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第 42 卷 第3期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基于节能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孔繁艺, 熊海亭, 严 欢
( 四川科宏石油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213)

【摘 要】 文章以四川省广元市某钢框架建筑群为例,分析基于节能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
放强度。 结果显示,节能设计能够显著减少该建筑群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 关键词】 建筑碳排放; 生命周期评价; 节能设计

【 中图分类号】 TU201.5 【 文献标志码】 A

建筑碳排放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 础。 本文采用的碳排放因子根据标准附录 A ~ 附录 E。
排放总量,包括与其有关的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 1.3 碳排放计算边界
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1]
。 建筑碳排放计算 建筑碳排放计算边界指的是与建筑物有关的建筑设计、
方法主要有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和模型法等 [2] 。 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及维护阶段产生的温室
通常来说,建筑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较少,因此住房和城乡 气体排放量之和。
建设部发布的 GB T51366-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3]
忽 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略了该阶段的碳排放,并基于碳排放因子的排放系数法计算
在计算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时,将其整个生命周期分
建筑物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李静等 [4] 研究了北
为建筑设计、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运行、建筑
京市某刚 框 架 结 构 厂 房 全 生 命 周 期 的 碳 排 放 强 度。 陈 莎
拆除共计 6 个阶段分别进行碳核算,并汇总得到整个生命周
等 [1] 对比了北京市某办公楼和教学楼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期碳排放量。 需要注意的是,标准规定在评价建筑物碳排放
量。 王晨杨 [5] 研究长三角地区某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
强度时,需要以其全生命周期内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为
内的碳排放量。 葛小榕 [6] 研究了大连市某大型办公建筑年
评价标准。 因此,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按式(1) 计算:
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李远钊等 [7] 对比了天津市 29 栋高层办
C SJ + C SC + C YS + C JZ + C M + C CC
公建筑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 秦骜等 [8] 研究了成都某地 C = (1)

铁车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
式中: C 表示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
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差异较大。 更为重要的是,近来
量( kgC02 e / m2 ) ; C SJ 、C SC 、C YS 、C JZ 、C M 、C CC 分别表示建筑设
年各地方相继发布并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10] ,但少有研
计、建材生产、建材运输、建筑建造、建筑运行和建筑拆除阶
究分析采用节能设计前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变
段的碳排放量( kgC02 e) ; A 表示建筑面积( m2 ) 。 根据标准
化,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碳减排方面的效果难以量化。
要求,纳入计算的主要建筑材料总重量不应低于建筑中所耗
本文以四川省广元市某钢框架建筑群为研究对象,分别
建材总重量的 95%,重量比小于 0.1% 的建筑材料可不计算。
计算该建筑群基于节能设计和基于非节能设计的全生命周
虽然采用节能设计和非节能设计的建筑材料可能有所不同,
期内的碳排放量和构成,以便量化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节能
但生产这些建筑材料过程中的碳排放差异其实不大,因此本
减排方面的成效。 该建筑群包括 1 座综合办公楼、1 座综合
文主要考虑建筑节能设计对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的影响,
倒班楼、1 座辅助用房、2 座值班室。
其他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同。
相关碳排放计算方法及碳排放因子选取主要参考 GB T
2.1 建筑设计阶段碳排放
51366-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3] , 以下统一简称标准。
根据标准要求,建筑设计阶段碳排放量忽略不计( CSJ = 0)。
1 建筑碳排放的计算基础 2.2 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
1.1 碳排放计算单位 根据标准要求,建材生产阶段碳排放应按式(2) 计算:
根据标准,建筑物碳排放计算应以二氧化碳当量( CO2 e)
∑M

C SC = i Fi (2)
表示。 由于不同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强度有所不 i=1

同,为统一度量不同气体的温室效应结果,将各种温室气体 式中: C SC 表示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 kgCO2 e) ; M i

( 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和 表示第 i 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 F i 表示第 i 中主要建材的碳

六氟化硫) 按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折算。
1.2 碳排放因子 [ 定稿日期]2021-12-27
碳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单位质量能源或者单位体积建 [ 作者简介] 孔繁艺( 1996—) ,女,本科,助理工程师,从
筑材料所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建筑碳排放计算的基 事建筑设计工作。

59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第 42 卷 第3期

排放因子( kgCO2 e / 单位建材数量) ,按标准附录 D 取值。 准》 [11] ,GB 5017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12] ,GB / T 7106-
2.3 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 2008《 建筑 外 门 窗 气 密, 水 密, 抗 风 压 性 能 分 级 及 检 测 方
根据标准要求,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应按式(3) 计算: 法》 [13] ,GB / T 21086-2007《 建筑幕墙》 [14] , JGJ 134-2010《 夏
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5] ,DB 51 / 5027- 2019
∑M

C YS = Di Ti (3)
i=1

《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9] , DBJ51 / 143 - 2020《 四
式中: C YS 表示建材运输过程的碳排放量( kgCO2 e) ; M i 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 。 综合办公楼、综合倒班楼
表示第 i 种主要建材的消耗量( t) ; D i 表示第 i 种建材平均运 和辅助用品的首层平面图分别如图 1 ~ 图 3 所示。
输距离( km) ; T i 表示在第 i 种建材的运输方式下,单位重量
运输距离的碳排放因子[ kgCO2 e / ( t·km) ] 。
2.4 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
根据标准要求, 建筑建造阶段 的 碳 排 放 量 应 按 式 ( 4)
计算:

∑E

C JZ = JZ,i E F,i (4)


i=1

式中: C JZ 表 示 建 筑 建 造 阶 段 的 碳 排 放 量 ( kgCO2 e) ;
E JZ,i 表示建筑建造阶段第 i 种能源总用量( kWh 或 kg) ; E F,i
第 i 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kgCO2 e / kWh 或 kgCO2 e / kg) ,按标 图1 综合办公楼首层平面

准附录 A 确定。
2.5 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
根据标准要求,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应根据各系统不
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建筑
运行阶段单位建筑面积的总碳排放量应按式(5) 计算:
CM = [ ∑

E i E F,i - C P ] y (5)
i=1

式中: C M 表示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 kgCO2 e) ; E i


表示建筑第 i 种能源能源年消耗量( 单位 / a) ; E F,i 第 i 类能
源的碳排放因子( kgCO2 e / kWh 或 kgCO2 e / kg) ,按标准附录 图2 综合倒班楼首层平面
A 确定; i 表示建筑消耗终端能源类型,包括电力、燃气、石
油、市政 热 力 等; C P 表 示 建 筑 绿 地 碳 汇 系 统 年 减 碳 量
( kgC02 / a) ; y 表示建筑设计寿命( a) 。
2.6 建筑拆除阶段碳排放
根据标准要求, 建筑拆除阶段 的 碳 排 放 量 应 按 式 ( 6)
计算:

∑E

C CC = CC,i E F,i (6)


i=1 图3 辅助用房平面
式中: C CC 表 示 建 筑 拆 除 阶 段 的 碳 排 放 量 ( kgCO2 e) ;
3.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E CC,i 表示建筑拆除阶段第 i 种能源总用量( kWh 或 kg) ; E F,i
由于建筑设计阶段的碳排量较小,忽略不计。 根据该项
表示第 i 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kgCO2 e / kWh) ,按标准附录 A
目钢构件、钢筋、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建材的种类和使用量,
确定。
结合规范提供的建材碳排放因子,依据式( 2) 计算建材生产
3 碳排放计算实例 阶段碳排放量。 在计算建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时,混凝土的
3.1 项目介绍 运输距离值设为 40 km,其他建材的默认运输距离值设为
该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盐店镇,包括 1 座综合 500 km,采用 18 t 重型柴油货车运输方式,依据式(3) 得到建
办公楼、1 座综合倒班楼、1 座辅助用房、2 座值班室等附属设 材运输阶段碳排放量。 根据建筑建造阶段各类型机械的能
施。 综合办公楼占地面积 701 m ,地上 4 层,建筑高度 15.6 2 源使用量和能源碳排放因子,依据式( 4) 得到建筑建造阶段
m,建筑共计面积 2 653 m 。 综合倒班楼占地面积 799 m ,地
2 2
的碳排放量。 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采用简化计算, 根据
上 4 层,建筑高度 15.0 m,建筑面积共计 3 028 m2 。 辅助用房 《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16) 》 ,非节能设计时该建筑群
为地上 1 层,建筑高度 5.4 m,建筑面积 733 m2 。 值班室均为 运行阶段单位面积耗能强度 23.32 kgCO2 e / m2 a,采用节能设
地上 1 层,建筑面积共计 56 m 。 该建筑群主要为钢框架结 2
计时该建筑群运行阶段单位面积耗能 16.32 kgCO2 e / m2 a,乘
构体系,建筑总面积 6 470 m2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节能 以设计使用年限得到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 根据建筑
设 计 主 要 依 据 GB 50189 - 2015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拆除阶段各类型机械的能源使用量和能源碳排放因子,依据

60
孔繁艺, 熊海亭, 严欢: 基于节能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式(6) 得到建筑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 最后,将上述 6 个阶 4 结束语


段的碳排放量求和并除以该建筑群的建筑总面积,即得建筑
通过某一项目实例,定量研究了基于非节能设计和节能
全生命周期单位建筑面积的碳排放量。
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研究表明,建筑节能设计可
3.3 结果分析
以大幅降低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 此外,研究还发现,
该建筑群基于非节能设计和基于节能设计的全生命周
即使采用节能设计,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仍占其全生命周期
期碳排放量分别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由表 1 和表 2 可以看
碳排放的绝大部分。 因此,通过建筑节能设计减少建筑碳排
出,建筑运行阶段和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占该建筑群全
放的潜力仍然较大。
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绝大部分:建筑运行阶段,采用非节能
设计 C M 高达 81.8%,即使采用节能设计 C M 仍高达 75.9%;建
参 考 文 献
材生产阶段,采用非节能设计 C SC 为 10.3%,采用节能设计
C SC 为 13.7%。 因此,建筑运行阶段和建材生产阶段是我国
[1] 陈莎,崔东阁,张慧娟. 建筑物碳排放计算方法及案例研究[ J] .
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兑现 2030 碳达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6, 42(4) : 594-600.
2060 碳中和这一郑重承诺的重要路径。 此外,采用非节能设 [2] 张德英,张丽霞.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进展[ J] . 内蒙古林
计时,该 建 筑 群 全 生 命 周 期 单 位 建 筑 面 积 碳 排 放 量 高 达 业科技, 2005(1) : 20-23.
1 425 kgCO2 e / m2 ;而采用节能设计时,该建筑群全生命周期 [3]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GBT 51366 - 2019 建 筑 碳 排 放 计 算 标
单位建 筑 面 积 的 碳 排 放 降 至 1 075 kgCO2 e / m2 , 降 幅 高 达 准[ S]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24.6%,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4] 李静, 刘燕.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模型[ J] .
表1 基于非节能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工程管理学报, 2015, 29(4) : 12-16.
[5] 王晨杨.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D] . 南
建筑全生命周期 / ( kgCO 2 e) 碳排放量 百分比 / %
京:东南大学, 2016.
C SJ 0 0.0 [6] 葛小榕.寒冷地区低碳建筑方案阶段设计方法研究[ 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C SC 949919 10.3
[7] 李远钊, 吴雨婷, 于娟, 等. 基于 SVR 的高层办公建筑全生命
C YS 73780 0.8 周期碳排放预测模型—以天津地区为例[ J] . 建筑节能( 中英
C JZ 479571 5.2 文) , 2021, 49(9) : 25-30.
[8] 秦骜, 袁艳平, 蒋福建. 地铁站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CM 7544020 81.8
以成都三号线某站为例 [ J] . 建筑经济, 2020, 41 ( S1) : 329
C CC 175227 1.9 -334.
C / ( kgCO 2 e·m )
-2
1425 N/ A [9]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51 / 5027-2019[ S] .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9.
表2 基于节能设计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10]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全生命周期 / ( kgCO 2 e) 碳排放量 百分比 / % DBJ51 / 143-2020[ S] .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15
C SJ 0 0.0
[ S]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C SC 949919 13.7 [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2016
[ S]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
C YS 73780 1.1
[13]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
C JZ 479571 6.9 分级及检测方法: GB7106 - 2008 [ S]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
CM 5279520 75.9 社, 2008.
[14]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建筑幕墙: GB / T21086 - 2007[ S] .
C CC 175227 2.5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C / ( kgCO 2 e·m -2 ) 1075 N/ A [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134-2010[ S]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16]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6) [ R] .

6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