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1

初中历史问答题

初一 第二课

1. 解释种姓制度。

种姓等级 社会阶级 掌管职务 人种

婆罗门 僧侣 祭祀 雅利安人

刹帝利 国王、武士、贵族 国家大事 雅利安人

吠舍 平民 农、工、商、畜牧业 雅利安人

首陀罗 奴隶 从事粗重和低贱的工作 土著居民

初一 第三课

2. 试对三大宗教的教义作一简单介绍。
⇒佛教:佛教认为人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无明”(无知)和“欲望”造成的,因此它的教义中心思
想就是围绕阐述:1)说明人世间的苦,2)造成苦的原因,3)摆脱苦的结果,4)脱离苦的方法。
此外,佛教引用了婆罗门教的“生死轮回”概念,发展出“缘起因果”的思想,教导信徒时时存有
慈悲心,通过遵守戒律和自我修行,以求的内心的平安、喜乐,从而摆脱轮回之苦。佛教主张“众
生平等”,认为众生都能成佛。
⇒基督教:基督教是一神教,教徒只崇拜上帝,所有教义及有关耶稣的事迹,都记载在唯一的经典
《圣经》里。基督教提倡博爱、宽恕和平等,主张人们应该用爱心互相对待。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神教,所有的教义都收集在《古兰经》里。教义的主要内容是:除真主
阿拉以外,世界上没有其他的神;穆罕默德是阿拉派来人间的使者;教徒之间的地位平等。在宗教
条规上,教徒必须遵守“五功”:即念攻、拜功、课功、斋功和朝功。伊斯兰教还规定教徒不拜偶
像、不赌博、不饮酒和不借贷牟利,也需要做善事、孝敬长辈,并相信真主在监督他们的所有作为;
此外,教徒又须尽力传教,参加保卫伊斯兰教的圣战,他们相信为阿拉而战死,可以进入天堂。

3. 11 世纪时,基督教为什么会分裂成罗马公教和东正教?

⇒11 世纪时,由于罗马教宗权力不断扩大,宣布统治所有教会,引起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主教的
不满,而正式分裂。

初一 第四课

4. 试简单说明马六甲王国与中国明朝关系?

⇒1403 年,中国明朝使臣庆来访马六甲,拜里米苏拉乘机要求给予保护,以借助明朝强大的国威来
牵制暹罗。1405 年,明朝皇帝成祖册封拜里米苏拉为马六甲国王,承认马六甲王国为明朝藩属。马
六甲受明朝保护后,两国的关系十分密切。15 世纪后,中国因东南沿海海盗猖獗,明朝延颁布海禁,
两国友好关系中断。
5. 试简单说明马六甲王国后期的政局。

⇒苏丹马末沙在位时,因荒淫无道,不理政务,又大肆挥霍,漠视民间疾苦,引起人民的不满。另
一方面,具印度人血统的敦墨太希在敦吡叻去世后,接任首相职位,他极力排斥马来贵族,造成非
常激烈的宫廷内争,削弱了王国内部团结的力量。后来,苏丹马末沙跟首相敦墨太希发生冲突,竟
把首相全家抄斩,造成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由于马六甲王国内部的分裂,导致力量被削弱,就给
正向东扩张的葡萄牙人一个入侵的机会。

6. 何谓“三角战争”?为什么会爆发?试简单说说。

⇒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后,在商业上采取垄断政策,又排斥穆斯林,导致各地商人纷纷转到苏门答
腊北端的亚齐去做买卖。亚齐因此崛起成为强国,与葡属马六甲和柔佛王国在马六甲海峡形成了三
角鼎立的局面。1537 年,这三股势力为了争夺海峡控制及各自的商业利益,引发长达百年攻占马六
甲的战争,历史上叫做“三角战争”。经过连年的战争,三个地区都受很大的破坏,势力一蹶不振。
1641 年,荷兰人攻打马六甲时,葡萄牙人已经无力抵抗了。

7. 试解释“首相王朝”。

⇒柔佛王国的苏丹马末沙二世暴虐无道,在 1699 年被人暗杀。由于苏丹没有留下子嗣,首相便即位


成为苏丹,称号为阿都·查利·利雅沙四世,这样一来,柔佛王国的马六甲王族血统便中断了,进
入首相王朝阶段。

8. 试说出伊斯兰教对马来社会的影响
⇒15 世纪后,伊斯兰教在马来各邦开始传播,马来人称为穆斯林,接受伊斯兰教教义和文化。政治
上,马六甲在 15 世纪中成为伊斯兰教国家,“苏丹”制度随宗教而传入,于是政治和宗教结合。文
化方面,伊斯兰教和马来社会的密切关系,推动了马来语文和文学发展,也影响了马来人社会习俗。
清真寺成为穆斯林社会活动中心;伊斯兰教成了团结马来人的重要媒介。从马六甲王国开始,《古
兰经》的传授和阿拉伯文的书写就已成为马来民族教育的重要成分。

初一 第五课(上)

9. 试列举秦始皇在统治时期的三项主要建设。

⇒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三公,以辅佐皇帝治理国事;地方上则废除封建,改行郡县。秦始皇致力于各
种制度的统一和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车轨和度量衡,修筑宽阔的道路,开凿运河。对外方面,
为了防御北边的匈奴,建造“万里长城”。此外,他还派兵南方,征服了百越,把领土扩大到今天
的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

10. 北魏推行的汉化政策有哪些?试列举三项。

⇒五胡进入中原后,与汉族接触频繁,民族逐渐融合,文化习俗也相互影响,例如胡人的服装、食
物、乐器,甚至放牧的经验,都对汉族产生影响。五胡君主称帝后,大都模仿汉人的政治制度立国,
如北魏孝文帝为了推行汉化,将都城迁至洛阳,并推动改用汉人姓氏、禁穿胡服、禁说胡语、鼓励
胡汉通婚、设学校等汉化政策。

11. 15 世纪时,郑和七下西洋带给明朝的影响有哪些?请举出两点。
⇒使中国声威远播,其输往海外的物产、工艺品和技术,丰富和促进了亚、非国家的文化和经济发
展。
⇒海上航路的开发,吸引更多中国沿海人民迁移到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社会的先驱。

12. 列出隋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中央设置三省六部,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互相制衡;颁布《开皇律》,以维持社会秩序,还首
先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为知识分子参政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初一 第五课(下)

13. 试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兴盛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的破坏。这时候,
知识分子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
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14. 试举出儒家思想的其中三个重点。
⇒以“仁”为中心,“仁”就是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对人要真诚,守信用,对长辈
要尊敬和孝顺。仁的实行,要以“礼”为规范,主张贵贱有“序”。人性具有仁、义、礼、智四种
天赋品质。

初一 第六课
15.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的原因。

⇒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帝国核心,留下许多文化遗迹,又位居东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要冲,商业
发达,货币流通,自由城市兴起,中产阶级逐渐掌握政权。再加上统治者鼓励与资助,终于促成文
艺复兴。东罗马帝国学者的西迁、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西传,对文艺复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6. 试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欧洲人到海外探险和扩张结果,使他们视野大开,并获得正确地理知识,于是产生征服世界野心,
从此欧洲国家从熟悉的地方海范围,走向陌生的大洋世界。西方各国在航海所到之处,纷纷建立殖
民地,他们之间也在商业上展开激烈竞争。此外,许多欧洲人需大量资金到海外进行贸易,银行制
度和信贷服务因此产生。为了开发美洲殖民地,欧洲人强迫当地土著服劳役,摧毁美洲古文明。同
时欧洲人还到非洲掳掠无数黑人,当成商品贩卖到美洲各地从当奴才,因而产生黑奴制度。黑奴所
受到虐待和摧残,是欧洲人在世界近代史上制造罪行之一。

初二 第一课

17. 美国独立战争有何意义?
⇒独立战争后,英国吸取惨痛的教训,从此对殖民地不得不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美国《独立宣
言》和宪法的民主、自由、平等精神,对以后各国政治运动有所启示,尤其激起法国人民进行革命,
推翻专制王朝的决心。独立后美国政府的组织方式,也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模仿的对象。
18. 促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1789 年法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因为第三阶级不满表决方式退出会议,另一方面,由于政府
无法解决国内普遍的饥荒问题,愤怒群众于 7 月 14 日攻占巴士底监狱,开始法国大革命。
19. 工业革命给人类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简单说明。
⇒工业城市兴起后,社会上出现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社会立法和社会新思想兴起,对外开拓殖
民地和帝国主义兴起。

20. 何谓“社会主义”?它的主张是什么?
⇒思想家认为工人所受的压迫,是社会制度所造成,并非单从经济改良就能挽救,便提出新思想理
论——社会主义。他们主张:重新分配财富、改善工人福利、创造公平社会等。

初二 第二课
21. 请简述清末大量中国人移居国外的原因。

⇒19 世纪中叶,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廷与国外签订的几个条约都被迫打开市场,外国工业产品大量
涌入,打击了原有的手工业发展。此外,战争赔款加重了农民的赋税,再加上自然灾荒的发生,农
民生活日益艰苦。正好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广泛从事农业种植和矿业开采,需要
大量廉价劳工,加上《北京条约》开放中国人到海外工作,结果吸引了大批正处在生活困境中的华
族南来。

22. 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它的结果如何?试述之。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1919 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也派代表出席。中国代表在


会上提出废除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德国侵占山东的利益等要求, 但完全不
被重视,还在对徳的合约上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利益转让给日本。
结果⇒巴黎和会交涉失败的消息传到北京后,震惊全国,民情沸腾。5 月 4 日,北京多所大专学校学
生在天安门集合举行游行示威。北洋政府派军警镇压并逮捕学生三十二人。第二天,北京各所学校
学生发动总罢课,全国学生纷纷响应。后来各省市商人、工人也相继罢市、罢工,以示支持。北洋
政府见民情激愤,便释放学生,并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因为这次爱国运动发起与 5 月 4 日,所
以史称“五四运动”。

初二 第三课
23. 吉打苏丹为什么在 1771-1785 年间要求英国保护?
⇒内忧方面,苏丹莫哈末·智化立非皇族血统的东姑阿都拉为继承人,引发皇室内争。

⇒外患方面,吉打面对暹罗对其宗主权的威胁。

24. 试说明 1812 年后柔佛王国内争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1812 年,柔佛苏丹马末三世逝世,因皇储东姑胡申不能及时由彭亨赶回参加葬礼,武吉斯人
拥立东姑阿都·拉曼为新苏丹,以廖内为政治中心,得到荷兰的支持。

结果⇒莱佛士抵达新加坡,和当地的统治者天猛公阿都·拉曼商谈让英国人在当地建立商站之事,
交换条件是英国承认东姑胡申为柔佛王国的合法苏丹。随后苏丹胡申正式登基,双方订立条约,英
国获准在新加坡建立商站。

25. 试述《英荷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内容⇒(一)荷兰承认英国占领新加坡的主权;
(二)双方同意以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为英荷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三)荷兰同意交出马六甲的统治权给英国,并不与马来半岛上的任何统治者缔结条约;
(四)英国同意让出明古连,并全面从苏门答腊撤退,从此不再和任何荷兰势力范围内的东
印度各邦签约。
影响⇒这项条约清楚划分了英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势力范围,影响深远:英国势力范围内的马来半
岛以后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半岛和新加坡,而荷兰统治下的东印度群岛就成为印尼。

26. 英国殖民部为什么决定介入马来各邦的政治纠纷?

⇒(一)工业革命影响,英国积极向外开拓殖民地,以取得原料和市场。
(二)1869 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缩短欧洲到亚洲的航程,马六甲海峡重要性增强。
(三)罐头食品业兴起,锡的需求量大,因此英国对马来半岛的产锡的土邦有兴趣。
(四)马来土邦的内争,影响英国商业利益及人身安全

27. 《邦咯协定》在哪一年签订?试述其内容。

⇒1874 年

⇒(一)马来酋长承认拉惹阿都拉为霹雳苏丹;
(二)苏丹依斯迈退位,但获得土地和津贴作为补偿;
(三)苏丹阿都拉同意接受英国委派一名参政司作为行政顾问;除了马来人的宗教和习俗外,一
切行政措施必须征询参政司的意见和同意;
(四)参政司拥有在霹雳抽税的决定权。

28. 马来联邦成立后,马来统治者不满权力被削弱,英国殖民政府如何安抚和笼络他们?

⇒为了安抚马来统治者,英殖民政府定期召开统治者会议,以维护他们崇高的地位和尊严,所有联
邦议会通过的方案,必须有他们签署后,才能生效。
初二 第四课
29. 苏丹阿布·巴卡在柔佛历史上有什么功绩?试述之。

⇒(一)经济上,苏丹阿布·巴卡除了继续推行港主制度,巩固柔佛的胡椒和甘蜜业外,也鼓励种
植咖啡、茶和豆蔻,使农业多元化。
(二)公共设施上,在柔佛重要城市建立邮政局、医院、学校和法庭;并且设立公共工程局,修
建道路。此外,也建立现代化军队和警察部队,负责维持治安。1866 年,他把柔佛首都从
旧柔佛迁至新山市。
(三)1885 年,英国承认阿布·巴卡为柔佛苏丹,拥有自主权,但柔佛国防和外交事务由英国掌
管,接受英国保护。
(四)1895 年,苏丹阿布·巴卡拟订柔佛的第一部成文宪法,规定设立内阁和柔佛议会,协助苏
丹处理政事。苏丹阿布·巴卡使柔佛成为繁荣之邦,因此被称为“柔佛近代化之父”。

30. 试简介马来属邦。

⇒1909 年,英国通过《曼谷条约》接管马来半岛北部的吉打、玻璃市、登嘉楼和吉兰丹四邦,在四
邦派驻顾问官辅政。1914 年,柔佛接受英国顾问官制度。这五个驻有英国顾问官的邦属,没有组成
统一的政府,各邦主理自己的行政,和马来联邦的组织形式不同,因此就称为马来属邦。

31. 试简介港主制度。

⇒由柔佛天猛公达因·依布拉欣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推行。在港主制度下,天猛公招引新加坡人在柔
佛各河流支流的交汇处开发,成为港脚。开发港脚的华人可获得“港契”,成为港主,种植胡椒和
甘蜜。港主除了必须监督港脚农业生产外,也负责当地的治安,此外还享有一定的特权;对天猛公
的义务是每年供奉金钱给他。著名的港主有陈开顺、陈旭年、黄亚福等。

32. 试简介巴丝沙叻事件。

⇒1874 年《邦咯协定》签署后,霹雳第一任参政司伯治上任,便对霹雳的传统制度作了大刀阔斧的
改革,特别是废除债奴制度,剥夺苏丹阿都拉及其酋长的征税权,引起苏丹和马来贵族的不满,于
是策划暗杀计划。1875 年,当伯治沿霹雳河航行巡视时,在巴丝沙叻逗留期间,被拿督拉惹李拉率
众刺杀,是为“巴丝沙叻事件”。

33. 詹姆士·布洛克如何成为砂拉越的总督?

⇒19 世纪初期,文莱苏丹委派贵族马可打到砂拉越出任总督。马克打为人残暴,除了向人民征收重
税,强迫他们在矿场工作,结果 1838 年引起人民反抗。马克打无法平定乱事,文莱苏丹派叔父拉惹
穆达哈森前往镇压,但是动乱无法平息。这时詹姆士·布洛克刚好到古晋寻找发展机会。拉惹穆达
哈森趁机请求协助平定内乱,并应允事情成功后,让他出任总督。1841 年得到英国海军协助,前往
镇压。几个月后平定乱事,取代马可打成为总督。

34. 英国北婆渣打公司为什么会成立?

⇒1880 年,英国商人丹特获得北婆西海岸部分土地的租借权,为了能够更好地经营北婆,丹特向英
国政府申请特许状,以取得英国政府支持。1881 年,英国政府授权丹特成立北婆渣打公司管理北婆,
总督为最高长官,首府设在山打根。

35. 石隆门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华人在白人拉惹统治砂拉越前,便已在石隆门开采金矿,他们组成公司管理矿区,并向酋长缴纳
一定贡税。白人拉惹势力进入后,不但提高税务,还限制华人公司活动,而引起不满。1857 年,在
刘善邦、王甲领导下,华工武装起来,打算将白人拉惹赶出砂拉越,惟因计划不周详,遭英国人反
击。

初二 第五课

36. 试简述英殖民政府对马来社会的统治政策。

⇒英国殖民统治期间,为了方便控制和获得我国丰富资源,确保统治措施不会伤害到马来统治者和
上层社会的传统地位,如对于失去税收来源的地方酋长英殖民政府除了给予津贴及保有封衔外也让
他们参加各邦会议;对于一般马来平民,英殖民政府统治政策主要是让他们留在甘榜里,做农夫或
渔夫。在这种情况下,马来人没有积极参与采锡业与橡胶种植业,因此生活方式改变不大;尤其是
在半岛北部及东海岸地区的情况最显著。

37. 试简介华人南来后在异乡生存的概况。
⇒华族移民为求守望相助,联络乡情或维护同业的礼仪,也创立公冢、会馆、宗祠、行会,甚至会
党等组织。华人南移后,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在会馆、宗祠、寺庙或私人住宅设立私塾,
以方言讲授中国的经典古籍。

初三 第一课

38. 试述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19 世纪后,欧美工业国兴起帝国主义,纷纷在海外开拓殖民地,以满足工业革命发展对原料和市
场要求,同时扩张领土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民族自豪感,非洲与亚洲大陆成列强扩张殖民势力最佳
舞台。德国由于工业发展迅速,加强争夺殖民地的野心,与欧洲其他国家对立竞争,刺激帝国主义
的活动。

39. 试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导火线和结果。

背景⇒民族主义兴盛和殖民地争夺;欧洲列强展开军备竞赛,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同
盟”,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形成两大军事集团。
导火线⇒1914 年,奥地利王储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支持的秘密组织成员刺杀身亡。奥
地利提出严苛要求,塞尔维亚不能接受,两国爆发战争。相关盟国先后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结果⇒是人类第一次参战国家最多,战况最惨烈的世界战争。各参战国投入人力和资源,新式武器
纷纷使用,使许多帝国崩溃。1919 年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 。
1920 年成立国际联盟。

40. 简述世界经济大恐慌的背景。

⇒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工业国和债权国。它借出款项给德国及协约国,以恢复经济。美国
当时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力。1929 年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大崩盘,股价狂跌,引发银行倒闭、
百业萧条、失业人数激增的连串骨牌效应。美国停止对外货款,追逃外债,减少与欧洲贸易,令欧
洲经济跟着崩溃,整个欧洲出现这种现象:工厂关门、银行倒闭、贸易大减、失业人数大增,形成
全球性的经济大恐慌。

41. 试述德国纳粹党崛起的原因。
德国在一战后,因无法支付巨大赔款而陷入空前困境,这时希特勒领导的纳碎党,以撕毁《凡尔赛
和约》、收复失地、恢复德国过去的光荣为号召,争取人民支持。1929 年经济大恐慌,使德国经济
再度遭受严重打击,政府束手无策,纳碎党趁机崛起,成为第一大党。

42. 试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和影响。

⇒二战战火蔓延欧、亚、非的六十个国家,是人类流血最多、代价最高的空前浩劫。

⇒各交战国财产损失总额达四万亿美元以上,死亡人数达五千多万,和平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各国吸取国联教训,成立联合国,避免战争。

⇒战后亚、非、拉地区的国家争取独立,欧美国家丧失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美国和苏联升为世界超级强国,争夺霸权,展开冷战。

⇒在东欧和亚洲也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43. 名词解释:国际联盟。

⇒巴黎和会具建设性的成就,就是成立以促进世界和平宗旨的国联。一战结束后,根据“十四点”
和平计划的其中一项而建立的国际组织。于 1920 年 1 月 10 日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先后参加国
家达六十三个。国联成立宗旨在保障各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及维护世界和平。但是美国由于国会
反对而没有加入国联;加上国联没有本身军队,无法对破坏国联盟约的国家给予制裁,造成国联威
信一落千丈。

44. 名词解释:联合国。
⇒二战后,各国意识到须建立更有效的国际组织来防另一次重大战祸。1945 年 10 月联合国诞生。联
合国通过各种机构和组织来贯彻成立宗旨。通过会议协商,成功调停纠纷。但由于没有常备军,经
费依赖成员国资助,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导致联合国无法制止大国的军事侵略行动。

45. 名词解释:冷战。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超强。由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共产集团势力不断膨胀扩大,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国家产生顾忌,对东欧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
义蔓延。这种非战、非和的局面被称“冷战”。1947 年 3 月美国杜鲁门总统提遏制共产主义、加紧
控制其他国家纲领和政策被称“杜鲁门主义”。

初三 第二课

46. 日军占领我国后,在行政上做了哪些改变?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共置于同一行政单位,以昭南岛(新加坡)为军政首府。

⇒彼南岛(槟榔屿)和马六甲的行政直接归日本军政府管治。

⇒其他各州设置咨询委员会,由苏丹担任副主席,但统治实权完全掌握在日军长官手中。

⇒砂拉越、北婆和文莱组成统一的行政单位。

⇒砂拉越、北婆设立咨询委员会,处理一般事务。

47. 试简述日据时代的社会经济情况。

⇒社会上,日军推行日本化运动,强制人民学习日本语,并采行日本“昭和”纪年。经济上,日本
大财阀控制橡胶业、锡矿业、金融业和交通事情等。而日本大企业在各地设立商业组织垄断市场。
日军政府发行军用票为货币流通。日军占领马来亚初期,军费消耗量大,特别是米粮短缺。日军鼓
励人民从事种植;采取粮食征购及配给制度,各家各户都须凭配给卡向指定商店购买限定数量的物
品,造成黑市交易出现。
48. 日军对各族采取怎样的统治政策?
⇒日军统治期间,对各族采用分而治之政策,以期巩固政权。
⇒对华人用强压手段,以检证和强征奉纳金、国防金方式,屠杀和剥削华人。
⇒对马来人采用安抚和笼络策略,以取得马来人信任。日军留任马来官员,释放被英国殖民政府囚
禁的马来青年会领导人,协助成立“祖国护卫军”和“半岛印尼人民联合会”,答应给予独立。日
军成立马来村长自卫团,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监视抗日活动
⇒对印度人采取安抚和笼络策略,挑起印度人反英情绪,鼓动印度士兵和文员参加“印度国民军”
到缅甸和印度对抗英军。一些劳工和印度战俘被送往泰缅边境建造“死亡铁路”。

49. 马来亚联邦计划的内容如何?试述之。

⇒(一)在政治结构上,九邦与槟榔屿和马六甲合成一个中央政府,称马来亚联邦;而新加坡单独
成为皇家殖民地,由英国直接统治。
(二)各州统治者把政治主权转移给马来亚联邦总督,以统一各邦行政与发展。
(三)马来人自动成立马来亚联邦公民,而其他在马新出生或在马来亚联邦成立前已在马新居住
至少十年的非马来人,都将获得公民权。

50. 马来人为什么反对马来亚联邦计划?结果如何?

原因⇒马来人反对英国剥夺马来统治者主权,同时抗议非马来人在宽容条件取得公民权,与马来人
分享国家政治权利。
结果⇒1946 年 5 月 11 日,全马马来民族大会在新山召开第三次会议中,决议成立马来民族全国统一
机构(巫统),推举翁·渣化为主席,提出“马来人万岁”的口号,在各州发动示威。英国被迫做
出让步,邀请马来统治者及巫统代表磋商新宪制问题,最后以“马来亚联合邦”取代马来亚联邦。
51. 非马来人如何抗议马来亚联邦计划?

⇒1947 年 1 月,以陈祯禄为首的“泛马联合行动委员会”和“人民力量中心”结盟。联合阵线推出
《人民宪法》,认定马来亚是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所有效忠马来亚人享有平等公民地位与权益。它
要求建立充分自治的马来亚,并设置民选的联合邦立法会议与内阁。这是第一次以全民观点所提出
的建国方案。这方案不受英国当局考虑,联合阵线于 10 月 20 日发动全国性总罢市行动。巨大经济
破坏造成英国和巫统更加紧密合作,拒绝在政治作出让步。马来亚联合邦在 1948 年 2 月 1 日成立。

初三 第三课

52. 英殖民政府为什么要在马来亚实施紧急状态?

⇒二战后,马共因战时抗日表现而成为合法政党。它积极协助工人和农民争取福利,支持 1947 年的
反联合邦运动,但没有成功。1948 年马共改变斗争策略,开始鼓动罢工。殖民政府通过法令,限制
马共活动,取缔一些激进的工会组织,逮捕工人领袖和共产党员。6 月间,马共在霹雳和柔佛暗杀
数名英籍侨民,英殖民政府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并颁布《紧急法令》,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53. 英殖民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对付马共?

⇒为了镇压马共武装活动,英国调动各类部队在各地展开剿共行动,也在一些地区颁布戒严令,成
立由个民族组成的“自卫队”。1990 年,殖民政府实行“毕利斯计划”,把散居森林边缘及矿区居
民强制迁移到指定地点,围以铁丝网,控制他们活动,断绝马共粮食供应和情报来源。这些被围起、
类似集中营的地点后称为“新村”。殖民政府推行国民登记政策,以管制人民举动及辨别身份 。
1951 年钦磋大臣葛尼被马共狙击,中弹身亡。邓普勒将军续任,除了加强对马共军事进攻,也采取
心理战术。他放宽非马来人申请公民权的条件,推行市议会选举。英殖民政府的措施,迫使马共撤
退到马泰边境森林活动。

54. 试举出我国宪法的其中五项重要内容。

⇒(一)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由统治者议会选出,任期五年。
(二)联合邦政务由首相及其内阁主导。
(三)定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不过其他宗教可自由发展。
(四)马来人特殊地位将继续保留和受到照顾。
(五)独立后出生者自动成为马来亚联合邦的公民。
55. 东姑为何提出成立马来西亚的概念?

(一)1960 年代,东南亚地区的共产党势力高涨,新加坡左翼社会主义阵声势浩大。砂拉越地下
共产组织也正在进一步扩张。东姑担心会危害到马来亚。
(二)五邦在历史、地理、民族和文化上具有许多共同点,合并不会产生不协调;不仅有助于各
邦经济发展,也将协助新加坡和北婆罗洲三邦更快摆脱殖民统治。
(三)北婆罗洲三邦加入,助于平衡马来西亚各民族人口比例,稳定东南亚的和平与安全,使建
议中的新联邦能够在区域政治上扮演重要角色。

初三 第四课

56. 试简单分析五一三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结果。

背景⇒马来亚独立以来,政府采取自由经济政策,仍保留殖民时代的经济形态;大企业、大丘园掌
握在外资手中;而华人活跃与城镇零售业界,印度人在园丘当劳工或在服务业发展,马来人大部分
在乡村地区务农和捕鱼,结果民族间和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在多元民族的社会中,各民族
皆要求获得公平的对待,如新兴的马来中产阶级要求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空间,华人则积极争取
华文为官方语文。独立十多年后的马来社会仍存在诸多各民族间的矛盾。
结果⇒(一)以副首相拉萨为首的“国家行动理事会”取代政府内阁和国会治理国家,直到 1971 年。
(二)种族、官方语言等话题在《宪法》内被列为敏感话题。
(三)颁布《国家原则》。
(四)联盟联合其他政党组成“国民阵线”,形成强大政党联盟。

57. 试述新经济政提出的背景及其目标。

背景⇒政府认为“五一三”事件发生是由马来人和非马来人经济差距太大造成,因此决定从 1971 年
开始至 1990 年间推行“新经济政策”
目标⇒通过“消除贫穷”和“重组社会”两大目标,来达到全民团结。
58. 试列举政府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措施。

⇒消除贫穷:(一)政府制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卫生设备,提供水电供应及兴建廉价屋。
(二)为贫寒子弟提供借书计划和奖贷学金。
(三)发放了更多土地,引进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以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重组社会:(一)立法规定:a.现有的和新设立的工商机构
b.至少雇佣 30%土著员工
c.保留若干董事职业由土著担任
(二)成立许多官方或半官方机构提供土著资金和技术的援助,以创造土著工商社会。
(三)通过大专入学固大制及提供土著奖贷学金等方式,增加在国内外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
(四)推行私营化运动,将需要庞大人力和财力维持的官方或半官方发展计划交由私
人界经营,以增加行政效率。

59. 试解释:教总/董总

⇒随着 1950 年代,一系列不利于母语教育生存的报告书和法令的颁布,全马各地华校教师会和董事会纷纷


起来反对。为了团结一致,维护和争取民族教育的权益,于是在 1951 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华校教
师会总会”(教总)及在 1954 年成立“马来亚联合邦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董总)。这两组织长
期为捍卫民族语文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并肩奋斗,因此被合称为“董教总”。近年来与其他友族
一起推动维护母语教育,积极反对国家教育的单元化政策。

60. 试解释:独中工委会

⇒1973 年,董教总提出的《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明确了华文独中的使命和办学方针;成立“独中
工委会”,出版教科书和组织统一考试,华文独中的组织更为完善。

初三 第五课
61. 试解释为何中国和台湾会出现近半个世纪的对峙局面。

⇒这是因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政见分歧。抗日战争结束后,曾经合作的国名党和共产党又恢
复战前的敌对。1949 年,共产党已控制大部分城市。10 月 1 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正式成立。12 月,国民政府撤退到台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

62. 何谓文化大革命?其影响如何?

⇒1966 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狂热的红卫兵打着“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旗帜,列队
到北京与各大城市汇集示威,所到之处都会扫“四旧”,摧毁古迹文物。1976 年,毛泽东去世。文
革命结束,文革使中国传统文物遭受极大破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挠,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出
现停顿状态,所以文化大革命被形容为“十年浩劫”。

63.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占领日本,带来什么改变?

1945 年 9 月,美国以同盟国占领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军事上,美国严厉地执行非军事化政策,全面
禁止所有和军事有关的部门、法令与研究,以确保日本不再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政治上,美国
要求日本重新制定宪法,条文强调主权在民,国会是国家的主权单位,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日本
永远放弃发动战争、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民主化的结果,使日本政党政治活跃起来。
经济社会方面,美国除了强制改革日本的传统土地和财阀制度外,也协助日本展开教育革命,为各
项工业供应优质的劳动人口。

64. 甘地不合作运动的内容如何?试简单说明。

⇒(一)印人应辞去英国所授爵位。
(二)拒绝参加政府一切集会。
(三)在官方学校求学的印子弟一律退学,自行设立学校代替。
(四)诉讼事件自行调解,不交法院。
(五)抵制英货,提倡土货。
(六)不纳税。

65. 试简述东南亚各国独立运动兴起的背景。

⇒促进东南亚各国独立的内外因素:
(一)内部因素:中产阶级的期许。
(二)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成功打败俄国,证明东方人只要改革维新,就能转弱为强,打
败西方列强。中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启发了东南亚人
民。印度甘地领导的不合作运动,成功迫使英殖民政府作出让步,为东南亚人民带来借镜。西亚的
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和土耳其革命,对东南亚人民的民族意识有促进作用。加上日侵让东南亚人们看
到本身的力量和西方殖民宗主国的防卫弱势;后期日本侵略的真面目显露,更唤起人们普遍觉醒。

66. 1932 年,泰国发生不流血革命的政治结果是什么?

⇒从此泰国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67. 解释:越盟

⇒1941 年,印支共产党领导民族主义分子组成“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展开反法抗日游击
战。
68. 解释:越共

⇒1959 年,南越人民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即“越共”,展开武装反抗行动;南越政府
在美国援助下反击,第二次南越战争爆发。

69. 解释:1954 年《日内瓦协定》

⇒1946 年,法国欲重返越南统治,越盟与法军抗争,第一次越南战争爆发。1954 年,奠边府之役,


法军大败,与越盟签订《日内瓦协定》,法国退出印支三邦,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

70. 解释:越南战争

⇒1946 年,法国欲重返越南统治,越盟与法军抗争,第一次越南战争爆发。1954 年,奠边府之役,


法军大败,与越盟签订《日内瓦协定》,法国退出印支三邦,越南分为南北两部分。1955 年,南越
人民在美国支持下成立越南共和国,实行专制统治。1959 年,南越人民组成“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
线”,即“越共”展开武装反抗行动;南越政府在美国援助下反击,第二次越南战争爆发。1965 年,
美国直接介入对越共的围剿。1973 年,交战各方在巴黎举行会谈,美国撤军。
初三 第六课

71. 解释名词:欧洲联盟

⇒二战后部分欧洲国家为了避免因争夺资源再次发生战争,同时促进各国信赖和合作,从德国、法
国首提出统合两国煤钢工业的建议开始,经过多次商讨组合,欧洲各国在 1993 年正式成立“欧洲联
盟”,简称“欧盟”。欧盟将区域内各国视为单一市场,使用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
货物可自由流通,区域外的商品则课征共同关税。同时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
致,并致力于《欧洲宪法》的制定。
72. 试说说冷战结束的原因。

⇒1985 年,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和经济上推行开放及重组政策,容许东欧盟国民主制发展,
结果导致 1989 年至 1990 年间东欧共产国家政府逐一倒台,许多东欧国家进行民主选举。共产主义
在欧洲影响力大减。戈尔巴乔夫推行的经济大革命失败,人民普遍感到失望。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要
求独立,有些自行脱离。1991 年 12 月,苏联宣布将原有组织改为“独立国家联合体”,苏联解体,
华沙公约组织瓦解,冷战结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