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60

参考周刊

VOL.30 2023/12/05

参考答案ANSWERS
2023年12⽉05⽇

参考周刊
ANSWERS
写在前⾯

本周刊整合了2023年11⽉28⽇⾄12⽉05⽇的

编辑精选内容。以pdf形式呈现给各位会员朋

友,⼤家可以导⼊微信读书、kindle等电⼦阅

读器内沉浸式阅读和笔记。

「参考答案」是⼀项为终⾝学习者打造的内容

编辑服务,专注分享更具长期价值的内容,希

望成为读者的信息降噪⽿机。

欢迎微信搜索「参考答案Answers」获取更多

阅读内容。

本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商业使⽤,版权归原

作者所有。
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

瑞·达利欧(2022年)

专题:世界是如何运转的?

推荐语:

本⽂来⾃桥⽔基⾦创始⼈瑞·达利欧关于历史

周期的⼀个科普视频,讲解深⼊浅出,⾮常有

框架性,因此我就花了点时间将它转变为了⽂

字版。

作者通过分析过去500年10个最强⼤帝国的兴

衰规律,提出⼀个“⼤循环”理论。他详细阐述

了⼀个帝国从崛起到顶峰再到衰退的整个过
程,解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各种内在

联系和根本原因。

这篇⽂章意义在于,它不仅从宏观历史的视⾓

剖析了帝国兴衰规律,⽽且为普通⼈提供了⼀

个有益的观察视⾓。虽然,绝⼤多数⼈⽆法成

为时代的舵⼿,但我们每个⼈都处于时代的浪

潮之中。

学习并了解各种经济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

系并不会为我们的⽇常⽣活决定⽅向,但它能

帮助我们更加深⼊的理解世界运⾏规律,进⽽

让我们在时代机遇⾯前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全⽂:

未来的时代将与我们现在的⼈⽣经历截然不

同,却又似曾相识,犹如历史的重演。为什么

我会这么说呢?因为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复的。

我在长达五⼗年的全球宏观经济投资⽣涯中,

深刻地体会到:那些出⼈意料的重⼤事件,之

所以让我感到惊讶,是因为在我有⽣之年,它

们从未发⽣过。

正是这些令⼈痛苦的惊喜,激发了我去研究过

去五百年历史中的类似情境。我发现,这样的

情况实际上在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帝国兴衰中

不断上演。每⼀次的历史重复,都预⽰着世界

秩序的转变。
这项研究让我领悟到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将在

这⾥浓缩起来与你分享。更为详细的论述在我

的书籍《应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秩序的原则》

中。

美国债务危机

让我从⼀个故事开始讲述,这个故事是关于我

如何通过研究过去来预测未来的。

1971年,我还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名年轻职

员。当时,美国经济陷⼊困境,⽆⼒偿还债

务。没错,美国缺钱了。在那时候,黄⾦是国

与国之间交易使⽤的货币,⽽纸币,如美元,

仅仅是⼀种代表⾦钱的凭证,没有其他价值。
美国当时的⽀出远远超过其收⼊,印发的纸币

远远多于银⾏⾥的黄⾦储备。随着⼈们纷纷将

美元兑换成黄⾦,美国的黄⾦储备急剧减少。

很快,⼈们就意识到美国⽆法兑现对所有现有

纸币的承诺,于是急于在黄⾦耗尽前将⼿中的

美元兑换成黄⾦。

1971年8⽉15⽇——那个星期⽇的晚上,尼克

松总统通过电视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违背其

兑换黄⾦的承诺。他的措辞更为委婉,没有明

确表⽰美国正处于违约状态。

尼克松总统的话让我⼗分震惊,我意识到我们

所理解的货币体系即将终结。真是⼀场危机!

我预期第⼆天股市将会⼤幅下跌,所以提早到

达交易所作准备。
然⽽,事与愿违,股市不仅没有下跌,反⽽⼤

幅上涨,上涨了将近25%。这让我感到⾮常惊

讶,因为我之前从未经历过货币贬值。

深⼊研究历史后,我发现1933年也发⽣了类似

的情况,结果也⼀样。那时,美元同样与黄⾦

挂钩,但美国因为过度印钞⽽⾯临黄⾦短缺。

罗斯福总统在⼴播中宣布,他将违背国家⽤美

元兑换黄⾦的承诺。

在这两种情况下,打破与黄⾦的联系使美国能

够继续⼤量印钞,⽀出超过收⼊。由于国家财

富没有增加,但美元的数量却在增加,每⼀美

元的价值就随之下降。
这些新印制的美元进⼊市场,没有相应的⽣产

率增长,它们被⽤来购买⼤量的股票、黄⾦和

商品,从⽽导致价格上涨。

随着我的历史研究不断深⼊,我发现这样的情

况在过去发⽣过很多次。⾃古以来,当政府的

⽀出远远超过税收,经济状况恶化时,他们就

会⽤印钞的⽅式解决财政危机。

这种⼤量印钞的做法,导致货币价值下降,⼤

多数商品,包括股票、黄⾦和⼤宗商品的价格

上涨。

那时,我第⼀次认识到了⼀个原则:当中央银

⾏为了应对危机⽽⼤量印钞时,应该购买股

票、黄⾦和商品,因为它们的价值会上升,⽽

纸币的价值会下降。
在2008年的抵押贷款引发的债务危机和2020

年的⼤流⾏病引发的经济危机,同样发⽣了印

钞现象。⽽且,这种情况将来⼏乎可以肯定还

会发⽣。因此,我建议你记住这个原则。

这些经历教会了我另⼀点:要理解未来将带来

什么,你需要了解过去发⽣了什么。这⼀原则

促使我研究了⼆⼗年代的繁荣泡沫是如何转变

为三⼗年代的⼤萧条的。这些教训使我能够预

见并从2007年的泡沫转变为2008年的经济衰

退中获益。

所有这些经验使我形成了⼀种本能的冲动,通

过研究过去的类似情况来学习如何更好地应对

未来。
在过去⼏年⾥,我⼀⽣中从未见过的三件⼤事

促使我进⾏了这项研究。

⾸先,即便将利率降⾄零,许多国家仍⽆⼒偿

还债务。这促使它们的中央银⾏开始⼤量印

钞。

其次,由于财富和价值观差距的扩⼤,国内出

现了重⼤⽭盾,表现为政治上的民粹主义和左

右派之间的极化:左派希望重新分配财富,⽽

右派则致⼒于保护财富持有者。

第三,像中美当前的情况⼀样,崛起的⼤国与

现在的领导⼤国之间的外部冲突⽇益加剧。

我回顾了历史,发现这些情况在以前也多次同

时发⽣,⼏乎总是导致国内和世界秩序的改
变。最近⼀次这种情况发⽣是在1930年到

1945年之间。

什么是秩序?

那么,什么是秩序?你可能会问。它是⼀种管

理⼈们相互交往的系统。国家内部有⾃⼰的秩

序,通常在宪法中规定;⽽国与国之间有世界

秩序,通常在条约中规定。

国内秩序和世界秩序的变化时间不同,但⽆论

是国内还是国际,这些秩序通常在战争之后发

⽣变化——国内的内战和国际间的战争。它们

发⽣在⾰命性的新⼒量击败脆弱的旧秩序时。
例如,美国的内部秩序在1789年美国⾰命后通

过宪法确⽴,即使经历了美国内战,⾄今仍在

运作。俄罗斯在1917年的俄国⾰命中摒弃了旧

秩序,建⽴了新秩序,直到1991年的“相对⽆

⾎⾰命”结束。中国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赢得

内战后开始了其当前的内部秩序。

你应该明⽩了。当前通常被称为“美国世界秩

序”的世界秩序,在第⼆次世界⼤战盟军获胜

后形成,当时美国成为了主导的世界⼤国。

这个秩序是通过协议和条约来规定全球治理和

货币体系如何运作的。例如,1944年的《布雷

顿森林协定》建⽴了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并确

⽴了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储备货币是⼀种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货

币,拥有⼀种储备货币是国家成为最富有、最

强⼤帝国的关键因素。

随着新的主导⼒量和货币体系的确⽴,⼀个新

的世界秩序开始了。

⼤循环

这些变化发⽣在我称之为“⼤循环”的⼀个永恒

且普遍的循环中。我将从⼀个简要的概述开

始,然后提供更完整的版本,如果你想了解更

多,可以参考我的书。
在研究过去500年中10个最强⼤的帝国和最近

的三种储备货币时,我考察了荷兰帝国及其荷

兰盾、⼤英帝国及其英镑、美利坚帝国及其美

元的兴衰,以及中华帝国及其货币的衰落与崛

起,还有西班⽛、德国、法国、印度、⽇本、

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衰落,以及它们

在这张图表中记录的重⼤冲突。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模式,我还研究了⾃公

元600年以来中国朝代及其货币的兴衰。因为

同时观察所有这些度量可能会引起混淆,所以

我将重点介绍四个最重要的:荷兰、英国、美
国和中国,相信你很快就会注意到其中的规

律。

现在让我们简化⼀下表格。正如你所看到的,

它们在持续⼤约250年、中间有10到20年过渡

期的重叠周期中发⽣。通常,这两个过渡期是

⼤冲突的时期,因为领导⼤国不会轻易衰落。

那么我如何衡量⼀个帝国的⼒量?在这项研究

中,我运⽤了⼋个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平

均来衡量每个国家的总体⼒量。

这些指标包括教育、创新能⼒和技术发展、全

球市场竞争⼒、经济产出、世界贸易份额、军
事实⼒、⾦融中⼼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

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强度。

因为这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我们可以看到每

个国家现在和过去的实⼒,以及它们是在上升

还是下降。

通过研究许多国家的发展序列,我们可以看到

典型周期是如何发展的。为了避免因复杂性造

成的混乱,我们可以将其简化,专注于推动⼀

个典型帝国兴衰的因果关系模式。

正如你所见,更好的教育通常能导致创新和技

术发展的增加,随后货币成为储备货币。你也

可以看到这些⼒量接着以类似的顺序衰退,且

相互加强了彼此的衰弱。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国家内部发⽣的典型事件序

列——这些事件导致了其兴衰。简⽽⾔之,⼤

周期通常在⼀场重⼤冲突(通常是战争)之后

开始,建⽴了新的领导⼒量和新的世界秩序。

因为没有⼈愿意挑战这种⼒量,所以通常会随

之⽽来⼀段和平与繁荣时期。随着⼈们逐渐习

惯这种和平与繁荣,他们越来越多地押注于其

持续,借钱投资,最终导致⾦融泡沫。

帝国的贸易份额增长,当⼤多数交易都以其货

币进⾏时,它成为储备货币,从⽽导致更多的

借贷。

与此同时,这种增长的繁荣导致财富分配不

均,富⼈与穷⼈之间的贫富差距扩⼤。最终,

⾦融泡沫破裂,导致印钞,贫富之间的内部冲
突加剧,引发某种形式的⾰命来重新分配财

富,这种⾰命可以是和平的,也可以是内战。

当帝国在这场内部冲突中挣扎时,它的⼒量相

对于崛起中的外部敌对势⼒也在减弱。当⼀个

新崛起的⼤国强⼤到⾜以与处于国内危机的霸

主竞争时,就会发⽣外部冲突,最典型的是战

争。

这些内外战争产⽣了新的赢家和输家。然后,

赢家们聚集起来创建新的世界秩序,周期便再

次开始。

回顾历史,我发现这些因果关系推动了从罗马

帝国以来上升和下降周期的循环。每个周期的

故事与之前、其间和之后的其他故事交织在⼀

起,构成了集体历史的500年史诗。
就像⼈类的⽣命周期⼀样,虽然没有两个完全

相同的,但⼤多数是相似的。它们是由逻辑上

的因果关系驱动的,从出⽣、壮⼤和成熟,到

衰弱,最终不可避免地⾛向衰落。

然⽽,这就像说⼈类的平均寿命是80岁,⽽没

有认识到许多⼈的寿命要短得多,或者更长。

虽然年龄可以是未来寿命的⼀个良好指标,但

更好的⽅式是观察健康指标。

帝国和它们的⽣命迹象也是如此。我发现,通

过观察权⼒指标的变化,能够看到⼀个国家处

于哪个阶段,这有助于我预测接下来可能发⽣

的事情。

循环的三⼤周期
现在,我将带你详细了解这个⼤周期。通过将

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崛起、顶峰和衰退,来描

述典型的周期。

崛起期

在崛起阶段,新的成功秩序,⽆论是内部还是

外部的,通常由强⼤的⾰命领导⼈通过四件事

情来开启:

1. ⾸先,他们通过获得⽐反对派更多的⽀持来

赢得权⼒。

2. 其次,他们通过转变、削弱或消除反对派来

巩固权⼒,以防⽌反对派阻碍他们。
3. 第三,他们建⽴起使国家运转良好的系统和

机构。

4. 第四,他们要么挑选优秀的继任者,要么创

建挑选继任者的系统,因为⼀个伟⼤的帝国需

要⼏代⼈中的多位优秀领导者。

在赢得战⽃后不久的这⼀阶段,通常会有⼀个

和平与繁荣的时期,因为领导层明显占据主导

地位并得到⼴泛⽀持,所以没有⼈愿意与之对

抗。

在这个阶段,领导⼈必须设计⼀个优秀的系

统,以提⾼国家的财富和实⼒。

⾸先,要想成为⼤国,必须拥有强⼤的教育,

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坚强的品

格、⽂明和职业道德。
这些通常在家庭、学校和宗教机构中传授,为

社会秩序、对规则和法律的尊重、减少腐败提

供了健康基础,使他们能够团结在⼀个共同⽬

标下,有效合作。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从⽣

产基本产品转向创新和发明新技术。

例如,荷兰⼈通过教育崛起,打败了哈布斯堡

帝国,并成为创新领袖。他们的发明占世界所

有重⼤发明的四分之⼀,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明

了能环游世界收集巨额财富的船只,以及我们

今天所认识的资本主义,来资助这些航⾏。

像所有领先的帝国⼀样,他们通过向世界上最

优秀的思想学习来提升⾃⼰的思想。结果,这

个国家的⼈们的⽣产⼒变得更加强⼤,更能在

世界市场上竞争,这体现在他们不断增长的经

济产出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上升。
随着国家实⼒在全球贸易中的增长,它们必须

保护⾃⼰的贸易路线和国外利益不受攻击,因

此发展了强⼤的军事⼒量。

如果做得好,这种良性循环将导致强劲的收⼊

增长,可以⽤来投资于教育、基础设施和研

发。

他们还必须构建系统来激励和授权那些有能⼒

创造或获取财富的⼈。在所有这些案例中,最

成功的帝国都采⽤了资本主义⽅法来培养有⽣

产能⼒的企业家。

即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也采⽤了这种

资本主义的形式。邓⼩平在被问及此事时说,

“不管⿊猫⽩猫,能抓到⽼⿏都是好猫”以及“富

有是光荣的”。
为了做好这⼀点,他们必须发展资本市场,最

重要的是借贷、债券和股票市场。这让他们能

够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为发明和发展提供资

⾦,并分享那些成就⼤事者的成功经验。

荷兰⼈创建了第⼀家公开上市公司——荷兰东

印度公司,并设⽴了第⼀个股票市场来为其提

供资⾦,这些都是产⽣巨额财富和权⼒的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伟⼤的帝国⾃然⽽然地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

⾦融中⼼,吸引和分配全球资本。当荷兰⼈处

于领先地位时,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融中⼼;

英国⼈领先时,伦敦是世界⾦融中⼼;现在是

纽约,⽽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其⾦融中⼼。
最重要的是,资本家、政府和军队必须紧密合

作。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与荷兰⼈合作⽆间,

甚⾄实际上是⼀体的。它被政府授予贸易垄断

权,并拥有⾃⼰的官⽅认可的军队,到全球市

场上去创造和获取财富。

英国随后以英国东印度公司进⾏了类似的协

调;美国的军⼯复合体和中国的体系在今天也

是如此。

随着⼀个国家成为最⼤的国际贸易帝国,其交

易可以⽤本国货币⽀付,使其成为⾸选的全球

交易媒介。

由于这种货币被⼴泛接受和频繁使⽤,全世界

的⼈们都想⽤它来储蓄,使其成为财富的⾸选

存储形式,因此成为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
当荷兰引领世界贸易时,荷兰盾是世界主要的

储备货币;英国领先时是英镑;⾃美国领先以

来,美元⼀直如此。⾃然地,中国的货币也越

来越多地被⽤作储备货币。

拥有储备货币使帝国能够⽐其他国家借到更多

的钱,这种优势是巨⼤的。想象⼀下,全世界

的⼈们都渴望节省,因此愿意将他们的货币借

给帝国。

没有储备货币的国家没有这种优势。当帝国耗

尽⾃⼰的财富时,他们总是可以印制更多。帝

国储备货币所赋予的特权导致借贷增加,⾦融

泡沫开始出现。

这⼀系列因果关系使⾦融、政治和军事⼒量相

互⽀持,并以储备货币的借贷能⼒为⽀撑,⾃
有历史记载以来就⼀直伴随着各⼤帝国。所有

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帝国都沿着这条道路⾛

到顶峰。

顶峰阶段

在顶峰阶段,⼤多数这些优势得以持续,但这

些成功中也蕴含着衰落的种⼦。通常情况下,

这些富裕⽽强⼤国家的⼈们赚得更多,使得他

们的成本更⾼,相⽐愿意以更低⼯资⼯作的其

他国家⼈民,他们的竞争⼒更弱。

同时,其他国家的⼈们⾃然会模仿领先国的⽅

法和技术,进⼀步削弱领先国的竞争⼒。例

如,英国的造船⼯⼈⽐荷兰的造船⼯⼈成本更

低。因此,他们聘请荷兰设计师设计更好的船
只,由成本更低的英国⼯⼈建造,使英国⼈更

具竞争⼒,导致英国崛起⽽荷兰衰落。

此外,随着⼈们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往往不

再那么努⼒⼯作。他们享受更多的闲暇,追求

⽣活中更美好、更舒适的东西,极端情况下甚

⾄变得颓废。价值观从奋⽃赢得财富和权⼒的

⼀代到继承财富和权⼒的⼀代逐渐改变。他们

不再那么热衷于战⽃,沉迷于奢华,习惯了轻

松的⽣活⽅式,这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挑战。

荷兰帝国的黄⾦时代和⼤英帝国的维多利亚时

代是这种⾼繁荣期的典型例⼦。随着⼈们习惯

了好时光,他们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未来的繁

荣,并通过借贷来实现这⼀⽬标,最终形成了

⾦融泡沫。
但财富的获得是不均等的,因此贫富差距加

剧。财富差距是⾃我加强的,因为富⼈利⽤他

们更多的资源来巩固⾃⼰的权⼒,例如,他们

为⼦⼥提供更好的教育,影响政治体系以使其

对⾃⼰有利。

这导致了富⼈和穷⼈之间在价值观、政治和机

会⽅⾯的差距加⼤。随着⼤多数⼈的⽣活⽔平

不断提⾼,这些怨恨和差距并没有演变成冲

突。

拥有世界储备货币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度借贷,

助长了国家的债务累积,这在短期内提⾼了消

费能⼒,但从长期来看削弱了国家的财政健康

和货币。
换句话说,当借贷和⽀出强劲时,帝国看起来

⾮常强⼤,但实际上其财政状况正在被削弱。

借贷维持着国家的⼒量,超越了其基本⾯,为

国内过度消费和维持帝国所需的国际军事冲突

提供资⾦。不可避免地,维持和保卫帝国的成

本超过了它带来的收⼊,使帝国变得⽆利可

图。

例如,荷兰帝国在世界各地过度扩张,并与英

国及其他欧洲列强进⾏了⼀系列代价⾼昂的战

争,以保护其领⼟和贸易路线。

⼤英帝国同样变得庞⼤、官僚化,随着竞争对

⼿(尤其是德国)的崛起,它失去了竞争优

势,导致了⽇益昂贵的军备竞赛和世界⼤战。
⾃“9-11”事件以来,美国在对外战争及其后果

上花费了约8万亿美元,以及⽤于其他军事⾏

动和⽀持70个国家的军事基地数万亿美元,但

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竞争开⽀仍然不⾜。

在这种循环中,富裕国家最终因向储蓄较多的

贫穷国家借款⽽深陷债务。这是财富和权⼒转

移的早期迹象之⼀。

这种情况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它的

⼈均收⼊是中国的40倍,并开始向中国借款,

因为中国希望以世界储备货币美元进⾏储蓄。

同样,英国从其贫穷得多的殖民地借了很多

钱,荷兰在其顶峰时也是如此。
如果帝国开始失去新的债权⼈,那些持有其货

币的⼈开始寻求出售和退出,⽽不是购买、储

蓄、贷款和进⼊,帝国的实⼒则开始衰退。

衰退阶段

衰退阶段是由内部经济疲软和内部战⽃或代价

⾼昂的外部战⽃,或两者兼⽽有引起的。通常

情况下,衰退是逐渐出现的,接着异常突然。

当债务变得⾮常庞⼤,⽽经济又不景⽓时,帝

国再也⽆法借到偿还债务所需的资⾦,⾦融泡

沫破裂。

这造成了巨⼤的国内困难,并迫使该国在拖⽋

债务或⼤量印制新钞之间作出选择。他们总是
选择⼤量印制新钞,起初是逐步,最终是⼤规

模。

这导致了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对荷兰来

说,这是由⾦融过度和为第四次英荷战争付出

代价造成的⾦融危机。对英国来说,它也在为

两次世界⼤战的过度财政和债务付出代价。

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个周期的债

务、⾦融、繁荣和萧条,每次中央银⾏都采取

了更强有⼒的措施。

当政府⽆法⾃⾏筹集资⾦,经济状况不佳,⼤

多数⼈的⽣活⽔平下降,以及财富、价值观和

政治差距扩⼤时,贫富之间的内部冲突加剧。
这导致了政治极端主义的出现,表现为左派或

右派的民粹主义。左派寻求重新分配财富,⽽

右派则主张维持财富掌握在富⼈⼿中的现状。

在这种时期,富⼈的税收通常会增加,当富⼈

担⼼他们的财富和福利会被剥夺时,他们就会

将资产和货币转移到他们觉得更安全的地⽅。

这些资⾦外流减少了帝国的税收,导致了典型

的⾃我强化、掏空过程。当财富外流变得⾜够

严重时,政府会取缔它,那些想要离开的⼈开

始恐慌。

这些动荡的局势削弱了⽣产⼒,缩⼩了经济蛋

糕,引发了更多关于如何分配⽇益减少的资源

的冲突。双⽅都出现了民粹主义领导⼈,并承

诺控制局⾯,实现秩序化。
这正是民主⾯临最⼤挑战的时候,因为它⽆法

控制⽆政府状态,⽽在向⼀个强有⼒的民粹主

义领袖转变时最有可能发⽣。

国内冲突的升级,会导致某种形式的⾰命或内

战,以重新分配财富,并迫使国家进⾏必要的

⼤变⾰。这可以是和平的,可以维持现有秩

序,但更多时候是暴⼒的,可以改变秩序。

例如,罗斯福重新分配财富的⾰命相对和平,

并维持了现有的国内秩序,⽽法国⼤⾰命、俄

国⼤⾰命和中国⾰命则更为激烈,并导致了新

的内部秩序。

这种内部冲突使帝国变得软弱⽆⼒,很容易受

到不断崛起的外部对⼿的攻击。他们看到国内

的这⼀弱点,更倾向于发起挑战。
这就增加了发⽣⼤规模国际冲突的风险,特别

是如果对⼿已经建⽴了相当的军事⼒量。为了

保卫⾃⼰和⾃⼰的帝国,抵御对⼿的进攻,需

要⼤量的军费开⽀,⽽军费开⽀必须在国内经

济状况恶化的时候产⽣,这是帝国最承受不起

的时候。

由于不存在和平裁决国际争端的可⾏制度,这

些冲突通常通过权⼒测试来解决。随着更⼤胆

的挑战的提出,领先的帝国⾯临着艰难的选

择:战⽃或撤退。

战⽃失败是最糟糕的结果,但退缩也不好,因

为这会将进步让给对⼿,并发出帝国虚弱的信

号。经济状况不佳导致更多的财富和权⼒争

夺,这会不可避免地引发某种战争。
战争的代价是惨重的。与此同时,战争也会产

⽣结构性变化,使新秩序适应世界财富和权⼒

的新现实。当那些持有衰落帝国的储备货币和

债务的⼈失去信⼼,并出售它们时,标志着其

⼤周期的结束。

在1700年以来存在的约750种货币中,现在只

有不到20%,⽽且都已贬值。对于荷兰来说,

这发⽣于他们在第四次英荷战争中战败之后,

当时他们没有能⼒偿还巨额债务。这导致了阿

姆斯特丹银⾏的挤兑潮和绝望的抛售,并迫使

他们⼤量印钞,导致货币贬值,帝国也变得⽆

⾜轻重。

英国在第⼆次世界⼤战后经历了类似的情况。

尽管取得了胜利,但他们⽆法偿还为战争筹资

⽽借贷的巨额债务。这导致了⼀系列印钞、货
币贬值和英镑抛售,同时美国和美元成为主

导,建⽴了新的世界秩序。

⽽到⽬前为⽌,美国尚未到达这个阶段。尽管

它负债累累,⼊不敷出,并以更多的借贷和⼤

量印钞来填补⾚字,但美元和美元债务的⼤规

模抛售尚未开始。尽管出于各种经典原因,出

现了重⼤的内部和外部冲突,但这些冲突尚未

演变成战争。

最终,⽆论这些冲突是暴⼒的还是和平的,新

的赢家都会出现,他们会聚集起来,重组失败

者的债务和政治体系,建⽴新的世界秩序。旧

的周期和帝国结束,新的周期和帝国开始,然

后他们又开始重复这⼏个阶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帝国都完全按照这种⽅式

发展,但⼤多数帝国都是如此,以⾄于似乎上

升和下降的故事基本相同,唯⼀改变的是⼈物

所穿的⾐服和所使⽤的技术。

那么,我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呢?⼤多数帝国

都有过辉煌时期,但最终都难逃衰落的命运。

扭转颓势是困难的,因为这需要推翻很多已经

完成的⼯作,但这是有可能的。

通过观察这些指标,能很容易看出⼀个帝国正

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它的健康状况如何,

以及它的状况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

这可以帮助⼈们估算出它还有多少年的寿命。

⼀个国家最⼤的战争往往是与⾃⼰的战争,关

键是能否作出维持成功所需的艰难决定。
⾄于我们需要做什么,归根结底只有两件事:

赚的⽐花的多,以及善待彼此。所有我提到的

其他⽅⾯——良好的教育、创造⼒、竞争⼒等

——都是实现这两点的⽅法,并且很容易去衡

量我们是否在做这两件事。因此,就像那些想

要强⾝健体的⼈⼀样,让我们⾏动起来,改善

我们的⽣命体征。

我的⽬标是通过分享这幅世界运⾏图景和处理

它的⼏条原则,帮助你们认清我们所处的位置

和⾯临的挑战,并作出必要的明智决定,以更

好地驾驭这个时代。

还有很多问题要讨论,但我们的时间不够了,

您可以在我的书《应对变幻莫测的世界秩序的

原则》中了解更多信息,愿进化的⼒量与你们

同在,谢谢。
什么是智⼒上的谦逊?

Mark Leary(2021年)

专题:更好的思考

推荐语:

本⽂系统地解释了什么是智⼒谦逊,为什么智

⼒谦逊很重要,以及如何培养智⼒谦逊。

⽂章指出智⼒谦逊⾼的⼈更关注⽀持⾃⼰观点

的证据质量,也更关⼼理解不同观点的⼈的想

法。

⽂中还通过⼤量研究证明,智⼒谦逊不仅利于

个⼈思考,也使⼈际关系更融洽。最后,⽂章
还分析了影响智⼒谦逊的因素,并给出如何培

养智⼒谦逊的建议。

整体⽂章不长,但是提出了⼀个很好的概念,

值得⼀读。

全⽂:

⽣活中,每个⼈都曾在课堂、体育场、⼯作场

所、舞台上或社交⽣活中感到需要更多的⾃

信。我们的⽗母、⽼师、教练、朋友和伴侣,

他们总是尽⼒让我们觉得更加⾃信,⾄少我们

⾃⼰是这样希望的。
但是,在某个领域中,我们⼤多数⼈实际上需

要少⼀点⾃信——谈及我们的信念和观点,我

们⼤都⽐实际需要的更加⾃信。

⼏年前,我对⼀群成年⼈进⾏了⼀个抽样调

查,让他们回想⾃⼰与他⼈在各种⼤⼩不⼀的

分歧上的态度,从不太重要的⼩分歧到关乎重

⼤事项的⼤分歧。接着,我让他们估计,在这

些分歧中,他们⾃认为正确的⽐例。

结果只有4%的⼈认为⾃⼰正确的次数不到⼀

半,14%的⼈认为⾃⼰正确⼀半。⽽绝⼤多数

⼈——⾼达82%——⾃认为在分歧中,他们通

常是正确的⼀⽅。你也可以问问⾃⼰:在你与

他⼈的分歧中,你认为⾃⼰正确的⽐例是多

少?
关于过度⾃信的研究表明,⼈们常常⾼估⾃⼰

的能⼒、知识和信仰。⽐如,研究⼈员让⼈们

对⾃⼰回答事实问题的确信度进⾏评估时,⼈

们的⾃信程度通常会超过他们答案的实际准确

性。

⼼理学家斯科特·普鲁斯指出,过度⾃信不仅

是困扰⼈类思维和决策最普遍的偏见,⽽且还

是最具“灾难性”的,因为它会导致错误的决策

和其他负⾯后果。

处理过度⾃信的第⼀步,是让⼈们意识到他们

所坚信的许多事情实际上可能是错误的。⼼理

学家将这种认识到⾃⾝可能犯错的态度称为

“智⼒谦逊”。
具有智⼒谦逊的⼈明⽩,他们的信念、观点和

看法可能是错误的。他们意识到,⾃⼰的信念

所依据的证据可能是有限的或有缺陷的,或者

他们可能缺乏理解和评估这些证据的专业知识

或能⼒。

智⼒谦逊意味着理解我们不能完全信任⾃⼰的

信念和观点,因为我们可能依赖于错误或不完

整的信息,或者⽆法完全理解细节。

当然,我们的信念很少让⾃⼰觉得是错误的,

我们通常必须表现得好像⾃⼰的信念是正确的

⼀样,否则就将会被不确定性和犹豫不决所困

扰。
但具有较⾼智⼒谦逊的⼈会牢记,⽆论他们认

为什么是真实的,都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他

们或许需要随时修正⾃⼰的观点。

在不同情境中,我们表现出的智⼒谦逊程度各

不相同。有时我们会承认(甚⾄公开承认)⾃

⼰可能是错误的;有时即使⾯对不太充分的证

据,我们也会坚决捍卫⾃⼰的⽴场。

虽然我们都会时不时地表现出低度和⾼度的智

⼒谦逊,但总的来说,有些⼈⽐其他⼈更倾向

于智⼒谦逊。

⼼理学家已经开发出许多⽅法来研究智⼒谦

逊,以下是我与同事⾥克·霍伊尔和我们的学

⽣共同开发的《普遍智⼒谦逊量表》中的⼏项

内容。
⼈们会根据与⾃⼰相符的程度,从“⼀点也不

像我”到“⾮常像我”,对每个陈述进⾏评分:

· 我会质疑⾃⼰的观点、⽴场和看法,因为它

们可能是错的。

· 当有新证据出现时,我会重新考虑我的观

点。

· 我认识到与我不同的观点的价值。

· 我接受我的信念和态度可能是错误的。

· ⾯对相互⽭盾的证据,我愿意改变我的观

点。

· 我喜欢发现与我现有认知不同的新信息。
利⽤这些和其他⽅法,研究⼈员已经开始探究

⼈们的智⼒谦逊程度如何影响他们的思考、情

感、动机和社交⾏为。迄今的研究让我们对智

⼒谦逊是什么样的,以及哪些性格特质的⼈更

倾向于智⼒谦逊有了⼀定的了解。

智⼒谦逊的特点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智⼒谦逊程度较⾼的⼈,

在阅读⼀篇有关⽛线使⽤价值的⽂章时,更加

关注证据的质量,能够更清晰地区分使⽤⽛线

的好坏。

因为他们意识到⾃⼰的信念可能是错误的,所

以他们更加重视⾃⼰信念所基于的证据的质

量。
在另⼀项研究中,参与者阅读关于争议性话题

的句⼦时,智⼒谦逊程度⾼的⼈会⽐智⼒谦逊

程度低的⼈花更多时间阅读与⾃⼰观点相反的

句⼦,这显⽰他们对⾃⼰不赞同的观点进⾏了

更深⼊的思考。

特内尔·波特和卡⾥娜·舒曼的⼀项研究发现,

智⼒谦逊程度较⾼的⼈对了解⼈们不赞同他们

的观点的原因更感兴趣。

这些研究表明,智⼒谦逊程度⾼的⼈更关注⽀

持或反对他们观点的证据,并花更多时间思考

别⼈不同意的观点。他们意识到⾃⼰的观点可

能是错误的,因此更倾向于思考准确性。
智⼒谦逊还与渴望学习新信息的愿望相关。智

⼒谦逊程度⾼的⼈在认识好奇⼼⽅⾯得分较

⾼,这是追求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动⼒。

⾼度的好奇⼼既因为他们喜欢学习新信息,也

因为他们在缺乏信息或不理解某些事物时会感

到不安。

智⼒谦逊程度⾼的⼈还更享受思考、琢磨问题

和解决智⼒难题。智⼒谦逊程度⾼的⼈⽐智⼒

谦逊程度低的⼈也更喜欢思考。

因此,智⼒谦逊程度⾼的⼈在考虑⾃⼰观点所

依据的证据时更为仔细,对可能的错误保持警

惕,考虑其他知情⼈的观点(包括那些与他们

不同的观点),并在有充分证据时修正他们的

看法。
过分考虑⾃⼰观点的准确性可能会降低决策效

率。智⼒谦逊程度较⾼的⼈可能会⽐智⼒谦逊

程度较低的⼈咨询更多信息来源(包括其他

⼈),更仔细地考虑信息,权衡更多选择。

由于得出结论需要在速度和准确性之间权衡,

智⼒谦逊的⼈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作出决

定。然⽽,他们的决策可能也更准确。

过分⾃信的⿇烦

智⼒谦逊本质上是⼀种元认知结构,即它涉及

⼈们对⾃⼰思想的思考,但它经常体现在⼈们

的情绪和⾏为中。
最明显的是,在与他⼈产⽣分歧时,智⼒谦逊

程度较⾼的⼈对他⼈的观点更加开放,对⾃⼰

的信仰和观点也不那么固执⼰见。认识到⾃⼰

的信念可能错误,会更加认真地考虑他⼈的观

点,并认识到不同意见的价值。

数个研究还表明,他们不太倾向于贬低持有不

同观点的⼈。相反,智⼒谦逊程度较低的⼈在

他⼈与他们持不同意见时,情绪反应更为激

烈,会⽆视或贬低持不同观点的⼈。

由于他们更愿意接受他⼈的观点,且在他⼈不

同意他们的观点时较少发⽣争执,智⼒谦逊程

度较⾼的⼈⽐智⼒谦逊程度较低的⼈更受欢

迎。
甚⾄只有短暂的30分钟互动,⼈们也会对智⼒

谦逊程度较⾼的⼈有更积极的评价。具有讽刺

意味的是,⾃以为是的⼈往往不知道其他⼈并

不喜欢这样的⼈。

这并不意味着智⼒谦逊程度较⾼的⼈不介意犯

错。他们介意,但原因与智⼒谦逊程度较低的

⼈不同。

智⼒谦逊程度较⾼的⼈有时会因为⾃⼰的⽆知

和智⼒局限感到烦恼——不是因为他们在与他

⼈的分歧中输了,⽽是因为他们想要理解这个

世界。

低智⼒谦逊不仅会引发冲突和不满,还会导致

实际问题。
例如,智⼒谦逊程度低的⼈不愿意进⾏谈判或

妥协。当⼈们不愿考虑⾃⼰的观点可能不会⽐

别⼈的观点更好时,分歧变得难以解决。如果

我坚信⾃⼰是绝对正确的,我为什么还要考虑

其他⼈的错误观点?智⼒谦逊应该为更多的谈

判和妥协铺平道路,但当所有⽅都坚信⾃⼰是

正确的时,谈判和妥协就变得困难。

不能容忍与⾃⼰不同观点的⼈也会扼杀开放和

诚实的讨论。例如,不愿意接受不同想法的领

导者会抑制⼩组成员提出⾃⼰的观点,可能阻

碍创新和有价值的想法。相反,对替代观点持

开放态度、智⼒谦逊的领导者可能会激励其他

⼈更积极地参与讨论。

鉴于智⼒谦逊与⼈们处理分歧的⽅式有关,不

⾜为奇的是,它与⼈们亲密关系的质量相关。
我的研究⼩组进⾏了⼀项研究,探究智⼒谦逊

与⼈们对伴侣和⼈际关系的评价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智⼒谦逊程度较⾼的男性对其伴侣

和关系的满意度⽐智⼒谦逊程度较低的男性更

⾼。更重要的是,智⼒谦逊程度较⾼的男性的

⼥性伴侣也更加满意。

有趣的是,与⼥性相⽐,男性的智⼒谦逊程度

与他们及其伴侣对这段关系的评价关系更为密

切。我怀疑,智⼒谦逊程度较低的男性在处理

分歧时,往往⽐智⼒谦逊程度较低的⼥性表现

得更为刚硬。

是什么影响了智⼒上的谦逊
智⼒谦逊⽆疑对个⼈、实际应⽤和社交都有益

处。但是,为何有些⼈⽐其他⼈在智⼒上更谦

逊呢?考虑到智⼒谦逊是⼀个相对较新的研究

主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不多,所以我们可

以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进⾏⼀些推测。

⾸先,⼏乎所有个⼈特质⾄少都有⼀定的遗传

基础,如果智⼒谦逊有⼀部分遗传性,那并不

令⼈意外。

智⼒谦逊与过度⾃信和开放性相关,⽽这两者

都显⽰出遗传影响的迹象,这间接⽀持了智⼒

谦逊可能部分受遗传影响的观点。

孩童通过观察⽗母、⽼师和其他⼈如何表达对

⾃⼰观点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如何处理与他

⼈的分歧,以及在证据⽀持的情况下如何改变
(或不改变)他们的观点,从⽽在智⼒谦逊⽅

⾯也受到影响。

有些家长可能还会⿎励孩⼦解释和证明⾃⼰的

信念、态度和决定,从⽽传授基于证据和理性

构建观点的重要性。

⽗母在⿎励孩⼦对新思想和新体验保持开放态

度的程度上也各有不同,这可能有助于孩⼦的

智⼒谦逊培养。

教育,特别是⾼等教育,也可能影响智⼒谦

逊,但或许是双向作⽤。

⼀⽅⾯,⼈们学到的越多,就越会意识到⾃⼰

不知道的东西越多,从⽽了解到知识是⾮常复

杂、细致且⽆穷⽆尽的。
另⼀⽅⾯,⼈们学到的越多,就越有理由在⾃

⼰专业领域内变得更有信⼼。显然,专家在其

领域内对信念的⾃信度应该⾼于⾮专家。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教育可能会总体提⾼智

⼒谦逊,同时在⼈们成为专家的领域中增加确

定性,并降低智⼒谦逊。

不同⽂化在重视开放性和容忍不确定性的程度

上存在差异。有些⽂化可能导致⼈们在模糊或

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感到焦虑,并通过严格的规

则和法律、共同的信仰以及规定的⾏为⽅式来

构建⼀个看似更稳定、可预测的世界。

这类⽂化可能不⿎励智⼒谦逊,因为它们将不

确定性视为威胁,并⿎励⼈们接受⼀套共同的

信念。(举例来说,美国在接受开放性和不确
定性⽅⾯排名相对较⾼,与丹麦、新加坡、英

国和印度等其他多样化的国家⼀样。)

某些信仰体系可能也会阻碍智⼒谦逊。例如,

⼤多数宗教都教导他们拥有唯⼀真理,并强烈

阻⽌⼈们怀疑这些信仰的正确性。

当然,⽆宗教信仰的⼈也可能缺乏智⼒谦逊;

⽆神论者可能和宗教原教旨主义者⼀样,坚信

⾃⼰的观点是正确的。

然⽽,⽆论是宗教信仰程度还是政治取向或归

属,与智⼒谦逊并没有⼀致的关系。重要的是

他们信仰的极端性:⽆论是宗教还是政治观

点,当其变得更加极端时,智⼒谦逊程度就会

下降。
在多种信仰中,智⼒谦逊与⼈们的信仰极端程

度呈曲线关系,意味着持温和信仰的⼈通常⽐

持极端信仰的⼈在智⼒上更为谦逊。

换句话说,持有更极端观点的⼈,例如政治观

点偏左或偏右的⼈,往往智⼒谦逊程度较低,

因此,与持有温和信仰的⼈相⽐,他们不太愿

意考虑⾃⼰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模式可

能发⽣,因为温和的观点通常承认复杂问题的

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如何才能变得智⼒谦逊

在理想的世界中,⼈们对⾃⼰信念、观点和看

法的判断将完全与其实际有效性⼀致。当⼈们
对⾃⼰的正确性作出准确的判断时,他们就能

作出最佳的信仰和⾏动决策。

不幸的是,我们⼤多数⼈都过⾼估计了⾃⼰的

信念和观点的准确性,⽽且往往⾼估得相当严

重,⼏乎不考虑⾃⼰是错的可能性。

幸运的是,⼈们可以通过个⼈决策来增加智⼒

上的谦逊,也可以通过帮助⼈们正视他们智⼒

上的过度⾃信。并采取减少它的步骤的⼲预措

施来提⾼智⼒上的谦逊。

当然,除⾮⼈们认为这样做有⼀些好处,否则

他们不太可能改变⾃⼰的观点或⾏为。因此,

⼈们必须看到,以智⼒更加谦逊的⽅式来对待

世界既是理性的,也是有益的。
智⼒谦逊在理性上是合理的,因为我们不可能

在⼤部分的分歧中都是正确的,我们常常不合

理地过于⾃信,⽽且我们的信念和观点所依据

的证据通常相当薄弱。那么,为什么理性的⼈

会像我们⼤多数⼈⼀样这么⾃信呢?

我们中没有⼈认为⾃⼰的信念和态度是不正确

的;如果我们认为它们是不正确的,我们显然

就不会持有这些信念和态度。

然⽽,尽管我们感觉⾃⼰通常是正确的,但我

们必须接受我们的观点有时可能会被证明是错

误的。这种谦逊不仅仅是⼀种美德——研究表

明,它能带来更好的决策、⼈际关系和结果。

因此,下次当你对某件事感到⾮常确定时,你

或许需要停下来问⾃⼰:我有可能错了吗?
追求富有成效的⽣活:我的个
⼈基础设施解密
Stephen Wolfram(2019年)

专题:更好的⽣活

推荐语:

这是我见过最⽣产⼒极客的⼈,没有之⼀。

Stephen Wolfram是⼀个奇才,他写过很多

书,也是⼀个成功的创业者。关于作者的具体

信息⼤家可以⾃⾏搜索详细了解。

在这篇⽂章中,他⾃述了⾃⼰关于⽣产⼒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屡屡称奇。⽐

如,它保存了⾃⼰近⼏⼗年来的⼏⼗万封⼯作

邮件、个⼈笔记以及各种各种的数据,包括⾝
体体征信息、睡眠信息。并且根据这些数据,

他进⾏了很多分析。

他每天会边慢跑边⼯作,他为此特制了⼀台带

电脑的跑步机。

他为了更好的管理与其他⼈的关系,他开发了

⼀套联系⼈管理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可以看到

每个朋友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关键信息。

当然,对于这样的⽣产⼒极客来说,关于⼤家

经常折腾的笔记系统更是⽆需多⾔。他在本⽂

中进⾏了详细介绍,整体来说有点像 PARA 笔

记分类⽅法,但又有很多个⼈思考和特⾊。

综合来说,这是⼀篇很有参考意义的⽂章,推

荐⼤家详细阅读(全⽂中可能有⼀些技术术

语,读不懂可以跳过)。
全⽂:

追求⽣产⼒

我是那种只有在感到⾃⼰⾼效⽣产时才会满⾜

的⼈。我热衷于解决问题和创造新事物,渴望

尽可能多地做到这⼀点。为此,我始终致⼒于

构建最佳的个⼈基础设施。

多年来,我不断积累并实施各种“个⼈⽣产⼒

窍门”,其中不乏⼀些颇具极客风格的。这些

窍门⽆疑提⾼了我的⽣产⼒。随着时间的推

移,它们中的许多可能会逐渐成为主流,就像

⼀些已经实现的那样。
我⼀直在为世界构建⼀个巨型“⽣产⼒⿊客”,

即围绕着Wolfram语⾔的全套技术栈。对我个

⼈⽽⾔,我的公司是另⼀个重要的“⽣产⼒⿊

客”,我在32年前创⽴了这家公司。

虽然它的规模和商业影响⼒还有待扩⼤,但作

为⼀家组织有序、拥有⼤约800名员⼯的私营

公司,它是⼀台⾼效的机器,将想法转化为现

实,极⼤地放⼤了我的个⼈⽣产⼒。

我可以谈谈我的⽣活⽅式,如何在领导、创

造、交流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我还可以谈谈

我如何安排⼯作,以免被现有的事务缠⾝⽽⽆

法开始新项⽬。

但我现在要重点讲述的是我的个⼈基础设施:

即那些帮助我更好地⽣活和⼯作、减少忙碌

感、每天提⾼⽣产⼒的技术和其他⼯具。
从智⼒层⾯上说,构建这种基础设施的关键是

尽可能地系统化、简化和⾃动化⼀切,同时考

虑到当前技术的现实性和个⼈适应性。

在很多⽅⾯,这是计算思维的⼀次良好实践,

并且确实是我长期构建的⼀些⼯具和思想的有

效应⽤。其中的许多内容对其他⼈也可能有所

帮助,尽管有些内容可能更具我个⼈特⾊,与

我的性格、处境和活动模式紧密相关。

我的⽇常⽣活

要介绍我的个⼈基础设施,⾸先需要稍微谈谈

我的⽇常⽣活。让⼈们感到意外的是,我作为

⼀名远程CEO已经⼯作了28年。作为⼀个亲⼒

亲为的CEO,我⼀年只在办公室“亲⾃出现”⼏
次。⼤多数时间我都在家办公,我通过现代的

虚拟⼿段与公司保持⾼强度的互动。

我是那种既亲⼒亲为又擅长管理他⼈的CEO。

远程⼯作模式让我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还能

保持⾼效专注。以我为榜样,我们公司形成了

⼀种⾮常分散的企业⽂化,我们的员⼯遍布世

界各地(这⼀切都是为了提升⽣产⼒,⽽不仅

仅是形式上的“出勤”)。
我办公桌上的基本视⾓是这样的:

右边是主显⽰器,主要⽤于全天⼤部分时间的

屏幕共享;左边是我的辅助显⽰器,主要⽤于

显⽰我的电⼦邮件和信息,以及其他与当前会

议不直接相关的东西。

在过去的⼀年多时间⾥,我⼀直在直播我们的

许多软件设计会议——现在已经有 250 个⼩时

的屏幕共享存档,全部来⾃我右边的显⽰器。

特别是因为我每天⼤部分时间都要坐在办公桌

前,所以我⼀直在努⼒改善它的⼈体⼯程学设

计。
⾸先,我关注键盘的⾼度,确保它适合打字操

作。

另外,我特别注意显⽰器的⾼度,尤其是考虑

到我戴着多焦点眼镜,这使得我在查看显⽰器

时能够保持头部姿势正确,杜绝了驼背问题。

此外,我坚持使⽤滚动⿏标,放在左侧,因为

我是左撇⼦。经过最近的测量,我发现相较于

其他指向设备,滚动⿏标在使⽤时能够提⾼效

率。

我还有⼀个按钮,可以⼀键将我的办公桌调整

到站⽴⾼度。
虽然坐着可能⽐站⽴更好,但我更喜欢⽤活跃

的⽅式开启我的⼀天。

⼗多年来,我坚持每天早上步⾏⼏个⼩时,但

如何确保在⾏⾛时保持⾼效呢?

我的办法是这样的:⼤约在15年前(也就是在

跑步机流⾏之前),我就在办公室旁的房间⾥

设置了⼀台带电脑的跑步机。

通过⼀些调整,我发现⾃⼰能够在⾛路时舒适

地打字。我通常设定5%的坡度,以每⼩时2英
⾥的速度⾏⾛,我的体能⾜够好,以⾄于在会

议中与⼈交谈时,没有⼈能察觉到我正在⾛

路。

(我会尝试在⾛路时安排那些可能让我感到沮

丧的会议,这样如果我真的感到沮丧,我就可

以通过加快跑步机速度来“⾛掉”我的挫败

感。)

多年来,我⼀直保留着关于⾃⼰的各种个⼈分

析数据,过去⼏年还包括了连续的⼼率数据。

去年夏初,我注意到我的静息⼼率在⼏周内明

显下降。

起初我以为这只是因为我当时系统地做了⼀些

我喜欢的事情。但后来在夏天,这种情况再次

发⽣。然后我意识到:那些时候我没有在室内

的跑步机上⾛路,⽽是在户外散步。
多年来,我的妻⼦⼀直在宣传户外活动的好

处,但我⼀直不以为然。去年夏天,在我的假

期⾥,我尝试边户外散步边⼯作了⼀个星期,

相当不时尚:

实际上,边散步边⼯作的想法由来已久。⼆⼗

年前,我曾想象过⽤AR显⽰屏和单⼿键盘来

实现这⼀梦想。但当时的技术还不成熟,我甚

⾄不确定⼈体⼯程学是否可⾏(⽐如会不会让

我晕机?)
但去年春天,在⼀个科技活动展上,我注意到

⼀个⼈,他⼀边⾛路,⼀边⼿持笔记本电脑控

制着机器狗,那个样⼦就像卖爆⽶花⼀样。

⼀个⼈真的能这样⼯作吗?边⾛路边做其他事

情?在“发现⼼率变化”之后,我决定试⼀试。

我开始以为我要⾃⼰ DIY 这样的设备,但实际

上,⼈们可以直接买到“⾏⾛书桌”,于是我就

买了。在稍作改装后,我发现我完全可以⽤它

散步和打字,甚⾄⼀⾛就是⼏个⼩时。(尴

尬,20 年前我怎么没想出这么简单的解决办

法?)

不过,从去年秋天开始,只要天⽓好,我就试

着像这样每天花⼏个⼩时在户外散步:
在户外,即使我全神贯注的盯着电脑,我也觉

得很舒服,⽽且它确实让我的静息⼼率下降

了。

我的视野豁然开朗,或许是因为我⼀直在“⾜

够简单”的环境中散步,所以即使不留⼼脚

下,我也没有被绊倒过。毫⽆疑问,我⼤多数

时间都是在私⼈场所散步,所以周围没有其他

⼈。

我的办公桌环境
我的⼤⽊质办公桌已经陪伴我25年了。毫⽆疑

问,我为它设计了⼀些特别的功能。

我个⼈有⼀个组织理念,我认为任何平⾯都是

潜在的“停滞点”,容易积累杂物。避免杂物堆

积的最佳⽅法就是尽量不设永久性平⾯。

但⼈们总是需要⼀些平⾯,哪怕只是⽤来签名

(毕竟还没完全数字化)或吃⼩零⾷。我的解

决⽅案是设置抽屉。需要时拉开使⽤,但不能

⼀直保持打开状态,这样就不会有东西堆积上

去。
现在我很少处理纸质材料,但每当有⽂件需要

我处理时,我都喜欢将其归档。所以我在办公

桌后安排了⼀系列带抽屉的柜⼦,每个抽屉顶

部都有⼀个⼩缝隙,可以让我直接将⽂件滑⼊

其中,⽆需打开抽屉。

过去,我每隔⼏个⽉就会填满⼀个银⾏箱的纸

张⽂件,现在这种情况似乎需要⼏年时间。我

办公桌下的打印机使⽤频率之低,以⾄于我现

在⼤约每年才⽤掉⼀叠纸。

多年来,还有很多事情发⽣了变化。我总是希

望我的电脑性能越强⼤越好。这意味着它需要
⼀个⼤的散热风扇,但我真的很想要我的办公

室完全安静(这种安静有助于我集中注意

⼒),所以我不得不把电脑的CPU部分放在另

⼀个房间。

为此,我在地板上设有⼀个管道,⽤于运⾏经

常出现问题的长距离视频电缆。现在,我终于

有了⼀台不需要⼤风扇的强⼤电脑,可以直接

放在我的办公桌后⾯。

(事实上,我还有其他三台噪⾳较⼤的电脑放

在跑步机所在的房间⾥,这样我在跑步机上时

可以体验三种主流的现代计算环境,通过KVM

开关在它们之间切换。)

当⼈们听说我是⼀名远程CEO时,他们经常

说:“你⼀定开很多视频会议。”实际上,我基

本不开视频会议。
屏幕共享很好,也很重要,但我发现视频会议

会分散我的注意⼒。我经常会召开⼀些需要多

⼈参加的会议,以备我们需要征求他们的意

见。

但在会议的⼤部分时间⾥,我并不需要所有⼈

都集中注意⼒(如果他们能完成其他⼯作,我

也很⾼兴)。

但是,如果开着视频,看到那些注意⼒不集中

的⼈,会⼤⼤影响会议的⽓氛。

由于我不开视频,⾳频就显得⾮常重要,⽽且

我对会议⾳质相当苛刻。不能开免提。不能有

断断续续的信号连接。

我⽐较⽼古董,我⼀般会戴标准吊杆麦克风的

头戴式⽿机(为了弥补我头顶没有头发的缺
陷,我在⽿机上加了衬垫)。我的⽿麦是有线

的,虽然有⼀根长线,但我可以在办公室⾥四

处⾛动。

虽然,我不在会议中露脸,但我在电脑旁装了

⼀个⽂档摄像头。当我们讨论⼿机或平板电脑

时,我就会⽤到它。是的,我可以将它们的视

频直接连接到我的电脑上。但如果我们讨论的

是⼿机端的⽤户体验,⼤家能看到真机演⽰会

很有⽤。

当我想展⽰实体书的页⾯或各种⼿⼯艺品时,

⽂档摄像头也会派上⽤场。当我想画⼀些简单

的东西时,我会使⽤屏幕共享系统的注释功

能。
但当我想画⼀些更复杂的东西时,我通常会⽤

⽐较复古的⽅法,在⽂档摄像头下放⼀张纸,

然后⽤笔来画。

我喜欢在屏幕中显⽰⽂档摄像头拍摄的图像,

它们可以随意调整⼤⼩。(我⼀直在尝试使⽤

绘图板,但我不喜欢它们把整个屏幕当作画

布,我希望在⼀个可以随意移动的窗⼜中操

作)。

我经常会安排⼀些不需要我看任何东西的会议

在我“开车时间”进⾏(把常⽤的电话会议号码

编程进我的⼿机⾥很⽅便,这样我便可以通过

语⾳接⼊会议)。

我⼀直在更新⼀个“边开车边打电话”的清单,

列出了我可以在开车时进⾏的通话,尤其是当

我们处于不同的时区时。
我⼀直有⼀个⽑病,就是如果在其他⼈开车

时,我试图在电脑上⼯作,就会晕车。我尝试

了各种⽅法——⼤车、⼩车、硬悬挂、软悬

挂、前座、后座,但都没有⽤。

⼏年前,我偶然尝试⽤⼤型降噪⽿机听⾳乐,

结果没有晕车。但如果我在开车时想⽤电脑打

电话怎么办?我在2018年的消费电⼦展上的⼀

个展位上买到了这些看起来有些奇怪的物品,

虽然看上去有些奇怪,但它们似乎可以防⽌我

晕车,⾄少在⼤多数时候。

移动中

在某些⽅⾯,我的⽣活很简单,⼤部分时间都

在办公桌前。但我也有很多时候不在办公桌
前,⽐如在家⾥的其他地⽅,或者在外⾯散

步。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带⼀台 13 英⼨

的笔记本电脑。但当我需要去更远的地⽅时,

就不那么简单了。

如果我需要进⾏⼀些重要⼯作或发表演讲,我

会带上 13 英⼨的笔记本电脑。我不喜欢没有

电脑,但 13 英⼨的笔记本电脑又很重。因

此,我还有⼀台 2 磅重的⼩笔记本电脑,我会

随⾝背着它。(不⽤说,包和电脑上都有我们

的 Spikey 标志):
过去⼏年,除⾮我必须要带⼤电脑,否则我已

经习惯⽆论去哪都随⾝携带我的⼩电脑。

我原本想要⼀个能把电脑完全装进包⾥的包,

但⼀直没找到合适的,⼤多数包都会将电脑漏

出⼀部分。

令我惊讶的是,这种⽅式实际上很有效。我和

别⼈交谈时能迅速“拿出”我的电脑,他们看起

来困惑不已,会问:“这是从哪⾥来的?”⾮常

有意思。

我总是把⼿机放在⼜袋⾥,如果只有⼏分钟时

间,我就会拿出⼿机。如果只是检查邮件,删

除或转发⼏条信息,⼿机⽤起来会更好。

但如果我想认真写点什么,我就会拿出我的⼩

电脑,使⽤它的全键盘。当然,如果我站着的
话,⼀只⼿拿着电脑,另⼀只⼿打字是不太现

实的。有时,如果我知道要站⼀会⼉,我就会

带着平板电脑。

但其他时候,我就只能⽤⼿机了。如果我已经

没有可以做的事情了(或者我没有⽹络连

接),我通常会开始查看我同步在所有设备上

的 "待读内容 "⽂件夹。

早在 2007 年,我就发明了 WolframTones,

因为我想为我的⼿机制作⼀个独⼀⽆⼆的铃

声。不过,虽然 WolframTones 是算法创作⾳

乐的成功范例,但在我的⼿机上,它唯⼀的痕

迹就是被我⽤作主屏幕的 WolframTones 作品

图像:
当我“出门在外”,我该如何记笔记?我尝试过

各种解决⽅案,但始终没有⼀个既实⽤又体⾯

的⽅案。

因此,40 年来,我⼀直坚持做同⼀件事:在

我的⼜袋⾥放⼀⽀笔和⼀张折叠了三次的纸

(因此它和信⽤卡差不多⼤⼩)。

虽然技术含量不⾼,但很管⽤。外出回来后,

我总要花点时间抄写我写下的东西、发送电⼦

邮件或进⾏其他事项。
我有⼀些随⾝携带的⼩型“技术⽣存包”。以下

是我⽬前背包⾥的物品: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型充电器,它可以同

时为我的电脑(通过 USB-C)和⼿机充电。我

带有各种连接器,尤其是可以连接到诸如投影

仪之类的设备。

我还带有⼀个⾮常轻巧的2转3项电源插头,以

防我的充电器从过度使⽤的电源插座上掉下

来。
当我要进⾏“更严肃的探险”时,我会在包⾥添

加⼀些东西:

有⼀个“充电砖”(可惜现在供不应求)可以让

我的电脑持续⼯作很多个⼩时。

参加展会等活动时,我会带⼀个⼩相机,每

30 秒拍⼀张照⽚,这样我就能记住我看到的

东西。

如果我真的要去野外,我还会带上卫星电话。

(当然,我还会带其他东西,⽐如⼀顶很薄的
软帽、⼀个轻便的氯丁橡胶内袋、眼镜湿⼱、

洗⼿液、蚊⾹⼱、名⽚、巧克⼒等)。

为了在旅⾏中保持井井有条,我通常会打包⼏

个塑料信封:

在需要“演⽰”的时候,我会带连接投影仪所需

的适配器(VGA、HDMI等)。有时还会有⼀

个有线以太⽹适配器。(如果是⾮常低调的演

⽰,我有时也会带⼀个⼩投影仪)
在“汽车”⾥,会有⼀个可⽤作 GPS 的备⽤⼿

机,这个⼿机带有磁吸装置和⼀个固定配件,

可以固定在汽车的出风⼜上。

我还会有⼀个单声道⽿机、⼿机充电器,有时

还会有⼀个⼩型电脑逆变器。如果我带上卫星

电话,还会有⼀个车载套件,带有可以磁吸在

车顶的天线,以便它能“收到”卫星信号。

在“酒店”中,会有⼀个双⽿⽿机、第⼆个电脑

充电器和⼀个加密的电脑备份磁盘,以防我丢

失电脑,不得不购买和配置新机器。第四个塑

料信封⽤于存放旅途中获得的东西,⾥⾯有⼀

些⼩信封——⼤约每天⼀个,我的名⽚就放在

⾥⾯。

多年前,我总是随⾝携带⼀个⼩⽩噪声风扇,

以掩盖背景噪声,尤其是在晚上。但后来我意
识到,我并不需要⼀个实体风扇,取⽽代之的

是⼀个模拟风扇的应⽤程序(以前我⽤粉红噪

声,现在我只⽤ "空调声")。

要预测⾃⼰将遇到的外部噪⾳(⽐如说,第⼆

天早上的噪⾳)有多⼤,从⽽设定多⼤声的掩

蔽声⾳,往往是个挑战。

实际上,在我写这篇⽂章的时候,我意识到我

应该使⽤ Wolfram 语⾔中的现代⾳频处理技

术来聆听外部声⾳,并调整掩蔽声⾳的⾳量覆

盖它们。

我旅⾏时还需要⼀个时钟。现在,它只是我电

脑上运⾏的⼀段 Wolfram 语⾔代码。但因为

它是软件,所以可以有⼀些额外的功能。
我总是把电脑调整为家乡的时区,所以“时钟”

上有⼀个滑块可以设定当地时间。

它还有⼀个按钮“开始睡眠定时器”。当我按下

它时,它会启动⼀个倒计时,让我知道⾃⼰已

经睡了多久,⽆论我的⽣物钟显⽰的是什么。

(⼀开始,睡眠定时器还会发送⼀封电⼦邮

件,让我的助⼿知道我是否能赶上明天⼀早的

会议。右上⾓的“⿏标⾓”是防⽌电脑进⼊睡眠

状态的⿊客技术)。
只要条件允许,我都喜欢⾃⼰开车出⾏。虽然

在⼿机普及之前,情况完全不同。但我现在开

车,就会利⽤这个时间⾼效电话。

我会安排那些不需要我看任何东西的会议在我

的“驾驶时间”进⾏。我还会维护⼀份“边开车边

打电话”的清单,列出我可以在驾驶时进⾏的

通话。

我⼀直有⼀个问题,如果我在别⼈开车的时候

⽤电脑⼯作,我就会晕车。我以为我已经⽤尽

了所有⽅法:⼤车、⼩车、硬悬挂、软悬挂、

前座、后座,但都没有效果。

然⽽,⼏年前,我偶然戴上⼤型降噪⽿机听⾳

乐,居然没有晕车。
但如果在开车时,我想⼀边打电话⼀边⽤电脑

怎么办?好吧,在 2018 年消费电⼦展上,尽

管我⼉⼦告诫我“你看不出展台上卖的是什么

并不意味着它很有趣”,但我还是在⼀个展台

前停了下来,买了这些奇怪的东西,尽管看起

来有点奇怪,但对我来说似乎确实可以防⽌晕

车,⾄少在很多时候是这样:
讲座

我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向各种听众群体。我

特别喜欢讲⼀些我以前没讲过的话题。我为顶

级的商业、技术和科学团体举办讲座。我也给

⼩学⽣讲课。

我喜欢与听众互动(问答总是我最喜欢的部

分),也喜欢随性⽽为。⽽且,我基本上每次

都会进⾏现场编程

我年轻时经常出差。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我

就有了便携式电脑(1981 年,我的第⼀台电

脑是Osborne 1),尽管那时候我唯⼀能保持

电脑⽣产⼒的⽅式,是把⼯作站电脑运到我出

差的⽬的地。
到了90年代初,我决定不再旅⾏(部分原因是

我当时正忙于《⼀种新的科学》的⼯作)。因

此,有⼀段时间我基本不举⾏任何讲座。但随

着技术的发展,通过视频会议举办讲座开始成

为现实。

我经历了⼏代技术的发展,⼏年前,我在地下

室组建了⼀套视频会议设施。这套“设备”可以

以各种⽅式重新配置(讲台、桌⼦等)。

我有⼀个背投屏幕,可以在上⾯看到远程观

众。摄像头位于屏幕前,使我可以直视。如果

我使⽤笔记或脚本(实际很少),我有⼀个⾃

制的提词器,由⼀⾯半透明的镜⼦和⼀台笔记

本电脑组成,我可以通过它看摄像机。
虽然我在现场编程时直视摄像机在技术上是可

⾏的,但这会让观众觉得我好像在盯着太空,

这看起来很奇怪。当我明显在看屏幕时,最好

略微向下看。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让观众看到屏幕底部

的电脑顶端也不错,这样可以 "解释 "我在看什

么。

视频会议在很多场合都很有效(为了增加趣味

性,我有时还使⽤远程呈现机器⼈)。但近年

来(部分原因是我的孩⼦们想和我⼀起旅
⾏),我觉得旅⾏也不错——我去过很多地

⽅:

我通常会发表演讲——通常⼀天要发表好⼏场

演讲。为了让演讲顺利进⾏,我逐渐制定了⼀

份详尽的清单。

⼀个⾼度、⽔平度合适的讲台,让我可以轻松

地在电脑上打字(最好不要太⼤,以⾄于观众

⽆法看到我)。

⼀个可连接的麦克风,让我可以腾出⼿来打

字。能让我连接到服务器的⽹络。当然,为了
让观众真正看到东西,还需要⼀台电脑投影

仪。

我还记得 1980 年我使⽤的第⼀台电脑投影

仪。那是⼀台休斯公司⽣产的 "液晶光阀",当

我把它连接到 CRT 终端上时,它⼯作得⾮常

出⾊。

⾃那以后,我在世界各地使⽤过电脑投影仪,

⽆论是在最豪华的视听环境中,还是在设备陈

旧、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地区。

⽽且,使⽤电脑投影仪的随机性令⼈惊叹。在

某些地⽅,⼈们⽆法想象投影仪会⼯作,但它

却能正常⼯作。在另⼀些地⽅,⼈们⽆法想象

它会失灵,但它却会严重失灵。
⼏年前,我在 TED ⼤会上发表演讲,我使⽤

了我所见过的最豪华的视听设备。不过,其中

⼀个地⽅出现了严重故障。

幸运的是,我们在前⼀天做了测试。但我们还

是花了整整三个⼩时,才让最先进的电脑投影

仪成功投射出我的电脑屏幕。

由于这次经历,我决定我最好真正了解计算机

如何与投影仪通信。这是⼀项复杂的⼯作,涉

及计算机和投影仪协商,以找到适合双⽅的分

辨率、宽⾼⽐、帧速率等。

在这个过程中,通常会交换所谓的EDID字符

串,⽽这些字符串通常会混乱缠绕在⼀起。

近年来,计算机操作系统在处理这⽅⾯的问题

上有了很⼤的改进,但对于⾼规格且⾮常重要
的活动,我⾃⼰有⼀个⼩盒⼦,它可以欺骗

EDID字符串,迫使我的电脑发送特定的信

号,⽽不管投影仪要求它发送什么信号。

我的⼀些演讲是完全即兴的,但通常我会有笔

记,有时甚⾄有讲稿。我总是把这些内容写在

Wolfram Notebook上。

然后,我⽤代码将其“分页”,基本上是在每⼀

页的末尾复制“段落”,这样我就可以⾃由地选

择何时“翻页”。

过去⼏年,我习惯把这些笔记转移到iPad上,

只要我触摸屏幕,它就会⾃动“翻页”。

但近年来,我实际上只是⽤ iPad 同步⽂件,

然后⽤我的⼩电脑做笔记——这样做的好处
是,我可以在开始演讲的那⼀刻对笔记进⾏编

辑。

除了笔记,我有时还会有⼀些希望在演讲中⽴

即使⽤的材料。现在我们有了新的演讲者⼯具

系统,我可能会开始制作更多类似幻灯⽚的材

料,但这不是我的传统⼯作⽅式。

相反,我通常只想输⼊⼀段特定的Wolfram语

⾔代码,⽽⽆需花时间进⾏排版。或者,我可

能想从⼀个“幻灯⽚农场”中挑选⼀张图⽚,⽐

如在回答⼀个问题时,⽴即把它放到屏幕上。

那么,我如何处理这些材料呢?我⽤第⼆个显

⽰器连接到我的电脑上,它的图像不会被投

影。(这可能会导致EDID字符串的混乱。)

然后,在第⼆个显⽰器上,我可以点击或复制

⼀些内容。(我有⼀个Wolfram语⾔函数,它
可以接收输⼊和URL的笔记本,并为我制作⼀

个调⾊板,我可以点击该调⾊板输⼊内容、打

开⽹页等。)

过去,我们会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再安装⼀个

⼩显⽰器--基本上就是⼀个没有实体的笔记本

电脑屏幕。但要把它和投影仪都连接到我的笔

记本电脑上,却要费⼀番周折(有时⼀个是

USB,⼀个是 HDMI,等等)。但现在,我们

只需使⽤ iPad,⽽且都是纯软件操作(尽管与

投影仪的交互仍然很⿇烦):
有⼀段时间,为了时髦,我⽤的电脑外壳上雕

刻了⼀个Spikey,还带背光。但⾥⾯的⼩菱形

有点易碎,所以现在我⼤多只在电脑上使⽤

“Spikey ⽪肤”:

我的⽂件系统

我每天使⽤的三⼤应⽤程序是Wolfram桌⾯、

⽹络浏览器和电⼦邮件。我主要通过创建(或

编辑)Wolfram笔记本来⼯作。⽐如,我今天

就处理了这些笔记本:
天⽓好的时候,我会在 Wolfram 笔记本上输

⼊⾄少 25,000 个字符(是的,我记录了我所

有的键盘敲击)。我习惯将笔记本组织成章节

和⼩节(⾮常⽅便地,这些章节和⼩节会⾃动

存在于层级单元格中)。

有时,我主要会在笔记本中写⽂本。有时,我

会截图粘贴⼀些内容作为笔记。根据⼯作的需

要,我还会在笔记本中进⾏计算,输⼊

Wolfram语⾔命令,得到结果等等。

多年来,我积累了⼗⼏万本笔记本,这些笔记

本代表了我的产品设计、计划、研究、写作,

以及基本上我所做的⼀切。
所有这些笔记本最终都储存在我的⽂件系统中

(当然,我也同步到云端、使⽤云⽂件和⽂件

服务器等)。

我⼀直在努⼒使我的⽂件系统井井有条。其结

果是,我通常只需浏览我的⽂件系统,就能找

到我要找的任何笔记本,⽐我对它进⾏搜索还

要快。

我第⼀次认真思考如何组织我的⽂件,应该是

在 1978 年(也是我开始使⽤ Unix 操作系统

的时候)。

在过去的 40 年⾥,我的⽂件系统组织⽅式经

历了五次迭代,每⼀代基本上都反映了我在那

个阶段是如何组织我的⼯作的。
例如,1991年⾄2002年间,我在撰写《⼀种

新的科学》时,⽂件系统有相当⼀部分是按照

书中的章节来组织的:

今天,我可以⽴即从在线版本的书中图⽚跳转

到创建该图⽚的笔记本(Wolfram语⾔的稳定

性意味着我可以⽴即再次运⾏笔记本中的代码

——尽管有时可以⽤更简洁的⽅式编写代

码),这让我⾮常满意。

书中的各个部分基本上都放在我的“第三代”⽂

件系统的NewScience/Book/Layout/⽂件夹

中。
该⽂件系统的另⼀部分是NewScience/

BookResearch/Topics。这个⽂件夹中⼤约有

60个⼦⽂件夹,按我在撰写这本书时研究的⼴

泛主题命名。

每个⽂件夹中还有进⼀步的⼦⽂件夹,代表我

在研究这些主题时所做的具体项⽬,这些项⽬

通常会变成书中的特定章节或注释。

我对计算机⽂件系统的⼀些思考源于上世纪七

⼋⼗年代我在物理⽂件系统⽅⾯的经验。

当我还是⼀个研究物理的少年时,我曾⼤量复

印各种论⽂。起初,我认为将这些论⽂分成许

多不同类别,每个类别放在不同的实体⽂件夹

中,是最佳归档⽅式。
我认真思考了这些类别,常常为将特定论⽂与

特定类别巧妙关联⽽⾃豪。我的原则是,如果

⼀个类别中积累了太多论⽂,就应该将其分解

为新类别。

起初这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我很快意识到并⾮

如此。因为当我想找⼀篇特定论⽂时,我常常

想不起我是如何将它与某个类别联系起来的。

结果,我彻底改变了⽅法。我不再坚持狭义的

分类,⽽是允许宽泛的⼀般分类——结果是,

我可以轻松地将50篇或更多论⽂归⼊⼀个类别

(最后往往会为⼀个特定类别准备多个塞得满

满当当的实体⽂件夹):
是的,这意味着我有时需要翻阅 50 份或更多

的⽂件才能找到我想要的⽂件。但实际上,这

花不了⼏分钟。

即使⼀天要翻好⼏次,这也是⼀个巨⼤的胜

利,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成功地找到我想要的

东西。

如今,我的电脑⽂件系统的某些部分也采⽤了

同样的原则。例如,当我收集某个主题的研究

资料时,我会将所有资料扔进以该主题命名的

⽂件夹。

有时,我甚⾄会这样做好⼏年。然后,当我准

备就该主题开展⼯作时,我会翻阅⽂件夹,挑

出我想要的东西。
如今,我的⽂件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个是活

动部分(我不断同步到我所有的电脑上),另

⼀个是存档部分,我把它保存在中央⽂件服务

器上(它还保存了我的⽼⼀代⽂件系统)。

我的活动⽂件系统中只有⼏个顶级⽂件夹。其

中之⼀叫“事件(Events)”。

它的⼦⽂件夹是年份(Years)。每⼀年我都

会为我参加的每⼀个外部活动建⽴⼀个⽂件

夹。

在这个⽂件夹中,我会保存有关的活动材料、

我在那⾥演讲时使⽤的笔记本、我在活动中做

的笔记等。由于⼀年中我参加的活动不会超

过 50 个,因此很容易就能在“活动 ”⽂件夹中

找到某个特定活动的⽂件夹。
另⼀个顶级⽂件夹叫做“设计”。它包含我所有

关于Wolfram语⾔和我们正在建造的其他东西

的设计笔记。⽬前⼤约有150个不同活动设计

领域的⽂件夹。

此外,还有⼀个名为 “ARCHIVES”的⽂件夹,

其中包含了⼀些不再活跃的早期领域的⽂件

夹。

这实际上是我⽂件系统中以项⽬为导向的部分

的⼀般原则。每个⽂件夹都有⼀个叫做

ARCHIVES的⼦⽂件夹。

我尽量确保主⽂件夹中的⽂件(或⼦⽂件夹)

始终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活动状态或待定状态;

任何已完成的内容我都会放⼊ARCHIVES。

(⽤⼤写字母命名,以便在⽬录列表中显

眼。)
对于⼤多数项⽬,我可能永远不会再查看

ARCHIVES中的内容,但如果我想查看也很容

易做到。

容易查看这点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轻

松说“这已经完成了;让我们将其放⼊

ARCHIVES”,即使我认为它可能会再次被使

⽤。

这个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物理⽂件的处理

⽅式。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在贝尔实验室做

顾问时,看到⼀位朋友在办公室放了两个垃圾

桶。

出于好奇,我问他原因。他解释说,⼀个是真

正的垃圾桶,另⼀个是缓冲垃圾桶,他会把那

些他认为可能再也不会要的⽂件扔进缓冲垃圾

桶。
他会让这个缓冲桶装满,⼀旦满了,他就会清

理掉底部的⽂件。因为他从来没有将它们捞出

来过,因此永久扔掉它们,他似乎也不会有丝

毫的留恋。

当然了,我的做法并⾮与此完全相同。实际

上,⽆论是电⼦⽂件还是纸质⽂件,我都是⼀

件不落地保存。

但关键在于,“档案”机制让我能够轻松保管资

料,同时也便于我随时查看那些需要的内容。

我的⼯作习惯还有很多。⽐如在设计时,我通

常会将笔记保存在如 Notes-01.nb 或

SWNotes-01.nb 这样的⽂件中。

这有点像我不喜欢设置过多⽂件类别的原则:

我不太去划分设计的不同部分。
我只是给⽂件简单编号,因为通常情况下,在

我继续某个设计时,最相关的是最近的⽂件,

或者最近的⼏个⽂件。

⽽且,按照顺序编号的⽂件,查找起来也⾮常

⽅便,⽆需费⼒回忆某个特定⽅向或想法到底

叫什么名字。

很久以前,我就开始习惯将这些顺序排列的⽂

件命名为 file-01、file-02 等。这样,⼏乎所有

的排序⽅案都能将⽂件按照顺序排列。

事实证明没错,我确实经常能找到像 file-10

这样的⽂件。但即便是这多年以来,我也从未

有过接近 file-99 的情况。

知道所有东西的摆放位置
当我专注于某个特定项⽬时,通常只使⽤与该

项⽬相关联的⽂件夹⾥的⽂件。

然⽽,在灵感迸发的⽇⼦⾥,我会对众多不同

的项⽬产⽣种种想法。此外,我每天还会收到

数以百计的邮件,这些邮件涉及各种不同的项

⽬。

但通常,我需要⼏个⽉甚⾄⼏年的时间,才能

真正准备好全神贯注于其中⼀个项⽬。

所以,我希望能够以某种⽅式存储我积累的资

料,即使在未来很长⼀段时间后,我也能轻⽽

易举地找到它们。

对我⽽⾔,存放物品的地⽅通常有两个考虑维

度。⾸先是内容本⾝(这毫不奇怪)。
其次是我可能会⽤到的项⽬类型。它与产品的

某些功能相关吗?它是我写作的原材料吗?它

是学⽣项⽬的灵感吗?等等。

对于某些类型的项⽬,我储存的资料通常是⼀

个完整的⽂件,或者是⼏个⽂件。

对于其他类型的项⽬,我只需储存⼀个可以⽤

⼏个词或段落概括的想法。例如,学⽣项⽬的

灵感通常只是⼀个简单的想法,我可以⽤⼀个

标题和⼏⾏说明来描述它。

在任何⼀年⾥,我都会持续地把这样的项⽬想

法加⼊到⼀个笔记本中,我会在每年的暑期项

⽬开始前查看并总结。

对于我可能要写的⽂章来说,情况略有不同。

在任何时候,我都可能有50篇⽂章要写。
我的做法是为每篇作品创建⼀个⽂件夹。每个

⽂件夹通常都会有⼀个⽂件名,如 Notes-

01.nb ,我把具体的想法积累到其中。

在这个⽂件夹⾥,还存放着我关于作品主题积

累的完整资料或资料组。(有时,我会把这些

资料整理到名为“探索”和“材料”的⼦⽂件夹

中。)

我为不同类型的项⽬创建了⽂件夹:写作、设

计、学⽣项⽬等。我认为,这类⽂件夹的数量

不宜过多(即使我的⽣活相当复杂,⽂件夹的

数量也不会超过⼗⼏个)。

每当新的信息涌⼊——不论是⼀封电⼦邮件、

⼀段对话、⽹上看到的内容,还是我⾃⼰的灵

光⼀现——我都得迅速判断,这些信息可能跟

哪⼀类项⽬(如果有的话)相关联。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像是“我应该把它放到哪

个⽂件夹⾥?”这么简单。但关键是要有⼀个

预先设定的结构,让我能迅速作出这个决定,

这个结构能够让我即使在未来很长⼀段时间

后,也能轻易地找到这些东西。

当然会有许多棘⼿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时间的

推移,⼀个⼈对⼀个主题的命名或思考⽅式可

能会发⽣改变。有时,这意味着我可能会在某

个时刻重新命名⼀个⽂件夹或类似的东西。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件夹的数量⾜够

少,以⾄于我⼏乎能够记住每⼀个。我可能会

设⽴⼗⼏个⽂件夹,⽤于分类不同类型的项

⽬。其中⼀些⽂件夹,我可能还需要为某个特

定主题的项⽬创建⼦⽂件夹。但我始终努⼒把

“主动使⽤的⽂件夹”总数控制在⼏百个以内。
有些“积累⽂件夹”我已经使⽤了⼗年甚⾄更长

时间。有⼀些会在⼏个⽉内出现,又在⼏个⽉

内消失。但⼤多数⽂件夹最多能保存⼏年,即

从构思到实际完成所需的时间。

这并不完美,但我最终维护了两个层级的⽂件

夹。第⼀个,也是最重要的,在我的⽂件系统

中。第⼆个则是在我的电⼦邮件中。

我在电⼦邮件⽂件夹中保存资料有两个基本原

因。第⼀个是直接⽅便。当收到某封邮件时,

我会想“这与我计划中的某个项⽬有关”,并且

我想把它存放在⼀个合适的地⽅。如果这个地

⽅是⼀个邮件⽂件夹,我只需⼀次⿏标操作

(或者按⼀下触摸栏按钮)就可以移动邮件。

我不需要找到⼀个⽂件或⽂件系统⽂件夹来存

放它。
还有⼀个原因是:上下⽂。在 Wolfram 语⾔

中,我们现在可以导⼊邮箱,也可以连接到实

时邮件服务器。我们很快就会发现,邮件对话

的⽂件格式是如此复杂。虽然,邮件客户端并

不是查看这些对话的完美⽅式,但使⽤⼀个客

户端总⽐查看⼀系列的独⽴⽂件要好得多。

当项⽬已经相当明确,但尚未⾮常活跃时,我

倾向于使⽤⽂件系统⽂件夹⽽不是电⼦邮件⽂

件夹。

通常,这些项⽬收到的邮件是相当孤⽴的(且

⽆上下⽂的)。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将这些邮

件拖动到相应的项⽬⽂件夹中,或者复制其内

容并将它们添加到笔记本中。

当⼀个项⽬⾮常活跃时,可能会有⼤量邮件涌

⼊,保留上下⽂变得⾮常重要。
⽽当⼀个项⽬尚未很明确时,我只想把有关它

的所有东西都放进⼀个“桶”⾥,⽽不必考虑将

它们组织到⼦⽂件夹、笔记本等中。

如果我查看我的邮件⽂件夹,会看到许多与我

⽂件系统中的⽂件夹相对应的⽂件夹。

但我也看到了⼀些不对应的⽂件夹,尤其是与

长期项⽬概念相关的⽂件夹。

我有许多这样已经存在了⼗多年的⽂件夹(⽬

前的邮件⽂件夹组织结构⼤约已经存在了15

年)。有时它们的命名并不完美,但这些⽂件

夹数量⾜够少,⽽且我已经使⽤了很久,所以

尽管它们的名称并不完全准确,但我对⾃⼰要

归档的东西还是很清楚的。
当我准备开始⼀个项⽬时,打开邮件⽂件夹,

开始浏览早已存储的信息,这种感觉总是令⼈

满⾜。

最近⼏周,随着我们即将完成 Wolfram 语⾔

的⼀次重要更新,我开始了新的规划,并翻阅

了⾃ 2005 年起存储的邮件。

在保存这些邮件时,我还没有为它们所涉及的

项⽬建⽴明确的框架。但现在,情况已经不

同。

浏览这些邮件时,我可以快速地将它们整理到

相应的活动笔记本中。之后,我会删除邮件⽂

件夹中的邮件,并在它为空时,最终删除整个

⽂件夹。
(与⽂件不同,我认为为邮件设置⼀个“归档”

⽂件夹并⽆太⼤⽤处,因为邮件实在太多,组

织得不够有序,所以要找到特定的内容,我可

能最终还是得进⾏搜索。当然,我肯定会保存

所有的邮件。)

好吧,我有我的⽂件系统,也有我的邮件系

统。我们公司还有⼀个庞⼤的项⽬管理系统,

以及各种数据库、请求跟踪器、源代码控制系

统等。

⼤多数情况下,我⽬前的⼯作性质并不需要我

直接与这些系统互动,我也不会在这些系统中

明确存储我的个⼈成果。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项⽬中,我有时也会这

样做。但现在,我基本上只是作为这些系统的

观察者,⽽⾮⽣产者。
除了这些系统之外,我还经常通过⽹页与许多

事物进⾏互动。这可能是像

[wolframalpha.com] 或 [wolfram.com] 这样

的公共⽹站。它们或许是我们公司的内部⽹

站,也或许是未来公共⽹站或基于⽹络的服务

的初步版本(如“测试”或“开发”版本)。我有

⼀个个⼈主页,可以⽅便地访问所有这些内

容:

我的主页源⽂件(不⾔⽽喻)是⼀个

Wolfram 笔记本。我可以在我的⽂件系统中编
辑这个笔记本,然后按⼀个按钮将其部署到

Wolfram Cloud。我在浏览器中安装了⼀个扩

展程序,这样每次我创建新的浏览器窗⼜或标

签页时,初始内容就是我的个⼈主页。

当我准备开始做事时,我常去的地⽅寥寥可

数。⾸先是这个⽹页主页,我每天要访问它上

百次。其次是我的电⼦邮件及其⽂件夹。还有

就是我的桌⾯⽂件系统。除此之外,唯⼀还算

重要的就是我的⽇历系统。

时不时地,我会瞥见别⼈的电脑桌⾯,上⾯堆

满了⽂件。⽽我的桌⾯则⼀尘不染,纯⽩⾊

(⽅便进⾏全屏共享和直播)。

如果桌⾯上出现任何⽂件,我都会感到羞愧,

认为这是我努⼒保持⼯作有序的失败标志。
对于像“⽂档”和“下载”这样的通⽤⽂件夹也是

如此。是的,有时候应⽤程序会在这些地⽅存

放⽂件。但我认为这些⽬录只是临时的,其中

的内容我并不打算纳⼊我的长期组织结构。它

们也没有与云端同步,或跨我的不同电脑同

步。

⽆论我的⽂件是如何组织的,它们都有⼀个特

点,那就是我会长时间保存它们。事实上,我

最早的⽂件可以追溯到1980年。那时候,有点

像现在的云存储,不过那时叫做分时系统。遗

憾的是,我在分时系统上的⼀些⽂件已经丢失

了。但是,我在⾃有计算机上的⽂件依然保存

着(当然,有些是从9轨备份带中恢复的)。
如今,我的所有⽂件(以及所有电⼦邮件)都

是独⽴存储的。是的,这意味着我把它放在地

下室⾥:

初始存储在⼀个标准的 RAID 磁盘阵列上。这

些数据备份到我公司总部(⼤约 1000 英⾥

外)的计算机上,在那⾥进⾏标准的磁带备
份。(这么多年来,我只从备份磁带上恢复过

⼀次数据。)我还会将更活跃的⽂件同步到云

端以及我所有的电脑上。

所有的⼩便利

在过去的30年中,我的主要输出形式是电⼦邮

件和Wolfram笔记本。⾃从我们⾸次推出笔记

本功能以来,我们对其进⾏了深⼊优化,我现

在只需轻按⼀个键,就能⽴刻开启⼀份优美的

结构化⽂档创作之旅(顺便⼀提,我们成功地

保持了30年的兼容性,这让我⾮常欣慰:我在

1988年创作的笔记本如今依旧能够正常使

⽤)。
不过,有时我制作的笔记本并不是供⼈使⽤

的,⽽是输⼊到某个⾃动化流程中的。为此,

我会使⽤各种专门设置的笔记本。⽐如,我若

想在新推出的Wolfram函数库中添增⼀个条

⽬,只需简单访问菜单中的⽂件>新建>库项

⽬>函数库项⽬(适⽤于所有12版本系统):

这个功能可以有效地引导我添加各项内容和章

节。完成后,我便可提交到数据库,以供审核
(即便我是CEO,也⽆法免于审核流程,⽽且

我也不想免除)。

实际上,我创建了相当数量的结构化内容,以

供进⼀步处理。Wolfram语⾔⽂档便是其⼀。

我们有⼀个内部系统,名为DocuTools,这个

系统的复杂度不亚于飞机驾驶舱:

DocuTools的理念是使撰写⽂档尽可能符合⼈

体⼯程学。它拥有超过50个⼦⾯板(上⾯展⽰

了⼀些),总共不少于1016个按钮。如果我想

为⼀个Wolfram语⾔函数开始⼀个新页⾯,我

只需按下“新建函数页⾯”按钮,就会弹出:
这个页⾯上⾮常重要的部分是顶部写着“未来”

的条幅。这意味着,尽管页⾯会被存储在我们

的源代码控制系统中,但它还没有准备好:它

只是我们正在考虑的未来功能。构建我们官⽅

⽂档的系统将忽略这个页⾯。

我们通常会在函数实现之前编写其⽂档,并包

含函数应有的各种细节。但在函数第⼀次实现

时,某些功能可能尚未就绪。为应对此情况,

我们会将部分⽂档内容“未来化”,即⽤鲜明的
粉⾊背景标注。这些内容仍然保存在源代码控

制系统中,我们每次查看⽂档页⾯的源码时都

能看到。但在构建供⼈们查阅的⽂档页⾯时,

这些内容不会被包含。

DocuTools当然是基于Wolfram语⾔实现的,⼴

泛应⽤了Wolfram笔记本的符号结构。多年

来,它已发展成为处理不仅限于⽂档的多种任

务的主要⼯具。事实上,对我来说,它已成为

了我的内容创作中⼼。
⽐如,有⼀个按钮是专为Stephen Wolfram博

客设计的。点击后,即可打开⼀个标准笔记本

进⾏写作。但DocuTools还提供了⼀系列按

钮,⽤于插⼊建议和编辑。当我完成⼀篇博客

后,通常会收到类似下图的反馈:

粉红⾊框表⽰“需要⽴即解决的问题”,棕褐⾊

框则是“评论”。点击任意⼀个,就会弹出⼀个

⼩表格。

当然,世界上有许多变更跟踪和红线系统。但

借助Wolfram语⾔,我可以轻松创建⼀个完全

符合我的需求的定制系统。
在拥有这个系统之前,我通常需要花费数⼩时

来查阅编辑建议(我曾在⼀次17⼩时的飞⾏

中,⼏乎花全部时间来审查⼀篇⽂章的建

议)。

但现在,由于⼀切都为我量⾝定制,我可以以

更快的速度进⾏浏览,效率提⾼了约10倍。

为我定制的⼯具通常最终也会适应并供其他⼈

使⽤。例如,⼀个⽤于制作课程和视频的系

统。我希望能够像进⾏直播⼀样独⽴完成这项

⼯作。

我的想法是创建⼀个既包含要说的话又包含要

输⼊的代码的脚本,然后通过实时屏幕录制来

制作视频。但如何输⼊呢?由于⼿动输⼊会打

断我讲话的实时流程,所以我不能采⽤这种⽅
式。⼀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笔记本上直接

“⾃动输⼊”。

但这⼀切应如何协调运作呢?从剧本开始:

然后我点击“⽣成录制配置”。⽴刻,我的屏幕

上会出现⼀个标题画⾯,并且我会设置我的屏

幕录制系统,从这个区域开始录制。在屏幕的

其他地⽅显⽰的是脚本。那么控制⾯板呢?其

实,它们也是⼀个Wolfram笔记本,不过这个

笔记本充当了⼀个调⾊板,上⾯布满了按钮:
但我该如何操作这个调⾊板呢?我不能使⽤⿏

标,因为这样会将焦点从正在录制的笔记本上

移开。

我的想法是将调⾊板放在⼀个扩展桌⾯上,这

个桌⾯恰好显⽰在iPad上。所以,要“执⾏”剧

本,我只需在调⾊板上按下按钮。

有⼀个“推进剧本”的⼤按钮。假设我读到剧本

中的某个部分,需要在笔记本上输⼊内容。

如果我想模拟实际输⼊,我会按下“慢速输

⼊”。这会将输⼊字符⼀个接⼀个地输⼊到笔
记本中(是的,我们测量了⼈类打字的按键间

延迟分布,并进⾏了模拟)。

但看着这样的慢速输⼊很快就会变得烦躁,因

此,我通常会使⽤“快速输⼊”按钮,它会⽴即

将整个输⼊内容复制到笔记本中。

再次按下按钮,它将执⾏第⼆个动作:评估。

这相当于在笔记本中按下Shift+Enter(还会弹

出⼀些适合视频的额外解释内容)。

我可以继续介绍我使⽤Wolfram语⾔开发的其

他⼯具,但这些例⼦已经⾜以说明问题。

但除了Wolfram语⾔,我还使⽤什么呢?我使

⽤⽹络浏览器,以及通过它访问的各种⼯具。

不过,我通常只是访问Wolfram云,⽐如在那

⾥查看或使⽤云笔记本。
有时,我会使⽤我们的公共Wolfram云。但更

多时候,我会使⽤私有Wolfram云。我们⼤多

数内部会议的议程都托管在内部Wolfram云上

的笔记本中。我个⼈也运⾏着⼀个本地的私有

Wolfram云,上⾯托管了越来越多的应⽤程

序。

这是我现在电脑上的程序坞:

⾥⾯有⽂件系统浏览器、电⼦邮件客户端和三

个⽹页浏览器(我喜欢在不同浏览器上测试我

们的产品)。

接着是⽇历客户端和我们VoIP电话系统的客户

端(⽬前我在此客户端和我们的屏幕共享系统

之间切换使⽤)。此外,我还有⼀个⾳乐应
⽤。不过,我很少有机会听⾳乐。通常只有在

邮件积压时,为了振奋精神,我才会听⾳乐。

但⼀旦开始写作,我就必须暂停⾳乐,否则⽆

法集中精神(我还得找没有⼈声的⾳乐,因为

有⼈声我就⽆法全速阅读)。

有时,我会因为打开与某些应⽤相关的⽂档⽽

启动标准⽂字处理器、电⼦表格等应⽤。但我

必须承认,这么多年来,我⼏乎从未⽤这些应

⽤从头编写过任何⽂档——我更多地使⽤我们

的技术。

偶尔,我会打开终端窗⼜,直接使⽤操作系统

命令。但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因为我越来越多

地使⽤Wolfram语⾔作为我的“超级外壳”。在

笔记本中存储和编辑命令,并能即时⽣成图形

和结构化输出,这⾮常⽅便。
写到这⾥,我意识到我还没做的⼀个⼩优化。

我个⼈主页上有⼀些链接⽤来执⾏相当复杂的

操作。

例如,有⼀个链接⽤于发起计划外的直播:它

会通知我们的24/7系统监控团队,以便他们可

以接收我的直播、播出并监控反馈。

但我意识到,我仍然有很多⾃定义的操作系统

命令,⽐如从源代码库更新,这些我都是在终

端窗⼜中输⼊的。

我需要把这些命令设置在我的私有云中,这样

我就可以在个⼈主页上放置链接,直接运⾏

Wolfram语⾔代码来执⾏这些命令。(平⼼⽽

论,其中⼀些命令已经⾮常⽼旧了;例如,我

发送邮件的命令就是近 30 年前写的)。
关于我电脑上的程序坞,有许多是[Wolfram

Desktop]应⽤的[“Spikey”]图标。为什么我需

要三个相同的标准“Spikey”图标呢?

它们都是Wolfram Desktop应⽤,但有三个不

同的版本。第⼀个是我们最新发布的版本。第

⼆个是我们的最新内部版本,通常每天更新。

第三个(⽩⾊图标)是我们的“原型构建”版

本,也是每天更新,但包含了许多尚未准备好

进⾏严格测试的“前沿”功能。

要每晚安装这些不同版本,并正确注册⽂档类

型,需要复杂的操作系统技巧。但这对我个⼈

的⼯作流程极为重要。

通常我会使⽤最新的内部版本(我还保留了许

多以前的版本),但偶尔,例如为了某个特定
的会议,我会尝试使⽤原型版本,或者切换回

发布版本,因为有些功能出现了问题。

处理多个版本在云端更为简单——我们在内部

私有云中运⾏着各种不同的配置,包括内核、

前端和其他版本的各种组合。

当我进⾏演讲等活动时,⼏乎总是使⽤最新的

内部版本。我发现,在观众⾯前现场编程是⼀

种发现错误的好⽅法,尽管有时这会让我不得

不解释我所说的“软件公司CEO的通病”:总是

想要运⾏最新的版本,即使它还没有经过严格

的测试,⽽且是前⼀晚才构建的。

存档与搜索
在我的个⼈基础设施中,有⼀部分对我⽽⾔⾄

关重要,它实际上⼤幅度延伸了我的个⼈记

忆:那就是我的“元搜索器”。

在我的个⼈主页的最上⽅,有⼀个搜索框。⽐

如输⼊“犀⽜⼤象”,我就能⽴刻找到过去30年

⾥,我发出或收到的所有包含这些关键词的电

⼦邮件,以及我电脑上的所有⽂件和我档案⾥

的每份纸质⽂件。

对我来说,查看按年份分类的消息⾮常⽅便,

这常常帮助我回忆起相关问题背后的历史或故
事。⽐如,在这个案例中,我可以看到2008年

的⼀个⾼峰期,那是我们准备推出

Wolfram|Alpha的时候,我正在研究包括各种

物种在内的⼤量数据。

当然,元搜索器发挥作⽤的关键在于我存储了

⼤量资料。例如,我保存了过去30年⾥我写的

⼤约81.5万封邮件,以及我收到的230万封

(⼤多数不是垃圾邮件)。我公司拥有井然有

序的IT基础设施,这在过去32年⾥对我帮助极

⼤。

电⼦邮件的⼀个优点是它“天⽣就是数字化

的”。但原本是纸质的东西怎么处理呢?其

实,在我的⼀⽣中,我⼀直是个“信息收集

狂”。事实上,我⾃从1968年上⼩学开始,就
⼀直保留着⽂件。它们已经被重新装箱三次,

现在主要⽂件是这样存放的:

(我还有⽂件夹来存储有关⼈物、组织、事

件、项⽬和主题的⽂件。)我制作纸质⽂件的

速度⼀直在增加,直到1984年左右开始迅速减

少,因为我开始更多使⽤数字技术。

总的来说,我有⼤约25万页原始的⾮⼤量印刷

⽂件,⼤部分来⾃我⽣命的早期阶段。

⼤约15年前,我决定使这些⽂件可以被搜索,

所以我启动了扫描所有⽂件的项⽬。这些⽂档

⼤多只有⼀两页,不能⽤⾃动送纸器处理,所
以我们安装了⼀台⾼分辨率相机(当时还需要

闪光灯)。花了⼏个⼈⼏年的时间,最终完成

了所有⽂件的扫描⼯作。

我们⾃动进⾏裁剪和⽩平衡处理(使⽤

Wolfram语⾔图像处理),然后进⾏OCR处

理,并将OCR处理过的⽂本作为⼀个透明层加

⼊到扫描的图像中。

现在如果我搜索“犀⽜”,我可以在我的档案中

找到8份⽂件。鉴于这个搜索词,这些⽂件有

些随机,⽐如包括了1971年复活节我⼩学杂志

的其中⼀期。

OCR适⽤于印刷⽂本,那⼿写⽂本呢?通常来

说,即使是⼿写的信件,⾄少也会印在有抬头

的信纸上。但我有许多纯⼿写笔记,上⾯⼏乎

没有印刷内容。
从图像中识别⼿写(没有笔画时间序列)⽬前

还超出了现有技术,但我希望我们基于神经⽹

络的机器学习系统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便的是,我有不少⽂件,既有⼿写稿,也

有打字版本,所以我希望⾄少能有⼀个我的个

⼈笔迹的训练集。)

尽管我⽆法搜索⼿写材料,但通过“找到正确

的盒⼦”,我也能找到它们。我主要的扫描⽂

件被组织成⼤约140个盒⼦,每个盒⼦涵盖我

⽣命中的⼀个重要时期或项⽬。

对于每个盒⼦,我都可以调出分组为⽂件的页

⾯缩略图。⽐如,这⾥是我11岁时的学校地理

笔记,以及我演讲的⽂本:
我必须说,每当我开始翻阅⼏⼗年前的扫描⽂

件时,我总能发现⼀些意想不到的有趣事物,

这些往往能让我对⾃⼰,以及⾃⼰是如何朝某

个特定⽅向发展的有所了解。

这可能与我的⽣活和我从事长期⼯作的事实有

关,也可能与我长期与许多⼈保持联系有关,

但我惊讶地发现,⼏乎每天我都会遇到⼤量的

个⼈历史,即使是很古⽼的历史。

有时是某个⼈或某个组织联系我,我会回顾我

35年前与他们的互动信息。或者在思考某事
时,我会模糊记得25年前我做过类似的⼯作,

并回顾我当时的所作所为。

我虽然记忆⼒不错,但当我真正翻阅过去的资

料时,总会惊讶地发现⾃⼰忘记了许多细节。

我第⼀次建⽴元搜索器是近30年前。现在的版

本基于Wolfram语⾔的CreateSearchIndex/

TextSearch功能,在我的个⼈私有云上运⾏。

它每隔⼏分钟使⽤UpdateSearchIndex进⾏更

新。元搜索器还可以“联合”来⾃我们公司⽹站

和数据库搜索API的结果。

但并不是我想要的⼀切都能通过搜索找到。我

查找信息的另⼀个⽅式是我的“个⼈时间轴”。

我⼀直想扩展这个功能,但现在它基本上只包

含我外部事件的信息,每年⼤约40个。其中最
重要的通常是我的“个⼈旅⾏报告”,如果可能

的话,我会在24⼩时内认真撰写。

通常我的旅⾏报告只包括⽂字,或者说是笔记

本上的记录。但参加展会等活动时,我习惯带

上⼀台⼩相机,每半分钟拍摄⼀次。

如果我戴着挂绳名牌,我就会把相机夹在名牌

顶端,这样不仅⽅便记录,还能恰好拍到我遇

到的⼈的名牌。撰写旅⾏报告时,我会回顾这

些照⽚,有时还会选⼏张放进旅⾏笔记⾥。

尽管我现在有各种记录材料的来源,⽐如聊天

信息、现场直播等,但电⼦邮件仍是最重要

的。

多年前,我就已经很容易地让⼈们找到我的电

⼦邮件地址。我的想法是,如今有⼈想联系
我,他们总会找到⽅法,⽽如果发邮件很⽅

便,他们就会⽤这种⽅式。

当然,公开邮箱地址意味着我会收到来⾃世界

各地陌⽣⼈的⼤量邮件,其中⼀些确实很奇

怪,但⼤多数还是挺有趣的。

我努⼒查看所有邮件,并通过⼀个请求跟踪系

统进⾏管理,以确保重要的事情得到处理。虽

然⼈们有时会对电⼦邮件主题⾏中像 SWCOR

#669140 这样的请求跟踪票据元数据感到奇

怪,但这是为了确保邮件得到回复的⼀个⼩⼩

代价。

值得⼀提的是,⼏⼗年来,电⼦邮件⼀直是我

们公司内部的主要沟通⽅式。我们有项⽬管

理、源控制、CRM 等系统,也有聊天⼯具。
但⾄少对我来说,电⼦邮件在公司内部的地位

是⽆可替代的。有时是个⼈之间的邮件往来,

有时是群组电⼦邮件往来。

我们公司的电⼦邮件群组⽐员⼯还多,这⼀直

是个玩笑话。但我们⼀直⼩⼼翼翼地组织这些

群组,⽐如通过前缀来区分不同类型(t- 代表

项⽬团队的邮件列表,d- 是部门的邮件列表,

l- 是更开放的邮件列表,r- 是⾃动报告的邮件

列表,q- 是请求列表等)。

⾄少对我来说,这种⽅式让我能够记住发送某

封邮件应该⽤哪个列表。

⼈与物的数据库
我认识很多⼈,他们来⾃我⽣命中的不同阶

段。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就把他们的名

单保存在⽂本⽂件中(在那之前是⼿写的地址

簿)。

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我决定要为⾃⼰建

⽴⼀个更系统的数据库,于是创建了 pBase。

近年来,pBase 的原始技术开始显得相当陈

旧,但我现在有了⼀个使⽤ Wolfram 语⾔实

现的现代版本,运⾏在我的个⼈私有云中。

这个数据库相当好⽤。我可以通过名字或其他

特征来搜索⼈员信息,或者,如果我计划前往

某地,还可以让pBase展⽰⼀张地图,上⾯显

⽰了那些⼈的最新信息。
谈到pBase和社交⽹络的关系,我长期使⽤

Facebook,但它的管理并不理想,好友数量总

是达到上限。

与之相反,我更重视LinkedIn,只有在真正与

⼈交流过后,我才会添加他们为联系⼈(⽬前

已有3005个连接,是的,我和很多⼈交谈

过)。

每隔⼀段时间,我就可以通过 ServiceExecute

从 LinkedIn 账户下载数据,更新 pBase 中的

内容,⾮常⽅便。但 LinkedIn 只记录了我认


识的⼀⼩部分⼈。它不包括我的许多重要朋友

和熟⼈,也不包括⼤多数学者和许多学⽣等。

我希望将来能进⼀步发展pBase,甚⾄可能普

及这项技术。在我们公司内部,已经有⼀个系

统展⽰了⼀些潜在的发展⽅向:我们的内部公

司⽬录。它运⾏在我们的内部私有云中,主要

使⽤Wolfram|Alpha式的⾃然语⾔理解技术,

允许⽤户⽤⾃然语⾔提问。

此外,我们公司还维护着另⼀个数据库,对我

⽽⾔⾮常有⽤,尤其是在需要找出某个不常见

问题的答案,或者寻找适合某个新项⽬的⼈才

时。我们称之为“谁知道什么”数据库。这个数

据库为每个⼈提供了⼀个经验和兴趣的简介。

这⾥有我的⼀个条⽬⽰例:
对于个⼈数据库来说,我拥有的书籍数据库也

⾮常有⽤。过去⼗年⾥,我并未购买太多书

籍,但在此之前,我已经收集了⼤约6000本

书。

尤其在进⾏历史研究时,我常常需要参考其中

的许多书籍。但问题是,这些书应该如何组织

呢?像杜威⼗进制或国会图书馆这样的⼤型分

类⽅案并不实⽤,也不符合我个⼈对主题的

“认知地图”。
就像我管理⽂件系统⽂件夹或纸质⽂件夹⼀

样,我发现最好的⽅法是将书籍分为⼏个较宽

泛的类别,数量⾜够少,便于我记住它们在图

书馆中的位置。但书籍在各个类别内该如何排

列呢?

这⾥有⼀个我妻⼦经常引⽤的故事,关于我这

种⽅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出于对思想历史进程

的兴趣,我曾想过按照历史顺序(⽐如⾸次出

版⽇期)排列书架上的书籍,但查找特定书籍

或重新放置书籍时会变得困难。(如果书脊上

印有出版⽇期,那就更容易了。但它们没

有。)

⼤约20年前,我准备将所有书籍搬到⼀个新地

点,那⾥有不同长度的书架。我当时试图计划

在新书架上安排图书类别。
我想到了⼀个主意:测量每本书的宽度,顺便

测量其⾼度和颜⾊。这样我就可以制作⼀个每

个书架的图形表⽰,显⽰书籍的实际宽度和颜

⾊,并⽤图形中的箭头指⽰特定书籍的位置。

我购买了⼀个⾊度计并开始测量,但这项⼯作

⽐预期要耗费更多的⼈⼒和物⼒,⽽且在书籍

搬迁之前并未完成。与此同时,我在搬书的当

天发现,如果装箱时在书的边缘摆放其他书

籍,装箱效率会更⾼。

结果是,5100本书以随机顺序到达。我花了三

天时间对它们进⾏分类。这时,我决定简化流

程,在每个类别中按作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

书籍。这种⽅式在找书时确实有效。

但我⼤规模整理图书的⼀个结果是,我⾄少拥

有了所有与撰写《⼀种新科学》相关书籍的数
字版本,这些数据现在存放在Wolfram数据存

储库中。

个⼈数据分析

2012年,我撰写了⼀篇关于个⼈数据分析和我

所收集的个⼈数据的⽂章。当时,我的档案⾥

存着约三⼗万封发出的电⼦邮件;⽽现在,这

个数字已经增加了五⼗万。我还可以⽤这些数

据来延伸我的⽇常邮件发送曲线图:
(图中那些空⽩的⼤块区域,是我沉睡的时

段。没错,随着我转换不同的项⽬——例如在

2002年完成《⼀种新的科学》,我的睡眠习惯

也发⽣了变化。现在,我还在尝试更早⼊

睡。)

我的系统保存着各种数据,包括我输⼊的每个

按键、迈出的每⼀步以及我的电脑屏幕每分钟

的样⼦(遗憾的是,这部电影⾮常⽆聊)。我

还有各种医疗和环境传感器,以及与我互动的

设备和系统的数据。

每隔⼀段时间,我都会拿起 Wolfram Data

Drop 数据库,⽤它们对我的⽣活进⾏⼀些数

据科学分析,这很有意思。是的,从⼴义上

讲,我发现⾃⼰的⽣活⾮常连贯,习惯成⾃

然,但每天都会发⽣不同的事情,使我的“⼯
作效率”(以各种⽅式衡量)出现波动,⽽且

往往看似随机。

但收集所有数据的好处在于,我可以⽤它们来

创建仪表盘。我发现,这些仪表盘每天都很有

⽤。⽐如说,在我的私有云中,有⼀个电⼦邮

件监控系统:

黄⾊的曲线显⽰了我待处理的邮件总数,红⾊

的则是我还未打开的邮件数量。这些曲线对我

⽣活中的各种变化都⾮常敏感。例如,当我全

神贯注于某个项⽬时,我注意到我的电⼦邮件

会暂时被搁置。但在我试图调整⾃⼰的步伐,
决定何时做什么时,我发现这个电⼦邮件仪表

盘⾮常有帮助。

每天我都会收到⼀封电⼦邮件,报告前⼀天的

情况,这也很有⽤。我敲击了多少次键盘,使

⽤了哪些应⽤程序,我创建了哪些⽂件,⾛了

多少步等等。

我还长期记录⾃⼰的各种健康和医疗数据。很

久以前就开始记录某些数据,这样就可以绘制

出长达数⼗年的时间序列,看看是否有什么变

化。

实际上,我注意到的是,多年来我的某些指标

(⽐如⾎液⽔平)数值基本保持不变,但许多

实验室给出的“正常范围”却在不断变化。(实

际上,这也是因为实验室根据其特定的观测⼈

群推导出的正常范围)
我在2010年进⾏了全基因组测序。虽然我还没

有从中学到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但当我看到

论⽂中提到的某个SNP变异时,我肯定会觉得

⾃⼰与基因组研究息息相关,我可以马上去看

看⾃⼰是否也有这种变异。(由于链、⽅向和

构建号的各种变化,我倾向于坚持第⼀性原

理,只⽤StringPosition查找侧翼序列)。

就像我在这篇⽂章中描述的很多事情⼀样,我

在进⾏个⼈分析时的做法是尽量做容易的事

情。

例如,我还没有完全解决记录我吃了什么的问

题(我们的图像识别技术还不够好,即使是专

为我设计的输⼊⾷物的应⽤程序也总是显得有

些繁琐)。
但每当我有⼀个⾃动运⾏的系统时,我就能成

功收集到很好的个⼈分析数据。有了仪表盘和

每⽇电⼦邮件,既能提供持续反馈,又能检查

系统是否出了问题。

未来之路

我曾详细描述过我的⼀些个⼈技术基础设施是

如何设置的,可以说是相当书呆⼦⽓。它⼀直

在变化,我也⼀直在努⼒更新它——⽐如,我

似乎有很多我不再使⽤的东西(如你所见,我

⼏乎得到了我发现的所有 “有趣”的新设备或⼩

⼯具):
虽然像设备这样的东西会发⽣变化,但我发现

我的基础设施的组织原则却出奇地保持不变,

只是逐渐变得越来越完善——⾄少当它们基于

我们⾮常稳定的 Wolfram 语⾔系统时,我发

现为实现它们⽽构建的软件系统也是如此。

未来会怎样?有些事情肯定会有所改善。我在

写这篇⽂章时意识到,我现在可以升级到4k显

⽰器(或更⾼),⽽不会影响屏幕共享(馈送

会⾃动降采样)。

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就能⽤AR实时注释我的

环境了。也许最终我会有办法进⾏基于XR的视

频会议。也许就像我40多年来⼀直假设的那样

——我终于可以使⽤脑电图之类的东西加快打

字速度了,等等。
但更重要的变化将是拥有更完善、更⾃动化的

⼯作流程。假以时⽇,我希望可以利⽤我们的

机器学习⼯具⾃动完成 “计算历史”,例如,将

我在某⼀特定领域所做过的事情汇集成⼀个有

⽤的、分组适当的时间轴。

我在历史研究⼯作中,曾有机会使⽤过许多⼈

物和组织的档案。通常会做⼀定量的索引和标

记。(这封信的收信⼈是谁?什么时候写的?

关键词是什么?在哪⾥归档?等等)。但事情

往往⾮常细化,通常很难确定所发⽣的事情的

整体轮廓。

我的⾸要⽬标是让我个⼈拥有的所有资料对我

⾃⼰有⽤。但我想很快就会开始开放⼀些较早

的资料,让其他⼈也能看到。
我还在研究,在拥有云基础设施、机器学习、

可视化、计算⽂档等技术的现代社会,如何才

能建⽴⼀个展⽰和探索档案的最佳系统。

当我反思⾃⼰的⼀天时,我常常思考哪些⽅⾯

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实际上,很多时间都花

在了处理电⼦邮件和回答问题上。

当然,我已经努⼒尝试过⽤各种⽅式来解决这

个问题,⽐如让⼀些问题能够⾃动回答,或者

通过我们构建的技术和⾃动化⼿段来处理。作

为CEO,我也尽量把⼯作委派给其他⼈。

但仍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我不禁思考,难道

就算我们现在拥有了如此多的技术,还是不能

将更多的⼯作⾃动化,或者交由机器来完成

吗?
也许,我收集的所有个⼈数据终有⼀天能让⼈

基本上只需构建⼀个“数字化的我”。毕竟,这

个系统看过我⽆数的电⼦邮件,可以查看我所

有的⽂件和个⼈数据分析,或许它真的能预测

出我对任何特定问题的回答。

我们还没到那⼀步。但是,当⼀台机器可以对

如何回应某件事情提出三个想法,然后向我展

⽰草稿,让我从中挑选并批准时,那将是⼀个

有趣的时刻。

总体上我要⾛的⽅向⼏乎必须由我⾃⼰来决

定,但具体的执⾏细节,我希望能够逐渐实现

⾃动化。
如何打造⾼绩效组织?
Douglas Engelbart(1992年)

专题:如何做个好的管理者

推荐语:

这是⼀篇开头略微有些难懂,但读进去就惊呼

不已的⽂章。这篇⽂章的作者是Douglas

Engelbart,它是⿏标的发明者,是乔布斯的启

发者,当然他还有数不清的头衔。Notion 的

创始⼈也是看了他的论⽂才真正找到开发⽅向

的。

这篇⽂章发表于1992 年6 ⽉,在这篇⽂章中

他思考了企业组织协作的未来。30 年后的今
天所有的企业协同⼯具都在沿着它本⽂中的思

考发展。

他在⽂章中,介绍了组织协同的原则、⽅法、

⼯具。极其的有前沿性,现在看来仍然是⾮常

先进的理念。值得每⼀个管理者研读学习(不

管是个⼈管理还是企业管理)。强烈推荐。

全⽂:

要打造⾯向未来的⾼效组织,就必须对整个组

织的能⼒基础设施进⾏⼤规模的改⾰。这种变

⾰的复杂性令⼈望⽽却步,因此必须采取战略

性的⽅法。
协作软件(Groupware)为这些基础设施中重

要且独特的新知识能⼒提供⽀持,并且在发展

战略中扮演关键作⽤。

1.引⾔

1.1 共享愿景与“协作软件社区”

在我看来,协作软件是实现⾼效⼈类组织的关

键⼿段。我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标是

让我们的组织和机构更好地应对复杂和紧迫的

挑战。

到1962年,我已经形成了⼀个基本的概念框

架,旨在实现这⼀⽬标。此后,我就⼀直在这
个框架内⼯作,通过⽆数的实践经验,不断丰

富和发展它。

现在,关于组织改进的⽂献中经常强调,组织

成员需要对发展⽅向有共同的愿景。我相信,

这⼀原则也适⽤于更松散的组织单位,⽐如对

组织改进和协作软件感兴趣的研究者社区。

根据我的经验,这种共享的愿景是数字软件能

否有效⽀持组织能⼒提升的关键因素。⽽我认

为,这正是我们发展协作软件的根本⽬标。

多年来,我关于实现⾼绩效组织的愿景已经成

熟,形成了⼀个全⾯、多维的战略框架。虽然

这看起来可能有点激进,但我始终希望它能融

⼊到这样⼀个共享的社区愿景中。
我们的引导式研究所的主要⽬标是与社区中的

关键利益相关者进⾏建设性的对话,讨论有关

“引导式战略”的问题。同时,研究所的任务还

包括促进该战略的试验采⽤,以及推动这⼀战

略⾃⾝的不断改进。

在这篇⽂章中,我总结了这个战略框架的关键

要素,并突出了“协作软件”将扮演的⾓⾊。⽂

章还提供了⼀些历史背景,说明了该框架直⾄

1986年的发展过程。

1.2 能⼒基础设施及其增强系统

任何组织所需的⾼级能⼒都建⽴在⼀个⼴泛⽽

深厚的基础能⼒设施之上,这个基础设施由多
层次的复合能⼒组成,每个层次都依赖于更低

级别的能⼒。

在较低的层⾯上,能⼒分为两类:基于⼈的和

基于⼯具的。协作软件的功能以及各种设施、

⼯具和其他元素都属于后者。

在追求更⾼的组织效率时,我们的关注焦点显

然是这些基础设施。然后,我们需要建⽴系统

和⽬标视⾓,以确定哪些基础设施应作为重⼤

改⾰的候选对象,以及应考虑多⼤程度的改

⾰。我从⼏个⽅⾯得出了⼀个全球性的视⾓,

我认为这对于我们的整个能⼒基础设施⾄关重

要。

图1展⽰了我们对这个模型的深⼊思考。⼏个

世纪以来,我们的⽂化发展出了丰富的系统,

当⼈类经过训练和适应使⽤这些系统时,就能
增强他们的基本能⼒,使他们和他们的组织能

够发挥出⽐其他情况下更⾼的能⼒。

我把这称为我们的“增强系统”,并且我发现将

其划分为“⼈类系统”和“⼯具系统”两部分⾮常

有价值。这个模型已经为我在协作软件领域的

⼯作提供了许多有⽤和有效的思路。

图1. 增强能⼒——⾼层次依赖于低层次。

[图1 显⽰了⼀个由⼈类系统元素(如⼈们的

范式、组织、程序、习俗、⽅法、语⾔、态

度、技能、知识和培训)和⼯具系统元素(如
媒体、展⽰、观看、研究、检索、操作、计

算、通信)组成的能⼒基础设施。]

对这个模型的思考让我意识到,我们还远远不

能对任何主要部分的能⼒基础设施进⾏⼀次性

重新设计,主要是因为它们普遍依赖于⼈类流

程。

在追求显著的能⼒提升时,我们需要认识到,

我们正试图影响⼀个⾮常庞⼤和复杂的系统的

演变,这个系统有其⾃⾝的⽣命和演化动⼒。

这个系统的许多部分将继续同时演变(就像⼏

个世纪以来⼀直在发⽣的那样)。

我们必须适应这种情况,通过促进和指导这些

演化过程来实现我们的改进⽬标。因此,我们

应特别关注将改进作为⼀个多元素、共同进化
的过程。特别是,我们需要明确关注⼯具系统

和⼈类系统的共同进化。

此外,这些认识之外,还有⼀个因素突然出

现,对我的新兴框架产⽣了重⼤影响。

1.3 规模剧变的相关影响

数年前,我研究了计算终端极端微型化的问题

和前景,以评估数字设备变得极⼩、快速和低

成本的可能性。(编者注:现在已经实现)我

个⼈⾮常关注这⼀领域,因为只有在这⽅⾯取

得显著进展,我才会全⼒以赴推动计算机增强

技术的⼴泛应⽤。
我的研究让我确信,鉴于对数字技术的⾼⼯业

和军事需求,微观可扩展性的极限远远超出了

我的预期。

同时,我在研究有关⽣物尺⼨标度的⽂献时,

意识到了⼀个重要的普遍原则:如果在⼀个复

杂的系统中改变关键参数的标度,其效果起初

会表现为总体外观上的量变,但到了⼀定程度

后,这些参数的进⼀步标度变化将在系统中产

⽣越来越显著的质变。

举个例⼦:五英尺⾼的⽣物与六英尺⾼的⽣物

在设计上并⽆太⼤区别。但对于⼀英⼨的⽣物

或 三⼗英尺的⽣物来说,这两种⽣物的设计

是完全不⼀样的。

和⼈类⼀样⼤的蚊⼦⽆法站⽴、飞⾏或呼吸。

蚊⼦那么⼤的⼈也不具备基本的⾏动能⼒,例
如,如果不努⼒打破表⾯张⼒,就⽆法从⽔坑

⾥喝⽔,如果脸被打湿,很可能会被拉下⽔,

⽆法逃脱被淹死的命运。

启⽰:当⼀个复杂的系统能够有效地适应关键

参数的急剧变化时,其结构组合和功能性能就

会发⽣惊⼈的质变。

我们可以假设,对于⽀撑组织能⼒基础设施的

复杂增强系统⽽⾔,这⼀原则同样适⽤。在这

⾥,数字技术在速度、功能、容量、呈现质量

和传输等⽅⾯的⼯具系统能⼒的巨⼤变化,超

出了我们的组织在如此短的⼏⼗年内需要适应

的任何其他系统参数的变化。

在组织变⾰的⼤背景下,规模问题还有更多的

讨论空间。⾜以说明的是,这些想法使我坚定

地认为,我们⼈类所⾯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全球
性的、巨⼤的,即提⾼⼈类赖以⽣存的组织和

机构的绩效⽔平。

1.4 范式的根本重要性

⾃从图1中的模型诞⽣以来的三⼗年间,我越

来越确信,⼈类组织的能⼒可以⼤幅提升。我

们刚开始学会利⽤的这些数字技术,代表了⼀

种全新的神经系统,围绕这种系统可以演化出

新的、更⾼级别的社会有机体。

⾯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组织和机构⽆

法充分应对⽇益复杂和紧迫的社会问题,探索

提⾼它们应对能⼒的每⼀条途径似乎都⾄关重

要。
这些是我三⼗年前的想法,如今它们似乎更加

贴切。这些技术已经得到了证实,我们的组织

也在朝着内部改进的⽅向调整。

但似乎仍然缺乏的是⼀种适当的普遍观念:巨

⼤的变化是可能的,真正重⼤的改进也是可能

的;获得更⾼绩效可能涉及令⼈惊讶的质变;

⽽且,实际上可能有⼀种有效、务实的战略来

实现这些改进。

在制定⼀项基本的、可扩展的战略时,上述观

念问题⾮常重要,应明确纳⼊其中。换句话

说,该战略应考虑到我们对未来可能发⽣的重

⼤转变的需要。

观念、共同愿景、范式——它们的演变⾄关重

要,但却很少或根本没有得到直接的发展关

注。过去那种缓慢的、未经引导的范式漂移并
不适合这个时代,因为全球正在发⽣着前所未

有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庞⼤的社会

机构所⽆法适应的。⽽且,这种变化的速度更

有可能加快⽽不是减慢。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真诚地相

信,协作软件社区在适当的战略框架内能够产

⽣⾮常⼤的影响,即提⾼我们应对⼤型复杂问

题的能⼒。获得这种新能⼒在很⼤程度上取决

于发展出适当的范式,⽽这种范式本⾝就代表

着我们的机构需要变得更有能⼒应对的那种复

杂挑战。

这就导致了⼀个假设:在我们组织转型的早期

阶段,关键⼈物所拥有的未来范式的⼀个重要

因素,是对未来范式中有意识地培养适当的进
化趋势和变化率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能够做

到的态度。转变我们的范式。

你将扮演什么⾓⾊?

2.改进改进的过程

在制定明确战略框架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个

问题:在考虑组织改进的投资原则时,哪些原

则是合理的。我希望筹集研发资⾦,并思考如

何在⾯对如此庞⼤且⽆序的问题时获得最佳回

报。

同时,我也在考虑如何利⽤剩余的职业⽣涯时

间来推动最⼤的进展。在启动这样⼀个项⽬

时,应该采取哪些基本准则?
我所能想象到的唯⼀能够实现真正重⼤改进的

严肃⽅法是长期的、务实的、以整个系统为指

导的进化。我所⾯对的是⼀个⾮常复杂的系

统,⽽且在经历⼤规模系统变⾰的同时,相关

组织还必须保持优于⽣存⽔平的运作,这使得

挑战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在意识到组织的⾃我改进能⼒必须变得

更加突出和有效之后,就出现了图 2 所描述的

图像。于是,我们⾃然⽽然地想到了⼀种战

略,即最早的改进⼯作可以集中在提⾼这种能

⼒上(即提⾼组织的改进能⼒)。
图 2. 共同进化是⼀项值得⾼层⾼度重视的能

[图 2 显⽰了图 1 中的能⼒基础架构,包括⼈

⼒系统和⼯具系统,其中突出显⽰了⼀种特殊

的⾼级能⼒,并标注为 “改进能⼒——需要发

挥突出⽽明确的作⽤”]

3.组织改进的 ABC 模型

在进⼀步思考改进活动和⽀持它们的能⼒时,

我发现从图 2 中提取出⼀个更简单的抽象概念

来处理组织改进问题是⾮常有⽤的,如图 3 所

⽰。在这⾥,我们将 A 和 B 两类活动分开,

并表明每类⼯作的能⼒都由各⾃的增强系统

(包括⼈⼒和⼯具系统)提供⽀持。
图 3:显⽰明确改进规定的简单组织模式。

[图 3 显⽰了⼀个组织,活动 A 代表核⼼业务

活动(即产品研发、制造、市场、销售、运

营......),活动 B 代表改进 A 的活动。请注

意,B 正在改进 A 的⼈⼒⼯具增强系统。]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现在可以考虑之前在图 2

中讨论的提⾼组织改进能⼒的前景,即提⾼ B

活动的能⼒。

要有效实现这⼀关键追求,还需要另⼀项明确

的组织活动,即图 4 中描述的组织 C 活动。


为评估和改进 B 活动的资⾦、⼈员配备和⾼层

⽅法⽽进⾏的⾏政⼯作就属于 C 活动。

C 活动还包括向 B 活动引⼊新的知识和技能,

提供更好的⼿段让 A 活动的客户参与互动,或

改善试点运营的管理⽅式。

图 4. 这是描述 B 和 C 活动⽬标的⼀种有⽤⽅

式。

[图 4 显⽰了图 3 中的组织结构,包括 A 和 B

活动,并增加了 C 活动,即改进 B 活动的活

动。B 活动的进⼀步特征是改进产品周期的时
间和质量,C 活动是优化改进周期时间和质

量。]

4.寻求多回报能⼒集群

在考虑⽀持这种更⾼层次、⾃我完善的 B 级能

⼒的基础设施元素时,我意识到,许多重要的

从属能⼒也被许多对组织基本运作⾮常重要的

更⾼层次 A 级能⼒积极采⽤。

例如,确定需求和机会、设计和部署解决⽅案

以及整合经验教训。这就引出了⼀个问题:

“是否有⼀套基本能⼒,其改进会显著增强更

⾼层次的 A 级业务能⼒和这种⾃我改进的 B

级能⼒?”
答案是肯定的,⼀套与知识相关的核⼼能⼒迅

速成为⾸选。

投资提⾼ A 能⼒可以提供⼀次性的提升。投资

提⾼ B 能⼒则提⾼ A 能⼒的后续增长率。⽽

投资提⾼ C 能⼒则提⾼改进率的增长率。(⽤

数学术语来说,投资 B 和 C 分别提升了改进

曲线的⼀阶和⼆阶导数——如果你愿意,这就

是单倍和双倍复利。)

我们在此假定,两个能⼒提升活动(B 和 C)

的选定产品不仅可以⽤来提升客户活动的能

⼒,还可以在很⼤程度上⽤于⾃⾝活动,以提

升后续能⼒。图 5 中的 "反馈 "路径描述了这

⼀点。
图 5. 额外的引导杠杆效应。

[图 5 显⽰了同⼀个组织,B 推动 A,C 推动

B。增加了两个反馈回路,说明 B 的产出推动

⾃⾝以及 A,C 的产出推动⾃⾝以及 B。]

正是从那时起,“引导”⼀词被纳⼊了我的持续

专业框架。事实证明,我们会⾯临许多选择,

在这些选择中,平衡地考虑引导的可能性会带

来不同的结果。我对深思熟虑地应⽤从这种思

维中发展出来的原则所带来的潜在回报充满信

⼼。
5.CODIAK ⼯艺集群:最佳战略应⽤候选

多年来,我⼀直在探索如何标⽰和阐述前⽂提

到的关键知识能⼒。由于没有⼀个确切的术

语,我最终采⽤了⼀个包含这⼀系列⾼杠杆能

⼒主要概念的缩写词——CODIAK:

即知识的并⾏发展、整合和应⽤。

随着复杂性和紧迫性的提升,对⾼效CODIAK

能⼒的需求变得愈发迫切。不断增加的产品周

期压缩和并⾏⼯作量要求,促使项⽬职能和组

织边界之间的协调达到前所未有的⽔平。但多

数组织对于知识⼯作的本质及其改进最有利的

⽅⾯却知之甚少。
CODIAK能⼒不仅是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动

⼒,还为组织的导航、转向和⾃我修复提供关

键能⼒。它所开发的适⽤知识库是极其宝贵的

资产。

CODIAK能⼒在组织内⼤多数A类活动中⾄关

重要,⽆论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研发、⽣

产、客户⽀持还是运营。

它在B类和C类活动中也同样关键,⽆论是识别

需求和机遇、设计和部署解决⽅案,还是吸取

经验教训,这些都在A类活动中得到应⽤。

因此,CODIAK能⼒应被视为组织能⼒基础设

施中的核⼼业务能⼒,是早期改进的理想选

择,以实现额外的引导杠杆效应。
为了深⼊理解CODIAK问题,考虑⼀下像⼤型

复杂项⽬这样的知识密集型活动是很有帮助

的。

这些项⽬在CODIAK流程中的⾼层核⼼如图6所

⽰。中⼼是⼀个基本的组织单位,代表着单个

个体或项⽬团队、部门、功能单位等内部个体

或团体的互动知识领域。

图 6.每个可⾏的组织单位都需要基本的知识流

程。
[图 6 显⽰了⼀个由个⼈/或团队或部门组成的

圆圈形式的组织单位,它们之间的连接线代表

着持续的交流和沟通。该组织单位与外部环境

互动,扫描和获取信息,并不断分析、消化、

整合、协作、开发、应⽤和重复使⽤不断发展

的知识库。这就是 CODIAK 流程。]

每个组织单位持续地分析、消化、整合和应⽤

其知识,⼤部分知识来⾃外部环境(可能是组

织内部或外部)。这⼀连续的知识过程产⽣了

⼀个动态演进的知识库,如图7所⽰,包括三

个主要知识领域:情报、对话记录和知识产品

(在此例中是复杂产品的设计和⽀持⽂件)。

· 情报收集(Intelligence Collection):⼀个

警觉的项⽬组,⽆论是A类、B类还是C类活

动,都会持续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积极调查、
吸收并与之互动。由此产⽣的情报与其他项⽬

知识不断整合,以确定可能需要关注或采取⾏

动的问题、需求和机会。

· 对话记录(Dialog Records):有效应对需求

和机遇需要在项⽬组内部和项⽬组之间进⾏⾼

度协调和对话。这种对话以及由此产⽣的决

策,都会与其他项⽬知识不断整合。

· 知识产品(Knowledge Product):由此产⽣

的计划提供了当前项⽬的全景,包括建议、规

格、说明、⼯作分解结构、⾥程碑、时间线、

⼈员配置、设施要求、预算等。这些⽂件是反

复合作开发的,代表了项⽬团队的知识产品,

既是项⽬的现状,也是实施和部署的路线图。

CODIAK过程很少是⼀蹴⽽就的。在项⽬的整

个⽣命周期中,必须不断地分析、消化、吸收
经验教训以及情报和对话,并将其整合到知识

产品中。

图 7.CODIAK 流程——协作、动态、持续。

[图 7 将不断发展的知识库分为三类:(1) 对话

记录:备忘录、状态报告、会议记录、决策跟

踪、设计原理、变更请求、评论、经验教

训......。(2) 外部情报:⽂章、书籍、报告、

论⽂、会议记录、⼿册、市场调查、⾏业趋

势、竞争、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新兴技

术、新技术...... (3) 知识产品:建议书、计划、


预算、法律合同、⾥程碑、时间线、设计规

格、产品说明、测试计划和结果、未决问

题......]

只需对图7中的列表稍作调整,这个基本的通

⽤CODIAK模型似乎同样适⽤于学术研究、重

⼯业、政府、医学研究、社会机构、消费品企

业、咨询公司、⾏业协会、⼩型⾮营利组织

等。

值得注意的是,基本的CODIAK过程实际上⼀

直是社会活动的⼀部分。⽆论知识组成部分是

存储在⼈们的头脑中、泥板上还是计算机中,

基本的CODIAK过程始终很重要。

新的重点是利⽤技术实现真正⾼性能的

CODIAK能⼒。随着⼈类系统元素和新兴协作
软件技术的同步发展,我们将看到图7所代表

的内容和动态发⽣⾮常⼤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情报和对话记录将被有效地记录和

整合;参与者将逐渐发展技能并采⽤各种⽅法

来提⾼他们从增加的内容中获取的效⽤,同时

使他们的贡献更加完整和有价值。

⼀般来说,我预计⼈们会惊讶于使⽤这些未来

⼯具所产⽣的价值,惊讶于产⽣价值的⽅式,

惊讶于这些实践和⼯具在成熟之后看起来是多

么 "⾃然和易于使⽤"(尽管它们最初可能被认

为是不⾃然和难以学习的)。

在我们的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持 CODIAK

流程的群件⼯具不可避免地需要完全集成和完

全互操作。考虑⼀下图 8 所⽰的⼤型组织,我
们的代表性复杂项⽬可能就在其中(例如,制

造业的⼯程部)。

图 8.⽰例:制造企业的知识领域

[图 8 显⽰了组织单位的构成要素,该组织单

位的构成要素是⼀个带有相互连接线的圆圈,

对于⼀个制造组织来说,构成要素标注为管

理、营销、财务、法律、采购、分包商、供应

商、质量、制造、⼯程、合资伙伴和客户。图

⽚下⽅的⽂字是"'企业集成:知识域内部和知

识域之间的互操作性'"。]
环绕圆圈的每个企业功能单元都代表⼀个活动

领域,其中⾄少包含⼀个CODIAK过程。由于

它们与整个企业运作的相互关联,每个企业⼦

域中的CODIAK过程很可能从与其他⼦域的

CODIAK过程的互操作性中受益。

随着企业之间的运作⽇益紧密,与客户、分包

商和供应商的互动过程也希望变得越来越有

效,因此知识领域互操作性问题变得越来越具

有全球性。

正如下⽂所述,我们的框架假设图7中指⽰的

所有知识媒介和操作将有⼀天嵌⼊到⼀个开放

式超⽂档系统(OHS)中。每个参与者都将通

过⾃⼰⼯作站的窗⼜进⼊⾃⼰所在团队的“知

识车间”。
因此,请考虑项⽬组的CODIAK领域及其所有

内部并⾏活动如何在图8所⽰的更⼤企业集团

中运作。

此外,整个企业作为⼀个统⼀的组织单位,也

必须具备可⾏的CODIAK能⼒,并拥有⾃⼰不

断发展和适⽤的CODIAK知识库。

在这⾥,我们可以对 CODIAK 定义中的“并发”

部分有⼀个重要的认识。在上⽂介绍 CODIAK

时,我们认为特定组织单位内的所有开发、集

成和应⽤活动都是同时进⾏的。这就对协作软

件⽀持提出了⼀个⾮常重要的要求。

图9让我们了解到⼤型企业中并⾏CODIAK过程

的多级“嵌套”。每个多层嵌套的组织单位都需

要⾃⼰连贯的CODIAK流程和知识库;并且每

个单位的CODIAK流程都在同时进⾏,不仅与
其兄弟和同级单位⼀起,还与其所嵌⼊的更⼤

单位以及⾃⾝组成部分的更⼩单位⼀起。

此外,许多跨组织结构的有价值的组织单位,

例如全公司范围的⼯作组,每个都需要⼀个连

贯的CODIAK流程和知识库。

再进⼀步,与外部组织单位,如⾏业协会、专

业学会、顾问、承包商、供应商、特别联盟伙

伴、客户、监管机构和标准团体等的重要⼯作

关系,也在进⾏中。

每个这样的“外部”单位都需要有⼀个连贯的

CODIAK知识领域;所有这些领域都有⼀些与

企业整个CODIAK环境中许多其他单位的知识

要素和演变动态相互关联的知识元素。
图9展⽰了组织单位的CODIAK流程如何嵌套在

其他组织努⼒中。

[图 9 显⽰,该组织是⼀个⼤的组织单位,其

⼦单位本⾝又是⼀个完整的组织单位,每个⼦

单位都有⾃⼰的 CODIAK 流程,都有记录对

话、情报收集和知识产品等不断发展的知识

库。]

因此,请考虑上述图景中扩展出的并发性和相

互依赖性:⼤型企业内所有相互依赖的组织单

位的CODIAK流程都在同时进⾏;并且在这些
同时进⾏的流程中,整个知识库的各部分之间

有很多相互牵连。

我们很容易意识到,⼩型⼩组在其“外部环境”

情报收集中所⽤的⼤部分知识,实际上是来⾃

企业内部其他领域的共享知识——来⾃其他⼈

的对话、外部情报,或者他们完成的或正在发

展的知识产品。

因此,整个企业有⼀个集体的CODIAK领域,

其中的知识要素在某种程度上实际属于“整个

企业”领域,但企业集体领域中的许多内容是

企业内下属组织单位CODIAK领域的积极组成

部分。

考虑到⾼效的在线CODIAK⽀持变得普遍时,

供应商、承包商和客户将与企业进⾏⼀定程度

的CODIAK领域共享。图10中的供应商⽹络只
需⼀瞥,就能意识到当(或如果)合适的协作

软件得到⼴泛应⽤时,关键的、可互操作的

CODIAK流程和共享的CODIAK知识领域的规

模将会有多⼤。

图10展⽰了⼤型飞机项⽬供应商层级中的“孤

岛”可能造成的巨⼤损失。

[图 10 显⽰了⼀个⼤型飞机项⽬的组织单位,

该项⽬涉及 2,000-3,000 ⼈。该项⽬位于由⼀

级、⼆级和三级供应商(多达 6000 家公司)

组成的供应商层级结构的顶端,层级结构上下
贯通的通信渠道代表了任务和规格、变更单、

合同事宜、进度跟踪和产品开发⽅⾯的协作与

协调。]

这代表了我认为协作软件市场⾯临的全球性挑

战的规模。

上述情况对任何试图⽀持未来⾼效能组织的

CODIAK流程的协作软件系统提出了⼀些⾮常

重要的要求。显⽽易见的是,需要⾮常灵活

的、⼤范围的知识库共享。

最近才开始普遍显现的是,我们需要以⼀种新

的⽅式来思考我们称之为“⽂档”的知识包的性

质。对灵活安排共享基本上是任意知识块的需

求,为⽂档成为由具有任意节点间连接的模块

化概念节点构建的超⽂本提供了强有⼒的论

据。
那么,市场如何(及何时)能学到⾜够的知识

并给予⾜够的合作,以制定真正有效的开放式

超⽂档系统(OHS)标准呢?在⼤型组织和机

构中实现真正⾼⽔平绩效的前景⼏乎就在等待

这⼀天的到来。

这个问题是有效的引导战略需要解决的重要部

分。

6.开放式超⽂件系统(OHS):⽤于通

⽤ Codiak ⽀持

我的早期假设得到了后续经验的充分证实:未

来⾼效知识⼯作的核⼼⽀持技术,将是基于多

媒体超⽂件的集成系统。
进⼀步来看,我们组织及其知识领域内部和之

间的互操作性将成为关键问题。在超⽂件环境

中进⾏的在线互动⼯作的价值⽇益增加,这就

需要在⽂件架构和使⽤惯例上的标准化程度远

超以往。

因此,必须由⼀个包括超⽂件系统、相关⽹络

和服务器架构的“开放系统”来提供此类服务。

开放式超⽂件系统(OHS)的基本论点已在相

关⽂献中阐述,⽽且我认为下⽂所述的超⽂件

系统功能将是最终OHS的关键需求,其发展对

各⾏各业及国家的⽣产⼒⾄关重要。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的简要概述,该设计是基于

本⽂描述的概念⽅向,结合多年实践和试验活

动发展⽽来的。“系统”这⼀概念在此⾮常重

要。
共享⽂件/⽂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通⽤

⽂件共享应适⽤于建⽴任何在线协作关系的整

个全球领域。

混合对象⽂档——能够随意组合⽂本、图表、

⽅程、表格、光栅扫描图像(静态或实时视

频)、电⼦表格、录⾳等,所有这些内容捆绑

在⼀个“信封”内,作为⼀个名为“⽂档”的连贯

实体进⾏存储、传输、阅读(播放)和打印。

明确结构的⽂档——⽂档中的对象按明确的层

级结构排列,复合对象的⼦结构可以明确地进

⾏访问或操作结构关系。

全局性的、⼈类可理解的对象地址——原则

上,每个可能被引⽤的对象都应有⼀个明确的

地址,且以⼈类可读和可解释的⽅式展现。
(例如,⽆法链接到 "框架 "或 "卡⽚ "中的对象

是不可接受的)。

对象形式、序列和内容的视图控制——结构化

的混合对象⽂档可以根据灵活的视图选项在窗

⼜中显⽰——特别是通过选择性的层次剪切

(⼤纲视图),也可以通过内容过滤、 截断

或某种算法视图来提供更有⽤的结构和/或对

象内容描述(包括实际存在于其他⽂档中的新

序列或对象分组)。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直

接从这些特殊视图对结构或对象内容进⾏编

辑。

基本的“超(Hyper)”特性——嵌⼊式对象即

链接,可以指向⽂档内或指定⽂档域内的任何

对象。⽤户或⾃动进程可以通过链接“去看看

另⼀端有什么”,或“将另⼀端的对象带到这个
位置”,或“执⾏另⼀端确定的进程”。(这些可

执⾏程序可以控制外围设备,如 CD ROM、视

频播放器等)。

超级⽂档的“反向链接”功能 ——在⽹上阅读超

⽂件时,⼯作⼈员可以利⽤本超⽂件或其他超

⽂件中指向本超⽂件的其他对象的链接信息,

或指向本超⽂件中指定对象或感兴趣段落的链

接信息。

⼈类可读且可解释的链接地址——显⽰/打印

链接对象的“查看选项”之⼀应提供通往引⽤对

象的“地址路径”的⼈类可读描述。

个⼈签名加密——⽤户可以使⽤私⼈签名密钥

在⽂档或⽂档内的特定部分签名。⽤户可以验

证签名的真实性,并确保签名后的⽂档或⽂档

部分未被更改。
显⽰对象地址和链接地址说明的硬拷贝打印选

项——除了在线⼯作⼈员可以⼿动或通过⾃动

链接跳转跟踪链接引⽤路径外,处理相关硬拷

贝的⼈员也可以阅读和解释链接引⽤,并按指

⽰路径找到引⽤对象。

超级⽂档邮件——集成的通⽤邮件服务允许发

送任何⼤⼩的超级⽂档。所有嵌⼊的链接也都

会被传输,任何收件⼈都可以通过这些链接找

到其他邮件项⽬、公共访问⽂件或“图书馆”项

⽬中的⽬标。

超级⽂档的“期刊系统”——类似图书馆的综合

系统,可以通过提交表单提交超级⽂档信息或

⽂档,⾃动“办事员”将分配⽬录编号、存储项

⽬、通过链接通知收件⼈便于检索、通知替代
项⽬、编制⽬录以便未来搜索,并管理⽂档集

合。

访问控制——个⼈、群组和库⽂件中的超级⽂

档可以设置到对象级别的访问限制。

外部⽂档控制(XDoc)——虽然不完全是“超

级⽂档”的问题,但这是⼀个重要的系统问

题。通过采⽤与超级⽂档图书馆相同的“⽬录

系统”,可以⾮常有效地管理未纳⼊上述在线

互动环境的⽂档(例如硬拷贝⽂档和其他记

录),并提供反向链接服务,显⽰超级⽂档

(和其他)数据库中引⽤这些“离线”记录的情

况。

图 11 中的概览描绘显⽰了上述主要系统元素

之间的⼯作关系。请注意,共享⽬录服务⽀持

期刊和外部⽂档服务的使⽤。
图 11.开放式超⽂件系统(OHS):⽤于基本

的协作性知识⼯作。

[图 11 显⽰了开放式超⽂件系统提供的知识库

环境,包括共享⽂件、'"扔掉'"电⼦邮件、期刊

/图书馆和外部⽂档 (XDOC)。⽂件显⽰在这四

个区域,不同区域的⽂件之间有超链接。超⽂

件 "的定义是为任何多媒体⽂件中的任何对象

提供灵活的链接;"开放 "的定义是在⼯作 组、

平台和应⽤程序内部和之间提供独⽴于供应商

的超⽂件访问。]
有关上述部分完善原型的功能和设计详情,可

查阅< Ref-6> 、< Ref-7> 和< Ref-8> 。

7.四⼤通⽤协作软件架构要求

除了前⽂提及的依赖于特定⼤规模架构特征的

超⽂档邮件和超⽂档库功能之外,还有⾄少四

个重要的⼯具系统能⼒对于⼴域协作软件服务

⾄关重要,正如本⽂所讨论的那样:

全球和个⼈词汇控制 ——在计算机服务历史

中相对较新的问题是,关于即将到来的“全球

知识⼯坊”所有⽤户之间共同“⼯坊词汇”的发展

和使⽤。当然,通⽤数据字典⼀直是⼀个问

题,但它们的使⽤范围和稳定程度远不及我们

在迅速发展的协作软件世界中所⾯临的。
我们的架构⽅法(见 Ref-6、Ref-9 和 Ref-10)

是在每个⽤户界⾯环境中引⼊⼀个通⽤命令语

⾔解释器(CLI)模块。这个模块基于语法⽂

件,从通⽤词汇中提取⽤户可⽤的操作(动

词)和可⽤的对象类别(名词),并根据当前

附加的语法⽂件内容,解释⽤户操作,并通过

远程过程调⽤执⾏相应动作。

我们每个知识⼯作者将参与到更加丰富的在线

环境中,在更加全球化的“知识⼯坊”内进⾏更

加紧密的协作,使⽤来⾃各种供应商的硬件和

软件,技能和应⽤⽅向各异。

没有像上述所建议的某种全球架构能⼒,我看

不出有何切实可⾏的⽅式来⽀持和控制不断发

展的全球“⼯坊词汇”,以有效整合⼴域协作软

件服务。
外观和操作界⾯选择的多样性 ——基于与上

述相同的命令语⾔解释器(CLI)架构,⼀个

“外观和操作界⾯”软件模块将位于CLI和窗⼜

系统之间。为选定的外观和操作界⾯特性提供

可选模块,将满⾜重要的实际和演进需求。

这⾥有⼀个基本限制。在进⾏交互操作时,不

管使⽤哪种特定的外观和感觉风格,⽤户都会

对每个菜单项、图标、输⼊的命令或“快捷命

令键组合”的含义有⼀个特定的⼼理模型。

所需的限制是,通过该⽤户所使⽤的界⾯模块

产⽣的动作,必须通过执⾏命令语⾔解释器模

块所提供的基础进程来实现,这些进程是从使

⽤通⽤词汇中衍⽣出来的。
⽤户应使⽤基本的通⽤词汇来了解他们的⼯具

和材料,并与他⼈讨论他们的⼯作,⽆论他们

使⽤哪种形式的⽤户界⾯。

此外,这种⽅法不仅减轻了让⼈们遵循标准外

观和感觉的需求,⽽且具有⾮常积极的潜在成

果。迄今为⽌,流⾏的图形⽤户界⾯的发展受

到“易于使⽤”原则的极⼤影响。

虽然这促进了⼴泛的接受,但真正⾼性能的道

路不太可能由那些仍在使⽤上⼀代为简易使⽤

⽽设计的控制界⾯的⼈们有效地⾛过。

随着重要⽤户群体开发越来越⼤的⼯坊词汇,

并在使⽤这些词汇的过程中展现出更⾼的技

能,他们将⽆疑开始从外观和感觉的重⼤变化

中受益。上述⽅法将为我们朝向真正⾼性能的

进化提供开放的机会。
共享窗⼜远程会议——远程分布式⼯作⼈员可

以各⾃执⾏相关的⽀持服务,为“观看”⼯作⼈

员提供“展⽰”⼯作者窗⼜的完整动态图像。与

电话(或电话会议)结合使⽤时,双⽅可以像

并肩坐着⼀样⼯作,审阅、起草或修改⽂件,

提供指导或咨询,⽀持会议等。应⽤程序的控

制权可以在参与者之间⾃由传递。

超⽂档与其他数据系统之间的互连 ——例

如,CAD系统的数据库中可以有指向与设计对

象相关的注释/评论的链接,这些注释/评论指

向超级⽂档数据库中的相关规范、要求、论证

等。反向链接服务将向超级⽂档读者显⽰哪些

段落引⽤了CAD数据库(或其特定部分)。

类似地,超⽂档中的链接可能指向CAD库中的

对象。在⽇后研究CAD模型中的某个对象时,
反向链接服务可以告知CAD⼯作者哪些超⽂档

段落引⽤了该对象。

8.OHS⽀持的CODIAK流程

有了上述⼯具能⼒,再加上第1.2节中讨论的

完善⽅法和其他⼈/系统要素,组织的能⼒基

础设施就可以⽀持以下类型的在线CODIAK场

景。

请注意,即使⽤户⾝处不同的组织单位,在不

同的组织中,在不同的⼯作站上使⽤不同的应

⽤软件包(前提是访问数据不受严格的隐私保

护功能限制),以下在线互动也能正常⼯作。

对OHS的真正考验是,当你可以点击通过电⼦

邮件收到的来⾃不同组织的链接,直接跳转到
所引⽤的段落,然后在“陌⽣”知识域中⾃如地

进⾏操作,可能通过⼤纲视图跳转到上⼀级,

查看给定段落的上下⽂,跟随你在那⾥找到的

其他链接,等等,⽽不必在不熟悉的流程中摸

索。

情报收集:现在,⽆论被归类为A、B还是C类

活动的警觉项⽬组,都能更加有效地监控其外

部环境,主要在线上积极调查、获取情报并与

之互动。

现在,⼤部分外部情报都以超⽂档、多媒体的

形式在线上获得,记录在OHS⽇志中。当我通

过电⼦邮件告知你即将召开的会议时,我可以

引⽤我认为你会感兴趣的会议内容,并通过超

⽂本链接和对象定位功能,你可以点击所附的

引⽤链接快速访问引⽤的段落。
当我在⽇志⽬录中进⾏搜索,为我正在撰写的

提案研究⼀个问题时,我可以看到谁引⽤了该

资料以及他们对该资料的看法。

如果资料是离线的(即在XDoc中),我可以

快速找出其存储位置及如何获得副本,可能通

过电⼦邮件请求。如果资料在线,我可以⽴即

访问,通常从⽂档标题的顶层⼤纲视图开始,

可能设置⼀个简单的过滤器来缩⼩范围,然后

快速定位我所需的具体信息。

我可以快速建⽴⼀个注释索引,⽤于跟踪我关

注的情报⽂档或⽂档内的对象。我可以与你分

享我编写的宏程序,⽤来捕捉某些传⼊的情报

项⽬并以特定⽅式重新格式化它们,你也可以

在⾃⼰的环境中使⽤这个宏,根据你的关键词
进⾏操作。所有收集到的情报都可以轻松地与

其他项⽬知识进⾏整合。

对话记录:有效应对需求和机会涉及到项⽬组

内外⾼度的协调和对话。在OHS环境中,⼤部

分对话将通过⽇志在线进⾏。

电⼦邮件主要⽤于“即时”通讯,如会议提醒。

所有备忘录、状态报告、会议纪要、设计变更

请求、现场⽀持⽇志、错误报告等都将提交⾄

⽇志以供分发。

⽇志⽀持异步在线会议,并对每个条⽬进⾏标

记和编⽬,⽅便⽇后参考。⽂档交换则是将⽂

档提交⾄⽇志,并附上诸如“这是最新版本,

请特别注意G节的变化,不同之处列在Y⽂件

中”的评论,包括指向该节和该⽂件的链接以

便轻松访问。
审阅者会点击这些链接,然后审阅⽂档。为了

发表评论,审阅者会点击相关对象并输⼊评

论,例如“⽤‘Xyz’替换”或“注意与G4段的不⼀

致!”并附上指向G4段落的链接。

随后,作者会收到索引化的评论,并有多种快

速审阅和整合评论到⽂档中的选项。这样的对

话⽀持将减少许多同步会议的需求。

同步会议在必要时,也会通过OHS⼤⼤加强。

促成会议的对话已经在⽇志中。会议议程通过

⽇志征集和分发。

在会议上,议程和实时⼩组笔记可以投影到⼤

屏幕上,同时显⽰在每个参与者的显⽰器上

(使⽤共享屏幕功能),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指

向显⽰的材料。
控制权可以传递给任何参与者,在这个虚拟⿊

板上涂鸦、打字或绘图。任何演⽰材料和辅助

⽂件都可以⽴即从知识库中检索出来进⾏展

⽰。所有的会议⽂档以及所引⽤的辅助⽂件随

后都会提交⾄⽇志,以便所有授权⽤户⽴即访

问。

此外,很快就会普遍提供⽤于灵活贡献、整合

和互连数字化语⾳到OHS知识库中的⼯具。早

期⼯具将⽤于说话者识别、特殊词汇识别,甚

⾄基础⽂本转录,并⽤于安装和跟踪嵌⼊长语

⾳串中的⼩⾄单词的模块之间的链接。

这将⼤⼤提⾼对话记录的发展、集成和应⽤。

随着⼈类习惯和⽅法的发展以有效利⽤这些技

术,记录的对话的数量和完整性将变得更加重

要。
知识产品:在项⽬的整个⽣命周期中,OHS在

线知识产品将提供当前项⽬的真正全⾯画⾯。

项⽬的中间状态,包括⽀持性情报和对话轨

迹,可以作为⽂档集捆绑在⽇志中,进⾏⽂档

版本管理。

所有知识产品都将在OHS内开发、集成和应

⽤,众多不同且分布⼴泛的⽤户将同时做出贡

献。

这些⽤户还可以像并肩坐着⼀样⼯作,审查设

计、标注⽂档、完成更改等(使⽤共享屏幕功

能)。在数以千计的项⽬⽂档中找到所需内

容,只需点击链接(由⽇志⽬录或项⽬索引提

供),放⼤或缩⼩细节,或由他⼈“带你去那

⾥”(使⽤共享屏幕功能)。
问责制是绝对的——⽇志提交保证真实可信,

每个对象都可以由系统标记上次写⼊的⽇期和

时间,以及进⾏更改的⽤户。⽂档可以⽤可验

证的签名进⾏签署。

每个⼈都只需通过⼀次“链接跳转”就能访问整

个知识集合中的任何知识表征。智能检索⼯具

可以迅速梳理部分或全部知识库,提供具有相

关性评级的“命中链接”列表。

结构化、分类、标记和链接的约定将在他们的

共同知识领域内得到很好的确⽴,并⽀持经验

丰富的参与者实现⾼度的机动性和导航灵活性

——就像居民在城市中熟悉⾃⼰的路⼀样,如

果他们在这⽅⾯多加练习的话。

随着⼀个团体调整其⼯作⽅式,以更好地利⽤

这⾥所预测的⼯具系统,知识对象的类别将增
加,可⽤于操作这些对象的功能也将增加。与

此同时,⼈类的“车间知识、词汇、⽅法和技

能”也将不断丰富。

这⾥蕴藏着巨⼤的潜⼒,许多⽅法、程序、惯

例、组织⾓⾊都需要与⼯具紧密结合起来加以

发展。

⽽且,如果OHS要开放,还需要在不同的应⽤

领域进⾏深⼊探索,如计算机⽀持的协同⼯作

(CSCW)、组织学习、全⾯质量管理

(TQM)、企业集成(EI)、程序管理、计算

机辅助软件⼯程(CASE)、计算机辅助⼯程

(CAE)、并⾏⼯程(CE)、组织记忆、在线

⽂档交付和CALS等等。这将需要许多先进的

试点项⽬,下⽂将进⼀步讨论。
9.回顾:到此为⽌的框架

在这篇论⽂中,我们已经勾勒出了⼀套战略发

展蓝图,⽬标是建⽴⼀个真正的⾼效能组织。

我们探讨了组织的“能⼒基础结构”,这是任何

组织效能不可或缺的基⽯。

进⼀步地,⼈类运⽤这些能⼒基础的关键在于

“增强系统”。这个系统赋予了我们远超先天遗

传的基本⼼智、运动和感知能⼒。

我们发现,把增强系统细分为“⼈类系统”和“⼯

具系统”极为有益。这两者之间的“有机共同进

化”推动了增强系统发展⾄今⽇之境。

新技术的介⼊,尤其是在⼯具系统领域,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这预⽰着,我们的增强系
统在未来可能会经历质的飞跃,从⽽彻底改变

我们的能⼒基础设施和组织形态。

这种转变⾯临着巨⼤⽽复杂的挑战。我们需要

⼀套有效的战略,以期从这些改变中获益,实

现组织的⾼效运作。因此,我们提出了⼀个初

步的思路:优先改进组织的⾃我提升流程,使

之更为⾼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了“ABC改进流程分

类”这⼀概念,并认为“CODIAK”知识能⼒——

即知识的并⾏开发、整合和应⽤——在所有三

类活动中都⾄关重要。

因此,如果能够尽早集中精⼒改善CODIAK,

那么我们在未来的投资回报上,⽆论是⼀阶还

是⼆阶,都将⼤幅提升。
开放式超⽂档系统(OHS)将成为增强系统中

的关键⼯具系统发展,旨在提升组织内外的

CODIAK能⼒。打造⼀个真正⾼效的OHS,对

我们的协作软件市场⽽⾔,⽆疑是⼀个充满挑

战的全球性难题。

换句话说,要建⽴⼀个⾼效能组织,既有巨⼤

的机会,也伴随着复杂的挑战。那么,接下来

我们的战略应该如何发展呢?

回到我们的ABC模型,我们可以对战略发展的

下⼀步做⼀些有益的思考。即便不采⽤“引导

式”⽅法,这个模型也是极为有⽤的。明确区

分两级改进活动(B级和C级)的责任、职能和

预算⾄关重要。

如果指定并承担了明确的 C 类⾓⾊,那么很快

就会出现⼀些基本问题,C 类活动的领导者会
发现,与其他组织的同⾏⽐较经验和基本⽅法

是很有价值的。

例如,哪些预算编制准则和⽬标对这些改进活

动有意义?记录⽬前的⼯作⽅式对 B 类活动有

多⼤帮助?试点应⽤应发挥什么作⽤?对于多

⼤的团队,多⼤的改进增量才有意义?在过渡

前、过渡期间和过渡后对试点⼩组进⾏多少 "

检测",以衡量⼯作的价值?这些都关系到如

何使 B 活动更加有效。

因此,让我们考虑将此类合作在C级活动中正

式化并扩展。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就

开始思考不同改进活动间形成共同兴趣社区的

性质和价值。这促使我在早期的引导策略中加

⼊了关于形成改进社区的明确规划。
在1972年的⼀篇参考⽂献中,我提出了“社区

知识研讨会”的概念,概述了我们为⽀持这⼀

概念⽽开发的⼯具(包括许多超⽂档系统功

能),并描述了CODIAK的三个基本⼦领域:

记录对话、情报收集和我当时称之为的“⼿册”

(或知识产品)。

如图 12 所⽰,随着ABC模型的出现,这⼀概

念演变为特别强调⼀个重要的启动阶段,即形

成⼀个或多个特殊的引导型C社区。

图 12.C 活动联合起来
[图 12 显⽰了在组织 ABC 活动的基础上开展

A、B 和 C 活动的⼏个组织,它们在 C 层⾯上

联合起来,形成了⼀个合作性的 C 社区,在先

进的试点环境中,共同应对挑战,如改进

CODIAK 流程、开发职业健康安全使能技术和

提⾼改进能⼒。C 社区的产出促进了成员组织

内部的 B 活动,同时也反馈到 C 活动中。反

馈回路以"'引导杠杆作⽤:由⾃⾝产品推动

——持续增强的⼈——⼯具系统'"的⽂字予以

强调。]

这种合作活动的价值可能⾮常⾼,我们稍后将

揭晓其中的⼀些内容。⾸先,还有⼀些⾃然产

⽣的问题需要解决。早期常见的⼀对意见是

“我⽆法想象与我的竞争对⼿分享东西,我们

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专有的”;"如果他们不
是做同样的⽣意,我不知道我们可以分享什么

有⽤的东西"。

关于专有事项:每个组织的 A 类活动可能都很

有竞争⼒,有相当多的专有内容。每个组织

的 B 类活动往往不那么专有——有相当多的基

本和通⽤内容。每个组织的 C 类活动涉及的专

有问题要少得多,⽽基本的、通⽤的问题要多

得多。

因此,即使是竞争对⼿也可以考虑“从后门”进

⾏合作,“⽽从我们的前门进⾏激烈的竞争”,

这似乎是全⾯质量管理和追求马尔科姆·鲍德

⾥奇奖的公司中出现的⼀种趋势。

业务⼤相径庭:同样,他们的B类活动差异会

⼩得多,⽽他们的C级活动在重要的基本和⼀

般问题上却惊⼈地相似。
现在,请考虑⼀下,如果⼀个C社区拥有上述

基本的超⽂档⼯具,它将如何运作。⼏⼗年

来,我和我的同事们⼀直拥有这样⼀个系统,

因此我们所有的⽅案都是从那⾥开始的,使⽤

该系统并将其称为我们的“OHS,模型1”或

“OHS-1”。

⼀个理想的引导型C社区将如何运作?它最初

的⼯作重点是增强⾃⾝的CODIAK能⼒。利⽤

OHS-1来开展⼯作;使其最初⼯作的⼀个重要

部分是为获得⼀套快速发展的超⽂件系统原型

(如OHS-2、-3等)制定要求、规范和采购⽅

法,以便为C社区参与者之间的严肃试点应⽤

提供更好的⽀持。

该社区的基础知识产品可被视为“如何更好地

完成改进任务”的动态电⼦⼿册,有两个客户
群:B级活动客户和C社区本⾝。将成员组织的

资源集中起来,可以建⽴⼀个更先进、发展更

迅速的CODIAK环境原型,它有两个⾮常重要

的作⽤:

1. 它使社区在其基本的“C活动”⽅⾯越来越

好;

2. 它为来⾃成员组织的轮换⼈员提供了先进的

经验。因此,他们对提⾼CODIAK能⼒所涉及

的实际问题有了真正的了解——这种了解是通

过“⽣活在真正的、⾟勤⼯作的CODIAK前沿”

来吸收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每个成员组织通过⾃⼰的

⾼级试点来提供同等的经验,成本会⾼得多。

此外,如果私下开发,这种⽅式开发的实质性

知识产品的成本也会⾼得多。
值得⼀提的是,⼀旦社区稳定下来,并拥有了

有效的协作软件⼯具、⽅法和操作技巧,来⾃

各成员组织的参与者可以在各⾃的原组织地点

进⾏⼤部分⼯作。

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组织间的紧密联系,这种联

系在有效开展C类和B类活动中⾄关重要,同时

还有利于C社区的先进技术向其B类客户活动的

转移。

此外,考虑到“技术转移”的问题,增强型

CODIAK流程的⼀个显著特点是知识的双向转

移。通过共同使⽤超⽂档系统与B类客户开展

对话,不仅能直接促进这种双向知识转移,⽽

且为B类⼈员提供了在先进CODIAK流程中亲⾝

体验的宝贵机会。
请思考下图,它强调了改进组织内部CODIAK

流程的基本重要性。图中的“1、2、3”点都是

CODIAK流程的基本环节。随着增强型

CODIAK能⼒逐步从C级推⼴到B级,再到A

级,整个改进过程必将得到提升。此外,当该

组织的A级活动以及其客户的A级活动都开始

基于可互操作的CODIAK流程时,整个商业动

态将开始焕发新的活⼒。

图 13.引导:战略投资标准

[图 13 显⽰了图 3 和图 4 中的 ABC 组织模

型,其中为 C选择提升的能⼒既服务于 A 和
C,也服务于 B,具有特殊的投资杠杆作⽤。

从这 3 项最基本的能⼒⼊⼿:(1)开展⼩组

知识⼯作;(2)将结果向上传递给各⾃的‘客

户’;(3)整合从各⾃的‘客户’处获得的信息。

请注意,能⼒ 2 和 3 取决于能⼒ 1。]

在组织改进领域,有⼏个⽴竿见影的⼤型明确

问题,单个组织需要考虑建⽴多⽅联盟。⼀个

迫在眉睫的问题是,从引导的⾓度来看,需要

采购适当的协作软件系统,以⽀持先进的试点

应⽤。其他的⼤型问题与“探索和前哨定居点”

有关。

⾯对组织向新状态转型的选择,我们⾯临着⼀

个巨⼤且未开发的、多维度的前沿。这个前沿

的维度和外边界正在⽇益扩张。
为了真正了解这个前沿,决定我们想在何处

“安顿我们的组织”,我们必须进⾏⼤量的基础

探索⼯作。我们还需要在有希望的地⽅建⽴⼀

定数量的前哨定居点,提前了解在那⾥真正⽣

活和⼯作的情况。(将“前哨”理解为“先进的试

点⼩组”)。

但我们很少进⾏探索性的远征,也很少开发重

要的前哨基地。

从我所站的⾓度来看,进⾏这样的探索和尝试

⾄关重要。我倡导建⽴C社区、引导式发展、

CODIAK和OHS等的动机,很⼤程度上是为了

找到⼀种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这⼏乎就像是⼀种军事战略:“⾸先,我们在

CODIAK领⼟上建⽴⼀个稳固的定居点;然

后,以此为基地,我们包围OHS和C领⼟;当
我们合理控制了这些领⼟之后,我们将以最有

利的姿态,通过B和C改进领⼟的其余部分,控

制整个地区,然后……”

随着C社区及其与“B客户”的⼯作关系⽇趋成

熟,他们共同努⼒的实质内容也会越来越多地

涉及到组织改进的所有问题。

在当今全球社会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对增强

型CODIAK能⼒的需求:例如,美国指定提供

特别⽀持的所有“⼤挑战”。基本上所有的专业

协会最终都将以这种⽅式运作;⽴法机构、政

府机构和⼤学研究项⽬也是如此。

简⽽⾔之,⾼性能的CODIAK功能将极⼤地促

进我们解决对社会⾄关重要的其他各种挑战性

问题。这为协作软件社区带来了激励⼈⼼的挑

战,不是吗?
最后,我想再次强调第1.4节中关于范式的评

论。我深信,在追求⾼绩效组织的过程中,培

养关于如何看待和对待未来的适当范式将是所

有成功因素中最为关键的。
你应该拥有系统⽽⾮⽬标
Scott Adams

专题:思维⽅式

推荐语:

💡 这篇⽂章通过作者的亲⾝经历阐述了⼀个

深刻的职业发展观点:相⽐于设定具体的⽬

标,拥有并遵循⼀个有效的系统对于成功更为

关键。

⽂章以作者21岁时第⼀次乘飞机前往加利福尼

亚州的经历为起点,讲述了他在飞机上与⼀位

商业CEO的对话,从中学到了⼀个重要的职业

⽣涯规划理念:不应只专注于⼀个具体的职业
⽬标,⽽是应该不断寻找更好的⼯作机会,形

成⼀个持续的职业发展系统。

作者通过观察和⽐较系统导向和⽬标导向的⼈

的差异,发现使⽤系统的⼈往往更成功。⽂章

中提到,系统导向的⼈认识到了每⼀次应⽤他

们的系统本⾝就是⼀次成功,⽽⽬标导向的⼈

则常常陷⼊⼀种持续的失败感中。

作者通过多个例⼦,包括奥运运动员、

Facebook创始⼈马克·扎克伯格和投资⼤师沃

伦·巴菲特的例⼦,进⼀步阐述了系统和⽬标

的不同以及系统如何在不同领域发挥作⽤。

⽂章的核⼼观点是,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建⽴和

遵循⼀个有效的系统,⽽不是单纯追求特定的

⽬标。作者强调,通过持续的努⼒和合理的规
划,⼀个良好的系统能够带来长期的成功和满

⾜感。

全⽂:

在21岁那年,我怀揣⼤学毕业证书,第⼀次踏

上飞往加利福尼亚州的飞机。我深知,要想在

纽约州⼀个仅有两千⼈⼜的⼩镇温德姆找到成

功,⼏乎是不可能的。

⼏年前,我的哥哥⼤卫,⼀个充满冒险精神的

⼈,驾驶他的⼤众甲壳⾍车,踏上了前往洛杉

矶的旅程。他寻找的是温暖的阳光和迷⼈的⼥

孩,⼀路上他就在车⾥睡觉或野营。
我的计划是飞到洛杉矶,在他那沾满⾯包屑的

沙发上暂住,直到我能在银⾏找到⼀份⼯作,

安定下来。

临⾏前⼏天,我把那辆总是掉漆的达特桑510

车卖给了姐姐,换了⼀张去加利福尼亚州的单

程机票。我穿上⽗母送的廉价西装——我第⼀

套真正的西装,满怀⾃豪。

我以为乘坐飞机的⼈都会穿着商务或正装。我

在⼀个⼩镇长⼤,周围没⼏个常坐飞机的⼈。

我⽗亲⼆⼗多年前坐过⼏次飞机,但对飞⾏的

细节⼀⽆所知。家附近的亲戚也都没有飞⾏经

验。

我只能凭猜测来准备,我不想因为⾐着不得体

⽽被赶下飞机。这是我常犯的错误之⼀。
我也不知道西服皱了该怎么熨烫。我想我⼀到

加州就得去⾯试,需要这套唯⼀的西装让我看

起来体⾯。在飞机上穿着它似乎合情合理。

我坐在⼀位六⼗多岁的商⼈旁边,我穿着廉价

的西装,显得格格不⼊。他问我有什么故事,

我就告诉了他。

我问他做什么⼯作,他说他是⼀家螺丝公司

的 CEO。然后,他给了我⼀些建议。他说,每

次找到新⼯作后,他就会开始寻找更好的机

会。在他看来,找⼯作是⼀个持续的过程,⽽

不是只在必要时才做的事。

他解释说,最好的⼯作机会并不总是出现在你

准备好的时候。他的意思是:你的⼯作不是你

现在的⼯作,⽽是找到⼀个更好的⼯作。
这是我第⼀次听到这个想法:“你需要⼀个系

统,⽽不仅是⼀个⽬标。” 他的系统就是不断

寻找更好的选择。因为他不断跳槽,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最终成为了 CEO。

如果他只专注于⼀个具体的职业⽬标,⽐如成

为上司的位置,他的选择就会受到限制。但他

把整个世界视为潜在的⼯作机会。

新⼯作必须⽐上⼀份更好,能让他学到有⽤的

东西,以备下次跳槽。

他并不认为这是对现任雇主不忠诚。在他看

来,资本主义不是他创造的,他只是在遵循规

则⽽已。
在那次飞⾏中我学到,外表真的很重要。快到

⽬的地时,那位 CEO 递给我⼀张名⽚,⼏乎

保证我能在他公司找到⼯作。

如果我穿着破烂⽜仔裤、旧T恤和运动鞋,⼀

切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在我的职业⽣涯中,我⼀直观察那些使⽤系统

和⽬标的⼈。通常来说,那些使⽤系统的⼈更

成功。系统驱动的⼈知道如何⽤全新的、更有

⽤的⽅式看待熟悉的事物。

简单来说,⽬标是给失败者准备的。如果你的

⽬标是减重⼗磅,在达成⽬标之前,你总觉得

⾃⼰离⽬标很远(如果你能达到的话)。
换句话说,⽬标导向的⼈总是处在⼀种持续的

失败感中,希望这种失败只是暂时的。这种感

觉会消耗你的精⼒,甚⾄可能导致你放弃。

如果你实现了⽬标,你会⾮常⾼兴,庆祝成

功,但很快你会意识到你失去了之前给你⽅向

和⽬标的东西,你会感到空虚和⽆⽤。你可能

会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直到感到厌倦,或者

设定新的⽬标,开始新⼀轮的失败。

当然,从语义上来说,⽬标和系统有些不同。

你可以说每个追求⽬标的⼈都有⼀套实现⽬标

的系统,⽆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但将⽬

标和系统视为完全不同的概念更有意义。

⽬标导向的⼈不过是在成功前的持续失败状态

中,如果不能成功,则处于永久失败中。系统
导向的⼈每次应⽤他们的系统都会成功,因为

他们在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标导向的⼈在每个转折点都在与挫败感⽃

争。系统导向的⼈每次应⽤系统时都感到满

⾜。在保持个⼈能量朝正确⽅向发展⽅⾯,这

是⼀个很⼤的区别。

这种系统与⽬标的模式可以应⽤于⼤多数⼈的

事业中。在减肥领域,减重⼆⼗磅是⼀个⽬

标,⽽健康饮⾷是⼀个系统。在锻炼领域,四

⼩时内完成马拉松是⼀个⽬标,⽽每天锻炼是

⼀个系统。

在商界,赚到⼀百万美元是⼀个⽬标,⽽成为

⼀个连续创业者则是⼀个系统。
⽬标是⼀个具体的未来⽬的地,可能实现,也

可能不实现。系统则是你定期要做的事情,长

期来看会增加你的幸福感。如果有⼀件事你每

天都会做,那就是⼀个系统。如果你在等待未

来的某⼀天实现它,那就是⼀个⽬标。

语⾔有时很复杂。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会认为

每天锻炼听起来像⼀个⽬标。但我们所指的⽬

标是⼀种达成和完成的状态,⽽⼀个系统是你

经常性的⾏为,合理地期望这样做会让你的⽣

活变得更好。

系统没有最后期限,你也⽆法确定它是否真的

在带你朝正确的⽅向前进。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研究成功的⼈,你会发现

他们⼤多遵循系统,⽽不是⽬标。⽬标导向的

⼈取得巨⼤成功时,会成为新闻,这可能让你
对他们的成功率产⽣误解。当你思考系统优于

⽬标这⼀理念时,请仅考虑你个⼈认识的⼈。

如果你认识⼀些特别成功的⼈,可以深⼊探讨

他们的成功秘诀。你会发现他们背后⼀定有⼀

套系统,并且常伴随着⾮凡的好运。

想想奥运运动员。⼀个奥运选⼿赢得⾦牌总是

头条新闻。但对于每⼀枚奖牌,有成千上万的

运动员以赢得奖牌为⽬标,却失败了。这些⼈

有⽬标,但没有系统。我认为,⽇常训练和专

业教练并不构成⼀个系统,因为每个⼈都知

道,任何特定个⼈赢得奖牌的可能性都极⼩。

⼀个合理的系统是指⼀个理性的⼈期望它能够

经常发挥作⽤的东西。但⽆论你买彩票多么频

繁,它都不是⼀个系统。
思考⼀下Facebook的创始⼈马克·扎克伯格的

经历。他的成功系统包括努⼒学习、获得优异

成绩、进⼊顶尖⼤学(⽐如哈佛)以及掌握⼀

套⼏乎能保证今天世界财富的技能。即使

Facebook失败了,他也可能通过其他⽅式成为

百万富翁。扎克伯格的系统⼏乎保证了其可⾏

性,只是谁也没想到它会那么成功。

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系统则包括购买估值偏低

的公司并长期持有,直到出现重⼤变化。这个

系统(虽然被我极端简化了)⼏⼗年来⼀直很

有效。

相⽐之下,那些个⼈投资者买股票是因为他们

希望股价在来年增长20%,这是⼀个⽬标,⽽

不是⼀个系统。因此,个⼈投资者的回报通常

低于市场平均⽔平也就不⾜为奇了。
我有⼀个朋友,他是天⽣的推销⾼⼿,能卖掉

任何东西,从房⼦到烤⾯包机。他选择的领域

(我不会透露细节,因为他不喜欢竞争)允许

他销售的服务⼏乎总是⾃动续订。换句话说,

他只需⼀次销售就能享受持续的佣⾦。他⽣活

中最⼤的问题是,他不断地⽤⾃⼰的船换更⼤

的船,这需要⼤量⼯作。旁观者可能认为他很

幸运。

但我看到的是⼀个⼈准确地找到了⾃⼰的技能

组合,并选择了⼀个能⼤⼤增加他获得“好运”

的系统。他的系统⾮常坚固,即使遭遇不幸,

也能站稳脚跟。

他对⾃⼰选择的领域有多少热情?⼏乎没有。

他拥有的是⼀个惊⼈的系统,这个系统每次都

能战胜单纯的热情。
所以,我的结论是,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设定⼀

个具体的⽬标,⽽在于创建并遵循⼀个有效的

系统。这个系统会让你在每个应⽤阶段都感到

成功,⽽不是不断处于失败的状态。这是⼀个

关于个⼈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观点,值得每

个⼈深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