布视为空化数的函数
来 解 释 [36] 。 r = 0.003 时 的 最 佳 间 距 为 162 毫 米 , r =
0.014 时的最佳间距为 85 毫米。当假设 sopt /d = C rn [24]时
,指数 n = -0.42,即 r = 0.003 时 sopt /d = 81,r = 0.014 时
sopt /d = 42.5。如 上所述,当空化数 r = 0.014 时,d = 1
mm 的归一化最佳间距为 50,d = 2 mm 的归一化最佳间距
为 42.5。由于射流的扰动随喷嘴喉部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图 7 D/d 5 8 和 L/d 5 8 时质量损失率与归一化间距的函数关 最佳间距可能会略有减小。
系 如图 7 所示,在 d = 2 mm、p1 = 30 MPa 和 r = 0.014 条
件下,最佳间距 Dmopt 的质量损失率为
11.1 毫克/秒。sopt 6 5 毫米时的质量损失率从 9.8
值,因为侵蚀试验是以 10 毫米的间距进行的。无论哪种情况
毫克/秒到 11.1 毫克/秒,变化率约为 12%。这可能是空化
,由于 sopt /d 取决于直径和长度,因此有必要通过实验找出
强化可以接受的变化,而且在实际应用中,6.5 毫米的距
每种情况下的最佳间距。
离是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当 d = 2 mm,p1 = 30 MPa,
为了明确上游压力、空化数和喷嘴喉部直径对最佳间距的
r = 0.014,s = 70 mm (s/d = 35),即 sopt -15 mm 时,质量
影响,图 7 显示了在质量损失最大的条件下,质量损失率
损失率为 1.1 mg/s。这一结果表明,最佳间距需要确定,
Dm 与 归一化间距的函数关系。质量损失率由每次质量损失
但一旦确定,最佳间距附近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不会有太
Dm 除以侵蚀时间 t 得出。在 r = 0.014 时,归一化最佳间距
大变化。也就是说,为每种条件找到最佳间距非常重要。
sopt /d 几乎一致。 最佳间距 Dmopt 时的质量损失随以下因素变化
例如,如图 4(d) 所示,在 D = 12 毫米时,Dmopt 、

图 8 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随孔直径和长度的变化而变化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流体 工程学报》2011 年第 133 期 / 101301-5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7 249 149 67
表 2 不同孔径和长度(d 5 1 毫米,p1 5 30 兆帕,r 5 0.014) 8 156 303 332 267 151
9 135 256 329
的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 10 183
t 5 60 s)
(质量损失以毫克为单位)
L/d

D/d 6 7 8 9 10

6 219
7 249 280 203
8 186 228 298 267 236
9 218 251 252
10 181

(质量损失以毫克为单位)

L = 16 毫米时为 15 毫克,Dmopt 时为 16 毫米,L = 16 毫米


时为 332 毫克。这一结果表明,D 和 L 对射流的聚集强度影
响很大。图 8 显示了不同直径和长度的最佳间距 Dmopt 时质
量损失的三维图。表 2 和表 3 给出了不同 D/d 和 L/d 值下最
佳间距的质量损失。如图 8 所示,在所有四种条件下,当 d :
D : L 的比例为 1 : 8 : 8 时,即使喷嘴喉部直径 d、上游压力
p1 和空化数 r 不同,最佳间距 Dmopt 的质量损失也有一个
最大值 Dmmax 。也就是说,为了增强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
喷嘴出口孔的直径和长度都应比喷嘴喉部直径大 8 倍。
我们以前曾报道过,在 D = 16 mm、L = 16 mm(d = 2
mm)、p1 = 30 MPa、r = 0.014 的情况下,即使喷嘴驱动
的云的频率为 f ≈ 300 Hz,也能在低频(f ≈ 120 Hz)下观
察到撞击表面的压力波动[25]。在这些条件下,形成了较
大的涡旋空化。压力波动的频率和振幅在 D = 20 mm 和 L
= 16 mm 时较小,频率在 D = 12 mm 和 L = 16 mm 时较大
,振幅在 D = 12 mm 和 L = 16 mm 时较小[25]。一般来说
, 低 频 时 的 大 压 力 波 动 会 在 撞 击 表 面 产 生 大 的 气 泡 tex
cavitation,气泡塌陷时会产生严重的冲击。也就是说,孔
径和长度的最佳几何形状会产生适当的压力波动,从而产生
大的空化云脱落。大空化云变成大涡旋空化,在涡旋空化坍
塌时产生显著的冲击力。
图 9 显示了在固定归一化孔径长度 L/d = 8 时,最佳间距
Dmopt 的质量损失率与归一化孔径 D/d 的 函数关系。Dmopt
由 Dmopt 除以侵蚀时间 t 得出。如上所述,在所有四种情
况下,Dmopt 在 D/d = 8 时具有最大值 Dmmax 。d = 2 mm、
p1 = 30 MPa 和 r = 0.014 时的最大值最高。该值约为 d = 1
mm、p1 = 30 MPa 和 r = 0.014 时的两倍,约为 d = 2 mm
时的 5 倍、

表 3 不同孔径和长度(d 5 2 毫米,p1 5 30 兆帕,r 5 0.014)


的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

t 5 30 s)
L/d

D/d 6 7 8 9 10

6 15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较低,空化泡崩溃后的残余气泡较大,残余气泡被带入空
化射流,因此残余气泡产生了缓冲效应。接着,研究了孔径
���� 响。�� D/d = 8 时�� Dmopt 与 D/d = 6 时的 Dm 相
�� ,当 d = 2 mm 、p1 = 30 MPa 、r = 0.014 时,Dm 约为
2213% ;��� d = 2 mm 、p = 30 MPa 、r = 0.014 时,Dm
约为 309%。
d = 2 毫米时,p1 = 15 兆 帕 ,r = 0.014 ;d = 2 毫米时为
196%、
p1 = 30 兆帕,r = 0.003 ;d = 1 毫米时为 136% ,p1 = 30
兆帕,r = 0.014 。因此,通过改变孔径,空化射流的侵蚀
强度可提高 1.3 到 22 倍。虽然在 D/d = 8 和 D/d = 6 时,
图 9 L/d 5 8 时,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率与归一化孔径的函 喷嘴喉部直径 d 和喷射压力 p1 对 Dmopt 的比率有显著影响,
数关系 但与上述通过增加喷嘴喉部直径 d 和/ 或喷射压力 p1 实现的
增强效果相比,它们的影响明显较大。增加喷嘴喉部直径
p1 = 15 兆帕,r = 0.014 。正如所料,射流的侵蚀强度取 d 和/ 或喷射压力 p1 以增强射流需要增加功率。然而,在
决于喷嘴喉部直径 d 和喷射压力 p1 。d = 2 毫米、p1 = 30 优化喷嘴出口孔径时,不需要增加功率来增强射流。
兆 帕 、r = 0.003 时的 Dmmax 是 d = 2 毫米、p1 = 30 兆 帕 图 10 显示了最佳间距 Dmopt 时的质量损失率与归一化孔径
、r = 0.014 时的 1/14 。因此,空化数对侵蚀强度的影响 L/d 的函数关系。
是显著的。虽然 r = 0.003 时的空化区域大于 r = 0.014 时
的空化区域,但 r = 0.003 时的侵蚀强度却小于 r = 0.014
时的侵蚀强度,这是因为气泡塌陷时的冲击力因塌陷后残 图 10 D/d 5 8 时,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率与归一化孔径长度
的函数关系
留气泡的缓冲作用而减小。由于空化数较低时的下游压力

101301-6 / Vol. 133, OCTOBER 2011Transactions of ASME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图 11 在不同孔径和长度(d 5 2 毫米,p1 5 30 兆帕,r 5 图 12 tp 5 1 s/mm 时的残余应力与最佳间距时的质量损失之

0.014)下使用空化射流引入压缩残余应力 间的关系(d 5 2 mm,p1 5 30


MPa, r 5 0.014)

在所有四种情况下,当 L/d = 8 时,Dmopt 的最大值为 Dmmax 归一化孔径 归一化孔径 处的残余


外径 长度 应力
。�� L/d = 8 时的 Dmopt 与 L/d = 6 时的 Dm 进行比较,
1 秒/毫
�� d = 2 mm,p1 = 15 MPa,r = 0.014 时,Dm 的最大值为 米
D/d L/d rR1 MPa
221%;当 d = 2 mm,p1 = 30 MPa,r = 0.014 时,Dm 的最大
值�� 213%;��� d = 2 mm,p = 30 MPa,r = 0.014 时, 6 8 -440 6 40
8 8 -512 6 11
Dm 的最大值为 160%。 10 8 -410 6 40
8 6 -460 6 40
d = 1 毫米时,p1 = 30 兆帕,r = 0.014;d = 2 毫米时,p 1 8 10 -430 6 20
= 30 兆帕,r = 0.003。这意味着,通过改变孔径长度,空
化射流的侵蚀强度可提高 1.3 到 2.2 倍。在这种情况下,提
高喷射预压和喷嘴直径的效果较小;因此,通过优化孔径长
度可以提高喷射强度,而无需增加功率。
这些结果表明,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喷射压力 p1 和喷嘴直径
d 来 提高射流的侵蚀强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喷嘴出口的几何
形状(即喷嘴出口孔的直径和长度)来提高射流的侵蚀强度
。换句话说,可以通过优化喷嘴出口形状来增强射流的侵蚀强
度,而无需增加功率。所测试的圆柱形喷嘴的优化比例为 d :
D : L = 1 : 8 : 8。即使改变喷射压力和空化数,该比例也保持
不变。这可能是因为空化射流喷嘴出口附近的脉动分布取决
于归一化压力分布,与喷射压力和空化数无关[36]。
为了揭示射流的侵蚀强度对表面改性的影响,图 11 显示
了残余应力 rR 与单位长度加工时间 tp 的函数关系,在 d =
2 毫米、p1 = 30 兆 帕、r = 0.014 的条件下,残余应力随孔
直径和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每种条件,都选择了最佳
间距。在所有条件下,空化射流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压缩残
余应力,tp ≤ 1 s/mm。当 tp ≥ 2 s/mm 时,残余应力达到饱
和。由于孔径大小对引入压缩残余应力的影响非常显著,
即使在较短的加工时间(如 tp ≤ 1 s/mm)内,引入的残余
应力也很高。

表 4 在每个最佳间距(d 5 2 mm,p1 5 30 MPa,r 5 0.014


)下不同孔径和长度的压缩残余应力介绍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表 4 列出了 tp = 1 秒/ 毫米、rR 时各种条件下的残余应力。 应力。如图 13 所示,经过优化的射流可引入压残余应力,深

利用 D/d = 8 和 L/d = 8 ,空化射流在 tp = 1 s/mm 时引入的 度可达 1 毫米。表面的压缩残余应力为最大值,并随着深度

残余应力为最大压缩残余应力。图 12 显示了最佳间距下的 的增加而单调减小。这一趋势与之前的报告[5,25] 十分吻合

质量损失与表 4 所示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以揭示侵蚀强 。之前的一篇论文[5]讨论了其中的原因。

度与表面改性效果之间的关系。质量损失大时,引入的压
缩残余应力也大。也就是说,质量损失较大的条件对应于 4 讨论
应用空化射流进行表面改性的最佳条件。 测试的圆柱形喷嘴的最佳比例为 d : D :
为了显示优化空化射流引入的改性表面层的厚度,图 13 L = 1 : 8 : 8,为了研究其原因,我们

显示了不锈钢残余应力 rR 随表面 z 深度变化的分布情况。


图 13 显 示 了在 d = 2 mm、p1 = 30 MPa、r = 0.014、D/d =
图 13 残余应力与表面距离的函数关系(d 5 2 毫米,p1 5 30
8 、L/d = 8 条件下经射流处理的残余应力以及未处理的残余 兆帕,r 5 0.014,D/d 5 8,L/d 5 8)。

流体 工程学报》2011 年第 133 期 / 101301-7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fH LH
SH= (3)
U

其中,fH 、LH 和 U 分别是腔体内涡流脱落的频率、腔体长度


和名义射流速度。
在亥姆霍兹室的情况下,fH 由以下公式定义 [27,37]、
rffipffidffiffi
H c (4)
2 fp= 4
VH
其中,c、VH 和 d 分别为声速、腔体体积和喷嘴喉部直径。
由于 VH 是由腔体的直径 DH 和长度 LH 决定的,因此频率由
下式给出、
rffidffiffi
c1 (5)
H
f=
2 p D LH H

图 14 出口孔径确定的频率与气蚀云脱落频率之间的关系
虽然本文中的出水孔在孔的下游没有孔口,但出水孔所定义

研究了与湍流出口孔径有关的斯特劳哈尔数。 的频率
通过与 fH 比较,可以假定孔径 fB 如下。
SB ,它取决于 D 和 L。
rffi dffi (6)
莫雷尔[37]和约翰-儿子等人[27]提出的亥姆霍兹室 SH 的计算 c1
fB=
2pD L
公式如下、

图 15 随斯特劳哈尔数变化的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率

101301-8 / Vol. 133, OCTOBER 2011Transactions of ASME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那么出口孔 SB 的斯特劳哈尔数假定为 通过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喷嘴几何形状。射流的侵蚀强度通过
fB L
SB = (7) 纯铝试样在侵蚀试验中去除的质量。
U 圆柱形喷嘴,每个喷嘴由一个板和一个盖组成,盖上有一个
与出口孔径相关的频率 fB 与云脱落频率 fC 的函数关系如图 14 选择喷嘴的原因是其耐用性、可靠性和射流的侵蚀能力。
所示,它是根据以前的报告在恒定上游压力下获得的,并证 为了找到最佳的喷嘴几何形状,特别是喷嘴的直径 D 和长
实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38]。fC 的值是从功率曲线[38]中显著 度 L,对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喷嘴进行了侵蚀试验,同时改变
峰值的包络曲线中获得的,而功率曲线是通过对空化射流的 了对峙距离 s、喷嘴喉部直径 d、上游压力 p1 、下游压力 p2
表面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获得的。详情见参考文献[38]。图 和空化数 r。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14 中的条形图显示了频率的不确定性,它由包络曲线的半最
1. 空化射流的侵蚀强度不仅受对峙距离 s、喷嘴喉部直
大全宽 FWHM 表示。FWHM 的平均值为
径 d、上游压力 p1 、下游压力 p2 和空化数 r 的影响,
0.13 kHz。尽管图 14 中包含了高次谐波峰和低次谐波峰,但
还受喷嘴出口直径 D 和长度 L 的影响。
仍可看出通过原点 的 fB 和 fC 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此,利用孔 2. 测试的圆柱形喷嘴的最佳几何形状比为 d : D : L = 1 : 8 :
径 S 定义的斯特劳哈尔数B 来研究当 d : D : L 的比例为 1 : 8 : 8。该比率与喷嘴喉部直径 d、上游压力 p1 、下游压力
8 时,在最佳间距 Dmopt 出现最大质量损失率的原因。 p2 和气穴数 r 无关。
图 15 显示了 SB 和 Dmopt 之间的关系。Dmopt 在特定的 fB 3. 优化喷嘴几何形状以增强侵蚀强度并不需要额外的功率
时达到峰值,即 p1 = 15 MPa 时 SB = 0.49,p1 = 30 MPa 时
。增强的顺序与增加喷嘴喉部直径和/或上游压力的顺序
SB = 0.35。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非常吻合,之前的研究表明
相同。
,质量损失 Dm 在特定的斯特劳哈尔数上达到峰值,而斯特
4. 通过增大喷嘴喉部直径和/或上游压力,可增强射流的侵
劳哈尔数取决于云脱落的频率和射流宽度[38]。这表明
蚀强度。
喷嘴出口的几何形状会影响空化射流的云脱落。空化云变成
5. 射流的侵蚀强度随距离的远近而出现峰值。出现峰值
环形涡旋空化[31],气泡坍塌时产生冲击力。由于通过优化喷
的距离称为最佳对峙距离 sopt 。sopt 以喷嘴喉部直径 d
嘴的空化射流产生的冲击力最大[38],因此 d : D : L = 1 : 8 : 8
为标准,随着空化数 r 的减小而增大。对于固定的空
的空化射流产生的空化云在气泡崩溃时产生的冲击力最大。
化数,最佳间距几乎不变。然而,随着喷嘴喉部直径的
SB = 0.49(p1 = 15 MPa)和 SB = 0.35(p1 = 30 MPa)之间的
增大,最佳间距略有减小。最佳间距还取决于喷嘴出口
差异取决于喷嘴上游压力之间的差异。根据之前的文献 [38]
的直径和长度。
,脱落频率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例如,当注入压力
从 15 MPa 变为 30 MPa 时,脱落频率 增加了约 50%,如下所
述。
鸣谢
为了弄清上游压力的影响,研究了由空化云脱落决定的斯
这项工作得到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补助金(A)
特劳哈尔数 SC 。SC 与空化云脱落频率 fC 和孔径 D 的关系如
20246030 的部分资助。
下、
fC D
SC= (8)
U
附录

空化云脱落的频率是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图像中观察到的随
5 结论
时间的变化中获得的[38]。在 p1 = 15 MPa 和 30 MPa,d = 2
mm 时,空化云脱落的频率分别为 974 Hz 和 1449 Hz。因此 为了增强空化喷流的侵蚀强度,以满足空化强化等实际应用

,当 p1 = 15 MPa 和 30 MPa 时,斯特劳哈尔数 SC 分别为 的需要,参数

0.092 和 0.095。由于这两个数值非常接近,因此尽管上游压
力不同,但从空化云脱落的角度来看,流动模式是相似的。
如引言所述,从空化云脱落的频率角度来看,虽然本文的
目的是研究喷嘴出口几何形状的影响,但空化数的影响却紧
随其后。在固定上游预压 p1 = 30 MPa 和喷嘴喉部直径 d = 2
mm 相等的情况下,当 r = 0.003 时,空化云脱落的频率为
300 Hz,当 r = 0.014 时,频率为 1449 Hz。空化数越小,
频率越低,空化区域越大。这一趋势与之前报告[31]的结果
一致。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众所周知,空化侵蚀速率随侵蚀时间而变化。空化侵蚀经
历了孵化期、积累期、稳定期和衰减期。在 图 16 每种空化条件下质量损失与侵蚀时间的函数关系(L/d
58,D/d 5 8,s 5 s )opt

流体 工程学报》2011 年第 133 期 / 101301-9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表 5 L/d 5 8 和 D/d 5 8 在各最佳间距下的质量损失率 Dm = 质量损失
Dm = Dm 的质量损失率
质量 最大 侵蚀 Dm_=Dm/t
喷嘴 上游 损失 累积 时间
咽喉 压力 侵蚀 费率 质量损失 达到
外径 喷嘴 气蚀 时间 Dm_最大 费率 最大值 Dmmax = Dmopt 的最大质量损失,取决于孔径和长度

d 毫米 p1 MPa 数r t 最小 毫克/秒 Dm_max mg/s t1 min Dmmax = Dmmax 的最大质量损失率,取决于孔径和长度
1 30 0.014 1 5.0 5.7 2.5 Dm_max = Dmmax /t
2 15 0.014 2 2.3 5.0 6
2 30 0.003 10 0.8 2.5 22
2 30 0.014 0.5 11.1 23.8 1.3 Dmopt = 在孔径和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佳间距的质
量损失
在本实验中,每个空化 ing 条件(即喷嘴喉部直径、喷嘴上 Dmopt 在孔径和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最佳间距的质量
游预设值和空化数)下的侵蚀时间都是恒定的。如图 16 和 损失率
表 5 所示,在 各个条件下的侵蚀时间定义为在 各个最佳
Dm_opt = Dmopt /t
距离 L/d =8 和 D/d = 8 时达到最大累积质量损失率所需时
间的 1/3 - 1/2 。 Dp = 压力差
Dp=p1 -p2
术语 h = 衍射角
c = 音速
r = 空化数
C = 恒定
d = 喷嘴喉管直径 p2 - pv p2
r= ffi
D = 孔径 p1 - p p2 1
DH = 赫尔姆霍兹室的直径
f = 频率 rR = 残余应力
fB = 出口孔径确定的频率 rR1 = tp = 1 s/mm 时的残余应力
w = 试样表面的法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
c1 ffir dffi 到衍射晶格平面
fB=
2pD L
参考资料
fC = 空化云脱落的频率
[1] Soyama, H., Yamauchi, Y., Ikohagi, T., Oba, R., Sato, K., Shindo, T., and
fH = 由亥姆霍兹室确定的频率 Oshima, R., 1996, "Marked Peening Effects by Highspeed Submerged- Water-
rffipffidffiffi Jets - Residual Stress Change on SUS304," J. Jet Flow Eng., 13(1)、
c
fH= pp.25-32.
2 p4 [2] Hirano, K.、Enomoto, K.、Hayashi, E.和 Kurosawa, K .,1996 年,"Effects of
VH 水射流强化对 304 型不锈钢耐腐蚀性和疲劳强度的影响",J. Soc.
L = 孔径长度 Mater.Sci.Japan》,45(7),第 740-745 页。
[3] Soyama, H., Park, J. D., and Saka, M., 2000, "Use of Cavitating Jet for Intro-
LH = Helmholtz 室的长度 ducing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SME J. Manuf.
n = 指数 [4] Soyama, H., Macodiyo, D. O., Mall, S., 2004,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ns = 扫描次数 into Titanium Alloy Using Cavitation Shotless Peening Method," Tribol.17(3),
pp.
p1 = 喷嘴上游压力 [5] Soyama, H., 2004, "Introduction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Using a Cavi-
p2 = 喷嘴下游压力 tating Jet in Air," ASME J. Eng.Mater.技术》,126(1),第 123-128 页。
pv = 试验用水的饱和蒸汽压 [6] Qin, M., Ju, D.Y., and Oba, R., 2006,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f Incident
s = 喷嘴到撞击表面的间距
A n g l e on the Process Capability of Water Cavitation Peening," Surf.涂层。
SB = 由出水孔定义的斯特劳哈尔数
技术》,201(3-4),第 1409-1413 页。
fB L
SB= [7] Grinspan, A. S., and Gnanamoorthy, R., 2007, "Effect of Nozzle Traveling Ve-
U locity on Oil Cavitation Jet Peening of Aluminum Alloy, AA6063-T6," ASME
J.Eng.Mater.技术》,129(4),第 609-614 页。
[8] Soyama, H., 2000, "I m p r o v e m e n t in Fatigue Strength of Silicon
SC = 由空化云脱落定义的斯特劳哈尔数 Manganese Steel SUP7 by Using a Cavitating Jet," JSME Inter.J.,43A(2),第
fC L 173-178 页。
SC=
U [9] Soyama, H., Kusaka, T., and Saka, M., 2001, "Peening by the Use of Cavitation
Impact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Fatigue Strength," J. Mater.科学文摘》,20(

SH = 由亥姆霍兹室定义的斯特劳哈尔数 13)、
pp.1263-1265.
fH LH [10] Soyama, H., Saito, K., and Saka, M., 2002, "Improvement of Fatigue Strength
SH=
U of Aluminum Alloy by Cavitation Shotless Peening," ASME J. Eng.Mater.技术
》,124(2),第 135-139 页。
sopt = 最佳间距
[11] Odhiambo, D. 和 Soyama, H., 2003, "无气蚀喷丸强化提高碳化钢的疲劳强
t = 侵蚀时间
tp = 每单位长度的处理时间 度",Inter.疲劳》,25(9-11),第 1217-1222 页。
U = 额定射流速度 [12] Soyama, H., Shimizu, M., Hattori, Y., and Nagasawa, Y., 2008, "Improving the
v = 扫描速度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Elements of a Steel Belt for CVT by Cavitation Shotless
VH = Helmholtz(亥姆霍兹)腔体的体积 Peening," J. Mater.科学》,43(14),第 5028-5030 页。
z = 与地面的距离 [13] Soyama, H., and Sekine, Y., 2010, "Sustainable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Cavitation Impact for Enhancing Fatigue Strength Demonstrated by a Power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Circulating-Type Gear Tester," Int. J. Sustain.Sustain.3(1),第 25- [14] Saitou, N., Enomoto, K., Kurosawa, K., Morinaka, R., Ishikawa, T., and
Yoshimura, T., 2003, "Development of Water Jet Peening Technique for Reac-
32 页。 tor Internal Components of Nuclear Power Plant," J. Jet Flow Eng. 20(1), pp.

101301-10 / Vol. 133, OCTOBER 2011Transactions of ASME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15] Sato, K., Mizoguchi, T., Fujita, K., and Ikohagi, T., 1999, "Development of [26] Xing, T., Li, Z., and Frankel, S. H., 200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Vortex
Advanced Aqu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Using High-Speed Cav- Cavitation in a Three-Dimensional Submerged Transitional Jet," ASME J. Flu-
itating Water Jets," Inter.Symp.R. Kobayashi, e d . , Ishinomaki, Japan, pp. ids Eng., 127(3), pp.
[16] Kalumuck, K. M., and Chahine, G. L., 2000, "The Use of Cavitating Jets to [27] Johnson, Jr., V. E., Lindenmuth, W. T., Conn, A.F., and Frederick, G.S., 1981,
Oxi-dize Organic Compounds in Water," ASME J. Fluids Eng., 122(3), pp. "Feasibility Study of Tuned-Resonator, Pulsating Cavitating Water Jet for
[17] Conn, A. F., and Radtke, R. P., 1978, "CAVIJETTM Augmented Deep-Hole Deep-Hole Drilling,"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Contractor Report
Drilling Bits," ASME J. Press.容器技术》,100(1),第 52-59 页。 SAND81-7126, pp.
[28] Brennen, C. E., 1995, Cavitation and Bubble Dynamics, Oxford University
[18] Johnson, Jr., V. E., Chahine, G. L., Lindenmuth, W. T., Conn, A. F., Frederick、 Press.
G. S., and Giacchino, Jr., G. J., 1984, "Cavitating and Structured Jets for Me-
chanical Bits to Increase Drilling Rate - Part I: Theory and Concept," ASME [29] Thiruvengadam, A. 和 Preiser, H. S., 1964, "On Testing Materials for Cavita-
J.能源研究与技术》,106(2),第 282-288 页。 tion Damage Resistance," J. Ship Res., 8, pp.
[19] Yanaida, K., Nakayama, M., Eda, K., and Nishida, N., 1985, "Water Jet Cavita- [30] Soyama, H., 1998, "Material Testing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Using Cavi-
tion Performance of Submerged Horn Shaped Nozzle," 3rd U.S. Water Jet tating Jet," J. Soc. Mater.Sci., Japan, 47(8), pp.
Conf., Pittsburgh, pp. [31] Soyama, H., Yamauchi, Y., Adachi, Y., Sato, K., Shindo, T., and Oba, R., 1995,
[20] Chahine, G. L., Johnson, Jr., V. E., Kalumuck, K. M., Perdue, T. O., Waxman, "High-Speed Observations of the Cavitation Cloud around a High-Speed Sub-
D. N., Frederick, G. S., and Watson, R. E., 1987, "Internal and External merged Water Jet," JSME Inter.J., 38B(2), pp.
Acoustics and Large Structure Dynamics of Cavitating Self-Resonating Water [32] Plesset, M.S., 1972, "Temperature Effects in Cavitation Damage," ASME J.
Jets,"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Contractor Report SAND86-7176, pp. Basic Eng., 94(3), pp.
[21] Vijay, M. M., Zou, C., and Tavoularis, S., 1991, "A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33] Hattori, S., Goto, Y., Fukuyama, T., Yagi, Y., and Murase, M., 2005, "Influence
Cavitating Water Jets by Photography and Erosion," 10th Inter.Jet Cutting of Temperature on Erosion by a Cavitating Liquid Jet," Trans.JSME ,
Technol.喷射切割技术》,第 37-67 页。
71A(707),第 1081-1087 页。
[22] Surjaatmadja, J. B., and Howlett, J. J., 1992, "Surge Enhanced Cavitating
J e t , " United States Patent 5,125,582. [34] Lichtarowicz, A., 1981, "Erosion Testing With Cavitating Jet," Cavitation Ero-
[23] Yamauchi, Y., Soyama, H., Adachi, Y., Sato, K., Shindo, T., Oba, R., Oshima, sion in Fluid Systems, ASME Fluid Engineering Conference, pp.
R., and Yamabe, M., 1995, "Suitable Region of High-Speed Submerged Water [35] Momma, T. and Lichtarowicz A., 1993, "Some Experiments on Cavitation
Damage Produced by a Submerged Jet," 2nd ASME/JSME Nuclear Engineer-
Jet for Cutting and Peening," JSME Inter.J.,38B(1),第 31-38 页。 ing Joint Conference, pp.
[24] ASTM 指定 G134-95,2006 年,"空化液体射流侵蚀固体材料的标准测试 [36] Soyama, H. 和 Lichtarowicz, A., 1996, "Cavitating Jets - Similarity
方法",《ASTM 标准年鉴》,03.02,第 559-571 页。 Correlations," J. Jet Flow Eng., 13(2), pp.
[37] Morel, T., 1979,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Jet-Driven Helmholtz Oscillator,"
[25] Soyama, H., and Takakuwa, O., 2011, "Enhancement of A g g r e s s i v i t y ASME J. Fluids Eng., 101(3), pp.
of Cavi-tating Jet and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J. Fluid Sci.
[38] Soyama, H. 和 Nishizawa, K., 2009, "Enhancement of the Impact Force Around
a Cavitating Jet by Changing the Nozzle Outlet Geometry," Japanese J.
Multiphase Flow, Prog. in Multiphase Flow Res., 4, pp.

流体 工程学报》2011 年第 133 期 / 101301-11


下载地址: http://fluidsengineering.asmedigitalcollection.asme.org/pdfaccess.ashx?url=/data/journals/jfega4/27492/ 日期: 02/04/2017 使用条款: http://www.asme.org/a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