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 49 卷 第 4 期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49,No. 4

2012 年 7 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Jul. 2012

唐 朝 西 域 研 究

主 持 人 语

唐朝时期中原王朝对西域 地 区 ( 今 新 疆 ) 曾 经 进 行 过 有 效 的 统 治,但 过 去 的 研 究 主 要 利 用 传 世 文
献,所以不够透彻有力。下面刊布的一组文章,结合传世史料、西 域 地 区 出 土 文 书,从 宏 现 和 微 观,对 唐
朝统治西域的几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观察和深入的探讨 ,特别是利用 当 地 的 民 族 语 言 文 字 材 料 作
为论证根据,颇富新意。这些文章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持的“西域文书读书班”的部分成
果,也是读书班近年来整理国家图书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新获于阗文书的初步汇报 。

———荣新江

“西域 ”概念的变化与唐朝 “边境 ”的西移


——— 兼谈安西都护府在唐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1 2
荣新江 文 欣
( 1. 北京大学 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2. 哈佛大学 内亚与阿尔泰学系,美国 波士顿)

摘 要: 唐朝官方文献,尤其是 地 理 类 文 献 中“西 域 ”一 词 具 体 所 指 在 唐 朝 历 史 中 发 生 了 巨 大 的 变 化。
在初唐,“西域”主要还是指敦煌 以 西 的 地 区,和 从 汉 到 隋“西 域 ”一 词 的 经 典 含 义 一 致。 贞 观 十 四 年 ( 640 ) ,
侯君集攻占高昌国,太宗改置西州之后,“西域”就仅 指 西 州 即 今 吐 鲁 番 以 西 的 地 区 。7 世 纪 下 半 叶 唐 蕃 在 四
镇地区( 大致相当于 今 新 疆 ) 的 争 夺,直 至 长 寿 元 年 ( 692 ) 王 孝 杰 收 复 四 镇,则 造 成“西 域 ”一 词 词 义 的 继 续
“西移”: 从此直至晚唐,“西域”都特指帕米尔以西的地区,而不 包 括 当 时 称 作“安 西 ”的 四 镇 地 区。 在 这 种 词
义变化的背后,是唐朝在西北边陲统治方式的深刻转变; 而这种转变,使得时 人 所 理 解 的“边 境 ”,也 同 时 向 西
移动。
关键词: 西域; 词义变化; 唐代“边境”
中图分类号: K 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919( 2012) 04-0113-07

传统上来说,中国古 代 广 义 的“西 域 ”是 指 敦 这里的统治时间 也 比 较 长,对 当 地 社 会 的 影 响 也


煌西北玉门关以西的广 阔 地 域,而 狭 义 的“西 域 ” 相对较大,并留下 了 相 对 丰 富 的 关 于 当 时 政 治 经
则 指 今 新 疆 南 疆 地 区,也 包 括 东 疆 的 吐 鲁 番 和 济情况的史料,尤其是借助出土文书材料,历史的
哈密。 很多细节问题得以厘清。在一时一地具体史事的
自汉代开始,如何处理与狭义的西域的关系, 考证基础上,也有 学 者 提 出 如 何 认 识 唐 朝 在 西 域
一直是中原王朝政治的核心议题之一。唐朝无疑 统治的性质问题。张广达先生对此提出具有指导
是对于这一地区 秉 持 较 为 进 取 态 度 的 时 代,其 在 性的意 见: “唐 以 取 西 州 为 开 始,经 过 百 余 年 经

收稿日期: 2012-05-10
作者简介: 荣新江,男,河北滦南县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合作进行的“于阗与敦煌———以国家图书馆 藏
新出与未刊于阗、敦煌汉文文书为中心”项目成果之一( 2009JJD770003) 。
114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

营,到 8 世纪中叶,早 已 在 西 州 以 外 的 地 区 ( 这 里 《隋书·裴矩传》载《西域图记序 》明确指 出,


主要即指四镇地 区———引 者 ) 发 展 了 某 种 胡 汉 军 当时“西域”的 范 围 是“于 阗 之 北,葱 岭 以 东 ”,而
政 体 制。”① 王 小 甫 先 生 进 一 步 指 出: “唐 朝 胡 汉 序文中记 载 的 三 条 通 往 西 域 的 道 路,也 是“发 自
并存的统治方式在具体实践中还有一个介乎州县 敦煌,至于西 海 ”④ 。 可 以 看 出,隋 代 官 方 认 识 的
制 与 小 邦 国 王 间 的 过 渡 形 式,这 就 是 安 西 四 镇。 “西域”,指的是敦煌 以 西、葱 岭 以 东、于 阗 以 北 的
安西四镇才是胡汉并存的统治方式具体表现的地 地区,和《汉书》的认 识 基 本 一 致。 这 种 认 识 在 唐
方。”② 显然,学者 已 经 注 意 到 安 西 四 镇 地 区 在 唐 朝初年也被保持了下来。《唐会要》卷七 ○《州 县
朝政治 体 系 中 的 特 殊 性———在 胡 汉 双 轨 统 治 之 改置》上“河 南 道 ”条 载: “汝 州,武 德 初,从 隋 旧
下,安西四镇地区 呈 现 出 相 较 普 通 羁 縻 府 州 而 有 制,为伊州。贞观 八 年,以 西 域 置 伊 州,遂 改 为 汝
所不同的统治形态。对于唐朝安西四镇统治性质 州。”⑤ 可见 此 时 伊 州 还 被 认 为 属 于 西 域 的 范 围
的深入讨论,首先 需 要 对 安 西 地 区 在 唐 朝 政 治 体 之内。
系中的地位加以判定,而要做出这样的判断,则需 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这种认识并没有
要考察唐朝“西域”所 指 范 围 的 变 化,换 句 话 说 是 维持很 久。 贞 观 十 四 年 ( 640 ) ,侯 君 集 攻 占 高 昌
唐朝边界的 西 移 过 程。 为 此,本 文 希 望 在 这 个 方 国。随后,太 宗 不 顾 反 对,将 其 州 县 化。 在 设 置
面进行研究。 伊、西、庭三州之后,“西 域 ”所 指 就 不 再 包 括 这 三
州所在的现在新 疆 的 东 部 地 区 了,唐 朝 的 边 境 开
一 、唐朝“西域 ”范围的变化过程 始了第一次大规 模 的 西 移。褚 遂 良 在《谏 戍 高 昌
今人 对 于“西 域 ”一 词 的 典 范 性 理 解,多 从 疏》中 反 对 太 宗 的 决 定,其 中 说 到 太 宗“诛 灭 高
《汉书·西域传》中得到: “西域以孝武 时 始 通,本 昌,威加西域”⑥ ,似 乎 已 经 显 示 当 时 对 西 域 的 认
三十 六 国,其 后 稍 分 至 五 十 余,皆 在 匈 奴 之 西,乌 识已经 不 包 括 高 昌。 而 这 一 变 化 的 最 明 确 的 证
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 据,来自于 攻 占 高 昌 国 六 年 之 后 玄 奘 完 成 的《大
北千余里。东则 接 汉,阨 以 玉 门、阳 关,西 则 限 以 唐西域记》。一般认为《大唐西域记》属 于 佛 教 文
葱岭。”③ 这个范 围,大 致 相 当 于 今 天 的 新 疆。 不 献,是法显、宋云以后求法类游记的集大成者。这
过,自从中原地区与西方有接触以来,就存在另一 固然不错,但是《西域记 》还 有 另 一 个 政 治 层 面 的
个想象的“西 域 ”,即 并 非 作 为 地 理 概 念,而 是 作 意义,也不容忽视。《大 唐 西 域 记 》之 作 是 玄 奘 应
为文化概念的“西域 ”,即 广 义 的 西 域。 在 中 西 文 太宗要求完成的,完 成 之 后 又 有 秘 书 省 著 作 佐 郎
化交流频繁 的 唐 代,这 种 文 化 意 义 上 的“西 域 ”, 敬播与尚书左仆 射 燕 国 公 于 志 宁 作 序,因 而 其 书
更是不但进入史家的视线,也常为文人所吟咏,因 之性质,在很大程 度 上 是 提 供 给 官 方 的 有 关 西 域
而在多种类型的史料中广泛出现。由于本文的着 的情报辑录,与 裴 矩 的《西 域 图 记 》有 类 似 之 处,
眼点是唐朝在西 域 地 区 的 行 政 体 制 的 变 化,在 分 继承了以《汉 书 · 西 域 传 》为 滥 觞 的 官 方 西 域 书
析“西域”一词的含义 时,就 需 要 特 别 注 意 分 析 史 写的传统。 太 宗 在《答 玄 奘 法 师 进 西 域 记 书 诏 》
料的来源,尽量使 用 唐 朝 官 方 文 件 或 源 自 官 方 文 中称: “朕学浅心拙,在 物 犹 迷; 况 佛 教 幽 微,岂 能
件的史料,尤其是地理类文献,作为讨论的依据。 仰测。请为 经 题,非 己 所 闻。 新 撰《西 域 记 》者,

① 张广达: 《唐灭高昌国后西州 的 形 势 》,原 载《东 洋 文 化 》第 68 号,1988 年; 此 据 张 广 达: 《文 书、典 籍 与 西 域 史


地》,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50 页。
②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 页。
③ 《汉书》卷九六上,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年版,第 3871 页。
④ 《隋书》卷六七,北京: 中华书局 1973 年版,第 1579 页。
⑤ 《唐会要》卷七〇,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481 页。
⑥ 《全唐文》卷八,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第 96 页。
第4期 荣新江等: “西域”概念的变化与唐朝 “边境”的西移 115

当自披览。”① 他自 称 对 佛 教 经 文 不 能 了 解,但 是 版图,成为唐朝的领地; 唐朝把安西都护府从西州


对《西域记》却“当自披览”,也从侧面说明在他眼 移到龟兹,并 设 安 西 ( 龟 兹 ) 、于 阗、焉 耆、疏 勒 四
中《西域记》并不单纯 是 佛 教 性 质 的 著 作,而 是 有 镇,称为“安西四镇”。 虽 然 此 时 唐 朝 没 有 在 安 西
强烈的政治 意 涵,需 要 他 注 意 的。 正 是 由 于 这 个 四镇直接驻军,但从行政体制上来说,安西都护府
原因,虽然玄奘西行之时高昌尚未为唐朝兼并,而 等同唐朝直辖州,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安西都
高昌王麹文泰的支持对于他的成功西行也举足轻 护府所辖四 镇 地 区,即“于 阗 以 东 ”地 区,已 经 是
重,但是《西 域 记 》在 开 始 叙 述 西 域 各 国 时,开 篇 唐朝 的 直 辖 领 地,不 是 唐 朝 官 方 认 可 的“西
即说“出高 昌 故 地,自 近 者 始,曰 阿 耆 尼 国 ( 旧 曰 域”了。
焉耆) ”② ,以 焉 耆 国 起 首,而 不 记 高 昌。 这 明 确 然而,显庆三年以后,安西地区的统治并未巩
告诉我们,“大唐 西 域 ”———即 此 时 唐 朝 官 方 认 识 固,受到来自南面 的 吐 蕃 和 北 面 的 西 突 厥 余 部 的
中的“西域 ”,已 经 不 包 括 原 高 昌 国 范 围,而 是 指 侵扰或夹击,四镇在唐蕃之间数次易手,安西都护
焉耆以西的地区了。 府也曾几次迁回西州,所 以“西 域 ”所 指 是 否 包 括
这种变化出现 的 原 因,自 然 是 高 昌 国 被 唐 朝 四镇地 区,也 随 之 出 现 变 化。 简 言 之,咸 亨 元 年
征服,成为直辖的西州。伊、西、庭地区的州县化, ( 670) ,吐 蕃 大 军 进 攻 西 域,先 占 于 阗,又 陷 龟 兹
使其不 再 属 于“西 域 ”的 范 围,而 西 州 也 取 代 敦 拨换城( 今 阿 克 苏 ) ,唐 朝 罢 四 镇,安 西 都 护 府 撤
煌,成为唐朝 经 营 与 交 往 西 域 的 桥 头 堡。由 此 可 回西州。上 元 元 年 ( 674 ) 十 二 月,于 阗 王 伏 阇 雄
以看出,唐朝官方 文 献 中 认 识 的 作 为 地 理 概 念 的 击走 吐 蕃,唐 朝 以 于 阗 为 毗 沙 都 督 府,同 时,唐 朝
“西域”,实际上就是指“疆域以西 ”,也就是说,在 又增 设 了 疏 勒、焉 耆 二 都 督 府,安 西 四 镇 得 以 恢
唐朝政治制度管辖区域之外的地区。 复。上元 二、三 年 ( 675—676 ) ,唐 朝 又 把 西 域 南
大概从高宗统治时 期 开 始,“西 域 ”一 词 的 所 道上的两个重镇———鄯善城和且末城划归沙州直
指又有了 第 二 次 西 移 的 迹 象。 《通 典 》卷 一 九 三 接管辖,并改称石城镇和播仙镇 ⑤ 。 于是,塔里木
《边防典》九“吐火罗”条 载: “龙 朔 元 年 ( 661 ) ,吐 盆地的东南区域变成与西、伊、庭州一样的唐朝直
火罗置州县使王名远进《西 域 图 记 》,并 请 于 阗 以 辖领地。仪凤初 ( 676—677 ) ,西 突 厥 势 力 与 吐 蕃
西、波 斯 以 东 十 六 国 分 置 都 督 府 及 州 八 十、县 一 联合,再次攻占四镇。唐将裴行俭出兵碎叶,于调
百、军府百二十六,仍于吐火罗国立碑,以纪圣德。 露元年( 679) ,再立 四 镇,并 以 碎 叶 代 焉 耆 为 四 镇
帝从之。”③ 这 里 王 名 远 所 进 呈 之《西 域 图 记 》包 之一。武周初年,东 突 厥 复 兴,与 唐 对 敌,吐 蕃 乘
含的范围大概 只 有“于 阗 以 西、波 斯 以 东 ”④ 。 从 机大举 进 攻。 垂 拱 二 年 ( 686 ) 十 一 月,唐 朝 被 迫
《大唐西域记》到《西 域 图 记》,“西 域 ”所 指 有 了 再次放 弃 四 镇。 直 到 长 寿 元 年 ( 692 ) ,唐 将 王 孝
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就是显庆三年 杰率军收复四镇,安西都护府又迁回龟兹城 ⑥ 。
( 658) 唐朝 打 败 西 突 厥 汗 国,整 个 西 域 的 宗 主 权 在长寿元年王 孝 杰 再 度 收 复 四 镇 之 后,狄 仁
从西突厥转归唐 朝 所 有,原 西 突 厥 所 控 制 的 西 域 杰和崔融关于是否放弃镇守四镇展开了争论。狄

① 《全唐文》卷八,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6 页。


② 季羡林等: 《大 唐 西 域 记 校 注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995 年 版,第 46 页。 参 看 孟 宪 实: 《麴 文 泰 与 玄 奘 》,季 羡 林 等
编: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 4 卷,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9—101 页。
③ 杜佑: 《通典》,北京: 中华书局 1988 年版,第 5277 页。点校者将“吐火罗置州县”与“使王名远”间点断,误。
④ 杨建新早已指出: “唐代狭义的‘西域’并不是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 新 疆 南 疆 地 区,而 是 指 葱 岭 以 西 到 波 斯
的这一部分中亚地区。”见《“西域”辨正》,《新疆大学学报》1981 年第 1 期,第 27 页。
⑤ 高宗时编的《沙州图经》卷五,有关于石城镇和播仙镇的详 细 记 录,反 映 了 沙 州 对 两 镇 的 控 制 实 况 。 见 池 田 温:
《沙州图经略考》,《榎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丛》,东京: 山川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1—97 页。
⑥ 关于高宗、武则天时期唐蕃间对安西四镇的争夺与 易 手 情 形,参 看 王 小 甫: 《唐 吐 蕃 大 食 政 治 关 系 史 》,第 68—
88 页。
116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

仁杰《请罢百 姓 西 戍 疏 勒 等 四 镇 疏 》云: “西 戍 四 这种“安西”与“西域”对举的情况,在唐朝的


镇,东戍安东,调发日加,百姓虚弊。开守西域,事 中期官方 文 献 中 还 有 一 些 例 子。 《唐 六 典 》卷 三
等石田,费 用 不 支,有 损 无 益。”① 崔 融《拔 四 镇 在列举“陇右道”的贡 赋 时,将 安 西 贡 物 列 在 陇 右
议》则说: “其 在 高 宗,励 精 为 政,不 欲 广 地,务 其 道内叙述,然后才 提 到“远 夷 则 控 西 域 胡、戎 之 贡
安人。徭戍繁数,用度减耗,复命有司拔四镇。其 献焉”。⑤ 《唐 六 典 》所 记 为 开 元 二 十 五 年 ( 737 )
后吐蕃果骄,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无不 的情 形,所 以 其 时 安 西 与 伊、西、庭 同 样 是 作 为 陇
降下。”② 显然,虽 然 两 人 在 四 镇 弃 置 问 题 上 观 点 右道所辖的府州登记土贡的。
针锋相对,但 是 双 方 眼 中 的“西 域 ”所 指,却 都 是 《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至德二载 ( 757 ) 条提到
四镇地区,也就是崔融 所 说 的“焉 耆 以 西 ”。 这 是 安史乱后入援边兵: “上 至 凤 翔 旬 日,陇 右、河 西、
因为他们上疏所 说 的 西 域,指 的 是 原 被 吐 蕃 占 领 安西、西 域 之 兵 皆 会,江、淮 庸 调 亦 至 洋 川、汉
并刚刚收复 的 西 域 地 区,四 镇 还 未 完 全 恢 复。这 中。”⑥“安 西 ”与“西 域 ”对 举,明 显 指 不 同 的 地
里“西 域 ”与“四 镇 ”大 致 是 指 同 一 地 区,只 不 过 区。对此最为 显 豁 的 记 载 在《资 治 通 鉴 》卷 二 一
“西域”是指一个地区,而“四镇”则指镇守这一地
五天宝元年( 742) 正月壬子条:
区的军政机 构。最 终 武 后 接 受 了 崔 融 的 建 议,恢
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 縻 之 州
复安西四镇,并大规模驻军,这一措施直接造成由
八百,置 十 节 度、经 略 使 以 备 边。 安 西 节 度 抚 宁 西
此时直至贞元年 间 唐 朝 对 四 镇 地 区 的 稳 定 统 治。
域,统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治龟 兹 城,兵 二 万
于是,“西域”所指的第 二 次 西 移 也 由 此 时 开 始 稳
四千。北庭节度防制突骑施、坚昆,统 瀚 海、天 山、伊
定了下来。 吾三 军,屯 伊、西 二 州 之 境,治 北 庭 都 护 府,兵 二
对此《新唐书 · 地 理 志》“羁 縻 州 ”条 有 清 楚 万人。⑦
的记载,在“西 域 府 十 六、州 七 十 二 ”纲 目 之 下 所
通观以下所载十 节 度 职 责,均 包 括 了 两 个 方 面 的
罗列的都督府、州都属于葱岭以西地区,安西地区
内容,一为对 外,一 为 对 内,无 一 例 外。对 外 用 词
则列在“四 镇 都 督 府,州 三 十 四 ”之 下 ③ ,两 者 的
各不 相 同,包 括“抚 宁”、“防 制”、“断 隔”、“捍
分别是非常明显的。另外,贾 耽《皇 华 四 达 记 》关
御”、“御”、“临制”、“镇抚”、“备 御”、“抗”、“抚 ”
于“边州入四 夷 道 ”的 记 载 也 值 得 分 析: “其 后 贞
元宰相贾耽考方域道里之数最详,从边州入四夷, 及“绥 静 ”等,但 含 义 基 本 类 似; 而 对 内 则 全 用

通译于鸿胪 者,莫 不 毕 纪。其 入 四 夷 之 路 与 关 戍 “统”。对这条史料的 书 写 方 式 有 所 了 解 之 后,再

走集最要者七: 一曰营州入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 来看“安西节度 抚 宁 西 域,统 龟 兹、焉 耆、于 阗、疏

入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 勒四镇,治龟 兹 城,兵 二 万 四 千 ”的 记 载 ( 开 元 七


中受降城入回鹘道,五曰安西入西域道,六曰安南 年又以焉耆代碎 叶 以 备 四 镇 ) ,就 不 难 发 现,这 里
通天 竺 道,七 曰 广 州 通 海 夷 道。”④ 这 里 提 到“安 的西域显然是指 对 外 的 方 面,与 安 西 节 度 直 接 统
西入西域 道 ”,显 然 说 明 安 西 与 西 域 是 不 同 的 区 辖的四镇不同,应该是指葱岭以西的地区。
域,参考其他诸条的书写 方 式,前 者 为“边 州 ”,而 《唐会要》卷九九“石国”条载: “天宝初,累遣
后者则属于“四夷”。 这 条 史 料 也 提 醒 我 们,原 来 朝贡。至五年,封其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并
属于“西域”的四镇地区,此时被称作“安西”。 赐铁券。九载,安 西 节 度 使 高 仙 芝 奏 其 王 蕃 礼 有

① 《全唐文》卷一六九,第 1725 页。
② 《全唐文》卷二一九,第 2216 页。
③ 《新唐书》卷四三,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1134—1137 页。
④ 《新唐书》卷四三,第 1146 页。
⑤ 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 《唐六典》,北京: 中华书局 1992 年版,第 69 页。
⑥ 《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年版,第 7018 页。
⑦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第 6847—6848 页。
第4期 荣新江等: “西域”概念的变化与唐朝 “边境”的西移 117

亏,请讨之。其王 约 降,仙 芝 使 部 送,去 开 远 门 数 证据。


十里,负约,以王为俘,献于阙下,斩之。自后西域 《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载:
皆怨。”① 这里所说 的 西 域,应 该 也 不 包 括 四 镇 地 今举天宝 十 一 载 地 理。 唐 土 东 至 安 东 府,西 至
区。也就是说,从武后到玄宗时期,唐朝官方文献 安西府,南 至 日 南 郡,北 至 单 于 府。 南 北 如 前 汉 之
中对“西域”作为一个 地 理 概 念 的 认 识,不 再 包 括 盛,东则不及,西则 过 之。 ( 原 注: 汉 地 东 至 乐 浪、玄
塔里 木 盆 地 的 四 镇 地 区,而 是 指 葱 岭 以 西,这 和 菟,今高丽、渤 海 是 也。 今 在 辽 东,非 唐 土 也。 汉 境
《汉书·西域传》中“葱岭以东”的西域,已经是两 西至燉煌郡,今 沙 州,是 唐 土。 又 龟 兹,是 西 过 汉 之

个完全不同的区域了。 盛也。) ②

总结来说,唐朝“西 域 ”所 指 范 围 出 现 了 两 次 此段记载天宝十 一 载 地 理,明 确 显 示 将 龟 兹 视 作


西移。第一 次 西 移,即 从 指“敦 煌 以 西 ”改 为 指 “唐土”,其根据当是唐 朝 的 中 央 政 府 保 存 的 档 案
“高昌以西”,是贞观十 四 年 高 昌 国 纳 入 唐 朝 州 县 文献。《新唐书》卷五三《食货志》载: “贞观、开元
体制之内,成为正 州 西 州 这 一 政 治 制 度 变 化 的 反 后,边土 西 举 高 昌、龟 兹、焉 耆、小 勃 律,北 抵 薛 延
映。而“西域 ”所 指 的 第 二 次 西 移,即 从 指“高 昌 陀故地,缘边数十州戍重兵,营田及地租不足以供
以西”变为指“于阗以西”,从自然地理 上 来 说,是 军,于是初有和 籴。”③ 这 是 对 这 一 情 况 的 较 为 总
葱岭以西,这次西移从显庆三年开始,中间经过反 结性的描述。值得注意的是,小勃律( 今 Gilgit / 吉
复,到 长 寿 元 年 完 成,其 过 程 反 映 了 高 昌 以 西、葱 尔吉 特 ) 也 被 纳 入 到“唐 土 ”范 围,成 为“缘
岭以东的安西地区政治形势的变化。 边”———紧邻唐朝边界之地。
唐朝“西 域 ”所 指 范 围 的 西 移,标 志 着 唐 朝 与之呼应的叙述,可 以 在《新 唐 书 》卷 二 二 一
“边界”的 西 移,随 着 边 界 的 西 移,进 入 唐 朝 本 土 《西域传》中看 到: “小 勃 律,天 宝 六 载,诏〔安 西 〕
的安西地区在政治制度方面必然发生变化。这种 副都护高仙芝伐之,遂平其国,执小勃律王及妻归
变化的过程应该 如 何 认 识,和 高 昌 正 州 化 的 过 程 京师,诏 改 其 国 号 归 仁,置 归 仁 军,募 千 人 镇
有没有类似之处呢? 以下通过对安西在唐朝疆域 之。”④ 这表明,唐朝在天宝六载时,把武力攻占的
中的位置来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小勃律也作为与安西四镇同样的直接派兵镇守的
区域,因此在《新唐书· 食 货 志 》里 保 留 的 唐 朝 文
二 、安西四镇在唐朝政治
书档案中,就 把 小 勃 律 也 当 做“唐 土 ”来 看 待 了。
体系中的地位 与此相类似 的 应 当 还 有《新 唐 书 · 西 域 传 》记 录
与现代国家 之 间 精 确 的 边 界 划 分 不 同,中 古 的: “喝盘 陀,治 葱 岭 中,都 城 负 徙 多 河。 开 元 中
时期的欧亚大陆的不同政权之间并没有非常明确 破平其国,置葱岭守捉,安西极边戍也。”⑤ 喝盘陀
的“边境”存在。但是,这 并 不 说 明 此 时 不 存 在 边 ( 今新疆塔什库尔干) ,开 元 年 间 也 成 为 唐 朝 的 边
境的概念。至少,在不同的政体之间,存在对于各 防重镇,立守捉。
自“势力范围”的认 识。 而 就 唐 朝 而 言,这 种 对 于 唐朝地理文献 的 编 纂 十 分 兴 盛,各 地 都 要 编
自身“势力范围”的认 识,比 较 完 整 的 保 存 在 方 志 订记述当地 地 理 沿 革 的 地 志 类 文 献———图 经,每
类、尤其是总 志 类 地 理 文 献 之 中。 这 类 文 献 往 往 三年上报中央政府保存。虽然我们还没有见到专
属于官方书写,为 了 解 当 时 唐 朝 政 府 对 于 安 西 地 门 记 载 安 西 地 区 的 地 志,但 是 唐 朝 官 府 编 纂 的
区 在 唐 朝 行 政 体 系 中 的 位 置,提 供 了 第 一 手 的 “十道录”一类地理总 志 中 对 于 安 西 地 区 的 记 载,

① 《唐会要》卷九九,第 2102 页。
② 《旧唐书》,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年版,第 1393 页。
③ 《新唐书》,第 1373 页。
④ 《新唐书》卷二二一下《西域传》下,第 6251—6252 页。
⑤ 《新唐书》卷二二一上《西域传》上,第 6234 页。
118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

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该地区在唐朝行政体系中的 他内地行政区并列出现。
地位。敦煌写 本《天 宝 十 道 录 》就 是 这 样 一 部 价 这种安 西 地 区 属 于 唐 朝 正 式 管 辖 范 围 的 认
值很高的材料: 识,并非为唐人所独有。开元十五年,新罗僧人慧
安西,( 京 七 千 五 百,都 八 千 三 百。 贡 氍 毺、绯 超自天竺求 法 东 归,经 中 亚 入 唐 朝 安 西 地 区。记
毡、赤铜豆、白练七千匹、水硙三。) 无县,管蕃府四。 录他行程的《往 五 天 竺 国 传 》为 我 们 提 供 了 当 时
龟兹都 督 府,( 户 四 千 九 百 七 十 四。 在 安 西 城 中亚政治形势概貌,尤其重要的是,他格外重视中
内。无本。) 亚 各 国 之 所 属,这 与 本 文 讨 论 的 主 题 密 切 相 关。
于阗毗 沙 府,( 户 四 千 七 百 八 十 七。 安 西 南 二 以下 转 引 他 从 胡 蜜 国 ( 今 瓦 罕 ) 经 识 匿 国 ( 今
千里。无本。)
Sighnan / 锡格南,在帕米尔 高 原 上 ) 入 葱 岭 的 一 段
焉 耆 府,( 户 一 千 一 百 六 十 七。 ( 下 残 ) 。
记载: “此胡蜜王,兵 马 少 弱,不 能 自 护,见 属 大 寔
无本。)
疏勒府,( 户 一 千 八 百 六 十。 安 西 二 ( 下 残 ) 二
所管,每年输税绢三千匹。……又胡蜜国北山里,
月敕新置。无( 下残) ) ① 有九个识匿国,九个王各领兵马而住。有一个王,
属胡蜜王。自 外 各 并 自 住,不 属 余 国。近 有 两 窟
通观整篇《天宝十道录 》,可 见 对 安 西 地 区 的 记 录
王,来投于汉国,使命安西,往来〔不〕绝。…… 又
与内地州府是完全一致的,并没有任何区别,所记
从胡 蜜 国 东 行 十 五 日,过 播 蜜 川,即 至 葱 岭 镇,此
都是所辖州县的州府距两京里程,土贡,以及下级
即属汉。”④ 葱岭 镇 即 喝 盘 陀。 可 见,慧 超 对 于 当
行政单位的户数、位置、有无公廨本钱等。这一点
时胡蜜国到葱岭这一区域的政治归属有很清楚的
在《唐六典》卷 三“户 部 郎 中 员 外 郎 ”条 对 安 西 的
认识,其中九个识匿国或者“属胡蜜王”,或 者“来
记载中也可以看 出: “郎 中、员 外 郎 掌 领 天 下 州 县
投于汉国”; 而胡蜜国则属大食 ( 阿拉伯 帝 国 ) ,葱
户口之事。凡天下十道,任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
岭镇属汉( 唐朝) ,均 是 明 确 的 事 实。 但 是 当 他 行
分十道以总之。……六曰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
境,今秦、渭、成、武、洮、岷、曡、宕、河、兰、鄯、廓、 至于阗之 时,又 点 出“从 此 以 东,并 是 大 唐 境 界,

凉、甘、肃、瓜、沙、伊、西、北 庭、安 西,凡 二 十 有 一 诸人共知,不 言 可 悉 ”⑤ 。 可 见,葱 岭 镇 在 慧 超 眼

州焉。”② 值得注意的 是,《唐 六 典》将 安 西 视 为 一 中具有独特 的 地 位,虽 然“属 汉 ”,但 似 乎 又 不 是

个“州”,属于 陇 右 道“二 十 有 一 州 ”之 一。 可 见, “不言可悉”的“大 唐 境 界 ”,到 了 于 阗 以 东,则 确

安西地区属唐朝 领 地 在 当 时 是 较 为 普 遍 的 认 识。 定是“大唐 境 界 ”了。 这 种 境 内、境 外 的 认 识,或


天宝五载玄宗《遣 使 巡 按 天 下 诏 》云: “豫 巡 河 北 许正反映了某些新归属安西的地区在行政地位上
道, 巡京畿……麟巡河西、陇西、碛西等道,翘巡 的特殊性。
剑南及山南西道,光誉巡淮南及江南东道,其百姓 《通鉴》卷 二 一 六 载 天 宝 十 二 载: “是 时 中 国
之间及官吏之辈如事或未该,须有厘革者,仍委量 盛强,自 安 远 门 西 尽 唐 境 万 二 千 里,闾 阎 相 望,桑
事处置,回日奏闻。其岭南、黔中、碛西途路遥远, 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通 鉴》此 条 下
若使 臣 一 一 自 到,虑 有 稽 迟,任 各 精 择 判 官,准 旧 有胡三省 注 云: “长 安 城 西 面 北 来 第 一 门 曰 安 远
例分往。”③“碛西”为“安西”所改,在这里也与其 门,本隋之开远门也。西尽唐境万二千里,并西域

① 录文据吴震: 《敦煌石室写本唐天宝初年〈郡县公廨本钱簿〉校注并跋》,《文史》第 13 辑,
1982 年,第 97—98 页。
定名据荣新江: 《敦煌本〈天宝十道录〉及其价值》,唐晓峰等编: 《九州》第 2 辑,北京: 商 务 印 书 馆 1999 年 版,第
116—129 页。原文书分上下栏并使用双行小注,此处引文将格式简化。
② 《唐六典》卷三,第 64、
68 页。
③ 《全唐文》卷三二,第 357 页。
④ 慧超撰,张毅笺释: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141、 146 页。
145、
⑤ 《往五天竺国传笺释》,第 167 页。
第4期 荣新江等: “西域”概念的变化与唐朝 “边境”的西移 119

内属 诸 国 言 之。”① 从《新 唐 书 · 西 域 传 》所 载 诸 的地志类文献尤其是地理总志类文献中。由上文


国距长安里 程,于 阗“距 京 师 九 千 七 百 里 ”,小 勃 的分析可知,在安西都护府设立之后,直至贞元时
律“去京师九 千 里 而 赢 ”,罽 宾“距 京 师 万 二 千 里 安西地区进入吐 蕃 统 治 时 期 的 百 余 年 间,安 西 四
而赢”② ,其中罽宾与于阗、小勃律不同,属于西域 镇 地 区 属 于 唐 朝 的 疆 域,是 唐 朝 人 较 为 普 遍 的
地区的王国。由于这些国家距长安的里程并非直 认识。
线距离,而往往是循道路而计,所以并不准确。所 总而言之,从 高 宗 显 庆 三 年 开 始 到 武 则 天 长
谓“自安远门西尽唐境 万 二 千 里 ”,应 当 是 包 括 了 寿元年定型,在唐朝的政治体系中,不论由外还是
到天宝十二载时 唐 朝 西 境 的 最 大 范 围,虽 然 不 能 由内来看,安西地区都是属于唐朝政治体系之内,
把罽宾囊括 其 中,但 小 勃 律 无 疑 是 在 内 的。胡 注 而且常常与内地正式府州并列出现。与此相符合
所说“并西 域 内 属 诸 国 言 之 ”,恐 怕 不 够 准 确,因 的是,到 了 开 元、天 宝 年 间,随 着 唐 朝 在 葱 岭 及 西
为当时的吐火罗、粟特诸国,都在唐朝的属国范围 北印度( 今吉尔吉特地区) 的事功,“西域”即疆域
内,但不在唐朝境界内的安西地区。 以西在官方文献中也特指葱岭以西地区了。有了
由此可见,虽 然 无 法 比 拟 现 代 国 家 间 精 密 的 这样的结论,对于 我 们 认 识 安 西 地 区 的 羁 縻 府 州
边界划分,但唐朝 人 对 于 帝 国 疆 域 还 是 有 相 当 清 制度必将有所帮 助,但 这 一 问 题 已 经 超 出 本 文 范
楚的认识,这种认 识 集 中 反 映 在 脱 胎 于 政 府 文 案 围,拟另文专论。

The Semantic Shift of “Western Region”and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Border”in the Tang Dynasty
Rong Xinjiang,Wen Xin
( Research Center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 ,China;
Inner Asian and Altaic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 MA,02138 ,USA)

Abstract: The exact referent of the term “Western Region”( 西域) in the official source of the Tang Dynasty
changed drastically through time: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it retained its classical meaning and denoted the
area west of Dunhuang( 敦煌) . With the conquest of Turfan( 高昌国) in 640( 贞观十四年 ) ,however,this
term began to be used for the area west of Turfan. The eventual occupation of the Four Garrisons( 四 镇 ) in
692( 长寿元年) caused a further shift: it was used to mean only the area west of the Pamir( 帕 米 尔 ) ; and
the area of the Four Garrisons ( roughly equivalent to contemporary Xinjiang) was called Anxi( 安西) instead.
Underlying such semantic shift was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nner of governance,which also brought
about the change in the idea of where the “western border ” was amo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the Tang
Dynasty.
Key words: Western Region,semantic shift,“border”in the Tang Dynasty

( 责任编辑 管 琴)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六,第 6919 页。
② 《新唐书》,第 6235、 6240 页。
625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