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9

《學記第一》

(1) 古代學與教之目的
語譯:
作為國家領導,能在法度範圍內啟發自己主動思考問題,還要跟心地善良和品行端正的
人學習,任用善良,這樣子就足夠有小名氣,但是還不能感動民眾。接近有知識、能力
的人,體恤遠方的人,足以感動民眾,但仍未足以教化百姓。君子如欲教化百姓,使社
會形成良好風氣,一定要從學習開始!
玉不經雕琢,就不會成為珍貴的玉器;人不學習就不會明白道理,古時君主用仁義統一、
建立國家,管理人民,都把教育和學習置首位。古書《兌命篇》說:「我們要由始至終
想著學習的事,而且要常付諸行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分析:
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做一個好官,管理水平高的官員。古今中外,都是政教合一的。個
人修養、修身好,但政策不好是沒用的;出於好目的而行的政策,能讓百姓感動,但沒
知識能力,卻不能達到目的。因此讀書人與官員是相輔相成的,要把美好的合於現實,
從學習開始,經過磨練,才能當個好官,達成學與教之目的。

(2) 教學相長之道理
語譯:
雖然有很好吃的飯菜(=肉),如果你不吃,就不知好吃在那裡;雖天下有真理,但如果你
不學習,就不知道理好的地方。所以人民總是在學習後才知道知識不足。然後通過教育
別人後,才知道自己對有些問題理解得不夠透徹。如果人知道自己知識不足,才能自我
反省,努力學習;人感到困惑,才會鼓勵自己進一步理解透徹、克服困難。所以說教育
和學習是相輔相成的。

(3) 古代大學之考核層次和內容
古代的教育制度,國都所辦的學校就叫國學(大學)。古代大學,每年都有學生入學,
隔年考試一次,考核共分五層次-第一、三、五、七、九年,令學生更努力學習。
內容方面:
第一年看學生分析理解經文能力(為斷句加上標點),為基本功,及考他們辨別志向,讓
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長處,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第三年看學生是否往目標(專心)學習,是否喜歡跟朋友交往(知識來源),不做井底之
蛙;
第五年大學畢業看學生
(1)是否廣泛學習(專業到一定程度,想要再進步、深入,要靠更廣博知識支撐)(2) 是
否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建立師生關係良好;能由衷感謝,歸功老師,視作父母
般,可謂成長,因為學習達到一定層次,是老師的功勞);
第七年碩士,學生真正討論學問,開始有自己的觀點、有水平能力分辨是非,判斷益友、
損友,故交友去到一定水平,但只有一點點學習成就(不足以讓你在同事面前自覺了不
起);
第九年博士看學生是否融會貫通,思想有很強的獨立性,而不會輕易違反自己相信的道
理,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學有所成(不再跟隨老師學習)。

(4)教之大倫 (教之大倫,為教育最重要的方面)
語譯:
大學剛開始教育時,[第一]學生要穿正式服裝(戴上皮帽子)
,及準備祭品祭祀先聖先師
(表示對鼻祖的尊敬),表示敬重自己將要學到的道理;
[第二]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小雅前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說的都是秋收君臣互相慰勞的對
話,能讓入學之始便要以做官為目的;
(嚴肅氣氛下)表
[第三]學生進入學堂,先擊鼓,拿著放書的箱,同時取出、打開課本,
示謙遜於自己所學習的內容。
[第四]夏楚之滕條、鞭子等,用作體罰行為隨便,不嚴肅對待學習的學生,收歛學生的
行為,回復做官所需的威嚴儀表;
[第五]國家在夏天舉行祭祀,而沒有舉行祭祀時,不會考核學生,自由自在,讓學生很
長一段時間,按自己思想學習;
[第六]老師要時刻觀察學生,而不要動不動就說話、給學生加以講解,讓問題在學生心
裡留得比較長(有較長的思考時間);
[第七]年輕的學習者要多聽,不要動不動發問,教學不能涉獵超越等級的內容,要按部
就班,不能跳躍進行。前面所說的七項內容,就是教育的條理和次序。
凡是做官的人、進行大學教育的人,都是要做官為目標,所以要學懂做官要做的事,訂
立學習的方向和目標。

(5)藏脩息遊之涵義
語譯:
大學的教育,在正式上課時間要有正式(正規)課業,離開時,要面向老師後退兩步才
走,休息時要自己溫習、學習,或進行課外活動。不學操作,為樂器上弦等基本功,定
調不學好,不能演奏悅耳的音樂。如果你不大量學習和鍛鍊正確的各種比喻,就不能創
作、寫出美好的詩歌;不學各種服裝意思,不能懂得在合適的時候穿合適的衣服;如果對
六藝沒有興趣(禮、樂、射[文人也要掌握運動]、御[駕馬車]、書[書法]、數[自然科學
-數學、天文]) ,不可能真的熱愛學習、好好學習。所以君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應留在
心裹,時時想著學習,還應該一有機會(休息時)也要去學習,在家、旅遊(讀萬卷書
不如行萬里路)時也各有該讀的內容,這就是藏脩息遊之涵義。

分析:
「藏」,就是說君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應留在心裹,課內受業要學好正課,;「脩」,就
是說君子一有機會就要學習,包括休息的時候;「息」,就是說在家有在家該讀的內容;
「遊」,就是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遊時也有可以學習的內容。
古人要說的道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做到上述幾點,學習時認真遜順恭敬,
時刻勤奮努力,他的修養成績就會在他身上體現出來。
(6)教之不刑之原因:(教學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語譯:
老師只是一路向前講解、完成課程,而不理學生是否對課程理解透徹,教人不是發自他
的真誠,教導學生沒用自己全部的才能,用的教育方法是錯誤,所以對學生的要求也不
合理。結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都是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的無法表現出來,認為這是老
師的責任,當學習遇到困難,也不願意面對,認為是一件受苦的事,而且不知學問對自
己有幫助,即使最終完成學業,但是很快就忘記所學的知識。

(7)教之所由興與教之所由廢之內容:
語譯:
教之所由興:
(1) 在學生沒有發生錯誤時,加以制止,這叫預防。
 未發生錯誤時,指出當中的危機,然後加以教育和引導,就可預防(未雨綢繆)。
(2) 當一個小孩到了可以接受教育的年齡,就要讓他接受教育,這叫合適的時機。
 適齡接受教育,針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接受能力來說,才能令接受率更高。
(3) 應該有順序不超過學生程度而實行教育,這叫順序。
 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教育,令學生容易吸收。
(4) 學生相互觀察學習對方的優點,這叫互相觀摩。
 觀察別人的優點,可取長補短,令自己更加進步。
這四點,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因。

教之所由廢:
(1) 如果學生的錯誤已經出現再加以禁止,學生會出現反抗的情緒,教育就沒有效果。
 錯誤出現,他們就會產生反叛的負面情緒,對老師的教育置之不理,因此沒有
效果。
(2) 如果適當的學習年齡已經過去,才開始學習,即使很努力學習也難有成就。
 錯過了適齡,學習接受能力相對較低,因此難有大的成就。
(3) 如果不按照順序,雜亂地進行教育,就擾亂了正常的教育,沒有好的教學效果。
 不循序漸進,而是雜亂無章地施行教育,令學生頭緒混亂,難以理解知識,因
此教育就沒有效果。
(4) 沒有同學在一起研討,切磋,就會導致知識狹隘,見識短淺。
 古代的資訊不發達,不與朋友交流,難以從說話中接收新的知識,令自己目光
短淺。
(5) 結交了行為不正當的朋友,就會違背/反對老師的教訓。
 結交損友,與老師的教育背道而馳,耽誤了學習。
(6) 沉溺於玩樂,對學業半途而廢。
 只是沉醉於玩樂,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即玩物喪志。
這六方面,,就是教育不成功的原因。
(8)善喻之教學及長善救失方法:
a)語譯:
善喻:
作為一個教育者,知道教育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才可以做別人的老師。好的教育者,讓
學生明白道理,要引導而不是強迫,鼓勵而不是壓抑,要給學生講解,但是不要太透徹。
如果引導而強迫,師生關係就會和睦、融洽。鼓勵而不是壓抑,學生會學得相對容易,
啟發學生要留一些思考空間,這就是讓學生容易明白的道理。

長善救失:
學習的人容易犯四種錯誤,教育者一定要了解。人在學習時,有的人過失在於:
1)學得太多,
2)或者太少,
3)或者把學習看得太容易,
4)或者輕易放棄學習。
這四種人的想法都不同,教育者必須先明白他們的想法,然後根據問題而彌補過失。
教育者的責任,協助學生發揮長處,彌補過失。

b)學生犯這種錯誤的原因:
1. 貪心-->他們認為學得多,就代表對自己有用,因此就貪多而且不求甚解,但由於一
個人精力有限不能理解太多,以致所學不精。
2. 自滿-->他們認為只要學習一些的知識,就代表明白所有的道理,足夠應付將來,因
此就滿足。
3.學習時遇到一些容易的事,就以為所有的知識都是十分容易,對學習產生了輕視,不
認真,到了遇到真正困難的時候就輕易放棄,因為基礎階段沒做好準備。
4. 輕易放棄--當到小小的困難,就認為自己一定不能解決,自我限制,不求進步。

c)讓學生改正的原因:
因為這四種錯誤會學生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教師要教導學生改正過來,。

d)總結:
教育者要避免不良的後果出現,應該了解學生的不同想法,對症下藥,讓他們改正錯誤。
(9)尊師重道之重要性:
語譯:
求學的道理,尊敬老師是最難做到的。老師受到尊敬,所說的道理才會受尊敬。然後整
個社會才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由古至今,領導都以身作則鼓勵人民認真學習。君王在兩
種情況下不把大臣當作大臣:
1)當大臣作為代表祖先接受祭祀時
2)當作為君王的老師時
從大學的尊師重道的禮節來講,老師即使被天子召回朝廷講學,老師不處於面朝北的臣
位,所以表示尊師重道。

(10)學與善問善答之道:
a)語譯:
善於學習的人,老師很輕鬆而學習效果也很好,學生把得到好成績歸功於老師;不善學
習的人,老師教得很辛苦而且又事倍功半,把責任歸因於老師。

善於發問的學生,就如砍伐結實的木材,先從容易的地方下手,再砍有節目的地方,時
間長了,相對容易被砍開。不善於發問的學生,就與此相反。

善於等待學生提問的老師,像撞鐘一樣,如果用的力量小,鐘聲較小,如果用的力量大,
鐘聲就較大,一定要從容不迫,鐘聲才能慢慢地遞減,直至停下來。若學生的問題膚淺,
老師應給予膚淺的答案〝若學生的問題深奧,就應給予深奧的答案。不善於回答的老師,
就剛好相反。這是使學生進步的道理。

通過比喻說出這樣的道理:
善於等待學生提問的老師-->因應學生能力回答問題
善於發問的學生-->能根據問題,由淺入深的發問,循序漸進的理解知識

(11)如果始堪稱有志於學:
語譯:
(1) 優秀鐵匠的兒子,在學習打鐵前,一定要先學習如何縫製皮衣,熟習軟硬度。
(2) 優秀弓匠的兒子,在學習做弓箭前,一定要先學習編簸箕,掌握編織的角度。
(3) 剛開始駕車的小馬,和正常的情況相反,車在馬的前面,讓馬跟著學習。
這三種方法是由淺入深,讓學生作精神準備,循序漸進。君子觀察前面三件事,就可
立志於學習。
(12)明學者,比物醜類,觸類旁通:
(明白/頭腦清晰的人)、(把相關的事物相互比較,然後觸類旁通)
語譯:
古代的學習者,能夠把事物作相互比較。
(1) 鼓不是五聲,若沒有鼓的伴奏就不協調、不動聽;
(2) 水不是五色,繪畫時要有水的調和才能令五色更鮮艷;
(3) 學習跟五官不同,若不經過學習,就沒有能力做官;
(4) 老師不是親戚,若不跟老師學習,就不懂如何處理與你關係不同的人行禮。
-->學習要懂得把不同事物作比較,

(13)學為眾事之本:
(學習是將來所有事物的基礎)
語譯:
(1) 品德最高尚的人,他的能力不只是做一種官員;
(2) 能力超群的人,他的能力不只是有一種功能;
(3) 誠信達到最高層次時候,不需要契約;
(4) 大自然本身是不整齊;
能力超過一般人、道德好過一本人就可以甚麼也做到,如果我們明白了前面的四個
道理,我們就可以學習本質的問題。
(5) 三王在祭祀河流的時候,先祭祀河,然後再祭祀海,河是水的源頭,海是河流的歸
處,因為要祭祀大川的本質先本而後末,這叫「務本」。
《勾踐滅吳第二》

(1) 文種行成于吳,其說吳王之策略及具體內容。
策略:

與其殺是人也,寧其得此國也,其孰利乎?」
與其作戰殺死這些人,還不如得到這個國家,那一個對吳國有利呢?」

文種用利誘的策略,利用吳王的貪心這一點,和利用利益極大的反差來利誘吳王。讓吳
王知道若不討伐越國,越國將會給吳國極大的好處,若討伐越國,就會給吳國帶來損失。
而文種的目的就是要讓越國生存下來。

具體內容:
若不討伐越國,越國將給吳國四個好處
1. 願意用值錢的東西和青壯年的男女作勞動力倍償吳王夫差您所受到的恥辱,酬謝吳
王以前的屈架光臨
2. 請允許勾踐的女兒作吳王夫差的女僕,越國大夫的女兒作吳國大夫的女僕,越國士
(即讀書人,有學問的人,但未必是做官)的女兒作吳王士的女僕
3. 越國象徵國家主權的東西(如玉璽)都跟著我們這些人送到吳國去
4. 我們國君勾踐親自率領越國的軍隊,追隨吳王夫差您的軍隊,只聽吳王夫差您的調

若討伐越國,吳國將有四個壞處
1. 那我們就會自己燒掉自己的宗廟
2. 捆縛妻子兒女,(不為吳所擒虜受苦,故捆縛妻子兒女同歸於盡)
3. 把金玉寶物都扔到江裡
4. 我們還有帶鎧甲/盔甲的正規軍士兵五千人,將會把著必死的信念,那就必有雙倍的
不怕死的勇氣,精神(一個將士等同兩個將士)就好像有一萬個真正的將士事奉吳王
夫差您

(2) 勾踐與夫差之人品才幹

勾踐之人品才幹

1. 【能任用賢人】
【例一】當越王勾踐退守於會稽山后,便發佈消息說“凡是我的父輩兄弟及和我同姓的
人 ,誰能協助我擊退吳國,我就同他共管越國政事”最後勾踐任用了大夫文種。當越
軍退於會稽山之上,勾踐拉起文種的手,跟他商討退吳之策。也正因為他信任重用文種,
因而能夠保存國家,日後得以滅吳雪恨。
【例二】其他國家的有智、有能力的人才來到越國時,勾踐一定會在宗廟裡以隆重的禮
節歡迎他們。勾踐放一些糧食和肉在船上在國家裡四出遊走,在路上碰到越國的青年少
年、在外玩耍的小孩子,沒有不給他們吃的、沒有不給他們喝的,而且一定問這些孩子
的姓名以備將來選拔錄用。他對待國內外現有的人才和已成材的人,及對待國未來成材
的人才的政策,可見他是如何的重視人才、善用人才的。

2.【能忍辱負重】
【例一】勾踐曾兵販於會稽而受恥,故儲心積累,不忘國恥,甘願忍辱負重,卑事仇敵,
同時亦派大夫文種出使吳國議和,以利誘求存,吳國放棄討伐越國後,越王勾踐自居卑
位,侍奉夫差,並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吳國做臣僕。勾踐還親自給吳王充當馬前卒,減少
了夫差對越國的猜忌,並臥薪嘗膽,以成就大業,顯示出其忍辱負重的人品。

3.【做事果斷】
【例一】在全國父老兄弟第二次請求越王滅掉吳國時,越王勾踐便的答應了,並且採取
了一系列方針,勾踐在頒派命令後,就果斷推行,全越國人都相勉勵,父親勉勵兒子,
哥哥勉勵弟弟,妻子勉勵丈夫,越國全國上下都互相勉勵,勾踐果斷的行動,最後使越
國終於滅掉了吳國。

4.【善於言辭】
【例一】與吳國立下條約後,越王勾踐向百姓解釋說:“我沒有估計到自己力量的不足,
去同強大的吳國結仇,以致使得我國廣大百姓戰死在原野上,這是我的過錯,請允許我
改正!”勾踐放下自己的身份向民眾謝罪,承擔國家蒙受苦難的責任,強調戰敗予吳國
是自己的過失,希望得到百姓的原諒,這樣善言辭,也體現了君王的風範。。

夫差之人品才幹

1. 【任用小人】
吳王夫差不信任賢臣伍子胥,反之卻重用貪官太宰嚭,接受文種議和,與越國訂立和約,
錯失殲滅越國的良機,種下日後吳國覆亡的禍根。
吳國的太宰嚭是個貪圖美色的小人,越國打扮了八個美女,送給吳國的太宰嚭,並對他
說:“您如果能寬恕越國的罪過,同意求和,還有比這更漂亮的美女送給您。”於是太
宰嚭便答應幫越國求情,可見這個被吳王任用的人並非什麼君子。
2. 【貪心】
吳王夫差聽到越國大夫文種開給吳國的條件,便非常心動,夫差正是利用吳王這一點來
說服吳王。

3. 【優柔寡斷】
吳國在有機會滅掉越國時,吳王優柔寡斷沒有決定,結果最後別越國打敗。夫差對投降
的越國過份仁慈,接受和約,沒有一鼓作氣消滅越國;夫差又可憐在吳國為奴的勾踐,
放其回國,令勾踐有報復的機會,最終攻滅吳國。
⑶ 伍子胥反對及太宰嚭支持和議之原因。

伍子胥反對和議之原因

子胥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
伍子胥向夫差進諫說:「不行!吳國與越國的關系,

1. 從兩國的關系的角度,分析為什麼不應該議和
兩國從來就是相互仇恨、從而相互敵對、進而經常發生戰爭的兩個國家。三條江在這兩
國的周圍,老百姓因為習慣了不願意搬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兩國地理環境都一樣) 如果
吳國生存下來了肯定滅掉越國,如果越國生存下來了肯定滅掉吳國,這種形勢將不可能
去改變的。

2. 從以中原地區與越國比較,滅掉越國對吳國的好處的角度,分析為什麼不應該議和
我曾經聽說過有這樣的道理,陸地上的人習慣住在陸地上,水邊的人習慣住在水邊。地
勢高的中原各國,我們有能力攻打他們並有能力取勝,我們不習慣住在他們的土地上,
不習慣乘坐他們的車子。但是對越國的情況,我們有能力攻打並且戰勝他們,我們習慣
住在他們越國的土地上,我們習慣乘坐他們的船隻。(因為兩國的地理環境一樣) 這是戰
勝/打敗越國的好處,不可以失去這個好處,夫差您一定要滅掉越國。

3. 從目前有利的時機的角度,分析為什麼不應該議和
失去這一個有利的時機,即使為之後悔,一定就來不及了。」(現在滅掉越國只差一步,
要滅掉越國易如反掌。如果失去了這樣有利的時機,日後想滅掉越國就得從頭再打,那
就後悔莫及)

太宰嚭支持和議之原因

主要是出於他個人的貪婪,他受了越國的賄賂,所以他就勸吳王議和。

越人打扮了八名美女,送給太宰伯嚭,對他說:「您假如赦免越國所犯的罪,我們還有
比這些更美的女子進獻給您。」太宰嚭勸吳王說:「我聽說有這樣的道理古代的賢君為
了申張正義去討伐他國時,讓對方認錯/心服口服就可以了。現在越國已經信服了,您還
想要求甚麼呢?」
⑷ 勾踐戰敗後,在國內推行之復國措施。

一、 增加人口的政策
1. 婚姻政策
 下命令規定壯年男人不許娶老婦,老頭不許娶青年女妻,
 女子十七不能出嫁,就會判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不娶妻生孩,就會判他的父母
有罪。

2. 婦女生產的政策(鼓勵生育)
 臨近分娩婦女的家裡的人要向官府報告,官府就派接生婆去照顧她分娩。
 生一個男孩子,國家給兩壺酒,一條狗;
 生一個女孩子,國家給兩壺酒,一頭小豬;
 一胎生三個孩子的,官府安排一個乳母幫助這個家庭;
 一胎生兩個孩子的,官府給糧食。

3. 家庭遇到不幸時,政府所採取的措施(輕徭薄賦)
 當家的嫡子因為國家捐軀了,就免除他們家三年賦稅;
 嫬子死了,就免除他們家三個月的賦役。
 一定要哭泣埋葬他們,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 規定成為了孤兒、寡婦的孩子、長期患病家庭的孩子、貧困家庭的孩子把他們的孩
子送到官府,由官府摸養教育。

4. 關於人才方面的政策(禮賢下士)
 對有知識、有能力、有名望明白事理這樣的人,政府就會請人幫助他們整潔房屋,
給他們穿華美的衣服,讓他們能吃飽,和這些人共同研討人生的道理道德、管理國
家的治國方法。
 其他國家的有智、有能力的人才來到越國時,勾踐一定會在宗廟裡以隆重的禮節歡
迎他們。
 勾踐放了一些糧食和肉在船上在國家裡四出遊走,在路上碰到越國的青年少年、在
外玩耍的小孩子,
 沒有不給他們吃的、沒有不給他們喝的,而且一定問這些孩子的姓名以備將來選拔
錄用。

二、 經濟方面的政策
1. 勾踐說要發展就必需靠自己,自力更生,因為越國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親力親
為)
 勾踐不是他自己所種的糧食他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所織的衣服他就不穿,

2. 藏富於民
 十年國家不向老百姓征收賦稅,所以老百姓都儲存了夠吃有三年的糧食。
《逍遙遊》

(1)逍遙遊的內涵
逍遙是指可以不靠任何外物而能夠自由自在地生存,達到絕對自由的狀態。有一句文中
的說話用來概括:「若夫息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 。」

(2) 莊子論述小知與大知、小年與大年、己與物、名與實,這一系列相對概念使用的論
據及其想說明之觀點。

小知與大知─大鵬 VS 蜩與學鳩
小智慧的不能理解大智慧的,具體實例是蜩與學鳩不能理解大鵬,這是相對的。蜩與學
鳩(兩種小鳥)嘲笑大鵬說:「我們自己突然想飛起來,便迅速奮起而飛,落到槍和榆枋(兩
種樹木)的樹枝上面,有時飛不到,便落回地面上,何必飛上九萬里才往南飛?」如果
去郊外,三餐的時間就可以了(說明時間短),肚子還飽飽的。如果到百里外,要舂米準
備一夜的糧食。如果到千里遠的地方去,就得準備三個月份量的糧食。這兩隻小動物又
知道甚麼?

小年與大年─朝菌與蟪蛄,冥靈與大椿
壽命短的朝菌與蟪蛄不能理解壽命長的冥靈與大椿,這就是小年不解大年,這是相對
的。朝菌不知道一個月是甚麼樣子,蟪(蟬)不知道一年是甚麼樣子,這些都是壽命短的。
楚國南方有種樹叫作冥靈,以五百年為一春季,五百年為一秋季。上古(夏商)時代有一
顆樹叫大椿,以八千年為一春季(上半年),八千年為一秋季(下半年)。這就是所謂的大
年。而彭祖到現在還是以活得長壽而聞名,普通人跟他比,不是很可悲嗎?

己與物─內我與外物
從宋榮子的角度來講,內我是指他自己,外物就是指名譽和讚揚與批評。即使全世界的
人都讚揚宋榮子,他也不會因此而多一點點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批評他,他也不會
多一點點不高興。他已經把內我和外物分得很清楚,不讓外物干擾內我,能很清楚辦明
榮辱與恥辱的界限,宋榮子也就做到這樣的效果。宋榮子生活在社會當中,没有努力的
去追求外物。雖然如此,他還是沒有樹立最逍遙的境界。

名與實─許由,天子名份 VS 具體工作
實際的工作就叫做實,名份就叫做名,這個是相對的。實際的工作,人的能力也是有大
小的,不是每個人在社會上的能力都是一樣的,這都是相對而言的,所以這有一個相對
的概念在裡面。許由對堯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安定了。而我還來代替你,我是
為求了名譽嗎?所謂名,是没有本質的東西。難道我會為了虛名出現在社會當中嗎?小
鳥鷦鷯住在深林裡築巢,只不過要一根樹枝;偃鼠飲用河水,不過是飽肚子而已。你回
去吧!我要天下做什麼呢?如果廚師不做祭祀要用的食物,主持祭祀的人也不會越過自
己的職能去代替他呀!」許由不把人類社會區別於宇宙的一部分,名對於他來說是外
物,因為他本來就没有社會這個的概念。
觀念:在大自然中、在人類社會中,本來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能力、壽命長短、體型、
智慧,這是相對的概念,不同的標準不可以相題並論,因為大家都不一樣,大自然本來
就不整齊,這是大自然本來的狀態,故不需要介懷別人的讚賞或批評。

(3)「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人生現實四個層次的相對關係和莊
子想表達之觀點。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語譯】所以在我們人類社會裡,有些人的能力可勝任某一官職,有的人的能力可以庇
護一鄉百姓(地方官),有的人的道德能力符合一國之君的要求,有的人的能力能得到一
國人民的信任(君主),我們自己看自己的時候也認為自己很能幹/了不起。

知效一官這個能力層次的人,相對於行比一鄉的人來說,他的能力是不高的,但如果相
對於普通老百姓,沒有讀過書的人,他的能力是高的;而徵一國的人的能力比德合一君
的人要高,但是他比如果達到絕對逍遙狀態的人,他的境界又不那麼高。所以這就是人
生現實在智慧和能力方面的四個層次,都是相對的。

莊子想表達之觀點:在生活在我們人類現實社會當中的人們,大家的能力、境界和智慧
大是不一樣的,都是正常的。但是絕對來說,都沒有達到絕對逍遙的狀態。在人類社會
的角度來說,無論相對逍遙或相對不逍遙,都没有達到絕對逍遙的狀態。所謂真正的逍
遙狀態是一個絕對的理想的狀態。所以是没有人可以做到不靠任何外物而能夠自由自在
地生存。

(3) 至人、神人、聖人三者的境界及其與「逍遙」的關係
無己、無名、無功都是達致絕對逍遙境界的要素,作者是從不同角度解釋絕對逍遙的境
界。至人、神人、聖人,其實是指同一種人,即莊子理想中逍遙的人。而「至人」、「神
人」、「聖人」分別代表「無己」、「無功」、「無名」。「無己」即忘我,破除對自
我的執著、「無功」即不立功、「無名」即不求名譽。

聖人無名(許由):「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語譯】我要天下做什麼呢?如果廚師不做祭祀要用的食物,主持祭祀的人也不會越過
自己的職能去代替他呀!
 許由是想說明天下對於他來說是外物,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心裡根本沒有社會這概念。

神人無功:「堯治天下之民,平海內之政,往見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陽,窅然喪其
天下焉。」【語譯】堯帝治理天下老百姓,使整個天下都安定了,於是走到了遙遠的姑
射山,到北岸去見四位神人後,堯突然之間想法當中就沒有了天下的概念。
 他不治天下,以為「無所用天下為」,天下對於自己是沒有什麼用的,這就是無功。
當中的道理是想說,名最大就是天子,功最大就是建功立業,沒有追求功和名,就沒
有天下這種概念,也就達到了逍遙的境界。真正逍遙就是沒有天下的概念,沒有外物,
沒有內我,亦只有山上的石頭或是大海裡的水才能做到。
至人無己: 沒有內我,有用和無用。惠子認為對社會沒有用就叫做無用,而惠子認為
的無用就是莊子所說的有用,也就是對自己有大用,這樣就能讓自身不受傷害,得到長
壽。而什麼叫做對社會沒有用,就是主觀中沒有社會,而主觀中沒有社會就是不存在主
觀思想,沒有「我」,即是無己,也就能達到逍遙的狀態。
 在肩吾問連叔的故事中,借肩吾的說話,描寫了到達「無己」的姑射之山的神人,
他不食五穀,吸風飲露,遨遊於四海之外,與萬物為一體,消除物我之分,達到無
己的境界。

(4) 莊子說宋榮子「猶有未樹」、列子「猶有所待」的實質意義。
猶有未樹=有所待
中心思想:本文論述莊子追求絕對自由的人生觀及逍遙的思想,他認為自然萬物中,大
至高飛九萬里的鯤鵬,壽命上萬年的大椿,小至飛不過數仞的蜩與學鳩,壽命極短的朝
菌蟪蛄,社會上小的如知效一官等的人,大得如不慕榮利的宋榮子,能御風而行的列子,
都必須有待於客觀條件,,算不上是真正的逍遙。只有那些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者,及智者、神人、聖人他們能夠做到無己、無功、無名及消除了物與我的界
線,才是無所待,達到絕對自由的境界。

社會當中的例子:
宋榮子 ─ 但宋榮子嘲笑這些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讚揚宋榮子,他也不會因此而多一
點點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批評他,他也不會多一點點不高興。他已經把內我和外物
分得很清楚,不讓外物干擾內我,能很清楚辦明榮辱與恥辱的界限,宋榮子也就做到這
樣的效果。宋榮子生活在社會當中,没有努力的去追求外物。雖然如此,他還是沒有樹
立最逍遙的境界。宋榮子他是有社會的觀念,並受之所束縛。

列子 ─ 列子能御風而行,姿態優美,身體非常輕盈(精神狀態自由)。最少15天就回來(很
自由)。他對於順利的事,没有積極爭取,盼望風來/對於能不能出去,没有積極的盼望。
他雖不用步行,列子還是有所等待的。有風的時候,他可以御風而行;没有風的時候,
他就要自己步行。

自然界的例子(三個層次):
[大的東西] (人類所能想像到的最大的東西) 大鵬──與人相比,大鵬是逍遙的。人到不
了南海、北海,但大鵬卻可以。雖然大鵬能到人到不了的地方,但這只是相對逍遙,而
非絕對逍遙,因為大鵬還是有所待的。大鵬若要飛到南海去,便要利用六月海上刮起的
大風,使牠能用翅膀拍打着水面三千里遠,旋轉着向上飛,一直飛到天上九萬里的高空,
而後離開北海。但是,没有這六月大風,牠便到不了南海。

[小的東西] (人類所能想像到的最小的東西) 野馬群奔跑過後從地面揚起的細小物質,空


氣當中飄浮着的活的東西──(e.g.病毒、花粉)受着氣流的相互作用影響而四處遊走。它
們自由自在,想飄到哪裡就飄剽哪裡,看似很逍遙,但是還没有達到絕對逍遙的境界。
若果没有氣流,他們就不可能飄了。
[不大不小的東西] 蜩與學鳩──蜩與學鳩兩種小鳥突然想飛起來的時候,可以迅速奮
起而飛,落到槍和榆枋(兩種樹木)的樹枝上面,有時飛不到,便落回地面上。如果去郊
外,三餐的時間就可以了,肚子還飽飽的。如果到百里外,要用舂米準備一夜的糧食。
如果到千里遠的地方去,就得準備三個月份量的糧食。他們自我感覺很逍遙,但實際上
並不逍遙,他們還是有所限制的。他們向上而飛,不過幾仞就要下降,這是他們飛行的
最高極限,想飛一萬里也飛不了。没有足夠的糧食,他們便到不了遠的地方。

(5) 惠子謂莊子之言「大而無用」,莊子則指對方「拙於用大」,通過比較二者「有用」、
「無用」的觀點,瞭解莊子的逍遙境界。

惠子認為對社會沒有用就叫做無用,而惠子認為的無用就是莊子所說的有用,也就是對
自己有大用,這樣就能讓自身不受傷害,得到長壽。而什麼叫做對社會沒有用,就是主
觀中沒有社會,而主觀中沒有社會就是不存在主觀思想,沒有「我」,即是無己,也就
能達到逍遙的狀態。

借用兩個例子
A. 借「五石之瓠」的用途,說明不要拘執己見,只要順應物性,自有它的用途。
惠子認為五石之瓠太大,既不能用來盛水,它的堅固程度卻不能舉起來;剖開來做
瓢,那麼瓢大無處可容。不是不大,認為它沒有用處就打碎它。莊子認為有五石容
量的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當大水瓶浮游於江湖

B. 犛牛,大樗因無用而不損本性,得保天年,印證無用正是大用。
《詩經.伐檀第五》

(1) 據詩經小序分析全詩主旨及內容大要

Step 1: 把詩歌及小序原文寫出來

小序
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原文
坎坎伐檀(輻,輪)兮,置之河之干(側,滣)兮,河水清且漣猗(直猗,淪猗)。不
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三百億,三百囷)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特,鶉)
兮?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

Step 2: 寫小序及詩歌的白話文,用括號把後兩段不同地方寫起來

小序
伐檀這首詩歌,是用作諷刺貪婪卑鄙的人的。這些人沒有為老百姓做事,但卻拿走老百
姓的東西。真正的君子在這個地方是做不了官的/這些君子他們這種人本來是不應該說
做官的。

砍砍地砍伐檀樹(來做車輛,做車輪)
,把砍下來的樹木放在河的岸邊,河水清澈漣漪,
而且泛着小波紋(泛着直波,泛着圓波)。不種也不收割糧食,為什麼拿走三百户人家
(三千萬把,三百個糧倉)的糧食?一年四季你們從來不打獵,為什麼看見你們家的庭
院裏懸掛着貆(幼年的小動物,鵪鶉)呢?那些君子不狩不獵,不是白吃飯嗎?

Step 3: 相對應的內容

小序中說:這些人沒有為老百姓做事,但卻拿走老百姓的東西。

與小序相互對應的內容:一年四季你們從來不打獵,為什麼看見你們家的庭院裏懸掛着
貆(幼年的小動物,鵪鶉)呢?

(2) 評析此詩的諷刺手法

本詩歌用小序來表達作者的主旨與中心思想──諷刺那些無功但有受祿的官員。三
段詩歌最後的一句話: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都是帶有諷刺口吻、意味的,帶出
作者心中的不滿。
(3) 分析章的重疊體制與詩之句式

本詩運用了重疊體制與詩之句式,由於市民歌和勞動的歌曲本身每段歌詞都不一
樣,其特點在於:
1) 容易記憶
2) 郎郎上口
3) 給人印象深刻
4) 強調表達意思,含意突出

(4) 分析此詩所用的賦比興手法

賦,意思是陳述。
「坎坎伐檀(輻,輪)兮,置之河之干(側,滣)兮,河水清且漣猗(直猗,淪猗)」
描述勞動的情境

比,意思比喻。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三百億,三百囷)兮?」
比喻部分在本詩不太突出。只有用三百廛,三百億,三百囷來表達很多,用貆,特,
鶉來作為動物的例子。

興,意思有感而發,感慨。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特,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餐(食、飧)兮!」
本詩以工人表達他們的控訴,來表達作者自己心中的想法。

(5) 語譯全文

砍砍地砍伐檀樹(來做車輛,做車輪)
,把砍下來的樹木放在河的岸邊,河水清澈漣漪,
而且泛着小波紋(泛着直波,泛着圓波)。不種也不收割糧食,為什麼拿走三百户人家
(三千萬把,三百個糧倉)的糧食?一年四季你們從來不打獵,為什麼看見你們家的庭
院裏懸掛着貆(幼年的小動物,鵪鶉)呢?那些君子不狩不獵,不是白吃飯嗎?
《史記-伯夷列傳》

(1) 伯夷叔齊生平大略

伯夷(大兒子)、叔齊(第三個兒子)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
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國位(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意願(遺命)
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這時,
伯夷、叔齊聽説西伯昌(周文王)能夠很好地贍養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
了那裏,西伯昌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用車拉住他的神主牌(把
他的木制靈牌載在兵車上),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著武王的馬繮進諫
說:[父親死了不葬,竟然去發動戰爭,能説是孝順嗎?以臣子的身份去殺君(作爲臣
子去殺害君主),算是仁義嗎(能説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
公呂尚(姜太公)說:[這兩人是有仁義氣節的啊(這是有節義的人啊)
。]於是攙扶著他
們離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爲這是
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採摘野菜充飢。到
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詩歌,那歌辭是:

[登上那座西山啊,採摘那裏的野菜充飢。周武王以暴易暴(以暴臣換暴君啊),還不知
自己錯在哪裏(竟認識不到那是錯誤)。神農、虞、夏的年代很快被淹沒在歷史之中了
(神農、虞、夏的太平盛世轉眼消失了),而我們將要到哪裏去呢(哪裏才是我們的歸
宿)?哎呀,命運開始衰落了(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
於是餓死在首陽山。

(2) 伯夷叔齊[仁]之要點

1. 禪讓:
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國位(君位)讓給伯夷。伯夷
說:[這是父親的意願(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逃走了。

2. 堅守仁義孝道,反對[以暴易暴]
西伯昌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用車拉住他的神主牌(把
他的木制靈牌載在兵車上),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著武王的馬
繮進諫說:[父親死了不葬,竟然去發動戰爭,能説是孝順嗎?以臣子的身份去殺
君(作爲臣子去殺害君主),算是仁義嗎(能説是仁義)嗎?]

3. 堅守原則,不吃周栗
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爲這是恥
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靠採摘野菜充飢,
最終餓死。
(3) 逸詩内容,孔子曰:[求仁得仁, 又何怨乎?]但逸詩似有所怨之原因

司馬遷根據詩歌内容,認爲詩歌有怨,二人並非無憾。

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
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白話文翻譯請參照第一題的黑體字。)

詩歌透露的意思:再偉大的人也會死掉,被歷史湮沒,連神農也不例外。伯夷、叔齊感
到遺憾,因一輩子追求仁義,卻落得餓死的下場。死是沒問題的,神農他們那些偉人也
會死啊,但遺憾的是[伯夷、叔齊]死得不像樣,此乃遺憾之處。

(4) 太史公對[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提出質疑的理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指雖然天道並沒有私心,也沒有親疏,厚薄之分,但常常會
把好的命運給與善良的人。而太史公就提出了五個例子為理由質疑這樣的說法:

例一:像伯夷,叔齊應該說是好人呢,還是不該說是好人呢?他們如此地積累仁德,保
持高潔的品行,卻最終餓死!

例二: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學生裏,只有顔淵被推崇為好學,然而顔淵總是窮困纏身,連
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飽,終于過早地死去了总是穷困缠身,天道對號人的報償又是怎樣的
呢?

例三:盜蹠成天殺無辜的人,烤人的心肝當肉吃,兇殘放縱,聚集黨徒幾千人在天下橫
行,竟然長壽而終。這是遵循的什麽道德呢?這是極大又顯著的事啊!

例四:至於說到近代,那些不走正路,專門違法犯禁的人,卻能終生安逸享樂,過著富
裕優厚的生活,世世代代都不斷絕。

例五:而有的人,選好地方才肯邁步,適宜的機會才肯説話,走路不敢經由小徑,不是
公正的事決不發奮去做,想這樣小心審慎而遭災禍的人,數都數不過來,我深感困惑不
解。倘若有所謂天道,那這是天道呢,還是不是天道呢?
(5) 太史公于文中引孔子、老子(荀子)語欲説明的道理

1.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孔子說:思想不一致的人,不能相互商量。

2. [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富貴如果向老天爺祈求是可以得到的話,那麽即使老天爺讓我做執鞭的人我也做;如果
我祈求,老天都不給,我還是會遵從自己的理想去追求。/(假如富貴是可以尋求得到的
話,即使做個卑賤的趕車人,我也願去做;假如尋求不到,那還是依照自己的愛好去做。)

3. [嵗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到了嚴寒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4. 老子:[舉世混濁,清士乃見。]
老子說:當整個世界處於混亂、爾虞我詐之中,道德高尚的性格人士才會顯露。/(整個
社會混亂污濁的時候,品行高潔的人才會顯露出來。)

作者的意思:
作爲人應有自己的理想,一生都努力去追求,不應輕言放棄,因爲天行天道,不會理人
道的事情。

(6) 太史公以[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爲是
篇之總結,與起首[由、光義至高],而書傳所記簡略,後世無聞相應,此中所體現之寫
作動機。

原文起首:
[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
從我所聽説,許由、務光的道德非常高。/(我認爲所聽到的許由、務光的德行是最高尚
的。)

原文總結:
[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普通人想磨練品格、建立名聲,如果不是依靠德高望重的人,怎麽能在後世延續下去呢!
/(窮鄉僻壤的商人要砥礪德行、樹立名聲,如果不依靠得隆望尊的人,怎麽能揚名後世
呢!)

此兩句表達的意思:即使一個人一輩子行仁義,也不一定會留名千史。像許由、務光等
人就不爲後人所記得,一個人死後之所以留名是因爲有德高望重的人記載,讚揚了他,
因此司馬遷一定要把《史記》寫完,他不但想在他那個時代出名,而且要把重要的人物、
史實記錄下來,留一不部朽的著作供後世參考,也令自己為後世人所記住,名留千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