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6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CHIN1206 中國思想概論
第五課
老子、莊子與魏晉玄學(上)
• 一、引言
• 有關《老子》一書的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今天已很難確定。《史記.老子
韓非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周守藏室之史也。」同書還記載「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的故事。
• 對於老子的結局,《史記》:「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
衰,乃遂去。至(函谷)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
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 司馬遷對於老子的生平記載,只是傳說,不甚可靠。他甚至連老子跟老萊
子、太史儋等的身份,也混漫不清,言詞之間多有遊移。
• 《論語》裏面沒有提及過老子。至於《老子》,雖然也沒有提及孔子,但
全書以掊擊儒家的聖智仁義為標的,諸如「絕聖棄智」、「絕仁棄義」之
類,都是明顯衝著儒家而來。因此,可以判定,《老子》一書不可能早於
孔子,大概是戰國初中期的作品。
• 1973年,湖
南省長沙巿
馬王堆漢墓
出土了兩種
帛書本《老
子》,稱為
甲本和乙本。
據歷史學家
考訂,兩種
本子均抄寫
於西漢初年。
• 1993年在湖北荊門巿郭店村戰國楚墓出土竹簡中,
包括三種文字有異而相對獨立的《老子》,稱甲本、
乙本、丙本,是目前最早的《老子》文本。
• 郭店本《老子》的大部份文字,皆見於今本《老子》
中。但丙本有14枚竹簡,稱《太一生水》,不見於
今本《老子》。
• 據考古學家推斷,郭店竹簡本《老子》的寫定時間
為戰國中期,至遲不晚於公元前300年。
• 竹簡本跟通行本相比,文字較少(僅2/5),而且內
容主要探討人生問題、政治問題,對於宇宙論、形
而上學則不甚關注。
• 二、境界型態的形而上學
• 1. 老子對現實人生的感受
• 對於道家所謂的「道」,很多種不同的詮釋。例如,道
教視「道」為氣化的實體,宇宙的生化本源。
• 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講》一書中有三講(第5~7)
專門分析老子的思想,用「境界型態的形而上學」來詮
釋老子的「道」,義理顯豁,文字亦相對較淺白,大家
可以參看。
• 首先,面對春秋戰國之世「周文疲弊」的局面,儒家跟道家有著不同的態
度。儒家是肯定禮的價值,它想透過揭示禮背後的「人情」根據,重新恢
復它的功能;道家則不肯定禮的價值,只視它為「人為」的造作,只是一
套形式的虛架,對人的生命或自由構成桎梏妨礙。
• 老子的主張,正面而言是「自然」,反面的說法是「無為」。自然即自然
而然,沒有任何人為的干預。老子認為現實中人生的苦痛,往往就是源於
太多的人為干預或興作。這又可由淺至深,分成幾個層次來探討:
• 甲. 生命的紛馳——主要是指生理感官的慾望追求,最後做成身心的損害和
痛苦。《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
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 乙. 心理的情緒——喜怒哀樂的情緒激盪,造
成身心痛苦,這方面大多源於人對名利得失的
過度計較,機心執著所致。例如,《老子》第
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
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
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
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
患!」
• 丙. 觀念的造作——人為而執著某種信念、價值標準,強迫自己或他人去接
受。用現代的詞語,稱為「意識型態」(ideology)。現實的例子,如宗教戰
爭、毛共時代的階級鬥爭等等。這方面所構成的災難,遠較前二者為甚,
因而《道德經》亦談論得最多。例如,
•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
已。」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
可欲,使民心不亂。」
• 對於統治者宣揚、標榜的價值標準,例
如儒家的仁義之類,《老子》尤其是深
惡痛絕。《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
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
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2. 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
• 在政治層面,老子的態度是主張「無為」,目的就是要遮撥一切人為的干
擾、造作、把持、扭曲等等「有為」,讓百姓自由地發展。
• 「無為」並非純粹消極逃避的意義,正因為「無為」,反而能成就一切的
價值,這是《老子》的智慧所在。若在今天,老子一定是個反專制的自由
主義者。
•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
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
• 為無為,則無不治。(《第三章》)
•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
謂玄德。 (《第十章》)
•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以
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第三十七
章》)

• 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三章》)
•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四
十八章》)

•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第五十七章》)

• 這裏最重要的是,萬物自然而然會「自生」、「自
化」。你不去對萬物作過度的干預,其實正正是成就
了萬物。魏晉之際王弼注釋《老子》第十章「生而不
有,為而不恃」,說:「不塞其原,則物自生,何功
之有?不禁其性,則物自濟,何為之恃?」可謂十分
中肯。
• 3. 道的雙重性格———無、有、玄
• 「無為」、「有為」本來是政治或生活上的態度,把它們進一步抽象化、
觀念化,便成為「無」和「有」兩個概念。
• 「無為」表面上跟「有為」是對立,實際上卻是成就了有為;同樣的情況,
老子透過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啟發,亦體悟到「無」對「有」的成就。例如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 利:具體、特定而有限的作用
• 用:無限制、非特定的成就作用
• 由此便可瞭解老子的形上學。不妨先從較關鍵的
章句著手。
• 甲、《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
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老子》的開章就是用「無」、「有」、「玄」來表示「道」的性格,此
段的標點句讀,必須非常小心。
• 「道」者路也,道路之意,並不深奧。《韓非子.解老》:「道者,萬物
之所以然也。......道者,萬物之所以成也」王弼注《老子》第五十一章「道
生之,德畜之」,曰:「道者,萬物之所由也」。它只是一個虛泛的詞
語,人人都可以用,實際意義則要視乎各家的具體說法。
• 儒家有儒家的道,道家有道家的道,甚至耶穌也可以說:「我就是道路、
真理、生命。」(《約翰福音》14:6)唐朝韓愈《原道》:「仁與義為定名,道
與德為虛位」。
• 「有」表示一徼向性,特定的方向。有特定的方向性,才可成就特定的事
物或價值。而「有」必須藉著「無」(無執著的心境或態度)才可達成。
• 「故常無」、「故常有」,在文句上,前面缺少了主詞(subject),如果要補
上的話,應當是「我們的心境」。
• 因此,「無」的實際意涵,落實而言,就是無執著的心境。所謂「有之以
為利,無之以為用」,「觀其妙」的「妙」,就是指能成就一切的「無限
妙用」。
• 何以說「無」和「有」是「同出而異名」呢?因為二者都是同一個「道」
的 兩 面性 格 而已 , 並非 二 事 。 清 楚地 說 ,「 無 」不 是 死無 ,它隨時能
「有」;「有」不是死有,它隨時能「無」。無不能離開有,有不能離開
無,這種雙重性格,給它起一個名字,就叫做「玄」。「玄」其實表示道
的雙重性格。道家就是拿它作為一切萬物的存在根據,這是哲學上一種存
有論(Ontology)的說法。
• 乙、《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 嚴格而言,道家所說的「道生萬物」,不是實有型態思想(例如儒家、基
督教)所謂的「創生」。它只是讓開一切,不去扼殺,使萬物「自生」之
「生」,也可稱為「不生之生」。
• 從這個層次講「生」,跟儒家有著很大的不同。用牟宗三先生的說法,是
「作用層」跟「實有層」的分別。顯淺一點的說法,道家只有「How」
(如何)的問題,沒有「What」(是甚麼)的問題。
• 你說上帝創造宇宙也好,天道創生也
好,老子不會跟你反駁。他只想指出
一點:那位創生者必須是本著無執著
(無為、無)的心境,才可以去創
生。
• 丙、《老子》第四十二章: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 對於一、二、三,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解釋。根據王弼的《老子注》,是以
《道德經》第一章的無、有、玄來作解釋。「一」是指無,「二」是指無
和有,「三」是指無、有、玄。以下便是萬物,再沒有三生四,四生五的
問題了。
• 從義理的角度看,王弼的解釋相當順適,合乎《老子》的本義。
• 如此一來,「道生一」乃至「一生二」、「二生三」的「生」,其實不是
一般「創生」的意思,只是義理上的一種展開、鋪示而已。
• 至於「三生萬物」,正如「道生之」、「天下萬物生於有」,其實只是一
種姿態,而非真正的創生。郭象注《莊子.大宗師》「生天生地」時便說:
「不生天地而天地自生,斯乃不生之生也。」嚴格而言,老子的「道」只
是萬物的實現原則(Principle of Actualization),而不是創造原則(Principle of Creativity)。
• 4. 「作用層」的保全是儒釋道三教的共法
• 嚴格而言,儘管老子本人對儒家的仁義禮智持有消極的反
對態度,但只要明白儒家跟老子所言,屬於不同層次的問
題,那些對立只是表面,其實是可以消解的。
• 王弼《老子指略》:
甚矣,何物之難悟也!既知不聖為不聖,未知聖之不
聖也;既知不仁為不仁,未知仁之為不仁也。故絕聖而後
聖功全,棄仁而後仁德厚。夫惡強非欲不強也,為強則失
強也;絕仁非欲不仁也,為仁則偽成也。
• 絕聖的目的是要「聖功全」,棄仁的目的是要「仁德厚」,
正如「無為」的目的是要「無不為」一樣,王弼的分析,
可謂深中肯綮。
• 老子這套境界型態的形而上學,其實是儒釋道三家的「共法」,佛教(尤
其是空宗即《般若經》一系)說得尤其是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謂: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 這類話頭,表面看好像有點玄虛,其實並不難理解,用「實有層」和「作
用層」的區分,義理便十分顯豁。
• 所謂「佛說」、「是名」,是實有層正面的主張;「即非」則是作用層的
方法。天天想著要智慧、解脫,其實就是執著,永遠無法得到智慧、解脫。
• 正如禪宗黃蘗希運有句名言:「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前者是正面主張,
表示「What」的問題;後者是修持的方法,表示「How」的問題。
• 儒家由於是正面立教的關係,比較少說這種吊詭的言辭,但亦有其例。
《尚書.洪範》:「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
有作惡」容易理解,至於「無有作好」,正如王弼所言:「絕仁非欲不仁
也,為仁則偽成也。」這當然只是在作用層上的說法而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