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参会重磅级要-AI的盛宴 20230405204607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林荣雄:各位投资者,大家晚上好!我是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今天我们再度安
信传媒焦娟团队联合,跟各位领导汇报一下围绕当前 AI 行情的观察和判断。

在今年 2 月初,我们安信策略团队就领先同行,和我们安信传媒的焦娟团队联合在推荐 AI
传媒板块,也就是在两个月之前,我们就联合提出“传媒走大牛”的观点,那么回过头来看,
这个观点应该来讲是有重大预见性的。

事实上,可以看到目前围绕这个 AI 数字经济 TMT 大板块的共情能力在不断增强,今天我们


策略团队主要是来进一步汇报对于 AI 数字经济 TMT 最新的观点。同时,也希望通过历史复
盘能够去回应当前市场最关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还能涨多久,当
前能不能上车,如果出现短期调整,高位调整多少?我相信这是当前所有投资者最关注的问
题,作为本轮数字经济牛市旗手我们自然也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之后,安信传媒首席分析师焦娟总将对传媒领域的后续展望和配置进行汇报。首先,今年我
们安信策略团队在很早的时候已经非常明确地把大盘价值跟小盘成长作为一个双主线认知。
相应来讲,呼应的是我们去年在年度策略会上提出的核心资产投资和产业主题投资,大盘价
值就是低估值央企蓝筹+消费,当前属性来讲高分红特征会更明确一些;小盘成长就是 AI
数字经济 TMT。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一季度最有价值的判断就是敢于旗帜鲜明地说出:
产业主题投资。对于这点,我们安信策略团队从投资策略的轮回入手,率先从去年 11 月总
量策略会和 12 月年度策略会提出,应该是市场唯一一个策略团队前瞻预判到且在坚持推广。

近期,我们跟非常多的领导都进行了一些交流,虽然目前大家对于这种双主线,尤其是 AI
数字经济 TMT 的认知方差还是比较大的,争议还很大。在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
是对于当前市场在存量资金博弈情况下的认知跟评估。能够清晰的感知到:其一,原来配置
中持有新能源领域仓位的领导出于产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格局、景气和短期业绩兑现存在
一定焦虑情绪。其二,一些原来认为比较安稳的,传统价值成长的领导来说,其实也有一些
焦虑,核心是在近几年业绩中枢可能还在做下移,这种趋势是不是在未来仍将持续,估值跟
盈利适配性始终是困扰这个板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简而言之,目前在存量博弈的环境中,相当多的资金都在寻求新的超额收益方向,尤其是今
年年内在经济弱复苏的格局中,存量博弈+超额要求+大家都认为有结构性机会,多少来讲仓
位都有向 AI 数字经济 TMT 做迁移,聚沙成塔导致当前 AI 数字经济 TMT 热度非常高。客观
来说,做策略这些年,存量资金博弈下能够如此撕裂,上一次还是在 2017 年漂亮 50 的时候。

在这种定价环境中,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背景很重要的背景是原有资金产生了异化,或者


是分化。在交流过程中,我能够真切感知到一波领导还是非常倾向于去做成长,但是在大盘
成长当中又没有找到一些非常好的新方向,或者是说都是原有持有的领域。因此,这部分资
金转而像小盘成长去找新成长方向,也就是当前 AI 数字经济 TMT。另外一类资金,相对来
说偏向价值,认为 8%-10%年化收益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对于管理规模比较大,相应来
说又偏爱这种大市值龙头领导来讲的话,开始转向这些高分红板块和高股息板块去追求确定
性。这个观察来讲的话,应该是我在定期与诸位领导的交流过程当中是能够深刻体会到的,
就是原有方向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焦虑情绪,尤其是在存量博弈市场上,大家希望能够
在年内超额收益方向上能够找到新的突破口,本质上可以认为是权益市场的资产荒现象比较
明显。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更多研报可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金融研报局获取:
这里有各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专家会议纪要、公司研报、外资投行报告等等。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另外,我们补充一点,如果是类似于 2019 年双主线配置,参考 2019 年超额收益排名靠前的


主动型基金的操作策略,面对双主线配置,不轮动+重仓成长:55.10%;不轮动+重仓价值:
26.53%;不轮动+重仓价值和成长:10.20%;轮动:8.16%。简要总结面对双主线获得靠前超
额的操作策略:1、双主线的超额获得最忌讳的是轮动;2、双主线并不意味着是均衡,并不
意味着是大盘价值和小盘成长五五开就能够获取。3、基金经理更多的是两者都配,但在擅
长的领域做侧重,持仓结构在年头到年尾变化不大;4、需要提示侧重价值要获得靠前的超
额往往需要做波段。

第二,我们对 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来展开探讨,首先对 AI 数字经济 TMT 这个行情,需要


去明确的是,它已经不是基于事实的第一维跟数据的第二维,它已经进入了情绪的第三维跟
梦想的第四维。这一点来讲的话,当前交易热度偏高,我们是需要做客观承认的,1 浪出现
高位调整的可能性在上升。同时,需要明确的是:AI+数字经济 2-3 年周期看好,全年主线
已经非常明确,本质是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进而开启对数据资产的重估,即便因为行情过
热存在 1 浪调整但不改中期向上的判断。

在这个过程,我们认为 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的最大关注并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经


济修复的斜率。在我们关于投资策略的研究框架中,在存量资金环境中,只要经济弱复苏,
TMT 就不会输。显然,在基数效应的影响下二季度 GDP 等经济数据同比读数是可观的,目
前各类数据均指向经济复苏是客观事实,但依然处于“弱复苏、弱现实”的状态,“弱复苏”
在“利润”层面的体现仍不明确。当前 2023 年 1-2 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22.90%,
营收降幅大于成本降幅,导致企业毛利下降,下拉工业利润 18.6 个百分点,说明成本的刚
性依然非常明显。同时,2 月份 PPI 调查的 40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 17 个,比
上月增加 2 个,工业品“降价”的现象正在扩散(P 下降,叠加 1-2 月库存水平回升甚至一
定程度指向工业通缩),叠加成本的刚性(C),使得经济弱复苏的过程(Q)中真实盈利
(E=P*Q-C)边际环比的提升被延缓。

在做历史复盘的时候,我们发现在 2012 年到 2013 年,A 股围绕着互联网加那一波科技成长,


体现的是一个定价改革不定价经济的总体认知过程,配置是单压一条主线,就是科技成长中
小盘,小盘成长;当然,也有领导倾向于用 2019 年那一波成长行情来映射,就是二季度 5G
以及在 2019 年下半年半导体去,客观而言 2019 年是既定价经济又定价改革,整体配置就是
双主线。当然我们现在倾向于今年是双主线认知,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如果是类比 2020
年定价环境,也就是明年国内外经济很假设比今年经济还要好,那么在 2020 年是涌现大盘
价值成长的核心资产行情,也是单压就好,相应来讲的话是小盘表现比较差的。

所以历史复盘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知到,目前整个 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最大的对手其


实不是在于自身,而是来自于经济修复的一个斜率。如果经济出现了一个非常强劲的复苏,
在存量市场博弈下市场会往大盘价值,会往消费靠;但是如果经济真实体感上维持在一个对
弱复苏或者弱现实的环境,那么产业主题投资还是奏效的,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真实体感,而
不是简单的 GDP 读数,因为我们也知道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读数是可以的。这个角度来看,
目前 AI 数字经济 TMT 能够持续多久?我们认为首要关注经济修复的斜率。如果经济修复斜
率不是那么快,整个 AI 数字经济 TMT 行情相对来说具备比较强的持续性。当然,我们需要
承认人工智能 AI+数字经济(TMT)眼下存在热度偏高的迹象,1 浪出现高位调整的可能性
在上升。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根据安信策略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指数,相应来说可能会比成交额占比这个数据更客观一些,
这个指标来讲的话接近 2013 年中水平,应该是仅次于 2015 年 6 月份高度,行情热度比较
高,我们这里是需要承认的,那是否意味着这个行情到此终结了呢?

我们认为大概率不是,相应来看高位振荡可能性会上升,高位振荡可能性怎么去评估向下振
荡空间?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2013 年 TMT 行情 1 浪调整相应来说向下调整差不多是五个点
左右,当然 2013 年 TMT 行情是有业绩支持的,所以如果当前 TMT 行情真出现高位振荡,
我们认为对于整个板块来讲的话至少 5 个点。那么,震荡下限是多少呢?2020 年初新能源
那一波 1 浪调整,是受疫情调整,大致来说对于空间幅度来说是 20%的幅度。现在定价环境
显然比 2020 年初当时新能源的那一波 1 浪调整要好得多。如果出现一个围绕着 TMT,围绕
着 AI,围绕数字经济这一块高位振荡,向下幅度应该是 5%-15%的回调幅度,空间有限。我
们强调一点就是说即便高位震荡改变不了全年主线,甚至来讲 4 月很多人都说要 TMT 调整,
向基本面靠拢,我们其实倒也未必见得完全同意这些观点,有时候只不过是找个理由而已。
第三,对于 AI 数字经济 TMT,尤其是 AI 的定价评估来讲的话,我们此前提出过围绕着科技
成长主题投资“两波三要素四阶段”认知框架。

事实上,多数的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不会超过一个季度。这个是在认知上非常关切的一个
问题。如果说我们多数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不超过一个季度,对于数字经济来讲很有可能
到 3 月份往后走就是边际走弱的趋势。对于这个问题的观察,自然而然可以放在宏观策略的
视角,我们更希望能够从产业中观层面给予更清晰的指示。

在此,我们作了一个明确,以产业生命周期或者以渗透率的视角做观察,产业从 0 到 1 的阶
段多数围绕产业主题的投资,1 到 100 的阶段往往进入到了以渗透率为核心,产业生命周期
为本质的景气投资价值的认知框架。这个过程当中,意味着如果一个科技成长产业主题投资,
不仅要有一个季度,还能够变成一年或者变成两年,势必在产业的趋势发展过程当中要完成
一个从 0 到 1 且从 1 到 100 的过程。

第一、如何实现一个产业从 0 到 1,我们强调的是三要素,是指巨头+爆款+产业链。其中的
产业链包含两个指向,第一个是盈利模式清晰,第二个是产业容量巨大。比如 2019 年以及
2019 年之前,我国新能源车大致处于产业主题投资阶段。在 2019 年,新能源产业链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巨头特斯拉,爆款 Model3。整个产业链在巨头特斯拉跟国家电网巨额
投入下,它的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并且产业容量变的非常庞大,于是乎在 2019-2020 年新能
源车产生一个重要转变:从产业发展阶段,新能源车完成了产业从 0 到 1 的过渡。从投资方
法上来讲,新能源车在 0-1 的过程中适用于产业主题投资,从 1-100 的过程也就从产业主题
投资开始迈向以渗透率为核心,以产业生命周期为本质的景气投资
认知阶段。

在三要素框架下,我们就可以去评估:围绕着科技成长的产业主题投资,到底是一个季度还
是一年维度以上的认知?比如更早前的 TWS 消费电子产业,大致也是符合巨头加爆款加产
业链,整个行情大约持续了一年多。在 2021 年,有一波以 Facebook 推动的元宇宙行情,则
是因为没有爆款,整个行情就非常短促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第二个是科技成长产业投资节奏的四个阶段。从四阶段的角度来看,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
从实现 0 到 1,再从 1 到 100 过程,资本市场定价往往遵循着这样的投资规律。第一阶段,
在爆款出现的时候配置巨头,比如当前微软的股价创新高,同时百度的股价也出现了明显上
涨;
第二阶段,当我们意识到巨头进行猛烈资本开支的时候,这时候应该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阶段,产业链逐渐形成过程,也就是完成从 0-1 的过程,这时候应该配置产业链的关键
环节;
第四阶段,在产业链形成之实现从 1-100 的过程,这时候根据供需缺口来进行资产配置。

用这个四阶段框架去分析此前的新能源车,也是成立的。最早配置的是巨头特斯拉,例如在
2019 年及之前的特斯拉;第二个阶段配置的是基础设施,例如 2019 年的充电桩领域;第三
个产业链形成以后,在 2020 年宁德时代取得超额收益,这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最后在 2020
年年底开始天齐锂业开始明显超额收益,因为这是非常明确的供需缺口投资。

再比如,根据当前形式,以这个框架去分析以 AIGC,ChatGPT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我们


会发现第一个现象:有巨头。国内有巨头,国外也有巨头。第二个是有爆款。所以现在更关
键的是围绕产业链的形成,尤其是全球产业链的形成,而产业链的形成要求盈利模式清晰和
产业容量巨大。目前。来看,整个以 AIGC 和 ChatGPT 为代表的领域,它的产业容量非常巨
大,所以更欠缺的是盈利模式清晰,盈利模式清晰指的是能够出现一个消费硬件的大爆款。
爆款出现后,整个产业的盈利模式就会变得清晰。例如,按照我们安信焦娟团队对于苹果
MR,对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一系列硬件预估。

第三个是两波大行情。我们现在将数字经济类比于 2019 年的新能源车,很多领导说可能是


2017 年的新能源车,这个产业的爆发可能中间还要再隔两三年,对于这个问题对于投资来
讲是重要的。很多投资者关注的是“有没有业绩?国内和国外公司比行不行?现在的技术水
平进行商业化合不合适?”这种范式的围绕好景气,好公司,好价格的认知体系去分析数字
经济。如果数字经济不是 2019 年的新能源车,如果是 2017 年的新能源车,那么会有什么规
律?

在观察产业发展的定价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从 0 到 1 以及 1 到 100 的过程当中,往往是有两


波大行情:0 到 1 的时候会有第一波围绕着产业投资认知的行情,比如 2017 年的新能源车,
比如 2010 年的移动互联网,以 iPhone4 为代表的行情。同时,如果这个产业能够完成 1 到
100,它就会有第二波行情,比如整个新能源
在 2019 年底到 2020 年开启了第二波行情,移动互联网浪潮则是在 2012 年开启了第二波行
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一点差异:对于 2010 年移动互联网浪潮,在第一波上涨之
后发生了较深的回调;在整个新能源的第一波行情中,股价在后期是进行一个高位的震荡,
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并不大。

我们认为两者之间的差异表面反映了业绩层面的区别,但是核心是对于产业从 0-1 和 1-100


之间的节奏问题。2010 年移动互联网第一波行情到第二波行情,关键是在 4G 建设推广的节
奏问题。

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第一波行情,即围绕着产业主题投资认知的行情,市场会提供半年左
右的容忍期或者业绩验证期。类比到现在,在今年一季报上,对于计算机,传媒,通信这些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领域,市场大概率不会要求非常明确的业绩验证,市场更多会关注的是在今年中报的时候能
不能签下订单,或者能不能够看到产业落地的进一步催化。如果不能,那整个市场的行情大
概率就会产生较大的振幅。

如果产业顺利完成了从 0 到 1,市场开始开启 1 到 100 阶段的定价,那么往往也就意味着这


个行情将会是一个高胜率强趋势行情。目前对于两波行情的判断,我们的观点可以跟 2019
年的新能源车做一个类比。当然,市场也存在类比于 2017 年新能源车的争议,但是都不能
改变 2-3 年周期看好数字经济的观点。

目前来讲的话,对于 AI 大家争议点可能就是在于产业链的形成,从定价的角度 AI 本质是对


于美股映射的认可度。需要承认的是,对于产业链的形成决定了这波 AI 到底是纯主题投资
和还是产业浪潮,现在要拿出切实证据是很难的,只能说定价过程朦胧的状态最美,等看清
楚了反而没有什么想象空间。再进一步讲,真成长的配置就是敢于研究三年十倍股这个命题,
对于新技术新兴产业趋势的判断,无论是一级市场、二级市场,还是企业家,都很难看得到
终局,也很难把握好节奏,要承认对产业趋势的重要研判有一定“博一把”色彩在里头。目
前,在交流过程当中确实能够感受到有些领导比较反感,抵触情绪比较强,缺乏业绩,缺乏
清晰的商业模式,缺乏与国外对应领域优秀公司的可比竞争力,产业链的形成不知何时,甚
至美股的定价比 A 股要冷静得多。回顾历史,事实上无论去复盘早前的消费电子,移动互
联网,包括我们新能源车,其实有相当一大波的行情都是在争议中不断壮大,美股映射的定
价行情都在产业早期阶段中也多有存在。

第四、我们关注到在存量资金环境中 TMT 行情的高度和持续性很大程度依赖于此前大盘成


长的仓位变化。基于交易环境,随着 AI+数字经济板块的“共情能力”在增强,我们推算出
近期新能源仓位和 TMT 仓位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推测向 AI+数字经济板块的迁移将在今年
5-6 月后体现得更为明显。从机构对于抱团持仓的复盘来看,持仓规律表现为:当机构抱团
行情见顶后公募基金往往开启边际减仓,在公募仓位见顶后第三个季度会出现明显减仓,第
四季度可能出现短暂仓位回补,而在短暂回补后进一步加速减仓(例如:2012-2017 年的移
动互联网浪潮、2017-2021 年初的以茅指数行情均有此规律)。以本轮新能源机构仓位见顶
时间为 2022Q2 推测,加速减仓时间点在 2023Q1,仓位或有的回补时间点预计在 2023Q2。
如果在 Q2 出现仓位回补,可以明确的是看似逻辑是基于景气低 PEG 部门的修复(例如:转
降息交易逻辑等),但本质是抛离新能源领域的中小盘成长,回流至产业内引领技术创新和
产业迭代的大盘成长的过程(例如在 2016 年计算机、通信等大幅减仓,回流至例如立讯精
密这类消费电子)。焦娟:对传媒行业的核心判断是“传媒走大牛”,不光 AIGC,后面还
有 MR;我们目前倾向于将 2023 年的“传媒走大牛”,去类比 2012 年:

1)客户最大的疑问,是传媒标的为何看不到高速的业绩增长?——没有 MR,AIGC 就是存


量博弈,24/25 年受益于 AIGC+MR,传媒标的会出现类似 13/14 年的业绩高速增长;我们对
于传媒核心判断就是传媒走牛,这个走牛的话实际上绝对不光是 AIGC,我们认为说后面其
实最最重要的是 MR 眼镜,MR 眼镜出不出?或者苹果什么时候出?这一点的话在去年我们
安信给的元宇宙白皮书当中就给出判断,今年一定是硬件的大年,今年硬件发展很快,所以
这一点的话对于传媒 2023 年全年核心判断。基于传媒走牛,我们认为说当下这个 AIGC 是
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后面还有,后面就是 MR 眼镜这一块,基于今年我们认为说一定会推
MR 眼镜,所以的话这里面后续传媒还是有新的一些逻辑,这是第一点。所以我强调一下,
今年的传媒核心不是 AIGC,今年传媒核心就是我们对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于它走牛的一个判断。我们从年初定调的一个核心,就是我们到底把 2023 年传媒走大牛去


类比的是 2012 年还是 2013 年?有一个当下客户最大的疑问, 就是说传媒的标的为什么?就
是 AIGC 你说它很火,可以,AIGC 很火的话,为什么传媒标的看不到有这种高速收入增长?
所以这里面的话,其实一开始咱们从研究角度来讲的话就已经指出来了,如果没有 MR 眼镜
的话,这个 AIGC 就是一个存量博弈,它顶多发挥一点修修补补的作用。它顶多是改变一些
公司增长预期跟估值抬升。但是因为现在整个移动互联网尾期巨头林立,AIGC 刚起来,尤
其是现在只是 GPT3.5,4.0。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这种存量博弈,修修补补可能在刚
开始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说的是说我能够生产力抬升,我能够提高毛利率,我能够降本增
效,所以这里面的话大家就会发现说跟 2013 年去对比,没有 2013 年业绩高增长支持,但是
大家看 2023 年苹果确定性推 MR,2024,2025 年第二代,第三代能出量,2024,2025 年传
媒才是供给端范式,有了 AIGC 这个生产力的提升,因为有了 MR 硬件这个新空间,那个时
候的话,传媒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看到在一些特定方向上有高速的业绩增长。

2)23 年类比 12 年,是高速业绩增长的“前夜”;12 年板块表现一般,23 年若类比 12 年,


为何还能“走大牛”?超跌修复+抢跑引发的“交易行为”超跌修复:传媒“大”熊了整整
5 年(18-22 年),这种超跌来源于三种力量——一是移动互联网 18 年开始红利消退,传媒
“土壤”持续贫瘠,过往的增长动力/成长逻辑不复存在,除了游戏子板块,其他都开始“双
杀”;二是 18-21 年的政策持续收紧引发的市场一致预期一直在持续强化,到 21 年这种太
强烈的市场一致预期,导致互联网平台/教育板块短时间内暴跌幅度达 90%,某种意义上,
这是“双杀”之后的又一轮“错杀”;三是 22 年疫情影响超预期。能坚持下来的优质标的,
虽然有三重强劲的修复力量;抢跑引发的“交易行为”:传媒行业是供给决定需求的行情属
性,AIGC 作为新供给,“彻底出清”的传媒板块突然手握“大杀器”,虽然任何标的都必
须完整经历“买船票、成功上船、新世界圈好自己的地盘”这三步骤、虽然众多新标的都还
没上市。二级市场若要交易“AIGC 的逻辑”,必然要大水漫灌至所有低洼处——所有标的
可能都会轮涨一遍;业绩高速增长,靠传媒目前这片“盐碱地”是不可能的,那何时能切换
成“沃土”?MR 眼镜带来的新空间就是传媒的“沃土”、“新世界/新空间”,故 2024/2025
年才是业绩高速增长期,类比 2013/2014 年。

3)有没有产业链深刻变化之处?有!(当下没有 MR)有没有指数级上行的赛道?有!这
一轮 AIGC,AI 替代人,在这个环节上就有一个明显对比或者优化,优化在哪里呢?AIGC 作
为一个被收购的对象,或者说作为一个有价值的标的,如果再进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它
进的就是一个纯资产。所以这样的话,上一轮上市公司收购内容供给这个方向上的标的都没
成功,这一轮的话大概率能成功。这一轮的话,反而是在流量平台跟内容创作者之间,这些
原本地位比较弱势,估值特别低的公司,有能力参与这一轮的 AIGC 的内容跟供给,这样的
话产业链价值分配可能发生改变,公司基本上就可以面临业绩跟估值的双升,这是这一轮传
媒当中逻辑变化最大的一个地方,光 AIGC 就可以给传媒行业带来这样一个变化。没有 MR,
指数级上行的新赛道在虚拟数字人这个地方,因为不管是对 C 端也好,对 B 端也好,都是
未来任何基础设施构建的一个圆心,也就是说不管是 C 端还是 B 端,只要是 AI 替代人,你
都要去构建一个交互的 AI 虚拟数字人主体,因此虚拟数字人的话大概率是一个指数级上行
的赛道,

4)后续如何选股?超跌修复+抢跑引发的“交易行为”→认同标的+弹性个股(被市场最认
更多研报加入知识星球:金融研报局;星球号:87646863

同的强势股/尚未启动的洼地股)认同标的:国脉文化、昆仑万维
、巨人网络、恺英网络、三七互娱、芒果超媒、利欧股份、浙文互联、丝路视觉、快手、B
站、泡泡玛特

5)复盘 13 年传媒牛市,并购重组+影视游戏互联网标的;再复盘 03 年互联网热潮,美元基


金+美元基金看得懂的互联网标的+VIE 架构走通了海外上市从而闭环退出;2023 年:央企/
国企+AIGC 及配套相关/MR 及配套相关/人形机器人及配套相关!其实 2003 年那一轮互联网
热潮的时候,实际上主要操标手法是在于说美元基金加上美元基金看得懂的互联网标的,然
后又通过 IRE 架构或者是说离岸设计走通了海外上市退出,所以 2003 年那一轮互联网热潮
的话,其实背后最大的资本主力是美元基金,2013 年那一轮传媒牛市非常经典,主要在于
民营企业去并购重组,增速特别高的影视,游戏,互联网标的受益。2023 年的话,如果说
从 2023 年开始,我们看 2024,2025 年,如果确实是我们判断的这个样子,除了 AIGC 之外
的话,后面还有 MR 眼镜,后面的话再有人形机器人,这里面的话就是说 AIGC,MR 眼镜,
人形机器人是三个类似于影视,游戏,互联网高速增长方向。

6)对行情非常有信心,但对标的非常冷静——大环境是全球多周期共振出清、资产负债表
修复

7)当下急需 TMT 任何方面的研究——回溯历史、TMT 投资方式、基本面(不仅是财务等,


范围更大)、海外跟踪+国内映射、技术、落地应用、前瞻等

8)顺应这一轮智能科技,同时要跳出来“找回真实感”——顺应“传媒走大牛”,同时要
冷静研究以明白“到底赚的是什么钱所以最后稍微强调这一点,总体来讲的话,今天这一轮
强调一下,传媒 2023 年核心绝对不光是 AIGC,传媒 2023 年的核心是预期走牛,这种走牛
的话并不是业绩的驱动带来的,而是在于说它本身就是一个超跌修复加上因为 AIGC 最契合
传媒,最能够给传媒带来这种弹性,所以它这种抢跑带来的引发行为。另外 MR 眼镜不管 6
月份出还是 9 月份出,其实到时候传媒也会有一些触发,可能主要会在游戏标的身上,或者
游戏板块身上,所以游戏板块的话,第一大家最熟,第二个它特别契合大家打底仓,第三个
我个人觉得说需要保持耐心,因为后续的话还有 MR 眼镜,据我个人这几年的观察,它一定
是契合电子产业链配套标的,以及游戏板块,另外稍微强调一下,虽然大家今年选标的不一
定用得到,但是 AIGC 确实给传媒带来深刻产业链变化,以及这里面确实有一个指数级上行
赛道,另外的话就是如果说今年只是一个开场,后续的话央企国企加 AIGC,加 MR,加人形
机器人,加配套相关的产业链,这里面可能是一个大的主要驱动力,最后大家一定要对标的
冷静一点,因为今年这个环境或者这一轮我们判断走牛的环境跟 2013 年走牛的那个环境是
完全不一样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