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0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

科学·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C A C A D D A C C D B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B C D B B A C D B C B

1.C

【解析】A.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降低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减

少高碳能源消耗,故 A 正确;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故 B 正确;

C.多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故 C 错误;

D.少用汽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

放,故 D 正确.

2.C

【解析】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③中仰视读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封保

存,故选项说法错误;

C、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

再称量所需的氢氧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①③⑤②,故选项

说法正确;

D、量取水时,如图③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

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3.B

【解析】A、铁水是液态的铁,是一种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B、汽水是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二氧化碳,水是溶剂,正确;

C、泥浆水是悬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错误;

D、冰水是纯净物,不是溶液,错误。

故选 B。

4.A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 正确。

B.大象是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仔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B 错误。

C.大象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 错误。

D.群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大象不属于群落,D 错误。

故选 A。

5.A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用大针筒向小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中注气,检

验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正确;

B、向玻璃上哈气,不是空气中成分,而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错误;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不能验证

是否含有氧气,错误;

D、硫酸铜白色粉末遇到水变为蓝色的硫酸铜晶体,不能通过观察硫酸铜晶体爆露在空气中是否变

蓝,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水分,错误。

故选 A。

6.D

【解析】A.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A 错误。

B.蔬菜开花后,经过传粉、受精,形成受精卵,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发

育形成的,所以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 错误。

C.根据渗透作用原理,细胞液的浓度>周围溶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所以气雾栽培时要保

证根毛吸水,营养液的浓度应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C 错误。

D.根吸收的水分除一部分用于完成自身的生理活动,其余大部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D 正确。

故选 D。

7.B

【解析】A.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A 错误。
B.图甲装置试管口会有水珠产生,用于验证新鲜的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B 正确。

CD.因为有机物加热能够燃烧,图乙装置加热干燥土壤后质量减小,用于验证干燥土壤中是否含

有有机物,CD 错误。

故选 B。

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水汽凝结成水珠后得增大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降水,A 错误;浙江今年夏秋

季节盛行东南风,夏秋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降水少,B 错误;干冰能够吸收热量,使空气降温,

从而形成人工降雨缓解干旱情况,C 正确,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D 错

误,该题选 C。

9.D

【解析】A.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由图可知,丝瓜有多粒种子,说明丝瓜花的雌蕊子房中含

有多枚胚珠,A 正确。

B.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所以丝瓜的果实是由子房

发育而来的,B 正确。

C.无性繁殖,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和遗传特性,属于微型植物繁殖技术的优点,丝瓜可以通过无性

繁殖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 正确。

D.丝瓜种子萌发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需要种子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

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且种子不在休眠期,D 错误。

故选 D。

10.B

【解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即只让与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通过,所以红色

激光可以透过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不会受到损坏,而绿色透明气球不让红色激光透过,而

是吸收,所以会被红色激光所损坏,故只有绿色透明气球受损会爆破。故 ACD 不符合题意,B 符

合题意。

故选 B。

11.C

【解析】A.图中甲是细菌,乙是酵母菌,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都属于单细胞生物,A 正确。

B.甲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乙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B 正确。

C.甲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 错误。

D.乙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酵母菌可以被应用于酿酒,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
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 正确。

故选 C。

12.B

【解析】A.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起点是 D,过程为 D→A→C 而不是

D→A→B→C,A 错误。

B.若表示蝗虫的发育,则 C 成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B 正确。

C.若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 B 为蛹期,C 为成虫期而不是幼虫期,C 错误。

D.蚕在 A 幼虫末期吐丝,因此若表示蚕的发育,则设法延长 A 期能提高蚕丝产量而不是 C 期,D

错误。

故选 B。

13.B

【解析】A.精子由父亲的睾丸产生,卵细胞由母亲的卵巢产生,女性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过程Ⅰ

发生在母亲体内的输卵管里,故 A 错误;

B.在过程Ⅱ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故 B 正确;

C.胚胎在子宫内发育,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母亲血液不能进入到胎儿体内,

故 C 错误;

D.Ⅳ过程分为:宫口张开、胎儿娩出、胎盘娩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分娩,故 D 错误。

故选 B。

14.C

【解析】A.图中结构 d 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故 A 错误。

B.图中各器官在女孩进入青春期之后逐渐发育成熟,而不是逐渐长成,故 B 错误。

C.c 是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若 c 因病被切除,则她不可能再生育孩子,故 C 正确。

D.某女性两侧的结构 d 输卵管都完全堵塞,则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但雌性激素仍然能分泌,则

她依然有具有第二性征,故 D 错误。

故选 C。

15.C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

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根据题意可知,

乙吸收光能,说明乙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乙为生产者,乙丙都被丁分解,所以丙是消费者,丁是
分解者,则甲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故选 C。16.D

【解析】A.种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传粉受精后,③胚珠发育成种子,A 错误。

B.种子萌发的过程:f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e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d 胚芽发育

成茎和叶,B 错误。

C.若要清晰观察胚的完整结构,可用刀片将水稻种子从中央纵向切开,C 错误。

D.a 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②是花丝,都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所以二者基因相同,D

正确。

故选 D。

17.D

【解析】熄火后过一会儿,发现碗外面的水几乎全跑到碗里去了,这是因为熄火后,碗内的大气压

强变小,外界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碗内;

A.用螺丝钉拧紧的挂钩可以悬挂重物,这里利用的是力的平衡原理,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用手握紧瓶子,瓶子不会掉下来,这里利用的是力的平衡原理,故 B 不符合题意;

C.使用高压锅炖汤,汤熟得更快,这里利用的是水的沸点随着压强增大的原理,故 C 不符合题意;

D.装热水的杯子拧紧,冷却后却盖得更紧了,这里是因为冷却后的杯子内部的压强变小,在大气

压强的作用下杯子更加紧了难以打开,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8.A

【解析】A.池底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

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 A 符合题意;

B.湖岸边的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树反射的光在湖面上发生了反射现象,形成树的虚像,故 B

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没有关系,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故 C 不符合题意;

D.从汽车后视镜中看到的景物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9.B

【解析】A.日环食的形成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太阳光照到月球上,从而在地球上会显现月球的
影子;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树荫下的光斑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 B 符合题意;

C.雨后彩虹的形成原理是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的奇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0.C

【解析】A. 水蒸发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实验中每滴水的质量要相同,

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对比甲和乙,水的表面积大小不同,而水面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及温度相同,故可以得出水蒸发

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故 B 正确, 不符合题意;

C. 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要控制水表面积和空气流动情况相同,对比乙和丙,因水

的表面积不同,故不能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 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要控制水的温度及水的表面积大小相同,对

比甲和丁可知,因水的温度及水的表面积大小相同,而空气流动速度不同,故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

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1.B

【解析】A.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 A 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 B 正确;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 C 错误;

D.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 D 错误。

故选 B。

22.D

【解析】A、1 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B、通过该图可知,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

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纯净物,其中

不含有氢气和氧气,说法错误;

C、通过该图可知,氢原子、氧原子是图示微粒中的最小微粒,错误;

D、通过该图可知,水分子离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与氧原

子结合成氧分子,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说法正确。

故选 D。

23.D

【解析】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草

→兔→鹰,A 错误;根据选项 A 的解答可知: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B 错误;有些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可以位于多条食物链上,C 错误;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

短时间内,青蛙会因天敌数量减少而数量会增加,D 正确。

24.D

【解析】A、粉碎果仁增大与有机溶剂接触面积,能加快果仁油的溶解速度,说法正确;

B、由图示信息可知,加热溶解时温度升高果仁油溶解度变大,说法正确;

C、果仁油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滤渣不溶于有机溶剂,则过滤利用了果仁油与滤渣的溶解性不

同,说法正确;

D、蒸发过程中,有机溶剂蒸发,果仁油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说法错误。

故选 D。

25.C

【解析】A、没有确定温度,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大小,错误;

B、由图可知,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设该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x
100%=20%
x,根据溶解度概念和溶质质量公式,则有: x  100g ,x=25g,错误;

C、由图可知,该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知,甲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25%:(1-25%)=1:3,正确;

D、由图可知,该温度下,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38 分)
26. 气 降低 放 B

【解析】(1)[1][2]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

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2)[3]生成的蒸气在冷凝管里又变成液态,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4]在冷凝器里的液化是通过压缩机压缩体积实现的,故选 B。

27. 海洋 汽化 ①

【解析】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湖泊咸水等,其中海洋水约占地球上
水体总量的 96.5%,所以占地球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图中③箭头代表海洋的液态水蒸发之后变

成气态水的过程,为汽化过程;奔流到海不复回,说明陆地的水体进入到海洋不会再回来了,但是

图中的①箭头是由海洋上空的水汽输向陆地上空,成为陆地水体重要的水汽来源,所以是①环节

可以否定这个观点。

28. 种群 水稻→鼠→蛇 物质循环利用

【解析】(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该农田生态系统中,所有

的水稻可视为一个种群。

(2)图中共有 4 条食物链,即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水稻→鼠→蛇、水稻→

家畜,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因此蛇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最短的食物链,即水稻→

鼠→蛇。

(3)该生态农业比传统耕作农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能量角度看①在能量传递过程中减少了

能量的消耗,让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②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物质能

量的消耗,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业效率。故该模式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生态学角

度分析,其原理是物质循环利用。

29. 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A 过氧化氢(和 MnO2)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内,火焰又变旺,

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同时说明集气瓶底部上游氧气,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支持燃烧,

且密度比空气大。

(2)铁与硫反应时需要加热,且反应物铁和硫都是固体,所以该反应的反应装置选择图 2 中的装

置 A,故填 A。

(3)图 2 中的装置 B 是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则选择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所用反应物是过氧化氢,故填过氧化氢(和 MnO2)。

30. 倒立 实 不变 小

【解析】(1)[1]把针孔照相机靠近国旗进行观察,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是倒立的;

[2]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

(2)[3][4]若将针孔相机的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再用它看窗外景物,因为小孔成像现象中光屏

上成的是物体的实像,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不变,光屏与小孔距

离不变的情况下,国旗与小孔距离越大,像越小。

31. 子房 形成层 本地早

【解析】(1)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2)形成层中存在着分生组织,细胞可以进行不断的分裂,嫁接的关键就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

紧密结合,从而让嫁接的部分可以成活;

(3)嫁接后结出的果实与接穗的品种相同,即 A 接到 B 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本地早。

3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不能

【解析】(1)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下方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下方的蜡烛

先接触二氧化碳,表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若烧杯中只留下一支燃着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熄灭,只能够说明蜡烛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但不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填不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4 分)
33. B 水 4 AB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解析】(1)2 号瓶中的种子不放水,棉花干燥,室温,不具备种子萌发需要的一定的水分,因此

不萌发,选 B。

(2)1 号瓶内洒少量的清水,种子萌发了,而 2 号瓶不洒水不萌发,二者有唯一变量--水,因此 1

号瓶与 2 号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变量是水。

(3)1 号瓶内洒少量的清水,有空气,种子萌发了,而 4 号瓶倒入过量的水使种子无空气不萌发,

二者有唯一变量--空气,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4)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

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种子没萌

发有可能是温度不适宜,胚不完整,因此推测没有萌发的那粒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种子没有生

命力、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故 AB 正确。

(5)据此可以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34. NAA 溶液的浓度 D 无性 控制单一变量

【解析】(1)由于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 NAA)

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因此变量就是不同 NAA 溶液的浓度。

(2)由各组枝条生根数量图可知随着 NAA 溶液浓度增加对植物生根具有促进作用,而当 NAA 溶

液达到 300mg/L 时,生根数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因此说明 D 组的 NAA 溶液是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

浓度。

(3)枝条是植物体的一部分,该生殖方式没有两性细胞的结合,所以枝条扦插繁殖新个体的方式

属于无性繁殖。

(4)本实验除变量不同外,所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并在相同的适宜环
境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点燃

35. 容器内有水或气泡冒出 4P+5O2 P 2 O5 33.2 食品脱氧剂能耗尽密闭容

器内的氧气且不需要点燃

【解析】(1)步骤①中检查气密性时,将玻璃容器浸没水中,如果观察到容器内有水或气泡冒出,

则说明气密性不好。

点燃

(2)白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

P 2 O5 ;
1
150ml ()
1  120ml
(3)装置甲内空气的体积: 5 ;根据丙图可知,适用红磷最终消耗的氧气体
积为:120ml×(21%-7%)=16.8mL;那么实验结束后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50mL-16.8mL=33.2mL。

(4)根据图丙可知,当反应结束后,食品脱氧剂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小,即氧气燃烧最充分,

则:小明认为选用食品脱氧剂最好,理由是:食品脱氧剂能耗尽密闭容器内的氧气且不需要点燃。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8 分)
36. 8.4 不饱和 ②中溶液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40g
100%  50%
40g+100g-60g
【解析】(1)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含义是 2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31.6g 硝酸钾,

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40g-31.6g=8.4g。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含义是 60℃时,100g 水中最多溶解 110g 硝酸钾,溶液达

100g-60g
 110g=44g
到饱和状态;升温至 60℃,蒸发 60g 水,则最多能溶解的质量为 100g ,则②中溶

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 40g,硝酸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解析见答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