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物归原主·启象术——

“慧觉训练”、“心流状态”与“心象能力”三合一
的训练方法
【引子】
“启象术”是运用“物归原主”启动心象能力的技术。通过启象术,可以开启心象能力,
提升注意力,淬炼想象力,锤炼意志力,培养创造力。

从慧觉训练的要点说起——放松和注意力。

一、放松状态 vs 心流状态
放松是产生灵感所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想想看,人一紧张,思路就容易混乱,大脑就
容易卡壳,这种紧张状态下是很难产生灵感的。所以放松很重要。但有放松不一定产生灵感。
要想提升脑力,灵感迭发,光有放松是不够的,还要主动进行引导(潜意识暗示)。具
体来说,就是在放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进入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即达到心流状态。在心
流状态下,可以主动沟通显意识与潜意识,让潜意识沿着显意识指引的方向运行下去。可见,
在慧觉思维训练中,要想达到无声思维 e 阶段,甚至超过 e 阶段,就要主动地引导,也就是
潜意识暗示。
有人会说,这不对啊!无声思维运用原则之一就是:“不要刻意运用无声思维,能刻意
运用的“无声思维”肯定不是无声思维。”月大曾说过:“无声思维和普通思维可以转换,
转换的按钮就是大脑的放松。大脑放松熟练以后,一秒就可以进入大脑放松状态,此时就是
无声思维状态了。不注意放松,就是普通思维状态。所谓的不要故意用无声思维,就是说不
知道这个按钮的用法,而去在不是无声思维大脑状态的时候去用无声思维,当然没有效果。”
因此,“不能刻意运用无声思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处在放松状态下,要想从普通思维切
换至无声思维,就需要瞬间进入放松状态。但人一紧张,就很难进入放松状态。紧张和放松
是一对矛盾。怎样才能怎么才能让我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呢?那就是进入心流状态。
打个比方,“稳定的放松状态”好比一个空旷的舞台,在这个“放松平台”(稳定的放
松状态)上,想要让无声思维流畅地运行,就如同让歌星的表演 hold 住现场,甚至震撼全
场(像迈克尔·杰克逊在演唱会上的表演那样)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在空旷的“放松
平台”上做好舞台布景,调整好音响设备,配备一流的伴奏乐队,挑选一流的伴舞演员等等
准备工作,让空旷的“放松平台”提升档次。而这些准备工作可以通过“心流状态”漂亮地
完成。
那么“普通状态”、“放松状态”和“心流状态”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可以用《海贼王》
中路飞的“一档”、“二档”和“三档”状态来形象地表达:
“一档” 就是普通状态。对应我们白天上课或工作时的状态。
“二档”是加快血液流动来增加身体强度,类似兴奋剂。路飞受海上列车启发后发明的
招式,路飞以脚做为泵打气,借此加速血液的流动,强化身体的强度。发动后,路飞的皮肤
会变得通红并冒出蒸气,如同使用兴奋剂一般。
“放松状态”就如同“逆向”兴奋剂,通过“减缓”肌肉腺体的活动,实现身体放松(身
体睡觉),同时又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锻炼出强大的心灵力量)的状态,从而增加精神强度,
达到“提高大脑活跃程度”的训练目的。因此,高层次的慧觉思维要求的“放松状态”是一
种“身心剥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会因身体放松而昏昏欲睡,相反,身体越放松,意识却
越清醒,如“明月静照大江”。
“三档”发动时,路飞会咬住指尖,将空气吹入骨头的空隙中,使身体的一部分巨大化。
如果说“放松状态”是“全面整体的提升”,那么“心流状态”就是在整体的基础上“百尺
竿头更进一步”。就像华山论剑的“武林高手”——黄药师(东邪)、欧阳锋(西毒)、段智
兴(南帝)、洪七公(北丐)、王重阳(中神通)——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最终王重阳
击败四人,成为“天下第一”那样。
可见,如路飞的“一档→二档→三档”一样,“普通状态→放松状态→心流状态”是层
层递进的关系。那么,到底什么是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
心流状态是人们全身心投入某事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艺术家在创作时,人们处于这种
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这个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
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可能是第一个将心流的概念提出并以科学方法加以探讨的西方科
学家,不过他并非第一个注意到心流现象或发展出心流技法的人。
超过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东方精神传统实践家--如佛教家及道教家运用心流技法为其
发展精神力的重要技法。日本禅宗使用心流来决定其表现形式。在佛教圈中,心流早已是一
个被广泛使用的辞。
在教育领域中,
“过度学习”似是心流的一项重要因素--至少在技术层面是如此。同时,
许多现代运动员也在运动中经历心流,他们称此经验为“在心流区”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心流的概念已广为东西科学家、精神大师及运动员所共同认识,只
有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的概念应用到改善西方文化构成(如游戏场设计)的领域中。东方精神
实践家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之发展与自我提升。

“心流“与”入定“的关系
“心流”和“入定”是同一状态的不同称呼。在瑜伽和右脑冥想中,“入定”就是“进
入 α 波状态”
。 “入定”即“入于禅定”
。 “禅”与“定”的区别在于:
“禅”专指对一个
事物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
“定”是心灵经过训练之后获得的一种超高度的聚焦状态,即“止
心一处”的专注状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
力高度集中)。
一句话:“定”是“三味真火”,
“禅”是“煅烧过程”。
更精确的说,“入定的状态”是七田真在《超右脑波动速读法》中的将脑波保持在 7.5
赫兹的状态,即保持在“α放松波”和“θ瞌睡波”之间的临界状态。因为“α放松波”是 8-
13 赫兹,
“θ瞌睡波”是 4-7 赫兹,7.5 赫兹正处在两者之间。将脑波保持在 7.5 赫兹就可
以和宇宙达到同样波长。这种状态叫做“进入变性意识”,是左右脑意识合体、全脑一起工
作的状态(姑且把这种状态叫做“全脑协作状态”
)。我在《无声思维的新天地》里提到的“接
通世界”的状态,就是这种状态。这并不神奇,相反,可以像运动员锻炼肌肉那样,通过严
格训练达到这种状态。我能进入这种状态,是因为我在心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没什么神奇的。心流理论是有大量事实支撑的整套理论,而且有很好的的操作性,并且在学
习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运用。因此,在心流理论的支撑下,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进入七田真
说的“全脑协作状态”。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创意。虽然心流理论提
供的是框架和原则,但比儒家、道家、佛家以及西方的各种灵修的修炼法门容易得多,而且
具体可操作。有了科学实证的理论做指导,再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反思总结,不断地循环
这种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有所领悟,不断地精进,达到“全脑协作”的化境。
具体怎么做?从注意力的淬炼入手。

二、注意力——倾注意念的能力
注意力训练的要点:
1.注意方式(轻松感受)
2.注意总量(开源)
3.注意品质(节流)

注意方式(轻松感受)
我的注意方式是“三角形法”,群里有人传了个图,很形象,可以参考下:

分两个步骤:
1.感受双手音切(感音切)
2.感受黑幕(观眼前)
先做好前双手音切,再继续感受黑幕。可以用“转眼珠”来体会这种注意方式。这种
注意方式的关键就是“感受”。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去找感觉:

特别注意:去感受黑幕,不要管眼珠。
眼珠在动,但你感受到的黑幕是稳定不动的,这才是正确感觉。当你找不到感觉时,
再转下眼珠,找回感觉。你动眼珠时,会有视觉感受,比如明暗的变化,不要关注这些,
而是去感受明暗变化背后的寂静与稳定,这就是“感受黑幕的稳定不动”的意思。有人动
眼珠子的时候注意力就全跑眼珠子去了。如果用这种注意方式去做音切和体会大脑放松,
基本没啥效果。
注意方式是从训练一开始就要一直体会的,直到熟能生巧。我的方式不是通用的,你
们要学会调整,弄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检验标准只有一个——
这个方法让我稳定地放松了没?
有的话,继续坚持;
没有的话,继续调整;
这就是把“有效的基本动作练到极致”的意思 。

2.【注意总量】
(开源)
注意力可以看成一种资源,训练初期容易产生杂念,我们的办法是:“念起即觉,不压
不随”。而“觉”的过程就会消耗一定的注意力资源。也就是说,意识到它是杂念的这段时
间,注意力已经被分走了,并不是不受影响。很多人只能坚持几十秒,厉害的几分钟,这都
说明注意力资源的总量不够。怎么办呢?打个比方,你的注意力总量现在就相当于一杯水,
杂念一来就把它喝干了。要做的就是多练,像运动员举重那样,举起平时不怎么举的重量,
从而把你的注意力总量练成一壶水,那么杂念喝掉的一杯水就不算什么了。再往后,如果杂
念一个接着一个,几杯下去,一壶水也喝干了,怎么办?那就把一壶水的注意力总量练成一
缸水,把一缸水变成一条河,把一条河变成汪洋大海!慧觉到 e 的高手,注意力总量几乎都
是汪洋大海,这是在不断的训练中提升的。你应用大脑的次数越多,你的大脑就会越聪明。
大脑就像肌肉一样。增长肌肉的唯一方式就是进行锻炼,举起那些你平常不会举起的重量。
这对大脑同样适用。以上就是“开源”。从这个角度来说,注意力比放松更重要,放松状态
的维持和稳定需要有足够的注意力资源作为支撑。

3.【注意品质】
(节流)
提升注意品质的核心方法——“启象术”的“三想法”和“六模式”,特别是“浮想
法”中的“筑梦体系”。在做启象术训练时,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让画面清晰、稳定。在这个
过程中,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从而能淬炼出高品质的注意力,同时提升心象能力。

“节流”的精髓
当你把基本动作练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熟能生巧以至于神通时,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
用力最省,效果最好——一把普通的刀用了好几年都没钝。回到心流,这个想法对心流的长
时间保持有什么启示呢?启示就是:能够熟练进入心流状态,那么注意力资源的消耗就会越
来越少,一句话:“熟能生巧”。
“开源节流”,这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开源”是把外界的能量转移到内在存贮起来,
而“节流”就是吝啬地使用。两者结合就能让心流状态长时间保持。
接下来就是何时开启心流模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开启放松模式就 OK。但是,
做题、考试、面试和演讲等等情境下,就需要叠加心流模式,增加专注度,从而抵抗干扰,
即使会紧张,也可以让自己流畅地展开无声思维。
那么,具体怎么操作?

三、物归原主·启象术

总纲
外界事物印入大脑形成感受,内心对感
受进行加工形成感觉,再把感觉还原成心象
从而加深外界事物认识的过程,就叫物归原
主。
第一卷 心象基础
第一章 感觉体验

第一节 感觉
通过眼、耳、身、鼻、舌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感觉。感觉分为以下五种:
视觉:经由眼睛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图像。
听觉:经由耳朵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声音。
触觉:经由肌肤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质感。
嗅觉:经由鼻子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气味。
味觉:经由舌头获得的体验,在脑中形成味道。

第二节 感受
每种感觉包含的细节叫感受。感受分为以下五种:
眼睛感受:大小、色彩、形状、距离、方位等。
耳朵感受:音量、音调、音质、节奏等。
肌肤感受:强度、压力、重量、温度等。
鼻子感受:气味浓度、气味远近、气味位置等。
舌头感受:酸、甜、苦、辣、咸等。

日常生活中,不同感觉信息的比例不同:视觉占 80%,听觉占 10%,触觉、嗅觉、味觉


占 10%。视听信息囊括了日常生活中 90%的信息,因此我们重点关注视觉和听觉。
第二章 心象内涵

心象,即内心想象。心象是想出来的,是对感觉的重现、再造和创造。

第一节 心象特点
1.波动性(变动)
2.意识性(可控)
3.创造性(自发)

第二节 心象作用
1.记忆(飞忆术)
2.辅助思考(显意识引导+潜意识辅助)
3.提升创造力(物归原主·启象术)

第三节 心象细节
心象细节表
视觉 听觉 其他觉
感受 程度 感受 程度 感受 程度
清晰度 清晰-模糊 清晰度 清晰-模糊 稳定 牢固-松动
光效 光-暗 声调 高尖-低沉 强度 重-轻
范围 大-小 音量 大-小 范围 大-小
颜色 七彩-黑白 音质 实-松 压力 大-细
距离 近-远 距离 近-远 温度 热-冷
上-下 上-下 上-下
来源
位置 左-右 左-右 位置 左-右
方向
前-后 前-后 前-后
对比 强烈-淡弱 对比 强-弱 对比 强-弱
状态 活动-静止 频率 快-慢 状态 振动-静止
画面 轮廓-细节 气势 雄伟-柔和 触感 坚硬-柔软
速度 快速-缓慢 节奏 轻快-缓慢 外表 粗糙-光滑
过程 连续-跳跃 过程 连贯-间断 浓度 粘稠-稀薄
喜欢-厌恶
实感 立体-平面 语调 上升-下降 喜好 快乐-痛苦
积极-消极
内部
参与 切身-旁观 来源 内心-外来 自由探索
结构
第四节 心象关键
心象要点 具体解释
范围 即清晰心象的范围,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来描述
质地 心象场景事物的坚硬、柔软;粗糙、光滑;黏稠、稀薄等感受
颜色 心象场景事物的颜色
光效 心象场景事物的光暗效果
清晰心象范围是质地、颜色、光效形成的基础。能想象出清晰事物、场景的轮廓之后,
才能想象出它们的质地、颜色、光效等效果。清晰心象范围达到一定程度,场景事物的质地、
颜色、光效等效果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此时,注意力集中到哪里,哪里就清晰起来。
心象细节表中的所有感受都可以由本人随意调控。每个人都有三种感受比其他感受更强
力有效。只要改变这三种感受,我们的感觉就会迅速改变,与此同时,其他感受也随之改变,
就如核弹的链式反应一样。我们把这三种特殊的感受称为“关键细节”。
通过以下步骤可以确定自己心象的关键细节:
1.回想一件有点不愉快的往事,不要去想重大创伤事件。
2.把自己带回那件事的时间和地点,让昨日重现,感受当时情形。
3.按“心象细节表”写下视觉、听觉和其他觉的所有细节感受。
4.逐个改变细节,找出关键细节。
5.回想一件让你特别有成就感的往事,重复 2 到 4 步。
6.按照心象细节表的测试结果,对比负面和正面事件的细节,为心象训练做准备。

思考:
1、什么是感觉和感受?两者是什么关系?请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区分五种感觉和感受。
2、什么是心象?请用自己亲身体验说出心象的感受。
3、感觉和心象是什么关系?
4、心象细节表有哪些用途?
5、什么是关键细节?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三章 心象指标

逼真度、稳定度和变化度是衡量心象品质的三大指标。

第一节 逼真度
逼真度,即心象的清晰程度。心象逼真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轮廓阶段

当我们可以在脑海里能清晰地想象出大河、山川、动物、植物、建筑物、人等熟悉事物的轮
廓时,
“心象”就算入门了。

第二阶段:简画阶段

能在脑海里浮现事物轮廓和一些关键细节,像简笔画一样简明扼要,就算进入“简画阶段”

帮助大部分人想出关键细节是“物归原主”的基本任务。一旦进入心象的“简画阶段”,今
后的心象水平就容易提升。 因此,这个阶段是学习“物归原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要
反复训练,为中后期心象能力的提升打牢基础。

第三阶段:彩画阶段

在简画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能够在脑海里浮现出更多细节和颜色,达到平面图的效果。
第四阶段:图画阶段

此阶段想象出来的事物,细节更加丰富,开始有明暗变化,达到立体图的效果。

第五阶段:图案阶段

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能将想象出的事物转化成更加细小的数字、文字、公式、字母单词等
图案。

第六阶段:影像阶段

此阶段不仅可以想象出高清事物,还可以想象出相关场景画面,心象逼真度接近影视效
果。到了这个阶段,想象的场景事物过于逼真,仿佛在眼前,能让人产生“看见”的错觉。
因此,锻炼出强大的心灵力量后,还需磨练出坚韧的心性,只有这样才可以驾驭影像阶段的
心象能力。否则会后患无穷,切记切记!
第二节 稳定度
心象稳定度不高的人,想象出来的心象画面经常处于漂浮不定的状态中,不能达到我们
的要求。比如想象“荷塘”这个场景的时候,心象稳定度高的人,想到的荷塘是比较稳定的,
轮廓也比较固定,而心象稳定度不高的人想象到的“荷塘”如空中的云朵飘浮不定,荷塘的
形态也不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由此可见,心象稳定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第三节 变化度
每个人想出心象进行变化的速度都不大相同,速度越快,实用性越强。想象同一事物,
有的人瞬间想到,但有的人要花几倍时间才能想出来,这就是心象变化度不同造成的。

思考:
1、衡量心象品质的三大指标是什么?
2、三大指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心象逼真度可分成几个阶段?各有什么要点?
第二卷 心象训练
第一章 心象等级
第一节 心象等级表
心象水平 效果说明 训练思路
平时没有注意场景事物轮廓,对

逼真度:轮廓阶段 场景事物轮廓印象不深,造成大
稳定度:无 脑对心象出现方式不习惯。可以
变化度:无
未入门 通过“观想法”加强大脑对场景
进行想象时,心象虚无缥缈,只能模糊地 事物轮廓线的印象,让大脑逐渐
感觉到有那么个东西。 习惯心象出现方式,观察事物轮
廓线是这阶段的训练重点。
习惯在脑海中描绘事物轮廓线
逼真度:简画阶段 后,自然达到“入门水平”
。训练
稳定度:差
重点是通过“观想法”强化事物
变化度:无
入门 细节的记忆和描绘。此阶段是学
能想象出场景事物的轮廓和某些细节,但 习“物归原主”的关键阶段。因
时有时无。
此要反复训练,为中后期心象能
力的提升打牢基础。
逼真度:彩画阶段 心象控制力弱,大脑对心象变化
稳定度:差
不习惯,心象画面不稳定,可以
变化度:差
通过“浮想法”进行训练,让大
初级 心象逼真度较高,细节丰富,心象质地、 脑熟悉心象出现、变化过程。
颜色和光效几乎没有或者不明显。心象出
现速度不快,想象事物不稳定,心象基本
没变化或一变动就没了。
逼真度:图画阶段 心象逼真度和稳定度达到一定
稳定度:中
高度之后自然进入“中级水平”

变化度:中
进入之后,
“观想法”和“浮想法”
中级 心象逼真度很高,达到立体画面效果,心 主要训练对象是课本具体文字、
象质地、颜色和光效明显。心象出现速度
单词、符号图案,以便突破“中
快,且较稳定,但变化速度慢或一变动就
不稳定。不能浮现出具体文字、单词、符 级水平”进入“高级水平”

号等细小图案。
进入本阶段,
“物归原主”大成,
可以考虑与“思维导图”等技术
逼真度:图案阶段 结合。这个阶段的主要训练目标
稳定度:高 是清晰心象范围的扩大。开始时
变化度:高
不能一下子整体浮现大型知识
高级 可以浮现文字、单词、数字、公式等符号 体系或题目的文字形象。可以从
图案,心象逼真度相当高,有时达到影像 简单知识点或题目开始记忆,当
效果,心象质地、颜色和光效十分明显。
心象出现速度极快,牢固稳定,变化速度 清晰心象范围逐渐扩大之后,记
较快。 忆大型知识体系或题目也可以
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就进入“应
用水平”了。
达到此阶段,
“物归原主”已入化
逼真度:影像阶段 境,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学习、生
稳定度:极 活和工作,威力强大。此时,要
变化度:极
念头直接用心象表示,转化速度极快。心 通过“念想法”进行修身养性,
应用 象逼真度和稳定度极高。此时,左脑线性 提升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
逻辑思维和右脑面式形象思维完美融合, 的鉴赏力。在不断积累生活体验
形成立体化的思维方式。学习时,触类旁
通;思考问题,左右逢源;在人际交往 的过程中,这种鉴赏力会得到不
中,更加游刃有余。 同层次的提升,从而领悟人生的
大智慧。
思考:
1、请根据“心象等级表”,确定自己当前的心象水平,明确进阶后的效果。
2、心象可详细分为几个水平,各水平有什么特点,如何进阶?

第二章 训练方法

运用物归原主启动心象能力的技术,称为启象术。整个过程中使用的都是元初的心灵力
量,因此启象术也称为元象术。元象术包括三种训练方法:观想法、浮想法和念想法。每种
训练方法都有两个模式:观想法包括观察模式和回忆模式;浮想法包括浮现模式和开发模式;
念想法包括互动模式和叠加模式。
通过启象术,可以开启心象能力(特别是达到“入门水平”和突破“应用水平”),淬炼
想象力,锤炼意志力,培养创造力。从而拓展思维,开发潜能,捕捉灵感,启迪智慧,成就
创新人才。

第一节 观想法
观想法,即观察并回忆场景事物轮廓和细节的训练方法。此法是提高心象逼真度的主要
方法。通过“观想法” 可以让大脑慢慢熟悉心象的形成过程,从而逐步提升心象逼真度和
心象稳定度。

【观察模式】
观察模式,即观察场景事物轮廓和细节。
这个模式让大脑对事物轮廓和细节产生印象,从而提高心象逼真度。心象逼真度提升的
关键在于对事物的轮廓线的印象记忆,大脑只有对场景事物轮廓和细节部分存有印象,才能
将事物清晰地想象出来,如果你从来都没注意到场景事物的轮廓和细节,那么你的大脑就没
有场景事物轮廓和细节的印象,自然就很难浮现出清晰的心象画面。

观察步骤
第一步:大块物体。如果心象未入门的朋友就先找山、大石头、建筑物、椅子、桌子、
等大块物体做为观察对象,认真看它们的轮廓和细节,直到有一天进入心象逼真度的“轮廓
阶段”为止。
第二步:细小物品。能清晰地想象大块物体后,观察对象就要换成水杯、钢笔、钱包、
牙签、针、一片树叶等细小的物品。
第三步:符号图案。当能轻松回忆出细小物品的时候,再换书页文字、公式、数字、小
图案进行观察,直到能清晰想象出这些超细小的符号为止。
观察时可以借助画图软件“动脑涂鸦”。仔细观察事物后,打开画图软件,勾勒事物的
轮廓和细节。

【回忆模式】
回忆模式,即尝试回忆。
观察之后闭上眼睛,像“过电影”一样,尝试回忆看过的场景事物,如回忆感人的电影
情节。

第二节 浮想法
浮想法 ,即随着大脑浮现的心象展开想象的训练方法。此法是提高心象稳定度的核心
方法,必须熟练掌握。浮想法能让大脑熟悉心象的运行方式,进而提高心象稳定度和心象变
化度。

【浮现模式】
浮现模式,即浮现心象。
刚开始,我们的清晰心象范围很小,只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少量的心象,然后以此展开想
象。这些心象的基础就是三个关键细节。这三个关键细节是调控心象的黄金钥匙,只要把握
住,就打开了心象世界的大门。所以,一定要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找出关
键细节,展开想象,进而调控心象。

浮现步骤
浮现模式的具体的训练步骤在《我的世界》 (一个极度开放的游戏)这个统一化训
练平台上进行,归结起来,叫做“筑梦体系”。
第一步:“造梦”(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把白天做的东西,特别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特别重要的事,认真做,直到在梦中呈现。在梦中呈现后,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这说
明大脑对白天做的事已经有相当深刻的记忆和体验。怎么促使白天重要的事入梦?通过动笔
总结,养成睡前记录的习惯,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今天哪里做得好?
2.我今天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步:“解梦”(解析梦境强化心象)。醒来后,回忆梦境,写下来,越详细越好。然
后对比“心象细节表” ,调整各个心象细节,检查自己内心感受的变化,最好用文字记录下
来,通过调控心象细节,不断强化心象细节能力,特别是轮廓和局部的地方。直到可以一
闭眼,就能浮现这个梦境的全貌,就像玩游戏打开了全地图一样整体入目,轮廓细节也都
能清晰可辨。这个过程就是强化心象的过程,需要练很长时间。直到在清醒状态下练到闭
眼浮现心象和做梦时的梦境相差无几,过关。
第三步:“现梦”(梦想照进现实)。日常做的事,在梦境中出现,再到白天清醒时重现
心象到相差无几,那么接下来,你可以通过调节心象细节,改进你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事。
这就是让“梦想照进现实”。 由于进入梦境的东西,都会改装和变化,甚至提供解决办法。
比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过程,就是在梦境中想到咬住自己尾巴的蛇。所以,第三步是非
常有意义。总结一下:
1.造梦——是关键“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对象)
2.解梦——是攻坚“解析梦境强化心象”(强化心象)
3.现梦——是应用“梦想照进现实”(提升现实能力)
【开发模式】
开发模式,即展开想象。
从有限的几个心象出发,按“心象细节表”展开想象,直到随心所欲地想象出自己需要
的清晰心象为止。这个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开始能慢速地想象少数几个清晰不稳定画面如
“截图”,最后可以快速地随心所欲地想象出自己需要的清晰影像,如“电影”

此法两模式要长期坚持,才有明显效果。

第三节 念想法
念想法是将心象训练融入生活的一种训练方法,是提高心象变化度的利器,常常用于调
节心情,改变坏习惯。

【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即快速切换心象画面。
这个模式可以把负面念头快速替换成正面念头。例如,你一有偷懒的念头,互动模式便
会自动运行,产生一个更有力的阻止念头,让你马上行动起来。熟练后会形成习惯,无需思
考,自动切换。

互动步骤
第一步:重建旧画面。先确认你想改变的习惯。假设你想戒除咬手指甲的习惯,那么想
像眼前有幅画面,你提起手,把指头伸到嘴边,开始咬起指甲来。
第二步:创建新画面。建立另一幅你希望的行为画面,画面中你看见自己把手指拿开,
上面还留有牙痕,接着看见自己的指甲修剪整齐,全身盛装,举止温文有礼,脸上洋溢着自
信。你要以冷眼旁观的角度去看这个画面,这样才能让你重复使用。
第三步:快速切换两个画面。让不想要的念头能自动地勾起想要的念头。
当你学会了快速切换,以往曾让你兴起想咬指甲的念头,会立刻把你引人不想的念头里。
通过互动模式的训练,你便能在脑子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心象运行模式,去处理过去困扰你
的问题。
互动演示
1.首先把你讨厌的行为在脑海里形成一幅既大且清晰的画面。
2.然后在它的左下方形成另一幅既小且暗淡的画面,是你希望的改变后的面貌。
3.请在一秒钟之内,让这小画面暴长,穿破大画面而出,同时画面变得十分清晰。
这个动态过程就如同单击 word 文档“最小化”按钮后,再次点击 word 文档时,呈现
出来的快速还原的动态放大效果。这一举动貌似幼稚,实际上,却能把一连串强劲有力的肯
定信号送进脑子里。此时在你脑海里的画面是硕大的、清晰的、色彩鲜明的,这就是你要的
新面貌,而旧的那幅画面已经支离破碎,并且迅速淡出视野,如游戏中被秒杀的小怪一样。
互动模式的秘诀就在于快速切换,这要反复演练。在整个快速切换的过程中,你得清楚地看
见及感受小暗的画面变成大亮的画面,突破并摧毁大画的情景彷佛历历在目。
现在请细细体会变化后的结果,几秒钟后睁开眼,中断刚才的想象。请闭上眼,再次进
行快速切换,又看见小而暗的画面突破讨厌的画面,变成既大且清晰的画面。请仍闭眼,好
好体会改变后的结果几秒钟,再睁开眼中断这次想象。然后闭上眼,再来一次快速切换,体
会、睁眼。请把这个过程反复演练五六次,并且切换速度越来越快。牢记互动模式的要义—
—速度,同时要抱着轻松的心情来做,直到一看到旧画面便能不由自主地引出新画面为止。

【叠加模式】
叠加模式,即心象拟人化。
具体来说,叠加模式是指在心象训练过程中,加入各种情绪、情感并探索意义,让心象
训练变得像游戏般有趣,从而使人轻松畅快地进行心象训练,并且能够乐此不疲。

叠加步骤
叠加模式,是“三想法”的综合运用,感受对象的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找你喜
欢的训练素材,最好图文并茂:有图片,有文字,有视频(三者齐备最好)。看的时候用
“观察模式”像看小说一样轻松地看文字,像看漫画一样看图片,像看动画电影一样看里
面的视频,享受这个过程,看完就用“回忆模式”和“开发模式”。对文字,如同速读后再
浮现书页再阅读;对图片,用“观想法”的“动脑涂鸦”;对视频,用“观想法”的“过电
影”,三个部分先分开浮想联翩,然后再叠加一起互动。

第四节 总结
“观想法”偏重于记忆静止不动的事物,是对事物轮廓细节印象的积累(重在记),“浮
想法”则偏重于对事物、场景的回忆,是对清晰的事物、场景的加工处理(重在忆) 。
“观想法”提高我们的心象逼真度,而“浮想法”提高我们对心象的控制力,让清晰的
心象可以稳定下来,并且可以按我们的需要快速变化。
使用“观想法”和“浮想法”的时候可以参照“念想法”中的“互动模式”,将训练融
入生活,这样学习“物归原主”就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上学、上班、游山玩水的时候多留心周边的人、动物、环境的轮廓和细节,空闲的时间
里多进行心象训练,这样可以让心象渐入佳境,直至大成。

思考:
1、“观想法”目的是什么,“浮想法”目的是什么,它们在各阶段应如何操作?
2、“念想法”有什么用途?如何操作?要点是什么?
3、根据“心象等级表”运用相关训练法进行心象训练。
最后,如想了解更多,比如“物归原主”的第三卷“心象应用”,可以加入我们,分享交流
学习。QQ 群:240150695(物归原主·启象术)
。加群请注明:自己的“论坛 ID+兴趣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