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1 K0 Nei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有疑題型之議—高中二年級第二學期定期考

範圍:11A 主觀機率與客觀機率、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

11B 主觀機率與客觀機率、不確定性

國教署高中數學學科中心1

民國 110 年 2 月
108 新課綱的實施,在教學內容與學習表現上都與舊課綱(99 課綱或更早期
的版本)有顯著差異,這些差異也該反應在評量的試題上。本研究針對大多數高
中 11 年級第二學期的第二次定期考範圍: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以 108 課綱的
觀點檢視常見於舊課綱的教科書例題、習題、學測與指考等相關試題,挑出不適
於新課綱的題型,就教於數學教師夥伴們。請斟酌貴校學生的學習狀況,避免在
校內高二定期考(期中考、月考、段考)選用本文提出的題型。

新課綱在 11 年級設計 A 與 B 兩類差異化課程,讓不同學習需求學生修習。


關於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的教學內容,簡略建議如下:
1. 主觀機率與客觀機率為本條目的新增內容,其目的是希望老師以適當的舉例
來說明兩者在概念中的異同,理解機率並非僅有古典機率。特別注意的是希
望引導學生透過課堂間的討論,知道生活的實例常在機率上有著客觀訊息
(客觀機率)與主觀判斷(主觀機率),無法明確切割為客觀或主觀機率,
因此在考題上宜小心。
2. 數 A 與數 B 在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的內容上差異不大,惟數 B 建議多使用
列聯表。
3. 在情境問題中處理獨立事件的個數,數 A 以兩個或三個為原則,而數 B 則
以兩個為原則。因此,數 B 將可以多用列聯表取代文氏圖。
4. 條件機率與貝氏定理的題型能盡量貼近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驗,避免人工或
不自然的情境。

本研究提出試題疑義的分析規準,分為超綱、不符合學習目標、建議修改、
其他等四個類別。各類別之原則性說明如下。
1. 超綱:試題的主要評量目標超出對應的 108 課綱學習內容。
2. 不符合學習目標:試題的關鍵解題思維或方法,偏離對應的 108 課綱學習表

1
此份疑義題型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國立政大附中賴政泓(初稿執筆)
、臺北市立成淵高中汪
雅芬、國立臺東高中王玟綺、桃園市新興高中施琇敏、臺北市立北一女中廖培凱,並有臺北市
立北一女中蘇麗敏(主持人)及國立中央大學單維彰(顧問)參與討論。

1
現,或不符素養原則,或超過課綱安排的學習進程。
3. 建議修改:試題有部份面向超綱或不符學習目標,但可經題幹表述的小幅修
改,使其消除以上疑義,或使其評量目標更加對準此階段的學習。
4. 其他:有別於以上三類題型,但本研究小組仍希望提出建議,使其更適合作
為 108 課綱的評量試題。例如當題目的解題關鍵需倚賴已生疏的先備知識
(含國中階段所學),則可以利用題組的設計,給予學生適度引導,使得評
量目標更聚焦於指定範圍內的學習表現。

在本文所定的範圍內,並未發現超綱或不符學習目標之固有題型。以下二
段,對應前述建議修改與其他兩個類別,分列有疑議的題型。

一、 建議修改(小幅修改之後可能更合適的題型)

1. 班上有 40 位同學,試問這 40 位同學的生日都不相同的機率為何?(四捨五


入至小數點後第四位)

【說明】
A. 建議題目敘述將假設條件說明清楚,例如:一年以 365 天或 366 天計算。

B. 36540 、 366 40 、 P40365 、 P40366 等數值的位數很大,使用計算機時,可能會出

現 (error)畫面,因此出題的數據上需要考量此一限制,或是搭配
其他軟體輔助。

1 1
2. 設𝐴,𝐵為兩事件,若 P( A)  , P( A  B)  ,試求下列各題。
3 2
(1) 若𝐴,𝐵為互斥事件,則 P( B)  。
(2) 若𝐴,𝐵為獨立事件,則 P( B  | A)  。
(3) 若𝐴,𝐵為相依事件,則 P( B) 的範圍為何?

【說明】
A. 數學領域課程手冊:教師宜在情境中舉例,讓學生感受到獨立性,建立
直觀,進而將古典機率情境中的獨立性質,運用在主觀機率與客觀機率
的情境中,以解決問題。
B. 對於第 (3) 小題,由於課綱上未提到「相依事件」一詞,建議將其改為「若
𝐴,𝐵為兩個不獨立事件」 。

2
二、 其他(盼能更適合評量目標的題型)

3. 袋中有 4 顆紅球,5 顆白球,6 顆黑球,每次取一球,且取後不放回,試求紅


球先取完的機率。

【說明】
此題型的解題過程有多層的情況考量,若從條件機率的乘法原理著手,會有
學生以記憶公式的方法解題,失去了問題真正的價值。建議此題型可採題組
或學習單的方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使問題得到解決。

4. 下列敘述中關於主觀機率的值,哪些是適當的?
是非題:小明以往數學小考沒有一次超過 60 分,他覺得自己這次期中考數學
及格的機率是 90%。
答案:○

【說明】
A. 數學領域課程手冊:
本課綱所謂的客觀機率就是頻率機率,也就是以調查或試驗而獲得的事
件發生頻率(相對次數)
,當作事件發生的機率。而所謂主觀機率就是在
缺乏調查或試驗資料,且不能運用古典機率的情況下,對於不確定性現
象的主觀量化估計。最後,主觀機率和客觀機率並不是獨立的觀念,而
是兩種除了古典機率以外,獲得機率之數值的常用方法。因此,它們沒
有專屬的符號。
B. 如果小明覺得他的期中考數學及格與否與數學小考及格與否沒有正相
關,因此用主觀機率判定期中考及格機率為 90%,那麼題目就沒有必要
把小明以往數學沒有考過 60 分的情形拿來混淆學生。若小明判斷期中考
數學及格與否的機率仍然有根據小考經驗做為衡量參考,那麼這一道題
目判斷就不完全是主觀機率,也有客觀機率的成份在。因此應避免此類
判別主觀機率與客觀機率的問題。

5.
(1) 投擲一顆骰子五次均未出現么點(1 點)
,在第六次投擲骰子前:
1
小芬說:假設骰子六面出現的機會均等,擲出么點的機率應該是 。
6
1
小菡說: 嗎?已經五次未出現么點了,我認為下次一定是么點。
6
小甄說:我之前曾投擲這顆骰子 500 次,共出現 83 次么點,所以擲出么點
83
的機率是 。
500
以上三人對機率的闡述,哪一個是主觀機率、客觀機率與古典機率?

3
解:小芬為古典機率,小菡為主觀機率,小甄為客觀機率。

(2) 醫院治療某一種疾病的治癒率是 10%,已知前 9 個病人都沒有治癒,試問


以下敘述何者是主觀機率,何者是客觀機率?
① 小芬認為第 10 個病人一定能治癒。

② 小菡根據醫院所提供的治癒率,認為第 10 個病人治癒的機率為 10%。

【說明】
A. 此兩題的題目中,關於第 (1) 題中小菡的闡述及第 (2) 題中小芬的敘述都
可以說是對於機率概念的錯誤認知,而不是理性判斷的主觀機率。因此
這類型題目不適宜用來評量主客觀的機率問題。
B. 主觀、客觀機率的出題宜小心,在此須提醒學生並非題目中出現「我認
為」、「我覺得」的描述,就是主觀機率。例如在此題目的內容中要分類
其說法為主觀或客觀機率的評量就不太妥當。

6. 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元二次方程式 x 2  3x  10  0 ,現甲乙兩人到黑板前,甲
將一次項係數變號的機率為 0.3,不變號的機率為 0.7;而乙將常數項變號的
機率為 0.4,不變號的機率為 0.6。若兩人的行動是互相獨立的,試求甲乙兩
人離開黑板後,黑板上的方程式有兩實根的機率為何?

【說明】
此道題目包含多種概念,此評量無法診斷出學生的問題所在,建議以題組
形式出題:

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一元二次方程式 x 2  3x  10  0,現甲乙兩人到黑板前,
甲將一次項係數變號的機率為 0.3,不變號的機率為 0.7;而乙將常數項變
號的機率為 0.4,不變號的機率為 0.6。假設兩人的行動是互相獨立的,試
回答下列問題。
(1) 當甲乙兩人離開黑板後,若黑板上的方程式之解為兩實根,請寫出所
有可能的方程式。
(2) 當甲乙兩人離開黑板後,方程式的解為兩實根的機率。

此文件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台灣3.0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