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上海科技翻译 S hang hai J ournal of T ranslators f or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4N o.

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导向
--“异化”“归化”讨论后的思考

贾文波 (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

[摘要] 本文以纽马克文本功能类型为基础,结合“异化”与“归化”策略的应用,分析了各类文本的翻译策略导向,指出翻
译策略的选择,除了翻译目的、作者意图、读者层次等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与文本功能有直接关系,表现为“表达型”文
本的“异化”和“信息型”、“呼唤型”文本的“归化”趋势。 本文还指出,为彰显不同的民族文学和文化,文学翻译的“异化”值
得提倡。
[关键词] 文本类型;策略导向;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141(2004)03
-0006
-06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 N ew mark) 曾根据布 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的手法( ibid:


拉格学派雅科布逊( Jakobson) 提出的语言具有“表 20,
40,
47) ,以突出文本信息内容,加强译文的可读
达功能”( the 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 the 性。两种翻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要求译文接近原
informative function ) 和 “呼 唤 功 能” ( the vocative 文的形式,在结构和词序安排上力求接近原文,后者
function,或称“诱导功能”) 这三大交际功能的观点, 则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映,即信息传递的效果,实
将 各 类 文 本 按 此 分 为 “表 达 型 文 本” ( expressive 际 上 这 是 一 个 问 题 的 两 个 方 面-- “异 化” ( for-
text ) 、“信息型文本”( informative text ) 和“呼唤型 eignization) 与“归化”( domestication) 的关系问题。
文 本” ( vocative text ) 三 大 类 型 ( N ew mark,
1988: 尽管有人对他的“语义翻译”持有异议,认为“从某种
47) ,又按体裁将“严肃文学作品 ( serious imagina- 意义上说,所有的翻译都是交际翻译”( … all trans-
tive literature ) 、 官 方 文 告 ( authoritative lation is,in a sense,communicative--B Hatim &
statements) 、自传文学( autobiography ) 、私人书信 I M ason, 1990:7) ,但纽马克的这一提法不无道理,
(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 等 归 结 于 “表 达 型 文 至 少不会流于偏颇,兼顾了形式与内容、“异化”与
本 ”;将 “自 然 科 学、 科 技、 工 商 经 济” ( scientific, “归化”的辩证关系,同时,也从宏观上为不同文本类
technological,commercial,industry,economic) 方 型的翻译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导向( strategy orienta-
面的“读本、报告、文件、文书( textbook,report ,pa- tion) 和依据。 因此,今天,在“异化”与“归化”讨论之
per,article,memo,minutes ) ” 等 纳 入 “信 息 型 文 后,重温纽马克的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澄清认识,
本”;“通告( notices) 、说明书( instructions) 、公共宣 更清楚地明确翻译中一些基本问题。
传 品 ( propaganda,publicity ) 、 通 俗 作 品 ( popular 一、“表达型文本”的翻译策略导向-- 彰显文
fiction) ”等体裁则归于“呼唤型文本”( ibid:40) 。 本个性的“异化”趋势
以此为前提,纽马克进一步指明,第一类文本 纽马克从文本功能出发提出的“语义翻译”方
( “表 达 型 文 本”) 的 功 能 “核 心” ( core) 是 “作 者” 法,为“表达型文本”的翻译提供了一条“异化”的途
( w riter) ,其在文本中的地位是“神圣的”,( sacred) , 径。在这类文本中,由于作者的“个性成分构成了‘表
翻译时宜采用“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的 达型 文 本’ 的 ‘表 达’ 要 素” ( T he personal compo-
手法,以彰显“个性”( personal components) ;而对于 nents constitute the ‘expressive’ element of an ex-
后 两类文本的翻译,即“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 1988:40) ,形 成 了 表
pressive text .-- N ew mark,
本 ”,其文本功能的核心分别是“真实性”( truth) 与 现作者个人语言风格的“个人习语”( idiolect ) ,所谓
“读者层”( readership) ,各自作者在文本中均处于 “文如其人”,因而在翻译中译者“能否区分此类文本
“匿名”( anonymous) 的地位,因而翻译时宜采用“交 的个性成分十分重要”( It is essential that you,as

[收稿日期]2003
-11
-12
[作者简介] 贾文波(1953-) ,男,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

·6·
translator,should be able to distinguish the per- 化”手段可更好地展示原语作品的个性和魅力,理雅
sonal components of these texts.--ibid.:40) 。 因 各( James Legge, 1815 1896) 翻 译 的 《中 国 经 典》
-
此,纽马克认为,这类文本应该用“语义翻译”的手法 ( T he Chinese Classics)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
来处理,以展示作品的个人魅力,彰显不同的语言风 “理氏注重保留原文的句式句序,宁可牺牲译文的流
格和异域文化色彩。所谓“语义翻译”,实际上是一种 畅地道,也尽量不作调整。……以理雅各的语言天赋
“异化”手段,即“尽可能地使用贴近原语的语义、句 来看,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其原意,就是要反映经文
法 结 构 将 原 文 语 境 意 义 准 确 表 达 出 来” ( … at- 的行文特色。”( 王辉:2003) ,因而“《中国经典》可以
tempts to render,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说 是提前一个世纪实践了纽马克的语义翻译观”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 ( ibid) ,这一说法不无道理,例如他其中的一个译文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 ibid) :
N ew mark,1981:39) ,操作上带有“直译”的性质,这 例1.……( 且) 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
与当年鲁迅的“硬译”主张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鲁 二三子之手乎…… M oreover,than that I should
迅是在当时“挖鼻剜眼”的胡译、乱译大肆泛滥的情 die in the hands of ministers,is it not better that I
况下提出这一主张的,其初衷主张文学翻译要坚持 should die in the hands of you,my disciples?
原文的个性与真实,而后人却多少误读了他这一主 看似别扭,但却准确。其实,稍作调整,译文原本
张,使鲁迅的观点无形中带上了贬义的印记) 。 能通顺流畅一些:
因此,在表达型文本的翻译中,例如政治文献的 M oreover,is it not better that I should die in
翻译,“语义翻译”就大派用场。 程镇球先生认为,对 the hands of you,my disciples,than in the hands
于这一类翻译,“首先,要紧扣原文,不得任意增删”, of ministers?( 王辉:2003)
“紧扣原文,有时原文的词序也要很好注意,不要轻 之所以不如此,“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理雅各
易颠倒,避免犯政治性错误”( 程镇球:2003) 。 “紧扣 翻译的《中国经典》被誉为“英语世界里的汉学经
原文”就是强调“语义翻译”。他在文中列举了一些因 典”,他的成就至今无人能超越,“异化”翻译的不同
打乱原文词序而以词害意,导致读者强烈反应的例 凡响可见一斑。
子( 见原文,此处不作引述) 。 所以,他认为,“政治文 杨宪益、戴乃迭合译的《红楼梦》也是一个很好
章上用词严格”,“要仔细衡量用词的政治含义和影 的例子。 杨宪益先生历来主张翻译作品可以多一些
响 ”,“紧 扣 原 文,甚 至 一 些 小 零 件 也 不 应 放 过” 异国情调,因为翻译毕竟是翻译,不是原作品。 为如
( ibid) ,足见“语义翻译”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这方面 实表达《红楼梦》中丰富的汉语文化内涵以及作者高
的例子不少,“改革开放”政策中“开放”二字的译法 超的语言艺术和强烈的反叛心理,译者采用了各种
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我国对外宣传一致使用的表 “异化”手段,对文中大量的异国风情、文化习俗、人
达 是 “ opening-up ” 或 “ opening-to-the-outside- 物心理在译文中进行了如实且详尽的转达,与霍克
w orld”( 对外开放) ,但据笔者所知,不少外国人( 包 斯( Haw kes) 的“归化”文本相比,杨译呈现出极强的
括一些国外媒体) 却常用“open-door”( 门户开放) 这 文本个性和原语文化色彩,例如下面文字的翻译:
一短语。 看似仅一字之差,里面却大有讲究:“open- 例2.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又不
ing-up/opening-to-the-outside-w orld” 是 我 们 主 动 是老君的仙丹,哪有这么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
对外,突出我们的主权;而“open-door ”则可以理解 就好了。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
为“别人”为“我”而“开门”,就是说,对“外国人”而 Haven’t you heard the sayings:“Illness comes
言,“门”是为他们“开”的,他们是主体,这就颠倒了 as fast as a w all falling dow n,but goes as slow ly
主次。 更为重要的是,“open-door”二字会使我们想 as unraveling a cocoon”?He is no Lao T zu w ith a
起 晚清末年外国列强强加给我国的“门户开放”政 magic elixir to cure you overnight .Just rest quietly
策,那是一段屈辱史,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允许再次发 for a few days and you’ll be all right .
生,这里面有质的区别。 因 而,译 为 “opening-up/ --Yang’s version “A Dream of Red M ansions”
opening-to-the-outside-w orld” 不 仅 是 语 言 层 面 上 杨译将“抽蚕丝”、“太上老君的仙丹”这些充满
的“求异”,而且更有其深刻的政治影响和用意。 中国文化色彩和生活气息的比喻照直译出( 仅将“山
而作为“表达型文本”的文学翻译,得当的“异 倒”转换为农户人家熟悉的“垮墙”,更为生动贴切) ,
·7·
虽显得陌生,但异域色彩浓厚,能让西方读者感受到 至今读来仍令人耳目一新。就近而论,时下在青少年
一份新奇与刺激。 而霍克斯( Haw kes) 的译文却对此 中十分流行的一些“前卫”表达诸如“扮酷”、“蹦迪”、
作了惯常的“归化”处理,意在读者的理解与接受: “泡吧”、“心情 High”,还有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语
You know w hat they say:“Sickness comes like 言形式,无不带有鲜明的“异化”色彩或标记,并逐步
an avalanche but goes like reeling silk”.T his stuff 得到人们的认可而成为一种时尚流行语。
isn’t the Elixir of Life.You can’t expect it to cure 当然,“异化”策略的运用也要受两个因素的制
you in a tw inkling.You’ll be all right if you take 约,“一是译入语语言文化规范的限度,二是译入语
things easy for a few days.-- Haw kes’ version 2003) ,在这两个条
读者接受能力的限度”( 孔致礼,
“T he S tory of the S tone” 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归化”的翻译作品,往往会因具
霍译用西方人熟悉的“雪崩”、“丝绸”代替“山 有可读性、受读者青睐而形成主流,这也是翻译实践
倒”、“蚕茧”,用“长生不老药”代替“老君的仙丹”,这 中“异化”成功实例少而又少的原因。但是,这并不意
或许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但在表现文学作品的 味 着文学翻译的“异化”方向不可取,相反,成功的
异域风采方面却略逊一筹,忽视了文学创作“求异” “异化”会更显其独特的风采和超凡的魅力。 相信随
的本质。 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译文
杨译与霍译的这种差异在《红楼梦》翻译中几乎 读者文化视野的开阔,不同民族文学作品中特有的
随处可见。杨译的这种“异化”倾向,实际上与他本人 异国情调和韵味会越来越被各国读者接受,文学翻
的意图和翻译目的密切相关。 从世界文化这一大环 译“异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境出发,译者有责任向西方读者介绍和展示不同民 不过,文学翻译的“异化”并不单纯表现为词汇
族的文化特别是东方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 的新颖,主要还是要在作者的写作风格、作品的美学
式,同时,也让读者体验一下不同的文学风格和异域 意境以及文化内涵方面“求异”,让译文读者感受不
文化色彩。从另一方面看,这也表现出译者向传统观 同的文学风采,享受别样的文化大餐,使人“知之、好
念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长期以来,我们尊崇的是“信 之、乐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杨宪益先生在语言层
达雅”“神似说”“化境说”之类的传统,流行的是“通 面上的刻意求异是一种“异化”固然不错,那么,许渊
顺”“流畅”“自然”、“重神似不重形似”、“地道的原 冲先生为昭示中华文化异彩而进行的大量汉语古典
文、地道的译文”这些通则,基本上是“归化”论一统 文学精品的创造性翻译,是不是也可以算作是一种
天下。 即使是近年来引进的“功能对等”( functional “异化”呢?同为彰显异语文化,为中华语言文学在世
equivalence-- N ida ) 、 “ 目 的 论 ” ( Skopostheo- 界领域中争得其应有的地位,岂能说二者不是殊途
ry -- V ermeer,N ord) 等西方译论,也因过分强调 同归?在这一前提下,“异化的翻译已经不是基于古
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而进一步强化了“归化”的 典认识论( 如意义是确定同一的,语言是透明的,等
趋势( 这也是为何“归化”论在我国一直盛行不衰,始 等) 传统的翻译异化论了,认识基础发生了变化;从
终处于译学主导地位的原因) 。 当下视阀审视,求异的翻译是要改变翻译一直以来
但是,文学创作的本质就是“求异”,文学翻译也 的屈从和奴性地位,将翻译的作用放射出来;在欧美
不例外,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性差异和艺术个性,也 文化背景下,这种放射则是对强势文化霸权的一种
是此类文本功能的要求。对译文读者而言,能从国外 抵抗”( 葛校琴:2002) 。这样一来,我们的确有必要转
文学译作中读到新奇、陌生的东西或许更能满足他 换一下视角,从更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一下“异化”
们的好奇心,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乃至思想上的 与“归化”的问题了。
启迪。 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二、“信息型”、“呼唤型文本”的翻译策略导向
就是这方面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那些从西方文 --突出读者效应的“归化”主流
学翻译作品中传播过来的充满新奇的语言形式、绚 纽马克认为,文本的翻译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
丽的文化生活和多姿多采的社会场景,不是曾影响 决于不同文本的交际功能( 当然还包括翻译目的、作
甚至震撼了几代中国人吗?同样,在我国五、六十年 者意图、读者层次等因素) ,文本功能类型不同,翻译
代翻译的大量的苏联文学作品中,例如马雅可夫斯 目的亦不一样,其策略也相应随之变化。 由于“信息
基的诗歌,那铿锵的节奏、简短明快的句式,也是以 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所特有的“信息”和“呼唤”
汉语读者从未见过的、独特的梯形结构排列出来的, 功能,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
·8·
因而“交际翻译”往往成为这类文本翻译的主流,主 demise.
要表现为功能性“归化”和行业性“归化”这两个方面 A fter finishing the w ork,w ithdraw .
( 当然还有常见的文化上的“归化”现象,限于篇幅, T his is the Way of Heaven.
不作展开) 。 --by Charles M uller
1.功能性“归化”: 原文虽是古文,却十分口语化,充满告诫警醒的
像汉语《道德经》一类的文本,如同《圣经》一样, 语气。 而上述两则译文都采用了一种“通译”( inter-
其文本功能旨在“传播思想,教化民众”,按纽马克的 pretation) 的手法,二者用词虽有出入,但口吻都与
界定,属于“信息型文本”。老子的《道德经》代表了中 原文一致,信息准确真实,语言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华古典哲学思想的精华,一直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 相信译文读者受到的教益不会与汉语读者不同。
把它译成外文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向西方读者介 而对于“呼唤型文本”,其文本功能的“核心”
绍这种独特的哲学思想。 因此,信息传达的“真实 ( core) 是“读者层”( readership) ,是“唤起”( calling
性 ”( truth) 和读者效应是这类文本翻译的“核心”。 upon) 他们去“行动”( to act ) ,去“思考”( to think) ,
按奈达的说法,即信息内容是主要的,语言形式是次 去“感受”( to feel) ,“按文本预想的方式做出反应”
要 的,翻译策略应以反映“深层结构”( deep struc- ( react in the w ay intended by the text .-- N ew-
ture) 的“功能对等”为主,而不是反映“表层结构” mark, 1988:40 -41) 。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多
( surface structure) 的 “形 式 对 应” ( formal corre- 会用“阐释”( explanation) 而不是“复制”( reproduc-
spondence) ,在正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应采用适当 tion) 的方法( ibid.:12
-13) 来处理这类文本,因为译
的“归化”性手段使译文具有可读性,以利读者的理 文 中 “作 者 的 身 份 并 不 重 要” ( since the status of
解和接受,求得“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 their authors is not important -- ibid.:47) ,重要
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文本” 的是信息的传递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即读者效
( N ida,
1993) 。 这就意味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 应。因而在翻译过程中,为保证译文的信息准确并感
用一种“共同语言”( common language) ,即“一种文 染受众,实现其文本的“呼唤”功能,译者有权( has
化水平低的读者能看懂,而文化水平高的读者也能 the right ) 对文本做“逻辑上的改进”( to correct or
接受的语言,因而是多数读者的一种共同语言”( N -
i improve the logic) ,有权用“讲究的”( elegant ) 句法
1999) 。 这方面,不妨看看《道德经》中一
da,谭载喜, 结构去替换“笨拙的”( clumsy ) 结构,有权摈除语言
段同一内容两种近似的译文: 表达中任何“任性的”( w ayw ard) 的“含糊晦涩”( ob-
例3.“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 scurities ) 、 “歧 义” ( ambiguity ) 以 及 “同 义 反 复”
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 ( tautology) 现象,有权更改文本“个人言语方式上
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的 怪癖”( bizarreries of idiolect ) ,“意在让译文读者
RETIRE 获取尽可能接近原文读者的效果”( … attempts to
1) Fill a cup to its brim and it is easily spilled; produce on its reader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 emper a sw ord to its hardest and it is easily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broken; 1981,
N ew mark, 42) 。
A mass the greatest treasure and it is easily 为适应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需求,更加
stolen; 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以费米尔( V ermeer) 、诺德
Claim credit and honour and you easily fall; ( N ord) 等为首的“目的论”( Skopostheory) 学者甚至
Retire once you purpose is achieved--this is 提出了比纽马克更为明确的观点:“译者在整个翻译
natural. --by P eter M erel 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理论中所注重的原文
2) T o hold until full is not as good as stop- 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期望达
ping. 到 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T he overall frame of
A n oversharpended sw ord cannot last lo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be the o-
A room filled w ith gold and jew els cannot be riginal and its function, as equivalence-based
protected. translation theory have it ,but the function or set
Boasting of w ealth and virtue brings your of functions the target text is to achieve in the tar-
·9·
get culture.-- V ermeer,陈小慰, 2000) 。 他们认 获奖项目
为,原文文本在翻译中只起到“提供信息”( offer of 获奖者
information ) 的作用( N ord,
2001:31) ,“具体翻译要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
求的可行性取决于的语文化而不是原语文化环境” 发明创新科技之星评审委员会
( the viability of the brief depends on the circum- 若仅为满足信息表达的要求,这一证书完全可
stance of the target culture,not on the source cul- 以这样译出( 在现今国内翻译市场流行) :
ture.--ibid) 。 从这一观点出发,译者在翻译中完 DIPLOMA
全可以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结合译文读者的“社会 T his is to aw ard for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文化背景”知识( sociocultural background) 、对译文 In science &technology invention &innovation.
的“期待”( expectations ) 、“感应力”或“社会知识” A w arded by N ational Bureau in China
( sensitivity or w orld know ledge) 以及“交际需要” T 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Promotion System
( communicative needs) 等等( N ord, 2001:22) ,来决 U nited N ation
定文本处于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甚 但是,要符合译语文本格式,则必须改译( 包括
至可酌情大胆改写( adaptation) 。 他们的这一提法, 其形式设计) :
似乎已超越了纽马克的界定,摆脱了原文文本,但在 The China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追求读者效应方面却有可取之处,更有助于实现纽 for the Promotion of Technical Information
马克“呼唤型文本”的功能。 Diploma
2.行业性“归化” This certificate of award is presented to
作为“信息型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科技翻译, ST A R
虽然信息准确是这类文本翻译的要旨,但同样不可 of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忽视其可读性,要注意语言表达得体,让人看到清楚 invention/innovation
读得明白。倘若译文一味“求信”,时不时出现一些稀
奇古怪的字眼和外行、生硬的表达,其效果是不忍卒 ( name of recipient )
读。 因此,在信息准确的前提下,适当采用“归化”性 for the outstanding acomplishment
的“语义翻译”对译文文字进行处理,可增强译文的
表达力,有助于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理解。毛荣 ( name of project )
贵教授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科技翻译崇尚‘零感 Signed by Date
情’遣词,但又不能否定,科技翻译时有细腻的语气! The Appraising Committee of the Star Award
‘专业术语’是科技翻译的一道‘坎’,科技翻译应该 for Scientific/Technological Invention/Innovation
与约 定 俗 成 的 术 语 ‘接 轨’,但 是,作 者 的 elegant --恒齐:“商务应用文的英译应与国际接轨”,
variation( 求雅换词) ,又让我们觉得曲径通幽;科技 《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翻译呼唤逻辑思辨,但逻辑并不是一张永远严肃的 从上述各例可以看出,“交际翻译”在“信息型文
面孔,字斟句酌,译文也会露出灿烂一笑;科技翻译: 本”和“呼唤型文本”的翻译中使用相当频繁,“归化”
语句不是随意捏的‘面团’;名词也不怕重复:该简即 策略基本成为这类文本翻译的主流。
简、该繁即繁,如此等等,也同样能让译文出新彩” 三、“归化”、“异化”--不绝对以文本功能为准
( 毛荣贵,
2003) 。 可见,“信息型文本”翻译不只是提 文本功能对翻译策略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但
供原文“信息”,同样要文从字顺、规范合体,不然会 这绝非说,他们之间是绝对的一等一关系。仅就文本
影响甚至破坏信息传递的效果。 功能而言,即使是同一文本,也常常出现不止一种功
公文类文本更不能忽视行业规范,有些译文仅 能的情况,这与语言交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有关。例
仅做到信息无误是不够的,还须符合译文的文本格 如“表达型文本”的文学翻译,就并非只能用“语义翻
式,例如下面一则证书的翻译: 译”的手法,为吸引读者同样需要“情感诱导”,以唤
例4. 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 起他们对文学形象的审美体验和心理共鸣;“信息型
为表彰在科学技术法发明创新方面做出卓越成 文本”和“诱导型文本”也不是一味追求读者效应,同
就特颁发此证书。 样要忠于原文信息和相应结构,不然难保译文的“真
·10·
实性”,损害其“呼唤”受众的功能。“理想的译文应该 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翻译目的作用。 这方面,德国
从概念性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 功能派理论作了很精辟的阐释。他们认为,翻译过程
等” ( … in w hich the aim in the T L [target lan- 应遵循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 skopos role,指译
guage ] is equivalence as regards the conceptual 文交际目的) ,“连贯法则”( coherence role,译文的
content ,linguistic form and communicative func- 理解与可读性) 和“忠实法则”( fidelity role,对原作
tion of a SL [source language ] text .-- N ord, 及原作者的忠实) 。但是,“如果目的法则要求原文与
2001:9) ,赖斯( Reiss) 称其为“综合交际翻译”( inte- 译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忠实法则则不再实用;如果目
gral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 。 然而,这只是一 的法则需要译文不通顺,即不符合语内连贯( inter-
种“理想”形式。在实际的操作中,任何文本的翻译都 textual coherence) ,连贯法则就不适用。”( 仲伟合,
会在“异化”与“归化”之间穿插进行,都会考虑“语义 1999) ,“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但二者都必
翻译”与“交际翻译”的交替使用,这在翻译实践中已 须服从“目的法则”,这就十分清楚地阐明了文本功
屡见不鲜,即使是杨宪益先生以“异化”为导向的《红 能、作者意图、翻译目的、读者层次之间的关系。
楼梦》译本,为使译文符合读者习惯以有效表达原 注:本文承蒙上海交大毛荣贵教授指导并审阅,谨此致
义,同样也使用了大量“归化”性手段,这也是为什么 谢。

“异化”、“归化”能在文学翻译中相互穿插、和谐并存
的原因。即或是“表达型文本”的官方文件,尽管其文 参考文献:
本功能要求翻译“贴近原语的语义、句法结构”,以突 [1] N ew mark.App roaches T o T ranslation[M ].上海外语
2001.
教育出版社,
出其文本“表达性要素”的“个人成分”( 即此类文本
[2] A T ex tbook of T ranslation [M ].上 海 外 语 教 育 出 版
“行文规范,措辞严谨,文体肃正”的特点) 。 但是,在
2001.
社,
汉、英翻译的具体操作中,由于各自语言结构和表达
[3] N ida.L ang uag e,Culture,and T ranslating [M ].上
方式上的差异,若完全采用“语义翻译”,势必造成译
1993.
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的臃肿堆砌、松散紊乱,达不到这类文本的功能要 [4] N ord.T ranslating A s A P urp osef ul A ctiv ity ,Func-
求。 因而,适当使用“交际翻译”的手法对文本进行 tionalist App roaches E xp lained [M ].上海外语教育出
“归化”处理,可有助于此类文本功能的实现。例如下 2001.
版社,
面的翻译: [5] Hatim &M ason.D iscourse and T he T ranslator [M ].
例5.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 2001.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6]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1999.
司,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7] 2000,
陈 小 慰.翻 译 功 能 理 论 的 启 示 [J].中 国 翻 译,
We w ill pool the w isdom and strength of the
(4) .
people of the w hole country and concentrate on
[8] 程 镇 球.政 治 文 章 的 翻 译 要 讲 政 治 [J ].中 国 翻 译,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eij ing Rev iew 2003,(3) .
政治报告属官方文件,归类于“表达型文本”,若 [9] 2003,
毛荣贵.什么是转基因动植物?[J].中国翻译,
按“语义翻译”的要求,例5中汉语粗体部分似乎应 (3) .
这样译才能“贴近原文的语义、句法结构形式”: [10] 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阀[J].
“We should concentrate ourselves on the con- 2002,(5) .
中国翻译,
struction and plan wholeheartedly for the develop- [11] 孔 致 礼.再 谈 文 学 翻 译 的 策 略 问 题 [J ].中 国 翻 译,

ment ” 2003,(1) .
[12] 王 2003,
辉.理 雅 各 与 《中 国 经 典》[J].中 国 翻 译,
这样一来,译文语义重复、结构松散,反倒损害
(2) .
了文本功能( 当然,口译时不是不可以这样说) 。 因
[13] 1999,
仲伟合.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此,《北京周报》的译文对此作了适当“归化”处理,将
(3) .
原文两个小句合二为一。 [14] 《道 德 经》 网 址: http://w w w .clas.ufl.eud/users/
另一方面,除文本功能的多重性外,翻译目的、 gthursby/taoism /ttc-list .
htm
读者层次、作者意图等因素对翻译策略的决策作用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