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地球大气热层(电离层)的成因

罗正大 中国宜宾正大自然外力与斥力研究院

邮 箱 2418801532@qq.com

地球的大气层垂直结构大致分为对流层(8~12km)、平流层

(20~50km)
、中间层 50~85km)、热层(85~800km)、散逸层

(800~1000km)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依靠卫星探测器,人类首次发现地球的高

层大气(热层)的温度会持续升高,而且在白天时最高温度可达到

2000C°以上。高层大气是被什么加热的?这个热能源是什么?为什

么能达到这样的高温。

经过科学家的认证,在地球上空 300km 以上就没有传统意义上

的空气了。那个高度以上大气的电离程度越来越高,以氢原子的电

离为主。科学家也完全证实:在 300km 以上不会有大气来吸热量,

而且也不会从地面吸收到热量。同时,科学家也证明了在地球中低

纬度上空的高层大气也不可能从太阳风那里获得能量。那么这个能

量从哪来的呢?

以自然正能外力(+1)与负能斥力(-1)相互作用的理论,正

能外力(背景场聚射流)与地球负能斥力(天体场辐射流)始终处

在相互作用、相互交错、对流和对抗之中。这种相互交错、对流和

对抗不仅促使地球内部高温高压、质能转换和源自地球核心的斥力

发射(释放)
,形成地球内部各圈层,也促使地球外部形成对流层、

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等梯度能层的大气圈层。其中热层
(电离层)夜间温度也有的 1000K,白天太阳辐射照度温差大,最

大值出现在夏季,另外较大值是两极,说明热层温度非均一。

以正能外力和负能斥力观,地球自身没有自我运动的属性,地

球的运动是背景场正能外力(右旋聚射流)作用下,太阳与地球相

互负能斥力对抗的结果。再以力的本质是能量的观点,通过地球螺

旋渐进围绕太阳左旋横向运动“公转”和地球的左旋“自转”,可

知作用地球螺旋渐进太阳的正能外力(聚射流),及太阳、地球的负

能斥力(辐射流)均为左旋的能量流。由此形成右旋正能外力(聚

射流)与左旋太阳负能斥力(辐射流)和地球负能斥力(辐射流)

的两力(两能)反向交错对流、摩擦和对抗。也包括形成宇空中无

处不在的、即生即灭的左右旋双向“光电子对”。

以上述原理,地球大气热层(电离层)是右旋正能外力(聚射

流)与地球左旋负能斥力(辐射流)在梯度能层强圈层正负两力

(两能)反向交错、立体搅动、横向摩擦、相互对抗的产物。摩擦

生热,摩擦产生左右双向“光电子对”,而左右旋双向“光电子

对”本身就是聚集态的能量点,具有“热性”。这是地球大气热层

的成因。至于太阳左旋负能斥力与地球左旋负能斥力相互对抗、摩

擦只能使地球大气热层白天的温度升高。

地球质能相互转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正能外力(聚射流)

立体聚射进入地球核心,促使地球核心负能斥力(辐射流)立体辐

射流出,是正能量立体进、负能量立体出。二是正能外力(聚射

流)通过纬进聚射进入地球核心,促使地球核心质能转换,并从地
球两极而出,释放能量,即正能量纬进负能量极出。地球两极的热

层温度高于赤道热层,其原因是地球两极在两力(两能)反向交错

对抗相互作用相对强烈,故地球两极热层温相对高。

You might also like